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地球仪上看世界教学设计
从地球仪上看世界
教材版本: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综合探究二——从地球以上看世界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方式:分组观察讨论
第一部分
课前系统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探究二——从地球仪上看世界。本课在学生了解了世界及中国的基本地理状况之后,着重借助继地图之后的有一个地理学习工具——地球仪。将前面所学的“平面的”只是摆在一个立体的空间来加以深化。同时也为学习后面的社会历史知识,乃至于为终身学习建立一个直观的地球空间。因此,本课有着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
本课在内容结构上显示了新教材鲜明的特色,那就是趣味、活泼,从具体到抽象,最终再回到具体,完全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全课内容分观察地球仪与使用地球一两部分,先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引起学生丰富的想象,然后深入到抽象的经纬线知识,最终回到对具体的中国地理进行分析。学生情况
经过前面两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会如何看地图,从地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并且在整体上对世界地理有了初步概念,但是对于把平面的知识与立体的地球结合起来,可能还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地球仪; 2.掌握经、纬线的特点;
3.知道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纬度带以及五带的划分; 4.学会计算时差。(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成; 2.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地球仪的观察,从宏观上对地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教学重点与难点解析
重点:经线和纬线的特点,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根据经纬网确定某一点的地理位置。难点:经线、纬线的特点,时差的计算。
教学准备
制作PPT,准备好地球仪 教学结构
一、观察地球仪
二、观察经纬线
(一)观察经线 1.经线的特点 2.时差
(二)观察纬线
1.纬线的特点
2.纬度带和温度带
(三)经纬网定位
第二部分
课堂系统设计
教学过程Ⅰ——【导入设计】
展示地图的图片,请学生讲自己对地球的了解有哪些,引出地球非常大(它的平均半径是6731千米,球体面积是5.11亿平方千米)。
【提问】地球这么大,即使是世界上最高最壮的人对地球来说也是非常渺小的,但是我们还要了解地球、研究地球,这就必须要能完整地看到地球才行,在什么情况下我们能看到地球的全貌?
学生回答。
【总结】为了更好的研究地球,人们制造了地球仪,它是把整个地球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没有任何的变形,所以从地球仪上观察各种景物的相互关系是整体而又近似于正确的。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地球仪,从地球仪上看看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教学过程Ⅱ——【知识结构与知识要点学习】
一、整体观察地球仪
将学生分成5个小组,每个小组发放一个地球仪,给学生两分钟时间让学生从整体上观察地球仪,并要求每个小组汇报观察结果。教师在黑板上记录学生的观察结果,记录结束后,先对非本课重点内容进行解释,如什么是地轴(地轴本身是个假想轴,是指地球自转所绕的轴,也叫地球自转轴,它与地球轨道面有一个66°34′的夹角),什么是地球自转(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课看呈逆时针旋转),什么是地球公转(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等。
二、仔细观察经线、纬线
【过渡】你们还观察到了地球仪上纵横交错的线,横的是纬线,纵的是经线,经纬线的特点是这节课的重点。现在你们分成两组,分别带着书上P37/38的问题仔细观察经线和纬线,总结出经线和纬线各自的特点。
学生仔细观察、思考。
【提问】我们先请观察经线的同学来讲,你们都观察到了经线的哪些特点?
学生回答。【总结】
1.所有的经线都是相等的;
2.所有经线向北汇集为北极点,向南汇集为南极点; 3.地球仪表面被划分为360个经度;
4.东经和西经是以o°经线划分的,也就是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一条经线,即本初子午线,由它往东为东经,由它往西为西经。
【提问】0°经线是东西经的分界线,可是从图中我们看到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西经20°东经160°,这是为什么?
