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2004教育技术学与教学设计试卷

时间:2019-05-12 20:20: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华师2004教育技术学与教学设计试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华师2004教育技术学与教学设计试卷》。

第一篇:华师2004教育技术学与教学设计试卷

华中师范大学

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招生专业:信息系教育技术学专业

考试时间: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教育技术学与教学设计

一、用自己的话解释下列术语(每小题5分,共30分)

1、EPSS

2、学习资源

3、学习过程

4、现代远程教育

5、教学系统开发

6、教学设计

二、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协作学习研究者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协作教学方法,这些方法通常把学习者协作学习过程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即分组、进行学习和最后评价。请在这三个阶段的基础上结合计算机支持协作学习的特征,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归纳出基于Web的协作学习过程模型。

2、简述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

3、简述视听教学理论对教育技术学发展的作用。

4、假如你考上了教育技术学专业方向研究生,请设计一份今后三年的学习、研究计划。

三、论述题(共60分)

1、请谈谈新三论、网络传播、建构主义理论、后现代课程论对教育技术所带来的冲击。

2、请谈谈教育技术对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作用。

3、请论述你对教学系统设计理论与实践发展变化的认识。

四、案例分析题(20分)

阅读以下内容,请加以评析。

《新型玻璃》(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第七册第19课),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与作用。以下是这课的教学过程片段。

师:同学们,玻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谁想介绍一下自己对玻璃的了解?(学生纷纷介绍自己所熟悉的玻璃,诸如有机的,无机的;有色的、无色的;薄的,厚的;等等。)你们知道得还真不少。今天我们要学的内容与玻璃紧密相关(板书课题《新型玻璃》)。这篇课文所介绍的玻璃与我们已知的玻璃有什么不同?同学们想不想知道?

“想!“同学们一口同声,兴趣极高

第二篇:02教育技术学与教学设计

02教育技术学与教学设计

华中师范大学

二00二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招生专业:教育技术学

研究方向

考试科:学科教学论与电视教材编制

考试时间:元月27日下午

教学设计部分

一、解释下列术语(每小题2分,共6分)1.学习策略 2.教学模式 3.微格教学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简述小组交互学习的使用要点。2.简述学习风格的要素。

3.简述课程性知识学习的基本特点 4.简述课堂教学过程评价的指标体系 5.简述教师如何赢得学生的尊重。

三、论述题(10分)

试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

四、材料题(9分)

这是一位大学教师编写的关于《中国人的心理》课程的一份课堂教学设计,请谈谈你的感想。

第四讲:中国人的关系取向

一、教学理念

由于“关系”在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许多学者都认为中国人具有“关系取向”,但是对于中国人的“关系”和“关系取向”的具体内容,并没有比较一致的看法。此外,大学生对于中国人的关系行为现象也有各自的看法。在学习和讨论了中国人的国民性格、文化特征和道德心理等专题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在本专题的教学活动中将集中对中国人的关系和“关系取向”进行回顾和分析,让学生分享教师自己的研究成果,同时师生共同提出对中国人的关系心理进行进一步研究的意义。

1/2 02教育技术学与教学设计

二、教学目标

1.师生共同认识和思考中国人的关系现象;

2.教师向学生介绍自己对中国人的关系取向的研究成果,供学生参考; 3.师生共同提出可能的研究设想。

三、教学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一个中国人的关系行为案例(“上海招生事件” 复印35份); 2.投影仪(争取用电脑),准备PPT课件; 3.A4白纸6张(供分组讨论用); 4.推荐文献(1张,复印32份)。

四、教学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3分钟)

教师直接给出“关系”主题(板书“中国人的关系取向”)

(二)案例与思考(22分钟)

1.教师呈现(发放)“上海招生事件”案例; 2.学生谈感想;

3.教师依据学生感想指出“关系”对于中国人的作用、重要性。

(三)教师报告A(大约20分钟)1.“关系”的界定; 2.中国人关系的特点; 3.中国人关系的构成; 4.中国人关系分类。

(四)教师报告B(大约18分钟)

1.关系取向的界定

2.中国人关系取向的构成要素

(五)小组探究(大约17分钟)

对于中国人的“关系”和“关系取向”,可以做哪些研究?

