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迪人教版必修一第十一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修改)

时间:2019-05-13 00:32: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安迪人教版必修一第十一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修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安迪人教版必修一第十一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修改)》。

第一篇:安迪人教版必修一第十一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修改)

人教版必修一第十一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修改版)

安 迪

(华中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 2011级 2011211194)

教学目标: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史实,包括背景、过程、失败的原因等。

2、认识《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内容和局限。

3、培养学生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

4、认识农民阶级的局限,反思农民运动对于中国历史所起到的作用。

5、理解中国近代化的使命。

学情分析:

此次教学的对象是武汉市重点中学高一年级重点文科班,学生历史素养较好。

教材分析:

1、课程在教材中的作用:太平天国运动的讲解对于学生理解鸦片战争的后果和洋务运动的兴起作用尤大。同时对于理解中国历代农民运动的特点和局限也很有帮助。讲解清楚,对于学生把握近代历史的走向特别关键。

2、课程共有三个子目,从金田起义建国到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和天国悲剧。分别从太平天国兴起的背景,过程,失败的原因、颁布的纲领多个角度去讲诉太平天国运动的整个始末。在讲解的过程中,笔者打破教材既定的知识框架,从新从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背景、过程、失败的原因展开授课,在讲完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过后,把《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一起讲解和比较。最后落实到太平天国运动所建立的新社会没有逃离中国历史的周期循环,无法救中国。而中国的未来必须是近代化。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天朝田亩制度》

难点:对于《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对于农民阶级局限性的认识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教师:从上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在鸦片战争后不久,中国大地上又发生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运动—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太平天国运动。与之前的历次农民起义不同,新的时代背景赋予了它很多新的内容。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可以从中窥探出那个急剧变动的时代。

正式开始新课:

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背景】 教师:

提到太平天国运动,我们就必须提到一个人,那就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天王洪秀全。我们不妨先通过他写的一首诗来对他有一个直观的印象。我想请一个同学读一下。

材料一:洪秀全的诗《斩邪留正》 学生:… 教师: 很好。读完这首诗,你对洪秀全有一个怎样的大概印象?这首诗写作于他第三次考秀才失败之后。他有没有灰心丧气,消沉低落呢?没有,依然很有志向,要太平一统光世界。所以洪秀全是一个有着远大志向的人。只可惜,时运不济。四次乡试都没有考取。再加上家庭背景特别普通,出生在广东花县的一个农民家庭。如果换做是你,考高四次都落榜了,家庭也无法提供给你更多的支持,你会做何感想。会不会觉得这个世界特别不公平。一方面,出身卑微,一方面付出没有回报。洪秀全当时也是这么想的。非常失意,对于现存的社会有很多的不满。恰好在这个时候,他在家中偶然翻到了以前在广州考试时得到的一本宣扬基督教的小册子,叫《劝世良言》。基督教宣扬,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这样一种平等的观念让洪秀全大为赞同,从中得到了很多的慰藉。但是,基督教也教导我们要学会驯服,圣经中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别人打你左脸,你要把右脸也给他。这样一种逆来顺受的观念,你们觉得有着立志要成就一番事业的洪秀全会接受么?显然是不会被接受的。所以,洪秀全并没有完全的接受基督教,他只是借鉴了基督教中的某些教义,并结合儒家的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自己创造了一个宗教。那就是拜上帝教。

教师:

拜上帝教到底宣扬什么呢?我们来看一个材料。拜上帝教宣扬的是一种怎样的观念呢?

材料二: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原道醒世训》 学生:平等!教师:

对,拜上帝教以平等为呼召。天下都是姐妹弟兄,都是上帝的孩子,彼此是平等的,并且没有尔虞我诈,勾心斗角。那如何去实现这样一种平等呢?洪秀全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那就是推翻清王朝,建立自己的天国。

材料

三、他(洪秀全)提出清朝最高统治者,实乃“阎罗妖”,世间“相凌相夺相斗相杀”,都是“阎罗妖”的罪过。他号召群众起来“共击灭之”。——旧版高中历史教材

教师:

我们要注意,推翻清王朝在当时是一件大逆不道的事情,是要背负杀头风险的。所以,这样一种平等的呼召,虽然契合底层民众的心声,但是同时也意味着的风险。那为什么那么多人愿意冒着杀头的风险去参与其中呢?请同学们结合课本54页的第一自然段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学生:因为当时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教师:回答得很正确。正所谓,光脚的不怕脱鞋的。在鸦片战争之后,因为西方列强的入侵,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天灾的流行,使得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其实中国的农民对于生活的要求很低,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只有当他们最低的生存都无法维持的时候,他们才会想要去造反。正是在这种矛盾尖锐的时代背景下,洪秀全所创立的拜上帝教才有了生存的土壤。并且很好地起到了凝聚人心的作用。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整个过程】

教师: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天京变乱-后期保卫战-天京陷落

借助于拜上帝教在精神上的鼓动作用,洪秀全和他的第一批信众1851年在广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此时的太平军还不到1.5万人。

同年秋,攻占永安。太平军在永安整顿建制,分封王爵,初步建立政权。分封了5个王,有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在众多的王中,要数天王洪秀全和东王杨秀清的权力最大,所以清政府当时称这样一场起义为洪杨之乱。1852年春。太平军从永安突围,继续北上。冯云山和萧朝贵先后在战斗中牺牲。太平军连战连捷,势如破竹。1853年春,占领南京,把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农民政权,与清廷对峙。此时的太平军已经发展到50万人。

从1851年初到1853年春,短短两年时间内,从1.5万人发展到50万人,从金田能打到南京,并且建立起与清廷对峙的政权。成功和幸福来的是如此的迅速。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太平天国运动的初期,可以取得如此巨大而又快速的成功呢?(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不妨从内外因两个方面去分析。)

先分析比较简单的外部因素,从1851初到1853年春,太平军面对的是怎样的对手?是八旗和绿营,长期的军备废弛,操练不勤,军心涣散,战斗力低下。那内部因素呢?我们刚刚说太平军在永安封王,建立起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领导层的团结合作是胜利取得必不可少的条件。还有我们不能忽视拜上帝教在其中所起到的凝聚人心的作用,当时社会矛盾尖锐的时代背景。

占领天京之后,太平天国仍然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要想要推翻清王朝,必须北伐。要想巩固天京革命大本营,必须西征。太平军选取了一种十分激进的方法,也就是北伐西征并举。这样一种政策是否可取,我们尚且不论。北伐军以失败告终,但是有力牵制住了清军大量的军队,为西征军创造了有利条件。而西征军在行进途中遭遇了曾国藩领导的湘军。此时的太平军才算遇到了真正的敌手。曾国藩领导的湘军是一支地域性很强的军队。兵将来自同一个地方,彼此联系非常紧密,很多都是亲戚,所以战斗力非常强。这意味着什么?太平军之前势如破竹,连战连捷的局面将一去不复返。后来,石达开增援西征军,在鄱阳湖大败湘军水师,进军江西,迅速占领了很多州县。此时的太平军进入全盛时期。

太平天国在1856年进入了全盛时期。我们都说月满则亏,太平天国也逃脱不了这样的宿命。危机首先从内部开始爆发,这就是1856年的天京事变。他成为了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天京事变的过程书上写得非常清楚,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杀,石达开出走,加之冯云山和萧朝贵已经在先前牺牲,原来的领导核心现在只剩下了洪秀全一人。这对于天平天国的重创是不言而喻的,造成了当时朝中无人,国中无将的局面。并且此时清军仍在外面虎视眈眈,伺机而动。

同学们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天京变乱为什么会发生呢?天京变乱中,洪秀全、杨秀清、韦昌辉争的到底是什么?是权力。那在天平天国,权力意味着什么呢? 我们不妨来看几则材料。

