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核心知识点

时间:2019-05-12 20:38: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核心知识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核心知识点》。

第一篇: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核心知识点

第一部分

学科知识(略)

第二部分

教学设计

第一章

概述

(一)教学设计的内涵

语文教学设计是教学设计原理在语言学科中的运用,是指语言教师运用系统方法,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和要求,针对具体教学对象,对语言教学的整个程序及具体环节所做出的行之有效的策划。其目的是优化语文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语文教学设想。

(二)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1、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强调师生交往的互动性和互惠性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老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教学资源。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沟通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

2、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强调结论与过程统一

努力改进课程学习,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综合。

3、重视情态、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强调认知与情意的统一

4、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第二章

教学设计的原则与依据

一、教学设计的原则和依据

(一)原则

1、整体性原则——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把握教学目标的整体性,二是形成整体教学思路

2、系统性原则

3、实效性原则

4、可操作性原则

(二)依据

1、语文课程标准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语文课程不再只是由课程计划、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科书等组成的文本课程,而更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的体验课程,教师与学生都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语文课程的创生与开发。

2、教材内容 把握教材体系 独立钻研教材

3、学生实际

了解学生学习新任务的预备状态或先决条件

了解学生对目标知识是否有所涉猎、娴熟于心或是一无所知 了解学生对学习新任务的情感态度 了解学生对学习新任务的自我监控能力

4、教师实际

教师是课堂教学工作的主导,其既是教学设计者,又是教学实施者。教师的理论修养、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水平各有差异,教学设计一定要依据自身的条件,审慎地对待自己的长短,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专长,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方法设计的主要内容

(一)教学方法设计的依据

1、要依据教学规律和教材

2、要依据教学目标与任务

3、要依据教学内容

4、要依据教师素质

5、要依据学生特点

6、要依据教学的组织形式、时间、设备条件

(二)教学方法设计的原则

1、多样性原则

2、综合性原则

3、灵活性原则

4、创造性原则

(三)常用的教学方法 一般性教学方法:

1、讲授法

特点:是教师自己的独白

注意:内容要具有科学性、思想性、系统性和逻辑性;讲授要具有启发性,这是讲授法成败的关键;讲授的语言要清晰、简练、准确、生动;讲授要配合运用其他的教学方法;讲授要配合恰当的板书;讲授还要注意及时取得反馈信息。

2、谈话法

要求:讲究老师提问的艺术;正确评价学生的回答;正确对付学生的提问;正确处理面向集体提问和个别问答的关系。

3、讨论法

要求:明确目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老师要有民主态度、4、练习法

程序:(1)教师设计练习题,向学生说明练习的内容和方法(2)引导学生开展练习活动(3)通过问答方式了解收集反馈信息(4)调节和校正练习活动,保证教学计划实施(5)检测评定练习成绩,强化练习效果

综合性教学方法:

1、读议讲练法

程序:指导学生阅读、组织学生研讨、精讲、进行口头或书面练习

2、目标教学法

要求:制定教学目标;展示教学目标;依据内容要点安排教学过程;依据能力层次选择教学方法;利用观察、提问、检查作业、测验、考试等评价手段获得反馈信息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及时加以矫正。

3、单元教学法

基本方式:知识讲解——学习课文——单元训练

4、导读法

导读法中最具挖根性的是特级语文教师钱梦龙的“三主四式导读法”,和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

三主四式——三主,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四式,自读式、教读式、作业式、复读式。

六步教学法:定向——自学——讨论——答题——自测——自结。

5、情境教学法

三、教学目标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计的原则及存在的问题 原则:

1、整体性原则——课程标准确立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注重追求这三方面目标的有机整合。知识与能力是教学目标的核心,它通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过程而最终实现。过程与方法是教学目标的组成部分和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它渗透在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实现中面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教学目标的组成部分和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它伴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而实现。

2、可行性原则——可行性包括可量化、可评估、可变通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设计存在的问题

1、主题错位、目标弱化

2、含糊笼统、目标虚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贴标签”趋向

(三)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

1、课程目标、阶段目标、单元目标

2、语言教学实际水平

确定语文教学目标,还要从我国语言教学的实际水平出发。这个实际水平包括语文师资水平和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首先要求语言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通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体现基础教育新课程的价值追求。语文课程目标体系中,强化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重要维度。

(四)教学目标的表达方式

1、基本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

2、教学目标表述的基本方式

(五)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

要求:吃透新课标、全面了解学生、深入钻研教材 确定重难点的方法:

1、地位作用分析法

2、课题分析法

3、习题分析法

4、学情分析法

四、教学导入及切入设计

(一)教学导入的作用

1、集中注意

2、激发兴趣

3、明确目的4、引导思维

(二)教学导入的方法方式

1、语言类导入法——标题导入法、故事导入法、设计问题导入法、悬念式导入法

2、活动类导入——游戏导入、实验导入

3、媒体类导入——图片导入、音频导入、视频导入

(三)教学切入 切入点的选择

1、从文眼切入

2、从关键词、句、段切入

3、从学生的兴趣点切入

4、从文章的插图切入

五、教学内容的安排及课堂教学技艺 内容安排

(一)语文教学内容确定的原则

1、系统性原则

2、适用性原则

3、开放性原则

(二)确立语文教学内容的思路

1、读懂编辑的意图,揣摩课堂教学的内容

2、把握文体特征,确定课堂教学内容

3、读懂文章标题,探测课堂教学内容

4、尊重独特体验,把握课堂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技艺

(一)语言技艺

1、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应言之有物

2、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应有逻辑性和程序性

3、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应引发学生的思考

4、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要富有感情

5、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表达要有节奏

(二)非语言技艺

包括教师的面部表情、目光注视、动作姿势、个人修饰及教师的倾听、板书等

(三)课堂讲述的评述技艺

概念:评述技艺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的答问,教师做出恰如其分的评述,或肯定或纠偏、或解释、或加工、或补充。

评述方式:引发、换述、反复、顶释、回应 评述存在的问题:

居高临下、傲慢无礼、讽刺挖苦、无的放乔

评述原则:捕捉信息,延伸输导、拓展学生思维;积极回应,明确观点,提高学生思维;延迟回应、鼓励学生、引导学生思考。

六、课堂提问及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理 课堂提问

(一)提问方式

1、直问

2、“曲解误导”提问

3、启发式提问

4、层层深入提问

5、比较提问法

(二)课堂提问原则

1、难度要适当

2、提问时间要恰当

(1)提问应在教材的重点、难点之处

(2)提问应在易混淆之处

(3)提问应抓信学生心求通而不能通,口欲答却又道不出之时

3、提问数量要恰当 课堂偶发事件处理

含义——课堂偶发事件,是指与课堂教学目的、教学计划无关而出乎老师意料突然发生的、直接和干扰课堂教学过程无关的刺激事件

特点:突发性、偶然性、新异性、不定性、两极性 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教学艺术

1、敏锐观察、正确决策

2、沉着冷静、以静制动

3、正确教育、因势利导

4、时效统一、及时高效

5、化弊为利、长善救失

6、幽默诙谐、化解矛盾

7、采用暗示、旁敲侧击

8、言语生动、语调多变

9、更加暗示、动作示意 处理办法:

1、趁热打铁

2、准确处理

3、巧妙暗示

4、大度宽容

5、因势利导

七、课堂板书设计(略)

八、课堂收束及作业布置

(一)作用——结束语是一堂课的收尾又是下一堂课的开始,与导语首尾呼应缺一不可。结束语有着明确重点、梳理思路、总结规律、提炼升华等导语无法替代的作用。

(二)原则

1、简洁明了原则

2、突出重点原则

3、启思引智原则

4、前后照应原则

5、激励渲染原则

(三)类型

1、阅读式收束

2、归纳式收束

3、悬念式收束

4、作业式收束

5、比较式收束

6、拓展式收束 作业布置

(一)作业的含义(略)

(二)作业布置的原则

1、目的性

2、针对性

3、趣味性

4、层次性

5、多样性

6、开放性

(三)作业批发的要求

1、教师要按时收发作业,及时批发作业

2、作业质量宜采用等级评价,重视作业评判的过程性和激励性

3、要有定期的作业讲评,针对问题要认真记录和分析,并集中讲解

4、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批改作业,力争使所有学生获得同一质量的辅导

九、教案写作

教案是语文教学设计的书面成果,是教师在授课前准备的教学方案,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具有语文教案设计技能,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工

(一)教案设计的类型

1、详细教案、简明教案和微型教案

2、知识型教案、教法型教案、综合型教案

(二)教案的结构与内容

1、课题计划

2、课时计划

(三)教案编写的基本要点

1、目标准确

2、内容充实

3、重点突出

4、思路清晰

5、衔接自然

6、方法灵活

7、留有余地

十、现代教学媒体(略)

第三部分

教学实施

第一章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教学实施的总建议

(一)全面发挥语文课程的功能,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

语文课程的功能是多方面的。高中语文课程应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继续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在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的实践中,掌握语文的学习方法,增强语文的应用能力,培养审美能力、探究能力。高中语文教学还应体现高中课程的共同价值,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充分发挥本课程的优势,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针对高中语文课程的特点实施教学

高中语文课程要在保证全体学生达到共同的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面临的选择,努力满足其学习要求,支持其特长发展和个性发展。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教师和语文课程同步发展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该认真研究教育改革纲要和高中课程标准,研究教学对象,从本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动性。

教师要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继续学习、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要认真读书、精心钻研教科书,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

教师应遵循教学基本规律,发挥优势和特长,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从学生需要出发,利用课程资源开设选修课等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必修课教学要求:

必修课程根据“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的目标,组织五个模块实施教学。

(一)阅读与鉴赏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与交流应指向每个学生的个体阅读。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的环境,关注学生的阅读主动性、需求的多样性、心理的独特性。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人见解,适当点拨,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

教学过程中,不同类型的阅读指导应该有所侧重:

1、论述类文本: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着重关注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语言的准确性。

2、实用类文本:引导学生注意材料的来源和真实性、事实与观点的关系、基本事件与典型细节、文本的价值取向与实用效果

3、应用类文本:应主要借助文本示例来了解其功用和基本格式,以学生自学为主,不用作过多分析。

4、文学作品:阅读文学作品是发现和建构作者作品意义的过程。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很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应引导学生在阅读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事,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

5、古代诗文:应指导学生学会用有关工具书,自行解决阅读中的障碍。文言常识的教学要少而精,重在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6、课外阅读活动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推荐文化品位高、难易程度适当的课外读物。鼓励学生开展多种活动,如写书评、读后感、举办读书会报告会、作品讨论等。

(二)表达与交流

1、写作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学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形式。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的表达、有创意的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在写作教学中,老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实感情,指导学生根据写作要求搜集素材,鼓励学生将自己或 同学的文章加以整理

2、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教学应注重培养人际交往中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如有自信心、有独立见解、相互尊重和理解、谈吐文雅等

指导学生在各种交际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鼓励学生在各学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三、选修课的设计与教学

(一)选修课程的设计

选修课的设计必须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水平。

(二)对学生选课的指导

老师应该认真做好等候课的介绍,其实,要帮助学生了解在若干等候课中哪一门或哪几门最适合自己,学会正确行使选课的自主权

(三)选修课的教学

要按照课程目标制订计划,不能因其设置灵活而凌乱随意,漫无计划,也不能因其拓展性要求而片面追求深奥新奇,脱离课程目标和学生实际。

选修课应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学内容和要求,必须要在充分考虑学生需要和特点的基础上设定。不能单纯从教师的知识储备和喜好出发决定教学内容。

(四)五类选修课的教学

1、诗歌与散文

本系列课程,应当在一定阅读量的基础上,精选重点,鉴赏古诗。

可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阅读和鉴赏,如强加诗文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作品;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资料,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丰富对作品的理解。重视作阅读欣赏的实践活动,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努力提高审美能力。

2、小说与戏剧

本系列课程的一些基本教学要求,与诗歌与散文大致相同,应重视作品阅读欣赏的实践活动,不必系统讲授鉴赏理论和文学史知识,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资料利用多媒体辅助,丰富对作品的理解,组织小说、剧本阅读欣赏的报告会、讨论会,交流阅读欣赏的心得。

3、新闻与传记

重在指导阅读典范性新闻作品。新闻与传记的写作应以学校社区生活和熟悉的人物为对象,从写新闻评述、综述或传记性小故事开始,逐步提高。

4、语言文学应用

指导学生在阅读中逐步学会筛选和整合,提高提取信息的准确性和速度;阅读规范的应用文,了解应用文的性质和用途,注意应用文的格式、术语和语言风格。

5、文化论著研读

阅读文化论著,重在领会精神,抓信重点,对其中的主要内容或观点进行讨论,不必面面俱到。对著作中的疑难问题,应引导学生自行钻研、互相探讨,必要是教师可作适应的讲解。

第二章

阅读教学

依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语文课程目标,阅读教学有以下几个内容:指向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阅读习惯态度,指向知识与能力目标的习读能力,指向过程与方法目标的阅读方法。

