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听了卢老师课的心得体会
[听了卢老师课的心得体会]
听了卢老师的课,让我们很有收获,很多好的地方值得我们学习,但是还是存在一些不足,听了卢老师课的心得体会。刚开始卢老师通过案例的形式复习了纳税申报的内容,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卢老师又通过视频的导入,引入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是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热情不高,氛围不浓,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心得体会《听了卢老师课的心得体会》。卢老师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通过漫画,使得内容更加直观清晰,效果更加明显,但是教学结构过于简单,也许这个卢老师为了便于学生的掌握内容,在整个过程中卢老师积极地跟同学互动吗,但是效果欠佳,在最后的课堂小结,应该采用导图的形式,把这一节课的内容由点到面的罗列出来,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识记与掌握。
第二篇:听了华老师的课感想
听了华老师的课,我受到了很多的启示:没有平时的积累,没有课前的精心预设,是不会有课堂上的精彩频现的。华老师的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平均数的基础上再精心设计的一堂课,让我受益匪浅。
一、尊重别人,彰显风采。
1.尊重听课老师。华老师是我听过课的老师中唯一一位有与听课老师分享思考的老师。虽然他是一位名师,但他仍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他在这节课中就提出三个小问题:①参与求体验,平均数的统计意义怎样让学生体验?②“平均数不是真实的数”,那平均数是什么数?③怎样的活动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特点? 2.尊重学生。与学生课前交流的时候,华老师说允许学生不用举手,可以自由发言。他的话语很亲切,说到猪八戒和孙悟空,一下子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还故意说错,把《西游记》说成是《三国演义》。这样一位亲切幽默的老师,您说孩子会不喜欢吗?
二、深厚底蕴,征服众人。1.巧妙导入,突出意义。
第1个活动是口算比赛。华老师给孩子们20秒钟的时间做9道2步计算的口算。孩子们刚开始兴致很高,但后来发现这时间太短了,只做了一两道题,最多的孩子也就做了 1 三道题目。这时,华老师跟孩子们说每道题目算30分,让他们计算自己的得分,并算出小组的总分。
华老师让孩子们汇报每组的总分,并记录下来。然后通过“你有什么想法吗?”“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不断地激发学生去思考,去发现问题。有个孩子一眼就看出第二组的分数算错了,华老师又接着问:“你为什么一眼就能看出他们算错了?”这个孩子说:“每道题30分,而第二组得分是380分,不是30的倍数,所以是算错了。”这让全场想起了热烈的掌声。接着通过比总分,有的孩子说不公平,再到比平均分。看!华老师设计的环节多奇妙!多完美!2.扎实的活动,让数学意义“具体感知”。
第二个活动是听1个故事。故事的大致内容是在1个集市上有1个猜牛重的比赛,参赛的有屠夫、农民还有很多其他外行的人。尽管外行人猜的牛的体重有多有少,但最后的平均数竟和实际牛的体重只相差1磅。这1个故事体现了移多补少的思想,也揭示了这样一句话:数学的研究证明,平均数总是更加地接近实际。(马希文)
第3个活动是猜八个人的年纪。有八个人在篮球场上打球,他们的平均年龄是12岁。你能想象一下,这八个人的年纪可能分别是多少吗?
学生猜的情况有:12、12、19、15、10、18、11、13;11、14、13、10、19、18、15、16;12、13、11、13、12、2 11、13、11等,很快就有学生快速指出第一组和第二组写错了。这让孩子们再一次体现了移多补少的数学思想。最后揭示答案的时候孩子们挺吃惊的,答案是:47、8、7、6、6、7、7、8。其中47岁这个人就是华老师本人。这张图片又一次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这个活动让孩子们知道了有的时候平均数是不能体现整体情况的。
3.拟人手法,生动形象。
小结的时候,华老师与众不同地让学生畅谈“平均数是1个怎么样的„人‟?” 孩子们的回答各式各样,有说易变的、公平的、神奇难测的、会忽悠人的、接近实际的等等。华老师还说他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并告诉孩子们诸葛亮不姓诸,姓诸葛;平均数也不姓平,姓平均,是计算出来的,不是数出来的!这句话其实是说平均数不是1个原始数据,是个统计数据。总结得多么精彩!
