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述马克思主义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论述马克思主义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实践包括生产实践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科学实验活动等三个基本形式。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马克思认为: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 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且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不仅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揭示了人类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认识论就是研究认识的本质和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它以前的认识论的本质区别是:它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运用于认识论,使认识论成为真正科学的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之处,在于它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即以实践为基础去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了解人类实践活动及其意义,因而导致它们在对世界的理解和观察世界的视角等一系列问题上存在着重大缺陷。马克思主义哲学扬弃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提出了能动性与受动性相统一的实践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去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现实世界,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实践去理解,从而在世界观、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上都获得了全新的解释,构筑了统一的、彻底的、科学的哲学体系。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环节。离开了实践观点,就不可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不可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个思想体系。
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坚持的是实践的生产力观, 认为生产力是人们在现实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本质力量或实践能力, 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则存在于人们不断发展的物质利益需要及其丰富的社会关系之中。
1.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本来源。人的正确思想、科学认识都是由于实践的需要,并且在实践中产生的。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发展成为认识发展和科学进步的直接动力,人的认识正是在实践的推动下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不断发展的。实践还不断地给人们提出新的课题;实践创造出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和其他物质条件,使认识的发展成为可能,使人们能在新的广度和深度上认识世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与归宿。实践也需要科学理论来指导,没有正确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只有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才能自觉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
2.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实践对认识有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又有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表现在:
认识对实践有导向作用。实践作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本身就包含着认识的因素,需要以正确的认识作为先导。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只有以正确的理论来指导的实践才能充分发挥人对世界的能动的改造作用。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当今时代,认识对实践的导向、预测、促进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认识有相对独立性认识是主体以观念的形式把握客体的活动。认识遵循着自己特有的逻辑和规律。由于认识的相对独立性,认识可以与实践同步进行,也可以不同步进行,这是认识对实践的能动反作用的体现。
认识与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就认识的来源和基础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决定认识;就认识的功能和作用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以正确的认识来指导实践;就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知与行、实践与认识的统一,强调二者的紧密结合和相互促进。只有正确处理好实践与认识、知与行的关系,才能有效地从事实践活动。
3.从实践到认识认识的发展过程,首先是由实践到认识,即从实践中产生感性认识,然后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依存。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
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相互交织、互相渗透的。一方面,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人们在获得感性认识时,总是以原有的知识为背景,使用已有的概念和逻辑框架,在理性认识参与和指导下进行。同样接触客观事物,由于理性准备不同,感受就可能大不一样。所谓“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就是这个道理。另一方面,理性中渗透着感性的因素。理论认识不仅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而且要通过感性的认识来说明。感性认识丰富的人与经验贫乏的人相比,对事物理解的深度是不一样的。
4.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的角度看,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是一个认识指导实践的过程,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才能指导实践,使认识物化、对象化,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从认识的角度看,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是一个在实践中检验认识的过程,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才能使认识受到实践的检验而得到修正、补充、丰富和发展。
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理性认识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一般性的东西,实践所要解决的问题则是个别的、具体的事情。一般与个别、理论与实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必须从实际出发,把一般理论与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要把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同主体需要相结合,形成合理的实践观念。理论向实践转化,根本目的是为了改造事物,以满足人的需要。
要把理论的正确性与现实的可行性有机结合起来,寻求实现理想客体的具体途径。
