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看待哲学与科学的关系(马原课展示)
如何看待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第一部分:哲学与科学
既然说道哲学和科学的联系,我们就要先了解什么是哲学,什么是科学。(1)哲学:研究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学说
《辞海》上的定义是这样的,哲学: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人们对整个世界(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根本观点的体系。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的定义一直存有争议,这个领域随着历史而不断地扩张,且根据不同的时代对不同的问题兴趣而改变着。一般认同哲学是一种方法,而不是一套主张、命题或理论。
黑格尔——“密涅瓦的猫头鹰在黄昏起飞。”
黑格尔用密涅瓦的猫头鹰在黄昏中起飞来比喻哲学,意在说明哲学是一种反思活动,是一种沉思的理性。如果把“认识”和“思想”比喻为鸟儿在旭日东升或艳阳当空的蓝天中翱翔,“反思”当然就只能是在薄幕降临时悄然起飞。特点:形式化,抽象性,概括性,理论性。(2)科学
百度百科:科学指发现、积累并公认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的运用,已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
《辞海》: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
达尔文——“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
特点:
1、“经验的、归纳的”;
2、探求因果必然联系;
3、确定的、可证伪的。
第二部分、哲学对科学的影响
一、哲学是科学的历史前提和逻辑前提。
哲学本身就出于人类爱智之天性,是人类从蒙昧无知时代进入自觉无知时代的产物。
科学的产生则源于哲学的发展,有人说科学曾胚胎、成长于哲学的母腹之中。当人类的学问(哲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人类知识又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即人类终于又意识到了自己以往所知并非实知,人类遂变得好实问实学了,由此人类开始有了实事求是之学,既科学。无论是孕育还是分化,哲学和科学都把自己的活动理解为一个无有穷期的过程,这是哲学与科学的共性所在。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故也可以说,哲学是道学,科学是器学。由哲学和科学的发展历史表明,是先有哲学而后有科学,它们是人类智慧发展的先后阶段。按照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历史上的先在者亦必是逻辑上的先在者。故在科学与哲学并存的历史条件下,哲学既是科学的历史前提,也是科学的逻辑前提。(换页)
二、哲学对科学有指导作用。
哲学对科学的指导作用,主要有两种情况:积极的指导作用和消极的指导作用。
对科学起积极指导作用的哲学,首先是唯物主义哲学。被后人称为“自然哲学”的古希腊物理学,是西方科学的原始形态,它赖以产生和发展的思想动力和观念基础是朴素唯物主义。显然这是哲学对科学所起的积极指导作用。
而唯心主义则指导人们开展对人类心灵活动的研究,使他们离开古典物理学研究的轨道,这对于古典物理学的发展来说显然具有消极意义,是为哲学对科学的消极指导作用;但是,另一方面,对人类心灵活动的研究,却使古希腊智者的论辩术最终发展成为逻辑学,到亚里士多德时形成了一套相当完备的三段论逻辑体系,这个逻辑体系后来一直是人们探索现实世界的重要的认识工具,对于人类的科学发展起到了巨大的积极作用,由此可知唯心主义对科学的指导作用也有其积极的一面。
可见,哲学对科学的指导作用其实具有双重性,其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乃是相互交织,难以剥离的,对一门科学有积极的一面,对另一门科学就会产生消极的作用,可谓此消彼长。(换页)
第三部分:科学对哲学的影响
一、科学进步丰富和完善了哲学研究的内容
(一)现代科学的新成果, 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真理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某些命题、某些结论, 还需要不断地用自然科学的新成果来检验其科学性和真理性。例如,现代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的新成果, 从各方面证明了整个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换页)
(二)现代科学的新成果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首先, 现代科学成果丰富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和范畴。其次, 现代科学成果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再次, 现代科学的成果拓宽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换页)(三)现代科学向哲学提出了许多有待深化研究的问题。现代天文学发现了许多现象, 提出了热大爆炸宇宙学说, 它涉及到宇宙无限还是有限的问题;现代物理学已经深入到基本粒子内部, 提出了夸克禁闭这类世界是否无限可分的问题;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向人们提出了诸如电脑能否完全模拟人脑, 机器人能否像人一样有形象思维能力, 是否有感情和意志等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不断地探索、总结和概括现代科学提出的新问题, 才能促进其内容的日臻完善和发展。(换页)
二、科学进步促进了哲学方法及哲学研究方式的转换
(一)科学进步决定哲学方法的发展
古代的科学水平极其低下, 物质技术手段也极为落后, 这就决定了当时的科学认识方法具有直观性、朴素性和猜测性。这种方法限制了人们对事物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
近代科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 经典力学是当时最为显著的成果,对整个科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时科学中所运用的实验研究方法, 实质上是一种单纯的典型分析方法, 这种方法就决定了近代唯物主义哲学方法的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近代科学研究中的典型化分析方法也明显带有孤立性、静止性和片面性等历史局限性。这种方法对于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在某些方面也给人类的社会实践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现代科学整体化趋势, 使不同的学科之间彼此渗透, 产生了一系列边缘学科、综合学科和横断学科, 科学的这种性质及与之相联系的系统方法、信息方法、控制方法, 就决定了现代哲学方法, 带有一定的经验性、模糊性和有限性等特点。总之, 科学方法的功能决定了哲学方法的功能, 而科学方法的历史局限性必然使哲学方法带有其历史局限性。(换页)
