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意义(三)》教学设计 北师大
小数的意义
(三)教学目标:
1、将十进制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2、会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和质量等。
教学重点: 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 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
教学难点: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教 法:主动探究法、实验操作法,讲练结合法。学 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计算器、教学课件。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2.你能说一说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吗? 3.把下面的数改写成对应的小数或分数。
二、展示交流。
1、提出自己的疑问供小组成员讨论。
2、每组根据任务大小派出若干名同学展示学案的活动一至活动六的内容,同学认真听,认真评,并提出置疑。
3、教师精讲。
三、探究新知
1、说一说课本第6页上得每一个2分别表示什么?
2、小数点后面的每一位都表示什么?
3、自学提示。学生自学后独立完成括号内的题目。111001001000=
= 0.8= 0.021=
4、精讲例题。
四.课堂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当堂训练。1.填空。
4分米 =()米 52厘米 =()米450克 =()千克 69克 =()千克5元6角7分 =()元1米5分米 =()米 2.(1)0.4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单位。(2)0.36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单位。
(3)0.1米表示把1米平均分成()份,有这样的()份。0.4米里有()个0.1米。
(4)0.5元表示把1元平均分成()份,有这样的()份。
六、作业布置。
完成课本7、8页的练习。
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
(三)教学反思: 在进行本课具体教学时,充分钻研教材中所包含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利用教学课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问与答,练习与探究中学习新知识,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本课内容的学习。
第二篇:2015年新版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意义(三)教案
小数的意义
(三)主备人:
教学内容:教材6-8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教学难点:掌握小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小数的意义,考考,看掌握得怎么样? 1、0.4表示()3/10写成小数是()0.56表示()66/100写成小数是()0.625表示()678/1000写成小数是()
2、读一读下面一段话中的小数。
北京地铁10号线列车的最高运行速度是80千米/时,约为22.222米/秒。
3、师揭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小数22.222中每个数字的含义。(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三)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认识数位。
1、出示计数器,有什么特点? 观察汇报。小结并引导拨数:百位、十位、个位、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都是小数的数位。小数点的左边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右边依次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那你们能在这个计数器上拔出“22.222”吗?
2、生尝试拨数
3、引导生认识:“22.222”中有5个“2”所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小数点右边第1个2在十分位上,它表示2个1/10,1/10用小数表示是0.1,所以这个2也可以表示2个0.1。
4、小数点右边第2个2在百分位上,它表示2个1/100,它也可以表示多少?那其它的2分别表示多少?
(二)认识计数单位及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1、引导思考:整数的数位顺序表是个位、十位、百位„„,那么小数的数位顺序是怎么的呢?
2、出示小数的数位顺序表,介绍数位名称及对应的计数单位: 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0.1); 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0.01); 小数点右边第三位是千分位,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0.001); 小数点右边第四位是万分位,计数单位是万分之一(0.0001)„„
3、小组讨论:看一看、比一比,在数位顺序表上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有何异同?
小结:
相同点: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不同点:整数部分在小数点的左边,数位顺序是从右往左依次排列,计数单位由小到大,只有最小的计数单位——1,没有最大的计数单位;而小数部分在小数点的右边,从左往右依次排列,计数单位由大到小,没有最小的计数单位,只有最大的计数单位——0.1。
4、强调:小数的计数单位也是“满十进1”,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6页“看一看,说一说”的图片,进而发现:10个0.1元是1元;10个0.01元是0.1元,再次明确小数的计数单位是“满十进一”。
三、巩固运用,拓展提升 1、7页“试一试”情境一:同样的毛巾,小熊商店每条5元,小狗商店每条5.00元,这两个商店毛巾的价格一样吗? 2、7页“试一试”情境二:涂一涂,你发现了什么?并解释为什么0.6和0.60一样大?思考汇报
小结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即时练习。
下面的数中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可以去掉? 3.20 3.09 6.06 50.44 5.700 200.04 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
(三)22.222 十分位上的2表示2个1/10,也可以表示2个0.1。百分位上的2表示2个1/100,也可以表示2个0.01。千分位上的2表示2个1/1000,也可以表示2个0.001。
教后思:
第三篇: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小数的意义(第2-5页)[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
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教学重、难点] 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教学过程]
