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周教案(5篇范例)

时间:2019-05-12 19:27: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二周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二周教案》。

第一篇:第二周教案

总第3、4课时

芦花荡

孙犁

主备人:张旭

复备人:田春梅

●学习目的:

1、复述故事情节,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2、展开想象,体味人物心理及故事的传奇色彩。

3、领悟文中景物描写的妙处,提高描写的能力。

4、感受老头子的爱国主义精神及文章对抗日军民的讴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学习重点:

1.领悟文中景物描写的妙处,提高描写的能力。

2.探究小说的传奇色彩是怎样造成的,探究景物描写起了什么作用。

●教学设想:

《芦花荡》是以白洋淀地区军民抗日斗争为题材的小说。队伍驻扎在苇塘,里外交通全靠“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他毫不惧怕敌人的严密监视,乃至过于自信。一次,送两个十几岁的女孩进苇塘,被鬼子发现,其中一个孩子挂了花,他发恨要讨还血债,赤手空拳,引诱正在淀里洗澡的十几个鬼子进入他的圈套,用锋利的钩子把鬼子钩住,用竹篙痛砸鬼子。无论是日常斗争,还是这场“英雄行为”,都颇有点传奇色彩。小说在飘逸精巧的叙事中蕴含着一股讴歌抗日军民的激情。分析老英雄的思想性格,首先要把握他的爱与憎,智与勇,对他的“过于自信自尊”,要作实事求是的分析。根据这篇小说叙事、写景、抒情的特点,可以探究小说的传奇色彩是怎样造成的,还可以探究景物描写起了什么作用。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本设计着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在尊重学生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欲望,由粗到精,由整体到局部,从人物形象到故事情节到艺术手法进行感知、感受、感悟,让学法在感受中明确,让语文素养在感悟中形成,让思维质量在探究中提升。

课前预习:

1、朗读课文。

2、预习课文生字词。

3、查阅作者孙犁的有关资料

4、了解抗日战争时期冀中平原上白洋淀的地理环境及有关故事。

5、做《练习册》P4—5积累运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芦花荡景,激趣引读:

1、芦花荡景:学生一边欣赏芦花荡优美景色,一边听铁道游击队、地道战等冀中平原上的故事。

2、激趣引读:同学们,在那富饶的齐鲁大地上,在长长的铁路沿线,游击队员们以非凡的智慧打击了敌人,收获了胜利。在辽阔的冀中平原,在美丽的白洋淀,抗日战争的洪流也锻造出许许多多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大家想认识他们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现代小说家孙犁写的一篇小说《芦花荡》,让我们一起去感受这些传奇人物吧。

二、初读课文,预习感知:

1、走近作者: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河北安平县人。1913年4月6日出生。1936年暑假后,孙犁到河北安新县的小学教书,对白洋淀一带人民群众的生活有了初步了解。抗战爆发后,他主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冀中区从事革命文化工作,1944年进入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工作和学习,发表了《荷花淀》《芦花荡》等作品,以其清新的艺术风格引起了文艺界的注意,形成“荷花淀派”。《白洋淀纪事》是作者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与散文合集。《芦花荡》是一短篇小说。

2、查工具书,注音释义。(让学生到黑板上听写)

寒噤()

仄歪()

疟子()

飒飒()一蒿()

阴惨:

转弯抹角:

师补充小说知识:

1.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刻画人物的方法:外貌、行动、语言、心理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3.小说的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序幕、尾声。

4.小说的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交代背景、衬托人物、发展情节、渲染气氛。)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主要人物:

(2)概述故事情节。

三、研读课文,课中实施。

(一)配乐诵读,走进芦花荡。

1、配乐诵读:学生听配乐朗读,初步感受芦花荡,并将感受用“这是一片

”的芦花荡说出来。

2、走进芦花荡: 美丽的芦花荡里生活着哪些人?发生了哪些事?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自由细读文章,将自己对人、事情的感受说出来。

如:

人物: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老头/一对可爱而勇敢的姐妹/一群愚蠢的鬼子兵

事件:一次惊心动魄的护送/一场酣畅淋漓的复仇 情感:一份深沉的爱国情/一份屈辱的亡国痛

(二)合作探究,感受人和情。设置问题情景一:

合作阅读,重点探究人物的性格内涵:

可用“老头的英雄性格表现在”说话,(先由学生归纳,再教师总结)可以有如下结论:

老头的英雄性格表现在他爱国抗日的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上; 老头的英雄性格表现在他过于自尊自信上

老头的英雄性格表现在他具有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上; 老头的英雄性格表现在他智勇双全的行为上。

„„设置问题情景二:

合作阅读,重点探究事件发生的过程和意义。可用“护送的惊心动魄表现在 ”“复仇的酣畅淋漓表现在 ”的句式说话,(先由学生归纳,再教师总结)

可以有如下结论:

护送的惊心动魄表现在路途的危险上;

护送的惊心动魄表现在交通工具的简陋上; 护送的惊心动魄表现在敌军密集的火力上; 护送的惊心动魄表现在敌我势力的悬殊上; 复仇的酣畅淋漓表现在老头设下的圈套上; 复仇的酣畅淋漓表现在敌人的愚蠢上钩上; 复仇的酣畅淋漓表现在老头痛打敌人上。

„„

设置问题情景三:

课文中哪些内容表现了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在课文中贯穿始终。(“过于”有“非常”和“过头”的意思。)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这句话充分表现他“过于自信和自尊”。

通过敌人封锁线,非常危险,而老头子“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这样的悠然自得也充分表现他“过于自信和自尊”。送两个女孩进苇塘,老头子以为万无一失,什么事也没有了,安心睡一觉吧。小女孩洗脸,老头子让她洗,鬼子的小火轮探照灯射来,他还是“不怕”,以为“照不见我们”。鬼子扫射机枪,他还是“不怕”,以为“他打不着我们”,不能不说他有点大意,这是过于自信了。

大女孩子受了伤,流了血,这一次任务没有完成,他觉得丢人现眼,没脸见人,不好意思去见部队,他是过于自尊了。

老头子发狠要为大女孩讨回血债,他向两个女孩子打了包票,他玩鬼子于掌股之间,诱鬼子上钩,举起篙来狠狠地敲打鬼子脑袋,叫鬼子头破血流,讨回了血债,讨回了自尊,这场英雄行为表明他是始终非常自信、非常自尊的。

“过于自信和自尊”这句话点出了老英雄性格的核心。这句话既有非常自信自尊的意思,又有自信过分、自尊过分的意思。全文情节,老英雄的全部功过,都是由这一点生发出来的。

设置问题情景四:

人物描写艺术探究:这篇小说怎样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

作者用强烈的反差来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一方面写条件,敌人的监视封锁非常严密,老英雄年近六十,身体非常干瘦,而且不带一枝枪。另一方面,写老英雄的精神与业绩。精神,是那么悠闲自得,.异常自信;业绩,是使敌人的封锁全然落空,保证了苇塘里的队伍得到充足的给养。两个方面巨大的反差,使老英雄显得非常了不起,富有传奇色彩。