理论只有被群众掌握,才能付诸社会实践。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理论只有为群众所掌握,才能变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要使理论为群众所认同,必须采取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6.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这一重要原理,就必须做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全面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部的主观成分。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从实际出发,关键是要注重事实,从事实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到底,就是要做到事实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当代中国,就是一切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活动只有符合这个实际,才能不断地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坚持理论创新。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努力做到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做到坚持和发展的统一。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
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
创新思想的哲学基础。唯物辩证法、科学实践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揭示了“创新”的内涵:客观世界是合乎规律的发展过程,社会实践也是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因此,人的认识也应该是发展的。认识的辩证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和认识反复性及无限性的统一的原理是创新思想的哲学基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归根结底是要将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结合起来。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既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改造客观世界包括改造自然界和改造人类社会。改造主观世界就是改造人们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关系,核心是改造世界观,即观察和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主观和客观的矛盾是人类实践活动中的最普遍、最根本的矛盾,是人类世界形成和发展的动力。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由必然到自由表现为人类不断地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人类在客观世界面前所处的两种不同的社会活动状态。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是永无止境的无限发展过程。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和认识观要求我们,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一定要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坚持在实践中深化认识,提升认识,发展认识.要坚持从实践中来与到实践中去,深入了解群众,一切要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出发,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和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只有这样我国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才能高效健康的进行下去。
王本海 2010041316
2011年10月24日
第二篇:权力观的认识与论述
权力观的认识与论述
江泽民同志在总结中外历史上国家兴衰、政权更替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曾深刻指出:权力观正确与否,决定政权存亡和事业的成败,这是历史兴亡的规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正确的权力观的重要性
权力观是领导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领导者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集中体现在他们的权力观上,同时权力观又影响着领导者的权力行为。领导者只有在权力观上定位准确,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才能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才能真正的做到为党、为人民掌权、用权。
正确的权力观直接关系到党的机体的健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尤其是干部队伍建设的迫切要求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是保证权力廉洁、预防腐败的迫切需要 事实证明,一个领导者如果在权力观上出现偏差,把权力视为谋取个人私利的工具,就必然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出现失误,把权力变成中饱私囊的手段。因此,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迫切要求广大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迫切需要
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既体现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也体现在党的领导干部队伍的素质上。在一定意义上,要执好政,就要用好权,也就要有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而这一切都要以正确的权力观为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与树立正确权力观之间这种密切的内在联系,要求我们党必须把领导者队伍管理好、建设好。最根本的是要把他们的思想政治基础打牢、思想政治防线筑严,牢固的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必须正确认识手中权力的性质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是掌权为什么、用权做什么。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权力属于谁,掌权为了谁。毛泽东有句名言: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
从权力主体和客体统一来看,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人民群众既是国家权力的主人,又是国家权力服务和受益的对象。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各级领导者手中的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这就决定了各种权力归根到底归属于人民,我们党和各级领导干部永远是人民群众掌握行使权力的代表者、引导者和服务者。
从权力的宗旨和目的看,各级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必须始终用来为国家为人民谋利益,而不能把它变成谋取私利的工具,绝不允许以权谋私,绝不允许形成既得利益集团。
从权力的运行过程看,必须始终接受党和人民的监督和制约,这是我们权力的性质和归属所决定的。古今中外历史经验证明,任何不受监督和制约的权力最终必然腐化变质,直至丧失殆尽。人民赋予的权力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和制约,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讲都有其逻辑的必然性。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权力观的问题,说到底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解决不好,权力观就会出现偏差,也就不可能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领导者的权力行为需要价值选择,这就是权力价值选择,是权力观上的价值定位。领导者只有在权力观上定位准确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才能真正为人民掌权用权。为此每一个领导者都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焦裕禄、任长霞等优秀共产党人为榜样,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勤政为民,无私奉献,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要增强自律意识,自觉接受权力监督
