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第1课时我们的梦想学案及检测题(含答案)

时间:2019-05-15 08:00: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八课第1课时我们的梦想学案及检测题(含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八课第1课时我们的梦想学案及检测题(含答案)》。

第一篇:第八课第1课时我们的梦想学案及检测题(含答案)

第八课 中国人 中国梦 第1课时 我们的梦想学案

自主预习

一、民族复兴梦

1.中华民族为实现中国梦做了怎样的努力?

(1)中华儿女百年来,进行了波澜壮阔的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2)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历经,重新焕发活力,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3)在新世纪新时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 ;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2.实现中国梦的原因和要求是什么?

(1)原因:①反映了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指明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②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2)要求:①要实现、民族振兴、人民幸福。②需要我们凝心聚力、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奋力开启时代。

二、新时代 新征程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哪些新的伟大成就?

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的状态屹立于世界东方。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

;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为促进世界各国的发展和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 和。3.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两个阶段

(1)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

(2)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互动导学

 导学点一:民族复兴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问题探究】(1)中华民族为实现中国梦做出了怎样的努力?

1(2)为什么说“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答:(1)中华儿女百年来前赴后继,进行了波澜壮阔的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历经艰苦探索,重新焕发活力,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2)经过170多年的浴血奋斗和不懈探索,中华民族终于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伟大复兴的目标;我国的发展在经济政治社会等多个领域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为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牛刀小试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不是镜中花、水中月,不是空洞的口号,其最深沉的根基在中国人民心中。下列关于中国梦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实现中国梦要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③实现伟大梦想需要我们凝心聚力、坚忍不拔、锲而不舍④反映了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 导学点二:新时代 新征程

新时代,标明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问题探究】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答: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牛刀小试

▲新时代,使命更艰巨,呼唤新的历史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重任在肩。新征程上,必须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以党的坚强领导和顽强奋斗,聚合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之力,共同实现伟大梦想。如果给本段材料拟个标题,你认为下列哪个最不符合材料寓意()①开放新时代 改革再出发 ②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

③迈进新时代 开启新征程 ④奋进新时代 开启新征程 A.①2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第八课 中国人 中国梦 第1课时 我们的梦想检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我们要实现的目标是()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C.步入世界发达国家行列

D.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

2.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论断中,不正确的是()A.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B.新时代意味着我国已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新时代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并不冲突

D.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3.总书记对中国梦有这样的阐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①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②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③与我们每个人的幸福息息相关④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梦想之旅,从来就不是一路坦途、一帆风顺。梦想之路越接近,新情况、新问题就越多。发展起来之后的问题,一点儿也不比不发展的时候少,解决难度更有甚于前。这启发我们()①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②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③要满怀信心,振奋精神,凝聚力量,沿着中国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④尽管我们距离梦想越来越近,但需要付出的努力依然艰辛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5.下面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③实现中国梦是国家的事,与个人无关④经济腾飞就是实现中国梦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②③④

6.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进入新时代,意味着()

①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②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④是我国成为超级大国,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时代。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2017年12月,新时代入选“2017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你认为入选理由应该是(): ①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做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②进入新时代,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视野、从改革开放近40年历程和十八大以来5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的方位上,所做出的科学判断。③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④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也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 A.①②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8.下面对漫画寓意的解读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懂得复兴的意义

B.只有历经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如此深切的渴望

C.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使我们的复兴之路一片坦途 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二、简答题

9.(2018重庆南岸区普通高中指标到校质量监测试题)2018年4月4日,《新闻联播》推出系列报道《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首期节目记述的是方志敏用敌人让他写供状的纸笔,写下《可爱的中国》,想象未来的中国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我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成为他最后的呼喊。80多年过去,他期盼的“可爱的中国”已充满生机,日新月异。

(1)请你结合教材内容为方志敏烈士描绘“可爱的中国”的目标蓝图

(2)作为中学生,你打算如何实现蓝图,告慰英烈?

10.请你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下列问题

五年辉煌不平凡,伟业彰显民心甜。全面小康神州现,春色满园又杨帆。昂首阔步奔“35”,披靳斩刺再向前。世纪中叶百岁庆,“五彩”粉呈把梦园。

(1)诗中“昂首阔步奔‘35’”,请你说出奔‘35’的目标是什么

(2)“‘五彩’粉呈把梦园”中‘五彩’你认为是指的什么

三、探究题

11.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经提出,就产生强大的号召力和感染力。干部群众畅想中国梦,社会舆论聚焦中国梦,港澳台同胞心系中国梦,海外华人述说中国梦,国际社会关注中国梦,中国梦成为中国走向未来的鲜明指引,成为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进、开辟未来的一面精神旗帜

【寻梦】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为了民族复兴,几代人魂牵梦萦,亿万人心结难解。历经上下求索、千辛万苦,中华民族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

【筑梦】中华民族的今天,可以说是“人间正道是沧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向全面小康迈进的跨越。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空前提升,中国崛起被国际媒体称为“近年来最重要的全球变革”。【圆梦】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经过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持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深藏于中国人民心中的民族复兴梦想,就要 5 梦想成真。正如总书记指出的:“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从“寻梦”角度谈谈你对中国梦是如何认识的。

