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职培训《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教案-雷军营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教案
实验一 网络线缆制作实验目的
1、了解计算机网络线缆的功能和特性。
2、掌握双绞线的制作方法。
3、熟悉局域网的基本组成结构形式。授课方式:演示+实操 实验学时: 2 学时 实验重难点:
1、局域网的组成及结构形式。(重点)
2、双绞线的连接标准。(重点)
3、制作网线。(难点)
实验器材: 水晶头、5 类双绞线、网线钳、测线仪、PC 机及操作系统。实验原理:
1、实验室里局域网的组成及其结构形式
局域网中,主要设备有:计算机(配有网卡)、网线、交换机(交换机柜以及电源)、路由器。通常在局域网里,可以没有路由器,但一定得有交换机,所有的主机通过交换机互联起来。局域网的结构,物理上是星型拓扑,在逻辑上则是总线型拓扑。2.双绞线联接标准
(1)EIA/TIA-568-A 标准 EIA/TIA-568 即美国电子工业协会 EIA 和电信行业协会 TIA 于 1991 年联合发布的标准,它的名称是 “商用建筑物电信布线标准”。EIA/TIA-568-A 简称 T568A。其双绞线的排列顺序为: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依次插入 RJ45 头的 1 ~ 8 号线槽中。
(2)EIA/TIA-568-B 标准 EIA/TIA-568-B 简称 T568B。其双绞线的排列顺序为: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依次插入 RJ45 头的 1 ~ 8 号线槽中。
如果双绞线的两端均采用同一标准(如 T568B),则称这根双绞线为平接,也称为正线。能用于异种网络、设备间的联接:如计算机与集线器的联接、集线器与路由器的联接。这是一种用得最多的联接方式,通常平接双绞线的两端均采用 T568B 联接标准。
如果双绞线的两端采用不同的联接标准(如一端用 T568A,另一端用 T568B),则称这根双绞线为跳接,也称为反线。能用于同种类型设备联接,如计算机与计算机的直联、集线器与集线器的级联。需要注意的是:有些集线器(或交换机)本身带有“级联端口”,当用某一集线器的“普通端口”与另一集线器的“级联端口”相联时,因“级联端口”内部已经做了“跳接”处理,所以这时只能用“平接”双绞线来完成其联接。
正线,即直通线,两端线序一样(标准 T568B),从左至右线序是: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反线,即交叉线,两端线序不一样,一端为标准 T568B 的线序(从左至右: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另一端为标准 T568A 线序(从左至右: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以下是 各种设备的连接情况下,正线和反线的正确选择。其中 HUB 代表集线器,SWITCH 代表交换机,ROUTER 代表路由器。PC-PC:反线; PC-HUB:正线;HUB-HUB 普通口:反线;HUB-HUB 级连口-级连口:反线; HUB-HUB 普通口-级连口:正线; HUB-SWITCH:反线; HUB(级联口)-SWITCH:正线; SWITCH-SWITCH:反线; SWITCH-ROUTER:正线; ROUTER-ROUTER:反线;100BaseT 连接双绞线,以 100Mb/S 的 EIA/TIA 568B 作为标准规格。实验内容与步骤:
1、考察实验室局域网实地考察实验室局域网的组成以及结构形式,了解常用设备的功能与应用。
2、正线的制作过程:
(1)剪下一段网线,网线的长度约在 0.6-100 米之间,依实际需要而定。
(2)用网线钳将网线一端的外皮剥去约 2-3 厘米。
(3)将双绞线内部的线对,按照正线的线序分开,排列顺序依次是: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 棕、棕。“白橙”处于最外侧,“棕”处于内侧。(4)用网线钳将排好序后的网线剪齐,留下的部分约 14 毫米。
(5)将网线插入水晶头,插入过程中,水晶头带卡口的一面向下,注意保证网线的芯线与水晶头的芯片金 属接触。(6)用网线钳将水晶头压紧。此时,网线的一端制作完成(7)用上述同样的方法制作网线的另一端。(8)用测线仪测试网线是否做成功。测试方法是,将网线的两端分别插入测试仪的两个接口中,打开测试 仪的开关,指示等从上到下依次点亮,表明网线制作成功。
3、反线的制作过程:
(1)按照正线的制作方法做好反线的一端。
(2)另一端反线的制作过程基本上同正线的制作过程相似,只是在步骤(3)中,注意线序为: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
4、直接连接两台计算机用制作好的反线连接两台计算机,实现数据的相互访问。实验思考:
1.通常用什么方法辨别网线的双绞线真假,如何判断双绞线的质量? 2.如何延长双绞线的传输距离?