恩格斯说过:无产阶级建立自己的政权以后必须防止领导干
部由社会公仆变成社会“主人”。权力监督则是防止这种权力腐化的有效手段,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主张。大量事实证明权力监督是权力运行的可靠保证。只有通过建立健全党内和社会监督机制,才能有效的防止利用权力违法现象的发生。监督机制不健全对权力的监督的措施不得力正是导致以权谋私等现象泛滥的重要原因。并且权力监督也是克服官僚主义的重要手段,是防止权力腐化和权力衰落的有力保证,是提高领导者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方式。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负责起来才不会人亡政息。
要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牢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是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的群众观点是党的基本政治观点,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党的生命线。领导者掌握着权力,而权力首先是一种责任。掌握权力就意味着对人民负有某种责任,就要以对党和人民负责的态度用好人民赋予的权力。多数领导者能正确使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但是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问题上并不是所有的领导者都是清醒的。为此,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也必须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牢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是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的。
我们要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自觉地把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用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不负党与人民的重托,为党和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真正做人民群众的好公仆。
第三篇:政绩观的认识与论述
政绩观的认识与论述
“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人民公仆,就是要为老百姓办实事,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要落实在行动上”;“当官的最高境界就是为老百姓办实事,要使群众认可”。“为民书记”郑培民的这些质朴语言,是对创造政绩为了谁这一问题的最好诠释。
追求政绩的几个误区:
一、重近轻远。注重多出政绩、快出政绩,对长远发展缺少统筹谋划。
二、重表轻里。习惯于做表面文章,对一些实质性的问题不够重视。
三、重虚轻实。不靠艰苦奋斗、真抓实干,而靠欺上瞒下、弄虚作假。
四、重显轻潜。热衷于干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忽视短时间内无法显现成效的工作。
五、重硬轻软。喜欢追求硬指标,轻视不易量化的工作。
六、重物轻人。一味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较少顾及人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
七、重局部轻全局。只从局部利益出发,不从全局考虑问题,甚至为了追求局部利益不惜牺牲全局利益。
八、重投入轻收益。只看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多少,招商引资了多少,不看施政成本,不考虑投入与产出比。
胡锦涛同志关于政绩观的有关论述
○要教育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包括正确看待政绩、科学衡量政绩。党和人民把我们放在一定的岗位上,我们要尽心尽力干出成绩来,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真正的政绩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实绩,是为党和人民辛勤工作的实绩,应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的检验,而不是做给上级看的,更不能出于自己的私利。
○追求什么样的政绩,是衡量一名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对待群众、1
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自己的试金石。
判断政绩观正确与否,衡量的根本尺度就是看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第一,政绩观正确与否,要看它是否体现了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全面推进的事业,是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共同进步的事业。所以,看政绩,既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要看当前的经济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但一个时期以来,一些领导干部片面地认为,只有国内生产总值才是实实在在的“硬”东西,其他都是软的,将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视为追求政绩的唯一指标,结果导致有增长无发展,引发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如果我们的领导干部眼睛只盯着国内生产总值,一切围绕国内生产总值来创造政绩,忽视其他方面的工作,这样的政绩只能是片面的、错误的。只有树立大局观念,善于在全局上谋划发展,把自己分管的工作纳入全局中来思考和部署,注重各方面工作的整体推进,这样的政绩观才是科学的。
第二,政绩观正确与否,要看它是否体现了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是指经济、社会、自然等各个方面的发展要布局合理、动态平衡,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与政治及文化的发展要统筹兼顾、相互促进。如果只管局部不管全局,只管城市不管农村,只管经济不管社会,只管人的眼前利益不管自然生态,即使某一方面的政绩暂时“上”去了,最后还是会掉下来,而且往往得不偿失、贻害无穷,这样的政绩观能说是正确的吗?只有自觉协调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统筹、协调、解决好地域、城乡、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差距较大的问题,使发展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才能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
第三,政绩观正确与否,要看它是否体现了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要看是否注重发展进程的持久性、连续性,能否保证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从现实来看,只有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
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改变那种只管建设、不管保护,滥开发、不治理,只顾眼前增长、缺乏长远打算的错误做法。这样创造的政绩才是可靠的,才不会吃祖宗饭、断子孙路,既经受得住现实的检验,又经受得住历史的检验。
第四,政绩观正确与否,归根到底要看是否体现了以人为本,是否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每个领导干部,无论自己感觉为一地或一部门作了多少贡献,无论这些政绩在汇报材料上写得如何辉煌、在各种会议上讲得如何动听,最终都要用人民群众的评价这个最科学、最公正、最无私的“天平”称量,都要看是否抓住了执政为民这一“总开关”。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的:“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说到底就是要忠实实践党的宗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如何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政绩观?
