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概念总结

时间:2019-05-12 02:47: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概念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概念总结》。

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概念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概念

1,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2,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3,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2,是“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事的关系是怎样何者第二性问题。○的”?即思维能否认识和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含义: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唯心之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5,物质的概念及特征:

1,概念: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不,它○

2,特征:物质的唯一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6,实践的三特征、三实践 特征: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实践是社会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实践: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

7,联系与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1,2,8,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辩证法: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形而上学:机械的孤立静止的格列僵化的。

9,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原因:

发展的实质: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就新生事物与环境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原因: ○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之所以旧,是因为它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不适应

2,就新事物与旧事物而言,新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事物是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10,对立统一规律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意义:

1,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及矛盾的个性。○2,矛盾的A,原理:○

3,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4,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性的个性。○1,是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B,方法论意义:○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11,质变和量变的区别和辩证关系:

区别: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

1,量变是质变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辩证关系:○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的必要准备,○12,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1,必须尊重客观规律,○2,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3,○

4,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5,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本途径,○13,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2,实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性作用:○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唯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一标准。

14,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概念及特征:

1,感性认识:概念: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2,特点:感性认识仍然是“生动的直观”,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直接性是其突出的特点。○理性认识:概念: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特点: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具有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它以反映事物的本质为内容,因而是深刻的。

15,真理的客观性:

1,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2,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3,真理的客观性原理,○

4,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反映论的一般原理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真理的一元性。

16,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原因:1,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2,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17,唯心史观与唯物史观:

1,唯心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

2,唯物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中的决定作用,○史观:马克思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科学的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创立了唯物史观,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18,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

2,社会意识:社会意识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19,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20,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及方法论:

1,原理: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b,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c,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d,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2,方法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历史条件的制约,○(在我国的民主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历史观,创造性地提出了党的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21,商品的二因素及其处在表现形式:

1,二因素: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a,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b,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

2,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现形式,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着,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22,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23,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1,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以价值○

2,作用:a,自发地调节生产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b,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24,可变资本与不可变资本划分的依据: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与不可变资本。25,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力,劳动时间的组成部分:剩余劳动时间和必要劳动时间。26,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27,资本积累的概念及其本质:

1,概念: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的学说是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富两极分化的原因,揭示了资本主义失业现象的本质,深刻地阐明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走2,本质:就是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向灭亡的历史命运。○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28,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2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 1,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企业,○2,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3,是国家通过○

4,是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30,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动因:

1,表现:a,生产的全球化,b,贸易的全球化,c,金融的全球化,○2,动因:a,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b,跨国公司的发展,c,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提供了适宜的体制环境和政策条件,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31,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2,劳动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3,社会阶层,阶级○4,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5,政治制度的变化 结构的变化,○32,社会主义从理论到飞跃,实现途径是什么:

1,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是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的,○2,从理论上说,无○

3,马克思产阶级有暴力的与和平的两种形式,其中,暴力革命是主要的基本的形式,○主义在强调暴力革命这一主要的基本形式的同时,也并不完全排除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

33,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及目标:

1,实质:就是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2,目标:是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

34,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必然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原因): 1,○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2,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3,时代点,○

4,所以我们要探和实践的不断的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索一条符合我们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35,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3,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大提高,○

1,物质生产劳动○2,处理社会关系.○3,科学实验.36,人类实践的具体形式:○37,货币转换为资本的前提:

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以后,在消费它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收回他在购买这种商品时支付的价值,还能得到一个增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而一旦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货币也就成了资本。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习心得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习心得

通过暑期两个月在家对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的学习,我对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体会如下。

第一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入学习

生长在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学马列、讲马列已经好多年,但是今天,对于“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这个问题却有了更为鲜明的认识。

经常的,我们会在书本中看到,甚至自己也会这么写——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行动指南,是共产主义者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但毋庸讳言的是,我们都曾经在心里默默地问过为什么——它凭什么就成为行动指南了?它到底要把我们指向哪里?它因为什么而能量强大?它又能把我们推多远呢?——不能不说,那时的我们在认识上还没有找到马克思主义的根,马克思主义更没有在我们的思想意识中扎根。我们学过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理解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解决好问题,但是面对实践中的种种问题,我依然困惑不已

