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二十三课 学与问
《第二十三课 学与问》教学设计
科目:语文 教学对象:六年级学生 提供者:江云
人们常把有知识说成“有学问”,这是很有道理的。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小时候就非常喜欢问。他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经常缠着爸爸妈妈问这问那:太阳为什么总是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晴朗的夜空有那么多星星,为什么到了白天却无影无踪了?小鸡为什么要从鸡蛋里出来,而不从母鸡的肚子里出来?┅┅哥白尼对科学奥秘的不懈探求,正是从这些稀奇古怪的“为什么”开始的。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这个世界日新月异,瞬息万变,作为新一代的小学生,我们更应当像哥白尼那样,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学会从平常事物中发现问题。有了问题,可随时随地请教别人。你可以请教父母和老师,也可以请教同学和朋友。只要他确实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都应该向他请教。古人说的“能者为师”就是这个道理。
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北宋有个大科学家,名叫沈括。他小时侯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他想:为什么同是桃花,开花的时间相差这么远呢?他去问妈妈,妈妈说:“兴许是花开花落,有早有迟吧!”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他仍然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有一次,他随大人到深山的寺庙里去,发现那里的温度要比山下低得多,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我们从小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就好比插上了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到那时,知识的天空将任你翱翔,宇宙的奥妙将任你探求,你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教材分析:
《学与问》一课是一篇议论文。课文紧紧抓住“勤学好问”这一点进行叙述。先写“问”的重要性,再哥白尼好问的例子来证实;接着写向谁“问”;然后写以白居易的例子表明“勤学好问”要与“观察思考”结合起来;最后有理有据的提出观点: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整篇课文层次分明,言简意赅,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二、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地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3、引导学生多去勤学好问,多观察多思考,做知识的主人。
三、教学重难点:
1、理解和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养成勤学好问,多观察多思考的习惯。
四、教学准备:
制作ppt、搜集名人名言和相关故事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板书 学与问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十三课学与问,那么谁能给我解释这个标题的意思?【邀请学生发言】对,学与问,就是既要学又要问,在学中问,在问中学。师:在正式学习课文之前,老师先给大家带来两则经典语录。谁来给我们读一读,解释一下它的意思?【邀请学生发言】(ppt展示 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敏于观察,勤于思考,善于综合,勇于创新。——地质学家 宋叔和)好,解释得非常好。第一句话告诉我们要勤学好问,第二句话告诉我们要多观察和思考。
师:你我交换一个苹果,还是一个苹果,但是交换一种思想,我们却各得两个思想。谁还知道其他的名人名言也是告诉我们要勤学好问、善于思考的?【邀请学生发言】
(二)初读课文 理解生字词
师:同学们现在自己将课文读一读,通过之前的预习你们都将生字词掌握了吗? 师:ppt展示 哪组同学给我们念一念这篇文章的生字,由它组成的词语在文中又是什么意思呢?【邀请学生发言】那大家要注意下这个“懈”指的是什么?对,松懈,不懈追求就是不断追求的意思。还有这里的日新月异和瞬息万变有什么区别?日新月异强调的是变化大,瞬息万变强调的是变化快。(三)再读课文 理清文章脉络
师:这是一篇议论文,议论文通常在开头鲜明地提出观点,然后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阐述自己的观点,最后得出结论。你们再把课文看一看,看文章中提出了什么观点? 师:对,是勤学好问。那文章哪几句是直接表明了这个意思?对,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那第一句话和后两句话又构成了什么关系呢?对首尾呼应。我们平时写文章也可以学习这种方法。
师:文章又是通过哪些事实来给我们阐述这个观点的呢?通过什么方法来论证这个观点的呢?我们接着看。
师:展示哥白尼的ppt 有谁知道他是谁?刚刚同学们也把文章看了一遍。哪位同学给我介绍介绍哥白尼的故事。
