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术七年级上册《神奇的手》教学设计教案(精选)
《神奇的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生动的、活泼的造型活动,激发学生的三维空间的造型意识,培养立体造型能力。
2、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自主、团结、合作的良好行为习惯。
3、通过对“手”的关注和认识,增加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情感方面的沟通,使学生们认识和创作生活之美,艺术之美。
教学重点:学习设计、美化手,使学生们认识和创作生活之美,艺术之美。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三维空间想象意识,提高立体造型能力,培养学生用心观察,多角度认识和捕捉生活中的美感瞬间。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摄影设备、水桶、毛巾、肥皂 学具准备:美术书、水粉颜料、毛笔、橡皮泥等 教学流程:
一、感受“神奇”,导出课题。
(课前多媒体播放05年春晚的震撼之作《千手观音》的FLASH动画)生积极主动的进行观看,并不时发出惊叹声!教师提问:课前咱们观看的是什么节目呀? 生立即回答:千手观音。
师:大家都知道呀!看来千手观音给我们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群聋哑人确实了不起,用她们的手演义了神奇!今天我也要和大家一起用我们的手演义另一个神奇,让我们共同学习第九课《神奇的手》。(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受到熏陶,引起共鸣,唤起学生对手的好奇心和表现欲。
二、认知双手,领悟“神奇”。
1、准备活动
课件播放《拍手歌》,师生一起跟唱。
2、情感的手
(多媒体播放“情感的手”,教师引导学生随着课件一起回顾一下我们赋予情感的手)生认真观看,深受感染。
3、游戏的手(1)手影
几位学生主动到屏幕前表演手影,教师予以鼓励。(多媒体播放手影视频)
生认真欣赏,并跟着学习新的造型。(2)手彩绘
生看书分析制作步骤,小组讨论。
教师组织学生阐述本组讨论结果,并做总结性发言,强调要点。
4、多变的手
(课件播放“多变的手”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优秀手彩绘作品)学生欣赏的同时赞叹声声。
设计意图:《拍手歌》的表演即活跃了气氛又让学生做了准备活动;“情感的手”让学生了解对手的表现与塑造让我们沟通了人与人间的情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游戏的手”不仅让学生回顾了中国的传统手游戏——手影,还介绍了新的玩法——手彩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还注意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的思路,引发学生的创作欲望。真正做到了让学生乐学。
三、活动空间,创造“神奇”
教师布置本课任务,强调要求,学生分组进行活动,教师进行巡视辅导。
(课件出示活动要求,播放背景音乐为何洁的《举起手》)设计意图:作业要求体现了层次性,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分组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团结、合作的良好习惯。背景音乐选择了学生比较熟悉的歌曲,学生了解歌词内容,能够从中受到鼓舞!
四、展示评价,分享“神奇”
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本组的作品。
各小组同学积极踊跃的展示作品,有的组还编成小故事。
设计意图: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平台,让学生充分体会成功的喜悦,把课堂推向高潮。
五、课堂总结,拓展“神奇”
1、手语
(课件播放手语课堂,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学习简单手语。)
2、小结 课堂总结:你们学的很认真,相信我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今后的生活中会用你们的双手演义更多的神奇!学生很受鼓舞,信心百倍!
(播放《千手观音》视频,学生欣赏后下课。)
设计意图: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懂得关爱残疾人。再次欣赏《千手观音》学生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课后反思:
《神奇的手》这一课的教学实践中,我引导学生从平凡的生活体验入手,组织了一系列相关主题的音像材料和教学活动,引发学生的实践、创造积极性。教学的效果很好,达到了教学目标。教学之后,我认为这堂课的成功有这几个原因:
1、教学从学生的生活着手,利用学生关注的电视节目《千手观音》,打开学生的兴趣之源,唤起他们的学习动机。
2、充分利用音像教学资源的优势,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开展有趣的教学活动,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自主积极地进行交流。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培养了良好的学习态度。
3、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师在教学时既有引导,又有示范,还亲自参与活动,这样不但消除了学生对教师的距离感,而且更激发了学生在教师面前表现自己的欲望。教学中,教师运用了多媒体、活动、表演等多种手段,全方位地启发学生,丰富学生的认识。学生们的学习活动始终围绕着主题,争先恐后地畅所欲言,兴高采烈地实践、创造,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深深体会到,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能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不足之处:教学方式还放不开,还不够大胆。教学当中教师语言还不够精炼,教学环节的逻辑性还不够强,教师驾驭课堂的手段还不够巧妙。许多方面需要认真钻研,不断探索。
美术《神奇的手》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
九州镇中学
王新凤
第二篇:冀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第11课__神奇的手__教案
