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田广教授《泛市场化批判》有感
读田广教授《泛市场化批判》后有感
近日有幸阅读了田广教授的《泛市场化批判》一书,读后觉得真是受益匪浅。田教授就当今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中国在迅速崛起时遇到的一些鼓吹市场化之风以及中国该如何应对并走出自己有特色的道路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解答。田教授眼光独到,言语平时却不失精彩,阅读此书真乃一大幸事!
当今中国无论在经济、政治还是军事上都迅速发展,尤其是经济三十年间飙升到了世界第二位。本来是件该值得开心的事情,然而笔者发现中国越来越浮躁,一切都要与“市场”“经济”“利益”挂上勾,又有一些别有用心者一直在鼓吹“全面市场化”理论。这个现象在医疗卫生界表现得尤为突出。
不知众位读者是否目睹过一些病人为了医生更加照顾自己给医生送红包?是否知道有些医生为了拿到丰厚的回扣给病人开了一堆并不需要的药让病人家庭更加雪上加霜?是否听说过一些医院以医生的病人个数、所开药量等作为工资指标?这些等等现象实在是与我们的社会主义道路完全不适合甚至可以说是背道而驰的。然而为什么这些现象会如此肆无忌惮地发生在我们周遭?我想这与我们的大环境所相关。有某些别有用心者将改革开放以来提倡的“发展市场经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歪曲为“市场化”“经济化”。所以出现了我们现在的医生收红包、医疗费奇贵无比、医院不再是非盈利组织等等滋生腐败的现象。医院本来是个非盈利组织,是一个为公民提供医疗救助的地方,而不是一个充满着金钱交易的肮脏平台。该如何让医院回归纯净,回归其本质呢?
首先应该停止一切鼓吹“医疗市场化”的学说,严令禁止将医疗卫生事业市场化。从制度上面肃清不健康的、侥幸的心理。其次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医疗保障体系,虽说现在已有一套医疗保障体系,但是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则是远远不如。没有这套保障体系,公民的健康权便没有了保障。而且必须保证这套体系不被“市场化”所污染,必须本着服务的信念运作着。最后,在表面上建立完善后,本质思想上应该加强公民对于公民意识的培养。公民意识不仅仅包含医疗卫生这一点,还包括其他诸如人身自由权、受教育权等等。只有这三方面齐下,才能营造出一个健康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氛围。
以上便是我在阅读完田教授的《泛市场化批判》后的一点拙见。
第二篇:读《鲁迅批判》有感
读《鲁迅批判》有感
朱涵
《鲁迅批判》是著名学者李长之先生的一本小书。篇幅不长,区区十万字,却是研究鲁迅的一部赫赫有名的经典。是每一个想深入研究鲁迅乃至民国文学的人绕不开的必读书。李长之在其中提出的许多观点大多依然十分洞见。而且,不同于传统的中国史学人物传记,这本书运用了西方精神分析的方法,认为作者的心理、精神状态和童年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作家的作品。作品与作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割裂开来,就无法深入理解两者任一。在分析过程中,不仅仅是对文本作出评价,更需要从鲁迅本人的精神面貌演变来推断和解读文字背后的来龙去脉和蕴含的深意。相比之下,传统的中国史学人物传记所带的黑白分明的道德判断忽视了人物作为一个个体在宏大的历史进程中的渺小与力量之有限。把一部作品、一个人批判一番很简单,毕竟人不能脱离现实而存在,不能在开启上帝视角、了解所有完整的信息的情况下做出最优的判断。而刀笔吏们若不深入探究一个人精神成长的过程,看不到他们经历过的伤痛和在政治道德困境中挣扎的痛苦,很容易站着说话不腰疼地用圣人的道德标准来否定他们的所作所为。而从精神分析的方法出发,至少可以多一些理解和宽容,少一些书生意气的酸腐的道德评价,看得到鲁迅的局限。而只有理解了鲁迅的局限,才能更好地欣赏他作品的魅力,了解鲁迅作为一名文化巨匠与舐着自己伤口的战士的伟大。
由此而知,同司马迁的《史记》一样,这本《鲁迅批判》最大的特点便是它的纪实性。不虚美,不隐恶,不预设结论,不假设立场。一切都从客观事实和批判者本身的文学与美学的标准出发,论证总结。不会因为当时的政治需求而删改观点,也不会因为权力的淫威而妥协。这也导致了李长之的人生经历与太史公有遥相呼应之处。太史公的《史记》是他自己理想的政治道德的总结与体现,许多地方与专制统治需求格格不入,对汉高祖与汉武帝入木三分的鞭挞尤遭统治者忌讳。而在民国时期,《鲁迅批判》这本书被视为左派读物而被查封;新中国初期反右运动中又被查禁,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公宣队队员指着李长之先生的鼻子说:“鲁迅是可以批判的么?就冲着‘批判’,你就罪该万死。”一本能把国民党与共产党都得罪的书,一位能在解放前后都遭到封杀的学者,却能历久弥新,或许正是这本书学术价值最有力的作证。毕竟,真正客观和深刻的思想,是不怕政治力量的干涉的,而它正也是政治力量最害怕的。这正是批判家的风骨,不屈从于批判对象,不屈从于时代,不屈从于政权,更不屈从于普罗大众,始终保持着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本书,若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讲,也应该是李长之先生本人磊落光明,热烈而严谨,明白而深刻的人格体现吧。
李长之认为,鲁迅生在一个风云变化,世代更迭的社会环境中。每一个生活其中的人,都不可能不对这变化有敏感的体会。但除了这个大家共有的大环境,鲁迅本人独有的经历更是使之成为鲁迅的重要因素。医学教育带给他的科学素养与最终的弃医从文,小时候家道中落让他感受到的人情冷暖,和鲁镇那充满了执拗的农民性的生长环境,都给他的精神以及他的作品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就医学教育来说,李长之认为最重要的是进化论的第一要义:生存。每个人都必须先生存下去,为了生存而挣扎与反抗。所以他的作品中满是对普通人,对尤其底层人们的死与生存的关怀。有时候见的血泪太多了,他的笔下甚至会透出冷漠与麻木的气息,但这恰是鲁迅的自我保护,好让他能修整之后生存下来,继续战斗。而这对人的生存最深切的关怀,也是让鲁迅成为受五四青年爱戴的原因。
