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年级生物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教学设计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初一 刘玉萍
一、教学分析:
呼吸作用是植物体的一种重要的生理活动,主要表现在对有机物的分解,产生能量,供给动植物的生命活动。呼吸现象在人体的表现非常明显,但是植物体有没有呼吸作用?如果有怎样证明它的存在?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实验,使学生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理解呼吸作用的过程;
2、通过该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以及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3、知道呼吸作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能利用呼吸作用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三、教学重点:
1、植物呼吸作用实验的设计和分析
2、呼吸作用的概念。
四、教学难点:植物呼吸作用实验的设计和分析。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在上一节中,我们学到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那哪位同学能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光合作用的含义?有谁能在黑板写出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学生回答并自行写出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形成并积累有机物,供给自身及其他动物体、微生物进行生命活动。如人类自身不能产生能量,所以就需要一日三餐来供给,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在日常生命活动中,哪些活动是耗能的?(学生列举生命现象,指出耗能的一些生命活动)
植物为人类生命活动积攒了化学能量,如:淀粉、蛋白质、油料,那么这些固体的能量又是通过何种方式变成我们进行生命活动的热量的呢?
接下来,我们将开始新一章的学习,了解一下光合作用产生的能量到哪里去了?人和动物的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以何种方式转化而来?
(二)目标点击:
这一章中,我们需要达到的目标:(1)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理解呼吸作用的过程;(2)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以及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3)知道呼吸作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能利用呼吸作用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三)情境导入:
教师可以启发、引导学生人和动物呼吸,不断地从外界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而植物是不是也呼吸?如植物也要呼吸,那么它吸进去的和呼出来的气体是否与我们相同?得出检测植物是否进行呼吸,可以用检测植物周围气体成分是否改变的方法。可提问:
1、什么是呼吸?请举出身边见到的呼吸现象。
2、人在呼吸时,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在成分上有什么不同?
3、植物有没有呼吸?可以用什么方法证明?如果植物也进行呼吸,植物周围的O2就会减少,CO2增多。所以,要知道植物是否进行了呼吸作用,可以通过检测植物周围气体成分是否改变来证明。怎样检测植物周围气体成分是否改变了呢?
(四)自主学习:
通过阅读P70-71,了解演示实验“观察种子的呼吸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思考三个问题:
1、实验一中,温度计上得度数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
2、实验二中,燃烧的蜡烛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3、实验三中,澄清的石灰水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五)合作交流
学生在阅读完演示实验后,小组合作并讨论老师预设的问题,把小组合作探究的成果进行交流展示,教师汇总学生在该实验中出现的一些疑难问题,如:为什么要做四组实验?蜡烛为什么会熄灭?
(六)精讲点拨
①验一中,温度计的变化证明了黄豆进行呼吸作用散发出热量。
实验二,蜡烛的熄灭则证明黄豆的呼吸作用是一个消耗氧气放出二氧化碳的过程,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动物的呼吸是相似的。
实验三中,石灰水变浑浊,证明黄豆萌发的瓶子中产生了二氧化碳,注入水将瓶中空气压入导管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综合以上实验,可以证明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动物的呼吸作用是一个相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都是一个利用氧气消耗能量,产生二氧化碳和热量和水的过程。
呼吸作用: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二氧化碳 +水 +热量
②呼吸作用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如细胞的分裂和生长、有机物的合成和运输、植物对矿质营养的吸收等。那么,可不可以在生产生活中利用呼吸作用为人类服务? 学生阅读P72,了解田间松土、水淹排涝的作用。
(七)有效训练
1、粮食、蔬菜和水果的贮藏?
2、那种温度适合果农储存水果?
A日温15℃,夜间25℃
B日温15℃,夜间15℃ C日温25℃,夜间25℃ D日温25℃,夜间15℃
3、为什么新疆的西瓜特别甜?
