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突破与有效教学—— 以“太平天国运动”一课教学设计和实施为例

时间:2019-05-12 19:10: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有效突破与有效教学—— 以“太平天国运动”一课教学设计和实施为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有效突破与有效教学—— 以“太平天国运动”一课教学设计和实施为例》。

第一篇:有效突破与有效教学—— 以“太平天国运动”一课教学设计和实施为例

有效突破与有效教学

—— 以“太平天国运动”一课教学设计和实施为例

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

李树全

去年岁末,应邀为陕西省骨干教师培训班做教学示范,讲授岳麓版历史必修一“太平天国运动”一课。最近,无意间翻阅《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7年第三期,看到任鹏杰老师的一篇文章:“服务人生:历史教育的终极取向——从根本上追问什么是有效的历史教学”。虽然很早就读过这篇文章,但这次再读,体会更深。下面,结合“太平天国运动”一课,从教学实践的角度谈一下对历史教学有效性的认识。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性为一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课程。

学生“全面发展”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通过历史学习,获得必要的历史知识,提高人文素养;二是通过历史学习,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健康成长。这也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在历史教学中,通过对教学中心、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的有效突破,是有效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一、突破教学中心,实现教学目标

一节好的历史课,应该有明确的中心和方向。教师在准备教学时,首先要确立教学中心和方向,而不是先考虑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法和手段都是为中心服务的。只有确立了教学中心和方向,才能在教学中,紧紧围绕中心,通过有效教学策略,突破中心,实现教学目标。

历史必修一的中心和主题是“政治文明历程”,揭示了人类历史从专制走向民主,从人治走向法治的发展趋势,这也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方向。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转型期,在教学中,应当把这场运动与近代中国历史发展大势联系起来,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进行定位,深刻思考太平天国运动的方向与近代中国历史发展大势之间的关系,这是本课教学的中心问题。通读本课内容,会发现一个重要概念——“平等”:它代表和体现这场运动的兴起、目的、发展和方向。

首先,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与“平等”有关。洪秀全考试落榜,他感觉不“平等”,因此他需要所谓的“平等”;《劝世良言》鼓吹“平等”,对落榜的洪秀全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中国社会长期存在的朴素的“平等”思想,深深影响着包括洪秀全在内的每一个中国人;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教”,主张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世界,对下层人民的吸引力。所有这些“平等”因素“叠加”起来,在“鸦片战争”后这样一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一场以实现“平等”为目的的农民运动爆发了。历史的偶然中包含着必然的因素。

其次,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的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把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作为“天国”的目标和任务。“平等”一词,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幻想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绝对“平等”,违背了近代历史的发展大势,也决定了太平天国运动最终是一场“梦”。

太平天国兴起之初,就出现了严重的“等级”观念——分封诸王,就已经背离了“平等”的思想;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进一步抛弃了“平等”的原则:领导集团生活腐化、你死我活的争权斗争,都是对“平

(1)

课程标准把中学历史教学定等”原则的背弃和亵渎。对“平等”思想和原则的背离,瓦解了“天国”的凝聚力,涣散了“天国”士兵的斗志,也必然影响着太平天国的命运。

可以看出,“平等”一词,贯穿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过程之中。抓住这个关键词,也就抓住了这场运动的中心,抓住了本课教学的主题和方向,即太平天国主张的“平等”,并不代表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这也就决定了太平天国运动必然失败的历史命运。

本课教学内容庞杂,围绕中心组织教学,不仅使教学内容系统化、条理化,而且有利于使学生更清晰地了解这段历史,深化对这段历史的认识,实现教学目标。

二、突破教学设计,实现教学目标

高中阶段“革命史”教学,存在这样的“习惯”——做“流水账”:一些教师总是习惯于按照背景(原因)、过程、结果、影响或意义组织教学。这本来也没有什么不对,但长此以往,必然会使历史教学陷入一种“怪圈”,学生也会陷入历史学习的“怪圈”,即历史就是原因、经过和结果。这种“做流水账习惯”的后果,往往导致教学中心不明确,历史学习没有方向;这种“习惯”,也使历史失去了它应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背离了历史的“原生态”特性。高中历史学习,不应该强调历史的专业性和全面性,更不是培养历史“专家”,没有必要做“流水账”,不应求大而全。教师应该依据课程标准,根据教学重点,进行有效教学设计,突出重点和特点,让学生感受生动、生命的历史。

“太平天国运动”一课教学有两个主要目标,一是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发展和最终失败的过程,二是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地位。本课的教学重点应该定位在“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地位”。

根据本课教学目标、教学中心、教学重点,重新整合教材内容,设计这样四个环节:

(一)以实现“平等”为初衷的“革命”

主要学习洪秀全的个人经历和太平天国运动兴起过程,引导学生思考这场“革命”的起因和目的。

(二)背离了“平等”原则的“革命”

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的史实,认识太平天国运动是如何背弃其“平等”原则的。

(三)太平天国运动的回顾和思考

简要概述太平天国运动的历程,通过补充必要的历史材料,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四)中国“革命”的代价

主要是认识太平天国运动悲烈的社会后果,促使学生思考:“近代中国究竟需要怎样的变革?” 前两个教学环节——从“以实现‘平等’为初衷的‘革命’”,到“背离了‘平等’原则的‘革命’”。既有对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发展过程的学习,又紧紧围绕本课的中心——“平等”。学生在学习中,既可以以时间为脉络,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过程;又可以以“平等”为“中心”,不断深化对这场运动的理解和认识,纲举目张,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第三个教学环节——“太平天国运动的回顾和思考”。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进行简略概述,使学生对这段历史进一步形成比较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阅读教材和史料,开展课堂讨论,史论结合,思考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地位,突出本课重点。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中国‘革命’的代价”。把太平天国运动置于中国近代历史的大背景下,引导学生思考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向,提升学生的思想,实现历史教学的终极目标。

这样设计教学,既有时间脉络,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和特点;又突出教学中心和主题,紧紧抓住学生的思想,层层推进,一步步实现教学目标。这样设计教学,也克服了长期以来僵化的历史教学模式:背景——过程——结果——影响,展现了一个“多棱”的历史,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三、突破教材限制,实现教学目标

新课程反对教师“教教材”,提倡“用教材教”。提倡课程意识,提倡教师对教材知识的拓展。对太平天国运动这一内容,课程标准的规定是:“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1)

按照课标要求,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解决这样的问题:要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哪些史实?怎样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地位?