一场“英雄的行为”,更有点传奇色彩。作者主要用两个方法加以渲染。

先是用女孩的怀疑来反衬。这里有一段对话描写,老头子说“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后来又说“等到天明,你们看吧”,他是胸有成竹的,女孩却一再表示怀疑,先是没有答话,以为老头子不过发发狠,说说罢了,再用小女孩的话表怀疑:“你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打仗?”写怀疑有衬托作用,显出了老头子英雄行为之奇。

再是在叙述过程中只写其然,不写其所以然,让读者回味其所以然,使传奇色彩显得更为浓郁。老英雄是设好圈套让鬼子往里钻。他事先系好了钩子,又想出用莲蓬引诱鬼子,又掌握了鬼子的活动规律。作者不写这些,只从鬼子洗澡写起,写老头子船上放着一大捆莲蓬,只顾剥着莲蓬吃,也不写他的用意,写小船冲着鬼子这里来,又转了一个圆圈回去,也不写老头子的船为什么这样划来划去,其实是诱使鬼子进入圈套,这层意思要回味起来才能明白。进了有木桩的水域,先不说桩子上有无数钩子,只写小船绕着鬼子转,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下面才写鬼子这么乱转,一个个都被钩子咬住了。待到明白过来,越回味越感觉这场英雄行为富有传奇色彩。一个干瘦的老头,手无寸铁,孤身一人,可以玩十几个鬼子于掌股之间,置他们于死地,真可以说是一位传奇式的英雄。

四、体验拓展:

敌人严密监视着苇塘,然而,“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这响亮的歌声唤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想象?你还能想到其它文艺作品中的战斗歌声吗?

提示:可由歌声想象战士的情绪,想象战士和部队的方方面面。具体地说,有老英雄不断送来柴米油盐,保障有力,给养充足,战士们身强力壮,信心充足。傍晚休息的时候,战士们放声歌唱起来。歌声是对敌人的沉重打击。

联想其它文艺作品中的战斗歌声,可以回忆课内外读过的文艺作品。

五、通读课文、达标测评:

1、通读课文,自我总结:在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时期,发生了许许多多的英雄故事,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神出鬼没,无数次通过鬼子的封锁线,保证了芦苇塘中部队的物质供应,保证了部队的战斗力,他还能够手无寸铁,把十几个鬼子打得头破血流。

2、达标测评:配套练习P6 1—3题

板书设计:

芦花荡

老头子的英雄性格表现在:爱国抗日的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

具有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

过于自信 自尊

智勇双全的英雄行为。

教学反思:本文是一篇小说,首先让学生了解小说的知识,理清故事情节,并分析老头子的英雄性格。学生能在文中找出对老头子描写的语句,并通过语句分析老头子的性格。

第二课时

一、故事复述,再现芦花荡。

复述故事情节,再现老头子的英雄事迹。(主要复述故事表现老头子的什么性格?哪些内容表现出来的?)

《芦花荡》主要写了一个老英雄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一个老头子撑着一只小船,在白洋淀里无数次地穿过了敌人的夜间封锁,为游击队运输粮草、护送干部。他不带一枝枪,只靠那只灵巧的篙和水鸭子似的游水本领,在万亩苇塘里穿梭,从未发生一次意外,靠了他,游击队才维系了淀里淀外的交通联络。但有一次他护送两个女孩子在夜间穿越封锁线时,撞上了敌人的小火轮,一个女孩子负了伤。这个打击差一点使他失去了继续前进的力量;但他发誓要为女孩子复仇,第二天,他单身智斗敌人,一个个地收拾了他们,为女孩子报了仇。

二、研读课文,课中实施。

(三)想象体验,人物心理。

1、从文中找出描写老头子心理活动的一段话,自读品析,想象体验,揣摩体会。例:老头子因没有圆满地完成任务而产生了怎样的心理。(体味老头子懊丧、内疚、自责的心理。)老头子是非常自尊自信的,他的责任心非常强,认为只有百分之百完成任务,才算尽到自己的责任。听着大女孩痛苦的哼哼,老头痛苦到极点。他强烈地自责,他感到向部队作的保证落了空,没脸去见部队。强烈的自尊心使他感到无地自容。

2、在品读中展开想象,如果自己是二菱,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多角度想象二菱的心理活动,提高体验性阅读的能力。)

(四)、景物描写,揣摩作用。

教师要引导学生体味文中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领悟这种描写的高妙之处。

从课文中摘抄你喜欢的景物描写的句子,并展开想象,感受美景。

如:

1、他狠狠地敲打,向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散。

2、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

3、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烘托作用:这是老头子看到的美景,衬托出老英雄在痛打鬼子时内心萌发出的一种轻松、愉快的情绪。

试仿照课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写写学校周围或家乡的景物。

(五)、语言品味,升华情感。

感受、体验文章的语言美(学生若能谈到其中的二、三个方面即可)

《芦花荡》是孙犁“诗体小说”的代表作之一,读之有一种如诗如画的感觉,下面我们来探究一下文章的语言美。例:

①他“只穿一条兰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像是“老了的鱼鹰”。这是外貌的描写,点出老人矍铄干练的内在气质。

②“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比喻手法,体现出老头子的英勇、干练。

③“鲜敕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散。” 语言清新隽永,柔婉秀美,富有诗情画意。

④“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拟人手法,把白洋淀人民那种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生存的姿态烘托了出来,充满了意志和力量。讨论交流,明确:

①轻缓节奏。孙犁的小说一般不具有紧张曲折的故事情节,他着力展示的是人情美,而不是力图以情节取胜。《芦花荡》就是这样,讲的是一位老人护送两个小女“战士”,又为她们负伤报仇的故事,全文几乎没有明显的情节高潮,一切都在柔美的芦花荡里缓缓地进行着,就像那脉脉的流水一样。

②白描的手法。写人不以外形为主,而是注重神似。往往抓住事物的传神之处,突出重点,通过简洁的、最具有特征性的语言和行动描写,点出人物的神韵,展现他们的精神世界。本文刻画主人公——协助我军的“老头子”就体现出了这一点。他“只穿一条兰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像是“老了的鱼鹰”,这是形貌的描写。紧接着以“短短的花白胡子”和“尖利明亮的眼睛”点出老人矍铄干练的内在气质。在战斗中,又以“觉得自己的手脚顿时失去了力量”“叹了一口气像连珠箭”“射穿了老头子的心”等几处心理描写,展现了老人的自尊。而人物的几句精简的语言描写,如“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和“等到明天,你们看吧”,就把老人的自信自强,爱憎分明的性格表现得生动而深刻。着墨不多却直指人物的灵魂精神,却反映人物的人性美和灵魂美。③诗意的意境。作者追求作品中诗的情调、诗的感情。本文中的景物描写,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如“月明风清”“一片苇叶”“稻米和肥鱼的香味”“飒飒的风响”等情境和语言的选择,就连写战斗,也不忘那“莲蓬的清香”等美的意象的选择。景物的描写是为展现情感的,即古人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从而使作品的情与景都饱含着诗意,展现出作者对美好的事物和光明的人生以及优雅的人情的向往和追求,对罪恶、丑陋、陈旧和黯淡的事物的厌弃。

