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二册9课《黄鹂》教学设计-教学教案大全
教学目的
1. 理解课文蕴含的哲理。
2. 品味、学习本文精彩的语言。
3.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蕴含的哲理 教学难点
文中插入海鸥这一材料的用意 教学设想
1.事先了解常州北郊中学的校园环境,由环境导入,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2.本文的内容并不艰深,因此,当较多地让学生自主探讨,自主学习。教学过程及主要内容
一、导入课文
二、引用诗句
引导:你们学过哪些写黄鹂的诗句?
回忆后,导入——在我的心里,下列诗句是写黄鹂的佳句。出示下列投影 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杜 甫《绝句》
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唐·杜 牧《江南春绝句》
4.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宋·晏 殊《破阵子》 思考:这些诗中的黄鹂的生活状态怎样?你是从哪些词中读出来的? 明确——生活得自由欢畅,可以从“鸣”、“争”、“啼”、“一两声”等词中感受到。明确——美丽的春景之中,可以从“翠柳”、“暖树”、“绿映红”、“日长飞絮轻”等语句中感受到。
总结:读着这样的诗句,我们读者感受到的是美,一种景物一体的和谐之美。下面我们来研究今天要学的课文,看看文中的黄鹂和生存环境和生活状态。
三、研读课文
要求:快速浏览课文,在文中标注出表现黄鹂的生存环境和形色神态的语句。1.学生自由交流。
2.讨论、小结有关黄鹂的材料,按照“地点”——“生存环境”——“形色神态”的顺序完成表格。
地 点 生 存 环 境 形 色 神 态
阜平丛林、阳光 尖利啼叫、迅若流星、金色羽毛 青 岛 林林深密幽静 追逐逗闹 枪口之下 一去不返
鸟 市 玩弄之中 焦黄羽毛、凄惨
江 南 湖光山色、密柳长堤、茂林修竹、桑田苇泊 全部美丽
3.引导:请大家他细研讨一下这五幅画面,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分类后你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讨论得出:呼吁为黄鹂创设优美和谐的生活环境。(直接表露这一主旨的是§22和§23段,齐读!)
讨论得出:这是类比,因为黄鹂曾有过与海鸥完全相同的生活遭遇。
5.引导:可是,文章并没有到23节就结束,请大家齐读§24和§25,看看对本文的主旨有没有新的认识。讨论后总结:呼唤为各种美的事物创设优美和谐的生活环境。读到这里,我们懂了,文中的黄鹂,是美的事物的象征。
四、阅读方法指导
到这里,我们还只是注重了文学作品本身,基本上没有考虑作品以外的因素。这种品文体情的过程,称为主观性阅读。投影下列资料:
主观性阅读——只是注重了文学作品本身,基本上没有考虑作品以外的因素。(即“品文体情”)投影下列资料:
实证性阅读——既考虑作品,又特别注重作品的写作背景等因素的阅读。(即“知人论世”)投影下列材料: 作 者 介 绍 孙犁(1913——),原名孙树勋,现、当代作家。他的《荷花淀》、《嘱咐》等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名篇,也是“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1956年写完《铁木前传》后,他因病再也不写小说了。
本文写于1962年,其时孙犁49岁。知人论世 ●
目前为文,总是思前想后,顾虑重重,环境越来越“宽松”,人对人越来越“宽容”,创作越来越“自由”,周围的呼声越来越高,我却对写东西越来越感受到困难,没有意思,甚至厌倦了。
——孙 犁《 文 虑 》
● 政治斗争的形势,也有变化。上层建筑领域,进入了多事之秋,不少人跌落下来,作家是脆弱的,也是敏感的。他兢兢业业,唯恐有什么过失,引来大的灾难。——孙 犁《说赵树理》
五、总结
从美学角度看,和谐是一种极致的美——黄鹂与环境是这样,我想:昨天我所看到北郊中学的美也是如此。当然比这种自然的极致更美的是创造极致的人。美的事物
象征 有了优美的环境,一切人才才能发挥到极致。
第二篇:语文教案-黄鹂-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蕴涵的哲理;
2.借鉴课文的写作方法,学习精彩语言;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成为独立的思考者。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大自然中栖息着千姿百态的鸟儿,你见过黄鹂这种鸟吗?黄鹂不仅是一种美丽的鸟,而且几乎成为一种文化的象征,在古代诗人的笔下多有描写,大家能吟出几句吗?
