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谈判和人民解放战争转入反攻》教案

时间:2019-05-12 20:52: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重庆谈判和人民解放战争转入反攻》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重庆谈判和人民解放战争转入反攻》教案》。

第一篇:《重庆谈判和人民解放战争转入反攻》教案

《重庆谈判和人民解放战争转入反攻》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对重庆谈判前因后果的教学,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图示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态势,培养学生动手处理知识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看文字、图片、录像等资料,了解全面内战爆发前后的史实,初步掌握用历史地图进行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所做出的不懈努力,使学生感知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增强学生维护和平民主的意识和对共产党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重庆谈判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教学难点:重庆谈判的背景 教学过程:

一 播放《重庆谈判》影视录像片段。刚才大家看到的是重庆谈判影视片段。

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抗战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抗日战争胜利后人们的愿望是要建立一个和平、民主、富强的国家。可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坚持独裁统治,在美国的支持下,阴谋发动内战。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应对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9课,《重庆谈判和人民解放战争转入反攻》

二、出示学习目标

找一名学生朗读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这一课共有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是重庆谈判;第二部分内容是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第三部分内容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一部分内容,找一名学生来读学习指导

(一)三、出示学习指导

(一)学生按学习目标要求自主学习,读教材第一部分内容,大字部分要认真读,小字部分可以快速浏览,来完成学习指导

(一)中的问题,能独立完成的尽量独立完成,独立完成不了的,小组合作学习完成。给学生五分时间读课文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然后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自主学习情况。

问题(1)抗战刚刚结束,蒋介石为什么阴谋发动内战?(消 灭共产党,实行独裁统治)

问题(2)蒋介石既然内战方针已定,为什么还要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蒋介石

打的是什么如意算盘?这个问题稍难一些,先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回答。如果学生回答不到位教师补充。

(蒋介石玩弄的是“假和平,真备战”的把戏,由于他对发动内战,准备的还不够充分,所以想借谈判之机拖延时间,加紧抢运军队,抢占地盘。于是在1945年8月14日、20日、23日连续发电报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说要“共同商讨”国际国内重大共同问题)

蒋介石的如意算盘是:毛泽东若不来,就给中共加上破坏和平的罪名,若来就利用“和平谈判”之机强迫共产党交出军队和政权。

问题(3)毛泽东应不应该去参加重庆谈判呢?说明自己的理由。这个问题学生会展开激烈的辩论,教师要做好调控。

辨论:正方:应该去,去了才能揭露蒋介石的阴谋,才能显示出共产党的诚意。反方:不应该去,蒋介石是个不守信用的人,有张学良的前车之鉴,去了会有生命危险。

那么毛泽东究竟去没去呢?

四、下面大家请看毛泽东给蒋介石的回电手稿。再请看一组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期间的图片

五、投放: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国民党代表张治中专程到延安迎接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图片。

六、投放:1945年8月25日 毛泽东离开延安飞赴重庆。七、投放: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抵达重庆,受到重庆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大家都知道“弥天大勇”这个词罢?这是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时民主人士柳亚子先生对毛泽东的称赞,说毛泽东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八、请看:毛泽东与蒋介石在重庆谈判合影。

1946年国共两党最高级别的谈判在重庆拉开帷幕,由于蒋介石没有想到毛泽东真的会来重庆谈判,而且会这么快来重庆谈判。事先没有准备,所以谈判中的一切提案均由我方提出。谈判的重点问题是共产党的权利和人们军队的合法地位。蒋介石拒绝承认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经过43天的谈判结果怎样呢?

问题(4)重庆谈判的结果如何呢?(签订《双十协定》。双十协定的签订,可以说国共两党在政治较量中共产党取得了胜利。)

下面请看双十协定原稿影印件。

九、请看:<双十协定>原稿影印件。

下面请看双十协定内容。

十、请看:《双十协定》内容,找一名学生读。问题(5)重庆谈判的意义是什么?

(重庆谈判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和平诚意,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双十协定》签订后,蒋介石再要发动内战,就将处于政治上的被动地位。)

重庆谈判后,蒋介石真的会信守承诺,维持和平局面,不再发动内战吗?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二部分内容,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十一、出示:学习指导

(二)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找一名学生来读学习指导

(二)学生按学习目标要求自主学习,读教材第二部分内容,大字部分要认真读,小字部分快速浏览,完成学习指导

(二)中的问题,能独立完成的尽量独立完成,独立完成不了的,小组合作学习完成。给学生三分钟时间读课文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然后通过提问的方式来检查学生自主学习情况。

问题(1)全面内战爆发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1946年6月,国民党调集20万兵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国民党非常嚣张,扬言用三至五个月时间,消灭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十二、投放: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十三、投放:内战爆发时敌我双方兵力对比。

问题(2)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人民解放军是怎样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的呢?

(在辅助材料中:政治上,建立最广泛的人民统一战线;彻底孤立国民党反动派;军事上,运用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军事原则。从1946年7月到1947年2月共歼敌71万。)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失败后,被迫收缩战线,改为重点进攻。问题(3)、1947年国民党重点进攻哪两个解放区?(山东、陕北)

十四、投放:全面进攻失败后,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陕北、山东。问题(4)人民解放军是怎样粉碎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的?