医学教育给鲁迅带来的第二点性格特征,便是鲁迅对中国传统医药的痛恨,这其中又延伸出对传统医药所代表的封建社会中人的愚昧与无知的批评,和对与医药有着盘根错节的关系的传统文化的针砭。它们与现代、文明、都市的西方文化相比,区别大得刺眼。但最根本的,则是医药本身对人的救治或毒害是最直接和显而易见的,而它所代表的封建文化与道德,则如慢性毒药般腐蚀着、吞噬着每一个生存其中的人的心灵与精神。
小时候家道中落的经历让鲁迅感受到了世态炎凉。他自己受到过的奚落、嘲笑和哄笑,都在作品中有着反映,同时包含着一种过分神经质的惊恐和无限的同情。他看得到那些小人物的伤痛,因为那其中有他小时候的影子。交织着的寂寞与倔强,悲哀和愤恨,也是鲁迅的文字最鲜明的特色。
农民的执拗性则是始终徘徊在鲁迅笔下刻画得最深刻的主题。他们偏执、愚昧、怯懦、惧怕改革,甚至不惮于对改革者施加最残酷的冷漠与直接的迫害。但另一方面,他们的执拗又是他们坚韧的源泉,让他们逆来顺受,顶受着最煎熬的生存却顽强地不轻易置弃。对于这种精神的了解不仅仅让鲁迅笔下的农村人物有血有肉而跃然纸上,更让鲁迅在和其他知识分子笔战的时候时刻展示出纯粹的坚持甚至偏执。这种持久正是农民精神带给鲁迅作为一个战士的礼物。
李长之先生认为,鲁迅对于形而上的最玄奥深邃的哲学问题不甚感兴趣。这恐怕不仅仅是当时中国面对的时局让“救难”的紧迫性压倒了一切,更是因为鲁迅性格中的敏感、脆弱与坚韧让他并不适合进行艰深而持续的思索,因而也不适合写探索人性终极问题的长篇小说。鲁迅是一个诗人与战士的结合体。诗人,是印象的,感性的,被动的。他的注意力会随着环境而转移,作品也因此烙上了许多独特的时代的印记。他的敌人是一切他看不惯的人,他的反应是强烈而即时的,如同他辛辣的文笔,讽刺着一切在发生着的可讽刺的事情。所以杂文和短篇小说是鲁迅所擅长的文体,浓缩和精华了鲁迅作为诗人那种感情浓烈与随时宣泄的需求。而他的长篇小说则稍显平淡。缺乏沉郁的哲学思考做后盾,无法在只言片语中闪现哲人的智慧,整体就显得无力苍白。
伟大的文学家不仅仅是有时局性的,更是有普世性的。而鲁迅的普世性来自于他对农民性格深刻的了解与中国社会和普通人中农民性格的普遍存在。这让他的作品即使放在当代也依然让人读完会心一笑,而后便紧锁眉头地陷入沉思。中国农民的愚昧,奴性,偏执与冷酷,鲁迅抱着极大的憎恶与同情,不论是同村人消费着祥林嫂的不幸,咸亨酒店里众人对没落知识分子无情地嘲讽,农民们在强权面前畏缩的同时,又贪婪地咀嚼着弱者的骨髓。长在农村环境里的中国人都有着一双像狼一般又凶又怯的眼神,在他人后面不远不近地跟着,在最孱弱的时候便毫不留情地扑上来咬一口。但这狼本身也是环境的受害者,因为在狼大肆发泄这浅薄而无聊的快意的背后,是现实生活希望的渺茫,把绝望与痛苦都暂时寄托在这幸灾乐祸上。这般逼真的刻画,只有真正了解中国农民的鲁迅才能做到。
鲁迅对农民冷酷与冷漠的刻画入木三分,不论是《药》里面大家伸长了脖子看砍头,还是阿Q死后围观者“枪毙没有死亡好看”的评论,都让人寒意顿生,悲从中来。冷漠本身还没有这样坏,但对于“冷漠”的冷漠和习以为常,就像鱼生活在水中一样以为是生活必须的部分,则让人愤恨。鲁迅挑选这一主题,源于他的敏感和敏锐,源于他郁勃的诗人气质。在对国民性和奴性的鞭挞下,更是对普通人深深的同情。这在鲁迅近乎白描的文笔中得到了体现。
所以李长之先生说,鲁迅的情感是诗人,而他的思想止于战士。他的情感是粗暴的,充满了力量,几乎过剩。因为过剩,反而让他能冷冷地回去深深地刻画那笔下他含着泪讽刺的人物。他的美学不是传统士大夫那吟风弄月的雅士情趣或逍遥山水的老庄情怀,而是一种不精致的审美。这不仅是因为他不屑于有文人雅士一样的审美情趣,或许更是因为他的性格注定他不能够写出那样的文学。这样过剩的诗人的情感,使得他的文字必须用许许多多的连词,尤其是表示转折的连词,所连接起来。这是他情感翻滚与变化的纪录。若没有丰沛的情感支撑起这形式,光光学鲁迅连词的使用,只会变得拗口而肤浅。这也是许多人学鲁迅而落得个邯郸学步的下场的原因。
而鲁迅的战士气质,除了因为他丰沛的情感之外,也是因为他对于深邃的问题不感兴趣。所以他对急切的问题能单刀直入,跃入战斗并直中要害。他没有自己的哲学体系,恰恰使得他能够与所有他看不过的人论战。因此诗人与战士,在鲁迅身上得到了完美的统一,相辅相成。
文学家的伟大在于他能够同时抓住人性的本质与这个本质在时代中具体的表现,从而让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有读者,在以后也有知音。鲁迅就是这样的一个文学巨匠。但是,之于鲁迅,这或许恰恰是让人难过的地方。他对国民性的批判在今天依然醒震聋聩,那几十年了我们到底进步了吗?改变了吗?阿Q们不是还在吗?依然吃着赵老爷的巴掌。祥林嫂们不是还在吗?依然在别人的消费中过着悲苦的生活。那鲁迅们在哪儿呢?那些有着最纯粹的人性的关怀而且不畏强权地抗争的民族的脊梁,这些像北方的雪一样的孤独的斗士在哪儿呢?我们也只能用读鲁迅和写鲁迅来表达自己的愤恨。或许只有李长之这样桀骜不驯的人才有资格也是最适合来做评价鲁迅的批判家了吧。
是为《鲁迅批判》读后感。
第三篇:读《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有感
读《<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有感
摘要:1859年1月马克思为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写了一篇寓意深刻的“序言”,一篇“对唯物主义历史观作了经典性表述”的文章,时至今日,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通过阐释了《序言》对《共产党宣言》的补充与发展、社会形态的分类、历史唯物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与恩格斯唯物史观的异同等观点,加深读者对《序言》的认识与理解,为更好地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奠定理论基石。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共产党宣言》;社会形态;历史唯物主义;
1.《<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对《共产党宣言》的补充与发展 1.1《序言》与《共产党宣言》的写作背景