(一)阅读习惯态度 阅读习惯

1、边读边思边动笔边思考

2、使用工具书

3、勤于读书

4、质疑问难 阅读兴趣

1、明确阅读目标和阅读意义

2、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

3、追求阅读教学的审美境界 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1、阅读感受力

2、阅读理解力

理解是对阅读的基本要求,是阅读能力的核心。

3、阅读欣赏力

4、阅读评价力

5、阅读迁移力

6、阅读创造力 阅读创造力是最高层次的阅读,是阅读的升华。

(二)阅读方法 朗读

2、朗读技巧的训练

应突出停顿、重音、语调、节奏等四个方面。

3、朗读训练的常用方式

(1)教师范读。这是最好的指导方式。

(2)学生单读。带有考查性和示范性,是最好的训练方式(3)学生齐读。适用于诗歌等音韵感和节奏感强的作品(4)学生分角色读。适用于戏剧等人物个性鲜明的作品 默读(略)精读

精读训练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全面理解,逐次研读。即逐字逐句、逐段逐单地去钻研,做到精细理解,全面把握。

2、仔细品味,融会贯通。即对文中的关键词句要推敲琢磨,达到透彻明了,全面领悟。

3、读思结合,边读边记

4、灵活运用多种精读方法。如读涵泳法、质疑思辨法、比较阅读支、表达阅读法。略读

把握大意,抓住重点,提高阅读速度

(三)阅读教学的基本程序

1、引导过程

导入过程的基本目标就是确定目标,激发兴趣。一般包括以下四项:(1)预习;(2)解题;(3)介绍有关资料;(4)课前谈话。教学实践中可全部应用,也可以只运用其中的若干项。

2、研读课程

对文章内容和形式的研读过程,是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可分为三个阶段:感知、分析、综合。感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整体认识,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各局部、各细节的具体认;综合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整体理解和把握。

感知阶段:(1)认识生字词(2)通读

(3)了解内容概要和辨认文章体裁(4)批划评点和质疑问难 分析阶段:(1)结构分析(2)内容要素分析(3)写作技巧分析(4)语言分析(5)重点分析 综合阶段:(1)概括中心思想

概括中心思想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审题引导、段意综合、寓意呈现、弦外之音(2)总结写作特点 运用过程

运用过程的基本任务就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特别是学习新知识和解决新问题的迁移能力。在阅读教学的全部过程中,都要贯穿朗读、默读、以及吟诵、背诵的训练,在运用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背诵训练,这是我国传统语文教育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指导学生背诵的最基本的方法就是理解和诵读结合起来。

(四)阅读教学的方式方法

阅读教学的方式有很多,其基本方式有说讲读分析、问答研究、练习讨论等。具体教学方法包括讲述法、讲解法、串讲法、朗读法、默读法、评点法、问答法、研究法、讨论法、欣赏法、现代媒体教学法等。

1、讲述法

优:能够保持新知识的系统性和深刻性,较少时间传授较多知识,利于笔记训练增加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缺:易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无法照顾各别差异,不利说读训练

2、讲解法

优:说难解疑省时省力,保证知识的准确性与深刻性。要求:准确无误、语言精确恰当、方法灵活

3、串讲法

优:符合古汉语特点,易于字词句落实,句意的贯通 缺:学生被动,妨碍学生积极性的发挥 要求:注意次序、突出重点难点、改变观念

4、朗读法 优:以声音增加原作力量、对作品的艺术进行再创造,多种器官协同活动唤起学生强烈共鸣。巩固加深记忆。

要求:在读音、停顿、速度、语调四方面达到四个层次的要求:正确、理解、流利、表情。把握不同文体的特点;学会各种朗读教学方式,明确教师指导的要求:一定着眼点、二抓全过程、三选好时机。

评析法、评点法略

7、问答法

优:唤起注意、活跃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建立师生间的双向通信通路,利于反馈信息的快速畅通,利于教师随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缺:不利于知识系统的传授,不能保持知识的完整性。要求:

(1)掌握问题设计的内容要求(2)掌握问题设计的形式要求(3)把握问题提出的(4)掌握问题思考指导的技巧(5)具有答问技巧 步骤:

(1)学会设计问题

8个设计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的切入点、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关键点、概念易混淆点、教学内容的总结处、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最近发展区。

5种设计方式:总分式,即一个问题为中心分若干小问题;层推式,即设计一系列前后关系联系、层层推进、环环相接的问题;比较式,即提出相连或相反的事物或观点比较辨别;启发式,即阐明事例整理的基础上让学生产生回忆、联想、想象;归结式,即完成教学内容之间为帮助学生归纳总结所学内容使知识系统化而提出的问题。

(2)学会提出问题

从提问的角度,分:直问与曲问、顺问与逆问、单问与套问、独问与对问、正问与反问。从提问方式,分:对比问、因果推论式提问、无疑处生疑式提问、挖掘言外之意的提问 从提问目的,分:检查提问、拱桥提问、造情提问、因材施教提问、追根溯源提问、投石激浪提问、画龙点睛提问

从问题之间的关系上分:众星捧月式提问、连环相扣式提问 从处理教材的角度,分:抓纲要提问、倒嚼甘蔗问、中间开花问。(3)学会总结问题 及时评价和总结学生的答问,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也有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发展。

研究法

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钻研习惯和独立思考能力。

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作用,教给学生研究的步骤和方法,提供研究的材料,寻求多种教学方法的配合。

讨论法

优:培养学生对话能力,培养学生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态度,形成积极、主动、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利于口头表达能力的提升,弥补学生独立阅读的不足,集思广益,加深理解。

要求:把握讨论主题、抓好讨论前的指导和学生自学、正确对待意见分歧、控制好火候和时间、与其它教学方法适当配合。

注意:学会设计讨论的题目、能够切实指导讨论,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学会总结讨论的结果。

(四)阅读教学实例(略)

第三章

写作教学

(一)写作教学的要求:指导学生写作除了要遵循写作教学的基本理念,以利于达成教学目标外,还要特别做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之想写;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使之善写;提供更多练习写作的机会,使之常写。

