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由大国变为强国之 路
中国由大国变为强国之路
摘要: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综合来讲,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大,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关键字: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
一、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已连续三年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国。据统计,2006年中国对外经济总额已达到17606.9亿美元,连续三年居世界第三位。中国成为经济大国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与经济强国还有很大的差距。如果中国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不走弯路,综合实力提升和经济体量超越美国是迟早的事情。但接下来的这个过程是非常难熬的,尤其在跟一个纵横百年的霸权国家竞争,无论在应对外部环境还是平衡内部环境上都需要大智慧,如果挺住了就会一往无前,如果跌落了就会充满各种未知。中国要想避免经济总量大而不强的局面和历史重演,经济结构必须要坚定不移地转型,产业结构必须要升级,加大科研投入、推动技术进步,否则依靠加工经济和资源输出为主的“打工经济体”绝对没有任何前途。同时,以出口为导向的中国经济,要从外需转向内需,也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要启动内需除了要抑制高房价外,还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改革收入分配体制,只有让老百姓无后顾之忧和有钱去消费时,中国的内需才能真正、有效地启动,中国经济结构也才会趋于合理。
二、军事
中国是 防御性的大国军队,军事工业部门比较齐全,初步具有空间战和信息战的能力,但军队总体科技水平偏低,经济发展比较迅速。因为人多优质地少,周边强弱敌对势力林立,且缺少对海外资源的控制,国内资源现已经超负荷运用,抗制裁封锁的能力较弱,民性比较温良,过分依赖和相信联合国,遵循与邻为善,缺乏侵略性,官方对政治学习的重视程度甚于提高技战水平。但由于人民勤劳坚韧,文化底蕴深厚,在国民生存权受威胁之时,智慧能充分用到战争中,国家维系了数千年不倒。所以我国军队和人民要加强凝聚力和警惕性,不要过分依赖其他民族,积极捍卫自己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三、文化
近几年或是在报纸上或是在新闻媒体上,我们肯定都听到过这样一句话——要加快我国从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的转变,那么什么是文化大国,什么是文化强国呢?就我个人的观点而言,现阶段的中国就是文化大国,因为只要一提到中华文化,顺口而出的词汇必然会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也必然会提到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确实如此,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文明仅存并且得以延续至今的唯一国家。印度虽然还存在着国家这一形式,但是古代印度的文明却早已在英国的完全殖民统治时期消散殆尽。巴比伦被灭亡之后,其文明也随之湮灭。而古埃及璀璨的文明也更是在王朝的颠覆之中土崩瓦解。中华文明历经灾难而仍然延续至今,并且比较完整的保留了文明的原有样式,这一点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骄傲与自豪的。论文化的内容,中华文化形式多样,吟唱有诗词歌赋曲,民风民俗更是多姿多彩。论文化底蕴,如上文所述,五千年的文化积累,底蕴足够深厚。此所谓中国是文化大国之由来。然而我们却不是文化强国,当今世界上的文化强国只有一个——美国。美国建国仅仅200余年,论文化之广,文化之深,美国几乎就是文化上的侏儒。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文化上的侏儒却成了当今世界唯一的文化强国,其原因又何在? 在于创新。知识创新衍生出科技,而科技又强化了文化输出媒介;文化形式上的创新给美国以文化输出的素材。是以美国才能源源不断地向其他国家输出自己所谓的文化以及更深层次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而这种具有文化侵略性的强势的文化输出正是一个文化强国的特质。中国自身优势在于有着丰富的文化素材可以挖掘,然而缺少了一种创新的意识,更深处是缺少那种创新的氛围,这是阻碍中国科技与文化长远发展的根本原因。国家如能在创新上长足进步,则科技强大必然实现,文化强大必然实现。
四、科技
