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七课第1课时 促进民族团结 教案学案及检测题

时间:2019-05-12 19:54: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七课第1课时 促进民族团结 教案学案及检测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七课第1课时 促进民族团结 教案学案及检测题》。

第一篇: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七课第1课时 促进民族团结 教案学案及检测题

第四单元 和谐与梦想

第七课 中华一家亲 第1课时 促进民族团结学案

自主预习

一、民族大家庭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逐步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分布特点。

点拨:(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我国各族人民相互依存、、手足相亲、,共同捍卫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

3.新中国成立后,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我国坚持了民族、民族、各民族 的基本原则,将 制度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载入宪法和法律。4.目前我国形成了 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5.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二、家和万事兴

1.加快民族地区 ,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2.长期以来,党和国家在、、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民族地区的 力度,推动 战略,实施 行动,通过输入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强民族地区 能力。3.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直本。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事关广大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福祉。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4.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使少数民族文化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5.维护和促进,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各族人民只有筑牢中华民族 意识,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

互动导学

 导学点一:民族大家庭

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各族人民共赴国难,团结御辱,救亡图存,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壮歌。1903年12月发生在西藏江孜地区的抗英保卫战用鲜血践行着“勿让洋人染指我疆土”“纵然男尽女绝,誓言不与侵略者共天地”的誓言。【问题探究】(1)从江孜保卫战的历史故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2)近代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共同抵御外侮,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故事?这些故事中的英雄人 1 物表现出哪些共同的精神追求? 答:(1)①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②我国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捍卫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2)林则徐虎门销烟;三元里人民抗英;郑成功收复台湾;左宗棠收复新疆;内蒙古人民抗日等等。

我国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追求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展现了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牛刀小试

▲改革开放以来,孔雀东南飞,我国进入了各民族跨区域大流动的活跃期,少数民族人口大规模向东部和内地城市流动。内地人口向民族地区及不同民族之间也在进行着大规模流动。全国两亿多流动人口中少数民族占十分之一。东部城市这种现象尤为突出。老百姓形象地说,四川麻辣烫“烫”到了边疆,新疆羊肉串“串”遍了全国。对此,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A.我国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B.做好城市民族工作越来越重要

C.我国各民族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 D.各民族跨区域大流动,不利于民族团结

 导学点二:家和万事兴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团结凝聚、共同奋进的历史。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新疆发展进步的根本基石,也是十三亿多中国人民的共同意志。要维护民族团结,加强军政团结、军民团结、警民团结、兵地团结,筑牢各族人民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钢铁长城。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引导各族群众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要持续开展好“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把民族团结落实到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贯穿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各环节各方面,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

——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疆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2017年3月10日),《人民日报》2017年3月11日

【问题探究】结合材料与所学课本知识谈谈为什么要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答:①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②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的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

③我国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种种压力和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④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各族人民只有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

牛刀小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高度重视脱贫工作,2 就是要更好维护民族地区团结稳定,更好加快民族地区发展,更好凝聚各民族智慧和力量,各民族一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此,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民族一家亲,家和万事兴

B.民族工作的中心工作就是脱贫工作

C.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D.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事关广大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福祉。

第七课 中华一家亲 第1课时 促进民族团结检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这段歌词表明()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②各民族大团结日益巩固和发展③我国已确立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④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差距已经消除,各民族一律平等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初步核算,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生产总值增长4%,2018年预期增长6.5%左右。内蒙古自治区的明天会更好,这得益于()①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民族地区的扶贫支持力度②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③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④我国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民族分布特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导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这表明()①我国已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②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我们追求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④我国实现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同等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4.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部署视频会议于2009年5月召开。会议要求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根据国家统一要求列入地方课程实施的重要专项教育。小学要在三、四年级开设《中华大家庭》课程,五、六年级开设《民族常识》课程;初中要在一、二年级开设《民族政策常识》课程,普通高中一、二年级要开设《民族理论常识》课程,中等职业学校要开设《民族理论常识实践教育》课程。。这一举措有利于()①增强学生民族团结的意识②各民族共同繁荣③提升各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④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习近平强调,扎实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扎实推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把祖国北部边疆打造得更加亮丽。这有利于()①少数民族地区实现同步富裕②促进各民族的共同进步和发展③维护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④坚持民族区域自治,消除民族之间的差异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围绕“如何促进民族团结”这一话题,同学们打开了话匣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区

A.我们要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 B.我们要坚持优先发展少数民族地区 C.我们要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

D.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7.近日,重庆市民宗委印发《2018年重点工作意见》,从凝聚“同心共筑中国梦”磅礴力量,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民族地区区域协调发展,繁荣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深入推进城市民族工作,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等六方面对2018年全市民族工作进行部署。落实这一部署()①是对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的贯彻②能迅速帮助这些民族地区快速富裕起来③有利于保护、传承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④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巩固和加强民族团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8.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事关广大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福祉。为此,国家做了以下工作()

①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②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③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④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简答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2月总书记在考察大凉山时强调: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

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要以时不我待的担当精神,创新工作思路,加大扶持力度,因地制宜,精准发力,确保如期啃下少数民族脱贫这块“硬骨头”,确保各族群众如期实现全面小康。

——2015年1月29日,总书记在国家民委一份简报上批示(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这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为更好加快民族地区发展,请你建言献策。

10.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幅员广阔,在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当今的中国,搞好民族团结是重中之重。民族团结,有利于国家的发展,有利于人民内部的团结,有利于增强各民族之间的责任感。

在建立新型民族关系、维护民族团结方面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做?

