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第一讲(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2 19:00: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第一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第一讲》。

第一篇: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第一讲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第一讲

第一章 电脑基础知识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门公共课,也是一门学习计算机的启蒙课程,是学习其它计算机课程的基础。

21世纪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信息化的核心是计算机枝术。学习和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具备基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不仅能帮助我们解决专业中遇到的问题,而且还能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提高整体素质,充分发挥计算机在拓展思维方面的作用,将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方式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第一讲 计算机文化的概念和

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教学内容

1.计算机文化的概念

2.电子计算机诞生之前的状况 3.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4.计算机发展 5.计算机的分类 6.计算机的特点

7.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8.第五代电子计算机 9.新一代电子计算机

10.电子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目的要求

了解“计算机文化”一词的来源,理解计算机文化的内容。了解电子计算机诞生之前的背景,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识记各代计算机的特点、现代计算机的分类和特点。了解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趋势、第五代电子计算机、新一代电子计算机、电子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教学重点

计算机文化的内容。各代计算机的特点、现代计算机的分类和特点。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趋势、电子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教学难点

计算机与文化相联系。

陕西省机电工程学校

李亚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第一讲

讲授内容

一、计算机文化的概念

1.计算机文化一词的由来

计算机文化一词起源于1981年召开的第三次世界计算机教育会议(World Conference on Computer in Education ,3rd ,1981,简称WCCE’81)。当时,微型机的发展正处在起步阶段

,一批与会学者高瞻远瞩,预见计算机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呼吁人民要高度重视计算机知识的教育,在这次会议上,人们首次使用了“计算机文化”(Computer Literacy)一词。

2.计算机文化的内容

这里所提的计算机文化,就是“计算机应用知识与应用能力”。包括:(1)计算机基础知识(2)操作系统

(3)常用办公软件: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0、电子表格软件Excel 2000、电子幻灯PowerPoint 2000使用。

(4)多媒体和网络的基础知识

二、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一).电子计算机诞生之前

我国春秋时期出现的算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工具。

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在求解一些更复杂的数学问题时,算筹显得越来越不方便了。于是在大约六、七百年前,中国人发明了算盘,它结合了十进制计数法和一整套计算口诀并一直沿用至今,被许多人看作是最早的数字计算机。

世界上第一台机械式计算机——法国科学学家Pascal发明的齿轮式加减法器。

德国数学家Leibniz发明了乘法计算机。

英国数学家Babbage设计和制造了差分机和分析机。

1847年英国数学家布尔(Boole)创立了布尔代数,奠定了计算机进行逻辑运算的基础。

1936年英国科学家图灵(Turing)发表了题为《论可计算数及其在判断问题中的应用》的著名论文,奠定了计算机的理论和模型基础。

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Von Neumann)确立了现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被称为冯.诺依曼结构。其主要特点为:

(1)计算机由五大部件组成;

(2)在计算机中,所有信息都采用二进制编码来表示;(3)计算机采用存储程序的工作原理;

陕西省机电工程学校

李亚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第一讲

(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1946年2月15日,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宣告研制成功。“埃尼阿克”的成功,是计算机发展史上的一座纪念碑,是人类在发展计算技术的历程中,到达的一个新的起点。

(三)计算机发展

1.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时代(1946~1958)。

这一代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采用电子管作为基本器件,运算速度一般是每秒数千次至数万次。

2.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时代(1959~1964)。

这一时期电子计算机的基本器件为晶体管,因而缩小了体积,降低了寿命,提高了运算速度和可靠性(一般每秒十万次,可高达300万次),而且价格不断下降。后来又采用了磁芯存储器,使速度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1965~1970)。

这个时期的计算机硬件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IC)作为基本器件,计算机的体积更小,寿命更长,功耗、价格进一步下降,而速度和可靠性相应地有所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4.第四代: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1971至今)。

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D)和极大规模集成电路(ULSID)、中央处理器CPU高度集成化是这一时的计算机的主要特征。

有两个重要事件需要注意:一是1971年11月,美国Intel公司研制成功了Intel4004微处理器,并在此基础上公布了世界上第一台微型计算机MCS-4;二是1981年8月,IBM PC(Personal Computer)微型计算机开发成功,这是新型的个人计算机,也是最早的16位微型机产品。

(四).我国计算机的发展

(五).计算机的分类

计算机可分为模拟计算机和数字计算机两大类。

数字计算机按用途又可分为专用计算机和通用计算机。

根据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1989年提出的标准来划分的,即把计算机分成巨型机、小巨型机、大型主机、小型主机、工作站和个人计算机等6类

巨型机(Supercomputer)

小巨型机(Minisupercomputer)大型主机(Mainframe)

小型机(Minicomputer,or:Minis)工作站(Workstation)

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

陕西省机电工程学校

李亚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第一讲

(六).计算机的特点

(1)处理速度快。计算机快速处理的速度是标志计算机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她的一个主要性能指标。衡量计算机处理速度的尺度一般是用计算机一秒钟时间内所能执行加法运算的次数。

(2)存储容量大,存储时间长久。

(3)计算精确度高。计算机可以保证计算结果的任意精确度要求。这取决于计算机表示数据的能力。

(4)逻辑判断能力。计算机不仅能进行算术运算,同时也能进行各种逻辑运算,具有逻辑判断能力。

(5)自动化工作的能力。只要人预先把处理要求,处理步骤,处理对象等必备元素存储在计算机系统内,计算机启动工作后就可以不在人参与的条件下自动完成预定的全部处理任务。这是计算机区别于其它工具的本质特点。

(七).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1)巨型化:发展高速度,大存储容量,强功能的超大型计算机。这主要是满足如军事,天文,气象,原子,航天,核反应,遗传工程,生物工程等学科研究的需要;同时也是计算机人工智能,知识工程研究的需要。

(2)微型化:计算机的微型化是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基础的。计算机的微型化是当今世界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最为明显,最为广泛的趋势。

(3)网络化: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用通信线路及通信设备把各别的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复杂的系统就是计算机网络。这种方式扩大了计算机系统的规模,实现了计算机资源(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的共享,提供提高了计算机系统的协同工作能力,为电子数据交换提供了条件。

(4)智能化:计算机的智能化是计算机技术(硬件技术和软件)发展的一个高目标。智能化是指计算机具有模仿人类较高层次智能活动的能力:模拟人类的感觉、行为、思维过程;使计算机具有“视觉”,“听觉”,“说话”,“行为”,“思维”,“推理”,“学习”,“定理证明”,“语言翻译”等的能力。

