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5篇可选)

时间:2019-05-12 19:45: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第一篇: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西安文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7140000)

摘要:根据我国数据库的原理以及应用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在实际的数据库原理课程中普遍存在概念化的理论重于实际数据库数据的操作。因此,对于实际的数据库教学进行深入访查的基础上,对于数据库应用原理以及课程教学缺乏实际操作和多样性的教学手段,提出相关建议促使相关部门单位能够实施改革创新,本文分别对于:学习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考核等方面分别进行研究,并且提出对于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该课程教学的改革和实践的思路。

关键词:数据库原理;教学;改革;实践

引言

根据我国的数据库原理以及应用课程的教学通常分为两部分,第一就是根据数据库的概念形成原理的书面教学,第二种就是根据书面教学让学员们上机操作展开应用开发。在实际的教学中,实施以教学理念为重点,讲述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实施规范,在系统的教学学习之下,再开展关于程序设计语言的实现过程。最后才是以理念为基础实施擦做,实际上关于我国数据库原理的应用,在学习过程中占很小的一部分。由于学生们无法长时间接触教学,导致学生们的学习缺少直观性,在应用的实际开发教学中,一定要注重的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所以根据我国数据库原理以及应用课程的教学问题进行探讨并且根据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

一、数据库课程的概念

根据数据可原理及应用课程,其实是根据数据结构来组织管理数据建立在计算机的存储设备上的一个信息库,该信息库可共享、有组织、可查询。比如在一个企业内部数据信息库的建立上存在着单位内部人员的基本资料和状况。并且通过信息的传输进入企业的人事部门。此外数据库的建立不仅仅是在人事管理上,通常还可以运用在仓库、生产线、财务部门等等。实现企业内部信息自动化流程。

二、数据库实际教学中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偏离实际

学生们在书面上的课程可能学习的很好,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就会显得无所适从。在数据库的设计和实际应用的实施中,没有足够的灵活性,会让学生们在应用考核成绩上会很苦恼。面对当下市场竞争越来越激励的情况下市场要求数据库人才能够对软件应用和设计问题上的灵活操作,让学生们无法适应。

第二,就是过分注意数据库的操作,为了迎合市场大力发扬数据库的开发设计和使用方面,让学生们在数据库的教学侧重开发,并不对数据库的概念、理论进行教学。对于学生们的基础学识非常不看重,如此急功近利的情况下,学生们不明不白的学习各种操作知识,形成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效果,不能够拓展其他应用思维,这两种极端不符合当下对于高等人才的数据库课程培养。

(二)实践环节系统不完善

目前我国对于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上是没有系统的进行完善的,对于大部分的教材,基本上都是关于数据库的内容、理论、设计数据库时代背景、数据库模型讲解等等,在实践问题上基本上就像手册一样,让学生根据书本的步骤进行实践,这种方法缺乏系统的实践教学,容易把学生们的思维定性,让设计出来的数据库软件缺乏创新性,学生们的思维千篇一律这是跟实践环节的系统有关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对于实践课程还是像课程讲解一样,并且给学生们的实践时间太少,学生们要赶时间进度自然对于创作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有局限。

(三)教学方式单一化

在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中,教师的问题也是非常大的,大部分教师对于数据库的原理可能会娓娓道来,对于数据库各个内容、背景、设计思路以及详细讲解数据库的传输、储存数据的原理,学生们也根本没有时间去实施实践工作,注重理论的教学让课程的形式单一且盲目,被动的要求学生们开展思维,让同学们只重视理论内容,在实践教学分析中没有很好的进行思考,而是被各种题目的解题思路困扰。另外还有一小部分的教学是只重视实践,对于理论的教学可有可无,不仅让学生们一头雾水,在实际的考核和单一教学模式下,学生们会惧怕操作,害怕操作中出纰漏,非常局限学生们的创作思维。这也是非常不可以的。

三、解决数据库教学问题的方案

(一)结合实际改变教学内容

对于教学内容偏离实际的问题首先,应该让教学内容能够结合实际来改变目前的现状,传统的教学讲解式学习和盲目的实践实习已经不能符合当代潮流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所以对于数据库的教学问题上,虽然一切还是以数据库的基本原理、数据库系统的概念以中心思想,然后根据原理教学对于数据库的软件实践和开发设计也要同步学习。在数据库的软件系统以及运用数据库的语言SQL等内容进行学习。让同学们在概念中学习实践,在实践中结合概念才是目前教学内容的良策。