学生思考。
【提示】如果东西半球以0°经线来划分,那么有很多国家会被划分为东西两半。西经20°和东经160°所构成的经线圈则很少穿越大陆,这样划分更有利于人们的生活。
【叙述】关于经线,我要补充一点,那就是时差,大家应该都知道不同的国家时间是不一样的,所以经常可以听到有人从国外回来或者出国都要倒时差,其实,同一个国家内也是存在时差的,因为时差与经线有关,经度相差1°,时间相差4分钟,所以经度不同,时间也就不同。可是,一个国家如果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时间,那就会很混乱,所以,一般都会统一用某个地方的时间来当做标准时间,像我们国家就是以北京时间为标准的。
【提问】请大家看地球仪,找出我国的最东端和最西端的经度分别是多少,并且算出它们之间的时间差。
学生计算。
教师可以再举几个例子让学生计算。
【叙述】关于经线的特点,我们先暂时学到这,这组同学做得不错,解下来我们看看观察纬线的同学都观察到了哪些。
学生回答。【总结】
1.纬度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纬度不同的纬线,长度不等,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将地球划分为南北半球,赤道向两极逐渐缩小为一点; 2.所有纬线相互平行; 3.所有纬线均指示东西方向;
4.任意一条纬线均可独立为圆,但只有赤道能平分地球。
【叙述】同样的,关于纬度我也要补充两点它的用处,第一,它将地球分为三个纬度带,以北半球为例,0°~30°N是低纬度,30°N~60°N是中纬度,60°~90°N是高纬度,在南半球也是一样的,就是把北纬换成南纬。第二,地球上有五个温度带,也是根据纬度划分的。还是以北半球为例,0~23.5°N是热带,23.5°~66.5°N是温带,66.5°~90°N是寒带,同样的,在南半球也是这样的纬度区间。展示五带的划分图。
【提问】请大家结合纬度带和温度带的划分,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学生回答。
教师提示:热在低纬,温在中,寒带一定纬度高。低纬未必属热带,高纬未必属寒带,中纬一定在温带。
三、用经纬网定位
【叙述】你们两组的任务都完成得很好,现在我们来应用一下这些知识,看是否真的都掌握了。请大家看地球仪回答我几个问题。
【提问】中国在哪个半球?中国的大致经纬度范围是多少?三个纬度带和五个温度带里,中国分别属于哪些?北京的经纬度分别是多少?
学生回答。
【叙述】大家有没有发现,经度和纬度有各自的作用,但是合起来又发挥了另一个作用,那就是定位。根据经纬度我们可以确定世界上任何一个地点的地理位置,现在我们就一起翻开书本P38,做那三道题目,看看经纬度是否真那么好用。
师生共同做题。
【小结】这节课的内容已经结束了,大家谈谈都学到了什么?
学生小结。板书设计
一、观察地球仪
二、观察经纬线
(一)观察经线 1.经线的特点 2.时差
(二)观察纬线
1.纬线的特点
2.纬度带和温度带
(三)经纬网定位
第二篇:看地球仪认识地球教学设计
《看地球仪认识地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地球仪。了解赤道、纬线、经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它们。
2.能够简单运用地球仪,通过对地球仪的判读认知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主要的地表形态;
3、简单判读经线和纬线,辨别南北和东西方向以及南北半球的划分。
教学重点
1.经线和纬线的特点,经度和纬度的分布、变化规律 2.简单判读经线和纬线,辨别南北和东西方向以及南北半球的划分。
教法和学法
自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地球仪模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在十五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月球像明亮的圆盘。但是,我们居住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样?我们自己却看不见。站在地球表面,我们无法看到地球的整体面貌。那么古代人是如何了解地球是一个巨大球体的呢?时至今日,我们能在自然界找到哪些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呢?
二:活动探究
1、对人类来讲,地球很大。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不可能观察到地球的全貌。为此,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仪器帮助我们了解地球,你知道他是什么?
2、出示地球仪,整体感知:我们人类所生活的地球大体上就是这样一个形状。仔细观察,地球仪是什么样子?在地球仪上你又发现了什么?
3、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1.5地球仪的外貌,并与真实的地球作比较,让学生思考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哪些主要的不同?(同学们可以自由组成小组进行讨论)
4、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归纳、总结出地球仪的特点:
⑴是地球缩小的模型。
⑵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的,用于确定地理事物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
⑶地球仪上还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而这个地轴在地球上却没有。
5.观察与演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发给一个地球仪。学生在地球仪上进一步认识南极、北极、经线、纬线、赤道。
三、实践活动:
1、观察地球仪,看一看中国位于哪个半球上。
2、请找到自己家乡所在的经纬度位置。
3、根据所给出的经纬度找到城市所在地。四:课后探究学习
我们还可以运用地球仪了解地球的自传,让我们课后来探究一下。板书设计
看地球仪认识地球 地球是球体
经线、纬线、赤道、南半球、北半球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教师运用实物、多媒体课件认识地球仪。了解赤道、纬线、经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它们。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不足之处,老师未能使学生充分表现,我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加强课堂调控的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表现。
第三篇:地球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知道经线、纬线的特征;
2、初步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纬线位置,了解经;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4、激发学生对地球的热爱情感和探究地球的欲望,培;教学重点:学习经线、纬线的有关知识,并能够运用经;教学难点: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和纬线,学习按照经纬;教师:地球仪、多媒体课件;学生:小型地球仪;教学过程:;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知道经线、纬线的特征以及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方法。
2、初步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纬线位置,了解经纬网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4、激发学生对地球的热爱情感和探究地球的欲望,培养认真学习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学习经线、纬线的有关知识,并能够运用经纬网确定位置。教学难点: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和纬线,学习按照经纬线在地球仪上准确寻找位置。教学准备:
教师:地球仪、多媒体课件 学生:小型地球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通过《蔚蓝色的地球》一课的学习,你对地球有什么了解?