材料四:南京天王府模型

这是洪秀全在进入南京后修建的天王府,豪华气派,金碧辉煌,面积为北京故宫的两倍。而这么大的天王府给谁住呢?洪秀全和他的108为嫔妃,还有数不尽的宫女。洪秀全的妃嫔太多,连名字都记不得,就采取数字化管理。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洪秀全的生活,你们会用什么词。腐化,并且比清王朝更腐化。洪秀全的生活是当时天国上层生活的一个缩影。

材料五:定都天京后,颁布《太平礼制》,确定了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从天王到两司马共分为16个等级,朝仪、称谓、冠服、旗帜、仪仗等,都有严格的规定。为了显示森严的等级和宏大的仪规,规定出行时天王的骄夫为64人,东王为48人,其余各王依次递减。

材料六:东王出行役使人数多达1700多人,有开路龙灯、各式锦旗、音乐吹鼓、兵马护卫等等,诸王出行依次递减。还有回避禁律,“凡东王、列王驾出„„”卑小之官员兵士,“如不回避或不跪道旁者,斩首不留”

教师:

同学们看完这则材料,有什么感受。此时天国上层和下层的生活实在是天壤之别,太平天国已经背弃了当初追求平等的起义初衷,新建立的所谓“太平天国”实际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

同学们,在太平天国,权力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可以凌驾于他人之上,意味着你可以拥有享不尽的荣华,那对于权力的争斗就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尤其是对于这些来自社会底层的太平天国领袖们,权力的诱惑就更大了。有人将天京变乱的发生归结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没有先进的意识形态指导。这个也是有道理的。我们不难发现,太平天国和中国以前的农民起义运动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即使成功,无非就是再建立一个新的王朝罢了。那谁不希望这样一个王朝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并且传给自己的后代呢?那这样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方向么?可以救中国么?太平天国依然在中国的王朝周期里循环。学生:思考

教师:

天京变乱发生后,洪秀全及时对领导层做出调整,启用青年将领陈玉成和李秀成负责军事指挥,自己的亲族洪仁玕负责朝政,总算稳定了局面。从1857年到1863年,天平天国经历了艰难的后期防御战阶段,虽然也取得了几次重要的胜利,最后还是在1864年以失败告终。太平天国的失败,除了因为自身的腐化,还在于太平军的对手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一个是地方团练在和太平军交战的过程中作战经验不断丰富,实力也在清王朝的强力支持下不断提升。另一个在于此时的西方列强开始改变中立的态度,支持清王朝,打击太平天国。在中外势力的打击下,太平天国失败的命运不可避免。

三、【《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教师:(承接和过渡)

如果说太平天国在政治上建立起来的等级森严的社会不符合历史的潮流,救不了中国。那他在经济上又是要建立一个怎样的国家呢?我们一起来看太平天国在定都天京后颁布的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

我们来看几则材料,反映了怎样的问题。

材料七: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每家如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但有限式,不得多用一钱”

材料八:在无锡地方,“伪监军(太平天国的地方官员)提各乡卒长给田凭(土地证),每亩钱360,领田凭后租田概作自产,农民窃喜,陆续完纳。

材料九:(一位老实巴交的农民说)“我们村里的张二赖子一贯偷鸡摸狗, 好吃懒做......今春太平军分给他一亩地,他不种,地里的草长得半人高。可是这次圣库也按人头分给了一石粮食。前天他又提回来一只鸭子......”

材料十:(东王杨秀清等上天王奏章)“弟等细思安徽、江西米粮广有,宜令镇守佐将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

材料七显示,在土地制度上,天朝田亩制度规定,要平均分配土地。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在分配制度上,实行圣库制度,产品公有。

材料八显示,平均分配土地的政策受到了农民的欢迎。我们说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革命性,就在于它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契合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心声。我们再进一步看,平均分配土地后建立起来的社会会是一个怎样的社会?是一个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小农社会。这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趋势么?历史的发展趋势不是倒退回到过去的与世无争,而是工业化。所以也有它的落后性。

材料九表现了圣库制度的局限。这样一种产品公有制不利于调动民众的生产积极性,反而会助长懒人。因为人都是有惰性的,如果自己的劳动成果不能自己掌握,谁还愿意去劳苦卖命呢?

材料十说明了什么?照旧交粮。虽然天朝田亩制度这样一种绝对平均主义寄托了人类的美好愿望,但是这样一种平均主义并不具备现实的操作可能性。即时操作也会产生很多问题,这就是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吧。更为重要的是,当时并没有一个安定的环境去实施分田的方案。所以,这样一种制度设计最后也只是沦为空想。

(承接和过渡)虽然说《天朝田亩制度》更多反映了中国农民几千年来要求土地和平等的朴素愿望,但是却救不了中国。中国只能前进,不能倒退。不过,在天国后期洪仁玕撰写的《资政新篇》确实指明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那就是向西方学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教师:

它的主要内容书上都十分清楚,包括依法治国、发展工商业、开办新式学堂、平等外交。这些无疑都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压根无法实施。一方面在于当时多数人的意识远远达不到。我们想象这样一个场景,洪仁玕说,我们要依法治国,农民说我要土地。洪仁玕又说,我们要发展工商业,农民还是说,我要土地。洪仁玕无疑是孤独的,虽然他惊喜的发现了历史发展的脉动,但却无法将这样一份惊喜和更多人分享。另一方面,也确实没有一个稳定的环境去实施这样一个方案。

四、【失败与反思】 教师: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留给我们很多值得我们去反思的地方? 太平天国运动让当时的大清王朝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极大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这也是一直以来我们去赞扬他的理由。只是这样一个代价实在是过于沉重,甚至让我不忍直视。我们看看这样一组数据,1851年至1864年,中国人口锐减40%,绝对死亡人数一亿六千万。而太平天国战争给中国带来的损失至少在一亿以上,直接造成的过量死亡人口达七千万以上。无论你对于太平天国运动持怎样一种立场,都请不要忘记这样一组数据。难道这就是中国走向近代必须付出的代价么?

我们说太平天国救不了中国。那到底什么才能救中国呢?我们说,新的时代背景赋予了天平天国运动以新的内容。包括原因中鸦片战争的影响,借鉴了基督教思想,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资政新篇》,也遭遇了西方军事势力的绞杀。这些东西都是以前的农民运动中不曾有过的。我们也可以直观的感受到,来自西方的影响正深刻的影响着中国,即使是一场来自底层的农民运动也不能幸免。面对这样一种无处不在又日益加深的来自西方的影响,逃避的态度是无济于事的,我们要直面它并且去适应它,最后要利用它。这才是正确地态度。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也告诉我们,要跳出原有的王朝循环,只有真正向西方学习才能改变中国困窘的局面,真正实现民族的强大,才能救中国于水火。(升华,西化是趋势)

简单提及: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大地上兴起,然后失败。但是它却深刻的影响了中国之后的发展。其一,太平军之被平定,得力于湘、淮军等地方组织,曾、李等人之权望遂大增,促使清室军权、财权下移,地方势力日涨,汉人势力逐渐抬头。所以,之后的洋务运动才有可能。而辛亥革命的胜利很大程度上也是来源于地方势力的强大。其二,在围剿太平军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兵为将有的军事组织方式一直得到了延续,从曾国藩到李鸿章再到袁世凯,最后演变为北洋军阀的派系斗争。军队从国家转到私人手中。

这些影响都是实实在在的,尤其是汉族督抚势力的壮大和军队组织形式要格外关注。

备课与教学反思:

《太平天国》这一课比较特殊。一方面,它所产生的历史影响确实相当糟糕、一方面,我们过去又一直对它褒奖有加。应该秉持一个怎样的态度去讲解太平天国,是我在准备的过程中第一个头痛的问题,这也关系到我讲课的升华部分应该如何去处理。其二,这样一节课的知识点比较细碎,如何去组织这些材料,是我遇到的第二个问题。

在备考的过程中,特别受到了陕西特级历史老师李树全的启发,整个课的讲解也有着浓重的模仿的痕迹,这是我要点明的。起初其实并不愿意去模仿,但是自己在准备的过程中始终找不到好的思路。对于这样一种有意的模仿,自己还是特别心虚。也深深感受到作为老师备课的艰难。

