第一篇:古诗有韵,古词有味
古诗有韵,古词有味
(二)、鉴赏阶段
1、鉴赏形象(抓意境、意象)
形象主要有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抒情形象、景物。“意”就是情意,就是主观的思想感情。“境”就是境界,就是立体感的艺术图画。所谓“意境”,可以说就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例如:张继《枫桥夜泊》。
意象: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体现思想的景或物。例如著名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前两句十四个字,运用六种意象,我们可以从“月落”后夜色的浓重、乌鸦凄厉的啼鸣、“霜满天”的清冷以及夜色中“江枫”的黯淡和“渔火”的寥落深切感受到水乡秋夜幽寂清冷的氛围和客子孤孑清寥的心情。
要想准确理解古诗,就有必要在平常的学习中注意认识并积累传统意象。例如:鸿雁——思乡,信使;杜鹃——薄命佳人,忧国志士,哀惋,至诚;鹧鸪——思乡,凄情:东篱——山尘脱俗之境;菊花——高洁品质;杨柳——离别怀思之情;等等。如2002年全国考题中的《春夜洛城闻笛》有“此夜曲中闻折柳”句,且考题恰好考到了“折柳”二字,如果我们了解传统意象“杨柳”经常用来表达离别思念之情的话,则此题应刃而解。
2、、分析表达技巧。(包括抒情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1)抒情方式分直接和间接抒情。
(2)从表现手法来看,有借景抒精、托物言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直抒胸臆、虚实结合、想象、衬托、用典、象征等。
(3)修辞角度来看,常见的有比喻、夸张、对偶、对比、双关、反问,拟人,借代等八种。
3、分析语言特色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对作品的语言表现力作具体的、深入的开掘,有助于准确把握作品的立意和思想感情倾向,进入作品美的意境。欣赏诗歌,要注意诗歌作者的炼字、炼句。我们要注意两点:
(1)、对含义深刻的语句要注意解读(这些语句多是抒情议论句);要注意欣赏用词的明确、精当。
(2)、掌握常用的评价古诗语言的术语。
主要有: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
(1)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2)平淡,也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3)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4)明快。其特点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5)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此而意他,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6)简洁。就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当然,分析语言应结合作者的风格。
(三)、评价阶段
1、评价:指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观点态度。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局限性等。
2、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观点态度实质考查的是同一内容。思想内容侧重于文本体现,有直接和含蓄之分;而观点态度侧重于直接抒发。
3、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观点态度时,注意结合作者、作品创作背景
三、总结与答题要求
1、总结。鉴赏古代诗词,第一步,把握诗词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细读标题;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联系作者。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特点;2辨析表达技巧;3说明表达作用。第三步,评价内容观点:1概括主旨;2联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评价。
2、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
诗歌鉴赏技巧
诗歌的鉴赏技巧,大体上有以下几种:
1、分析作者、诗题;
2、辨清诗歌类别;
3、咀嚼语言、品味意境;
4、掌握一定的文学、文化常识;
5、合理利用诗中的隐含信息。
这些方法,能解决一部分问题,但却不是“万能钥匙”,百试百灵,比如说用来解答今年的全国各地高考诗歌鉴赏题,就未必行得通。这就需要我们认清形势,创新思维,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通过对今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归纳综合,笔者认为,用如下几种方法来鉴赏诗歌,是行之有效的。
一、感同身受。
每一篇作品都是诗人在心灵最自由,思维最活跃,情感最放纵时写出来的,都浸润着作者的血与泪,爱与恨,悲愁与喜乐。我们在欣赏时,一定要用心品读,用心感悟,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和人生体验,感知出与诗人相同的遭际、相同的心境,浅尝辄止,浮于表面,略通皮毛是难以读出个中之味的。王安石有云:古人之观于天地、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鉴赏诗歌即是求思之深、感之切、心之近。纵观今年的十五篇诗歌阅读,有四篇是写思乡怀人的(全国卷
二、全国卷
三、湖北卷、浙江卷),有两篇写昔盛今衰的(全国卷
