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批判反思型教师ABC》有感
读《批判反思型教师ABC》有感
福州市群众路小学
林心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后,新课程改变着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教师的教学生活。在新课程中,教育新理念的变化有:不再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不再过分强调学科本位,不再偏重书本知识,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了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改变了过分强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和评价内容、方式单一的现状。学生评价的体系,不再是分出等级的“筛子”,而是激发前进的 “泵”。“新的理念,是社会变革的产物。它的真正来源不是‘文本’,而是教师实践经验的升华,是教师课堂生活的新感悟,是教师教学反思后的新变化。
曹培英老师在讲座上时指出:教学活动是一种复杂的活动,小学数学教师学科知识的缺失,已经暴露出来了。有由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引发的问题,有由教学内容的拓展暴露的问题,有由教师思维的童化产生的问题。这些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这时我们就要对自己的行为表现和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回顾、思考,反思以往经验中的错误,对以往工作经验中成功的地方进行总结,并使自己的经验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批判反思并不是最近新出现的概念。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在很早时就曾说过:“将脑海中的想法反复进行思考,并且对其进行严肃而又周密的管理。”成为批判反思型教师是一个教师学习和变化的过程,那如何成为一个批判反思型教师呢?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 经验+反思。首先,本人认为批判反思型教师要有崇高的事业心,并具有较高的教育理念,他们会把这些教育理念和在工作中得到的直接经验联系起来,用教育理论来指导教育实践,最后又把从教育实践中得到的经验再次转化为教育理念,而且实践中的困惑还能 通过理论的学习而找到答案。
其次,教师的人格特征对教师的教学具有较大影响。批判反思型教师要有批判性人格,它能帮助教师形成实事求是、因材施教的工作态度,他们的行动都有自觉的目的,都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自主的选择行动方式,因为他们了解自己。他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从研究者的视觉去审视和分析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现象、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自身的行为、出现的问题、积累的经验进行反思和批判性总结,这些将随着教学进程而不断重复展开。课程改革,强调教师要有自主意识,教材只是进行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依据,但绝不是唯一的依据。因此,教师要改变“教教材”和“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应该遵循《新课标》中的基本理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增强教材内容地开放性。如:北师大版教材第一册比“轻重”的第一副情境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说一说谁轻谁重。但是这副图能比较的对象十分局限,比较明显的是图中两个玩翘翘板的小朋友,可仔细一看,跷跷板一边长一边短,不能准确看出谁轻谁重,我认为这副图并不适合实际教学。按照自己的理解,我舍弃了这副图,重在使学生获得对比较活动的体验,关注学生活动的过程,而不是活动的结果。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课堂上我先请一个学生上台与教师比轻重,学生一转眼看出老师重。我再请两名体型相当的学生上台。学生的意见便有了分歧。这时我趁机提问:“怎样才能知道谁轻谁重。”学生象炸开了的油锅,议论纷纷。他们想出了很多有趣的办法:抱一抱,称一称„„,我都一一让他们进行了实践。最后两名学生的办法更奇妙,生1:制作一个软楼梯,谁双脚踩上去楼梯陷得最深谁最重;2:铁片下放弹簧,谁站到铁片上弹簧压得最低,谁最重。学生兴致勃勃,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不断闪现出智慧的火花。