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语文课堂中的情感体验
高中语文课堂中的情感体验
毛诗?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刘勰的《文心雕龙》中也说:“夫缀文者,情动而发。”可见,鉴赏作品的情感,是阅读的出发点,也是阅读最终的归宿。同样,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体会文章蕴含的情感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加深学生的体验,学生就会捕捉到作者熔铸在作品中的情和意,产生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
一、挖掘文本内涵,开展生本对话,在品读鉴赏中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苏教版的语文教材,可以说是一座宝藏,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教师在赏析文章时,要引导学生和文本展开对话,让学生在品读感悟文章中,体会文章所蕴含的人文情感。
苏教版必修一的第一专题“珍爱生命”,教会我们对生命的思考。地坛、常春藤叶、海伦?凯勒“眼”中的世界、劳伦斯笔下的自然景象……这些都是面对生命的思考。生命对每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只有热爱生命,敬畏生命,才能培养对自己、对人生负责的意识。在赏析《我与地坛》这篇文章时,笔者着重让学生体会史铁生思想转变的过程。作者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时,忽地残废了双腿,这对作者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因此,作者消沉颓废,日日进入地坛。但地坛里的生机和活力,以及母亲无声的关爱给了作者生的希望,继而找到活下去的勇气和方式。
又聋又哑的海伦?凯勒,遭遇了人生中最痛苦的事情,但她没有气馁,而是付出百倍的努力,去感知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海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写道:我常想,如果每个人在他的初识阶段患过几天盲聋症,这将是一种幸福。能有这种体会的人,她对生命的渴望想必是强烈的。在研读文本时,笔者让学生感受作者那种对光明的渴望和期盼之情,学生只有感受到这种渴望和期盼,才能更好地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才能培养自己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二、创设课堂情境,注重学生体验,在语文活动中提升学生亲人的感激之情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注重情感体验。”“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情感是语文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成功的语文教学离不开情感教育。
在学习苏教版《我的五样》这篇文章时,笔者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思路。笔者让三个同学到黑板前,其他同学在自己的位子上,拿出自己的笔,写下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五个人。学生选好以后,笔者开始设置情境:有一天,你和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五个人乘船出海游玩,不幸遇船体破裂,船只下沉,为了减轻船体重量,必须有一个人跳下去。设置好情境后,笔者开始发出第一道指令:请选择第一个跳下去的人。
同学们从嬉闹中停止下来,在短暂的思考之后,学生做出了自己不同的选择。笔者继续设置情境:海水继续渗入,必须再跳下去一个人。当只剩下两个人的时候,教室里已经非常安静了。笔者发出最后一道指令:船体下沉,只能留一个人,请再划去一个。这个时候,很多同学眉头紧锁,犹豫不决。
表现最突出的是站在黑板前的一个女生,她手里拿着粉笔,在父亲和母亲的两个称谓之间来回移动。可以看出,她在做痛苦的选择。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脑袋上慢慢地渗出了汗珠。让笔者没想到的是,这个女生竟然在前面哭了。最终,在父母之间,她没有划去任何一个。
事后,笔者让学生谈谈这次活动的体验,学生纷纷发言。有的学生说,平时和亲人生活在一起,觉得他们关心自己、爱护自己都是自然的事情。通过这次活动,更感受到亲情的温暖。也有的同学说,我要好好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亲人,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去后悔。
