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天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学媒体的采集与制作自测题及答案
自测题1 单选题:
1.多媒体技术是计算机综合处理图形图像、文字、音频和视频等多种信息及其存储与传输的技术,可以分为_____和_____两大部分。
A.多媒体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
B.采编技术和摄录技术
C.拾音技术和音频处理技术
D.硬件技术和系统软件
2.下列选项不属于颜色的三要素的是()
A.亮度
B.对比度
C.色相
D.饱和度
3.下列不属于图像处理软件的是
A.A.Photoshop C.B.3DS MAX
C.HyperSnap
D.ACDSee
4.下列文件格式中,属于视频文件格式的是()
A.RTF
B.JPG
C.AVI
D.MP3
5.扫描仪按操作方式可分为()。
A.手持式、台式和滚筒式
B.平板式扫描仪、手持式扫描仪
C.灰度扫描仪和彩色扫描仪
D.反射式扫描仪、透射式
6.下列属于Windows 操作系统自带的编辑工具的是()。
A.写字板、Microsoft Word
B.Microsoft Word、记事本
C.WPS Office 2003、Microsoft Word
D.写字板、记事本
7.在计算机中组成图像最基本的单元是()。
A.节点
B.色彩空间
C.像素
D.路径
8.在Photoshop中图层有5种类型,它们是()。
A.普通图层、背景图层、文字图层、形状图层、图像图层
B.普通图层、背景图层、文字图层、形状图层、填充
C.普通图层、背景图层、文字图层、形状图层、填充/调整图层。
D.普通图层、背景图层、文字图层、形状图层、调整图层。
9.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 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下列属于教学媒体的要素是
A.课堂板书
B.口头语言
C.演示动画
D.以上都是
10.为了便于学生掌握高台跳水技巧,一位体育教师上课时将高台跳水的教学视频放映给学生学习,体现了教学媒体在()方面的功能:
A.设置疑点,引发思考
B.创设情境,建立共同经验
C.提示示范,便于模仿
D.展示事实,获得直观经验
11.按照媒体作用于人体感官的不同,多媒体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通常被称之为()
A.视觉媒体
B.听觉媒体
C.视听觉媒体
D.综合媒体
12.进行声音采集的时候,为了提高录音的效果下列那些做法是错误的 A.录音环境要安静,避免录制过多的噪音
B.录音时,距离话筒不能太远,否则可能录制的声音音量太小
C.录音时,尽可能的贴近话筒获得更好的音质,以能清晰听到呼吸声为最佳
D.在录制开始后,应先录制一段空白,用于降噪时的噪音采样
13.某位教师需要选取一段《再别康桥》的背景音乐来辅助教学,以下哪一种不属于音频资源
A.再别康桥.wav
B.再别康桥.mp3
C.再别康桥.wmf
D.再别康桥.wma
14.教师需要下载一些图片资源来辅助学生理解,那么以下不可用的是
A.mpg
B.jpg
C.bmp
D.gif
15.教师需要下载一些图片资源来辅助学生理解,那么以下不可用的是
A.mpg
B.jpg
C.bmp
D.gif 多选题:
1.教学媒体的分类,按使用媒体的感觉器官分类
A.听觉媒体
B.视觉媒体
C.视听媒体
D.交互多媒体
2.教学媒体的分类,按媒体的物理性质分类
A.光学投影教学媒体
B.电声教学媒体
C.电视教学媒体
D.计算机教学媒体
判断题:
1.多媒体技术是计算机综合处理图形图像、文字、音频和视频等多种信息及其存储与传输的技术,可以分为多媒体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两大部分。
正确
错误
2.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欣赏到更多更美的物象,为其审美素质、思维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
正确
错误
3.网络多媒体素材的采集和编辑过程与一般的多媒体素材加工基本相同。
正确
错误
4.通过扫描仪可将纸质文档上的文字转变成计算机可处理的信息,一般用于大量文字的快速录入。()
正确
错误
5.JPEG格式是一种无损图像压缩格式。()
正确
错误
6.模拟音频抗干扰能力差、容易引起失真和噪声。()
正确
错误
7.通过麦克风录制原声时,设置麦克风的音量越大,录制好的音频就越清晰,越便于后期音效处理。()
正确
错误
自测题2 单选题:
1.进行声音采集的时候,为了提高录音的效果下列那些做法是错误的()
A.录音环境要安静,避免录制过多的噪音
B.录音时,距离话筒不能太远,否则可能录制的声音音量太小
C.录音时,尽可能的贴近话筒获得更好的音质,以能清晰听到呼吸声为最佳
D.在录制开始后,应先录制一段空白,用于降噪时的噪音采样
2.下列哪种媒体最适合用于讲课提纲、说明性文字等的呈现()
A.文本
B.视频
C.声音
D.动画
3.在搜索课件时,发现了一个很有用的课件资源网站,为了方便再次浏览该网站,最简便的做法是()
A.将网址复制到一个Word文档中
B.将网页另存到一个特定的文件夹
C.将网址添加到收藏夹
D.复制网页上的所有内容到Word文档
4.通过下列哪项可以下载网页上的图片类素材
A.可以通过鼠标右击图片,点击“目标另存为”命令保存所需图片。
B.可以通过对资源链接地址单击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目标另存为”选项,即可将资源保存到本地。
C.可以通过鼠标右击图片,点击“图片另存为”命令保存所需图片。
D.通过选中图片,点击“复制”“粘贴”命令保存所需图片。
5.在设计和开发课件时,图片是应用最多的素材之一,通过抓屏的方法获得图片的步骤排列正确的是()
(1)文件菜单→保存(2)同时按住Ctrl+v键(3)打开要截取的图片→按一下键盘上的PrtSc(Print Scr
A.(3)(1)(4)(2)
B.(1)(2)(3)(4)
C.(2)(3)(4)(1)
D.(3)(4)(2)(1)
6.下面哪种工具不是网络下载工具()
A.迅雷
B.网络蚂蚁
C.网际快车
D.超级解霸
7.下面哪种工具不是网络下载工具()
A.迅雷
B.网络蚂蚁
C.网际快车
D.超级解霸
8.下列哪种媒体可以为教学提供音乐、声响、解说()
A.图形
B.视频
C.音频
D.图像
9.下列哪种媒体可以呈现真实动态过程,再现真实运动变化()
A.图形
B.视频
C.音频
D.图像
10.下列哪种媒体可以模拟运动过程,突出事物的本质()
A.图像
B.音频
C.动画
D.图形
11.下列哪种是由照相机、扫描仪采集的真实画面的数据文件()A.视频
B.图形
C.音频
D.图像
12.下列哪种文件格式支持透明背景,可以较好地与网页背景融合在一起?()
A.PSD格式
B.GIF格式
C.BMP格式
D.JPEG格式
13.不属于常见的文本格式有()
A.TXT
B.EXE
C.DOC
D.WPS
14.下列哪种是用线条、几何形状等表达信息的数据文件()
A.视频
B.图像
C.动画
D.图形
15.通过下列哪项可以下载视频类素材()
A.可以通过鼠标右击视频,点击“目标另存为”命令保存所需视频。
B.可以通过对资源链接地址单击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目标另存为”选项,即可将资源保存到本地。
C.可以通过对资源链接地址单击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目标另存为”选项,即可将资源保存到本地。
D.通过选中视频,点击“复制”“粘贴”命令保存所需视频。
判断题:
1.WAV是一种Windows提供的音频格式。目前所有的音频播放软件和编辑软件都支持这一格式,并将该格式作为文件默认保存格式之一。
正确
错误
2.MP3是一种压缩比例较低、声音质量较好的音频格式。
正确
错误
3.Real Media是一种互联网上常用的音频格式,可以在非常低的带宽下,提供尽量好的音质,可用于网络广播、网上教学和网上点播。
正确
错误
4.Windows Media是一种基于网络流媒体技术的音频格式,支持无失真压缩、失真压缩和语音压缩等压缩方式。
正确
错误
5.Windows Media是一种基于网络流媒体技术的音频格式,支持无失真压缩、失真压缩和语音压缩等压缩方式。
正确
错误
第二篇:2012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思考题答案
