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来变去的盐》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18:53: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变来变去的盐》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变来变去的盐》教学设计》。

第一篇:《变来变去的盐》教学设计

“变”来“变”去的盐

执教:陈剑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以“盐溶解于水和提取溶解在水中的盐”为例,通过对盐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建立可逆变化过程的概念。

2.以“把苹果切开”为例,通过与可逆变化过程的概念进行比较,建立不可逆变化过程的概念。

3.尝试将物质的变化过程进行系统分类,能对物质的变化过程是否可逆初步进行判断,能模仿青铜器的生产方法制作蜡星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活动中愿意合作与交流,初步意识到物质的变化有利也有弊。科学知识

1.知道什么样的变化过程是可逆的变化过程;什么样的变化过程是不可逆的变化过程。

2.知道“煮海为盐”、“青铜器的生产”是人们对可逆的变化过程的运用。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蒸发皿、三脚架、酒精灯、烧杯、食盐溶液、火柴、蜡(碎蜡)、坩埚钳等。

教师演示材料:苹果、水果刀、海水晒盐和青铜器生产等有关资料(课件或图片)。

课时安排

第1课时完成活动1和活动2的教学,第2课时完成“青铜器的生产”和活动3的教学。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溶解食盐 1.器材介绍与确认

师:同学们,在你们桌上的烧杯里,盛有少量的蒸馏水(副板书1:蒸馏水),它是不含任何杂质的纯净水,你们先看看,然后每个小组推选1人,用那已经消毒了的筷子蘸一点尝尝。

师(学生尝过之后):不但没有颜色,而且没有任何味道,是吗? 师:桌上还有2个小纸包,里面装的东西都一样,请打开其中的一个,看看里面是什么,小心别弄洒了。

(板书:盐)

2.溶解食盐并初填变化过程示意图

(1)将盐变“没了”

师:桌上的这些材料,你们看也看了,尝也尝了,接下来就用这些材料,请将那纸包里的食盐全都给变“没了”。咱们比比,看哪组变得最快,开始吧。

(2)实验方法交流

师:现在,所有的盐都已经变“没了”,只看见盐水了(板书:盐——盐水)。说说,你们是用的什么方法?(根据学生的回答再板书:加水溶解)请问,这盐是真的没了吗?

二、提取食盐

1.提出问题并设计实验

师:我们用加水溶解的方法将盐全给变“没了”,请问,这些盐还能再“变”回来吗?如果能,又有哪些方法?

2.实验方法交流 3.第二组器材介绍

师:老师已经准备好了一些器材,就放在你们的实验桌内,请拿出来,小心别碰坏了。

师:看看,有不认识的吗?介绍 “蒸发皿”(灯片1:蒸发皿),它是用耐火陶瓷做的,可以直接用来加热,为了防止烫手,应该用一种工具来夹持,咱们就用试管夹吧。4.根据器材选方法

师:需要说明的是,每组的器材并不都一样,现在请问,利用这些材料,我们可以采用那种方法在课堂上简短的时间里尽快地得到食盐?实验时还要注意些什么?

5.交待注意事项

师:实验当中,一定要操作规范,注意安全,请看“注意事项”。(灯片2:①不触摸正在加热和加热后没有冷却的器材;②正确使用酒精灯,盐水快干时要移开酒精灯,熄灭火焰;)

师:明白了吗?请将盐水倒出来,开始加热吧。

6.学生提取食盐

7.填完变化过程示意图并确认食盐变回来了

师:现在所有的盐又都变回来了,是吗?(板书:——)再说说,刚才是用的什么方法呀?(板书:将水蒸发)但是,老师有疑问了,怎么证明这些白色粉末就是先前溶解在水里的食盐呢?它是不是在烧的时候产生的新物质呀?

三、建立概念

1.板书课题并建立概念

师:同学们,根据你们的实验和发言,可以确定今天的课题就是“‘变’来‘变’去的盐”(板书:变来变去的盐),在变化过程中,盐始终都还是原来的盐,它并没有变成新的物质,也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所以,我们还得给这两个“变”字加个引号(添加引号)。

师:现在,让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看这个示意图,盐加水溶解变成盐水,盐水去掉水份又变成了原来的盐,像盐„„这样既能变过去又能变回来的过程,我们把它叫做可逆的变化过程(板书:——可逆的变化过程)

2.认识不可逆变化过程

(请1名学生到前面尝苹果,学生嚼苹果的时候,师再切1个)。

师(对嚼苹果的学生):请稍等,我们刚才学习了可逆的变化过程,现在老师有个要求,麻烦你把正在吃的这半个苹果给变回来。师(对全班同学):我的那个才切开还没吃呢,你们大家说说,它从一个变成两半,还能再变回来吗?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这是一个不可逆的变化过程。3.小结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物质的变化过程可以分成哪两种?