(二)多元化教学改善学生兴趣

第二,要运用多元化教学内容改善实践体系,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发散思维,更加能够锻炼同学们的操作水平,可以试着让学生们建立一个自己的数据库系统,比如:学校人员的内部管理,图书馆管理系统等等,让书本上的知识得以完善和理解。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营造欢乐有活力的上课氛围,把数据库的学习带入学生们的生活,激发学生们对于教学过程的见解。教学教材可以在网上进行教学,进行学生们与老师的互动环节,可以由老师带领下进行交流沟通,第三,采用艺术手段对于教学资料进行编辑和侧面教学,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对上课质量有帮助。

(三)改革考核方式

学校和相关的教育部门应该改善关于数据库教学的考核方式,侧面的让学生们开始注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让教师们能够合理安排上课时间,另同学们有充分的时间进行理论的学习以及实践操作。重点培养我国高端数据库信息应用人才,让同学们有自主权,放弃填鸭式缴械,改变课程的考核,不偏离知识和应用的任何一方,激发教学的活力以及同学们对教学的兴趣。不要成为学生们叫苦不迭和老师们对上课质量的无奈。

结论

对于数据库课程的教学内容一般是包括:数据库的原理、设计、应用三个方面。由于目前开设数据库课程的高等院校中容易过分侧重原理的学习或者过分侧重实践导致教学偏离实际,盲目的让同学们根据学习教材进行实践,涉及的相关数据库软件的应用也一笔带过,这是非常不利于学生们能够系统学习实践的。影响学生的综合认知和探索设计。这种填鸭式的教育,让同学们感到枯燥乏味,出现了“学什么讨厌什么”的现象,对于教学和培育数据库高等人才的教育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根据以上问题提出三个建议,希望相关的学校和政府部门能够高度重视对于数据库教学的改革和实践问题。

参考文献:

[1]肖锋,辛大欣,耿朝阳.计算思维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以“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5,07:49-55.[2]鲁秋菊.基于CDIO理念的任务驱动法在“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30:7269-7271.[3]胡运玲.基于SSH框架的省级精品课程网站的研究与实现[D].中国海洋大学,2011.[4]邵帅.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D].西北师范大学,2011.[5]潘云霞.《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23:89-90.[6]顾凤梅.应用型本科院校非计算机专业“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宁波教育学院学?螅?2016,02:70-71+82.[7]刘小春,戚旭衍,朱晓青,侯一凡.测绘专业研究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08:213-214.

第二篇: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数据库课程是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的重要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通过对该课程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存在问题的分析,探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背景下的教学改革措施,包括合理规划课程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和丰富实验课教学,以达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动手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数据库课程;数字媒体技术;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7-0141-0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库技术在计算机应用系统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我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根据自身的专业需求,已经开设了多年的数据库教学,总结近年来教学中的经验和不足,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对该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以适应数字媒体行业人才的需要。

1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

我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开设移动媒体和游戏开发两个方向,前者侧重网站和移动端应用开发人才的培养,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主要为该方向学生开设,总计64学时,理论和上机各32学时。教学目标是学生理解数据库的基本原理,能够自己或配合团队进行数??库的设计和开发,从而掌握在实际项目中使用数据库的技术。移动媒体方向主要实践教学任务安排如表1所示:

本专业属于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较少,侧重于应用型课程。同时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程采用中国人民大学的优秀教材《数据库系统概论》,并未参照国外经典教材,授课内容也有所删减,主要包括数据库原理、设计和应用三个部分。三个部分的主要授课内容为:原理部分包括关系数据库基本概念、关系代数、SOL语句、数据库安全性和完整性。设计和应用包括关系数据理论、数据库设计、查询处理和查询优化、数据库恢复技术和并发控制。总结近几年来教学实践过程,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计算机基础薄弱,对理论知识兴趣不大。本专业课程围绕数字媒体的应用设置,所以开设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较少,学生基础知识较薄弱,编程能力不强,因此对于较抽象的原理知识,如:关系代数等内容,学生掌握存在一定难度;对于SQL语句的学习,学生只是照搬书上简单的例子来操作,对原理、设计和应用三个部分没有融会贯通。后续的项目实践中,不能从应用的整体角度进行规划,导致设计的数据库性能较差,实用性较弱。

2)相关课程缺乏联系,学生解决综合问题能力较弱。本专业的教学任务中,网站开发类课程和数据库课程相互独立,尽管第三学年的综合实践课程将两者结合,由于以学生练习为主,课时较少(16学时),较多学生仍旧不能掌握复杂的数据库设计。总结几年的毕业设计情况,网站开发类题目中,较多学生仍然无法解决数据库整体设计及其如何与前端页面交互的问题。

3)缺乏综合应用的实践平台。由于学时的限制,上机实验只是对理论知识的简单实现,与实际应用中的复杂设计相差甚远。同时,机房中数据库平台的部署基本都是单机环境,与现有实际网站系统中大型数据库的部署和使用存在较大差距,难以培养学生的实际项目开发能力。

