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酒》教学设计 济南市历城第六中学 陶丽华

时间:2019-05-12 19:42: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春酒》教学设计 济南市历城第六中学 陶丽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春酒》教学设计 济南市历城第六中学 陶丽华》。

第一篇:《春酒》教学设计 济南市历城第六中学 陶丽华

《春酒》教学设计

济南市历城第六中学 陶丽华

【课标与教材】

《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春酒》是一篇诗化的散文,思乡是本文一大主旨。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故乡浓浓的风土人情,抒发了对童年对母亲对故乡的无限追思之情。故乡的一切与儿时的印象叠印在一起,辉映成一片快乐而感伤的迷蒙。春酒,会酒醉了母亲,醉了“我”,也醉了无数读者,“我”的天真可爱,母亲的善良能干,乡人的淳朴厚道,在春酒和会酒席上氤氲开来,弥漫成浓浓的人情民风之美。

琦君善于使用抒情与叙事并用的方式,在娓娓叙事的过程中让自己的感情自然流淌,文笔自然,不雕琢,不粉饰,描绘人物鲜明细腻,母亲、乡邻都在她的笔下栩栩如生,尤其是母亲的宽容善良勤俭得到了极为传神的刻画。琦君就是用这样一种洗净铅华的笔调,絮絮地说着自己对童年、对故乡的无限眷恋。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积累了一些散文知识,也具有一定的社会知识和生活经验,我引导学生凭借这些知识经验欣赏文学作品,在逐步的情感体验中,初步领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这样教学才符合新教学纲要的要求。【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反复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思乡的情感;品读文中的细节和关键词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反复诵读中感悟生动的细节描写,体会文章的情感内涵。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文中的风俗美、人情美,丰富精神世界,激发学生关注生活的热情,发现并领略生活的诗意。【教学重点】

品味文章的传神语言和生动的细节描写,感受文章蕴涵的风俗、人情美。【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感悟文章在素淡的文字中流淌的浓浓思乡之情。【教学方法】

多形式朗读、合作探究、启发点拨方法 【教学媒体】ppt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投影一首诗歌(在优美的《思乡曲》中)有一种酒,一点点,就能醉你到白头,有一种情,一丝丝,就能牵动你的心,有一个人,虽然离去,但你永远记在心里,有一些事,虽然遥远,却又总是那么清晰„„

这酒,是什么酒?这情是什么情?这些人,是怎样的人?这情事,又是什么样的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从琦君的散文《春酒》中找寻答案,找寻美的记忆。(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我来摄影

历城六中剧组正在拍摄《琦君传》,今天拍第19集《春酒》,由于连日操劳,摄影师今天病倒了,特请大家临时充当一下摄影师,现在就考察一下谁更具备摄影师的潜力。

考查的内容和方式:假如你是摄影师,依据剧本——《春酒》,你会捕捉哪些具有典型意义的镜头来拍摄?说说你的理由。(预习的基础上大声朗读课文,赏析细节片段)

1.关于母亲的细节(母亲是记忆中最深刻、最温柔的怀念,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

2.关于童年的细节(童年是记忆中最美好、最甜蜜的记忆。)

3.关于风俗人情的细节(甜不甜家乡水,亲不亲家乡人。乡情是记忆中最醇厚、最温馨的怀念。)

注:分析及多种方式的诵读相结合。

教师过渡语:透过大家抓拍的细节镜头,观众们感受到了琦君甜美的童年、浓浓的母爱及淳朴的乡情。拍摄人物传记只是有零散的片段远远不够,还需深入人物内心,感受人物灵魂。现在,历城六中“刨根问底”栏目组又穿越时空隧道,来到了琦君儿时的家中,与琦君,母亲,阿标叔及乡邻代表对话,探寻剧本背后的故事,以进一步丰富作品内涵。

三、我来采访

时间:琦君的童年 地点:琦君家的大花厅

人物:琦君、母亲、阿标叔、乡邻代表+记者

要求:通过采访活动,观众能更全面地了解人物及文章思想内容。温馨提示:

1.围绕文章内容设计合适的问题。

如:童年喝春酒的记忆;偷喝春酒的心情;分春酒给乡邻的感受;擦灯时的心理;关于琦君及母亲的评价等。

2.小组分工扮演不同角色。

3.被采访者利用课文内容组织语言回答问题。4.记者最后总结概括人物特点。

如:娇憨、可爱的小姑娘;慈爱、温柔的母亲,热情、勤快的阿标叔,纯朴、善良的乡邻等。

四、积累写作

师过渡:温柔、善良的母亲远离了琦君,而无拘无束的童年也一去不复返了,淳朴、善良、热情的乡邻们是隔山隔水。她还能品尝到这道地家乡味的春酒吗?