首先,解决好“政绩为谁创”的问题,做到执政为民创佳绩。俗话讲,“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为官一任,想干出一番可知可感、可圈可点的政绩,这本无可厚非。但如果离开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味地想着自己出风头、争彩头,风光体面,就不是创造政绩而是“做秀”了。因此,要始终把群众的情绪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切实解决农民增收、企业改制、劳动就业、征地拆迁以及教育、医疗等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用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实际成效创政绩。
其次,解决好“创什么样政绩”的问题,做到科学发展求真绩。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来创造政绩。摒弃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观念,树立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观念;摒弃单纯追求局部利益的观念,树立全局协调发展的观念;摒弃单纯追求眼前发展的观念,树立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探索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再次,解决好“靠什么创政绩”的问题,做到转变作风务实绩。事实表明,贪图安逸、养尊处优创不了佳绩,心浮气躁、急
功近利出不了实绩,弄虚作假、投机取巧成不了真绩。唯有求真务实、埋头苦干,才能创造出实实在在的政绩。这就要求领导干部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必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在科学把握本地区本单位发展基础、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形成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并在具体工作中加以贯彻。少一些浮夸攀比,少一些迎来送往,多深入些实际,多体察些民情,真正思考和研究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问题,深入到问题多、困难大的地方,同群众一道分析矛盾、解决问题。
最后,解决好“如何考核政绩”的问题,做到科学考评量政绩。俗话说,政声人去后。考评干部政绩,既要看任内做了些什么,更要看走后留了些什么。由于工作环境和基础条件不同,在衡量政绩时应充分考虑岗位差异和区位差异,客观公正地看待干部的政绩,鼓励干部打好基础、练好内功。考核班子和干部,既重视“硬件”,更重视“软件”;既看“显绩”,又看“潜绩”,尽量把一些潜性成效转化为显性指标,充分重视那些不能用数字反映的成绩。
实践证明:“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这是衡量政绩的最终标准,也是我们衡量干部的最终标准。干部树政绩的根本途径是将人民群众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尊重客观规律,提高领导水平,脚踏实地工作,俯首为民办事。
第四篇:论述大学生活与职业生涯的关系
论述大学生活与职业生涯的关系
大学生活是职业生涯的铺垫,大学不想虚度过去,最好要有个大学生活规划,对以后的求职很有利,为以后的职业生涯规划打个好的基础。简单的联系是‚规划‛,都是一个自我认识、自我理想确定和自我目标确立、制订计划和执行计划、检验执行结果和逐步调整的过程;另外还有就是规划能力的学习提升,是真正学习如何驾驭自己人生的开始和过程。
职业规划包括:
一、帮助当代大学生基本无职业定位考虑。
二、可加速学生的求职时间。
三、求职成本降低。
四、提升个人职业竞争力。
五、提高复试的机率。
六、奠定了未来良好的基础。综合以上六点,大学生人生的职业规划与没有职业规划就会有一个明显的不同,有职业规划的人,会有目的地按照规划去完成一件件早就规划了的事情去做,并能在职场中得到好的发展,同时也会带来好的回报,人生也会越过越精彩,职业道路也会越走越清晰,职业也会越来越高,相对带来的利益也将是越来越多。然而大学生职业规划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对自己的认识和定位是重要的。在全球化的竞争之下,每个人都要发挥出自己的特长。从事热爱的工作,这样的人才是最幸福和最快乐的人,他们最容易在事业上取得最大的成功。‚知己‛十分重要,‚‘知彼’也是同等重要的。‛ 每个人只有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才能取得最大的成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到极致,最容易成功。