(八).第五代电子计算机被称为“智能计算机”

第五代电子计算机是智能电子计算机,它是一种有知识,会学习,能推理的计算机,具有能理解自然语言,声音,文字和图像的能力,并且具有说话的能力,使人机能够用自然语言直接对话,它可以利用已有的和不断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思维,联想,推理,并得出结论,能解决复杂问题,具有汇集,记忆,检索有关知识的能力。

(九).新一代电子计算机

DNA生物计算机:DNA生物计算机是美国南加州大学阿德拉曼博士1994年提出的奇思妙想,它通过控制DNA分子间的生化反应来完成运算。但目前流行的DNA计算技术都必须将DNA溶于试管液体中。这种电脑由一堆装着有机液体的试管组成,很是笨拙。

陕西省机电工程学校

李亚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第一讲

光子计算机:光子计算机利用光子取代电子进行数据运算、传输和存储。在光子计算机中,不同波长的光代表不同的数据,这远胜于电子计算机中通过电子“0”、“1”状态变化进行的二进制运算,可以对复杂度高、计算量大的任务实现快速的并行处理。光子计算机将使运算速度在目前基础上呈指数上升。

量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与传统计算机原理不同,它是建立在量子力学的原理上工作的。经典粒子在某一时刻的空间位置只有一个,而量子客体则可以存在于空间的任何位置,具有波粒二象性,量子存储器可以以不同的概率同时存储0或1,具有量子叠加性。如果量子计算机的CPU中有n个量子比特,一次操作就可以同时处理2n个数据,而传统计算机一次只能处理一个数据。例如,具有5000个量子位的量子计算机,可以在30秒内解决传统超级计算机要100亿年才能解决的大数因子分解问题。除具有高速并行处理数据的能力外,量子计算机还将对现有的保密体系、国家安全意识产生重大的冲击。

(十).计算机的主要应用

谁来举一些计算机应用的例子?(提问)

早期的计算机主要应用于科学计算。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软件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已经深入到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归结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科学和工程计算领域。以数值计算为主要内容,要求计算速度快,精确度高,差错率低。

(2)数据处理领域。以数据的收集、分类、统计、分析、综合、检索、传递为主要内容。

(3)办公自动化领域。以办公事务处理为主要内容。

(4)自动控制领域。以自动控制生产过程、实时过程、军事项目为主要内容。

(5)计算机辅助领域。以在工程设计、生产制造等领域辅助进行数值计算、数据处理、自动绘图、活动模拟等为主要内容。主要用于工程设计,教学,生产领域。如辅助设计(CAD)、辅助制造(CAM)、辅助教学(CAI)、辅助工程(CAE)、辅助检测(CAT)等。特别是近年来的CIMS,集成CAD、CAM、MIS在一起,就是一个自动化的工厂。

(6)人工智能领域。以模拟人的智能活动、逻辑推理、知识学习为主要内容。主要用于机器人的研究、专家系统等领域。如自然语言理解、定理的机器证明、自动翻译、图象识别、声音识别、环境适应、电脑医生等。

(7)文化娱乐领域。以计算机音乐、影视、游戏为主要内容。如家庭影院等。

启发与讨论

计算机诞生的背景和发展趋势说明了科学发展的什么规律?

陕西省机电工程学校

李亚锋

第二篇:《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系部

电子工程系

任课教师

授课

题目

计算机的发展

数制和信息编码

授课日期

授课

进度

第 周,总第 1 讲

授课班级

教学

目标

通过本讲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分类及应用,能够认知各个阶段的计算机;熟悉基数、位权的概念,掌握数制之间的转换,了解信息编码。

教学

重点

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

教学

难点

数制的转换

教学

方法

分析

本讲内容主要是教会学生如何认识各个发展阶段的计算机、学会计算机分类的判别标准、解决数制转换的问题。因此在讲解中按照知识的逻辑结构及知识的易难程度进行讲解,尤其是涉及到重难点内容时教师要结合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选择“教师演示、学生练习”的方式,第一步先引导学生跟老师做一遍;第二步强调其重点;第三步老师演讲把容易出错的地方指出来,提醒学生在操作时注意;第四步学生自己练习,个别辅导答疑。让学生边听讲解边操作练习,真正做到“讲练结合”。

教学方式:讲授 探究□ 问答□ 实验□ 演示 练习 其他

教学

手段

分析

本讲课程内容主要培养认知各类计算机的能力,数制转换计算的能力,需要学生实践操作,因此在教学手段选取上应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辅以屏幕广播类教学软件,让每位学生都能够看清具体的操作步骤和要领。对经常出错的地方,加强讲解。

教学手段:板书□ 多媒体 模型□ 实物□ 标本□ 挂图□ 音像□ 其他

授课

类型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练习课□ 理实一体 其他

教学设计

步骤时间

学生活动

一、对学生课程资源学习情况进行点评,导入新课

给班级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学习小组选一名组长,负责制定本小组学习任务,监督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组织小组成员进行协作学习,并及时向教师反映在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用演示文稿介绍从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到现在计算机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好处,加深学生学习的兴趣。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将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我们已经在智慧职教平台上面创建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在教材中每个知识点都对应的有二维码,同学们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来学习相关知识点的内容。