(二)科学进步决定哲学研究方式的转换
随着现代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日益加强, 出现了社会科学数学化的新趋势, 从而引起哲学研究方式从传统的定性研究向定量研究发展。马克思指出: “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 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实践证明: 把数学运用于各门科学, 不仅可以大大提高社会科学研究的质量和效率, 而且是社会科学实现手段现代化, 增强社会科学研究实用性的重要途径。
目前, 关于哲学数学化的问题争论较大, 在这一研究领域中出现了两种倾向: 一是否认哲学数学化。这种观点认为, 哲学具有最高的抽象性、概括性和启迪性, 哲学语言不能完全精确化, 它必须借助深厚有力的语言来表达, 如果将哲学数学化、精确化, 就会混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二是夸大哲学数学化, 抛弃了辩证法。加拿大籍理论物理学家、哲学家马里奥.邦格主张: “几乎任何哲学----都可以使之精确化和明晰化, 即能够借助逻辑和数学概念重新加以表达。” 上述两种观点都有其片面性。诚然, 哲学思维不可能完全以数理逻辑和数学中某些表述的标准来衡量, 哲学的结论一般地不被完全量化, 但哲学语言及结论并不完全排斥精确化。哲学数学化的特点在于: 将数学的量变关系及数学的分析方法引入哲学, 使人们能够更深刻地揭示事物的内在矛盾, 更全面把握事物的本质。
总的来说,我们经过探讨认为,哲学与科学是统一的整体,他们密不可分。如果把人类的智慧与知识比作一棵树,那么哲学就树根,科学就是树枝。正确认识他们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思想境界,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
第二篇:马原课哲学部分论文参考题目
2009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哲学部分论文参考题目
(本题目仅供参考,各位老师可根据各班具体情况自主决定选题;要求各位老师对学生提出比较正规的论文规范,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语、注释都要有)
1、驳斥“马克思主义过时论”
2、从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论证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
3、试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
4、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分析 “以人为本”的思想。
5、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观点分析当前中国社会迷信的根源
6、古希腊“哲学”一词的含义是“爱智慧”,你认为什么样的哲学才能让人真正爱智慧。
7、世界上究竟有没有“终极真理”,所谓“普世价值”是不是终极真理。
8、以自然科学某学科的内容或发展史为例阐述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9、以大学生学习的实践过程为例谈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0、以名人的成长历程为例谈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
11、以名人的成名过程简析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的相互关系。
12、用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阐述某件当前重大时事。
13、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说明意识对人的心理与生理活动的调节。
14、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说明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的关系。
15、以著名人物的奋斗历程为例阐释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
系。
16、当前应当怎样正确和评价“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的命题?
17、以宜宾或某地区的具体情况和发展状况为例讨论:为什么发展要“因地制宜”和“因人制宜”?
18、任选社会意识的一种,从哲学角度阐释其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性。
19、任选社会职业的一种,从哲学角度阐释其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性。
20、任选一种当前的热门社会现象,从哲学角度阐释其存在的原因,做出评价,并提出解决方法。
第三篇:马原课哲学部分论文参考题目
2010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哲学部分论文参考题目
(本题目仅供参考,论文规范键词、引:摘要、关言、正文、结语、注释都要有;文章字数文科生2500字以上,理工科学生2000字。)
1、驳斥“马克思主义过时论”
2、从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论证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
3、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分析 “以人为本”的思想。
4、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观点分析当前中国社会迷信的根源
5、世界上究竟有没有“终极真理”,所谓“普世价值”是不是终极真理。
6、以自然科学某学科的内容或发展史为例阐述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7、以大学生学习的实践过程为例谈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8、以名人的成长历程为例谈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
9、以名人的成名过程简析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的相互关系。
10、用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阐述某件当前重大时事。
11、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说明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的关系。
12、以著名人物的奋斗历程为例阐释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13、当前应当怎样正确和评价“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的命题?