(六)回顾与小结(10分钟)

五、推荐文献

教师向学生介绍几篇相关重要文献(下课时发给学生)。

2/2

第三篇:07教育技术学与教学设计

07教育技术学与教学设计

华中师范大学

二00七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院系、招生专业:信息技术系教育技术学专业 考试时间:元月21日上午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636教育技术学与教学设计

一、术语解释(每个5分,共25分)1.教育信息化 2.教学媒体

3.学习资源

4.学习测量与评价

5.学习环境

二、问答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6.简述教学策略的结构,并说明其基本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7.用图表的形式说明各种教学媒体的教学特性与功能。

8.指出成分显示理论与加涅“九阶段教学”策略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9.简述WebQuest的组成部分及设计要点。

三、论述题(共30分)

10.试论述信息时代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技术能力。

四、材料题(共35分)

11.[材料一]以下是从某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实例中节选的内容:

【教材内容概述】 材料内容包括: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性质,应用性质进行计算与证明的典型例题,和实际生活相关的典型例题和练习题。【学习者特征分析】 刚进入初二的学生观察、操作、猜想能力较强,但演绎推理、归纳、运用数学意识的思想比较薄弱。思维的广阔性、敏捷性、缜密性、灵活性比较欠缺。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能力也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和引导。

请指出上例中学习者特征分析的成功与不足之处。(17分)

1/2 07教育技术学与教学设计

12.[材料二]以下是从某教学设计实例中节选的内容: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事圆锥曲线的第一定义和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以及利用圆锥曲线的定义来解决轨迹问题和最值问题。

学习重点:圆锥曲线的第一定义和统一定义。学习难点:圆锥曲线第一定义和统一定义的应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和掌握圆锥曲线的第一定义和第二定义,并能应用第一定义和第二定义来解题。

(2)了解圆锥曲线与现实生活中的联系,并能初步利用圆锥曲线的知识进行知识延伸和知识创新。2.能力目标

(1)通过学生的操作和协作探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知识的再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3)专题网站中提供各层次的例题和习题,解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各种的需要,从而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3.德育目标

让学生体会知识产生的全过程,培养学生辨证的唯物主义思想。

请指出上例目标编写的成功与不足之处。(18分)

2/2

第四篇:_教育技术学与教学设计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718]

考试科目名称:教育技术学与教学设计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部分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教育技术学部分

50% 教学系统设计部分 50% 4.题型结构

(1)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 5 分,共30分

(2)简答题:6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3)分析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二、考试要求与考试内容

教育技术学

考试要求:

1.系统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及理论基础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模式,了解教育技术(电化教育)的发展历史和发展动态,理解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方法。

2.掌握教育技术的五大范畴(设计、开发、运用、管理、评价)、两大领域(理论、实践)、两大研究对象(学习过程、学习资源)理解。

3.了解教育技术学在分析、解决教育与教学问题中的基本思想、操作方法

和发展前景。了解教育信息化、信息化教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课程、知识管理等领域的新发展。

4.具有现代教育技术的设计、开发、运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考试内容:

第一章 教育技术学概述

包括: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AECT1994、AECT2004定义),教育技术的领域、范畴、研究对象,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研究方法、研究取向。教育技术学的哲学基础和一般科学理论基础。

第二章 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

包括:教育技术发展的含义、模型、特点、新进展,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演变,中国教育技术的发展状况。

第三章

学习资源

包括:学习资源概述、媒体资源、因特网上的教育信息资源、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

第四章

学与教的过程 包括:学习过程、教学过程 第五章 教学系统设计

包括:教学系统设计概述、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和模式、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教学系统设计的进展。

第六章

教学系统开发

包括:教学系统开发概述、现代教学媒体材料的开发、网络课程的开发、、智能教学系统的开发、集成化教学系统开发。

第七章

教育技术运用

包括:教育技术运用概述、教学资源的应用、基于web的网络教学系统的应用、信息化教学应用、绩效技术。

第八章

教育技术管理

包括:教育技术管理概述、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过程管理、项目管理、知识管理。

第九章

教学资源与教学过程评价

包括:教育技术的评价范畴概述、教学资源的评价、教学过程的评价、网络教学评价、计算机辅助评价研究的新进展。

第十章

教育技术与教育改革

包括:现代教育技术与创新人才的培养、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改革、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建构新型教学结构。

教学系统设计

考试要求:

1.系统掌握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模式以及学科性质 和应用范围。

2.理解、掌握不同教学设计理论和模式的主要内容和相关方法。

3.能运用教学系统设计的相关理论来分析不同层次的教学产品和教学设计 案例的特点、方法和步骤,并进行相关的教学系统设计。考试内容:

(一)教学系统设计概论 1.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概念

主要包括教学系统设计的含义、系统特征和本质;教学论与教学系统设计的 联系与区别。2.教学系统设计理论

规定性教学系统设计理论;主要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3.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 模式的含义和功能;ID1与ID2.(二)以教为主教学系统设计(上)1.学习者分析

学习者起点水平分析;认知发展特征分析;学习风格分析;学习动机分析; 确定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变量;成人学习者特征分析。2.学习需要分析