三、探究题 11.2018年5月是新疆自治区第36个民族团结教育月。为此,全区各学校积极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月主题活动,活动中,各学校获赠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

某校九年级2班的民族团结教育月主题活动,邀你参加。

(1)为保证活动成功,班主任要求班委会制定一个主题活动方案。请你为方案拟定一个主题,并完成方案的第一部分——活动目的。

(2)有同学推荐在方案结束部分,使用习总书记 “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这段话 你如何理解习总书记这段话的?

(3)民族团结是一种精神、一种思想整合力量、一种追求,它对凝聚人心、整合社会起着重要作用。班委邀请请你参加“民族团结大讲堂”活动,请简要写出你的发言提纲。

参考答案

第1课时 促进民族团结 自主预习

一、1.大杂居 小聚居 交错杂居 2.休戚与共 守望相助 3.平等 团结 共同繁荣民族区域自治 4.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5.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二、1.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2.人力 物力 财力 扶贫支持 西部大开发 兴边富民 自我发展 3.民生 4.保护 创新 5.民族团结 共同体 牛刀小试 D B

检测题

1——5DACCB 6——8BBB 9.(1)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①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民族地区的扶贫支持力度;②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③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④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⑤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等等。

10.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②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③积极宣传国家的民族政策,增强人们的民族团结意识。④与各民族同学要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⑤积极同破坏民族团结、分裂民族的行为作斗争等。

11.(1)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为了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6(2)①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②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的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

③我国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种种压力和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④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各族人民只有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

(3)新疆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影响新疆社会稳定的主要危险是民族分裂主义。反对民族分裂,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各族人民应当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合作,和睦相处,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第二篇: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检测题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检测题(RJ)(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30分)1. 新中国成立68年,我国的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德国《南德意志报》以《上升和下降的两个世界大国》为题称,20年前,这个世界上还没有人拿中国和美国做比较,但20年后,中国已经是与美国并行的世界大国。我们感受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的途径有(B)①查阅图书等文献资料 ②到农村、城市进行实地调研 ③参观博物馆,观看实物变迁④听长辈讲故事或者听专题讲座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京发布。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在自主发展方面,特别强调信息意识培养。作为中学生,培养信息意识,我们应该(D)A.多涉猎书本信息,少关注社会信息 B.减少网络使用,维护信息安全 C.沉迷网络、兼收并蓄,锻炼数字化生存能力 D.努力学习信息技术,充分利用互联网学习和生活

3.2017年春节期间,浙江宁波动物园一游客为逃票翻过了两道三米多高的围墙、一道铁丝网和栅栏,进入园内。又无视墙外的警告,爬进了老虎散放区,近距离观虎时被老虎拖咬身亡。这启示我们(A)A.要有规则意识,自觉遵守公共规则 B.要尊重弱势群体,关爱他人 C.要珍爱生命,远离野生动物 D.要增强权利意识,积极争取赔偿

4.杭州市图书馆从2003年开始,允许乞讨和拾荒者入内阅读,当有人质疑图书馆向乞讨者开放有碍观瞻时,馆长回答:“我无权拒绝他们来读书,但您有权选择离开。”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是(B)①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 ②平等待人要求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 ③每个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 ④不能歧视他人、轻视他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初中生张某在长途客车上看到有小偷作案后,悄悄在手机上写下“你的钱包被偷了,小偷在车门处”几个字给失主和司机看,这一机智的做法最终使得小偷被抓,避免了损失。张某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了正义。下列对张某行为的认识错误的是(D)A.积极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亲社会行为 B.见义智为,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C.正义行为,维护了社会规则和社会秩序 D.能够有效制止和预防犯罪发生 6.学校要评选“最具责任感小公民”,你会投票给(B)①李晨:诚信考试,绝不作弊 ②汪小军:孝敬父母,主动做家务 ③刘海波:为了考上理想高中,勤奋学习,拒绝参加班级、学校的一切活动 ④刘莉:发现某黑网吧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近年来,在互联网金融的攻势下,分期贷款平台走进了大学生的生活。由于这种贷款方式多为个人信用贷款,只需要登录大学生身份证信息就可以迅速放款,所以不少大学生开始任性借贷,随意消费。上述现象启示我们(D)

A.借贷消费危害大,取缔借贷人人夸 B.网络借贷藏隐患,远离网络记心间 C.人民生活已小康,任性消费也应当 D.个人信用要珍惜,合理消费莫忘记 8.“我们在为别人、为社会承担责任的时候,很多人也在为我们的成长和生活承担着责任。”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有(C)①在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受惠于他人对我们负有的责任 ②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社会责任感 ③人与人之间是相互利用的关系,只有你对别人负责,别人才能对你负责 ④我对自己负责,其实也是对他人、对社会负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感动中国”人物胡佩兰70岁从医院退休后,坚持每周出诊6天。她还拿出微薄的坐诊收入和退休金,捐建了50多个“希望书屋”。胡佩兰的行为告诉我们(A)①要关爱他人,友善待人,与人为善 ②要热心公益,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③承担社会责任,帮助他人,能使自身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 ④关爱他人,传递美好情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0.全国道德模范——南通磨刀老人吴锦泉,靠磨刀微薄的收入节俭持家,却把积蓄下来的钱奉献给社会。近6年来,他先后向福利院、贫困学生、贫困家庭及灾区捐款共计6万多元。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A.老人的行为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南通人身上的具体体现 B.老人真诚的付出,释放了巨大的“正能量” C.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与个人的无私奉献是紧密联系的 D.老人亲近社会、服务社会,首先表现在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义务 11.“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好。”启示我们(A)A.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 B.国际利益和个人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C.国家利益要服从个人利益 D.任何时候都要牺牲个人利益,维护国家利益