通常意义上所谓的两《言》,即是指是指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和1859年马克思为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写的《序言》。虽然这两篇巨著写作时间、背景、目的皆不相同,但它们的基本精神却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阐明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揭露资本主义剥削的奥秘以及指出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求解放的道路。
欧洲大陆特别是法国大革命1以及英国的产业革命2是马恩合著《共产党宣言》的时代背景。1847年,马克思、恩斯斯受“共产主义 1 法国大革命:1789年在法国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统治法国多个世纪的君主制封建制度在三年内土崩瓦解。2 英国产业革命:又称英国工业革命,是18世纪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的工业革命。英国的工业革命影响了整个欧洲大陆,并带动了当时许多国家相继发生工业革命。同盟3”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委托,起草《共产党宣言》。马恩根据资本主义社会初期所暴露的社会弊端,例如生产社会化与私人占有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由于生产过剩而产生的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残酷剥削促使阶级分化日趋严重等等,认为“实现共产主义再不是空想”,并因此断定“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以尖锐、犀利的语言对资产姐姐进行毫不留情地揭露和批判,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社会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新社会。
《宣言》发表之后的第十一年,即1859年1月,马克思为其《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做《序言》,“对唯物主义历史观原理做了经典型表述”。4该《序言》不但寓意深刻,我认为在某些方面是对《共产党宣言》的补充与发展。
1.2《序言》对《共产党宣言》的补充与发展
我认为在社会进化规律方面,《宣言》明确指出“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也是说,阶级斗争,是社会进化的原动力。这种说法在阶级社会是行得通的,但使我产生疑问的是在原始社会时代,是没有阶级的,当然也就没有阶级斗争,那么原始社会是又是如何进化、向前发展的呢?的确,恩格斯在著作里加了注释,“确切地说,这是指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但我仍然不能够彻底理解这种观点。后来当我读到马克思为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34 共产主义者同盟:1847年6月在伦敦成立,是第一个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国际无产阶级的政党。
《马克思恩格斯生平事业年表》,人民出版社,1976年,第208页。写的《序言》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因为《序言》明确地把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矛盾,统一的辩证规律当作了社会进化的动力。我认为《序言》中的这一表述,可以说明任何社会的进化规律。《序言》说:“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的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生产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5从马克思这段概括中可以看出,生产关系,生产力矛盾的辩证统一关系才是一切社会进化发展的动力,这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在此,需要注意两点:第一,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辩证统一的,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两者永远不可分割。第二,不能搞混两者之间的关系。生产力永远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生产关系永远是服从和服务于生产力的因素。两者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因此我认为从《宣言》的“把阶级斗争看成社会进化的动力”到《序言》的“把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统一的辩证规律作为社会进化的动力”是《序言》对《宣言》的一个补充与发展。
2.对“五种社会形态理论”转为“三种社会形态”划分依据的分析 2.1“五种社会形态”论
关于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其中“五中社会形态理论”最为盛行,即人类社会的发展表现为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这五中社会形态的一次更替。这种论述主要是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阐述作为依据:“大体说来,亚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2页。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几个时代。”6持有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马克思的这段话讲的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表现为亚细亚社会