第11课
神奇的手
学习目标:
1、通过对“手”的关注和认识,增强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情感沟通。
2、能够运用联想,对某种手形进行添画,使之更生动地表现某种形象,从而加强立体造型能力。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对“手”的关注和认识,增强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情感沟通。
2、难点:能够运用联想,对某种手形进行添画,使之更生动地表现某种形象。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视频欣赏《千手观音》 板书课题
第11课
神奇的手
一、学生自学
1、“手”能做什么,举例说明。
2、为什么说“在美术创作中,人物的手被称为‘第二表情’”,说说这些手势所表达的情感和含义。
二、小组研讨
小组成员相互交流,解决没有搞清楚的问题。
三、学生展示
找学生上台模仿手影教师评价与矫正
四、欣赏图片 引出美术名词术语:装饰
五、巩固提升 欣赏“手语”
爸爸 一手伸拇指贴在嘴唇上。
妈妈 一手伸食指贴在嘴唇上。
我 一手食指指自己。
爱 一手轻轻抚摩另一手拇指指背,表示一种“怜爱”的感情。
你 一手食指指向对方。
第三篇:《神奇的手》教学设计
《神奇的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我们的手可以做各种神奇有趣的事情。
2、通过生动的、活泼的造型活动,激发学生的三维空间的造型意识,培养立体造型能力。
3、发挥想象,能根据自己用手创作的作品进行想象、说话、写作。
(二)情感目标:
通过对“手”的关注和认识,增加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情感方面的沟通,使学生们认识和创作生活之美,艺术之美。
(三)方法与评价目标:
1、利用手指彩绘,激发学生创作兴趣。
2、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手指彩绘进行想象,进行说写训练。
3、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自主、团结、合作的良好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
学习设计、美化手,使学生们认识和创作生活之美,艺术之美。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三维空间想象意识,提高立体造型能力,培养学生用心观察,多角度认识和捕捉生活中的美感瞬间。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摄影设备、水桶、毛巾、肥皂 学具准备:美术书、水粉颜料、毛笔、橡皮泥等 教学流程:
一、感受“神奇”,导出课题。播放《纪念汶川沙画》。
教师提问:课前咱们观看的是什么节目呀? 生立即回答:
师:大家都知道呀!看来纪念汶川沙画给我们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手影确实了不起,用她们的手演义了神奇!今天我也要和大家一起用我们的手演义另一个神奇,让我们共同学习第九课《神奇的手》。(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受到熏陶,引起共鸣,唤起学生对手的好奇心和表现欲。
二、认知双手,领悟“神奇”。
1、准备活动
让几名同学做好准备。
2、情感的手
师生认真观看,手影视频,深受感染。
3、游戏的手
(1)手影
几位学生主动到屏幕前表演手影,教师予以鼓励。(多媒体播放手影视频)
师生认真欣赏,并跟着学习新的造型。
(2)手彩绘
生看书分析制作步骤,小组讨论。找六名同学,进行手绘话剧表演。准备时间十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进行表演。播放音乐进行表演。
教师组织学生达到师生共鸣的效果。
4、多变的手
学生欣赏的同时赞叹声声。
设计意图:表演即活跃了气氛又让学生做了准备活动;“情感的手”让学生了解对手的表现与塑造让我们沟通了人与人间的情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游戏的手”不仅让学生回顾了中国的传统手游戏——手影,还介绍了新的玩法——手彩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还注意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的思路,引发学生的创作欲望。真正做到了让学生乐学。
三、活动空间,创造“神奇”
教师布置本课任务,强调要求,学生分组进行活动,教师进行巡视辅导。
设计意图:作业要求体现了层次性,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分组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团结、合作的良好习惯。背景音乐选择了学生比较熟悉的歌曲,学生了解歌词内容,能够从中受到鼓舞!
四、展示评价,分享“神奇”
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本组的作品。
各小组同学积极踊跃的展示作品,有的组还编成小故事。
设计意图: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平台,让学生充分体会成功的喜悦,把课堂推向高潮。
五、课堂总结,拓展“神奇”
1、手语
(课件播放手语课堂,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学习简单手语。)
2、小结
课堂总结:你们学的很认真,相信我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今后的生活中会用你们的双手演义更多的神奇!
学生很受鼓舞,信心百倍!
设计意图: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懂得关爱残疾人。
第四篇:《神奇的手》教学设计
《神奇的手》是小学《品德与生活》第二册第二单元“我的手儿巧”中的“我有两件宝”这一活动主题中的一部分。这一教材内容的设计,意在通过一些动手的活动,让学生去感受和体验动手的乐趣。针对《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特点(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手的作用。
2、通过动手活动,感受和体验动手的乐趣。
教学准备:学生动手活动的的用品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二、自我观察,初步感知
1、观察手:伸出自己的双手,说说自己的小手。
2、看图:说说图上的几位朋友用手做什么事情呢?