六、课后拓展
1、利用呼吸作用谈香蕉的后熟
七、教学反思
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思维,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呼吸作用的概念和过程。但,由于本节内容较抽象,学生缺乏理性认知,应加强问题的解释和实例的提供。
第二篇:《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一、教材分析
呼吸作用是植物的重要生理活动,也是一切生物的特征之一。呼吸作用的实验是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七年级(上册)“植物的呼吸作用”这节教材中,设置了演示实验。做完实验后,在对实验现象分析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这样不仅使学生从直观实验现象中总结出知识内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最终使学生形成呼吸作用的概念。
二、学生分析
初一学生是刚刚跨入初中的学生,小学只是通过实例,较表浅的了解到植物的呼吸现象,前期的知识储备有限。他们正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并向抽象思维逐步过渡的关键时期,对于较为抽象的实质性知识的认知能力有限,从现象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学习习惯还需要培养,尤其是同类知识的类比能力,内在关系等的分析还需借助教师的指引和帮助。同时由于初一学生思维具有跳跃性,性情趋向活泼、热情、求知欲强、对新鲜事物敏感,所以我设计了演示实验,用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现象本质。又考虑到初一学生没有学过化学,而本节内容又需要化学知识,所以我还安排了一个互动的铺垫实验(具体内容后面介绍),从而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实验现象。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呼吸作用的实验,使学生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理解呼吸作用的过程;了解呼吸作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2.能力目标:说明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通过探究植物细胞的呼吸作用,尝试科学研究的过程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以及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科学实验过程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本课以电子白板为基础,结合PPT课件、FLANSH动画,视频等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归纳呼吸作用概念和意义。导入环节通过视频引起思考,更加生动的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习过程中,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演示实验以及各种有关图片,使学生能更加直观的感知呼吸作用并且方便学生理解实验和展开讨论。实验中我也特别注重学生的创新,时时启发学生开阔思维。在概括总结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意义时,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感知知识,我也采用了动画演示技术,使抽象知识变得直观形象,易于理解。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播放视频,展示小老鼠与植物共存的实验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动物要呼吸,那么植物是否也要呼
学生思考动物要呼吸,那么植物吸?可以用什么方法证明?
是否也要呼吸?可以用什么方法证明?
视频展示实验。用视频可以激发兴趣,学生对多媒体的兴趣很高,而且视频生动形象。
信息技术支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持(资源、方法、手段等)导入
设计实验方教师通过课件显示实验设计可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填写实验方案选用的材料和基本思路及注意事设计稿(既可以用文字,也可以PPT展示 项。画示意图)案
1、用多媒体展示演示实验。
实验分析
1、学生观看演示实验。
模拟实验展
2、提出问题。
2、然后修改本组实验的不合理之示实验过程。处。
3、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课前已PPT展示学生完成的实验。
3、小组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有创意的实
4、完成本组实验。
验。
概括总结呼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得出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意义,并且用公式吸作用的概表示呼吸作用。念和意义
1.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以下问题:
(1)农民伯伯为什么要《锄禾》?
1、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前后知识(2)刚刚收获的玉米能否直接入的比较类化,让学生进一步思考仓贮藏?
体会,经历一个再认识的深化过(3)清晨,到树林中锻炼是否科程,从而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学? 并过渡到形成能力。
学生分析总结
Flash动画演
示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植物的呼吸(4)我们邹平盛产红薯,红薯丰
2、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清PPT展示问题
和出示光合作用与人类收后,过去山区的农民常常将红晰地构建起知识结构。
薯放入早已挖好的几米深的井中作用与呼吸
作用对比的生产、生活保存。所以经常听说农民到井里取红薯时发生窒息现象,甚至有表格 人丧失了生命。请你运用所学的的关系
知识解释:为什么进入姜井时容易发生窒息?你有什么办法帮助姜农们避免这类悲剧的发生?
(5)解释课堂开始视频中小老鼠
与植物共存的原因。
2.讨论思考:比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异同。巩固提升 指导学生进行知识复习和练习学生完成习题
用触发器功能制作的PPT翻题板
指导学生总结
课堂小结
总结整理本节课所学
PPT展示思维导图
七、教学特色
1、本节课虽然主要是呼吸作用的实验,通过让学生参与新知的学习和探索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和思维积极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但整节课的目的却是呼吸作用概念的形成过程,此过程中,探究实验主要作为概念形成的工具和手段。
2、授课过程中充分运用数字化教学技术,注重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多个微视频使学生不仅更好地看到了实验过程,而且能够形象地理解呼吸作用的过程、意义以及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与联系,这样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可以轻松愉快掌握所学内容。对于呼吸作用的实验,在教材资料的基础上也进行了改编与创新,使实验更易于理解,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第三篇:《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教学设计和反思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的教学设计和反思
教学目的:
1、观察绿色植物的呼吸现象,探究植物呼吸作用的发生部位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总结能力。
3、在科学实验过程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植物的呼吸现象
教学难点: 植物的呼吸现象,呼吸作用的概念。
教法: 演示实验法,观察法,分析法、归纳总结法
教具准备:玻璃瓶,萌发种子,煮熟种子,保温瓶,试管,澄清石灰水等。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你能解释吗?)