他们既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又体验了比较方法的多样性,对教材的创造性处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再次,批判反思型教师还应通过四个相互区别但却联系的视角考察自己的思考和作为,这四个视角分别是:(1)教师作为学习者的自传经历(2)学生的眼睛(3)同事的视觉(4)理论文献。通过这些不同的镜头来观察我们的实践,我们就会对自己所持有的扭曲的和不完整的假定产生警惕,并对它们作进一步的审查。特别是第三视角,对每一位教师来说,从学生眼中看自己,总能了解一些事情。有些教师出于善意的激励性的玩笑,却伤害了学生们。比如有这样的一个例子:周艺是 2 一名中学一级教师,任教14年,一直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在一次写纸条“与班主任说心里话”的活动中,有两位六年级的学生的真心话给了他不少启迪。一个学生写道:“您平时待我们像朋友,从不大声地斥责批评我们,但我实在有些怕您!”另一个学生写道:“造句的感觉真舒服!我真喜欢上您的用词说话课。”这“一赞”“一怕”的意见,让这位教师很纳闷。回顾了一下,前者近期语文学习成绩每况愈下,后者却突飞猛进。询问后的原因是:两个同学都用“发现造句。前者造的句子是:我发现大母鸡围绕在草垛边转。教师听后微笑着示意他坐下,然后轻轻说了一句“一年级的孩子也造得出”,从此以后怕上语文课。后者造的句子是:我发现地球围绕太阳转的现象。受到教师的热情表扬,从此对语文学习就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听完学生的叙述,教师大吃一惊,当时他确实是无意的,因而已没有一点印象,但两个学生却记忆犹新。和两个学生的谈话促使教师认真反思,让他顿有所悟:两个学生语文成绩升降的根本原因之一,是在于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的升降。认识到教师把成人的思维定势移用到了学生身上,扼杀了“怕”他学生的学习的内驱力——兴趣,也扼杀了他的进一步认识与发展。而后教师及时因势利导,马上与“怕”他的那个同学进行了交流,诚恳地向他道歉,并在班级公开做了深刻的反省,对他的观察力还特别进行了表扬,并暗示大家都有这种能力;同时对“赞”他的同学,教师也大大地表扬了他的创新能力,同时活跃了全班学生的各种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无意间的一句话,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在本案例中看似不经意的否定,让“怕”的学生受到了心灵的惩罚,差点扼杀了其语文学习的兴趣。可见教师的行为与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者的关系是多么的紧密。这位周老师在与学生交流中,发现自己教育中不足之处,对常规教学进行深入反思,积极改进教学,更新教育观念的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教师作为批判反思的楷模,在塑造批判反思的典范,还必须做到真正的思想开放,包容任何可能性。要努力做到对学生负责,努力做到同情学生,还要有创造性和正确的评价观念。一个教师要想创造性地把学生带入知识的殿堂,自己就必须努力生活在学生之中,“蹲下身子”和他们一起去感受生活,甚至不耻下问,做学生的学生,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批判反思并不是生活中所有问题的答案,它不会为我们创造一个完美的世 3 界。如果批判反思是困难的,为何要知难而进呢?如果不进行批判反思,我们就会面临着随时成为命运牺牲品的危险,这种危险被弗莱尔称为“神奇的意识”。具有这种意识的教师把教学生活看做完全超乎自己控制之外的事情,课堂上所发生的一切完全是由命运的变迁和反复无偿来控制的。
批判反思,让我们不再成为命运的牺牲品,让我们和自我伤害作斗争,让我们在兴奋和目的性的感受中教学,让我们的教学根植于面向实践的基本原理中,让我们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在改变着世界。
第二篇:做一个批判反思型语文教师
做一个批判反思型语文教师
——新蔡镇宁山小学
宋书云
相较于其他学科,语文最容易受到社会的关
注,社会各个层面对语文教学的优劣评定都能有自己的一把尺子,都能说出个子丑寅卯,且大众的评价由于功利目的的驱使,往往带有浓烈的批判性,这就形成了对语文评价的社会化和多层次性,因此语文教师也最易与社会大众结成矛盾,最易受冲击,受批评。
严厉的非议、无情的指责时而有之,语文教师在尴尬中如何应对突如其来的局面,应该有怎样的精神状态,又该采取怎样的策略和方法?
是反唇相讥,往自己身上贴一层金箔,对客观的现状及造成的原因不作冷静的分析,只是一味地自责,激情有余理智不足;在激愤中操之过激,教学行动中大搞形式主义的教学改革及训练的低水平重复,违背规律,事半功倍,让学生承担无谓的、过重的负担?还是冷眼旁观,作“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状,缺少责任感,认为是国情的事,是体制的事,抱“桥倒压不到小鱼”的心理,一脸无辜、无奈?