师:通过他的故事,你学到了什么?【邀请学生发言】说明哥白尼之所以取得很大的成就和他勤学好问是分不开的。
师:动动脑筋,假如你是哥白尼,你还想问些什么?【邀请学生发言】
师:说得非常好。那如果我们平时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我们要去向谁来请教呢?课文中有个词是怎么说的? 【邀请学生发言】(能者为师)你再来解释下什么是能者为师?【邀请学生发言】
师:对,很好。我们再来看看ppt。(沈括)这是文章中提到的另一位伟人,谁能给我们讲讲他的故事?【邀请学生发言】那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邀请学生发言】对,文章当中说了,要把勤学好问和善于思考结合起来。
师:写沈括的这段当中,有一句古诗,你们知道诗的后两句是什么吗?【邀请学生发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很好,说明这位平常很注意积累知识。那你能给我们解释下这首诗吗?【邀请学生发言】是的,它讲的是诗人在山外春已归去的时节,在山中却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色。这种强烈的反差让他大为感慨。沈括也是通过自己的观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师:所以我们要不要学习勤学好问的精神呢?同学们一起把文章最后一段读一遍。说明我们只有勤学好问,才能成为知识的主人。
(四)分段朗读 体会课文
师:接下来要请几位同学朗读一下课文,我们再体会下这篇文章。【邀请学生发言】
(五)课下指导
这篇课文我们就上到这,大家在课下再去找一些名人的小故事或者是名言,同学之间互相交换下自己学到的知识。我们下节课再接着学,接着问。附板书设计
第二十三棵 学与问
勤学好问 善于观察 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二篇:《弟子规》第二十三课
弟子规《第二十三课》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让孩子感悟古典诗文中的做人道理,本节课主要是教育孩子学习别人的优点,看到别人的缺点或不良行为时就应该自我反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2.让孩子了解古人在方面是怎么做的,故事源远流长,哪些值得我们学习。
3.通过学习其中的道理来知道孩子们的言行,联系实际生活中常会碰到的事来举例,你会怎么做,我们应该怎么做。4.能流利朗读并背诵本课。教学重难点:
通过诵读,让孩子明白其中的道理,从而纠正引导孩子的言行。教学准备:课件 课文内容:
见人善,即思齐; 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 有则改,无加警。
译解:看见别人的优点,要立刻想着向他学习看齐。即使目前自己和别人相差很远,也要下定决心,逐渐赶上。看见别人的缺点或不良的行为,就应该自我反省。检讨自己是否也有这些缺失,如果也有,就要及时改正;如果没有,就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犯这样的错误。拓展:同学们,虽然我们没有先人那么好的道德修养,但是我们可以以他们为榜样,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开始.这也应了《弟子规》里的一句话:“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教学过程:
一、请一(3)班的小朋友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你最喜欢的一课。一边读一边想想这一课曾经告诉过我们什么道理。抽五个小朋友来当小先生。
连接语:小朋友们,弟子规教我们孝敬父母(亲有疾,药先尝)尊敬长辈(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穿戴整齐(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科学饮食(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做人守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弟子规教我们好多好多的道理,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文明了,无意间,我们也在为世博作贡献呀!今天,让我们来学习二十三课,看看我们能学到什么道理。
二、诵读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2.多形式读
(1)师领读,生跟读(3遍)
(2)生领读,其他跟读(读出节奏感)
(3)男女生分组读(男生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4)分大组读
(5)齐读(边拍节奏边齐读)
三、创境明意
过渡:那么,这四句话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一)第一、二两句 1.师解释 2.创情境 表扬×××,瞧他把背挺得多直!小眼睛一直看着我,闪着光,我收到他强烈的信号。引领:我发现:听了我刚才的表扬,很多小朋友也把背挺直了,像你们这样,就是弟子规里面说的,“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这句话告诉我们:看见别人的优点,要立刻想着向他学习看齐。即使目前自己和别人相差很远,也要下定决心,逐渐赶上。这就是——“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这让我想到了雷锋,还记得我们上学期的班队课上看了电影《雷锋》,你还记得关于雷锋的一些事吗?