中小学教师思考题
第一次作业:
(本次作业要求初级职称学员答1、2、3、4题,中高级职称学员答3、4、5、6题)
1.请结合工作实际,分析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提出的四个基本理念。
答:《标准》提出“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四个基本理念,是中学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实践和专业发展中应当秉持的价值导向。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中学教师应当用这四个基本理念规范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日常的教学行为。“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的理念既体现了对中国教师群体长期坚持的基本追求,也体现了现代教育发展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是传统与变革的有机结合。“终身学习”的理念更多地包含了信息社会背景下对教师专业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
2.个体的效能信念主要受到四个方面的影响。
第一,掌握的经验,这是形成高的效能信念的最有效方面。通过掌握的经验来发展效能信念,不是运用已经形成的习惯完成任务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而是要运用认知的,行为的、以及自我调控的工具来管理不断变化的生活环境。第二,通过观察榜样而获得的替代性体验也能影响个体的自我效能。看见与自己相似的人通过不懈的努力而取得成功,会令人们相信自己也具有参与活动的能力。第三,社会说服也是增强个人取得成功信念的重要因素。用语言说服人们相信自己具有完成给定任务的能力,会使人在遇到困难时付出更大的努力。第四,效能信念还部分依赖于进行能力判断时的生理和情绪状态。人们根据自己的紧张反应和紧张程度作为表现的信号。正面的情绪能增强自我效能知觉;失望的情绪状态会降低自我效能。所以可以通过增强身体状态,减少紧张和负面的情绪倾向,以及纠正对身体状态的错误解释来改变效能信念。
3.新课程下学生学业评价新趋向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新课程下的学生学业评价思想,把学生作为课程或学业的价值主体,从以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为依据走向以学生学业评价为依据,主张学生学业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生主动完成认知结构的重组,发挥情意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使学生的认知内驱力增大,引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具体而言,新课程下学生学业评价新趋向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从重“结果”的评价转变为强调“学业过程”的评价
(二)从重“甄别”的评价转变为强调“学生发展”的评价
(三)从重“知识”的评价转变为强调“活动表现”的评价
4.案例题
2005年8月,一个15岁女孩因饥饿过度导致身体各脏器衰竭,而过早的结束了生命。她是湖南人,从去年超级女声开播时,她就每场必看。今年6月她还对自己的父母说,明年她也要参加超级女声。
在此之后,她开始关注自己的形象,对于自己的身材体型她有些不满意,于是她由开始的控制食量,发展为神经性厌食症。最后她为了躲避家人送她去医院而离家出走,最后病死在世纪坛医院。
请结合以上材料分析,学生文化为什么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引导,教师对待学生文化应该有怎样的态度和做法。
答:①学生文化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引导的原因:首先,由于学生是在生理、心理及社会意识等各方面都未成熟的个体,他们的言行及支配其言行的信仰、价值观、态度等并非完全以体现社会意志为准则,而是首先以满足个体需求为目标。而且学生文化是一种过渡性的发展中文化,学生思维尚缺乏严密的逻辑性,其信仰尚带有较大的盲从性,其态度也常伴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这种未成熟、低层次的文化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其次,学生自身的文化中除了那些具有天然的合理性需要我们加以维护和保护甚至发展外,还存在着其他不合理的内容和因素。
②教师对待学生文化的态度和做法:
教师应积极运用自身的文化经验,帮助学生提高选择信息、调控行为的能力,引导他们创造积极的主体文化,让学生文化成为培养合作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源泉。教师要珍视学生文化中的资源,善于把环境中的消极信息转化为积极的信息,施加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如果能创造性地将书本知识、社会制度文化和学生文化融合在一起,借助生动活泼的文化形式,诱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既有利于学生发展,也有助于教学和教育效果。
5.请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谈谈对基于过程哲学思想的知识观的理解。
答:①基于过程思想,学校里的知识绝非固定的文本。我们习惯于将知识化约为公式、课本、习题册,这是错误的,甚至是有害的。知识的本质在于知识的不断发展和生成,不断地创新和超越。知识是经验、情境的承载。②基于过程思想,知识的给予应该是在问题与情境中的,事物的本真应该放在系统中加以考察与理解。针对具体的问题或情境,组织、应用相关的知识来进行处理,这些问题或情境是经过选择和设计的、在真实世界中具有重要意义的。③基于过程思想,知识的“给予”应该是“共享”的。所谓“共享”即共同分享,与他人一起使用或分享,共同拥有使用权、知情权及产权。
6.请结合教师专业标准为自己设计专业发展规划。
答:面对严峻的发展形势,我必须选择专业成长,因为这是时代的要求,教育的需要,同时也为了实现人生价值,寻找职业幸福感。认认真真地学习,扎扎实实地实践,堂堂正正地做人,不断发展自我,提升自我。现将个人的专业成长规划如下:
1、加强自身的不断学习,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支持与帮助。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化的必由之路。读书学习是知识分子的显著特征,在学习中创新是教师的职业需要。
2、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我把充电作为自己工作的基础。因为我知道,社会在前进,观念在改变,教学理念也在改变,自己一旦不努力学习,将很快被淘汰。
3、教育教学工作。丰富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使自己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与娴熟的教学技能。
4、常规教学工作。教学中,我摆正自己的心态,保证做到精心备课、上课等。
5、教研教学工作。培养善于总结、反思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提高教研、教科研能力,做学者型教师。
以上是我的个人发展设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按照以上的设想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提高、不断地总结,经常对照自己的五年发展规划,时刻提醒自己,使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提高!
第二次作业:
(本次作业只要求初级职称学员答,中高级职称学员不答)..
