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最新小学科学苏教版3.2运动的快慢 教案

时间:2019-05-12 20:59: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7最新小学科学苏教版3.2运动的快慢 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7最新小学科学苏教版3.2运动的快慢 教案》。

第一篇:2017最新小学科学苏教版3.2运动的快慢 教案

3.2运动的快慢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不一样的,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2.会测量走路的速度。

3.知道运动方向也是描述物体运动的重要方面之一。4.知道有些看似不动的物体实际上在缓慢运动。5.会使用秒表。重点难点

1、知道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2、会测量运动的速度。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情境创设

1.(出示图片)提问:图中的伙伴们在干什么?

2.猜一猜,谁移动得快?(引导学生说出“不知道他们行进的距离和时间,因此无法判断出他们移动的快慢”)

3.提问:那么,有什么办法能比出他们之间运动的快慢吗?(板书:运动的快慢)活动2【讲授】新课学习

1.讲解“在行进相同距离的情况下比较所用时间的多少”。

(1)讲述:刚才,同学们提出要指定一定的距离,让他们进行比赛。下面,让我们来看一段比赛的录像。(播放刘翔比赛录像)

(2)讨论:知道这是什么比赛吗?(110米栏)在决赛中,刘翔以12秒91获得冠军。美国选手特拉梅尔获得亚军,他的成绩是13秒18;古巴选手加西亚获得第三名,他跑出了13秒20的成绩。那么,他们是通过什么来比较他们之间运动的快慢呢?(时间的多少)(3)讨论:就是说,想要比较他们之间运动的快慢,必须符合什么条件?

(4)小结:运动的快慢需要用行进一定距离所用时间的多少来进行判断,这就是常说的运动速度。(板书:运动速度)

2.讲解“在相同时间的情况下比较行进距离的长短”。

(1)引入:平时,我们就是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在我们的生活中,物体运动的快慢是不一样的。下面,我们来看一组图片。

(2)你们能给下列运动速度排序吗?在教材第30页上完成。(3)提问:你们是怎么比出快慢的?

(4)那么,物体运动速度的快慢还可能和什么情况有关? 3.测算运动的快慢与距离、时间的关系。

(1)讲述:你平时走路的速度是怎么样的?你想测算一下吗?那么,你想设计这样的活动吗?(小组讨论)

(2)出示表格:你能读懂这张表格吗?(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3)讨论测量要求:

从表格中知道用不同速度的步伐走同样的距离5米。学生示范正常步伐与慢一些的步伐。

(4)分小组开始测量。(提醒: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小窍门,室外每块地砖的长度是100厘米)

(5)汇报测量结果,得出结论。(在距离相同的情况下……在实践相同的情况下……)4.指导如何判断缓慢运动的物体。

(1)引入:(出示图片)指甲在运动吗?你有办法测量它的生长速度吗?(2)生活中还有很多像指甲生长这样运动缓慢的物体。(出示图片)你有办法计算出小苗的生长速度吗?

5.总结:今天,我们讨论了物体运动快慢的问题,它离不开时间和距离这两个因素。6.说明物体运动具有一定的方向。、(1)(出示图片)这是一张气象卫星云图,是2005年台风“卡努”运动走向图。(出示资料)(2)交流问题:气象台在发布台风预报时,除了有时间、风速、风级以外,还强调了什么?为什么?

(3)小结:物体的运动速度除了包括距离和时间这两个重要因素外,还包括物体运动的方向。(板书:方向)

活动3【练习】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能举生活中的一个例子,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吗?