2、地球妈妈以其博大的胸怀孕育了所有的生命,还给我们奉献了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地球村,共同感受她的迷人风光。(播放配乐地球美景的风光片)
3、看着这些美丽的景色,你想说些什么?(学生抒发对地球的热爱之情)
4、正像同学们所说,地球是美丽的,地球是神奇的,地球的每一处美景都是令人向往的,但是,在茫茫的宇宙中,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所以我们要热爱地球、了解地球,但是地球太大了,人们站在地球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无法看清她的全貌,于是,科学家们仿照地球的模型,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从缩小的地球开始,研究地球仪上的一点知识。(课件:地球仪)
二、初步感知,了解地球仪。
1、我们在四年级的时候学习过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谁还记得?
2、地球仪上也是采用这种方法辨别方向的,(课件:方向标)跟着老师一起指一指地球仪上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地轴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叫北极,那什么叫南极?(课件:指示北极和南极)
4、能在地球仪上又快又准地找到这些方向对我们后面的学习可有好处了!让我们请出我们的新朋友——地球仪。请同学们学着老师的样子轻轻地按照从西向东的方向慢慢地转动地球仪,仔细观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依据观察汇报)
5、科学家们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在地球仪上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江河湖泊、国家、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和名称。
三、集体探讨,学习经线。
1、刚才同学们发现地球仪上有许多纵横交错的线,是什么呢?让我们先研究纵线(课件:经线图)这些经线连接地球的哪两个地方?(南极和北极)对,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经线(课件:经线)。
2、既然连接南北两极,那么经线指示什么方向?
3、为了研究方便,科学家们经过反复推敲,在地球仪上将经线分成两个180度,从哪条经线算起呢,同学们找找。
4、对,0度经线又叫什么?
5、科学家们规定以本初子午线为界限,以西的经线称为西经,共180度,用W表示;以东的经线成为东经,也是180度,用E表示。(课件:经线纬线的范围)
6、同学们仔细观察,在地球仪上找出老师说的经线,比一比哪组最快最准?
7、看看这些经线在形状上、长度上有什么特点?
8、每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经地球分成两部分。同学们找一找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看看它们经过的海洋面积大还是陆地面积大?正是因为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组成的这个经线圈经过的海洋面积远远大于陆地面积,划分起来比较方便,我们就以西经20度、东经160度这个经线圈将地球分为东半球和西半球。(课件:东西半球的划分)我们亚洲位于哪个半球?
四、小组合作,学习纬线。
1、刚才我们共同研究了地球仪上的纵线,也就是经线,接下来让我们再来研究地球仪上的横线。那么怎么研究呢,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一点参考。(课件:(1)、在地球仪上,顺着----方向,围绕地球一周的线叫纬线,纬线指示-------方向。(2)、纬线的形状是------,长度------,最长的0度纬线叫------。(3)、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叫------,赤道以南叫------。(4)、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分成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南叫-------,赤道以北叫------。)
2、研究之前请听清要求,(1)每位同学都要认真阅读教材99页的内容,仔细观察地球仪,各抒己见;(2)各组记录员做好讨论记录;(3)选一名写字最棒的同学代表小组补充板书;(4)选一名声音最洪亮的同学代表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听清了吗?好,各组按照研究经线的方法用严谨的科学态度研究经线,开始。
3、各组代表汇报,教师适当点拨。(课件:纬线的指示方向、赤道、南纬北纬的范围、南北半球的划分)
五、巩固拓展,体会作用。
1、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老师非常满意,还想不想继续展示你们的聪明才智?可没那么容易的,要想继续表现必须闯过两道关卡,闯吗?好,闯过之后还有奖励啦!