二、新课教学(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

(一)计算机的发展

1、电子计算机的发展阶段

    .大型计算机阶段

    .小型计算机阶段

    .微型计算机阶段

    .客户机/服务器阶段

    .Internet阶段

2、计算机的分类

      .按设计目的分类: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

      .按用途分类:科学计算与工程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数据计算机

      .按大小分类:巨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

3、未来新型计算机

    .光子计算机

    .生物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

(二)数制和信息编码

1、数制

(1)什么是数制

基数:在一个记数制中,表示每个数位上可用字符的个数称为该记数制的基数

位权:一个数码处在不同位置所代表的值不同

为了标识不同的数制,可在数的后面加上后缀字符,也可以将数用圆括号括起来,再在括号的右下角注明进制数。

(2)二进制

在现代电子计算机中,采用0和1表示的二进制来进行计算,基数为2。

(3)二进制与十进制的转换

二进制转换成十进制:是把二进制数按权展开成多项式和的表达式,基数为2,逐项相加,所得的和就是所对应的十进制数。

十进制转换成二进制:整数部分—除2取余法;小数部分—乘2取整。

非十进制数之间的相互转换

二进制数转换为八进制数:从小数点开始,向左或向右每3位划分为一组,如果最后一组不足3位,可补0,然后写出每一组二进制对应的八进制数码即可。

二进制数转换为十六进制数:从小数点开始,向左或向右每4位划分为一组,如果最后一组不足4位,可补0,然后写出每一组二进制对应的十六进制数码即可。

八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只要将每一位八进制数用3位二进制数表示即可。

十六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只要将每一位十六进制数用4位二进制数表示即可。

2、信息编码

(1)BCD码

就是用二进制编码表示十进制数的方式,即每一位十进制数数字对应4位二进制编码,又称8421码。

(2)ASCII码

标准的ASCII码是7位码,用一个字节表示,最高位总是0,可以表示128个字符。

(3)汉字编码

汉字的输入码、汉字的机内码、汉字的字形码

3、基本运算

(1)算术运算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2)逻辑运算

“与”、“或”、“异或”、“非”

三、教学小结,强调教学目标,布置作业

对本讲内容进行小结

总结:学会了什么?重点难点、注意事项

对本讲内容进行小结,针对重难点内容的操作要领再进行操作提示。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登录智慧职教平台和云课堂平台注册账号,添加本门课程到自己的学习计划中去

课堂教学中老师来讲解学生遇到的问题,此时学生积极配合老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及时反馈是否已经解决了自己遇到的一些问题,学习小组组长也要及时向教师反馈本小组在课前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学生进行完整练习,遇到问题首先自己进行解决,解决不了求助教师和同学

作业内容

本案例主要学习了电子计算机的发展阶段、计算机的分类、未来新型计算机、数制、信息编码、基本运算等相关知识。为了加深理解,请各位同学完成复习和作业。

1、登录智慧职教平台,完成本次课程教学资源的学习任务和章节练习题的练习任务

2、完成《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中的实训项目

    .本章测试题1

3、登录智慧职教平台,完成下节课学习资源的学习任务,并完成对应的练习题

效果分析与改进措施

第三篇: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学课 程主 讲职

计算机学院 名 称

计算机应用基础

教 师

肖燕 称

讲师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第1章 计算机基础

【教学目标】

1、解计算机发展概况;

2、熟悉计算机的分类、特点及应用;

3、掌握计算机中常用数制及计算机中数和字符的表示。

【教学重点】

数制及编码

【教学难点】

数制转换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

【教学工具】

粉笔+多媒体

【教学学时】

2学时

【教学过程】 1.引入

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办公、娱乐的重要工具,了解关于计算机的工作方式,以及会使用计算机成为大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

2.教学内容与设计

1.1 计算机的概述

1.1.1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1.1.2 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 ①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②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

③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④第四代: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1.1.3 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①字长 ②运算速度

③主频 ④存储容量

1.1.4 计算机的类型和特点 ①计算机的类型

按照计算机处理数据的方式分类:模拟计算机和电子数字计算机 按照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分类:专用计算机和通用计算机

按照计算机性能指标分类:巨型机、大型机、中/小型机、工作站、微型机、单片机 ②计算机特点

运算速度快、运算精度高、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具有自动控制能力

1.1.5 计算机的应用 ①科学计算 ②数据处理 ③过程控制 ④计算机辅助系统 ⑤人工智能 ⑥电子商务

1.2 计算机中的常用数制

1.2.1 进位记数 ①进位记数制

②进位记数特点: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 1.2.2 不同进位记数之间的转换 ①十进制数与二进制数的相互转换

整数:除2取余法 小数:乘2取整法 ②十进制数与八进制数、十六进制数的相互转换

例(725)10=(1325)8=(2D5)16

③二进制数、八进制数与十六进制数的相互转换 例(1011010101.0101)2=(1325.24)8

1.2.3二进制的算术运算与逻辑运算 ①算术运算 ②逻辑运算

“与”运算,“或”运算,“非”运算,“异或”运算 1.3 计算机中数和字符的表示

1.3.1 计算机中数的表示 ①定点数:定点整数、定点小数 ②浮点数

1.3.2 计算机中字符与汉字的表示 ①字符的编码 ②Unicode编码

③汉字的编号:输入码、国标码、机内码、字形码

3.小结

本章我们重点学习了计算机不同进位记数之间的转换,同时了解了计算机的分类和应用范围,数的算术与逻辑运算,以及数与字符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4.作业

1、什么是计算机?它有哪些主要特点?

2、计算机内为什么要采用二进制?

第2章 计算机系统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2、了解计算机工作的基本原理;

3、掌握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

4、掌握计算机的硬件组成、软件的类型和应用。

【教学重点】

1、计算机系统组成及各部分功能;

2、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组成。

【教学难点】

计算机系统组成及各部分功能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

【教学工具】

粉笔+多媒体

【教学学时】

2学时

【教学过程】 1.引入

上一章我们学习了计算机的定义、类型及应用范围,同时也熟悉了计算机中对数据的表示方式。在本次课程中,我们将进一步来讨论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它的组成。

2.教学内容与设计

2.1 计算机系统概述

2.1.1 计算机系统组成

①计算机硬件 ②I计算机软件

2.1.2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2.2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2.2.1 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2.2.2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 ①主机:CPU、内存储器

②外围设备:外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 2.3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2.3.1 计算机软件系统概述 2.3.2 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组成 ①系统软件

1)操作系统 2)程序设计语言与语言处理系统 3)数据库管理系统 ②应用程序

1)文字处理软件 2)表格处理软件 3)演示文稿软件 4)图形处理软件

5)信息管理软件

3.小结

在本章中,我们学习了计算机工作的基本原理、计算机系统组成及各部分功能,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组成,对计算机的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

4.作业

1、CPU的功能是什么?它由哪些部分组成?