经过暑期的学习,我的思想有所不同了。当然,我依然不敢说自己已经成为一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但是值得欣慰的是,通过集中学习,我找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落脚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本质。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马克思主义从19世纪诞生至今的一个半世纪里,世界发生了剧烈和深刻的变动,特别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但是马克思主义却没有被人遗忘,甚至还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因为“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而被资本主义国家作为异己铲除,反而被饶有兴趣地进行研究。1500年的历史已经替马克思主义表白了,它不是向世人许诺天堂的《圣经》,而是揭示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它不是用来聊以慰藉心灵空虚的幻想,而是用来指导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

中国近一个世纪的革命与建设探索过程又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挥洒得淋漓尽致,成为活生生的教材。当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时候,便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战略思想,及时制定符合国情和人民愿望的路线方针政策,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抗日战争时期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确主张,新中国成立后制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改革开放时期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理论、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等等,最终使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均日渐丰富起来。但是,当我们急于求成,坚信“人定胜天”,将马克思主义别在胸前的时候,国民经济比重严重失调,生产资料严重浪费,人民生活水平严重下降。

所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武器的前提是它的科学性,这是由历史和实践作为作证的。

所以,满怀科学精神地去学习马克思主义,才能毫无畏惧地去实践马克思主义,才能始终保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才能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事实求是和为人民服务都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真”的本质,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善”的本质。当我们满怀科学精神,一往无前地去追求马克思主义的“真”、“善”本质时,一幅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美”的画卷就俨然打开了。我想就此与大家共勉,为早日绘成这幅美丽的画卷而勇敢的追求真理!

第二 对毛泽东思想的贯彻理解

毛泽东思想是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提出来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发展的理论,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实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毛泽东思想正是在这个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科学体系,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列宁主义。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一系列独创性的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指导思想,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通过暑期的学习,对毛泽东思想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毛泽东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中国近代以来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对中华民族的理论贡献是巨大的。毛泽东思想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从而“把我国民族的思想水平提到了从来未有的合理的高度。”可以说,在中国有了毛泽东思想,才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了毛泽东领导全党带领全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才有今天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和国家的强大辉煌。

在中国,不仅毛泽东思想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而且毛泽东的伟大品格也具有动人的感染力。毛泽东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为了革命成功,他苦苦探索,呕心沥血,坚持真理,不畏强权。他为国家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永远激励后人为创造祖国的美好前程而奋斗。他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高超领导艺术,永远是各级领导干部领导现代化建设的楷模。

二、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真理光辉

首先,实事求是着眼于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必须联系实际。毛泽东正是在对中国革命实践深入研究中,在同王明等“左、右”倾教条主义斗争中创立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其次,实事求是的根本点是要从对客观实际的研究中找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正是在这样的基点上,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在实事求是基础上增加了解放思想的内容,丰富了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内涵。第三,实事求是的本质要求不断创新。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本身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创新的结果。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如果说毛泽东当年提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主要着眼于反对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邓小平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主要着眼于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那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体现的与时俱进思想路线,主要着眼于面对新世纪、新形势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点强调“立”。无论是解放思想还是与时俱进,最终都要达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统一的实事求是的本质要求。这就是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真理的光辉。

三、毛泽东群众工作思想永放光芒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到党的全部活动中,提出了党的群众工作思想。实践表明,只有把群众真正发动起来、组织起来,切实做好群众工作,我们党才有力量。正是在毛泽东群众工作思想的指引下,我们才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毛泽东群众工作思想的理论依据。毛泽东十分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国家主人的位置上。他一再强调,“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创造历史的真正英雄。因此,他始终把相信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团结依靠群众的大多数来进行革命和建设放在战略和策略的高度上。

代表群众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群众工作思想的根本标志。毛泽东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他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他认为,共产党及其领导者能够给予人民的“就是组织人民、领导人民、帮助人民发展生产、增加他们的物质福利,并在这个基础上一步一步地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与文化程度”,切实做好关系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

