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植物的呼吸作用教案(共5篇)

时间:2019-05-13 00:24: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七年级生物植物的呼吸作用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七年级生物植物的呼吸作用教案》。

第一篇:七年级生物植物的呼吸作用教案

第三单元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第二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描述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的过程。2.说出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3.认同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中的重要作用。【过程与方法】:

参与探究实验的过程,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及创新意识;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绿色植物在制造有机物方面对于生物圈有重要意义,反思人与生物圈的关系,树立生物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又服务于生活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

重点: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探究呼吸作用的三个实验。难点:呼吸作用过程中的有机物的分解和能量的释放。

三、教学设计思路:

围绕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过程,以实验为依托,以生活和环境事件为载体,从分析实验现象入手,推测出呼吸作用的原料、产物以及有机物分解和释放能量的实质,揭示呼吸作用的实质与普适性。然后从生物圈的角度探讨碳-氧平衡,反思人与生物圈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

准备实验所需要的仪器和器材。提前一周黄豆,装在玻璃瓶中的白菜。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联系生活 设境激趣

[引言]:

冬天到了,妈妈买来几盆绿色植物,想美化儿子的房间,同时,天冷了不用开窗也可以净化空气,一家人都很高兴,可时间久了,儿子感到夜晚睡觉时室内很闷,心里十分奇怪。提出问题:“把花草放入卧室内是否科学?”

提问:①知道人的呼吸作用吸入和呼出的气体是什么吗? ②植物的呼吸是否与人一样,也是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

学生回答:缺少氧气

全体同学都能回答出:呼吸作用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实验探究,合作交流

实验一:观察盛有煮熟种子和萌发的种子的保温杯内温度计示数 提问:甲瓶温度升高的原因是什么?热量从何而来?

分析: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其中的有机物发生了变化,释放出能量,一部分能量用于种子的萌发,还有一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发了。提出问题:萌发的种子中的有机物最终转变成了什么物质?在转变的过程中还需要哪些物质的参与呢?

学生观察温度计的度数,得出萌发的种子温度升高。学生得出呼吸过程放出热量

实验二:种子呼吸时放出二氧化碳

1、邀请一名同学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吹气

2、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证明种子呼吸时放出二氧化碳

[提问]: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1、一名同学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吹气,观察现象并叙述 认同用澄清的石灰水可以验证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

2、用注射器抽取萌发种子瓶中的气体和煮熟种子瓶中的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进行对比

学生得出:种子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接受本实验,突破学生因化学知识缺乏而难以理解的特点。

实验三:种子萌发时吸收氧气

1、放映多媒体课件,介绍实验准备情况。强调指出:甲瓶中装有等量的萌发的黄豆种子,乙瓶内装有煮熟的黄豆种子。

2、先用火柴点燃蜡烛,然后提出:为什么蜡烛会在空气中燃烧?

3、让学生把燃烧的蜡烛放入甲、乙两瓶内,提醒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原因 分析讨论得出结论:空气中的氧气有助燃作用。

两名学生把燃烧的蜡烛放入甲、乙两瓶内,观察实验现象,作好记录。观察现象:甲瓶中的蜡烛会熄灭,乙瓶中的蜡烛继续燃烧。得出结论:萌发的种子吸收氧气。

再次探究,知识升华

引导学生提出:植物除了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其他器官是否也进行呼吸作用? 出示分别装有一株白菜的玻璃罐,其中一只用黑色的塑料袋罩了一昼夜,我们再把燃着的蜡烛分别伸入瓶内。

提问:为什么把一只装有白菜的玻璃罐用“黑袋子”罩着而不用透明塑料袋? 归纳得出呼吸作用的概念

(板书)有机物+氧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植物体有生命的部分都可以进行呼吸作用)

讨论设计方案

观察罩着黑色塑料袋的那只熄灭,而另一只正常燃烧。

实践应用,知识迁移

通过多媒体展示呼吸作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情况,如: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大篷蔬菜、种子的保存、水果的保鲜等

分组讨论,尝试解决问题

开阔学生视野,重塑“生活实践”→“生物知识”→“服务生活”的目标过程,升华思维

前后联系,知识提炼

出示草原生态系统 引导学生分析食物链

出示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示意图

提问:①物圈中哪些过程是需要消耗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的? ②些过程又是吸收二氧化碳、排出氧气的? 板书: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我们要善待植物,爱护和保护植物,大量植树造林,充分发挥绿色植物的巨大作用,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倡导低碳生活、节能减排、为维护我们美好的家园——地球,贡献自己的力量。板书: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碳-氧气平衡

分析讨论有机物通过食物链进入其他生物体内,参与构建其他生物 知识提炼: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学生讨论分析得出:绿色植物对维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使学生理解,只有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才能不断地吸收并向大气中释放氧气