(2)根据材料,从“筑梦”角度谈谈要实现中国梦我们该怎么做。

(3)根据材料,从“圆梦”角度谈谈我们国家最近的中国梦和你个人的中国梦。

参考答案

第1课时 我们的梦想 自主预习

一、1.(1)前仆后继(2)艰苦探索(3)小康社会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1)美好夙愿 集体利益(2)中国梦 新征程

二、1.世界前列 2.伟大飞跃 光明前景 生机活力 中国智慧 中国方案3.现代化 和谐美丽 牛刀小试 C B

检测题

1.——5ABDBB 6——8ACC 9.(1)建党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果具体描述目标,可得一半的分)

(2)思想上,向先烈学习,热爱祖国,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行动上,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现代化建设的专业技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贡献。

10.(1)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

11.(1)中国梦反映了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指明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2)需要我们凝心聚力、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奋力开启时代新征程(3)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第二篇: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七课第1课时 促进民族团结 教案学案及检测题

第四单元 和谐与梦想

第七课 中华一家亲 第1课时 促进民族团结学案

自主预习

一、民族大家庭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逐步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分布特点。

点拨:(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我国各族人民相互依存、、手足相亲、,共同捍卫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

3.新中国成立后,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我国坚持了民族、民族、各民族 的基本原则,将 制度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载入宪法和法律。4.目前我国形成了 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5.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二、家和万事兴

1.加快民族地区 ,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2.长期以来,党和国家在、、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民族地区的 力度,推动 战略,实施 行动,通过输入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强民族地区 能力。3.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直本。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事关广大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福祉。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4.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使少数民族文化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5.维护和促进,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各族人民只有筑牢中华民族 意识,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

互动导学

 导学点一:民族大家庭

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各族人民共赴国难,团结御辱,救亡图存,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壮歌。1903年12月发生在西藏江孜地区的抗英保卫战用鲜血践行着“勿让洋人染指我疆土”“纵然男尽女绝,誓言不与侵略者共天地”的誓言。【问题探究】(1)从江孜保卫战的历史故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2)近代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共同抵御外侮,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故事?这些故事中的英雄人 1 物表现出哪些共同的精神追求? 答:(1)①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②我国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捍卫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2)林则徐虎门销烟;三元里人民抗英;郑成功收复台湾;左宗棠收复新疆;内蒙古人民抗日等等。

我国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追求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展现了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牛刀小试

▲改革开放以来,孔雀东南飞,我国进入了各民族跨区域大流动的活跃期,少数民族人口大规模向东部和内地城市流动。内地人口向民族地区及不同民族之间也在进行着大规模流动。全国两亿多流动人口中少数民族占十分之一。东部城市这种现象尤为突出。老百姓形象地说,四川麻辣烫“烫”到了边疆,新疆羊肉串“串”遍了全国。对此,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A.我国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B.做好城市民族工作越来越重要

C.我国各民族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 D.各民族跨区域大流动,不利于民族团结

 导学点二:家和万事兴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团结凝聚、共同奋进的历史。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新疆发展进步的根本基石,也是十三亿多中国人民的共同意志。要维护民族团结,加强军政团结、军民团结、警民团结、兵地团结,筑牢各族人民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钢铁长城。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引导各族群众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要持续开展好“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把民族团结落实到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贯穿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各环节各方面,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

——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疆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2017年3月10日),《人民日报》2017年3月11日

【问题探究】结合材料与所学课本知识谈谈为什么要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答:①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②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的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

③我国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种种压力和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④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各族人民只有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

牛刀小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高度重视脱贫工作,2 就是要更好维护民族地区团结稳定,更好加快民族地区发展,更好凝聚各民族智慧和力量,各民族一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此,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民族一家亲,家和万事兴

B.民族工作的中心工作就是脱贫工作

C.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D.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事关广大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福祉。

第七课 中华一家亲 第1课时 促进民族团结检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这段歌词表明()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②各民族大团结日益巩固和发展③我国已确立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④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差距已经消除,各民族一律平等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初步核算,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生产总值增长4%,2018年预期增长6.5%左右。内蒙古自治区的明天会更好,这得益于()①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民族地区的扶贫支持力度②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③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④我国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民族分布特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导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这表明()①我国已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②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我们追求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④我国实现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同等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4.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部署视频会议于2009年5月召开。会议要求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根据国家统一要求列入地方课程实施的重要专项教育。小学要在三、四年级开设《中华大家庭》课程,五、六年级开设《民族常识》课程;初中要在一、二年级开设《民族政策常识》课程,普通高中一、二年级要开设《民族理论常识》课程,中等职业学校要开设《民族理论常识实践教育》课程。。这一举措有利于()①增强学生民族团结的意识②各民族共同繁荣③提升各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④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习近平强调,扎实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扎实推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把祖国北部边疆打造得更加亮丽。这有利于()①少数民族地区实现同步富裕②促进各民族的共同进步和发展③维护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④坚持民族区域自治,消除民族之间的差异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围绕“如何促进民族团结”这一话题,同学们打开了话匣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区

A.我们要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 B.我们要坚持优先发展少数民族地区 C.我们要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

D.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7.近日,重庆市民宗委印发《2018年重点工作意见》,从凝聚“同心共筑中国梦”磅礴力量,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民族地区区域协调发展,繁荣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深入推进城市民族工作,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等六方面对2018年全市民族工作进行部署。落实这一部署()①是对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的贯彻②能迅速帮助这些民族地区快速富裕起来③有利于保护、传承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④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巩固和加强民族团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8.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事关广大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福祉。为此,国家做了以下工作()