党的十七大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坚持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科技工作的根本任务。为保证科技战略的顺利实施,需要从深化体制改革、完善配套政策、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营造激励创新的社会环境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切实措施。人才是最宝贵、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自主创新,人才为本。中国作为一个世界科技大国所面对的最大挑战是要形成自强独立的科研风格,在一些主要的科研领域能起到领头羊的作用。而目前中国在很多研究领域还停留在被动的地位,也摆脱不了跟着西方科技强国走的局面。其实成为科技强国,不只是有财力购买大批昂贵的实验器材或引进高水准的科技人材,更重要的是有没有条件投资崭新的科技方向,建立创新的科学新理念。科技的重大发明或成果,不像流水化的商业产品,而是要提出一些空前的、具有挑战性的科学理论或思维,探讨世界发展的未来。跟风或重复别人在做的研究是永远做不成真正的世界科技强国的。
我国的现状:第一,中国是独立自主的政治大国,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也是拥有较强军事防御力量的国家。第二,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并且是发展中国家中惟一的常任理事国。积极利用联合国讲坛伸张正义,主持公道,中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三,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走改革开放的道路,成为世界上极具特色和影响力的国家。第四,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为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在政治上,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在反对霸权主义、维护和平的事业中,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和平崛起对于整个世界都有重要的意义:其一,促进了历史的进步和世界格局的转换;其二,中国是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其三,深刻地改变了联合国的面貌,使这一国际组织的地位与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四,改变了世界经济的面貌,并推动国际秩序的除旧布新。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一定要顺应时代潮流,努力增加自身素养,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的强国发展之路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1]大国复兴[M].湖北教育出版社,2016:264.[2]中国近代军事思想史刘子明[J].江西人民出版社,1997:486 [3]新中国与新科学张藜 [J].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340
第二篇:中国正在由模具大国转变为模具强国
中国正在由模具大国转变为模具强国,中国汽车业模具也将迎来最辉煌的时代,未来的发展趋势是随着车辆和电机等产品向轻量化发展,压铸模的比例将不断提高。同时对压铸模的寿命和复杂程度也将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以塑代钢、以塑代木的进程进一步加快,塑料模具的比例将不断增大。
汽车模具品种繁多,十分庞杂。橡胶轮胎模具是汽车模具中最主要的一种,其专业化、商品化程度和生产集中度都很高,技术含量也很高。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工程机械,直至飞机等等一切用橡胶轮胎行走的机械,都需要大量的橡胶轮胎模具。子午胎和全钢丝载重子午胎年均增速为25%和30%。高速公路严抓超载,使斜交胎的需求量回升。每年50种左右新车型的出现,使半钢胎产生大量需求。轮胎行业的发展决定着橡胶轮胎模具行业的发展。
近年来,中国轮胎模具行业得到健康发展,这主要标志着行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改制步伐加快,生产快速发展,模具设计制造水平进一步提高。橡胶轮胎模具产需两旺,促使民间投资加大力度。依靠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新的技术、工艺、产品不断涌现,使轮胎模具企业加快了向高新技术企业迈进的步伐。
现在,生产橡胶轮胎模具的企业共有100多家,其中已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共有30多家,其中生产能力在2亿元以上的企业有两家:广东巨轮模具股份有限公司、揭阳市天阳模具有限公司。年生产能力1亿元以上的企业也有两家:沈阳子午线轮胎模具有限公司、山东高密模具机械有限公司。张家港中联橡胶机械有限公司、江苏中利模具厂、安徽王子精品模具有限公司、安徽大道模具有限公司、河南环球模具公司、绍兴县轮胎模具有限公司、绍兴正兴模具有限公司、上海生生轮胎模具有限公司、青岛橡胶机械厂、天津天马模具有限公司、天津天合模具有限公司、广东中山模具厂、常州市武进太湖模具有限公司、沈阳航空模具有限公司等10多家轮胎模具生产企业也都形成了较大规模的生产能力。
橡胶轮胎模具主要种类为子午线轮胎活络模具、两瓣模具、模和成型鼓四大类。其中子午线轮胎活络模具技术含量最高、难度最高、发展前景也最好,目前能生产这类模具的全国有10多家。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展望