有关“黄鹂”的古代诗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
这些诗句通过描写黄鹂的啼鸣、飞舞表现了黄鹂娇好美丽的形象,抒发了对“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美好春天的热爱之情。今天我们要学习现代著名作家孙犁的一篇散文《黄鹂》,那么在孙犁的这篇散文里,黄鹂又是怎样的形象?作者抒发的又是怎样的感情呢?让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
2.作者简介
孙犁:现代著名作家。河北省安平县人,原名孙树勋。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荷花淀》。其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初期创作的小说、散文结集为《白洋淀纪事》。其小说充满诗情画意,有“诗体小说”之称。是文学史上“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家。
二、整体感知
1.朗读
找四位同学分段落朗读课文,尽量把文章的思路体现出来。
2.(师)概括课文内容
通过刚才读课文,我们熟悉了文章的内容,概括地说,作者叙述了“我”和黄鹂的几次相遇,其中有抗战时期的黄鹂,在青岛养病时见到的黄鹂,鸟市上的黄鹂,还有江南的黄鹂,通过这四次写黄鹂,作者表达了自己的思想。
三、学习文章的思想内容(哲理)
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呢?先说思想上的收获,文章使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学生可能列举的内容与教师的分析引申:
(1)要爱护鸟类,爱护动物,保护环境。
分析引申:可以这样理解。黄鹂在文中是美的化身,作者反抗人类对美的暴力破坏。
(2)各种事物都有极致。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
分析引申:文中举了哪些例子说明各种事物都有极致?黄鹂的极致是什么?黄鹂的禁锢和限制又是什么? 学生分析讨论
明确:说明各种事物都有极致的例子:虎啸深山,鱼游潭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
黄鹂的极致:它们的啼叫,是要伴着春雨、宿露,它们的飞翔,是要伴着朝霞和彩虹的。在这种环境下,黄鹂达到了它们的极致。
黄鹂的禁锢和限制:①抗战时期,炮火连天的环境,美丽的黄鹂只是一闪而过,不能达到美的极致;②青岛养病时,病友史同志举枪瞄准,黄鹂成了惊弓之鸟,从此一去不返,人类的射杀,是黄鹂不能达到美的极致的禁锢和限制;③逛鸟市时见到的黄鹂,被系在一根木棍上,一会儿悬空吊着,一会儿被拉上来,这成了它们的禁锢和限制。(第三点学生一般能找出,第一点和第二点需要教师的引导)
(3)(师)小结
所以,黄鹂只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自由飞翔,自由生活,才能活出它的本性,才能现出“美的极致”。而且,作者的思索由黄鹂转向大千世界,茫茫宇宙。既然黄鹂的啼叫、飞翔要伴随着春雨、宿露,朝霞、彩虹,那么,虎、鱼、驼、雁这些更加壮观的美的极致呢?难道不需要深山、潭底、大漠、长空这样的美的极致?美的极致,只有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是从平凡生活中升华出来的哲理,作者把人们的思想、追求推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4)作者提到的各种事物,除了黄鹂、虎、鱼、驼、雁以外,还提到了什么?请同学们看最后一自然段。
明确:“景物一体”、“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是艺术上不容易遇到的一种境界。
由此可见,作者说的是黄鹂,实则讲的是艺术。把黄鹂看作艺术的化身,看作文学艺术家的化身,这种写作手法称为象征,例如高尔基的《海燕》、茅盾的《白杨礼赞》等,只是本文叙事性更强,每个片段都蕴含着一定的意义,含蓄丰富。为什么这么说呢?请同学们注意一下本文的写作背景:
四、本文的两个历史背景
1.抗日战争期间的历史背景
抗日战争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论持久战》),“这个战争促进中国人民的觉悟和团结的程度,是近年来中国人民的一切伟大斗争没有一次比得上的”(《论联合政府》)。在文艺战线上,党鼓励革命文艺家积极地亲近工农兵,给他们到群众中去的完全自由,给他们创作真正革命文艺的完全自由。
2.“文化大革命”前十年的历史背景
从1957年开始,在文艺界开展了反右派斗争和对修正主义文艺思想的批判。文艺思想上机械论、简单化、庸俗化的倾向更加发展,粗暴武断、无限上纲的文艺批判几乎成为一时风尚。创作上,违背生活真实和缺乏艺术性的虚假文字和公式化、概念化作品风行一时。1958年的新民歌运动更是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写真实、写人性的作品和作家纷纷遭到批判,到1962年,由于“左”的错误倾向的影响,把“文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口号理解为“要求文学艺术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干涉了许多不应当干涉的事情。本文就写于此时。1962年以后,“左”的错误愈演愈烈,终于酿成“文化大革命”。
五、分析黄鹂的象征意义
1.男生齐读第一次见到黄鹂时的语段
(师)分析:第一次见到黄鹂,正是抗日战争时期,黄鹂的形象是“革命文艺”的象征,“在不断的炮火洗礼中”,在空前伟大的斗争环境中,黄鹂充满战斗的激情,展现出矫健、鲜丽、动人的形象,那“尖利的富有召唤性和启发性的啼叫”,在神圣的民族解放斗争中发挥了战斗作用。
2.找学生朗读第二、三次见到黄鹂时的语段
(师)分析:第二、三次见到黄鹂,正是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人们无比欢欣地迎来了社会主义,艺术乃至一切事业都应该找到发挥极致的最佳环境,像那两只黄鹂找到“深密幽静的一片树林”“大有安家落户的意思”一样,去发挥自己的极致,但令人痛惜而感慨的是,好景不长,厄运接连不断,“左”的错误,像史同志一样,或像那个“穿皮大衣戴皮帽的中年人”一样,或像那个卖鸟笼的老头儿一样,破坏了艺术发展的环境,使“黄鹂”一去不返,或成惊弓之鸟,或倒毙枪口,或焦黄凄惨,艺术正像黄鹂那样,需要一个广阔的天地。作者思索着、呼唤着,何时才能有这样的广阔天地呢?