2、简述冯.诺依曼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第3章 Windows7操作系统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Windows7的基本操作;

2、熟练掌握Windows7文件管理操作;

3、掌握Windows7系统设置的方法。

【教学重点】

窗口、菜单、资源管理器、文件及文件夹管理、附件、文字录入等的操作

【教学难点】

窗口、菜单、资源管理器、文件及文件夹管理、附件、文字录入等的操作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

【教学工具】

粉笔+多媒体

【教学学时】

4学时

【教学过程】 1.引入

上一章我们一起了解了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以及计算机的软硬件组成。其中,我们学习了系统软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操作系统。本章我们将学习对于Windows7操作系统的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

2.教学内容与设计

3.1 Windows 操作系统概述

3.1.1 发展历史 3.1.2 Windows7简介

3.1.3 Windows7的启动和退出 3.2 Windows7基本操作

3.2.1 键盘及鼠标的操作

3.2.2 “开始”按钮和任务栏的使用 3.2.3 程序窗口操作

3.2.4 菜单操作 3.2.5 对话框操作

3.2.6 应用程序启动和退出 3.3 文件及文件夹管理

3.3.1 文件的基本概念

3.3.2 文件管理的工具“资源管理器” 3.3.3 查看文件和文件夹操作 3.3.4 文件及文件夹的操作 3.3.5 回收站的使用 3.4 系统设置

3.4.1 界面的个性设置 3.4.2 任务栏属性设置 3.4.3 日期时间设置 3.4.4 语言栏设置 3.4.5 控制面板的使用 3.5 其他应用

3.5.1 便签 3.5.2 截图工具 3.5.3磁盘清理 3.5.4 磁盘碎片整理

3.小结

本章中,我们一起学习了如何对Windows7系统进行操作,重点学习了文件夹的管理,这将在我们今后的实际应用中有很大的作用。

4.作业

1、常用文件及文件夹操作有哪些?怎样在“资源管理器”中完成这些操作?

2、怎样使用“控制面板”删除应用程序?

第4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 【教学目标】

1、了解Office的安装方法;

2、掌握Word 2010的启动和关闭;

3、熟练应用Word中的选项卡、功能区和对话框;

4、熟练掌握编辑文档,插入图片和表格的基本操作,掌握图文混排的方法;

5、掌握在Word中编辑数学公式;

6、掌握页面布局和打印方法。

【教学重点】

1、图文混排和表格处理

2、编辑数学公式

【教学难点】

1、图文混排和表格处理

2、编辑数学公式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

【教学工具】

粉笔+多媒体

【教学学时】

4学时

【教学过程】 1.引入

在前面章节中,我们了解了常用的应用软件之一的文字处理软件,这个软件是我们学习,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今天我们学习如何操作使用常用的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

2.教学内容与设计

4.1 Office 2010简介 4.1.1 Office 2010简介 4.1.2 安装Office 2010 4.2 Word 2010概述

4.2.1 Word 2010的启动和退出 4.2.2 Word 2010的工作界面 4.3 Word 2010文档的基本操作

4.3.1 新建Word文档

4.3.2 文档的打开、关闭与保存 4.3.3 文档的视图方式 4.4 文档编辑

4.4.1 输入文本 4.4.2 选定文本内容 4.4.3 编辑文本对象 4.5 版面格式设计

4.5.1 字符格式设置 4.5.2 段落格式设置 4.5.3 其他格式设置 4.6 图文混排

4.6.1 插入图片 4.6.2 设置图片格式 4.6.3 插入艺术字 4.6.4插入公式 4.6.5使用文本框 4.7表格处理

4.7.1 创建表格 4.7.2 表格的编辑 4.7.3表格的排版

4.7.4 表格中的计算和排序 4.8 页面设置和打印

4.8.1 页面设置 4.8.2 添加页眉和页脚 4.8.3生成目录

4.8.4 打印文档

3.小结

本章中,我们学习了对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的操作方法,为今后文字编辑奠定了基础。

4、作业

1、Word 2010中格式刷的功能及作用?

2、Word 2010中集中视图方式的特点和使用范围。

第5章 电子表格软件Excel2010 【教学目标】

1、熟悉并掌握Excel表格基本编辑方法;

2、掌握工作表和工作簿的管理方法;

3、掌握公式的使用方法;

4、掌握表格数据的排序、筛选及分类汇总;

5、掌握图表的建立和编辑方法。

【教学重点】

1、公式的使用方法;

2、掌握表格数据的排序、筛选及分类汇总。

【教学难点】

1、公式的使用方法;

2、掌握表格数据的排序、筛选及分类汇总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

【教学工具】

粉笔+多媒体

【教学学时】

4学时

【教学过程】 1.引入

Excel 2010是Office 2010办公软件的另一大利器,主要功能是编辑表格,计算数据,是我们将来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2.教学内容与设计