①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②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③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④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简答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2月总书记在考察大凉山时强调: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

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要以时不我待的担当精神,创新工作思路,加大扶持力度,因地制宜,精准发力,确保如期啃下少数民族脱贫这块“硬骨头”,确保各族群众如期实现全面小康。

——2015年1月29日,总书记在国家民委一份简报上批示(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这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为更好加快民族地区发展,请你建言献策。

10.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幅员广阔,在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当今的中国,搞好民族团结是重中之重。民族团结,有利于国家的发展,有利于人民内部的团结,有利于增强各民族之间的责任感。

在建立新型民族关系、维护民族团结方面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做?

三、探究题 11.2018年5月是新疆自治区第36个民族团结教育月。为此,全区各学校积极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月主题活动,活动中,各学校获赠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

某校九年级2班的民族团结教育月主题活动,邀你参加。

(1)为保证活动成功,班主任要求班委会制定一个主题活动方案。请你为方案拟定一个主题,并完成方案的第一部分——活动目的。

(2)有同学推荐在方案结束部分,使用习总书记 “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这段话 你如何理解习总书记这段话的?

(3)民族团结是一种精神、一种思想整合力量、一种追求,它对凝聚人心、整合社会起着重要作用。班委邀请请你参加“民族团结大讲堂”活动,请简要写出你的发言提纲。

参考答案

第1课时 促进民族团结 自主预习

一、1.大杂居 小聚居 交错杂居 2.休戚与共 守望相助 3.平等 团结 共同繁荣民族区域自治 4.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5.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二、1.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2.人力 物力 财力 扶贫支持 西部大开发 兴边富民 自我发展 3.民生 4.保护 创新 5.民族团结 共同体 牛刀小试 D B

检测题

1——5DACCB 6——8BBB 9.(1)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①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民族地区的扶贫支持力度;②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③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④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⑤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等等。

10.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②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③积极宣传国家的民族政策,增强人们的民族团结意识。④与各民族同学要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⑤积极同破坏民族团结、分裂民族的行为作斗争等。

11.(1)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为了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6(2)①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②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的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

③我国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种种压力和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④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各族人民只有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

(3)新疆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影响新疆社会稳定的主要危险是民族分裂主义。反对民族分裂,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各族人民应当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合作,和睦相处,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第三篇:【苏教版】2017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综合检测题(含答案解析)

第一单元 单元检测题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5分)

在这泉水的交响之中,仿佛能够听到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在dàn生、成长、繁衍、死亡,新陈代谢的声部,由弱到强,渐渐展开,升腾而成为主旋律。我俯身倾听着,分辩着,心神犹如溶于水中,随泉而流,游遍鼎湖;又好像泉水汩汩滤过心田,冲走污垢,留下深情,任我品味,引我.遐想。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1分)dàn生()污垢().(2)画线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2分)改为 改为

(3)根据语境,解释“新陈代谢”中“谢”的含义。(2分)2.下列句子中,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人生要抵达梦想的大海,也要像小溪那样,拥有那分智慧、坚韧和执著。B.漓江水面烟雾缭绕,如梦似幻,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前来观赏。

C.鼎湖山龙潭飞瀑,三面悬崖绝壁,一股急流从十几米高处飞奔而下,蔚为壮观。D.春天的黄山,与蓝天白云、云海溪流、飞鸟舞蝶,构成了一幅美轮美奂的山水画卷。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续写语句。(2分)

青春是具有傲人的资本。你有健硕的体魄,可以支撑起一方蔚蓝的天空;你有顽强的毅力,可以攀登上一座魏峨的高山;,„„朋友们,迈开我们的双腿,甩开我们的双臂,投身自然,拥抱生命吧!

4.阅读下面文字,提炼出关于“黄山松”的三个关键词语。(3分)

黄山松多生长在海拔800米到1 700多米的高山上,还有不少就长在峭壁岩缝之中,黄山松针叶短粗稠密,顶平如削,干曲枝虬,苍翠奇特。它们的形状千变万化,有立有卧,有挺拔,有俯仰,有斜插,有侧挂。无论何种姿态,都显示出顽强的万古长青的生命力,不怕长年的风吹雨打、冰雪欺压,屹立于悬岩危石之上,昂首苍穹。

5.下列语句已经打乱。请重新排列后,将正确顺序的序号填在横线上。(3分)大溪,你是幸运的。

世间有无数条河流,它们和你一样,天地孕育,九曲回肠。

①它们比你健壮,比你宽阔,更比你气势磅礴,比你的名字叫得响亮,比你更能载入光阴的档案。②它们流着浑浊的眼泪,裸露着干瘪的胸膛,同时间据理力争着最后一滴泪水,苦苦的,咸咸的,不是你大溪拥有的朝露与甘霖。

③可是,它们陆续走失在时间里。

④它们披荆斩浪,抖落一身光阴的裹缠,从远古洪荒奔向世纪文明。⑤铁马冰河,回声铿锵。6.古诗词名句默写。(6分)

(1),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2),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崇惠<春江晚景>》)(3)绿杨烟外晓寒轻。(宋祁《木兰花》)(4)泪眼问花花不语。(欧阳修《蝶恋花》)