1.为什么萝卜放久了会空心呢2.为什么冷藏的蔬菜能较长时间地保持新鲜呢? 3.为什么花盆的底部要有洞呢? 4.为什么卧室里不宜摆放植物?5.为什么人下到储存蔬菜地窖有时会晕倒?绿色植物除了光合作用以外,为了自己的生长还要进行呼吸作用。
一、观察植物的呼吸现象:
演示实验
一、种子萌发时吸收氧气 现象:燃烧的蜡烛放进甲瓶里,立即熄灭了,说明甲瓶晨缺少氧气。结论:萌发种子进行呼吸时吸收氧气。
演示实验二:(课件展示)种子萌发时释放二氧化碳
现象:甲瓶里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得混浊。
结论:萌发种子进行呼吸时释放二氧化碳。
演示实验三:种子萌发时释放能量(课件展示)
现象:装有萌发种子的保温瓶里温度比装有煮熟种子的保温瓶里的温度高。
结论:萌发种子进行呼吸时产生热量。
小结:上述三个实验的结果表明,萌发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时,不但吸收 氧气,释放 二氧化碳,而且还会产生 热量。
萌发的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
二、呼吸作用的原理: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 场所 线粒体
概念:绿色植物吸收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的意义:植物的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了动力。
三、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联系
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了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进行提供能量和原料。“谁也离不开谁!”
四、学以致用解决课前几个为什么
五、课堂评价练习(教学反思:)
本堂课我觉得成功环节是第一个实验还是相当的成功,学生直观感觉,看得见摸得着。后两个实验因客观条件限制,用的是课件展示,虽有动画场景,但还是没现场实验直观,这是一大遗憾。这对于学生对生物现象的感知就有一定的限制。以后再有机会我争取克服困难,尽量给学生上好生物实验课!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的教学设计
七上生物
白海一
第四篇: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教学设计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教学设计
【导入】[图片展示茂密的森林和拥挤的人群]
【师】看到第一张图片,同学们有一种怎样的感觉?(很清新,想要置身其中)
【师】能看到第二张图片有什么感觉的?(有点感觉闷的慌)【师】人之所以能够对这两种不同的环境产生不同的感觉,与生物的一个重要活动密切相关?(呼吸)
【师】呼吸对人类来讲非常重要,当一个人长时间停止呼吸的话,那么这个人就会死亡,生物的生命与呼吸息息相关,那么生物是怎样呼吸的呢?这节课我们开始探究这个话题。【提问】那你是用什么来呼吸的呢?(用鼻子)
【师】如果你试着把你的鼻子捏住,怎样做可以让自己稍微舒服一点呢?(用嘴呼气吸气)
【师】那人体的呼吸运动是不是就靠这两个器官呢?(不是,还有其他的器官)
【师】还有其他哪些器官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100页图365,呼吸系统结构图。(学生阅读)哪位同学来说一说?(有鼻,咽,喉,气管,肺)
【师】[ppt展示人体呼吸系统结构图]呼吸系统中的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又叫做呼吸道。大家知道肺的作用是什么吗?
(肺是用来进行气体交换的,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就是通过肺来完成)【提问】那呼吸道是用来做什么的?
(呼吸道就是肺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师】呼吸道到底有怎样的功能呢?是不是仅仅是气体交换的通道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呼吸道的作用。[板书:呼吸道的作用]
【师】首先我们从具体的入口鼻子开始鼻子中有什么呢?(鼻毛,这些鼻毛是用来阻挡灰尘的)【师】很好,他们起到一个清洁空气的作用,鼻子中除了鼻毛以外,还有鼻粘膜能分泌粘液,润湿空气,因为只有溶于水的气体才能被利用,这些粘液还可以粘住一些灰尘和细菌,鼻粘膜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这样对比一下,同学们觉得用鼻子呼吸好,还是用口腔呼吸好?
(用嘴呼吸吸进的气体没有经过鼻腔的润湿和清洁与温暖作用,干干的,凉凉的,还很容易带入病菌,灰尘)
【师】很好,因此长跑的时候,体育老师总是建议我们用鼻子吸气,用嘴呼气,但不要张大嘴巴吸气。就是这个道理。
【师】鼻子的功能很重要,但有时生病的时候,鼻子的功能会受到阻碍,有感冒时就会觉得鼻子不透气,你们知道原因吗?