④清新的语言。本文语言的特色是凝练、含蓄、优美、生动,富于色彩美和音响效果。课文的第一段,写苇塘、星光和水鸟,都是那么的轻婉柔美,把读者带到一个清新的语境中。“悠悠”“弯弯”“飒飒”“溜溜”等迭音词的运用,给人以轻缓的节奏美感。“风清月明”“清爽”“悠闲”“丝绒”“清香”等词语也给人以舒适、光亮的情感体验,使文章清丽自然,含蓄隽永,柔婉秀美,富于抒情性。

四、通读课文,达标检测:

1、师生总结:作者笔下的老头子有鲜明、倔强的个性,智勇双全,决不认输,决不退缩。他的身上展示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性格,他的行为证明了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作者还用强烈的反差来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使老英雄显得非常了不起。景物描写起到了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精神境界、加强抒情韵味的作用。艺术上融情人景,寄寓作者深沉的情怀。

2、达标检测:《练习册》P6阅读鉴赏

(一)3、课外延伸:

①完成课后研读与练习。

②课外阅读《荷花淀》,更多地了解孙犁,了解诗体小说的特点。

板书设计:

芦花荡

人物:爱国热情,自尊自信,爱憎分明,机智勇敢

情节:开端

护送

发展

受伤

高潮、结局

复仇

环境:宁静优美,诗情画意

总第 5 课时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的一封信

雨果

主备人:桑爱东 复备人:田春梅

教学目标:

1、感知课文内容并理清思路

2、品味这封信精彩的语言

3、体味雨果博大的胸怀和高尚品格

教学重点:

1、品味这封信精彩的语言

2、体味雨果博大的胸怀和高尚品格

教学难点:

揣摩文中关键语句,理解这篇短文的深刻内涵

教学教法:

1、朗读教学法。本文语言精彩,充溢着浓浓的情感,要求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味。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揣摩语言,教师须引导学生利用比较法、替换法、设问法深入理解句意。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预习:

【预习目标】

1、初读课文,积累字词及文学常识,感知课文内容并理清思路

2、细读课文,揣摩体会文章的特色的语言,理解这篇短文的深刻内涵。

3、深读课文,体味雨果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

【预习重点】

1、情感诵读,体味雨果胸怀的博大和品格的高尚。

2、语言品读,体会这封信精彩的反语特色。【预习任务】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晨曦()惊骇()瞥见()琉璃().....箱箧()珐琅()()劫掠()缭乱()(师重点强调)2.解释词语

荡然无存

奇迹

独一无二

典范

不可名状

富丽堂皇

丰功伟绩

眼花缭乱

3.请搜集有关雨果及其作品的相关知识.搜集资料,全面 了解英法联军侵华战争的史实。

4、反复读课文回答①文章内容可以分为几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②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雨果是什么立场和态度?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5、质疑:读了这篇课文后,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试写在下面。

课中实施:

一、情境导入,唤起情感:

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竞技场,巴黎有圣母院,而我们中国能与之媲美的,只有圆明园。可惜我们现在只看到的只是遗址。历史记载了耻辱的一页,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以其强盗般的卑劣行为掠夺并焚烧了圆明园,如今只留下些断壁残垣。叩问历史,回声重浊„„从遥远的国度里传来了正义的质问,回眸一瞥,原来是伟大作家雨果,今天我们学习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二、预习交流:

1、首先,让学生在小组内将自己的预习成果的第一部分汇报给其他组员,组长记录汇报本组的共性疑难,师生共同解决这些疑难。

2、学生在班内交流:

1、作者简介:雨果,法国作家。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代表作品:《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2、文章内容可以分为几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3、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雨果是什么立场和态度?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两大部分。赞美圆明园,讽刺侵略者

对被侵略者和被掠夺者表示巨大同情,饱含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此环节是在学生预习交流的基础上质疑问难,感知文本内容。)

三、朗读品味:

1、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去朗读课文,教师要求学生画出赞美圆明园的语句、讽刺侵略者的语句,并细细体味。

赞美圆明园的语句: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

讽刺侵略者的语句: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2、学生齐读文中赞美圆明园的语句。

3、提问:雨果怎样评价圆明园?请理清文章第3段的思路。明确:先总体评价,称圆明园是“世界奇迹”。接着与巴特农神庙比较,指出圆明园的艺术性质和成就:(1)圆明园是东方幻想艺术中的最高成就。(2)圆明园几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一切成就。(3)圆明园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然后,具体讲述园中之物,依次说了建筑材料、建筑、陈设、装饰、园林景观。以耗费劳动之巨作结。最后讲圆明园是属于全人类的亚洲文明杰作。

读雨果的评价文字,可以体会到雨果对东方艺术,亚洲文明的尊重,杜中华民主的尊重,对全人类文化成果的热爱。

4、体会反语的力量。

请学生读出表达了雨果对英法联军辛辣嘲讽的语句。个别赛读,教师范读,全班齐读相结合。

指导朗读词语:“更彻底、更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手挽手,笑嘻嘻” 指导朗读句子:“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体会其中反讽的语气,不动声色的深沉的愤怒。

5、小结: 语言魅力——反语嘲讽,何等智慧!

四、重点研读,讨论探究:

默读5---10段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的“两个强盗”指谁?这样说的作用是什么?

英国和法国,这样说揭示了英法联军的强盗本质,使世人看清其掠夺者的丑陋面目。2、对两个强盗的所作所为,作者持什么态度?

作者毫不客气的指出英法联军的行为是强盗行径,对其提出强烈的抗议,指出他们终将受到历史制裁。

3、作者说“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这句话对表达文章中心有何作用?

作者这样说使用反语给予强盗以辛辣地讽刺,以文明和野蛮相对照,使世人一眼就能看出正是自诩为文明人的欧洲人做出了毁灭文明、劫掠文明的野蛮行径,而创造了惊世文明的中国人却遭受了侵略,圆明园这一人类文化瑰宝也荡然无存,孰是孰非,一目了然。

4、“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的回到了欧洲。”作者在这里指出了一个什么事实?

作者在这里指出了两个胜利者在圆明园肆意毁灭文明,任意劫掠,不容抵赖的事实

5、作者说:“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这句话反映了他在这件事上的什么立场?

作者从其正直的人道主义者的立场出发,坚信未来一个解放了的,彻底清除了强盗的干净的法国一定会把劫得的中国人民的财物归还给它的主人。

6、请你说说结尾两句话有什么含义?