随着史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太平天国运动的研究和认识也处于不断发现、不断发展、不断变化中。但由于各种原因,教材可能只是从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来解读和评析这场运动,不可能反映史学研究的最新动态,具有相对的“滞后性”,这是造成对太平天国性质和历史地位争论比较大的原因之一,也是学生在学习中思想比较的困惑的地方。这就要求教师在运用教材的同时,以尊重客观史实为前提,关注和合理运用史学研究的新成果、新材料,更好、更全面的诠释教材。

根据这种情况,基于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教材上的“史实”,可以组织学生学习;教材中没有的“史实”,也可以适当补充。如在学习太平天国运动兴起这一环节的时候,通过补充讲述洪秀全的个人经历,既能够反映当时中国社会的变化,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关系,让干瘪的历史知识丰富起来,这也为客观评价这场运动的性质和历史地位做了必要准备。

为进一步激活学生思维,教师也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关注一些有关太平天国运动的“另类”观点,如关注孙中山、毛泽东、蒋介石等人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述,引导学生理解他们是从哪些方面、哪些角度评述太平天国运动的?关注马克思在不同时期对太平天国运动的不同评论。如马克思在太平天国运动兴起之初,曾经这样评论太平天国运动:“这次变革,必将给这个国家的文明带来极其重要的结果。如果我们欧洲的反动分子不久的将来逃奔亚洲,最后到达万里长城,到达(这个)最反动、最保守的堡垒的大门,那么他们说不定就会看见这样的字样:中华共和国——自由、平等、博爱。”但后来,马克思改变了这一认识,对太平天国运动做了这样的评价:“(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没有任何口号,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旧统治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象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但是,只有在中国才有这类魔鬼。这类魔鬼是停滞的社会生活的产物!”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马克思对太平天国运动认识变化的原因。

材料和观点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通过多元的材料、多元的评论,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也会使学生对这场运动有更全面的认识和思考,实现教学目标。

四、突破思想桎梏,实现有效教学 中史参任鹏杰老师在“服务人生:历史教育的终极取向——从根本上追问什么是有效的历史教学”一文中说:“历史教学‘恰到好处’的境界,就在于把‘教学’升华为服务人生的‘教育’”

(2)。

著名特级教师李明海老师说:“培养学生的借鉴反省意识,应该是历史教学的最大价值追求。因为历史学科本身的根本价值在于‘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史记·太史公自序》)的“鉴往知来”功能。”的人、具有人性的人。

要实现历史教学的这一根本目标,最基本的一点,就是教学要始终以关注学生成长为目的。课堂教学是否实现了这一目的,主要看学生通过学习,获得了什么?获得了多少?正如任鹏杰老师所讲:“学生自己与自己的以前比,说说他们自己得到了什么收获,还存在什么缺陷等等”。

所以,关注学生的成长始终是课堂教学的根本着眼点。在“太平天国运动”一课教学中,无论是抓教学中心,还是抓教学设计,还是拓展教材,根本出发点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例如,在本课教学的最后,引导学生根据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结合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学习和认识,思考:“近代中国需要怎样的变革——对中国近代历史再反思”。要求学生思考近代中国历史发展大势,思考太平天国运动究竟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究竟应该如何认识这场“农民运动”?

这个问题的思维含量比较高,需要学生在这节课学习的基础上,联系整个近代中国历史,理性思考。后来有一部分学生把作业交上来,看后,让我既感意外,又感欣悦——一些学生的认识很有见地。例如,有学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反思大规模革命的血腥与破坏,理性思考社会变革。有同学这样写道:“以往,总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但重新学习这一段历史后,我看到了历史的另一面,看到了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的破坏。近代中国是需要变革,但绝对不需要太平天国这样的变革。”也有学生从人性的角度,反思这场运动。有学生这样写道:“过去学习历史的时候,总觉得革命必然要流血,所以对“死亡”这个词没有深刻的体会。通过学习太平天国运动,我看到了这场运动背后中国数以千万计生命的消失,让我感到震撼和惊恐。这是我们这个国家、民族和人民的不幸和悲哀。通过再次学习太平天国运动,我还看到了人性的弱点:一己之私,导致生灵涂炭,究竟是什么原因?确实正如老师您所讲的一句话:这是我们这个‘民族之悲’。我们这个民族有太多的不幸,有太多的流血,希望以后不要再出现这样的悲剧”。

虽然不能说学生的认识都是正确的,但是,通过一课教学,学生学会了思考,尤其学会了独立思考;学生思想认识有了明显的变化,而且是愈发理性。这难道不正是中学历史教学所追求的根本目的吗?

什么是有效的历史教学?确实很难给出明确的答案。从本课教学中得到的启发是:“现在”有效——教学要有效实现知识、能力目标。“将来”有效——教学要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参考文献:(1)《历史课程标准(试验)》(2)《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7年第3期封二(3)《历史教学》2008年第10期(3)李老师把历史教学的目标实际上也定位在“育人”层面——培养具有独立思想

