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3.3 设计的表达与交流》教案
2011——2012年高二年级通用技术教案
3.3 设计的表达与交流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技术语言是设计人员与生产人员进行交流的语言,掌握图样、图表、模型、符号等常见的技术语言;
2、知道设计的交流主要依靠图纸;
3、了解制图标准的基本内容;
4、了解常用绘图工具的用法及常用的绘图用品;
5、知道进行设计交流的图通常用有透视图和三视图;
6、知道透视图的原理,种类及应用;
7、掌握简单立体透视图的画法。【教学重难点】
1、知道透视图的原理,种类及应用;
2、掌握简单立体透视图的画法。【教学过程】
导入:复习上节内容,引出具体设计的步骤和做法。
提问:设计的一般过程有哪些内容?
学生:发现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制作模型和原型、优化设计方案、编写使用说明书。上节我们分析了方案的构思和制定,有了方案后还要采取制图或表格的形式进行表达和交流,这节我们来学习设计的表达和交流的主要内容。
展示课件:各种用来交流的工具形式(形象的和抽象的)
学生总结技术语言的种类:图样、图表、模型、符号标志、手语旗语、网络语言等。教师总结技术语言定义:技术语言是在技术活动中进行信息交流的特有的语言形式。
一、制图标准
(一)图纸幅面及格式(规定的图纸幅面有5种)
(二)字体
国家标准规定:汉字应写成长仿宋体,字母和数字写成斜体。
(三)比例(展示图样)
标准规定了优先采用的比例。无论采用何种比例,所标注尺寸数字都应是物体的真实大小,与绘图的比例无关。
(四)图线国标规定粗线的宽度b应按图的大小和复杂程度,在0.5——2mm之间。
2011——2012年高二年级通用技术教案
(五)尺寸标注
1.尺寸三要素
尺寸界线、尺寸线(包括箭头)、尺寸数字(包括必要的符号及字母)
注:当单位是毫米时,在图中不标单位,水平尺寸的尺寸数字字头朝上,垂直尺寸字头朝左。倾斜尺寸字头有朝上的趋势。
2.常用的尺寸标注法
①标注角度尺寸时,尺寸界线沿径向引出,尺寸线是以角度顶点为圆心的圆弧。②标注直径或半径尺寸时,应在尺寸数字前分别加注符号“φ”或“R”。③标注球面的直径或半径尺寸时,应在符号“φ”或“R”前再加注符号“S”。
二、绘图工具及用品
(一)常用绘图工具及用法(学生看课本P71)
丁字尺、三角板、圆规、分规、比例尺、曲线板、墨线笔等
(二)绘图用品(学生看课本P72)
绘图纸、绘图铅笔、胶带纸、擦图片、小刀、砂纸、绘图橡皮等
三、透视图
展示课件:家具装修透视图、工件制作绘制图等各种透视样图。透视图:沿视平线做出过消失点的图。种类:一点透视、二点透视、三点透视。
画透视图的步骤:设视平线、在视平线上取消失点、由基准棱边的端点向消失点连线图形的其余可见轮廓线都画在连线内。
练习:课本P74练习画透视图。
【课堂总结】
1.技术语言定义及种类; 2.制图标准; 3.制图工具及用品; 4.认识透视图及种类。
【课堂作业】
【课堂反思】
第二篇:表达与交流课程目标
表达与交流课程目标
(1)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2)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
(3)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
(4)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
(5)进一步提高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
(6)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文章。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
(7)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在口语交际中树立自信,尊重他人,说话文明,仪态大方,善于倾听。敏捷应对。
(8)注意口语的特点,能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和交际目的,恰当地进行表达。借助语调、语气、表情和手势,增强口语交际的效果。
(9)学会演讲,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充分、生动,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力求有个性和风度。在讨论或辩论中积极主动地发言,恰当地应对和辩驳。朗诵文学作品,能准确把握作品内容,传达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第三篇:表达交流教案