中国的橡胶轮胎模具生产企业虽然发展很快,但水平和规模悬殊,即使是走在前列的企业,与国外同类企业,特别是欧美国家的企业,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差,还没有建立完善的且具针对性的研发体系和机制。二是人才不足,特别缺乏高层次的尖端人才。三是工艺装备相对落后,不但设备数控化率低,而且现有数控设备的数量和质量与国外都有较大差距。
电火花成形加工工具电极的设计与制造
电火花加工模具的特点是把工具电极的形状精确地复制在工件(模具)上。因此,电极是电火花加工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电极的合理设计及制造,与模具型孔或型腔的加工精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保证模具的加工精度,在设计电极时,必须选择适当的电极材料,合理的电极结构和正确的几何尺寸,同时还应考虑电极加工工艺性等问题。1.对电极的技术要求
1)电极的几何形状要和模具型孔或型腔的几何形状完全相同
第三篇:由大国崛起想到的中国梦
由大国崛起想到的中国梦
关键词:经济发展
繁荣昌盛
中国梦 提纲:1 大国崛起
2中国现状
实现中国梦
引言:中国梦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中国梦,是13亿中华儿女共同的梦想,是他们奋斗的目标。而15世纪各国的崛起,则给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方向。走进《大国崛起》,借由各国崛起的方法,来实现中国人的梦想。是我们当前必做之事。正文:
中国正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中国的富强,将创造人类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近代以来160多年的追赶,使我们更需要去探索自己的强国之路。中国的几代领导人反复强调:我们的发展,要吸收和借鉴全人类的文明成果。那么,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应该以什么样的胸怀和态度来看待曾经在近现代历史上引领世界潮流的国家?中国的和平发展,可以从中借鉴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大国崛起》,一部以世界性大国的强国历史为题材并跨国摄制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告诉了我们所应有的胸怀与态度。
《大国崛起》讲述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等几个大国的发展历史。海洋时代
158世纪,欧洲最早的两个民族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在国家力量支持下进行航海冒险。当麦哲伦完成人类第一环球航海后,原先割据的世界终于由地理发现连接成一个完整的世界,世界性大国也就此诞生。葡萄牙和西班牙在相互竞争中瓜分世界,依靠新航线和殖民掠夺建立起势力遍布全球的殖民帝国,并在16世纪上半叶达到鼎盛时期,成为第一世界大国。但是,这两个依靠掠夺迅速崛起而没有发展工商业的帝国很快盛极而衰。小国大业
地处西北欧,面积只相当于两个半北京的小国荷兰,在海潮出没的湿地和湖泊上,以捕捞鲱鱼起家从事转口贸易,依靠有利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商业信誉,逐渐从中间商变成远洋航行的斗士。日渐富有的荷兰市民从贵族手里埋下了城市的自主权,并建立起一个充分保障商人权利的联省共和国。
但是,由于国土面积等天然因素,17世纪末,荷兰逐渐失去左右世界的霸权。但直到今天,荷兰人的生活依然富足,荷兰人开创的商业规则依然在影响世界。走向现代
与欧洲大陆隔海相望的英国,在1588年与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海战中大获全胜,就此逐步登上世界舞台。从中世纪走向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强有力的君主制成为关键的一环。最终,英国通过光荣革命,逐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完成了向现代社会的转型。相对宽容的社会环境,为英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做好了准备,同时,也让这个到过一步步走向了世界舞台的中心位置。然而,随着英国殖民扩张和海外市场的成熟,商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手工工场的生产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为了鼓励发明创造,英国颁布了世界上最早的《专利法》。这一切,使得英国出现了全民热衷于发明,生产和贸易的现象。在各种合力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在此期间,英国打败了强邻法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殖民帝国。19世纪中后期开始,殖民地日益成为英帝国的负担,而自由市场经济的弊端也逐渐显现,英国的发展开始减慢,最终丧失了世界霸主的地位。激情岁月