结尾作者再次指出英法联军自诩的远征中国的成就是彻头彻尾的无耻的偷窃,以辛辣的讥讽点明主旨,收束全文。

(学生与文本反复对话,学生容易获得自己的独特体验,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主旨)

7、中国被掠夺,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夺是很自然的,而雨果作为一个法国人这样说,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和品格?

正直、公正、人道,是非分明,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结,胸怀博大。

英法联军远征中国,作为一名法国人很容易被当局制造的舆论所蒙蔽,易被狭隘的爱国狂热所支配。而雨果却有清醒的头脑、公正的立场,真是难能可贵!他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文明的创造者,他盛赞圆明园的文化艺术价值,盛赞这一世界奇迹的创造者(中华民族是一个“超人的民族”),表达了他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尊重。雨果把上尉征求意见的机会变成向强盗政府提出抗议的机会,谴责侵略者的贪婪、野蛮、无耻,表现了他明辨是非的良知和正直不阿的人格。

这封一千来字看似平凡的信中却折射出雨果非凡的人格魅力,你体会到了吗? 关于人格魅力:雨果对英法联军的态度——公正客观

雨果与巴特勒上尉的交锋——不畏强权 雨果是否并不热爱法国——深沉的爱

小结: 人格魅力——勇揭真相,何等良知!

五、拓展延伸:

学习本文后,同学们不仅品味了雨果的精彩语言,而且感受了雨果的博大胸怀。如果要更好地感受他的内心世界,请你也用书信的形式,给他写一封信,谈谈你读了本文后的感想。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你如何评价雨果的观点?他的胸怀和品格对你有什么启发? 2.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作为中国人,你是怎样看待的? 3.中国当年被侵略被掠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有了什么进步? 4.雨果对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作了高度评价.今天中华民族正处于复兴时期,正在成长的你,打算怎样做呢?

六、通读课文,达标测评:

1、学生自结,盘点收获。补充: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使文章主旨鲜明、感染力强。

2、限时作业:

1.雨果,________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2分)

2、书信的开头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尾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结尾最好有敬祝语。(2分)

3.“这个奇迹”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强盗”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请摘录信中赞美圆明园的语句,并细细体味所含的思想感情。对后文写对圆明园的破坏起什么作用?(2分)

5、从全文来看,结尾句和__________________照应,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修辞手法。(2分)

板书设计: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的一封信

雨果

赞美圆明园 世界奇迹 谴责侵略者 反语—讽刺

(珍惜人类文明成果)

相关链接

阅读文章《哭泣的圆明园》

哭泣的圆明园 张晓惠

一直以为,圆明园是哭泣的。八国联军蹂躏着她的肌体,摧毁着她的骨骼,冲天大火燃烧的是一个民族的自尊,百多年的疼痛如那西洋楼的残臂断垣穿越百年的风雨永远存在──伫立在那西洋楼大水法的遗址前,我无法不感受圆明园的疼痛,感受一个民族的屈辱和疼痛,是那种切肤的痛。

是十年前,去的圆明园。没有人愿去,说是那么远,又没啥看的。我说我肯定要去。

是阴凄凄的天,是冷嗖嗖的细雨,和着秋风如刀子一般刮在脸上.沿着浩淼的湖水,我走啊走的,不见一个人影儿。最后,终于走到了那大水法遗址──尽管多少次从图片上,从教科书中见过这遗址的照片,可当我立在苍苍的天空下,真实地面对着这一片一地一旷野的玉白石块时,仍感到那来自心底的震撼!依旧华美──我抚摸着那冰冰凉凉的玉石纹理;依旧精致──那欧式的曲线流畅又不羁;依旧贵族──断碎的罗马石柱在苍天下笔直出一派伟岸和傲然。后来我就流泪了,好在周围没人,我没带相机,但那些石块、石柱、石雕连同那灰苍苍的天空一起烙在了脑海,成为心房上一幅水不磨灭的壁画。

十年后的今日,我说,再去圆明园。对我来说,去圆明园是一种凭吊,一种拜谒,甚至是一种提醒。说出这些我不怕别人说我矫情,我就是这样想的。

进了圆明园,才发现今非昔比。十年前的清寂不复存在,曾经寂静的圆明园一片喧嚣。柳绿桃红藤紫,满目春色也罢,昔日皇族的休闲园址,也该平常百姓流连赏目,门票从五角涨到二十五元也罢,这遗址这偌大的园子要人管理也得养活自己。装饰华丽的人力车左右缠着:去福海?去绮春风?就十元,拖您去西洋楼您哪!谢了您哪,我说,我就是想自个儿走走。

往前,沿着湖边再往前,穿过紫藤架,右拐,是了,是遗址,大水法遗址。想不到的是西洋楼遗址这儿,竟也有这许多的人!一群系着红领巾的孩子尖叫着互掷着石子,一群看来是高中生或是中专生的少男少女咬着冰棍儿在海宴堂遗址前高声唱着“对面的女孩走过来走过来”;几位看上去似干部样的人笑眯眯地摆好阵势在镌刻着“圆明园”字样的大理石碑前照像,那捧着相机的说:笑!笑啊!这群人就腆着发福的肚皮蠢蠢地笑了。在大水法遗址前,就是那小时在书中看到,十年前在那霹儿哭泣的五根大罗马柱那儿,一对情侣旁若无人地拥抱亲吻!

刹那,我有点不知所措。亲吻示爱干嘛到这大水法遗址面前呢?在这样残破颓败的乱石间,怎么笑得出来?要唱歌蛮好去那桃红柳绿的绮春园、长春园或是泛舟福海啊!看着这群在破碎的石块遗址前欢笑的老老少少,仰首凝视那高高而破残的罗马柱,眼眶和心口就都隐隐地疼起来。历史呢?耻辱呢?血性呢?!

前些年,曾经围绕这圆明园需不需要重建有过争论,结果是理智的人们理解了废墟的价值,尊重了历史留给我们残酷的真实,这片废墟留下了。当时,我是为留下拍案叫好。可今日见到这么多在废墟上在遗址前欢笑嘻闹的人群,我有点怀疑留下的必要了,在经过那么多岁月之后,眼前这般断壁残垣,还能提醒人们对一个多世纪前那场噩梦的记忆,那场中华民族的灾难与奇耻大辱?!

该是来圆明园,天就要阴的。一阵沙尘扑面而来,豆大的雨点砸了下来,劈头劈脸,欢笑的人群直往外冲。剩下我一人,静静地,在洁白的石块上坐下,对着这大水法遗址,对着这华美残破的罗马石柱,和苍天,和这些断壁残垣一起落泪哭泣……

第二篇:第二周教案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2、认识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具体语言材料的感知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重点难点:通过具体语言材料的感知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授课时间:第二周 周三)

一、谈话导入:

1、今天,我们一起穿越历史的长河,去感受一位伟大音乐家的炽热情怀,去聆听最壮美的旋律。

2、读课题,自由谈谈感受,提问。

(“我”不在祖国,但十分思念、热爱祖国,不然怎么要将心脏带回祖国呢?“我”是谁?怎么会离开祖国的?为什么要离开?在什么情况下说这话的?)