三、设置作文训练,激发学生情感,在写作思考中强化学生对故土的留恋之情
写作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说真话,抒真情。苏教版必修一到必修五的教材中,编者也相应地安排了一些作文训练项目,如果能恰当地加以运用,必然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提高学生作文素养的同时,更好地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
苏教版必修一第三专题“月是故乡明”设置这样一个作文训练:有许多事物能唤起我们对故园的怀想:老树、老街、老房子,庭院门前的池塘,房屋后面的菜畦,那童年的风筝……想想夕阳的余晖和袅袅的炊烟,想想母亲呼儿唤女的声音……请把自己置身于某个情境之中,以“静听回声”为题,写一篇作文。
这是一次回忆故土和亲人的作文训练,学生可以写成记叙文,也可写成回忆性散文。笔者记得训练这次作文的时候,学生正处于高一年级,那是一个初中和高中转换的年级,很多学生第一次离家,融入到高中的集体生活中。新的同学,新的老师,新的生活环境,开学时同学们很有新鲜感。但这种新鲜感很快就过去了,他们开始想念以前的亲朋好友和家里的父母,年龄小的同学还偷偷地抹眼泪。在这种情况下,笔者训练了这篇作文。笔者引导学生把回忆集中在自己熟悉的人物上。
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陷入沉思,并开始构思文章,很多学生很流畅地完成了作文。对学生上交的作文,笔者仔细地进行了阅读、批改,很多学生的表述很让笔者感动。有的同学说,我想念我家后面的那条小河了,我以前在那里游泳、捕鱼,那里有我快乐的童年。有的同学说,我想念我家屋前的那棵大树,想念和伙伴在一起嬉戏的时光,还有的学生说,我想我妈了,很久没有吃我妈做的荷包蛋了……
中国人对家、家庭、根有强烈的认同感,不管身在何处,让自己魂牵梦萦的还是生养自己的那一方热土,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对故土的留恋之情,实际上也是在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苏教版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编者精挑细选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呕心沥血写成的,蕴含着作者对人生、社会的思考,有其独特的感受和体会,闪烁着作者的真知灼见,甚至有的文章是作者用自己的生命写成的。教师要深入挖掘文本的思想意义和情感价值,充分发挥文本的育人功能,把学生培养成道德高尚、情感丰富的大写的人。
第二篇:语文课堂中的语言训练和情感体验
语文课堂中的语言训练和情感体验
刘大志
在小学语文《名师教学目标落实艺术》一书中,首先介绍了薛法根老师的教学特色和课堂风格。薛法根老师的语文课堂最显著的特色是扎实丰富的语言训练和启发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方面非常独到。
一、语言训练
在薛法根老师《螳螂捕蝉》的课堂上,总结起来语言训练有三个内容:一是综合性的语言实践训练。主要是通过多项语言训练目标整合成了一个整体。从第一个训练内容到最后的训练内容环环相扣、紧密联系、由浅入深,让学生的语言训练逐步提高。首先听写四组词语,然后教师讲故事,故事中有意识地用上了学生听写的词语,学生听后,复述老师所讲的故事,再让学生表演故事。这系列教学内容的安排,都是紧紧围绕训练学生语言能力而精心设计的。听写词语活动中,不仅巩固了学生所积累的生字、词语,而且培养了学生短时的记忆能力。老师示范讲述故事,让学生边听故事边记忆,训练学生记忆能力,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学生复述故事,一方面训练学生发言的心理素质,另方面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薛老师在课堂上还注重对课文中词语的理解,如提问“故事结尾说吴王恍然大悟,这恍然大悟怎么理解?”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理解非常透彻。二是创造性语言的训练。这主要体现在薛老师在要求学生复述时,通过有效的鼓励和赞扬,让学生以老师和同学们的复述为起点,加上自己的内容。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创造性用自己的语言重新组织原文,学生创造出很多用词精彩、句子优美的精彩。语言能力得到了提高。三是生活性语言的训练。在教学《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时,薛法根老师创设生活情景,表演儿子和爸爸的对话,薛法根演儿子,让学生当爸爸,表演中“儿子”抛出一个又一个的刁难的问题,让“爸爸”进行耐心解释,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了生活性语言训练。四是情感性语言训练。薛法根老师在教学《天鹅的故事》时,对学生的情感性训练做得相当出色。薛老师让学生品读天鹅破冰三个自然段,抓住重点句“利用下落的冲力,就像石头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进行剖析讨论,让学生用心体会语言的精致和微妙,学生感悟到了作者遣词造句的的精妙,并获得了语言智慧的滋养,学生在揣摩、品味语言的同时,情感受到熏陶,学生的情感性语言训练得到了提升,能力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二、情感体验