四、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提出了具有重要理论价值的思想观点,为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了理论和思想上的准备。

提出了完整的科学的社会主义矛盾学说。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各种矛盾,但基本矛盾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有着本质的区别,主要是对抗性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进行调节,使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从而使社会主义制度得到不断地巩固和完善。

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和现代化思想。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后一个阶段比前一个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他还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目标进行了具体时间上的设想,即用几十年的时间把我国建成一个更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责任,坚持毛泽东思想就是坚持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方法。发展毛泽东思想,就是在坚持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基础上,运用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针对新时代出现的新情况,创造性地作出新分析、新判断和新结论。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坚持邓小平理论,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华民族精神支柱的毛泽东思想,永远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指路明灯。

第三 对邓小平理论的深沉品味

邓小平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邓小平把实事求是提高到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精髓的地位,这是一个新概括、新贡献。这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邓小平是当代中国思想解放运动的伟大导师。就是在他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不断解放思想的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邓小平理论。由于邓小平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使他在根本点上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想体系,始终没有丢弃“老祖宗”;才使他又没有局限于马克思主义书本上的条条框框,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新的“实事”中“求是”,进而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一系列新理论,从各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为全国人民的思想解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从根本上讲,就要牢牢把握邓小平理论精髓,坚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为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是我们观察一切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我们学习和掌握邓小平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就不可能完整准确地理解和贯彻邓小平理论。这就是我们为什么特别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联系自己的思想,转变世界观的道理所在。真正用邓小平理论武装了头脑,那你就不会把邓小平理论当作知识来看待,而是当作科学的思想武器来对待。那时你就会深刻地领会邓小平理论的真谛,自觉地把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信仰、信念,坚持不懈地去实践和实现它。这才是真正深入进去的境界。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在跨世纪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都要牢牢把握着这一精髓,始终不渝地坚持邓小平理论,并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这一理论,这是我们庄严的历史责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必然要求。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的总结和集体智慧的结晶,邓小平理论是伟大的一门学科,是我们党和全国人民的指导思想,作为新世纪的青年大学生,我们应该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通过这一次学习我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进步。我深刻地体会到时代赋予中青年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多么古老而又深刻的一句话。“青年一代的成长,是我们事业必定要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邓小平也将历史的重任放在了我们的肩上,因此,珍惜优越的条件努力学习,不断完善自我,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全面发展,我们义不容辞!面对新世纪带来的新挑战,新一代的青年更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行动指南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在先辈的鞭策下不断前进。

第三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感想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感想

我们生活于这么一个物质丰富而又多彩的时代,我们探讨主观与客观、存在与非存在、唯心与唯物。有人认为,世间因自身的存在而存在,亦有人认为,世间非人的存在而事先早已存在,并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使我们更加容易认识这个社会的内涵。

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在19世纪40年代,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历史和科学发展的必然产物。资本主义经济的高度发展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充分暴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

在当代中国,我们对马克思最好的纪念,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真理,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科学。它要对我国革命和建设发挥指导作用,就必须同我国国情和具体实践相结合,实现中国化。可以说,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进步,即中国能由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走上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大道,并使中华民族开始走向伟大复兴,都得益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理论创新,是一个基于实践的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我们要世世代代始终如一,坚持到底,使之继承和发扬,直至共产主义社会在中国完全实现。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考试试题(个人整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近现代史学习读本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P9 三(1)

1.马克思主义最基本得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

益。

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

检验和发展真理。

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界极大提高、每个人

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2.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及理论意义 P28 三(1)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这个定义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世界的可知性,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指出了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3.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唯物法的实质和核心 P28 三(2)

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

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第三,矛盾分析方法是我们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人们认识事物就是要认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的原因,而事物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因此,矛盾分析方法是我们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4.如何理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相互关系及其方法理论意义。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共性与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普遍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5.简述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P42 三(2)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的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的标准的唯一性。即离开了实践,再也没有另外的标准。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则是指时间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即任何时间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因而都具有一定的局限。

6.为什么说实践是驳斥不可知论的最有力的武器P42 三(3)