3.如何根据实际需要在建筑物内布置合适的网线? 实验总结:
1、学生能熟练掌握局域网的组成及结构形式。
2、了解双绞线的连接标准。
3、让学生清楚本次实验的难点是网线的制作。
第二篇: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
课程代码:1460340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技术
实验项目:实验4B/S结构编程
实验时间:2013.11.15
实验地点:C509
实验4B/S结构编程
一、实验目的熟悉和掌握B/S架构的基本原理和编程方法,掌握编写简单的网络应用程序。
二、实验内容
使用所熟悉的语言(Java或C++)实现文件上传、获取客户端浏览器的信息。
三、实验结果
写出所设计的源程序。
四、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参考答案
第三篇:《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标准(中职)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标准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1、授课对象
三年制中等职业教育层次学生。
2.参考课时
68课时,理论教学课46时,实践教学22课时。
3、课程性质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是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它的任务是介绍现行的、较成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为学生进一步学习“TCP/IP协议”、“JSP网络程序设计”、“网站设计与网页制作”、“网络多媒体技术”、“网络安全”等后续课程,培养自己成为网络管理员、网络工程师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
我们的课程理念应从学生、知识、社会三维维持适度张力入手,以学生的社会化自觉的职场需求为价值了取向,以职业素质与实践能力的动态发展为基本特征,以社会、政府、企业、学校、学生、教师等多重主体性为运行机制,以多样性、开放性、互动性为开发向度,最终实践高职教育成为营造终身教育中心的历史使命。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就业为导向。从计算机网络的实际案例出发,以岗位技能要求为中心,组成十九个教学项目;每个以项目、任务为中心的教学单元都结合实际,目的明确。教学过程的实施采用“理实一体”的模式。理论知识遵循“够用为度”的原则,将考证和职业能力所必需的理论知识点有机地融入各教学单元中。边讲边学、边学边做,做中学、学中做,使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加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目标
1、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的网络基础知识,有利于学生将来更深入的学习。本课程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团队协作的职业精神和诚实,守信,善于沟通与合作的良好品质,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2、具体目标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一些基本术语、概念。
掌握网络的工作原理,体系结构、分层协议,网络互连。
了解网络安全知识。
能通过常用网络设备进行简单的组网。
能对常见网络故障进行排错。
三、内容标准
(一)第一单元
单元名称
计算机网络基础
参考学时
8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每个阶段的特点及其该阶段的典型代表网络。
2.掌握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的概念。
3.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4.掌握网络拓扑结构的概念
5.掌握各种网络拓扑结构。
6.掌握各种网络拓扑结构优缺点
1.了解本课程的教学,为学好本课程做好准备。
2.了解学生的基础情况,通过互动的提问和行业介绍提高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
3.学会分析网络拓扑结构。
4.懂得根据实际环境选择合适的网络拓扑结构。
1.了解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就业前景。
2.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
知识要点
1.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发展。
2.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组成。
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4.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5.网络拓扑结构等概念。
6.各种网络拓扑结构优缺点
技能要点
本课程教学介绍。
介绍网络行业的市场空间。
分析校园网络拓扑结构
介绍本课程学习的目标以及参考书籍,和学习方法。
考核评价
让学生提交一篇对计算机网络认识的报告,根据报告给出成绩。
(二)第二单元
单元名称
数据通信基础
参考学时