薛法根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得很熟练,读出感情,在读中进行情感体验,在情感体验中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并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在学生感情达到高潮时,让学生练习说话,训练语言。薛法根老师从不满足于学生在学中得“意”,他还让学生得“言”,而且是得到活的语言,在情感体验中渗透语言训练,发挥阅读教学的语言训练和形象感染的双重功能,以求得语言训练与感情熏陶的和谐统一。
总之,薛法根的语言训练不是简单、机械的语言文字训练,而是生动活泼的、综合的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各层次的训练中比较、辨析、提炼、整合,强化学生情感体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第三篇:浅谈体育运动中的情感体验
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浅谈体育运动中的情感体验
苏庆婵
【论文关键词】鲜明强烈
复杂
多样
情感体验 体育教学 运动
【论文摘要】本文从运动中表现出来的的情感出发。来谈运动中学生的体验。情感是被人所认识的该事物对人的意义和价值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意志就是支配人的行为如何接近和逃避该事物的心理状态。学生有认识水平,动机水平和自我要求,因此,在教学训练中,要注意和加强目的性教育,要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选用丰富,生动多样的教学与训练方法,以激起学生的积极,深刻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活动能力。文中结合多年实践教学经验,阐述情感在教学过程中的多种表现,以及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激发学生积极情感的培养所起的重要作用,为构建快乐体乐做贡献。
体育运动中,学生的情感体验是鲜明强烈的,复杂,多样和易变的。那就要求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相应活动,促使学生情感领域发生积极变化,从而产生新的情感,形成新的情感品质。情感教育应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它对学生积极健康的学习情感的形成及学习效果的提高有着直接影响。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比较重视教学的认知功能,忽略对学生情感活动的关注,知情脱离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我们的体育教学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说道理、讲规律”的教学定势,形成“沉默的学生,说教的课堂”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痛苦的情绪体验,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阻抑了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有效利用情感因素,关注学生情感体验,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学生在课堂上有多种多样的情感体验,如何理解他们 ?
(一)鲜明强烈的情感体验
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身心紧张的状态超过其他实践活动。这种紧张的状态在运动竞赛中表现得更加鲜明,强烈。在体育比赛成败的 关键时刻,情绪的适度紧张能使神经中枢不断的积蓄力量,有助于注意力的集中,以取得最佳的体育运动效果。鲜明,强烈的情感体验,决定于运动对人的意义,学生有认识水平,动机水平和自我要求。因此,在教学训练中,要注意和加强目的性的教育,要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选用丰富生动多样的教学与训练方法,以深刻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活动能力。同时学生学习的环境需要建立,学习的情感需要教师的调动和感染,教师有活力,学生才有活力;教师有精神,学生才有精神;教师讲得生动,学生才能产生求知欲望。