14、以宜宾或某地区的具体情况和发展状况为例讨论:为什么发展要“因地制宜”和“因人制宜”?
15、任选社会意识的一种,从哲学角度阐释其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性。
16、任选社会职业的一种,从哲学角度阐释其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性。
17、任选一种当前的热门社会现象,从哲学角度阐释其存在的原因,做出评价,并提出解决方法。
18、论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第四篇:政治马原哲学篇
一、以实践为基础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原理
1.基础:人与自然的矛盾反映人的实践水平①如何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人类实践方式和水平的反映。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注定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在我国现代化的社会发展进程中,以限制生产轰动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是不现实的。但传统的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的实践方式和水平已经不适应客观实际,必须根据新的情况改变我们的实践方式。
2.原因:人与自然的矛盾源自实践方式不当 ②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矛盾是由于人类实践活动方式不当造成的。在生产和生活中对于自界形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人类发展生产和提高生活水平的活动并不必然违背客观规律。关键是在人的活动中采取正确的活动方式,尽量的避免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
3.方法:转变实践方式遵循自然规律 ③必须转变实践活动方式,合理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自然界的活动属于物质运动,自然界的物质运动与社会性质的物质活动都是物质的运动形式,都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实践活动的规律与物质运动的规律是一致的。违背自然规律的实践活动必然导致自然的报复,而遵循自然规律的实践则导致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4.意义:正确的实践方式是贯彻科学发展观
二、普遍联系的方法论意义原理
1.万事万物有联系,客观世界是整体(原理)①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来奶昔的一个成分或环节。普遍联系是客观世界自身固有的总特征,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万事万物都统一于物质。但统一的物质世界绝不是铁板一块,而是包含着数不清的层次和要素,它们之间持续地发生着相互作用。这种事物之间、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就是“联系”。联系实质上是物质世界统一性的体现。
2.联系观点来分析,自然社会与经济(分析)②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运用联系的观点去分析问题正确地处理和协调经济规律、社会规律、自然规律的关系。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着经济、社会、自
然环境的三重制约,这三重制约是相互联系着的。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有联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有联系。经济增长并不等于社会发展,社会发展有可能带来环境生态压力。处理失当则恶性循环,导致生态失衡,从而造成三重困境,这是全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3.生态文明要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意义)③人类走入三重困境的原因并不在于自然界,而在于人自身。
在经济和社会的关系上,只见经济效益,忽视社会发展,在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上,只见人类社会,忽视自然环境,使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逐渐失衡,无法保持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自然承载力的相互协调,走上一条不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找到了走入困境的原因,也就明确了摆脱困境的出路,走出困境的关键在于协调好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关系。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补:最美人物 正能量 ①万事万物有联系,相互作用鼓正气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是只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事物的相互联系即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运动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发展是指前进上升的运动变化。把握唯物辩证法的联系和发展观点,需要在运动变化的多样性中看到总体的方向性,需要在事物的量变中看到质变。要从“最美人物”的先进事迹中看到正能量传递,看到一个个最美盆景连接成最美风景,形成好人好报正效应,唱响中华民族正气歌。
②新生事物不可拒,社会进步势所趋 新生事物不可战胜,是指由世界发展的辩证本性所决定的新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的历史趋势。与旧事物相比,新事物在形式上更高级,内容上更丰富。新事物符合历史的前进方向。
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是先进社会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反映着社会进步的要求,因而必然战胜旧事物。在社会变更发展时期,新事物战胜旧事物表现得特别明显,对于创新发展与时俱进具有重要意义。
三、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
辩证认识的实质:方法论意义 万物有矛盾,对立又统一 二者性相反,却是同根基 只见一方面,片面单打一 二者皆把握,具体做分析 思维有规律,万能解难题
四、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推动事物发展原理
矛盾的基本作用:推动事物的发展
同一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
a、双方统一,形成关系(从结构角度)b、相互吸取,相互利用(从机制角度)c、相互贯通,构成发展(从结果角度)
斗争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 促进量变实现质变; 同一斗争相反相成; 对立统一相辅相成;
补:内因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内因是依据,外因是条件 外因有作用,必经内因起
五、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矛盾普遍性——矛盾处处在,矛盾时时有
矛盾特殊性——不同矛盾有差异,不同阶段有区别;不同方面有特点,解决形式有多种
六、两点论重点论相统一原理
①矛盾发展不平衡性原理 矛盾之间分主次 矛盾内部分方面 ②两点论重点论原理