5.1 Excel2010概述

5.1.1 Excel2010的功能简介 5.1.2 Excel2010的启动和退出

5.1.3 Excel2010的操作界面 5.1.4 设置快速访问工具栏 5.1.5 自定义功能区

5.2 工作表与工作簿

5.2.1 基本概念 ①工作表 ②工作簿

5.2.2 工作簿基本操作 ①新建工作簿 ②打开工作簿

③保存工作簿:保存、保存为另一种格式、自动保存、设置密码 ④关闭工作簿 5.3 编辑工作表

5.3.1 单元格数据的输入 ①在编辑栏中输入 ②在单元格中输入

③Excel中输入不同类型数据的规则:数值型数据的输入、文本的输入 ④自动填充数据:填充相同数据、填充序列 5.3.2 工作表基本操作

①选定单元格:选择连续单元格区域、选择不连续的单元格、选定整张工作表、利用名称栏帮助选择、利用“定位”对话框选择

②移动单元格:使用选项卡命令移动单元格、使用鼠标移动单元格、使用快捷菜单移动单元格

③复制单元格:使用选项卡命令复制单元格、使用鼠标复制单元格、使用快捷菜单复制单元格

④复制并粘贴单元格中特定的内容 ⑤插入单元格 ⑥插入行或列

⑦删除单元格和行、列 ⑧清楚单元格数据 5.3.3 工作表格式设置 ①合并居中单元格

②调整单元格的列宽、行高:使用对话框调整列宽、行高,使用鼠标调整列宽、行高,调整最合适的列宽、行高

③设置单元格文本格式 ④设置单元格数字格式 ⑤设置单元格对齐方式 ⑥设置单元格边框和底纹

⑦条件格式的使用:设置条件格式、删除和更改条件格式 ⑧使用格式刷

⑨使用样式:使用内部样式、创建自定义单元格样式、修改现有的单元格样式、删除单元格样式

⑩套用表格格式 5.3.4 使用批注 ①添加批注 ②修改批注 ③移动批注 ④复制批注 ⑤更改批注格式 ⑥显示或隐藏批注 ⑦删除批注 5.4 管理工作表

5.4.1新建和重命名工作表 ①在多个工作表之间切换 ②新建和重命名工作表

5.4.2 移动、复制和删除工作表 ①移动、复制工作表 ②删除工作表

5.4.3 工作表的拆分和冻结

①拆分工作表:使用菜单命令拆分工作表、使用鼠标拆分工作表

②取消拆分窗口 ③冻结工作表 ④取消冻结窗口

5.4.4隐藏工作表和取消隐藏 ①隐藏工作表 ②显示隐藏的工作表 5.4.5 同时操作多个工作表 5.5 使用函数与公式

5.5.1 单元格引用 ①引用样式

②相对引用于绝对引用:1)相对引用2)绝对引用3)混合引用4)在相对引用、绝对引用和混合引用间切换

5.5.2 创建公式 ①公式的运算符 ②输入公式 ③修改公式 ④移动公式 ⑤复制公式

⑥公式返回的错误及产生的原因 5.5.3 使用函数 ①手工输入函数 ②使用向导输入函数 ③使用公式选项卡输入函数 5.6 数据管理与分析

5.6.1 数据排序 ①默认排序顺序 ②按列排序 ③自定义排序 ④按行排序

5.6.2 数据筛选 ①按某个数据筛选 ②“10个最大的值”筛选 ③自定义筛选

④高级筛选:1)设置条件区域 2)进行高级筛选 5.6.3数据的分类汇总 ①数据排序 ②简单的分类汇总 ③多级分类汇总 ④清除分类汇总 5.7 Excel数据图表

5.7.1 创建图表 5.7.2图表的编辑 ①图表工具 ②更改图表类型 ③编辑数据系列 ④设置图表选项

⑤设置图表格式: 1)设置图表区和绘图区格式 2)坐标轴格式设置 3)设置图例格式

5.8 页面设置和打印

5.8.1 页面设置 5.8.2打印工作表

3.小结

本章我们学习了Excel2010的操作方法,包括工作表和工作簿的区别,编辑和管理工作表,编辑函数和公式,管理数据和分析数据,设置图表等内容,为我们今后对表的操作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4.作业

1、在Excel单元格中怎样输入文本、数字、日期等数据?

2、单元格的引用方式有哪些?如何使用公式和函数?

第6章 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 2010

【教学目标】

1、了解PowerPoint 2010的启动与退出,熟知文稿界面组成;

2、掌握演示文稿的创建及幻灯片版式的设置方法;

3、熟练掌握在演示文稿中插入不同类型对象的方法;

4、掌握对幻灯片中不同对象设置动态效果的方法;

5、掌握演示文稿放映方式、打包和运行

【教学重点】

1、演示文稿的创建及幻灯片版式的设置方法;

2、演示文稿中插入不同类型对象的方法。

【教学难点】

1、演示文稿中插入不同类型对象的方法;

2、幻灯片中不同对象设置动态效果的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

【教学工具】

粉笔+多媒体

【教学学时】

4学时

【教学过程】 1.引入

PowerPoint 2010是办公软件的主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在演讲、多媒体课件制作、会议和产品演示等众多领域,与我们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2.教学内容与设计

6.1 PowerPoint2010 概述

6.1.1 PowerPoint2010简介

6.1.2 PowerPoint2010的启动和退出 6.1.3 PowerPoint2010的工作界面

①幻灯片编辑区 ②大纲/幻灯片窗格 ③备注窗格 ④视图方式

6.2 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

6.2.1 演示文稿的创建 ①创建空白演示文稿 ②根据模板创建演示文稿 ③根据现有内容创建演示文稿 6.2.2演示文稿的保存 ①手动保存演示文稿 ②自动保存演示文稿 ③演示文稿的加密保存 6.3 幻灯片的制作与编辑

6.3.1 制作幻灯片 ①插入新幻灯片 ②选择幻灯片版式

③插入文本:1)使用占位符插入文本 2)使用文本框插入文本对象 6.3.2 编辑幻灯片 ①移动、复制和删除幻灯片 ②隐藏幻灯片

6.3.3 丰富幻灯片内容 ①插入剪贴画和图片 ②插入SmartArt 图形 ③插入页眉和页脚 ④插入超链接 6.4 设置演示文稿外观

6.4.1 应用主题 ①应用系统预设主题 ②自定义主题

6.4.2 母版设置

①幻灯片母版: 1)显示幻灯片母版 2)编辑幻灯片母版 ②讲义母版 ③备注母版

6.4.3 设置演示文稿背景 ①设置背景颜色 ②设置填充效果③ 6.5制作幻灯片动画

6.5.1 幻灯片切换 6.5.2 自定义动画 6.5.3 添加声音和影片 6.6演示文稿的放映

6.6.1 设置放映方式 6.6.2 排练计时 6.6.3 录制旁白 6.6.4 演示文稿的放映 6.6.5 打包与运行 ①打包成CD ②还原打包文件

3.小结

本章我们学习了制作演示文稿,并学会了对演示文稿的幻灯片进行编辑、插入其他元素,放映演示文稿等操作。希望大家课后多多练习,制作出更为精美的PPT。

4.作业

1、什么是幻灯片占位符?母版中包含哪些占位符?

2、幻灯片的放映方式有哪几种类型?

第7章 Access 2010数据库管理系统

【教学目标】

1、了解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2、了解Access 2010的组成和对象的作用

3、掌握Access 2010中表、查询、窗体、报表的功能和使用。

【教学重点】

数据库表、查询、窗体等的建立

【教学难点】

数据库表、查询、窗体等的建立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

【教学工具】

粉笔+多媒体

【教学学时】

4学时

【教学过程】 1.引入

数据库是我们经常接触到的软件,比如学生的信息要保存到电脑中就用到了数据库。Access 2010是Office 2010套件中的一个组件,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它。

2.教学内容与设计

7.1 数据库基础知识

7.1.1 数据库的相关概念

数据、信息、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 7.1.2 常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①桌面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②工作组级数据库管理系统 ③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7.2 Access 2010入门