2改革措施

根据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坚持“应用性”和“渐进性”原则,对本课程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改革:

2.1合理规划课程内容

对数据库原理中较难理解的概念,如;数据模型、关系模式、范式等,我们采用用案例式教学和验证性实验相结合;对数据库设计以团队实现项目的方式讲解,具体如下:

1)项目案例引入教学,实际案例中的用语和理论知识对应讲解。教学中所用到的项目案例由互联网下常见应用模型的提取,如:购物网站设计。用验证性实验加强对该部分基础知识的理解,即授课过程中边学边练。

2)对数据库设计章节,将复杂的实际应用划分为多个简单需求,鼓励学生从中选择单个或几个简单功能进行项目的模拟化设计和开发,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功能的扩展。实际执行时,3-5学生组成团队,以合作方式完成需求分析、E-R图、数据库设计、实施和安全性检测整个流程,采取集中演示和答辩方式进行成绩判定。

3)结合数字媒体的实际应用,讲解大型网站的搭建机制,增加学生兴趣的同时,课本中相关知识点与实际应用也有了较好的结合。

2.2优化课程体系

数据库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并不是孤立的,所以其课程设计应该与网站开发等课程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它们侧重点虽然不同,但是之间又有密切联系,让学生及早了解这种联系,十分必要。我们采取以下措施:

1)第二学年开始开展综合实践,内容是将WEB开发课程内容和数据库结合。教师演示项目案例的实际开发流程,学生以团队合作方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应用,与传播学和艺术方向学生合作,分别完成技术实现、策划和艺术设计环节。这种方式与公司的项目运作方式相似,能够更好的锻炼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综合实践成绩通过学生答辩方式判定。

2)引入对非关系型数据库系统的介绍,这是应对大规模和高并发数据访问Web2.0网站常用的技术。教师介绍大规模网站架构中的数据存储和访问模块,学生分组了解某个相关的设计思想和开源软件。这有助于学生在掌握基本概念基础上进行扩展式自学,减小互联网应用对学生造成的神秘感。这部分内容属于书本外的扩充知识,以学习汇报方式进行考查。

2.3丰富实验课教学

应用能力的培养是数据库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为此我们采取以下方法:

1)提供MySql和SQLServer软件平台,以及智能手机常用的Sqllite,另外提供实际应用中常见的Memcache、MongoDB等分布式系统,学生可自由选择使用。为了更好的模拟实际的网络环境,实验课上选定某个学生设计的数据库为服务器,其他学生对它进行远程访问。

2)增加大规模网站中分布式数据平台的介绍,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动手搭建MongoDB等开源系统。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智能手机应用项目,重点训练其中数据库应用和设计部分,以适应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3结束语

我们对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体现在学生对数据库的基本理论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提升,能够独立或者合作完成相关毕业设计人数有了显著提升,毕设质量也有了显著提高。

数据库的发展非常迅速,新的信息技术不断更新,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掌握原有的理论知识,还要加强自身研究工作,紧跟信息技术的前沿发展,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会根据数据库的发展,结合本专业的特点,继续对本课程进行改进和完善,以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第三篇: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摘 要:分析了《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现状与存在的理论与实际脱节、不够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实践有悖工程化原则、教学方法和手段缺乏多样性、教材选取不合理、考核制度沿袭传统的应试模式等诸多问题。从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践环节、考核方式、组织与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研究,提出了一套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学改革;创新能力;优化

Abstract:Analyzed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teaching of the courses of Database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s.It is held that there exist many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For example, the theory is separated from the social needs, practice teaching tache is not thought much of, the teaching practice runs against the engineering principle, the teaching methods and measures are far from diversified, teaching materials is reasonless and the checking system stresses too much on examinations.In respect to these problems, the measures to researchthe teaching of the course are propos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optimizing teaching contents,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measures, practice teaching, checking methods and organizing and managing of the course.Finally the paper brings forward a suit of the measures of corresponding teaching reformation and we obtain the better effect.Key words: Database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s;Teaching reformation;Creative abilities;Optimize

一、引言

数据库技术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产生到现在几十年来得到了迅速的,是机技术中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在计算机辅助设计、人工智能、商务、工农业生产、行政管理、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已经成为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应用系统的核心技术和重要基础。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数据库的基本原理,熟练掌握数据库的设计方法和应用技术。作为培养数据库应用人才的主要基地,高等院校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然而一些高等院校在传统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强调数据库理论知识的完备性,缺乏学习的应用性和针对性,理论性强、概念抽象,理论和实践教学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节。而应用性课程的教学又多以低端数据库系统平台为基础,如FoxPro, Access等,对大型数据库系统服务器的管理和应用涉及较少,不能很好地满足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分析该课程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教学改革方案,就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与管理、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传统教学中的局限性