1.雷锋的袜子补了又补,战友看不下去了,扔了,雷锋还要把它找回来,不是因为雷锋没钱,你看他后来还把钱捐给需要帮助的人了呢,而是雷锋身上有一种勤俭节约的可贵品质。
2.雷锋在服务站免费当服务员,还把自己的午餐给别人吃。总是在心里装着别人。3.雷锋在大雪天帮别人修理汽车,差点错过了当共产党员的机会,雷锋总是把别人的事情放在前面。所以毛主席说:向雷锋同志学习!雷锋总是默默地做着好事,甚至做了好事还不留名,小朋友们,虽然我们没有先人那么好的道德修养,但是我们可以雷锋为榜样,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开始.这也应了《弟子规》里的一句话:"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弟子规》教育我们做好学的人,善于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板书:好学。
(三)第三、四句
1.连接语:古人说:尺有所长,寸有所短,那么,看到别人的缺点或是做了不好的事,我们该怎么办呢? 2.《弟子规》告诉我们:“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就是说看见别人的缺点或不良的行为,就应该自我反省。检讨自己是否也有这些缺失,如果也有,就要及时改正;如果没有,就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犯这样的错误。1.《司马光警枕励志》
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大文豪。司马光做到了“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由于这里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而且语文课本正好也学到《司马光》,写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所以先让小朋友讲讲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接着这里安排的故事让一个小朋友来讲给大家听
2.然后鲁迅的这个故事蕴含了鲁迅孝敬父母,好省的精神,对小孩子很有教育意义,这个故事由老师绘声绘色地讲。
鲁迅十三岁时,他的祖父因科场案被逮捕入狱,父亲长期患病,家里越来越穷,他经常到当铺卖掉家里值钱的东西,然后再在药店给父亲买药。有一次,父亲病重,鲁迅一大早就去当铺和药店,回来时老师已经开始上课了。老师看到他迟到了,就生气地说:“十几岁的学生,还睡懒觉,上课迟到。下次再迟到就别来了。”
鲁迅听了,点点头,没有为自己作任何辩解,低着头默默回到自己的坐位上。
第二天,他早早来到学校,在书桌右上角用刀刻了一个“早”字,心里暗暗地许下诺言:以后一定要早起,不能再迟到了。
以后的日子里,父亲的病更重了,鲁迅更频繁地到当铺去卖东西,然后到药店去买药,家里很多活都落在了鲁迅的肩上。他每天天不亮就早早起床,料理好家里的事情,然后再到当铺和药店,之后又急急忙忙地跑到私塾去上课。虽然家里的负担很重,可是他再也没有迟到过。
在那些艰苦的日子里,每当他气喘吁吁地准时跑进私塾,看到课桌上的“早”字,他都会觉得开心,心想:“我又一次战胜了困难,又一次实现了自己的诺言。我一定加倍努力,做一个信守诺言的人。” 鲁迅也做到了“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这句话的意思是:看到别人的缺点要马山想想自己有没有做得不对,如果有赶紧改正,如果没有,提醒自己以后也不要那么做。要善于提醒自己,那就叫好省。板书:好省
好学、好省都是一种美德!
四、讲故事 1.孔子学无常师
听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孔子哪些地方做得很好,值得我们学习?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也明白了,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2.孔子求教(东方小故事视频)
孔子觉得无论是谁,只要别人身上有优点,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就可以做自己的老师,就算是比自己小很多的小孩子也可以。
五、导行
一二两句:
连接语:其实我们的身边有很多见人善,即思齐的事。
1.我们班的柴双盈很有集体荣誉感,她总是主动要求值日,有几个小朋友有受到影响,徐红枝、罗洁秧向她学习,也很愿意和她一起为班级服务。那么做,就是《弟子规》里的“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2.严梦静上课认真听讲,回答问题声音响亮,我们应该向她看齐,也就是“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3.沈柳益、黄冰意做口算特别快,我们也应该向他们学习,多练练,也就做到了“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三四两句:
1.食堂里吃完饭,有些小朋友把水果放在口袋里,路上吃,你看到了,会怎么想,怎么做呢,像×××小朋友那样,见到别人不好的行为会想想自己有没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并且会去劝解,就是《弟子规》里的“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2.看到学校里有人在踩草坪,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像×××小朋友那样,看到别人踩草坪,他能判断那是不对的,自己就不去那么做了,这就是《弟子规》里的“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穿插发生在老师身上的事情:洗手
六、读背
1.连起来读 2.多形式背
(1)师生合作背
(2)开火车背(一人一句)(3)齐背(起立)(4)小先生指导读、背
七、总结全课
同学们,老师们:弟子规教我们要保持高尚的人格,教我们为人子弟,在家里要孝顺父母;离开父母要像敬爱兄长那样与人相处;处事谨慎诚实,对大家友爱相处,亲近有仁德的人。见到人家的优点,我们要马上见贤思齐,向人学习。即使跟他差距很远,我们也要慢慢努力地去追赶,希望有朝一日能跟他看齐,这是一种好学的精神。古人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看待事物和与他人相处,我们如果都能多看别人的长处,不但和自己相处的人愉悦欢喜,而且最大的受益者就是自己。因为每个人在某个方面肯定都会有比我们做得好的地方,如果我们能带着谦卑的心去寻找他人的闪光点,那么即使和有很多缺点的人相处,也能从他人身上受益。
第三篇:【学案】第二十三课《散步》
培根说(展示)
一个外国人如此欣赏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一个中国人就更应坚持和发扬,培养民族自豪感情。
4.文章最后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是不是也太夸张了呢?为什么把背母亲、背儿子写得那么郑重其事?