(二)写作教学的内容

1、积累训练(1)观察与感受生活(2)广泛涉猎读物

2、育人训练

(1)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2)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良好的个性修养(3)培养美的文德文风和写作习惯

杜绝:

1、内容空洞、文风不正;

2、模式化、雷同化;

3、肤浅化、庸俗化

3、思维训练:(1)善于联想与想象(2)深入地思考生活

(3)辩证的看待问题,全面地认识事物(4)多角度、多侧面地认识事物

4、语言训练

写作是语言的艺术,通过语言训练需要达到以下要求:准确、简明、得体、生动。

5、技能训练

(1)审题、立意能力的训练 要求:集中、正确、深刻、创新(2)选材能力的训练

要求:材料典型、真实可信、富含寓意(2)谋篇布局能力训练: 确定题目

出色的标题:借助辞格法、善于引用、何用标点、反向思维 开篇 方法:

(1)开门见山、观点鲜明(2)设计悬念、吸引读者(3)巧用修辞、展示文采(4)描写环境、烘托背景(5)巧用引用,突出主题

过渡

段落过渡、句子过渡、标题过渡 结尾 方法:

(1)画龙点睛法(2)照应开头法(3)抒发感情法(4)设置悬念法

表达方式及表达技巧能力的训练 遣词造句能力训练 修改文章能力训练

6、文体训练

(1)记叙文写作要点:写清楚、写具体、恰当运用议论、抒情(2)说明文:抓住事物特征、掌握说明的顺序、语言准确、平实

(3)议论文:指导学生立意,选用恰当的论证方法——阐释说明法、归纳总结法、对比分析法、辩证分析法,表达准确、严密。

(4)应用文:强化常用应用文格式训练、语言要简明得体注重规范性

7、速度训练

1、基础训练——培养写作兴趣、积累写作素质、提高语言水平、提高书写能力

2、思维训练——优化思维环境、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

3、技巧训练——审题速度的训练、构思速度的训练、行文速度的训练

(二)写作教学的过程与类型 写作教学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写作前指导——写作前的指导应该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即确立写作的主题或话题,激发学生写作动机,指导学生搜集积累材料,指导学生组织材料进行构思。

写作中指导——写作中的指导应指导学生在前一阶段准备的基础上,把资料的收集准备、写作知识的准备等转化为书面语言,注意学生写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针对主要问题开展不同的内容指导,在此教学环节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完成自我修改 修改内容包括:

针对主题、针对材料、针对结构、针对文章形式的修改

修改的步骤——通读全文改错字句;再读全文选材、剪裁、组织方式、详略是否得当合理;细读全文看细节:开头新颖、过渡自然、主题突出、前后照应、主题升华、个性鲜明与否

写作后指导——作文批发及作文评讲 批改常用——评分、评语及符号

评语要对学生的习作内容、结构、语言、文体四大项目进行评价,还要对学生的写作参与程度进行评价,甚至还要包含对学生后续写作进行引导。具体来说包括:文章是否符合命题要求;文章是否符合文体要求;卷面是否清洁工整;文章结构是否完事文句是否通顺;书写是否规范;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否正确;字词的使用是否恰当等。

作文评讲主要有:综合评讲、典型评讲、专题评讲、对比评讲。

写作训练的类型

1、单项作文训练

又叫小作文,是为培养某种能力而进行的局部的、片断的练习,是进行整篇文章训练的基础。可以是叙述、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也可以是审题、立意、选材、组材。

2、命题作文训练

应注意的问题:(1)要有计划性(2)要切合学生实际(3)要贴近社会生活(4)要有启发性

3、材料作文训练

4、想象作文训练

(1)关联式想象(2)再造式想象(3)扩展式想象(4)延伸式想象(5)假想式想象(6)寓意式想象(7)科幻式想象

5、话题作文训练

(1)发挥写作特长(2)增加发展意识(3)学会拟题

6、研究性作文训练

注意几个环节:选择课题、设计方案、收集、整理资料、撰写研究报告或研究论文、及时评估与交流

7、自由作文训练 写作教学实施案例:略

第四章

口语交际教学

(一)口语交际教学的内容 态度

要想使学生“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口语交际的态度很重要。因为良好的口语交际态度是一个人的文明表现。也是提高口语交际效果必不可少的条件。

1、耐心专注地倾听

2、自信、负责地表达 能力

1、倾听能力——语音辨识力、话语记忆力、话语理解能力

2、表达能力——内部组码能力、快速编码能力、准确发码能力、定向传码能力

3、应对能力——在口语交际过程中,说话人往往需要随机应变,即根据对方的谈话内容和不断变化的场景(气氛、秩序、听众情绪、注意力是否集中等),机敏地改变思维路线,调整说话内容与方式。

(二)口语交际教学的方式方法

1、听讲——听课、听报告、听发言、听新闻、听广播等

2、诵读——朗读、诵读、背诵 朗读——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诵读——做到创造性的运用停顿、重音、语调、语速,辅以手势、眼神、身体动作和面部更替等。教学注意:诵读前要进行必要的评价,教师的诵读要起示范作用,在诵读训练的同时,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听读技巧方面的训练:听读重音、语速、语调、停顿等。背诵——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教给学生识记背诵的方法:重现式背诵法、抓关键词背诵法、意义背诵法、理清思路背诵法。

3、复述——提纲式复述、片断复述、概要复述,要求完整准确、突出重点

4、问答——要求设计好问题、安排好发问的时机,集中引导学生深入钻研课文,解疑设疑

5、讨论——选择有价值、有吸引力的问题,力争使讨论题有较强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启发性。重视讨论过程中的指导和控制,当讨论出现僵局时,要注意点明分歧的实质和焦点,使之明朗化。引导讨论步步深入。当讨论偏离主题时要调整方向,结束时应及时总结点评。

6、辩论——从组织准备、辩论技巧和注意方式上给学生具体的指导,并且提供有关的学习参考资料,同时引导学生把握辩论要领:参辩前充分准备、辩论中意气风发、。辩论要讲究文明礼貌。

7、演讲——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好演讲前的准备工作:明确演讲的中心、确定演讲的题目、选择演讲的材料、安排演讲的结构

8、即席发言——培养机敏思考、灵活定向和流畅表达能力

9、讲故事、见闻——着重训练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生动性和感染力,及体态语的配合渲染、增加效果。