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分析了计算机及相关专业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学现状,认为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论与实际脱节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一般包括数据库原理、设计和应用三个部分。原理是其基础,设计和应用是提高,他们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但是目前一些高等院校教学的基本情况如下:

第一,教师重点偏向理论教学,很少向学生介绍具体的数据库使用技术,使学生不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不能适应企业对数据库应用人才的需要。

第二,教师重点偏向流行数据库开发工具的使用,忽视甚至放弃原理的教学,造成学生对具体开发工的操作能力突出,但缺乏完整的知识结构。高等院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的目标是培养社会需求的数据库应用人才,这就要求培养的学生既理解原理、具有扎实功底,又善于灵活运用、富于创新。

(二)对实践教学环节重视不够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计算机课程,但目前实验课教学存在很多弊端,例如学生不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内容不清楚,考核中实验课也没有一定的比例等。

(三)教学实践有悖工程化原则

企业数据库应用基本上是工程化的合作开发,其基本特征是按软件工程学的原则进行组织,软件工程学的基本方法融入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的实践环节,使学生尽早建立起工程化的概念,顺应人才市场需求的一条原则,但考察目前的教学过程可以看到,除了毕业设计()之外,从课后作业、上机实践到课程设计,几乎都是学生的个人行为,大多数学生是抱着应付差事的心理被动地来完成这些任务的,缺乏创新思维。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反映出许多学生不懂得如何合作开发一个实用的数据库应用系统,严重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学生毕业后也不能迅速适应所在单位的工作要求。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缺乏多样性

当前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采用CAI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日趋流行,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一方面减轻了教师板书的负担,增加了授课的信息量,同时好的课件也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化地展现出来;但另一方面,教师在授课时对课件的过分依赖也给课程的教学质量带来了一些问题,如当学生长时间注视投影时,容易产生视觉疲劳;由于使用课件进行教学时,加快了演示的节奏,缺乏教与学的友好交互,学生的思维难以与之同步,从而使教学质量下降。因此必须合理的综合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取长补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学习。

(五)教材选取不合理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材内容至关重要,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早期的教材已经跟不上时代的需要,这将影响到学生能力的培养。

(六)考核制度沿袭传统的应试模式

考核是检验教学成果的有效方式和重要手段,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不同的方式能激发学生不同的学习动机。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传统的考试模式通常以期终理论考试成绩作为对学生最终评分的主要依据,造成学生为考试过关而学,并不注重提高自身能力,教师仅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并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这种违反教学、背离教学培养目标的现象已严重阻碍了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的发展。

三、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

根据当前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学,提出了该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的总体思路如下:

第一,正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第二,采用能够反映国内外技术发展前沿的教材来组织教学。

第三,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改善理论与实际脱节问题。

第四,在教学内容组织上,强调数据库设计的重要性。

第五,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案例式、交互式和情景式相结合。

第六,改变传统的考试方式,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第七,强化课程的组织和管理。

第八,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多渠道加强师生交流。

第九,充分利用资源进行教学,积极采用现代教育技术。

四、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学改革研究的具体措施

本课程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培养学生综合地应用专业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科学研究和创新方面受到良好地训练,所以课程教学改革采取的主要措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优化教学内容,完备知识体系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目标是通过课程的学习,强化基础训练,使学生理解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应用软件工程原则,掌握数据库的设计方法,了解数据库当前的研究发展状况,掌握数据库的应用技术。

在实施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时,应从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到应用开发,涵盖如下教学内容:(1)基本原理包括数据库系统概述、关系数据库、关系数据库查询语言SQL、关系系统及其查询优化、关系数据理论等,这些内容是教学的重点,它们涵盖了关系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对数据库的设计、应用和开发起着指导作用。(2)设计方法包括软件工程原则、数据库恢复技术、并发控制、数据库安全性、数据库完整性等。(3)应用开发包括 IBM DB2数据库系统、基于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C/S(B/S)构架的应用。

(二)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合理的综合使用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中心,多采用案例、任务驱动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自学机会和创新机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究创造的兴趣,鼓励学生独立探索,促进知识的加深和迁移。

1.结合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1)采用案例教学,加快学生的学习步伐

针对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课下练习,均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案例。从数据库基本原理、设计、实现和开发等诸方面,对案例逐步展开,加快学生对抽象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2)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针对教学中的重要知识点,精心设计教学任务。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过程为: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学生操作、交流讨论、巩固创新、等。在任务的驱动下,促使学生自主思考,并通过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等方法,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3)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设计了与理论教学内容相对应的实验,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对理论内容的吸收。