巩固新知,课堂小结

1.白薯、白菜堆放久了会发热的原因是()A.光合作用产生了热量 B.蒸腾作用产生了热量 C.呼吸作用产生了热量 D.都有可能

2.在农业生产上,为了利于植物呼吸,常采取的措施是()A.大量使用有机肥料 B.大量使用无机肥料 C.大量浇水 D.中耕松土

3.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部位是()A.绿色部分 B.叶片 C.种子

D.植物体有生命的部分

4、讨论:我国北方农村里常将马铃薯储藏在地窖中,进入地窖取物前,农民往往把一盏油灯吊入地窖内,你知道这一做法的目的是什么?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自行对知识进行梳理

习题的选择重在对呼吸作用实质的检测,从而了解学生对本节的重点知识掌握的情况。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

第三单元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第二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1、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植物体有生命的部分都可以进行呼吸作用)

2、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3、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学案 自主学习

一、植物的呼吸作用 1.概念:细胞内有机物在___的参与下被分解成___和___,同时释放___的过程。2.反应公式:_________。3.观察种子呼吸现象的演示实验。温度计示数上升说明___。

蜡烛熄灭说明呼吸作用吸收___。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___。

4.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一部分以___的形式散失,其余主要用于维持___。

二、呼吸作用的应用

1.田间松土、及时排涝有利于根的___。2.粮食、蔬菜、水果贮藏需要抑制呼吸作用。课堂练习

1.白薯、白菜堆放久了会发热的原因是()

A.光合作用产生了热量

B.蒸腾作用产生了热量 C.呼吸作用产生了热量

D.都有可能

2.在农业生产上,为了利于植物呼吸,常采取的措施是()A.大量使用有机肥料 B.大量使用无机肥料 C.大量浇水 D.中耕松土

3.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部位是()A.绿色部分 B.叶片 C.种子

D.植物体有生命的部分

4、讨论:我国北方农村里常将马铃薯储藏在地窖中,进入地窖取物前,农民往往把一盏油灯吊入地窖内,你知道这一做法的目的是什么?

第二篇:植物的呼吸作用及其利用教案

第五章

植物的呼吸作用及其利用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植物的呼吸作用及其利用》,是初中生物教学的传统内容,集合了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研究方法为一体的重要内容之一,无论大 纲教学还是新课标教学都要求教授的内容。在前面学习了《第四章

叶的光合作 用与光能利用》之后,又一植物体生理知识,也是植物三大作用中集重点和难点 为一体的一个部分。这一部分知识的学习,又能进一步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同 时提升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关系的实质性的认识。

同时它与光合作用既相互独 立,又相互依存。本节内容包括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应用两部分。对植 物呼吸作用知识框架的建构,主要是通过对“观察植物的呼吸作用”实验现象的 分析而获得。

初二学生正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并向抽象思维逐步过渡的关键时期,现实 生活中,学生对呼吸作用的一些现象已有不少感性认识,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 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生产、生活的实际,引导学生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 和意义,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二、概念分析

呼吸作用的定义:植物体吸进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

量的过程

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 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

分析:呼吸作用的概念可以分为两部分,箭头前是原料,箭头后是产物,中间是

进行呼吸作用的处所。此处要将公式中有机物储存能量这个隐含的条件跟学生讲 清楚,最好与光合作用的公式放到一起讲,会更清楚。对呼吸作用的产物中,如 何来鉴定二氧化碳,验证能量的产生,以及水的产生,概念中的这三项都需要运 用实验来检验。

三、学情分析

1学生定位:学生是教学过程的终端,是教育的主体,视教学的达成度要以学

生为主要的评价标准,论教学的时效性也应以学生为主要的验证

尺码。如不能真正认识和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力范围和性情

趋向,那么教师的教学就会失去方向而变得徒劳,甚至打击学生 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准确、科学的对学生进行分析是教师教学设

计的中心环节和必要过程。

2知识基础:学习的群体是跨入初中后的初二学生,小学只是通过实例,较表

浅的了解到植物的呼吸现象,前期的知识储备有限。

3能力定位:观察力可以,但是对于较为抽象的实质性知识的认知能力有限,线粒体

九月开学季,老师你们准备好了吗?

从现象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学习习惯还需要培养,尤其是同 类知识的类比能力,内在关系等的分析还需借助教师的指引和帮 助。

4性情特点:性情趋向活泼、热情、求知欲强、对新鲜事物敏感,但是易被学习中的障碍击退,学习中的依赖情绪强。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兴趣 度,学生对教师的期望,学生热衷的层面这些都应是教师课前了 解的方面。

5教师自身分析:由于实际教学经验丰富,善于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和沟通,所以能较好的驾御开放式的课堂。

四、设计理念

知识主线:整个教学过程不能偏离以下主线。

通过《演示实验》观察到种子呼吸的三种表象:呼吸放热、呼吸吸氧、呼吸 释放二氧化碳,进而得出呼吸的概念(反应式)

同时要分析呼吸的意义(实质)