四、演绎应用

1.判断下列变化过程是否可逆

(灯片3:水的三态变化、种子发芽、热胀冷缩、捏橡皮泥、森林大火、炸鸡蛋、蜡烛熔化)

2.初步认识物质变化的应用

(课件:煮海为盐,可逆变化,有利)

第二篇:盐的教学设计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学设计

青铜峡市第五中学 沈学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②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③掌握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④学习蒸发操作技能并综合运用相关操作分离、提纯固体混合物。

2、过程与方法:

①学会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②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能分析整理实验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认识到化学与生产、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②了解前人的实际,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①过滤、蒸发等分离提纯物质的基本操作技能。

②酸、碱、盐的反应——复分解反应。

③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教学难点

①分析粗盐提纯实验的误差。

②归纳复分解反应及条件。

教学方法:

联系实际→对比区分→归纳总结→实验探究。

教学用具:

仪器:托盘天平、烧杯、铁架台(带铁圈)、玻璃杯、漏斗、滤纸、蒸发皿、酒精灯、试管、带导管的塞子、剪刀、药匙、滴管、火柴。

药品:粗盐、碳酸钠、碳酸氢钠、盐酸、澄清的石灰水。

教学课时:共两课时:第一课时:氯化钠及实验探究。

第二课时: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复习巩固:

〔提问〕:什么是盐?

〔回答〕:在水溶液里能离解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盐。〔追问〕:与我们生活中说的盐是一回事吗?

〔讨论〕:学生回答,引导学生阅读课文p70页。〔介绍〕:化学中的盐,除了食盐外还有好多种,如:硫酸铜、硝酸钾、亚硝

酸钠等,我国曾发生过多次将工业用盐误作食盐用于烹调而引起的中毒事件。

〔过渡〕:生活中的盐除食盐以外,常见的还有:碳酸钠、碳酸氢钠、大理石

等。本节课我们先来探讨有关食盐的知识。

新课讲授:

〔板书〕:

一、氯化钠

〔提问〕:如何书写氯化钠的化学式?〔学生回答〕nacl、俗名:食盐。〔板书〕:

1、化学式:nacl,俗名:食盐。

〔设问〕:氯化钠是我们熟悉的一种物质,它在生活中有那些用途呢? 〔板书〕:

2、氯化钠的用途: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p70-71页的有关内容。

〔小结〕:生活中作调味品、腌渍食物;医疗上配制生理盐水;农业上选种;

交通上用于清除公路上的积雪等。

〔板书〕:

3、氯化钠在自然界的分布:〔学生回答〕

〔过渡〕:氯化钠在自然界的分布很广,我们生活中的食盐就是通过晾晒海水

或煮盐井水、盐湖水将其水份蒸发得到含杂质的氯化钠——粗盐,再将粗盐提纯得到精盐。如何将粗盐提纯呢?

〔板书〕:

4、粗盐的提纯:

〔讨论〕:⑴粗盐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和不溶性杂质

(泥沙等)可通过那些步骤来制取精盐? ⑵过滤器的准备和过滤操作应注意那些问题?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1、除去可溶性杂质可选择一种或几种化学试剂将

杂质反应掉,同时又不引入新的杂质。除去泥沙可用前面学过的过

滤法。

2、一贴、二低、三靠。

〔引导〕:今天我们还要练习一种新的操作——蒸发,蒸发时应注意那些问

题?

〔讲解〕:蒸发一般用加热的方法将溶剂蒸去,操作时应注意:

1、蒸发皿放 在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停止加热后,不要立即放在实验桌上;

2、蒸发皿里的液体以不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为宜;

3、加热时用 玻璃棒不停的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4、当蒸发 皿

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

〔过渡〕:了解了上述注意事项,下面我们实践粗盐的初步提纯。

〔活动与探究〕:(投影)粗盐的提纯

1、溶解 用托盘天平称取5.0 g粗盐,用药匙将该粗盐逐渐加入盛

有10 m l水的烧杯里,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直到粗盐不再溶解

为止。观察食盐水是否浑浊。称量剩下的粗盐,计算10m l水中

再过滤一次,两次后仍浑浊,应查找原因。

3、蒸发 把所得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把蒸发皿铁架台的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4、计算产率:用玻璃棒把固体转移到纸上,回收到指定的容器中,〔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与讨论〕:

1、过滤后滤液浑浊的原因。

2、实验可能出现误差的原因。

3、在溶解、过滤、蒸发操作过程中,都用到玻璃棒,分别起什么

作用?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适当的评价和讲解〕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氯化钠,了解了它在生活中的重要用途,自然

界的存在及晒制。同时练习了粗盐提纯的各步操作,学习了蒸发的操作,进一步训练了溶解、过滤的操作技能。

〔作业〕:探究报告一份。板书设计: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课题 1 生活中常见的盐

一、氯化钠

1、化学式:nacl、俗名:食盐。

2、食盐的用途1)调味品、2)配制生理盐水、3)选种、4)腌渍

食物等。

3、存在:海水、盐湖、盐井、盐矿等。

4、粗盐的提纯:1)溶解、2)过滤、3)蒸发、4)计算产率。第二课时

〔板书〕:

二、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

〔引言〕:上节我们了解了氯化钠的重要用途,那这三种盐又会有什么用途

呢?