2、第一道关卡(课件:0度经线叫------,以本初子午线为界限,以东的经线叫做------,以西的经线叫做------,科学家们以西经------度和东经------度为界限,将地球分为------和------。)
3、他顺利闯关成功,给点掌声。老师也将给你一份奖励。(课件:本初子午线的地面标志、子午宫及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音乐短片)
4、看了以后有什么疑问?(课件:介绍子午线地面标志的地点、来历)
5、第二道关卡(课件:0度纬线叫做-------,以赤道为界限,以北的纬线------,以南的纬线叫做------,科学家们以------为界限,将地球分为------和------。)
6、他顺利闯关,掌声响起来。也将得到老师的一份奖励。(课件:赤道纪念碑及其来历)
7、同学们,地球表面并没有这些经线和纬线,那么科学家们为什么要设计这些呢?用什么用呢?让我们先来做个游戏你就会领悟到的。
8、谁来告诉你们班任何一个同学的名字,让老师猜猜他坐在哪?谁来用“他坐在第几行第几排”的提示语提示老师?
9、刚才那个同学的提示中行数就相当于地球仪上的经线,排数就相当于地球仪上的纬线,老师根据经纬线找到了这个同学。同学们经纬线有什么作用?
10、经纬线可以准确地确定地球上的某一点的具体位置,在航空、航海、军事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11、请同学们在地球仪上找一找我国首都的经纬线,乌鲁木齐呢?香港呢?
六、集体总结,布置作业。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地球仪上不只是经线纬线,还有七大洲、四大洋,各地的景色非常优美,课下请同学们收集世界美景的图片,下节课我们深入美丽的地球村,进一步了解她的风采。
第四篇:地球仪教学设计[范文模版]
地球仪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地球仪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知道经线、纬线的特征以及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方法。
2、初步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纬线位置,了解经纬网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4、激发学生对地球的热爱情感和探究地球的欲望,培养认真学习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学习经线、纬线的有关知识,并能够运用经纬网确定位置。
教学难点:
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和纬线,学习按照经纬线在地球仪上准确寻找位置。
教学准备:
教师:
地球仪、多媒体课件学生:小型地球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通过《蔚蓝色的地球》一课的学习,你对地球有什么了解?
2、地球妈妈以其博大的胸怀孕育了所有的生命,还给我们奉献了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地球村,共同感受她的迷人风光。(播放配乐地球美景的风光片)
3、看着这些美丽的景色,你想说些什么?(学生抒发对地球的热爱之情)
4、正像同学们所说,地球是美丽的,地球是神奇的,地球的每一处美景都是令人向往的,但是,在茫茫的宇宙中,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所以我们要热爱地球、了解地球,但是地球太大了,人们站在地球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无法看清她的全貌,于是,科学家们仿照地球的模型,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从缩小的地球开始,研究地球仪上的一点知识。(课件:地球仪)
二、初步感知,了解地球仪。
1、我们在四年级的时候学习过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谁还记得?
2、地球仪上也是采用这种方法辨别方向的,(课件:方向标)跟着老师一起指一指地球仪上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地轴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叫北极,那什么叫南极?(课件:指示北极和南极)
4、能在地球仪上又快又准地找到这些方向对我们后面的学习可有好处了!让我们请出我们的新朋友——地球仪。请同学们学着老师的样子轻轻地按照从西向东的方向慢慢地转动地球仪,仔细观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依据观察汇报)
5、科学家们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在地球仪上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江河湖泊、国家、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和名称。
三、集体探讨,学习经线。
1、刚才同学们发现地球仪上有许多纵横交错的线,是什么呢?让我们先研究纵线(课件:经线图)这些经线连接地球的哪两个地方?(南极和北极)对,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经线(课件:经线)。
2、既然连接南北两极,那么经线指示什么方向?
3、为了研究方便,科学家们经过反复推敲,在地球仪上将经线分成两个180度,从哪条经线算起呢,同学们找找。
4、对,0度经线又叫什么?
5、科学家们规定以本初子午线为界限,以西的经线称为西经,共180度,用W表示;以东的经线成为东经,也是180度,用E表示。(课件:经线纬线的范围)
6、同学们仔细观察,在地球仪上找出老师说的经线,比一比哪组最快最准?