四、上海卷),还有两篇是写音乐欣赏的(天津卷、湖南卷),这些内容,我们的中学生并不陌生,虽然他们没有刻骨铭心的记忆,但也有相近的或相通的体验,做题时,就应该从大脑的储存库里把它们调出来。如全国卷二: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这首诗第一问不难回答,这个“寻常”的细节是“又开封”,第二问紧承第一问而来,要回答好它需动点脑筋。现代生活节奏加快,我们写信的机会少了但类似的情景还是遇到过的,如和亲人朋友打电话,打完了,意犹未尽,又拔通再打;送亲人朋友远行,已说过千言万语了,车轮启动时记起还有一句紧要的未说,忙赶上前去说给他(她)听。为何生活中一再的出现“又开封”的事呢?是因为我们有着难分难舍、割裂不断的情!回到原诗,即是诗人见秋风又起,思乡情切,在信中片言难述万一,故行人临发时又开封补上。
二、运用想象。
想象只要合理,不妨大胆,再大胆些,这符合诗歌自身的特点,也是鉴赏诗歌的必由之路。通过想象,补出诗人未尽之言,未明之景,未完之意,未诉之情。如全国卷一《木兰花》的第二第三问(原诗略):
对诗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对“闹”字的用法,一般同学都认为写得好,写出了杏花的热烈绽放,写出了春意盎然。但这还不够,还不能拿到满分,要拿到满分,就必须运用想象:杏花怒放,一片嫣红,引得蜂忙蝶舞,春鸟在枝头跳跃欢唱。这才符合春天的景象,这才显得“热闹”,这才是真正的春意盎然。
再如湖南卷:
听邻家吹笙
郎士元
风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这道题目已对前三句分别作了赏析,要求按照前面的方式赏析第四句。音乐欣赏,本就需要想象,而第四句的赏析更是非想象不可:桃林丛中,桃花盛开,一佳人端坐其中,凝神吹笙。花烂漫绽放,人面如花,而笙声也如这花般明丽、欢快。能想象出这些,这道题目也就做好了一半。
三、迁移所学知识。
自初中以来,我们的学生所学的诗歌不算少了,对诗歌的了解也达到了一定程度。同为诗歌,无论是课内的还是课外的,只要题材相同,内容相同,未必不会有相同的写作技巧,相同的情感表露以及相同的意境氛围。我们就能从课本中找出与之相对应的诗句,用所学知识去解题。如天津卷:
听蜀僧浚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云暮,秋云暗几重。
问:
(1)诗的第二联中“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
(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云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说到音乐欣赏,我们所学的诗歌中就有白居易的《琵琶行》,我们不妨以《琵琶行》来与之印证。“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琵琶行》有“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和它相似。“不觉碧云暮,桃云暗几重”,《琵琶行》又有“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与之基本相同。课文中这两句的意思我们是比较熟识的,前句突出琵琶女技艺的高超;后句一是说明时间过得快,二是情景交融,从描写月的澄静、空明来表现诗人受到琴声的洗礼后内心的纯净,从侧面烘托琵琶女琴艺超凡出众。把这些用来解题,可以说不差分毫。
再如上海卷《赤壁》(原诗略),这是一首怀古咏史诗,其最后一题即是对末句“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矾鸥鸟满烟芜”就景和情的关系写一段鉴赏文字。对课文熟悉的同学,这道题很容易做,因为书本上有《越中览古》的“宫女如花满春殿,而今惟有鹧鸪飞”,《扬州慢》的“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以及《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等和它的写法完全一致,都是拿昔日的繁华、强盛与今日的萧条、荒凉作对比,以抒发作者昔盛今衰的感慨。
四、重点关注尾句。
一般诗歌在结构上是前面写景叙事,尾句则画龙点睛地抒情言志。这一点在今年的十五篇诗歌中表现很明显,如全国卷三《鹧鸪天》、上海卷《赤壁》、湖北卷的《次北固山下》、广东卷的《江汉》都如此。这里以广东卷的《江汉》为例: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人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首诗如果单看前面,很容易误以为又是一篇思乡怀人诗,因为诗句中有“归客”、“片云”、“孤月”等词,但作者本意并非如此,其重心应落在最后一句上。“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成语中有“老马识途”,曹操《龟虽寿》诗中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都言“生姜老而辣”、“廉颇虽老尚能饭”之意,再结合前两句中的“心犹壮”、“病欲苏”,可知尾句或是全诗之意是言“不老之志”,抒“难酬之情”。主旨抓住了,再回过头来做前面的鉴赏语言、形象、意境等题,就容易多了,至少不会偏题。
以上的几点浅见只是就题而论,难免挂一漏万,但我不揣浅陋,旨在抛砖引玉,让大方之家拿出自己更好的创见。
======================================== 古代诗词鉴赏技巧
关于古诗词的鉴赏,《考试说明》把它定位在“初步”鉴赏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上,但在实际的考查中,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一向偏底,很多同学都把它视为难以逾越的高峰,望而却步,以至做题时迷迷糊糊的跟着感觉走,很遗憾的丢掉了应该得到的分数,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我觉得我们还是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训练:一方面是我们要广泛的积累,尽可能的多掌握古诗词,另一方面就是掌握古诗词的鉴赏技巧。只有把这两点结合起来,我们才能够独当一面。