(5)王之涣《凉州词》中的诗句“,”,委婉蕴藉地表达了边防将士乡愁难禁。

7.阅读名著选段,完成填空。(3分)

A听了,心头那把无明业火高三千丈,冲破了青天。右手持刀,左手叉开五指,抢入楼中,只见三五枝画烛荧煌,一两处月光射入,楼上甚是明朗,面前酒器皆不曾收。蒋门神坐在交椅上,见是A,吃了一惊,把这心肝五脏,都提在九霄云外。说时迟,那时快,蒋门神急要挣扎时,A早落一刀劈脸剁着,和那交椅都砍翻了。

选段中的A是谁?结合原著,写出他性格的主要特征,再简述他的一个事例。人物:

性格: 事例:

8.育英中学九年级(1)班举行了以“物候,人类的老师”为主题的综合实践学习活动。假设你是其中一员,现请你完成下列各题。(6分)

(1)请根据所给材料,给“物候”下个定义。(2分)

材料:物候是动植物或非生物受一定影响出现的变化现象。这种变化现象并非一朝一夕,而是长期形成的,具有季节性的特征。这种变化往往会受到气候的影响,还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植物的冬芽萌动、抽叶、开花、结果、落叶等。

物候,指 现象。(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分)

材料1:四川在线消息2月28日 今日,青白江区福洪乡杏花村,2014四川花卉(果类)生态旅游节主会场暨青白江第七届杏花(果)生态旅游节开幕。目前,福洪乡上万亩杏树已经冒出花骨朵,“下周就将进入最佳观赏期。”该乡相关负责人说。

材料2:中新网乌鲁木齐4月14日电 14日,受北方冷空气影响,新疆伊犁河谷地区降下春雪。由于日前的温暖气温,伊犁新源县吐尔根杏花谷的三万亩野生原始杏花林进入了盛花期,而此次的降

雪则使得原本就美不胜收的杏花谷出现了“飞雪与杏花同开”的奇景。

请结合本单元专题内容,从物候角度,探究出两地杏花花期形成差异的原因。

(3)在资源搜集阶段,小凌搜集了不少关于物候的谚语(如下)。夏鹏却认为:小凌的搜集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当代科学技术已经能很准确地预测天阴晴、气温、降水等天气现象,也能及时提醒农民进行农事生产。

谚语1:荞不见霜不老,麦不吃风不黄。谚语2: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谚语3:立冬前犁金,立冬后犁银,立春后犁铁。假如你是小凌同学,你准备如何反驳夏鹏?(2分)

二、阅读与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9~10题。(5分)

塞下曲六首(其一)

李 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9.五月“无花只有寒”的原因是什么?(2分)

10.尾联引用了一个什么典故?诗人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情怀?(3分)

(二)阅读《林中小溪》选段,完成11~14题。(8分)

小溪从密林里流到空地上,水面在艳阳朗照下开阔了起来。这儿水中蹿出了第一朵小黄花,还有像蜂房似的一片青蛙卵,已经相当成熟了,从一颗颗透明体里可以看到黑黑的蝌蚪。也在这儿的水上,有许多几乎同跳蚤那样小的浅蓝色的苍蝇,贴着水面飞一会就落在水中;它们不知从哪儿飞出来,落在这儿的水中,它们的短促的生命,就好像这样一飞一落。有一只水生小甲虫,像铜一样亮闪闪,在平静的水上打转。一只姬蜂往四面八方乱窜,水面却纹丝不动。一只黑星黄粉蝶,又大又鲜艳,在平静的水上翩翩飞舞。这水湾周围的小水洼里长满了花草,早春柳树的枝条也已开花,茸茸的像黄毛小鸡。

小溪怎么样了呢?一半溪水另觅路径流向一边,另一半溪水流向另一边。也许是在为自己的“早晚”这一信念而进行的搏斗中,溪水分道扬镳了:一部分水说,这一条路会早一点儿到达目的地,而

另一部分水认为另一边是近路,于是它们分开来了,绕了一个大弯子,彼此之间形成了一个大孤岛。然后又重新兴奋地汇合到一起,终于明白:对水来说没有不同的道路,所有道路早晚都一定会把它带到大洋。

我的眼睛得到了愉悦,耳朵里“早晚”之声不绝,杨树和白桦幼芽的树脂的混合香味扑鼻而来。此情此景我觉得再好也没有了,我再不必匆匆赶到哪儿去了。我在树根之间坐了下去,紧靠在树干上,举目望那和煦的太阳,于是,我的梦魂萦绕的时刻翩然而至,停了下来,原是大地上最后一名的我,最先进入了百花争艳的世界。

我的小溪到达了大洋。

11.请你根据文段概括小溪的特点。(2分)

12.作者带着欣赏的目光去写“苍蝇”“甲虫”“姬蜂”等平常令人生厌的昆虫,他为何要这样写?(2分)

13.“我的小溪到达了大洋。”作者为何要将其独句成段?(2分)

14.与选文比较,简说普里什文与下面文段中贾平凹告诉我们的哲理有何不同。(2分)它终于慢慢地大起来了,要走更远的道儿:它流过了石川,流过了草地,流过了竹林;它要拜访所有的山岭,叩问每一块石头,有时会突然潜入河床的沙石下去了呢。于是,轻风给了它的柔性,鲜花给了它的芳香,竹林给了它的深绿,那多情的游鱼,那斑斓的卵石,也给它增添了美的色彩。

它在流着,流着,它要流到哪儿去呢?我想,山既然给了它生命,它该是充实的,富有的;或许,它是做一颗露珠儿去滋润花瓣,深入到枝叶里了,使草木的绿素传送;或许,它竟能掀翻了一团污泥,拔脱了一丛腐根呢。那么让它流去吧,山地这么大,这么复杂,只要它流,它探索,它就有自己的路子。

(三)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12分)

西湖夜色 倪传启

杭州西湖风景,天下皆说美。西湖的夜色怎么样呢?