(感冒的时候鼻粘膜充血肿胀,把通道给堵住了)
【师】再往下就到了咽,咽既属于消化系统,又属于呼吸系统。呼吸时空气通过烟进入后再进入气管,吃饭时,食物在通过烟进入食道,因此它是空气和食物的共同通道,眼部的会厌软骨起到了关键作用。吃饭时如果大声说笑,就会使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下,食物,就会进入气管,引起咳嗽,所以在平时吃饭时我们要养成,“食不言”的好习惯。
【师】接下来,气体就进入了喉,喉是由九块软骨构成的。是人体的发声器官,是靠呼吸运动时产生的气流运动产生声音。为什么会产生声音呢?(因为喉咙里面有声带)
【师】气体经过后又来到了气管,气管就在我们知道的前方,长约十二厘米,大家可以看到气管下端分成左右支气管,分别通向左右肺,支气管的肺叶中一再分支,成为各级支气管,越分越细,越分管壁越薄。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奇怪的形状是不是发现有一定的特点?(气管和支气管上有一环一环的)
【师】气管中分布着很多软骨组织,正是因为有这些软骨做支架,可以把气管撑起来,否则器官就瘪了,这样就无法保证气流顺畅通过。
【归纳】现在我们知道了,呼吸道的作用不仅仅是气体交换的通道,同时还具有温暖润湿清洁空气的作用,除此之外,它还能起到发声的作用。
【师】具体通过呼吸道就进入了肺,肺是人体气体交换的场所,那肺是如何进行气体交换的呢?请同学们感受一下自己在呼气和吸气时胸廓的变化。[学生用双手轻触自己胸侧的肋骨做深呼吸]
【师】深深的吸气,再深深地呼气,你有什么感觉?
(呼气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增大,呼气时,肋骨向下向内运动,胸廓缩小)【师】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吸气时胸廓容积变大,肋骨向上向外运动;呼气时,胸廓减小,肋骨向下向内运动。呼气和吸气这两个动作合起来就是呼吸运动。那呼吸运动是怎样产生的呢?我们一起来探究呼吸运动时胸廓容积变化的原因。
[教师演示那个运动的模型,说明代表的脊柱,肋骨胸骨,肋间外肌,提醒学生注意胸廓前后径有何变化]
【师】当肋间外肌收缩时,肋骨上升,胸骨上移时,胸廓的前后径增大了还是减小了?(增大)
【师】当肋间外肌舒张时,胸廓的前后径增大了还是减小了?(减小了)【师】胸围差量完全代表胸廓容积的变化吗?也是膈肌运动的实验说明模型中代表胸腔,气管,支气管肺各的位置,提醒学生注意膈肌,膈顶部,胸廓上下径有何变化。
[教师一手握瓶颈,一手向下拉橡皮膜,同时说明膈肌收缩,此时请同学们观察胸廓上下径变化和肺的变化。然后,你手放开一下屏幕,同时说明膈肌舒张,提醒学生观察胸廓上下径的变化和肺的变化](当膈肌收缩,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肺也扩大,当膈肌舒张,胸廓上下径缩小,肺也回缩)【师】通过刚才看就能发现在,吸气和呼气运动中,胸廓的变化是依靠膈肌和肋间肌等运动共同完成的。当肋间肌和膈肌都收缩时,胸廓增大,单位间肌和膈肌都放松时,胸廓回缩。【提问】为什么肺容积的变化会导致吸气和呼气呢?
[教师演示气筒给气球打气的实验:模拟肺容积的变化引起肺内气压的变化,肺的容积增大,导致内部压强减小,外界气体进入肺,肺的容积缩小,内部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排出]
【师】气体在呼吸运动作用下进入了肺,呼吸是不是就结束了呢?为什么我们在吸入空气的同时,还会呼出气体?呼出的气体为什么与吸入的气体成分不一样?[展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
(人体吸入和呼出的气体有明显差异,这是因为空气进入呼吸系统后,在肺泡中进行了气体交换)
【师】那吸进入肺内的气体与水之间是怎样进行,气体交换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肺内气体的交换。
[教师演示喷香水的实验,引导学生体会气体交换的原理:你总是提总是有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扩散,直至平衡为止]
【师】我们把自己的这种运动特点叫做扩散作用。[展示肺泡和血液的气体交换图] 【师】为什么会在肺泡组发生气体交换呢?肺泡具有怎样的结构特点,适合进行气体交换呢?请同学们根据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图思考这些问题。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肺泡数量多;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有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易于扩散)【师】那肺泡中的气体交换是怎样进行的?