4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1.掌握数据传输方式、同步方式、数据编码技术、多路复用技术、数据交换技术及其比较。
2.掌握差错控制技术。
1.学会数据通信的相关技术。
2.懂得数据通信的过程。
3.完成实验报告。
1.培养学生的能力和观察能力。
2.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
知识要点
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2.数据传输介质。
3.模拟数据与数字数据。
4.数据通信。
5.数据传输方式。
6.数据传输速率。
7.数据编码。
8.多路复用技术。
9.数据交换技术。
10.ATM和帧中继交换。
11.通信控制与传输设备。
12.差错控制与差错检测方法。
考核评价
让学生提交实验的报告,根据报告和讨论回答问题的过程给出成绩。实验报告成绩占总成绩的20%,讨论过程成绩占总成绩80%。
(三)第三单元
单元名称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参考学时
4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1.掌握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概念。
2.掌握ISO体系结构及其七层的功能。
3.掌握TCP/IP体系结构。
1.把网络体系结构的概念与实际使用相联系。
2.ISO体系结构和TCP/IP体系结构的比较。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
知识要点
1.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和发展。
2.ISO/OSI参考模型七层的功能。
3.TCP/IP参考模型各层功能。
考核评价
让学生提交实验的报告,根据报告和讨论回答问题的过程给出成绩。实验报告成绩占总成绩的20%,讨论过程成绩占总成绩80%。
(四)第四单元
单元名称
局域网类型
参考学时
6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1.掌握各种局域网技术及其比较。
2.掌握各网络的应用。
1.学会各种局域网技术的核心思想。
2.懂得各种局域网的通信过程。
3.完成实验报告。
1.培养学生的能力和观察能力。
2.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
知识要点
1.以太网。
2.FDDI网络
3.ATM网络。
4.令牌环。
5.交换网。
6.虚拟局域网
7.无线网络
考核评价
让学生提交实验的报告,根据报告和讨论回答问题的过程给出成绩。实验报告成绩占总成绩的20%,讨论过程成绩占总成绩80%。
(五)第五单元
单元名称
局域网技术
参考学时
6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1.局域网的三要素(拓扑结构、传输介质和介质访问控制方式).2.各种局域网。
3.局域网的IEEE802.3标准。
1.掌握局域网的相关知识和技术。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1.学会运用网络方面的相关知识到实际的生活中。
2.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
知识要点
1.局域网概述。
2.传输介质和拓扑结构。
3.介质访问控制方式。
4.典型局域网。
5.高速局域网。
6.交换式网络和虚拟网络。
7.局域网结构化布线技术。
技能要点
1.制作双绞线,使用测线仪测试通路。
2.观察线缆的标准接口和交换机的标准配置端口,并用交换机构造简单的办公网络。
考核评价
让学生提交实验的报告,根据报告和实验操作过程给出成绩。实验报告成绩占总成绩的20%,实验操作过程成绩占总成绩80%。
(六)第六单元
单元名称
网络互连技术
参考学时
6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1.广域网的概念和特点。
2.网络互连的概念和类型。
3.网络互连设备(中继器和集线器(HUB)、网桥和交换机(Switch)、路由器、网关)。
4.公用数据传输网络。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能够独立构建一个简单的对等网。
3.训练学生对设备故障排除的能力。
1.学会选购各种网络设备。
2.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
知识要点
1.传输介质。
2.网卡。
3.中继器。
4.集线器。
5.交换机。
6.路由器。
7.网关。
技能要点
1.了解常用网络设备的参数,会选购网络设备。
2.能独立构建对等网。
3.能对设备进行故障排除。
考核评价
让学生提交实验的报告,根据报告和实验操作过程给出成绩。实验报告成绩占总成绩的20%,实验操作过程成绩占总成绩80%。
(七)第七单元
单元名称
互联网与网络协议及应用
参考学时
8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1.协议的基本概念。
2.各种网络协议,应用层协议,传输层协议,网络层协议。
3.IP地址的表示方法
4.TCP/IP协议
5.IPX/SPX协议。
6.NetBEUI协议。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掌握各种网络协议的原理和过程。
3.学会灵活运用各种协议。
1.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
2.学会运用网络方面的相关知识到实际的生活中。
知识要点
1.互联网Internet概述。
2.Internet有关概念(Internet服务提供者
ISP、域名、Internet
