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进位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笔算乘法(进位)教学设计
祖山明德小学
杜玉华
设计意图:
本节课内容是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笔算,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三位数的不进位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选取了“王老师买连环画”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收集数学信息,自主探究计算方法。学生在学习中,可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大胆尝试,积累感性认识,理解进位的基本原理。采用135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评价等教学活动,在“满十进1”的基础上,类推“满几十进几”的算理。教学目标:
1经历只含有一次进位的笔算乘法的计算过程,理解“满十进1”的算理,进而类推“满几十进几”的算法,初步掌握进位法则,并正确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识的学习习惯。
3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更加爱学数学、乐学数学。重难点:
经历只含有一次进位笔算乘法的计算过程,理解“满十几1”的算理,进而类推“满几十进几”的方法,并正确进行计算。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讨论交流。教具: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书籍是我们人类进步的阶梯,在书中能学到好多知识,我们平时要多看书,不仅要看课内书,而且要看课外书,想不想跟老师去书店看看?不过店长告诉我进书店必须闯过三道关,同学们有没有信心闯关?
(课件出示三道笔算题)
2、小组闯关。其实这三关就是我们上节学的不进位的笔算乘法,笔算乘法还有许多秘密等待我们去研究,这节我们接着研究笔算乘法。板书课题:笔算乘法
3、现在跟老师去书店吧。(课件出示情境图)
二、自主探究,尝试解决。
1、你们看到了什么?是不是有许多书啊!同时我们看到了一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呢?相信同学们在自主探究中已经解决了。
(课件出示自主学习卡)
2、学生拿出探究卡,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形成一个正确的、统一的答案,写在小黑板上。
3、各组派代表到前面汇报本组的想法和做法。
4、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评价。
三、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1、从同学们的展示中,老师发现各组表现的都非常棒,而且都获得了不同的星星,你们继续努力。还有什么问题吗?老师倒是发现了一个问题:在竖式计算中,8×3=24中的2应该怎样处理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围绕这个问题完成探究卡中的几个疑问。
(课件出示探究卡)
2、小组长拿出探究卡,小组合作进行探究问题。
3、教师参与到各个小组中。
四、展示评研,总结提升。
1、各个小组进行汇报。
2、教师随机进行评价。
3、师生进行总结进位的笔算乘法应该注意:那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课件出示笔算乘法注意什么)
4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应该注意什么呢?
五、巩固目标,拓展延伸。
1、同学们,我们学会了就要会用,请同学们完成检测卡中的习题。
(课件出示检测卡)
2、小组长发放检测卡。
3、学生自主完成。
4、各个小组抽签形式展示习题答案。
5、教师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评价。
第二篇:笔算乘法(进位)教学设计
《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连续进位)》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课本79页例4及做一做,81页练习十七5、7、11、12题 【学习目标】
会正确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连续进位乘法。【学习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这节课我们要在此基础上学习一些难度更大的的笔算乘法,就是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乘法。【板书:笔算乘法(连续进位)】
二、出示目标
师:这节课要同学们完成的任务,达到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出示目标:会正确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连续进位乘法。)请大家齐读一下。
三、自学指导,小组合作先学
1、出示例4 运动场的看台分为8个区,每个区有634个座位。问题:运动场最多可以做多少人? 点名列算式 634×8=
2、小组合作 同学们试着自己做一做,给大家1分钟的时间,做完之后与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3、自学检测
点名说计算方法,然后集体说过程。
归纳总结:乘的顺序:先从个位乘起,哪一位上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四、随堂练习
1、比比看,谁厉害
247×6 832×4 765×7 313×5 499×3 681×8
2、课本79页“做一做”
3、你能摘走几朵大红花? 课本81页第7题
4、课本82页11题
300个同学乘4辆汽车去郊游。前3辆车各坐78个同学,第4辆车要坐多少个同学?
5、课本82页12题
少年宫乐队有女同学18人,男同学17人。合唱队的人数是乐队的3倍,合唱队有多少人?
五、课堂小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2、带领总结乘法竖式和竖式计算进位乘法的方法。板书设计:
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乘法 634×8=5072(人)634 × 8
第三篇:笔算乘法(进位)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师:现在,我们来复习一下前面学过的知识,同学们想不想展示一下自己?