(4)采用合作学习教学法

合作学习教学法即结构式分组教学模式,使其和任务驱动教学法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使之相互合作和激励,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培养学生探索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该方法主要用在实验教学当中。

2.使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采用和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调研报告等多种教学手段来使学生提高主动参与意识,并注意增强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留给学生思考与讨论的空间;更强调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而不是灌输式教学,从而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因材施教,努力实现教学方法的个体化,针对学生学习的个别差异解决好因材施教问题。

(三)重视实践环节,培养创新能力

为了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必须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融合,鼓励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灵活掌握,并具体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实践教学是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课程中的上机实验、数据库课程设计安排要合理。(1)教师在课堂上应给学生指定明确的有利于消化课堂理论知识的实验题目,让学生上机时做到目的明确、有的放矢。(2)上机时应对学生进行实时指导,并对上机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统一讲解。上机实验针对的往往是一定范围的知识点,各个知识点相互联系不够紧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课程的后期需要安排两周的课程设计或综合性实验训练,所选题目应具有一定的应用背景,让学生能够应用软件工程的基本原则设计一个具有实用价值的数据库应用系统,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创新思维是一种智力活动,是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的灵魂。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教育学生自觉地培养创新意识

富于想象并敢于大胆提出问题,注重实践,具有勤奋努力、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这是进行创新教育的必备条件。

2.建立一种全新的创新教育激励机制

学生课程设计或综合性实验后,不但要形成软件,还应鼓励学生撰写相应,在论文中阐述其设计思路、运用的知识及自己的体会。对于一些优秀论文,教师应给予一定奖励,并从中挖掘人才,建立课外研究小组,与教师一起从事数据库应用和开发研究。

3.建立一支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

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教师无疑是教育的关键和主体,教师应通过组织课堂教学、进行课后辅导、开展答疑解难、指导课程设计和综合性实验等环节,循循善诱、潜移默化地培养创新人才。

(四)改革考核方式,重视能力培养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的考核分为理论知识考核与应用能力考核两部分。理论知识考核重点考察学生对关键性概念和原理的熟悉和理解,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应用能力考核方式要灵活一些,应将考核变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机会,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平时的实验、具体的数据库设计开发任务等进行。为了避免在分组的实验、设计任务中,有的同学不积极参与,可采用随机抽查个人的方法来考核小组成绩,促进小组内部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五)强化课程的组织与管理

为了更好的搞好课程教学,建立了集体备课制度,在开课的前一个学期期末,任课老师集中讨论、确定教学计划、教学日历。开课前两周内,大家对备课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取长补短。在教学进行过程中,要求任课老师要互相听课,以取长补短,并不定期的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讨,从教学方法、形式和内容上进行讨论,不断探索,摸索出了一条适合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六)积极开展科研活动,以科研促进教学

积极开展相关的科研活动,以科研促进教学,使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先后指导学生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开发课题:(1)基于VB的图书管理信息系统;(2)基于.NET的高校设备管理信息系统;(3)基于Delphi的教研情况管理信息系统;(4)基于Web的某一超市大型管理信息系统;(5)基于Java语言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6)基于C/S模式的铁路机务段化验管理信息系统;(7)基于实例推理和粗糙集理论的冲模智能CAD系统等。

五、结束语

本文在分析《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中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教学改革措施,并已付诸实施。目前本课程的教学工作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提高了毕业生的竞争力。我们将继续在数据库的教学改革上开展新的工作,在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相结合的道路上作新的探索,努力寻求新的切入点,使理论教学和实际应用更好更紧密的结合起来,培养出更多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1]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徐英俊.教学设计[M].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3] 吴达胜,刘丽娟,孙圣力.数据库原理与技术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整体优化研究[J].机时代.2005(11):31~32.[4] 翟中.数据库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113~114.[5]孙志挥,倪巍伟,刘亚军.案例教学──开放课程“数据库系统”改革的有效模式[J].电气教学学报.2005(2):105~107.[6]罗蓉,苑璟,杨百龙,李俊山.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教学探索[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6(6):112~114.