连接等内容)
3.互联网常用功能,如:EMAIL、TELNET、FTP、EDI、WWW等的概念、工作基本原理等。
4.网络协议。
5.TCP/IP协议簇。
6.IPX/SPX协议。
7.NetBEUI协议。
技能要点
1.去文件服务器上下载文件,感受ftp协议的工作原理和过程。
2.上网因特网浏览网页,感受http协议的工作原理和过程。
考核评价
让学生提交实验的报告,根据报告和实验操作过程给出成绩。实验报告成绩占总成绩的20%,实验操作过程成绩占总成绩80%。
(八)第八单元
单元名称
常用网络命令
参考学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1.了解常用网络命令的作用,telnet,netstat,ping,ftp,ipconfig,tracert。
2.学会如何使用这些网络命令。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让学生学会使用常用网络命令。
1.让学生网络命令有更深的了解。
2.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
3.树立就业的信心。
知识要点
1.telnet,netstat,ping,ftp,ipconfig,tracert网络命令的作用。
2.telnet,netstat,ping,ftp,ipconfig,tracert网络命令的使用。
技能要点
1.telnet命令的使用。
2.netstat命令的使用。
3.ping命令的使用。
4.ftp命令的使用。
5.ipconfig命令的使用。
6.tracert命令的使用。
7.完成实验报告。
考核评价
让学生提交实验的报告,根据报告和实验操作过程给出成绩。实验报告成绩占总成绩的20%,实验操作过程成绩占总成绩80%。
(九)第九单元
单元名称
网络资源的共享
参考学时
4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1.掌握利用网络共享文件夹。
2.了解利用网络共享打印机。
3.掌握对共享资源权限的分配。
1.培养学生的规划能力,和观察能力。
2.让学生学会使用网络共享资源
1.让学生对网络的作用有更深的了解。
2.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
3.树立就业的信心。
知识要点
1.共享文件夹并在客户机进行访问。
2.共享打印机等网络设备并用客户机进行使用。
3.对共享的网络资源的访问者权限进行划分。
技能要点
1.共享文件夹。
2.共享打印机等网络设备
3.访问者权限进行划分。
4.完成实验报告。
考核评价
让学生提交实验的报告,根据报告和实验操作过程给出成绩。实验报告成绩占总成绩的20%,实验操作过程成绩占总成绩80%。
(十)第十单元
单元名称
设计一个网络
参考学时
4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1.掌握网络基础的概念
2.掌握各种网络设备的运用。
1.熟练运用所学的网络知识。
2.懂得根据实际环境进行网络互连。
3.完成实验报告。
1.培养学生的能力和观察能力。
2.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
知识要点
1.网络基础、网络拓扑结构等概念。
2.各种网络设备的运用。
技能要点
1.熟练运用所学的网络知识。
2.懂得根据实际环境进行网络互连
3.小组讨论各网络的性价比。
考核评价
让学生提交实验的报告,根据报告和讨论回答问题的过程给出成绩。实验报告成绩占总成绩的20%,讨论过程成绩占总成绩80%。
(十一)第十一单元
单元名称
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
参考学时
8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1.网络管理概念。
2.网络管理的功能。
3.两种网络管理体系。
4.网络管理软件。
5.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安全策略、安全级别。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让学生学会基本的网络安全知识。
1.提高学生网络安全防范意识。
2.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
3.树立就业的信心。
知识要点
1.网络管理(网络管理概念,两种网络管理体系(ISO/SNMP),网络管理软件)。
2.网络安全。
技能要点
1.设置一款防火墙软件,并验证其功能。
2.查询网络安全日志,分析安全隐患。
3.上网查询关于网络安全技术的手段。
考核评价
让学生提交实验的报告,根据报告和实验操作过程给出成绩。实验报告成绩占总成绩的20%,实验操作过程成绩占总成绩80%。
(十二)第十二单元
单元名称
网络故障和维护
参考学时
6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1.了解网络维护的重要性
2.掌握网络维护的步骤。
1.熟练运用所学的网络知识。
2.懂得网络维护的步骤。
3.完成实验报告。
1.培养学生的能力和观察能力。
2.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
知识要点
1.网络维护的步骤。
2.常见的网络故障。
技能要点
1.熟练运用所学的网络知识。
2.懂得根据网络故障进行网络维护
3.假设情景或者构建操作环境进行网络故障的排除。
考核评价
让学生提交实验的报告,根据报告和讨论回答问题的过程给出成绩。实验报告成绩占总成绩的20%,讨论过程成绩占总成绩80%。
四、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计算机导论,C语言,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操作系统。