12.习近平在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并首次系统提出“11种安全”。下面措施符合我国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是(D)①通过了国家安全法和反间谍法等法律法规 ②2017年6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实施 ③2016年5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 ④2017年2月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3.“蜗居”“蚁族”等网络“民生热词”折射出我国当前社会(D)A.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 B.医疗服务与教育公平之间的矛盾 C.经济发展、人口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D.发展中面临的问题,部分群众生活面临一些困难

14.近年来,中国海洋主权被侵犯的事件频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国家海洋局公布了钓鱼岛及其70个附属岛屿的标准名称、汉语拼音和位置描述。同时中国海监

进一步强化了在渤海、东海、黄海、南海我国管辖海域的定期维权巡航执法行动,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安全。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B)①当国家利益受到损害时,我们应有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 ②当国家的尊严受到侵犯时,我们应挺身而出,坚决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 ③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④国家的安全与公民个人的安全无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新时期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和新的时代精神,我们应该(D)A.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考虑任何个人利益 B.在国家危险时刻,肩负起救国的重任 C.发扬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无需任何帮助 D.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二、非选择题(共30分)【明辨是非】 16.2016年4月15日,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国家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要以设立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契机,深入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要动员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八年级(3)班的同学们在学习《维护国家利益》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下面是两个同学的发言。请你对他们的观点进行判断分析。(写出四点即可,8分)

①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是国家生存和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前提,关系发展全局、国家命运、人民幸福,是国家的头等大事。②筑牢国家安全防线有利于维护国家根本利益,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稳定,建设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要提升国家安全意识,筑牢国家安全防线的钢铁长城。③维护国家安全是国家的责任,国家要高度重视国家安全,积极采取各种措施,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④维护国家安全不仅靠国家,还需要相关部门加强教育和宣传,提高公民的国家安全意识。中学生应刻苦学习,掌握报效祖国的本领。维护国家安全,是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需要举全社会之力,凝聚全民力量。

【学知明理】

17.案例一:某校八年级(2)班学生肖某不思上进,旷课、夜不归宿,与社会上所谓的“哥们儿”在一起吸烟、酗酒、进营业性网吧,多次受到校领导和老师的批评教育。案例二:郭某初中辍学后,因无钱上网,就经常在学生上学的路上向学生强行索要钱物,并多次拦截殴打学生,还多次进入学生宿舍偷窃学生财物,后被老师发现并抓住扭送到派出所,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案例三:李某、刘某非法用车辆将张某等16名智障人员拉到贺州市某大理石粉体厂搬运粉体,充当苦力,非法占有16名智障人员所得的劳务费。4月13日,人民法院对被告人一审宣判,判决被告人李某、刘某犯强迫劳动罪,分别判处二年六个月、二年有期徒刑。(1)这三个案例分别属于什么行为?(3分)①案例一肖某的行为属于不良行为;②案例二郭某的行为属于严重不良行为、一般违法行为;③案例三李某、刘某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

二、漫画题(共10分)16.观察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漫画谈谈国家安全与我们个人之间的关系。(4分)(2)解决漫画中的问题,国家和个人应该如何做?(6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国与家,国与民本是一体,国家和人民的关系是唇齿相依、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国家安全”从大的来说是国家安全,小的来说是社会安全,是你我的安全,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其实国家安全并不那么高大,那么遥远,你我的一个小小的举动就是维护国家安全。(4)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我们中学生可以做些什么?(4分

五、活动探究题(共18分)19.学习“建设美好祖国”一课后,某校八年级(1)班正在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相关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13亿多人民万众一心、砥砺奋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夺取了新的伟大胜利。

(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请你列举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国防、外交等方面取得的一项成就。(任答两个方面即可,4分)

根据国家发改委和扶贫办的统计,我国目前仍有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2.8万个贫困村、2948.5万个贫困户和5630万贫困人口。(2)上述材料说明我国在发展中还存在哪些问题?(4分)

2017年4月28日,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2968名在各行各业作出突出成就的劳动者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表彰,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其中全国劳动模范2064名,全国先进工作者904名。(3)党和国家为什么要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4分)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总书记指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全国广大青年要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4)为不辜负总书记对我们提出的殷切期望,你打算如何做?(6分)

第三篇:2018-2019学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教案 第七课 中华一家亲

第七课 中华一家亲 第一框 促进民族团结

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知道我们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和民族制度。3.知道各民族一律平等,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4.知道党和政府为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的做法。5.知道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公民的光荣义务。

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提高对我国民族政策和处理民族关系原则的认识。2.通过学习,能够把维护民族团结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热爱各民族人民的情感。2.增强对我国民族制度的认识。

3.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

重点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如何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难点

1.各民族一律平等。2.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

教师准备:

1.查阅资料,精心准备和制作相关情景幻灯片。2.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学生准备:

1.搜集某个民族某些方面的资料图片,了解他们的饮食、服饰、语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

2.温习八下学习的《我国的政治制度》中的民族制度。

一、歌曲导入,场景激趣

教师多媒体播放歌曲《爱我中华》,歌词如下: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只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 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爱我中华健儿奋起的步伐 爱我中华建设我们的国家

爱我中华中华雄姿英发

爱我中华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 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

爱我中华 嘿——罗

赛罗赛罗赛罗赛罗赛罗赛罗

爱我中华 „„

教师总结:《爱我中华》是为1991年召开的第四届中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创作的会歌。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多次在中央电视台的春晚中歌唱,还被编入初中生音乐教材,并名列31首被“嫦娥一号”搭载的歌曲之中。爱我中华,是因为中华一家亲!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第七课《中华一家亲》第一框《促进民族团结》!