对于教材的处理与升华,华老师这节课给予我的不仅是知识,更多的是思想方法。数学是什么?数学就是1种思想方法。数学的教学就是思想方法的教学。但现在的数学课堂似乎少了许多数学的味道。在华老师的课堂里我找到了数学的真谛。他以数学知识为载体,在传授思想方法。他带领学生经历从现象到本质的探究过程,促使学生养成研究问题的良好意识。他的课堂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去说、去做,最大限度地去挖掘学生的思维与创造能力。特别是他视学生 3 如朋友,平易、谦和,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的教学作风,与贯穿始终的妙语连珠融为一体,展示了他渊博的知识底蕴,使我记忆深刻。
他的讲座从“这些精彩的设计我怎么没想到?”说起。“我有没有想过?” “我会不会想?” “我有没有坚持想下去?” “我想到的有没有记下来?”这四想蕴含了华老师对教育教学的不断追求和不断思考,这是我值得学习和效仿的。
做为数学老师,我需要反思和学习的还有很多,比如大胆地放手,凡是学生能说的、能做的、能自己学会的,我们都要放手让学生去做,不再包办代替。我会朝着这个方向一直努力。
第三篇:听了知识产权课之后
学习知识产权法有感
听了知识产权课之后,我觉得深有感触。在这之前的一年里,我时常对工作生活中发生的一些涉及知识产权的事件有所思索,但对这类问题虽然自己内心有一些是非观念,但却是模糊的无法真正说出个所以然来。这次能有聆听专业人士授课解惑的机会,我感觉非常难得。
短短几节课让我明白了许多知识产权相关的知识。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作品的定义,知识产权的细分,人身权和财产权,“复制”二字背后的含义,以及思想与表达的二分法。
为什么同样是建筑物,鸟巢体育馆是一部作品受到知识产权法的保护,而我们居住的楼房却不是作品;对于同样是照相机拍出的照片,为什么有些只属于普通的相片而有些却够得上摄影作品不得复制传播;相同篇幅题材的文章,有些也许可以称得上是文学创作作品而有些只不过是普通的文字。通过此类形象的对比,我渐渐体会到了理解知识产权需要掌握的一个最基本的概念,那就是作品的定义。只有那些具有独创性,并能够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才能够称得上是作品,才具有被知识产权保护的意义。
更进一步的讲解让我了解到,知识产权涉及的范围并非只是字面上简单的几个汉字可以概括得了的,它还分成许多组成部分。知识产权从狭义上分,可以分为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从广义上分,又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文学艺术作品,音乐作品,科技成果等等。曾经一度我认为知识产权和专利权是能够划上等号的,但通过这次的课让我明白两者还是有显著的区别的。专利权所保护的对象比知识产权所保护的对象更具有严格的限定。一个作品能够被知识产权所保护,那么它必须具有独创性,而一个作品如果要申请专利权,那么它仅有独创性是不够的,它还必须具有创新性和原创性。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专利权大多与发明创造、与新产品新技术相关,而知识产权涉及的面能够更宽更广。知识产权还分为人身权和财产权这一点让我也长了不少见识。对于法律门外汉的我来说,原先只知道我们要尊重作者的辛苦创造,关于其作品的一切权利都归作者本人所有,跟其他人毫不相干不得侵犯。但事实上知识产权中的人身权作为与权利主体自身不能分离的没有财产内容的权利,的确完完全全属于那些作者们;而以一定经济利益为目的的财产权却是可以转让给与他人的。举例来说,人身权包括作者在其作品上署名的权利,或对其作品的发表权、修改权等等;而财产权包括版权、发行权、改编权、表演权、放映权、复制权等等权利。细细体会这两者的区分,我不禁有所领悟。知识产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护作者对于其作品的权益不受侵犯,但如果不允许他人去传播,去推广,去发行,那作者本人如何能有足够的精力凭一己之力来让别人去了解去欣赏他的作品?