3.女生齐读第四次见到黄鹂时的语段
(师)分析:第四次见到黄鹂的情景,作者热情洋溢地赞美江南,赞美黄鹂“真正的家乡,安居乐业的所在”,正是寄寓着自己的探索和憧憬,理想和追求,也是对未来的乐观预示,这个预示在1987年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后终于到来了,可见作者预示的瞻前性、准确性。
六、借鉴课文的写作方法与语言技巧
1.写作方法
从叙事到说理水到渠成,说理恰倒好处。
(1)水到渠成:①从几个片段的叙事到篇末的说理,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的。②看到太湖的环境,看到黄鹂的全部美丽,联想到虎、鱼、驼、雁等各种事物的极致,已有“水到渠成”之势,篇末的说理真是自然而然。
(2)说理恰倒好处:说理也不宜长篇大论,只须点到为止,若隐若显,这才耐人寻味,恰倒好处。作者点到“各种事物”,点到“艺术”,读者自然心领神会。说理要注意说到什么地步才好,本文值得借鉴。
2.精彩的语言
(1)适当的文言句子使文章增色。“虎啸深山,鱼游潭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
(2)善用对句,语言简练,增强了作品的文学性。在习作中,修改润色,用点心思,可用这样的句子。“它们的啼叫,是要伴着春雨、宿露,它们的飞翔,是要伴着朝霞和彩虹的。”
(3)还多次使用排比句。“这里„„这里„„这里„„。”
总之,整句与散句相结合,工整中求变化,长短错落有致,不呆板。
七、布置作业
文章把黄鹂在江南的极致写得非常美,请从作者略写的“虎啸深山,鱼游潭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选取一种,模仿文章的写法,扩写成百字左右的文字。
第三篇:高中二册23课《登泰山记》-教学教案
【自读要求】
1.了解姚鼐及 “ 桐 城 派 ”。
2.结 合 注 释 通 译 课 文,积 累 文 言 基 础 知 识。3.反 复 朗 读,整 体 理 解,达 到 背 诵。
4.学习本 文 烘 托、动 静 结 合 的 写 景 方 法。5.积 累 一 点 古 文 化 常 识。【自 读 程 序 】
1.结 合 注 释 ① 和 教 师 的 讲 解,了 解 姚 鼐 及 “ 桐 城 派 ”。
2.借 助 注 释 自 读 课 文,找 出 文 言 知 识 点,并 口 头 翻 译 课 文。
3.用 原 文 句 子 回 答 下 列 问 题,深 入 理 解 课 文 内 容。
① 由 课 文 的 哪 些 句 子 可 以 推 断 出 泰 山 和 泰 山 日 观 峰 的 地 理 位 置 ?
② 作 者 是 如 何 从 京 城 到 泰 安 的 ?
③ 叙 述 作 者 登 山 的 过 程。
④ 登 上 山 顶 后,作 者 按 照 由 高 到 低 的 顺 序 描 写 了 “ 望 晚 ” 时 的 哪 些 景 物 ?
⑤ 文 章 通 过 景 物 变 化 来 写 泰 山 顶 上 的 日 出,分 别 写 了 哪 些 景 物 ?这 些 景 物 是 按 什 么顺 序 排 列 的 ?
⑥ 作 者 还 写 了 泰 山 的 哪 些 人 文 景 观 和 自 然 景 观 ?
(解 说 : 此 设 计 旨 在 训 练 学 生 的 文 言 文 自 读 能 力,让 学 生 在 熟 悉 课 文 的 基 础 上 理 解字 词 的 含 义 和 用 法。做 思 考 题 时 强 调 字 不 离 句,句 不 离 篇,一 方 面 使 字 词 知 识 得 以 巩固,一 方 面 从 整 体 上 把 握 课 文 思 路,初 步 扫 除 文 字 和 理 解 上 的 障 碍。)【 自 读 点 拨 】
1.姚 鼐 和 “ 桐 城 派 ”
姚 鼐(1731-1815),字 姬 传,一 字 梦 谷,安 徽 桐 城 人。乾 隆 39年 辞 官 后,曾 在 江宁、扬 州 等 地 书 院 讲 学 四 十 余 年。治 学 以 经 为 主,兼 及 子、史、诗 文。作 品 多 为 书 序、碑 传 之 类。有 以 其 室 名 命 名 的 《 惜 抱 轩 全 集 》。
“ 桐 城 派 ” 是 清 代 散 文 的 主 要 流 派,创 始 人 是 康 熙 时 的 方 苞。方 苞 注 重 文 章 的“ 义 法”,主 张 以 “ 清 真 雅 正 ” 之 文,载 孔、孟、程、朱 之 道。刘 大 木 魁 师 事 方 苞,并 发 展 了 他 的 理 论,强 调 “ 义 理、书 卷、经 济 ”,要 求 作 品 阐 发 程 朱 理 学,同 时 又 主 张 在 艺 术 形 式 上 模 仿 古 人 的 “ 神 气 ” “ 音 节 ” “ 字 句 ”。姚 鼐 是 刘 大 木 魁 的 弟 子,他 的 口 号 是 : “ 义 理、考 据、辞 章,三 者 不 可 偏 废。” 实 际 上 是 以 “ 考 据 ” “ 辞 章 ” 为 手 段 来 阐 发 儒 家 的 “ 义 理 ”。因 为 上 述 三 人 都 是 安 徽 桐 城 人,所 以 人 们 称 他 们 为 桐 城 派(但 后 来 的 桐 城 派 作 家 并 不 都 是 桐 城 人)。
2.基 础 知 识 重 难 点 解 析
① 通 假 字
a.成 五 采(“ 采 ” 通 “ 彩 ”)