《表达交流 朗诵》教案
封丘一中 郑伦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朗诵 2.了解朗诵前的准备工作 3.掌握朗诵的基本手段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用普通话语音朗诵。2.能够把握作品的基调。
教学时间:3个阶段6个课时,本节课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相声演员的开场白通常是:相声是一门语言艺术,讲究的是说学逗唱。语文嘛,讲究的是听说读写,其中,读,很关键。我们刚学了前两个单元,发现同学们读的基本功还稍差一些。很有必要加强一些练习。古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可见,朗读的重要性。朗诵比朗读有更高的要求,今天,我们就探讨一下朗诵。同学们掌握五个三,朗诵就能轻松搞定。我们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结合前两单元,诗歌古文朗诵,模拟一个海选现场;第二阶段,结合第三单元,现当代散文朗诵,安排一个朗诵会;结合第四单元,新闻和报告文学,安排一个新闻播报。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慢慢来,不要怕出丑,积极准备,大胆发言,相信同学们都能学有所成。
二、指导与探讨
①.我们共同解决三个问题:首先什么是朗诵,请几位同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明确:朗诵就是朗声读书,即运用普通话把书面语言清晰、响亮、富有感情地读出来,变文字这个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朗诵是一项口头语言的艺术,需要创造性地还原语气,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活生生的有声的口头语言。如果说写文章是一种创造,朗诵则是一种再创造。张颂教授对诗歌和诗歌朗诵的功能和作用的高度概括:朗诵,是一座殿堂,艺术的高雅和华贵仰首可见,经典的厚重和深邃引人人胜,他的精美隽永令人赏心悦目。他的黄钟大吕令人振聋发聩。有声语言在这里并不比文字语言逊色,这里再创作比创作本身还更加受到喝彩。朗诵既有文本的文化传承血脉,又有当代人文精神的关怀:“口耳之学”在朗诵中得到了具体说明,“脍炙人口”在朗诵中显出了形象内涵。凡是进入朗诵 视域的文字作品,便增添了有声语言的魅力;凡是获得朗诵美感的在场观众,就领略了语言艺术的真谛。
②.朗诵前应该做哪些准备
选择朗读材料:不同题材体裁的要求不同 把握作品内容:作者,背景,感情基调
用普通话:要读准字音,理解作品中的词语,句子的含义,不能囫囵吞枣,望文生义。山东快板,用普通话就逊色多了。
③.问:你在朗诵中有什么长处和短处,怎样扬长补短?引导出朗诵的基本手段:停顿、重音、语速、句调、节奏、感情等
a.停顿:停顿的长短,位置,停顿一方面是由于朗诵者在朗诵时生理上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句子结构上的需要;再一方面是为了充分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同时,也可给听者一个领略和思考、理解和接受的余地,帮助听者理解文章含义,加深印象。停顿包括生理停顿、语法停顿、强调停顿。
例:撑着ˆ油纸伞ˆ,独自ˆ彷徨在ˆ悠长ˆ,悠长又寂寥的ˆ雨巷,我希望ˆ逢着一个ˆ结着愁怨的ˆ姑娘。
王大娘听到声音,十分高兴,赶忙出来,她看到ˆ儿子ˆ有些奇怪。(是她奇怪而不是儿子奇怪)b.重音:重音重音是指朗诵、说话时句子里某些词语念得比较重的现象。一般用增加声音的强度来体现。重音有语法重音和强调重音两种。例:《沁园春·长沙》中:看,问,恰
桂林的山真奇啊……,桂林的山真秀啊……,桂林的山真险啊…… ...我去过上海(不同提问有不同的重音点)c.句调:升调,降调,平调,升调(↑),前低后高,语势上升。一般用来表示疑问、反问、惊异等语气。降调(↓),前高后低,语势渐降。一般用于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表示肯定、坚决、赞美、祝福等感情。
例: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大堰河啊,我的保姆,↓……啊,大堰河,你为什么要哭?↑ d.节奏
