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2.3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时间:2019-05-12 20:31: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七年级地理上册2.3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七年级地理上册2.3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第一篇:七年级地理上册2.3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2.3 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等高线、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初步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势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

(2)了解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的概念、公式及估算方法学会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3)在地形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五种地形及分层设色地形图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地形模型学习等高线地形图。

(2)初步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势高低起伏,地形类型,和坡度陡缓。3.情感态度与价值。

从多方面培养读图方法和运用地图能力,是今后建设祖国应具备的文化素质之一。

二、教学重难点 1.等高线的判读。2.地形图的判读。3.了解常见的地形类型。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地球表面既有高峻的山地,也有低平的平原;但是在平面图上如何表示地势的高低起伏?(生答:用等高线表示地势的高低起伏)所以我们先要学会等高线的判读。

【讲授新课】

1、等高线的判读 【学生自学】阅读课本。

师生归纳:用等高线表示地势的高低起伏。等高线:地图上海拔相同点的连线,称为等高线。绝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图)

【过渡】在生活中我们说某地的海拔就是指它的绝对高度,而所说两地的相对高度就是指两地的绝对高度之差。比如我们知道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的最高峰,海拔为8844.43米,是中国最高峰,这里所说的海拔就是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我们知道山脉的海拔的情况下,怎样将立体山脉转化为等高线地形图。今天我们来学习如何判读等高线与地形图。

(珠穆朗玛峰)

(1)什么是等高线?如何制作等高线示意图

(等高线地形图)

在电脑上展示等高线地形图,以及使用马铃薯做等高线的过程图,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动手画出等高线。

【小结】什么是等高线?地图上海拔相同点的连线称为等高线。(2)如何利用等高线示意图判断地面的高低起伏?

【小结】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根据等高线不同的形态,可以判读出地表形态的起伏状况。一般来说,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缓。

(3)山地等高线有哪几种形态

在电脑上展示山地等高线的五种基本形态,先让学生自己分析对应的五种基本形态对应的地形图是哪一种,然后老师引导指正。

【小结】山地等高线有哪几种形态?山地等高线有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五种基本形态。

(1)山顶:也可称山峰,山岭,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数值中部高四周低,则中部为山顶.(2)山脊: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弯曲的地方.(3)山谷: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弯曲的地方.(4)鞍部:等高线地形图中,两个相邻的山岭之间相对较低处.(5)陡崖: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相交的地方.

(山地等高线基本形态)

2、地形图的判读

(1)什么是分层设色地形图?(2)陆地有哪五种地形。

【小结】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这样就制作成了分层设色地形图。陆地表面起 伏不定,可以划分为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五种基本地形。

【提问】在地图上怎么判别地表的高低起伏?

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着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等颜色,以鲜明的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的立体感强,它既能表示海拔,又能表示相对高度,所以它既能表示地势,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表示各种地形类型.所以分层设色地形图能直观地反映地势高低起伏。

【提问】分层设色通用的颜色顺序是怎样的?

分层设色通用的颜色顺序是:海洋用蓝色,平原用绿色,低山丘陵用黄色,高山用棕褐色.在不同的等深线之间,用分层设色法着上深浅不同的蓝色,可以用来表示海底的深度.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绿色越浓,表示地势越低;棕褐色越深,表示地势越高;雪线以上的地区通常用白色表示.

【活动】在下图中,小明和班上的同学去爬山春游。请你帮他们分析一下,应该从哪一条线路上山好?为什么。

五、板书设计

六、作业布置

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2.预习下节课的导学案中的探究案。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断,根据等高线排列规律来判断各种地形,知道图上各种地形的含义与特点,可结合等高线地形图来理解记忆。知道学会根据不同的颜色识别不同的地形,是阅读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基础。

第二篇:七年级地理上册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导入:今天的日期是?2009-12-25 圣诞节 图片:圣诞老人

