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大全)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一 教材分析
本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二章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内容。由于生物科学的许多问题都是在细胞层次上寻求答案的,要深入阐明细胞生命活动的规律,就必须了解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要从系统的角度认识细胞,首先要了解细胞这个系统的物质组成。因此,本章节内容是学习本模块其他章节的基础,也是学习高中生物其他模块的基础。教材从组成细胞中的最基本物质—元素,再深入到化合物,这样层层深入,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也使学生在微观层面上了解生命的物质性和生物界的物质统一性,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二.学情分析
对于构成细胞的有机物的种类的人事,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都已有这方面的认识,比如知道豆类食物中富含蛋白质,水果中含较多的糖类等。如何定性知道这些常见的有机物,可通过实验教学来进行。三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1)简述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说出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基本元素,最基本元素等
(2)学会检测鉴定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方法
2.能力方面: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和淀粉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认同生命的物质性 四:教学重点:
(1)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 五:教学难点
(1)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 六.教学方法:引导法,讲述法 七.教学过程
一 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存在着差异性和统一性 阅读课本第16页资料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地壳和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否相同,各元素在地壳和细胞中的含量是否相同,所包含的元素种类是否相同? 归纳与结论
1.组成细胞的元素在非生物界都能找到,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性 2.各种元素在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不同,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性 二 组成细胞的元素
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基本元素-基本元素--------------------------主要元素-----鲜重最多------------------------
干重最多-元素对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影响,比如缺铁,锌,镁等等 三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基础知识
1.组成细胞的元素大多以--------的形式存在 2.细胞内的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鲜重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干重含量最多的化合物-------------------------补充: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的区别主要在看是否含有----元素
各化合物在细胞中的含量是有差异的,如禾谷类农作物的种子富含淀粉,花生种子富含脂肪,大豆种子富含蛋白质等等
如何知道某种生物组织富含哪种化合物,用实验的方法 4.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和淀粉 还原糖的鉴定
试剂:斐林试剂 分为甲液和乙液 甲液0.1g/ml NaoH乙液0.05g/mlCuSO4 使用方法:将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使用,现配现用
反应原理:还原糖和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砖红色的沉淀 实验材料 :选择颜色浅,含糖量高的生物组织,比如苹果,梨 蛋白质的鉴定
试剂:双缩脲试剂 分为A液和B液 A液0.1g/ml NaoH
B液0.01g/mlCuSO4 使用方法:先加A液,再滴加B液
反应原理:蛋白质在碱性环境下与CuSO4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 脂肪的鉴定 两种方法
1.制成临时装片观察
2.制成花生种子匀浆,加入试剂检测,观察匀浆的颜色变化 方法一:处理:实验前将花生种子提前浸泡一晚上
切片:将花生种子子叶切成薄片,将薄片展平于载玻片中
染色:向薄片滴加2~3滴苏丹三或者苏丹四染色液,染色3分钟
洗去浮色:用吸水纸吸取多余的染色液,滴加1~2滴体积分数为50%酒精洗去花生子叶薄片表面的浮色,滴一滴清水,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观察:镜检结果可以观察到橘黄色或者红色的脂肪滴
实验补充:还原糖的鉴定可以选择西瓜,甘蔗,或是糖尿病病人的尿液吗
脂肪的鉴定为什么要洗去浮色
双缩脲试剂的使用B液不能过量,为什么?
教学反思 这一章节需要记忆的知识点极多,如何让学生理解又能轻松记住是个问题
第二篇:【教学设计】细胞中的元素、化合物及无机物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突出两大方向:生活境界方向升华(会生活);思维能力全面提升(会学习)!