(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肺泡,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
【师】肺泡中二氧化碳和氧气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过程方向呢?(这是因为在进入肺泡内的气体中,氧的含量比静脉血中的氧多,而二氧化碳含量比静脉血中的少,因此氧由肺泡扩散到血液中,二氧化碳由静脉血扩散到肺泡中,这完全符合气体扩散的原理)【师】进入肺泡的二氧化碳气体通过呼气运动排出体外。进入血液的氧气通过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
[板书:教师板书肺泡內气体交换的示意图]
【小结】
【练习】
第五篇: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第二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教案教案
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理解呼吸作用的过程;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以及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3、知道呼吸作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能利用呼吸作用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重点和难点】:
1、认识呼吸作用的过程。
2、绿色植物在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
3、对呼吸作用三个演示实验现象的准确分析;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课时分配】: 1课时 【教材准备】:
准备实验所需的仪器和材料,提前两周准备豆苗或玉米苗,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在上一节中,我们学到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那哪位同学能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光合作用的含义?有谁能在黑板写出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学生回答并自行写出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形成并积累有机物,供给自身及其他动物体、微生物进行生命活动。如人类自身不能产生能量,所以就需要一日三餐来供给,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在日常生命活动中,哪些活动是耗能的?(学生列举生命现象,指出耗能的一些生命活动)
植物为人类生命活动积攒了化学能量,如:淀粉、蛋白质、油料,那么这些固体的能量又是通过何种方式变成我们进行生命活动的热量的呢?
接下来,我们将开始新一章的学习,了解一下光合作用产生的能量到哪里去了?人和动物的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以何种方式转化而来?
(二)目标点击:
这一章中,我们需要达到的目标:(1)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理解呼吸作用的过程;(2)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以及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3)知道呼吸作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能利用呼吸作用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三)情境导入:
教师可以启发、引导学生人和动物呼吸,不断地从外界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而植物是不是也呼吸?如植物也要呼吸,那么它吸进去的和呼出来的气体是否与我们相同?得出检测植物是否进行呼吸,可以用检测植物周围气体成分是否改变的方法。可提问:
1、什么是呼吸?请举出身边见到的呼吸现象。
2、人在呼吸时,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在成分上有什么不同?
3、植物有没有呼吸?可以用什么方法证明?如果植物也进行呼吸,植物周围的O2就会减少,CO2增多。所以,要知道植物是否进行了呼吸作用,可以通过检测植物周围气体成分是否改变来证明。怎样检测植物周围气体成分是否改变了呢?
(四)自主学习:
通过阅读P128-129,了解演示实验“观察种子的呼吸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思考三个问题:
1、实验一中,温度计上得度数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
2、实验二中,澄清的石灰水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3、实验三中,燃烧的蜡烛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五)合作交流
学生在阅读完演示实验后,小组合作并讨论老师预设的问题,把小组合作探究的成果进行交流展示,教师汇总学生在该实验中出现的一些疑难问题,如:为什么要做四组实验?蜡烛为什么会熄灭?
(六)精讲点拨
①验一中,温度计的变化证明了黄豆进行呼吸作用散发出热量。
实验二,蜡烛的熄灭则证明黄豆的呼吸作用是一个消耗氧气放出二氧化碳的过程,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动物的呼吸是相似的。
实验三中,石灰水变浑浊,证明黄豆萌发的瓶子中产生了二氧化碳,注入水将瓶中空气压入导管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综合以上实验,可以证明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动物的呼吸作用是一个相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都是一个利用氧气消耗能量,产生二氧化碳和热量和水的过程。
呼吸作用: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二氧化碳 +水 +热量
②呼吸作用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如细胞的分裂和生长、有机物的合成和运输、植物对矿质营养的吸收等。那么,可不可以在生产生活中利用呼吸作用为人类服务?
(七)有效训练
1、粮食、蔬菜和水果的贮藏?
2、那种温度适合果农储存水果?
A日温15℃,夜间25℃
B日温15℃,夜间15℃ C日温25℃,夜间25℃ D日温25℃,夜间15℃
3、为什么新疆的西瓜特别甜?
六、课后拓展
利用呼吸作用谈香蕉的后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