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新课标版初中八上《大自然的语言》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八上《大自然的语言》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介绍物候知识的说明文。生动地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准确、、生动、简洁的说明语言是本文的学习重点。本文运用举例子的方法来说明事物,其作用何在,以及所举事例能否用别的例子代替,这是学习的难点。
说明文的教学要体现文体特点,在教学本文时应引导学生了解本文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理清说明的顺序、条理,理解说明事物时所运用的语言的特点。通过学习,掌握说明文的特征,以便能学以致用。训练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是本文教学致的重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萌发、次第、翩然、孕育”四个双音节词,掌握它们的词义;积累“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周而复始、草长莺飞”五个短语,并学会运用。
2.了解物候知识,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能力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练习概括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
德育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他们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
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教学难点
1.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2.概括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筛选提示性词语,进行全面概括。●教学方法
1.朗读法。生动的说明易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基于这一点,教师宜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在朗读中感悟事理。
2.讨论法、点拨法。
3.竞赛激励法。初中生有好胜心理,在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时,宜用此法,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4.涵泳品味法。对语言的理解运用尤须如此。
5.延伸拓展法。扩展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物候知识,采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便于把课堂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大自然的各种景象,判断季节
多媒体显示春、夏、秋、冬四幅美丽的图画。
师:春柳的飘逸,夏荷的袅娜,秋枫的激情,冬梅的傲岸,如诗如画,各具风韵,这就是物候现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物候学知识的文章——《大自然的语言》。作者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竺可桢先生。(板书文题、作者)
多媒体出示教学目标
1.体会并学习本文运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把抽象、枯燥的事物变得形象、具体的写法; 2.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要点,从而明确什么是物候学以及相关的知识; 3.激发学生对丰产的科学——物候学的兴趣,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搞物候观测。重点:学习本文优美的词语、描写性的语句和拟人手法的运用。难点:正确理解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
二、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
竺可桢,我国现代卓越的科学家。他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都很高,而物候学也是他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我国现代物候学的每一个成就都是和他的工作分不开的。他主编了《中国自然区划》、《中国自然地理》等丛书,是我国地理学和气象学界的一代宗师。
2.生字词:由学生标出,找两个同学到黑板上书写
三、整体感知 投影:
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性?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学生回答,明确:
1.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2.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3.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投影:四个因素影响的图片
4.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教师可提示学生注意一些标志性词语,如“首先是为了„„”“此外还有„„”“对于„„”“还可以„„”“也可以„„”“为了„„”。这些标志性词语对信息的筛选、概括很有参考价值。
四、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1.选两位同学划分段落层次,理清全文思路,并板示,其余同学评价。明确:第一部分(1~3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第二部分(4~5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第三部分(6~1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第四部分(11~12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选两位同学用自己的话概括介绍本文的说明顺序。如有不同见解,其余同学可自由质疑或说出自己的理解。
明确:文章首先介绍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然后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最后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作总结发言:通常采用的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也就是事理顺序,如由一般到特殊,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文章四部分内容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第一部分引出说明对象,第二部分对此作具体阐释,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进一步深入,又是第四部分说明的基础。全文采用逻辑顺序,条理分明,介绍的物候学知识通俗易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研读课文6~10段,探究局部的说明顺序 明确:逻辑顺序
提示: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另外,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个地点的高下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排列顺序。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一个设问句引出,接下来用“首先”“第二” “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井然,条理清晰,易于接受。
五、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语言?包含了什么物候知识? 示例1:
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龟背潮,下雨兆。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泥鳅静,天气睛。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示例2: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露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生1:“清明前,开秧田”是根据节气确定“开秧田”的时间。
生2:“柳毛开花,点豆种瓜”是根据物候现象安排“点豆种瓜”的时间。生3:“馒头云,天气晴”根据云彩的形状预测天气状况。
生4:“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根据物候现象“雨中蝉叫”预测天气情况。生5:“麻雀囤食要落雪”“猪衔草,寒潮到”。
生6:“蚂蚁垒窝要落雨”“鱼跳水,有雨来”“燕子低飞要落雨”“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龟背潮,下雨兆”“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这些农谚都是根据物候现象预测天气情况。
„„
六、布置作业
同学们,用你们的慧眼、灵心去发现、倾听大自然,用你们的妙笔去记录大自然吧!请用准确生动富有科学性的语言写一篇观察日记。
第二篇:人教新课标版初中八上《桃花源记》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八上《桃花源记》第二课时教案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积累文言词语。
3、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
4、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复述故事
请用简洁的语言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提示:文章以什么为线索?分为哪几个部分来叙述?展示课件。
即:全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按渔人的行踪的不同地点分五部分: 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
二、思考讨论,要求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一)发现桃花源
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二)进入桃花源
1、渔人见到什么景象?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在与桃花源人的交往中,哪些语句写出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3、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地方?哪些语句写出了桃花源人与世隔绝的久远(所闻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不足为外人道也。”
(三)离开桃花源
www.xiexiebang.com
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可是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这些说明了什么?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三、探究疑难
1、课文以什么为线索?怎样划分结构?