17世纪时,国王路易十四在法国建立起欧洲大陆最强大的绝对王权,并藉此将法国的经济,文化,军事力量都带到了历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巴黎就在那一时期诞生。路易十四对文化艺术的喜好培育了国民对思想文化的推崇,席卷了整个欧洲的启蒙思想在法国得到了普遍传播。启蒙思想打破了欧洲中世纪的神学枷锁,开启了理性的大门。但是,欧洲各君主国的绞杀使法国出现了极端事件和长期动荡。这时,拿破仑一世以大革命之子的形象出现,用征服欧洲的方式再次将法国带向巅峰。然而,武力扩张并不能长久维持大国地位。直到二战之后,法国才在戴高乐独立自主发展道路的带领下,恢复了往日的光荣。帝国春秋
当欧洲各国纷纷建立民族国家之际,欧洲大陆中部的一片国土始终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对分裂有着痛苦记忆的德意志人在思索中呼唤着一个统一的国家。通过不懈努力,终于在1871完成了德国的统一。由于出任德意志帝国宰相的俾斯麦遵循欧洲大国的均衡原则,为德国带了宝贵的和平发展空间。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教育,科技的德意志,迅速站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沿,用30多年的时间超过了英国,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但是,随后德国却很快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二战后,德国再次分裂。通过对战争的深刻反省,德国最终以和平的方式完成了国家的再次统一。百年维新
150多年前,在四艘美国黑船的胁迫下,长期闭关锁国的岛国日本选择了不战而开国。外部压力成为国家内部变革的动力,黑船来航15年后的1868年,明治维新正式开始。在“求知识于世界”的维新纲领指导下,日本派出由政府高官组成的岩仓使节团到欧美各国考察。此后,日本开始了国家工业化。在1968年,即明治维新百年之际,成为当时仅次于美国和苏联的世界经济强国。现在,日本已经超过俄罗斯,成为世界上经济第三强国。寻道图强
1697年,俄国沙皇彼得一世前往欧洲各国游历和学习。归来后,他用强硬的手段推行了一场社会变革。从穿衣,吃饭。到科学教育,商业活动,军队建设,彼得用野蛮的方式推进了俄罗斯的文明进程。在18世纪后期,俄罗斯成为地跨欧亚美的大国,并成为欧洲事务中的重要角色。但是,农奴制使俄罗斯很快在经济,技术领域落后于完成了工业化的英法等国。在战争—革命—改革的多次反复中,这个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徘徊的民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考能力。正是在这样的思考中,俄罗斯逐渐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独特文明。风云新途
1917年,苏维埃政权在十月革命后诞生。在探索从未有人实践的社会主义道路时,列宁根据实际请款的需要,及时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调整为新经济政策,保护了农民,也吸引了大量投资者。苏联经济逐渐复苏。作为一次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苏联为全人类提供了前无古人的经验和思考。新梦新国
1620年,五月花号载着一百多名英国教徒来到北美大陆。遵循登陆前签订的《五月花号公约》,清教徒开始了在新大陆上自治管理的生活。100多年后,由于英帝国强行增收印花税,殖民地独立战争爆发,1776年,北美13个英殖民地宣布成立美利坚合众国,并在1787年制定了对美国发展影响深远的成文宪法,建立起中央政法。1894年,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强国。这个年轻的国度已站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潮头。自由竞争,使得美国迎来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黄金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美国历史新的转折点,美国在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并由此开始主导世界。
回顾500年来各个大国发展的历程,讨论大国崛起的关键性因素。单一的因素一定是错误的,但有一些共同的因素却住得关注:要形成一个统一的力量,有民族凝聚力,重视思想文化的繁荣,重视科学和教育,建立起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经济制度,善于学习但决不简单模仿别国的道路,后发国家在国家力量主导下加快现代步伐。历史上的大国依靠掠夺殖民地和武力争霸崛起,已被证明结局并不美好。妄图依靠战争打破和重建世界格局,已被证明结果事与愿违。德国的兴衰是最好的证明。同样,历史一再证明:没有永远的霸权国家,大国的兴衰交替,是不可避免的历史法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成立至今的六十年里,经济,社会,外交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在高速发展的背后突出了许多问题,都是我们必须面对并解决的,他们已经严重的危害到了国家的发展,甚至生存。官员腐败,道德沦丧,经济薄弱,这些都是当前中国所面临的问题。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实现中国梦,完成个人与国家,民族利益一体化的目标?