1.Ppt琦君简历:琦君1917年生于温州。她12岁来到杭州,49年去了台湾,后定居美国。自从去了台湾以后,琦君40多年再也没有回到过她的故乡——温州。

文中绮君发出了怎样的感慨呢?(学生齐读)幻灯片显示:

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

诵读指导:要读出那种失落、追想、怀念,、不可复得的心情,还要有对故乡刻骨铭心的深情和淡淡的感伤。2.“来到台湾,此心如无根的浮萍,没有了着落,对家乡的苦念,也就与日俱增了。

昨夜梦魂飞归故里,躺在双亲的墓园中,拥吻着绿荫覆盖的芬芳泥土,望着悠悠出岫的白云,多年来抑郁的情怀得以暂感舒松。可是,短梦醒来,泪水又湿枕边。美丽的家园啊!它依旧是海天一角,水阔山遥。“ —— 《思乡》

2006年6月7日凌晨,90高龄的琦君永远搁下了那支生花妙笔。临终前,她在病榻上一再念叨着:我想回到自己的家乡呵„„是啊,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故乡是漂泊海外的游子心中的根呐。

回扣导入:这种酒是(春酒),这种情是(乡情),这个人是(母亲),这些事是(过新年、饮春酒、喝会酒„„童年的记忆。)(板书:春酒、乡情、母亲、童年)

3.阅读积累

(1)余光中《乡愁》(2)舒兰《乡色酒》

乡 色 酒(舒兰)

三十年前 你从柳树梢头望我

我正年少 乡色也好 你圆

人也圆 三十年后 我从椰树梢头望你 你是一杯乡色酒

你满 乡愁也满

教师:浓浓的一杯春酒里,流淌着我童年的快乐,散发着母亲温和的光芒,也弥漫着乡邻间淳朴的情意,此时,我们已经知道了蕴涵在春酒中最美好的情感(风俗美、人情美、生活美)才是令作者念念不忘的家乡味儿。琦君小时候喝的是“酒”,而长大后“回味的是那浓浓的乡情味,亲情味”。(板书)4.我来创作

让我们也带着《春酒》的余香,写一首小诗,或几句话送给琦君,感谢她为我们营造了一方宁静祥和的精神家园,纪念这颗善良美丽的灵魂。

(1)学生写一写,然后展示。

(2)读完此文,老师写了一首小诗,与大家共享。(配乐朗诵)

小时候

过年是一杯甜甜的春酒 酒中浸润着我的幸福与娇羞

长大后

回忆是一杯苦涩的春酒 酒杯载着我满满的情与愁

而如今

到哪里去找我家乡的春酒 清清的 香香的 沾着母亲的味道

哪怕是一指甲缝的春酒

故乡的酒 过年的酒 游子心中醉人的酒哟 朋友 别忘了

出门在外 别忘了给自己斟一杯人生的春酒

结束语:同学们,就让我们用这些温润芬芳的文字送别琦君,祝愿她回家的路上,一路走好!(在《望乡》曲中下课)

第二篇:抗震救灾华陶历城双语九下专题复习

专题5:抗震救灾

历城双语实验学校

一、背景材料:

1.云南盈江县发生5.8级地震。

2011年3月10日中午云南盈江县发生5.8级地震,截止10日23时30分,地震已造成25人死亡,250人受伤。国务院救灾工作组已于10日晚间抵达盈江地震灾区,伤员救治、遇难人员善后和群众的转移安置等各项救灾工作正在有序展开。此外,多支救援力量也驰援盈江,各方救灾款物陆续抵达。地震发生后,灾区760个基层党组织、一万多名党员干部迅速集结,投入到抗震救灾一线,组建数百支“抗震救灾党员先锋突击队”,开始抢救被困人员、转移安置灾民、组织发放救灾物资、排危除险,监管搬运发放、对灾民进行心理疏导,各参与救援的部队官兵一刻不停地排危除难,搭建救灾帐篷;医护人员坚守岗位,为受伤群众及时提供救治。„„与此同时,友成民间灾害应对支持中心也积极加入到抗震救灾活动中,建民间救灾网络,发布倡议筹集药品等救灾物资。2010年8月7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