学习需要的含义;分析学习需要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和可 行性分析。

3.教学目标的分析与设计

教学目标概述;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教学目标的设计与编写方法。

(三)以教为主教学系统设计(下)1.教学内容的分析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编排;分析教学内容类别及性质;确定单元目标以及对内 容进行初步评价。2.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主要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有机结合。3.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

教学媒体;教学媒体选择的基本原则;教学媒体选择的方法和程序;教学材 料选择和设计。4.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运用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掌握学习教学策略;情境——陶冶教学策略;示范— —模仿教学策略。5.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

教学评价概述;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指标;教学设计成果的形成性评价。

(四)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 1.建构主义与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

建构主义思想产生的理论背景;建构主义对教学系统设计的影响。2.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的原则、方法与步骤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的原则、方法与步骤;以学为主的ID理论研究中易出 现的几种偏向。

3.自主学习策略与协作学习策略的设计 4.学习环境的设计

学习环境的定义;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的主要内容;基于Web的学习环境 设计。5.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的含义及特点;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环节;研究性学习的相关案例。6.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的评价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评价的特点;学习文件夹一种有效的评价方法;网络教

学评价。

(五)“主导——主体”教学系统设计

1.“主导——主体”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及方法

以学为主ID的学习理论基础;以教为主ID的学习理论基础;两种理论的互 补性与“主导——主体”ID的理论基础;“主导——主体”教学设计的方法 与步骤。

2.网络课程脚本的“主导——主体”教学设计流程

网络环境对教育、教学的意义;网络课程脚本的“双主”教学设计流程;计 算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者特征分析;网络课程的评价标准。

(六)教学系统设计的应用(上)1.电视教材的设计

电视教材概述;电视教材教学设计的一般方法。2.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设计

多媒体教学软件概述;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设计过程;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脚本 编写。

3.网络课程的设计

网络课程概述;网络课程的构成;网络课程的设计原则、编写过程。4.网络课程设计案例

(七)教学系统设计的应用(下)1.多媒体教学过程的设计

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指导自主学习,组织协作活动;确定教学要素关系,形成教学过程结构;设计测量工具,进行学习评价。

2.典型的多媒体教学过程设计案例

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案例:小学数学《圆的认识》的设计;基于局域网的教 学课例:初中语文《周总理,你在哪里》的设计。

三、主要参考书

何克抗、李文光编著,《教育技术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2009年版。

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编著,《教学系统设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第五篇:08教育技术学与教学设计

08教育技术学与教学设计

华中师范大学

二00八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院系、招生专业:教育技术学

考试时间:元月20日上午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632教育技术学与教学设计

一、术语解释(每个5分,共35分)

2.认知策略

6.先行组织者

3.经验之塔

7.前端分析

4.教育信息资源

1.信息素养

5.学习风格

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40分)

8.简要分析技术、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学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9.简述学习媒体的特性,结合具体媒体说明学习媒体的分类。10.简述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对教育教学改革的助推作用。

11.简述设计、教学设计、教学系统设计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三、综合题(共25分)

12.谈谈对中美教育技术发展历史及我国教育技术学学科未来发展趋势的认识。

四、材料分析题(每题25分,共50分)

13.本案例节选自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认识生肖》,请予以评价。

一、教学内容

《认识生肖》是选自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四年级下《综合实践活动》第13课《生肖与民俗文化》中的第一课时。有关“十二生肖”在三年级下学期的语文课、四年级上学期的美术课上都有涉及,课前通过对学生的调查了解,发现四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对十二生肖有所了解(仅停留在知道十二生肖是指十二种动物),学生对生肖的作用、来历等都不怎么了解,有的孩子甚至有对照生肖推算自己一天运程的行为,因此有必要知道学生对生肖做进一步的研究。

二、教学目标

1.寻找生活中的生肖,感受十二生肖在日常生活中用途广泛。

2.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认识十二生肖的来历、排列等有关知识,充分理解生肖用于记年的作用,能够利用生肖的排序推算年份。

3.通过属相小调查,认识到属相与人的命运没有联系,培养学生相信科学的思想,破除迷信意识。

4.在利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巩固浏览网页、查找信息的技能,提高筛选信息、1/3 08教育技术学与教学设计

整理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十二生肖的有关知识,正确认识生肖与命运的关系。难点:充分理解生肖用于记年的作用,能够用生肖的排序推算年份。

四、课前准备

教师行为:制作《生肖与民俗文化》主题学习网站 学生行为:收集生肖物品,开展属相小调查。

五、实施和资源

1.网络教室,一人一机,均连入互联网。

2.《生肖与民俗文化》主题学习网站(http://hsfx.c21.edu.cn)为学生提供了文本、声音、视屏和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内容。它分为三个板块:生肖大看台、生肖小知识、生肖故事会。学生可利用这一主题网站进行学习,并且能够根据自己的水平,调整学习进度,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