五、选修课的实施

(一)高中语文等候课教学特点

1、教学内容重在拓展、提高

普通高中语文基础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的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

选修课与必修课之间既有继承性,也有相对独立性。继承性是指选修课必须重视对必修内容的梳理和巩固,必修课仍然具有基础性。独立性是指必修课强调基础,而选修课注重拓展、强调探究、着眼于发展和提高。

2、学习方式重在自主、探究

3、教学组织多采用“专题”

第四部分

教学评价

一、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概述

(一)《普通高中语文基础课程标准(实验)》中对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建议 评价的基本原则

1、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语文课程评价要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全面考查

2、评价应以课程目标为基准,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目标是评价的基准,语文课程评价要根据总目标和分类目标,住关键,突出重点,在保证达成基本目标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不同兴趣、不同表现和不同学习需要。评价要有利于鼓励学生对课程的自主选择,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个性化要求,采用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

3、评价要充分发挥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

课程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和发展等多种功能,正确的评价能真实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过程,准确地判断学生的学业水平与发展需求。评价的各种功能都不能忽视,但首先应充分发挥其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不应片面的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4、提倡评价主体多元化

语文课程评价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反思,另一方面要鼓励同伴、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之中,使评价成为学校、老师。学生。同伴。家长等多个主体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

5、评价应注意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联系与区别

必修课的评价应立足于共同基础,而选修课的评价在注重基础的基础上,更多地着眼于差异性和多样性。等候课的评价尤其要突破一味追求刻板划一的传统评价模式工,努力探索新的评价方式来促进目标的达成。

6、评价应根据不同的情况综合采用不同的方式

以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的表现,如态度、创意、责任心、意志力、合作精神、参与程度和交往能力等有一搭,作为评价重点。要努力探寻适合于不同目的的评价手段和方法,提高评价效率。

必修课程的评价

1、阅读与鉴赏的评价

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评价——着重考查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如能否概括和提炼文本的思想观点,发现观点材料之间的逻辑联系,并作出初步的评价。

实用类——着重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准确解读,以及对文本信息的筛选和处理能力。实用文体的语言风格、模式等牲,学生只需作基本的了解

文学类——是阅读与鉴赏评价的重点。要重视评价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把握,特别是对艺术形象的感情和文本价值的独到理解,鼓励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的解读,要重视评价学生对不同文体作品的阅读能力,以及借助有关资料评价作品的能力

文言文阅读的评价,重要考查阅读不太艰深的文言文的能力,还要注意考查学生能否了解文化背景、感受中国文化精神,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2、表达与交流的评价

对写作的评价,应关注学生的写作态度和写作水平。

论述类文本写作的评价,应考查能否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用可靠的材料支撑观点。实用类文本写作的评价,应考查学生能否根据此类文本中常 用文体的特点和要求,完成常见实用文的写作。

口语交际的评价,应考查学生参与口语交际实践活动的态度,能否把握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善于倾听,在交流中捕捉重要的信息,清楚、准确、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选修课程的评价

1、诗歌与散文

以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趣味和欣赏个性作为评价的重点,可通过写读书报告、读书札记、评论鉴赏文章、举行朗诵表演等具体成果考查学生的诗歌散文鉴赏水平。

2、小说与戏剧 同诗歌散文

3、新闻与传记

重在评价学生是否关心国内外大事,是否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并能准确把握主要内容和关键信息,评价学生能否运用多种形式写作简短的新闻并关注其效果反馈,能否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是否具有良好文风,传记写作的评价应关注内容的真实,文字的生动,以及是否给人以有益的启示。

4、语言文学应用

注意考查学生是否能综合运用有关知识、能力和方法、进行广泛阅读和交流讨论,具有积极的运用意识和负责的态度,能否读懂语文学科以外与自己常识相当的著作,在交流中是否能注意所掌握和运用的材料充分而真实可信,并有针对性。语言表达是否严密而有条理,并讲究语言艺术和实际效果。关于应用文的写作,重在评价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文风,掌握基本的格式要求。

5、文化论著研读

考查学生是否认真研究经典原著,对论著内容的理解和观点的把握是否正确,能否借助注释、工具书、参考资料自主学习。注意评价他们提问题的角度、思考的深度、还要注意考查他们阅读兴趣和文化视野。

对学生阅读经典著作所写的读书心得或小论文,以及文化专题探究方面的成果,进行展示、比较、作出总体评价,也应兼顾学生在参加研讨会、报告会、讲座、调查考察等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中应对学生的探究意识、参与程度、探究方法结果进行综合考虑。

(二)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种类

1、根据作用不同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中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诊断性评价的功能:检查学生的学习准备程度、决定对学生的适当安置、辨别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

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形成性评价的功能:改进学生的学习、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激励作用、强化学生的学习、给教师提供反馈。

总结性评价——总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也称终结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的功能: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证明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和能力水平以及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确定学生在后继教学活动中的学习起点、预言学生在后继教学活动中成功的可能性、为制订新的教学目标提供依据。

2、根据所运用的方法和标准不同,可分为相对性评价和绝对性评价

相对性评价——又称常模参照性评价,是运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

绝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乐目标参照性评价,是运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

3、根据评价方法不同,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定性评价——定性评价是对评价材料做质的分析。

定量评价——定量评价是对评价材料作量的分析,运用数量统计、多元化分析等数学方法,从复杂的评价数据中提取规律性的结论。

4、从评价结果的体现来看,有分数评价、等级评价和档案代评价

分数评价——尽管我们坚决反对用考试分数作为评价教学质量和人才的唯一标准的做法,但也不能否认分数评价法在评价体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等级评价——一般指的是用“优、良、及格、不及格”等来评价学生,这种评价法比较适合对学生的说话能力、辩论技巧、写作能力等进行评价。

档案袋评价——是一种较全面的注重实际的评价方法。

5、按评价内容的不同,分为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文学业评价

(三)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首先,主课者所持的标准要客观

其次,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所引用的资料要客观 最后,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过程要客观

2、公正性原则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不应集中于对执教者本人的点评,应该从这个教师的知识结构、工作经历、工作态度、教学成果等多方面综合加以考虑。