2010年8月7日22点左右 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1463人遇难,失踪302人,多人受伤。

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作出明确指示。要求有关部门千方百计救人,组织群众避险,确保群众生命安全,妥善安排灾区群众的生活;同时科学处置堰塞湖,迅速抢修重要基础设施,特别要尽快抢通道路、电力、通信等,保证抢险人员和救灾物资的运送。目前当地各项抢险救灾工作已全力展开。中央财政部紧急下拨资金5亿元用于抢险救灾、受灾群众转移安置和生活救济、伤员救治和卫生防疫、基础设施修复和堰塞湖处理以及因灾倒塌房屋恢复重建等方面。在舟曲县城的各个角落,都能看到正在救援的解放军、武警战士,中国红十字会、很多志愿者和群众都积极加入到救援队伍中。

泥石流发生背景:

以前舟曲山上多是郁郁葱葱的大树,很少发生泥石流,由于乱砍乱伐和毁林开荒之风的盛行,舟曲周围的山体几乎全变成了光秃秃的荒山,加上民用木材和倒卖盗用,全县森林面积每年以10万平方米的速度减少,植被破坏严重,生态环境遭到超限度破坏,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又遇突如其来的强降雨,导致较严重的泥石流发生。

3.日本发生强地震引发海啸和核电站爆炸。

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本州岛东北部宫城县以东海域发生里氏8.8级地震,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中国救援队第一个到达实施人道主义救援。强震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泄漏并引发爆炸。受日本核电站爆炸影响,个别不法分子散布虚假信息,致使很多地方的食用碘盐被哄抢一空,严重扰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秩序。

二、考点连接

1、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2、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也是抗震救灾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3、生命最珍贵,无论何时何地,遇到多大挫折,永不放弃生的希望;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也应同样尊重、善待他人的生命,当他人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要延伸生命的价值,使有限的生命焕发光彩。生命健康权也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党和政府对人的生命的尊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4、乐善好施、扶贫疾困、关心互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5、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全社会的责任。

中学生应该从自己做起,学会尊重,学会关心,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学会帮助。如帮助残疾人,关心和帮助孤寡老人;关心帮助孤残儿童;给希望工程捐款;捐助灾区群众。

6、积极承担责任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关怀他人、心系社会无私奉献是一个有责任感人的表现。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受灾地区各级党委、政府把抢险救援作为当前的最重要工作,力争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领导干部要深入一线,加强抢险救援的组织指挥。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切实维护灾区社会稳定。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公安民警发挥突击队作用,为抢险救援作出巨大贡献。„„正是由于许许多多的人都自觉承担起了自己的责任,才保证抢险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

7、中华民族具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公而忘私,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奉献精神。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赖于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8、政府是公共利益的最大守护者和维护者。

9、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10、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1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12、今天的中国综合国力逐步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本国并不富裕的情况下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帮助别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是个负责任的大国。

13、公民要树立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

14、公民要依法致富。依法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才能使社会稳定、和谐,才能平等地为每个社会成员创设创富的机会,获得的财富才能受法律保护。在经济活动中的违法行为,会扰乱经济秩序,阻碍经济发展,损害国家、社会和他人利益,自己也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要遵纪守法,依法致富

15、公民要以德致富。符合“义”的利益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在社会生活中,法律对人的约束是外在的,“义”对人的约束是内在的,也是最有效的。见利忘义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取的。三专项练习㈠选择题 1、2011年3月10日12时58分,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发生里氏5.8级地震。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抗震救灾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立即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把抢救生命放在第一位,迅速开展抗灾救灾工作。习近平、李克强、***等领导同志也分别作出重要指示,对抗震救灾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①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人身权

②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③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切工作的中心④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下列行为是正义行为的是()

①社会各界向灾区捐款捐物

②志愿者在地震灾区提供志愿服务

③解放军战士在废墟中挖尸体 ④商品经营者趁机抬高物价,从中牟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舟曲泥石流的成因告诫我们()