在新课标的具体内容标准中,“记忆和说出水和无机盐的作用”。“记忆和说出”属于识记水平;“比较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DNA、RNA、染色体、线粒体的鉴定方法”,“比较”属于理解应用水平。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加强知识间的链接,适应高考变化。爱惜物命,生起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以高度的责任心保护自然环境,做新时代的主人。
二、教学设计思路
树立大生物教育教学思想,用生活中的教育指导学科中的技术。资源是大家的,必须珍惜善用。知识方面,鉴于学生已经在高一学习了基本内容,但是遗忘的太厉害,所以虽然是一轮复习,但是还是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其次,要在简单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系统学习。
三、教学实施的程序
【课前检测】——学生自主完成,时间5分钟。同位相互批阅得分。限时、规范、准确。【基础回应】——学生针对提前的预习,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进行自测(基础定位)。要求:对提纲中的5个具体问题做【12分钟】
1.根据预习情况穿插完成(把会的写出来)
2.会的是否写对并规范准确表述(小组内相互检查、讨论交流)
3.重点突破仍未解决的问题,完成剩余题目(特殊标出,阅读课本,相互提问)【升级链接】——针对易混点和薄弱的,进行有的放矢的练习,归纳出规律性东西和做题方法。形成小的复习系统(能力拓展)。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要求:结合教材和老师提供的参考资料自主学习归纳【10分钟】
(1).根据课本和参考材料思考并完成6个问题。(2).第4、5个问题需整理在笔记本上。(每题写2-3个)
【增值空间第一站】生活境界方向升华(会生活)——与生活、社会的对接,功夫在这方面做到位,不但知识内化为素质,更加热爱自然,珍惜资源,丰富生活。因为刚开始复习,拾起或强化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
(1)食物的原生态与深加工的营养和添加剂的变化。明明白白饮食!端正饮食习惯。饮食误区点评:自然的东西却被肆意添加和被无辜污染;方便了自己一时,浪费了自己以后不可补偿的创伤,耽误了他人的时间和空间,但危害大了。
(2).合理饮食导向:应选择多种多样的食物,保证获得全面的营养。吃的不应该是一时的感觉,而应该是营养。
(3).事例说明:世界各地水资源短缺或污染,危害重重,坚信,水是生命之源,水是最好的饮料!保护和利用水资源。
(4).图片讯息:融合哲学、美德、公德教育,水是有思想的,能听,能看!水知道答案。融合传统文化教育:水还有高尚的品格,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5).诗话小结:来自自然,营养俱全!珍惜资源,好好吃饭!尊重物命,水有答案!【高考思辨】——以高考题目的基本知识为载体,把原来的高考题选项设为判断题,有代表性,指导学习细致规范掌握重点考点,学生自主做,老师重点讲。(接轨考试)
【增值空间第二站】思维能力全面提升(会学习)——构建思维链接并细化熟悉关系、灵活应用。找准关键词,串联知识点,形成系统的知识,便于随时从中提取信息。本环节可拓展到课外及下一节课。
四、教具设计:应用多媒体PPT,黑板
五、教学方法设计:自测发现问题,小组讨论,学生相互检查,相互提问。突出生活中的生物,从现实问题出发,回归生活、优化生活的探讨。自主活动,用关键词构建系统知识提升综合能力,扩大了学习的空间。
六、板书设计:
分三个不同层次展开,体现整体性,相关性。突出重点、区分易错易混点。关键词连接再细化,主干脉络清晰,自然界---化学元素---化合物---生物体---水来水往
第三篇: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案
第二章 细胞中的分子和化合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组成细胞的元素
(2)了解各元素在细胞中的含量及差异
(3)掌握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4)掌握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及结果
2、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的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动手和逻辑推理等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达到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组成细胞的元素种类、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难点:组成细胞的元素种类与自然界的元素的联系及区别、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的教学
三、教学设计
通过设疑引入,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知识,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推理及综合的能力。(根据本学校的教学条件而定)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问:细胞的组成是由元素构成的,他是否和自然界中的元素一样?他们是什么?他们在细胞中构成了什么物质?又与自然界的有什么不同?(通过设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切入本课的教学内容)
2、讲述课程
第一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1)组成细胞的元素
先请学生们观察教材的图2-1和图2-2,并请学生们说出或回答出(可以提问)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的元素有哪些。最后引出前文的结论: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如:C、H、O、N、P、S、K、Ca、Mg、Fe、Mn、Zn、Cn、B、Mo等。然后再阐述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并说明大量元素有:C、H、O、N、P、S、K、Ca、Mg等,微量元素有:Fe、Mn、Zn、Cn、B、Mo等。
再请学生观察教材的图2-1和图2-2,问:他们中的各元素含量的有什么特点? 引出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C、H、O、N
最基本元素是:C 再结合课文提出的问题:C元素作为最基本的元素,对生命有什么意义?激发学生们的自主探究的学习。问:同学们,现在知道了组成细胞的元素,那么这些元素在细胞中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引如: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学习)(2)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化合物
质量分数(%)
水
85--90
无机物
1--1.5
蛋白质
7--10
脂 质
1--2
糖类和核酸
1--1.5 其中,无机物有水和无机盐,有机物有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接着与同学们一起做课本的思考和讨论,进而提出:如何区分细胞中的有机物?引入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
(3)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结合课本实验的方法,有教师自己进行一个演示实验,在此过程中,与同学们一起探讨实验的方案及方法步骤,向学生们提出以下问题,与学生们进行互动。
1、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的浓度与双缩脲试剂的A液和B液的浓度的区别是什么?