3、科学性原则

评价的方法要科学、评价的过程要科学、评价的依据要科学

4、目标性原则

对一节课的评议应该从整体上去分析评价,但绝不是不分轻重、主次、面面俱到,而需要有所侧重。

5、激励性原则

激励性指评价机制的指向是以肯定或发展为前提的评价。目标激励:给教师提出一个教学研究的目标 闪光点激励:抓住教师课堂成功之处的鼓励 信息激励:为教师提供教改信息

(四)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

1、教学评价方法的效度、信度区分度及难度

效度——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或测量工具能真实地测量出所要测量的事物的程度。一次测验是否有效,主要看其是否能准确地测量所要测量的东西。

效度分类:内容效度、构想效度、预测效度

信度——信度是表明评价工具质量的又一重要指标,主要指测验结果的前后一致程度

信度分类:再测信度、分半信度、评分者信度

难度——难度指测验的难易程度。在教学测量中,通常用答对的人娄比例做为难度值。区分度——区分度有时也称鉴别力,主要指测验对于不同水平的被试加以区分的能力。

2、教学评价方法的类型与编制

测验是教学评价的主要方法,对整个教学活动具有激励、调控等再组织作用。

3、教学评价成绩的分析与解释(1)算术平均数(2)标准差(3)标准分数

(五)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功能

1、导向功能——通过评价,具体的教育活动的价值才得以充分肯定或否定。

2、诊断功能——指教学评价能够对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提示与分析,找到症结的原因所在,进而提出改进和补救和建议。

3、调节功能——调节功能是指通过教学评价结果的反馈,让被评价者了解自身发展存在的优势与不足,从而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促进其自身进一步的发展。

4、激励功能——通过教学评价可以让被 评价者在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从正反两个方面受到激励,增加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反思功能

6、鉴定功能——鉴定功能是指教学评价可以对评价对象与评价指标的适应程度做出区分和认定。

二、教学反思

(一)涵义: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难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水平。

(二)教学反思的内容

1、教学前反思——教学前反思包含反思确定内容、阶段及具体实施方法对学生的需要和满足这些需要的具体目标,以及达到这些目标所需要的动机、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

2、教学中反思——要求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调动各种感官捕捉反馈信息,快速、灵活地做出调整和反应。

3、教学后反思——围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策略进行。

(1)教学内容方面——确定教学目标的适用性、对依据现目标反采取的教学策略做出判断

(2)教学过程方面——回忆教学是怎样进行的;对教学目标的反思: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对教学理论的反思:是否符合教与学的基本规律;对学生的评价与反思:各类学生是否达到了预定目标;对执行教学计划情况的反思:改变计划的原因和方法是否有效,采用别的活动和方法是否更有效;对改进措施的反思:教学计划怎样修改更有效等等。

(3)教学策略方面——感知环节:老师要意识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自己密切相关;理解环节: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活动与倡导的理论,行为结果与期望进行比较,明确问题根源;重组环节:老师要重审教学思想,寻求新策略;验证环节:检验新思想、新策略、新方案是否更有效,形成新感知,发现新问题,开始新循环。

(三)教学反思的意义

1、提高老师教育教学水平

2、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3、改进职业生存方式

4、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四)教学反思的基本过程、策划与方法

1、教学反思的基本过程——教学反思的过程大体要经历“具体经验、观察分析、重新概括、积极验证”四个阶段

2、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反思总结法、对话反思法、课堂实录反思法、教后记反思法、行动研究法、课后备课法、阅读新知法。

三、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操作与方案的编制

(一)基本操作

1、关于教学目标的评价

目标是老师课堂教学活动的内在动因,目标越具体明确,做事的自觉性越高,效率越高,反之变然。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课堂教学好坏的主要尺度。方法:

首先,从教学目标制订来看,要看是否全面、具体、适宜。

其实,从目标达成来看,要看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

最后,不要拘于形式,主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注重他们多方面的和谐发展,教会他们怎样学习,做到教学相长。

2、关于教学内容的评价

3、关于教学程序的评价

评价教学思路设计——

一是要看教学思路设计是否符合教学内容实际,是否符合学生实际;二是要看教学思路的设计是不是有一定的独创性,超凡脱俗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三是看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是不是清晰;四是看教师教学思路实际运用效果。

评价课堂教学安排——优秀的语文课堂的教学安排是结构严谨、环环相扣的,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较高的。

4、关于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评价 评价教学方法的适用、实用、活用 评价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评价教学方法的创新性 评价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5、关于教师教学基本功评价 老师的教学基本功包括以下内容: 教态——教师课堂上的教态应该是明确、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

语言——教师的语言关系到教学的精彩程度,教师要说普通话,准确清楚、精当简练,生动形象有启发性。

操作——教师运用教具,操作投影仪、录音机、微机等的熟练程度

板书——设计科学合理、依纲扣本,言简意赅,有艺术性,条理性强、字迹工整。

6、教学效果的评价

课堂教学效果评析包括——一是教学效率高,知识、能力、思想情操目标达成,学生思维活跃,教学气氛热烈;二是学生受益面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三是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课堂问题当堂解决。

教学效果评价的标准——对学生而言,评价内容包括:是否理解所学内容,是否懂得 所学内容在生活中的运用,是否对所学内容有兴趣,是否觉得所学的知识有价值,是否掌握思考的角度和方法等。对教师来说,评价内容有:能否有效地评价每位学生的学业成绩,能否让学生获得机会报告他们的学习成果,能否通过反思发现教学过程的问题,并制定改进的措施,能否通过教学反映教师的专业素养水平等。

(二)语言课堂教学评价方案的编制

1、学生学习表现指示:学习方式、参与程度、学习效果

2、教师行为指标:

教学目标的制定与落实——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体现了新课程提出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要求,能否促进学生在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等方面的发展,对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是否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而达到内省和内化,关注成性目标,并有效地引导学生达成目标。

教材内容的处理和转化——教师能否根据新的课程体系正确理解教材所表达的意图,并结合所教学生的特点将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否生,能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内容是否体现科学性、人文性和社会性的整合,是否注重实践性,有效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密切联系社会和学生生活实际。

学习环境的营造与管理——教师能否根据新课程的要求,组织学生开发、利用有关的课程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在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同时,能否注意欣赏各类学生,是否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和合作精神,鼓励学生“对师”提问,对教材提出质疑。

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教师能否根据新课程目标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设计恰当有助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在学习方法的指导方面,怎样使学生在学会过程中达到会学。