由于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涉及线缆制作及测试,简单服务器的安装配置,网络调试等操作性很强的教学环节,必须通过实验、实训才能达到应用技能的培养目标。建议:
(1)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采用案例教学或项目教学,注重以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教学可在实训室进行,充分体现在“做中学”的理念。
(3)教师必须重视学习新技术,能紧跟技术发展潮流。
(4)授课过程中注意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包括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培养良好的工程规范,团队合作的精神以及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探索能力。
(二)考核评价建议
(1)改革评价手段和办法,加强实践性技能的考核,可采用过程评价和综合评价办法相结合。
(2)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学习和实践环节上有创新的学生应特别给予鼓励,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三)教材编写建议
(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
(2)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通过构建小型网络,引入必要的理论知识,增加实践操作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
(3)要充分体现项目课程设计思想,以项目为载体实施教学,项目选取要科学、符合该门课程的工作逻辑、能形成系列,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职业能力,同时要考虑可操作性。
(4)教材内容要能及时反映在现实生活中大量使用的新技术和新产品。
(5)编写内容的组织应以任务组织、项目驱动的原则,随同教材配备电子教案、多媒体教学课件和综合实践题目,便于组织教学。
(四)实验实训设备配置建议
学校建有网络实训室,并有实验器材,如:线缆制作工具和材料,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等。良好的实践条件为教学质量提供了大力支持和保障。经过这些实践环节,同学们受到了很好的实战锻炼,为课程讲授起到了很好的支撑和促进作用。
(五)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包括相关教辅材料、实训指导手册、信息技术应用、工学结合、网络资源、仿真软件等。
(1)开发适合教师与学生使用的多媒体教学素材和多媒体教学课件。
(2)充分利用行业资源,为学生提供阶段实训,让学生在真是的环境中磨炼自己,提升其职业综合素质。
(3)编写实训指导手册和电子实验题目,通过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来让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4)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搭建网络课程平台和远程实验室开放平台,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
END
—
第四篇: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指导书 3
昆明理工大学自动化系《网络技术》实验指导书
实验三路由配置
1.实验目的 掌握路由的基本配置方法;
掌握在CCNA下对路由进行配置的基本步骤;
熟悉和掌握在CCNA下对路由进行配置的常用命令;
2.实验前的准备
阅读教材关于路由配置方面的相关内容;
阅读本实验的内容及操作步骤;
阅读CCNA指导手册;
3.实验内容及步骤(具体方法参看CCNA中文指导手册和英文实验指导书)
(1)静态路由配置;
(2)缺省路由配置;
(3)RIP动态路由配置
(4)IGRP动态路由配置
4.实验要求
正确使用常用命令;
按步骤配置路由;
记录实验中所使用的命令和执行结果。
第五篇: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指导书 2
昆明理工大学自动化系《网络技术》实验指导书
实验二路由器配置和交换机配置
1.实验目的 掌握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方法;
掌握在CCNA下对路由器和交换机进行网络配置的基本步骤; 熟悉和掌握在CCNA下对路由器和交换机进行网络配置的常用命令;
2.实验前的准备
阅读教材关于路由器配置方面的相关内容;
阅读本实验的内容及操作步骤;
阅读CCNA指导手册;
3.实验内容及步骤(具体方法参看CCNA中文指导手册和英文实验指导书)
(1)熟悉RouterSim CCNA的环境;
(2)熟悉路由器的基本操作,包括:
a)登录;
b)帮助和编辑;
c)查看和保存配置;
d)设置口令;
e)设置主机名称、增加标志、IP地址、标识、带宽和时钟频率。
(3)对实验环境下的路由器和交换机进行具体配置:
a)配置路由器A
b)配置路由器B
c)配置路由器C
d)配置路由器2621
e)配置路由器804A
f)配置路由器804B
g)配置路由器1900A
h)配置路由器1900B
(4)查看配置好的状态信息;
(5)进行网络测试。
4.实验要求
正确使用常用命令;
按步骤配置路由器和交换机;
记录实验中所使用的命令和执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