下面我就争对古诗词鉴赏的思想内容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谈谈我的看法。㈠注重平时积累
1.平时多读一些名作或自己感兴趣的诗词,多研读一些关于古诗词赏析的文章,增强感悟能力,提高分析评价能力。
2.弄清与诗歌鉴赏有关的名词术语.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直抒胸臆,意境,联想,咏物,叙事,韵律,虚实,象征,烘托渲染,衬托,修辞(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对比,双关,对仗)
㈡审读作品(诗词类别、题目、作者、诗词主体)古代诗词类别:
1、写景抒情诗
在高考中大多写景诗是一些精巧的山水田园诗。鉴赏山水诗,要学会从下列几个角度去掌握方法:第一、要体味诗歌中情景交融的意境;第二、要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第三、要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写景的方法很多,简而言之,要留意作者观察和描写的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要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要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动静结合,明暗对比等等。)
2、咏物言志诗
古人很喜欢咏物,一首好的咏物诗具有的特点为:要写出所咏之物的形态、色泽等特征,追求贴切逼真,要摄出事物的神韵、品格,不但要形似还要神似;要注意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一首好的咏物诗,总是以其生动的形象和强烈的美感吸引着读者,而且有意无意地、有深有浅地透过所咏之物,或流露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理想,或隐含生活的道理;再次要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一般来说,咏物诗从整体构思上看,或用拟人,或用比喻,手法不同,往往能反映出所咏之物与诗人自我形象融合的深浅程度。作者自我形象不明显的客观咏物,往往采用比喻的手法,作者形象不融合到描写的对象中,此外,从具体描写方法看,对于所咏之物,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3、边塞征战诗
在高考中,我们不仅仅要关注唐代的边塞诗还要关注宋代的边塞诗。赏析边塞诗,可以从多个角度切入,体味每首诗的整体风格,领会作者熔铸其中的感情,以及把握好反映的时代风貌。
在唐代,初唐时期写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写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写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到了中晚唐,国势开始衰微,虽然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了多少悲壮、多少惋伤。到了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一直处于劣势,外侮不断,国难当头,在边塞征战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就更多的体现为报国无门的愤懑,更多地体现为归家无望的哀痛,尽管仍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和盛唐时代的边塞诗相比,不免更多了一些凄厉,更多了一些惆怅。
鉴赏这类诗,在边塞征战的大题材下,每首诗歌还有各自的思想感情特点,诗歌的内容更显得的异彩纷呈,有对建工立业的渴望,有报效国家的激情,有的诗歌也不仅写出了出征将士的乡愁和妻子的离恨,有的也表现了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有的反映了对帝王黩武开边的不满和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有的也陈述了久戍边关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有的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我们在读这些诗歌时,也要体会涌动于边塞征战诗中的种种矛盾:慷慨从戎和久戍思乡的矛盾、卫国激情和艰苦生活的矛盾、痛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矛盾。在艺术风格上,有的豪放旷达,有的委婉清丽,有的雄壮悲慨„„
4、怀古咏史诗
这类诗歌是以历史故事、古人事迹为题材的,我们初接触到一首怀古咏史,回碰到不少要解决的问题;诗人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他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态度,这种态度又是运用什么方法来表达的。在鉴赏时我们首先要弄清史实,其次要体会其意图,再次要领悟诗人在这首诗歌中的情感(诗人怀古咏史大致上有以下几种情况:一种是对历史做冷静的理性的思考,诗人自己并不置身其中。另一种情况就是把史实与现实扭结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抨击社会现实,还有一种情感是只抓住历史的一些影子,故意借题发挥。)最后要分析写法,古代的怀古咏史诗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的,有以景衬情的,有议论引发的,在章法上或作正面对比,或作侧面烘托,不一而足。还有的诗歌要运用许多的典故,在分析时我们要有所了解。
========================================
诗歌鉴赏技巧
一、反复诵读、激发想象:
古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韩愈在《进学解》中也写道:“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由此可见,大量诵读、反复吟咏是培养语感、提高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抑扬顿挫、富有感情的诵读中,诗的韵味、诗的意境、诗的情感才能被深刻地品味出。读之同时,还需展开想象。想象是引发情感的桥梁,在想象中还原诗歌给我们描绘出的形象画面,在感悟中体味作者的诗情,这样,作者就把我们的精神带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二、积累、运用鉴赏知识
1、文体知识:
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鉴赏古诗,如果没有掌握一定的诗词文体知识,就有可能盲目而被动。首先,应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流变有相当清晰的认识,不仅要掌握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大文学源头,还要按照历史的顺序理清诗歌发展的脉络;其次,还应对诗词的格律知识有比较清楚的了解,诸如句法、用韵、对仗、词牌、曲牌等知识。再次,还要充分把握诗词特点:高度的概括性、生动的形象性、强烈的抒情性、鲜明的音乐性。
2、诗歌内容
不同类别的诗歌在表情达意、节奏韵律等方面各有特点,按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格律,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按语言,可分为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按内容,可分为山水田园诗(写景诗)、咏物诗、边塞诗、咏怀诗、咏史诗等。
①、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侧重于歌咏自然景物中的山水田园。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感,或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陶渊明、谢灵运、谢脁、孟浩然、王维、杨万里等。当然,李白、杜甫、苏轼等也有大量描写山水的佳作。如王维的《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通过对山间清幽美景、山村淳朴民风、乡间勤劳百姓的描述,诗人勾勒了心中理想的社会境界,表达了对目前隐居生活的满意之情,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
②、咏物诗:咏物诗的特点是托物言志。鉴赏咏物诗,一定要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有些咏物诗的感情表达比较含蓄,更需要我们在读解时用心体味。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咏石灰就是在歌咏自己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③、边塞诗:盛唐时期的边塞诗,豪迈奔放、一往无前,代表人物如高适、岑参;而宋代的边塞诗更多地表现出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代表人物如范仲淹。边塞诗歌的特点在于从不同角度展现时代的风貌,鉴赏时应首先把握时代的特征,然后推敲作品中蕴含的不同思想感情。如岑参的《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反映戍边将土思亲的心曲,事情虽小,情意却深。
④、咏怀诗:如果说写景诗是借景来抒情的话,咏怀诗的特点就是即事抒怀。作者往往因一事而有感,发而成诗,即为抒怀。鉴赏这类诗词,首先要了解作者写的是什么事,然后体味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怀。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的形式和对眼前环境的叙写--这就是“即事”,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这就是抒怀,后两句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这是进一步抒怀。
⑤、咏史诗:咏史诗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或喟叹朝代兴亡变化,或感慨岁月瞬息变幻,或讽刺当政者荒淫无耻,从而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怀古伤今的忧患意识。咏史诗的代表人物是刘禹锡、杜牧等。苏轼的《念奴娇o赤壁怀古》堪称咏史诗的典范,诗人站在浩浩古战场、滚滚长江边,抒发了对历史、人生的深沉感慨。时光不再,英雄易逝,而那潇洒儒雅、指挥若定的周郎,更激起诗人双鬓染霜而功业未就的伤己之情。
3、诗人风格
由于作家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三曹诗风的苍凉雄健;张九龄诗风的委婉蕴藉;孟浩然诗风的语淡者味重、恬静浑健;王维诗风的恬淡生动;王昌龄诗风的雄健浑厚;李白诗风的飘逸洒脱;杜甫诗风的沉郁顿挫;高适、岑参诗风的雄浑奇拔;韦应物诗风的清新典雅;韩愈诗风的气势磅礴、奇特新颖;贾岛诗风的萧瑟悲愁;李贺诗风的忧郁激愤;元稹诗风的艳丽浅近;白居易诗风的平白清新;刘禹锡诗风的清峻明朗;李商隐诗风的清丽俊逸;杜牧诗风的含蓄绰约;李煜词风的伤感细腻;欧阳修词风的清丽明媚;范仲淹词风的苍凉悲壮;晏殊词风的明朗疏淡;苏轼的旷达豪迈;柳永词风的缠绵悱恻;黄庭坚词风的自然流畅;秦观词风的情真意切;李清照词风的婉约凄切;杨万里词风的新鲜活泼;陆游诗风的雄浑奔放、明朗流畅;辛弃疾词风的气势雄壮;姜夔词风的精心刻意、清妙秀远等等。我们应通过自己的鉴赏活动,加强对作家作品的感性认识,从而归纳出各个作家的风格。了解诗人的风格,有利于把握他们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4、语言特点