b.多平方,少 圜(“ 圜 ” 通 “ 圆 ”)
c.其 级 七 千 有 余(“ 有 ” 通 “ 又 ”)
② 词 性 活 用
a.汶 水 西 流 济 水 东 流(名 词 作 状 语)
b.明 烛 天 南(名 词 作 动 词)
c.山 多 石,少 土 ; 多平方,少 圜 ; 少 杂 树,多 松(形 容 词 作 动 词)
③ 积 累 并 掌 握 “ 当 ” “ 余 ” “ 以 ” “ 及 ” 等 一 词 多 义 现 象。
④ 文 言 名 量 表 示 法
文 言 文 中 名 词 与 量 词 的 位 置 与 现 代 汉 语 不 同,是 先 名 词 后 量 词。如 “ 数 十 ” “ 云 一 线 ” 在 现 代 汉 语 中 应 为 “ 数 十 ” “ 一 线 云 ”。
3.学 一 点 古 文 化 常 识
① 关 于 “ 阴 ” “ 阳 ”。
② 关 于 “ 朔 ” “ 晦 ” “ 望 ” “ 既 望 ”。
③ 古 代 纪 年、月、日、时 方 法。
4.课 文 内 容 重 难 点 把 握
全 文 分 五 段,第 1段 点 出 泰 山 及 日 观 峰 的 位 置,第 2段 写 登 山 经 过,第 3段 观 泰 山 日 出,第 4段 介 绍 泰 山 古 迹,第 5段 介 绍 泰 山 冬 季 景 色。其 中,第 2段 和 第 3段 为 课 文 重 点 第 2段 写 登 山 经 过,可 分 为 三 个 层 次 : 一 是 由 北 京 到 泰 安,二 同 从 山 麓 到 山 顶,三 是 到 山 顶 以 后 所 见 到 的 景 物。第 3段 是 全 文 重 点 中 的 重 点,也 是 写 得 最 精 彩 的 部 分。作 者 按 时 间 顺 序 依 次 写 了 待 日 出、日 将 出、日 正 出 和 日 出 后 的 情 景,以 云 天、东 海 和 群 峰 为 陪 衬,表 现 了 泰 山 日 出 的 万 千 气 象。写 等 日 出,着 意 写 了 当 时 的 环 境 和 氛 围,以 “ 大 风 扬 积 雪 击 面 ” 形 容 风 力 的 强 劲,以 “ 足 下 皆 云 漫 ” 显 示 日 观 亭 高 耸 于 云 天 之 上。在 这 样 的 环 境 中 等 待 日 出,内 心 自 然 是 充 满 豪 情。写 日 将 出,则 集 中 表 现 东 方 天 际 的 变 化,最 初 是 被 白 雪 覆 盖 的 山 峦 微 微 显 露 出 来,接 着 天 际 出 现 了 一 条 “ 异 色 ” 云 带,一 转 眼 又 变 成 了五 彩 斑 斓 的 云 霞。这 一 层 全 是 写 景 之 笔,但 从 “ 稍 见 ” “ 须 臾 ” 这 两 个 词 语 也 可 以 看 出 作 者 全 神 贯 注 进 行 观 察 的 情 状。写 日 出,只 有 两 句,但 “ 下 有 红 光 动 摇 承 之 ” 却 是 泰 山 日 出 的 特 有 景 象。最 后 写 日 出 后 日 观 亭 以 西 诸 峰 的 “ 绛 皓 驳 色 ”,另 有 一 番 妖 娆 之 态,又 用 一 个 拟 人 化 的 比 喻 “ 若 偻 ” 来 烘 托 日 观 峰 凌 空 俯 瞰 群 峰 的 雄 姿。
5.表 现 手 法
① 抓 住 景 物 特 征 从 旁 烘 托
本 文 写 景 状 物 主 要 采 取 抓 住 景 物 特 征 从 旁 烘 托 的 写 法。例 如 写 泰 山 的 高 峻,先 用“ 其 级 七 千 有 余 ” 暗 暗 点 出,然 后 借 人 在 山 顶 俯 视 所 见 “ 半 山 居 雾 ” 的 形 象 和 人 在 日 观 亭 时 “ 足 下 皆 云 漫 ” 的 图 景 来 进 行 烘 托。又 如 写 “ 雪 ”,除 “ 冰 雪 ” “ 雪 与 人 膝 齐 ” 等 正 面 描 写 外,又 以 “ 明 烛 天 南 ” “ 白 若 ” “ 绛 皓 驳 色 ” 等 来 从 旁 烘 托。作 者 是 在 严 寒 中 登 山 的,而 文 中 不 着 一 个 “ 寒 ” 字,但 从 “ 大 风 扬 积 雪 击 面 ” “ 冰 雪,无 瀑 水,无 鸟 兽 迹 ” 等 句 中 都 可 以 想 见 气 候 的 严 寒。
② 动 静 结 合
动 静 结 合 是 本 文 写 景 的 又 一 特 色。如 “ 及 既 上,苍 山 负 雪,明 烛 天 南,望 晚 日 照城 廓,汶 水、徂 徕 如 画,而 半 山 居 雾 若 带 然。” 皑 皑 白 雪,覆 盖 青 山,银 色 雪 光,映亮 南 天,本 是 一 片 静 景,但 作 者 用 拟 人 化 的 “ 负 ” 与 用 如 动 词 的 “ 烛 ”,将 静 寂 的 远 景 变 为 一 幅 视 野 开 阔、气 势 宏 大 的 动 景,让 人 一 洗 寒 冬 游 客 寥 落 的 孤 寂 之 感,平添 阳 春 盎 然 之 意。汶 水 河 一 息 不 停、徂 徕 城 辞 旧 迎 新,作 者 “ 如 画 ” 一 笔,又 将 动 景 绘 为 一 帧 静 态 水 墨。“ 半 山 居 雾 若 带 然 ” 更 是 化 动 为 静 的 神 妙 之 笔,缕 缕 云 雾,时 聚 时 离,飘 浮 不 定 ; 作 者 仅 以 “ 带 ” 绘 形,“ 居 ” 字 描 态,“ 半 山 ” 定 位,以 静 写 动,寥 寥 数 语,将 画 面 开 阔、气 象 万 千 的 丽 色 风 光 展 现 给 读 者,让 人 怦 然 心 动,登 临 绝 顶,“ 一 览 众 山 小 ” 的 豪 情,超 乎 俗 众 的 意 境 悠 然 于 笔 外。