明确:课文以武陵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按照发现桃林,进入桃源,出而复寻的时间顺序。(完成目的一)
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段)写渔人发现桃林的经过。(开端)
第二部分(2至3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见闻。这是全文的重点部分,作者正是借此寄托社会理想。
(2)段写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环境。(3)段写桃花源中淳朴的社会风尚。第三部分(4至5段)故事的结局和尾声。
根据以上分析,请你归纳桃花源的特点
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么一个世外桃源呢2.课文中的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一个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宁静安乐的理想社会?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期,当时社会政治黑暗,兵祸连结,民不聊生。本文是他57岁时所写的《桃花源诗》前面的小序。当时作者已隐居16年之久,对农民的苦难深有感触。在本文中他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们过着安居乐业、友好和睦的生活。
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个“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反对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同时也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现实,因而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多少带有原始共耕生活的痕迹,表现出了一定的复古倾向,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这又是作者逃避现实的思想的反映。
四、探究主题
1.联系时代背景,说说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作者虚构了一个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一方面揭露了当时长期战乱、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另一方面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摆脱剥削、压迫,用自己的劳动创造幸福和平生活的强烈愿望。同时也表现出自己对理想社会的憧憬。
www.xiexiebang.com
2.在桃花源中,作者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
作者笔下的桃花源,虚构了这样一种理想社会: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
3.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
这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是对当时社会黑暗现实的批判。但他又带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只能是一种空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师总结
桃花源,本来就是子虚乌有的,它是作者追求的一种美好境界,一种对现实生活不满的精神寄托。
五、小结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描绘了一个幽美的世外桃源,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向往自由美好的生活,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六、拓展延伸
生活在东晋的陶渊明描绘了这样美好的境界,却是并不存在的,而生活在今天的你们,已经拥有了美好幸福的今天,一定对明天有着更为美好的憧憬。你希望自己生活的未来社会是什么样的呢?请用美丽的语言加以描绘。
七、课堂练习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A、作者在文中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但这样的理想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
B、村人“皆叹惋”是为渔人费了这么多周折才找到他们而叹惋,为自己住在这里与世隔绝而叹惋。()
八、结语
这节课,我们走近了陶渊明,了解了陶渊明。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他对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的。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多少年过去了,于东晋时代相比,如今的中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毛泽东同志有这样的诗句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原来自认为遥不可及的愿望,经过百般付出和努力是可以实现的。同学们,让我们为建设自己心目中和谐的、理想的桃花源而努力吧!