第二篇:《运动的快慢》优教教案

第二节 运动的快慢

教学目标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教学重点 速度的概念及单位 教学难点

匀速直线运动的判断及速度单位的换算 教学方法

观察比较法:通过对生活中实际事例的比较,理解速度的概念和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

练习法:通过学生练习,学会应用速度公式的简单计算及速度单位的换算。教具准备

投影仪、录像机及资料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请同学们观看课前准备的录像资料: 动画片“龟、兔赛跑”的片断 战争题材电视片中立体战的片断

[师]刚才的画面中,同学们看到了在地面上沿直线爬行的乌龟、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在空中沿直线飞行的飞机……结合同学们上节课学习的知识,你认为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生](以地面为参照物)它们都在运动。[生]它们运动的路线都是直的。[生]它们都在做机械运动。

[师]它们做机械运动的情况有没有什么区别呢?

/ 6

[生]有.它们有的在天上飞,有的在地上爬。[生]它们运动的快慢不一样。

[师]运动有快有慢,怎样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二、新课教学 1.速度(1)概念

[想想议议] [师]请同学们继续观看学校田径运动会上100 m决赛的盛况。[放录像] 学校田径运动会100 m决赛

[师]在一片欢呼声中,100 m决赛的冠军产生了。同样是跑100 m的运动员,如何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呢? [生]都是百米运动员,他们跑的路程一样长.先到达终点的运动员用的时间短,他运动得就快。

[生]通过相等的路程,用的时间短的人运动得快。

[师]同学们归纳得很好。大家接着观看另一场精彩的比赛片断。[放录像] 24届奥运会万米赛片断

[师]比赛还在进行中,怎样比较运动员们运动的快慢呢? [生]看看他们谁跑在最前面,跑在最前面的人跑的路程最长,而时间一样。[生]在相等的时间内,跑的路程长的运动员运动得快。

[师]通过同学们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通过比较时间的长短来判断运动的快慢;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通过比较路程的长短来比较运动的快慢。请同学们继续关注下面的问题。

[投影] 学校百米赛冠军的成绩是12 s,24届奥运会万米赛冠军的成绩是28min,怎样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 [生]根据前面的方法,可以比较他们一段相同路程内的时间或比较他们一段相同时间内的路程。

/ 6

[生]可以比较他们在1 s内运动的路程.[师]请同学们分别计算他们在1 s内的路程。

[师]在物理学中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velocity)表示.同学们刚才求出的就是两名运动员各自的速度。速度等于什么呢? [生]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

[生]刚才计算的是1 s内运动员跑的路程,所以说速度等于1 s内的路程。[师]能不能分别计算出两名运动员在1 min内、1 h内跑过的路程,来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呢? [生]可以。

[师]“1s、1 min、1 h”都叫做单位时间,所以可以把速度定义为“单位时间内的路程”。

[板书]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2)公式

[师]在以前的学习中,同学们肯定已经注意到,每一个物理量都有自己的表示符号.物理学上,路程用“s”表示,时间用“t”表示,速度用“v”表示.如果一个运动物体在“t”时间内运动的路程是“s”,那么这个运动物体的速度该如何表示呢?请大家写出速度的表示式。

[师]这就是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式,即速度的公式。(3)单位

[师]同学们可以由速度的公式,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讨论一下速度的单位应该是什么。

[生]根据速度的公式可以看出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所以速度的单位是、由路程的单位除以时间的单位组成。如果路程的单位用米(m),时间的单位用秒(s),速度的单位就是米(m)除以秒(s)。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国际单位制中:路程的单位是米(m),时间的单位是秒(s),速度的单位就写成米/秒(m/s),其中“/”表示除的意思,读作“每”,所以。米/秒(m/s)就读作“米每秒”。

[投影] 练习1:读出课本P27“小资料”中物体的运动速度,说明哪个物体运动得最

/ 6

快,哪个物体运动得最慢。人步行和骑自行车时的运动速度分别是多少? [生]蜗牛爬行最慢,光速最快.因为蜗牛爬行的速度最小,光的速度最大。[生]人步行的速度约1.1 m/s,自行车的速度约5 m/s。