3、老师基本素质指标:教学观念、教学态度、教学基本功、教学技能、教学特色。

(三)选修课学习过程的评价

1、评价标准——内容选择能否突出体现专题内容的核心价值、过程实施步骤安排是否合理是否有利于学习内容的完成、成果展示是否有清晰的思路。

2、评价方式——自评和他评相结合

3、评价流程——公布学习任务表、学生根据学习任务表确定学习任务设计方案、完成学习任务后按照评价维度描述完成评定任务报告单。

第二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形成、思维品质与审美品质的发展、文化的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的建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表征之一。

应该能积累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具有良好的语感;能在已经积累的语言材料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能将自己获得的语言材料整合成为有结构的系统;能理解并掌握汉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规律,能凭借语感和语言运用规律有效地完成交际活动;能依据具体的语言情境有效地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与不同的对象交流沟通,能将具体的语言作品置于特定的交际情境和历史文化情境中理解、分析和评价;能通过梳理和整合,将自己获得的言语活动经验逐渐转化为富有个性的具体的语文学习方法和策略,并能在语言实践中自觉地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

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因此,思维发展与提升也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

应该能获得对语言和文学形象的直觉体验;能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活动中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自己对现实生活和文学形象的感受与理解,丰富自己的经验与语言表达;能够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基本的语言现象和文学形象,并能有依据、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发现;能运用基本的语言规律和逻辑规则分析、判别语言,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与人交流沟通,准确、清晰、生动、有逻辑性地表达自己的认识;能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言语作品,探究和发现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形成自己对语言和文学的认识;能自觉分析和反思自己的言语活动经验,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和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独创性。审美鉴赏与创造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品质。

语文活动是人形成审美体验、发展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语文学习中,学生是通过阅读鉴赏优秀作品、品味语言艺术而体验丰富情感、激发审美想象、感受思想魅力、领悟人生哲理,并逐渐学会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现美和创造美,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品位。因此,审美鉴赏与创造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

应该能感受汉语汉字独特的美,表现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能感受和体验语言文字作品所表现的形象美和情感美,能欣赏、鉴别和评价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语言和文学作品,分析其思想情感和语言特点,具有正确的价值观、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审美品位;能运用语言祖国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表现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情感、态度和观念,表现和创造自己心中的美好形象,具有创新意识。文化传承与理解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的能力;以及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视野、文化自觉的意识和文化自信的态度。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文化获得的过程。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实现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

应该能借助语言文字,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并认同中华文化,形成热爱中华文化的感情,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文化自信;能借助语言文字的学习,初步理解、包容和借鉴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文化,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文化的精华;能关注并积极参与当代文化传播与交流,在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文化自觉,初步形成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第三篇:2018下河北教师资格考试音乐学科知识点—聂耳

2018下河北教师资格考试音乐学科知识点—聂耳

聂耳

聂耳(1912-1935),原名聂守信,字子义(亦作紫艺),汉族,云南玉溪人。中国音乐家。从小家境贫寒,他创作了数十首革命歌曲,他的一系列作品,正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的产物。聂耳开辟了中国新音乐的道路,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先驱,被誉为“无产阶级革命音乐的开路先锋”。聂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者。

1.生平

1912年2月14日生于一个中医家庭。他从小受到优美的民族音乐的熏陶,幼年便学习笛子和三弦等民族乐器。20年代末,在中学读书时,参加了共产主义青年团,进行地下的革命活动。后来得知当地反动政府要逮捕他,便于1930年7月逃到上海,在同乡的商号中当店员。

1931年5月考进明月歌舞团,通过自学和向团中的提琴手学习,音乐业务有了一些提高。1932年8月,他退出“明月”去北平,曾向托诺夫(Tonoff)学小提琴;11月回上海进“联华”影片公司,任音乐股主任等职;1934年4月人“百代公司”做收音工作。当时的中国,一方面是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一方面是农村革命深入和文化革命深入;一方面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一方面是中国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聂耳积极地参加了左翼文化运动,他与吕骥、任光、安娥等同志参加了左翼剧联音乐小组。

1933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和劳苦大众的解放而英勇斗争。从1932年起,他便严肃地、认真地考虑一个大问题:“怎样去做革命的音乐?”怎样才能创造出“能够兴奋起、鼓动起劳动群众的情绪”的音乐?这是时代提出来的大课题。

他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前进歌》《大路歌》《开路先锋》等使全国人民为之振奋的革命歌曲,这是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雄壮的歌声,他代表群众、代表民族呐喊,开创了一代乐风,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非常可惜的是,他不幸于1935年7月17日溺死在日本千叶海中。

聂耳的音乐创作主要集中在群众歌曲和抒情歌曲两个方面,他的这些作品大多数是为当时的进步电影和戏剧所写的插曲,这些音乐要比这些电影和戏剧流传得更广,生命力也更强。他曾经说:“脑筋若无正确的思想的培养,任它怎样发达,这发达总是畸形的发达,那么一切的行为都没有稳定的正确的立足点。”

2.音乐创作 ◆群众歌曲

《义勇军进行曲》(作于1935年,电影《风云儿女》主题曲)《毕业歌》《前进歌》(这三首均为田汉作词)《自卫歌》《大路歌》《开路先锋》《码头工人》《打长江》。

◆抒情歌曲

《铁蹄下的歌女》(电影《风云儿女》插曲)《塞外村女》《梅娘曲》《飞花歌》。◆儿童歌曲 《卖报歌》等。◆民间器乐曲

改编整理《金蛇狂舞》(根据乐曲《倒八板》整理)《翠湖春晓》《昭君出塞》。

第四篇:2018年高中物理教师资格考试知识点

2018年高中物理教师资格考试知识点

准备考高中物理教师资格证的各位考生,相信大家都知道在教师资格笔试中,高中物理教师资格证考试会有三个科目的考试,分别是《教育知识与能力》、《综合素质》、《物理学科知识与能力》。对于《物理学科知识与能力》这一科目,纵观近年的考题会发现大学物理越来越占有重要地位。分析大学物理的考点,高频高考点在于质点运动学、刚体、高斯定理等相关知识,今天我就带领大家来分析分析大学物理中质点运动学的考察形式和重要考点。

从题型上看,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与能力》共有四类题型,分别是8到单选题,1道计算题,2道案例分析题和2道教学设计题。其中考察大学物理主要是在单选题和计算中出现,个别情况也会出现在第1道案例分析题中。在考察形式上,质点运动学最容易出现在计算题中,计算题总分为20分,所以掌握质点运动学的考点至关重要,而质点运动学中的两类问题又是质点运动学中最容易出现的考点。所以下面我将给大家详细分析一下这两类问题。