1.请结合实际或你自身的经历和这次所学谈谈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或历程。
教师职业的发展过程是一个逐步强化专业的过程。这一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教师职业的非专门化阶段、教师职业专门化的初级阶段和教师职业专门化的深入发展阶段。自此,教师专业发展成为教师职业生涯常在常新的主题。
2.请结合自身的教育工作谈一谈如何建设学生文化。
(一)以学生为本
学生文化的主体是学生个体和群体,学生文化建设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强化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2.发扬学生的文化主体性。3.培养学生的文化判断力。
(二)以学校文化建设为载体
学生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复杂的学校亚文化系统,它以学生群体为载体,包含着一定的意义系统、表达方式和生活风尚,代表了青少年儿童世界的经验,反映了年轻一代特有的社会文化倾向,与占主导地位的学校文化相对应,在学校系统中处于从属地位。
(三)以教师和家长为依托
(四)以自身实际为出发点
3.学生学业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由于评价视角的狭窄和行动取向的偏颇等原因,我国基础教育学生学业评价不论是在理念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
(一)评价目的偏移
(二)评价主体错位
(三)评价内容窄化
(四)评价方法单一
4.请结合工作实际,分析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提出的四个基本理念。
新课程下的学生学业评价思想,把学生作为课程或学业的价值主体,从以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为依据走向以学生学业评价为依据,主张学生学业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生主动完成认知结构的重组,发挥情意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使学生的认知内驱力增大,引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具体而言,新课程下学生学业评价新趋向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从重“结果”的评价转变为强调“学业过程”的评价传统课程评价只要求学生取得
较为优异的成绩(学业成就),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业活动)的评价。新课程鼓励学生对自己负责,改善学习策略和方法,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管理。
(二)从重“甄别”的评价转变为强调“学生发展”的评价传统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选拔、淘汰的功能,希望通过甄别选拔类的考试,把学生按照所谓的“智力水平”层层筛选———评价学生,是以选拔为目的的。新课程主张进行发展性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差异性发展为目的。
(三)从重“知识”的评价转变为强调“活动表现”的评价传统课程评价只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的发展。新课程的表现性评价是通过评价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过程中特有的表现,对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学习的情感水平和价值观等做出评定。强调多元主体的相互配合发展性学生评价强调教师、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等多元主体在评价上的相互配合,将评价变为多主体参与的活动,实现多元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教师把学生的自我评价、对他人的评价作为教育反馈信息,不但可以发现教师本人对学生评价的偏差,还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的困难与不足,并及时予以引导和纠正。如学生成长记录袋不但收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将学生本人、同学的评价、父母的期望及个人的特殊作品收入其中,作为自己成长进步的实录,通过大量的多元主体评价资料,客观地反映学生的进步及存在问题。这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强调了评价过程中主体之间的双向沟通、选择与协调,实现了各种评价的有机结合,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有利于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 注重过程,淡化结果
发展性学生评价主张将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不仅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也关注学生成长过程、方法、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它将学生以往素质积累的成绩、现在所处的水平和将来发展潜力结合起来给学生以综合评价,通过有效关注和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评价过
程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价值观的形成,突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结合的多维培养目标,使评价的诊断、选择、导向、改进等功能在促进学生发展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强调质性评价,关注差异
改变以往只注重单一的量化评价方法,把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有效地描述学生全面发展的状况。质性评价通常记录了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作品或者思考等描述性的内容。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分数,而是较好地全面反映了学生发展的状况,对于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1983年斯塔弗比姆在《方案评价的CIPP模式》一文中指出: “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发展性表达了一种从评价“过去”和“现在”、转向评价“将来”和“发展”的新理念。评价内容的多元性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发展性学生评价的评价内容,是以促进学生自主、和谐发展为目标。发展性评价观不仅注重学生智力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关注学生心理水平、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发展,力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较
大、较快、较好的进步。因此,“考试不是一个结论,而是一个起点的标准,它帮助每一个人估计他自己的学习方法的效率。评定的手续应象衡量一
个人是否符合外在标准一样衡量他的进步。”发展性评价不再把评价仅仅看成是甄别与选拔人才的过程,而是把评价看成是促进学生改善学习手段、完善自我的过程。
一)从重“结果”的评价转变为强调“学业过程”的评价
传统课程评价只要求学生取得较为优异的成绩(学业成就),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业活动)的评价。由于学业成就是预测性的,因此,学业成就往往被学生必须掌握的某些知识、技能所取代,并把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业评价,关注学业活动和过程本身,关注学生参加学习活动的主动性,关注“学生个体的内省标准”,关注学生搜集信息、资料和分析运用信息、资料的活动过程及其表现,关注学生与同伴交流、合作过程中的表现。新课程希望学生能够深入介入自己的学习活动,体验学习活动,自动产生创造的生命冲动,“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动机”,促使学生以自己的“内省标准”对学习活动进行价值判断,确定个体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新课程鼓励学生对自己负责,改善学习策略和方法,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管理。
(二)从重“甄别”的评价转变为强调“学生发展”的评价
传统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选拔、淘汰的功能,希望通过甄别选拔类的考试,把学生按照所谓的“智力水平”层层筛选———评价学生,这样的评价只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是以选拔为目的的。新课程主张进行发展性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差异性发展为目的。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就是学生自身各方面的和谐发展,但是这不等于平均发展。每个学生都应该发展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形成有个人特色的知识技能结构、能力结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系。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就是学生学会“认知”“、做事”、“共同生活”和“生存”,形成良好的学业情感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从重“知识”的评价转变为强调“活动表现”的评价
传统课程评价只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的发展。教师习惯于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进行量化考核,通常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课程中剥离出来,让评价内容从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游离出来,进而设置一定的评价层次要求,诸如“理解”、“记忆”、“应用”、“分析”等。然后,依据这些内容和要求进行客观性试题编制和量化测试。新课程的表现性评价是通过评价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过程中特有的表现,对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学习的情感水平和价值观等做出评定。它关注的不是知识与技能的记忆和再现,而是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技能的实践能力,评价的是学生的思维水平、创造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状况和趋向。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活动表现”的评价要求建立学生学业活动表现的档案袋,教师根据学生学业活动表现的档案及时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反思学习的行为,从而调整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
第三篇: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远程模块五答案
模块五初中语文学业状况的评价2012.7.24-2012.7.26测