试讲过后,需要反思的地方主要集中在这样几点:

1、讲课节奏比较拖沓,语言不够精炼,口头禅较多(是不是)

2、有意增加历史材料,但是让学生解读材料时引导不够

3、提出问题后,不能很好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4、板书有待加强

第二篇:高中历史 必修一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教学设计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一、知识点拨

(一)知识网络

(二)历史解析

天京变乱爆发的原因

具体原因:农民革命政权的封建化倾向。定都天京后,领导者被胜利冲昏头脑,贪图享乐的腐朽思想日益滋长。洪秀全逐渐脱离群众,与“帝王”无异。杨秀清居功自傲,目无天王。当初领导集团亲密无间的关系很快被破坏,争权夺利随之而来,最终酿成天京变乱。

根本原因:新旧交替时代的农民阶级,是与落后的封建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小生产者,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不可避免地具有落后性、分散性、自私性、狭隘性等特点。他们没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不出先进的革命纲领。因而,天京变乱的悲剧,体现了偶然性包含着历史的必然性。

二、学习自评

(一)知识掌握

1.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是在()

A.广东花县 B.广西金田村 C.广西永安 D.天京

2.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是在()

A.定都天京以后 B.北伐以后

C.西征胜利以后 D.三河镇大捷以后

3.以下属于《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有()

①规定“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②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 ③规定官吏由公众选举 ④规定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

4.太平天国失败的标志是()

A.北伐失败 B.安庆陷落 C.洪秀全病逝 D.天京陷落

(二)能力提高

1.太平天国一开始就把矛头直指清王朝统治,其决定因素是()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 B.上帝的指示

C.自然灾害严重

D.民主共和思想的推动

2.下列史实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定都天京 ②建号太平天国 ③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④永安建制 ⑤洪秀全称天王

A.①②③④⑤ B.①④⑤②③ C.②⑤④①③ D.②⑤①④③

3.《天朝田亩制度》既有革命性又有空想性,其根本原因在于()

A.太平天国的斗争策略

B.紧张的军事形势

C.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部矛盾 D.其代表的小农经济的性质

(三)延伸拓展

1.下列关于外国侵略者对待太平天国态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出于共同的宗教信仰,支持太平天国运动

B.一度伪装“中立”

C.清政府“借师助剿”后才开始进攻太平军

D.充当镇压太平天国的主力

2.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是指太平天国()

A.没有先进阶级领导 B.不能充分依靠人民

C.缺乏科学理论指引 D.没有彻底革命精神

3.下列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所经过的河流有:浔江──漓江──湘江──长江

B.一位学者从南京乘火车到金田村调查太平天国运动史实,经过的铁路线是:津沪线──沪杭线──浙赣线──湘桂线

C.太平天国运动最北曾发展到天津附近

D.我们可以到陕西搜集大量的太平天国史料

(四)模拟练习

1. 1860年,太平军在上海近郊失利的主要原因是()

A.领导集团发生内讧

B.孤军深入,给养不足

C.英法军队配合清军袭击太平军 D.清军三路围攻天京

2.《资政新篇》的提出说明()

A.这个文件适应了太平天国斗争形势的需要

B.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对农民思想产生了影响

C.当时的农民阶级要求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D.近代农民领袖能够接受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主张

3.太平天国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因为它()

A.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B.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C.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D.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任务

4.太平天国北伐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武器落后,装备落后 B.纪律松弛,军心涣散

C.优柔寡断,贻误战机 D.孤军深入,后援不继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女,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少分寡分,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引自《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 小弟杨秀清„„奏为征办米粮以裕国库事„„宜令(各地)镇守佐将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

──引自《太平天国》

请回答:(1)材料一从根本上否定了什么制度?

(2)材料二实际上认可了什么制度?为什么要这样做?

(3)结合材料,太平军要建立怎样的理想社会?为什么这种理想社会不能实现?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初至江宁(南京),杨逆日朝洪逆所,近则洪杨诸贼深居不出„„如杨逆有事要见,亦必请伪旨批定日时„„届时杨逆率各伪官毕集,舆马填塞街市,伪天朝门洞开,大门外立伪引赞官(注:礼仪官),传呼各官进,惟杨、韦、石、秦各剧贼得进见,虽宠任如伪佐天侯,亦不得望见颜色。

──引自张德坚:《贼情汇纂》

材料二 太平天国颁布了一套“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的礼制,从天王到普通士兵之间,等级非常森严,君臣上下有了天渊之别,甚至连称呼、服饰、仪卫舆马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不准逾越。诸王出行,官兵必须回避道旁,高呼万岁或千岁,否则就要受到严厉惩处。天王及诸王、侯都是世袭的。

──引自《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1)材料一中称太平天国领袖为“逆”“贼”,表明作者站在什么立场上?

(2)材料二表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进入天京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3)结合材料,你认为太平天国失败的主观原因有哪些?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53年,英国驻上海领事阿礼国向当时英国驻华全权代表、香港总督文翰建议:“大不列颠一国,或者是在中国拥有舰队的三个外国联合起来,去制止这个毁灭性的战争,趁皇帝还居有能够缔结条文的地位时,向他取得这种干涉的报酬。”

材料二 1853年4月,英国翻译密迪乐致阿礼国:“„„内战在扩大,长江中下游已为叛党控制。满洲人在帝国南半部的权力已被推翻,无可挽回。外国人去帮助他们干涉只会有无限期延长战事和混乱的结果„„中立乃最切要的任务。”

材料三 1853年8月,文翰报告说:“多等一些时候,如果不是唯一的政策,也是最聪明的政策„„如果给皇帝援助,那么必须是大规模的援助,而且如果叛党的势力广泛而迅速地扩张起来,人民大众又普遍地愿意拥戴他们的统治者,这种大规模的援助是没有效果的„„太平天国并不像不向我们就范的样子,遇有适当的机会和叛党协商时,我们从叛党手里可获得政治和商务利益,也大可超过皇党。”

材料四 1862年,英国首相巴麦尊在下议院的辩论中说:“我认为,中国已改变它对外国和对英国的政策,既然恭亲王和那些同他一样开明的同僚们所奉行的政策,证明了中国是准备和外国人发生亲密的关系,而不是拒与接近,或力图阻止和外人发生任何一切往来,而且既然中国的政策是鼓励和世界各国的商业,那么对我们来说,如果不努力协助这个开明的中国政府从事于改进的努力,都是自取灭亡的。”

──以上材料引自罗尔纲:《太平天国史》

请回答:

(1)从材料一到材料二,英国对太平天国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材料,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2)据材料三,分析英国“中立”政策的实质和动机。

(3)材料四反映了英国怎样的对华政策?原因是什么?

三、能力拓展

(一)学法指导

如何解答材料解析题

由于材料解析题能较好地考查学生对资料的处理能力、分析评价能力及史论结合、表达交流,乃至迁移创新的能力,故材料解析题成为高考中一项非常重要的题型。怎样做好材料解析题呢?通常的步骤为:

第一,读懂材料。通读材料,建立与所学知识的联系。

第二,读清问题。体会命题意图,注意限定范围,把握解题方向。

第三,整理材料。抓住中心问题,带着问题再读材料,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第四,组织文字作答,做到语言准确,逻辑严谨。

在解答材料题时要做到三个明确:阅读材料时明确时间概念;分析材料时明确材料的观点和试题的要求;解答材料题时明确所要求的知识内容范围。

分析原始材料时,要注意材料的出处、写作时间(或时代)和作者的身份、立场、语言习惯等,以便能够准确客观地评价历史材料反映的问题。注意材料同教材知识的“貌合”与“神合”,即材料所提供的信息与教材是直接的显性联系(貌合)还是间接的隐性联系(神合)。在挖掘“神合”的联系因素时,既要注意史实性知识的联系,更要注意观点性知识的联系。

(二)例题解析

例1:《天朝田亩制度》具有绝对平均主义性质,是因为它规定()