语言是诗歌的载体,分析语言是进行文学鉴赏的重要环节。只有准确地理解了作品的语言,才有可能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评价和鉴赏。(1)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2)平淡,也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3)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4)明快。其特点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5)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此而意他,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6)简洁。就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5、诗歌意象
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作者要通过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情。指导学生把握形象后面所蕴含的言外之意,这是鉴赏成功的重要因素。例如,我们可以从“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中所描绘的“孤帆”“远影”等意象中,感悟到作者由渡口相送以至“远影”消尽,而自己仍然依依不舍的深沉而浓郁的绵绵友情。再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通过“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所传达出来的伤别情怀,岁寒三友(松、竹、梅)、菊花象征人高洁的品格,桃花象征美人,鸟象征自由等等。另外,还须明白我们传统的审美习惯,“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等等诸如此类的符合我国传统的审美特点。
6、表现手法 „„„„
http://hi.baidu.com/bluesky杰/blog/item/aefd7bd9488daaed39012fb7.html
诗歌赏析文章一般有两种写法:
⑴综合分析法——通过对全诗的整体分析,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这种体式下,较完整的写法是:
A.作者简介。
B.作品写作背景简介。
C.作品意象分析(诗句的解释或翻译,诗句所表达的情感、思想,诗句表达的意境)。
D.作品艺术手法分析(通常结合在作品意象分析之中)。
E.作品艺术特点的综合评价(往往带有总结的意味)。
如果不要求很完整,则可不写作者简介、写作背景两部分。
⑵主题分析法—就诗歌最突出的方面进行分析,表达自己的观点。
采用这种写法时,往往只抓住一个方面,如意境、语言表现力、某一手法的表达思想情感的妙处等等。对于其他方面,则不论及,因而它的篇幅一般较短小。
必须指出的是,无论采用那一种写法,都应该有欣赏者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力戒人云亦云、甚或抄袭。
解答技巧
(一),解题入格
1,诗歌形象:身份+性格
2,诗歌意象,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3,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
4,体会意境:客观形象+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意境
(一),解题入格
5,品味关键词句:含义+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6,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7,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
8,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一),解题入格 9,体会诗歌情感: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逐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亲情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离别思念之绪,贬官谪居之恨,时光易逝韶光不再之感慨等.10,概括诗歌内容: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总分总式)(二),答题程式
“写什么”方面:写景抒情,咏物言志(情),怀古咏史,即事感怀,边塞征战,山水田园,意象,意境,背景,主旨.如何确定写了什么内容
(1)注意诗歌的题目
诗歌地题目往往告诉我们诗歌的内容.,确定了诗的内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的主题以及作者的情感.如《题李凝幽居》思考:从这个诗题中可以看出什么内容
【提示】说明诗的内容是描写李凝的僻静居处.(2)仔细推敲关键词句.(3)注意词语的隐含信息.诗歌表达一个比较大的特点是含蓄,往往表面是一个意思,而实际讲的是另一个意思.如“知否 知否 就是是绿肥红瘦”.(4)调动知识积累.例:提到王维和岳飞你会想到什么
“怎样写”方面: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诗眼,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直抒胸臆,虚实相济,绘形绘声绘色,动静结合,化静为动,炼字,起承转合,赋比兴.(二),答题程式
“为何写”方面:抒发„„的思想感情,反映„„的社会现实,表现„„的情趣,寄托„„的情怀(爱慕,愁绪,惆怅,苦闷等),表达„„的追求,流露„„的倾向,发出„„的感慨,袒露„„的心迹,造就„„的情致.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诗歌赏析的一般的步骤是叙析评.