例: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孩子的语言动作)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e.感情:感情基调与感情变化 例:《有的人》鲜明的感情对比 《大堰河,我的保姆》的感情变化
三、实践与交流
模拟一个海选现场。学生全员参与,学以致用。
师:学校广播站吸纳新成员了,海报已经张贴出来。今天来到了咱们班海选,我就做这个主持人,把要求提一下。
三个小组:把全班分为三组,其中两组选手,一组评委,这样每组在三个阶段中都有机会做选手和评委。选手分类型依次朗诵,先举手者优先,评委在选手朗诵完即打分,并能说出给分理由。
三个类型:a.诗歌,各四人,b.文言文各四人,c.读本或课外最喜爱的作品各四人。三个类型依次进行。
三个标准:普通话标准;恰当运用朗诵手段;灵活掌握肢体语言。补充:朗诵和说话的区别,朗诵和演戏的区别。(《周总理,你在哪里》可添加的手势动作)避免紧张的方法:
1、深呼吸,2、将舌头在口腔里360度大循环15次。学生准备:当堂展示的,安排10分钟左右,下堂课进行的课下准备。宣布开始。
四、课后总结和练习
思考:从这次活动来看,你认为影响朗读效果的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课外练习:找几篇不同类型的作品朗诵,如青春励志,爱国,中国梦等。附:板书
表达交流 朗诵
三阶段:广播员海选;朗诵会;新闻播报 三问题:朗诵概念;朗诵前准备;朗诵手段 三小组:两组选手,一组评委
三类型:第一单元诗歌;第二单元古文;课外作品
三标准:普通话标准;恰当运用朗诵手段;灵活掌握肢体语言
第四篇:第三节,设计的表达与交流(学案)
课堂练习二:将下列三视图补充完整。
第三节 设计的表达与交流(学案)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目标:1,识读一般平面图。2,标示简单零件图。3,绘制简单三视图。4,了解工程制图的规范性和严谨性。教学难点:绘制三视图。教学过程:
课堂练习一:模仿上面的零件图,在下边的图上标出尺寸。
课堂练习三:将下列三视图补充完整,并尝试画出立体图。课堂练习四:作出这个零件的三视图,并标注尺寸。
课后作业:
综合前面学过的知识,设计一个东西,并以透视图或三视图展现出来。
(可以是小东西,比如:笔筒、闹钟、奖杯、茶具、咖啡杯、摆件、台历、水壶、花瓶、花盆等等,也可以是家具,比如:书桌、书架、椅子、沙发、茶几、电视柜、灯具、鞋柜等等,还可以是建筑物,候车亭、公厕、写字楼、电话亭、一个院落等等。)
第五篇:表达交流
表达交流
解读时间 学习横向展开议论
写作目标
1、了解议论文结构的横向模式。
2、进行横向发散性思维训练,学会灵活运用横向模式展开议论。
3、培养对议论文写作中思维品质的认识,提高认真组织文章的学习品质,养成作文前编写议论文提纲的习惯。
写法指导
一、议论文横向并列式结构的基本特征
议论文有一些基本结构形式,如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启感式、总分式等。其中并列式是典型的横向模式,即先提出总论点,然后并列地从几个方面分别对总论点加以论述,即论述部分是由并列的几个分论点的论述组成的。并列式的几个分论点常常放在每段开头,以显示层次。采用这种结构形式的关键,是能够对一个总论点从不同的侧面来加以认识,并能够并列地排出几个能说明总论点的分论点来。
二、横向并列式结构的优点
首先,能使文章思路清晰,条理分明。议论文重在阐明道理,而要说明某个问题,如能分成几个方面来进行论述,往往可以使议论显得有条不紊,多而不乱。
其次,从议论的力度和效果来看,采用横向结构往往能使议论气韵酣畅,有如重浪排阔,给读者造成强烈印象,从而增强了议论的说服力。
再次,议论时恰当合理地采用横向结构,能显示出作者在特定的思维范围内的不同指向的深度开掘,体现出作者思维的深刻程度。
可以说,横向结构是应试作文写作中快速成文的有效方法之一。
三、使用横向并列式结构要注意的几点
第一,要考虑分论点的轻重关系、主次关系、先后关系、时间关系。第二,形式要一目了然,即每段中心句应在段首作中心句。第三,要多角度地观察、分析、认识事物。第四,分论点角度要统一、不能交叉包容。
四、横向并列式结构运用举例
这次写作训练的目的是了解议论文结构的横向模式,话题是“解读时间”。“时间”这个对象本身很玄妙,难以捉摸,这个话题比较难以把握,对它作横向剖析可能会有困难,习作时可以借助别的话题来做补充练习。正如新教材的主编顾振彪老师在《21世纪高中作文教材的改革》中所说的那样:“一个单元中话题与写法缺乏必然联系的情况几乎不可避免。教材是这样设计的,使用教材时只要注意到这种情况:对于这个话题来说,用这种写法只是举例;对于这种写法来说,用这个话题也只是举例。在写作中,完全可以灵活处理话题与写法的关系。” 例如:
1、《说“思”》:
要养成多想的习惯(总论点)
分论点:(从“思考”的作用角度设置)(1)多思才能把知识学活(并列分论点一)(2)多思脑子才越用越灵(并列分论点二)(3)多思才能有所发明创造(并列分论点三)