一物有两点,不可持一端 两点抓重点,不可等量观
七、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原理
⑴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的必要性
感性有局限,理性方全面;若要见本质,飞跃必实现
感性认识具有直接性和具体性的特点,既有可靠性,也有局限性。感性认识的局限性。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在于它只反映了事物的现象、各个片面和外部联系。而认识的任务却要求把握事物的全质、全体和内部联系,这是认识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个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必须要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
⑵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的过程
现象引感觉,反复生突变;飞跃出理性;本质脑中现
在实践过程中,人们开始只是看到现象,事物的片面,在头脑中形成印象级这些印象间的大概的外部的联系,这是感性认识阶段,还不能形成深刻的概念,作出合乎逻辑的结论。随着社会实践的继续,某些东西会反复多次引起感觉和印象,这就会使现象之间的联系在大脑中呈现出来。达到一定程度,认识就会发生一个突变,即飞跃,产生理性认识,把握事物现象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⑶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的条件
感性材料尽量获,丰富真实感受多;抽象思维充分用;去粗取精来概括
a、尽量获取理性材料通过直接观察和亲身感受,接触大量生动的现象,尽可能充分地获取丰富而真实的原始资料,在现象的重复中深化认识,吧现象作为入门的向导,这是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
b、充分运用抽象思维在获取大量丰富现象的基础上,对感性材料进行取舍印证,对原始材料进行梳理概括,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深入进行思维加工,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透过现象揭示本质。草能讲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八、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原理(梅兰芳题)
1)为什么“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总是难免的”?
人皆有过非圣贤,矛盾存于主客间;真理谬误皆认识,主客相符来判断
任何人都有可能放错误的认识论根源在于认识和实践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的主观与客观的矛盾。真理与谬误的联系在于它们都同样基于主管和客观的矛盾,二者的根本区别也全在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相符合,符合就是真理,不符合就是谬误。
2)梅兰芳为什么能“吧险些造成舞台事故的错误”变为成功的“经典之作”? a、真理谬误本同源,范围调整可转换
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客观原因。在客观上,正确和错误,即认识论意义上的真理与错误,都是人的主观对客观的认识。二者相互区别又相互转化。真理向谬误转化是范围或过程上的转化谬误向真理的转化亦然。梅兰芳的表演违背客观实际导致了失误,而他随机应变,把“原来的一戳变成了一戳、一扶和一推,更淋漓尽致的表现了白娘子对许仙爱恨交织的复杂心情。”通过这个调整,使主客观相违背转化为新的主客观相符合。
b、杰出主体非等闲,败中取胜成经典
梅兰芳败中取胜,“错成经典”的另一方面原因在于主题。错误转化为正确,谬误转化为真理是有条件的。其中最重要的是主体的条件。梅兰芳不是普通演员,而是京剧表演大师,深谙京剧艺术精髓,洞悉舞台表演规律,具有非同一般的主体水平,因此在出现失误的情况下,能够充分发挥出极为高超的主体能力。所以,不但可以化险为夷,而且能够败中取胜,“错成经典”,化腐朽为神奇。
3)当我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出现失误或失败该怎样对待和处理? 自如应对开放性,理论解答相一贯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由于主客观矛盾的普遍性,在认识和实践中错误和失败是不可避免的。正确与错误、成功与失败本身相伴而生,它们对立统一,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错误可以向正确转化,失败往往是成功之母。问题不在于是否出现错误和失败,而是在于怎样对待它。
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原理
1)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真理有本性主客相符合 若只持一端真伪无从验 实践是桥梁恰将主客联 主观变客观结果验开端 逻辑作补充标准唯实践
2)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实践验真理绝对不可翻 真理有过程相对见发展
十、价值评价的原理 道旁梨
价值有用是个宝
第一,从价值范畴看,“道旁梨该不该摘”正是一个价值问题。价值是指客体对于 主体的有用性。本题中,梨是客体,许衡等人是主体。再天热口渴难耐时,梨有止渴的 效用,因此,是有价值的客体。
客观属性东西好 主体需要用得着
第二,从价值特性看,价值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体性,在一个现实的价值关系 中,二者必须同时具备,否则价值关系不能成立。题目中的“道旁梨”显然具备了价值 的客观性,故“众人争相摘梨解渴”,但“唯独许衡不为所动”,这是因为许衡不具有摘的’“道旁梨”的主体性。
价值评价角度怪 客观却比主观赖 评价对象是关系 主体好恶来统帅
第三,从价值评价来看,价值评价不同于真理标准,评价对象并不是客观本身,而 是客体有用性对主体的意义。价值评价的主要依据并不是客体属性,而是主体的价值取 向。因此,价值观的不同,限时出主题价值取向上的不同层面。许衡与同行众人面对道 旁梨该不该摘的不同表现,正说明了这一点。正视客观性坚守主体性
第四,关键在于如何解读“梨无主”而“心有主”,并由此导出正确的价值观念。所谓“梨无主”是指作为价值客体的梨所具有的客体属性,所谓“心有主”是指作为价 值主体的人所确立的价值标准。许衡作为价值主体的值得称道之处正是在于,面对众人 都争相吃梨解渴,他却不为所动,坚守“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的价值信念。正视 客观性,坚守主观性,超越自我价值,尊重社会价值,正确地处理了价值的客观性和主 体性的关系,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
《史纲》和《毛中特》人物及著作和重要观点
疯狂的石头石磊 发布于2014年10月1日 21:49
1、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地理大全》,编成《四洲志》一书。书中叙述了世界五大洲30多个国家的地理、历史。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本具体介绍世界各国情况的著作
2、魏源 《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
3、郑观应《盛世危言》——提出大力发展民族工商业,同西方国家进行“商战”,设立议院,实行“君民共主”制度主张。
4、严复《救亡决论》——响亮地喊出了“救亡”的口号。在甲午战争后,翻译了《天演论》。他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为这种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提供了理论根据。激发人们的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