第二篇:《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范文]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新标必修1第三单元[标要求]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识要求:掌握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冯云山在紫荆山区传教;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北伐、西征、东征和太平天国军事上的全盛;《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天京事变;重建领导核心;后期防御战;天京陷落。(2)能力要求:①分析洪秀全的宗教理论;②通过对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这一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识图和用图的能力;③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以培养其系统的分析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其进步性和局限性的评价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评价历史事的能力。④理解太平天国运动所体现出的农民阶级的局限性。⑤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适当引入史学界的争论,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运用史实论证观点的能力。⑥探究太平天国失败的必然原因,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发展、失败,使学生感知、认识历史事的发展过程,探求历史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2)指导学生阅读《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原道救世歌》《天朝田亩制度》等的节选资料,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史料的方法。(3)通过填写北伐、东征和西征简表,教会学生列表归纳史实的方法。(4)通过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使学生初步学会查找史料、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以及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通过介绍太平天国运动的有关书籍,指导学生学习阅读参考书的方法以及获取参考书的途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农民起义原因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是在中国刚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时,农民不堪中外反动势力的双重压迫而爆发。时代赋予了太平天国运动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中国农民战争的新特点,即在反封建同时还担负起反侵略的历史重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2)《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反封建斗争的积极性,使这场运动成为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但它只是一种空想,根本无法实现。通过对《资政新篇》的分析,使学生感受其时代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符合社会价值的情感体验。(3)太平天国的军事斗争表现了太平军将士反抗清朝统治的英雄气概,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的教育,进行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英雄观的教育。(4)通过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近代的农民运动有恰当认识。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有一定的必然性。认识太平天国运动与近代民主革命的关系:农民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但依靠单纯的农民运动无法完成民主革命任务。[教材分析]本节内容讲授1时重点: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金田起义;《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难点:拜上帝教的宗教理论;对《天朝田亩制度》革命性和局限性的分析;对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部斗争的认识。[型、教学方法]新授谈话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具设计]多媒体、投影仪等[教学过程]导入:教师提问: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回答。教师导入: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深受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社会矛盾激化。农民阶级不堪忍受,终于揭竿而起,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播放电视连续剧《天平天国》主题歌,调动学生情绪。教师: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反侵略、反封建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今天我们就学习太平天国运动的具体情况。讲授新:

一、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板书)

1、原因(板书)教师:请同学们根据本回答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学生:鸦片战争巨额的军费和赔款,全部转嫁到贫苦农民身上,使本已十分尖锐的社会矛盾更加激化。教师:外国的侵略和清政府的腐败导致中国社会矛盾的激化,广大农民被迫走上反抗斗争的道路,18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教师分析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引申出太平天国的主要矛头:反封建。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起了催化剂的作用,引申出太平天国反侵略性质。总之,太平天国运动是长期以来不断激化的阶级矛盾,在民族矛盾刺激下的总爆发。因此,我们可以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响”。

2、酝酿(1)洪秀全创拜上帝教──思想发动(板书)(投影:洪秀全塑像)教师:洪秀全是广东花县人,几次参加科举,都名落孙山,屡试不第后,受宣传基督教的小册子《劝世良言》的影响,于1843年创立了拜上帝教。为了宣传拜上帝教,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写出《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①思想: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板书)②著作:《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原道救世歌》③教义:a“皇上帝”唯一真神论b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打倒“阎罗妖”(投影:教材第4页[学思之窗]节选材料)教师:请同学们结合这材料思考,这反映了洪秀全怎样的思想?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很显然,这则材料反映了以洪秀全为代表的中国农民千百年来所要求的摆脱封建压迫、封建剥削的强烈愿望,号召人们为实现平等自由而斗争。教师比较拜上帝教与基督教思想的不同,指出洪秀全对基督教进行了改造和利用,以适应农民战争需要,主张信仰上帝且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但又不同于基督教中死后升入天堂的说法,认为地上也有天国。这些是洪秀全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它奠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理论基础,对广大劳动人民具有很大的号召力,从而分析其反封建性。教师进一步指出拜上帝教起了动员广大群众加入反清行列的作用,但它并不是科学的理论。(2)太平天国领导核心的形成──组织准备(板书)教师:最初加入拜上帝教的只有洪秀全的同学冯云山、族弟洪仁玕等几人,在洪秀全从事宗教理论研究宣传的同时,冯云山在广西桂平紫荆山区传播拜上帝教,发展焦土,开展反封建斗争,势力发展到周围数百里。冯云山经过艰苦的努力,在紫荆山等地区发展了万余会众,并逐渐形成了以洪秀全为首的有杨秀清、冯云山、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人组成的领导核心。他们决心借助“上帝”的权威,推翻清朝的统治,下面我们就一起先来了解一下太平天国前期的斗争。

3、兴起和发展(投影:《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①

金田起义──运动爆发181年(板书)教师:181年初,各地拜上帝会会员2万人携带各种武器齐集桂平县金田村,洪秀全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这表达了起义农民要实现“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愿望。从此,气势磅礴、波澜壮阔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开始了。金田起义后,太平军由于受到清军围堵,转战至武宣东乡。在此,洪秀全称“天王”。之后,太平军北上,9月攻克永安。(2)永安建制──初建政权(板书)教师:洪秀全在永安整顿建制,分封王爵,初步建立政权。(投影:《永安封王表》)此时,清军3万余人包围了永安。由于城中粮盐弹药缺乏,使太平军陷入困境。第二年春,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北上,出广西入湖南。南王冯云山和西王萧朝贵先后在全州战役和长沙战役中牺牲。两位将领的早逝,对太平天国是重大的损失。之后太平军继续北上,183年初,太平军攻克武昌。不久,在洪秀全、杨秀清指挥下,太平军从武昌出发,沿江东下,连战连捷,183年占领南京。②

定都天京──同清对峙(板书)教师:太平军占领南京后,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政权。太平军从金田起义、永安建制、进军武汉到定都天京,历时两年三个月。天京这个政权巍然屹立于南方,同清政府的北京政权遥相对峙,坚持斗争长达十余年之久,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教师提问:太平军胜利进军的原因有哪些?学生各种回答。教师总结:主要是因为洪秀全等制订的斗争目标比较明确;太平军纪律严明,人民群众热烈拥护和支持太平军;清军腐败无能。教师: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清军在天京附近建立了江南、江北大营以围困天京。为了巩固政权,推翻清朝统治,太平军又进行了北伐、东征和西征,军事上达到全盛。(4)北伐、西征和东征──军事上全盛(板书)(投影:《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①北伐(板书)教师:要推翻清朝统治,太平军必须北伐。183年,在东王杨秀清统一指挥下,太平天国派林凤祥、李开芳率兵北上。(结合地图)北伐将士从扬州出发,经安徽、河南等地进入直隶,攻到天津郊区。咸丰帝慌忙宣布京师戒严,从各地调兵阻挡北伐军。北伐军进行了两年浴血奋战,终未取得成功,最后失败。教师要求学生看书回答北伐的意义。教师指出:北伐的同时,东王杨秀清统一指挥下,太平天国还进行了西征,北伐和西征是并举的。②西征(板书)教师:要巩固天京大本营,控制长江中游,必须西征。183年,太平天国派赖汉英率兵西征。连续夺取安徽、湖北的重镇,进入湖南,与汉族地主武装、曾国藩的湘军交战失利。18年,杨秀清派石达开指挥西征军,在鄱阳湖打败湘军,急得曾国藩要跳水自杀,西征军取得了很大胜利,后进入江西,占领许多州县,巩固了天京革命大本营。西征的胜利使千里长江变成了天国的一条内河。北伐、西征之后,太平天国又进行了东征。③东征(板书)教师:为断绝清政府的财源,充实自己的经济力量,186年,燕王秦日纲率太平军东征。夺取扬州,攻破江北大营。又与石达开会师,一举摧毁江南大营,解除了天京之围。至此,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革命声威震撼全国。(投影:《北伐、东征和西征简表》,教师要求学生完成)措施目的时间将领意义北伐