2、《谈意气》
中心论点:人要有意气,有自己的意志和气概,要意气风发。分论点:(从意气的作用角度设置)
(1)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情感)(2)人有意气,才能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行动)(3)人有意气,就摧不垮,压不倒(意志)
3、《品读人生》
中心论点:只要你细细品读,人生这杯“白开水”会变成一杯香醇的美酒,令人回味无穷。分论点:(从品读内容的角度设置)
(1)品读人生,要先学会品读他人(汲取营养)(2)品读人生,要学会品读失败和痛苦(获取教训)(3)品读人生,要学会品读成功与喜悦(学会珍惜)
五、提炼分论点的方法
我们已经知道横向结构本论部分由几个并列分论点组成,那么我们如何提炼分论点呢?我们来看一道作文题:
“这山望着那山高”是指某些人永远不知足,得到了还指望得到更好的,永远没有满足的一天。请以《“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显然,此文的中心论点是提倡“这山望着那山高”的精神,那么,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呢?请大家依此思路用横向结构列出分论点。例如:
(1)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永不满足、进取开拓的精神;(2)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精益求精、力争上游的精神; 《“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所使用的提炼分论点的方法叫“概念分析法”。这里的“概念”指的是文章中心论点中的关键语句,对这些语句加以分析,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有助于我们对中心论点进行分解。从“是什么”的角度阐释内涵,提炼分论点。我们再来看一道作文题: 做人和处事,如果凡事追求圆满,事事工于算计,互不相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紧张,就会裂变。留一道缝隙,给自己,给他人,给社会留一个可供吻合的人际空间。以“留一道缝隙”为话题,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材料告诉我们,在生活中应该留一道缝隙,那么,应该怎么去留缝隙呢?请同学们依此思路用横向结构写出作文的提纲。可以这样拟定分论点:
(1)给自己留一道缝隙,轻松快乐的生活。(2)给理想留一道缝隙,坦然面对失去。
(3)给子女留一条缝隙,使自己和孩子获取快乐。(4)给他人留一道缝隙,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我们在这里所使用的提炼分论点的方法叫“条件分析法”。这里的中心论点是结果,而分论点是满足结果的“条件”。此种类型主要从“怎么办”的角度来设立分论点。
任何事物都是由许多要素构成的,都有其许多不同的侧面,揭示这些要素和侧面,也就揭示了整个事物。因此,提炼分论点的方法是有多种的,还有如“因果分析法”、“意义分析法”等,我们可以在实际写作中灵活运用。此外,我们还可以使用如下方法,较快地打开思路,提炼出有价值的观点:
其一是横向比较。在论证中往往少不了横向的比较,或进行不同学科之间的比较,或进行同龄人之间的比较;或进行各国之间对同一个事情采用不同方法得到不同结果的比较„„从而有力地论证作者自己提出的论点。这种讨论问题的角度便于打开论证的思路。
其次是由此及彼。横向比较讲的是同一事物的横向联系,由此及彼是指某一事物与他事物之间的联系,即这一事物的发展或静止对他事物的影响。如教育对人的影响,从而联系到企业,即人对企业的影响,再进一步联系到社会,即企业对社会的影响。这样一联系,你会发现:教育决定了人的素质,人的素质影响到企业的效益,而企业的效益又与社会安定、物质文明不无关系。有了这样的联系,你在讨论问题时,就可以广泛地伸出触角,做一番全面的论证。
其三是正反论证。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因为任何事物都具备正、反两面的因素,当读者完全认识事物的正反面时,就会做出最正确(即作者所主张)的选择。所以写作议论文时,可考虑从正反两面 打开思路。
六、以“时间”话题为文,采用横向并列结构 “时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孔子说:“逝者如斯夫。”鲁迅说:“无端地浪费别人的时间就是谋财害命,无端地浪费自己的时间就等于慢性自杀。”朱自清曾用《匆匆》来表达他对霎时间的感受,李大钊用《今》告诫人们要把握现在,高尔基借《时钟》的“嘀嗒”之声揭示生命的历程,刘墉则在《创造超越的人生》中阐释“瞬间”和“永恒”的辩证关系。还有的人用诗来表述: 丑陋是需要世间解读的美丽,沉默是需要时间聆听的声音;