www.xiexiebang.com
九、作业超市
再造想象:
1、我来到桃花源
2、今日桃花源
3、我心中的世外桃源
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人教新课标版初中八上《杜甫诗三首》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八上《杜甫诗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 2.揭露官吏的横暴 3.同情人民的苦难
教学重、难点:
体会老妇的话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导入,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河阳一带又骚动起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成的。
三吏三别:《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情节生动而流传最广。
二、播放背景音乐,朗读诗歌,创设学习氛围。
1.教师配乐朗读《石壕吏》,提示学生这是一首古体诗,应注意停顿、节奏、语调。2.学生自由读。
3.选一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点评。4.全班齐读
三、辨音识字,扫除文字障碍
(1)第一段:石壕吏(hǎo)暮:傍晚。逾(yú)走(古今异义):跑。行:走。.(2)第二段:呼:大声吆喝。怒:凶狠。啼:啼哭。苦:痛苦。
(3)第三段:邺(yè)戍(shù)戌(xū)戊(wù)戍点戌横戊中空,注意区别。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活着的不过是苟且偷生,死了的就永远完结了。存者,活着的,生存的人。且,暂且。已,动词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更,再也。妪(yù)虽:即使,虽然。衰:衰弱、衰微。备:准备。炊:烧火做饭。
www.xiexiebang.com
(4)第四段:泣:小声抽泣,啼哭。咽(yè)登:踏上。前途:前行的路途。
四、整体感知
1、写了一个什么故事?用诗中的词简括老妇人一家各个人的遭遇。官差深夜捉丁不得,拉老妇人充数的故事。
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
2、这首诗的重点是讲的什么内容? 以老妇人给吏致词为重点,也就是本文的第二、三段。
3、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清故事情节,并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
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体部分是老妇人的“致词”。诗的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最后四句是结局和尾声,暗示老妇已被抓走。老妇致词又可分为两层:5-16句老妇人叙述家中的不幸;17-20句老妇人主动请求从军。
◇结构
开端(1)致词的由来:写诗人日暮投宿,夜遇捕吏捉人,烘托紧张气氛。发展、高潮(2—3)致词的内容:写老妇自述,展示一个饱受战祸家庭的悲剧。结局(4)致词的结果:写诗人独与老翁告别,暗示老妇被捉。
五、活用文本,走进“石壕村”:
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的所见所闻所感。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开头四句写故事发生。四句各写一人,各自身份、举动和彼此关系,交代分明。“有吏夜捉人”,预示将有一场灾难降临。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写故事的展开。在差役怒呼、老妇苦啼声中,一个饱受战祸的家庭的种种不幸,一步步展示出来。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从老妇自叙家事可知一家三男全部被征,说明兵役之苛酷;三男已死二男,可见战争之惨烈。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差吏并不理会老妇人的哭诉,仍然逼老妇家出差役。老妇人只得回答,家里没有男人了(隐去老翁),只有吃奶的孙子和喂奶的母亲,寡媳衣不蔽体,贫困可知,也可见战争破坏之严重。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差吏仍是追问不放。老妇自请赴役,仍从掩护老翁出发。力虽衰而请赴役,并请即刻动
www.xiexiebang.com
身,故作恳切,凄苦之情溢于言表。
六、问题探究
1、文章开头四句是故事的发生,哪一句预示有一场灾难降临? 有吏夜捉人
2、在这里老翁、老妇分别有怎样的举动? 老翁逾墙走 老妇出门看 捉人
3、哪几个词写出了差役怒呼、老妇哭啼的情景? 呼 啼 怒 哭
4、老妇致词说了哪些家事?诗人是怎样知道的? 一家三男被征 二男新战死 寡媳衣不遮体 听妇前致词
七、赏析美点
1、本诗中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用一个“夜”字作“捉”的时间状语含义就更丰富了。
2、本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运用了“藏问于答”,如“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概括了双方的矛盾,但并没复写吏的蛮横凶暴,而是从老妇的致词中暗示出来
3、至此,诗也进入尾声。“夜深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一个“如”字点明了这里所写的又是诗人的错觉。而这错觉不正出自诗人那忧国忧民之心吗?