从《大国崛起》中,我找到了方向。
中国梦的提出,激起亿万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憧憬。实现中国梦,人人都有人生出彩和梦想成真的机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的百年梦想,是贯穿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一条主线。这一伟大梦想,视野宽广,内涵丰富,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和发展要求,是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我们怎样才能实现中国梦?
1.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2.实现中国梦必须红阳中国精神 3.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经济方面: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解决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
2.坚持改革开放;
3.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4.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政治方面:
1.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维护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2.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3.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4.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文化方面:
1.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3.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社会方面: 1.重视和改善民生,基层干部要善于倾听民意,努力为人民办大事,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认真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3.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
4.毫不动摇地搞好“三农”工作; 生态环境方面:
1.坚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2.坚持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辅相成,协调发展;
3.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认和谐发展;
实现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刻苦努力。人生犹如逆水行舟,大浪淘沙,我们只有怀揣伟大梦想,才能经得住考验,不为物欲所惑,不为浮躁所动,而是志存高远,坚韧不拔地为实现伟大梦想而扎实奋斗。
第四篇:由发达国家提升文化软实力思考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路
由发达国家提升文化软实力思考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路
文化软实力对世界各国制定文化战略和国家战略是一个重要的参照系。表面上文化确乎很“软”,但却是一种不可忽略的伟力。任何一个国家在提升本国政治、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同时,提升本国文化软实力也是更为特殊和重要的。“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不仅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一个战略重点,也是我国建设和谐世界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喻国明指出:“一个国家是存在两种实力的,一种是硬实力,一种是软实力。硬实力通常是指国家的GDP、硬件设施等,而文化、制度、传媒等被称为软实力。”
当今时代,西方发达国家无不把文化竞争力和国家软实力放在战略发展的重要位置。
美国是世界上文化产品出口大国, 华纳、迪斯尼、德国贝塔斯曼等领衔的全球50家最大的媒体娱乐公司,占居了当今95%的国际文化市场。美国的电影生产总量占世界电影产量的6.7%,却占居了世界总放映时间的一半以上。美国人口只占世界人口总数的5%,但是目前传播于世界大部分地区80~90%的新闻,却由美国和西方通讯社垄断。通过输出文化产品,美国在牟取高额利润的同时,也输出了美国的政治观念和文化观念,在维护美国文化产业强势地位的同时,对他国的文化观念和生活时尚也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相较于美国名目众多的大众文化产品席卷全球,不少国家注重发展有特色的大众文化产品,推荐自己的文化品牌,也取得了很大成功,提高了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日本的动漫文化就是鲜明例证。日本素有“动漫王国”之称。动漫作为日本的第三大产业,产值占日本GDP的百分之十以上。如今,全球60%以上的动漫产自日本,日本动漫占据了世界各电视台半数以上的动漫播放时间。为了扩大日本动漫在国外的影响力,日本外务省还曾拨款24亿日元从动漫制作商手中购买动画片播放版权,将这些动画片免费提供给发展中国家的电视台播放。这样做既向海外推广了日本的动漫文化,又增强了日本的国际影响力,可谓一举多得。
韩国也积极发展大众文化,向国际社会力推自身的文化品牌。韩国电视剧和电影在亚洲观众中有很大的市场和吸引力,乃至形成了 “韩流”现象。据《纽约时报》报道,仅韩国电影影《冬季恋歌》的男主角裴勇俊一人就为韩国经济贡献10亿美元。日本舆论調查部副部長三矢惠子认为:“《冬季恋歌》获得了大多数日本国民的支持,吸引了日本国民对整個韩国文化的关注。”韩国的大众文化产品在赚取巨额利润、增加就业机会之外,还大力提升了其国家影响力,达到了长期的对外宣传效果,大大增强了国家软实力。
1970年。第一个政府间法语国家组织——法语国家文化技术合作机构在尼日利亚成立,21个国家参加了该组织。1997年,法语国家文化技术合作机构改组为国际法语国家组织。法国在世界各地设立数目众多的法国文化协会,为各国法语教学提供教师,为各国的法语教师提供赴法进修的奖学金。目前,法国在152个驻外使馆设立了文化处,在20个驻外领馆建立了文化组。法国已与一百多个国家签有文化协定和文化交流计划,在世界68个国家开办了134个文化中心和文化学院。法国通过文化发展战略来维护国家利益,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形象温和、措施有力,是一种攻防兼备的战略思维。从美国文化几乎走进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到法国复兴法语文化的国际地位,从美国“三片”(薯片、大片和芯片)在全世界大行其道到以动漫、游戏、设计为代表的日本“酷文化”风靡全球,无一不昭示着实施对外文化输出所带来的积极效果。
我们从发达国家的举措中可以看出,提升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增强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提升文化软实力,创造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引领世界潮流的先进文化,能增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第二,促进经济的发展,提升综合国力。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为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和谐的环境。而且文化本身也在源源不断地创造经济价值。