[师]同学们已经了解的“m/s”是速度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在交通运输中还常用“千米/时(km/h)”作单位,应该怎样读? [生]“千米/时”中的“时”应该是“小时”,所以可以读作“千米每小时”。[师]读得非常正确。“时”是“小时”的简称.在计算和用中文符号书写单位时,要用简称。所以写作“千米/时(km/h)”,读作“千米每小时”。同学们还要注意在物理课中不要沿用小学数学中以长度单位作速度单位的方法,不要说:“速度是每秒××米或速度是每小时××千米”。

[生]米/秒和千米/时都是速度的单位,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师]问题提得很好,请同学们看下面的问题。[投影] 练习2:火车的速度是72 km/h,汽车的速度是30 m/s,是火车跑得快还是汽车跑得快? [生]谁的速度大,谁就跑得快.由于单位不一样,没有办法比较快慢。[师](引导同学们明白)要比较两车谁跑得快,就要比较两车速度的大小,要比较两车速度的大小,就要统一单位。

[生]可以把km/h化成m/s.72km/h就是72个1 km/h,1 km就是103m,1 h就是3600s等量代换以后,进行计算就可以换算成m/s。

[师]同学们表现得太棒了。单位统一以后,很容易就能比较出谁运动得快了,谁快呢? [生]汽车的速度比火车大,所以汽车跑得快。

[师]从同学们刚才进行的单位换算的过程中,是不是能总结出单位换算的一般规律呢? [生]第一步:数值和单位分离;第二步:等量代换;第三步:进行计算。[师]请同学们完成下列练习。[投影] 练习3:

/ 6

(1)10 m/s=______=_____=______。(2)36 km/h=______=______=_____。(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错)计算

例题1:一位百米赛跑运动员跑完全程用了11 s,而一辆摩托车的速度表指示为40km/h,哪一个的速度比较快? 利用本例题,作为速度计算及单位换算的巩固练习。

例题2:火车提速后,在北京和上海之间的运行速度约为104 km/h,两地之间的铁路线长1463 km,火车从北京到上海大约要用多长时间? 利用本例题,作为速度变形公式的应用练习。

强调:解题过程要写出所依据的公式,把数值和单位代入时,单位要统一,计算过程和结果都应带单位. 2.匀速直线运动

[想想议议] [师]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想想议议”中的内容,看能获得什么信息。[师]照片上两个球之间的时间间隔是相同的。

[生]照片甲中相邻两个球之间的距离相等,照片乙中相邻两个球之间的距离不相同。

[师]甲、乙中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相同吗? [生]照片甲中小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运动的距离也是相同的,所以小球的运动速度是不变的;照片乙中两球间的时间间隔也相同,但相邻两个球之间的距离不相同,说明照片乙中小球的运动速度是变化的。

[师]我们把类似于照片甲中小球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照片乙中小球的运动叫变速运动。大家能说出这两种运动的定义吗? [生]物体沿直线快慢(或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做变速运动。

[师]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在平直的轨道上行驶的列车可以近似地看作匀速直线运动,但常见物体的运动大多是变速运动.同学们可以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吗?

/ 6

[生]车辆进站和出站,起动和刹车,上坡和下坡,都是变速运动。[生]物体做变速运动时,速度有时快,有时慢,怎样描述它的运动情况呢? [师]变速运动比匀速运动复杂,在不要求很精确,只作粗略研究的情况下,也可以用公式v=计算变速运动物体的速度,不过求得的速度v表示的是物体在时间,内通过路程s中的平均快慢程度,这样算出来的速度叫平均速度。

[投影] 练习4:火车从北京行驶1小时到天津,通过的路程是140 km,求火车的速度.