第二篇:古诗诵读 方韵
爸爸妈妈说:诗书相伴,一路同行。
老师们说:富有诗书气自华。
我们都说:中国娃娃就爱读诗。
读诗若少了李白,就少了一分豪气;读诗若少了李白就少了三分情义;读诗若少了李白,就少了七分月色;读诗必读李白。
今天,就让我们悄悄聆听他的诗声,感受他的情怀。
你看他的诗中蕴藏着灵动的童趣,那轮高挂夜空的月亮,是白玉盘,还是瑶台镜。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瞧,他的诗中描绘着祖国的大好河山。那飞泄而下的瀑布,将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他的诗中还有那连绵的友情,那桃花潭的水,纵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朋友送他的情义啊!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你听,他的诗中分明藏着浓浓的思乡情。那一地雪白的月光唤起了游子的思乡绪。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月色,三分化为诗韵。秀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第三篇:经典古词五首
中国的诗词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棵奇葩,其中很多的经典名句我们都是耳熟能详,受有的朋友启发,现在将关于描写爱情的中国古代诗词中整理出10句我最喜爱的经典名句。以下排名具体有两个指标,一个是经典指数,这是与该诗词流传深远度和对后世人们的影响有关;另一个是深情指数,这是与该诗词在描写爱情方面的深刻、透彻以及感人程度有关。至于排名先后,完全是个人意见,懂诗词的朋友请多指教。
唐·白居易《长恨歌》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荡气回肠的唐代爱情史诗、凄美迷离的皇家爱情悲剧,流传千古的故事充满了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唐·李商隐《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像“心有灵犀一点通”、“一寸相思一寸灰”、“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都是描写爱情方面让人击节叫好的绝句,金·元好问《摸鱼儿》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谁有元好问的《摸鱼儿》词
宋·柳永《雨霖铃》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唐·元稹《离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第四篇:古有毛遂自荐
古有毛遂自荐,今有我等求职写表。大家好,我是材化12班的苏宇光,欢迎大家进入我的简历。首先,使用蓝色封面原因有二,一是我喜欢蓝色,蓝色代表纯洁,开朗,二是蓝色代表我们蓝色的天空,蓝色的海洋,我们是学化学的,我们有义务和责任去保护绿色的环境。首先是我的个人基本资料,让大家对我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我的专业课程为:有机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实验,无机实验,根据我的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我的求职意向为实验技术员,化学老师。为了实现我的理想,努力积累实践经验,2012年12月向我院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担任了党课班副组长,并在团委学生会担任学习部副部长,多次获得院级以及校级的积极分子奖,积极参加学校的大型公益活动。另外我还熟练掌握office软件,access数据库,并且通过了计算机一二级,外语精通听说读写等。接下来是我对自己的一个评价,我善于沟通具有一定的表达能力,有较强的判断能力和逻辑思维,对事情认真负责,能吃苦耐劳,富有责任心。最后呈现给各位领导的是我的自荐书。谢谢欣赏。
第五篇:如何使地理课堂有趣有味有实效[推荐]
如何使地理课堂有趣有味有实效
【摘要】地理学科纳入中考,学生学业负担加重。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地理课堂的效率,使地理课堂有趣有味有实效,成为我们地理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在教学现阶段,用多种手段增加课堂趣味性,提高课堂效率,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会知识,学会学习。
【关键字】趣味性
课堂效率
教学方法
东莞市将史地生列入中考科目后,学生和老师的压力都加重了。面对这种形势,面对学生学习基础薄弱的现实情况,只有提高课堂效率,向40分钟要质量,才能让学生学好地理;只有让学生对地理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动起来,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趣味性和实效性呢?我认为,应该充分利用好课堂,巧妙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组织好教学,营造快乐有效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会知识,学会学习。
一、精心备课是使地理课堂有趣有味有实效的基础前提 备好课对地理课堂的开展具有先导性作用,是使地理课堂有趣有味有实效的基础和前提。备课,不仅仅备知识点,教学的重点、难点,还有备学生,对学生认识能力,提问的反应胸有成竹。同时,还要备好教学环节,精心设计好课堂的导入,安排好课堂的展开、结束、练习等,使课堂环环紧扣,统筹兼顾。