〔介绍〕:(播放有关录像)

碳酸钠在工业上的用途,碳酸钙在建筑业上的用途,碳酸氢钠焙

制糕点、治疗胃酸等。

〔提问〕:你能写出这三种物质的化学式,说出它的俗名吗?

〔回答〕:碳酸钠:na2co3,俗称纯碱、苏打;碳酸氢钠:nahco3,俗称

小苏打;碳酸钙:caco3 大理石、石灰石等的主要成分。〔回顾提问〕:写出实验室制备co2的化学方程式。

〔回答〕:caco3+2hcl=cacl2+h2 co2↑+h2o 〔思考〕: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在化学式的组成上有无共同点? 〔回答〕:含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

〔设问〕: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产生co2气体,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否也能

生类似的反应?

〔学生发言〕:能或不能

〔引导〕:通过下面的活动与探究你就会明白上述问题。

〔活动与探究〕:(投影)

向盛有0.5 g碳酸钠的试管里加入2 m l盐酸,迅速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管口,并将导管的另一端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观察现象。用碳酸氢钠代替碳酸钠进行上述实验,并分析。

浊。

〔分析〕:两组物质反应都产生co2气体。

〔讲解〕:上述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如下: na2co3+2hcl= caco3+2hcl=cacl2+h2↑+h22↑+h2o 〔提问〕:通过上述三个反应的学习,你能作何归纳?

〔小结〕:

〔板书〕:

1、含有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的盐都能与盐酸反应,生产 co2气体

2、co32-或hco3-的检验:

取少量未知物,加入少量稀盐酸,看能否生产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分析解释〕: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将一个新鲜的鸡蛋放在盛有足 量稀盐酸的烧杯中,可观察到鸡蛋一边冒气泡一边沉到杯底,一

会儿又慢慢上浮。到接近液面时又下沉。(课后练习)

〔讨论〕(学生活动)

〔分析原因〕:当鸡蛋遇到盐酸时会发生反应caco3+2hcl=cacl2+co2↑+h2o, 产生气泡,由于鸡蛋的重力大于浮力,所以边冒气泡边下沉。

随着反应的不断进行,co2气体不断附着在鸡蛋壳表面,于是它

们的总体积就比鸡蛋原来的体积大得多,被它排开的水量不断

增多,浮力也就不断增大,等到浮力大于鸡蛋的重力时,鸡蛋

便慢慢上升。当鸡蛋浮到接近液面时,附在它上面的气泡破散

逸出,这是平衡被打破,鸡蛋又下沉。以后,继续重复以上过

程,表现为鸡蛋不断地上浮下沉。

〔过渡〕:我们再探究一个实验,看有何特殊现象。

分析: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产一种难溶物。〔讲解〕: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如下:

na2co3+ca(oh)2=caco3↓+2naoh 〔设问〕:上述四个反应,从单质、化合物的角度及反应物和生产物的结构关系讨论各反应的共同点。

〔学生讨论总结〕:

〔板书并讲解〕:

3、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产另外

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讨论〕: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是否属于复分解反应?为什么?

〔学生讨论总结〕:属于,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概念。

〔讨论〕:分析上述复分解反应,它们的生成物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

〔总结板书〕:

4、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沉淀或水。〔练习〕:(组内讨论完成)(投影或小黑板)

下列物质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能的写出化学方程式:

1、硫酸和硝酸钠

2、氢氧化钾溶液和硝酸

3、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

4、硝酸和碳酸钾

5、硝酸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小结〕:本节课我们了解了三种盐的重要性质和用途,总结出了含碳

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的盐的检验方法,并分析得出了复

分解反应的概念及反应条件。

〔作业〕:1.② 2.3.板书设计:

二、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

1、含有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的盐都能与盐酸反应,生产co2气体。

na2co3+2hcl=2nacl+co2↑+h2o nahco3+hcl=nacl↑+co2+h2o

2、co32-或hco3-的检验

取少量未知物加入少量盐酸,看能否生成使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的气体。

3、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 化合物的反应。

通式:ab+cd=ad+cb

4、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沉淀或水。课题2 化学肥料教学设计

青铜峡市第五中学 沈学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②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③能对常见的化肥进行简单的鉴别。

2、过程与方法:

①学会分析、归纳并对有关信息进行加工。

②学会从课本获得知识的能力。

③学习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为提高生活水平和维护身体健康而学好化学的信念。

教学重点:能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篇二: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学设计

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几种生活中常见的盐,知道一些盐的性质和用途。2.学会粗盐初步提纯的操作方法。

3.认识复分解反应及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二、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相关部分内容,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2.通过探究粗盐的初步提纯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实验操作能力。3.通过比较碳酸盐的相关化学方程式,能简单的归纳出相同点,为复分解反应概念的引出作好铺垫。4.通过相关资料的阅读,增加课外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具体实验,既学会粗盐提纯基本操作,又消除了前面阅读整理知识的单一性,同时增加了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相关图片的展示,培养学生热爱社会热爱生活的情怀。教学重点:

1、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主要性质及其用途;

2、鉴定(检验)碳酸根离子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课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讲解、演示实验相结合实验准备:

璃棒、药匙、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等。

药品:氯化钠、碳酸钙、碳酸钠及其溶液、碳酸氢钠、稀盐酸、澄清的石灰水、水。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巩固】

酸、碱的相关性质;物质的分类。1.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否也属于复分解反应?为什么? 2.分析上述几个复分解反应的生成物有什么特点?

