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是如何进行作文教学的
我是如何进行作文教学的
周兆梅
海林林业局第二中学
我是如何进行作文教学的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的教是为了达到不教。”作文教学也同样如此。几年来,我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乐于写作,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利用山区特有的环境条件和班级开展的课内外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开辟观察、习作的渠道,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实践中锻炼写作本领,培养写作的创造力。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小学生往往怕写作文,把作文当作苦差事。所以我认为:学生作文先要解决一个“作文难”的问题,让学生乐于写作文,再解决“怎样写”的问题。上海师大吴立刚教授认为: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首要问题是激发学生的作文动机,从动机走向目的。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发生于学生的“意愿”而不是“强迫”,而“意愿”则是来自于人对事物或活动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会自然产生,它需要教师刻意去激发去培养。对此,我有如下几点体会:
1、重赏识激励,让人人成功。
鼓励实际上是启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就等于拨动学生创造的心弦,点燃其思维的火花。而赏识则会给学生送去快乐、滋生兴趣、带来干劲、增强信心。所以我在教学中多鼓励少批评,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价值。例如,我班原有一个学生叫马春雪的学生,起初作文写得很一般,偶尔有一次她的作文写得挺有趣,我就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她,还说她有写作天赋,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小的事没想到这么一句不经意的话产生了神奇的力量,这孩子天天在悄悄地写,用她那儿童特有的眼光,写自己内心的喜怒哀乐,写对周围的人、事、物的想法,写儿童世界里的烂漫天真,表达她对生活和大自然的情感。慢慢地她的作文写得越来越好,直到现在,马春雪同学的作文在海林特色班也是出色的,经常被老师当做范文印发给学生学习。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初次写作成功,是后续成功之母。要给孩子以成功的体验,这样学生就相信自己的能力,会接着追求下一个成功。这种成功感对每一个人终身的发展都是很重要的。
2、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写作热情
为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我定期举行作文朗读比赛,请同学互评后打分,然后我在总结时找出每个同学作文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我还在班内举行作文展览,让学生阅读自己的,欣赏他人的作文等等。这样学生可学到别人的长处,看到自己的不足,激励学生改进不足,赶超先进。
为了更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我们还安排了“我的作文表演会”让孩子们将自己满意的习作用表演的形式展示给大家,师生共同分享习作的快乐,体味成功的喜悦,在展示的过程中作文与做人的教育融为一体,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学生的创造才能也得到了发展。
3、启发想象,激发写作热情
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发展,除了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外我给学生增加了想象作文和幻想作文的练习。如编童话小故事、科幻作文、寓言续写等。还有一些学生最感兴趣的文题,如,《我的梦想》、《假如我是x x x》、《二十年后的学校》等。这些文题可以使学生放开思路,大胆地去想、去写。也大大拓展了学生的写作思路。因此学生只要一见题目就会展开想象的翅膀,任意发挥,很短的时间学生就会把一篇篇有趣的作文写出来,特别是中下等生,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坚定了写好作文的信心。
二、利用山区特有环境和学校、班级开展的活动,开辟写作的渠道,丰富写作题材。
有计划地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是写好作文的另一有效手段。在学校活动中,学生最感兴趣地莫过于各种各样的活动。活动中,学生参与率高,且人人亲自经历,也自然有话可写。经常举行一些班级活动,如掰手腕比赛,放风筝比赛、堆雪人、打雪仗、到水电站参观等。另外,利用身居山区特有的环境,我们经常举办春游、登山、踏青、野炊等大型活动。每搞完一个活动或玩完眼光游戏,我都趁热打铁,让学生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题材不限。这样的写作来自于学生的亲身体验,因此,学生有话可说,有的学生写起来竟收不住笔,最差的学生也能写500多字,写出来的作文即具体生动又情趣盎然。