7、古代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依次更替,如果再加上资本主义社会以后的共产主义社会,那人类社会的发展就表现为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2.2“三种社会形态”论
通过阅读《政治经济学批判》,我更赞同“三种社会形态”论。
按照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对《序言》的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只是封建生产方式解体的产物。然而,通过阅读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的论述,却会发现,事实似乎并非如此。只要浏览一下《手稿》的目录,你可以发现与《序言》中描述社会形态相关的的那句话,即有关亚细亚的8、古代的和封建的日耳曼9的生产方式的论述,大多集中在题为“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那部分中。我认为马克思的这一安排表明,他把亚细亚的10、古代的和封建的生产方式全都视为资本主义以前的各种形式,并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包括亚细亚的、古代的和封建的生产方式在内的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解体的产物。因而,在《手稿》中,马克思更为强调的就不是这三种生产方式的不同,而是由这三种生产方式构成的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同;不是描述这三种生产方式 6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页。
亚细亚社会:亚细亚社会以私有财产不足,国家对灌溉工程的控制,村庄的自给自足,手工业和农业的结合,生产方式的单一性为基本特征。缺乏私有财富是亚细亚社会停滞不前的基本原因。8 同7 9 日耳曼人:日耳曼人是对一些语言、文化和习俗相近的民族(部落社会)的总称。这些民族从公元前两千年到约公元4世纪生活在欧洲北部和中部。10 同7 中哪一种生产方式的解体导致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而是阐述包括这三种生产方式在内的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解体导致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
下面几段话是马克思在《手稿》中的论述:
要详细说明一切关系转化为货币关系所产生的影响实物税转化为货币税,实物地租转化为货币地租,义务务兵转化为雇佣兵,一切人身的义务转化为货币的义务,家长制的、奴隶制的、农奴制的、行会制的劳动转化为纯粹的雇佣劳动。11
交换手段拥有的社会力量越小,交换手段同直接的劳动产品的性质之间以及同交换者的直接需求之间的联系越是密切,把个人互相联结起来的共同体的力量就必定越大—惟一家长制的关系,古代共同体,封建制度和行会制度。12
家长制的,古代的以及封建的状态随着商业、奢侈、货币、交换价值的发展而没落下去,现代社会则随着这些东西一道发展起来。13
一切劳动产品,能力和活动进行私人交换,既同以个人之间的统治和服从关系自然发生的或政治性的基础的分配相对立不管这种统治和服从的性质是家长制的,古代的或是封建的在这种情况下,真正的交换只是附带进行的,或者大体说来,并未触及整个共同体的生活,不如说只发生在不同共同体之间,决没有支配全部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又同在共同占有和共同控制生产资料的基础上联合 111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91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04页。1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04页。起来的个人所进行的自由交换相对立。14
在资产阶级前的各种关系解体的时期,零散地出现一些自由劳动者,购买这些人的服务不是为了消费而是为了生产但是,第一,即使规模很大,这也只是为了生产直接的使用价值,而不是为了生产价值第二,例如,如果说贵族除了自己的农奴,还使用自由劳动者,并把他们创造的一部分产品又拿去出售,因而自由劳动者为他们创造了价值,那么这种交换只涉及多余的产品,并且只是为了多余的产品,为了奢侈品的消费而进行的因而这实际上只是为了把他人劳动用于直接消费或用作使用价值而对这种劳动进行的伪装的购买。然而,凡是这种自由劳动者的数量日益增多而且这种关系日益扩展的地方,旧的生产方式,即公社的、家长制的、封建的生产方式等等,就处于解体之中,并准备了真正雇佣劳动的要素。15
如果将《序言》中的那段话同《手稿》中的这几段论述联系起来理解,那么我认为那段话中所说的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指的是四个并列的社会发展阶段,而不是依次更替的。
因为在阐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条件的过程中,马克思没有强调亚细亚的、古代的和封建的生产方式之间的不同,相反,而去强调它们之间的共性;马克思在强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同封建生产方式之间的对立的同时,也强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同亚细亚的和古代的生产方式之间的对立;马克思还强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不仅是封 141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05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68页.建生产方式解体的产物,而且也是亚细亚的和古代的生产方式解体的产物。