二、自读课文:

1、画出生字,边认字边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三、读后交流:

可能提出的问题:

1、为什么埃斯内尔会以泥土作为礼物送给肖邦?

2、面对盛在金杯里的泥土,肖邦为何会流下激动的泪水?

3、肖邦那么爱祖国,可他为何不留下来反抗?

„„

检查词语:指名读生字,找出生字所在的词以及新词。说说对词语的理解。齐读词语。

深渊 肖邦 消逝 概念 蜡烛 疾驰 特殊 勉励 抗争 四处奔波 悲愤欲绝 与世长辞 雾霭 催人奋起 盛[chéng]满

绝:停止。

辞:辞别,离开。

催:叫人赶快行动。

雾霭:雾气。

弥留之际:病重快要死的时候。

四、分段。

根据读了课题后的提问,给课文分段,说说段意。

一(1):写波兰被列强瓜分,肖邦被迫离开祖国。

二(2):写肖邦带着祖国的泥土,告别亲人。

三(3-4):写肖邦日夜思念祖国,忘我地进行音乐创作。

四(5-6):写肖邦弥留之际请求把他的心脏带回祖国。

五、精读指导。

1、学生自读第一节。(要求学生边读边批注。)

2、检查:a、“我”是谁?你怎么知道的?

b、你从第一段中,还知道了什么?

理解:

瓜分:像切瓜一样地分割。

深渊:很深的水。文中比喻波兰人民遭受了苦难很深。

重点引导学生品读最后一句,注意重点词“满怀悲痛”、“不得不”的含义?为什么离开自己的祖国?

(正当这个富有才华的音乐家为祖国和人民施展他的才能时,他却--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该是多么--悲愤!)

朗读这一节。(体会肖邦当时的悲愤之情。)朗读时要求语调低沉、激愤,语速稍缓,重读“不得不”。

范读、练读、指名读、齐读。

六、学习生字。

老师范写生字。

学生钢笔描红。

七、作业

抄写生字新词。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段。

第二课时(授课时间:第二周 周四)

一、复习

1、你从第一段中知道了什么?

(肖邦不得不离开祖国--波兰。)

2、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段。

过渡:那“不得不”离开的场面是怎么样的?一定令人难忘吧!

二、学习第二段。

1、自读。想:这一段中写了告别的哪几个场景?

2、交流:咏唱送别曲;老师的叮嘱;赠送银杯。

3、学生再读这三个场景,看看哪儿特别感动你,为什么?

4、交流:

a.埃斯内尔和同学们在肖邦怀着凄凉而又悲愤的心情离开首都华沙时来为他送行,而且老师特地为他谱写了送别曲--《你远在他乡》。(想像师生咏唱送别曲时,是怎样的神情?)

指名读有关语句,体会深厚的师生情。

b.埃斯内尔“紧紧地”握住肖邦的手,他说的话“„„无论„„都不要„„啊?想像他当时的激动神情,指名、集体读。

C.出示:埃斯内尔又捧过„„请收下吧!

埃斯内尔为什么把泥土作为”特殊礼物“送给肖邦?

(结合老师前面说的话思考)(老师要肖邦走到哪儿都不要忘了灾难深重的祖国和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

朗读体会埃斯内尔的深情。

5、此时的肖邦怎么能不激动呢?指名读有关语句。抓住:”郑重地“、”回首、望了望",理解肖邦对祖国的牵挂与难舍之情。

6、朗读全段体会师生间真挚深厚的情感。

7、指导学生背诵。(告别亲友离华沙

师生咏唱送别曲时

老师叮嘱、送礼物

肖邦接杯登车去)

8、练背。检查。

三、学习第三段。

1.自读:肖邦在国外是如何表达自己的爱国行动的?

引导学生认识肖邦用深爱的音乐表达内心的抗争。

朗读有关句子,从肖邦的举动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炽热的爱国情感,身在国外,心系祖国)

2.默读第4自然段,想这段写了什么?

a.交流:肖邦忘我地工作。你从哪儿看出来?

(全部倾注、工作工作再工作、彻夜地、没有了时间的概念)

b.朗读体会他的这种精神。

c.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引读这一节第一、二句。所以,引读最后一句。

d.看插图小结:他就是这样夜以继日地在钢琴前工作、工作、再工作思乡情,亡国恨,随着琴声从他的作品里流淌出来。因此,这个时候,肖帮无论在钢琴的演奏还是在音乐创作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他就是这样将一腔热血化成音符,忘我地进行音乐创作。

四、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至三段。

背诵第二段

4、古诗两首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授课时间:第二周 周四)教学目的要求:

1、理解诗句含义,体会古今部分词义的不同。

2、有感情朗读并背诵全诗。

3、分工合作,自学自悟。

4、进入情境,体会情感。教学重难点:

时代久远,让学生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教学时间:1课时

教具准备:幻灯片、录音、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师:同学们,一千两百年以前,一位伟大诗人,因为高兴到了极点而流下了眼泪,他叫杜甫,认识吗?

2、请生介绍查找的有关杜甫的资料。

3、师:同学们,查找资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希望大家能常用。今天,老师将给大家带来一个惊喜,想知道是什么惊喜吗?

今天,我把杜甫给请来了!

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用最隆重的方式有请他的到来!(生鼓掌!)

4、出示杜甫肖像

①师:目光深邃幽远,胡须浓密有致,饱受生活的艰辛和磨难。忽然,传来喜迅,朝廷的军队收复了蓟北,如春雷炸响,惊喜的洪流一下子冲开了诗人郁久的情感闸门,喷薄而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

②板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③指生读

④师:同学们,让我们把胜利的消息告诉前来听课的所有的老师吧!(学大声齐读)

二、分工合作,自学古诗

1、导语: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的诗中!

2、出示小黑板(诗全文),请一生读。

3、询问学生学习古诗有什么好的方法。

4、分组自学古诗,每组安排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

5、学生汇报。

6、师帮助重点理解以下词:

涕泪妻子青春放歌纵酒漫卷

并体会加横线词,古今含义的不同。

7、知识讲解:

巴峡、巫峡在四川,襄阳在湖南、洛阳在河南,跨越了三个省,诗人却觉得非常轻松地回到自己的家乡,可以看出?(引生说杜甫心情很高兴。)李白的一句诗和此有异曲同工之妙,哪一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8、生读诗,并把意思连贯说一说。

9、用一个词表示杜甫当时的心情。教师送词并板书:喜极而泣。

三、悟境读书

1、导语:杜甫不是爱哭的人,但在写这首诗之前,他也曾流过泪,你看!