5、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运动,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但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
6、洪仁玕:提出了一个统筹全局的改革方案——《资政新篇》,《资政新篇》是一个具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不是农民战争实践的直接产物,没有涉及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因而缺乏实现的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
7、冯桂芬:最先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作出比较完整表述。他在《校邠庐抗议》一书中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这个思想后来被进一步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8、洋务派代表:李鸿章、奕、曾国藩、左宗棠。他们主张开展洋务运动,主张引进、仿造西方的武器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办近代企业、兴办洋务。
9、维新派代表: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他们开展了一系列宣传维新的活动:第一、向皇帝上书。第二、著书立说。康有为编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梁启超编写《变法通议》;谭嗣同编写《仁学》。第三、介绍外国变法的经验和教训。康有为向光绪皇帝进呈了《日本变政考》、《俄彼德变政记》、《波兰分灭记》。第四、办学会。影响较大的学会有强学会、南学会、保国会等。第五、设学堂。重要的学堂有广州万木草堂、长沙时务学堂等。他们还向光绪皇帝建议设立京师大学堂。第六、办报纸。影响较大的报纸有梁启超任主笔的上海《时务报》、严复主办的天津《国闻报》以及湖南的《湘报》等。
10、革命派代表:章炳麟、邹容、陈天华。章炳麟发表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歌颂革命为“启迪民智,除旧布新”的良药。邹容写了《革命军》,以“革命军中马前卒”的名义,号召人民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陈天华写了《警世钟》、《猛回头》号召人民奋起革命,推翻清政府这个“洋人的朝廷”。
11、在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李大钊。《法俄革命之比较观》一文,向中国人民第一次正确地阐述了十月革命的性质。《庶民的胜利》、《Bolshevism的胜利》欢呼“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地把马克思主义称为“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李大钊指出,社会主义的理想,遂发生共性与特性结合的一种新制度,故中国将来发生之时,必与英、德、俄……有异”。李大钊主张知识分子“向农村去”、“到民间去”。这表明,李大钊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12、蔡和森强调必须首先要建立共产党,作为革命运动的发起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
13、陈独秀:发起新文化运动。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1920年8月,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在上海建立,陈独秀为书记。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大会推举陈独秀为书记。大革命时期,陈独秀犯了右倾主义错误,提出“二次革命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需要有一个资本主义的过渡阶段。导致国民大革命失败,丧失了革命的有利时机。
14、王明:“左”倾教条主义代表,提出“毕其功于一役”、“一次革命论”、“搞无间断的革命”给中国革命造成巨大损失。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丧失了革命的有生力量。
15、张学良:1928年宣布东北易帜,北洋军阀统治结束(1912——1928)。1936年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
16、毛泽东:中国共产党人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一次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探讨,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的开始。
第一、萌芽时期著作(国民大革命时期)
(1)1926年9月《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提出“农民问题乃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2)1925年12月《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1926年《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3)1929年12月《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针对党和红军中存在的种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及其危害,提出了思想建党的原则,强调党员不但要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要经常注意用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提出要“教育党员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党员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去作政治形势的分析和阶级势力的估量,以代替主观主义的分析和估量”,“使党员注意社会经济的调查和研究,由此来决定斗争的策略和工作的方法。”
第二、开始形成时期著作(土地革命时期)
(1)1928年10月《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1928年11月《井冈山的斗争》:明确地指出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革命,以军事发展暴动,是一种特征;同时还科学地阐述了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与根据地建设这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分析了处于白色政权包围环境中,农村革命根据地政权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2)1930年1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篇文章回答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初步形成以乡村为中心,先在农村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待条件成熟时再夺取全国政权的思想。提出了党把工作重心有城市转入乡村。