因此我认为,将《序言》中的那段话和《手稿》中的这些论述统一起来理解,那么对著作的合理解释便是: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解体的产物,亚细亚、古代的和封建的生产方式全都属于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即只有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能构成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并列的社会发展阶段,而亚细亚的、古代的和封建的生产方式是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的三种不同形式和阶段,它们并不能构成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并列的社会发展阶段。1.对《<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所体现的唯物史观的理解 3.1《序言》标志着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诞生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理论有一个逐步发展成熟的过程。3.1.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6
马克思、恩格斯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首次提出了唯物史观区别于唯心史观的两个主要观点。第一,科学的、革命的实践观。文章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哲学家们不仅要“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体现出新世界观的实践性和革命性这个根本特征。第二,关于人的本质的论断。文章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将人的本质理解为“类”,因而不可能看到“宗教感情 16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最早发表于1888年,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序言中称这个文件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并作为该书的附录首次发表。本身是社会的产物”17,体现出新世界观区别于旧世界观的另一根本特征—新、旧世界观对立的阶级本质。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只是唯物史观的萌芽,对唯物史观框架及其它观点并未对其进行具体描述和展开,正如恩格斯的评价:“《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18 3.1.2关于《德意志意识形态》19
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相比,《德意志意识形态》勾画出了唯物史观的基本框架和内容。第一,该书指出,“只有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及其产生根源来理解事物,任何深奥的哲学问题都会被简单地归结为某种经验的事实”,为研究社会历史问题确立了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原则。第二,该书明确指出,认识社会应“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使人们认识社会生活的实质内容和人类社会的根本规律有了可能。第三,该书论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质内容和社会发展的动力等内容,阐明了唯物史观的实质。总之,《德意志意识形态》勾画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轮廓和内容。但是由于存在某些观点上的不足和表述上繁琐和累赘,导致概念的的模糊、不明确。3.1.3《<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唯物史观经过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萌芽、发展,最终于《序言》中诞生。
唯物史观作为一个理论体系,由一系列基本范畴、基本观点、基 171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8-19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08-209页。19 《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作于1845-1846年。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熟。本原理等构成,《<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在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对唯物史观理论体系的主要理论都作了简明而精炼的概括,譬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社会发展的两个基本规律、社会结构理论、社会形态理论等等。马克思对于这些理论的相关陈述沿用至今。譬如: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原理方面:“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20 ;关于社会发展的两个基本规律及社会结构理论方面:“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 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21,由此可以看出,《<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对唯物史观的表述已经相当专业和成熟,所以,《<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发表才标志着真正的唯物史观的诞生。