对一部默默无闻的作品来说,又是否还具有需要通过法律来保护的实际意义呢?基于这一点,将人身权和财产权进行区此外,知识产权中所定义的“复制”二字也很值得令人推敲。生活当中常常会看到copyright字样的频频出现,然而很少会有人仔细去思索到底什么是复制,复制的行为有哪些。说起这个话题,让人联想最多的肯定是音像制品盗版的猖獗。没错,这样的行为的确属于知识产权中的复制行为理应受到法律的制裁。但复制并非仅仅只是狭义的点几下鼠标的复制粘帖,这里指的是广义的复制,它还包括通过其它许多方式保持同一性重复使用的行为。按照图纸制作产品,按照食谱烹饪菜肴,印刷复印翻拍,包括传唱歌曲模仿表演等等都可以称得上是在进行复制。我不禁发现,其实“复制”并非特有而是每个人生活中都屡屡发生的,是人们生活中最普通最为平常的行为。每天我们都在不经意中“复制”了些什么,也许是哼了一首小曲,也许是拍了一张照片,但是在了解了知识产权相关知识之后,我们在“复制”的同时也会多长些心眼。
最后,最让我课后频频回想的是课上所提到的思想表达二分法。对于一件作品的多种传播方式,到底哪些可以定义为侵犯了作者的权益,哪些又在合法范围之内,这是像我这样学习知识产权的新手们想不明白的话题。联想到自己所处的IT行业,对软件源代码的全篇复制肯定是属于侵权,但对于在理解了程序本身算法结构之后重写的代码是否也属于侵权呢?我个人是搭建网站的爱好者,经常会去参考其他网站高手所设计的网页风格,内容编排。对于那些粗看风格接近,细看却有颜色字体排版等不同的网页,这是否又属于侵犯知识产权呢?通过此次的学习,我明白了知识产权只保护作者对于作品的表达而不保护作者创作作品的思想。因此,要回答这些问题需要运用思想表达二分法的理念。可是正确区分思想与表达并非易事,要论风格接近细节不同的作品是否真的侵权还需要根据情况个别对待,搞清哪些是思想哪些才是表达。
几周的知识产权课并不能让我们了解知识产权所涉及的方方面面,但它很好的起到了引领作用,让我这样原先对法律只知皮毛,似懂非懂的人开启了这一领域的大门。它同时也使得我产生了对知识产权进一步探索的兴趣。毕竟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我们每个人都已无可避免地在进行接受知识、传播知识、运用知识的行为,正确进行这些行为是我们应该履行的义务。
对于身处IT行业,直接参与互联网发展的我来说学习并运用知识产权更具有深一层的意义。互联网作为新兴事物,在知识产权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规范不明确的地方。近几年随着Web2.0的发展,个人博客,网上相册,电子社群网络等的逐渐流行使得普通百姓发布原创作品的途径增加了许多,由此带来了一批类似“版权所有,不得转载”的问题。由于在网络交互平台上进行复制非常方便,这类违规转载复制的现象屡禁不止。同时网络难以采用实名制,作者本身很难对此类侵权行为进行维护,可谓是欲诉无门。因此当互联网与我们的生活已经密不可分的时候,我们迫切需要正确理解知识产权并用它来引导我们畅游网络。知识产权课上的内容让我受益匪浅。它同时让我领悟到身为知识爆炸时代的当代人,我们应该学习并遵守知识产权的法规条例。只要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因此有所创新不断进步。分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在去听您的课之前,我自己肤浅的认为对知识产权的概念还比较理解,但是听过之后,才知道原来知识产权所渗透的领域如此多,与民生和国家地发展关系如此密切,尤其是在发明创造方面。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加快,知识产权全球一体化也只是迟早的事情,也就是说一项发明创造出来以后,你不保护,那外国保护了,那么全世界都要向权利人交使用费。我国也有许许多多的发明家、创造者,他们为了发明、为了创造耗费了毕生的心血,有的甚至倾家当产,但最后研究成果却被别人一分钱不花的拿去了,这公平吗?那这以后还会有人去研究、去创造吗?大家都等着别人的研究成果就行了,那中国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的成为世界强国?