然后结合实际生活经验阐述呼吸作用在生产和生活的应用,在教课过程中让学生

思考光合与呼吸的关系,最后布置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五、教学目标

1描述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2举例说出呼吸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猜想、观察、推理、分析、综合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4在实验中,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认同科 学研究的求实、严谨,培养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大屏幕出现鸟语花香的动人画面。请同学说出自己的感受。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认识到植物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氧是使人心旷 神怡的原因之一,并板书出光合作用的公式。

教师继续启发,如果在居室里放置过多的花卉是否有益于人体的 健康呢?这与植物的呼吸作用息息相关,从而顺利地引入新课题。

(二)、实验探究 1实验一:种子呼吸消耗氧

(1)放映多媒体课件,介绍该实验准备情况。这样不仅提高可信度,还能激发学 生的探究欲望。

教师强调指出:甲瓶装有煮熟的黄豆种子,乙瓶装有等量的萌发的黄豆种子,并 分别用醒目的红、蓝标签注明。(2)请2位同学上台将蜡烛点燃

教师提问:为什么蜡烛会燃烧呢?学生很自然地想到空气中的氧有助燃的作用。从而轻松地突破分析此实验的难点。

3请同学将燃烧的蜡烛分别放入甲、乙两瓶内。

教师提醒学生观察现象并思考产生此现象的原因。同学们饶有兴趣地观察,并能准确地说出实验现象:放入甲瓶中的蜡烛能继续燃烧,而放入乙瓶中的蜡烛立刻熄灭。

4教师引导:乙瓶中的蜡烛立刻熄灭,可见乙瓶中缺少氧气。得出结论:种 子呼吸消耗氧。

2实验二:种子呼吸产生二氧化碳 为了更好地设计本实验,突破学生由于化学知识匮乏而难以理解的特点。教师增加了一个小实验,以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

1完成小魔术:请同学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吹气,观察现象并叙述。教师在课件中打出:

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的特性。从而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以此作为知识铺垫。2种子呼吸能否产生二氧化碳呢?教师引导学生小组讨论,设计实验。①学生的设计除教材的设计方法外主要有:

A将澄清的石灰水直接注入萌发的种子中,观察其变化。

B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广口瓶中,然后用纱布包住萌发的种子,悬挂于广口瓶 内,观察石灰水的变化。

C将萌发的种子装入塑料袋,密封。过一段时间,将气体导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石灰水的变化。

教师要注意引导:确定上述实验设计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以及设计实验方案 时,一定要设立对照实验。即:对煮熟的种子也要完成同样的实验操作,以增加 实验的说服力。

②小组同学合作,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用具,依照课本上的操作或 D方法完成

该实验,体验动手、动脑的快乐。

③教师以小组为单位,对学生进行评价,培养合作能力。同时总结出:种子呼吸 能产生二氧化碳。

3实验三:种子呼吸释放热量

1请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介绍该实验开始时的温度计示数。

2请同学用正确的方法读出现在的温度计示数。引导学生思考产生此现象的 原因,总结出种子呼吸释放出热量。教师同时指出热量是能量的一种。除 此以外,种子呼吸还能产生水。

4多媒体展示小实验:验证种子呼吸消耗有机物。

1称取等量的两份同种植物的种子,在黑暗条件下,一份提 供适宜种子萌发的条件,另一份保持干燥不萌发。

2一段时间后,将两份种子(其中一份已经萌发成幼苗)干燥,分别称其重 量。哪一份的重量轻了呢?

3得出结论:呼吸消耗了种子中的有机物。

在进行以上实验分析时,每得到一个结论,教师都要进行板书。此时总结 出呼吸作用的公式。

请同学根据课本和公式,描述出呼吸作用的概念。5由特殊到一般:植物体的活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猜一猜:

实验前一天,请同学将等量的新鲜和煮熟的青菜叶分别装入两只相

同的不漏气的黑色塑料袋中,插入软管扎紧袋口,并将软管夹紧。课上将两塑料 袋中的气体导入澄清的石灰水,请同学根据实验现象,猜测哪一袋中装的是新鲜

菜叶。教师最后打开袋子,揭开谜底。同时指出,叶也能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植物的其它器官也能进行呼吸作用吗?带着这个问题走进老师制作的根、茎、花、果实进行呼吸作用的动画。

学生得出: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都能进行呼吸作用。教师引 导:

组成这些器官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什么?煮熟的种子、菜叶为什么不能进行呼吸作用?总结出:呼吸作用在所有的活细胞中进行。教师同时强调:呼吸作用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有光、无光都能进行)。随着问题的深入,学生的理解 更加深刻而全面。

6呼吸作用释放出的能量有什么意义呢?展示多媒体课件。强调植物通过呼吸 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除一部分转变成热能散失以外,其余部分用于植物体的各

项生命活动。如:植物对矿质营养的吸收、有机物的合成与运输、细胞的分裂与 生长等。

(三)、联系实际、迁移深化

研究呼吸作用,就是为了利用它、调控它。通过联系实际,使学生经历一个再认 识的深化过程,由知识过渡到能力。1回顾

有人在居室中放置过多的花卉,好不好? 2身边的科学

播放农民松土、排涝、晾晒粮食、低温贮存水果和蔬菜的录像。请同学说出这样 做的依据是什么? 3听故事,长知识

冬天,农民伯伯常常将收获的大白菜贮存在地窖中。在一个偏远 的小山村,有人一打开地窖就进去取白菜,走到半路,蜡烛突然灭了。于是,高

喊“有鬼”,吓得迅速跑出了地窖。真的有鬼吗?这鬼是谁?你准备怎么办?