——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这段话的深刻含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探讨一下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三、探究课文,品味语言
本文语言优美,值得我们好好的揣摩。
1.同学们读课文,采用圈点法划出自己认为精美的句子,看这些句子好在哪里? 如:“母亲本不愿出来的------便去拿外套”(写出了母子二人的情态,母亲的老迈、顺从,儿子的诚恳、孝敬。“正因为如此”一句透露了“我”的文化修养。)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比况得多妙!从内容上说,有回环的关系,把母子关系一下子追溯到几十年前,把母子二人温顺的性格都表现出来了。这种妙思来自何处呢?就是写甲与乙二者时,说了由甲到乙,再由乙到甲,便可以构造出这样的妙句。)
我的发现:
四、拓展升华,拥抱亲情
1.假如你是文中的“我”,毫不犹豫地依从儿子走小路,那么母亲会怎么想? 2.设想一下,晚饭后,全家人在一起看电视,爷爷奶奶喜欢看戏剧,爸爸妈妈喜欢看时事报道,你喜欢看动画片,而遥控器在你的手中,你该怎么办?为什么?
3.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产生家庭矛盾,通过这件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自由讨论)
五、联系生活,抒写亲情 亲情是(如)„„
要求: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一组排比句。
六、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都学到了什么?在思想上感悟到什么?
七、课后作业:
1.真行:为你的长辈做一件你力所能及的事。
2.实感:将这一过程及真实感受写成一篇500字左右的短文
第四篇:标准日本语第二十三课教案
第二十三課
休みの日、散歩したり買い物に行ったりします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课文中所出现的语法与词汇
二、教学重点
“(~たり)~たりする”(有时~有时~)和“~か”(不确定的内容)语法的讲解
三、教学难点
“(~たり)~たりする”和“~か”的接续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以书本为参照,将课堂板书与讲解相结合,再以课后练习为补充
五、主要授课内容
1、话题引入
例:小野さんは休みの日、散歩したり買い物に行ったりします。
2、语法讲解
2.1(~たり)~たり する(「た形」转变为「たり」)
表示动作状态的反复,交替进行或出现,有时~有时~ 接续分类:adjⅠ变成かった;adjⅡ变成だった;
N变成だった ;V变成た形;
例:飛行機のチッケトは高かったり安かったりです。
マンションの部屋は広かったり狭かったりです。
この公園は時間によって静かだったり賑やかだったりです。
日本語の先生は中国人だったり日本人だったりです。
※一类形容词、二类形容词以及名词后续“たり”时,句尾并不总是要后缀“です”。练习:
1、変な人が店の前を行ったりきたりしています。
2、すいかの値段は高かったり、安かったりします。
3、試験問題は先生によって簡単だったり難しかったりします。
4、父の会社は休みの日が日曜日だったり、平日だったりします。
※注意:有些动词具有两种词性,既是サ变动词又是名词 例:引入部分+吉田さんは日曜日には何をしますか。———家の掃除をしたり洗濯をしたりします。(与で的区别:一日で完成する限定空间、时间范围)