①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②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③要始终把经济高效益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④要落实依法治国方略,严打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中新社北京3月17日电,受日本核电站爆炸影响,中国个别不法分子散布虚假信息,致使很多地方的食用碘盐被哄抢一空,价格也几倍上涨,严重扰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秩序,17日,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立即开展市场检查,坚决打击造谣惑众、恶意囤积、哄抬价格、扰乱市场等不法行为,维护市场秩序,稳定商品价格。这个案例启示我们()

①要提高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 ②要依法致富,以德致富

③要维护社会稳定,不传谣不信谣

④保持乐观心态,提高分辩是非的能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㈡探究与分析 5、2011年3月10日云南盈江县发生5.8级地震,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抗震救灾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立即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把抢救生命放在第一位,迅速开展抗灾救灾工作。国务院救灾工作组已于10日晚间抵达盈江地震灾区有序展开救灾工作。此外,多支救援力量也驰援盈江,各方救灾款物陆续抵达。灾区760个基层党组织、一万多名党员干部迅速集结,投入到抗震救灾一线,与此同时,友成民间灾害应对支持中心也积极加入到抗震救灾活动中,建民间救灾网络,发布倡议筹集药品等救灾物资,无数的志愿者和群众也纷纷加入到救灾活动中。

(1)党中央国务院反复强调把抢救生命放在第一位对我们有何启示?

(2)抗震救灾的全过程向人民昭示了什么精神?有何意义?

(3)上述材料体现了思想品德课中的哪些观点?

(4)面对灾情,请你写一句鼓励灾区人民的话。

6、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多现,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舟曲泥石流,云南溢江地震等灾难都在无声胜有声的告诫着人类„„ 思考:

⑴云南溢江地震等灾难可能会告诫人类什么?

⑵青少年可以为减少这些自然灾害做点什么?

7.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灾情以及撤退在利比亚和日本的中国公民说明了什么?

8、在救灾过程中中,身处不同角色的人承担了怎样不同的责任?

9、“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我们坚信困难是打不垮我们的,为什么?

5、(1)①生命健康权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②生命最珍贵,无论何时何地,遇到多大挫折,永不放弃生的希望;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也应同样尊重、善待他人的生命,当他人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要延伸生命的价值,使有限的生命焕发光彩。

③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公而忘私,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奉献精神。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赖于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3)见考点连接(4)略

6、⑴①要保护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做大自然的朋友。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③过度开发利用资源,破坏环境人类最终会伤害自己。⑵①要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热爱自然、热心环保,培养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实践活动的意识。②积极向社会和自己熟识的人宣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举报破坏环境的人和事。③从具体小事做起,如垃圾分类处理,废品回收利用。使用节水装置和节能电器。一水多用,随手关闭水龙头,随手关灯等

7、①说明了党和政府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②党和国家关注民生、情系民生,努力解决民生问题③中国政府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④我国政府积极保障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8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每个人都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社会。⑴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灾区实地察看灾情,统筹指挥,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对抗震救灾工作迅速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级党政军各部门始终把抢救受灾群众生命放在第一位,切实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加强对天气和险情的监测预报,切实做好抗灾救灾工作。⑵解放军战士、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医护人员、电力通讯工人和志愿者等各行各业的人们战斗在抗灾第一线,发挥了突击队的作用。哪儿有险情,哪儿就有他们的身影,爱岗敬业,无私奉献。⑶社会各界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积极为灾区捐款捐物,帮助灾区群众共度难关、重建家园。

9.①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能集中力量办大事②灾区人民的自强不息、积极自救,全国各族人民和人民军队的大力支援。③伟大民族精神的支撑。④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指挥。

第三篇: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推荐生2014招生方案

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推荐生招生方案

发表时间: 2014-05-22 16:54:30点击次数: 25111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据市教育局有关中考改革的意见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本着公开公正的原则,特制定我校招收推荐生实施办法。

一、招生计划

2014年我校推荐生招生计划为:面向市区10人,历城区150人。

二、招生范围与报名条件

1.招生范围

根据济南市教育局2014年招生政策,面向济南市六区学生招收推荐生。

2.报名条件

(1)报名学生必须符合济南市教育局关于推荐生的标准;

(2)初中三年日常学习成绩和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总评等级均达到A级,生物、地理、思想品德、历史、信息技术学科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A级;

(3)填写《济南市初中优秀毕业生推荐申请表》,并提交一封自荐信;