一、生活中的小数
(事先布置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让学生说说生活中除了某些商品的价格用到小数外,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小数。
结合树上的例子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在每个情境中消失表示的是什么,由此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意义的兴趣。
二、小数的意义
1、自学小数的意义(看书第3页)
2、小组交流
3、汇报:出示正方形,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1;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01。
4、以1米为例结合具体的数量理解小数
把一米长的线段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1米;把这条线段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01米。
5、归纳小数的意义
通过学生的讨论归纳出小数的意义。小数部分的数位及读写:
①、小数部分的数位及数位间的进率
先复习整数部分的数位,再介绍小数部分的数位,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位是十分位;两位小数是百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二位是百分位;三位小数是千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三位是千分位。
在计数器的各位上拨3个珠子,说一说各表示多少,体会数位间的进率。②、小数的读写
让学生试读,注意提醒学生小数部分的读法与整数部分不同。
三、写一写、读一读、说一说。
对照计数器写出小数,并读一读,说出各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
四、数学游戏:通过数和形的对应,加深对各数位间关系的理解。
五、作业设计: 课本第5页1-4。
六、[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
千 百 十 个 十 百 千 位 位 位 位.分 分 分
数位 位 位 位
整数部分 小数点 小数部分
参赛者信息:
姓名:董小虎
在文库平台的访问链接: 省份:陕西省
学校全称:淳化县方里镇夕阳学区 通讯地址:陕西省淳化县方里镇夕阳学区 邮编:711207 联系电话:***
第四篇: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的意义》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利用知识迁移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及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直观模型和实际操作,体会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并能进行互化;
3.能正确读写小数。
二、教材分析
“小数的意义”是在三年级下册“元、角、分与小数”及“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节课的内容分为四个部分:一是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遇见的小数,与同伴交流,体会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二是“认一认”通过直观模型与实际操作,使学生理解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三是“填一填”,提供计数单位直观模型图,让学生能够写出图中所表示的小数。以上活动,都是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四是“拨一拨”,通过用比计数单位直观模型稍抽象的计数器表示小数,帮助学生认识数位顺序表,知道小数和整数都是用十进制计数法来表示的。并结合以上各部分的教学过程,逐步掌握小数的读法与写法。
另外,本节课的教学,还注意了结合具体内容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自从新课改以来,我校学校经常组织教师学习研究新课标,开展各种教学研讨会,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比赛和活动,这样不仅扩大了课堂可利用资源的空间,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教材中相关的实际问题。通过几年多来对新教材的学习,学生初步养成了适应新课程的良好学习习惯。学生思维活跃,并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意识,初步具有小组合作探究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是四年级的学生了,我们到目前为止学习了哪些数呢?
生:整数、分数、小数。
师:我们今天要进一步研究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看到小数。想一想:你在哪儿看见过或用过小数?
生1:测量身高时,我的身高是1.42米。生2:测量体重时,我的体重是25.5千克。
生3:去菜场买菜时,电子秤上常用小数来表示菜的质量以及价钱。
生4:我跑50米只用了8.55秒。……
师:你们说的很好!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小数,那么小数究竟有什么奥秘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生活中的小数。
(二)动手操作,组织探索
1、小数的意义。
师:你能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吗?动手分一分,并把其中的1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然后与同伴相互交流。
学生展示:
师:我们把这个正方形看成“1”,涂色部分可以表示为1/10,也可以表示为0.1。比较一下“1”和“0.1”的大小,“1”中有几个0.1?
生:1比0.1大,“1”中有10个0.1。
师:你能在这个正方形中涂出它的,并用小数表示出来吗?试一试。
生1:把“1”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是可以表示为1/10,也可以表示为0.1.其中的3份表示为3/10,用小数表示就是0.3。
师:同学们真聪明!那么,你们能在这张正方形纸上表示出“0.01”吗?先自己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
生:把正方形纸片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1份涂上红色,红色部分用分数表示就是1/100,用小数表示就是0.01。
师:其中59份用小数怎样表示? 生:59/100,也可以是0.59.师:同学们推想一下1/1000,写成小数是多少呢? 生1: 表示的是把一个正方形纸片平均分成1000分,其中的一份,应该是0.001 生2:1/10 是一位小数,1/100 是两位小数,那么1/1000 一定是三位小数。
生3:老师,我有个问题,那0.17表示什么呢? 生4:我知道!0.17表示把“1”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17份。
(其他学生表示赞同)
师:你能试着提几个这样的问题吗?
生1:7.17中左边的7表示什么?右边的7表示什么? 生2:左边的7在个位上,表示7个1;右边的7在百分位上,表示7个百分之一。
生3:左边的7表示7个1,右边的7表示7个0.01。生4:这两种说法都可以。0.8中有几个0.1?0.25中有几个0.01?