验时间2012.7.24-2012.7.26 单选题: 1.近十年来,对语文学业评价的内容和方式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下面哪一项不是对这些变化的描述?()④ ①更加注重对学生实际的语文应用能力的考察 ②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且评价主体多元化 ③重视发挥学业评价的诊断、反馈功能 ④重视对学生成绩的考查 2.在对语文学业进行评价时,要恰当的运用多种评价方式,下面哪项不属于这些评价方式?()④ ①形成性评价②终结性评价③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④阶段性评价与总体评价 3.第四学段识字评价的重点是()。④ ①查字典的能力②流利书写的能力③临摹字的能力④独立识字的能力 4.对语文学业中识字与写字的评价,不仅要重视识字能力的评价,也要重视()。④ ①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的评价 ②认清字形、读准字音的评价 ③写字的姿势和习惯的评价 ④写字的能力与习惯和态度的评价 5.语文学业中对阅读的评价,哪项不属于评价的范畴?()④ ①朗读与诵读②默读与精读③略读和浏览④跳读和速读 6.对语文阅读的评价,哪项是不正确的?()④ ①关注阅读兴趣与价值取向、阅读方法与习惯 ②关注阅读面和阅读量,以及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 ③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 ④语文知识的概念也作为考试内容 7.对学生的写作应采用多种评价方式,下面的哪种评价方式不符合《课标》的精神?()④ ①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 ②可以用等级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 ③可以采用展示、交流等多种方式 ④可以是学生评价,也可以是教师评价 8.汉语拼音学习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④ ①发标准音的能力 ②识记字母表的能力 ③学习汉语拼音的能力 ④认读和拼读的能力 9.下面哪一项不是综合性学习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的内容?()。④ ①综合运用能力②探究精神③合作态度④活学活用 10.《标准》要求: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与活动的展示相结合,应注意()。④ ①多主体,多层次 ②多渠道、多方式 ③多角度、多层次 ④多主体、多方式
作业时间2012.7.24-2012.7.26 从三个中选择两个回答即可: 1.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的“评价建议”部分与实验稿有何不同?2.结合课程标准本学段的目标要求,列出不同学习内容的考查重点。3.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的的“评价建议”对本地区语文课程评价的情况进行反思,分析其主要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第四篇:继续教育知识中小学教师思考题答案
。
2011年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中小学教师思考题及其参考答案
第一次作业
(初级职称学员答1、2、3、4题;高级职称学员答3、4、5、6题。)
3.如何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
4.请你结合社会生活实际谈谈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及可以尝试解决的方法。
现在看来,农民工子女入学的借读费、择校费是被切除了,但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学校之所以愿意接收民工子女,是因为高额的借读费和择校费能够给学校带来实惠。如今,这种“实惠”被明令禁止了,也就是说,在没有利益驱使的情况下,一些学校即便不会明确拒收民工子女,但也不能保证它们不会抬高招生门槛而无形中把民工子女拒之门外?比如抬高民工子女的入校的分数线、抬高他们入校的体育达标标准等。不论是从实施义务教育,还是从城市文明建设,还是从关心帮助困难群众上讲,做好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学工作,意义都非常重大。
解决方法: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吻合的户籍制度,逐步削弱户籍制的身份定位功能,解除教育 体制与户籍制度挂钩的传统模式;调整现有义务教育格局,合理配置国有公共教育资源,完善社会捐赠机制,多渠道 筹措教育经费;消除法律上的歧视。同时政 府还应禁止城镇针对农民工制定各种不平等的政策或设定不平等的用工条件,尽可能为农民 提供公平竞争的就业机会,使他们有机会获得较好的工种和工资待遇;协调疏导农民工的流动。
5.案例题:
江苏省苏州市某省级实验小学教师在接受教育研究者访谈时说:“实事求是说,教研活动主要借助学校行政的力量,主要搞的是常规的项目。如果没有学校的规定,老师自发的相互听课一般不大会有。你想,一个人在教室里上课,一方小天地,来了个外人,多不自在。对于去听别人课的老师也不自在,平常上课,哪会像公开课那么精彩,难免会有尴尬,被自己撞见多不好意思。大家有这样一种心理,都是同事,抬头不见低头见,所以最好还是各归各。”
请结合案例从形式或者内容的层面剖析当今基础教育传统教师文化的现实。1
对于个人主义文化的形成原因,有很多的分析,大致分为客观和主观两类。哈格里夫斯将教师个人主义的成因归结为三个方面,即行政压力、工作环境和教师个性特征。中外学者们都认为从客观因素看,学校的建筑,具有细胞性的结构,每一个课堂都是一个独立、自给自足的细胞,每个教师都独立地在封闭的课堂中上课。在教师上课过程中,没有同事之间的协同工作,也缺少同事之间的真诚评价。再就是教师的工作特征是“不确定性”和“无边界性”,“不确定性”指的是“在某课堂有效的计划,在别的课堂里未必有效”,它加剧了教师间的离散。“无边界性”指的是教师工作的繁忙性,教师工作扩大了教师的职域和责任,所以如果不加以正确理解和引导,可能会导致教师精神疲惫而无暇、无力进行沟通。此外,教学工作本身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也成了教师合作的阻力。不同教师对教学目标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偏爱,评价教学的标准也不同。这样,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往往缺少信心,不愿意轻易示人。另外个人主义也与教师的主观选择有关。采取个人主义的工作方式,是为了保持自己的独立自主,保持对学生的关怀和控制。值得注意的是个人主义文化绝不是一无是处的,它的优点在于关心规范和独立精神。
6.案例题:
上海市郊农村的一个九年一贯制学校,有一个“青兰工程”,该校有一个老师说:“这工程只是个样子,师父不愿教,徒弟就只能自学。其实,老教师不愿带新教师也是有苦衷的。一个物理老教师带了个徒弟,两人一开始关系挺好的,徒弟经常去听师父的课,然后自己再去上。结果成绩比师父考得好,师父就不满意了。他经常给人家说:‘我有时候要辛辛苦苦算一个下午才能弄清一个问题,被他(徒弟)一听就去讲给学生,简直不劳而获嘛!’后来徒弟如果提出要听课,师父往往要找个借口就不让进教室了,实在挡不住师傅就不讲课,让学生做题。”
以上案例反映的是教师文化建设中哪种策略面临的现实难题,你认为怎样做可以克服这一难题,并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际谈一谈如何进行教师文化建设。
目前师徒模式的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从以上论述中,我们看到了以“一对一”的形式确立的师徒关系也存在一个很大的局限,因此,构建一个可以确保新老教师的专业发展更具有合作性,更有可能进行专业上的交流的新的师徒制模型就显得十分必要了。鉴于此,本人认为王建军提出了“多对多”的师徒群的关系模型更好一些。在这种新的师徒制关系中,有多个指导教师和多个新教师共同构成一个“多对多”的“师徒群”。在这个群体中,有多个指导教师参加,更有可能避免因为某个指导教师在个人特质上的某些不良倾向而导致新教师的成长受限以及新老教师的合作受阻。同时,多向度的互动合作也减少了传统师徒制给新教师带来的心理压力和专业限制,更有可能营造一个轻松、多途径的互动合作环境。本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就有多个师傅,每个师傅都有自己不同的教学风格,这些风格融合在一起就成了我的风格,我们学校的教师文化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012中小学教师思考题
第一次作业:
(本次作业要求初级职称学员答1、2、3、4题,中高级职称学员答3、4、5、6题)
1.请结合工作实际,分析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提出的四个基本理念。
答:《标准》提出“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四个基本理念,是中学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实践和专业发展中应当秉持的价值导向。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中学教师应当用这四个基本理念规范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日常的教学行为。“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的理念既体现了对中国教师群体长期坚持的基本追求,也体现了现代教育发展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是传统与变革的有机结合。“终身学习”的理念更多地包含了信息社会背景下对教师专业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
2.个体的效能信念主要受到四个方面的影响。
第一,掌握的经验,这是形成高的效能信念的最有效方面。通过掌握的经验来发展效能信念,不是运用已经形成的习惯完成任务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而是要运用认知的,行为的、以及自我调控的工具来管理不断变化的生活环境。如果人们只体验到简单的成功,就会急功近利,并很容易因失败而气馁。真正的能经受住失败考验的效能信念必须有经过持久的努力从而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体验。第二,通过观察榜样而获得的替代性体验也能影响个体的自我效能。看见与自己相似的人通过不懈的努力而取得成功,会令人们相信自己也具有参与活动的能力。同样,观察到别人通过高努力而失败也会降低自己的效能信念,降低动机水平。榜样对个人效能信念的影响主要受个人与榜样之间相似程度的影响。相似性越大,榜样成功与失败的事例越具说服力;如果榜样与个人很不同的话,个人的效能信念就不会受榜样的强烈影响。第三,社会说服也是增强个人取得成功信念的重要因素。用语言说服人们相信自己具有完成给定任务的能力,会使人在遇到困难时付出更大的努力。第四,效能信念还部分依赖于进行能力判断时的生理和情绪状态。人们根据自己的紧张反应和紧张程度作为表现的信号。正面的情绪能增强自我效能知觉;失望的情绪状态会降低自我效能。所以可以通过增强身体状态,减少紧张和负面的情绪倾向,以及纠正对身体状态的错误解释来改变效能信念。
3.新课程下学生学业评价新趋向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新课程下的学生学业评价思想,把学生作为课程或学业的价值主体,从以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为依据走向以学生学业评价为依据,主张学生学业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生主动完成认知结构的重组,发挥情意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使学生的认知内驱力增大,引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具体而言,新课程下学生学业评价新趋向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从重“结果”的评价转变为强调“学业过程”的评价
(二)从重“甄别”的评价转变为强调“学生发展”的评价
(三)从重“知识”的评价转变为强调“活动表现”的评价
4.案例题
2005年8月,一个15岁女孩因饥饿过度导致身体各脏器衰竭,而过早的结束了生命。她是湖南人,从去年超级女声开播时,她就每场必看。今年6月她还对自己的父母说,明年她也要参加超级女声。在此之后,她开始关注自己的形象,对于自己的身材体型她有些不满意,于是她由开始的控制食量,发展为神经性厌食症。最后她为了躲避家人送她去医院而离家出走,最后病死在世纪坛医院。
请结合以上材料分析,学生文化为什么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引导,教师对待学生文化应该有怎样的态度和做法。
答:①学生文化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引导的原因:首先,由于学生是在生理、心理及社会意识等各方面都未成熟的个体,他们的言行及支配其言行的信仰、价值观、态度等并非完全以体现社会意志为准则,而是首先以满足个体需求为目标。而且学生文化是一种过渡性的发展中文化,学生思维尚缺乏严密的逻辑性,其信仰尚带有较大的盲从性,其态度也常伴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这种未成熟、低层次的文化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其次,学生自身的文化中除了那些具有天然的合理性需要我们加以维护和保护甚至发展外,还存在着其他不合理的内容和因素。②教师对待学生文化的态度和做法:
教师应积极运用自身的文化经验,帮助学生提高选择信息、调控行为的能力,引导他们创造积极的主体文化,让学生文化成为培养合作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源泉。教师要珍视学生文化中的资源,善于把环境中的消极信息转化为积极的信息,施加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如果能创造性地将书本知识、社会制度文化和学生文化融合在一起,借助生动活泼的文化形式,诱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既有利于学生发展,也有助于教学和教育效果。
5.请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谈谈对基于过程哲学思想的知识观的理解。
答:①基于过程思想,学校里的知识绝非固定的文本。我们习惯于将知识化约为公式、课本、习题册,这是错误的,甚至是有害的。知识的本质在于知识的不断发展和生成,不断地创新和超越。知识是经验、情境的承载。②基于过程思想,知识的给予应该是在问题与情境中的,事物的本真应该放在系统中加以考察与理解。针对具体的问题或情境,组织、应用相关的知识来进行处理,这些问题或情境是经过选择和设计的、在真实世界中具有重要意义的。③基于过程思想,知识的“给予”应该是“共享”的。所谓“共享”即共同分享,与他人一起使用或分享,共同拥有使用权、知情权及产权。
6.请结合教师专业标准为自己设计专业发展规划。
答:面对严峻的发展形势,我必须选择专业成长,因为这是时代的要求,教育的需要,同时也为了实现人生价值,寻找职业幸福感。认认真真地学习,扎扎实实地实践,堂堂正正地做人,不断发展自我,提升自我。现将个人的专业成长规划如下:
1、加强自身的不断学习,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支持与帮助。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化的必由之路。读书学习是知识分子的显著特征,在学习中创新是教师的职业需要。
2、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我把充电作为自己工作的基础。因为我知道,社会在前进,观念在改变,教学理念也在改变,自己一旦不努力学习,将很快被淘汰。
3、教育教学工作。丰富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使自己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与娴熟的教学技能。
4、常规教学工作。教学中,我摆正自己的心态,保证做到精心备课、上课等。
5、教研教学工作。培养善于总结、反思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提高教研、教科研能力,做学者型教师。
以上是我的个人发展设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按照以上的设想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提高、不断地总结,经常对照自己的五年发展规划,时刻提醒自己,使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提高!
第二次作业:
(本次作业只要求初级职称学员答,中高级职称学员不答)..
1.请结合实际或你自身的经历和这次所学谈谈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或历程。
教师职业的发展过程是一个逐步强化专业的过程。这一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教师职业的非专门化阶段、教师职业专门化的初级阶段和教师职业专门化的深入发展阶段。自此,教师专业发展成为教师职业生涯常在常新的主题。
2.请结合自身的教育工作谈一谈如何建设学生文化。
(一)以学生为本
学生文化的主体是学生个体和群体,学生文化建设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强化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2.发扬学生的文化主体性。3.培养学生的文化判断力。
(二)以学校文化建设为载体
学生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复杂的学校亚文化系统,它以学生群体为载体,包含着一定的意义系统、表达方式和生活风尚,代表了青少年儿童世界的经验,反映了年轻一代特有的社会文化倾向,与占主导地位的学校文化相对应,在学校系统中处于从属地位。
(三)以教师和家长为依托
(四)以自身实际为出发点
3.学生学业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由于评价视角的狭窄和行动取向的偏颇等原因,我国基础教育学生学业评价不论是在理念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
(一)评价目的偏移
(二)评价主体错位
(三)评价内容窄化
(四)评价方法单一
4.请结合工作实际,分析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提出的四个基本理念。
第五篇: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在线考试模拟试题库与答案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在线考试试题与答案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诲在线测验试题与答案(一)
1、解决综合课教师尽快适应实验教学的极好方案是写好教案。(x)
(解决综合课教师尽快适应实验教学的极好方案交叉备课,加德纳提出)
2、教学过程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x)
(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踊跃、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体力,并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3、开放教学是现代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它的出此刻教诲史上是一大前进(y)
4、优质教学即有用教学,但有用教学未必是优质教学。(y)
5、教师把实物、教学器具呈示给学生看,或向学生作示范性实验,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从而获获悉识、发展能力的方法,叫做演习法。(y)
6、研究型学习将成为将来的首要学习模式,将极大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x)
7、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尊重、赞赏、帮助、引导、合作。(y)
8、教师向学生叙述事实材料或描绘所讲对象的讲授方式称为讲演法。(x)(讲授法)
9、自主学习就是自学,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排斥教师的介入和指导。(x)
十、教材的思想性首要指教学知识内容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y)
11、研究学生主如果研究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认知的前提特征和情感的前提特 征。(y)
12、教案反思研究不必有序进行,也不必得结合具体的学科。(x)
13、课堂讲授是检查教学质量及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一种手段。(x)
14、备课就是要学生的已知和未知之间搭建一个最近发展区。(y)
15、教案的起航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x)(发展)
16、备学生时必须坚持的几个基本原则是主体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和平等性原则。(x)(发展性原则)
17、教案是教师在授课前的教学方案(y)
18、备学生的过程就是深切研究学生的过程(x)(了解学生)
19、一般来说,新教师最好写略案,一边可以更好的随堂发挥。(x)
20、教学目标的准确性制约着备课的质量。(y)
21、在新的教诲理念下,中小学教学设计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研究的过程(y)
22、在新课程理念下,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基本布局可以按照如下基本环节进行设计:问题情境-求解与解释-建立模型-应用与拓展-回顾与反思。(x)
23、集体备课的思维指向是求同存异。(y)
24、集体备课的有用保证是制度建设。(y)
25、集体备课的功能应该定位为解决问题。(y)
26、集体备课的前提条件是网上资料的多少。(x)(小我私家研究)
27、集体备课并不是将各任课教师各自所写的教案装订成册(y)
28、开放教学是现代学校的基本组织形式,它的出此刻教诲史上是一大前进。(y)
29、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水平首要体现 在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上。(y)
30、灌注式教学的本特征是以讲授法为主。(y)
31、教学中心环节是运用知识。(x)(上课)
32、公开课是探讨课堂教学问题的集体教研活动。公开课包括测评课、观摩课与 展示课。(x)(示范课)
3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熟读精思”,“学思结合”“教学相长”是孟子 的思想。(x)(孔子)
34、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将获得的外部信息进行内部重组,以不断建构本身的知识布局、智能布局等综合素质的学习方式是自主性学习。(y)
35、传统教学手段可分为两在:一是基本教学手段,即教师凭借其自身的身体器 官就能完成的,二是教学器具。(y)
36、单一的教学手段可以独立用于解决细节问题,但不克不及解决教学过程的全部问题或群体问题。要完整地解决教学活动过程中的所有问题,教师必须交叉组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这反映了教学手段的协调性。(x)
37、我国古代《论语》中提出的“温故而知新”教学要求,体现了巩固性教学原 则。(y)
38、以学习小组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通过小组内成员的分工协作去达成小组共同目标,并以小组活动的群体效验为教学评价首要指标的教学策略是教学互动策略。(x)
39、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教会学生读书。(x)
40、一般地,教科书呈现方式研究,可以具体体此刻教科书内容呈现方式、概念呈现方式、版面呈现方式和语言呈现方式等等诸多方面。(y)
41、多元智力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提出者为(A)加德纳
42、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的的,一般程序为:定向-示范-介入性练习-自主性练习-迁移的教学模式为(B)示范-仿照式
43、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学者是(A)斯腾豪斯
44、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5、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D)等三个层面上展开。D课程制度的变迁
46、同课异构基本的流程是(C)方案设计-课堂行动-评断反思-修正方案-再次行动-再次评断反思-撰写反思安全
47、在“对话-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C)都是主体
48、在新课程理念下,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基本布局可以按照如下基本环节进行设计(A)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与解决-应用于拓展-回顾与反思
49、集体备课的有用保证是(B)制度建设。
50、集体备课的思维指向是(C)求同存异
51、校本研究的主体是(C)教师
52、集体备课的功能应该定位为(D)解决问题。
53、接受学习可以分为机械接受学习和(D)有意义接受学习
54、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信息交流的(C)多边活动
55、教学过程看是()的过程C 师生交往,踊跃互动,共同发展
56、选择合理的()是备好课的前提 B 教学内容
57、解决综合课教师尽快适应实验教学的极好方法是()A交叉备课