第四篇: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总结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总结

两部分内容组成:数据库的理论知识、SQL Sever 2000的使用

数据库的理论知识包括三篇,第1篇:基础篇;第2篇:设计篇;第3篇:系统篇,三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是基础篇是基础是重点,必须全面掌握;设计篇是方法论,是应用系统开发过程中的方向指南,对基础篇的应用;系统篇:是对DBMS的四性的详细解释,丰富了基础篇的内容。

一、名词概念

1、信息、数据、数据处理

2、数据库

3、数据库管理系统

4、数据库系统

5、概念模型

6、逻辑模型

7、模式

8、外模式

9、内模式

10、数据库独立性(逻辑独立性、物理独立性)

11、概念模型有关概念:实体、属性、码、域、实体型、实体集、联系、联系方式

12、关系模型的有关概念(元组、属性、主码、域、分量、关系模式)

13、函数依赖

14、完全函数依赖

15、部分函数依赖

16、传递函数依赖

17、码

18、主属性

19、非主属性 20、视图

21、可恢复性

22、并发控制性

23、安全性

24、完整性

25、关系

26、关系模式

27、实体完整性

28、参考完整性

29、自定义完整性 30、游标

二、基本理论

1、计算机数据管理三个阶段的特点(数据组织(保存)与管理、共享、数据与应用程序的独立性、数据冗余等),特别要掌握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数据组织结构化、共享性高、数据独立性强,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2、DBMSE 的数据控制功能

(1)可恢复性(2)并发控制

(3)安全性

(4)数据的完整性

结合第3篇 系统篇,掌握好如下问题

事务的概念和特点、掌握系统发生故障、并发控制出现异常的实质?

可恢复性部分

什么是可恢复性

故障类型

故障恢复实现技术(数据转储与建立日志文件,掌握数据转储的形式和特点,日志文件中包含的内容)

各种类型故障的排除方法

(1)事务故障(Undo处理,反向扫描日志文件)(2)系统故障(对未完成的事务Undo处理,已完成的事务Redo处理)

(3)介质故障()

并发控制

并发操作的三类数据的不一致性

并发控制的主要技术(封锁技术)

锁的类型及特点

封锁协议

并发操作的可串行性(概念、什么样的调度是正确的(所有的串行调度、具有并发操作的可串行化的调度是正确的、如何保证调度是正确的。)

安全性

保证系统安全的途径

存取控制机制的组成(定义权限、合法权限检查)

自主存取控制方法的基本操作(授权和撤销权限)

理解视图机制如何保证数据的安全

完整性

完整性的概念 完整性约束条件

完整性控制(3点:定义、检查和违约反应、完整性五元组定义)

参考完整性的三个问题(外码是否为空、被参考关系中删除和插入元组时)

3、数据模型

(1)数据模型的三要素

(2)计算机信息处理的三大世界(与数据库设计步骤的对应关系)

(3)概念模型及其表示方法()

(4)逻辑模型的三种类型及其特点(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约束条件,特别是关系模型的特点)

4、数据库系统结构(三模式、两映射和数据独立性)

5、关系及关系操作

(1)关系模型组成(数据结构、操作和完整性;关系数据操作表示形式(代数方式、逻辑方式和SQL))

(2)关系数据结构及其有关定义(域、笛卡儿积、关系、关系模式、关系数据库)

(3)关系的完整性

(4)关系代数(传统的集合运算、专门关系运算(投影、选择、连接和除法运算)、关系代数的写法(注意三个问题、7个例题)

(5)SQL 语言

DDL语言(数据库、数据表、索引和视图)

DML语言(查询()、插入、删除和修改)

DCL语言(授权和撤销权限)

嵌入式SQL(存在问题及其对策、共享变量、游标(概念、操作步骤和打开游标的含义、游标的使用)

(6)数据规范化

基本概念(函数依赖、完全函数依赖、部分函数依赖和传递函数依赖、码、主属性和非主属性)

三类数据异常以及好模式的标准

数据规范化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三、基本技术数据库设计

1、数据库设计概述

2、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及每个阶段的任务、方法

3、重点掌握(需求分析阶段、概念设计和逻辑设计三个阶段)

四、基本技能-SQL Server 2000的基本操作 第1部分 基本理论

一、与数据库有关的4个重要概念和1个常识

1、数据

2、数据库

3、数据库管理系统:

DBMS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DB的方法,包括DB的建立、查询、更新及各种数据控制。

主要功能: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运行管理(4性)

DBMS总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可以分为层次型、网状型、关系型、面向对象型DBMS。

4、数据库系统 结构组成与人员组成、理解图1.1 数据库技术 :是一门研究数据库结构、存储、管理和使用的软件学科。

5、一个常识

(1)三个阶段 每个阶段的优缺点

(2)理解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数据结构化、数据的共享性、冗余度低以及数据的独立性、数据的统一管理和控制)

二、数据模型

1、计算机信息处理的三大世界、两类模型(概念模型、结构模型),理解计算机信息处理的基本步骤。

2、数据模型(结构模型)的三要素(逻辑模型)

3、概念模型(结合数据库概念设计理解)