2、出示挂图(战马、铁蹄、国破山河),播放音乐加以配合入境。师:看到了什么?

哪些人倒在了敌人的铁蹄之下?

3、导语:此时此刻,深入正在抒发着自己关心国家国心民生的壮阔胸怀!

4、幻灯出示杜甫《春望》,请生配乐朗读。

5、师渲染气氛:本是百花盛开的春天,杜甫却对着花儿流泪,听到鸟的鸣叫也感到揪心,你们说,他流的是什么样的泪?(悲伤、愤怒)

6、师:现在朝廷的军队收复失地了,你们开心吗?你会用什么方式表达自己喜悦的心情呢?(喝酒、放歌、流泪、写诗„„)

7、请生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再请生评价。

8、全班配乐读诗(一人一句);教师参与其中示范朗读;生齐读。

9、杜甫的家乡在哪?(洛阳)

师介绍洛阳并幻灯出示司马光《洛阳看花》,让学生感受洛阳之美。

10、导语:洛阳美吗?想不想到洛阳走一趟?请生读最后一句,请小组读最后一句(评:到了巫峡),请大组读最后一句(评:到了襄阳),请全班读最后一句(评:洛阳到了!)

11、导语:同学们,洛阳真美,你们看见了吗?

12、让学生做动作(踮起脚看),并发出啧啧的赞叹声。

13、请一生上讲台说看见了什么,并作指导。

14、请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把看到的洛阳美景用两三句话写下来。

15、学生读自己描写洛阳美景的句子。

16、导语:杜甫曾写过:“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再不美也是自己的家乡啊!更何况,洛阳如此之美,也难怪杜甫听到胜利的消息会高兴的流下泪来。

17、再次齐读全诗。

四、延伸发散

1、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让人高兴得流泪的事?(提示:奥运健儿领奖时,台湾同胞大陆同胞团圆时)

2、引导说出共同点。

3、导语: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当五星红旗在奥运赛场冉冉升起的时候,运动员所有的辛劳都得到了肯定,他流泪了。

台湾同胞和大陆的兄弟姐妹分散了几十年,日日盼,夜夜盼,终于欢聚一堂,所有的期盼都化作了幸福的泪水。

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在圆满之前,都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或者是煎熬。想一想,这里,杜甫也高兴得流泪了,在朝廷军队收复失地之前,杜甫过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呢?

4、生:讨论回答。

5、导语:同学们,现在杜甫再也不要过这种滇沛流离的生活了,他可以回到自己的家乡了,他能不高兴吗?他能不流泪吗?

6、让学生带着充分的情感背诵这首诗。

7、再看一眼杜甫,想对他说些什么?

8、生说话训练。

9、小结:

对于每个爱好文学的人来说,对于每一个爱好历史的人来说,对于每一个爱国的人来说,杜甫应该成为我们心中永远的偶像!

五、作业:朗读背诵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儿(授课时间:第二周 周五)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学会本课生字词,在理解每个词语意思的基础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能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能力训练点:背诵并默写古诗《示儿》,进一步感悟理解古诗的方法。

(三)德育渗透点:体会两位伟大诗人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四)美育渗透点:让学生感受诗的韵味美、意境美。

二、重点·难点

(一)重点:

1.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是什么。

2.体会这首诗明白如话而感染力极强的特点。

(二)难点:

1.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并通过重点词语的品析及反复吟诵来体会。

2.在指导学生理顺句子时要增补诗句中省略的内容,适当调换词语的顺序。

3.体会诗文的思想感情,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1、老师渲染氛围:同学们,我国是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人们都说:胸有诗书气志华。读诗可以使人灵秀,读诗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以前同学们学过不少好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烩炙人口的好诗。(揭示诗:示儿)

2、师配乐诵读《示儿》;学生在老师渲染的氛围中进入新课的学习。

3、同学们,你知道这是谁的作品吗?(陆游)

说说你对陆游的了解吧。请你把收集到的有关陆游的资料拿出来与大家交流一下。

4、简介作者:(课件展示)

这首诗是宋代大诗人陆游写的。陆游一生创作了很多诗歌,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诗中抒发政治抱负,表现人民的生活,表达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示儿》这首诗是他在86岁高龄,重病在床,生命垂危的时刻写给他儿子的临终嘱咐。现在你知道题目“示儿”是什么意思吗?《示儿》这首诗堪称陆游诗中掷地有声的压卷之作。你知道什么叫“压卷之作”吗?

这么好的诗,同学们想自己读一读这首诗吗?

(二)自由读这首诗

1、自由地读诗句,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

2、指名读诗句;再齐读诗句。

(三)学习这首古诗

我们知道,学习古诗只把诗句的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是不够的,还应该怎样学?

1、回忆学法。

说说我们以往学习古诗的要求。(揭示学法: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诵诗句、背诗文。)

2、自读古诗。

请你借助书后的注释或你自己的工具书,自读诗句,了解诗意,体会诗中

作者的思想感情。

3、合作学习。

(生合作学习,师巡视指导)有好些同学有很好的学习习惯,能在书上批注,在圈划,在思考。咱们古人就说过“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很好的学习习惯。现在经过你刚才的自学,你一定有很多收获,或许也有一些疑问吧。没关系,我们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来解决。

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与同学共享你的学习收获;也可以恳请同学帮助你解决刚才自学中的疑难问题。

4、汇报交流。

告诉大家你读懂了那些内容。(结合课后的注释,说说自己读懂什么,读懂哪句就说哪句。说的不确切的其他同学可以补充,纠正)。

①学生交流读懂的内容,教师鼓励、点拔读诗方法。

②结合学生的体会指导朗读。

4、刚才好多同学都能抓住关键的字词,来理解诗句的意思。这种学习方法很值得大家学习。现在谁能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5、现在你了解陆游逝世前最牵挂的是什么了吗?(祖国何时能够统一这一件大事,其实这也是陆游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

6、小结:是呵!诗人临终作诗,不说别的家常话,而只说“不见九州同”的遗憾,对儿子没有别的嘱咐,只叮咛他们在家祭时别忘了把胜利的喜讯告诉他。这是多么深厚的爱国情感啊!此时此刻,有谁不被感动呢?同学们,谁愿意用你自己体会到的感情来诵读这首诗?

①学生结合自己体会到的情感练习有感情朗读。师给学生配乐朗读。

②生练习背诵诗句,师配乐。

(四)课外延伸。

(1)一位怀着满腔爱国之情的老人,带着他的毕生的遗憾和无限的希望离开了,陆游南宋统一的愿望实现了吗?(生讨论)

老师这里查到了相关资料,看到了《示儿》“续篇”:宋末林景熙《题陆放翁诗卷后》一诗的后几句:床头孤剑空有声,坐看中原落人手!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课件展示)从诗中你能看出南宋统一了吗?

(诗意:„„你的子孙虽然见到了统一的国家,但是这国家是由元兵统一的,怎么能在家祭的时候告诉你呢?)