讲解:酸碱盐之间并不是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时,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有沉淀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当然,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在这节课上是不完善的,随着以后的学习,我们会了解的更多。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常见的盐,我们知道,日常生活是离不了各种盐的。篇三:几种重要的盐教案

几种重要的盐教案(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盐的概念,了解几种重要的盐的性质与用途,掌握co32-、cl-的检验方法。

2、过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展示的方法介绍盐,重在介绍盐的个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实验方法与实验技能,了解盐对生命的重要作用。重点难点:

1、碳酸钠、碳酸钙与食盐的性质与用途。

2、结晶水合物与风化的概念。

情景导入:

练习导入

探究发现:

一、什么是盐?

1、展示重铬酸钾晶体、硝酸钾晶体、硫酸铜晶体等。

2、讨论科学中的盐是不是单纯指食盐?

3、盐的概念: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二、几种盐的性质

(一)碳酸钠(na2co3)

1、俗名:纯碱、苏打

2、结晶水合物:含有一定数目水分子的物质

结晶水:晶体里结合是一定数量的水分子

3、常见的结晶水合物:

硫酸铜晶体:cuso4.5h2o,读作:五水硫酸铜,俗称:胆矾、蓝矾

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读作:七水硫酸亚铁,俗称:绿矾

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读作:十水碳酸钠

4、风化:

(1)概念:在常温下,放在干燥的空气里,有些结晶水合物会逐渐失去部分或全部结晶

水的现象。

(2)说明:加热条件下失去结晶水,不能叫风化。

5、碳酸钠的性质:

(1)、与指示剂作用

(2)、与碱反应:na2co3+ca(oh)2 = caco3↓ +2naoh(3)与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

6、碳酸钠的用途

碳酸钠可用来制造肥皂、玻璃、洗涤剂以及在纺织工业上都利用它的碱性

(二)碳酸钙(caco3)——汉白玉、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

1、caco3的物理性质:白色固体难溶于水

2、caco3化学性质:

(1)、碳酸钙与酸反应(实验室制取co2)caco3+2hcl=cacl2+h2o+co2↑(2)、碳酸钙高温分解(工业制取co2)caco3 cao + co2 ↑

4、co3的鉴定

向样品中滴加稀盐酸,若能产生一种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样品中含

2-有co3 2-

(三)氯化钠nacl

1、俗称食盐

2、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易溶于水

3、cl-的鉴定:向未知溶液中滴加硝酸银(agno3),若产生白色沉淀,且加入适量稀硝酸后白色沉淀不消失,则含有cl-

4、用途:

①食用;

②化工原料,可制氢氧化钠、氯气、盐酸等;

③配制生理盐水(0.9%)。

三、课堂小结

1、盐的概念

2、几种重要的盐的性质与用途

四、作业篇四:_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

盐只包括食盐吗? ——生活中常见的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并认识几种生活中常见的盐,知道一些盐的性质和用途。2.学会过滤、蒸发等操作技能并能够综合运用相关操作来分离、提纯固体混合物的操作方法。

3.通过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探究,认识复分解反应及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4、掌握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过程与方法

课前安排学生调查并了解一些常见的盐的用途,使学生学会获取信息,认识化学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并采用引导探究的方法学习粗盐的提纯,复分解反应的有关实验,使学生形成基本的实验技能,并能够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引导学生在认识、理解化学同时,体会物质变化的规律,使学生认识到利用化学变化知识可以帮助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常见的盐与生活生产的联系、分离提纯物质的基本技能、复分解反应。

教学难点:

复分解反应及发生的条件 [教学准备] 根据内容提前搜集相关图片、多媒体(见教学过程)1 2 3 4 5 篇五:变来变去的盐 教学设计

《“变”来“变”去的盐》科学教学设计

湖少儿版 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银桥小学 柯小华

教材简析:

本课选自湖南少儿出版社小学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研究学习了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水的三态变化,对物质的可逆变化过程已经具有初步的前概念。在学生原有生活认知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物质的变化,重点体验、认识物质的可逆变化过程。

教学思路:本节课主要安排了两个实验探究活动1.“盐的溶解”,2.“找回溶解在水里的盐”。按照“提出问题、作出猜想———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汇报交流、建立概念”的教学思路顺序来进行,引领学生建立可逆变化过程的概念。体验盐和盐水的溶解、蒸发过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以“盐溶解于水”和“提取水中的盐”为例,对变化过程进行分析比较,体验水和盐的溶解、分离,建立可逆变化的概念。2.过程与方法:设计探究实验活动,通过观察、比较、分析,体验过程,建立概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学习合作,学会交流,安全意识。教学重点:

活动一“盐溶解于水”;活动二“提取水中的盐”。通过实验观察、体验,建立溶解、蒸发、可逆变化的概念。

教学难点:

活动二的组织和进行;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规范操作。

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4人一组)

实验材料:1小包食盐;水;烧杯、竹筷、蒸发皿、夹子、三脚架、塑料柄汤勺;酒精灯;火柴等。

教师:相关课件。

教学方法:

实验、观察法;讨论、交流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溶解食盐。1.师:同学们,在你们桌上的烧杯里,盛有少量的纯净水,还有1个小纸包,里面装的是食盐。你们先看看,然后每个小组推选1人,用筷子蘸一点尝尝。

师:有什么感觉?(无色无味,咸)(安全提示:已经明确了的无毒的东西可以尝;不能轻易的去尝不明物体、液体,以免出现安全事故。)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喝饮料,是甜的,但我们看不到糖;喝的菜汤是咸的,却看不到盐。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想一想,猜一猜。

学生回答:(盐溶解在水里了)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问题(变去变来的盐 出示课题)

2、活动一:溶解食盐(1)将固体的盐变“没了”,溶解食盐。

师:桌上的这些材料,你们看也看了,尝也尝了,接下来就用这些材料,请将纸包里的食盐放在水里,全都给变“没了”。溶解食盐。

要求:咱们看哪组观察的仔细,观察到了什么?,你们小组用了什么方法?开始吧。

师:(巡视指导)

(2)实验交流

师:现在,所有小组都已完成了盐的溶解。请你代表你们小组来说一说:1.你们小组是怎么溶解食盐的?2.在这个过程中,观察到了什么?

学生:(1.搅拌、摇,或加了热水;2.食盐慢慢的变没有了,溶解了。)

教师小结: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实验,我们知道了食盐可以溶解于水,观察了固体的食盐溶解于水的过程。1.溶解方法(盐放在水里,搅拌);2.观察到的(盐溶于水,固体的食盐不见了)。

那么,刚才溶解在水里的盐还能不能再“变”回来呢?也就是盐水能不能又变成固体的食盐呢?猜一猜。举手回答。

(学生猜想,并回答)

师:如果能,有哪些方法可以把食盐“变”回来呢?或用什么方法把食盐“变”

回来呢?

二、提出问题、小组讨论、作出猜想。

师:提出问题:食盐可以溶于水,盐水可以变成食盐吗?即:这个过程是可逆的吗?

(解释)什么是“可逆”过程:盐能溶解于水,又能从水中提取出来,这样的变化过程就是可逆的。比如:水可以变成冰,冰也可以变成水的过程,也是可逆的。比如:燃烧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师:我们已经知道盐能溶解于水,又能从水中提取出来。有(用)什么实验方法验证你们的猜想呢?请同学们分小组学生讨论。

学生交流:回答上面讨论的问题

师: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凉、晒、加热。得出“加热蒸发”的方法。)

三、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师:根据同学们的讨论、交流。同学们的猜想是不是正确的呢?我们就用实验的方法来进行检验或验证。我们现在就用“加热蒸发”的方法,把盐水又变成固体的食盐。1.设计实验:(老师)请同学们相互协作,相互讨论,通过怎样的实验装置才能把盐水变成固体的盐?

要求:请大家按照小组讨论设计的实验先安装实验器材,盛好盐水,先不要点火,经老师检查后再开始点火实验。

安全注意事项

师:实验当中,一定要操作规范,注意安全,请看“注意事项”。(出示:1、不触摸正在加热和加热后没有冷却的器材;2、正确使用酒精灯,用时用火柴点燃,不用时熄灭。盐水干时慢慢移开酒精灯,用酒精灯的盖子盖住酒精灯熄灭火焰,不能用口吹;3、正确使用蒸发皿加热。等蒸发皿冷却后用夹子慢慢取下。)师:以后在使用加热仪器的时候,也是按照这个要求。

2、活动二:学生动手实验、给盐水加热

(师巡视指导,直到水蒸发完。)师:请大家慢慢的取出酒精灯,用盖子盖住酒精灯的方法熄灭酒精灯。不要

用手摸蒸发皿。

师:小结实验(好的、不好的)。刚才我们都经历了盐水经过“加热蒸发”而变成盐的实验过程。下面,就请小组来汇报、交流你们小组的实验情况。

四、交流汇报、建立概念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了什么? 2.实验结果是什么?