学生学习的情感,靠教师用情感来带动,创造一个民主、和谐、愉快的教学气氛。著名学者波利亚认为,教师的首要金科玉律是“对自己的课程有兴趣”,作为教师,他应做到爱自己的职业、爱自己所教的学科、爱自己的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热爱自己学科的教师,他的学生也充满热爱知识、科学、书籍的感情。”要有效地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教师只有通过自己内在的精神力量去感染学生。在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将自己对学科执着追求的精神、热忱和感受带给他们,以激起学生情感上的涟漪和共鸣。在科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通过师生情感交流,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教师教得生动,学生学得主动。但是,情感体验过分强烈,在体育教学中又会引起大脑皮层有关区域的抑制,使动作失调,妨碍运动的顺利进行。因此,要善于控
制激情,因此应当帮助学生掌握活动的必要知识,技能,做好活动的充分准备,避免体育活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动中发生过分强烈的情感体验。
(二)复杂,多样的情感体验
从情感的表现形态和内容来看,情感是极为复杂,多变的主观反映。因此,在运动活动的过程中,机体的工作能力
发生改变时,情感体验也随之发生明显,复杂的变化。例如:当运动量没有超过机体工作最大负担量而有取胜的可能
时,学生会信心百倍,精神抖擞的体验到积极地増力性的喜悦情感。反之,当运动量超过人的肌体最大负荷量而导致
了失败的可能时,人的心理会产生忧虑,困惑,沮丧等许多消极,减力性的情感,直接影响到学生运动时的兴趣。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学习内容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容易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动机,从而对所学内容发生兴趣。但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激起学生的兴趣,非常熟悉的,学生往往熟视无睹,不愿思考;完全陌生的,又容易挫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只有那些难易适度,学生似曾相识却又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才有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我所教四年级学生班风活跃,荣誉感强,学生守纪乐学,但是有四分之一左右学生力量素质较差,这样对学习前滚翻教学可能会产生一定的难度,因此要求教师正面积极引导。四年级学生运动能力、性格爱好都具有很大的差异:女生文静,男生好动,一些带有表演性、模仿性的练习,男学生有很大的兴趣,部分女生往往会表现出怕羞的一面。而男生则会无所故忌的发挥自己的想象。他们依赖性强、自我约束能力差,模仿能力强而且好奇心强。针对这些情况怎么办呢?我首先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和情绪激励法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另外,还采用了示范法,以准确优美的动作示范激发学生,让学生能明白原来这动作这么漂亮。从而使学生产生“我要学习"的情感。
可见,情感是随主观条件发生复杂变化的主观态度的体验。也是影响动作练习质量,运动成绩的重要心理因素。所以,我们在日常的体育教学,训练工作中,除了要注意从提感的趋向性,深度,稳定性等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以提 高运动者的运动实践效果之外,教师和教练员应该善于利用情感的动力因素,在运动教学的实践中陪养学生的情感
第四篇:浅谈音乐欣赏中的情感体验
浅谈音乐欣赏中的情感体验
内容摘要:音乐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音乐与人的生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音乐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音乐欣赏的过程是一种美的体验。我从音乐欣赏中情感体验的感性与理性两方面的基础上来进行阐述,认识到这两个方面的重要性,从而得出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情感中感性与理性体验的过程!