(2)为什么朝廷会灭亡,国家会衰败呢?请看南宋诗人林升的《题临安邸》。

课件出示: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卞州。

知道这首诗的含义吗?

(五)拓展总结:

1、同学们,国富民强,匹夫有责。我们应该像诗人陆游那样胸有祖国,抱效祖国。让我们再次诵读他的压卷之作——《示儿》吧。(师再次给学生配乐朗读。)

2、陆游还写了许多的爱国诗词,今天老师给你们推荐两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一)》(课件展示),请同学们自由读读。

(六)作业:朗读背诵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完成补充习题上的作业。

第三篇:第二周爵士舞教案

爵士舞教案(第二周)

授课教师:武欣 学生人数:6人

一、教学内容

在上一学期爵士舞基础入门训练的基础上加强难度训练,完整系统化的学习一个爵士舞作品,要求具有一定的表演形式最后能够完整的呈现。

1、手臂训练:要求在舞蹈时手臂要有力量不能懈怠,主要是力度和方位的训练。

2、肩部训练:绕肩、硬肩,主要是训练肩关节的灵活性。

3、胸腰训练:主要是身体松弛度的训练,打破身体关节以往的运动轨迹。

4、胯部训练:主要训练胯部的运动方向,柔韧度与力度必须相结合要求胯部运动要灵活自如。

二、教学目的

1、训练学生要充满自信的舞蹈

2、训练身体松弛度

3、训练身体协调性

4、训练身体各个关节的灵活度

5、训练学生对音乐的感知与配合

6、完成一个爵士舞作品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培养学生自信度

2、在练习中严格按照老师要求并掌握动作要领 难点:

1、协调性的训练

2、对舞蹈与音乐节奏的配合

3、每个单一动的位置要准确

四、教学方法 言传身教口传心授

1、现身示范法

2、单一抽查法

3、集体训练法

五、教学过程

1、热身活动防止身体在训练中受伤

2、爵士舞基本功训练:①手臂,要求内在力量的控制每次打开手臂都要控制它的位置不能松懈,速度加快后更要位置明确

②头,从画圆开始节奏平均待掌握后要配合节奏的变化

进行强弱对比节奏的练习。

③肩,上下交替耸肩、前绕肩要求肩膀放松体态松弛自

然自信。

④胸腰,配合音乐节奏前后推动胸腰,随着音乐的节奏

加快速度。

⑤胯,左右摆动、前后摆动、画圆转胯、八字圆转胯要

求动作松弛位置准确。

2014-2-25

第四篇:第二周 舞蹈教案(推荐)

第二周一、课题类型

舞蹈表演

二、课题

成品舞蹈表演

三、课时

4课时

四、教学目的了解同学们对舞蹈的不同理解,让其了解自己和他人的优点与不足,激发学习。

第五篇:第二周下午教案

第二周下午教学活动计划 欣赏与练习

1、安定幼儿的情绪

2、为幼儿提供积木,让幼儿选择不同形状的积木搭出自己想象的东西。

3、为幼儿提供图书,让幼儿安静翻看图书并向同伴简单介绍书中内容。

4、为幼儿提供橡皮泥,让幼儿练习团圆和搓长的技能。二. 盥洗点心

1、指导幼儿正确入厕和洗手,教幼儿正确洗手、擦手,培养良好的盥洗习惯。

2、鼓励每个幼儿安静地吃完自己的一份点心,并保持桌面的卫生,培养良好的用餐用点习惯。

3、提醒吃完的孩子整理桌面、擦嘴。

4、组织孩子安静活动。

三、小游戏:

1、练习排队:

将全班幼儿排成4队,编为:小鸡队、小鸭队、小猫队、小狗队,引导幼儿以游戏的形式帮助记忆。

2、游戏名称:娱乐游戏《揪尾巴》

游戏指导:每个幼儿将“尾巴”的三分之一塞进背后的裤腰里,两个幼儿相距1.5米对面站立,听到口令后,双方互相揪拿对方的尾巴,但不要互相推、拉。以先揪下对方的尾巴者为胜。

3、律动:《手腕转动》 活动目的:

学会按音乐节奏,灵活地转动手腕,并初步能根据音乐变化更换动作,促使手脚动作协调发展。活动过程:

1、让幼儿倾听音乐及观看教师表演,感受曲子明快的节奏和活泼的情绪,并引导幼儿伴随曲子拍出×× ×××节奏型。

2、教幼儿学习律动。

(1)、第一遍音乐:手腕在右上方、左上方、头上方转动(2)、第二遍音乐:手腕在右侧、左侧、胸前转动(3)、在手腕转动时,要求幼儿做动转动灵活、方位准确。

3、当幼儿学会按音乐节奏进行律动后,让幼儿套上手铃进行表演,以达到增强节奏、渲染气氛、增加趣味性的作用。

4、鼓励幼儿根据音乐变化,大胆变换手脚动作,改变手腕转动方位,使手脚都能协调地进行活动。

四、离园:

1、指导并帮助幼儿整理好自己的着装。

2、提醒孩子搬好自己的椅子、带好自己的物品。

3、注意安全和礼貌教育。

泥工:《鸭子船》

一、活动目的:

学习用压坑的技能来塑造鸭子船的基本特征。

二、活动准备:

范例一个,每人一块泥和一个垫板。

三、游戏玩法:

1、教师先引导幼儿把看到的船或亲身坐过游船的体验谈一谈,激起幼儿学习塑造船的兴趣。

2、观察范例的外型特征,并让幼儿交谈该怎样塑造。

3、教师按以下步骤教幼儿塑鸭子:

(1)、先搓成萝卜壮,再弯成鸭子形状,细的一端做头和脖子,粗的一端做身体。

(2)、一手托住鸭子身体部分,另一手用拇指压坑。并强调幼儿坑要压得大些,但不能漏底。

4、幼儿动手制作,教师全面巡视指导,并提醒幼儿要爱惜橡皮泥,保持桌面和地面的清洁。

5、最后让幼儿利用自己塑造的船玩小船过。

角色游戏:《商店》等

一、活动目的:

1、初步学习商店的玩法,知道自己做什么角色,能初步按自己扮演的角色进行游戏。

2、在游戏中大胆扮演角色,会根据自己的意愿与同伴交往。说说自己在游戏中做的事和说过的话。

二、活动准备:

1、增加“商店”主题的象征性玩具。

2、可供“商店”游戏的材料、废旧物品或替代品。

三、活动过程:

1、出示商店的玩具,引导幼儿说说平实爸爸妈妈带自己去商店买东西的情景,引题。

2、讨论:商店里有谁?有人要买东西时营业员要怎么说?怎样做个有礼貌的孩子?