A.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B.通过圣库制度平均分配所有农副产品

C.鳏寡孤独废疾者由国库供养

D.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解析:本题答案为B。平均主义是《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思想,C、D两项与平均主义无关。所谓“绝对平均主义”是要求绝对的平均,A项按人口和年龄分配,这是有条件、有区别的,不是绝对平均。B项规定农民除留足口粮外,其余产品上交国库。这是一种绝对平均主义。即使平均分配土地,也并不等于绝对平均,因为由于劳动力的构成、生产技术与拥有工具的不同,人与人还是不可能做到“绝对平均”。要想“绝对平均”,就应该体现在产品的分配方式上,在平分生产资料后,再平分劳动产品,这样就能“绝对”消灭差别,做到完全平均。

例2:太平天国在其占领区实际推行的土地政策不包括()

A.禁止地主收租 B.承认耕者有其田

C.没收地主土地 D.按人口重新分配全部土地

解析:本题答案为D。《天朝田亩制度》原本是设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但实际上却由于没有一个安定的条件而无法实施;同时,按人口重新分配土地与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的规定都是空想,不具现实条件。

(三)学习拓展

史学家陈旭麓先生曾写道:“这一场悲壮的斗争。其悲剧意义不仅在于他们失败的结局,更在于他们借助宗教猛烈冲击传统却不能借助宗教而挣脱传统的六道轮回。反封建的人没有办法洗净自己身上的封建东西。因此,他们悲壮的事业

中又有着一种历史的悲哀。”

请展开讨论,说说为什么太平天国无法摆脱这种历史悲哀?(可从阶级局限

性和时代局限性两方面入手)

(四)自展才华

搜集反映太平天国运动的民谣,并作简短评述。

四、相关信息

(一)历史随笔

历史学家熊月之谈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历史内涵特别丰富。它历时十余年,波及十余省,时而狂飙突进,时而楚歌四面,时而路转峰回,跌宕起伏,大喜大悲。它激活、凸显了种种矛盾,包括政府与人民,中央与地方,地主与农民,中国与西方,孔子与耶稣,公平与效率,君与臣,满与汉。洪秀全又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取外来宗教,杂糅本土文化,创拜上帝会,装神显灵,不西不中;断辫蓄发,非儒删经,圣库均田,男女别营,广封王侯„„种种想法与作为,大笔挥洒,出人意表。在太平天国„„有君有民,有神有妖,有昏君有忠臣有奸佞,有英雄有美人,有正义有邪恶,有阴谋、内奸、逼宫、内讧„„高潮迭起,曲折多姿,往往事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外,但在现实之中。这是一个可以从不同角度反复阅读的奇特文本。

(二)新苗论坛

士不能诵孔子之经,而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举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所以痛哭于九原。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

也?

──引自曾国藩:《讨粤匪檄》

活动内容:结合材料,你认为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保存中国儒家文化,还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甲方:我方观点认为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保存中国文化。这是因为,曾国藩是清朝进士,熟读儒家经书,对儒家文化也十分推崇。太平天国信奉上帝之说,破坏中国千年的礼仪人伦、诗书典则,也就是直接毁坏了儒家文化的根基。所以,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是为了保存中国文化。

乙方:我方认为曾国藩根本出发点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理由如下:中国的儒家学说维护的是封建社会统治秩序,而曾国藩保护儒家文化本身就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的一部分。此外,太平天国最重要的目标是推翻清朝的统治,曾国藩作为地主阶级的一员,他当然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阶级利益。

甲方:曾国藩当然要维护清朝的统治,但问题在于哪一个是最根本的出发点呢?从文中看,曾国藩将“名教之变”放在“大清之变”的前面,而且号召天下的读书人都来反对太平天国。因此,他首先是为了保护儒家文化。

乙方: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的动机,要透过现象看其本质。曾国藩本身属于封建地主阶级一员,他当然要维护其阶级的利益,这是由他的阶级性决定的。曾国藩将镇压太平天国提高到保护儒家文化的层次,是为了把整个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都吸收到自己阵营,这是他的策略考虑。曾国藩这样做有保护儒家文化的成分,但对儒家文化的保护还是为了维护大清的统治。

想一想,甲乙双方的论点哪一个更接近实际?你的看法呢?

(三)历史前沿

对洪秀全的评价

一种意见认为,“洪秀全是近代史上向西方学习的先进人物”。尽管“在洪秀全的思想领域中,既有新的资本主义的思想因素,又有浓厚的、传统的封建色彩”,但“他制定了《天朝田亩制度》这个崭新的农民革命纲领,提出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在历史的进程中作出了新的贡献”。洪秀全等人“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之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

另一种观点认为,西方的真理就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洪秀全向西方只找到了一个“皇上帝”,与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毫不相干。此外,洪秀全在政权建制及政治观念方面也是与近代西方背道而驰的。

(四)书目网址

1.罗尔纲:《太平天国史》,中华书局,1991年

2.周武、何益忠、张剑、李志茗:《太平天国史迹真相》,广东师范大学

出版社,2000年

3. http://tptg.longhoo.net(太平天国博物馆)

第三篇:必修一太平天国运动说课稿

《太平天国运动》说课稿

安阳市洹北中学 崔合庆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太平天国运动》是人教版必修1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反映民主革命时期农民阶级寻求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的重大革命斗争的基本史实,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要求和愿望。对于认识中国民主革命道路途径和深刻认识当今三农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2、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本课讲述了在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社会矛盾也发生了变化,新的矛盾又使得农民斗争肩负起双重任务——反封建、反侵略。同时,社会的变化还使农民利用“上帝”的权威来进行反封建斗争,宣传平等思想。太平天国反剥削、争平等,符合广大劳动人民的切身利益和要求。《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前期和后期分别颁布的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标志着几千年来农民斗争的最高峰,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如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北伐、西征、东征、天京事变、天京失陷等。

通过阅读相关历史材料,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文献并运用已学知识观察历史现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相关图片、史料等资料,再现太平天国时期斗争的规模巨大的场景,用辩证的观点分析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近代的农民运动有恰当的认识。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有一定的必然性,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单纯的农民运动无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认识到农民对中国革命和建设重要作用,从而关注农民,关注农村,关注农业。

4、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 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 《天朝田亩制度》

确定依据: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由盛而衰---走向失败是本节的基本线索,理清线索,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知识框架。《天朝田亩制度》作为太平天国纲领性文件,是农民阶级几千年来理想蓝图的完全体现,集中反映农民阶级的革命要求。

(2)、教学难点: 《天朝田亩制度》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必然性。

确定依据:高一学生正处于历史思维能力的形成期,思维能力还不强,对《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及最终失败的原因缺乏完整的的分析和理解。

二、说教法

1、教法选择:

本课的教学方法采用提问法、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启发式、探究式教学,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依据: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高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开展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落实基础知识又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

2、具体做法:(1)、图示教学

通过图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总结归纳主要历史事件,掌握基础知识。(2)、问题探究教学法:

从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角度出发,围绕本课的重点、难点设置了若干问题,并将问题贯穿于教学之中。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分析探究、小组讨论,最终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实现重点、突破的难点。(3)比较教学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比较对照,判断异同,更好地认识历史现象的性质和特点。

3、教学手段: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三、说学法

1、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但学习的方法和习惯还有待养成。因此我认为高一年级应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和理念。

2、学法指导:

(1)、自主探究学习法: 在课前,要求学生利用电脑、图书包括教案进行预习,上课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合作探究并自我总结,形成知识结构。

(2)、比较归纳法: 由于历史知识的过去性特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横向、纵向联系至关重要,让学生有联系意识,掌握联系学习的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采用情境创设,播放电视剧《太平天国》主题曲和视频片段,调动学生情绪。

2、学习新课: ㈠探源

⑴探背景之源

展示史料(学生结合教材分析其原因)

材料一:“中国在1840年战争失败后被迫付给英国的赔款,大量的非生产性的鸦片消费,鸦片贸易所引起的金银外流,外国竞争对本国生产的破坏,国家行政机关的腐化,这一切就造成了两个后果:旧税捐更重更难负担,此外又加上

了新税捐。„„所有这些破坏性因素,都同时影响着中国的财政、社会风气、工业和政治结构。

——摘自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材料二: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

——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中国近代现代史》

材料三: 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为了支付总计大约7000万元的战费和2000多万元的赔款,加紧搜刮人民。地丁税是清政府的主要税收,在1841年--1849年八年之间,这项税收就增加了330多万两。鸦片战争后不到十年的光景里,劳动人民实际负担比过去增加了好几倍。

读史感悟:

①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当时的一个什么社会状况? ② 这些现象和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有着怎样的关系?