这两种态度和做法往往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也是造成语文教师群体惰性的思想根源之一。这种脆弱的教育意识,疲软的教育意志是创建理想的语文教学未来的心理障碍,害人也害己,有百害无一利。
尽管语文教学作为重灾区,有自身的发展情况,有自己的成长规律和周期。但面对来自各方面的批评,语文教师没有理由抱怨,也不能要求所有的批评都是理性的、积极的。语文教师仍然需要理性的总结,最好是树几面“镜子”照一照自己,严格自省、无情解剖、寻求出路,这就是反思。
反思是对过去的欠缺和迷茫的一种承认,是对现今伟大实践的一种负责,也是对未来事业的一种向往,作为一种正确的态度,它也需要科学的方法。反思是成功和进步的新起点,对语文教学现状的反思是语文教师有气度和责任的表现,也是语文教学除旧弃弊的需要。只有对自己的教学作长期的全盘的考虑,不急躁、不激进,只有群体精神的振奋,加上理智的思索和有效的实践才是应对困境的上策。
考察语文教育过程,我们可以从三个视角来探讨语文教师对待批评应有的态度和方法。
第三篇:读《鲁迅批判》有感
读《鲁迅批判》有感
朱涵
《鲁迅批判》是著名学者李长之先生的一本小书。篇幅不长,区区十万字,却是研究鲁迅的一部赫赫有名的经典。是每一个想深入研究鲁迅乃至民国文学的人绕不开的必读书。李长之在其中提出的许多观点大多依然十分洞见。而且,不同于传统的中国史学人物传记,这本书运用了西方精神分析的方法,认为作者的心理、精神状态和童年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作家的作品。作品与作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割裂开来,就无法深入理解两者任一。在分析过程中,不仅仅是对文本作出评价,更需要从鲁迅本人的精神面貌演变来推断和解读文字背后的来龙去脉和蕴含的深意。相比之下,传统的中国史学人物传记所带的黑白分明的道德判断忽视了人物作为一个个体在宏大的历史进程中的渺小与力量之有限。把一部作品、一个人批判一番很简单,毕竟人不能脱离现实而存在,不能在开启上帝视角、了解所有完整的信息的情况下做出最优的判断。而刀笔吏们若不深入探究一个人精神成长的过程,看不到他们经历过的伤痛和在政治道德困境中挣扎的痛苦,很容易站着说话不腰疼地用圣人的道德标准来否定他们的所作所为。而从精神分析的方法出发,至少可以多一些理解和宽容,少一些书生意气的酸腐的道德评价,看得到鲁迅的局限。而只有理解了鲁迅的局限,才能更好地欣赏他作品的魅力,了解鲁迅作为一名文化巨匠与舐着自己伤口的战士的伟大。
由此而知,同司马迁的《史记》一样,这本《鲁迅批判》最大的特点便是它的纪实性。不虚美,不隐恶,不预设结论,不假设立场。一切都从客观事实和批判者本身的文学与美学的标准出发,论证总结。不会因为当时的政治需求而删改观点,也不会因为权力的淫威而妥协。这也导致了李长之的人生经历与太史公有遥相呼应之处。太史公的《史记》是他自己理想的政治道德的总结与体现,许多地方与专制统治需求格格不入,对汉高祖与汉武帝入木三分的鞭挞尤遭统治者忌讳。而在民国时期,《鲁迅批判》这本书被视为左派读物而被查封;新中国初期反右运动中又被查禁,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公宣队队员指着李长之先生的鼻子说:“鲁迅是可以批判的么?就冲着‘批判’,你就罪该万死。”一本能把国民党与共产党都得罪的书,一位能在解放前后都遭到封杀的学者,却能历久弥新,或许正是这本书学术价值最有力的作证。毕竟,真正客观和深刻的思想,是不怕政治力量的干涉的,而它正也是政治力量最害怕的。这正是批判家的风骨,不屈从于批判对象,不屈从于时代,不屈从于政权,更不屈从于普罗大众,始终保持着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本书,若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讲,也应该是李长之先生本人磊落光明,热烈而严谨,明白而深刻的人格体现吧。