当西湖的最后一抹晚霞悄悄消失在群峰秀山背后,夜幕完全拉开了;西湖周边的灯火一齐打开,简直成了灯的海洋,将西湖四周照得如同白昼;两三个巨大的探照灯光柱在天空中晃来划去,将夜色拉得又长又深。天空显得幽深漆黑,看不到一颗星星。远处的秀峰奇山在夜幕下隐隐约约,时隐时现;近处的断桥清晰可见,历历在目。但,残雪已不复存在。白日里柳浪闻莺的莺歌燕舞在夜色中已销声匿迹;但一簇簇、一团团的杨柳在灯光照射下,更显得青翠欲滴。花港观鱼则是另一种景象,灯火辉

煌,游人如织。而三潭印月在夜色的掩映下隐约可见,仿佛是默默无言地静静等待游人的到来。西湖沿岸和湖内的小岛以及苏堤、白堤和断桥的两边都亮起了红绿相间的五彩小灯,一时间,就像无数个珍珠井然有序地撒落在西子湖内;湖心岛上也是灯火通明,将古香古色的水榭、楼阁照得影影绰绰;随着波纹的移动,水榭、楼阁的倒影拉长拉大,更显得风姿绰约,给人一种似形非形、似真非真,如梦如幻、如痴如醉的感觉。远眺处的雷峰塔也是一簇灯火,在万木葱茏中若隐若现,若即若离。阵阵轻风吹来,近处的湖水泛起了粼粼水波;在灯光的照射下,银光闪闪。不远处硕大的荷叶,有的亭亭玉立,在轻风中摇曳;有的静静地漂浮在水面,缓缓地随波晃动。这就是宋代词人柳永赞叹的“十里荷花”。我简直被眼前的美景惊呆了,这如诗如画的景色,这种静谧、端庄、如梦如幻的感觉,给人一种梦幻美、朦胧美、含蓄美;使我顿时如坠入仙境一般,飘飘乎如乘夜风,忘乎所以!

沿湖岸边的马路上仍然是车如流水,没有鸣笛,没有喧嚣,只有车轮触地的轻微沙沙声。人行道上的红男绿女,有的在一起窃窃私语,亲昵无间,有的含情脉脉,两情相悦。也有不少一双双白发苍苍的老人,相互搀扶。有的慢悠悠地走在人行道上,有的安详地端坐在安乐椅上,悠然自得地欣赏着眼前的美景,口中不断赞叹盛世的到来。一切显得那么和谐、安详、静怡!

宋代大文人苏轼曾赋诗曰:“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杭州西湖就是一个秀丽、端庄的少女,西湖的夜色更像文静、安详、羞涩的淑女!

西湖夜色美,美得游人醉。

15.作者着力抓住夜晚西湖的,表现出西湖的 美、美、美。(2分)16.体会文章开头的妙处。(3分)

17.“不远处硕大的荷叶,有的亭亭玉立,在轻风中摇曳;有的静静地漂浮在水面,缓缓地随波晃动。”这句话作者是如何将夜晚荷叶描绘得生动形象的?(2分)

18.“西湖夜色美,美得游人醉。”结合全文内容,简要说说“游人醉”在哪儿。(3分)

19.如果让你来宣传西湖夜景,你准备拟写一条怎么的宣传语?(2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15分)

火焰的山 孤 岛

吐峪沟,是一个乡的名字,它因吐峪沟大峡谷而得名。它坐落在火焰山的中断,绵延12公里长,从北向南将火焰山纵向切开。沟谷两岸,赤裸的火焰山拔地而起,挺着野性的傲骨,露着结实的肌肉。由北向南奔向吐峪沟风景旅游区,我先是看见平缓的山坡向天际处绵延,接着,路两边之山的距离越走越近,越来越紧,像两个外星球的巨人,冷冷地俯瞰着我们两辆小小的轿车穿越它们的领地。

路过苏巴什古墓群,看到两边的山在淡淡的阳光下呈淡红色和灰褐色。淡红色的外形极为细腻,仿佛是细细的沙子铺上去似的。灰褐色的则是片石组成的块块山体,隆起在淡红色的细沙山上。

一条小溪蜿蜒而来,将古墓地旁的平整谷地,切出了一道七八米宽、十米深的深沟,如龙一样扭动着渐渐远去„„沟两边则是大地垒砌的皇天后土,凹凸不齐,高低起伏。

随着汽车再往南,也即向麻扎村的方向行驶,峡谷两边的大山越来越神奇。

奇峰百态,怪石嶙峋,一道道山的皱褶,呈现着火焰状。山岩,有的如刀削,有的如斧凿,有的如人捏,有的如犁耕,或突兀如柱,或壁立如屏,或像雄鹰展翅,或像盘龙腾空,还有的像野马群狂奔,像野猴嬉戏„„

最让我惊叹的是,有一片山体仿佛是天神用巨犁犁过似的,从山顶到山下,留着一道道弯弯曲曲的龙沟和龙垄,像无数条龙在蜿蜒着向上爬行,摆动着头颅和尾巴。它们是风的雕刻,还是洪水的杰作,抑或根本就是鬼斧神工?