提问:昨天平安夜同学们收到圣诞礼物了吗?没有。但今天最棒小组将会获得老师的神秘圣诞礼物。

过渡:那是因为圣诞老人在群山之上盘旋,找不到落脚之处。所以我们要送给圣诞老人一份礼物,就是等高线地形图。不仅如此,我们还要交给他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课件: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课件:

目标引领: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等部位,并能解决

实际问题。

提问:同学们提前已经复习,你认为《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生答:教师追问重要知识点,学生答对的奖励该组一面旗帜。并由此引入绘制山顶等高线地形图。

板画:将图中海拔相同的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提问:上图表示的是哪一种山地部位的等高线地形图? 100 100 100

200

200

200

300

200

300

100

300

300

200

200

爱心

用心

专心

生答:山顶

提问:山顶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是什么? 生答:山顶:等高线闭合,数值里大外小

课件:巩固提升 山顶:等高线闭合,数值里大外小 探究与合作

(一):

第1、2组讨论并写出山脊部位等高线示意图的判读方法,第3、4组讨论并写出山谷部位等高线示意图的判读方法,第5、6组讨论并写出鞍部部位等高线示意图的判读方法,第7、8组讨论并写出陡崖部位等高线示意图的判读方法。学生分组讨论,将答案写在学案上(5分钟)第1、2组各成员将学案互换、批改 第3、4组各成员将学案互换、批改 第5、6组各成员将学案互换、批改

第7、8组各成员将学案互换、批改(3分钟)

展示:(10分钟)各组派一名成员到讲台用实物投影仪展示,结果正确的得一面旗帜,错的减一面旗帜;批改正确的得一面旗帜,批改错的减一面旗帜。

一组展示时,其他小组认真听讲,并将正确结果记录在学案中。对于在展示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该展示组和对应组不能纠错的,可提出改进意见,意见正确的该小组得一面旗帜;对于在展示过程中不认真听讲的该小组减一面旗帜。课件:山地几种基本地形部位的判读 图

山脊:等高线凸向低处,中间高于两侧 山谷:等高线凸向高处,中间低于两侧 鞍部:两个山顶之间低地 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在一起 学生整理学案(2分钟)难点突破:

爱心

用心

专心

山谷

山脊

两幅等高线地形图,分别代表山脊和山谷,请为图中的等高线标上合适的海拔。两位同学上黑板完成,结果正确的得一面旗帜,错的减一面旗帜。

过渡:通过这一环节的表现,说明同学们掌握的还不错,到底有多好呢?我们一起进入下一环节。

探究与合作

(二)1、2组讨论并完成1题 3、4组讨论并完成2题 5、6组讨论并完成3题 7、8组讨论并完成4题、根据河流流向,在图上标出等高线的海拔高度及山体不同部位的名称

爱心

用心

专心

2、在图中写出山体不同部位的名称,并在适当的位置,添加一条河流。

3、在图中填出山体不同部位的名称;据图分析河流的流向,并用箭头标出。

爱心

用心

专心

4、在图中填出山体不同部位的名称;从A、B两点登上乙山峰,你会选择据哪一条路线?并说明理由。

A

学生分组讨论,将答案写在学案上(7分钟)第1、2组各成员将学案互换、批改 第3、4组各成员将学案互换、批改 第5、6组各成员将学案互换、批改

第7、8组各成员将学案互换、批改(4分钟)

展示:(10分钟)各组派一名成员到讲台用实物投影仪展示,结果正确的得一面旗帜,错的减一面旗帜;批改正确的得一面旗帜,批改错的减一面旗帜。

一组展示时,其他小组认真听讲,并将正确结果记录在学案中。对于在展示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该展示组和对应组不能纠错的,可提出改进意见,意见正确的该小组得一面旗帜;对于在展示过程中不认真听讲的该小组减一面旗帜。

结束: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圣诞老人终于平安降落了,他谢谢同学们。今天获得旗帜最多的小组是最棒的,这个小组获得了神秘的圣诞礼物。

爱心

用心

专心

第三篇: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教案 人教版新版原创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第一课时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制作等高线地形图,学习判读地形图的基本方法;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培养学生对空间地理事物的认识和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探究地理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小组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及不同地形的关系;