李长之认为,鲁迅生在一个风云变化,世代更迭的社会环境中。每一个生活其中的人,都不可能不对这变化有敏感的体会。但除了这个大家共有的大环境,鲁迅本人独有的经历更是使之成为鲁迅的重要因素。医学教育带给他的科学素养与最终的弃医从文,小时候家道中落让他感受到的人情冷暖,和鲁镇那充满了执拗的农民性的生长环境,都给他的精神以及他的作品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就医学教育来说,李长之认为最重要的是进化论的第一要义:生存。每个人都必须先生存下去,为了生存而挣扎与反抗。所以他的作品中满是对普通人,对尤其底层人们的死与生存的关怀。有时候见的血泪太多了,他的笔下甚至会透出冷漠与麻木的气息,但这恰是鲁迅的自我保护,好让他能修整之后生存下来,继续战斗。而这对人的生存最深切的关怀,也是让鲁迅成为受五四青年爱戴的原因。
医学教育给鲁迅带来的第二点性格特征,便是鲁迅对中国传统医药的痛恨,这其中又延伸出对传统医药所代表的封建社会中人的愚昧与无知的批评,和对与医药有着盘根错节的关系的传统文化的针砭。它们与现代、文明、都市的西方文化相比,区别大得刺眼。但最根本的,则是医药本身对人的救治或毒害是最直接和显而易见的,而它所代表的封建文化与道德,则如慢性毒药般腐蚀着、吞噬着每一个生存其中的人的心灵与精神。
小时候家道中落的经历让鲁迅感受到了世态炎凉。他自己受到过的奚落、嘲笑和哄笑,都在作品中有着反映,同时包含着一种过分神经质的惊恐和无限的同情。他看得到那些小人物的伤痛,因为那其中有他小时候的影子。交织着的寂寞与倔强,悲哀和愤恨,也是鲁迅的文字最鲜明的特色。
农民的执拗性则是始终徘徊在鲁迅笔下刻画得最深刻的主题。他们偏执、愚昧、怯懦、惧怕改革,甚至不惮于对改革者施加最残酷的冷漠与直接的迫害。但另一方面,他们的执拗又是他们坚韧的源泉,让他们逆来顺受,顶受着最煎熬的生存却顽强地不轻易置弃。对于这种精神的了解不仅仅让鲁迅笔下的农村人物有血有肉而跃然纸上,更让鲁迅在和其他知识分子笔战的时候时刻展示出纯粹的坚持甚至偏执。这种持久正是农民精神带给鲁迅作为一个战士的礼物。
李长之先生认为,鲁迅对于形而上的最玄奥深邃的哲学问题不甚感兴趣。这恐怕不仅仅是当时中国面对的时局让“救难”的紧迫性压倒了一切,更是因为鲁迅性格中的敏感、脆弱与坚韧让他并不适合进行艰深而持续的思索,因而也不适合写探索人性终极问题的长篇小说。鲁迅是一个诗人与战士的结合体。诗人,是印象的,感性的,被动的。他的注意力会随着环境而转移,作品也因此烙上了许多独特的时代的印记。他的敌人是一切他看不惯的人,他的反应是强烈而即时的,如同他辛辣的文笔,讽刺着一切在发生着的可讽刺的事情。所以杂文和短篇小说是鲁迅所擅长的文体,浓缩和精华了鲁迅作为诗人那种感情浓烈与随时宣泄的需求。而他的长篇小说则稍显平淡。缺乏沉郁的哲学思考做后盾,无法在只言片语中闪现哲人的智慧,整体就显得无力苍白。
伟大的文学家不仅仅是有时局性的,更是有普世性的。而鲁迅的普世性来自于他对农民性格深刻的了解与中国社会和普通人中农民性格的普遍存在。这让他的作品即使放在当代也依然让人读完会心一笑,而后便紧锁眉头地陷入沉思。中国农民的愚昧,奴性,偏执与冷酷,鲁迅抱着极大的憎恶与同情,不论是同村人消费着祥林嫂的不幸,咸亨酒店里众人对没落知识分子无情地嘲讽,农民们在强权面前畏缩的同时,又贪婪地咀嚼着弱者的骨髓。长在农村环境里的中国人都有着一双像狼一般又凶又怯的眼神,在他人后面不远不近地跟着,在最孱弱的时候便毫不留情地扑上来咬一口。但这狼本身也是环境的受害者,因为在狼大肆发泄这浅薄而无聊的快意的背后,是现实生活希望的渺茫,把绝望与痛苦都暂时寄托在这幸灾乐祸上。这般逼真的刻画,只有真正了解中国农民的鲁迅才能做到。
鲁迅对农民冷酷与冷漠的刻画入木三分,不论是《药》里面大家伸长了脖子看砍头,还是阿Q死后围观者“枪毙没有死亡好看”的评论,都让人寒意顿生,悲从中来。冷漠本身还没有这样坏,但对于“冷漠”的冷漠和习以为常,就像鱼生活在水中一样以为是生活必须的部分,则让人愤恨。鲁迅挑选这一主题,源于他的敏感和敏锐,源于他郁勃的诗人气质。在对国民性和奴性的鞭挞下,更是对普通人深深的同情。这在鲁迅近乎白描的文笔中得到了体现。
所以李长之先生说,鲁迅的情感是诗人,而他的思想止于战士。他的情感是粗暴的,充满了力量,几乎过剩。因为过剩,反而让他能冷冷地回去深深地刻画那笔下他含着泪讽刺的人物。他的美学不是传统士大夫那吟风弄月的雅士情趣或逍遥山水的老庄情怀,而是一种不精致的审美。这不仅是因为他不屑于有文人雅士一样的审美情趣,或许更是因为他的性格注定他不能够写出那样的文学。这样过剩的诗人的情感,使得他的文字必须用许许多多的连词,尤其是表示转折的连词,所连接起来。这是他情感翻滚与变化的纪录。若没有丰沛的情感支撑起这形式,光光学鲁迅连词的使用,只会变得拗口而肤浅。这也是许多人学鲁迅而落得个邯郸学步的下场的原因。