4.大家谈

请同学将课前调查的呼吸作用原理在当地农业生产中应用的例子,介绍给大家。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归纳总结

这是思维活动最活跃的环节。通过组织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互相交流、补充,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对本节的知识体系进行概括。

第三篇:七年级生物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教学设计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初一 刘玉萍

一、教学分析:

呼吸作用是植物体的一种重要的生理活动,主要表现在对有机物的分解,产生能量,供给动植物的生命活动。呼吸现象在人体的表现非常明显,但是植物体有没有呼吸作用?如果有怎样证明它的存在?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实验,使学生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理解呼吸作用的过程;

2、通过该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以及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3、知道呼吸作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能利用呼吸作用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三、教学重点:

1、植物呼吸作用实验的设计和分析

2、呼吸作用的概念。

四、教学难点:植物呼吸作用实验的设计和分析。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在上一节中,我们学到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那哪位同学能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光合作用的含义?有谁能在黑板写出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学生回答并自行写出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形成并积累有机物,供给自身及其他动物体、微生物进行生命活动。如人类自身不能产生能量,所以就需要一日三餐来供给,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在日常生命活动中,哪些活动是耗能的?(学生列举生命现象,指出耗能的一些生命活动)

植物为人类生命活动积攒了化学能量,如:淀粉、蛋白质、油料,那么这些固体的能量又是通过何种方式变成我们进行生命活动的热量的呢?

接下来,我们将开始新一章的学习,了解一下光合作用产生的能量到哪里去了?人和动物的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以何种方式转化而来?

(二)目标点击:

这一章中,我们需要达到的目标:(1)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理解呼吸作用的过程;(2)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以及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3)知道呼吸作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能利用呼吸作用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三)情境导入:

教师可以启发、引导学生人和动物呼吸,不断地从外界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而植物是不是也呼吸?如植物也要呼吸,那么它吸进去的和呼出来的气体是否与我们相同?得出检测植物是否进行呼吸,可以用检测植物周围气体成分是否改变的方法。可提问:

1、什么是呼吸?请举出身边见到的呼吸现象。

2、人在呼吸时,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在成分上有什么不同?

3、植物有没有呼吸?可以用什么方法证明?如果植物也进行呼吸,植物周围的O2就会减少,CO2增多。所以,要知道植物是否进行了呼吸作用,可以通过检测植物周围气体成分是否改变来证明。怎样检测植物周围气体成分是否改变了呢?

(四)自主学习:

通过阅读P70-71,了解演示实验“观察种子的呼吸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思考三个问题:

1、实验一中,温度计上得度数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

2、实验二中,燃烧的蜡烛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3、实验三中,澄清的石灰水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五)合作交流

学生在阅读完演示实验后,小组合作并讨论老师预设的问题,把小组合作探究的成果进行交流展示,教师汇总学生在该实验中出现的一些疑难问题,如:为什么要做四组实验?蜡烛为什么会熄灭?

(六)精讲点拨

①验一中,温度计的变化证明了黄豆进行呼吸作用散发出热量。

实验二,蜡烛的熄灭则证明黄豆的呼吸作用是一个消耗氧气放出二氧化碳的过程,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动物的呼吸是相似的。

实验三中,石灰水变浑浊,证明黄豆萌发的瓶子中产生了二氧化碳,注入水将瓶中空气压入导管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综合以上实验,可以证明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动物的呼吸作用是一个相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都是一个利用氧气消耗能量,产生二氧化碳和热量和水的过程。

呼吸作用: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二氧化碳 +水 +热量

②呼吸作用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如细胞的分裂和生长、有机物的合成和运输、植物对矿质营养的吸收等。那么,可不可以在生产生活中利用呼吸作用为人类服务? 学生阅读P72,了解田间松土、水淹排涝的作用。

(七)有效训练

1、粮食、蔬菜和水果的贮藏?

2、那种温度适合果农储存水果?

A日温15℃,夜间25℃

B日温15℃,夜间15℃ C日温25℃,夜间25℃ D日温25℃,夜间15℃

3、为什么新疆的西瓜特别甜?