2、难点:掌握不同地形等高线的形态特点;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地形。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体验探究法、多边互动法、读图分析法等。

四、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花泥、解剖盘、细线等。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制作山体模型的方法。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课型:新授课

七、教学设计: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地图的阅读,谁记得地图的基本要素包括哪几个? 学生:比例尺、图例、指向标。

教师:很好!这三个基本要素能帮助我们认识不同的地图,这些地图都是绘制在平面上的。大家都知道地球表面有高山,有低地,是高低起伏不平的,那么,如何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地在平面的地图上表示出来呢? 学生:(预习)要用等高线地形图来表示!

教师:对!这就是本节课讨论的重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二)创设情境、讲授新课

1、等高线地形图的原理

教师:(展示一幅绘有等高线的地图)想要绘制等高线地形图,首先要了解海拔与相对高度。(展示图1.34)思考一下问题:什么是海拔?什么是相对高度?图中甲、乙两地的海拔是多少?相对高度是多少?

学生: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甲地海拔为1500米,乙地海拔为500米,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1000米。

教师:所以,我们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就形成了等高线。看图1.35,每条等高线上都标有数字,是什么意思?

学生:是海拔的数值。位于同一条等高线上所有点的海拔相等。

教师:(出示模型)等高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叫做等高距,我们用等高距相等的多个平面,水平切割山体,然后将等高面的边缘垂直的落到同一水平面上就得到等高线地形图。(播放等高线地形图的原理)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制作

教师:通过等高线的特征,我们就可以识别山峰、山谷、山脊和陡崖等常见的地形部位。(展示用花泥的自制的山体模型)

学生:指出山峰、山谷、山脊、陡崖、鞍部、陡坡、缓坡。

教师: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制作原理后,同学们想不想亲手绘制一幅等高线地形图呢? 学生:想!

教师:想画图,第一步应该做什么?(展示制作山体模型的要求)学生活动:5~6人一组,教师发放材料用具。

1、将花泥雕刻成山体模型,要求刻出山峰、山谷、山脊、陡崖、鞍部、陡坡、缓坡等部位(坡度要明显、结构要清晰)。

2、用手擦拭山体模型表面,使其光滑自然。看哪组雕的部位最完整、最清晰,注意安全!找两组同学结合自制的模型,介绍山体各部位名称。教师:模型制作完了,接下来做什么? 学生:画等高线。

教师:需要哪些工具定位等高线呢?

学生:用尺、牙签确定等高线后,用刀切,发现不易切割、等高线切歪了,切割面不平整等问题。

教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找学生演示)一名同学将模型放入盒盖中按住,另一名同学将细线拉紧,紧贴盒盖边缘,完成对模型的切割,以此类推,每切一次间距都相等。怎样保证每次切割得到的等高线能落到准确的位置上不偏离呢?用什么工具帮助你?

学生:要定位,将一张白纸放在解剖盘中,山体模型至于解剖盘中央,用两只竹签从两个山顶处垂直插入山体模型,要穿透纸张和蜡板,描出等高面的边缘即可,拔出来进行第二次切割,依然用牙签固定在原位,继续画图,以此类推,保留切割的每一部分,切割完毕后,重组山体模型。小组成员要分工明确。学生活动:等高线的定位和切割模型,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展示要求)

3、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1、在你绘制的等高线地形图中,标出每条线的海拔。假设第一条等高线海拔为0米,每切割一次海拔增加100米。

2、在图中标出山顶、山谷、山脊、鞍部、陡崖、缓坡、陡坡等。

3、思考:陡坡和缓坡,等高线疏密有何差异?(陡坡——密集,缓坡——稀疏)山峰、山谷、山脊、陡崖,等高线有何特征?(山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到周逐渐降低;山脊——等高线弯曲的部分向低处凸出;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陡崖——等高线重叠)图1.37中,从B、C两点出发爬向山顶A,哪点更容易?(C点,等高线稀疏,坡缓)