而鲁迅的战士气质,除了因为他丰沛的情感之外,也是因为他对于深邃的问题不感兴趣。所以他对急切的问题能单刀直入,跃入战斗并直中要害。他没有自己的哲学体系,恰恰使得他能够与所有他看不过的人论战。因此诗人与战士,在鲁迅身上得到了完美的统一,相辅相成。
文学家的伟大在于他能够同时抓住人性的本质与这个本质在时代中具体的表现,从而让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有读者,在以后也有知音。鲁迅就是这样的一个文学巨匠。但是,之于鲁迅,这或许恰恰是让人难过的地方。他对国民性的批判在今天依然醒震聋聩,那几十年了我们到底进步了吗?改变了吗?阿Q们不是还在吗?依然吃着赵老爷的巴掌。祥林嫂们不是还在吗?依然在别人的消费中过着悲苦的生活。那鲁迅们在哪儿呢?那些有着最纯粹的人性的关怀而且不畏强权地抗争的民族的脊梁,这些像北方的雪一样的孤独的斗士在哪儿呢?我们也只能用读鲁迅和写鲁迅来表达自己的愤恨。或许只有李长之这样桀骜不驯的人才有资格也是最适合来做评价鲁迅的批判家了吧。
是为《鲁迅批判》读后感。
第四篇:读《共产主义ABC》有感
读《共产主义ABC》有感 《共产主义ABC》这本书是由俄国布哈林和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合著,是为配合1919年俄共(布)八大通过的新党纲的宣传和进行系统的共产主义基本理论教育而写的通俗读物。顾名思义,就是宣传共产主义的读物,我们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在制定党的纲领时依据的就是这一本“洋读物”。
读了此书我明白了共产主义是怎么样的,特别是共产主义制度下的分配是按需求来分配产品的。在过去共产主义的实践中,人民的理解为我需要什么就拿什么,这是对共产主义社会按需分配的非常巨大的误解!共产主义的生产方式不是为市场生产,而是为自己的需要生产。不过这里为自己生产的不是单个企业主,也不是单个的农民,而是整个巨大的劳动组合。为了科学合理的将产品分配到人们真正需要的生活中,使人们理解按需求分配的正确含义,共产主义按需分配需要有的几个原则:
一、保障所有人的最低生活需要,体现社会主义的最为人道的一面。
二、对贡献大的,要有所体现,但是绝不是像资本主义社会的无限度。要以荣誉为主,物质为辅。
三、分配差距不能太大,要体现团结精神。
四、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并有高超能力者要大家公认的特殊待遇,当然是在发挥其能力方面要为其创造条件,不能有过分的权利。但是在共产主义社会初期,产品仍要按劳分配,只是要注意,这并不意味着你生产了多少财富就领取多少财富,因为社会生产还需要剩余产品来完成积累,这样人类物质文明才会不断前进、扩大和改进。
共产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力的发展代表着共产主义的优越性。当共产主义制度取得胜利并确立位置的时候,它就会迅速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之所以能得到飞速发展,是由于以下原因。
第一,人类用在阶级斗争上的巨大精力被解脱出来。阶级斗争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所有这些力量都会被解放出来,因为,人们那时将不再互相斗争了。这些被解放出来的力量将用于生产劳动。如今在政治、罢工、起义、镇压起义、法院、警察、国家政权,以及在每天应付各个方面的事务上,都耗费了很多精力和劳动!
第二,在竞争、危机和战争中会遭到破坏或耗费的力量和资金将保存下
来。所有以前那些被白白用掉的力量,在共产主义社会都会被保存下来。
第三,组织性和适当的计划不但可以防止多余的开销,而且有利于改进各
种技术方面的事宜,使生产在一些最大的工厂里进行,采用最好的技术方法。
读完了《共产主义ABC》我深切的感受到: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是大型的、协作的、统一的经济。它是从资本主义社会的整个发展和无产阶级在这个社会中的地位里产生出来的。共产主义不是空想,而是科学地在人类世界建立自文明以来就梦寐以求的人间天国的理论和实践,我们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新人,坚持共产主义责无旁贷!