八、课堂练习: 课件展示
①诗中能总括全文事件的句子是: 有吏夜捉人
②诗中表现兵役苛酷的句子是: 三男邺城戍
③诗中表现战争惨烈的句子是: 二男新战死
④诗中表现战争破坏严重的句子是: 出入无完裙
⑤总领下文对话的语句: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www.xiexiebang.com
⑥最能表现妇人无奈心情的语句: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⑦表明妇人确被抓走的语句: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九、拓展延伸
1.想象老妪一家的将来命运; 2.联系现实,谈谈感想或收获。
十、小结
石壕村这一户人家,三男被征,两男战死,衰年老妇又被抓走服役,留下老翁、寡媳、幼孙三人,在兵荒马乱中将何以度日?等待老妪的又将是怎样的命运呢?诗人的心,是与受苦受难的劳动大众息息相通的。诗人抨击石壕吏的凶暴气焰和冷酷无情,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表示深切的同情。
十一、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石壕吏》;
2、改写《石壕吏》。
板书设计
石壕吏
时间 地点 事件
(暮)(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社会动荡 不得安宁
老翁:逾墙走 睡卧不宁
官吏:呼 一何怒 凶暴蛮横 不可一世
老妇:啼 一何苦 值得同情 勇挑重担
杜甫:沉默 关心时局 同情百姓
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七上《论语十则》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语文七上《<论语>十则》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孔子,了解儒家文化的精髓。
2、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了解文言文的常识和方法。
3、理解课文词语和句子的含义,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4、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5、学习古人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加强品德修养。
重点难点
1、掌握字、词、句意思。
2、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3、学会学习、学会做人。(重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产生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如《论语》、《老子》、《孟子》、《庄子》、《荀子》等。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而且对今天在全民族弘扬爱国主义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已成为世界文化宝藏的重要部分,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骄傲。《论语》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则》。(《四书》)
2、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3、《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若干弟子的言行的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二、整体感知
1、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读准字音 人不知而不愠(yùn)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不亦说(yuâ邑)乎
三省(xǐng)吾身传(chuán)不习乎
诲女(rǔ)知之乎 不知为(wãi)不知是知(zhì)也
2、处理好停顿和语速、语调。
3、读中感知课文。
①、读通,读准字音,读通全文; ②、读懂,尝试翻译,了解全文大意; ③、读精,掌握重点字词的意思积累文言字词。
4、听范读课文,处理好停顿和语速、语调。
三、精读感悟
(一)、文言文翻译原则:
1、“信”(忠实于原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不随意增减。)
2、“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
3、“雅”(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和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
(二)、文言文翻译六字法:
1、对,就是对译,逐字逐句落实。
2、换,就是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
3、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一些基本词汇、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年号、政区名、典章制度及度量衡名称等,均不必翻译,原样保留。
4、删,就是删去文言文中某些虚词。有些文言虚词在句中只起其语法作用,在翻译时不必也不能落实,只要不影响语气,就可以删去。
5、补,就是补出文言文中的省略成分。
6、调,就是调整语序。
(三)精读理解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â)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讲解]“时”,这里是副词,相当于“以时”,可以解作“按一定的时间”或“及时”。
“习”的本义是“鸟数飞”,引申为“实习”“演习”。孔子所讲的功课如礼、乐、射、御等都需要实习才能掌握;但另一些功课如讲经,那就只能是“温习”或“复习”了。“朋”旧注:“同门曰朋。”跟现在说的“同学”“同班”相近。“朋”指的是志同道合的人。“人不知”,“不知”什么呢?没有说出来,但意思很明白,就是“自己”。“君子”,在《论语》一书中有多个义项:有时指有道德的人;有时指在高位的人。在这句话里,可取前义。因为这个词现在也常用,大家都懂得它的意思,我们没有翻译;一定要译,也可以译作“高尚的人”。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讲解]《论语》记孔子门人一般称字,如对仲由称“子路”,对端木赐称“子贡”,对曾参独称“子”,因为此书是孔子二传或三传弟子所记,曾受业于曾参。“三省”,多次反省。文言文中,“三”“九”诸字皆有“多”义,不是确数。下述三事,这是巧合。朱熹认为,重在为学,“传”指受之于师,“习”则熟之于己,而“忠”“信”为“传习”之本。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讲解]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过去有这样一种理解,把“温故”(复习旧知识)和“知新”(获取新知识)看作相互补充的两个方面,如子夏所说“日知其所无,月无忘其所能”(见《论语•子张》),这是因为忽略了下面“为师”二字。《礼记•学记》中记录了孔子这句话:“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这说明孔子认为只能记诵一些知识,是不能当别人的老师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可见,“温故”和“知新”并非平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这就需要独立思考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讲解]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讲解]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最后的“知”字当破读,通“智”。
孔子说这番话的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用现代的表述方式,就是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两章内容相同,故予合并。
[讲解]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这两章也是讲学习态度的,意思是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讲解]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士”,在《论语》中大约出现十五次,大多指有抱负或有特殊社会地位的人。“弘”,胸怀宽广;“毅”,意志坚强。胸怀宽广,才能接受重任;意志坚强,才能长期坚持奋斗。“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曾子说这番话的目的是,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讲解]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这是借松柏之后凋比喻社会现象。何晏集解:“大寒之岁,众木皆死,然后知松柏小凋伤;平岁,众木亦有不死者,故须岁寒而后别之。喻凡人处治世,亦能自修整,与君子同;在浊世,然后知君子之正不苟容。”朱熹引范氏曰:“小人之在治世,或与君子无异,惟临利害,遇事变,然后君子之所守可见也。”二说大同小异。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讲解]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曾子曾说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和“恕”正是孔子“仁”的学说的两个方面:“忠”的要求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积极的一面;“恕”的要求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消极的一面。孔子关于“仁”说过许多话,细分析起来,都跟这两点有关,例如“修己以安人”,“修己”也就是“恕”,“安人”就是“忠”。由于子贡问的是“可以终身行之”的“一言”(实即问“道”),所以孔子拿“恕”来回答他。
四、学以致用。
(一)、翻译文言词语的方法有:
1、把单音字变成双音字: 学---学习习—复习请你再举几个例子?