(3)1930年5月《反对本本主义》:是党内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文献。第一次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第一次提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标志党“独立自主”思想的初步形成。基本形成了包含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基本思想。基本形成了明确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第三、成熟时期著作(抗日战争时期)
(1)1937年7月至8月《实践论》、《矛盾论》:揭露和批评了党内主观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错误,深入论证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地阐述了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奠定理论基础。(2)1938年5月至6月《论持久战》:第一、科学地预测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即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其中,战略相持阶段,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最关键的阶段。第二、批判了“亡国论”和“速胜论”。第三、分析了中日双方矛盾的四个特点。一方面,日本是强国,中国是弱国,强国弱国的对比,决定了抗日战争只能是持久战。另一方面,日本是小国,发动的是退步的、野蛮的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失道寡助;而中国是大国,进行的是进步的、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得道多助。(3)1938年11月《论新阶段》: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作了《论新阶段》的报告,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4)1939年10月《〈共产党人〉发刊词》:第一次明确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问题,第一次把党的建设称为“伟大的工程”。第一次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提出党在革命中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作出了党的建设“同党的政治路线密切地联系着”的著名论断。第一次提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指出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中国革命的两个武器,党组织是掌握这两个武器的英勇战士。(5)1939年12月《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两个科学概念。第一次全面系统论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问题,提出革命对象、革命动力;强调认清中国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依据”。第一次提出“所谓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就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6)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中的主要著作: 1941年5月《改造我们的学习》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1942年2月《整顿党的作风》、1942年2月《反对党八股》。整风运动在全党范围普遍展开。
延安整风运动的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其中心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延安整风运动的方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
(7)1940年1月《新民主主义论》:指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论述了“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政体。
(8)1945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第一次概括了我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提出了生产力标准:“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提出废除国民党***,建立由各党各派组成“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第四、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
(一)解放战争时期
(1)1947年12月《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①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②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③保护民族工商业;④提出土改中必须注意的两个原则:一是必须满足贫农雇农的要求;二是必须坚决地团结中农,不要损害中农的利益。
(2)1948年4月《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第一次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第一次把官僚资本主义、官僚资产阶级列为中国革命的对象和敌人,第一次有了“三大对象、三座大山、三大敌人”的说法。第一次提出土地改革的总路线:“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3)1949年3月《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说明在全国胜利局面下,党的工作中心必须由乡村转到城市,必须把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党的中心任务。估计了中国人民民主革命胜利后国内外的阶级斗争的新形势,提醒全党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警惕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
(4)1949年6月《论人民民主专政》:完整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科学阐明新中国国家政权的性质及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与相互关系,进一步完善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总结中国民主革命胜利基本经验,“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指出“我们现在的方针是节制资本主义,而不是消灭资本主义”。提出新中国在外交上必须实行一边倒,即倒向社会主义一边。
(二)新中国成立后