首先,在学习两类问题时,你应该了解以下基础公式:

以上就是《探究大学物理质点运动学中的两类问题》,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第五篇:六上语文学科知识点汇总

六上语文学科知识点汇总

1.《怀念母亲》作者季羡林,中国国学大师。

2.演讲稿的格式(书P35)

3.《穷人》的作者是俄国列夫〃托尔斯泰

4.歌颂美好心灵的书籍:加拿大作家蒙格玛丽《绿山墙的安妮》、中国作家曹文轩《根鸟》、日本作家黒柳彻子《床边的小豆豆》、瑞士作家斯比丽《小海蒂》。

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作者印第安酋长西雅图

6.建议书的格式(P71)

7.成语“竭泽而渔”(书P74)

8.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第一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狂人日记》。他的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课文《少年闰土》选自小说《故乡》。

鲁迅以笔为武器,被誉为“民族魂”,毛泽东评价他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9.《有的人》是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写的诗。

10.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今中外的诗人:屈原、李白、杜甫、郭沫若;国外诗人拜伦、海涅、普希金。

11.古体诗《诗经〃采薇》(收录诗歌305篇)—唐诗《春夜喜雨》(杜甫)—宋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元曲《天净沙〃秋》(白朴、散曲小令)

12.诗歌史上三个文学样式:诗、词、曲。词又称长短句,产生于唐代,繁盛于宋代。其中宋词题目中特有词牌名,例如:《水调歌头》《虞美人》《满江红》。元曲是元代特有的文学形式,分散曲和杂剧。散曲中又分小令和套数。元曲特有曲牌名,例如《天净沙》

13.现代诗《太阳的话》作者艾青,原名蒋海澄,金华人。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白桦》作者俄罗斯诗人叶塞宁,被誉为20世纪杰出的俄罗斯民族诗人。

14.《给诗加“腰”》(诗歌故事)(书P110)

《诗中的“秋”》(书P111)

读诗的方法: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作者的背景,通过想象,比较同题材的不同写法和诗人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

15.《最后一头战象》作者沈石溪,是著名的动物文学作家。作品还有《狼王梦》、《第七条猎狗》。其他作家有加拿大作家西顿《小战马》、《红脖子》,美国作家杰克〃伦敦《荒野的呼唤》、《海狼》,日本作家椋鸠十《孤岛野犬》、《赤鸟》,《金色的脚印》。

16.俞伯牙和钟子期传为春秋时代的人,他们的知音传说曾记载在《列子》、《吕氏春秋》等古书中。古诗中也有提及“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绝弦已无声”“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明代作家冯梦龙创作了《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收在《警世通言》中,课文就改编于此。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17.贝多芬的《月光曲》,也称为《月光奏鸣曲》或《月光》。贝多芬是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尊称为“乐圣”。他人生坎坷,耳朵失聪,但用坚强的意识克服了困难,创作了很多不朽作品,例如交响乐《英雄》、《命运》、《田园》、《合唱》。

18.《蒙娜丽莎》的作者是意大利画家达〃芬奇

19.运用联想和想象的表达方法好处:使内容更具体,情感更富感染力。

20.成语“响遏行云”(P151)

21.省略号的作用:(作业本P50-4)

1)列举的省略

2)话未说完

3)语意未尽

22.破折号的作用:(作业本P37-4)

1)表示解释说明

2)表示意思的递进

3)表示意思的转折

4)表示声音的延续

不同类型词语积累:

ABB:(例如)明晃晃、湿淋淋

AABC:(例如)津津乐道、闪闪发光

ABCC:(例如)行色匆匆、微波粼粼

AABB:(例如)马马虎虎、匆匆忙忙

ABAC: 1)自自(例如)自言自语

2)大大(例如)大模大样

3)无无(例如)无边无际

4)一一(例如)一心一意

5)有有(例如)有声有色

带反义词的:(例如)

1)

2)

3)

4)第一个、第三个字相反 左冲右撞 ..第二个、第四个字相反 久别重逢 ..第一个、第二个字相反 哭笑不得 ..第三个、第四个字相反 思潮起伏 ..

带“一”的词:(例如)不拘一格

带“不”的词:(例如)不甘落后

带“如”的词(例如)碧空如洗

带“数字”的字(例如)千方百计 ..

要求背诵的课文:

每单元的日积月累:(书P15、书P36、书P56、书P73、书P96、书P134)《诗经》、唐诗、宋词、元曲:(书P100-103)

《山中访友》背诵喜欢的部分

《詹天佑》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少年闰土》背诵第一段

《伯牙绝弦》背诵全文

《月光曲》背诵第九段

课外诗词背诵:

《夏日绝句》(宋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示儿》(南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南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题临安邸》(南宋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下载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核心知识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核心知识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语文学科各年级知识点

    小学语文学科各年级知识点、能力训练点及部分解释说明一年级:1、(1)学习23个声母。(2)24个韵母。(3)四种声调和轻声。(4)整体认读音节16个。(5)认识大写字母并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6)能......

    凝练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凝练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用“学习任务群”引导教学方式变革 青岛三中 语文组 2018 02 14近30年来,信息社会发展迅猛,激发了整个世界教育改革的热潮,而重视母语教育,成为世界各国......

    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

    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    当前规划未来教育发展时,“核心素养”一词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什么是核心素养”不是来自学科内部的,而是在强调未来教育发展,落实素质教育目标时,客观......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体育学科专业知识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体育学科专业知识 2018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的备考已经全面展开,相信大家对于体育学科当中的一些专业知识的掌握只是停留在表层的了解阶段,并没有深入......

    教师资格考试 高中 美术学科 教案

    第一课 培养审美的眼睛 尊敬的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艺术欣赏美术第 一 册 第 一 课培养审美的眼睛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教学过程,课后评价与反思这五个......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地理知识点(推荐阅读)

    第一部分 地理科学知识与运用 第一章:地理科学基础知识 一、地理科学的基本概念 1、区位 2、地理位置 3、区域 4、循环 5、景观 6、网络 7、等级 8、时空耦合 9、机制 10、模......

    2018年厦门教师资格考试知识点:儿童文学★

    2018年厦门教师资格考试知识点:儿童文学 一、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 在文学作品的深层意义中,往往蕴含着某种原型和母题。比如中国文学的一个母题为“爱而不得所爱”,表现出对爱的......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案例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案例 四十八中 蒋婷婷 “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界的一个热词,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