西征

东征

教师: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除了在军事上采取一系列行动外,在运动的前期和后期还分别颁布了指导性的文《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二、《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板书)教师: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一个重要的文。这就是《天朝田亩制度》。(投影:《天朝田亩制度》书影)(1)《天朝田亩制度》──建国纲领(板书)教师:《天朝田亩制度》从字面上理解是太平天国的土地制度。但实际上它不仅涉及土地问题,同时还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司法等各个方面的社会改革措施。它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因为以土地问题为核心,所以称为《天朝田亩制度》。《天朝田亩制度》既以土地问题为核心,那我们来看看它是怎样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的。(投影:“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这是太平天国处理土地问题的原则,也就是天下的土地归天下的人耕种。这里,有关”天下田”当时的占有形式是谁的?学生思考并试图做答。教师:(启发)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其核心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也就是说天下田大多是地主阶级的,而现在把天下田,包括地主阶级的土地拿来收归公有,分给天下所有的人,包括占大多数人口的农民来耕种。这就意味着要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摆脱封建剥削,获得土地是千百年来广大农民最迫切的要求。中国历史上,农民在历次斗争中也都提出过类似要求,如“均贫富”、“均田免粮”等。但像《天朝田亩制度》这样,把农民的斗争目标提出的如此明确,这还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它把农民反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要求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从这里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鲜明的反封建革命性。“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这是分配土地的一个原则;还有一个要遵循的原则就是“无处不均匀”。如何才能做到平均分配土地呢?(投影:“凡男妇每一人自十六岁以上受田,……,则十五岁以下减其半……。”)从这段资料中,你能看出平均分配土地有哪些标准呢?学生思考并进行讨论。教师:从这段资料中不难看出平均分配土地,一是依据人口,不论男女,以户为单位,人多就多分,人少就少分;二是依据年龄,凡十六岁以上的人都可得到土地,十五岁以下就减半。太平天国除了平均分配土地以外,还平均分配产品。(投影:“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按照“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规定:农民每年收获所得,除生活必须外,其余一律上交国库。如有婚丧等事,则由国库发给一定数量的钱币和实物。通过这些详尽而细致的规定,太平天国是想使每一个公民都能永保一份平均财产,建立这样一个理想的社会。(投影:“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这是太平天国设计的理想蓝图,这一美好社会能否实现呢?请同学们从《天朝田亩制度》分配土地的原则和方法入手,并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来思考这一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总结:《天朝田亩制度》从分配土地和产品的原则来看,废除封建所有制固然是革命的,但它是把消灭剥削、消灭贫困的理想建立在落后的小农经济基础上,这是不切合农民觉悟和脱离农民思想实际的;同时,小生产者所能提供的财富是有限的,无法满足“人人饱暖”的要求。从分配的方法来看,也有很多问题无法解决。平均分配土地使农民平均得到一份土地,但同时又规定每年收获只能留下维持生活的份额,其余生产生活资料同归圣库。这样的规定自相矛盾,多生产对农民不但没有实际好处,而且还会挫伤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其结果不会带来人人饱暖,只会造成普遍贫困。再从客观环境来看,连年征战无法保证一个安定的环境来实现这一方案。所以,《天朝田亩制度》只是一种空想,根本无法实施。那么,应如何评价《天朝田亩制度》呢?教师指出可从革命性、空想性、落后性三方面进行评价。教师:除了运动前期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外,太平天国的指导性文还有后期颁布的《资政新篇》。(2)《资政新篇》──治国方案(板书)投影:《资政新篇》书影)教师:189年冬,洪仁玕为振兴太平天国,提出了改革内政的治国方案──《资政新篇》,它都有哪些内容呢,请同学们看书回答。同学们从政治、经济、文教等方面回答。教师分析:《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在“向西方学习”上,超过了同时代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主张,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但它没有把发展资本主义与消灭封建剥削制度联系起来,没有同太平天国当时现实斗争联系起来,只字不提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因此这个方案得不到太平天国广大将士的拥护,对太平天国的现实斗争没有任何积极作用。由于当时中国还不具备实现这一政纲的社会条(强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且,太平天国迫于当时严峻的形势,《资政新篇》没能实行。教师布置下作业: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异同点。教师:186年,当太平军东征胜利,军事形势一片大好之际,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由于争权夺利,矛盾却日渐尖锐化,导致天京变乱发生,天国的事业开始由盛而衰。