发明、创造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一个民族的创造力直接影响其发展、壮大。那些发明者、创造者的权利应该受到保护,这才能形成良性循环,促进整个民族的进步。
虽然只学习了两天,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对知识产权的理解称其深刻,但收获还是很多,在生活中我会注意保护自己地权利,也会注意不去侵犯别人地权利。
对于知识产权,以前只是在电视、广播、报纸中看过、听过,觉得与我们相距很远,今天又学了,觉得知识产权与我们每一个人生活都息息相关。认识它,学习它越来越发现它真的很重要。
以前用别人的东西理直气壮,以为改个姓名就成为自己的作品,现在知道那是侵权,到电子市场买张光碟,现在知道那是盗版。并且知道如果人家追究就要负法律责任。
中国的普法教育和宣传已经进行了很多年了,然而我对知识产权的认识还是很模糊。最近学校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学习的机会,在刘老师的细心讲授中,我开始对知识产权有了全新的认识。
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产权,它是指智力创造性劳动取得的成果,并且是由智力劳动者对其成果依法享有的一种权利。它和其它民事权利相比,有一些特征:
1、知识产权是一种无体财产权,2、知识产权的内容具有财产权和人身权的双重属性,3、知识产权具有专有性,4、知识产权具有时间性,5、知识产权须经法律直接确认。
对于知识产权,以前只是在电视、广播、报纸中看过、听过,觉得与我们相距很远,今天又学了,觉得知识产权与我们每一个人生活都息息相关。认识它,学习它越来越发现它真的很重要。以前用别人的东西理直气壮,以为改个姓名就成为自己的作品,现在知道那是侵权,到电子市场买张光碟,现在知道那是盗版。并且知道如果人家追究就要负法律责任。
另外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当你引用别人的观点时,你是否表明了出处;当自己的文章被别人剽窃时,你是否有维权意识。
明确了知识产权的含义,我相信更多的人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不会触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知识产权是人们智力劳动成果所取得的具有财产属性的权利。知识产权拥有水平和运用水平事关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的实际成效,是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当前,桦甸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适应知识、信息时代的战略举措。新一轮世界经济发展中,知识和智力资源的创造、占有和运用,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和主要动力源,也是财富创造的主要源泉。在知识信息时代实现我市优化发展的目标任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势在必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的核心环节。对知识产权的垄断是当今发达国家获取全球利益的主要途径。只有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突破国际技术壁垒和贸易壁垒,建立并完善自主知识产权创新体系,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竞争中免受不公正待遇,才能充分享有全球一体化带来的益处。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抓手。知识产权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一个城市的发展活力关键在于知识产权的创新力。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必须坚持不懈地推进自主创新,必须创造良好的市场秩序、完善的信息平台和宽松的体制环境,必须营造以“四尊四创”为主题,激励发明创造、支持创新创业的城市文化。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加速经济转型、创新发展模式的现实要求。桦甸已跃上新的发展平台,“科教兴市”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创新发展模式的主体战略,但是知识产权工作体系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还不相适应,自主知识产权开发应用与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知识产权的资源配置与加速成果转化的要求还不相适应。迫切需要把加强知识产权工作作为新一轮发展的重大战略加以推进,尽快走出一条依靠知识产权立市的创新发展道路。
知识产权是指公民或法人等主体依据法律的规定,对其从事智力创作或创新活动所产生的知识产品所享有的专有权利,又称为“智力成果权”、“无形财产权”,主要包括发明专利、商标以及工业品外观设计等方面组成的工业产权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摄影和电影摄影等方面的作品组成的版权(著作权)两部分。