58、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D)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59、教学关系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A)师生对话
60、新课程主张让学生至少有(B)时间的活动。2/3
61、研究学生主如果研究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认知前提特征和(B)情感特征
62、()是检查教学质量及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一种手段。(布置作业)
63、备课就是要学生的已知和未知之间搭建一个(B)最近发展区
64、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将获得的外部信息进行内部重组,以不断建构本身的知识布局、智能布局等综合素质的学习方式是(B)自主性学习
65、备学生时必须坚持的几个基本原则是主体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和()原则(发 展性)
6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熟读精思”,“学思结合”“教学相长”是()的 思想。(孔子)
67、备学生的过程就是深切()学生的过程。(了解)
68、公开课是探讨课堂教学问题的集体教研活动。公开课包括测评课、观摩课与()。(示范课)
69、在备课具体工作中,备()是核心环节。(学生)
70、一般地,影响课程内容容量的因素首要有:内容的难易程度、内容的教学价 值和(B)教学对象的群体水平
71、我国中小学教科书组织布局一般接纳螺旋式上升和()两种基本方式。A直线式编写
72、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属于(B)讲授法
73、经验型课程的教科书通常是从(A)起航。(具体的情景)
74、教诲过程首要矛盾的首要方面是(A)受教诲者身体和精神发展的现状
75、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课的类型一般可分为(A)单一课和综合课
76、教科书文本的课程设计(B)往往决定着教科书的发展方向。(风格)
77、(B探究精力和合作能力)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诲的核心。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
78、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系统必须包括(C)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
79、教师做好教诲教学工作的前提保证和核心要求是确立不错的(C)教学观
80、集体备课的前提条件是(A)小我私家钻研
81、集体备课就是(C)教师公开智慧的形成晶体
82、课程改革是推进素质的历史的(A)选择。(必然)
83、下面所开列说法不错的是:(D)备课是指教师的自我装备、自我成长和持续发展
84、(B备课)是上课的前提。
85、广义的备课,是指教师的自我装备、(A自我成长)和持续性发展。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诲在线测验试题与答案(二)
一、判断题
1.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形成旨在充实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是新的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不错】
2.高考不改,新课程就没有办法进行。【错】
3.新课程的评价是为了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诲;而传统测验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诲的儿童。【错】
4.教材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错】
5.智能理论认为,由于学生不同的职能特点,所以学习方式也应多样化。【不 错】
6.在条件相对落后的西部、农村地区,课程资源特别是素材性资源严重不足。【不错】
7.新课程认为,学生进入教学中心需要建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错】
8.新课程认为,学生进入教学中心需要教学回归学生的实际生活。【不错】
9.知识是条件性课程资源。【错】
10.新课程要求学生从教学活动的边缘进入教学的中心。【对】
11.人是兼具条件性与素材性两种性质的课程资源。【对】
12.新课程认为教学过程应是一种对话。【对】
13.研究型学习将成为将来的首要学习模式,将极大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错】
14.国家课程尺度的是实施素质教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
15.课程只是政府和学科专家关注的事,教师无权也无须思考课程问题,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错】
16.课程尺度是国家对全体学生的共同的、统一的无上要求。【错】
17.探究学习(发现学习)是相对接受学习而言的。【对】
18.本次课改重点之一,就是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摸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对】
19.教案可以是物化的书面计划,有时也能够是脑筋里的思绪。【对】
20.从推进素质教诲的角度来说,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力和实践能力为首要目的。【对】
21.教学设计就是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对】
22.课程尺度是对学生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要求。【错】
23.新课程布局上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综合、分科和选择。【错】
1: 师生伦理关系并不是师生关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错】
2: 新课程观下的教学评价应该是诊断性的、形成性的评价。【不错】
3: 教学方法的优化就是指教师教的方法的优化。【错】
4: 评价教师课堂教学应关注的核心是课堂上课生的状态。【对】
5: 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式是研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不主张接受式学习。【错】
6: 质疑就是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对】
7: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然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对】
8: 新课程观下,课程就是指文本课程,即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文件。【错】
9: 学生犯错的过程是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不错】
10: 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活动实质上就是教师深层教学思想的具体化和实际化。【对】
11: 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就学习而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关于学习的评价。【错】
12: 对学生的评价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刺激过程。【错】
13: 档案袋评价法、小组评价法都是定性评价的方法。【错】
14: 新课程背景下,传统的教学基本功将不再被重视,教师的课程开发整合能力、信息的汇集处理能力等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能力将逐渐取而代之。【对】
15: 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对教学效验的影响有时是直接的有时是间接的。【错】
16: 学生厌学的首要原因是此刻的课业太重、课程要求过高、内容偏难。【错】
17: 出现刘海洋向狗熊泼硫酸、马家爵因打牌而残杀四位学友等极端事件的根本原因,在于刘、马等人的小我私家品位、素质低下,与社会风气以及教诲方式方法等关系不大。【错】
18: 义务教诲要以培养高级人才、专家、各人为根本目标。【错】
19: 教学的本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是师生的交往和互动。【对】
20: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所以教师对学生具备绝对的权威,学生必须服从于教师。【对】
21: 教师在课堂上注意的中心应该是本身的思想或教案。【错】
22: 课本知识就是权威的、绝对不错的。【错】
23: “苹果广告”说明思维应突破常规,要多角度多层次思考才能有所创新。【对】
24: 课程只是政府和学科专家关注的事,教师无权也无须思考课程问题,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不错】
25: 进行学生评价时,评价内容应是全面的,这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的身体和精神发展需求。【不错】
26: 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培养活动。【错】
27: 学生无权评价教师。【错】
28: 新评价观下的教师角色调适就是要教师转变观念,是教师角色能适合时代的要求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不错】
29: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对将来教师最大的挑战。【不错】
30: 一般认为,强调三维目标就象征着否定“双基”。【错误】
二、单项选择题
1.各级各类学校或各个学段的教诲目标是指 课程目标
2.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属于 讲授法
3.我国教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4.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测验的依据是 国家课程尺度
5.下面所开列哪一种情况下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该当承担责任学校组织学生到场教诲教学活动或校外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诲,并未在可预感的范围内采纳须要的安全措施的。
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 C : ①③
6.指出哪一组是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 感受、到场、养成
7.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等三个层面上展开
课程制度的变迁
8.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现代学生观的基本观点是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 ②学生是独特的人 ④学生是教诲活动的主体
9.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学者是 斯腾豪斯
10.多元智力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提出者为 加德纳
11.解决综合课教师尽快适应实验教学的极好方法是 交叉备课
12.本次基础教诲课程改革是开国以来的第(8)次
13.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课程评价。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14.本次课改提出的具体目标是几项 6
15.新课程的评价目的是 发展
16.新课程认为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 教材
17.新课程认为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是 教材
18.课程管理体制上的三种基本模式是()国家本位、处所本位、学校本位
19.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 发挥