二、问题导读,新知探讨

(一)民族大家庭

1.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宛如璀璨的明珠点缀着祖国的壮丽河山,组成了一个其乐融融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逐渐形成以汉族为主体,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民族分布特点。

2.各族人民相互关系

我国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捍卫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

【知识拓展】中华民族关系的主流

中国的56个民族,几千年来一直共同生活在东亚这片土地上,大部分时间是统一在一个国家之内,虽然文化各有特色,但没有哪个民族是封闭的,在经济文化上一直互相交流依靠,历来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关系日益紧密,逐渐形成了一个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中华民族自秦统一至今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也有分裂的时候,但分裂的时间是比较短的,而且分裂时各地方和民族政权也都努力争取统一。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也就是说,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多元一体是中国历史的主流。

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基本原则、民族政治制度和新型民族关系

新中国成立后,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载入宪法和法律,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4.各民族平等

在我国,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有多大差异,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

5.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的迁徙、贸易、婚嫁等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特别是近代以来,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饱受欺凌,但中国人民“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打败了侵略者,赢得了民族独立。我国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种种压力和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知识拓展】历史上促进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事例

1.秦统一六国 2.秦始皇修灵渠 3.汉与匈奴和亲 4.昭君出塞

5.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6.文成公主出嫁吐蕃 7.成吉思汗远征 8.郑成功收复台湾 9.清朝土尔扈特回归 10.左宗棠收复新疆

(二)家和万事兴

1.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必要性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社会状况得到很大改善。“人心思定谋发展,人心思治求幸福。”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2.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表现

(1)经济发展表现

长期以来,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民族地区的扶贫支持力度,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通过输入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驶上了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

(2)社会发展表现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事关广大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福祉。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从而促进民族关系更加融洽,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3)文化发展表现

没有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就没有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使少数民族文化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3.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同心掬得满庭芳”,各族人民只有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

【知识拓展】国家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做了哪些事

1.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先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一大批大中型现代工业企业。近年来又优先在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中西部地区安排水利、电力、交通、环境和资源开发项目,并实行投资倾斜,引导国内外资金更多投向中西部地区。

2.加强民族地区农田基本建设和草原基本建设,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并通过无偿发放农具、发放生产资金、减免农业税、发放无息或低息贷款等措施,扶持少数民族农村经济的发展。

3.国家鼓励少数民族地区从本地的实际出发,积极开展外引内联,发展边境贸易,支持少数民族地区通过积极稳妥的改革,推动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4.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优惠的财政政策。国家先后设立“民族地区补助费”“民族地区

机动金”,实行定额补助制度,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扶贫贴息贷款和以工代赈资金,支援民族地区的建设。国家实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鼓励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贸易,照顾少数民族用品生产。

5.扶持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摆脱贫困。自八十年代中期大规模开展有组织、有计划扶贫以来,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始终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对象。在十多年的扶贫开发过程中,少数民族贫困地区除享受其他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优惠政策外,还享受国家制定的许多特殊政策。

6.支持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科技教育。赋予和尊重少数民族自治地方自主发展民族教育的权利,重视民族语言文字教学和双语教学,加强少数民族师资队伍建设,举办民族院校和民族班。

三、课堂小结

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由56个民族构成。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里,各个民族的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人人有责。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树立民族平等观念和意识,共同维护民族团结。

各族人民相互关系民族大家庭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和民族制度

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各民族一律平等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团结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必要性

经济发展表现具体措施社会发展表现家和万事兴文化发展表现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第二框 维护祖国统一

知识目标

1.懂得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具体要求和意义。2.知道“一国两制”的含义及意义。

3.懂得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用实际行动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这既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2.提高对民族精神内涵及作用的认识水平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中华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作用,认识到民族精神是凝聚各族人

我国民族分布特点

民的巨大精神力量。

2.增强对“一国两制”的理解,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

3.用实际行动维护祖国完全统一。

重点

1.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具体要求。2.认识和理解“一国两制”。3.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难点

1.理解“一国两制”。

教师准备:

1.准备香港、澳门回归视频或回归20周年庆典教学情景幻灯片; 2.精心备课。

学生准备:提前预习新课。

一、课前导入,场景激趣

教师多媒体展示幻灯片: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报告。习近平: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我们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容忍国家分裂的历史悲剧重演。一切分裂祖国的活动都必将遭到全体中国人坚决反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国人共同的梦想。我们坚信,只要包括港澳台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顺应历史大势、共担民族大义,把民族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就一定能够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