直接原因:自然灾害;

(板书)太平天国爆发的原因:间接原因:外国侵略;

根本原因: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

⑵探准备之源

材料一:洪秀全指出:“上帝当拜,人人所同”;“普天之下皆兄弟”;“上帝视之皆赤子”。他认为上帝人人都当拜,而上帝对待普天之下的人都是一样的,因而人人在上帝面前也都是平等的。

他指出:“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只有把那些违反上帝之真道的妖魔推翻,才能建立“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大同社会。

他指出清朝最高统治者,实乃“阎罗妖”,世间“相凌相夺相斗相杀”,都是“阎罗妖”的罪过,号召群众起来“共击灭之”。

材料二:材料二:最初加入拜上帝教的只有洪秀全的同学冯云山、族弟洪仁玕等几人,在洪秀全从事宗教理论研究宣传的同时,冯云山在广西桂平紫荆山区传播拜上帝教,开展反封建斗争,势力发展到周围数百里。冯云山经过艰苦的努力,在紫荆山等地区发展了万余会众,并逐渐形成了以洪秀全为首的有杨秀清、冯云山、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人组成的领导核心。

读史感悟:

① 以上材料反映了洪秀全创建了什么新的组织?其目的是什么? ② 这个新的组织体现了一个什么思想?

理论准备:

(板书)太平天国爆发的准备:

组织准备:

㈡感受

⑴感受运动经过:展示《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学生合作探讨太平天国运动的 过程,请一位同学利用《示意图》说明太平军进军路线以及防御形势,并说明相 关重大事件。

(板书)太平天国爆发的经过:金田起义(开始)→永安建制(初建政权)→天京定都(正式建权)→三次军事行动(军事全盛)→天京变乱(转折)→后期防御战→ 天京陷落(失败)

⑵体会革命纲领(展示《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书影)要求同学们阅读课本的相关信息回答《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分别是什么?如果你处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你更青睐与哪一个纲领呢?

(同学们自由发言,老师做出适当的归纳总结。)(板书)《天朝田亩制度》 原则:“凡天下田„„无人不饱暖”。

内容:(1)土地分配:

方法: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2)产品分配:

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3)目的: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不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总结

1、由土地和产品的分配原则与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天朝田亩制度》)评价:革命性——《天朝田亩制度》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中国进入封建社会以来,官吏富绅巧取豪夺,横征暴敛,形成土地高度集中的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构成了封建社会的基础,成为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大障碍和广大农民受剥削的根源。因此,打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枷锁,推翻封建王朝的统治,将土地夺回到自己手中,是千百年来农民的迫切要求。《天朝田亩制度》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平等,要求摆脱封建压迫、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并且将过去农民起义的口号做了具体的规划,将“均田”作为制度规定下来,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它对贫苦农民来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反封建的积极性。落后性——《天朝田亩制度》下实行依然是小农经济,维系的依然是自然经济。它所要建立的实际上是一个农民的理想社会,它是要把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理想化、固定化,那么社会生产力必将停留在分散的小农经济水平上,不能使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因而它具有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落后性。在当时封建经济不断解体的情况下,仍迷恋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显然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是行不通的。

空想性—一方面,农民是小生产者,在小生产基础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平均一切社会财富,人人平等,实现平均主义,满足了农民作为小生产者的要求。但是,“产品归公”的规定又超越了小私有者的本性,生产产品的多少对农民来说并没有实际的好处。在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低的情况下,有限的生活资料,无差别的平均分配,其结果只能是普遍贫困。所以这无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绝对平均分配产品的方案,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根本无法实施,只能是一种空想。另一方面,太平天国在定都天京以后,一直处于清朝军队的包围之中,军事斗争非常紧张,没有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来保证社会经济的改革。在评价《天朝田亩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学生展示新中国党和政府的惠农政策,从而提高学生对三农问题的认识深度。《资政新篇》 内容:

政治上: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民主)经济上: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文教上:学习了近代资本主义教育和先进技术。外交上: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

总而言之:是一个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不可能实现。(总结

2、由《资政新篇》的内容和当时的社会环境认识)

评价:进步性——这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一个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局限性——《资政新篇》在很大程度上是洪仁玕根据自己在香港学习接触到的西方文化及其所了解的情况写成的,它的出现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却不是农民意识的产物,也不是太平天国革命战争的产物,它未能反映农民迫切的土地要求,农民没有实施它的热情。又由于当时中国尚未形成发展资本主义必需的强大的资产阶级,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也无法保证资本主义的顺利发展。因此它的实施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加之当时一直处于战争环境,因而《资政新篇》也未能真正推行。㈢回味

1、失败原因(补充投影材料要求学生进行阅读和思考后回答)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它经历了14年,势力波及18个省,但最后还是以失败而告终,原因在哪里呢?

材料一:“楚国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

——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 材料二:“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立民国而建立天国„„”

——李大钊

材料三:展示戈尔和他的洋枪队。

中外势力联合绞杀太平天国。

(板书)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战略上的失误;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2、(教师总结)教训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新旧交替的时代,时代赋予它反侵略的新内容和新意义,但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说明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从而让学生体会马克思主义道路在中国成功的正确性。课堂小结

150多年前的太平天国运动,其轰轰烈烈地进行了十四年,历经十八个省份,但最终还是失败了,它曾使无数英烈抱恨终天。它在历史上的丰功伟绩和兴亡得失,尽管可任人评说,但其用鲜血和生命铸成的惨痛教训,却永远值得后人警醒,给人以无限的启迪!

五、说创新点:

1、引用材料,要求学生结合课文理解材料,对学生文史知识水平的提高有一定促进作用。

2、打破教材原有篇幅,将本课内容重新整合。

六、说测评反馈:设置基础知识选择题和课堂材料从新命题,便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初步运用分析、归纳、概括材料的能力。

第四篇:《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范文]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新标必修1第三单元[标要求]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识要求:掌握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冯云山在紫荆山区传教;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北伐、西征、东征和太平天国军事上的全盛;《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天京事变;重建领导核心;后期防御战;天京陷落。(2)能力要求:①分析洪秀全的宗教理论;②通过对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这一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识图和用图的能力;③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以培养其系统的分析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其进步性和局限性的评价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评价历史事的能力。④理解太平天国运动所体现出的农民阶级的局限性。⑤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适当引入史学界的争论,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运用史实论证观点的能力。⑥探究太平天国失败的必然原因,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发展、失败,使学生感知、认识历史事的发展过程,探求历史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2)指导学生阅读《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原道救世歌》《天朝田亩制度》等的节选资料,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史料的方法。(3)通过填写北伐、东征和西征简表,教会学生列表归纳史实的方法。(4)通过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使学生初步学会查找史料、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以及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通过介绍太平天国运动的有关书籍,指导学生学习阅读参考书的方法以及获取参考书的途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农民起义原因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是在中国刚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时,农民不堪中外反动势力的双重压迫而爆发。时代赋予了太平天国运动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中国农民战争的新特点,即在反封建同时还担负起反侵略的历史重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2)《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反封建斗争的积极性,使这场运动成为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但它只是一种空想,根本无法实现。通过对《资政新篇》的分析,使学生感受其时代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符合社会价值的情感体验。(3)太平天国的军事斗争表现了太平军将士反抗清朝统治的英雄气概,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的教育,进行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英雄观的教育。(4)通过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近代的农民运动有恰当认识。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有一定的必然性。认识太平天国运动与近代民主革命的关系:农民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但依靠单纯的农民运动无法完成民主革命任务。[教材分析]本节内容讲授1时重点: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金田起义;《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难点:拜上帝教的宗教理论;对《天朝田亩制度》革命性和局限性的分析;对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部斗争的认识。[型、教学方法]新授谈话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具设计]多媒体、投影仪等[教学过程]导入:教师提问: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回答。教师导入: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深受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社会矛盾激化。农民阶级不堪忍受,终于揭竿而起,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播放电视连续剧《天平天国》主题歌,调动学生情绪。教师: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反侵略、反封建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今天我们就学习太平天国运动的具体情况。讲授新:

一、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板书)

1、原因(板书)教师:请同学们根据本回答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学生:鸦片战争巨额的军费和赔款,全部转嫁到贫苦农民身上,使本已十分尖锐的社会矛盾更加激化。教师:外国的侵略和清政府的腐败导致中国社会矛盾的激化,广大农民被迫走上反抗斗争的道路,18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教师分析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引申出太平天国的主要矛头:反封建。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起了催化剂的作用,引申出太平天国反侵略性质。总之,太平天国运动是长期以来不断激化的阶级矛盾,在民族矛盾刺激下的总爆发。因此,我们可以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响”。

2、酝酿(1)洪秀全创拜上帝教──思想发动(板书)(投影:洪秀全塑像)教师:洪秀全是广东花县人,几次参加科举,都名落孙山,屡试不第后,受宣传基督教的小册子《劝世良言》的影响,于1843年创立了拜上帝教。为了宣传拜上帝教,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写出《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①思想: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板书)②著作:《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原道救世歌》③教义:a“皇上帝”唯一真神论b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打倒“阎罗妖”(投影:教材第4页[学思之窗]节选材料)教师:请同学们结合这材料思考,这反映了洪秀全怎样的思想?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很显然,这则材料反映了以洪秀全为代表的中国农民千百年来所要求的摆脱封建压迫、封建剥削的强烈愿望,号召人们为实现平等自由而斗争。教师比较拜上帝教与基督教思想的不同,指出洪秀全对基督教进行了改造和利用,以适应农民战争需要,主张信仰上帝且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但又不同于基督教中死后升入天堂的说法,认为地上也有天国。这些是洪秀全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它奠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理论基础,对广大劳动人民具有很大的号召力,从而分析其反封建性。教师进一步指出拜上帝教起了动员广大群众加入反清行列的作用,但它并不是科学的理论。(2)太平天国领导核心的形成──组织准备(板书)教师:最初加入拜上帝教的只有洪秀全的同学冯云山、族弟洪仁玕等几人,在洪秀全从事宗教理论研究宣传的同时,冯云山在广西桂平紫荆山区传播拜上帝教,发展焦土,开展反封建斗争,势力发展到周围数百里。冯云山经过艰苦的努力,在紫荆山等地区发展了万余会众,并逐渐形成了以洪秀全为首的有杨秀清、冯云山、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人组成的领导核心。他们决心借助“上帝”的权威,推翻清朝的统治,下面我们就一起先来了解一下太平天国前期的斗争。

3、兴起和发展(投影:《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①

金田起义──运动爆发181年(板书)教师:181年初,各地拜上帝会会员2万人携带各种武器齐集桂平县金田村,洪秀全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这表达了起义农民要实现“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愿望。从此,气势磅礴、波澜壮阔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开始了。金田起义后,太平军由于受到清军围堵,转战至武宣东乡。在此,洪秀全称“天王”。之后,太平军北上,9月攻克永安。(2)永安建制──初建政权(板书)教师:洪秀全在永安整顿建制,分封王爵,初步建立政权。(投影:《永安封王表》)此时,清军3万余人包围了永安。由于城中粮盐弹药缺乏,使太平军陷入困境。第二年春,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北上,出广西入湖南。南王冯云山和西王萧朝贵先后在全州战役和长沙战役中牺牲。两位将领的早逝,对太平天国是重大的损失。之后太平军继续北上,183年初,太平军攻克武昌。不久,在洪秀全、杨秀清指挥下,太平军从武昌出发,沿江东下,连战连捷,183年占领南京。②

定都天京──同清对峙(板书)教师:太平军占领南京后,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政权。太平军从金田起义、永安建制、进军武汉到定都天京,历时两年三个月。天京这个政权巍然屹立于南方,同清政府的北京政权遥相对峙,坚持斗争长达十余年之久,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教师提问:太平军胜利进军的原因有哪些?学生各种回答。教师总结:主要是因为洪秀全等制订的斗争目标比较明确;太平军纪律严明,人民群众热烈拥护和支持太平军;清军腐败无能。教师: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清军在天京附近建立了江南、江北大营以围困天京。为了巩固政权,推翻清朝统治,太平军又进行了北伐、东征和西征,军事上达到全盛。(4)北伐、西征和东征──军事上全盛(板书)(投影:《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①北伐(板书)教师:要推翻清朝统治,太平军必须北伐。183年,在东王杨秀清统一指挥下,太平天国派林凤祥、李开芳率兵北上。(结合地图)北伐将士从扬州出发,经安徽、河南等地进入直隶,攻到天津郊区。咸丰帝慌忙宣布京师戒严,从各地调兵阻挡北伐军。北伐军进行了两年浴血奋战,终未取得成功,最后失败。教师要求学生看书回答北伐的意义。教师指出:北伐的同时,东王杨秀清统一指挥下,太平天国还进行了西征,北伐和西征是并举的。②西征(板书)教师:要巩固天京大本营,控制长江中游,必须西征。183年,太平天国派赖汉英率兵西征。连续夺取安徽、湖北的重镇,进入湖南,与汉族地主武装、曾国藩的湘军交战失利。18年,杨秀清派石达开指挥西征军,在鄱阳湖打败湘军,急得曾国藩要跳水自杀,西征军取得了很大胜利,后进入江西,占领许多州县,巩固了天京革命大本营。西征的胜利使千里长江变成了天国的一条内河。北伐、西征之后,太平天国又进行了东征。③东征(板书)教师:为断绝清政府的财源,充实自己的经济力量,186年,燕王秦日纲率太平军东征。夺取扬州,攻破江北大营。又与石达开会师,一举摧毁江南大营,解除了天京之围。至此,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革命声威震撼全国。(投影:《北伐、东征和西征简表》,教师要求学生完成)措施目的时间将领意义北伐