7.2.1 Access 2010的安装与删除 7.2.2 Access 2010的启动与关闭

7.2.3 Access 2010的工作界面 ①Access 2010的启动界面 ②标题栏

③自定义快速访问工具栏 ④功能区

⑤Access 2010的导航窗格

7.2.4 Access 2010的操作环境设置 7.3 Access 2010的数据库和表

7.3.1 创建数据库 ①直接创建空数据库 ②使用模板创建数据库 ③数据库的打开和关闭 7.3.2 创建表

①建表前的准备工作:1)字段和字段数据类型设计 2)字段常用属性的确定 3)主键和索引的确定

②使用表设计器创建表 ③通过导入来创建表 ④通过输入数据创建表 7.3.3 修改表的结构 7.3.4 表中数据的基本操作 ①定位记录 ②输入/添加记录 ③修改记录 ④删除记录 7.4 查询

7.4.1 查询的概念 7.4.2 查询的类型 ①选择查询 ②动作查询 ③特殊用途查询 ④SQL查询 7.4.3 创建查询 ①使用查询向导创建查询 ②使用查询设计器创建查询 7.5 窗体

7.5.1 窗体的概述 7.5.2 窗体的类型 7.5.3 创建窗体 ①使用窗体向导创建窗体 ②在设计视图中创建窗体 7.6 报表

7.6.1 报表概述 7.6.2 报表的类型 ①表格式报表 ②纵栏式报表 ③标签式报表 ④图表报表 7.6.3 报表的结构 ①报表页眉 ②页面页眉 ③报表主体 ④页眉页脚 ⑤报表页脚 7.6.4 创建报表

①使用报表工具自动创建报表②使用报表向导创建报表 7.6.5 报表的打印 ①页面设置 ②打印预览 ③打印报表

3.小结

本章我们学习了Access 2010的使用方法,了解了数据库的建立,查询、窗体、报表的使用方法。希望大家下去多多练习,熟练掌握。

4.作业

1、什么是DBMS?

2、简述窗体的作用、类型及窗体的6种视图。

第8章 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

【教学目标】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2、了解因特网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3、掌握浏览器的使用方法,能利用网络资源获取所需知识;

4、熟练掌握申请电子邮件,收发、管理电子邮件的方法;

5、了解病毒的功能,掌握防范病毒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1、网络资源的使用;

2、病毒的概念。

【教学难点】

1、网络资源的使用;

2、病毒的概念。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

【教学工具】

粉笔+多媒体

【教学学时】

4学时

【教学过程】 1.引入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大学生会使用计算机网络是必备技能,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还要防范病毒。这一章,我们一起来学习上述知识。

2.教学内容与设计

8.1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8.1.1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8.1.2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①资源共享 ②数据通信 ③分布处理

④提高可靠性和可用性 8.1.3 计算机网络的类型 ①按覆盖范围分类: LAN、MAN、WAN ②按应用范围分类 公用网、专业网 ③按传输介质分类 有线网、无线网 ④按拓扑结构分类

总线型、星型、环形、树型、网状型 8.1.4 计算机网络的硬件配置 ①传输介质

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 ②网络连接设备

网络适配器、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 ③网络服务器 ④网络工作站 8.1.5 网络通信协议 8.2 Internet概述

8.2.1 Internet简介 ①Internet的形成与发展 ②Internet提供的服务

1)万维网 2)电子邮件 3)文件传输 4)远程登录5)电子公告牌 8.2.2 Internet的连接

8.2.3 Windows 7中网络的连接与设置 8.2.4 IP地址和域名 8.3 IE浏览器

8.3.1 IE浏览器的工作窗口 8.3.2 IE浏览器的设置 8.3.3 IE浏览器的使用

①浏览网页 ②保存网页 ③收藏网页

④InPrivate浏览方式 8.3.4 信息检索 ①按关键字检索 ②百度高级搜索技巧 8.4 电子邮件

8.4.1 电子邮箱介绍

8.4.2 使用Outlook 2010管理电子邮件 8.5 网络安全

8.5.1 信息安全概述 ①信息安全的定义

保密性、完整性、真实性、可用性、可控性 ②信息安全面临的威胁

信息破坏、信息泄露、计算机黑客、计算机病毒 ③信息安全策略 8.5.2 计算机病毒 ①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即特征

特征:破坏性、传染性、潜伏性、多态性、可触发性 ②计算机病毒类型

1)按破坏程度分:良性病毒、恶性病毒

2)按入侵方式分:引导型病毒、文件型病毒、复合型病毒 ③计算机病毒的典型症状 1)BOOT扇区代码异常 2)硬件系统分配表扇区异常 3)常驻内存的病毒代码 4)磁盘及磁盘驱动器的异常 5)文件的最后修改日期

6)异常的屏幕显示 7)系统运行异常

8.5.3 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 8.5.4 计算机安全的政策法规

①我国有关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的主要法律法规 ②软件知识产权

3.小结

本章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计算机网络,电子邮箱和对计算机病毒进行防范,希望大家在实践中运用,理解这些内容。

4.作业

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试说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

2、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和危害有哪些?

第9章 多媒体技术基础

【教学目标】

1、了解多媒体的概念、特点、媒体类型、媒体元素等

2、了解多媒体计算机和常用设备

3、了解多媒体常用软件

【教学重点】

1、多媒体计算机和常用设备

2、多媒体常用软件

【教学难点】

1、多媒体计算机和常用设备

2、多媒体常用软件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

【教学工具】

粉笔+多媒体

【教学学时】

2学时

【教学过程】 1.引入

多媒体技术涉及内容十分广泛,是家庭生活和娱乐的重要应用工具。这一章我们学习一下常用的多媒体技术。

2.教学内容与设计

9.1 多媒体技术概述

9.1.1 媒体与多媒体的基本概念 ①多媒体 ②多媒体技术

③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点

数字化、集成性、、交互性、非线性、实时性、信息使用的方便性、信息结构的动态性

9.1.2 媒体的类型

9.1.3 媒体元素 ①文本 ②图形和图像

BMP文件、GIF文件、JPEG文件、TIFF文件、PNG文件、PSD文件 ③声音

WAV文件、MIDI文件、CDA文件、RMI文件、MP3文件、RA /RAM文件 ④动画 ⑤视频

AVI文件、MPEG文件、MOV文件、ASF 文件、WMV 文件、RM 文件、RMVB文件

⑥流媒体

9.1.4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①多媒体视频会议系统 ②多媒体远程医疗系统 ③多媒体远程教育 ④多媒体电子出版物 ⑤多媒体数据库 9.2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

9.2.1 多媒体计算机硬件系统 ①声卡 ②视频卡 ③数码照相机 ④数码摄像机 ⑤MIDI ⑥扫描仪 ⑦触摸屏

9.2.2 多媒体计算机软件系统 ①系统软件

1)多媒体驱动软件和接口程序 2)多媒体操作系统 3)多媒体素材制作工具及多媒体库函数4)多媒体创作工具

②应用软件

9.3 常用多媒体软件简介 ①文字处理工具 ②图形图像处理工具 ③声音处理工具 ④动画制作工具 ⑤视频处理工具 ⑥多媒体平台软件

3.小结

本章我们学习了多媒体的概念、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组成,常用的多媒体设备和多媒体软件。希望大家好好消化本节课的内容。

4、作业

1、多媒体的特征是什么?