十九大报告对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问题非常重视,专门列了一部分来讲这个问题。另外,还有台湾问题。尽管海峡两岸关系有了巨大发展,往来越来越密切,国家统一的势头任何人都阻挡不了。但是,台湾问题还没有解决。台独分子还在不断地制造两岸关系发展的障碍。这次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讲了“六个任何”,他说:我们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够的能力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在大会堂听报告的时候,讲到这一段话时,全场掌声雷动,经久不息。总书记的报告充分反映了党心民意。所以在这方面,我们一定会非常强硬,一定不会给台独分裂势力,包括某些可能干预台湾问题的国际势力,留下任何空间,不会给他们任何幻想和企图实现的可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实现之前,台湾问题应该可以得到解决。

教师总结:我们为什么要反对分裂?怎样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要想了解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的内容,第七课第二框《维护祖国统一》

二、问题导读,新知探讨

(一)反对分裂

1.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具体要求

(1)反对分裂,就要维护国家统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近代以来,为争取民族解放,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无数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八上学习过的维护国家安全这一内容。

教师总结:国家利益涉及政治、国土、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等。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国家利益关系国家生存和发展,也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可见,任何分裂行为都是违背国家利益、国家安全、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的。

(2)反对分裂、就要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动,尤其是暴力恐怖活动。反对分裂、就要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动,尤其要坚决反对借民族和宗教之名搞暴力恐怖活动。分裂会导致社会动荡、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各族人民就会遭殃。任何企图搞民族分裂的人都是历史罪人。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3)反对分裂,就要维护国家安全。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家安全和发展环境复杂多变,未来一个时期又是我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关键期,我们要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自觉地维护国家安全。

2.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

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绝不容忍国家分裂的历史悲剧重演,一切分裂祖国的活动都必将遭到全体中国人坚决反对。

【知识拓展】美舰抵达高雄时便是武统台湾日!中国发出最直接警告

中国驻美公使李克新当地时间2017年12月8日在华盛顿一次讲座时公开表示,他告诉美国国会友人,“美国军舰抵达台湾高雄之日,就是我解放军武力统一台湾之时”。有媒体报道称,北京这是针对美国的“2018财政国防授权法”发出的最强硬警告,该法案要求美国政府评估“美台军舰互停”的可行性。但有观察员表示,北京的这个警告,其含义远远超出了字面意思。据台湾媒体报道称,中国驻美公使李克新在一次讲座时透露,他曾经对美国国会议员表示,“我可能要感谢你们美国朋友”,大陆没有时间跟机会用“反分裂国家法”,若美国把军舰派过去台湾,就启动了“反分裂国家法”。他还强调,这并非开玩笑,因为美国军舰若访上海,是征得中方同意,但去台湾中方肯定不同意,美国强行要去,就启动《反分裂国家法》,中方得采取行动。【知识拓展】李克强:绝不容忍任何“台独”分裂图谋和行径

中新社北京2018年3月5日电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北京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容忍任何“台独”分裂图谋和行径。

(二)一国两制

【过渡语】反对分裂,就是要反对“台独”“疆独”“藏独”,是为了维护国家统一!我们国家在维护国家统一方面,香港、澳门就是成功的典范。香港、澳门是怎样实现统一,回到祖国大家庭中的呢?

1.“一国两制”含义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为“一国两制”。“一个国家”,是指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主权和领土不容分割。“两种制度”是指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实行高

度自治。

【知识拓展】“一国两制”

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内外侨胞和大陆全体同胞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一国两制”,为实现祖国统一指明了前景,赢得海内外人士的好评。1981年8月26日,邓小平在北京会见港台知名人士傅朝枢时,首次公开提出解决台湾、香港问题的“一国两制”构想。

2.“一国两制”实践成功及意义 教师总结:(1)香港、澳门回归以来,“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必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完善与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和机制。(2)意义:“一国两制”是实现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必然要求,符合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符合香港、澳门整体和长远利益。香港、澳门回归以来,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

3.实现祖国完全统一(1)必要性或原因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尚未完全实现统一。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完全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和神圣职责,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的重大原则问题。

(2)解决台湾问题做法 ①坚持的基本方针

我国宪法规定,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

②坚持的政治基础

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③两岸同胞要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

④两岸同胞要多走动、多交流、多沟通 “人不走不亲”,两岸同胞只有多走动、多交流、多沟通,才能增进理解、信任,有助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知识拓展】李克强:两岸同根,骨肉相亲。中新社北京2018年3月5日电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北京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我们要继续贯彻对台工作大政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容忍任何“台独”分裂图谋和行径。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待遇。两岸同根,骨肉相亲。两岸同胞顺应历史大势、共担民族大义,必将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

三、课堂小结

我们要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源流。作为青少年学生,我们要努力学习,增强自

己的本领,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维护国家统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分裂的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动,尤

反对具体要求其是暴力恐怖活动

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维护国家安全

反对分裂的意义

“一国两制”含义 “一国两制”实践成功及意义

一国必要性或原因

两制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解决台基本方针、政治基础

湾问题要加深对中华文化认同要多走动、多交流、多沟通

第四篇:第七课第1课时单音与和声教案

《单音与和声》 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有一致有冲突,找到化解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冲突的办法。

能力目标:明白如何处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知道坚持集体主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树立面对集体时的规则意识和集体主义的大局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处理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教学难点:树立大局观念,坚持集体主义。

三、教法学法: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式、探究式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下列情境)

情境一:学校严令穿校服,可是校服的样式、颜色我实在不喜欢。

情境二:我想带手机上学,可学校不允许。

情境三: 学校要求每位同学打扫清洁,琪琪以不会做清洁为由逃避做清洁。情景四:图书馆要求我们保持安静,但是我想跟同学讨论数学题

想一想: 你在集体生活中遇到过类似冲突吗?你是怎样做的?(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阐述)