7、看看这些经线在形状上、长度上有什么特点?
8、每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经地球分成两部分。同学们找一找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看看它们经过的海洋面积大还是陆地面积大?正是因为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组成的这个经线圈经过的海洋面积远远大于陆地面积,划分起来比较方便,我们就以西经20度、东经160度这个经线圈将地球分为东半球和西半球。(课件:东西半球的划分)我们亚洲位于哪个半球?
四、小组合作,学习纬线。
1、刚才我们共同研究了地球仪上的纵线,也就是经线,接下来让我们再来研究地球仪上的横线。那么怎么研究呢,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一点参考。(课件:(1)、在地球仪上,顺着----方向,围绕地球一周的线叫纬线,纬线指示-------方向。(2)、纬线的形状是------,长度------,最长的0度纬线叫------。(3)、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叫------,赤道以南叫------。(4)、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分成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南叫-------,赤道以北叫------。)
2、研究之前请听清要求,(1)每位同学都要认真阅读教材99页的内容,仔细观察地球仪,各抒己见;(2)各组记录员做好讨论记录;(3)选一名写字最棒的同学代表小组补充板书;(4)选一名声音最洪亮的同学代表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听清了吗?好,各组按照研究经线的方法用严谨的科学态度研究经线,开始。
3、各组代表汇报,教师适当点拨。(课件:纬线的指示方向、赤道、南纬北纬的范围、南北半球的划分)
五、巩固拓展,体会作用。
1、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老师非常满意,还想不想继续展示你们的`聪明才智?可没那么容易的,要想继续表现必须闯过两道关卡,闯吗?好,闯过之后还有奖励啦!
2、第一道关卡(课件:0度经线叫------,以本初子午线为界限,以东的经线叫做------,以西的经线叫做------,科学家们以西经------度和东经------度为界限,将地球分为------和------。)
3、他顺利闯关成功,给点掌声。老师也将给你一份奖励。(课件:本初子午线的地面标志、子午宫及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音乐短片)
4、看了以后有什么疑问?(课件:介绍子午线地面标志的地点、来历)
5、第二道关卡(课件:0度纬线叫做-------,以赤道为界限,以北的纬线------,以南的纬线叫做------,科学家们以------为界限,将地球分为------和------。)
6、他顺利闯关,掌声响起来。也将得到老师的一份奖励。(课件:赤道纪念碑及其来历)
7、同学们,地球表面并没有这些经线和纬线,那么科学家们为什么要设计这些呢?用什么用呢?让我们先来做个游戏你就会领悟到的。
8、谁来告诉你们班任何一个同学的名字,让老师猜猜他坐在哪?谁来用“他坐在第几行第几排”的提示语提示老师?
9、刚才那个同学的提示中行数就相当于地球仪上的经线,排数就相当于地球仪上的纬线,老师根据经纬线找到了这个同学。同学们经纬线有什么作用?
10、经纬线可以准确地确定地球上的某一点的具体位置,在航空、航海、军事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11、请同学们在地球仪上找一找我国首都的经纬线,乌鲁木齐呢?香港呢?