③ 叙 事 简 练,语 言 形 象
全 文 只 有 六 百 多 字,却 充 分 表 现 了 雪 后 泰 山 的 特 殊 情 趣,给 读 者 留 下 深 刻 印 象。文 中 叙 事 简 练,如 从 京 师 到 泰 安 的 途 程,只 用 “ 自 京 师 乘 风 雪,历 齐 河、长 青,穿 泰山 西 北 谷,越 长 城 之 限,至 于 泰 安 ” 几 句 就 完 整 地 表 现 出 来 了。其 中 “ 乘 ” “ 历 ” “ 穿 ” “ 越 ” 四 个 动 词 都 很 形 象。【 自 读 思 考 】
1.下 面 各 句 中 加 点 字 与 “ 明 烛 天 南 ” 中 “ 烛 ” 的 用 法 相 同 的 一 项 是()
a.腰 白 玉 之 环
b.孔 子 师 郯 子、苌 弘、师 襄
c.其 阴,济 水 东 流
d.后 世 之 谬 其 传 而 莫 能 名 者
2.下 面 各 句 括 号 内 所 填 省 略 的 词 语 错 误 的 一 项 是()
a.苍 山 负 雪,(雪)明 烛 天 南
b.余 始 循(之)以 入
c.中 谷 绕(以)泰 安 城 下
d.少 杂 树,多 松,生(于)石 罅
3.对 下 面 句 子 理 解 有 误 的 一 项 是()
a.苍 山 负 雪,明 烛 天 南。
青 山 上 覆 盖 着 白 雪,(雪)光 照 亮 了 南 面 的 天 空。
b.泰 山 之 阳,汶 水 西 流。
泰 山 的 北 面,汶 水 向 西 流 去。
c.或 得 日,或 否,绛 皓 驳 色。
有 的 得 到 阳 光 照 射,有 的 没 有 被 照 到,或 红 或 白,颜 色 错 杂。
d.山 多 石,少 土。
山 上 多 有 石 头,少 有 土。
4.将 《 登 泰 山 记 》 的 第 3段 扩 写 成 描 写 冬 天 泰 山 日 出 壮 丽 景 象 的 文 字,不 少 于 500字。
参 考 答 案 1.a 2.c 3.b 4.略
第四篇:小黄鹂鸟教学设计
《小黄鹂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选自人音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草原牧歌》中的一首歌曲《小黄鹂鸟》,描写草原内容的歌曲在前几册中都涉及过。《小黄鹂鸟》原是一首蒙古族短调民歌,也是一首纯朴的情歌。这首歌,就其歌名而言,“小黄鹂鸟”是对恋人的一种爱称。就其歌词而言,两朵、四朵、八朵等量词,都隐含着成双成对的意思,表达了蒙古族人民憧憬幸福生活的意愿。歌曲的旋律优美流畅,速度稍慢,表现出一种细腻、爽朗的情绪特征。教材设计本单元,意在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蒙古族音乐文化:如长调和短调歌曲。《小黄鹂鸟》是一首蒙古族的短调民歌,歌曲情绪细腻、爽朗,抒发着自己热爱草原、热爱家乡、热爱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歌曲采用五声宫调式构成旋律,四二拍,小快板速度。整首歌虽分为齐唱、轮唱两部分,而实质上,它依然为单乐段结构。轮唱部分基本上是原曲模仿式的卡农。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与低年级学生比较,无论音乐知识,情感理解和学习方法等都提高了,有了学习的主动性,更能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音乐素质,无论在听音,还是歌唱水平都能达到一定的水平。在课堂上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还让学生乐学,好学,从而感到音乐的美。但对于合唱形式接触的不多,还需要多加练习。教学目标:
根据单元目标的要求,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1.情感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了解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并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
2.知识目标:能根据《小黄鹂鸟》的情感演唱歌曲主旋律声部,并熟练掌握轮唱部分的演唱技巧。
3..能力目标:感受五声调式音阶,试用五声音阶进行旋律创作。了解蒙古歌曲的体裁形式长调和短调,并初步分辨。
教学重点:能用二部合唱的形式、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教学难点:歌曲合唱部分两个声部间力度上的均衡及层次感。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课件、钢琴、歌谱卡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3、发声练习。
4、用蒙古族语相互问好:师——pansenbeinu(你好吗?)