&“(~たり)~たり する”也可简化为“Vたりする”相当于“~什么的、之类的”等。例:図書館で大きい声で話したりするのはよくない。
2.2 V简/简体句子+か
2.2.1V简/简体句子+かどうか 用于表示某种不确定的内容(直接接在名词或二类形容词后面,其间不加“だ”)例:私は今年の夏、北京へ行くかどうかわかりません。
私はこの料理が辛いかどうか知りません。
小野さんに仕事が終わったかどうか聞いてください。※“~かどうか”小句中的主语后面必须用“が”,而不用“は”。
2.2.2V简/简体疑问句+か
例:かぎがどこにあるか教えて下さい。
昨日何を食べたか忘れました。どの料理が辛いか知りません。
※ 与上面的“~かどうか”相同,“が”前面出现名词或第二类形容词时,“~か”直接接在名词或二类形容词后面,其间不加“だ”例:この歌がだれの歌か知っていますか。
六、课后作业
练习Ⅰ的第2、5小题
日语二班 罗佳 20118419
第五篇:第二十三课《经典流行音乐——爵士乐精粹》
第十三单元《经典流行音乐——爵士乐精粹》教案
各位评委上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十三单元《经典流行音乐——爵士乐精粹》。我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材分析、教学过程四步骤加以阐述。课题:《经典流行音乐——爵士乐精粹》 课时:一课时 课型:音乐鉴赏
授课班级:高一(5)班 教学目标:
1、欣赏《南部之子》、爵士乐队演奏片段,学生能够说出爵士乐队常用乐器,并说出其音乐风格特点。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提示下说出布鲁斯和拉格泰姆音乐风格特点。
2、欣赏《不知为何》,学生能够说出其旋律、节奏带有爵士风格特点。
3、欣赏《上海爵士》、爵士乐即兴演唱片段,学生能够了解爵士乐即兴性的特点。
4、欣赏《夜来香》并跟唱,感受并说出爵士乐对中国流行音乐的影响。
5、欣赏爵士音乐与爵士舞蹈的结合。教学重点:
了解和掌握布鲁斯和拉格泰姆音乐风格特点。教学难点:
从节奏、旋律、和声方面分析布鲁斯和拉格泰姆音乐风格以及即兴演奏演唱风格的特点。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为第十三单元第二十三节《爵士乐》,教材所选内容为《南部之子》、《不知为何》两首爵士音乐,尽管二者都是爵士乐的代表曲目,但学生对爵士乐还很陌生,仅凭这两个内容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了解爵士乐Blues、Ragtime的音乐风格以及即兴演奏演唱的特点,教学内容扩充了爵士舞蹈片段、《you are not alone》、《上海爵士》片段、《夜来香》爵士版以及爵士音乐与爵士舞蹈的结合。爵士乐是多种文化结合的产物,音乐风格多变,扩充这些内容能够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并了解爵士乐。教学思路:
对爵士乐的相关知识采取让学生自主学习来获得,教师在教授新课之前明确学习任务,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通过唱、节奏练习、聆听、分析节奏、旋律特点等教学活动,在本课结束前分小组解决问题。教学过程:
(一)导课:(3分钟)欣赏《you are not alone》歌曲片段,说出歌曲的风格特点(从节奏、旋律、演唱、音乐的感情色彩等方面说明)师小结:这种歌曲的风格有一个名称,中文译为布鲁斯,又称蓝调,今天我们的课题就是品位爵士,一起来感受爵士乐的魅力。(出示课题)(二)新课:(35分钟)