2、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配制有什么不同?
3、实验的取材有什么讲究?实验前要做什么处理?为什么?
4、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应注意什么?
5、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显色反应结果是怎样?(4)小结
组成细胞的元素中,大量元素有:C、H、O、N、P、S、K、Ca、Mg等,微量元素有:Fe、Mn、Zn、Cn、B、Mo等;基本元素是:C、H、O、N,最基本元素是:C。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有:无机物:水和无机盐,有机物: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
显色反应中,葡萄糖与斐林试剂反映呈砖红色沉淀,脂肪与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反应呈橘黄色(或红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
五、板书设计
第一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一、组成细胞的元素
大量元素:C、H、O、N、P、S、K、Ca、Mg等
微量元素:Fe、Mn、Zn、Cn、B、Mo等
基本元素:C、H、O、N
最基本元素:C
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无机物有水和无机盐
有机物有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
三、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结果
萄糖与斐林试剂反映呈砖红色沉淀
脂肪与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反应呈橘黄色(或红色)
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
六、教学反思
第四篇: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反思 (小编推荐)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的基本知识构成,是化学学科学习的基础,也是认识化学物质、解决化学问题的必要调节机制之一,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反思。但长期以来,元素化合物知识基本不能有效教学,存在着严重的“少、慢、差、费”现象,学生普遍感到元素化合物知识“繁、乱、杂、难”,教师罗列化学反应实事,学生死记硬背化学方程式,课堂上热热闹闹,课后全部忘光,不用说通过学习具备了较强的分析、解释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就连基本的独立、自主探究的意识也远没有形成。教师的核心工作是进行有效教学,而教学的有效取决于教师的师德水平、教学技能、学科知识、教学规划、课堂管理能力,还取决于教学策略的选用、师生关系的营造、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发与培养等因此。在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1元素化合物部分教学中如何才能改变传统的教学状况,真正做到教学的有效呢?下面从教学策略方面对此问题进行的一些探索。
一、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
必修一有关元素化合物部分的内容标准有两个方面,一是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二是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由此可见,必修1元素化合物部分学生的学习目标主要是一些认知性学习目标,且层次相对较低,主要是了解和认识一些基本的或典型的化学事实,如物质的物理或化学性质、物质的用途及物质与生活、社会的联系等,并不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而是注重知识的实用性、有效性。基于此,教师不应盲目拔高教学目标,更不应“穿新鞋,走老路”,在新课程背景下以化学学科为中心来组织教学,按原来的课程应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出发,设置合理、清晰且操作性较强的教学目标。下表是笔者所设置的部分章节教学目标:
表1 必修1元素化合物部分章节的教学目标
第三章金属的化学性质:
①学生能说出金属钠、铝等金属的典型物理性质,如硬度和密度等;②学生能说出金属钠、铝、镁、铁等金属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时的实验现象以及能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③学生能在实验的基础上描述金属钠、镁、铁粉与水反应时的现象以及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与综合形成有关金属与水反应的规律; ④学生能在实验基础上写出铝与强碱溶液反应时的化学方程式(离子反应方程式); ⑤学生基本掌握将物质的量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①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对常见金属氧化物进行分类;并知道Al2O3是一种两性氧化物,能写出Al2O3与强酸、强碱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学生能在小组实验后说出Fe(OH)