3.根据前面提出的问题,你们的结论是什么? 学生交流汇报。(学生分小组派代表到前台,给同学们汇报交流)简要评价、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进行了两个实验探究活动。1.溶解。盐加在水里溶解变成盐水;2.,蒸发。盐水蒸发掉水份又变成固体的盐。实验小组对自己小组的实验设计、实验过程、实验结果进行了交流汇报,自己体验了溶解和蒸发的实验过程,得出了自己的结论。(简要评价学生实验过程,汇报交流。)师:通过实验探究,我们得出结论:盐水可以变成食盐。即:盐---盐水这个过程是可逆。

第三篇:变来变去的教案

《变来变去的水》教学设计

教学意图:

为了让儿童在活动中积极主动的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引导儿童在小组合作中体验探索、发现的愉快,并能有意识地用各种方法获得知识,努力培养动手能力和参与能力。在教学《变来变去的水》时我设置了如下的活动环节:用谜语引出可爱的学习伙伴水姑娘,引起儿童的兴趣,在活动中让儿童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探索水的特点、发现水的变化。通过儿童的自主活动、动脑筋、有创意地探索水的秘密,并学会与人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知道水是可以变来变去的。引导儿童分组合作,用故事、表演等多种方式再现水的三态变化,热爱我们生活的大自然。主题目标:

1、让儿童通过触摸水、观察水,感受水的特点,让儿童动脑想办法、动手玩水,观察体会水的变化。

2、在感受水、触摸水的基础上,初步学会通过自己的活动,在玩中获得体验,了解水是变来变去的。培养儿童的探索精神。

3、增加孩子们对生活中水的现象的探索兴趣。课前准备:

1、水杯、酒精灯、冰块等。

2、课件。

3、水姑娘的卡通图片、表演头饰等。

教学思路:

一、谜语导入

1、课件演示:(水姑娘)大家好,我是你们非常熟悉的一位朋友,猜猜我是谁:双手抓不起,有刀切不开,煮饭和洗衣,都要请我来。

[设计意图:本节课以水姑娘为主要线索,贯穿整节课。在这里,以学生喜欢的谜语引出水姑娘,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2、揭示课题

二、水的特点的探索

1、通过看、尝、做等形式去探索水的秘密。

2、自己探索。(看颜色、尝味道)

3、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让孩子运用多种感官,亲自体验,亲自探索。在教学中引导他们各抒已见,然后再去探索。]

三、水的三态的探索

1、汽态——实验试证(1)水变汽

① 请几个学生沾水在黑板上写一个自己喜欢的字。② 指导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 ③ ④ 生活中你看过水变成水蒸气吗? 演示烧水的实验。

(2)汽变水

①:实验激趣。(教师用烧杯盖住水蒸气,使水蒸气又变成了水)②指导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让孩子联系生活实际,自主合作积极探索,在活动中的主体性体现得更充分,进一步了解水的变化,教师的实验直观形象,让孩子不知不觉中,对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突破了难点。]

2、固态——亲自实践(1)水变冰

故事激趣:有一天,一个将军提着一个竹篮,端了一杯水,要一休用竹篮把水装走,条件是篮子里不能放任何垫的工具。一休被难住了,请孩子们帮忙。

(2)冰变水

①六人小组活动:想办法尽快把杯子里的冰变成水。②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教师由扶到放,让孩子回顾、再现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而理解三态之间的变化,为了解水的循环打下基础。]

四、小水滴的旅行

1、课件演示:小水滴的旅行过程。

2、分组表演:小水滴的旅行。[设计意图:借助电化教育手段向儿童介绍大自然中水的循环知识,动画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在不知不觉中,孩子感知水的循环规律,再次突破难点。且通过表演,孩子用他们的手,用他们的心去探究水的循环规律,这样增强孩子对水的科学现象的探索兴趣。]

五、总结

师:水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请孩子们课后调查一下身边有没有污染水资源、浪费水的现象;下节课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课后调查,既是为下节课做准备,也是对学生进行保护水、节约水的教育。]

第四篇:盐的化学性质 教学设计[范文模版]

8.4盐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赤峰市乌丹第四中学

郭文静

1、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自主学习和实验探究掌握盐的化学性质。能利用盐的化学性质解决问题。②、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③、掌握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2、过程与方法:

①学会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②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能分析整理实验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认识到化学与生产、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②了解前人的实际,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教学重点:

①酸、碱、盐的反应——复分解反应。②碳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教学难点:

归纳复分解反应及条件。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学:

前面我们学习了金属和盐的反应,盐还可以和哪些物质反应呢?除此之外盐还可以与盐类物质反应,但得需要一定的条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板书课题:盐的化学性质

知识回顾

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小组为单位背诵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和溶解性规律。)

2、溶解性规律:

二、新知预习盐的化学性质:(回顾实验现象,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1、盐和金属发生的置换反应: 实验探究:

(1)把铁丝进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有什么现象?

Fe + CuSO4 === FeSO4 + Cu 现象:铁的表面生成一层红色物质,溶液变为浅绿色。(2)把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观察有什么现象?