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产权,它是指智力创造性劳动取得的成果,并且是由智力劳动者对其成果依法享有的一种权利。
这种权利被称为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也称之为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所谓人身权利,是指权利同取得智力成果的人的人身不可分离,是人身关系在法律上的反映。例如,作者在其作品上署名的权利,或对其作品的发表权、修改权等等,即为精神权利;所谓财产权是指智力成果被法律承认以后,权利人可利用这些智力成果取得报酬或者得到奖励的权利,这种权利也称之为经济权利。
知识产权的对象是人的心智,人的智力的创造,属于“智力成果权”,它是指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领域从事一切智力活动而创造的精神财富依法所享有的权利。
以上,是我对知识产权的粗浅的认识。学习了知识产权的知识,我们还要学会用知识产权法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同时也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
从 教 案 看 知 识 产 权
——《知识产权保护》学习体会
众所周知,每个老师每学期都要对自己所教授的科目编写教案,以保证教学质量。编写教案是老师的工作,每一个学校对老师们的教学情况都有权通过其编写的教案进行检查。学校对教师教案的检查比较严格,每月都要进行检查,不仅要检查数量,还要检查质量,并评出等级;每学期期末,学校要求老师将所写的教案连同备课计划等一起上交,以便学校检查和考核教师的教学质量及教学成绩。
我认为,教案是一项知识产品,应享有著作权。我国的《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二条规定:“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由于教案完全可以通过书写、复印、印刷、录制等丰富各异的手段和方法予以复制,享有著作权保护的“可复制性”的要件,因此,判断教案是否享有著作权的关键在于教案是否具有独创性。所谓独创性,是指作品是由独立构思而成的属性,作品不是或基本不是与他人已发表的作品相同,即作品不是抄袭、剽窃或篡改他人的作品。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对此也曾作出解释:独创性是指作品是由作者自己的创作,完全不是或基本不是从另一作品抄袭而来。作品的独创性是法律保护作品表达方式的客观依据,是区别不同作品的重要标志,也是作品取得著作权的最主要条件。
教案是教师根据各项具体情况独自选择、取舍、安排、设计、综合的结果,既不是依已有的形式复制而来,也不是依既定的程序演推而来,而是教师运用系统方法、以具体学生为出发点进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案和结晶,更重要的是,教案真实地记载着教师各阶段的教学水平、教学经验积累的过程。作品的独创性在教案的第四部分教学进程和第五部分评价学习效果的设想中体现得尤为显著。因此,教案具备了独创性与可复制性的特征条件,享有著作权应无争议。我认为,教案是一般的职务作品,著作权归教师个人享有。教案是个人智力和创造性劳动的结果,学校检查之后退还本人,这样做就是尊重教师,尊重知识产权的表现。
第四篇:读书推荐课 - 卢
《好书大家读—读书推荐课》教案设计
【设计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由此,“阅读文化经典,营造书香校园”的呼声日益高涨。我们学校也积极倡导“以好书为伴,与经典同行”,并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解决学生读书的时间和书源问题,而如何激发学生读书的内在需求和引导学生去读好书,也是达成课标要求需要解决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本堂课的设计,意在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来激发学生去读这几本书的强烈愿望,让学生切切实实地去读,由读几本富有情趣的书开始,慢慢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渐渐地让学生爱上读书,最终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准备】
课件 相关的几本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教学流程】
一、交流导入,明确本课主题
1、同学们,本学期人人都读了书,读了整本的课外书,大家说说看,你觉得读书好吗?好在哪里呢?
2、听了刚才的交流,同学们都或多或少地感受到了读书的好处。确实,读一本好书,就是跟一个高尚的人讲话。书,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既带给我们知识,也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所以,我们要多读书。但不是任何一本书都适合我们去读,读书还是要选好书。怎样选择适合我们小学生的书? 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向你们介绍一些好书,高兴吗?
二、品读片段,推荐四大古典
1、刚才我们提到的这些书类。同学们知道我国四大古典名著吗?说说看。你从哪儿知道的?