据说,亿万年前的吐峪沟地区,与塔克拉玛干一样,是一片浩渺的海洋。而今天,海水退去,被水吞噬的大山露出了真容,赤裸的山体还印刻着海浪的花纹。一切的海洋生命,鱼、乌龟、贝壳、海中龙„„都变成了无语也无欲的化石。

这些山体,不仅形态壮观狂野,而且色彩以暖色为主,兼有其他杂色,涂着红、黄、赤、赭等多种色彩。红的、赭的像晨曦,像火焰,像晴天的夕照;灰的如炉灰,如颓废的城市地面;黑的像煤炭,像黑夜里游荡的幽灵;青的如苔藓;还有褐色、黄色等夹杂其中。吐峪沟色彩分明的山体岩貌,被地理学家称为“地球书页”。

火焰山温度最高时达到60℃,峡谷两边红黄色的山峰被誉为“天然火墙”。也许是激情太多,也许是青春的热血滚滚,终于将他们的衣服、头发、汗毛都烧光了,没有树和草遮体,将他们的肤色也烧成“赭红色”“灰褐色”。如今,他们只能赤裸着身体,以赤子的心态面对着人间,面对着未来„„

绝顶的荒凉,反而孕育着无限的生机。

就在吐峪沟的南出口处,吐峪沟麻扎村南面,有一片片开阔地带,以黄红色的沙子土壤,种植出最早从地中海沿岸随宗教一道传来的无核白葡萄——吐鲁番最甜却没有籽的白葡萄,让吐峪沟变成吐鲁番无核白葡萄的古老故乡。

一株株葡萄树绵延的绿色,交杂着一棵棵古桑的绿叶,给这个红黄色的、死亡般沉闷的峡谷口带来些许绿意,引发出生机勃勃的生命和一个个盎然的春天„„

“死亡战胜不了任何一片土地。”我又想起了一位西方诗人的诗句。

20.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文章材料的?又是从哪两方面详写吐峪沟山体的?(3分)

21.“一条小溪蜿蜒而来,将古墓地旁的平整谷地,切出了一道七八米宽、十米深的深沟”,请体.会句中加点词的妙处。(2分)

22.“山岩,有的如刀削,有的如斧凿,有的如人捏,有的如犁耕,或突兀如柱,或壁立如屏,或像雄鹰展翅,或像盘龙腾空,还有的像野马群狂奔,像野猴嬉戏„„”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何表达作用?(3分)

23.“死亡战胜不了任何一片土地。”作者引用西方诗句来做结尾,有何好处?(4分)

2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结实的肌肉”是偏正短语,“隆起在淡红色的细沙山上”是动补短语。B.火焰山是吐峪沟大峡谷的一部分,绵延12公里长。

C.写吐峪沟地区“亿万年”的变化,凸显火焰山形态的壮观与狂野。

D.“绝顶的荒凉,反而孕育着无限的生机。”在结构上,这句话起着过渡作用。

三、写作(50分)

25.大自然是美丽的,她让我们心动神驰;大自然是神奇的,她让我们叹为观止。在鼎湖山的泉水中,感受到生命的律动;在涓涓溪流中,领悟到人生的哲理„„让我们投身自然,亲近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神韵,领悟大自然给予我们的启迪。

请以“自然神韵”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不少于6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参考答案

1.(1)诞 ɡòu(2)辩—辨 溶—融(3)凋谢,衰亡。

2.D(“美轮美奂”是形容建筑物的高大华丽;而此处形容黄山山水,使用对象不当)3.示例:你有洋溢的热情,可以遨游于一片汪洋的大海4.生长位置 形态万千 生命顽强

5.④⑤①③② 6.(1)月黑雁飞高(2)蒌蒿满地芦芽短(3)红杏枝头春意闹(4)乱红飞过秋千去(5)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7.武松 武艺高超,疾恶如仇,行侠仗义 景阳冈打虎、斗杀西门庆等

8.(1)动植物或非生物受气候和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季节变化(要点准确即可)(2)四川与新疆的纬度不同,南北温度差别较大,因此两地花期相差一个月左右。(3)示例:夏鹏同学,这些谚语是我们祖先长期观察自然总结出的规律,是前人智慧的结晶。读着这些谚语,我们的民族自豪感会油然而生;搜集这些谚语,能够让我们认识到自然的一些变化规律,更好地从事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言之成理即可)9.由于地理因素——海拔高度的差异,山上温度较低,积雪到五月还没融化。10.傅介子计斩楼兰王。借典故,表达了诗人甘愿赴身疆场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意思对即可)11.认定一个目标,什么也阻挡不了。自信、乐观、顽强,渴望战斗的生活,享受着与困难斗争所带来的无穷乐趣。12.这样写的目的是构成美的意境,告诉读者,战斗的生活同样是美丽的。13.这句话表明小溪冲破重重障碍之后到达了终极目标,进入到无限自由的水域。以“我的”修饰小溪,表现出作者思想的升华,揭示文章的主旨,富有启迪性。

14.普里什文告诉我们:要实现目标,就需要不断克服人生的障碍,不懈进行斗争。贾平凹告诉我们:生命的本质就是进取奋斗,就是拼搏,就是奉献!