Content abstract:Music coming from life and higher than life, music and people's life tightly linked together, the role of music is very important, and music appreciation process is a kind of beautiful experience.My music appreciation emotional experience from two aspects of perception and reason based up is expounded,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these two aspects, concluded that music appreciation process is emotional experience in the process of sensibility and reason!
关键字:
音乐、欣赏、感性、理性、情感、体验
论题:情感体验中感性与理性认识是音乐欣赏的关键
论点:1,情感体验中感性认识
a,感性认识的内涵。
b,感性认识的重要性。
2,情感体验中理性认识。
a,理性认识的内涵。
b,理性认识的重要性
c,肖邦的《夜曲》;古琴曲《流水》;聂耳的《金蛇狂舞》;合唱曲《天路》
3,音乐欣赏中感性与理性认识的相辅相称 正文:音乐现在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生活的一种享受,是一种人生道路上美的体验。对于欣赏音乐而言,更多的是在于人类心灵上的沟通,音乐就是人心灵的语言,她表达了人们内心深处的一些可表达的或不可诉说的东西。在欣赏的过程中,不断地陶冶着人们的的情操,让人们深深地感受到音乐带给我们的无尽的乐趣。音乐的产生是随着人的情感的表达而产生的,正如我国古典论著《乐记》上所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①凡是音乐的产生都与人的内心活动有关,人的内心情感的变化与好坏都与所经历过的事情或所接触的事物有关。每一首音乐作品都有其内在的情感,所以可以说音乐是情感的化身,她为我们的情感生活增添了新的乐趣,使得我们的情感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对于音乐欣赏者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情感上的体验。黑格尔曾说:“音乐是精神,是灵魂,它直接为自己发出声音,引起自身的注意,从中感到满足。”②音乐是情感的流露,更是灵魂的语言,灵魂借助声音抒发自身深邃的喜悦与悲哀,在抒发中取得慰藉,超越于自然感情之上,音乐把内心深处的感情世界所特有的激动化为自我情感体验的核心世界,使灵魂免于压抑和痛苦。情感体验是一种人内心的活动过程。所谓情感体验就是指在欣赏音乐作品时,欣赏者能够较准确的把握作品本身的思想内涵和所要表达的情感,切身将自己的情感与作品本身的情感尽可能的融为一体,来尽可能的体会作品本身的情感过程,将作品较生动的表达出来。情感体验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感性上的情感体验,二是理性上的情感体验。
感性上的情感体验是一种初步的对乐曲的感受过程,是人们通过对乐曲的聆听后的一种直观的感受,通过乐曲本身的音响效果带给人的内在的美的感受。感性上的情感体验是音乐欣赏的必经过程,每首曲子给每个人的感受不尽相同,可能会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而有所不同,比如,每个人的人生经历都有所不同,每个人的阅历也就不同了,从而导致各个方面的想法的不同,因此,在感性方面的认识上也就有所不同,她会由于人的不同而产生出不同的效果。毛泽东同志在他的哲学著作中所说,“我们的实践证明,感受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好的感受它”。③感受到了的东西是对音乐作品感情内涵的一种初步体验,如果欣赏者仅凭直接感觉进行体验,虽然有可能体验到音乐作品的基本感情,但却往往会局限于喜怒哀乐的感情类型的体验上面,而不能更深层次的体验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因此对音乐欣赏的感情体验上要有一定的基本的的理性的东西,简称理性的情感体验,从各个方面去研究和了解乐曲情感的内在含义,只有对乐曲情感方面所产生的思想和生活基础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后,才能更准确的领会到音乐的感情。由此,可以看出音乐欣赏中情感体验中理性认识的重要性。但是情感体验中的感性认识是音乐欣赏的基础之最,是最基本的一种过程。如果没有感性的直观感受,是不可能进行音乐欣赏的。所以情感体验中的感性认识是非常重要的。
理性上的情感体验,所谓理性,指的就是欣赏者欣赏音乐的同时,能够基本上把握住乐曲内在的本质的东西;简单来说,就是指在欣赏乐曲时,欣赏者对乐曲本身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欣赏的时候能够从各个角度来深层次的体悟乐曲。理性的情感体验中包含了很多的方面的内容。概括起来有:作曲家的简介,作曲家的写作背景,标题的意义,乐曲的体裁及结构,乐器的运用,作曲手法的巧妙运用等等。