大学生活与职业生涯关系:1.二者互相联系,密不可分。一个良好的大学生活需要一个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当你有了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才可以知道你去更好的去努力和行动。比如说,当进入大学的第一时刻,我就给自己规划了目标,我的目标就是四年大学生活结束后,我要参加公务员考试,因为有了这个目标,我就知道了最积极努力和前进的方向,至少明白自己努力的原因。尽管自己还是个大一的学生,但这也是个优势,至少我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起点高,我比大二,大三的同学有了更早的努力目标,自己也努力参加一些考试,获得更多的技能为我四年后的公务员考试而服务。2.二者相互作用,缺一不可。大学生活的是否有意义,取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自我生涯规划的大学生会有清晰的发展目标,每个人的人生不仅与收入有关,还与自己的生涯规划发展有关。有目标的人才能抗拒短期的诱惑,有目标的人才会坚定的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有目标的人才会感觉充实。这样才可以拥有更充实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而没有职业规划的大学生,却要盲目地生活,在大学期间,每天浑浑噩噩的上课,吃饭以及做一些无聊的,没意义的事情,徒劳的结束四年大学生活,在社会期间,无休止地地毯似地投送求职简历,而复试地机会却越来越少,心里的压力会越来越大,社会的不公平感也会越来越强烈,久而久之人生没有了方向,就算能过找到一份工作,也会因为没有规划而感觉并不是自己愿意去做的工作,只是为了生存而来上班,这样多年后,没有职业规划的人还会在原地踏步地做同水平的职位。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好坏必将影响整个生命历程。我们常常提到的成功与失败,不过是所设定目标的实现与否,目标是决定成败的关键。个体的人生目标是多样的:生活质量目标、职业发展目标、对外界影响力目标、人际环境等社会目标……整个目标体系中的各因子之间相互交织影响,而职业发展目标在整个目标体系中居于中心位臵,这个目标的实现与否,直接引起成就与挫折、愉快与不愉快的不同感受,影响着生命的质量。总而言之,要想拥有独一无二和意义非凡的大学生活。就要学会去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而一个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也将带领你走向职业的巅峰,生活的希望之地。
第五篇:论述民族与国家的关系
民族与国家的关系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我国沿海地区的水平之间差距日益拉大。东部地区在工资待遇、生活条件、投资环境等方面要比少数民族地区优越,资金大批向东部流动,导致东西差距的日益扩大。当少数民族面临生活困苦、社会就业的时候会面临极大的心里不平衡,从而导致民族间的冲突产生。少数民族地区对资源占有一大部分,但从开发利用上来看还远没有从中获得足以使经济飞速发展的作用。这也是经济上的不平衡之一。
民族是人类历史上形成的一个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因此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关系重大。我国的少数民族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经济发展迅速,教育水平得到极大提高,拥有了一定的政治地位。各民族人民的生活与进入社会主义之前的时期有了极大的好转。民族矛盾得以缓和,但是民族问题依然是我国需要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历史的遗留问题,以及我公正处于社会主义转型时期。在转型期间,就难免会涉及到各族人民的切身利益,一旦处理不当就会引起民族矛盾。民族矛盾一旦产生,如不及时解决就会给社会带来危害。
在我国,民族问题的解决是需要伴随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而逐步解决的。我国民族问题的解决是与社会发展总进程以及改造社会主义的总任务联系在一起的。
民族问题是很多国家需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其中各民族的人口、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的发展是多样的。因此,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在我国显得尤为重要。我国有长达2.2公里的陆地边境线,约有1.9万公里处于少数民族地区。在沿线边境分布的135个县、旗、市辖区中,有107属于民族自治地方。在沿边境线居住的大约2200多万人口中,有近半数是少数民族。边疆少数民族与30多个与境外同一民族相邻。如果没有正确处理我国的民族问题的话,西方的反华势力与我国的一些民族分裂分子加以勾结,会对我国社会的长治久安造成巨大的威胁。第二,民族问题具有复杂性。民族问题经常不是单独出现的,它往往与宗教问题、城乡问题、地区问题交织在一起。例如我国的西藏问题。它是以十四**喇嘛为领导的,以宗教为指导的精神的一种分裂活动,实行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西藏流亡集团自1960年成立以来,已经有四十多年,在这四十多年来已基本适应了国际的环境,并集合西方现代政治体质及西藏过去的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建立了所谓的“流亡政府”。这就涉及到了我国民族问题的另一个特点——国际性。