15.灯光 梦幻 朦胧 含蓄16.运用设问,激发读者阅读兴趣;领起下文。

17.作者主要抓住夜晚荷叶的不同情态,突出其动态之美:既有亭亭玉立的摇动美,又有漂浮水面的晃动美。18.“游人醉”,醉在西湖夜晚自然景物之美、灯光之美,醉在夜晚西湖和谐、安详、静怡的氛围。19.示例:灯火中的西湖,别有风情!

20.由南往北地游览吐峪沟。从形态和色彩两方面,详写了吐峪沟山体。21.“切”将小溪人格化,生动地表现出小溪冲出了平整陡峭的两岸山石。

22.排比、比喻。形象地描绘出火焰山山岩的千奇百怪、峻峭突兀;句式整齐,多层次地描绘山石的形态,抒发惊叹、赞美的强烈感情。

23.总结全文,深化文章主旨:表达作者对吐峪沟的赞美,歌颂勤劳勇敢的吐峪沟人民;富有哲理,给人启迪,增添了文章的诗意与哲思。24.B(吐峪沟峡谷是火焰山的一部分)25.略。

第四篇:郭沫若诗两首第1课时导学案

初一语文导学案《郭沫若诗两》导学案 NO:27-1

班级 姓名 组别 评价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

2、了解这两首诗的写法和风格。

3、理解诗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4、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朗读诗歌,注意朗读节奏、重音,识记生字词语。

2、认真研究导学案,独立思考,限时30分钟完成,规范书写。

3、小组合作探究,就诗歌不解之处质疑。【内容导航】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同学们,故事传说千年,神话仍在人心,牛郎织女的故事陪伴着我们度过了美好的童年时光,曾经我们也为他们的分离而伤心。但在郭沫若先生的笔下,牛郎织女不再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而是携手在天街散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天上的街市》。【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省乐山县人,我国著名的诗人、学者。他的著作很多,文学方面有诗集《女神》、《星空》,话剧《屈原》等。

2、写作背景:《天上的街市》是郭沫若在1921年10月创作的,时值“五四”运动的退潮期。当时郭沫若曾两度从日本回到祖国,他接触到在军阀统治下的中国现实社会,看到了人民的苦难,对祖国美好的憧憬归于破灭,陷入“深深的苦闷”中,但他并不因此消沉,仍执著地追寻着光明和理想。《天上的街市》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他在苦闷中彷徨,抨击现实,憧憬未来。【自主学习】

1、为下列词语注音:

缥缈()

定然()

奇珍()闲游()2解释下列词语

缥缈:

定然:

陈列:

珍奇:

不甚: 闲游:

3、朗读并背诵这首诗。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一丝忧郁。因而在朗读时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要做到轻松、柔和、舒展。朗读时请在文中划分出节奏和重音。并讨论:作者写的天上的街市美不美?美在何处?

【合作探究】 朗读第一节

1、“远远的街灯明了” 告诉了我们一些什么信息?诗人面对黑夜看到了什么呢?

2、这节诗中有两处运用了联想,请找出来,并说说联想的特征。.............................

朗读第二节

3、什么是想像?第二节诗中运用了想像吗? ..

4、诗人是如何描绘自己的想像物的? .................

5、作者极尽想像描绘这些景物的时候,语气是怎样的?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朗读第三节

6、如果说诗的第二节描写的是诗人想像出兵静止的景物,那么,诗人运用丰富的想像,在第三节诗中描写了什么?

7、诗人描写的牛郎织女的命运如何?它与传说的故事有何不同?诗人这样的想像合理吗?他为什么要这样改造?

朗读第四节

8、这一节诗写了什么内容?诗中有个量词用得好,请找出来并加以分析。

9、这首诗是怎样逐步展开联想和想像的?这首诗既有写实也有想像,请找出来并体会各自在诗中的作用。

10、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练练测测】

1、《天上的街市》和《静夜》的作者是________,原名________,是我国现代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代表作有诗集《________》、《________》,话剧《________》。

2、《天上的街市》一诗以________和________描绘了一幅天上的美景,把读者带进了神话的境界。诗中主要表现了对黑暗现实的________和对理想生活的________,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读《天上的街市》,回答问题。

3、第一节的“闪”字和“点”字用得好,绝不能互换,也不宜换别的字,请说说好在哪里。

4、定然”一词在诗中出现了四次,还有一次是用了“定”,加起来是五次。“天上的街市”当然是子虚乌有的,用“也许”不是更好吗?请谈谈你的看法,并说说理由。

5、“你看”,这是对谁说?为什么不说“我看”?它眼下面哪两个字相呼应?