在精心细致的课前准备下,课堂的开展要有节奏的循序渐进,针对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学生自身能力情况,简单知识点略讲,重点内容精讲,难点内容化难为易,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总之,只有精心备课,做好充足准备,才能确保地理课堂开展地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二、灵活教学方法是使地理课堂有趣有味有实效的重要手段 中学地理与语数英相比,学生重视程度差了很多,所以地理教学 1
要讲究教学艺术,注重教学方法,方能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一是善用多媒体教学。对于缺乏阅历的中学生来说,地理学科的难点常常是一些难以直接观察的地理事物。多媒体教学可传递文字、图形、图像、动作、声音各种信息,能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吸引力,帮助学生建立概念与表象之间的联系,建立起各种感觉器官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教学黄土高原的时候,我用了一个视频《黄土高坡》,悠美悦耳的歌声,深深吸引了学生,歌曲中包含了大量的地理知识,既轻松又新颖,学生的兴致一下子调动起来了,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同时,视频中有关黄土高原地区风土人情的直观、丰富的画面也感染了学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二是开展自主性学习。地理新课程倡导学生利用各种信息材料、实践技能去探索现实中的地理问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注重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如在学习“日本”时,我首先让学生从自己已知的知识入手,说说自己所知道的有关日本的所有知识,并根据学生所说,结合本节要讲的内容,适当扩展。同时展示学生收集的樱花、和服、日本的发家史、富士山、汽车、照相机等文字资料和有关图片。通过收集展示资料,给每个学生提供了参与的机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对地理产生了浓厚的乐趣,培养了他们的探索精神,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好胜心。
三是多组织课堂活动。课堂活动是形式是丰富多彩,包括讨论、辩论、竞赛、游戏、表演、写作、设计等。有效的课堂活动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能够唤起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丰富情感。例如,在学习西双版纳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假如你是一位旅行社的业务员,拟写一份宣传提纲,向人们宣传西双版纳旅游资源的 2
优势。通过活动,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积极发挥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地理课堂“活”起来。
四是注意与其他学科联系。加强各学科之间、学科内之事的联系,是搞活地理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例如,在学习极地地区之前,我了解到学生的语文课本上《伟大的悲剧》就是有关南极考察的故事。于是,一上课我就让学生拿出语文书来,他们显然很吃惊,也很好奇。我以问题“世界上第一个到达南极的人是谁?第二批到达南极的科学家发生了什么事?”来导入新课,因为语文课上刚刚学习完,学生都非常积极地抢着回答。然后我又让学生在课文上找出描述南极地区环境恶劣的句子或词语,思考斯科特一行失败的原因等等,以此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从地理角度学习南极地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
三、密切联系实际是使地理课堂有趣有味有实效的催化剂 地理本身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如果按照老套路,照本宣科,往往使学生感觉枯燥、生硬,避而远之。因此,要将地理的道路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发现身边的地理,让学生感受地理的精彩。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非常希望老师能讲一些他们会的知识,联系一些他们身边看得到、摸得到的事物和现象,学生在看到这些实例时,特别有亲切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注意力集中,也使整个课堂活跃起来,课堂效果也就得到提高。例如,在学习河流湖泊和水资源时,我让学生联系我们生活实际,谈谈东莞和沙田的主要河流。当提到水污染时,我让学生谈谈身边的水污染情况,不少学生马上就说我们沙田有一条“黑龙江”,位于环保城的一条发黑发臭的河,并让他们思考导致水污染的原因。
同时,我们身边发生一些重要事情、国内外时事也往往是学生所认识的,学生非常想深入了解。作为地理教师只要充分挖掘,学生的 3
学习的积极性也就调动起来,所需掌握的知识点也就在时事和讲解中掌握了。如在讲到地震带的时候,我联系到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日本大地震、防震措施等内容,学生听到津津有味,也很好地掌握了关于地震的知识。
地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学习地理的目的不仅为了应考,更应该是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对生活、对社会的认知。如联系祖国大江南北的气候,外出游玩等,我让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来认知和解析问题,提高学生分析判断能力,也树立对地理和生活的热爱态度。