1、(学生阅读P158的四段文字,)师出示四个问题:
爵士乐的起源、概念? 爵士乐的风格特征?爵士乐的文化特征;爵上乐对其他音乐的影响。
师:前两个问题是本节课要掌握的知识,在下课之前请大家自己总结出来。后两个问题作为拓展,可作为研究课题课后查找资料。
2、师:在“爵士乐”这个名称没产生之前,美国黑人就经常唱着布鲁斯,根 据自己自学所得说说布鲁斯为什么带有忧郁悲伤的色彩。(学生回答)导语:美国黑人除了有自己的民歌布鲁斯外,还根据自己的民间音乐创造了一种新风格的钢琴音乐——拉格泰姆。
3、介绍布鲁斯与拉格泰姆的含义以及爵士音乐的特征
布鲁斯(Blues)一种黑人民歌,源自黑奴的劳动歌曲(中国的劳动号子),多以吉他或其他乐器伴奏,内容多表现黑人的不幸生活和哀怨及渴望幸福的情绪 拉格泰姆(Ragetime)是一种钢琴音乐,是从饼步舞(美国南方种植园中农奴们的一种舞蹈)、班卓琴曲与欧洲的舞曲、进行曲等综合演变而来的。
韵律感强,非常注重节奏对比,多使用切分节奏,所以又被译为散拍乐。
4、导语:黑人有了自己的乐队,演奏着属于自己的音乐,贫穷卑微而快乐地活着,爵士乐融合着布鲁斯和拉格泰姆的音乐风格逐渐走向成熟。在爵士乐史上,不能不提到一位大师级的美国黑人爵士音乐家——路易斯·阿姆斯特朗,他被称为“爵士乐之父”。欣赏《南部之子》,回答:有哪些乐器演奏?(学生回答)
师小结:南北战争后 军乐队廉价乐器黑人学习吹奏低级咖啡馆、酒吧白人乐手吸收融合 练一练:(爵士音乐节奏的练习)
5、导语:爵士乐几乎不到十年就会产生新的风格爵士乐,到现今爵士乐又有了怎样的发展变化昵?欣赏《不知为何》,说出音乐的风格特点,哼唱旋律并说出旋律特点。
诺拉/琼斯(1979――)具有“爵士公主”之称,她的演唱融合了爵士音乐、乡村音乐、流行音乐等多种音乐风格。演唱专集《不知何故》曾在2003年第45届格莱美大奖上获8项提名,并获唱片、最佳单曲、最佳新人、最佳流行女歌手、最佳流行乐演唱专集、最佳非古典录音工程专集、古典制作人8项大奖。她史无前列地夺得了格莱美所有的四项最重要的奖项。
6、分组讨论:爵士音乐在听觉上有什么样的特点?(学生回答)听起来涩涩的,怪怪的,动静小的,仿佛不到音准的,带拐弯的,就是爵士了。
7、欣赏《上海爵士》
导语:爵士乐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是什么历史时期?当时的音乐有何发展? 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由于当时中国处于“闭关自守”的状态,爵士乐在20世纪30、40年代才传入中国的上海,尽管具有一定规模,但只是作为舞厅伴舞音乐直到80年代末才真正得到复兴。
听过三首《上海爵士》片段后,学生谈谈上海爵士的特点。(降音还常辅以滑音和颤音,因而更加强了歌曲忧郁、悲伤的色彩;由于有以上这些特点,按这种方法形成的音阶,人们称之为“布鲁斯音阶”。旋律中多用切分节奏和三连音,形成轻重音颠倒; 节奏多为双拍,通常为4/4拍,也有部分是2/4拍 即兴是爵士乐手(或歌手)必练的演奏(或演唱)技巧之一。上海爵士还有很多即兴爵士的风格。即兴是爵士乐手(或歌手)必练的演奏(或演唱)技巧之一。
欣赏《夜来香》爵士版并跟唱。
(三)爵士音乐与爵士舞蹈的结合,观看爵士舞蹈与爵士音乐的结合
欣赏舞蹈《绅士》,让学生再次感受到现代音乐与爵士乐的结合,以及爵士舞蹈的特点。(四)总结:(2分钟)
(1)爵士乐起源(布鲁斯和拉格泰姆音乐)概念:提供关键词(美国民间音乐、19世纪术20世纪初、美国南部新奥而良黑人音乐、世界流行音乐)(2)爵士乐风格:布鲁斯风格、拉格泰姆风格、即兴演奏风格教师小结。爵士乐的根是非洲的黑人音乐,在与美国音乐近300年的融合中已成为多种文化结合的产物,因此才会成为世界性的流行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