(1)特点

(2)基本概念(实体、属性、码、实体型、实体集、联系及联系方式)(3)表示方法 ER模型(画法)

4、常用的模型(数据结构化的基础)

(1)层次、网状和关系

(2)每种模型的数据结构、数据操作、约束和存取特点。(3)重点在关系模型(详细见第2章)

数据结构(从用户的观点:二维表)常用术语:关系、元组、属性、主码、关系模式

关系模式的表示方法

关系模型必须是规范化的数据操纵与完整性

关系数据模型的存储结构

优缺点

三、数据库系统结构

1、不同的角度(从数据库管理系统和从最终用户)

2、三模式(模式、外模式和内模式)

3、二级映象与数据独立性

4、重要概念(模式、外模式、内模式、数据的逻辑独立性与物理独立性)

四、关系数据库及其操作

1、关系模型的数学依据(建立在集合代数的基础上)

2、从集合论的角度谈关系数据结构(笛卡儿积的子集)

3、关系及关系操作

(1)关系数据结构及其有关定义(域、笛卡儿积、关系、关系模式、关系数据库)

(2)关系操作:查询操作和更新

查询操作:关系代数查询、关系演算和具有双重特点的SQL

4、关系的完整性

5、关系代数(传统的集合运算、专门关系运算(投影、选择、连接和除法运算)、关系代数的写法(注意3个问题、7个例题)、关系优化。

6、关系数据库操作的标准-SQL 语言

 DDL语言(数据库、数据表、索引和视图) DML语言(查询、插入、删除和修改) DCL语言(授权和撤销权限)

 嵌入式SQL(存在问题及其对策、共享变量、游标(概念、操作步骤和打开游标的含义、游标的使用)

7、什么是视图,怎样理解?有什么作用

五、数据规范化

1、基本概念(函数依赖、完全函数依赖、部分函数依赖和传递函数依赖、码、主属性和非主属性)

2、三类数据异常以及好模式的标准

3、数据规范化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六、DBMSE的数据控制功能(系统篇)

结合第3篇,掌握好如下问题

1、事务的概念和特点、掌握系统发生故障、并发控制出现异常的实质?

2、可恢复性

什么是可恢复性、故障类型、故障恢复实现技术(数据转储与建立日志文件,掌握数据转储的形式和特点,日志文件中包含的内容)、各种类型故障的排除方法。

(1)事务故障(Undo处理,反向扫描日志文件)(2)系统故障(对未完成的事务Undo处理,已完成的事务Redo处理)(3)介质故障

3、并发控制

并发操作的三类数据的不一致性、并发控制的主要技术(封锁技术)、锁的类型及特点、封锁协议、并发操作的可串行性(概念、什么样的调度是正确的(所有的串行调度、具有并发操作的可串行化的调度是正确的、如何保证调度是正确的)

4、安全性:保证系统安全的途径、存取控制机制的组成(定义权限、合法权限检查)、自主存取控制方法的基本操作(授权和撤销权限)、理解视图机制如何保证数据的安全

5、完整性:完整性的概念、完整性约束条件、完整性控制(3点:定义、检查和违约反应、完整性五元组定义)

参考完整性的三个问题(外码是否为空、被参考关系中删除和插入元组时)

6、区别数据库的一致性、完整性和安全性。

第二部分 基本技术-数据库设计

1、数据库设计概述

2、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及每个阶段的任务、方法

3、重点掌握(需求分析阶段、概念设计和逻辑设计三个阶段)

第三部分 基本技能-SQL Server 2000的基本操作

1、数据库服务器环境配置

2、数据库及数据库对象的基本操作

3、SQL 2000的安全控制策略

4、数据库备份与还原操作

5、脚本文件

6、数据的导入与导出

需要掌握的概念

1、信息、数据、数据处理

2、数据库

3、数据库管理系统

4、数据库系统

5、概念模型

6、逻辑模型

7、模式

8、外模式

9、内模式

10、数据库独立性(逻辑独立性、物理独立性)

11、概念模型有关概念:实体、属性、码、域、实体型、实体集、联系、联系方式

12、关系模型的有关概念(元组、属性、主码、域、分量、关系模式)

13、函数依赖

14、完全函数依赖

15、部分函数依赖

16、传递函数依赖

17、码

18、主属性

19、非主属性 20、视图

21、可恢复性

22、并发控制性

23、安全性

24、完整性

25、关系

26、关系模式

27、实体完整性

28、参考完整性

29、自定义完整性 30、游标

第五篇: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教案

实验报告格式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 专业

 班级级()班  学号  学生姓名  指导老师

 攀枝花计算机学院 年月日

一、实验目的

 本次实验所涉及并要求掌握的知识点。根据老师实验前的讲授自行撰写。(小四号字,宋体)