六、课后拓展

1、利用呼吸作用谈香蕉的后熟

七、教学反思

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思维,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呼吸作用的概念和过程。但,由于本节内容较抽象,学生缺乏理性认知,应加强问题的解释和实例的提供。

第四篇:高中二年级生物教案生物的呼吸作用

高中二年级生物教案生物的呼吸作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方面

1、使学生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有氧呼吸的过程

3、使学生理解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4、使学生理解呼吸作用的意义

5、使学生理解呼吸作用的本质

6、使学生理解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这两种生物界最重要的两种生理过程的区别与联系

二、能力方面

1、通过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训练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品质。

2、通过让学生对比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异同,培养学生列表比较能力和归纳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利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原理,提出使作物增产的措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科学、技术、社会的理解,培养学生关心身边的科学的意识,同时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教材包括、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以及呼吸作用的意义等四部分内容。

1、呼吸作用的概念

教材中提及的呼吸的概念基本上和初中生物课本中提到的类似,只是更加强调发生的部位在细胞中,氧化的底物不只是葡萄糖,还有糖类、脂类和蛋白质,这部分内容对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呼吸作用原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有氧呼吸

教材首先指出有氧呼吸是高等动、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形式,通常所说的呼吸作用就是指有氧呼吸。

接着教材给出了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在此基础上结合插图阐述了有氧呼吸全过程的三个阶段、并且指出了各阶段进行的场所:

第一阶段是葡萄糖脱氢,产生还原性氢、丙酮酸和少量的ATP,这个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进行。

第二阶段是丙酮酸继续脱氢,同时需要水分子参与反应,产生还原性氢、二氧化碳和少量的ATP,这个阶段在线粒体中进行。

第三阶段是前两阶段脱下的氢与氧气结合生成水,这一阶段产生了大量的ATP,这个阶段也在线粒体中进行。

3、无氧呼吸

教材首先说明生物一般是在无氧条件下能进行无氧呼吸,并分别阐述了高等植物细胞的无氧呼吸及其场所、高等动物细胞的无氧呼吸及其场所。

然后教材对一些高等植物的某些部分在进行无氧呼吸时也可以产生乳酸又做了补充说明;同时教材还用小号字对有氧呼吸的进化做了简要的介绍。

教师在这里应补充无氧呼吸与发酵这一组学生易混淆的概念。

4、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异同

教材是以图表结合讲述的形式,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进行了比较。

5、呼吸作用的意义

教材从两个方面论述了呼吸作用的意义,其一,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其二,为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能量;在这里教师有必要对呼吸的意义作适当的补充,如:呼吸作用过程中的中间代谢产物是进行各物质转化的原料;再如有氧呼吸的出现对生物进化速度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等。教法建议

1、引言

因为呼吸作用在初中生物课上也是重点学习的重要生物学原理之一,所以学生对呼吸作用的最基本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还是有基础的,因此引言可从学生已有的对呼吸的理解作为切入点,教师可设计问题串检测学生对呼吸的理解程度,并把引言和教材中的呼吸作用概念合并在一起进行教学。

2、有氧呼吸

(1)让学生比较初中和高中生物学课本所给的有氧呼吸的总反应方程式,在比较中体会有氧呼吸的产物与反应物都需要水这一事实。

(2)有氧呼吸的过程

①有氧呼吸过程程中的物质变化和ATP的产生

在引导学生讨论以葡萄糖为底物的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时,可采用如下教法:教师一边写化学反应程式,一边让学生配平反应式,同时参看课本图解的方法来进行教学。

A、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一个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两个分子的丙酮酸,同时脱下4个[H];在葡萄糖分解的过程中释放出少量的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用于合成ATP,产生少量的ATP。

B、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中,两分子丙酮酸和6个水分子中的氢全部脱下,共脱下20个[H],丙酮酸被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在此过程释放少量的能量,其中一部分用于合成ATP,产生少量的ATP。

C、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前两阶段脱下的共24个[H]与从外界吸收或叶绿体光合作用产生的6个O2结合成水;在此过程中释放大量的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用于合成ATP,产生大量的ATP。

教师可指导学生把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进行表解分析。

(3)有氧呼吸过程中能量变化

教师应向学生说明,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1mol的葡萄糖在彻底氧化分解以后,共释放出2870kJ的能量,其中有1161kJ的能量储存在ATP中,其余的能量都有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

(4)在学生完全清楚了有氧呼吸的三个步骤后,教师应提一些综合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深化对有氧呼吸过程的理解。

为使学生树立学以致用的观念,同时也是对上节课所学内容的复习,教师还可以提一些利用有氧呼吸原理用于生产实践的相关问题,供学生讨论,同时加深对有氧呼吸的理解。比如教师可设计这样的问题:

“如果有人向你请教怎么能长期储存农作物种粒、蔬菜或水果,你能利用学过的呼吸作用原理,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或措施吗?”