6、作者从街灯写到明星,又从明星写到街灯,这样写的作用是()A、描绘一幅迷人的夜景,抒发诗人的苦闷悲伤 B、驰骋想象,给景色增加一层神秘色彩

C、吸引读者把视线从地上转移天上,为具体描绘天上的街市做铺垫 D、渲染气氛,使天上和人间形成鲜明对比

7、对《天上的街市》的中心思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通过描绘天街的美好生活,表达了对牛郎织女幸福生活的向往的感情

B、通过对天街美好生活的描绘,表现了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C、作者由现实生活联想到美好的夭街生活,表达了热爱生活的感情

D、作者通过描绘天街的美好生活,告诉读者那不过是缥缈的幻想,表达了自己郁闷的感情

第五篇:第1课时 确定物体位置(导学案)

位置与方向(二)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绘出物体的位置;描述并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通过前一学段的学习,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确定位置的感性经验,已经能够根据上、下、左、右和东、南、西、北等八个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并且学习过用数对确定位置,已经初步认识了在平面图内通过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并描述简单的路线图,使学生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更全面地感知和体验周围的事物,发展空间观念。

1.使学生通过学习,能理解和掌握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描述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的具体位置。

2.学习并掌握在位置变化的情况下,判断行走方向和路线的方法。能描述并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3.在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的过程中渗透有序和对应的数学思想。

(1)确定物体位置

1课时

(2)根据方向和距离标出物体位置

1课时

(3)认识路线图

1课时

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积累探究性经验,让学生经历位置与方向的观察、测量、画图、描述等过程,感受从实践中学习的策略和方法。

第1课时

确定物体位置

课题

确定物体位置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1.关注学生的认知规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与学生相关的情境引入,确立了解

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使其成为本节课的主要线索,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让每个学生都体会到

成功的喜悦。

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当的成功和失败都可以增强后继学习的动机,但成功体验对动机的激发作用大于失败体验。因此,本节课在设计上,力争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体现自己的价值,使学生在成功中体验到快乐,从不足中体验到差距,从而能更快乐、主动地去探究、学习。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使学生体验用角度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和必要性,学会用度数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

2.能根据位置、方向的描述,使学生知道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

1..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学习重点

掌握用角度、距离描述位置和方向的方法。

学习难点

理解并掌握了用角度和距离描述位置和方向的方法。

学习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学具

准备:直尺

量角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6分钟)

1.创设活动:组织部分学生到前面按老师的口令做转向游戏。(课件出示情境图)

2.谈话引导:刚才我们从正东方向转到正北方向,转了多少度?

如果

我从正东方向转到这个位置上,你知道转了多少度吗?

3.引入新课。

(出示去掉文字的例1情境图及去掉度数、连线和距离的十字坐标图)来自天气预报的消息称:在1.参与活动的学生按照老师的口令做原地转向动作,其他同学观察。

2.学生回答老师的问题,明确可以通过连线测角的方法来确定转了多少度。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你能标出下图中的其它方向吗?

A市附近有一个台风正在形成,这节课我们就来确定这个台风中心的位置。

二、探究交流解决问题。(20分钟)

1.尝试描述位置。

组织学生确定观测点,然后根据十字坐标图的情况描述台风中心的位置。

2.组织学生讨论、汇报。

(1)东南方向这种描述方式能准确报出台

风中心的位置吗?

(2)你觉得要想准确报出台风中心的位置还需要哪几个条件?

3.指导学生描述位置。(出示完整十字坐标图)

(1)尝试:你能根据自己的观

察和理解尝试描述台风中心的位置吗?

(2)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看图,明确方向的说法及如何根据比例尺确定距离。

(3)讨论:这个位置还有其他的描述方式

吗?

4.师生总结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并板书。

1.学生根据以往的知识确定A市为观测点,然后描述台风中心的位置,多数同学可能说出在东南方向。

2.(1)学生讨论交流后明确东南方向无法准确描述台风

中心的位置。

(2)要想准确描述应加入角度和距离这两个条件。

3.(1)小组内练习描述,组内交流订正。

(2)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明确东偏南30°的说法

及含义,掌握确定距离的方法:台风中心在A市东偏南30°。距离A市600km的洋面上。

(3)学生讨论后发现,可以从南向东考虑,明确另一种说法:台风

中心在A市南偏东60°,距离A市600km的洋面上。

4.学生再次明确学习要点。

2.量一量,填一填。

以广场为观测点。(1)市政府在 西 方向上,距离是 400 米。

(2)电信大楼在 北 偏 西 方向上,距离是 200 米。

(3)工人文化宫在 东 偏 北 的方向上,距离是 300 米。

(4)银行在 西 偏 南 的方向上,距离是 300 米。

三、巩固练习,应用反馈。(完成教材第20页“做一做”。(进一步掌握位置的描述方式,体会方向和距离的重要性

独立测量角度并完成填空,集体订正。

3.下面的话还可以怎样描述?

小红家在小明家东偏北40°的方向上,距离是300米。

10分钟))。

小红家在小明家北偏东50°的方向上,距离是300米。

四、课堂总结。(4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学生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五、教学板书

确定物体位置的两个条件

方向

距离

六、教学反思

课上我通过实际问题提出物体位置新的表达方式的需要,在教师讲解引导、学生自我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了用角度和距离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拓展了学生数学思考的空间观念。

教师点评和总结:

下载第八课第1课时我们的梦想学案及检测题(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八课第1课时我们的梦想学案及检测题(含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