Cu + 2AgNO3 === Cu(NO3)2 + 2Ag 铜的表面生成一层银白色物质,溶液变为蓝色。归纳总结:金属排在盐中金属前面,盐必须溶于水

2、盐和酸反应:(归纳总结,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和实验现象)

(1)碳酸钠和盐酸(2)碳酸钠和硫酸(3)碳酸钙和盐酸

(4)碳酸氢钠和盐酸(5)硝酸银和盐酸(6)氯化钡和硫酸

归纳总结:盐和酸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出示课件)

3、盐和碱反应:

(1)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强调此反应用于工业制烧碱)(2)氢氧化钠与硫酸铜(3)氢氧化钠与氯化铁

(4)氢氧化钙和硫酸铜配置波尔多液(强调此反应用于配置农药波尔多液)归纳总结:盐和碱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出示课件)

4、盐和盐反应: 实验探究:(8-15)(分组实验)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并记录实验现象。

(1)将少量硝酸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混合,观察实验现象? 现象: 方程式:

(2)将少量硝酸钡溶液和碳酸钠溶液混合,观察实验现象? 现象: 方程式:

归纳总结:反应物必须溶于水,生成沉淀

实验探究:(8-16)(分组实验)

在上一实验所得的硫酸钡沉淀和碳酸钡沉淀中滴加几滴稀硝酸,观察到什么现象?

(归纳总结:硫酸钡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碳酸钡滴加稀硝酸,沉淀溶解,并有气泡产生)

三、互动探究: 探究点一:(1)出示课件:〔提问〕:通过观察上述几个化学反应方程式,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小结〕: 〔课件〕:

1、含有CO32-(或HCO3-)的盐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CO2气体

2、CO32-或HCO3-的检验方法: 取少量未知物,加入少量稀盐酸,看能否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出示课件:(2)SO42-的检验

实验操作:

取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钡溶液,然后加入稀硝酸进行酸化。

实验现象:有白色沉淀产生,且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归纳盐的化学性质:

1.盐 + 金属 = 新盐 + 新金属

2.盐

+ 酸

= 新盐 + 新酸

3.盐

+ 碱

= 新盐 + 新碱 4.盐

+ 盐

= 新盐 + 新盐 探究点二: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情景展示]请预测以下反应能否产生?(硝酸钾和氯化钠)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作出判断)归纳总结:复分解反应的条件(1)生成水;(2)生成气体;(3)生成沉淀 巩固 练习:(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如能发生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盐的化学性质及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附板书)

五、当 堂 检 测(出示课件)

六、板书设计

第五篇:酸碱盐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设计主题】“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身边的化学物质》酸碱盐专题复习

【教学设计思想】

贯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注重过程”的原则,在教学中采用问题和探究实验为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酸碱盐的性质和检验为知识载体,在探究合作的互动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学生的主体参与的互动中,拓宽学生思维,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通过提问、思考、讨论、讲解、练习、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动口、动脑来进行分析、讨论、释疑,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解释一些简单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⑴通过对酸、碱、盐性质的复习,进一步掌握各类物质的性质。

⑵运用各类物质的性质及相互关系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历程,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实验设计与实验基本操作能力。

情感与态度:在探究过程中,通过讨论与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重点】酸碱盐的性质及用途。

【教学难点】综合利用本章知识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多媒体展示一张和谐、美好、充满盎然生机的图片,让学生心驰神往。第二张图片:水质污染触目惊心,形成强烈的反差,让学生感到义愤填膺,如果你是环保小卫士,利用现有的化学知识能否检验出废水的成分。学生自觉进入角色,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激起学生急切想解决问题的欲望,自觉进入学习状态。主动参与教学。【探究性实验】有A、B、C三瓶无色溶液,分别来自于不同工厂排出的污水,主要成分是硫酸、氢氧化钠和碳酸钠,请你用不同的方法把三种溶液鉴别出来。

可提供的试剂有下列溶液

CuSO4溶液 BaCl2溶液 稀HCl 酚酞试液 固体有:Zn CuO Cu(OH)2

你能否根据下列表格填写出需要加入的药品、实验现象、结论

【思考、讨论与归纳】要想解决问题,你应具备哪些知识?

设计意图:

以具体的实例来引出酸、碱、盐知识点的复习,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四人一个小组的合作互动探究,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在学生的主体参与的互动中,拓宽学生思维,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培养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呈我们刚解决一大难题,下面来轻松一下。【快乐点击】

1.某电镀厂排出的污水,其pH<7,并含有硫酸铜,要除去硫酸铜,同时调节pH至中性,可选用下列物质中的()

A.生石灰 B.氯化钡 C.硝酸银 D.碳酸钙

2.某著名风景区附近是大型的陶瓷生产基地,工厂排放的气体使景区内酸雨频频。风景区内受酸雨影响最小的是()

A.山上的树木 B.小桥的铁栏杆

C.路灯的玻璃罩 D.大理石雕 设计意图:

酸碱盐性质的应用,难度较低,舒缓紧张神经,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身边处处有化学,这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我们要热爱生活,关心身边和化学,下面来看一个化学与生活的实题。同学们都吃过水煮牛肉吗?它那鲜嫩爽滑的口感,不吃不知道,一吃忘不掉。这里面就有嫩肉粉的功劳。设计意图:

由生活中的物质引入,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实战训练

安多夫是一种嫩肉粉,其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它可破坏肉质纤维结构、促进肉类吸收水分,从而达到使肉质松软、鲜嫩爽滑的目的。小洁发现将拌有嫩肉粉的肉类放在锅里并加入食醋等调料烧煮时产生了大量气体。