通过搞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使学生真正做到了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心,表达自己的真情和实实在在的感受。通过活动点燃了学生的智慧火种,激发了创造灵感。学生的品德得到了锻炼,认识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大大增强了写作的乐趣。
三、教会学习的方法,培养良好的习惯
在写作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是相辅相成的重要工作。
1、教会观察方法,培养观察习惯
作文教学要走进生活,欣赏生活。欣赏生活的基础是观察生活,在观察中去爱,在爱中去观察
针对小学生观察中存在的随意性、情绪性、片面性等局限,我要求学生在观察事物时要做到:用眼细看,用耳细听,用手细摸,用鼻细闻,用口细尝,用心细思。让每个学生都做生活的有心人。如教三年级的《写一种玩具》,一开始,我就让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玩具,举办一个“玩具交易市场”,然后让学生仔细地观察自己喜欢的玩具,可自由地推销自己的玩具,也可购买他人的玩具。这节作文课由于有实在的事物供学生观察,而所写的玩具又是同学们所喜欢和熟悉的,因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特别高,一会儿,一篇篇充满想象和童趣的作文就交上来了。
2、教积累写作材料的方法,培养积累兴趣
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话》的序中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就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因此我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素材,积累写作的材料。我告诉学生从小要学会捕捉生活中的小浪花,使他们懂得在这纷繁复杂的生活中到处都有写作的题材。例如,春天,孩子们爱到大河、泡子捉蝌蚪、养蝌蚪;夏天孩子们爱到大河中沤鱼、游泳,就让他们写写捉鱼、烤鱼等,指导学生把自己所经历的事都如实的记在本子上,让学生随时记观察日记,以积累写作素材。
另外,每天抽出早读5分钟时间增设信息交流,相互取长补短,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我还指导学生课外多读书,读好书,并摘录书中的好词,佳句,长期坚持下去也会收到事半功倍 效果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在小学阶段,教师如能通过教学,让学生爱上写作,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能力,这样的教学就可以说是成功的教学。
总之,在写作教学中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林区特有的环境和学校、班级开展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给学生创造一方快乐作文的天空,让学生想写、爱写、善写,作文教学就一定取得成功。
第二篇:我是如何进行中学生作文指导的
我是如何进行中学生作文指导的农村初中生作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写作之重要是不言而喻的,但作为一名农村的语文老师,从教至今,发现学生的作文水平及发展仍不容乐观:作文课上老师方法单一,学生兴趣不浓;写作花费的时间较多,但效率不高;学生懒于动脑,抄袭成风;词汇贫乏,立意肤浅等等现象很让人心急。因此,正确认识农村初中生作文存在的问题和给予正确的对策是我等初中语文老师的当务之急。
多半学生怕写作文,主要原因有二:其一,对自己的生活熟视无睹,感到没什么可写;其二,偶尔发现有东西可写,却不知道怎样写才好。相对而言,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尤其是农村学校,学生写作“无米下锅”的现象比较突出。
改进的方法:
面对这种现状,我在学生进入初中以来的作文教学中,就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而这个生活,就是学生司空见惯而往往被忽视的“生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学习生活、业余生活、社会生活。
一、采取家庭生活的浪花。如起床后,那恭候多时的香喷喷的早餐;出门上学时,父母慈爱的目光;回家晚时,父母焦急的神情„„再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家里的乐事、趣事、烦心事等等,这些都可以变成精妙的写作题材。
二、辑录学校生活的点点滴滴。在学校里,每天有不同学科、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老师登台亮相,和同学们亲密接触,不同老师的不同风采,就是一篇篇新颖别致之作。而同窗更是一本读不完的书:上课有的全神贯注,有的心不在焉东瞅西瞟;下课有的脚板印满天飞,有的三五成群地轻声交谈,动情处还时不时高歌两句,舞蹈两曲„„学习生活有酸甜苦辣,这些真情似实感学生感知深切,如考场上的后悔,赶作业的焦急,进步的喜悦等等,这些都是作文成功的保证。
三、从课余生活中采集亮点。如饲养某小动物的经过;对某一现象的看法;邻里亲情,街头巷议;假日外出的山川景色、田野趣闻、晨雾朝露等等。
四、结合课本,拓展想象的空间。课本中有意境优美的诗歌,人物鲜明的小说,含蓄隽永的散文,我在教学中就经常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改写、扩写、续写、仿写,或故事新编,或老歌新唱,或诗词新解。
五、关注社会热点。俗话说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周四的语文阅读课我会带学生到学校的阅览室读杂志、看报纸,拓宽学生的视野,关注社会生活,做个有心人。同时,在进行课堂教学中,我还注意了以下几点:
1、充分利用课前两分钟说话练习,进行口头作文训练。这虽然超出了课堂教学,但却为作文课堂教学打基础。
2、精心课堂设计,尽量创设情境,拓展学生的写作视野和思维的角度。
3、注重引导学生作文形式的创新。
4、依托生活,拓展学生的信息领域,解决“素材枯竭“的问题。
5、利用好教师这个素材教师本身就是一个教学素材,常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孩子小的时候以父母为榜样,进学校后大
多以老师为榜样。学生的心里认为老师就是最棒的,老师对孩子的影响何其之重。因此在教学中,我常给学生念自己的文章,这样既沟通了师生间的了解也激活了学生的写作热情。
总之,作文教学像春天的百花园,多彩多姿,方式各一。除了教学技巧,还需教师的饱满热情,作文是抒发内心的感受,因此教师要用自己的热情点燃学生的热 情,使他们感动生活,从而去抒写生活。
第三篇:我是怎样进行美术快乐教学的
我是怎样进行美术快乐教学的
内容摘要:《美术课程标准》要求美术教学要做到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的美术教学更加注重文化的渗透,教学的情趣性、开放性,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美术。
关键词:快乐 教学情境 文化 兴趣
成功
问题的提出
“快乐教学”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适应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而提出的。
新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是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快乐教学”研究的真谛就是适应这种需要,寻找相关的教学策略。我是怎样进行美术快乐教学的
关于“快乐教学”,古今中外不少有见识的教育理论家都有过许多精辟的论述,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①这里所说的“好”与“乐”就是一种兴趣,一种愉悦的心理,一种力求认识和创造的倾向。古罗马文艺理论家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寓教于乐”理论,它深刻地揭示了“教”与“乐”的辩证关系:教寓乐中,乐为教存。
美术课的快乐教学,就是要从本学科的特点出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快乐因素,采用学生喜爱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
一、创设教学情境,为快乐教学搭建良好平台
古代教育家朱熹说过:“教人不见情趣,必不乐学”。教育家第斯多惠在《教师规则中》明确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对于快乐教学而言,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显得尤为重要。好的教学情境能把学生引入愉快、积极、自觉、主动的思维境界。创设教学情境的手段和方法因人而异,因课而异。
(一)教室环境融入教学情境。
物理环境作为一种缄默的知识,有时会起到潜移默化的非凡作用。
教学中,我努力创建富有文化意蕴的教室环境。根据所上的课,更换教室后面展板、左右墙壁、展示柜内容。有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名家作品和学生作品,像一个无声的老师,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二)挖掘教材中的快乐因素。
快乐因素的挖掘,往往需要教师对教材的深化理解。学生在新奇的刺激下容易萌发快乐思维的情趣,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感受到美术知识的奥妙和学习的乐趣。
如我在上漫画课时,为了强调漫画中的夸张与变形,我把人物的脸部分为若干个不同特征的五官,并打乱放在同一平面上,以多媒体制作的方式,可以任意点击,这样大大地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也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使所学知识化难为易。
又如在教学《头饰》一课时。课一开始几位戴头饰的同学在我精心布置的幕布前表演《骄傲的公鸡》课本剧。下课了,同学们戴着自已做好的头饰,来到了老师精心布置的森林幕布前,随着大屏幕上播放的“走路”等儿童卡拉OK歌曲,兴高采烈地随着音乐“蹦蹦跳”、“摇啊摇”、“慢吞吞”,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三)音乐烘托情境。
音乐用于辅导环节,一般可产生较好效果。通过音乐情景激发学生情趣,学生的思维活跃了,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作画兴趣和愉悦心理的目的。
如在《恐龙世界》教学中。当我把用不同方法画好的恐龙剪下来,分别贴到了黑板上“恐龙世界”的湖里、地上、空中。然后对大家说:“我的恐龙已经回到了它们的家,你也选一种喜欢的方式,画一只可爱的恐龙,把它送回家吧。随着音乐的响起,学生就动起手来,有的拿起恐龙玩具摆好架势写生、有的闭眼冥思想着要画一只什么样的、还有的干脆拿起笔就画。勾边、涂色、剪贴,一切进行的是那样的兴致盎然和有条不紊,学生们的创作热情一直处于高涨状态。铃响了,色彩各异、姿态万千的恐龙也都回到了自己适合的家。如果说事先贴满一黑板的背景图犹如一幅巨型的风景画,那么现在的画面就可以说是一个庞大的恐龙乐园了。
教学中把音乐和美术有机地结合起来,调动学生追求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激情,在快乐创作中,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