(1)1956年4月《论十大关系》:毛泽东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主要内容有:第一、提出了“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第二、提出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第三、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提出向外国学习的口号。第四、文化建设的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论十大关系》是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的标志,成为全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声。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经济方面(这是主要的)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导方针,为中共八大的召开作了理论准备。
(2)1957年2月《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阐明社会主义社会的重大理论问题。主要内容有:第一、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矛盾。第二、明确提出了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第三、提出了两类社会矛盾的学说,阐明了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方针和方法。主要有:在政治思想领域,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在物质利益分配方面,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对科学文化领域里的矛盾,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对于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矛盾,实行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前提下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第四、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17、陈云:在中共八大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即: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计划生产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生产为补充;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为补充。这个思想成为突破传统观念、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经济体制的重要步骤。
18、周恩来: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系统地提出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经过1955年的万隆会议为许多亚洲国家所接受。1956年,周恩来代表党中央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1963年,周恩来将我们党的一系列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政策和主张归纳为“一纲四目”,“一纲”即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
19、刘少奇:1945年在中共七大作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正式提出毛泽东思想并写进党章。
20、邓小平: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成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在邓小平同志指导下,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提法,确定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之作。
1978年12月邓小平发表的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被称为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1992年年初邓小平发表的南方谈话,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宣言书。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的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21、江泽民:当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国内外形势和党的历史方位的变化,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如何建党的问题,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2、胡锦涛: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深刻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将其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23、习近平: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集中全党智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作出一系列新的阐述,提出许多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形成了一系列最新成果,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奋斗目标提供了基本遵循。
第五篇:马原论文 关于医患关系纠纷的哲学思考
期中作业:关于医患关系的哲学思考
关于医患关系的哲学思考
外国语学院 于海洋
外国语学院 于海洋 期中作业:关于医患关系的哲学思考
关于医患关系的哲学思考
2013年10月25日8时27分,连恩青闯入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楼5层的耳鼻咽喉科诊室。与正在接诊的主任医师王云杰短暂争执后,他猛然拿出榔头狠狠敲向王云杰头部,并用30厘米长的匕首连刺王云杰数刀,致其死亡。5分钟内,他继续用匕首捅伤耳鼻咽喉科门诊医生王伟杰、CT室医生江晓勇,最终被保安制服在CT室内。这场医患矛盾演变的悲剧,引爆了医疗卫生界长期压抑的情绪。i然而,“10·25”温岭袭医事件只是众多医患暴力冲突的冰山一角。温岭案发前的10月17日,多名患者家属打砸上海中西药大学附属某医院;27日,南昌市第一医院女护士被持刀歹徒挟持„„仅10天时间,全国连续发生6起患者伤医事件。10月28日,数百名身穿白大褂、面带口罩的各地医生、护士聚集在温岭一院,呼吁关注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问题。中国医卫界四大组织——中国医师协会、中华医学会、中国医院协会和中国卫生法学会联合发出声明,强烈谴责针对医务人员的暴力行为,呼吁社会对医疗暴力“零容忍”。10月31日,公安部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公安机关依法严厉打击各种侵害医务人员的违法犯罪行为。同日,李克强总理对温岭杀医事件做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维护医疗秩序。