2、幼儿选择角色进行游戏,教师帮助协调角色。

3、教师观察与指导

(1)、重点观察角色协商及其扮演角色情况。

(2)、以“购物者”的身份去商店,通过“营业员”和“购物者”的对话,了解情况,帮助幼儿利用已有的经验顺利地玩游戏。(3)、材料不足时引导幼儿寻找替代品或学会协商。

4、交流评价

(1)、再现式:将幼儿游戏中好的游戏情节再现,如幼儿根据自己的角色选择了玩具,而且很好地使用玩具;如商店里的营业员要把商店里的商品收理得整整齐齐。(2)、提问式:教师以角色身份提出问题。如:我是购物者原先在商店买东西,可走着走着从商店走到了娃娃家,这是怎么回事呢?如我是顾客去理发,看见理发店的叔叔手上拿着锅铲这是怎么回事?

5、通过游戏教育幼儿爱清洁、讲卫生,让幼儿了解一些防病治病的常识,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6、通过提问:“下次你们还想怎么玩呢?”以激发幼儿参与下次游戏的自主性。

结构游戏:儿童乐园

活动目的:

1、能初步按意愿或命题进行有目的的构造活动。

2、培养轮流、协商活动,互借互让玩具的友好行为习惯,懂得应爱护玩具材料。

活动材料:大中型积木、花片、胶粒、饮料瓶 活动过程:

1、谈话引题。

通过谈话,启发幼儿回忆儿童乐园里有什么运动器械,造型怎样。

2、引导幼儿讨论:大门、围墙或栏杆及运动器械分别可以用什么材料来搭建?我们还可以搭建什么?你们想怎么分工?

3、引导幼儿合理选用结构材料,突出建筑物的主题特征。如:用可乐瓶搭建围墙,用炮弹玩具堆积大门,用其他玩具拼搭儿童乐园里的运动器械。

4、幼儿建构,教师巡回指导。

①教师按幼儿组别来帮助幼儿分工。引导幼儿初步学习分工合作,明确自己所搭建的部分,启发幼儿在仿造的基础上想象创造攀登架、木马、转椅等。

②指导幼儿学习整体布局和构思儿童乐园的方法,组织观赏各组幼儿的建筑物。

③引导能力强的孩子帮助能力弱的孩子进行构建。

5、互相欣赏作品,引导幼儿学习评价同伴的作品。

6、保留幼儿作品,利用幼儿搭建的儿童乐园开展游戏。

表演游戏:《三只蝴蝶》

(一)一、活动目的:

1、进一步熟悉故事,掌握角色对话,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初步学习表演故事情节。

2、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要求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进行表演。

二、活动准备:

1、故事挂图

2、蝴蝶和花的头饰(红色、黄色、兰色),太阳的道具等

3、师生共同布置表演的场景

三、活动过程:

1、出示挂图引导幼儿回忆故事引题。

2、练习对话时,引导幼儿分组进行,每组让一个能力强的幼儿带领进行,鼓励幼儿大胆加上动作。

3、教师重点示范蝴蝶被雨淋和请求躲雨的动作、语句。提出表演表演规则:轮到谁表演谁出场,其他人要注意观看,不吵闹、不乱跑等。

4、请一组能力强的幼儿示范表演,引导幼儿讨论怎样表演,怎样布置场景,怎样使用道具等。

5、引导其他幼儿分组跟随一起学习表演,初步掌握表演的简单技能。

音乐活动《会跳舞的叶子》

一、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中三拍子的节奏。

2、用正确的节奏歌唱。

二、活动准备

录音机、钢琴。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

1、小朋友,你知道大树妈妈最爱什么?你见过树叶从树上往下飘落的样子象什么?

2、邀请幼儿边念儿歌边做暖身操:

二、欣赏

今天老师叫小朋友唱一首关于叶子的歌曲,歌曲的名字叫《会跳舞的叶子》请小朋友先来欣赏这首歌曲。

三、学唱新歌

1、发声练习1 = C—F 1 3 1 | 3 5 — | 5 4 3 | 2 1 — || 秋天 秋天 到,树叶 飘呀 飘。

树叶 象 什么? 飞舞的 小蜻 蜓。

树叶 象 什么? 神秘的 小精 灵。

2、节奏训练

X X X │ X ─ X │ X ─ X │ X ─ 0││

X ─ X │ X X X │ X ─ X │ X ─ 0││

3、教唱新歌

(1)教师清唱歌曲,幼儿拍手伴奏,正确打出三拍子的节奏。

(2)按节奏学说歌词

X X X │ X ─ X │ X ─ X │ X ─ 0││

绿 色 的 叶 子 小 又 轻

X ─ X │ X ─ X│ X X X │ X ─ 0││

风 一 吹 摇 摆 不 停。

X ─ X │ X X X │ X ─ X │ X ─ 0││

它 象 飞 舞 的 小 蜻 蜓。

X ─ X │ X X X │ X ─ X │ X ─ 0││

也 象 神 秘 的 小 精 灵。

(3)学唱新歌

(4)将幼儿分成两组,一组边唱边随着3拍子的旋律做左右摇摆的动作;一组边唱边拍出3拍子的节奏,两组一起配合歌曲进行。

(5)幼儿边唱边根据歌词即兴表演。

四、活动延伸

观察树叶飘落的样子,拾落叶。

下载第二周教案(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二周教案(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二周教案(大全五篇)

    第 二 周 课 程 一、 教学名称: 塞硬币 二、教学目标: 1、 增加宝宝拇食指的配合能力,锻炼宝宝小肌肉群的发展。 2、 培养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增加宝宝的专注力。 三、教具构......

    大班上午教案第二周大全

    第二周上午 主题活动《开学第一天》 活动目标 发现新学期的变化,为自己成为一名大班小朋友感到高兴。 能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尝试通过绘画、交流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活动......

    四年级语文教案 第二周[模版]

    四年级语文教案 第二周《七月的天山》展家小学 学习目标 1.认识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感受优美词句并积累。 4.感受......

    一年级音乐教案第二周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杜鹃圆舞曲》、学唱《布谷》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歌(乐)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春天。 2、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布谷》,并和《杜鹃圆舞曲》相比较。 3、能......

    低年级第二周班会教案

    淮安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清河实验小学集体备课活动资料 qhsyxx 《小绿狼》绘本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师读,学生参与故事,体验角色,让学生感知故事,走进故事。 2. 初步认识到......

    教案设计第二周语文教案

    北街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妈妈,不要送伞来 课型:新授 课时:2-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10个,会写5个。 2.培养学生要学会自立。 3..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诗......

    《三只小鸡》第二周教案

    《三只小鸡》 表演游戏:三只小鸡(一) 活动总目标1、能用语言、动作、表情表演角色对话及主要性格特征。 2、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和有感情的表演能力. 3、学会合作交往,合理扮演......

    2012年4月第二周教案

    2012年4月备课教案 任课老师:万金凤芭蕾舞二级 2012年4月7日初级4班 、初级5班、 3楼一号排练厅 一、课堂教学目的要求: 1、基训:腿部的软度和胯部的软开度及脚背训练 2、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