2、列举常用的多媒体软件。

第四篇: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

第一单元:信息与信息技术

l、信息(Information)的定义: 是以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气味等方式 所表示的实际内容。、信息革命

第一次信息革命:语言的形成第二次信息革命:文字的创造

第三次信息革命: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应用

第四次信息革命:电报、电话的发明

第五次信息革命:电子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

第六次信息革命:多媒体信息和网络化信息为特征、信息化社会:

在以数字化、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社会中,信息、材料、能源 是人类社会赖于生存发展的三大资源。例 1、下列有关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C)

A:自从出现人类社会才有信息存在 B:只有计算机才能处理信息

C:第一次信息革命指的是语言的形成 D:信息只能存储在计算机中

例 2、下列不属于信息的是(D)

A:上课的铃声 B :收到的开会通知书

C:电视里播放的汽车跌价消息 D:存有照片的数码相机 4、计算机的发展:

诞生: ENIAC、1946 年、美国

发展阶段: 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出现微型计算机)、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发展规律: IT 业第一定律(摩尔定律)

5、相关术语:

PC---Personal Computer 个人计算机

IT---Information Technology 信息技术

WWW---World Wide Web 万维网 目前因特网的主要应用

GGG---Great Gllbal Gird 网格 因特网应用发展的下一波浪潮

信息技术:以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为代表

电脑之父:冯.诺依慢、现代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 IT)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广泛应用于数值计算、数据处理、自动控制、计算机辅助应用、人工智能等,继续向着智能化、多媒体化、网络化的方向。

例 1、目前,同学们使用的计算机属于(A)A :微型机B:小型机C:中型机D :巨型机

例 2、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所用的主要电子元器件是(A)

A :电子管 B:晶体管 C:小规模集成电路D:大规模集成电路

例 3、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ENIAC 诞生的年份是(B)

A :1936 年 B: 1946 年 C: 1956 年 D: 1966 年

例 4、被誉为 “IT 业第一定律 ” 的是指(A)

A:摩尔定律 B:牛顿定律C:比尔 · 盖茨定律D:冯 · 诺依曼定律

例 5、划分计算机发展四个时代的主要依据是(D)

A :价格 B:体积 C:存储容量 D:电子元器件

例 6、下列代表网格技术的是(C)

A :WWW B : PC

C:GGG D: IT、信息的处理过程:主要包括信息的采集、存储、输入、传输、加工、输出等环节。、信息的处理技术有数字技术与模拟技术:

模拟技术是用实物、电压和电流来表示信息;易失真,易受环境因素影响。

数字技术是用“ 0 ”、“ l ”来表示信息;不易失真,不易受环境因素影响,数字技术逐步取代模拟技术。

例 1、关于数字技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

A :计算机与电视机都是用模拟技术处理信息的 B :数字信息容易受外界条件的影响而造成失真

C :模拟技术将逐步取代数字技术

D :数字技术采用 0 或 1 表示的二进制代码来存储信息

例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A :计算机中所存储处理的信息是模拟信号

B :数字信息易受外界条件的影响而造成失真

C :光盘中所存储的信息是数字信息

D :模拟信息将逐步取代数字信息

例 3、记录在光盘、硬盘、软件中的数据属于(B)

A:模拟信息 B:数字信息C:仿真信息D:广播信息

例 4、记录在录音机磁带、录像带上的信息属于(A)

A:模拟信息B:数字信息C:仿真信息D:广播信息

第二单元:计算机工作原理

1、计算机中所有的信息都可以用“ 0 ”、“ l ”来表示,每一个二进制数码“ 0 ”、“ l ”所占的数位构成了计算机存储信息的最小单位,称为位(bit),又称“比特”。8 个二进制位组成的一个存储单元称为字节(Byte),简称 B(1B=8bit),是计量计算机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还有 KB、MB、GB、TB(1KB = 1024B、IMB = 1024KB、IGB = 1024M、ITB = 1024G)。

2、冯.诺依曼理论体系

基本特点是:程序和数据统一存储并在程序控制下自动工作

这种结构的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例 1、目前我们使用的计算机仍遵循着一位科学家提出的基本原理,他是(D)A:摩尔 B:申农C:比尔·盖茨D:冯·诺依曼

例 2、冯·诺依曼理论体系下的计算机硬件组成是(D)

A: CPU、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B:运算器、控制器、内存、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C:CPU、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网络设备

D: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例 3、完整的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是(D)

A:主机、键盘、显示器 B :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

C:CPU 和外部设备 D: CPU、存储器、输入与输出设备

例 4、冯 · 诺依曼关于计算机工作原理的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是(D)

A:存储数据并在人工干预下自动工作

B:计算机内部有数字和模拟两种信号

C:计算机必须由硬件和软件系统组成 D:存储程序并在程序的控制下自动工作

例 5、在信息处理过程中,负责 CPU、存储设备、输入输出设备之间的连线是(B)A:音频线和视频线B:数据线和控制线

C:电源线和数据线D:网络线和控制线

例6、提出了存储程序和采用二进制系统的设想,被人们尊称为“电脑之父”的科学家是(B)A:申农B:冯·诺依曼C:摩尔 D:比尔·盖茨 第三单元:计算机硬件

1、中央处理器(CPU)的组成、功能及发展

是计算机实际进行信息加工处理的装置,个人计算机的发展史,实质上就是 CPU 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发展的过程。

2、性能指标:

字长: CPU 可以同时处理的数据位数,如 4 位处理器、16 位处理器、32 位处理器、64….时钟频率:又称为主频,其它条件相同情况下,主频越高,处理速度越快。型号:如 386、486、Pentium II 等

例 1、CPU 的组成是(D)