(三)课堂练习:课件展示图片,辨认各种地形。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等高线的原理、绘图方法、及不同地形等高线的形态特征,也是本节的重点。同学们画的地形图非常好,课后同学们在你画的地图上,把不同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就得到了分层设色地形图,颜色不同,海拔高度也不同。

八、板书设计: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等高线地形图

一、等高线地形图的原理

1、海拔

2、相对高度:海拔差值

3、等高距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制作

三、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1、陡密缓稀

2、山峰——从中到周逐渐降低

3、山脊——向低处凸出

4、山谷——向高处凸出

5、陡崖——重叠

九、课后反思:

第四篇: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初步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2.初步学会绘制等高线地形图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顶、山谷、山脊、鞍部、陡崖等山地的基本特征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和求知欲。

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形成积极思考、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

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教学难点

1.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方法

2.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的判断 过程设计

(一)、导入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新授

目标一,区分海拔和相对高度。

活动一,自主阅读课本33页内容读图2.20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是海拔,相对高度?

2.甲乙两地的海拔分别是多少米? 3.甲乙两地相对高度是多少米?

要求:1.自主学习完成的同学请举手示意。

2.展示时尽量不看书,脱口说。

师提问:海拔与相对高度主要区别是什么?

(海拔永远是以海平面为基准,相对高度因比较点不同而不同。)

目标达成检测: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死海—415米,两者的相对高度是多少?生活在青藏高原的人们说珠穆朗玛峰只有4000米,同一个珠穆朗玛峰为什么有两个高度?

过渡:刚才我们认识了海拔和相对高度,那海拔与我们这节课学习的等高线有什么关系呢?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一段视频,认真观看,一会儿老师有问题要问。

目标二:总结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 播放视频等高线地形图的测绘

提问:什么是等高线?——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的曲线,(在课本上标注出来)出示范图,请一个同学绘制等高线。活动二,小组讨论

1.等高线是曲线还是直线,闭合的还是发散的? 2.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高度值有什么特点? 3.两条相邻等高线间的海拔高度差是否相等?(动画)演示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 活动

三、通过刚才的观察并结合课本33页图2.20。思考。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陡缓有什么关系? 师归纳等高线的特征 目标二达标检测

完成书上35页活动题1 图中等高距是()

目标三

总结出山体五部位的等高线特征

出示照片辨认山顶、鞍部、山脊、山谷、陡崖

观察思考,你能在这幅山地模型上指出哪是山峰、鞍部、山脊、山谷、陡崖吗?将这些部位投影到水平面上后你还能判断出来吗? 活动四

分小组总结山顶、鞍部、山脊、山谷、陡崖的等高线特点

要求,小组合作完成。完成的小组举手示意并准备上台展示。要求脱口说。目标三达成检测

写出黑板上等高线地形图中各点对应的部位名称。拓展

在拳头上画等高线

用笔在自己的拳头上绘制等高线,辨认山体不同部位在自己拳头上的具体位置并归纳他们的等高线特点。

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视频http://

第五篇:等高线地形图教案

等高线教案

一、【教学构思】

地图及等高线内容是高考考查的重点知识,主要包括等高线的基本特征及其应用,高考题注重能力考查,往往以变式图出现,讲解过程重点讲一般规律去推理特殊规律。

二、【教学目标】

1.区分绝对高度(海拔)和相对高度,并能熟练读出海拔,计算相对高度。

2.了解等高线,能够在等高线图上,根据等高线的形状、疏密正确判读地形名称和坡陡程度,识别山谷、山脊、山顶和悬崖。

3.学会等高线地形图中的高度计算:两地间气温差、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三、【教材分析】

重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计算问题。学会绘制等高线地形剖面图。难点:运用等高线进行选线、选点、选面等人类实际活动。

四、【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讲练结合

五、【教具学具】:多媒体,地图册

六、【课时安排】3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地图三要素,三要素都包括什么啊?(学生回答)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地形图的一种——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不仅是地理学习的基础内容,也是高考的重点内容,而且在实际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战争,水库选址,公路,铁路的线路选择。