西征

东征

教师: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除了在军事上采取一系列行动外,在运动的前期和后期还分别颁布了指导性的文《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二、《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板书)教师: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一个重要的文。这就是《天朝田亩制度》。(投影:《天朝田亩制度》书影)(1)《天朝田亩制度》──建国纲领(板书)教师:《天朝田亩制度》从字面上理解是太平天国的土地制度。但实际上它不仅涉及土地问题,同时还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司法等各个方面的社会改革措施。它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因为以土地问题为核心,所以称为《天朝田亩制度》。《天朝田亩制度》既以土地问题为核心,那我们来看看它是怎样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的。(投影:“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这是太平天国处理土地问题的原则,也就是天下的土地归天下的人耕种。这里,有关”天下田”当时的占有形式是谁的?学生思考并试图做答。教师:(启发)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其核心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也就是说天下田大多是地主阶级的,而现在把天下田,包括地主阶级的土地拿来收归公有,分给天下所有的人,包括占大多数人口的农民来耕种。这就意味着要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摆脱封建剥削,获得土地是千百年来广大农民最迫切的要求。中国历史上,农民在历次斗争中也都提出过类似要求,如“均贫富”、“均田免粮”等。但像《天朝田亩制度》这样,把农民的斗争目标提出的如此明确,这还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它把农民反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要求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从这里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鲜明的反封建革命性。“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这是分配土地的一个原则;还有一个要遵循的原则就是“无处不均匀”。如何才能做到平均分配土地呢?(投影:“凡男妇每一人自十六岁以上受田,……,则十五岁以下减其半……。”)从这段资料中,你能看出平均分配土地有哪些标准呢?学生思考并进行讨论。教师:从这段资料中不难看出平均分配土地,一是依据人口,不论男女,以户为单位,人多就多分,人少就少分;二是依据年龄,凡十六岁以上的人都可得到土地,十五岁以下就减半。太平天国除了平均分配土地以外,还平均分配产品。(投影:“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按照“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规定:农民每年收获所得,除生活必须外,其余一律上交国库。如有婚丧等事,则由国库发给一定数量的钱币和实物。通过这些详尽而细致的规定,太平天国是想使每一个公民都能永保一份平均财产,建立这样一个理想的社会。(投影:“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这是太平天国设计的理想蓝图,这一美好社会能否实现呢?请同学们从《天朝田亩制度》分配土地的原则和方法入手,并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来思考这一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总结:《天朝田亩制度》从分配土地和产品的原则来看,废除封建所有制固然是革命的,但它是把消灭剥削、消灭贫困的理想建立在落后的小农经济基础上,这是不切合农民觉悟和脱离农民思想实际的;同时,小生产者所能提供的财富是有限的,无法满足“人人饱暖”的要求。从分配的方法来看,也有很多问题无法解决。平均分配土地使农民平均得到一份土地,但同时又规定每年收获只能留下维持生活的份额,其余生产生活资料同归圣库。这样的规定自相矛盾,多生产对农民不但没有实际好处,而且还会挫伤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其结果不会带来人人饱暖,只会造成普遍贫困。再从客观环境来看,连年征战无法保证一个安定的环境来实现这一方案。所以,《天朝田亩制度》只是一种空想,根本无法实施。那么,应如何评价《天朝田亩制度》呢?教师指出可从革命性、空想性、落后性三方面进行评价。教师:除了运动前期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外,太平天国的指导性文还有后期颁布的《资政新篇》。(2)《资政新篇》──治国方案(板书)投影:《资政新篇》书影)教师:189年冬,洪仁玕为振兴太平天国,提出了改革内政的治国方案──《资政新篇》,它都有哪些内容呢,请同学们看书回答。同学们从政治、经济、文教等方面回答。教师分析:《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在“向西方学习”上,超过了同时代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主张,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但它没有把发展资本主义与消灭封建剥削制度联系起来,没有同太平天国当时现实斗争联系起来,只字不提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因此这个方案得不到太平天国广大将士的拥护,对太平天国的现实斗争没有任何积极作用。由于当时中国还不具备实现这一政纲的社会条(强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且,太平天国迫于当时严峻的形势,《资政新篇》没能实行。教师布置下作业: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异同点。教师:186年,当太平军东征胜利,军事形势一片大好之际,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由于争权夺利,矛盾却日渐尖锐化,导致天京变乱发生,天国的事业开始由盛而衰。

三、太平天国的失败(板书)(1)天京变乱教师: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的领导人革命进取心逐渐减退,腐朽思想开始滋生。在天京,诸王模仿封建统治者大兴土木、建筑王宫。(投影:《天王府》、《太平天国天王府石舫》)从《天王府》画面上可以看出天王府的威严和等级的森严;从《太平天国天王府石舫》画面上可以反映出天王的享乐生活。天王身居宫中,生活奢靡;东王外出,仪仗达千人之多;各王还通过家族、部下等关系结成派系集团,分别控制军队、争权夺势,终于在186年秋演化为一场大变乱。教师讲解经过、投影:教师分析影响: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从战略进攻走向战略防御的转折点。经过这场变乱,太平天国元气大伤,出现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危险局面。敌人得到了喘息之机,重建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太平天国的军事斗争开始转入防御阶段。(2)太平天国的防御战(板书)①重建领导核心──英王、忠王、干王。②后期防御战教师提问:为了打破敌人的包围与封锁,挽狂澜于既倒,拯救岌岌可危天国事业,进行了哪些军事斗争?学生看书回答。(投影:再破江北大营—三河镇大捷—再破江南大营—受挫上海—安庆失守─天京沦陷)教师简要讲解:188年,陈玉成、李秀成击溃了江北大营,随后,太平军又获三河镇大捷。1860年,太平军依洪仁玕计策率兵奔袭杭州,这一计策实际上就是古代“围魏救赵”的战术,清军调江南大营将士驰援杭州,李秀成回师,与陈玉成会师,江南大营被击溃,打破了清军对天京的包围,同时为太平军进取江浙奠定了基础。破江南大营后,李秀成乘胜东征苏南,连战连捷,一直打到上海近郊。在进攻上海的战役里,英法侵略军也撕下中立伪装,配合清军袭击太平军。太平军英勇苦战,不敌联军,退回苏州。正当太平军同中外反动势力在江浙激战时,湘军再次包围安庆。陈玉成从浙江回师安徽以解安庆之围,但激战几月未能成功,安庆终于陷落,天京失去屏障,陈玉成退守庐州,1862年因歹徒出卖,陈玉成被俘,面对审问,陈玉成大义凛然,厉声斥道:“大丈夫死则死耳,何铙舌也!”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26岁。他的牺牲是太平天国后期的一个重大损失。清军占领安庆后,全面进攻太平军,进而围攻天京。太平军展了天京保卫战。(3)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板书)1862年初春,清军分三路进攻太平军:曾国藩之弟曾国荃率湘军主力进攻天京;李鸿章率淮军和英国人戈登的“常胜军”进攻苏州、常州;左宗棠率湘军一部进攻浙江。曾国藩坐镇安庆统筹策应。天京告急,李秀成回师,救援天京。在城外,太平军与湘军恶战,到1864年,天京外围已无回旋余地,城内将士食野草充饥,而围城湘军又增至万余人,太平天国危在旦夕。6日,洪秀全病逝。但太平军将士仍固守天京,同心同德,决心与天国共存亡。湘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沉重代价。不久,天京城破,太平军将士又与湘军展开巷战,宁肯战死,决不投降。7月,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失败,但天国的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中国人民抗争史上的壮丽篇章,其顽强斗争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四、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失败的原因及历史意义、教训(板书)教师: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史学界有人认为是一场旧式农民革命,有人认为带有资产阶级性质,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同意哪一种观点。学生进行讨论。教师: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我们现在不做统一的界定,但有一点大家是能够达成共识的,即这场运动是农民战争,是以农民为主体的,由农民来领导的战争。作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斗争水平最高的农民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历时长达14年,席卷十多个省份,并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尽管如此,最终还是归于失败。那导致其失败的原因有那些呢?(提示学生从领导力量、斗争对象,内因、外因,主观、客观等角度分析)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主观: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教师:那么这场运动的意义又有哪些呢?总结:①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溃。②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③一些领导人主张学习西方,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④思想上、组织上较以往农民起义高出一筹,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⑤同亚洲各国人民的斗争相互推动、相互影响,共同打击西方殖民主义者。教师:请同学们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教训学生发言。教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阶级不可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教师小结:鸦片战争后,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激化,太平天国运动爆发,这次农民战争呈现出新的特点:①在反封建的同时承担了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任务,因此称其为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它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灭,这是以往农民战争所不曾遇到的新情况。②近代的中国农民已经能够放眼世界,从西方寻找自己的思想武器。③颁布了前所未有的土地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尽管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平均主义不可能实现,但明确的平均分配土地的纲领是几千年来农民阶级梦寐以求的愿望。因此说,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尽管它有诸多新特点,但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它不可能有先进的科学的革命指导思想,不可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因此它仍然是旧式农民战争的继续。它最终也不可能给中国指出光明前途。投影:和太平天国运动相关的一些外书籍罗尔纲著:《太平天国史》茅家琦主编:《太平天国通史》郭毅生著:《太平天国经济史》张一文著:《太平天国军事史》巩固练习1.洪秀全在《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中提出来要共击之的“阎罗妖”是指A.清朝最高统治者

B.外国侵略者

.中外反动势力

D.地主豪绅答案:A2.《天朝田亩制度》关于“分田”规定的实质是:A.实施男女平等的分配方案

B.贯彻平均主义的基本原则.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D.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答案:3.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既有革命性,又有封建落后性,造成这种双重性的根本原因是:A.太平天国领袖们的主观愿望