第三,巩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提升国际地位。只有通过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提升整个国民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才能坚定社会主义的方向,才能巩固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也只有通过提升文化软实力,才能增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对我们的了解和认同,赢得他国的尊重。“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第四,提升文化软实力既是现在也是未来中国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科学文化的国家软实力,是国家崛起、民族昌盛、经济科技繁荣、社会稳定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既是社会的文化生产力,又是国家软实力。在当代社会,要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的发展,必须要实现政治、经济、科技、社会、文化和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而政治、经济、科技等均属于硬实力发展的范畴,这自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而社会、文化和人的全面发展,则是软实力的发展范畴,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和文化基础,而且在特定意义上说,这还是不可忽视、不可偏废、不可替代的文化哲学和精神基础。科学文化发展和国家软实力的提升,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支撑。
回想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 首先,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其次,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所以,要想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首先要提高文化软实力。
提高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有很多种途径和方式方法,这里主要提出三点:
一、全方位传播,让世界认识中国。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汉文化作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精华,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物质成就与思想底蕴。现在已经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了,而是传播力决定影响力的信息时代。在当今时代,谁的传播手段先进、传播能力强大,谁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就能广为流传,谁就能掌握话语权。因此,我们要建立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使我们文化传播能力有一个大的提高。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把更多体现中华文化魅力的精品介绍给世界。1996年初春,马欣乐先生的个人画展也在迈尔奇画廊开幕,邀请了克林顿夫人为其剪彩,盛况空前,影响力很大。马欣乐先生不少作品结合西方绘画用光用色的手法,很有新意,呈现出大家的独特风格,也使西方的观众对传统的中国绘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更加全面地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很好地推广了中国文化。
二、多角度实践,让世界看到不一样的中国。根据《世界眼中的中国》的调查显示,对“中国的代表性事物”的了解上,大部分外国人选择了“功夫”、“长城”和“中餐”,认为这些是“最能代表中国的事物”。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可以展示给世界更多精彩的内容,这需要我们多角度地实践,多角度地展示,才能让世界看到不一样的中国。如在大部分美国人眼中,梅兰竹菊是中国画固有的唯一符号,马欣乐先生却让他们认识到了象形文字在绘画中的魅力,让美国人看到更丰富的中国画。美国人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使得马欣乐有机会成为全美最大的斯普林丝环球家纺公司的高级设计师和设计总监,中国传统文化通过美国人钟爱的家纺布艺让中国元素在异国走进千家万户,掀起了中国风的热潮,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做出了突出贡献。
三、重视海外华文教育,调动海外华人华侨的力量。我国现在分布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侨胞约有5000 万人,这支力量是中国国家软实力在海外的表现和扩展。因此,我们要重视海外华文教育,并且充分调动海外华人华侨的力量,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如印度尼西亚思源美术馆馆长阮渊椿极力地宣传中国文化,使印度尼西亚人民更多地了解了中国文化并且获得了亚洲国际书法高峰论坛颁发的“传播中华文化贡献大奖”,中国画家马欣乐先生在上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了传播东方文化的旅程,为中西方文化交流做了很大贡献,他的新作《大唐盛景图卷》再次向世人展示了中国文化的魅力。
为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产业必须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同时中国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应有显著增强,进一步,全面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使得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充满活力、富有效率,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进一步完善。
文化凝结着历史,文化连接着未来。中华民族历来以悠久而丰富的文化著称于世。在当今中国,以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潮中,中国文化必将放射出璀璨的光芒,走上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路。
第五篇:由“教书匠”蜕变为“专业教师”“卓越教师”
由“教书匠”蜕变为“专业教师”“卓越教师”
——参加‘2017成都市未来名师培养中小学数学’培训有感
金堂县赵镇第三小学校
陈洪碧
我很幸运,成为“2017成都市未来名师培养中小学数学培训班”的一员。这次培训是由中国教师教育网承担并组织实施的,他们秉承了“伴随教师终生学习,成就教师专业成长”的宗旨,给我们带来了优秀的专家队伍,高端新颖的实用课程,热情周到的管理服务……在这里,让我们共同领略到了名师大家风范,开阔了教育视野,每天畅游到知识海洋中,感受培训给我们带来的精彩和快乐!