音乐包含了很多的因素而构成,对于每一个学音乐的人来说都应该知道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是什么。主要包括旋律,节奏,音色,速度,和声,曲式。而对于欣赏者而言,只有在了解这一系列的基本的知识时才能更好的的做到欣赏音乐,感受音乐。因为只有在了解了构成音乐的要素时才能够在欣赏曲子的时候对这些要素有一个鲜明的了解和认识,才能够从这些要素下手就行有目的性的,明确的欣赏。再者说,一般在欣赏曲子前,先分析一下其作曲的背景和作曲家的生活经历。这样的话,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作者,了解作品,让我们更深切的感受到作品的内涵。由此可以看出理性认识对于音乐欣赏的重要性。
例1:肖邦的《夜曲》
在欣赏这首曲子前先了解下肖邦的简历与创作背景。
肖邦是一位伟大的波兰音乐家,也是一名伟大的爱国音乐家,肖邦一生不离钢琴,所有创作几乎都是钢琴曲,被称为“钢琴诗人”。《夜曲》为肖邦的早期作品之一,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其风格平易优美、饱含诗意,乐曲的构成为回旋曲式。左手是节奏相同的节奏型,而右手则恰然相反,始终在装饰音中保持着华丽的演奏。这种相对的映衬更加突出了夜曲的意境。静静地夜晚,一切是那么的平静,那么的安详,独自一人在皎洁的月光下回忆着,往事随风飘荡,一切去的那么的快,来的那么的急,停下脚步,为后面的路规划着美好的未来,相信它始终会来的。
例2:古琴曲《流水》
在欣赏时,先了解古琴的音色、形制特点、演奏形式等琴论知识。
故事背景: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不复鼓琴以为是无足复为鼓琴者。
通过对古琴和故事背景的了解有助于人们的欣赏能力。琴是中华人文精神的化身,可以超越声音表象,与天地相通,达到“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
例3:聂耳的《金蛇狂舞》
聂耳(1912—1935)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的奠基者。他的作品赋有民族特征和时代精神的感召力,被誉为“革命音乐的开路先锋”,其中《义勇军进行曲》解放后被定中国国歌。1935年聂耳于日本腾泽市鹄沼海中游泳时意外身亡。《金蛇狂舞》是1934年聂耳根据江南丝竹乐曲《倒八板》整理改编的民乐合奏曲。明快而有力的旋律给人以强烈奔放的印象,而配以激越的锣鼓节奏,更渲染出了热烈欢腾的气氛。乐曲以《金蛇狂舞》命名,既表示了中华民族对未来的坚强信念,也体现出一种革命乐观精神。它现已成为我国民乐演出中最受观众欢迎与熟悉的保留曲目之一。乐曲是三段体结构,旋律始终具有鲜明的节奏特点。第一段,乐曲一开始,就以明亮上扬的音调不断地呈现出欢乐、昂扬、奔放的情绪,让人耳目一新。第二段,由两小节打击乐器音响引出的更加热情昂扬而且流畅明快的旋律,令人感到充满生机而富有生命之活力。第三段。作者巧妙地借鉴了民间锣鼓点中“螺丝结顶”的结构形式。上下句对答呼应,句幅逐层减缩,速度逐渐加快,加之锣、鼓、钹、木鱼等打击乐器的节奏烘托,使情绪逐层高涨,直至欢腾红火的顶点,生动地再现了民间喜庆时巨龙舞动、锣鼓喧天的欢乐场面,洋溢出鲜明的民族性格特色和生活气息。
例4,合唱曲《天路》
合唱曲《天路》是由陈国权改编而成的,开始的独唱曲《天路》是由于我国著名的作曲家印青和另外一名词作家屈塬来到青藏铁路施工现场采风,在火热的工地上,在藏族同胞的家里,两位词曲作家在对铁路工人、藏族群众采访中发现:只要一谈起青藏铁路,人们都非常激动,他们把青藏铁路形象地称为“天路”,而不叫铁路,一位叫拉姆的藏族老阿妈激动地对两位词曲作家说:“青藏铁路是共产党为我们藏族人民修的天路!多少年来,我们西藏人民就一直渴望能有一条通往远方的路,这条路可以带我们走出贫穷,走出落后,走向富裕,老阿妈的一席话,让两位词曲作家心情非常激动。几天之后,经过几十次反复修改,一首专门歌颂青藏铁路的歌曲《天路》很快就创作出来了。而后来,《天路》一下有了名,基本上成为了一首人人都会唱的歌曲。而通过对合唱曲《天路》的分析,可以看出其中运用了不少的作曲手法和很多的织体和和声。所以我们在欣赏类似此类型的曲子时,就应该明白其中所包含的一些理性方面的内容,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学会欣赏。由此可见,理性体验的重要性。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④好的音乐能作用于人的情感,引起共鸣,激动,联想,想象。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浸透人的心灵,使人的精神等方面受到熏陶渗透。从而达到很高的境界。音乐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他给了我们很多的内在美的感受。使得人们在音乐的宇宙中不断地升华着自我。布克曾说过“不要允许你的批评性的敏捷聪明窒息你的情绪反应,他还说除非你重新抓住了激动过贝多芬写这一作品的同样感觉,或是认为你也有这种感觉,你才有权说你欣赏她。”⑤再一次的说明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只有让情感得到充分的体验,换句话说,就是在音乐欣赏中,感性和理性方面的过程的充分体验。在初步的感性情感体验上进行理性的情感体验,让两个方面的情感过程得到充分的发展,相辅相成。在聆听的时候将会使得聆听者更进一步的体会到音乐的内涵,更进一步的体会到作曲家的情感和思想,有助于开创出属于他们自己的意境,更加深刻的体会到音乐的美—心灵世界的美好。