生——senbeinu(你好)
(设计意图:用蒙古语和学生问好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二、谈话导入,激发情感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蒙古歌曲你们还记得吗?复习歌曲《银杯》。
2、《银杯》是一首长调还是短调?复习长调和短调特征。
3、优美的大草原,是蒙古人民的家!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地图展示)。他们的家美吗?你能用一两句简短的话,赞美一下美丽的蒙古草原吗?
4、辽阔的草原美如画,肥壮的牛羊、奔驰的骏马铺洒蓝天下(歌词)。如果这美丽的大草原是你的家乡,你的心情会怎样呢?你听,蒙古族的小朋友怀着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唱起了一首蒙古族民歌《小黄鹂鸟》。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短调民歌的特点及与长调的特点的对比。)学生初听歌曲,体验情绪,感受节奏.)
三、新课教学
(一)感受情绪,理解歌词
1、完整聆听范唱,初步感受歌曲轻快、活泼地情绪。教师: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呢?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2、有感情的朗读歌词,进一步激发学生理解蒙古小朋友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师:歌曲分为四个乐句。
⑴小黄鹂鸟儿啊,你可知道啊?(亲切的)
⑵辽阔的草原美如画。(赞美地)
⑶肥壮的牛羊,奔驰的骏马铺洒蓝天下。(赞美地)
⑷这就是我的故乡可爱的家。(自豪地)(设计意图:有感情的朗读歌词更深入感受草原的美,同时也为后面的歌曲的学习打基础。)
(二)齐唱部分学习
1、听辨旋律游戏。
游戏规则:老师将歌曲齐唱部分以两小节为单位,制作成旋律卡片,并标上序号,不按顺序排列在黑板上,请同学们听老师唱曲谱,按歌曲的旋律排列出正确的顺序。
教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我唱你听,请你将旋律卡片按我唱的顺序记录下来,看看谁的耳朵最灵?为了准确,我们再来听一遍好吗?谁有答案啦?
2、组成歌曲,视唱旋律。
教师:现在老师请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按照你们刚刚听辨的顺序来排列卡片。首先是③号卡片,我们一起跟着钢琴来唱一唱。接着是④号卡片„„
(依次视唱旋律卡片,直到组成完整的歌曲并及时纠正视唱时出现的错误)
(设计意图:通过旋律的视唱了解歌曲的旋律,形成表象记忆,为后面歌词的学习做铺垫)
3、跟钢琴完整演唱曲谱,注意音准和声音的连贯。
4、填词演唱,处理歌曲。
教师:哪一句的音最高?(辽阔的草原我的家)我们应该用气息支持住声音,内口腔打开来演唱(老师示范,学生模仿)。再试着微笑着用赞美的情绪唱一唱?哪一句应该唱得轻巧点呢?(肥壮的牛羊,奔驰的骏马铺洒蓝天下)哪一句是无比自豪的呢?(这就是我的故乡可爱的家)我们一起来试一下。
5、再听范唱,并小声跟唱齐唱部分。
教师:请同学们再听一次范唱,歌曲除了采用齐唱的方式以外,还采用了哪种演唱形式呢?(设计意图:既巩固学生这部分旋律,又为学生学习第二部分双声部演唱作铺垫)(合唱)下面我们就来进行二声部合唱部分的学习。
(三)合唱部分学习
1、观察二声部曲谱,对比齐唱曲谱,找出相同与不同之处。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合唱部分的曲谱,哪个声部的旋律与齐唱部分完全相同呢?哪个声部部分相同呢?(高声部旋律与齐唱部分完全相同,低声部二、三乐句略有不同)你能找出不同的乐句吗?(投影出示)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和观察能力,自己区分旋律的不同)
1、分声部。教师:我们先按照书的要求,请女同学演唱高声部,男同学演唱低声部。
2、老师示范演唱低声部。
教师:这一遍,请女同学演唱高声部,老师演唱低声部,请低声部同学倾听两个声部是以怎样的形式进行的?(轮唱形式)
3、老师带领低声部演唱。
教师:这次请低声部同学跟着老师一起来试一试吧。(试情况带唱2至3遍)
4、看老师指挥合唱。
教师:下面就请两个声部的同学,看着老师的指挥提示,一起来演唱吧!
5、处理合唱部分的演唱。
教师:歌曲的整体情绪是轻快、活泼、赞颂地,在演唱轮唱部分时,要注意声部间的和谐与均衡,而且速度要稳定。我们再来试一试。
6、教师指挥完整演唱并进行互评和自评。
教师:我们一起来听听唱得怎么样?高声部来评价一下低声部的演唱,哪些值得肯定,哪些需要改进呢?低声部的同学也来评一评。也可以评价自己声部的演唱如何?