三、太平天国的失败(板书)(1)天京变乱教师: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的领导人革命进取心逐渐减退,腐朽思想开始滋生。在天京,诸王模仿封建统治者大兴土木、建筑王宫。(投影:《天王府》、《太平天国天王府石舫》)从《天王府》画面上可以看出天王府的威严和等级的森严;从《太平天国天王府石舫》画面上可以反映出天王的享乐生活。天王身居宫中,生活奢靡;东王外出,仪仗达千人之多;各王还通过家族、部下等关系结成派系集团,分别控制军队、争权夺势,终于在186年秋演化为一场大变乱。教师讲解经过、投影:教师分析影响: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从战略进攻走向战略防御的转折点。经过这场变乱,太平天国元气大伤,出现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危险局面。敌人得到了喘息之机,重建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太平天国的军事斗争开始转入防御阶段。(2)太平天国的防御战(板书)①重建领导核心──英王、忠王、干王。②后期防御战教师提问:为了打破敌人的包围与封锁,挽狂澜于既倒,拯救岌岌可危天国事业,进行了哪些军事斗争?学生看书回答。(投影:再破江北大营—三河镇大捷—再破江南大营—受挫上海—安庆失守─天京沦陷)教师简要讲解:188年,陈玉成、李秀成击溃了江北大营,随后,太平军又获三河镇大捷。1860年,太平军依洪仁玕计策率兵奔袭杭州,这一计策实际上就是古代“围魏救赵”的战术,清军调江南大营将士驰援杭州,李秀成回师,与陈玉成会师,江南大营被击溃,打破了清军对天京的包围,同时为太平军进取江浙奠定了基础。破江南大营后,李秀成乘胜东征苏南,连战连捷,一直打到上海近郊。在进攻上海的战役里,英法侵略军也撕下中立伪装,配合清军袭击太平军。太平军英勇苦战,不敌联军,退回苏州。正当太平军同中外反动势力在江浙激战时,湘军再次包围安庆。陈玉成从浙江回师安徽以解安庆之围,但激战几月未能成功,安庆终于陷落,天京失去屏障,陈玉成退守庐州,1862年因歹徒出卖,陈玉成被俘,面对审问,陈玉成大义凛然,厉声斥道:“大丈夫死则死耳,何铙舌也!”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26岁。他的牺牲是太平天国后期的一个重大损失。清军占领安庆后,全面进攻太平军,进而围攻天京。太平军展了天京保卫战。(3)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板书)1862年初春,清军分三路进攻太平军:曾国藩之弟曾国荃率湘军主力进攻天京;李鸿章率淮军和英国人戈登的“常胜军”进攻苏州、常州;左宗棠率湘军一部进攻浙江。曾国藩坐镇安庆统筹策应。天京告急,李秀成回师,救援天京。在城外,太平军与湘军恶战,到1864年,天京外围已无回旋余地,城内将士食野草充饥,而围城湘军又增至万余人,太平天国危在旦夕。6日,洪秀全病逝。但太平军将士仍固守天京,同心同德,决心与天国共存亡。湘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沉重代价。不久,天京城破,太平军将士又与湘军展开巷战,宁肯战死,决不投降。7月,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失败,但天国的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中国人民抗争史上的壮丽篇章,其顽强斗争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四、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失败的原因及历史意义、教训(板书)教师: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史学界有人认为是一场旧式农民革命,有人认为带有资产阶级性质,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同意哪一种观点。学生进行讨论。教师: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我们现在不做统一的界定,但有一点大家是能够达成共识的,即这场运动是农民战争,是以农民为主体的,由农民来领导的战争。作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斗争水平最高的农民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历时长达14年,席卷十多个省份,并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尽管如此,最终还是归于失败。那导致其失败的原因有那些呢?(提示学生从领导力量、斗争对象,内因、外因,主观、客观等角度分析)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主观: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教师:那么这场运动的意义又有哪些呢?总结:①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溃。②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③一些领导人主张学习西方,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④思想上、组织上较以往农民起义高出一筹,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⑤同亚洲各国人民的斗争相互推动、相互影响,共同打击西方殖民主义者。教师:请同学们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教训学生发言。教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阶级不可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教师小结:鸦片战争后,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激化,太平天国运动爆发,这次农民战争呈现出新的特点:①在反封建的同时承担了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任务,因此称其为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它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灭,这是以往农民战争所不曾遇到的新情况。②近代的中国农民已经能够放眼世界,从西方寻找自己的思想武器。③颁布了前所未有的土地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尽管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平均主义不可能实现,但明确的平均分配土地的纲领是几千年来农民阶级梦寐以求的愿望。因此说,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尽管它有诸多新特点,但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它不可能有先进的科学的革命指导思想,不可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因此它仍然是旧式农民战争的继续。它最终也不可能给中国指出光明前途。投影:和太平天国运动相关的一些外书籍罗尔纲著:《太平天国史》茅家琦主编:《太平天国通史》郭毅生著:《太平天国经济史》张一文著:《太平天国军事史》巩固练习1.洪秀全在《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中提出来要共击之的“阎罗妖”是指A.清朝最高统治者

B.外国侵略者

.中外反动势力

D.地主豪绅答案:A2.《天朝田亩制度》关于“分田”规定的实质是:A.实施男女平等的分配方案

B.贯彻平均主义的基本原则.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D.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答案:3.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既有革命性,又有封建落后性,造成这种双重性的根本原因是:A.太平天国领袖们的主观愿望

B.农民阶级的经济地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答案:B4.《资政新篇》在当时不可能实行的根本原因是()A.缺乏能够实行的社会条

B.列强的侵略.体现的经济思想落后

D.军事斗争非常紧张答案:A.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旧式农民起义的局限性

B.拜上帝教不合中国国情.在军事策略上屡犯错误

D.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答案:A6.太平天国运动之所以被看作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是因为它A.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B.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担负起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D.规模大、时间长,建立了革命政权答案:后作业教材49页练习。

第三篇: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曲靖一中历史组 欧小兰

导入:央视在2001年太平天国运动150周年时拍了一部电视剧《太平天国》,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反响。而就在150多年前,中华大地上爆发了一次农民运动,它究竟是怎样兴起?又是怎样走向盛世的?最终,短短14年的时间为何就宣告失败了呢?带着这些疑问,进入我们今天的学习。[同时板书]

一、兴起

(一)原因

师:请大家根据PPT打出的材料,结合教材相关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PPT打出相关材料)学生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回答:

1、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2、阶级矛盾的激化

3、自然灾害严重 师:(总结点评)非常好,太平天国运动前的几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连年不断地灾害使本来就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农民生活更加困苦,“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因此,阶级矛盾的激化成为了这场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自然灾害严重成为直接原因。[过渡]有一句话叫“时势造英雄”,一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战争即将爆发,这场运动该由谁来领导呢?他为这场起义做了哪些准备?他用什么分散的农民团结起来?