2、大多数同学对我国四大古典名著的了解都是从电视上或动画片中得来的。读过这些名著的书吗?今天老师要让同学们饱饱眼福。大家对水浒传中的武松打虎一定非常熟悉,那你看过书中对打虎这一段的描写吗?我们来欣赏一下
3、各自出声感情朗读并交流一下体会。
4、同学们都知道,水浒传里一共有108位英雄好汉,武松只是其中的一位,还知道其他好汉的名字吗?说说看。是啊,他们一个个都是勇猛神武,每个人也都有好多精彩的故事。去读《水浒传》的书吧,也会让你爱不释手的。
5、跟他一样很值得去读的还有《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特别是《西游记》,对我们小学生来说,真的会感到非常好看。
三、生动描述,推荐外国名著
1、这是一本曾经感动过共和国的鸿篇巨制,这是一部曾经让无数人热泪盈眶的不朽之作。半个多世纪以来,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受到它的教育和鼓舞,被视为生活教科书、人生路标和精神补品,引发了全人类关于生命的意义的思考,这本书就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幻灯片出示书的封面和保尔像)这部史诗般的英雄传记小说塑造了保尔?柯察金执著于信念而坚忍不拔的崇高人格,其形象超越时空,超越国界,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这是有关名人对作品的评价,有请我们班的xx同学上来朗诵。(幻灯片出示画面,学生朗诵名家点评)
2、简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
教师补充:请看这样两副照片,这一副摄于1926年,作者22岁,英姿勃发,这一副摄于1936年,是作者留在世间的最后一张照片,与前一张仅仅相隔十年。在阅读小说的前言时,有一个细节深深的揪起了我的心,小说发表之后,作者在海边的一个小屋里找到了“木乃伊”似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可见,作者为写作付出了多少的心血!值得欣慰的是在他去世的前一年,他被授予国家级最高荣誉——列宁勋章。
四、设置悬念,推荐其他外国名著
1、今天老师还想给同学们介绍几本外国名著。
2、首先看这本《老人与海》,它是美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写的。这本书写的是怎样一个故事呢?古巴老渔夫圣地亚哥在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鱼的情况下,终于在第八十五天的时候独自钓到了一条大马林鱼,但这鱼实在太大,把他的小船在海上拖了三天才筋疲力尽,被老人杀死了绑在小船的一边,可最后在他回港的时候,船边却只剩下一副巨大的鱼骨头。这是怎么回事呢?老师不告诉你,同学们自己去读。
五、自由发散,推荐其他书目
除了刚才老师向大家介绍的一些书以外,我想同学们自己也看过一些好看的书吧,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六、课堂小结,梳理推荐书名
通过这堂课的介绍、交流,你心中已经装下了哪些书名?你准备马上去读哪些书?只要你想读,近一点的,教室的图书角。远一点的新华书店、书城都能找到。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在这些好书里得到快乐。
板书设计:
好书大家读 多读书 读好书 古典名著 外国名著
《好书大家读》教案
-----读书推荐课
平度双语学校
卢娜
2012年10月18日
第五篇:今天下午在青岛开发区实验中学听了卢勤老师的讲座
今天下午在青岛开发区实验中学听了卢勤老师的讲座,受益匪浅。
一、乐观的心态。
讲座1点开始的,卢老师12点30分下飞机,然后匆匆赶过来,原因是和他生活了几十年的丈夫突发脑梗,在北京的医院抢救,讲完两个多小时马上坐飞机飞回北京照顾爱人。这是讲座结束后主持人任小艾老师说的。而卢老师讲的很投入,将近70岁的她站着讲课,一直是脱稿的,那声情并茂的演讲感动了无数的学习者。她一直鼓励身边的小朋友常说“太好了”哪怕是遇到困难、挫折也这么说。使周围人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好心态。
二、梦想的力量。
卢老师一直强调成人的力量,我们大人是孩子的环境。怎样让孩子人生真正过得幸福快乐,父母究竟留给孩子什么?近三个小时的时间里,卢勤用30多年来“知心姐姐”的亲身经历和无数的家教案例,告诉现场家长和老师,不仅要会爱孩子,更要懂得用孩子,夸孩子。
三、肯定的力量
每个孩子都需要肯定,教师要不吝啬对孩子的肯定。多表扬、多鼓励,减少打击,这样孩子会有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