8、激发表演欲望,完整演唱。
教师:好,让我们吸取之前的经验,信心百倍的,最后来演唱一次,争取比上一遍有进步,好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互评是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能力,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
四、拓展教学
1、提出问题,引出五声调式知识。
教师:同学们演唱的非常好,下面请你将歌曲中所使用的音由低到高地排列起来,看歌曲的旋律是由哪几个音组成的?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吧!(正确答案:1 2 3 5 6)如果去掉重复的音,这两首歌曲就只用了1 2 3 5 6 五个音,这就是中国传统的五声音阶啦。我们上学期还学习过一种中国传统的乐器,它的弦也是按五声音阶来排列的,谁记得是什么乐器?(筝),我们中国的民歌,大多数都是采用五声音阶的,例如我们经常听的著名歌曲《茉莉花》。五声音阶与西洋音阶最大的区别就是?(缺少了4和7)在古代中国,他们还有各自的名字,叫做宫、商、角,徵、羽,以1为主音的歌曲,我们就叫五声宫调式,以2为主音的歌曲就叫„„五声商调式,以此类推。在现代歌曲中也有为数不多的用五声调式创作的歌曲,比如《北京欢迎你》、《龙文》,同学们有机会可以欣赏欣赏。
2、分析《小黄鹂鸟》的调式。
教师:那请你看看《小黄鹂鸟》属于什么调式呢?有个小窍门,就是看这首歌曲的结束音是什么,一般的民歌都是以主音结束的。《小黄鹂鸟》的结束音是(宫),所以是五声(宫)调式。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探究,引出五声调式,了解民族调式的构成及运用)
五、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蒙古族民歌历史悠久、优美动听,如今的蒙古人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在传统民歌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将现代音乐的元素与传统民歌融合在一起,创作出了很多极具蒙古族风格又深受人们喜爱的歌曲,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蒙古族的歌曲呢?(吉祥三宝、天堂等等),时间的关系,我们就欣赏一首现代蒙古族歌曲《吉祥三宝》的片断。希望同学们在课下继续搜集更多的蒙古族歌曲,我们在下一节课中再一起来分享,好吗?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学唱环节主要采用了:
1、听辨旋律排序法;
2、听唱视唱结合法;
3、对比法;
4、综合评价法等教学方法。遵循了音乐学习的规律和教学方法多样性的原则。本课的教学方法一方面突出了音乐学习的科学性,另一方面体现了新课程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通过聆听、朗诵、视唱、齐唱、合唱、互动等多种形式来感受、体验、模仿、探究、合作,强化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不足之处有:
1、环节设计篇幅较长。应对内容进行取舍。
2、教学重难点不够突出。
3、对课程的分析不够。
4、.对学生学情不够了解。
5、与学生之间缺少互动。
第五篇:第9课 教学设计
沧源民族中学
七年级历史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
(二)教学设计
第8、9周2012.10.10
主备:字学娟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
(二)主备:字学娟 课时:2课时
一、教学内容及分析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中华文化的勃兴
(二),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的“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儒家、道家、墨家、兵家、法家,各学派相互激荡,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思想家和军事家。其核心是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 理解它关键就是要弄清孔子在政治上,一则他赞美西周的分封制,主张把社会拉回到西周去;再者他提出了“仁”的学说。孔子的教育成就,主要从创办私学、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有效的学习方法四个方面去分析。学生在小学《社会》课中已学过有关孔子办学的内容,对孔子已有初步的了解。语文课刚刚讲完《论语十则》,对孔子思想内涵的了解又有了进一步加深。历史课又学习了“大变革的时代”一课,对春秋战国时代背景(特征)已有相当的认识。本节课的内容中华文化的勃兴
(二)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由于本课中的法家思想是统治者最受欢迎的思想,特别是秦始皇在巩固统治时所采取的措施是典型的法家思想的代表,所以在本学科中,法家思想始终贯穿在其中。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解决重点的关键是弄清孔子在政治上,一则他赞美西周的分封制,主张把社会拉回到西周去;再者他提出了“仁”的学说。孔子的教育成就,主要从创办私学、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有效的学习方法四个方面去分析。
二、目标定位及分析
1、目标定位:(1)、分析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能记住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及他的思想、教育领域的重要成就。(2)、能说出老子开创的道家学派及它的主要思想主张。(3)、说出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主张。
2、目标分析:(1)、分析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能记住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及他的思想、教育领域的重要成就。就是要说出孔子在政治上的主张和教育思想。(2)、能说出老子开创的道家学派及它的主要思想主张。就是要知道老子辩证法思想体现。(3)、说出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主张。就是要能说出在战国时期,各学派代表在军事上的不同观点。
三、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对各学派的思想难于理解,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知识本身理论性较强。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用通俗的文字让 沧源民族中学
七年级历史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
(二)教学设计
第8、9周2012.10.10
主备:字学娟
学生容易理解,其中关键是在于设计多样化的课堂,力求突出重点,把深奥的思想史讲得通俗易懂。
四、教学过程
导入:问:大家天天都在学习,谁知道“学习”这个词的出处? 导: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师:“学习”—学而时习也!是谁最早提出这个词呢?大家想不想认识历史上的孔子?()不过在学习新课之前,老师想到了一句话“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前面的第6、7课的知识,想想春秋战国具有怎样的历史特点?(生答)
师归纳:奴隶制瓦解,封建制确立,战乱不止,社会**等,这种时候往往就会产生杰出的思想家,这些人物以及他们的观点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习新课:
问题
一、孔子为什么被称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设计意图:使学生掌握孔子的主要思想及教育成就。思考
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相互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思考
2、请你简要介绍一下孔子情况?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思考
3、孔子在政治上的主要主张是什么?