[师]火车从北京出发到天津停止,虽然时快时慢,但我们设想火车在1小时内匀速行驶了140千米,火车平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就是火车在这段路程或在这一个小时内的平均速度。

提醒同学们注意:

(1)v=s/v中的v表示物体在通过路程,中的平均快慢程度:t是通过路程s所用的时间。即v是在s或t内的平均速度,离开了某一段时间或某一段路程,平均速度便失去了意义。

(2)实际问题中所说的速度一般都指的是平均速度。[科学世界] [师]当今的科技摄影集科学与技术于一身,两者的结合创造了奇迹般的作品。同学们可以在课后阅读“时间放大镜”及相关的资料,探究科学世界的奥秘,欣赏科学中蕴涵的美。

三、小结

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2)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计算公式是v=s/t。

(3)速度的单位是米/秒(m/s)、千米/时(km/h)。2.在变速运动中,v=s/t求出的是平均速度 《运动的快慢》教学反思

/ 6

第三篇:四年级科学下册《运动的快慢》教案

四年级科学下册《运动的快慢》教案

执教人:李兰豹教学目标

1、会测量走路的速度,能给各种物体运动的速度排序;会使用秒表。

2、知道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不一样的,速度可用通过一定距离所用的时间的多少来进行描述,知道运动方向也是物体运动的表现,认识一些非常缓慢的运动。

3、意识到事物之间的联系性,体验到用比较的方法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

教学准备:皮尺、秒表。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活动过程:

活动一 认识

1、感受29页四幅图,猜一猜谁移动得快?

“假如它们进行的距离一样,情况会如 何呢?”

2、龟兔赛跑的故事。

“兔子为什么没有得第一呢?”

(启发学生考虑距离,时间的要素)

3、使学生意识到运动的快慢需要用一定距离中所用时间的多少进行衡量。这就是常

说的运动速度。

活动二:在测量与排序中感受速度的快与慢

1、测一测走路的速度

(1)用正常的步伐走5米花多长时间?

比正常步伐走得慢一些,走5米花了多长时间?

(2)用正常步伐走5秒能走多远?

比正常步伐走得慢一些,5秒钟走了多远?

2、给运动速度排序p30

活动三 认识物体的运动有一定的方向

1、让学生阅读资料P31,去发现台风预报时,强调方向的重要性。

2、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说一说一些运动的方向拓展

观察判断缓慢的运动

课本P31四幅图

问:(1)这些物体也在运动吗?运动得快还是慢。

(2)你是怎么知道它们也在运动?(参照物)

板书设计:

2、运动的快慢

运动的快慢要用一定距离中所用时间的多少来进行判断

——运动速度

运动速度:(1)快慢

(2)方向

第四篇:运动的快慢教案

11.2运动的快慢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速度的定义

2、能用速度的公式进行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知道平均速度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认识速度概念在实际中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

二、新课引入

在实际生活中,物体运动的快慢是人们关心的问题。如:在田径运动会短跑比赛中,人们最关心的是谁得冠军;人们外出旅行时,总是希望选择便捷的交通工具尽快到达目的地;军事上总是希望导弹、作战飞机能够飞得快些„„。问题: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三、新课教学

1,速度的定义

在生活中,我们是如何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呢?

活动:讨论,在百米赛跑中,我们如何判断一名运动员跑的快慢? 两种方法:

(1)在某一时刻,跑在最前面的运动员跑的最快。这种方法本质上比较的是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越长,运动越快。

(2)最先到达终点的运动员跑的最快。这种方法本质上比较的是经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这个时间最小的,运动最快。

综上所述,判断物体运动快慢,可以比较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也可以比较经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

据此,我们可以把相同的时间规定为一个单位时间(比如说一秒钟),这样,单位时间内物体的路程越大,运动越快。

我们用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速度公式为v=s/t s----路程-----米(m)

t------时间------秒(s)

v------速度------米每秒(m/s或m.s-1)除了“米每秒”,速度的常用单位还有“千米每小时”符号是km/h或km.h-1。

1m/s=3.6km/h。

例一:书上例题。

2、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

了解频闪照片。频闪照相是在暗室中进行的。每隔固定的时间,闪光灯闪一次,物体被照亮,物体的图像被记录下来。多次曝光之后得到的图像显示在同一张底片上。根据图像,我们可以看出物体的位置变化,从而了解物体的运动情况。

根据上图回答:哪个小球运动的时间比较长?甲图中小球运动速度有什么特点?乙图中小球运动速度如何变化?