20.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诲领域的一场广泛深切的教诲 创新
21.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我们首先确立起 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诲精力的教学观念
22.课程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诲的历史的()选择 A : 必然
23.教诲的根本功能是()C : 促进人的成长与全面发展
24.教师做好教诲教学工作的前提保证和核心要求是确立不错的 A : 学生观
25.在新课程改革中,对“课程”含义的理解应该是()
D : 包括学科课程、综合化课程、实践活动类课程和隐形课程四大类课程
26.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
B 创新精力和实践能力
27.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 A : 时代的要求
28.所谓在教学时要“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指教师要有 A : 针对性
29.教师提高研究技能的三种途径是 阅读、合作、行动研究
30.开展教诲工作,首先需要 A : 确立教诲目的
31.新课程主张课堂让学生至少有()时间的活动 B : 2/3
32.教诲改革的核心是()C : 课程改革
33.教师是学习的()D : 以上都是
34.教学关系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 B : 师生交往
35.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是 B : 师生交往,踊跃互动,共同发展
36.学科学教育学要以()为本 C : 人的全面发展
37.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系统必须包括 A : 学科学习目标
38.校本教研的主体是 C : 教师
39.课程不是教学的 A : 权威 ]
40.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D :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41.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测验出题目的依据 A : 国家课程尺度
42.初中课程布局是以()为主。C : 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43.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是()的过程。B : 师生交往,踊跃互动,共同发展
44.我国基础教诲新课程管理的政策是 C : 实施国家、处所、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45.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主如果系统地接受前人积累下来的知识经验,这是学生学习特点的()A : 学习的组织性 基础性
46.应试教诲对教诲功能的扭曲 “应试教诲”对教诲功能的负向扭曲,把本该“培养人”的教诲,扭曲成“裁减人”的教诲对
47.高考不改新课程就没有办法进行错
48.错误也是课程资源对
49.知识是条件性课程资源 错素材性资源
50.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四、在对待与其他教诲者的关系,新课程强调合作。
师生伦理关系是师生关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51.教材是落实课程尺度的前言
52.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上课
53.教诲的中心和灵魂 学生
54.学校的助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 校本课程
55.教师教研的主体是教师
56.探究学习的实施过程
问题 计划 研究计划解释 反思
57.教案编写的依据是 教学大纲
58.我国教诲目的的理论是 素质教诲
判断题]
1:课程尺度是国家规定的对国民在某些方面和某些领域的基本素质的要求。这些个基本素质的要求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灵魂,因而它发挥着指导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功能。
A : 不错
2:学校在课程管理方面的自主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国家课程进行合理地调整,保证课程实施的质量;二是本身挖掘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发挥学校的特色,保证学生的发展。
A : 不错
3.通过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本身的兴趣、爱好、学习程度等选择适合学生本身的课程。学生课程的选择性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本身“设计”学习课程,为学校的发展作出自主的选择。
A : 不错
4:发展性学校评价的内容涵盖学校建设的各个方面。具体地说来,包括学校的助学理念和发展规划、学校的组织与管理、课程实施、教师步队建设、学生发展、学校环境与助学条件等。
A : 不错
5: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踊跃主动地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扩展,使得课程尺度和教材成为支持教学的课程资源,而不是束缚教师和学生发展的绳索。
A : 不错
6:校本课程,就是以学校为课程编制主体,自主开发与实施的一种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是要提高课程的适应性,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学校的课程创新,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
A : 不错
7:在开发处所课程资源时,应突显处所课程资源的特色,促进学生的发展。
A : 不错
8:处所课程是指处所教诲主管部门以国家课程尺度为基础,在一定的教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指导下,充实利用学校课程资源所设计的课程。
A : 不错
9:社区课程资源是指社区内一切可以形成学校课程的因素来源与须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包括素材性课程资源和促进课程实施的条件性课程资源。
A : 不错
10:教学过程是不断生成的过程,教师应把学习看成是意义建构的过程,避免按照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程序机械地进行教学。
A : 不错
11:普通高中校内课程资源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课程尺度和教材。
A : 不错
12: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取向之一就是学生的发展,对学生的兴趣、需要以及发展方向等情况有明确的评估,使课程资源开发有明确指向,提高课程资源开发的效益。
A : 不错
13:课程资源是广泛多样的,它们的存在方式与各地域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及学校自身的发展状况没有精密的联系。
B : 错误
14: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一个根天性目的是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提高其自身的能力及社会适应性。
A : 不错
15:教学过程不再是教师完整再现教学设计而已,而是师生共同建设、互动对话的过程。
A : 不错
16:课程资源的概念可以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来理解。从广义上来说,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都可称为课程资源,生活中存在的不可能成为课程资源。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来源,对课程实施有须要的直接作用的资源。
B : 错误
17: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成果的抒发除开研究报告、学术论文之外,还可以接纳记叙教学叙事、生活叙事以及撰写教诲自传的形式。
A : 不错
18:教师自我反思的首要内容是教学反思,指教师自发地把本身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深切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获得更充实发展的一种活动。
A : 不错
19: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是一种基础性研究,是一种质的研究,是一种行动研究。
A : 不错
20: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本身必须从“教书匠”酿成具备反思能力和研究能力的专家型、研究型教师。
A : 不错
21:课程改革的处所化是以学生主体性及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着眼点和着力点的,它同时强调了学校教师个体开发课程的责任,这不仅是教诲本真即人的回归,也是课程本真即经验的回归。
A : 不错
22: 校本教学研究强调研究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所有的教学研究都应该旨在改善学校的日常生活,改善教学的实践效验。
A : 不错
23: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是以中小学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在自然情境下接纳多种方法对教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探究的一种活动。它是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研究,有利于教师及学校的专业发展。
A : 不错
24:成长记录袋则是本次课改首要倡导的一种重要的质性评价方法。
A : 不错
25:模块成绩的认定应遵照校内自主的原则,可以由两部分内容组成即模块测验的成绩和平时的过程性评价的结果。
A : 不错
26:新课程倡导以下几个评价原则: 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体现评价功能的多元化。2.以学校内部评价为主,发挥多种评价主体的作用,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3.量化的评价与质的评价并重,体现评价方式的多元化。4.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体现评价尺度的多元化。5.评价的结果与过程并重,体现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A : 不错
27: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在于检查,更在于诊断和促进发展。
A : 不错
28:社区办事与社会实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入实际的社会情境,到场并亲身经历各种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领域,介入社区和社会的实践活动,获取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加强社会责任感。
A : 不错
29:研究性学习内容确定的基本原则是以学生的生活世界为主体,关照自然、社会和学生自我三个方面。
A : 不错
30: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领域。
A : 不错
31:综合实践活动与其他必修课的区别在于,它没有课程尺度和教材,具备生成性和适应性的特点。它是国家规定、处所指导和学校开发的课程。
A : 不错
32:对于选修课Ⅰ,学校可以根据学校、学生状况进行设置,保持学校课程设置的自主性。对于选修课Ⅱ,它属于处所课程开发范畴,学校应在力挽狂澜的范围内开设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一方面体现学校的特色,一方面保证学生发展的需要。
A : 不错
33: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规定:每个学期分两段安排课程,每段4周。