B.农民阶级的经济地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答案:B4.《资政新篇》在当时不可能实行的根本原因是()A.缺乏能够实行的社会条

B.列强的侵略.体现的经济思想落后

D.军事斗争非常紧张答案:A.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旧式农民起义的局限性

B.拜上帝教不合中国国情.在军事策略上屡犯错误

D.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答案:A6.太平天国运动之所以被看作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是因为它A.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B.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担负起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D.规模大、时间长,建立了革命政权答案:后作业教材49页练习。

第五篇: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曲靖一中历史组 欧小兰

导入:央视在2001年太平天国运动150周年时拍了一部电视剧《太平天国》,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反响。而就在150多年前,中华大地上爆发了一次农民运动,它究竟是怎样兴起?又是怎样走向盛世的?最终,短短14年的时间为何就宣告失败了呢?带着这些疑问,进入我们今天的学习。[同时板书]

一、兴起

(一)原因

师:请大家根据PPT打出的材料,结合教材相关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PPT打出相关材料)学生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回答:

1、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2、阶级矛盾的激化

3、自然灾害严重 师:(总结点评)非常好,太平天国运动前的几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连年不断地灾害使本来就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农民生活更加困苦,“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因此,阶级矛盾的激化成为了这场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自然灾害严重成为直接原因。[过渡]有一句话叫“时势造英雄”,一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战争即将爆发,这场运动该由谁来领导呢?他为这场起义做了哪些准备?他用什么分散的农民团结起来?

(二)准备

1、创立“拜上帝会”→特点:

(PPT显示材料,让学生根据材料发现“拜上帝会”不是某一家思想的集成,而是多家思想的结合。)洪秀全说:“上帝当拜,普天之下皆兄弟。”他指出:“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只有把那些违反上帝之真道的妖魔推翻,才能建立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社会。” 师:通过阅读材料,大家发现这里面都包括那些思想? 生:(在教师的提示下总结):基督教教义、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平均主义(同时教师板书)师:思想创造出来后,需要做什么才能将农民团结起来? 生:宣传

2、冯云山到紫荆山区活动,建立根据地。

[过渡]做好一切准备后,一场起义正式爆发了。下面我们来共同探讨太平天国是如何完成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的。

(三)过程

让学生阅读教材,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选出代表回答。与此同时,教师PPT展示。

1、金田起义

2、攻占永安,分封诸王

3、攻占武汉三镇

4、攻占南京,改名天京 之后,教师提问。

师:为何阶级矛盾早就尖锐的情况下,会在1851年1月起义正式爆发? 生:思考并回答 师:(适当总结补充)此时正逢洪秀全38岁生日,1月11日是洪的生日。师:攻占永安,分封诸王,为何会选择用东王节制诸王? 生:思考并回答

师:这其实来源于杨秀清的“天父下凡附身”,在起义之前,冯云山由于四处宣传“拜上帝会”的思想用来召集人民,被清政府抓捕。又逢洪秀全南下广东,已经召集回来的农民出现群龙无首的局面,人心开始涣散。为了稳住人心,杨秀清假装天父下凡上身,号令大家,加上金田起义至今的战绩卓越,所以此时选择用东王号令诸王。此时天父上身能稳定军心,但发展到后期,杨秀清就用一招来与洪秀全争权,两者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过渡]师:政权建立后,接下来该怎么做?

(出示示意图,让学生分析当时太平天国面临的形势,思考接下来该如何做?)

二、发展(板书只展示三个大标题)

(一)北伐—目的:推翻清政府

(二)西征—目的:巩固天京大本营

(三)天京突围—目的:切断清政府的财源,充实自己的经济实力

1853年,太平天国派林凤祥、李开芳率领2万太平军北上,刚开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到了天津附近,清政府迅速调集精锐部队前往镇压,这次运动失败了。与此同时,要想守住位于长江下游的天京只有保住长江中游,所以北伐的同时又进行西征,刚开始是想攻占安庆、武汉后南下控制南部中国。在湖南遇到曾国藩的湘军,连战失利。1855年石达开支援,在湖口、九江大败湘军。曾国藩气愤交加,几次要跳江自杀,都被部下捞起来。定都天京后,清政府的军队就尾随而来,建立了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为了突围,也为了切断清政府的财源,充实自己的经济实力,又进行了天京突围。江南一带位于天京的东边,所以又称为东征。

[过渡]就在军事上十分顺利的时候,太平天国内部出现问题,使前线的西征、天京突围被迫搁置,清政府也得到了喘息的机会。由此,太平天国出现转折。

三、转折:天京事变

(一)原因:

让学生讨论,为何会出现争权夺利?其实就是小农阶级目光短浅,安于现状,满足于小小的胜利。与此同时,打出PPT中的几张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太平天国的腐败有如清政府。享受之余一定会出现分权不均,所以发生矛盾。最后得出结论。

1、小农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

PPT显示有关杨秀清“逼封万岁”的资料,让学生知道这件事情发生后天京事变就出现了。所以,2、逼封万岁(直接原因)

(二)经过

让学生讨论后,请学生展示。(请一名学生上讲台具体讲解并画出一副简易的示意图)杨威胁到洪,洪召回韦昌辉等人,韦杀害杨,石斥责其杀人,韦一怒之下想杀洪,反被洪所杀。洪猜疑石,石最后出走。

(三)影响

学生会说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让学生思考转这点表现在什么地方?并请学生回答。

1、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

2、国中无人、朝中无将

四、失败

(一)时间:

(二)标志:

(三)原因:

太平天国从1851年金田起义到1864年,发展如此迅速的一场农民运动为何会走向失败呢?让学生小组讨论并请代表回答。

1、主观:小农阶级自身的局限性;战略上的失误

2、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提示学生哪个才是失败的根本原因

(四)意义和启示1、2、启示:小农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课堂小结]:农民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农民阶级不能救中国,那到底哪个阶级才能救中国呢?事实证明,只有中共领导的无产阶级才能救中国,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所以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板书设计:

一、兴起

(一)原因:1、2、3

(二)准备:

1、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特点:

2、冯云山到紫荆山区活动,建立根据地

(三)过程:1、2、3、4

二、发展

(一)北伐—目的:

(二)西征—目的:

(三)天京突围—目的:

三、转折:天京事变

(一)原因:

1、根本原因

2、直接原因

(二)经过:

(三)影响:

四、失败

(一)时间:

(二)标志

(三)原因

1、主观

2、客观

(四)意义和启示

下载安迪人教版必修一第十一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修改)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安迪人教版必修一第十一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修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太平天国运动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如何将它教授得既让学生有新鲜感,又能符合高中教学和考试的需要?作为一个历史事件,我们一般都是从原因、过程、结......

    新版人教八年级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史实;掌握《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的内容及评价;分析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阶级局限性 过程与......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二)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二) 五、天京变乱(板书) 1.原因(板书) 师: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的领导人革命进取心逐渐减退,腐朽思想开始滋生。在天京,诸王模仿封建统治者大兴土木、建筑王宫。(......

    人教《珍珠鸟》教学设计(修改)

    《 珍珠鸟》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珍珠鸟》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四组教材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以生动细腻、富有情趣的语言写出了珍珠鸟由“怕”人到“信赖”......

    11 太平天国运动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1知识与技能: ①识记:拜上帝教的创立、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天京定都、北伐西征、东征、《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等基础知识。 ②理解:太平天......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横县二高历史组覃永达 课程标准: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太平天......

    word第十一课教学设计

    WORD教学大纲 第十一课 一、 如何把表格生成图表? 1、 选定整个表格或一部分 2、 插入——图片——图表。 二、 使用过图表命令后,从文档区到了图表区,这时会产生 图表的默认数......

    人民版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上课稿

    太平天国运动 新课导入:学生齐读课前提示 新课讲授: (一)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相当于清政府四个月的财政需求。而当时地丁税是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