师:请看题。
出示题目: × 3
312× 3
23×2
204×2 学生思考,教师提问:你是怎么算的?
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笔算乘法的知识。(板书:笔算乘法)
(二)新课教学:
1、引入新课。
让学生观察课本76例2主题图.新年快到了,王老师准备给班上同学买一些连环画作为礼物。请大家仔细观察,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抽学生回答得出:一共买了多少本连环画?
师:你打算怎么来求解这个问题呢?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8×3
教师提问:为什么要用乘法来计算?
2.探究“18×3”的笔算方法。
(1)估算
师:现在先请大家估算一下,18×3大约是多少?你是怎么估算的?
学生回答:18估成20,就得到20×3=60
(2)探索计算18×3=?
教师提问:18×3的积到底是多少呢?现在同学们试着做做看。
学生探索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同学们算好了吗?谁能到黑板上来演示一下计算方法?
(3)指导学生规范计算格式,归纳计算方法。
师:能给大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计算的吗?
学生甲:3个18相加得54,也就是18×3=54 学生乙:我是这样想的,8乘3等于24,个位写4再向十位进2。1乘3表示3个十,3个十再加上进上来的2个十,得5个十,所以十位写5。
教师:进上来的2个十,为了防止忘记或者记错,我们可以把它记在竖式横线上十位的下面。
教师提示学生注意教师是怎样记下的,然后用彩色粉笔在十位下写个小小的2。
师问:谁也是这样想的,也来给大家说一说?
教师小结,引导学生叙述竖式的计算过程,使学生明白笔算乘法进位的过程。
教师问:写竖式时要注意什么?然后怎么算?
十位上的5又是怎么来的?它表示什么?
现在大家掌握了18×3的计算过程了吗?同桌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师:这题完成了吗?教师在学生口述下写横式、答案、单位名称。指名学生口答。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76页做一做
教师:同学们学得真不错!接下来我们要进行数学闯关比赛。只有顺利闯关的同学才能得到它。有信心吗?准备好了吗?
教师出示练习要求:第一关
书上第76页做一做。
比一比,谁完成得又快又好。(前两题任选一道,第三题要求全做)
(1)小结:刚才完成的练习题和前一课时的笔算乘法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满十往前一位进一。板书:进位(板书)
教师提问:想一想,做笔算进位乘法时,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回答:不要忘记进位。
(2)教师小结:
师:说得对。如果一个数位上的积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满二十呢?满三十呢?也就是说,哪一位上的积满几时就要向前一位进几。刚才我们计算的时候是从个位开始的,个位满十或几十就向十位进一或几,以此类推,十位满十或几十就向百位进一或几
师:现在我们来闯第二关。
2.改错
(1)小英做作业时把54×6=304,大家说她做对了吗?如果不对你能帮她改正过来吗?(教师归纳学生所答:个位满十没有向十位进一)
(2)小强在考试时计算305×3=905,大家说他计算对了吗?谁来说说?(师:十位是0时,如果个位有进位,不要忘了加上)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都闯关成功了,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这一教学内容是整数乘法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主要是使学生在学习探索中掌握进位的方法。在教学中,学生能很好地融入课堂学习,在引导下积极地探索、发现、归纳,从而全面掌握,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四篇:《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设计
《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设计
共7课时,总第32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通过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寻找最佳方法,训练学生掌握优化策略的思想和方法。
3、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插图:今天妈妈带小利去买书,他一共要付出多少钱?
1、请你先帮他估一估,大约付多少钱?
2、怎样才能知道估算的钱数最接近正确答案呢?这就需要我们准确的计算出24×12的得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板书课题。
二、探索尝试,寻找方法
1、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你能想办法算出得数吗?试试看
2、组内交流,整理方法
3、全班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4、方法归类:连加,连乘,拆数
5、学生分组讨论:哪种方法比较简便?