我希望自己的教育人生能够快乐和幸福,焕发出光彩来;也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教师欢迎、领导欢迎、家长欢迎的老师,成为一名成功教师。今天培训已经接近尾声,现在我把自己的培训心得与大家分享分享。
培训第一天,我们有幸聆听了王尚志(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提升数学领导力,整体把握中小学数学课程》及刘延革《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数学研究院》---《如何构建有深度的数学课堂》的讲座。两位专家让我明白,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与普通教师是由区别的:要特别理清‘课程标准’与‘教材’、‘课堂教学’、‘评价(考试)’的关系;不仅要读懂孩子,更要让孩子读懂你(教师);不读课标,是读不懂教材的,而读教材也讲究不同版本素材的综合使用;优秀教师要带着思考读教材,弄清知识的发生发展及反思教材背后的东西;只是“知识点的学会”是“白开水”的数学课堂。我们要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表现世界。培训第二天,我们领略了周雄俊(四川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教育技术学院副教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应用中小学数学教学及微课的设计制作》。周教授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告诉我:优秀教师,思想转变很重要。教学中,要用思维解决问题;要学会用简单、方便、易学的信息技术解决教学中各个环节遇到的各种问题。培训第三天,我们聆听了杨旭红(重庆市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院长)---《幸福生活 主动成长》及孙贵合(北京小学大兴分校)--《数学课堂教学 教师专业成长》的讲座。两位专家的讲座,让我明白:要想成为真正名师,不是在等待中放弃,而是在放弃中等待!因为失败是永恒的,而成功永远只是一瞬,每一次失败都是成功的进一步。名师,要有职业幸福感:能避免一分痛苦,即是一分的幸福。我们要学会放下,放下一些人,放下一些事:过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总之,我们应追求两个极致:一个是把自身的潜力发挥到极致,一个是把自己的健康延长到极致。培训第四天,我们聆听了周思波(四川师 1 范大学数学与软件科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及王纬虹---《名师成长的路径及规律》。两位专家再次告诉我:失去思想,也就失去了脊梁。没有脊梁的思想撑起我们的教育天空,我们的教育人生也就不可能有湛蓝的天空和洁白的云朵。修炼出属于自己的、从自己心灵深处产生并与自己浑然一体的理念,这样,你所有的教育教学行为才将令别人羡慕得想模仿和借鉴。
没有专业素养,就没有专业地位;没有专业能力,就没有专业报酬。几位专家从“从职业到专业——教师修养”、“从事业管理到心灵哺育——教学的变迁”、“从教书到育人——教师的教育机智”等方面以老师们身边熟悉的案例生动、风趣地为老师们介绍了教师心理调适的方法、改变师生关系和家校关系的技巧,并以自身经历为案例建议老师们以欣赏的目光来真诚对待学生,给予学生无限的期待。他们让我明白:“懂孩子、爱孩子;懂自己、爱教育;会教书、会育人”是教育的基本要求。让我感悟:教师是当今最为困难的岗位之一(难教产生焦虑,难学导致挫败——教师教育效能感缺失;生存压力加大,舆论环境不利——教师权威性下降;教师职业缺乏应有的学术声誉与社会地位——还没有摆脱“教书匠”的社会形象;自卑与压抑导致教师习惯性的自我封闭——教师“三叫”不断,无法阻止“命运悲惨”)。这就迫使我们必须不断改变教学手段:改变师生关系、改变家校关系,让家长分享孩子成长的快乐,而不要让家长承受教育的失败。