二、有趣多变的导入是快乐教学的良好开端
一节课的开始是教师谱写一首优美的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音符。导课是一种教学艺术,它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进行创造性的设计。
(一)游戏激趣导入
如教学《好看的的线》一课时。我让学生带一些线来,当有孩子问为什么哪时,我却笑而不答。上课了,我让学生们把带来的线自己玩一种最拿手的游戏,有的学生把一根线两头打个结,和同桌一起玩“挑花线”游戏,有的学生拿橡皮筋,自己用手指编了个“五角星”,有的学生用线编了个“中国结”……,接着我让学生通过实物展台演示几个特色玩法,让学生们用慧眼去观察线发生了哪些变化?它的形态有哪些?引导学生认识:直线、曲线、折线、交叉线、斜线等。再引导学生回忆说出大自然和生活中的线,从而导入了新课,学生既从游戏的快乐中接受新知识,又提高了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
(二)、悬念导入。
古人云:学生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质疑,求知欲的欲望就被激发起来了。教师巧设悬念,旨在激发兴趣,可谓出乎意料之外,合乎情理之中。
如在《恐龙世界》一课教学中。我事先在四张整开吹塑纸上,用油画棒画了远古时期恐龙生活背景图。画面上有静静的湖泊,有高大的树木,还有各色蕨类植物。图画贴了整整一黑板,犹如电影的宽屏幕。让走进教室的同学们为之精神一振。纷纷猜测:“我们这节要干什么?”如此的视觉刺激,让学生的注意力马上集中起来。“闭上眼,先听听是什么声音,再睁眼看看是谁向我们走来。”我慢慢地说着,注视着同学们。我拨动电子恐龙开关,恐龙边叫边走向同学们,学生们睁开眼一下子欢呼起来,“是恐龙!”“对”,“这是什么龙?”我托着还在叫的恐龙,问大家“是棘龙!”有孩子大声的说。“对,今天就由这只棘龙,带我们走进已经消失了的、遥远的恐龙世界。”于是我将早已写好的板书《恐龙世界》贴在画面的上方。揭开了黑板的秘密,也由此开始了这一课的学习。
新颖有趣的开场,会马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导课的环节只用很少的一两分钟,但在课前的预设,却会花费大量的心思。“千沟万沥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在这样的反复设计、尝试中,课堂教学的导入会越来越精致。
三、运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习热情
美术是视觉艺术,需要通过视觉来获取信息,这就必须强化直观教学。电化教学融形、色、光、声为一体,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不仅能优化课堂教学,而且还能增强教学的快乐气氛。
如在《变脸的太阳》教学中。自制的课件,由一种形象的太阳渐变为另一种形象。短时间内,七、八个不同面孔,拟人可爱的太阳形象就展现在同学们面前。再配以教师简洁明了的讲解,对太阳从脸型、表情、光芒、色彩等方面的变化,一一加以领会,同学们思维大开。设计出了有奥特曼的脸型和装扮的太阳大哥,有三角形脸,瞪眼做鬼脸长着手脚的太阳小弟,苹果形脸,红脸蛋笑咪咪的太阳姐姐,还有慈祥可爱一头卷发单眼皮的太阳妈妈。改变了以往一画太阳,就是太阳公公的一统局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又如在《美丽的天空》一课教学中。故事导入新课,图片、课件进行视觉冲击,有意扩大视野、激发想象。每个小组一片35×40厘米的吹塑纸模拟蓝天,组员充分想象,小组共同合作。为学生创设了自由宽松的创作环境。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投入到小组合作中来。
四、合作探究,体验集体智慧之乐
学生必须要建构有意义的学习,也就是说学习必须与学生的已有经验相联系,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建构与认识重组。建构学习的过程需要指导,但是这种指导只是作为一种帮助学生建构的手段,因此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建构的主体是学生自身。注重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寻找规律。如在《百变团花》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寻找制作团花的规律。我把学生分成三个小队.第一小队探究折的方法,看看中心点和折过的印有什么关系;第二小队探究画中间花纹的方法,看是从哪起笔从哪收笔的;第三小队探究画中心和外形的方法.完成任务的小队,在经过大家的认可后可在自己的山顶插上红旗。四人一小组,每人手里都有老师自制的不同教具,可以互相交换观看,然后再在大组内交流。对于刚上二年级的学生,要探究出一些规律性的知识,不太容易.所以,教师在探究过程中适时适量的点拨显得尤为重要。每一小队的胜利都离不开各位组员的共同努力”,我暗示着合作的力量。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在老师的指点和各位同学的努力下,各小队基本胜利完成任务,都插上了鲜艳的红旗。各小队的代表拿着教具边讲解边演示小组探究出的规律,俨然像个小老师。虽然显得拘谨、稚拙,但是他们一脸的认真和探究出的规律让我感动、钦佩和欣喜。
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找出规律,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潜在能力,又改变了教师“满堂灌”的局面,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多元评价是快乐教学的高潮