B : 错误
34:高中课程改革的目标是构建时代性、选择性和基础性的课程系统,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A : 不错
35:学分制有利于学习年限的灵活性、学习内容的选择性、培养过程的指导性、崇尚学生的个性化以及教学计划的弹性化。
A : 不错
36:教师和家长在学生选课过程中的角色是指导者,而不是学生选课的最终决定者,学生是选课的主体。
A : 不错
37:课程改革的任务就是,通过对课程各个要素的调整,谋求学校特色化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的统一。
A : 不错
38:自主学习是指个体自发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调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或能力。
A : 不错
39:促使学生主动发展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1)强调学生的选择。(2)重视学生的主体性。(3)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4)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A : 不错
40: 素质教诲的根本价值之一是要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诲发展机制,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同等的教诲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发展,成为学校教诲的成功者。
A : 不错
41:学生发展的基本含义是通过教诲使学生的素质获得全面发展,个性潜能尽可能获得发挥,学生能主动发展,并为其可持续发展和终生教诲奠定基础。
A : 不错
42:学科发展的需要趋势要求打破学科课程占据绝对主导的局面,活动课程、综合课程和经验课程逐逐渐进展入到课程领域。
A : 不错
43:学生发展是教诲永恒的追求,教诲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促进人的发展。从教诲产生至今,教诲发展的每一步都是盘绕人--学生来进行。
A : 不错
44:基础教诲课程改革是实施应试教诲的核心环节。
B : 错误
45:教师不在是学习者的主宰者,而成为学习的指导者。
A : 不错
46:课程内容秉承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原则,使课程由封闭走向开放,学生的发展由同一走向多样化。
A : 不错
47:给予学生课程的自主权是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学生可以根据本身的兴趣、需要、爱好和课程提供的选择的可能性来进行选择。
A : 不错
48:课程尺度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测验出题目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
A : 不错
49:卓然的教诲就是使人尽其才,最大限度地发挥本身的个性潜能,使人的个性得以张扬。
A : 不错
50:学生发展需要的能力的核心就是终身学习具备的能力。
A : 不错
[单项选择题]
51: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在本质上遵照()的基本过程,即明确问题、制定计划、收集资料、获得结论并展开行动的过程。
A : 行动研究
52: 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不是为了构建一种宏观的教学理论,而是为了通过解决学校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课程实施与教学实践的效验。它是一种应用性研究,是一种质的研究,是一种()研究。
D : 行动
53: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经提出一个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
C : 反思
54:高中课程改革追求基本的目标是由应试教诲向素质教诲的转轨,真正实施()。
D : 素质教诲
55:(),教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标志我国高中课程改革进入一个新的时代。2003年3月
A : 37681
B : 38047
C : 37316
D : 36951
56:实现从应试教诲向素质教诲转轨的高中课程改革秉承两个教诲理念:一是使所有()都成功;二是高中的任务在于培养健全的人格或公民基本素养。
C : 学生和社会
57:所谓课程时代性是指()的选择要体现时代精力,与社会、科学技术的前进精密相连。
B : 课程内容
58:基础性的实质是()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一个国家公民所必需的知识、理解多元文化价值观所必需的知识。
B : 学生终生
59:新课程规定()由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体育运动和健康、艺术和综合实践活动构成。
D : 学习领域
60:(),第三次全国教诲工作会议颁布了《中共中央政务院关于深化教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诲的决定》。
C : 1999年
61:()是学科,是构成学习领域的基本单位。
A : 科目
62:()是构成科目的基本单位,是盘绕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生活构成的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
D : 模块
63:新课程选修课Ⅰ由国家研制,选修课Ⅱ由()开发,但是国家规定选修的基本要求
B : 学校
64: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办事和()三个领域。综合实践活动的精髓是通过研究而学习。
A : 社会实践
65:研究性学习活动为必修课,三年为()学分,再加上社区办事和社会实际的学分,综合实践活动的总学分为23学分。
A : 15
66:学分制实质上是一种衡量学生课程()的尺度计量单位。
C : 学习量
67:教师和家长在学生选课过程中的角色是指导者,而不是学生选课的最终决定者,学生是选课的()。
A : 主体
68:课程布局以学习领域、学科和模块为主划分为8个学习领域、若干个学科和模块,为高中学生提供()多门课程。
D : 100
69:选课指导制度的基本目的是学生()的发展。
D : 个性
70:学分制管理方案包括课程设置、学分认定、()和学籍管理四个要素。
A : 选课指导
71:选课制是由艾里奥特在()年提出的。
A : 1869
7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被列为八大学习领域之一,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办事和社会实践三个方面的内容,共计--()学分。
B : 23
73:高中新课程尺度的功能是指导教材编写、引导()、指导评价。
A : 教学
74:课程尺度是由国家制定的对学生()学习阶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无上要求。
A : 全般
75:综合实践活动是新教学观、课程观和教诲观的综合体现。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处所和()-三种气力综合而成的一门课程。
B : 学校
76:高中学生毕业的学分要求: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学分,三年中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区办事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在选修II中至少获得6学分,总学分达到()方可毕业。
B : 144
77:普通高中新课程模块布局具备灵活性、开放性和()等特点。
C : 个性化
78:设置研究性学习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综合地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力和()素质。
B : 科学
79:学分制于1894年产生于(),它是在实施选课制的基础上产生的。
D : 美国
80:学分制又可以分为()学分制和完全学分制。
B : 学年
81学生学习一个模块并通过考核可获得2学分(其中体育运动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每个模块原则上为18学时,相当于1学分),学分由()认定。
C : 学校
82:()年6月7日,教诲部印发了《基础教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其中明确规定在高中试行学分制管理。
C : 2001
83:每学期分两段安排课程,每段()周,其中1周复习测验。
B : 10
84:我国确立了国家、()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标志我国课程改革政策和管理体制进入了新的变革时期。
D : 处所和学校
85:社区课程资源根据其存在的不同形态可分为()资源、人力资源和物质环境资源。
C : 文化
86:教学过程是不断生成的过程,教师应把学习看成是()的过程,避免按照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程序机械地进行教学。
A : 意义建构
87:一般说来,()课程资源是学校课程资源建设的基础和重点,是学校课程实施质量的首要保证。
B : 校内
88:课程资源的开发是课程开发主体认识课程资源系统、利用课程资源为课程实施办事的过程,具体包括()、筛选、培植、建设四个步骤。
C : 设计
89: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是要提高课程的适应性,促进学生的()发展;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学校的课程创新,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
B : 个性
90: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经济性原则具体包括开支的经济性、时间的经济性、空间的经济性和()的经济性。
A : 学习
91:教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对()进行最优化的配置是教诲活动的基本要求。课程资源开发应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对可资利用的资源进行甄别、筛选、优先选取具备较大的育人价值,能使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资源作为课程资源。
A : 课程资源
92: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开放性包括类型的开放性、空间的开放性和()的开放性。
B : 途径
93:学校的自主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国家课程进行合理地调整,保证课程实施的质量;二是本身挖掘课程资源,开发()课程,发挥学校的特色,保证学生的发展。
C : 学校
94:学分制管理为()的自主选择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C : 学生
95:结合普通高中教诲的阶段位置及类型特点,可以将其基天性质概括为三个方面,即基础性、()和终身性。
B : 大众性
96:一般说来,高中阶段的基础性应该体此刻三个方面:广适性、长效性和()。
C : 再生性
97:1996年,国家教委颁布我国第一个与义务教诲课程衔接的《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试验)》。基础教诲司制订和颁发各科学教育学大纲,编写配套教材,并从1997年秋季开始在天津市、山西和江西进行试验。
A : 1997年
B : 2006年
C : 1999年
D : 2004年
98:
学习领域一般由相关的()群构成,各个学科群由一些相关学科组成。
A : 科目
99:高中课程在形态布局上要打破原有的必修课一统天下的局面,增加选修课,从划一和硬性的课程向多样性和灵活性的课程转化,给()以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的机会。
C : 学生
100:设置必修课的期于保证学生获得基本的知识和能力,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而选修课程的设置是()教诲在课程领域的体现。通过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本身的兴趣、爱好、学习程度等选择适合学生本身的课程。
B : 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