3、无氧呼吸

(1)无氧呼吸的概念

教师可引导学生讨论:“生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可能会供氧不足?”,这样很自然地有了下一设问:“在缺氧条件下,生物体如何呼吸呢?”从而引入对无氧呼吸的学习。教师应向学生解释我们平常所说的呼吸作用实际上指的有氧呼吸,它是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的。无氧呼吸一般是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成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这个过程对于高等生物称为无氧呼吸,如果是微生物(如乳酸菌、酵母菌),则习惯上称为发酵。

(2)无氧呼吸的过程

教师可采用一边写化学方程式,一边让学生配平反应式的方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分析讨论高等植物细胞的无氧呼吸过程及其场所、高等动物细胞的无氧呼吸过程及其场所。最后总结无氧呼吸的全过程。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

第二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下,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转化为乳酸。

为使学生加深对无氧呼吸的理解,教师可设计一些问题供学生讨论。

4、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从葡萄糖到丙酮酸这一阶段完全相同,只是从丙酮酸开始它们分别沿不同的途径形成不同的产物。

教师可引导学生用表解的形式比较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异同。

教师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讨论话题,以强化对二者联系的理解。如可提问题:

①你每天都进行很多运动吧?你是否想过,当你进行不同形式的运动时,你的身体其实采用不同的方式为你供能呢?

②病毒进行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

5、有氧呼吸与光合作用的异同

教师可引导学生用表解的形式比较有氧呼吸与光合作用的异同。

此时教师可为学生提供一些可供讨论的与人类生产实践相联系的话题来分析,以训练其分析问题的能力。如教师可问:

“你能利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原理,提出在农业生产中提高作物产量的具体措施吗?”

6、呼吸作用的意义

教师可从下面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分析呼吸作用的意义

(1)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为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能量;

(3)呼吸作用过程中的中间代谢产物是进行各物质转化的原料,例如,呼吸作用的中间产物丙酮酸,在酶的作用下可迅速转化为甘油、氨基酸、酶、色素、植物激素等各类物质。可以说,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内各种有机物相互转化的枢纽,它把生物体的糖代谢、脂类代谢、蛋白质代谢等连成了一个整体。

(4)有氧呼吸的出现对生物进化速度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

教学设计方案

(一)【课题】 第七节 生物的呼吸作用

【教学重点】 有氧呼吸的过程;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呼吸作用的本质;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难点】有氧呼吸过程;无氧呼吸的过程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手段】挂图、板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引言

因为呼吸作用在初中生物学课上也是重点学习的重要生物学原理之一,所以学生对呼吸作用的最基本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还是有基础的,因此引言可从学生已有的对呼吸的理解作为切入点,教师可用下面的问题串检测学生对呼吸的理解程度:

你能写出呼吸作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吗?

呼吸作用的最本质的物质变化是什么?

呼吸作用最本质的能量变化是什么?

呼吸作用发生在生物体的哪个部位?

呼吸作用的原料是什么?等等

因此,可以把引言和教材中的呼吸作用概念合并在一起进行教学。

2、有氧呼吸

(1)让学生比较初中和高中生物学课本所给的的有氧呼吸的总反应方程式,在比较中体会有氧呼吸的产物与反应物都需要水这一事实。

(2)有氧呼吸的过程

①有氧呼吸过程程中的物质变化和ATP的产生

在引导学生讨论以葡萄糖为底物的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时,可采用如下教法:教师一边写化学反应程式,一边让学生配平化学反应式,同时参看课本的图解的的方法来进行教学。

A、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一个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两个分子的丙酮酸,同时脱下4个[H];在葡萄糖分解的过程中释放出少量的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用于合成ATP,产生少量的ATP。

B、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中,两分子丙酮酸和6个水分子中的氢全部脱下,共脱下20个[H],丙酮被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在此过程释放少量的能量,其中一部分用于合成ATP,产生少量的ATP。

C、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前两阶段脱下的共24个[H]与从外界吸收或叶绿体光合作用产生的6个O2结合成水;在此过程中释放大量的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用于合成ATP,产生大量的ATP。

教师可指导学生把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进行表解分析,如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场所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

线粒体

反应物

葡萄糖

丙酮酸和水

还原性氢和氧气

生成物

丙酮酸和还原性氢

二氧化碳和还原性氢

产生ATP数量

少量(2)少量(2)

大量(4)

需要ATP数量

需要(2)

不需要

不需要

氧的关系

无关

无关

有关

(3)有氧呼吸过程中能量变化

教师应向学生说明,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1mol的葡萄糖在彻底氧化分解以后,共释放出2870kJ的能量,其中有1161kJ的能量储存在ATP中,其余的能量都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

(4)在学生完全清楚了有氧呼吸的三个步骤后,教师应提一些综合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深化对有氧呼吸过程的理解:

①如:教师应使学生明白有机物在体外氧化(即燃烧)与有机物在体内氧化的化学本质是完全一样的,但其化学反应的历程却是不一样的,为此可提出这样的问题:“有人说葡萄糖在细胞内的氧化就是葡萄糖在体内的“燃烧”过程,你认为这一说法有道理吗?”