3.2马克思与恩格斯唯物史观的比较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成果,但是由于著述 202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第3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第3页。分工和理论修养的差异,我们可以通过比较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与恩格斯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22,来比较马克思与恩格斯唯物史观的异同点。
3.2.1马克思与恩格斯唯物史观的相同点
3.2.1.1马克思与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来源是一致的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我们决定共同钻研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思想体系的见解之间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这个心愿是以批判黑格尔23以后的哲学的形式来实现的。”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指出: “在黑格尔那里,辩证法是概念的自我发展。绝对概念不仅是从来就存在的,而且是全部现存世界的真正的活的灵魂。它通过在《逻辑学》24中详细探讨过并且完全包含在它自身中的一切预备阶段而向自身发展……直到绝对概念终于在黑格尔哲学中又完全的达到自身为止。”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唯物史观都是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的一种批判。于此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的基础上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最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认识和理解 22 恩格斯为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而写的一部重要的哲学著作。23 黑格尔:德国近代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代表、政治哲学家。他对德国资产阶级的国家哲学作了最系统、最丰富和最完整的阐述。24 《逻辑学》:并不是单纯介绍黑格尔的逻辑学,其首先介绍黑格尔的思想,然后探讨它在何种程度上能够充当各门科学的概括。现实世界时,按现实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理解它,坚持彻底的反映论,主张从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联系出发而不是从臆想的联系出发去把握和研究事物,并创立了真正的历史唯物主义。
3.2.1.2马克思与恩格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的认识是一致的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他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黑格尔按照十八世纪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先例,称之为‘市民社会’,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在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找。”2
5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指出:“不管这个差别对历史研究,尤其是对各个时代和各个事变的历史研究如何重要,它丝毫不能改变这样一个事实:历史进程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
这充分说明二者都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26“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他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252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第5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第4页。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27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指出: “在现代历史中至少已经证明:任何政治斗争都是阶级斗争,而任何争取解放的阶级斗争,尽管它必然地具有政治的形式,归根到底都是围绕经济解放进行的”,“在现代历史中,国家的意志28总的说来是由市民社会的不断变化的需要,是由某个阶级的优势地位,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和交换关系的发展决定的。”