四、激发学生兴趣是使地理课堂有趣有味有实效的关键因素 兴趣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浓厚热情,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之一。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一旦学生兴趣激发出来,地理教学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是以巧妙的设疑引发思考。“思维自疑问开始”,教师要善于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设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思维的波澜,使学生体验到通过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乐趣。好的问题设置能够引发学生思考,有利于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高课堂效率。所以,对问题深入浅出的层层分解也是考察教师分析、运用教材的能力。因此,复杂的问题应简单化,简单的问题容易化,层层深入,才能更好地分析问题。例如在学习极地地区时,我讲到南极地区有丰富的煤和石油资源时,提出一个问题:南极地区气候寒冷,终年冰封,为什么会有丰富的煤和石油资源?说明了什么?学生很容易就联想到了大陆漂移假说。我又再提问一个问题:所以说,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有没有科学依据?哪些依据?这样既让学生复习巩固旧知,对新知识也印象深刻。
二是以生动的语言引人入胜。教师以“舌耕为业”,总是凭借一 4
定的语言去“传道、授业、解惑”。所以,地理教学无论采用什么形式和方法,都要求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去表达。地理教师课堂语言是否形象生动,富有情趣,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例如,我在讲俄罗斯的气候时,为了让没有体验过真正“严寒”的南方学生感受西伯利亚的冷,我准备了下面这段话来介绍: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冬季十分寒冷,奥伊米亚康曾达到-73℃的低温,因而有“北半球的寒极”之称。西伯利亚的冻土、深度可达几百米。在短暂的夏季,表面融化变成泥沼,能吞没货车、拖拉机等。房屋要建在深埋在土层里的高桩上,以免冻土解冻,建筑物倾斜或下沉。所有的住宅墙都很厚,都装有三四层门窗。放在露天的钢铁也会失去韧性,变得像冰一样脆,容易折断。有人说,新来的人头一次注意的自己的鼻子,鼻孔里每根毛不出一秒钟都已冻僵,每吸一口气你都能感到鼻毛弯腰。你能够“看”到到自己呼吸,更奇怪的是你能够听到它变成冰。同时,我精心设计,努力让自己的语言形象生动,听起来富含趣味性。学生感到很新奇且印象深刻。
在地理教学中,注重引用一些意味深长的古诗词和俗语谚语等,往往收到奇效。如讲气候垂直分布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讲内蒙古高原时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讲地形地势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讲新疆早晚温差大用“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学生不仅听得有滋有味,还很形象地理解相关的地理知识。一举两得。
此外,我们还可以适当使用学生时尚语言,保持教学语言的时代感,使教学更加通俗活泼。如哇晒、牛(我在上印度时用了一个小标题:印度的牛——真“牛”)、酷、大家顶一下等,使学生感到亲切、新奇,具有新鲜感,大大增强课堂趣味性。
三是以丰富的知识触类旁通。地理知识贯穿于我们生产与生活的 5
方方面面。因此,充分发挥天文、地理知识丰富有趣的优势,适时适当引入与学习、生活、生产以及学生密切关注的社会发展领域的地理知识,培育开发学生的分散思维,让沉寂的地理课堂重新恢复活力。例如,讲到四大工业基地和珠江三角洲时,我让学生讲一些自己熟悉东莞的主要产业,学生很轻易地就能记住珠江三角洲工业是以轻工业为主,使地理教学不再枯燥和乏味,效果较好。又如讲到美国,我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美国一些重要历史人文故事引入课堂,学生兴趣很高,有效地加深学生对美国的认识。
五、和谐师生关系是使地理课堂有趣有味有效益的重要保障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这样良好的教学气氛,那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形成“无拘无束”教学氛围、激发学生高昂学习情绪、挖掘学生创造潜能的直接因素。把这种和谐的融洽带进课堂,让学生感觉到课堂就像温暖的家,学习时轻松自如、自由发挥,从而创造高效的学习氛围。作为地理老师,不能一味的强压或放纵,一定要讲原则,维持最起码的教师尊严,善于创设轻松和谐气氛的教师的课堂,严而不死,活而不乱,与学生亲近,学生学得轻松、学得主动。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教学过程当中,传授知识不仅是灌输给学生知识点,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会学会用知识。教师要从多角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感知器官和主观能动性,才能够是地理课堂有趣有味有实效。
【参考文献】
1.《地理课堂如何富有激情》,张玉强,《地理教育》2010年06期 2.《如何让地理课堂重放异彩》,马翠敏、于吉海,《地理教育》2009年02期
3.《关注生活 感悟地理》,姚宗锦,《地理教育》2009年02期 4.《如何构建高效地理课堂》,林爱锦,《地理教育》2010年第07期 5.《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习兴趣》,吴海忠,《地理教育》2010年第05期
6.《地理学科特性与课堂教学有效和实用性问题透析》,姚杰,《地理教育》2010年第07期
7.《如何使课堂“活”起来》,董宗甫,7
2010年第03期
《地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