3、回忆:平时,我们用小手做哪些事?
4、小结:手的作用
5、夸夸自己的双手。
三、交流合作,感受乐趣
1、创设情境,感觉手的作用(会说话)
神奇的手会说话呢!你看,手的姿势不一样,表示的意思就不一样。(教师边说边做动作)
2、小组交流:你的手会说话吗?怎么说?
3、汇报交流情况:做游戏“做一做,猜一猜”。
四、深入探究,体验快乐
1、我们的双手真神奇,有时还能代替眼睛呢!信不信?
2、做游戏:“摸一摸,猜猜是什么”。
3、小结:手的神奇。
五、主题延伸:长大后,你想用你神奇的手做什么?
六、课堂小结:
1、我们人人都有一双神奇的手,只有常动手做事,才能成为勤劳,惹人喜爱的小朋友。同学们还要注意,一定要保护好这双神奇的物,可千万别让它受伤呀!
2、如果遇到没有神奇的手的人,我们该怎么做呢?
板书:
神奇的手
会做事 会表演 会说话
第五篇:七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有创意的字》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字体装饰艺术的特点,学习字体设计方法,能从汉字的义、形和结构特征出发,对汉字的笔画和结构作合理的联想和变形,创意出美观形象的美术字。
2.从设计和创意美术字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学生充分体会美术与自己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重点:
掌握美术字体艺术设计的基本知识、技巧、方法。
教学难点:
字体设计的创意,能抓住字义、字形、结构等汉字基本特征,灵活、合理地进行变体,使原字体变得更形象、美观、活泼,达到创新的目的。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知道老师的名字叫什么吗? 师: 我把他们来个创意大变身,瞧——(出示幻灯片艺术体名字:何彩云)
2、找区别师:比较这两个名字有什么不一样?(指名说)
3、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字的创意设计,把普通的文字变得更形象、更独特。(出示课题:字体的创意设计)
二、初探方法
(一)出示3组图:笔画变化、形状变化、形象化
1、师:那怎么变才有创意呢?老师这里准备了三组字,你能发现各组的创意分别在哪里呢?字的什么地方发生了变化?我们分小组讨论一下(分别出示范字)第一小组讨论第一组图,二三小组讨论第二、三组,第四组自由选择其中一组字
2、学生讨论,老师巡视指导(时间2-3分钟)
(二)交流总结方法 师:哪一组同学先来说说?
1、笔画变化 生:我发现“算”字点变圆形,横竖变成了笔,灰的点还变成了眼睛。师:这么说来字的什么发生了变化? 生:笔画 师:把字的一个或几个笔画变形,这种创意方法叫做“笔画变化”(板书:笔画变化)
2形状变化
⑴
第二组字的字形发生了变化,“困”字变成了圆形、“命”字被写成了菱形,“天”字变成了椭圆,显得很特别。
⑵
师:看来改变字的形状同样可以变得有创意(板书:形状变化)3形象变化 ⑶
学生汇报交流
⑷
师:用了字的本身所表示的事物来变,使字变的更形象,我们把这样的创意方法称为形象变化。(板书:形象变化)师小结:经过各组分析汇报原来我们可以用笔画、形状、形象变化可以把字变得有创意!
(三)巩固练习
1、连线练习师:接下来老师考考大家。出示幻灯连线找朋友,(图片要典型)笔画变化 形状变化 形象变化(生连连看)师:看来难不到大家,都掌握的不错了嘛?!
三、大显身手
1、师:那么接下来我们来试试?变一变!你想变什么字? 出示:幻灯 师:你打算怎么变?用形象?用笔画变化?还是用形状变化?或者都用呢? 生1生2生3
2、老师示范 师:我也选了一个字 “茅洋”的“洋”,看这个字你觉得可以变什么?(说的同时先在白纸上写好单线体“洋 ”)洋:让你想了什么呢? 生:海洋,海水 师:那就把他们的横变成海浪 接下来老师自己变!师:你觉得怎么样?你能发现老师用了什么方法吗? 生:用了笔画变化,和形象变化结合,直接用了蓝色,表示海洋,象山的大黄鱼 师:你想好变什么字了吗?现在开始吧?看谁变得最有创意!
4、学生尝试创作
5、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品展示
1、学生介绍自己的设计意图,用了什么设计方法?
2、学生互评,你喜欢他的设计吗?他的创意在哪里?你还有更好的意见吗?
3、整体展示
五、拓展 师:用这么多方法,我们变出了这么多创意的字,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各种各样的创意字?想看看吗? 出示幻灯片 各种字体:立体、阴影效果、动态字等等 小结:生活无处不在创意:有创意就有改变!有创意就有快乐!有创意就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