(4)两名初三任课教师的联名推荐信及相关成长记录材料。

三、选拔程序

学校在审查学生成长记录材料、教师推荐信和个人自荐信的基础上,通过综合素质测评、面试等方式,对推荐生进行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1.成立学校推荐生选拔领导小组

2.审查初中学校提交的考生材料进行初审

3.进行综合素质测试和面试答辩(含英语口语)。

四、报名时间、测试时间与公示

报名截止日期: 5月26日,报名时携带三张1寸照片。

测试时间:5月27日下午,14:00考生到历城二中东门内广场集合。

14:30—16:30进行综合素质测评,16:30以后进行面试答辩等。完成全部审查考核工作后,学校将录取的推荐生名单通过学校网站和校务公开栏公示三天。

五、本实施方案由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招生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

2014年5月

第四篇:济南市历城第三中学新团员宣誓仪式程序

济南市历城第三中学新团员宣誓仪式

程序

宣誓时间:_____年_____月____日 宣誓地点:_______________

参与人员:校团委书记、各团支部书记、学校相关领导、相关班级班主任、支部入团积极分子、预备团员、部分老团员初

二、初三全体学生 宣誓过程:

第一项:由校团委书记宣布仪式开始,奏国际歌(或国歌); 第二项:由校团委书记宣读团委批准决定; 第三项:由老团员领誓,宣誓开始(宣誓完毕后应按排队顺序报出:

“宣誓人 ×××。”,请各支部书记务必提前告诉本支部预备团员。);

第四项:由相关领导、班主任给本支部新团员佩带团徽,同时

奏《颁奖进行曲》;

第五项:颁发团员证;

第六项:奏共青团代团歌,以示新团员正式加入中国共青团; 第七项:新团员代表发言;第八项:入团积极分子代表发言; 第九项:领导讲话;

第十项:宣布仪式结束,奏《团结奋进进行曲》

主持人:___________领誓人:___________

新团员代表:___________入团积极分子代表:___________

共青团历城三中委员会

关于批准_____等__人加入中国共青团的决定

各团支部:

经过学生入团申请,民主推荐,和团委审核,_____总支________等____名同学已经符合团员标准,学校团委研究决定批准他们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团龄自_____年___月开始。

新团员们,希望你们以此为动力,戒骄戒躁,严以律己,做同学们的表率,切实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济南市历城第三中学团委

年月日

第五篇:语文教学设计---郭丽(米脂中学)

姓名:郭 丽

单位:陕西省米脂中学

学科:语文(高中)

地址:陕西省米脂县银州镇行宫东路13号

邮政骗码:718199

手机号码:***

电子邮箱:916752408@qq.com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对新诗和现代诗歌的概念做一了解,知道什么叫做意象,初步学习诗歌鉴赏。

2.通过本词的学习,对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加以理解。3.有感情的朗诵并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 抓关键词句,理清思路;诵读入境,欣赏诗意,联想比较,鉴赏评价。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知人论世,体会情怀,感受壮志 [教学方法] 诵读、讨论、感悟。

[教学重点] 反复吟读,体会深秋意境,领会作者情感。[教学难点] 对词中意象的理解与体会,明确意象意境的内涵。[教学时数] 2课时。

一、导课

引语:请同学们描绘一下你印象中的秋天? 红、橙、黄、绿、青、蓝、紫、白八组学生,各选代表一名,说出描绘秋天的词语,频率高的老师代写在黑板上,看看是否比老师想到的还多,还要好。[投影] 收获季节,秋高气爽,落叶知秋,秋收冬藏,金风送爽,天高云淡,大雁南飞,五谷丰登,瓜果飘香,秋色宜人,秋雨绵绵,秋风萧瑟,一场秋雨一场凉,丹桂飘香,春种秋收,九九重阳„„。

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写了许许多多的有关秋的诗歌,以此来表达他们对秋的理解和感悟,同学们你们了解的有哪些呢?例如: [投影] 《秋风辞》--刘彻(汉)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唐)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山居秋暝》--王维(唐)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松自可留。在许多描写秋的名篇中,表现的主题大致可分为四类:

(一)伤别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二)叹时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晚雨未摧宫树,可怜闲叶,犹抱凉蝉。短景归秋,吟思又接愁边。(史达祖《玉蝴蝶》)

(三)思乡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苏幕遮》)