本题涉及到了生物体的另一项极其重要的生理过程,即呼吸作用。首先分析一下葡萄糖在细胞内的这种生理作用为什么可以叫“燃烧”,我们从对下表的分析入手,深入了解一下呼吸作用。

②再如:引导学生分析明白有氧呼吸为什么是一个氧化分解过程,教师可提出这样问题:“你能分析一下为什么呼吸作用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是同一个含义吗?”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实际上是物质得失电子的问题,对于一个有机化学反应,可以有一个较为简单的方法判断是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若一个有机化合物去氢或加氧,这个物质就是被氧化了,如果一个有机化合物加氢或去氧,这个物质就是被还原了。

第五篇:呼吸作用教案

《呼吸作用》教案

1、知识目标:

(1)观察绿色植物的呼吸现象;(2)说明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3)举例说明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2、能力目标

(1)完成植物细胞的呼吸作用实验,加深对呼吸作用的理解。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和观察能力。

(2)分析和解决植物的呼吸作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

在科学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

(1)植物的呼吸现象;

(2)探究植物细胞的呼吸作用实验;(3)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意义。教学难点

(1)植物细胞都进行呼吸(2)呼吸作用的概念

三、教学方法:

(1)运用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建立探究式教学的课堂模式;

(2)通过讲解法、比较归纳法、提问法和习题巩固法讲述呼吸作用的基本过程及意义等。组织学生参与分析,实现教学目标。

四、教学准备: 提前准备:

(一)实验材料的准备

1.提前2天浸泡种子,用于观察植物呼吸现象的演示实验;

2.提前一天做“种子萌发时释放能量”的演示实验,用于课堂教学时演示使用;

4.教师提供足够的实验材料(如烧杯、玻璃瓶、种子等)。

(二)药品试剂的准备

1.石灰水(学生操作配制:在一个大烧杯里注入500mL清水,加入1g生石灰(CaO),搅拌均匀。待石灰沉淀后,倒出上面澄清的石灰水,用滤纸过滤。将澄清的石灰水放入试剂瓶中密封待用。)

2.酚酞试纸(取1??5g酚酞溶解于100mL质量分数为90%的酒精里,制成酚酞试液。将滤纸条浸入试液中,取出后晾干,制成的酚酞试纸可用于鉴定呼吸作用释放出的二氧化碳。)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我设计了如下几个教学环节:导入新课→演示实验→ 问题讨论→ 归纳、总结→习题设计及训练

1、导入新课: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标,本节课开始,我会创设情境:请同学们把嘴闭上,把鼻子捏紧,让大家体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学生肯定会说:上不来气儿。或很难受。教师引导: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学生会说:这说明人每时每刻都要呼吸,这时我会进一步设疑:那么,植物是否也会如此呢? 引出植物的呼吸作用。

接着我会以“植物的呼吸作用与动物的呼吸作用一样吗?”为主线,层层递进,步步设疑,进一步提出问题:进入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讲授新课:

(一)、呼吸作用产生水

(1)人和动物呼出的气体中都有什么成分呢?(二氧化碳、水)怎样来验证是否有水分?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如往玻璃器皿上吹气,往窗户上哈气、往眼镜上吹气等等。并观察。描述现象:呼出的气体中有水蒸气。

接着就要让学生思考:植物呼出的气体中是否也有水分呢?

引导学生仔细对比观察实验中的甲、乙两瓶内壁;或联想到家中装蔬菜、水果的塑料袋内壁等。

得出结论:植物也和动物一样,呼出水蒸气。

设计意图:这样利用一个直观,简便的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敏锐的观察能力。同时加深呼吸作用产物有水的印象。

(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得出植物呼吸作用产生水的结论后再针对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展开探究。

提问设疑:动物在呼吸时还产生什么气体?(二氧化碳)怎样来验证二氧化碳气体呢?

演示实验一:种子萌发时释放二氧化碳。

1、让学生利用吸管向澄清的石灰水缓缓吹气。观察现象。(石灰水变浑浊)结论:澄清的石灰水可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提问:如何证明种子呼吸释放的气体与动物呼吸一样?(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出示第二套演示装置: 瓶中装有萌发的黄豆种子。

一名学生操作:去除棉球,将U型管的末端插入澄清石灰水,向漏斗内注入清水。其他人观察现象。

观察后分析:萌发的种子也能产生二氧化碳。

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活的种子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对“澄清石灰水能检验二氧化碳的特性”建立感性认识。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现有条件完成实验。

(三)、呼吸作用吸入氧

提问设疑:动物在呼吸时呼出二氧化碳和水,会吸入什么气体?(氧气)氧气有什么特性?(氧气可以助燃。)植物与动物一样吗?怎样来验证?我们就根据氧气的这一特性来检验。

演示实验一:种子萌发时吸收氧气。

教师利用准备好的实验装置,找一位同学协助,将燃烧的蜡烛分别伸入装有煮熟的黄豆种子和装有等量萌发的黄豆种子的瓶中。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1.演示实验中煮熟种子的作用是什么?(作为对照)