2、古今意思不同:
不知而不愠---了 解 敏----聪明 请你再举出相应的例子?
3、通假字:
不亦说乎----悦 还有没有这样的字? 不亦说乎。
(二)、下列加点的词语,你能明白它的意思吗?
1、吾日三省吾身。(多次反省)..
2、温故而知新。(旧的知识).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而殆。(罔:迷惑;殆:疑惑。)..
4、士不可以不弘毅。(坚毅,意志坚强。)..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欲:想要;施:施加。)..
五、拓展体验。
1、在本文论述的教育思想中,你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哪一点?为什么?
2、在学习生活中,你在哪一方面做得最不够,今后有何打算?
六、布置作业。
1、从文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成语、格言和警句,并说出理由。
2、搜集整理《论语》其他篇章中出现的成语、格言、警句2—3个,要求注明出处、含义,并制作读书卡在班上交流展览。
3、试着背诵课文
第五篇: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七上《春》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七上《春》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的音、形、义;综合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引 用等修辞手法。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3.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多角度、按顺序、绘声绘色地描绘春天的写法。体会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4.揣摩、品味本文鲜明、准确、生动、优美的语言。学习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
5.深刻理解作者通过细致生动的描绘充满生命力的春天景象,来表现自己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珍惜青春,追求未来,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和为理想而奋斗的品质。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领悟,写好景物必须进行细致的观察,还要逐步学会各种写景方法(如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运用)
2.读课文,要求读出有感情,用声音来塑造春天的形象,传达内心的感受。引导学生学习用美的语言来表现景物的美。
教学设想
1.《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写细致,感情丰富,语言生动、精炼,宜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声情并茂地朗读,力求传达出作品的意境、风格与美感。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为帮助学生掌握写景技巧,可选择重点语段进行精讲分析,加深理解。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情况:
1、《春》这篇文章分为几个层次来写的?
2、课文描画了哪几幅图?
3、检查背诵情况。
二、谈论探究
(一)春草图,请同学朗读第3段。
1、想一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春草图的?
www.xiexiebang.com
明确:质感:嫩嫩的。写出小草柔嫩的特点。
颜色:绿绿的。用绿色来象征着春天里生机勃勃的景象。
生命力:首先,用“钻”字写出了小草顽强的生命力,这种钻不是一下子钻上来的,而是偷偷的钻上来,写出了小草在春的催发下不声不响的长出来的样子。
“钻”和“偷偷”两个字用语非常准确,作者用拟人的手法使草具有了了人坚强的性格,显示了春早旺盛的生命力,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从而使得语言更加的生动形象,同时也使没有感情的小草变得像人那样,有感情了。
其次,“园子里,田野里”,“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表明了春草分布广阔,绿满大地。刚才是从一颗小草写它旺盛的生命力,现在又从整片的小草写它旺盛的生命力。可以看出作者对事物的观察和描写是多角度的,这样子写出来的文章就会让人感到更加的形象具体。
再次,“坐着,躺着,打两个滚,„„捉几回迷藏。”这一组短语作者连用了六个动词,写了一群天真活泼小孩子。语言是非常口语化的,就像在和一个小孩子说话一样,非常亲切,仿佛就发生在身边一样。
(2)那么为什么作者在描绘春草图中要穿插这些小孩的画面呢?
提示:小草和小孩子具有哪一个共同点呢?(小,说明他们都处在生命中最富有生气,最活泼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生命力最为旺盛。)
在春草图中,作者将小草的画面和小孩子的画面组合在一起,也就是将两个最富有生命力的景象组合起来,交相辉映,使得整个春草图显示出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3)本段是怎样写景抒情的?