(四)怀人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鄂王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赵孟 《岳鄂王墓》)这四类皆为“悲秋”之作,但“秋”与“悲”有必然的联系吗? “悲”“喜”本似一个硬币的两面,有“悲”亦应有“喜”,刘禹锡就曾弹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词》)的反调。还有:

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王绩《秋夜喜遇王处士》)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以上几句可谓是喜形于色,展现的是一幅幅优美的秋景图,流露出诗人意欲忘绝尘俗、怀慕隐逸的思想。

综上所述,一方面是“悲秋”,另一方面是“喜秋”,反差如此之大,为何?并非“秋”的变化,乃人心不同,“秋”仅是一个参照罢了。在这里,我们把古人的这些诗词与今人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进行对比,进一步感受作者的博大情怀。

二、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1、学生齐读文章,初步感受。

[板书]橘,舸,寥,携,遒,遏(注意部分字的读音)

2、老师领读,让学生体会不同之处。

3、播放多媒体课件——配乐朗读

让八组学生组内进行讨论,总结出本组比较好的朗读方式,和老师的朗读以及配乐朗诵进行比较,学习并评价。

4、学生自读课文一遍

(1)本文上下阕各自写了什么?你读完有何直观感受?(2)分别找到统领本文上下阕的关键字词。(词眼)(3)请每组在组内讨论,选一个代表提出一个碰到的难题。

5、组间交流,全班总结出本诗的大意 [板书]上阕:描绘绚丽多彩的湘江秋景。(看)

主旨: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承上启下)

下阕:抒发慷慨激昂的革命情怀。(忆)通过反复诵读及交流,同学们是否已沉醉于作者那种豪放的风格、磅礴的气势、深远的意境和广阔的胸怀呢?

三、了解写作背景,加深理解本诗,品味鉴赏上阕,体景悟情

(一)写作背景: 《沁园春·长沙》作于1925年,是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之一。作此词时作者时年32岁,当时,革命形势高涨,群众运动风起云涌。长沙是湖南的省会,是毛泽东求学和早年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一九二五年二月他从上海回湖南开展农民运动,八月从韶山到长沙,九月前往广州主持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逗留期间重游橘子洲,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便以『长沙』为题写下了这首《沁园春》,形象地指出主宰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是用马列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上阙写景,下阙抒情,“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正是作者当时要大展抱负,对未来充满信心的真实写照。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一号。

(二)意象与意境

同学们,初一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意象的概念,什么是意象呢?

[投影]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说就是借物抒情。而意境指的是艺术创造特别是诗歌创造所达到的一种能令人感受领悟、玩味无穷却又难以明确言传、具体把握的艺术境界,它是形神情理的统一,虚实有无的协调,既生于意外,又蕴于象内。

(三)赏析前三句

(1)哪位同学能够通过合理的调整、补充,把前三句的大意说一说?(2)一个“看”字一直统领到哪?这里诗人都看到了哪些秋景? [板书](万)山 ———— 红(遍)(远眺)

(层)林 ————(尽)染(远眺)(漫)江 ———— 碧(透)(近观)

(百)舸 ————(争)流(近观)

(长)空 ———— 鹰 击(仰视)(浅)底 ———— 鱼 翔(俯察)

(3)想象一下的作者在橘子洲头独立时的表情与动作,让男女同学各一位进行表演。同学们点评之后再表演。

(四)比较鉴赏

毛泽东的“独立寒秋”与柳宗元的“独钓寒江” 附:《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强调] 《江雪》柳宗元是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永州,身处逆境时所写,表露作者与恶势力决不妥协的心志。毛泽东的“独立寒秋”与柳宗元的“独钓寒江”意境相似,但前者的胸襟境界更使人敬仰!

毛泽东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与杜牧的“霜叶红于二月花”。附:《山行》--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对比] 二者都写出了枫叶的火红,热情洋溢的意境,渲染出了极富生命力的秋景。《山行》是优美的写景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美好景物的情感;但是毛泽东的“万山红遍”则暗喻红色革命的蓬勃发展。

(五)体会“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另一层含义。

“主沉浮”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提示] 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人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博大崇高的心境。

[小结]“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全词的“词眼”。上阕通过这样写景,提出“谁主沉浮”的问题,表达了毛泽东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

四.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下载《春酒》教学设计 济南市历城第六中学  陶丽华word格式文档
下载《春酒》教学设计 济南市历城第六中学 陶丽华.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