(二)准备

1、创立“拜上帝会”→特点:

(PPT显示材料,让学生根据材料发现“拜上帝会”不是某一家思想的集成,而是多家思想的结合。)洪秀全说:“上帝当拜,普天之下皆兄弟。”他指出:“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只有把那些违反上帝之真道的妖魔推翻,才能建立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社会。” 师:通过阅读材料,大家发现这里面都包括那些思想? 生:(在教师的提示下总结):基督教教义、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平均主义(同时教师板书)师:思想创造出来后,需要做什么才能将农民团结起来? 生:宣传

2、冯云山到紫荆山区活动,建立根据地。

[过渡]做好一切准备后,一场起义正式爆发了。下面我们来共同探讨太平天国是如何完成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的。

(三)过程

让学生阅读教材,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选出代表回答。与此同时,教师PPT展示。

1、金田起义

2、攻占永安,分封诸王

3、攻占武汉三镇

4、攻占南京,改名天京 之后,教师提问。

师:为何阶级矛盾早就尖锐的情况下,会在1851年1月起义正式爆发? 生:思考并回答 师:(适当总结补充)此时正逢洪秀全38岁生日,1月11日是洪的生日。师:攻占永安,分封诸王,为何会选择用东王节制诸王? 生:思考并回答

师:这其实来源于杨秀清的“天父下凡附身”,在起义之前,冯云山由于四处宣传“拜上帝会”的思想用来召集人民,被清政府抓捕。又逢洪秀全南下广东,已经召集回来的农民出现群龙无首的局面,人心开始涣散。为了稳住人心,杨秀清假装天父下凡上身,号令大家,加上金田起义至今的战绩卓越,所以此时选择用东王号令诸王。此时天父上身能稳定军心,但发展到后期,杨秀清就用一招来与洪秀全争权,两者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过渡]师:政权建立后,接下来该怎么做?

(出示示意图,让学生分析当时太平天国面临的形势,思考接下来该如何做?)

二、发展(板书只展示三个大标题)

(一)北伐—目的:推翻清政府

(二)西征—目的:巩固天京大本营

(三)天京突围—目的:切断清政府的财源,充实自己的经济实力

1853年,太平天国派林凤祥、李开芳率领2万太平军北上,刚开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到了天津附近,清政府迅速调集精锐部队前往镇压,这次运动失败了。与此同时,要想守住位于长江下游的天京只有保住长江中游,所以北伐的同时又进行西征,刚开始是想攻占安庆、武汉后南下控制南部中国。在湖南遇到曾国藩的湘军,连战失利。1855年石达开支援,在湖口、九江大败湘军。曾国藩气愤交加,几次要跳江自杀,都被部下捞起来。定都天京后,清政府的军队就尾随而来,建立了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为了突围,也为了切断清政府的财源,充实自己的经济实力,又进行了天京突围。江南一带位于天京的东边,所以又称为东征。

[过渡]就在军事上十分顺利的时候,太平天国内部出现问题,使前线的西征、天京突围被迫搁置,清政府也得到了喘息的机会。由此,太平天国出现转折。

三、转折:天京事变

(一)原因:

让学生讨论,为何会出现争权夺利?其实就是小农阶级目光短浅,安于现状,满足于小小的胜利。与此同时,打出PPT中的几张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太平天国的腐败有如清政府。享受之余一定会出现分权不均,所以发生矛盾。最后得出结论。

1、小农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

PPT显示有关杨秀清“逼封万岁”的资料,让学生知道这件事情发生后天京事变就出现了。所以,2、逼封万岁(直接原因)

(二)经过

让学生讨论后,请学生展示。(请一名学生上讲台具体讲解并画出一副简易的示意图)杨威胁到洪,洪召回韦昌辉等人,韦杀害杨,石斥责其杀人,韦一怒之下想杀洪,反被洪所杀。洪猜疑石,石最后出走。

(三)影响

学生会说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让学生思考转这点表现在什么地方?并请学生回答。

1、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

2、国中无人、朝中无将

四、失败

(一)时间:

(二)标志:

(三)原因:

太平天国从1851年金田起义到1864年,发展如此迅速的一场农民运动为何会走向失败呢?让学生小组讨论并请代表回答。

1、主观:小农阶级自身的局限性;战略上的失误

2、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提示学生哪个才是失败的根本原因

(四)意义和启示1、2、启示:小农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课堂小结]:农民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农民阶级不能救中国,那到底哪个阶级才能救中国呢?事实证明,只有中共领导的无产阶级才能救中国,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所以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板书设计:

一、兴起

(一)原因:1、2、3

(二)准备:

1、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特点:

2、冯云山到紫荆山区活动,建立根据地

(三)过程:1、2、3、4

二、发展

(一)北伐—目的:

(二)西征—目的:

(三)天京突围—目的:

三、转折:天京事变

(一)原因:

1、根本原因

2、直接原因

(二)经过:

(三)影响:

四、失败

(一)时间:

(二)标志

(三)原因

1、主观

2、客观

(四)意义和启示

第四篇: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太平天国运动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如何将它教授得既让学生有新鲜感,又能符合高中教学和考试的需要?作为一个历史事件,我们一般都是从原因、过程、结果和影响等方面学习和掌握。如何从抓住教材的提纲和思路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这个知识点,今天我们集体探讨这一课的教学设计。

一、关于太平天国的原因 教材明确讲到了三点:

一、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

二、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

三、自然灾害严重。根据这三点原因,可以这样归纳:

首先是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即是封建统治者和广大人民之间的矛盾激化的结果,这应该是太平天国发生的根本原因。其次,鸦片战争等导致的民族矛盾更加激化了本身就很尖锐的阶级矛盾,它加速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第三,自然灾害往往是农民战争发生的导火索,或者说是直接原因。太平天国也不例外。

二、关于太平天国的过程

教材用了较大的篇幅进行表述,涉及到两节的大部分内容,作为高一的新生,学生学习起来难免会层次不清、顾此失彼,如果我们能够用几个关键词进行连缀,掌握起来就方便和轻松多了。

这七个关键词是:准备、兴起、发展、高潮、转折、防御、失败。

首先是“准备”。洪秀全为了发动起义,进行了三个方面的准备:

1、宗教,创立拜上帝教。

2、理论,撰写多篇文章。

3、组织,建立拜上帝会。

其次是“兴起”。1851年,洪秀全率领自己的武装在三个地点进行了初步的斗争:金田起义,东乡称王,永安建制。其中永安建制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自己的政权。