(1)提出“仁”的学说,“仁”包含一切美德。(2)主张“爱人”,人与人应相亲相爱;应用在政治上,就是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3)反对残暴的统治和任意刑杀。(4)主张恢复西周的分封制。
思考
4、孔子在教育上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1)兴办私学,打破了奴隶社会的“学在官府”局面。广收门徒,扩大了受教育的对象;
(2)采用“因材施教”,启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法,对不同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
(3)向弟子传授“温故而知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有效的学习方法;
(4)在学习态度上,强调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思考
5、孔子在文化方面又有那些贡献?(孔子晚年,根据鲁国历史编成《春秋》一书。由孔子的弟子整理的《论语》一书,记载了孔子的言行。)
思考
6、孔子的思想在当时社会上产生了什么影响?(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后来,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极大。)例题
1、根据孔子言论整理成的书是()A.《春秋》
B.《尚书》 C.《论语》 D.《诗经》 沧源民族中学
七年级历史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
(二)教学设计
第8、9周2012.10.10
主备:字学娟
例题
2、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A.孔子
B.颜子
C.孟子
D.曾子
变式训练:阅读孔子的名言,讨论回答下列问题:(1)孔子的三句名言的意思是什么?
(2)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值得我们继承?
问题
二、思想家老子的主要思想主张包括哪些?
设计意图:掌握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和他辩证法思想。
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晚期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其学说主要记录在《道德经》里。
②辩证法思想体现: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老子善于从正反两面思考问题。(塞翁失马的故事)
③名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例题3: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中,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的是()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韩非
变式训练:“齿以坚折,舌以柔存”包含深刻的辩证法思想,此语出自()A.老子
B.孔子
C.庄子
D.墨子
问题
三、在百家争鸣时期出现的主要思想家及思想成就? 设计意图:清楚战国时期各学派主要思想主张。
思考
1、春秋战国时的百家争鸣主要体现出哪些特点?
每一位思想家都就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各抒己见,彼此辩驳。
思考
2、战国时期的主要思想家及其主张? 学派 代表人物 时期
著作
主 要 思 想
提出“仁”,主张“因材施教”、“温孔子 春秋晚期 《春秋》
故知新”、谦虚好学
儒家
孟子 战国时期
提出”春秋无义战”,实行“仁政”,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
道家 老子
认为事物有对立面,可互相转化;主 春秋晚《道德经》 3 沧源民族中学
七年级历史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
(二)教学设计
第8、9周2012.10.10
主备:字学娟
期
庄子
墨家 法家 兵家 墨子
韩非 孙武 战国时期 战国 战国
战国
《孙子兵法》
张以柔克刚
主张:治理国家要顺其自然,实行“无为而治”,它是反对回复西周的制度
“兼爱”、“非攻”
改革,法治,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思考
3、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有哪些主要话题?为什么会以它们为主要话题?
主要是关于战争和治理国家两个方面;社会现实的需要。思考
4、诸子百家中哪一观点最符合时代潮流?
法家。有封建制度确立,统一趋势的历史潮流所决定的。例题
4、下列思想内容中,表明孟子观点的是()。
A、“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B、主张:“兼爱”“非攻”
C、顺其自然,“无为而治”D、“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变式训练: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按时令进出伐树,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是()
A.孔子
B.韩非子
C.孟子
D.墨子
五、课堂小结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学派 代表人物 时期
著作
主 要 思 想
提出“仁”,主张“因材施教”、“温
故知新”、谦虚好学
儒家
孟子 战国时期
提出”春秋无义战”,实行“仁政”,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
道家 老子
认为事物有对立面,可互相转化;主 春秋晚《道德经》孔子 春秋晚期 《春秋》
沧源民族中学
七年级历史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
(二)教学设计
第8、9周2012.10.10
主备:字学娟
期
庄子
墨家 法家 兵家 墨子
韩非 孙武 战国时期 战国 战国
战国
《孙子兵法》
六、巩固练习
张以柔克刚
主张:治理国家要顺其自然,实行“无为而治”,它是反对回复西周的制度
“兼爱”、“非攻”
改革,法治,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核心被归纳为()
A、“兼爱”“非攻”
B、“仁”的学说
C、“仁政”治国 D、“无为而治”
2、下列关于老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姓李名耳
B、道教创始人
C、他的思想反映在《道德经》中
D、春秋楚国人
3、“知已知彼者,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出自()A、韩非子
B、墨子
C、孙膑
D、孙武
七、配餐练习
1.春秋时期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墨子 2.根据孔子言论整理成的书是()
A.《春秋》
B.《尚书》 C.《论语》
D.《诗经》 3.主张“兼爱”“非攻”的思想家是()
A.老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4.孔子生活在()
A.春秋晚期
B.战国初期 C.春秋早期
D.战国晚期 5.“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出自()
A.《道德经》 B.《孙子兵法》 C.《韩非子》 D.《论语》 6.推动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因素是
A.新兴地主的产生 B.频繁的争霸战争 C.社会大变革 D.井田制瓦解 7.下列内容不正确的是()
A.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B.孙武的著作是《孙子兵法》 C.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D.孔子提出了“仁政”治国的学说 8.下列学说对后世影响极大的是()
A.孔子的儒家学说 B.老子的道家学说 C.墨子的墨家学说 D.孙子的兵家学说 沧源民族中学
七年级历史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
(二)教学设计
第8、9周2012.10.10
主备:字学娟
9.战国时期,墨家曾显赫一时,最深刻的社会根源是 A.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深得人民拥护
B.墨子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深得世人支持 C.封建经济发展,小生产者队伍壮大 D.新兴地主阶级支持墨子主张 10.阅读下列材料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请回答:
⑴这句话出自什么时期哪一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是谁?
战国时期
儒家
孟子 ⑵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⑶此人的主要思想观点有哪些?
八、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