这充分说明了二者都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3.2.2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的不同点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唯物史观的核心作了经典论述,其中包括内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等等,但是并没有对其作具体的展开和论证。
然而恩格斯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则是对马克思的历史观进行了通俗化的表述和详细的论证、引申。
例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 272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第4页。
国家意志:指国家必须有统一的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的法律规范、政策技术规范·政府行为是指在国务院信息化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统领导和协调下,各级政府对其信息系统安全建设与管理负责,开展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国家意志有着两层含义,国家意志包括国家行为,是不能和民众所一致的。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29这是马克思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基本原理所做的精简阐述。
而恩格斯则是在这个基础上对其做了实例论证和进一步的引申。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指出:“在现代历史中,国家的意志总的说来是由市民社会的不断变化的需要,是由某个阶级的优势地位,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决定的”,“当时关系已经非常简化,只有故意闭起眼睛的人才看不见,这三大阶级的斗争和它们的利益冲突是现代历史的动力,至少是这两个最先进国家的现代历史的动力”,“一切政治斗争都是阶级斗争,而一切争取解放的阶级斗争,尽管它必然具有政治的形式,归根到底 都是围绕着经济解放进行的。”恩格斯在马克思的“生产方式的内容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的基础上指出了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阐述了阶级的起源、发展和斗争,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发生变化的结果,各个阶级都是为了维护自己阶级的经济利益而斗争。
因此,马克思与恩格斯对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是保持着高度一致性的,不同点仅在于恩格斯在承认马克思的基础上再论证和引申,相比较之下,马克思的思想更加具有逻辑和理论性,而恩格斯则是比较的具体的论证。4.总结
《序言》虽然篇幅不长,但清晰地诠释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哲 2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页。学的关系,有着对历史唯物主义最经典的表述,也包含着经济学研究根本方法的阐释,同时“从经济角度对人类历史进程的解释,已经成为社会学事业中永久的组成部分。”30《序言》发表已经150多年,时至今日,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哲学基础,为我们社会体制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路径指导,更为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支撑。
参考文献
[1]刘长功:《精选马克思主义著作选读》[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2年,第81-85页.[2]《马克思恩格斯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3]赵家祥:《丰子义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历史考察和当代意义》[M], 30 科瑟:《社会学思想名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63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4]李殿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5]赵家祥:质疑“马恩对立论”[J],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43-49页.[6]赵海瑞:略论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唯物史观的异同[J],文史资料,2007年第15页。
[7]俞吾金:运用差异分析法研究马克思的学说[J],哲学动态,2004.
第四篇:田恒平教授讲座有感1
听田恒平教授的讲座《在无为中大成》有感
学校最近组织了所有教师听了田恒平教授的《在无为中大成》的精彩讲座,虽然田恒平教授主要是讲班主任的管理,但是我作为一个科任教师在他的讲演中也有了比较深刻的体会,在教学、做人、处事方面可以说都有了重要启示。现将此次活动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做如下总结。