3、Fe(OH)
2、Al(OH)3等氢氧化物的典型物理性质,并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些物质的常用制备过程和典型化学性质;③学生能在小组探究实验后说出Na2CO3、NaHCO3的主要物理性质如水溶解性、色态等,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它们与盐酸反应的过程,能说出它们性质的异同;
④学生能在实验后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三价铁的氧化性和二价铁的还原性以及能说出这两种离子的检验方法;⑤学生能说出一些常见离子的焰色,并能鉴别一些常见离子。
第四章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①学生能说出氯气的水溶性、密度和颜色等主要物理性质;
②学生能写出氯气与H2、Cu、Fe、H2O、NaOH等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能写出次氯酸见光或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能用化学方程式描述漂白粉变质的原因;
③学生知道氯气有毒,但也能结合氯气的有关性质以及次氯酸的性质提出一些实用的预防氯气中毒的方法;
④能设计实验方案来探究新制氯水中粒子的种类;
⑤进一步认识非金属元素单质和化合物性质学习的一般思路。
硫和氮的氧化:
①学生能说出SO2、NO2、NO的主要物理性质如水溶性和色态等
②学生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SO2的主要化学性质,如与H2O、NaOH、O2等物质的反应;并能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解释SO2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③学生能用化学方程式描述NO2与H2O、NO与O2反应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认识酸雨的来源;
④学生能说出酸雨的来源以及危害和预防措施
由于这些明确且操作性较强的教学目标的设置,一方面使得学生能较快地明确学习目标,减少学习的盲目性,同时也能及时、有效进行自我评价,另一方面也便于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适时调整教学过程或策略。
二、学生初三原有知识出发,重视新知识的形成与获得机制
依据认知教学心理学的知识观,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1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主要是一些陈述性知识或下位概念,即一些基本、常见或典型的化学事实性知识,教学反思《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反思》。这类知识不同于化学实验技能,也不同一般的化学问题解决方法,它有它自身的形成机制与贮存形成,它在人脑中主要是以命题、图式(实验场景)等形式贮存,但的形成依赖于学生头脑中原有的知识。通过初三和高一前段时间化学学科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或认识了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物质分类、金属活动性、原子结构、酸碱盐反应规律等理论知识,也接触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如氧气、碳元素的单质与常见含碳化合物如CO、CO2、CH4、CaCO3等、铁和铜等金属单质的性质以及酸碱盐的反应规律等。可见,学生头脑中已经贮存有了一定的化学概念或理论性知识、元素化合物事实性知识和化学学习的策略性知识等,具备了化学学科持续学习的能力和基础。因此,高中阶段的元素化合物部分的学习大体上就是一种下位概念的学习,即充实、拓展原有的知识结构,更新或丰富原有层次相对较低的观念、理论的内涵。这样,寻找新旧知识的同化点,搭设新旧知识之间的“梯子”,是实施元素化合物知识有效教学的关键。下表是我们在部分章节的教学中设置的“梯子”。
部分教学中设置的“梯子”:
第三章金属的化学性质①Na、Mg、Al等金属的物理性质
②Na、Mg、Al与O2、H2O等物质的反应
③Al与NaOH溶液的反应Al在纯氧中的燃烧、几种常见的合金;
Mg、Al、Fe等活泼性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金属活动性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①氧原子的结构与氧气的化学性质
②氧化还原反应
③强酸与弱酸盐反应的规律
④质量守恒定律氧原子与氯原子的结构的相似;质量守恒定律和氧化还原反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①金属氧化物的分类
②Fe(OH)
3、Fe(OH)
2、Al(OH)3的化学性质及制备方法
①生石灰与水的反应②NaOH、Ca(OH)2等常见碱的性质
③难溶性碱的性质碱的通性氧化还原反应