A:运算器和处理器B:控制器和存储器 C:存储器和运算器D:运算器和控制器

例 2、中央处理器的主要功能是(D)

A:显示信息B:传输信息C:存储信息D:加工处理信息

例 3、计算机中信息处理的核心部件是(C)A:VCD B:ROM C:CPU D:DVD 例 4、下列属于 CPU 类型的标识是(C)

A:MP3 B:ADSL C:Pentium D:windows 例 5、CPU 不能直接访问的存储器是(D)

A:RAM B:ROM C:Cache(缓存)D:外存

例 6、一台计算机的 CPU 可以同时处理的二进制位数称为(B)

A :字节B:字长 C:时钟频率D:存储容量

例 7、控制器的基本功能是(C)

A:存储各种信息B:输入程序与数据

C:控制各种部件协调工作D:完成算术和逻辑运算

例 8、以下关于 CPU 的说法正确的是(B)

A: CPU 是由运算器和内存储器组成

B: CPU 的时钟频率决定了计算机执行指令的速度

C: CPU 的字长越长 , 则处理的数值越准确 , 但处理的速度越慢

D: 在 CPU中可以处理运算和逻辑判断 , 但无法处理多媒体信息

4、存储器

分类及特点:

内存(主存)主要用来存放计算机工作中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包括 RAM 和 ROM。RAM(随机存储器):可读可写,但断电后,存储的信息会全部丢失,我们一般所指的内存容量即为 RAM 的容量。

ROM(只读存储器):用户只能读,不能写,断电后,存储的信息不会丢失,主要用于存放系统程序,由厂家决定并写入。

外存用来存放暂时不处理的信息,一般常见的外存储器有软盘、硬盘、光盘、闪存、移动硬盘等。

USB 接口(通用串行接口)

存储容量: 最小单位: 位(bit),又称“比特”,即:每一个二进制数码“ 0 ”、“ l ”所占的数位。

基本单位: 8 个二进制位组成的一个存储单元称为字节(Byte),简称 B(1B=8bit),是计量计算机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

容量换算: KB、MB、GB、TB(1KB = 1024B、1MB = 1024K、1GB = 1024M、ITB = 1024G)。

存取速度: 由快到慢(内存 > 硬盘> 光盘> 软盘)

例 1、目前广泛使用的“通用串行总线”接口的英文简称是(A)

A:USB B: ISP C: CAI D: HTML 例 2、下列属于存储设备的是(B)

A: CPU B:硬盘 C:显示器 D:打印机

3、下列关于存储器的说法正确的是(A)A: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B:存储器分为软盘和硬盘

C:磁带与光盘不属于存储器 D:数据只能存放在内存储器中

第五篇: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教学对象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

第一章计 算机基础知识

1.1计算机概述

1.2计算机系统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系统的概念教学重点1.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2.掌握键盘的使用,学会标准指法操作教学难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各

部分的主要功能建议学时理论:2上机:2教学教具多媒体教学系统教学方法理论: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讲授(.PPT);上机:指导上机实验演示设计

板书设计1.1计算机概述

1.2计算机系统教学过程课程导入

主要内容介绍什么是计算机,计算机的特点,计算机的应用与发展:

什么是计算机;

计算机的发展;

计算机的分类;

计算机的主要应用;

计算机硬件系统:

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讲解;

计算机软件系统:

举例说明计算机的软件系统,使学生对这一抽象概念有较深刻的印象。

详细内容及要求

一、教学内容:

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

2、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3、掌握键盘的使用,熟练掌握标准指法操作;

4、了解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编码。

二、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计算机的特点、发展史(包括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史)、类型、应用领域及前景;(教案)掌握计算机软件系统及硬件系统构成,了解微机的硬件系统,包括掌握微机系统硬件组成及主要性能指标。了解微机的软件系统,包括掌握机器指令与计算机语言(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的概念、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的概念;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及编码,包括了解二进制数概念、计算机内采用二进制数的优点。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计算机的发展史和应用领域,计算机软件系统及硬件系统构成,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及编码

难点: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及编码。

四、课时分配:讲授4学时、实验2学时

五、教学方法:讲授(ppt)

六、教学过程:

第一讲、计算机概述(1学时)

1、什么是计算机(概念)

2、计算机发展过程阶段年份物理器件软件特征应用范围第一代46-57电子管机器语言、汇编语言科学计算第二代58-64晶体管高级语言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工业控制第三代65-70小规模集成电路操作系统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工业控制、文字处理、图形处理第四代70至今大规模集成电路数据库网络等各个领域

3、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趋势

巨型化、高性能、开放式、多媒体化、智能化、网络化

4、计算机的分类:

1)、根据规模大小分类: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机、2)、根据用途分类: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

5、计算机的主要应用

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计算机控制、计算机辅助系统、人工智能、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注:记住一些专用名字的缩写

下载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第一讲(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第一讲(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王 封 佳 计算机应用基础(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学习目标 1、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分类及应用、工作原理、系统结构、多媒体知识、安全常识。 2、 理解......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授课班级:14级护理班 ××× 二○一四年九月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第1章 第一节 课课题: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 时:2课时 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 教学目标:(1)了解......

    计算机办公实用教程 第一讲教案

    第 一 讲 认识办公设备 【教学课时】:2学时 【教学目的】: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认识计算机的主要部件并了解其功能,知晓计算机工作的基本原理;熟悉计算机组成部分,计算机软件系统......

    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开课教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开课教案 时间:3月15日星期四上午第一节 班级:11学前1班 地点:机房2 主讲教师:赵浩然 教学课题: Excel工作表中的数据筛选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知识......

    计算机应用基础配套教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配套教案--第1章 课题名称:1.1 了解计算机教学目标:1. 基本知识 (1) 能结合自己的日常观察和了解的图片、文字资料,描述计算机在生产、生活、工作、科研、国防等......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18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18 推荐课题:WORD2000的基本排版功能 目的要求:知识目标:掌握WORD2000的页面格式设置和分页、分节、分栏排版。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计算机应用基础培训教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培训内容 1、计算机基础 个人计算机的发展简史、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系统以及计算机中信息的标识和存储方式。 2、Windows操作系统的主要特点和基本操作......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计 算 机 应 用 基 础 教案 第五章 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 2003应用 教学内容:软件Excel 2003的基础知识与应用 教学目标: 2. 3. 4. 5.教学重点: 2. 3. 4.教学难点: 2. 3.1.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