教师总结:我们都知道众人拾柴火焰高,知道团结就是力量,上节课我们也学习了我们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可是,正如刚才我们讨论的问题一样,有些时候我们的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会有出现冲突的时候,这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通过“单音与和声”这节课的学习来找出解决办法。

二、新课讲授

1、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

(多媒体出示此材料及问题)

探究活动一: 周日,七

(一)班同学组织游山,同学们都很开心,都按规定的时间早早地集合在学校门口,到了景点,老师说可以自由活动一个小时,一个小时以后必须准时在规定地点集合,有一小部分同学想再多逛逛,可另一部分同学不同意,最后决定坚持原计划,一个小时后集合。可是小玲、小丽、小文太想多逛逛,小玲说:“我们就多逛一会儿吧,反正同学们不会丢下我们自己走的”,于是三人没有准时归队。一个小时过后其他同学都到了约定的地点,只差小玲、小丽、小文三个人,同学们等不到她们,怕发生什么意外,就焦急的分头去找,40分钟后,终于找到了她们,同学们都怪她们没有集体意识,可她们也很委屈:好不容易来一次,我们不过是想多逛一会儿......问题:

(1)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提示:个人意愿与集体意愿出现了分歧,个人与集体的需要不同

(2)你怎样看待小玲等人的做法?

提示:一方面,小玲等人有自己的想法,可以理解;

但集体有集体的规则,应遵守集体规则

(3)怎样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

提示:小玲等人应认识到到这是集体活动,该有集体意识:尽量协调同学们的意愿

教师讲述:在这个案例中,小玲等人的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出现了分歧,其实我们在学校中经常会出现这种分歧。那么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引出三个知识点:(1)在集体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愿,集体中又必须有一些共同的规则

(2)当集体规则与我们的个人意愿一致,并且能够保障个人利益时,我们更乐于遵守和维护

(3)我们有时会感受到集体规则与我们的某些个性化需要之间存在矛盾甚至冲突 教师:我们提到我们的集体规则与我们的个性化需要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大家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冲突?引出知识点:这可能基于一方有不正当或不合理的要求,也可能是个人和集体的需要不同。(提到前面两个案例)

2、如何解决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之间的冲突

探究活动二:探究与分享(多媒体出示课本63页“探究与分享”)

思考:

(1)如果不服从这些要求,可能给集体带来什么影响?

提示:无法保证正常教学秩序,造成局面混乱,集体无法正常运转

(2)如果不服从这些要求,可能给个人带来什么影响?

提示:个人的学习环境得不到保障,大部分同学的个人意愿无法实现

(3)个人意愿一定要服从集体规则吗?

提示:换位思考,个人应理解集体要求的合理性,集体也应反思个人意愿的合理性,发现其中的平衡点

教师讲述:俗话说:众口难调,在很多情况下,因为个人与集体的需要不同,导致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出现了分歧和冲突,在这种情况下,个人能够遵守集体规则就显得尤为可贵—— 引出知识点(1)我们通常会让个人意愿服从集体的共同要求。

这是因为——(2)实际上,个人意愿与集体的共同要求之间往往不是完全对立的。

但个人意愿并非总是要屈从与集体规则,当冲突发生后——(3)我们要理解集体要求的合理性,反思个人意愿的合理性和实现的可能性,我们就可能找到解决冲突的平衡点。当集体规则不合理时,理应不断修改、不断完善,找到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的最优组合

3、如何让和声更美好?(如何让集体更好)

我们已经学习了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之间冲突矛盾的方法,那么解决好这个冲突后,是不是我们就能万无一失的建设好一个集体呢,就能让一个集体永葆生命力,一直团结向上呢?想让我们集体的和声更美,还需要我们怎么做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让和声更美》,寻找答案。例如,现在我们班要建设校级和谐班集体,为建设和谐班集体,你准备怎么做?

探究活动三:

人只有在和谐的氛围中才能发挥最大的潜能,在班级营造和谐的氛围至关重要,创建和谐班级也是我们每一个同学的一大愿望。良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常常是和谐氛围最直接的体现。一棵树不能改变气候,只有广袤的森林才可以改变气候。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是不能改变班级的,但全体学生的共同努力则可以改变班级。现璧山中学决定对全校所有班集体进行考察评核,每个年级选出一个“和谐班集体”,颁发校级最高荣誉奖。

引出知识点:如果把个人比作单音,集体比作和声,那么,要让集体 的和声更美,需要每个人保持单音准确、饱满,在与其他单音组成和声时尽力做好自己,遵守规则,以保持和声的和谐之美。

这就要求我们集体中的每一个人,心系集体,从自身开始努力,端正行为,认真学习,文明做人做事„„

4、如何处理集体要求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

我们前面提到,为了让集体更美好,我们每个人都要遵守规则,服从集体的安排,那大家觉得集体的要求会不会存在有不合理的地方呢?如果有,我们应该怎么应对这些不合理因素呢?难道要照单全收,不合理的地方也忍气吞声嘛?回答老师之前,同学们先来看这样一个案例。

探究活动四: “爸,我不打伞了,学校不让打伞,会受罚的,我跑过去就行。”说这话是郑州的一名五年级学生。经了解,在此之前郑州连续降雨,降雨期间,该市的管城区、金水区、中原区等多所小学都实行了“禁伞令”,也就是说雨天不能打伞,学生进出校园只能穿雨衣。违反规定的学生有的可能会口头警告,有的可能被罚站,还有的则可能会被通报批评。学校的理由是学生打伞去学校危险:首先,雨伞挡住了视线,看不清路况,可能引发交通事故;其次,伞骨戳人,比如低年级孩子的伞骨,正好戳着高年级孩子的眼睛;等等。对此,有的学生家长表示不理解,质疑学校的规定是否合理。提问后,结合学生回答,引出知识点:

(1)随着集体的发展和进步,原有的某些共同要求变得不合时宜,需要适当的修改、完善(2)对于集体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我们可以通过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提出积极的改进建议

5、如何正确处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探究活动五:

观看视频《感动中国人物之三峡移民》

(1)看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受?