7.根据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辩证关系,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 P43 三(4)

(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辩证统一的.这种辩证统一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联结,不可分割,任何真理都有绝对性和相对性,是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第二,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绝对真理只能通过相对真理而存在,它是由相对真理构成的;而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 对真理的颗粒.真理是一个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发展过程.(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必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马克思主义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世界发展的普遍规 律,特别是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运动的普遍规律,并经过实践检验,这是不能被驳倒的,因而具有绝对性.所以,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 义,充分发挥它的指导作用.但是,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穷尽真理,它的一些个别原理和结论有其适用的特定条件和范围,随着条件的变化会被新的原理所代替.所 以,它又具有相对性.因此,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需要不断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概括新理论,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对待马克思主义的 正确态度,既要坚持,又要发展,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马克思是客观真理,又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对待马克思主义,我们必须做到坚持与创新的统一。

8.运用理论和时间关系的原理,说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着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P132 四(1)

(1)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是: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对理论具有决定作用;(3分)理论对实践具有能动作用,科学的理论能指导实践取得成功,错误的理论会把实践引向失败。(2)党中央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3)近几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纠正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今后只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使我国的发展成为惠及全体人民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9.运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说明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P61 三(3)

1、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它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两部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的重要一环,是实现高度民主、社会和谐的重要杠杆。(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说明)

2、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我们的立国之本。以改革开放为 手段的经济建设必须牢牢站在这个立国基石上,才能实现社会的科学发展,建设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联系实际进行阐述)

10.为什么说商品是实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P85 三(1)

1.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相互排斥,两者不可兼得。即商品生产者要求获得价值,就必须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消费者要得到使用价值,就必须支付商品的价值。2.其对立统一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资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中。

11.私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什么?为什么? P85 三(2)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贯穿商品经济发展过程的始终,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1.它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2.它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3.它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12.简述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的含义以及两者划分的依据和意义 P85 三(3)

13.简述货币与资本之间的主要区别P138 三(2)

货币在本质上是一种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具有一定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等职能。资本则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首先以货币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是货币本身并不一定就是资本。

作为资本的货币和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在流通的形式、性质和内容上,都是不同的。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流通,起点是商品,媒介是货币,终点则是满足自己需求的商品;而资本流通的起点则是货币,媒介是商品,终点则是增值了的货币。资本的流通,就是为了追逐剩余价值。

14.如何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和实质P101 三(2)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产生资料在更大范围内被支配,从而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2.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3.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即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垄断资本主义对内通过“参与制”和“个人联合”谋求从经济到政治对整个国家的统治;对外运用经济的、政治的甚至战争的手段进行扩张,谋求对整个世界经济和政治的控制。)

15.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及其局限性是什么 P117 三(1)

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贡献:第一,深刻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第二,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合理的主张和天才的猜测;第三,初步认识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性和规律性。

历史局限性:第一,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第二,找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阶级力量;第三,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第五篇:对党的基本知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的学习

对党的基本知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的学习.txt我都舍不得欺负的人,哪能让别人欺负?一辈子那么长,等你几年算什么我爱的人我要亲手给她幸福 别人我不放心我想你的时候我一定要找得到你不许你们欺负他!全世界只有我才可以!放弃你,下辈子吧!.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1)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2)政治经济学(3)科学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学说.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是:资本与剩余价值 阶级斗

争与无产阶级专政.马克思的两大发现: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唯物史观)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毛泽东思想体系的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实践.它指导中国的理论精髓是:实事求是

2.党的基本知识是指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学说的基本道理。这些道理,是建设一个真正无产阶级政党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作为一个真正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所必须掌握的最起码的常识。党的基本知识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党的性质、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指导思想、党的纲领和路线、党员的权利与义务、党的组织制度和原则、党的纪律、党的团结、党的优良作风、党的领导等。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性质---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其它内容你可在党章中摘抄.但你需要注意的是: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同志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发表了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就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写入你的考察表.你就大胆地写吧,即使你歌颂错了,也不会有人发现和反对的.6回答者: fxy_

下载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概念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概念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