2.为什么将实验装置放到温暖环境中?(有利于实验正常进行)

3.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现象:乙瓶(不熄灭)甲瓶中(蜡烛熄灭)。

分析现象:小木条在甲瓶熄灭是因为瓶中的氧气被萌发的种子吸收了。结论:活的种子吸收氧气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到:植物也和动物一样,需要吸收氧气。

(四)呼吸作用需要有机物:

通过上两个实验我们知道植物呼吸放出二氧化碳和水,那么二氧化碳和水来自何处?科学实验证明:二氧化碳和水来自于植物体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因此,有机物是呼吸作用的原料。

设计意图:锻炼学习学生推理、归纳、总结能力。

(五)、呼吸作用释放能量:通过 植物体内有机物分解时,其中贮存的能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实验。

演示实验三:种子萌发时释放能量 教师出示前一天准备好的实验装置:甲、乙两暖水瓶中放入等量的黄豆种子,其中,甲瓶内装有萌发的种子,乙瓶内是煮熟的种子,瓶口用棉花密封后,各插入一支温度计。公布初始温度。

学生读取甲、乙两瓶的温度,与初始温度相对比,发现甲瓶温度明显上升,分析现象,得出结论:活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有机物分解时释放其中的能量,一部分转化成热能。

学生讨论:

1.煮熟种子为什么不能进行呼吸作用?(煮熟种子没有生命,不再进行生命活动,因而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此实验将抽象的内容直观化,使学生较难理解的能量问题得以突破。将学生的理性认识感性化,加深理解,突破难点。

(六)、呼吸作用的原理及意义:在此三个演示实验的基础上,学生明确了植物呼吸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1)呼吸作用:绿色植物吸收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2)呼吸作用的反应式:

(3)呼吸作用的意义:植物体通过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各种生命活动,一部分转化成热量散失。因此,植物的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了动力。

进一步让学生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知。

(七)、组织技能训练:掌握了呼吸作用的原理及意义,让学生通过练习,分析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有关应用,关注现实生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最后

(八)、布置课外探究实验(探究植物细胞的呼吸作用):为下一节的学习做准备,打基础。

植物体的根、茎、叶、花和果实都能作为实验材料,请同学们从教师给出的材料和仪器中任选,也可以自己准备材料,进行探究实验。设计实验方案时,可参照萌发种子进行呼吸作用的演示实验,实验方案要科学,实验步骤要便于操作,实验现象要便于观察和记录。(实验材料由教师提供,实验设计和操作由学生课外进行。如有疑问可以询问老师。)

六、教学反思:

新课改要求在教学中充分地相信学生,把主动权还给学生,放手让他们自己进行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本节教学本着新课改的理念,以“植物的呼吸作用与动物的呼吸作用一样吗?”为主线,组织了系列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剖析了“植物的呼吸作用”,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将教师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相结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自主合作的学习情境、层层递进的思维启动,诱发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因,学生在这种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最佳情绪状态,不仅能够获得知识、技能,而且能够发展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下载七年级生物植物的呼吸作用教案(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七年级生物植物的呼吸作用教案(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呼吸作用教案

    呼吸作用教案 教材分析 首先通过一组演示实验,来说明萌发的种子在进行呼吸作用时能够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并且放出热量。使学生对植物的呼吸作用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在此基础......

    七年级生物教案:我国的植物资源(精选五篇)

    〖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是第7章第2节,在第1节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基础上具体阐述我国的植物资源情况,使学生了解我国的植被的主要类型、植物资源及植被资源面临的主要......

    高二生物呼吸作用教案二 新课标 人教版

    高二生物呼吸作用教案二 Ⅰ学习内容和目的: 1.理解影响呼吸作用的外部因素、影响原因和规律 2.利用外部因素影响呼吸作用的原理和规律,对生产实践中的一些现象进行分析 3.理解有......

    (中学生物)《呼吸作用》教案设计(七年级)范文

    (中学生物)《呼吸作用》教案设计(七年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证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实验,使学生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理解呼吸作用的过程;了解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七年级生物《观察植物细胞》说课稿

    七年级生物《观察植物细胞》说课稿 均县镇中学 张顺德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七年级生物(上)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二节《观察植物细胞》,观察植物细胞涉......

    “植物的呼吸作用”一节课的教学设计

    “植物的呼吸作用”一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呼吸作用是植物体的一种重要的生理活动,主要表现在对有机物的分解,产生能量供给动植物的生命活动。呼吸现象在人体的表现非......

    《呼吸作用》教案1

    《呼吸作用》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观察绿色植物的呼吸现象。 2.说明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3.举例说出生活中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实例。 二、过程与方法......

    呼吸作用教案[精选5篇]

    第2节 呼吸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观察绿色植物的呼吸现象,探究植物呼吸作用的发生部位,说明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