提示:三峡人民把集体利益放在了个人利益之上

(2)个人利益总是要屈服于集体利益吗?

提示: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但也有出现冲突的时候,这时应树立大局观念,坚持集体主义。

得出知识点:(1)在集体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坚持集体主义。了解集体主义的含义——直观展示PPT 教师讲述:所有三峡移民牺牲了小家,为了国家利益不惜离开故土远迁至数千里之外。但其实我们的个人利益本质上与国家利益是一致的,个人的发展离不开集体,国家兴旺发达后,我们每个中国人都会从中受益。伟大的移民们选择了将国家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坚持了集体主义,他们值得尊敬。引用孟德斯鸠名言:个人利益总是包含在集体利益之中„„

知识点(2):坚持集体主义,不是不关注个人利益,而是在承认个人利益的合理性、保护个人正当利益的前提下,反对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极端个人主义。教师讲述:三峡移民们虽然远离故土选择了搬迁,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关注个人利益,他们是在保证个人正当利益之下选择了集体主义。三峡移民前,居民们的居住环境是这样的(展示老城区照片),移民后建的云阳新县城是这样的(展示新县城照片),这意味着坚持集体主义不是要移民们无家可归,而是需要他们在保证自身正常生活情况下为集体利益作出让步和牺牲。

知识点(3):在集体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处理与他人的各种关系。当遇到矛盾冲突时,我们要慎重考虑,冷静选择适当的处理方式 教师讲述:PPT展示书上探究与分享内容,“面对集体中个人之间的冲突,主要有哪几种处理方式”,引导得出结论。探究活动六:

展示材料:学校要举办庆“五·四”歌咏比赛,班主任王老师把这个任务交由班长小璐去组织。她想请去年担任合唱指挥的小玲继续担任指挥,因为小玲在这方面能力突出。可是小璐却犯了愁,因为前段时间,她俩因为一件事情,闹了矛盾,彼此之间有些不愉快。小璐想了很久,最终决定向小玲道歉,并邀请她担任合唱指挥,帮助排练节目。

假如你是小玲,你会答应小璐的邀请吗?为什么? 得出结论:

知识点(4):无论个人之间有多大的矛盾与冲突,我们都应心有集体,识大体、顾大局,不得因个人之间的矛盾做有损集体利益的事情

六、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有一致,有分歧,当其二者一致时,我们要积极遵守与维护集体规则。但二者又经常会发生冲突,这时就需要个人理解集体要求的合理性,集体去反思个人意愿的合理性,发现其中的平衡点,化解冲突。与此同时,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也会存在冲突与分歧,究其根源,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本质上常常是一致的,当出现冲突的时候,应树立大局观念,坚持集体主义,这不仅对于一个班集体有重要作用,对于建立和谐社会以及中国梦的实现也有重大意义。

七、教学板书

(一)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

1、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的关系

2、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发生冲突时的原因解决办法

(二)让集体的和声更美

1、集体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

2、正确处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3、集体主义的含义

八、课堂练习:

1.如果把个人比作单音,集体比作和声,那么,要让集体的和声更美,就应该()①每个人保持单音准确、饱满,在于其他单音组成和声时尽力做好自己

②心中有集体,识大体,顾大局,不得因个人之间的矛盾做有损集体利益的事情 ③承认个人利益的合理性,只顾自己,不顾他人 ④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坚持集体主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做客哈佛大学演讲时表示,如果创业就要组建一支具有狼性的团队。因为狼获得猎物后,哪怕逮到一只兔子,也会力求团队中的每只狼都吃到一点。这启示我们()①同学之间要和谐相处,团结协作,共同进步 ②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坚持集体主义 ③我们要心中有集体,识大体、顾大局,为集体增光添彩 ④个人取得的成绩应该归功于集体,与个人的努力关系不大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3、离开了无数的“一滴水”,大海将不复存在。从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角度看,这说明了()①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 ②坚持集体主义,不是不关注个人利益 ③在集体生活中,要优先考虑个人利益 ④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

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

在教室上课,如果自由进出教室、随便交头接耳,就无法正常上课;过十字路口,如果各不相让、争抢阻挡,就会挤成一团,谁也别想顺利通过。这说明()A.个人意愿和集体规则是对立的 B.要集体规则就不能有个人意愿 C.要个人意愿就不能有集体规则 D.个人有意愿,集体有规则

5、学校要举办庆“五·四”歌咏比赛,班主任王老师把这个任务交由班长小璐去组织。她想请去年担任合唱指挥的小玲继续担任指挥,因为小玲在这方面能力突出。可是小璐却犯了愁,因为前段时间,她俩因为一件事情,闹了矛盾,彼此之间有些不愉快。小璐想了很久,最终决定向小玲道歉,并邀请她担任合唱指挥,帮助排练节目。

假如你是小玲,你会答应小璐的邀请吗?为什么?