医患纠纷层出不穷,想要缓和医患关系,就需要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的观念来正视医患关系。医患关系贯穿于医疗的全过程,它是随着医疗事件的发生而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医生和患者构成了一对矛盾是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矛盾反映了事物内部和实物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从矛盾的同一性来看,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双方互为存在的前提,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条件,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从矛盾的斗争性来看,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矛盾的这两种属性要求我们坚持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来正确看待医患关系。医生和患者的同一性是确保医院正常运转的前提条件,医生与患者二者相互依存,医生以行医为职业,患者以看病解决问题,双方有着共同的目标,就是与疾病作斗争。改善如今紧张的医患关系,很大程度取决于医生与患者对彼此同一性的认同。只有当双方都能够正确认识到彼此是相 i 参考人民日报相关报道 外国语学院 于海洋 期中作业:关于医患关系的哲学思考
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的,主动自发地做到相互体谅,医患关系才能有效得到缓和。医生与患者的对立表现在二者的身份不同。二者在医疗的全过程中,一方有问题需要解决,一方负责解决问题。站在不同的角度上,二者自然而然会产生纠纷。医疗的过程只是医生的工作,但这是患者全部的希望,双方不同的身份造成对同一事物不同的认识。如果医生与患者不能在对待治疗的重要性上持有相同的态度,纠纷无法避免。同样,患者对医生怀有过高的期待,超越了一般事实,将自己的情感期许全部强加于医生,也是造成医患纠纷,乃至袭医案的重要原因。
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发展。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矛盾的同一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引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在各自得到发展;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趋势。因此,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类似医患关系的矛盾时,我们应该妥善解决,注重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创造一切条件,使矛盾向好的一面转化,防止矛盾激化。患者来到医院求医,最大的心愿无非是把病治好。可医生也不过是平凡的芸芸众生之一,也会有知识盲点,遇到些疾病非己所长,已经尽力仍无法使患者药到病除,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在温岭袭医案中,患者连恩青自己感觉手术没有解决自己的病痛反而加深了自己的病痛,对于医院和医生产生了极大的不信任。不相信医院的检查结果,一味的职责医生,甚至是有意图的将医生杀害。该事例中,矛盾非但没有向好的方面转化,反而激化,产生了无法逆转的悲惨结局。患者连恩青忽视了矛盾双方的同一性,阻碍了事物的发展,即阻碍了自己的治疗过程。医患矛盾是可以向好的方向转化的,医生患者保持友好的关系,使患者在融洽的氛围中得到治疗。在一定的条件下,医患纠纷能够顺利地解决。医生方面提出积极有建设性的建议,患者方面理解医学的局限性,双面完全可以避免矛盾激化。矛盾一旦激化,对医患双方都没有好处。
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展现出和谐状态。而和谐的本质旧爱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促成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可谓当今的医患关系处于一种极不和外国语学院 于海洋 期中作业:关于医患关系的哲学思考
谐的状态,让我们来审视一下造成医患纠纷的几个因素。首先是社会因素。政府财政投入不到位,医疗水平发展缓慢,医疗结果受限制,无论对于医生还是患者,矛盾的双方都共同处于被动位置。第二点是医疗保险制度不健全。虽然国家在大力建设医疗保障体系,绝大部分的医疗费用都是有患者个人承担的。这种形势造成患者对医院怀有极高的期待,甚至有相当大一部分人是倾家荡产去看病。一旦治疗的结果达不到患者的预想,患方在精神上和经济上难以承受这巨大压力,患者及其家属会因“人财两空”而迁怒于医方,从而引发暴力事件,产生医闹、袭医等事故,激化医患冲突。第三点是社会法制的不完善。我国对医疗纠纷处理的相关法律规定,不管是维护患者利益的法律,还是维护医生权利的法律都非常不健全,导致了时常发生的医疗纠纷的不当处理。医院和医生方面,对经济效益的热衷与追求也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不可忽视的因素。医院原本以“以人为本”,“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却转变成了以经济利益为一切指标的观念。一些医护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低,在服务过程中态度生硬,医患冲突一触即发。患者方面,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疾病治疗效果抱有很高的期望。但是对医疗诊疗工作,医学知识和医疗风险了解的缺乏和造成患者内心期望与实际医疗效果存在落差,一旦出现不理想的治疗效果,即可诱发医疗纠纷。某些新闻媒体的不当渲染造成患者对医生信任的缺失,使其本能地对每一个医学程序都怀着不信任的态度,这种怀疑不仅影响到了治疗本身,而且左右着患者处理个人期望与治疗结果的态度。ii在这几点因素的影响下,该如何缓解医患纠纷,使其达到和谐的状态呢?想要使医患纠纷转化为医患间和谐的关系,那就需要医生与患者间的平衡、协调、合作。作为医生,首要任务是培养自己良好的职业道德。“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是作为医生所应努力做到的。医生更应该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及时了解患者情绪上的变化,及时给予安慰和帮助。医学不应过多牵扯经济因素,医生应该注重个人的职业操守。作为患者,不应一味指责医生,也应该去体谅医生。患者的理解和包容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医患关系和谐与否,涉及医患双方,单靠医护人员的努力是不够的,这就需要患者能够全面正确地理解医生这一职业。一些患者以为进了医院就等于进了保险箱,认为既然医院是治病的,那么治不好病,当然就是医院和医生的错。其实,医生不是万能的,不是什么病都能治的,对一些疑难杂症,在某种情况下,医生
ii 参考书目: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医患关系思考与对策》
外国语学院 于海洋 期中作业:关于医患关系的哲学思考
也是有心无力。因此,有些时候,医生需要患者更多的理解和包容。不少患者看待医院、医生,常常是只看重结果不看过程,尤其是缺乏承担风险的意识,对医疗效果的期望值过高,甚至超出了当前的医疗技术水平,不少医疗纠纷就是因此而起的。其实,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机体,在手术过程中以及手术之后,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这与医生的医术和责任心无关。患者对此缺乏认识,就会和医生产生矛盾。只有社会对医护职业的艰辛、繁重和高风险性给予充分理解,只有医患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相互依存,才能真正实现和谐的医患关系。
当我们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来来审视医患关系,发现双方的纠纷并非无法解决。用科学的方法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医患纠纷定能得到确实的改善!
外国语学院 于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