孟子曰:“用人者,去人之长,避人之短;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也就是说,教师要发挥学生的长处并帮助他们克服短处。我们说,学生奇迹的发生源于教师对学生积极期待和热切的关爱。对刚入学的孩子,为了激发他们学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要是特别认真画了,就给他们100分的鼓励。然后极力肯定他(她)画好的地方,指出某处如果这么改,或是再加上点什么、去掉哪一部分、就会更好,会得100+。既让他们心理高兴,又让他们知道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有时,老师说评分标准,让学生自己打分。一方面学生新鲜想自己打高分,就认真、努力去画,另一方面,也想借此培养一下他们的鉴赏力。有时,让学生互相打分、互相评论。或是拿出一些有特点的作品,让学生观察、发现其构图、色彩搭配、遮挡关系、创意等方面的优缺点,再说出你喜欢这幅画的什么地方,你认为哪里画得最棒、哪里还需要改进、如何改等等。这些形式的评分和评价,学生既感到新奇,又不觉得有画不好的压力,再加上教师经常地、由衷地赞美和鼓励,所以他们都很爱上美术课。无拘无束的课堂环境为快乐创新提供了适宜的空间。
小学美术教学不是培养小画家而是旨在培养学生兴趣,激发绘画欲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分数是无声的语言表达、给学生一个较高的分数、或写一、二句简单评语:“真棒!”“构图准确”、“大有进步!”诸如此类,都能使学生增加绘画的信心和热情,为下一次作业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有时遇到哪怕是不合情理的回答或不合画理的图画,也不泼冷水或轻易否定。而是多说些“谁能说得更好?”,“你的画加上什么或减去什么会更好”等征求性、探索性的话,不使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伤害。哪怕画面只有那么一点点感觉,都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和启发他们自信地去画想画的东西,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活跃他们的思维。
六、师生互换角色,让学生体验教之快乐
在讲《北京的桥》、《走进荣宝斋》等课时,我们师生互换角色,由学生主讲,教师旁听。这下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让他们过了一把教师瘾,学生们兴趣盎然。我把学生分成六个小组,给每个小组规定了讲课内容,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有明确的分工。为了讲好课,学生们真是煞费苦心。有的搜集资料,有的寻找视频,有的收集实物。讲课的同学神采奕奕,他们在过足教师瘾的同时,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由此我体会到相信孩子,把学习的快乐带给孩子,我们的世界才会有无法预约的精彩和不可复制的幸福体验。
总之,把快乐请进课堂,让学生在美妙快乐的感受中学习表现美的技巧,在快乐的氛围中享受美的创作,让学生的心灵自由地舒展,让学生的个性充分地张扬。让每一名学生都在这种激励的氛围中感受到成长的快乐,并使他们终身受益,将是我永远的追求。
参考文献:
《走进新课程》朱慕菊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美术教学论》王大根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现代教育心理学》 冯维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美术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第四篇:我是怎样进行一年级识字教学的
我是怎样进行一年级识字教学的
从教二十多年,对低年级识字教学很少深入。这学期,在学校领导的安排下,我走入一年级语文课堂,新鲜、好奇、茫然,有点让我不知所措。一年级上下册共安排了生字738个,其中要求写的427个,对于刚刚入学的孩子们掌握这些生字的确是一大难题,对于我这个老新手让孩子们掌握这些生字更是难上加难。一切从头开始吧,我从新课程标着手,明确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在教学过程中要多认少写,让孩子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心理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识字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一年下来我力争做到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中识字,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把自己在这一年中的做法与大家分享,不妥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在同一类偏旁的生字教学中,如泳、池、海、洋、波,我让学生自己去寻找他们的共同点,去发现他们的秘密,这些字都是与水有关联的,因此他们都是三点水旁,揭示汉字的构字规律,举一反三,在学习中达到的事半功倍效果。
在象形字教学中,我指导学生图与字、物与字结合入手,知道川、山、竹、燕、石这些字都是根据事物的样子造出来的字就是象形字,在观察和比较中让学生掌握象形字的识记规律,从而由形到字,由字到形,形象识记。
在会意字的教学中,我根据苏教版一年级下第78页的课文内容将看图与识字相结合,揭示了一些会意字的构字特点,编一些琅琅
上口的儿歌,如“不正歪,三人众,三木森”,从中了解会意字的构字规律,自己学会学习同类别的字。