六、集体总结,布置作业。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地球仪上不只是经线纬线,还有七大洲、四大洋,各地的景色非常优美,课下请同学们收集世界美景的图片,下节课我们深入美丽的地球村,进一步了解她的风采。
第五篇:《地球仪》教学设计
《地球仪》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地球仪中经线、纬线和经度、纬度这部分内容,往往是教的时候学生很明白,一转眼就又糊涂了,归根结底是因为没有形成空间观念,又缺乏一定量的习题练习和讲解。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充分利用地球仪和经纬仪以及地图加强学生的空间感受,并辅以一定的练习,让学生在大脑中形成立体的空间地球仪,随时可以提取。
【教学目标】
.利用地球仪了解基本构造
2.观察地球仪,认识经线纬线及其特点,能快速找到特殊经线和纬线
3.观察经度和纬度的分布规律,形成数字地球的观念
4.练习并熟练掌握读某一地点经纬度和根据经纬度寻找某地
【课程标准要求】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教学用具】
地球仪,有关地图和地理,经纬仪,学生一人一个地球仪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方法】观察讨论练习法
第一节课:认识地球仪和地球仪上的经纬线,初步认识经纬度的划分
第二节课:熟悉经纬网
【教学过程】
地球是个球体,可对于生活在地球上的我们来说,地球太大了,为了研究的方便,人们制作了地球的模型,这就是地球仪。
活动一:展示地球卫星照片,学生对比手中地球仪,小组讨论总结二者的异同。
总结:
.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2.地球上的地理事物被化作一定的地理符号(图例)标注在地球仪上,且有文字说明。
3.地球仪上有地轴,可以使地球仪转动,但地球上没有。
4.地球仪上有经纬线,但地球上却没有。
根据学生的汇报发言,老师适当总结并简单加以说明。
活动二:在地球仪上找到地轴、北极点、南极点、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极圈、南极圈、本初子午线、国际日期变更线等事物,认识到地轴是倾斜的(可以穿插关于地球仪笑话的讲解,但要简单说明地理原理)。
说明:在使用地球仪过程中,教师用大地球仪演示,学生采用组长负责制,互助合作,照顾到所有同学。
活动三: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手中地球仪,根据老师屏幕展示的表格提示,比较经线纬线的不同和经纬度的分布规律。
纬线和纬度
经线和经度
形状
长度
指示方向
0度线
度数范围
度数分布规律
特殊线
划分半球
说明:这是课程的重头戏,教师要做好指导工作,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并记录下来,在实施过程中还要辅以一定的练习:从时间安排上讲,可以先让学生读图填表,老师第二节课总结,也可以老师先指导,学生回去填表完成。
.形状:一条线的范围,指导学生看度数,一个数据是一条线,经线看起来也是一个圈,但是是由两条相对应的经线才组成的!所谓相对应,可以让学生看能够组成圆圈的那两条经线的度数规律:度数之和=180,东西相反。
2.指示方向:很多人到成人后也分不清经纬线方向,就是因为学的时候没有实地观察,可以教给学生记忆小技巧(不科学,只是为了记忆):经天纬地,经要到天上必须是竖着的,纬地,地是平的,横着的!所谓纬地就是围地,围着地的当然是横的!一个小典故:蒋介石有2个儿子,一个叫蒋经国,一个叫蒋纬国,经纬代表天地,经天纬地,老蒋的志向可见一斑!
3.线条长短:经线等长,纬线不等长;规律:赤道最长,度数越大,纬线越短;同纬度的纬线等长。
4.0度规定:纬度0度天然划分;经度通过国际会议,以经过当时强国英国首都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的经线为0度(可见强国说话分量大)。
5.度数范围:经线环绕地球一圈,一个圆是360度,东西经分别180度;纬线从南极点到北极点,为180度,分南北纬各90度。
6.度数分布规律:引导学生最后总结出如下判断规律:向东数值变大的是东经,向西数值变大的是西经,向南数值变大的是南纬,向北数值变大的是北纬。
(这里安排一定的练习)
7.特殊线条:经线:本初子午线、西经20度经线(图上一般没有),东经160度线、180度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8.划分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天然界线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读图看中国主要位于哪个半球,美国呢?澳大利亚呢?让学生找图练习,可以增加他们成就感,以缓解前面的疲劳)。
东西半球的划分:首先明确,必须是两条相对应经线才可以把地球分为东西两个半球,其次要明确,任意一组相对应经线都可以成为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最后确定会议通过结果:西经20度、东经160度这一组相对应经线,成为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又是英国说了算!)
找图练习:从东西半球来看:中国位于东西半球的哪个半球?(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西经20度以东到东经160度以西为东半球范围,另外一半为西半球范围,这是多数学生学习过后最茫然的地方!)美国又在哪个半球?英国呢?你感兴趣的国家呢?
小结表格:
纬线(纬度)
经线(经度)
形状
圆
半圆,两条相对应经线组成一个圆
长度
.赤道最长,极点最短为0,度数越大,纬线越短;同纬度的纬线等长
等长
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横向)
南北方向(纵向)
0度线
赤道
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度数范围
0~90(南北纬)
0~180(东西经)
度数分布规律
北纬:向北越来越大
南纬:向南越来越大
东经:向东越来越大
西经:向西越来越大
特殊线
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本初子午线、西经20度经线、东经160度线、180度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
划分半球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
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西经20度以东,东经160度以西为东半球,西经20度以西,东经160度以东为西半球,【教学后记和反思】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充分利用地球仪这个直观教具和小组学习的组织方法,通过活动的形式变难为易,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掌握重点,解决难点!效果很好,细节上还需要把握,课堂秩序也需要维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