答:会。因为:无论个人之间有多大的矛盾与冲突,我们都应心有集体,识大体、顾大局,不得因个人之间的矛盾做有损集体利益的事情

九、课后作业:做(高效课堂)

十、教学反思:

本节课更注重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个人与集体这个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容易理解,但很难做到。案例分析从学生已有的体验入手,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化解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冲突、坚持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树立集体主义观念”这几个知识点比较难懂,要多结合情景材料展示问题、启发学生多思考、多讨论,要给学生多理解的时间和交流的空间,不能急于求成,应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慢慢地体会和理解,逐步内化到自己的行为体系中。

第五篇:教科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10课 走向小康 教案

《走向小康》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逐步由温饱走向小康,现阶段我国已经实现了总体的小康,国家的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人民生活水平已经上了一个大台阶,但是这种水平的是一个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在实现全面小康的路上我们依旧需要拼搏奋斗。【知识与能力目标】

认识我国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认识实现全面小康共同富裕的目标 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了解人民群众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了解我国政府经济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初步了解我国政府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性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理论了解社会现实,分析解决社会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注社会发展的情感,懂得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全面小康的内涵

2.展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

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图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听歌曲《小康时光》 歌词:小康啊小康

你就像春的模样 阳光明媚温暖四方 小康啊小康

你就像春的模样百花盛开万里飘香 挺起胸堂走在小康路上 一缕阳光照进我心房 燃烧激情让生活改变模样 众志成城奔向小康 小康的时光幸福的模样 人民的向往是前行的方向 小康的时光幸福的模样 人民的向往是前行的方向......教师: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歌曲《小康时光》是一首从人民的获得感角度描绘小康社会美好生活的作品。

“小康啊小康,你就像春的模样,阳光明媚温暖四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欢快、跳跃成了这首歌曲的主调。歌词直接把“小康”作为抒情对象,分别比作“百花盛开”的春天和“硕果累累”的秋天。这首歌曲蕴含了他们感受到的小康社会,那么你们对于小康社会有什么样的认知呢?或许你们的年纪还不够大,并不能有很深刻地认识,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对比近些年中国社会的变化来感受到我们正在实现的小康社会,感受到近些年中国经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可以从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来进行对比。学生讨论。

教师:很多东西我们身边可以感受到,读报纸看书的时候能够看到,也可以从电视网络等渠道获得从前人的生活方式。木心有一首小诗:《从前慢》,这里面描绘了一段从前的时光,以及他对从前的生活一段比较美好的感受。

《从前慢》----木心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

不去考虑这首新诗所蕴含的感情态度,单从诗人所见到的环境来说,几十年前的中国社会“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这首诗里反映除了从前人的交通方式、消费方式等社会场景。在电视剧里也经常能看到梳着麻花辫,穿着军装,推着自行车的人,再联想到当今的服饰,各色各样,样式齐全,造型也多种多样,任你卷发、黑发还是长发短发。从前的事物等生活资源也比较匮乏,现在的选择权利多得是,甚至还有一种“选择困难症”的说法。【设计意图】:通过歌曲和诗歌带领同学们感受到祖国近些年的发展和变化,领略小康社会的生活图景。

教师:上面说的是我们生活中感受到的小康社会,其实我们还可以从对小康社会进行更详细的解读。“小康”一词,在中国古代也多次出现,明成祖朱棣说过:“如得斯民小康,朕之愿也”。他指的小康是一种比较安定的社会形态,经济社会不断恢复与发展。和现在的意义 上的小康意义相差其实不太大,除了社会制度形态的差别。中国现在的小康是指为中国广大群众所享有的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比较殷实的一种生活状态。

教师: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的中国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总体战略部署:第一步目标,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已基本实现;第二步目标,1991年到二十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目标,到二十一世纪中叶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建成小康社会就是期指那个的目标之一,我们现在已经实现了总体小康,2020年,中国将实现全面小康。中国现在已经实现了总体的小康,但是尚未实现全面小康,你们是如何理解“总体”和“全体”这两个前缀的差别呢? 学生讨论。

教师:上一课中我们曾经讨论过,由于社会历史地理等条件因素的影响,导致中国中国地域辽阔的国家发展得十分不平衡。尽管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但是从平均的GDP仍然处于比较尴尬的位置。你们听过“二八定律”么?放在社会经济领域,29%的人掌握了社会80%的财富,而另外的80%的人掌握了社会20%的财富,这很能戳穿一种经济总量蒸蒸日上,所有人民均十分富裕的假象,社会收入分配格局最好的形态是“橄榄型”,什么是橄榄型分配格局呢?通俗来说,即低收入和高收入相对较少,中等收入占绝大多数的收入分配结构。但我国收入分配格局还是“金字塔式”。而我们所要实现的“小康社会”便是从金字塔式转型成橄榄式,即实现全面小康,全面小康是一个共同富裕的小康。【设计意图】:分辨全面小康与总体小康的区别。

教师:我国的小康社会是基于一个这样的构想的: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就不仅包含经济意义上的共同富裕还包括政治文化科技等更多个方面的富足。

教师: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也需要我们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共同努力,肩负道义与责任。

下载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七课第1课时 促进民族团结  教案学案及检测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七课第1课时 促进民族团结 教案学案及检测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