第五篇:读《共产主义ABC 》有感
读《共产主义ABC 》有感
读《共产主义ABC 》之后,我明白了资本主义为什么会灭亡,共产主义社会是什么样的。
历史经验的鉴证,资本主义制度是必然要崩溃的。它之所以要崩溃是因为它有两个基本矛盾:一方面是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它导致了竞争、危机和战争;另一方面是社会的阶级性,社会的一部分任同社会的另一部分人处于、而且也不能不处于势不两立的敌对状态,也就是阶级斗争。资本主义社会是一部结构很糟糕的机器。非常难控制这台机器。而资本主义社会包含着巨大的矛盾,有着巨大的裂痕,市场竞争及其所引发的战争直到爆发世界大战为止,所以,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些组成部分不但相互牵扯着,而且相互直接冲突着。
那么新社会应当是这样一种社会,它的结构将比资本主义坚固得多。既然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会把资本主义炸得粉碎,那么在这个资本主义的废墟上必然出现没有旧社会所固有的那些矛盾的社会。就是说,共产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应当有以下及点:
1、它应当是有组织的社会;它不应当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私人企业主的竞争、战争和危机;
2、它应当是无阶级的社会,它不应当是由相互敌对的两部分人组成,它不能是一个阶级剥削另一个阶级的社会。而这样的无阶级的和全部生产是有组织的社会,只可能是协作的、劳动的、共产主义的社会。
共产主义制度下的分配是按需求来分配产品。在过去共产主义的实践中,人们的理解为我需要什么就拿什么,这是对共产主义社会按需分配的非常巨大的误解!共产主义的生产方式不是为市场生产,而是为自己的需要生产。不过这里为自己生产的不是单个企业主,也不是单个的农民,而是整个这个巨大的劳动组合。为了科学合理的将产品分配到人们真正需要的生活中,使人们理解按需求分配的正确含义,共产主义按需分配需要有的几个原则:
一、保障所有人的最低生活需要,体现社会主义的最为人道的一面。
二、对贡献大的,要有所体现,但是绝不是像资本主义社会的无限度。要以荣誉为主,物质为辅。
三、分配差距不能太大,要体现团结精神。
四、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并有高超能力者要大家公认的特殊待遇,当然是在发挥其能力方面要为其创造条件,不能有过分的权利。但是在共产主义社会初期,产品仍要按劳分配,只是要注意,这并不意味着你生产了多少财富就领取多少财富,因为社会生产还需要剩余产品来完成积累,这样人类物质文明才会不断前进、扩大和改进。
共产主义制度下的管理,在共产主义社会将不存在阶级了。既然在这个社会里没有阶级,那就意味着在这个社会里也将没有任何国家了。在共产主义制度下,地主、资本家、雇佣工人都不存在了,只存在普通人——同志。阶级没有了,阶级斗争也没有了,阶级组织也就不存在了。因而也不存在国家了:国家在这里已无必要,因为阶级斗争没有了,不需要对任何人进行约束,也没有任何人去干这种事。共产主义制度下,实现人人平等,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共产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力的发展代表这共产主义的优越性。当共产主义制度取得胜利并确立位置的时候,它就会迅速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之所以能得到飞速发展,是由于下列原因。
第一,人类用在阶级斗争上的巨大精力被解脱出来。阶级斗争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所有这些力量都会被解放出来,因为,人们那时将不再互相斗争了。这些被解放出来的力量将用于生产劳动。如今在政治、罢工、起义、镇压起义、法院、警察、国家政权,以及在每天应付各个方面的事务上,都耗费了很多精力和劳动!
第二,在竞争、危机和战争中会遭到破坏或耗费的力量和资金将保存下来。所有以前那些被白白用掉的力量,在共产主义社会都会被保存下来。
第三,组织性和适当的计划不但可以防止多余的开销,而且有利于改进各种技术方面的事宜:使生产在一些最大的工厂里进行,采用最好的技术方法。
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是大型的、协作的、统一的经济。它是从资本主义社会的整个发展和无产阶级在这个社会中的地位里产生出来的。共产主义不是空想,而是科学地在人类世界建立自文明以来就梦寐以求的人间天国的理论和实践。我们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新人,坚持共产主义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