(1)请你猜测气体的成分:气体中除了醋酸蒸气、水蒸气之外,还可能含有。理由是

。怎样设计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测是正确的。

(2)请写出碳酸氢钠的俗名,以及在生活中的另一种用途。设计意图: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会以化学视角观察身边发生的现象,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释。

练一练

有下列物质:a.盐酸

b.熟石灰 c纯碱.d.食盐 请选择合适的标号(a~d)填空:

(1)常用降低土壤酸性的是()

(2)在日常生活中用做调味剂的是()

(3)少量存于胃液中帮助消化的是()

(4)做馒头时用于除去面团发酵生成的酸的是()

设计意图:以练习来复习酸碱盐的用途,巩固知识点。现出问题解决的多样性,让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避免一上课就复习知识点的空洞和被动。

【回顾与反思】

通过本节课对《酸碱盐》相关知识的复习,请你谈谈有哪些收获?

1.酸、碱、盐的性质、用途。运用各类物质的性质及相互关系解决一些具体问题。2.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热爱生活,关心身边的化学。3.学会合作,在合作中成长。设计意图:

对所复习的知识进行小结,强化知识。有意识渗透德育教育。

【课后作业】鉴别硫酸、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除了刚才所用的方法,你还能想出更多的方法吗?各组相互交流,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设计意图:从课内廷申到课外,强化小组合作。强调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奥运五环象征着五大洲的团结。含义是全世界的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相聚一堂。

感兴趣的同学可根据学案上的提示来试一试。【课后拓展】

如右上图所示A、B、C、D、E各代表铁、水、二氧化碳、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钡溶液中的一种物质。常温下相连环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环的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且B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D。请填空:(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B,D。(2)相连的物质间发生的反应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设计意图:物质推断题是中考必考的难点问题,有意识引导学生向中考靠拢。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针对中考的专题复习课,酸碱盐是近几年中考命题考察的重点内容。教学设计涵盖了中考对这部分考察的基本形式:物质的鉴别、选择题、填空选择题、实验探究题、物质的推断。在选题上我有意识引导学生向中考靠拢,为中考服务。选的题基本上是联系生活实际,而且是近年来的中考热点问题。本节复习课的教学设计思路是让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入手,去观察,去体会,增加知识与生活的亲近感,使学生理解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在教学模式上改变常规复习模式。常规的复习模式,首先是老师把相关的知识点一一罗列出来,然后再讲几个典型例题,最后再做几道练习了事。《中考考试说明》重点提出了考试要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提出了要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探究性和开放性。在复习课中既要贯彻中考的要求,又要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环境中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本节复习课采用问题和探究实验为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具体的实例来引出酸、碱、盐知识点的复习,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四人一个小组的合作互动探究,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在学生的主体参与的互动中,拓宽学生思维,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培养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呈现出问题解决的多样性,让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避免一上课就复习知识点的空洞和被动。再通过提问、思考、讨论、讲解、练习、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动口、动脑来进行分析、讨论、释疑,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解释一些简单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节复习课,学生们感到了学习的快乐。我也认识到复习课也照样可以上出生动和活泼,同时对新课程的理念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下载《变来变去的盐》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变来变去的盐》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酸碱盐的教学设计

    第44讲 酸 碱 盐 教学设计思路 酸碱盐部分的知识因其知识点多,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紧密而成为化学部分教学中的重难点,而和酸碱盐有关的考题又在中考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中考题......

    《低盐饮食》教学设计

    一、活动目标 第四章低盐饮食教学设计 认知目标:1、让学生认识食盐2、了解食物太咸对身体造成的危害3、了解正常成人和儿童每天吃多少食盐合适 4、了解如何减少食盐摄入量能......

    《把盐藏起来》教学设计

    《把盐藏起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把盐藏起来》是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水和盐的故事》的第一课。本册的训练重点是猜想与假设,本单元属于综合探究活动的单元......

    酸碱盐复习教学设计

    酸碱盐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巩固酸碱盐组成、命名、分类等知识;2.巩固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加深对某些反应的认识;3.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复分解反应及置换......

    把盐藏起来教学设计

    《把盐藏起来》教学设计 教案背景: 1.面对学生:小学 2.学科:科学 3.课时:1 4.学生课前准备:小科学家记录本 教学课题:把盐藏起来 学习目标:对盐溶解的快慢提出猜想与假设,通过设计对......

    《把盐藏起来》教学设计

    篇一、《把盐藏起来》教学设计范文教学内容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教学目标1.对盐溶解的快慢提出假设,设计对比实验。2.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3.培养敢于......

    盐和糖哪儿去了 教学设计

    盐和糖哪儿去了教学目标:1.能观察并描述物质放进水里的溶解和不溶解现象,自主构建溶解的概念。2.通过有层次的活动,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细致实验的素养。3.能通过过滤的方法发展......

    教学设计:把盐藏起来(5篇)

    《把盐藏起来》教学设计 司利彩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溶解的概念;知道加快溶解的方法。 2、能力目标:经历对盐溶解现象的观察、描述过程,经历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