注释:
①见《乐记》中的《乐本篇》。
②引自《李斯特论柏辽兹与舒曼》第 26 页
③毛泽东:《实践论》,《毛泽东选集》四卷本,第263页。
④出自冼星海曾说过的一句名言
⑤布克(P.C.Buck):《音乐家心理学》,中译本,第107页。主要参考文献:⑴《乐记》
⑵布克(P.C.Buck).《音乐家心理学》[M].104-107.⑶毛泽东.《毛泽东选集》--《实践论》[C].263
第五篇:谈语文课堂中的情感教育
这个寒假,我认真拜读读桂贤娣老师《情感教育》一书,书中一句句话语,一个个故事,让我觉得教师工作中没有情感,就没有爱。情感在教育中的作用是由教育本质和特点决定的,它不仅在人们的心理活动中具有广泛的影响,而且在学生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理想、能共处、会思考的学生,教师只有深入而广泛地接触学生,关爱学生,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对学生倾注真情,才能使学生的心灵产生震撼,教育产生应有的效果。我在做教师工作中最深的体会是:运用情感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一、用心上好第一节课,创造良好的开端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坚信这一点。作为教师,特别是毕业班的教师,新学年伊始,在上第一节课时,我坚定、自信且面带微笑地步入教室,以亲切的目光注视着学生,师生之间的距离就在这一刻拉近了,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油然而生。这时我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学生,尽力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友爱的情感氛围。学生的情绪和积极性初调动起来了,迎来的将是对学习的主动、积极、全身心和更大热情的投入,这将是无穷无尽的活力和创造性能力的释放,以至最后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情感教育能提高教师的威信。
教师在学生中有较高的威信是搞好班级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和保证。就是在与学生相处过程中,重视自己的角色,严于律己。在学生面前展示自己高尚的文明素养。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比如,要求学生穿戴要整齐,说话要文明,说到必须做到。教师只有首先做到了,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才能树立自己的威信,才能淡化教育的形象,代之以慈母、伯乐两种角色。随时不忘“人师”的导向。明确传道的职责才是学生的益友。慈母角色主要是有利于培养、激发教师的爱心,促进教师更加热爱、关爱学生。
三、情感教育能增强教育的可信度。
由于学生的认识过程总是伴着情感过程的增强而加深,作为学生都多么希望得到教师的重视与关心,保护与鼓励,这种需要如果得到满足,会调动他们的情感。我是这样做的:学生的笔掉到地上,我主动跟他捡起来;下雨天,学生到校衣服湿了我急忙找来干衣服为他换上;学生生病了,我及时地护送到医院医治,为学生倒开水吃药,垫付医药费等。用自己的爱心去感染学生,解除学生的后顾之忧,使教育具有人情味,创造出亲切和谐的教育氛围,唤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班主人产生依赖感、信任感。
四、情感教育能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
情感是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凝合剂。要想有一更积极向,团结进取的班集体,只有知道学生所想,学生之思,耐心细致地了解学生,让学生感到教师与自己谈话时对自己的信任,和尊重,以换取学生对集体的热爱,形成一种凝聚力。那么,教师不仅在理智上,而且在情感上体验到别人的存在与集体中的每一个同学心心相映、息息相关是每一个同学的痛苦和欢乐变为整个集体的痛苦和快乐,并通过活动表现出来,体现公正。达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效果。就形成了一个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班集体。
教师工作中只要加强了情感教育,就能提高教师的威信,就能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心心相印,融为一体,就一定能够构建一个和谐、积极向上的班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