一、等高线地形图

(1)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的区别

1、海拔高度:即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我国的海拔是高出黄海海平面的距离。

珠穆朗玛峰 8844.43(中尼边境)。死海(陆地最低点,-415米,约旦与巴勒斯坦边界)。

2、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2)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

1、同线等高

2、同图等距

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

4、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

5、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但在陡崖峭壁处重合

6、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它是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直线,指向坡度降低的方向。(在手上标出示坡线)

7、等高线地形图中,山脊线称为分水线,山谷线称为集水线。(右手上标出山谷线与山脊线,并演示说明它们为何被称为分水线和集水线)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计算问题

1、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

2、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

3、坡度的计算

如何计算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

根据等高线的特性即标高为海拔、同线等高、等高距全图一致等,判断该地形区的:

最大海拔:H高<H大<H高+d;

最小海拔:H低-d<H小<H低;

相对高度:H相=H大- H小;

注:地形区最高处注记高程为H高,最低处注记高程为H低,等高距为d。

崖顶海拔: H高≤H大<H高+d;

崖底海拔: H低-d<H小≤H低;

陡崖的相对高度为(n-1)d≤H<(n+1)d;

注:重合的等高线有n条,等高距为d。(1)计算:tan ª=h/L h为两点相对高度,可有两点等高线求出;

L为两点间距离,可有图中比例尺与两点图上距离求出。(2)比例尺大小与坡度大小规律: 等高距、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

比例尺大,坡陡;比例尺小,坡缓 等高线疏密、比例尺相同:

等高距大,坡陡;等高距小,坡缓

(三)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演示动画 动画演示等高线(高度相同的所有点的连线)地形图的形成(2)游戏:以手为山地,在手上画等高线。小组合作,探究,画出图并展示。运用地形图进行对比,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理解等高线如何来表示各种地形

如图:

山顶:闭合等高线,数值从四周向中心逐渐升高 盆地: 闭合等高线,数值从四周向中心逐渐降低

鞍部:两个山顶之间,是两个山顶之间的最低处,两个山谷之间的最高处 山脊:等高线的凸出部分指向数值较低处,中间高于两侧 山谷:等高线的凸出部分指向数值较高处,中间低于两侧 坡度陡,等高线密集,坡度缓,等高线稀疏。陡崖:等高线重叠

四、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①选“点”:气象观侧站、疗养院。

②选“线”:交通线(公路、铁路)、引水线、输油管线。

③选“面”:水库汇水面积及坝址,开辟梯田,工业区和居民区。(1)水库、坝址的选择: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 ①库区:在河谷、山谷地区或在“口袋形”洼地或小盆地。

理由:库容大;集水区域的面积大 ②坝址:峡谷地段。

理由:工程量少,投资少。

(1)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A.50 m B.55 m C.60 m D.65 m(2)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

(3)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 m。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A.15 m B.40 m C.65 m D.90 m

(2)港口码头的位置:

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等深线密集的海湾地区,即陆域平坦、水域阔深的避风港湾

右为某海湾附近等高线、等深线图,该区域的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和东南风。读图判断:甲、乙、丙、丁四个地点,最适宜建港口的是()A. 甲 B. 乙 C. 丙 D. 丁 3)引水线路:

路线尽可能短,避免通过山脊等障碍,并尽量利用地势使水自流

五、如何绘制地形剖面图

(1)确定剖面线。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根据题目要求,在要作剖面图的两点之间作一直线,作为等高线地形图的剖面线。上图中上半部为等高线地形图,图中阴影部分是海洋。AB横线是要切开地表的剖面线。

(2)确定比例尺。一般来说,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多采用原图的比例尺(有特殊要求时除外);垂直比例尺应视图中地形的起伏状况而定,一般来说,为了使剖面图所表达的地形起伏更加明显,垂直比例尺大多都要适当放大,一般要比水平比例尺大几倍,以便形象地看出地势起伏状况。