矮小是需要时间衡量的高大,肥胖是需要时间欣赏的苗条;
贫穷是需要时间开发的财富,落魄是需要时间勉励的雄心;
欲求是需要时间升华的奉献,急躁是需要时间锻炼的从容;
愚昧是需要时间启迪的智慧,骄傲是需要时间修炼的谦逊; 挫折是需要时间等待的成就,苦难是需要时间回味的甘霖。
然而在生活中,总有一些人悲秋伤春、怨天恨水,哀叹韶光易逝,悲愤时间不再。其实,岁月是挺公平的,它带走一些东西,也带来另一些。怎么让自己在岁月匆忙溜走中越变越好?人不是定期存款,不会自动升值。有人活得像佳酿,越老越醇,有人活得像牛奶,新鲜可口,但不耐久。你会是美酒还是仅仅是牛奶?累积了经验却丧失了真情,练就了智慧又耗尽勇气,这是悲剧。在人生里,人应当坚持自己的理想,唯有如此,才能按照自己的方向走人生路,才不会被世事的狂潮卷走,才能不会随波逐流,时间会让我们分辨出世间的永恒与短暂。通过对“时间”的分析,我们会明白活在过去,那是徒劳;活在未来,那是虚幻;惟有活在当下才是真实。当我们无法改变过去,又无法掌握未来时,就应好好地把握与珍惜现在,不让它白白流逝,活出自我,活在当下!“时间”的确是一个颇有意义的话题,但也是一个抽象的话题。我们可以仔细阅读“话题探讨”部分和“写法借鉴”部分,将关于“时间”的一些说法加以概括,要注意那些引起我们的兴趣、引发我们进一步思考的说法,然后在班上交流、讨论,以此来活跃我们的思路。“写作练习”部分提供了五道作文题目,是供我们自由选择的。
例文评析
时间的厚度
我们不能增加时间的长度,但能增加时间的厚度。——题记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虎啸深山,驼走大漠,这些雄浑开阔的场景让人陶醉;帝王将相,功过是非,钟鸣鼎食,琼楼玉宇,这些光芒四射的字眼让人目眩。但山河依旧,昔人已去,他们都已被时间涤荡得无影无踪。面对这,我们不要感喟人生易逝,岁月难留,我们要能把握时间,增加时间的厚度,让自己的人生厚重有分量。
要增加时间的厚度,就不要哀叹生命的短暂,要打造精彩的人生。民族英雄岳飞被害**亭,年仅39岁,正当壮年,上天留给他的时间实在太少。但他在金人入侵、朝廷偏安的多事之秋,刺上“精忠报国”,写下“还我河山”,高声吟唱着“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决心要直捣黄龙府,打得金人惊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如一朵开得正艳的花被狂风吹落,短短的生命却是浓缩的精华,较之碌碌无为空活百年的人,其时间岂只厚百倍!
要增加时间的厚度,就要敢于憧憬未来,不断挑战自我。年少的班超由于家境贫寒,只能替官府抄写文书,维持生计。面对岁月的流逝,他开始思考: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我该拥有的,人生纵使没有大志也不该整天只抄抄写写。于是他将笔重重一掷,说:“大丈夫应当像张骞那样到塞外去立功,怎么能老死在书房里呢。”便演绎出了出使西域的传奇人生。而他所做的,就是瞄准着理想目标,时时刻刻把握着时间,付出行动。试想,倘使没有那千钧一力的一掷,历史便少了一段传奇,而班超纵使长命百岁,也只会一辈子哀叹人生无味的。
要增加时间的厚度,就要能够勇敢面对坎坷,向认定的目的地前进。“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是蒲松龄对生命的理解,对人生价值的理解。蒲松龄的一生,确实很苦,他屡试不中,生活贫苦,始终在贫困线上挣扎,面对一次次打击,蒲松龄从没放弃书写《聊斋志异》。好友劝他不要写小说,全心全意考功名,但他相信自己 的选择,要证实自己的价值。于是,我国文言短篇小说的颠峰之作问世了。于是,一个失意文人终于懂得了怎样去把握人生,呈现生命的价值。
上天赐给我们的时间是多少?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只要珍惜时间,让每一天过得有意义,勇于挑战,不畏挫折,以此来增加属于自己的时间的厚度。那么我们的人生就不会是过眼云烟,我们将会抒写出人生的传奇!简评:
本文为某校学生习作,标题新颖,有内涵,行文中多处点题,紧扣中心。作者在第一段就点明中心论点,然后使用“条件分析法”从“怎么办”的角度提炼出并列的三个分论点“要增加时间的厚度,就不要哀叹生命的短暂,要打造精彩的人生”、“要增加时间的厚度,就要敢于憧憬未来,不断挑战自我”、“要增加时间的厚度,就要能够勇敢面对坎坷,向认定的目的地前进”,结尾再次点明主旨,结构严谨,是一篇典型的横向并列结构的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