第三是“发展”。1852-1853年,太平军继续北上,并在武昌挥师东进(可以概括为“北上东进”),定都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正式建立起同清政府对峙的农民政权。其中《天朝田亩制度》的两大内容是:土地分配和产品分配。对它的评价可以用革命性、空想性、落后性来归纳。第四是“高潮”。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根据面临的三大形势,采取了三大行动:北伐、西征、东征。虽然北伐失败了,但是西征、东征取得很大战果,标志着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第五是“转折”。1856年,因为领导集团的矛盾激化,出现了领导人之间相互残杀的“天京变乱”,严重削弱太平天国的力量,使之由战略进攻转入了战略防御时期,成为太平天国的转折点。

第六是“防御”。天京变乱后,洪秀全重整旗鼓,建立起新的领导核心。1858-1864年先后又进行了七次战争:攻破江北大营、三河镇大捷、攻打江南大营、东征苏南、攻打上海、安庆保卫战和天京保卫战。前四次战果明显,第五次严重受挫,后两次遭到失败。其中受挫和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太平天国遇到的新情况,就是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和联合镇压。

最后是“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着坚持了14年之久的太平天国运动最后失败了。

三、关于太平天国的结果和意义 教材将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归结为两大方面,其中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应该是根本原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利用宗教发动起义,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和落后性,相互残杀的天京变乱。

太平天国的意义有五点:

1、打击封建统治,加速封建主义的衰落,这应该是最主要的功绩。

2、同时担负反封建和反侵略的双重使命,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3、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主要体现为《天朝田亩制度》突出反映农民阶级的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几千年农民战争的思想结晶。

4、《资政新篇》是中国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5、是“亚洲革命风暴”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世界殖民主义以打击,具有世界意义。

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的一场反封建和反侵略的农民战争,它的失败,说明农民阶级不可能单独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附:《太平天国运动》自学提纲

1、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有哪些?其中根本原因是什么?怎样理解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

2、说出太平天国运动过程的七个关键词。

3、洪秀全为发动起义进行了哪些准备,有何特征?太平天国政权初步建立和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4、《天朝田亩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怎样理解其革命性、空想性和落后性?

5、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面临什么形势?为此他们采取了哪些行动?结果如何?

6、什么是天京变乱?它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影响?

7、太平天国后期进行了哪些防御战?每次战役的结果如何?其中遭遇的新情况指的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8、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其中根本原因在哪里?有何具体表现?

9、说明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意义和启示。

10、为什么说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较,它有哪些新特点?

第五篇: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二)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二)五、天京变乱(板书)1.原因(板书)

师: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的领导人革命进取心逐渐减退,腐朽思想开始滋生。在天京,诸王模仿封建统治者大兴土木、建筑王宫。(投影:《天王府》、《太平天国天王府石舫》)从《天王府》画面上可以看出天王府的威严和等级的森严;从《太平天国天王府石舫》画面上可以反映出天王的享乐生活。各王还通过家族、部下等关系结成派系集团,分别控制军队、争权夺势,分裂的危机愈演愈烈。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的斗争,终于在1856年(板书)秋演化为一场大变乱。2.经过(板书)

师:关于天京变乱的过程,初中知识和上节的课前演讲都已涉及。请同学们看投影,随老师一起来回忆。(投影:《永安封王表》复合投影片)生:(随老师一起回忆)

师:这是永安建制时洪秀全分封的诸王。其中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在前期斗争中先后牺牲;(在相应的位置盖住)剩下的领导人都卷入了天京变乱中。变乱的焦点和起点是洪杨之争。洪秀全借韦昌辉杀了杨秀清,(盖住)但韦昌辉在执行中肆意滥杀,继而被处死。(盖住)接着,石达开主持政务时被洪秀全猜忌,于是负气出走,在四川大渡河边全军覆没。(盖住)3.影响(板书)

师:经过这场变乱,领导层就只剩下洪秀全一个人了。太平天国元气大伤,出现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危险局面。敌人得到了喘息之机,重建江北、江南大营,再次围困天京。此时,洪秀全大胆提拔青年将领陈玉成、李秀成,并封为英王、忠王,封族弟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复合投影)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小字来了解这三位将领。生:(阅读教材)

师:这三位将领中陈玉成、李秀成年轻有为;干王洪仁玕的政绩则在于,他提出了很有名的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资政新篇》。(投影:《资政新篇》书影)《资政新篇》提出的改革方案涉及政治、经济、文教、外交各个方面。天京变乱后,太平天国的军事斗争开始转入防御阶段。

六、太平天国的防御战(板书)

师:太平军在这一阶段进行了哪些斗争?请阅读第25——26页有关内容,同时在书上做出标记。(准备《太平天国后期斗争形势图》)生:(阅读并思考)

师:请一位同学用概括的语言,以标题形式将几次重大斗争写在黑板上。同时,请同学们在地图上迅速寻找涉及的地名。生:(按要求在黑板上写出这一目的几个子标题,其余同学阅读地图)师:(修改并讲解)1.

破江北大营。2.

三河镇大捷。3.破江南大营。4.上海战役 5.安庆保卫战

6.天京保卫战(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板书)

太平天国运动距离今天已经一个多世纪了,它留给我们后人很多很多的思考。现在再来看历史上的这一幕,我们应如何来评价呢?

七、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1.性质(板书)

师: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请同学们看第27页注解。史学界有三种观点。思考一下,你同意哪一种观点。注意,你的观点必须以史实为依据。在这里给一个提示,性质的判定可以从斗争目标、纲领、口号、任务、成果等方面来考虑。同学们的见解不同可以辩论。生:(持不同观点的同学各派一名代表进行辩论)师:(适时停止辩论)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我们现在不做统一的界定。只要能够以史实说话,且你的史实能够与论点一致,那你的观点就能立住脚。现在看来,不管哪一种观点,大家能够达成共识的是这场运动是农民战争。即以农民为主体的,由农民来领导的战争。有了这点共识,我们再分析其失败原因时就容易一些了。2.失败原因(板书)

关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教材已经做出了分析。请同学们迅速浏览并作出标记。生:(阅读并作标记)

师:从书上的分析你能否看出,分析某一事件的原因应怎样入手?