回答:甲图中小球运动时间比较长。甲图中小球的运动速度基本不变。乙图中小球运动速度越来越快。

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沿着直线运动但是速度变化的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上图中甲为匀速直线运动,乙为变速(加速)直线运动。

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都在变化。大部分时候,我们只需要物体在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反映物体平均快慢程度的物理量叫做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v=s/t。例如刘翔在110米跨栏中跑出了12.88秒的成绩,平均速度

V=110m/12.88s=8.54m/s。

第五篇:运动的快慢教案

运动的快慢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

教学重、难点分析

1、重点:速度的计算

2、难点:速度单位以及单位换算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机械运动,有两个运动,一个是猎豹追赶猎物,另一个是蜗牛在地上爬行,这两个运动有什么不同?(快慢不同)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节运动的快慢

(二)讲授新课

提问:(1)小明步行,小红骑车同时从学校出发,怎样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

“在相等的时间内,走的路程多的运动得快”

(2)提问:百米赛跑,怎样比较运动员运动的快慢? “相同的路程,用的时间短的运动得快

(3)如果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又如何比较快曼哪?

启发学生回答:可以计算出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短就是运动快或者计算出相同时间运动的路程长也是运动快的。在物理学中为了比较这种情况下运动的快慢,我们引入了速度这个物理量

板书: 1.物理意义: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大小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公式: v=s/t

4.单位:m/s或者是km/ 换算关系:1m/s=3.6km/

指导学生学会单位换算

练习:20m/s= 54km/h=

例题:书本16页

指导学生学会熟练掌握公式的变形。

2、匀速直线运动

指导学生观察图1.2—2。让他们提出不同之处。从而引出匀速直线运动的含义: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

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是变化的运动。

让学生列举一些生活中物体做变速运动的例子(汽车开动时,汽车刹车时,足球在草地滚动时等等)平均速度:v=s/t 这样算出的速度上该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注:(1)平均速度只能粗略的描述变数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2)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

(三)课堂小结

1、速度的物理意义?

2、速度定义? 3.速度的计算公式? 4.速度的单位怎样进行换算?

5.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6.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

(四)作业

1、书本19页第一、五题

2、完成相应的同步测试

下载2017最新小学科学苏教版3.2运动的快慢 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7最新小学科学苏教版3.2运动的快慢 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运动的快慢》参考教案

    2.运动的快慢 教学目标: 1.知道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不一样的,速度的快慢可以用一定距离中所用时间的多少来进行描述。认识一些非常缓慢的运动。 2.能测量并记录一个沿直线运动的......

    四年级科学下册《运动的快慢》备课教案

    四年级科学下册《运动的快慢》备课教案 www.5y kj.co m 教学目标: .知道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不一样的,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2.会测量走路的速度; 3.知道运动方向也是描述......

    1.3运动的快慢教学案[大全]

    1.4测量平均速度教学案 主备人:李春 一、知识链接 1.平均速度反映的是物体在________运动过程中的运动快慢2. 在“龟兔赛跑”这个故事中,说乌龟胜了兔子,是指乌龟的________速......

    运动的快慢 优秀教案

    《运动的快慢》导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4、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 能力目标 1、体......

    第三节运动的快慢教案

    第三节 第四节 运动的快慢 物理系 一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4)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教案

    第三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教学内容基本特点: 本节内容概念性强,受到初中知识及日常生活的影响,教学中要合理的运用和辨析。内容进一步说明如何用坐标和......

    运动快慢的描述 速度教案

    1.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l、了解如何描述运动的快慢和方向。 2、知道速度的意义、公式、符号、单位。 3、能区别质点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等......

    运动的快慢公开课教案

    运动的快慢 公开课教案 尧冰松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二、能力目标 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