二、实验内容:

 本次实验的内容及相关题目描述(小四号字,宋体)

三、SQL语句及运行结果  创建数据库:

在数据库节点右键新建数据库,增加和修改数据文件名,设置增长方式以及数据库逻辑名称

文件组添加Slave文件组  修改数据库:

利用SQL语句修改,删除,添加数据库文件

 删除数据库:

 

 按照实验内容编写的SQL语句或程序代码与结果显示(小四号字,宋体)

四、实验总结

 1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过程  2 .实验中产生的错误及原因分析  3 .实验体会和收获。

实验一 创建数据库(操作型)1.1 实验目的

(1)理解并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2)理解并掌握数据文件、日志文件、文件组的基本概念;

(3)熟练掌握和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管理器创建、删除、更改(包括文件组、文件大小、文件增长方式等参数)数据库;(4)熟练使用DDL语句来创建、删除、更改(包括文件组、文件大小、文件增长方式等参数)数据库。

1.2 实验内容

件组,分别是主文件组和“Slave”文件组。数据库包含两个数据文件,分别是“mymaster.mdf”和“myslave.ndf”,其中数据文件“mymaster.mdf”属于主文件组,存放在d:data目录下,文件初始大小50M,文件属性为自动增长,每次增长10%。数据文件“myslave.ndf”存放在e:data目录下,属于Slave文件组,文件大小固定为50M。该数据库有一个日志文件,日志文件名称“mylog.ldf”,文件位于c:log目录中,日志文件初始大小为50M,文件属性为自动增长,每次增长10M,最大文件大小为100M(实验时一定要保证c:Log、d:data和e:data目录存在,否则会发生错误,如果计算机d:盘或e:盘不存在,实验时须将路径调整到已存在的磁盘下);(1)创建数据库:待创建的数据库逻辑名称为“MyDB”。该数据库有两个文(2)修改数据库:将刚才创建的数据库“MyDB”的名称修改为“TESTDB”,并删除数据文件“myslave.ndf”,同时增加一个数据文件,该数据文件逻辑名称为“test“,文件名称为“test.ndf”,数据文件位于e:data(在e盘存在的情况下,如果e盘不存在,可指定道其他磁盘位置下),其他参数默认;

(3)删除刚刚创建的“TESTDB”数据库。

1.3 实验步骤

对数据库的管理(包括创建、修改、删除)可以有两种方式完成,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管理器可以完成数据库的日常管理,还可以通过查询窗口输入DDL语句完成数据库的管理。

1.3.1 数据库创建

(1)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创建数据库(2)使用SQL语句创建数据库

1.3.2 修改数据库

1.3.3 删除数据库“TESTDB”

(1)使用Management Studio删除“TESTDB”(2)使用SQL语句删除数据库

1.4 思考与练习

答:(1)什么是数据库?数据库的组成有哪些?

(2)什么是文件组?如何创建文件组?主文件组可以删除吗?

答:

(3)数据文件,日志文件各有什么作用?

答:

(4)文件增长方式有哪些?如何设置?

答:1)在新建数据库的界面中设置自动增长方式

2)利用SQL语句size设置大小,filegrowth设置增长类型,maxsize设置最大文件.(5)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与数据库的关系是什么

答:

下载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5篇可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5篇可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要求及选题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 一、 目的: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对于巩固数据库知识,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十分必要。本课程设计主要围绕两方面......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SQL教学纲要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纲要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学时与学分 课程代码: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第2学期开课; 课程总学时:48学时(理论讲授学时:24学时;实践学时:24学时) 课程总学......

    PLC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 要: 作者根据职中生的能力特点,认为plc教学适宜采用“以案例为主线的教,以任务为驱动的学”的教学模式,并介绍了其在教学过程中具体的实施过程和方法,以及一些教学体会。 关......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教学指导书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 本实验与《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相配套,适用于本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本科学生。 实验目的: 数据库系统及应用实验是本课程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

    2数据库原理课程实习2

    《数据库及应用I》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数据库及应用I课程设计》是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是《数据库及应用I》课程的辅助教学课程。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是我院的精品课程,近年来,在师资建设、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工学结合”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建设工作。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文章从课......

    “虚拟仪器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写写帮整理)

    摘 要:文章以空军工程大学为例,从“虚拟仪器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虚拟仪器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即重点在引入新的教学方法、设定不同......

    《数据库设计与实践》课程报告 ...

    《数据库设计与实践》课程报告要求要求:使用access数据库,创建某一实例的数据库,要求在报告中说明: 1、设计目标; 2、列出数据库中的表,指明关键字和属性; 3、标示出表和表之间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