6、研究笔算的方法
在研究刚才这些方法时,有些同学却用了跟这三种不一样的方法,就是竖式计算。
你们知道每一步的意思吗?学生讨论交流×1
2×12
48„„2×24的积48„„2×24的积
24„„10×24的积
你发现了什么?(拆数)
7、教师讲解笔算方法:是不是所有的两位数乘两位数都可以用竖式计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数位)
三、巩固法则,实践应用
1、游戏:智闯马虎宫,找找开门密码(P63页“做一做”)23×13 41×21 23×31 32×12 43×12 22×14
2、口算比赛:P64页第1、2题。
3、生独立完成P64页第3、4题。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
2、师总结。
第五篇:《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笔算乘法(不进位)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60页例1与“做一做”及练习十三相关习题。
例1教学不进位的乘法,呈现了不同的算法,提示我们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促使不同方法的生成。接着重点学习笔算,让学生了解乘的顺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会正确计算。
(二)核心能力
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过程,理解算理,明确竖式中每一步的含义,掌握算法。在自主探索、交流的过程中,培养迁移能力和运算能力。
(三)学习目标
1.通过解决一共有多少支彩笔的问题,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感受算法的多样化。
2.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并能正确进行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3.能正确利用笔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四)学习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不进位)及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并能正确计算。
(五)学习难点
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笔算乘法(不进位)》名师教学课件、课时作业。
二、学习设计
(一)导入
课件呈现:课本第60页情境图。教师介绍:屏幕上的三位小朋友正在用彩笔画画。
学生仔细观察,并说一说你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学生自由汇报,教师给予引导或肯定.【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寻找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并选择相关信息提出乘法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问题探究 1.引导发现:
问题1:怎样求一共有多少支彩笔?你能用什么方法解决? 2.初次探究:
独立思考,交流汇报:
(1)让学生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计算方法之后,再与同桌交流,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2)汇报展示:有选择的请几个代表说一说,完整的表述出每种算法,教师板书,可能有:
方法一:12个3连加是36 方法二:3个12连加是36 方法三:口算12×3(10×3+2×3=36)方法四: 竖式计算
(3)学生在汇报算法时,教师再将学生的口算方法的过程用思路图形式板书出来,如例题中所示。如果有学生是用想笔算的方法来口算的,教师也要给予肯定。
3.观察比较:
问题:对比这几种方法,你能理解计算的道理吗? 引导学生发现:
第一、二这两种方法比较相似:都是求的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种方法相同加数是第二个乘数,而第二种方法相同加数是第一个乘数。(在归纳时,利用课件逐步演示)前三种都是口算,第四种是列竖式计算。
引出课题:笔算乘法。
问题:比一比,你喜欢哪一种方法呢?理由是什么? 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结论:方法三最简单,因为计算简便。4.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问题:你能把方法三的过程用一个竖式表示出来吗? ①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的方法 ②汇报交流,反馈算法。
预设一: 预设二:
③师生互动,交流算法。
问题:这两种方法,你能看懂吗?它们计算的道理一样吗?哪一种方法简便些?
用3和个位上的2相乘得几,写在哪儿?为什么?(并和口算中的每一步对应起来)
④ 课件出示小棒图,借助小棒图验证结果,进一步理解算理。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已有的口算方法,经历用竖式表达的探索过程,在交流中进一步沟通竖式、操作与口算方法的联系,明确每一步计算的含义,更好地理解算理。】
教师边讲解边完成板书。板书:
⑤质疑讨论、明确算法。
讨论:为什么要从个位乘起,而不先从十位乘起?(如果先乘十位,当个位乘完需要进位的时候,还需要改变十位上的数,这样计算既麻烦又容易出错)
5.迁移类推,掌握算法。
123×3 24×2 234×2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交流后小结算法:用竖式计算时,要从个位乘起,与哪一位相乘,乘得的积就写在哪一位的下面。
(三)巩固训练
1.用竖式计算(第60页做一做)2.帮帮小马虎。
(四)全课小结
学生谈体会:让学生说说,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总结:在今后遇到较大的数相乘时,用竖式既能体现计算的过程,又能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率,帮助我们解决许多问题。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积极表达,既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还能加深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的掌握,同时教师明确指出转化的重要性。】
三、课时作业 1.列竖式计算。
14×2 33×3 21×4 43×2 423×2 212×3 221×4 132×3 答案:略。
解析:【考查目标2】考查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答案:略。
解析:【考查目标2】考查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算理和计算方法。从已知数入手,找到突破口。
3.买体育用品。
1.张老师买了2副球拍要花多少钱?
2.李老师有500元钱,买了3个足球后,还剩多少钱? 答案:43×2=86(元)500-132×3=104(元)
解析:【考查目标3】考查利用笔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先算出3个足球多少钱,再用500减去花去的钱就是剩下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