生:(思考并做答)

师:分析原因要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入手。也就是书上提到的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我们先看主观方面。关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观原因,其一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一起找一找局限性表现在什么地方? 生:(思考并作答)

师:(归纳)最突出的一个表现就是我们上节课所分析的《天朝田亩制度》。由于农民是小生产者,有自身无法克服的种种局限性(狭隘、保守、自私、分散)。在思想上,没有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理论;在政治上提不出正确的革命纲领、没有建立先进的政权组织;组织上无法克服宗派主义和保持内部团结。

失败的主观原因之二是战略上的失误。太平军从金田起义后,北上途中打了许多胜仗,但却弃地不守,得而复失。打到天京后,太平天国手里就只有一个天京了。各地反动统治重新恢复,严重威胁着革命政权;再如前面分析的北伐失败原因也属战略上的失误。

外因是条件,内因是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太平天国内部存在许多弱点,可是它所面临的敌人除满族贵族、汉族地主外,还有我国农民战争史上第一次遇到的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这些反动势力之间虽然有矛盾,但是他们对农民战争的敌视却是一致的。这样,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绞杀了太平天国革命。

太平天国的悲剧说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尽管如此,太平天国在历史上的功绩却不可抹杀。3.历史功绩(板书)师:教材将反封建作为首要的历史功绩。你们对这一点怎样理解?

生:(思考并回答)

师:(归纳总结)因为推翻封建统治是历史的潮流,而太平天国在很多方面都严重地动摇了清朝反动统治的根基,猛烈地冲击了当时的封建经济制度。太平天国革命是顺乎历史发展要求的。所以其反封建性是首要的历史功绩。

反封建的同时,太平天国又担负起反抗外来侵略的任务。请同学们在课本上找一找相关史实。生:(翻阅教材)

师:(总结并引导)开展大规模的武装斗争是反抗的一个重要内容,前面在讲上海战役时曾经谈到过。除了武装斗争外,还有没有其它斗争的形式?(投影。材料“太平军占领宁波后,1862年英商怡和洋行档案中记载:连一箱鸦片都没有卖得出去。”“英商满载生丝的轮船经过角直镇,不肯向太平天国税局纳税,被扣压。英国领事强为干涉。太平天国提出抗议:太平天朝定制,商货经过税局,有一定之税金,今贵国商人之行为,既违定制,而贵国官长强为干涉,于国际交谊甚不合。特此告之。”)生:(阅读并思考)

师:从材料中能看出太平天国在对外贸易时所持什么态度? 生:(思考并回答)师:(归纳小结)太平天国主张对外通商,平等贸易,否认外国侵略者强加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在中国的侵略特权。太平天国一方面严禁鸦片贸易。当鸦片贸易的消息传到香港、新加坡、英国等地后,鸦片贩子哀叹:“上等鸦片不断跌价!”另一方面,太平天国规定外商货物同样交纳税金。这样,外国侵略者原想把中国变为第二个印度的企图破产了。无论是武装斗争,还是经济斗争,太平天国都使侵略者强烈感到中国人是不可侮的。太平天国坚持正当贸易,反侵略,以及维护民族尊严等主张是符合中国人民利益的。太平天国的历史功绩还在于对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有深远的影响。同学们所熟知的伟大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孙中山从小就爱听太平天国的故事,并以洪秀全第二自诩。太平天国提出的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因为这一方案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具有进步意义。它所主张的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对后人具有启迪作用。太平天国运动还具有世界意义。请同学们回忆世界近代史上,发生在19世纪中叶的第一次民族解放运动高潮,其中哪几次起义影响较大? 生:(回忆并作答)

师:这几次起义中,又以太平天国运动的规模最大,坚持时间最长,参加群众最广泛。这些斗争虽然缺乏联系,但反对的却是共同的敌人——欧洲资本主义的殖民势力。太平天国和这些国家的革命斗争互相影响,互相推动。

至此,我们对太平天国革命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到图书馆去阅读有关书籍。其中有一本书值得一提,就是上海上民出版社出版的《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这部书提供了有关太平天国的比较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作者呤俐是当时一个少有的“不顾个人利害并且怀着博爱精神来研究广大中华帝国的幸福和前途的欧洲人”。从一个外国人的视角重新审视发生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这场伟大农民运动,或许你会有更新更客观的认识。

师:今天课后的练习内容是请同学们据自己的认识和逻辑思维方法设计一个太平天国运动的知识结构图。形式不限,但要让别人一下就能看清知识的脉络,了解这一运动的概况。

下载有效突破与有效教学—— 以“太平天国运动”一课教学设计和实施为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有效突破与有效教学—— 以“太平天国运动”一课教学设计和实施为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有效教学设计浅谈

    谈有效教学设计应具备的要素和注意事项 最近参加了教师远程培训,在培训中观看了专家的讲座和名师的授课视频,收益很多,下面也谈谈自己对有效的教学设计的认识。 1、必须体现课......

    有效教学设计

    “我们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什么?如何构建有效的教学设计?所谓教学设计,简单地说,就是指教育实践工作者(主要指教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具体......

    有效教学设计

    结合《虎门销烟》案例,谈谈语文课堂教学环节的有效设计 . 近来对于“有效教学”的研究论文热切多的多了起来。“有效教学”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有效教学。关于有效教学,仁......

    有效教学教学设计与反思大全

    教学设计与反思 课题:平移和旋转 科目: 小学数学 提供者:朱有志 一、教学内容分析平移和旋转是常见的、也是比较简单的运动方式,教学平移与旋转的知识,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实李树全[精选5篇]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实录 (2012-11-26 20:13:01) 转载▼ 标签:分类: 小课题 杂谈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实录 李树全 教学目标: 1.知道“拜上帝教”的主要思想主张,认识其实质......

    11 太平天国运动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1知识与技能: ①识记:拜上帝教的创立、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天京定都、北伐西征、东征、《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等基础知识。 ②理解:太平天......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横县二高历史组覃永达 课程标准: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太平天......

    以环境促进有效教学

    以环境促进有效教学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马克思 学习,是一项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的事情。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等等,无不对学生的学习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