我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进行识字教学,如转转盘、找朋友、配配对等,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里进行有趣、有效的识字。我常常根据字的形状或意义编成字谜,让小朋友去猜,去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识字兴趣。比如,“也”字,“有人不是你我,有土能种庄稼”;“笔”字,“上边竹子下边毛,写字画画离不了”。经过不断启发,唤起儿童的学习兴趣。这样既能帮助儿童记住字形,理解字义,又能培养儿童的想象能力。
此外,语文学习离不开社会这个大舞台,我充分利用课本以外的教育资源进行识字,突破封闭的课堂和单一的课本,让学生走进生活,走入社会,鼓励学生去认身边的字,生活中的字,如上学路上的店铺名、广告牌、报刊杂志、同学的姓名等等。我每周抽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把自己本周课外识字和同学们交流,开展有意义的“本周识字王”比赛,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识字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去识字,变识字为快乐。
总之,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肯动脑筋,肯想办法,就能找到一把钥匙打开孩子们的心扉。
第五篇:我是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初中历史教学的?
我是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初中历史教学的?
常德市十三中学 邓志湘
我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会变动工作单位;由于生源的关系,我原来的工作单位被常德市教育局转变成了常德市特殊教育学校,还没有到50岁的我被教育局分到了常德市十三中。在过去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里,由于学校的教学条件简陋,学校没有多媒体,只有幻灯机,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的最多的就是幻灯教学。2011年9月,我开始在新的单位工作,也开始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历史教学的经历。
一年来,我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人要进步,就必须活到老、学到老。我虚心向同事、同行们学习。在老单位,我一直都很羡慕别的学校那些会电脑、会多媒体教学的教师,我也很想向他们学习,可惜没有机会。2011年9月,刚一开学,我就专门跑到常德市四中,向我的同学也是我的同行请教,学习如何使用多媒体,如何制作历史课件;后来在学校里,我又多次观摩同事们的多媒体教学。通过用心观察、学习,我基本上掌握了信息技术,并且能够很熟练的运用到历史教学中。
历史教学的信息技术指的是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完成历史教学的技术,它包括运用多媒体技术把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历史遗迹、历史文物等制作成课件;利用电子技术,模拟历史事件的发生;运用网络查阅历史知识、下载历史歌曲、历史影片;运用电子模板制作历史试卷等等,这些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的技术,统称历史教学的信息技术。我对历史教学信息技术的运用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历史教学的导入。在历史教学中,有很多知识的形象化具体化如果利用信息技术,是非常快捷和方便的。例如,人教版八年级第14课,我就利用网络,给学生播放《在松花江上》这首歌曲导入新课,加深学生对九一八事变的理解。
第二、在新授历史知识时,运用历史课件进行多媒体的历史教学,使学生更加具体、更加生动的理解相关的知识点。我的每一节课,都准备有历史课件,每一次历史教学,都会通过课件对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传授。例如:在八年级上册的第18课的教学中,我通过历史课件,很形象的把三大战役的名称、地点、中国共产党在三大战役中的指挥者、战术等知识点具体、形象地展现出来。这样,让学生能够有很清晰的历史线索。
第三、在复习时,利用多媒体展示重点和难点,让学生一目了然。每一次新课之前,我会把上一节课知识的重点知识通过课件展示出来,通过让学生读、练、问等方式,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对有难度的问题或者综合性的问题,我同样会利用课件展示出来,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问题,综合问题的能力。
第四、我还利用网络加强对学生课外知识的补充。在学习三国鼎立时,我会给学生放映《三国》,学习辛亥革命时,我又通过网络,给学生放映《辛亥革命》的电影。通过网络上电影、歌曲、以及其他知识点的补充,更加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使他们更加热爱历史这门学科。
第五、利用信息技术,制作试卷,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检测。通过湖南基础教育资源网,我可以学到同行的很多东西,包括课件、试卷等,并把它们运用在平时的教学中。总之,现代的历史教学中,需要使用信息技术,也必须使用信息技术,只有这样,历史教学才会更加生动、有趣,更加形象、具体,才会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空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