我们教师对儿童要传递“希望”,而不是“失望”:教师对学生的处罚可能是1%的错误,但对学生来说可能是100%的阴影,所以教师一定要宽容,让家长对教师重新产生信任感,并使这种信任感不断增加。专家们既解决了不少老师们心中的困惑,更为老师们未来的工作提供了参考,指明了方向:教师要打破“授——受”关系,实现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的变革,彻底由“教书匠”蜕变为“专业教师”及“卓越教师”。我将会以阳光的心态、欣赏的目光为学生们创造一个快乐的学习环境!我相信:一个善待教育的教师,才是一个善待自己生命的教师,因为我们的生命已经注定和教育血脉相连。
中国教育有过一群“民办教师”,直到2000年才逐渐退出教育舞台。这个阶段,把教师基本功定位于“三字一话”,即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和普通话,那是符合国情的。当前教师的基本功转向“五个能力”:教材解读能力;与学生交往的能力;课堂组织能力;突发事件处理能力;试卷编制能力。这让我懂得:传统的好教师——认真、踏实、任劳任怨,这远远不够,对现代教师的评价应增加新内涵——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改革过程中的好教师,关键是抓住决定教师工作成败的决定因素——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效地与学生交流思想和情感的能力。我们不做不合格教师——“照本宣科”,即教师不能接受和处理教学(教 材)内容是最不能容忍的教师,教学和传统 “填鸭式”教学方法。我们不仅要做合格教师——“传授”,即教师能够“设法”让学生“掌握”教学(教材)的内容或教师的思想技能。“传授”即 “过手”,“教无定法”、“法无定法”,选择合适的方法是教师的权利,但必须合乎学生实际,合乎教学内容(教材)的实际,合乎教师自身实际,千万避免“东施效颦”。我们更要做优秀教师——“启发”,即学生所得到的超过教师所提供的。教学受教学时间、空间和自己水平的影响,即使学生全部掌握也不过如此。教师提供的加上学生已有的,产生激励和“倍增”效应就是启发的实质。好教师不要学生分高低,好学生不过分计较教师,双方是“共同发展”的关系:教师只有通过学生证明自己,不能自己证明自己;教师自己不懂(会)的,可以通过启发让学生懂(会);学生通过教师发展自己,教师点燃和照亮学生的同时也点燃和照亮自己。
当今社会,对中小学教师职业的判断:仍是传统职业(教书匠)——建立在经验和模仿基础上,而现代职业特征——建立在系统学习和研究基础上的科学工作模式。未来教师天天在探索中,所有问题均在探索中解决:要有“准确指出学生目前状况、科学分析造成学生目前状况的原因、制定和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的能力,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且能让各种学生“各其所得”。因此,我们必须从“教书匠”(传统教师)向“教育家”(现代型教师)转变:教师不只是好人,还要有思想和有能力,并且不以任何理由伤害一个学生,放弃一个学生。不挑学生,让所有学生都成为好学生。
优秀教师和所有教师一样,都承担着艰苦、繁重的工作任务,所不同的是他们能够做到苦中有乐。他们真是“累着,但快乐着”,体验着一种神圣的幸福感。特级教师、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数学教研室主任吴正宪说:“我一上讲台,就融入了学生世界,全身心地投入数学教学之中,其他一切便都忘记了。只有教数学的人被数学的魅力打动了,学习数学的人才能被数学所深深吸引。”
最后,以管建刚老师的话与大家共勉:假如有一天我们都具有教育的专业水准,如果我们还无法得到应有的价值和地位,就甩甩帽子发狠地说“此处不留爷,自由留爷处!”不过,此刻我们需要静下心来做专业,把专业做到别人望尘莫及,然后,你将拥有自己的人生和天下。相信将来:我会由胜任到优秀,由优秀到卓越,彻底由“教书匠”蜕变为“专业教师”,由“优秀教师”蜕变为“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