生5:0.8中有8个0.1;0.25中有25个0.01。师:通过刚才的讨论,同学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知道小数和分数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你能读出这些小数吗?你能举几个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的小数吗?并仔细观察这些小数,你发现什么?
(同桌练习,交流自己的看法)
生1:表示十分之几的都是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都是两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都是三位小数……
生2:我也是这种看法。我还发现,分母是“100”的分数,就是平均分成100份,就能写成两位小数;分母是“1000”的分数,就是平均分成1000份,就能写成三位小数……[ 师:说的真好!看来你是个善于观察思考的好同学。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觉得你对小数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生1:把“1”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小数表示。
生2:小数是分数的另外一种形式。
生3:我有个一个疑问: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都可以用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表示,那么其它的分数能否也用小数来表示呢?
师:你这个问题很有价值,请有兴趣的同学们课后可以去探讨,比如像二分之一、四分之三这样的分数是否也能用小数来表示。
(三)拓展应用
1、完成课本第4页 填一填
2、涂一涂
师:同学们手里有很多正方形,其中有的平均分成10份,有的平均分成100份,现在我说一个小数,你能在相关的正方形上涂色来表示这个小数吗?试一试,1.07 生:我在1个没有格子的正方形上涂了色,表示1,再在平均分成100份的正方形上涂上7小格,表示0.01,合起来就是1.07。
3、课件出示计数器:拨一拨
师:这里有一个同学们熟悉的计数器,仔细观察一下,与以往计数器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生:有一个小数点。师:我在不同的数位上都拨上3个珠子,谁能读一读这个数,在小组内说一说每个“3”各表示什么意思?(全班交流)
生1:应读作三十三点三三三
师:每个三所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回答生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小数点左边是整数部分,按照整数读法来读,小数点右边是小数部分,读的时候按顺序读出数字;小数点右边第一位表示十分之几,就是十分位,第二位表示百分之几,就是百分位……。请看第5页的数位顺序表,从表中你知道了什么,与同伴说一说。
师:完成课本中的“试一试”,写一写、读一读、说一说计数器上表示的小数。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什么?
陈引连
第五篇:北师大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二)教学设计
小数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4-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活动,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在生活中的运用;会进行单名数和复名数单位之间的换算;体会小数与分数的联系,会进行互化。
2、在测量过程中,经历小数的认识的过程,体会小数的意义。
3、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等过程,形成合作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探究单位换算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教学难点:能进行简单的复名数和单名数之间的转化。教学准备:课件、米尺。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有哪些?
2、单位换算。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的第一幅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从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师引导并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36厘米等于多少米?(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二)
三、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活动一:厘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1)分组讨论36厘米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
1、观察米尺,说一说你的发现。汇报观察结果:米尺上,1米被平均分成了100份,其中的1份就是1厘米。2、1厘米还可以怎样表示?
生汇报预测:1厘米用分数表示是1/10米,写成小数是0.1米。3、36厘米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呢?小组讨论交流。
4、小结:厘米与米之间的进率是100,所以将几厘米改写成以“米”作单位时,可以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或者用小数表示。
(2)交流2米36厘米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
1、知道了36厘米可以用0.36米表示,那么黑板长2米36厘米用“米”作单位应如何表示呢?
思考汇报。
2、强调:将2米写在小数的整数部分,只要把36厘米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就可以了。
活动二:克与千克之间的换算。
1、出示教材第4页第二幅情境图,让生说说和第一幅情境图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明确:原来进行的是厘米和米之间的换算,现在需要进行的是克与千克之间的换算。
2、思考:12克等于多少千克?1千克500克等于多少千克?你是怎么想的?
独立思考后交流
3、归纳:质量单位的换算方法和长度单位的换算方法是一样的。因为1千克=1000克,鹌鹑蛋的质量是12克,等于12/1000千克,也就是0.012千克;500克等于500/1000千克,也就是0.500千克。
四、巩固运用,拓展提升
1、第5页练一练第1题。
(1)学生独立思考,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2)小组活动,测量物体的长度。(3)全班交流,集体订正。2、5页练一练第5题。
思考:0.3时写成分数是多少小时?表示什么意思?1时是多少分?0.3时是多少分?
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
(二)长度单位的换算 质量单位的换算
1厘米=1/100米=0.01米 1克=1/1000千克=0.001千克 36厘米=36/100米=0.36米 12克=12/1000千克=0.012千克 2米36厘米=2.36米 500克=500/1000千克=0.500千克 1千克500克=1.500千克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