这些景象也正映现出了作者春天的一股强烈的热爱之情。这种用景物的描写来寄托作者感情的写法,叫做借景抒情,也叫情景交融。(可以叶子、风、草为例作对比。)
如:叶子,心情好的时候是嫩嫩的,绿绿的,心情不好的时候是粗粗的、黑黑的,或者是枯干的,或者„„ 风,心情好的时候是轻悄悄的,心情不好的时候是凛冽的,刺骨的。
(二)、齐读第四自然段,欣赏“春花图”,思考
1、本段作者是抓住了春花的什么特征来描写的?
明确:写春花报春的气势。写春花色彩的艳丽。写春花气味的甜香。写春花数量的巨大。写春花种类的繁多。总的特点:春花万紫千红,争芳夺艳。
2、作者写蝴蝶、蜜蜂有什么作用?
明确:从侧面烘托。“闹”,不仅写出了声音,而且写出了情态、动作,渲染了热烈的气氛。“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
3、本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你能说一说这样写得好处吗? 明确:比喻、拟人,还运用了联想的手法,由花香想到果实。
4、本段的写作顺序是怎样的?
www.xiexiebang.com
名曲:从树上似锦的繁花移到花间喧闹的蜜蜂,最后移到地上草丛中烂漫的野花。从高到低 作者在进行景物描写中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这是值得我们在在作文时学习的。
(三)、春风图 请一位同学背诵这一段。
春草和春花,都是具体的、形象、可感的事物,作者容易写,我们也容易读。而春风是一个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东西,作者怎样去写呢?春风有什么特点? 和煦、清新、和悦 这三个方面分别是从人的哪些感觉来写的? 触觉、嗅觉、听觉。作者从触觉写春风,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运用这种修辞有什么好处?
明确:比喻,把春风比成母亲的手。母亲手的普遍特点是温顺柔和,这一比喻从触觉的角度非常巧妙的写出了春风的温暖和柔情,把本来看不到摸不着的风形象化了。同时这个比喻也印证了前面古人所讲的“吹面不寒杨柳风”。因为对同一自然景物的感受往往会因为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人不同而不同,但是春风却不一样,古往今来,人们对春风的感受却是一致的,像母亲的手和吹面不寒都具有共同的特点。
4、以上我们看到作者从触觉、嗅觉和听觉三个方面,把无形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味,美妙感人。再看到春花图,作者也同样运用了这三种感觉,还有视觉。从中,我们看到,文章对春景写得如此具体生动,是和作者多方面的感觉和深切地感受分不开的。这里我们又获得了一种启示:要获得实际感受,就耍仔细观察,观察就是要把五官一齐开放,使大脑同时通过五条渠道去认识和表现事物。这也是我们经常说的要在实践中提高观察能力的一种途径。
(四)、春雨图
作者抓住了春雨什么特点?
抓住绵长、细密、轻盈,描写春雨的润。
小结:以上四幅图画,从四个侧面描绘了春景的美。“一切景语皆情语”,描绘春景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作者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这就是寓情于景的表现方法。
(五)、迎春图。以同样的方法学习这一段。
三、品味语言。本文语言准确、生动。
1、选用准确的词语写出春天的特征。
2、大量运用叠词叠句和对称、排比短句,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3、运用许多精彩生动的比喻句、拟人句,描绘景物特点,抒发感情。例句展示
www.xiexiebang.com1、“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抚摸”是一种温暖、亲切、慈爱、幸福,含有深情的感觉。
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钻”字用得好,表现了小草生命力顽强,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
“偷偷地“写出了不经意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这样写赋予小草以感情和意识,富有情趣,惹人喜爱。
3、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山朗润起来了”写积雪消融、春光明媚、嫩草新绿,显得格外清爽和滋润。“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将太阳拟人化,既表现了春天太阳的温暖,抓住了春天太阳的特征,更表现了春天太阳的内在神韵。
四、拓展延伸:你还知道古人笔下描写春天的诗句吗?
咏 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江南春绝句 杜 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赋得古草原离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五、课堂小结:
《春》是一篇诗意盎然的抒情散文。春本来是自然界的一个季节,本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赋予它以感情和生命。作者抓住春的主要特征,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从不同角度,www.xiexiebang.com
用极富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草木争荣的景象,抒写出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心情。这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更是一曲春的赞歌。
www.xiexieb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