第四章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①氯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②氯气的主要化学性质
③次氯酸的主要性质
④漂白粉、漂粉精的有效成分
硫和氮的氧化物:
①SO2、NO2、NO的主要化学性质
②SO2、NO2、NO等氧化物与环境的关系①CO2的组成与性质②大气污染的有关常识③非金属氧化物与碱溶液反应的规律CO2的组成与性质;氧化还原反应规律从上可以看出,设置的“梯子”可以是比较性的物质,它与将要学习的物质在组成上是相似的,且学生又是比较熟悉的。如在进行SO2的教学中,就可以将CO2作为SO2学习的“梯子”,具体设置过程如下: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对SO2的组成进行分析,得出SO2是一种非金属氧化物,然后要求学生从头脑中搜索出符合这一特征的物质,即SO2的“原型”,学生很自然会想到CO2,此时,教师可以顺水推舟罗列出有关CO2的主要信息,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大胆推断或猜想SO2可能的化学性质,同时也引导学生辩证地思考问题,毕竟两者之间还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必然会导致它们化学性质的某些不同,最后,指导学生自主从实验活动中找到答案。当然,“梯子”也可能是某一内涵丰富的理论知识或抽象的观念,它与新学习的物质之间有一种类属关系。如在进行金属的化学性质的教学时,就可以将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作为金属学习的“梯子”。具体设置过程如下:教师首先提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阐述有关的知识要点,同时罗列出已学过有关金属如铝、铁等的化学性质,接着,提出问题,金属活动性比铁强的金属钠能否与氧气反应呢?反应的现象是否会更剧烈呢?生成会是不类似铁、铝与氧气反应生成的物质呢?……然后,指导学生开展实验,最后学生形成得出结论,获得金属钠与氧气反应的化学事实。
总之,基于原有的化学知识,设置促进新知识形成的“梯子”,这一策略能使学生在新知识学习过程中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一种认知的矛盾,使学生体验到化学学习并不困难,并不神秘。
三、重视学生化学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教师的教学是否有效,受多种因素影响,但其中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就是学习是否愿意学习的问题。因为学习动机虽然不会影响知识的形成与获得过程,但它能提高学生的努力、专注程度以及改善学习的准备状况,换而言之,学习动机就好像是学习的“催化剂”,不改变学习的结果,但能提高学习的效率。那么,如何在元素化合物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呢?
1.紧密联系社会与生活
教学的目标是为了尽可能地促进知识的迁移。教师若能从化学的角度引导学生分析和关注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身边常见物质的组成和功能,进而使学生在关注民生的同时,能感受到学习化学的意义、拓展学科视野,优化思维品质,培养学习热情,提升生活品质,最终促进知识的有效迁移。如在进行氯气的教学时,就可以联系起二次世界中的化学武器、氯气泄漏事件、以及家居生活中能用来吸收氯气的物质(绿茶、苏打片、尿液等),在进行SO2的教学时,就可以联系起“酸雨”、“劣质雪耳”、“劣质湘莲”、“劣质霸王花”等物质,在进行SiO2的教学时就可以联系起光纤、石英、蓝宝石、红宝石等物质,总之,结合身边的现象、物质或事实,让学生感到熟悉,感到亲切,最终达成“从社会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目标。
2.精心创设问题情景
良好的问题情景能引起学生的矛盾、疑惑、惊讶或好奇,产生学习的愿望或意向。化学问题情景可以是某一似是而非、一知半解或不确定的化学问题,也可以是某一新奇而又变幻的实验现象,还可以是一组相似的实验活动。以下是我们在不同章节中所设置的一些化学问题情景。
第三章金属的化学性质:
①铁能与氧气反应,但还有一定的条件,可能是在纯氧中,或者是在潮湿空气中。钠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因此钠与氧气反应时,条件应该更容易,现象应该更剧烈,是否真是这样呢? ②指导学生观察金属钠与水的现象后,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金属钠会浮在水面上?为什么会发出嘶嘶的响声?为什么金属钠会熔化成一个光亮的金属小球?……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①往AlCl3溶液中逐滴滴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往NaOH溶液中逐滴滴入AlCl3溶液;往AlCl3溶液中逐滴滴入浓氨水,直至过量;往浓氨水中逐滴滴入AlCl3溶液,直至过量;
②往一定的NaOH溶液中逐滴滴入FeCl3溶液;将一吸有FeCl3溶液的长胶头滴管伸入NaOH溶液液面下
第四章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①Cl2如果能与H2O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能会产生哪些新的粒子呢?你能设计实验方案一一证明这些粒子的存在吗?