(3)建立剖面图坐标系。

①确定剖面图的水平基线。因为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一般保持与原图一致,因而剖面图的水平基线与剖面线长度相等。

②确定坐标纵轴的高程。纵轴的高程应根据垂直比例尺确定,但图上高程的间距要与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相等,标出各高程的数值,并通过各高程点作平行于剖面图基线的高程线。

③找出等高线地形图中剖面线与等高线的交点,量出各点之间的距离,并把它们转绘到剖面图基线的相应位置上。

④通过转绘到剖面图基线上的各点作垂线,标出各垂线与相应高程线的交点。

⑤把各交点用一条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并在曲线内画上阴影部分,以更加清楚地显示剖面的起伏状况。

⑥在剖面图的下方,标出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擦去垂线的痕迹,一幅完美的剖面图就完成了。

通视问题

(1)若坡面等高线高处密、低处疏表示凹形坡(坡向下凹),反之则为凸形坡(坡向上拱);站在地势高处向低处看,凸形坡视线常被阻挡,通视状况较差。

(2)利用地形剖面图可以很好地了解实际地点的通视情况。

如下图,从A点观察,C点到D点的山坡以及B山北坡 通视情况良好,而阴影区表示不可通视的地区。

八、【板书设计】

一、等高线地形图

1.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的区别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3.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1.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

2.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 3.坡度的计算

三、地形剖面图的画法

九、【布置作业】

读某河流上游水库大坝的位置图和剖面图及其河流水量变化图(1)图中的水库大坝选择的地

形条件 这样选

择的理由是。

(2)大坝的设计与建设需考虑 的自然条件是(3)按照图中的大坝设计(若

图距为0.8㎝),坝长和

坝高(坝顶到坝底的相对高度)分别大约是、(4)在图中绘出水库淹没的最大范围

(5)判断在E、F、G三个地点中,能目测到铁路上经过H处火车车辆的是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经图中的铁路从山区外运的物产主要有茶叶、柑橘、毛竹等,该地所在的

省区简称是A、鲁 B、浙 C、青D、吉

(1)峡谷 建坝工程量小,同时上游又有较广的集水区域(2)流域内的降水量及其季节分配状况;河流的流量、含沙量等水文特征;坝址所在地的地质条件(3)72m 50--100m(5)G 因为G地到H点之间没有地形障碍,可以清晰地观察(9)B 某山区一所学校,拟组织学生对附近公路边交通流量进行调查。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判断在E、F、G三个地点中能目测到公路上过H处的车辆是___点。(2)试用地形剖面图解释你所做判断,并作简要说明。图画在下面的框内。

• 图4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据此完成10~11题。

10.Q地的海拔可能为

A.90米 B.230米 C.340米 D.420米 11.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A.260米 B.310米 C.360米 D.410米

十、【教学反馈】

下载七年级地理上册2.3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七年级地理上册2.3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三地理复习等高线地形图专题

    高三地理复习等高线地形图专题 ●读图技巧 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第一,应掌握等高线图的基本特性。 ①数量上的特性,看等高线的数值,读出任一点的海拔高度,比较两点的海拔高度可......

    七年级地理《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与反思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与反思 林泉中学黄梅 教学内容: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地形图的判读—--识别五 种不同的山体部位。 教学目标: 熟练掌握识别等高线地形......

    第二节 等高线与地形图

    第二节 等高线与地形图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 (1)在图上判断绝对高度 相对高度 (2)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制作 (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 (4)等高线地形图的特征 二 过程与方法 (1......

    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地形图的判读 【教学目标】 1.学会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2.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山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等; 3.会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

    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 一、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培养阅读和绘制等高线地形图的能力。 (2)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盆地、鞍部、山脊、山......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4《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泰来四中 孟宪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会根据等高线判断坡度陡缓。 2、了解地形剖面图......

    等高线地形图教案(共5篇)

    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以及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及使用,掌握海拔和相对高度两个概念并学会在地形图上识别地势的高......

    地形图的判读--教案5篇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教学重点】 在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辨别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地形类型 【教学难点】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