六、教学过程(略)

14.以下事一个教学设计模板,请从教学模式的角度谈谈你的认识。【研究性学习的标题】(主题单元中的专题名称)【研究任务名称】 【小组成员】 【任务完成期限】 【情境】 例:目前,仅美国就有100多种濒危动物,而且这个数字在逐年递增。由于采取了援救措施和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一些动物已经不在濒危动物名单里了。本单元,我们将研究这些濒危动物的生活环境,并就如何增加这些濒危动物的数量提出一些建议。【任务】 例:为了防止一种动物灭绝,你和你的团队接受了这样一个任务:在美国的一块荒地建立一个动物避难所,这个避难所必须给动物保持野性的自由,而且要让他们在200英亩的空间里活动。因此,你们必须做出一份如何运作该避难所、确定资金来源和确保动物安全的最佳方案。【活动和过程】 例:动物

 从濒危动物名单中挑选出一种动物

 研究这种动物的自然生活环境、饮食需要和是否为肉食动物  研究这种动物为什么会变为濒危动物  决定什么措施可以帮助这种动物繁衍

2/3 08教育技术学与教学设计

避难所

 决定在避难所内使用何种护栏来围住这些动物  决定避难所能容纳多少只这种动物

 决定在避难所内怎样才能使这些动物保持健康  决定设计和建造避难所的资料来源 团队

 必须团结合作

 在动物的选择、避难所的设计和最终产品上等方面团队必须保持一致意见

 每一个成员都必须全力以赴  在项目结束时,要进行组内的互评 最终产品

 描绘出我们的动物避难所

 一份小册子或者陈述,包含:我们选择的这种动物的信息,提议的避难所和避难所如何帮助这种动物脱离濒危

【资源列表】 例:

 动物学书籍、百科全书、动物园和建筑学相关资源  分类杂志 【评价】

例:

 王娟同学与其他成员团结合作,她自觉参与并竭尽全力工作,她总愿意进行各种尝试。

 李强没有真正参与进该项目,尽管团队试图吸引他参与,但是他从未真正参与进来,也没有完成他自己的任务。

 赵小丽是避难所设计的最大贡献者,她能够把团队的思想转换为真实的提议。

【结论】 例:尽管在美国仍有大量的动物属于濒危动物,但是了解人们正致力于帮助这些动物繁荣并帮助他们离开濒危动物名单也是十分重要的。通过该项目,我都能够从濒危动物名单中评价一种动物,并讨论能够让它脱离濒危的方法,我研究了这种动物的自然生活环境、环境健康、是否食肉动物等,并研究了适合这种动物的相应要素。此外,我和我的团队在一起合作地很好,我们描绘除了避难所的样子。

3/3

下载华师2004教育技术学与教学设计试卷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华师2004教育技术学与教学设计试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1华师教育督导学作业与答案

    1.第1题对督导对象的教育活动进程进行的评价称之为 。 A.自我评价B.终结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 全面评价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4.0 2.第2题从表达形式上,教育督导可......

    华师《课程与教学论》作业

    作 业 1.第1题 课堂教学管理的终极目的是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第2题 课堂教学管理的重点是预防学生可能出现的不当行为。 您......

    华师网院期末考试——课程与教学论

    1影响课程实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注意区分:影响课程的因素。 课程实施。 2在范例教学论中,克拉夫基认为教师对教学内容要作的分析包括哪些方面? 答案:(1)基本原理分析;(2)智力作用分......

    2013华师网络学院《教育统计与评价》答案

    3.第3题 反映试题鉴别能力的指标是 A.区分度 4.第10题 在不易简明扼要地表达答案的意思时,最好选用哪一种类型问卷 B.开放式 7.第16题 欲抽样比较实验班与非实验班的考试成绩的......

    华师网络教育-《课程与教学论》2018秋年作业

    华师网络教育-《课程与教学论》2018下半年作业 我的成绩100分 单项选择题 1、历时态课程要素,是构成作为一个时间动态系统的课程研制过程的基本因素。下列属于历时态课程要素......

    华师《教师教育》离线作业

    华师《教师教育》离线作业一、 名词解释(30分)1.教师教育:教师教育就是现在世界各国较为通用的包括教师的培养、任用和进修三个阶段相应的教育。2.教育理念:所谓教育理念,是指教师......

    2014华师在线《教育法学》在线作业

    1.第1题 民办学校与公立学校相区别的主要表现是学校举办主体的“私人化”与学校管理的“自治性”。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第2题 学校是是教育法律关系中......

    华师在线课程与教学作业答案

    1.第1题 “三要素说”认为,教学系统由下面三个要素构成的A.教师、学生、课程 B.教师、学生、教材 C.教师、教材、教学手段 D.教师、学生、环境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5.0 此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