②Cl2具有强氧化性,Cl2也能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万一你不幸遇上了Cl2泄漏事件,你能如何逃生?赞同
第五篇: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_教案.doc2218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一、教学内容:
必修1教材第0页-25页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组成细胞的元素
(2)了解各元素在细胞中的含量及差异
(3)掌握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4)掌握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及结果
2、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的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动手和逻辑推理等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达到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组成细胞的元素种类、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难点:组成细胞的元素种类与自然界的元素的联系及区别、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的教学
四、教学策略:
1.利用“问题探讨”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观察、讨论、交流中学习新知识。
本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细胞的物质组成,认同生命的物质性。由于学生在初三已经学习了化学的基本知识,所以在进入这部分学习时,通过让学生比较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部分元素的含量,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在与其他同学的交流中,认识到组成生物体的元素与组成地壳的元素有相似性又有区别。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分别观察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图和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占细胞干重的百分比)图,之后再介绍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2.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碳为什么是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这个问题。
如果学生对原子结构的知识有较好的基础,建议教师引导学生回忆碳原子核外电子分布特点,以及碳的性质,为学生理解碳链是构成生物大分子的骨架奠定基础。
学生熟悉元素周期表,很容易找到碳所在的第14族位置,它的原子序数是6,说明一个碳原子核中含有6个质子,核外有6个电子,由于电子排布的不同,在最外层有4个电子,这样,碳原子就具有了4个能够成键的价电子。正是这4个价电子,能够使碳原子之间、碳原子与其他元素的原子之间结合形成更多的化学键。由于每个碳原子可以形成4个化学键,所以就有可能形成含有成千上万个甚至更多个碳原子的物质。利用学生已有的化学知识就能够理解C元素对于生命的重要意义了。
3.利用表解和“思考与讨论”获得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在学习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时,如果由教师直白地讲解细胞的化合物组成,不利于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思考与讨论”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表解,获得相应的知识信息,提高学习能力。
五、教学设计
通过设疑引入,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知识,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推理及综合的能力。(根据本学校的教学条件而定)
六、教学过程
1、导入
问:细胞的组成是由元素构成的,他是否和自然界中的元素一样?他们是什么?他们在细胞中构成了什么物质?又与自然界的有什么不同?(通过设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切入本课的教学内容)
2、讲述课程 板书课题: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1)组成细胞的元素
先请学生们观察教材的图2-1和图2-2,并请学生们说出或回答出(可以提问)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的元素有哪些。最后引出前文的结论: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如:C、H、O、N、P、S、K、Ca、Mg、Fe、Mn、Zn、Cn、B、Mo等。然后再阐述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并说明大量元素有:C、H、O、N、P、S、K、Ca、Mg等,微量元素有:Fe、Mn、Zn、Cn、B、Mo等。
再请学生观察教材的图2-1和图2-2,问:他们中的各元素含量的有什么特点? 引出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C、H、O、N
最基本元素是:C 再结合课文提出的问题:C元素作为最基本的元素,对生命有什么意义?激发学生们的自主探究的学习。
问:同学们,现在知道了组成细胞的元素,那么这些元素在细胞中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引如: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学习)(2)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化合物
质量分数(%)
水
85--90
无机物
1--1.5
蛋白质
7--10
脂 质
1--2
糖类和核酸
1--1.5 其中,无机物有水和无机盐,有机物有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接着与同学们一起做课本的思考和讨论,进而提出:如何区分细胞中的有机物?引入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3)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结合课本实验的方法,有教师自己进行一个演示实验,在此过程中,与同学们一起探讨实验的方案及方法步骤,向学生们提出以下问题,与学生们进行互动。
1、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的浓度与双缩脲试剂的A液和B液的浓度的区别是什么?
2、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配制有什么不同?
3、实验的取材有什么讲究?实验前要做什么处理?为什么?
4、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应注意什么?
5、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显色反应结果是怎样?(4)小结
组成细胞的元素中,大量元素有:C、H、O、N、P、S、K、Ca、Mg等,微量元素有:Fe、Mn、Zn、Cn、B、Mo等;基本元素是:C、H、O、N,最基本元素是:C。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有:无机物:水和无机盐,有机物: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
显色反应中,葡萄糖与斐林试剂反映呈砖红色沉淀,脂肪与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反应呈橘黄色(或红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
七、板书设计
第一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一、组成细胞的元素
大量元素:C、H、O、N、P、S、K、Ca、Mg等 微量元素:Fe、Mn、Zn、Cn、B、Mo等 基本元素:C、H、O、N 最基本元素:C
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无机物有水和无机盐
有机物有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
三、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结果 萄糖与斐林试剂反映呈砖红色沉淀
脂肪与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反应呈橘黄色(或红色)
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