我国有30多个跨界的民族,占我国55个少数民族的一多半,与别国的民族语言相通、风俗相近,在思想感情与民族心理上有着许多共同点,民族间往来频繁。在我国西藏,极少数的分裂分子无视历史,扭曲事实,与国际反华势力相勾结,在国内制造骚乱暴动,破坏西藏的安定团结,欺骗不明真相的人们和国际社会,制造所谓的“西藏问题”,企图使之国际化,这是我国各族人民所不能答应和容忍的。我国新时期的民族问题还具有长期性。我国的民族问题有一部分是历史的遗留问题,并且民族意识有时还在增强。民族利益的协调问题也不是短期内可以解决的。民族的经济问题也不是可以一下子发展起来的。因此就决定了民族问题还需要长期解决。民族问题还具有敏感性。民族间也许会由于风俗习惯不同,了解程度不深而造成不尊重对方的误会。“民族,宗教间无小事”说的正是民族问题的敏感性。民族问题的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通常可以归结为这几个诱因。经济诱因是重要原因。政治诱因也是民族问题的诱因之一。在封建社会中,阶级压迫是民族问题的重要原因。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时期,阶级压迫已被消灭。少数民族的政治地位得到极大的提高,但是一些剥削阶级的残余势力还在,危害着我国的民族间的和平共处。另外,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犯罪分子还在,国际反华势力还企图利用民族问题为突破口对我国进行颠覆、渗透、分裂活动。这些分裂活动有些以暴力事件的形式出现,暗杀、纵火、投毒、打砸抢一系列事件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社会安定。文化思想诱因也是民族问题发生的原因之一。各民族由于各自的历史、生活环境等条件不同会导致某些方面的文化不同甚至会冲突,所以,在处理文化思想方面也会有矛盾。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因此对待我国的民族问题国家应该要做到一下几点才能使民族与国家关系更加稳定繁荣和昌盛。
基础设施的落后是制约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优先发展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产业,从而改善民族地区的生活和生产条件。最主要的是交通,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不断地被贫困地区的发展所验 国家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宏观政策倾向于民族地区,给予民族地区和谐发展最有力的政策支持,其中最主要的是经济的投入和税收的减免。但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于渔”,一词国家可以鼓励少数民族地区充分利用自己的地理环境、民族风情等搞好旅游事业,也可以将东部发达地区好的发展思路引入到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从根本上解决经济问题。
只有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搞上去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民族关系问题,使我国各民族和谐发展。
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国区域自治是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受国家领导管理体制的绝对制约。但由于受到政治体制方面某些外部或内部条件的限制,民族自治常常难以得到完全贯彻落实,因此在今后的实践中应加强完善和调整。
加强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建设,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制的重要手段。民族区域自治建设的目标是,使民族地区自治的各个环节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尽量多为少数民族培养人才。各重点高校可以适当加大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录取比例,重点选拔培养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科技、管理人才,尽可能做到人才的合理使用和科学管理工作,使其充分发挥才干。要多宣传对民族发展有突出贡献的人物,树立民族英雄形象。民族地区要有领导、有计划的组织少数民族干部到基层、上级领导机关和综合部门挂职锻炼,考察学习,交流经验,开阔视野,增长才能。在少数民族中选拔培养高层干部,保证各民族在中央都有自己的代表和发言人,切实保障各民族的权利得以实行。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论文题目:论述民族与国家的关系
班级: 嵌入式121 姓名: 姜鹏
学号: 124112010
评分标准:
1、论文中心思想明确。
2、结构完整,论据(论述)充分。
3、理论联系实际。
4、语言通顺、连贯、逻辑性强。
20分)得分: 50分)得分: 20分)得分: 10分)得分: 总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