在教学方面,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个人生活要豁达,尊重他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适时放弃,放下才能承载。班级管理中不要总把目光盯在哪些不爱学习的孩子身上,这样对老师对其他孩子也不公平,花费老师的精力,影响老师的情绪,挤占了关注其他孩子的时间。另外,要相信孩子,放手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充分调动孩子自身的潜能,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让各种能力的孩子都有展示才能的机会,发展个性。教师要有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在其它方面,田教授以《西游记》唐僧四师徒来隐喻班级管理。田教授认为:唐僧四师徒就是一个团队,唐僧是最没有能力的人,但是他却带领团队取得西经,他的成功原因在于:
有目标:向西天取经是他们的目标,“向西、向西、再向西。”是唐僧所坚持的信念。可见,一个班级就像一个团队一样,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向着目标不断努力的信念。
有境界:无知、无能、无用、无欲。在小说中,唐僧给人的感觉是无知的,每到一个地方,总是问:“悟空,这是什么地方?”“悟空,这是什么树?”,可到了西天,反过来是悟空问唐僧:“师父,这是什么地方?”由此可见,唐僧并非无知,他的无知是假装的,是一种境界,是把自己放在无知的位置上。因此,田博士认为,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时候,要学会向学生示弱,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和积极性。唐僧不会识别妖怪,也不会打妖精,更没有打妖精的武器,他似乎是一个无能、无用之人,但细细分析,唐僧并非无能,他的专长不在于打妖精,而在于拜佛念经,佛经就是他强有力的武器,金箍咒就是唐僧管教悟空的有力武器。因此,作为班主任一定要了解自己的学生,找到管理班级的有力武器,对症下药。
有仁爱。在唐僧四师徒的团队中,最有能力的当数悟空,悟空更是整个团队的救命恩人,从这一角度看,悟空理所应当是这一团队的领导,但为什么悟空不能成为领导,而唐僧却能呢?田博士认为是唐僧仁爱。唐僧善于调动悟空的积极性,总是把最难办的事都交给悟空,让悟空有一种被重用的感觉,所以悟空每一次都很乐意地接受了任务。唐僧还常怀着仁爱之心对待自己的徒弟,当悟空责备八戒贪吃的时候,他一方面劝悟空:“悟空,你让他吃吧,八戒饭量大。”一方面又安慰八戒:“八戒,你多吃点,你饭量大。”由此,作为班主任首先自己要有一份仁爱之心,要公平对待自己的学生,无论是后进生还是优秀生。如此解读《西游记》,如此借《西游记》来隐喻班级管理,我还是第一次听到,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第五篇:听了田恒平教授讲座有感
去深圳听讲座有感
上周末学校组织大部分班主任教师到深圳,听了田恒平教授的《在无为中大成》和华林飞副校长《教育叙事和行动研究》的精彩讲座,田恒平教授主要是讲班主任的管理,在他的讲演中有了比较深刻的体会,在教育教学、做人、处事方面可以说都有了重要启示。我对田教授的演讲感触较深,体会较多。现将一些心得体会做如下总结。
在教育教学方面,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个人生活要豁达,尊重他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适时放弃,放下才能承载。班级管理中不要总把目光盯在哪些不爱学习的孩子身上,这样对老师对其他孩子也不公平,花费老师的精力,影响老师的情绪,挤占了关注其他孩子的时间。另外,要相信孩子,放手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充分调动孩子自身的潜能,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让各种能力的孩子都有展示才能的机会,发展个性。教师要有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在其它方面,田教授以《西游记》唐僧四师徒来隐喻班级管理。田教授认为:唐僧四师徒就是一个团队,唐僧是最没有能力的人,但是他却带领团队取得西经,他的成功原因在于:
1、有目标:向西天取经是他们的目标,“向西、向西、再向西。”是唐僧所坚持的信念。可见,一个班级就像一个团队一样,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向着目标不断努力的信念。
2、有境界:无知、无能、无用、无欲。在小说中,唐僧给人的感觉是无知的,每到一个地方,总是问:“悟空,这是什么地方?”“悟空,这是什么树?”,可到了西天,反过来是悟空问唐僧:“师父,这是什么地方?”由此可见,唐僧并非无知,他的无知是假装的,是一种境界,是把自己放在无知的位置上。因此,田博士认为,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时候,要学会向学生示弱,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和积极性。唐僧不会识别妖怪,也不会打妖精,更没有打妖精的武器,他似乎是一个无能、无用之人,但细细分析,唐僧并非无能,他的专长不在于打妖精,而在于拜佛念经,佛经就是他强有力的武器,金箍咒就是唐僧管教悟空的有力武器。因此,作为班主任一定要了解自己的学生,找到管理班级的有力武器,对症下药。
3、有仁爱。在唐僧四师徒的团队中,最有能力的当数悟空,悟空更是整个团队的救命恩人,从这一角度看,悟空理所应当是这一团队的领导,但为什么悟空不能成为领导,而唐僧却能呢?田博士认为是唐僧仁爱。唐僧善于调动悟空的积极性,总是把最难办的事都交给悟空,让悟空有一种被重用的感觉,所以悟空每一次都很乐意地接受了任务。唐僧还常怀着仁爱之心对待自己的徒弟,当悟空责备八戒贪吃的时候,他一方面劝悟空:“悟空,你让他吃吧,八戒饭量大。”一方面又安慰八戒:“八戒,你多吃点,你饭量大。”由此,作为班主任首先自己要有一份仁爱之心,要公平对待自己的学生,无论是后进生还是优秀生。如此解读《西游记》,如此借《西游记》来隐喻班级管理,我还是第一次听到,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以上是我这次学习的收获。
2014.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