这个问题稍难一些,先小组讨论,然后小组派代表回答。学生回答不到位的教师适当补充。(1947年3月,国民党胡宗南部向延安猛扑,为了诱敌深入,党中央主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彭德怀率领西北解放军采用“蘑菇战术”共歼敌3万余人,粉碎了敌人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十五、请看一组毛泽东转战陕北的图片

小组合作探究:人民解放军为什么能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呢?

(这道题比较难,教师先提示学生从:战争的正义性,作战方针,军队士气,人民群众支援等方面去思考。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回答)

此时内战已经爆发一年了,现在我们再来看看敌我双方兵力对比。

十六、投放:全面内战爆发前后敌我双方军队兵力对比图。

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时,国民党军队在数量、装备等方面都占优势,但经过一年的作战,敌我双方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国民党军队由430万下降到373万,人民解放军由127万发展到195万,虽然兵力上不占优势,但不向内战刚开始时相差那样悬殊。从部队情绪上看,国民党军队士气急剧下降,我军士气高涨,战斗力不断提高,广大解放区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后方日益巩固,我军的战略反攻日益成熟。

所以全国性的战略反攻即将开始,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三部分内容,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十七、出示学习指导

(三)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找一名学生来读学习指导

(三)学生按学习目标要求自主学习,读教材第三部分内容,大字部分认真读,小字部分快速浏览,完成学习指导

(三)中的问题,能独立完成的独立完成,不能独立完成的小组合作完成。给学生三分钟时间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然后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自主学习情况。

问题(1)人民解放军首先进攻敌人哪一地区?为什么选择这个地区?(中原地区,中原地区敌人兵力相对薄弱)

问题(2)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的标志是什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十八、请看: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图。

十九、请看:1947年6月30日,刘邓大军夜渡黄河。

二十、1947年8月、刘邓大军穿过人烟稀少、遍地积水的黄泛区。问题(3)三路大军是怎样挺进中原的?这个问题比较难,先让学生观看三路大军挺进中原图。然后小组讨论派代表回答。学生回答不到位的教师补充。

二十一、请看:三路大军挺进中原图。

1947年6月30日。刘邓大军率晋冀鲁豫 解放军主力强渡黄河,发起了鲁西南战役,歼敌5.6万余人。然后横跨陇海线,涉越黄泛区,到达大别山,为了配合刘邓大军的进攻,陈庚等率领晋冀鲁豫的太岳兵团,在晋南渡过黄河,挺进豫西。陈毅、粟裕率指挥华东解放军主力

越过陇海线南下,进军豫皖苏地区。三路大军互为犄角,形成品字阵势,牵制中原。直接威胁到南京国民政府,同时其他解放区先后转入战略反攻。

小组合作探究:为什么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像一把利剑插入敌人心脏?给学生3分钟时间讨论,然后小组派代表回答。教师补充完善。

大别山位于湖北,安徽交界处。处于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和重镇武汉之间,当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陕北、山东时,就像人握紧双拳,张开双臂,坦胸露膛。所以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像一把利剑插入敌人的心脏。

学生动手操作,试着用图标法,描述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态势。此题比较难,教师先课件演示,然后再让学生动手画图。只要学生画的意思贴近就可以。

十二、请看: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态势。

二十三、板书设计

重庆谈判和人民解放战争转入反攻

政治较量

军事较量

重庆谈判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二十四、达标检测

1、慧眼是真。

2、合作探究。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盘点收获:让学生归纳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然后再谈谈通过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感悟和收获。

教师结束语

这节课我们首先领略了国共两党在政治上的较量,然后又目睹了国共两党军事上的对抗:在这场正义与非正义的战争中,我们似乎听到了革命胜利的进军号声,仿佛看到了迎风招展的漫天红旗,我们已经感觉到了人民解放战正在一步步走向胜利。

第二篇: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五单元 第19课 重庆谈判和人民解放战争转入反攻练习岳麓版

第19课 重庆谈判和人民解放战争转入反攻

0

1知识管理 知识点1 重庆谈判

背景:抗战胜利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坚持独裁,在美国支持下,阴谋发动内战。由于准备不足,蒋介石采取________、真备战的策略,1945年8月,三次电邀________到重庆谈判。为争取和平、民主,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在________等陪同下,飞抵重庆谈判。

双方主要代表人物:共产党代表:毛泽东、________;国民党代表:蒋介石。双方签订的文件:国共两党签署了《__________》。

意义:重庆谈判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________诚意,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知识点2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内战爆发:时间:________年6月。标志:国民党调集20多万兵力围攻________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全面进攻:________以重兵大举进攻华东、晋冀鲁豫、晋察冀、东北等解放区。

重点进攻:1947年3月,国民党________部向延安猛扑。党中央和西北解放军主动撤出延安。毛泽东和________仍留在陕北,指挥全国的解放战争。________率领西北解放军采用“蘑菇战术”,粉碎了敌人对________的重点进攻。

知识点3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经过:1947年夏,________、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到达________,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陈赓率太岳兵团,在晋南渡过黄河,挺进豫西。陈毅、粟裕指挥华东解放军主力,进军豫皖苏地区。

影响:三大主力互为犄角,钳制中原,威胁________、________。其他解放区也先后转入反攻,形成了全国规模的战略进攻态势。

0

2基础过关 知识点1 重庆谈判

1.右图是1945年毛泽东和蒋介石在重庆的合影,曾使无数国人充满希望。当时,全国人民普遍希望()A.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B.打倒列强,铲除军阀 C.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D.团结民主,和平建国

2.抗战胜利后,蒋介石连发三份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主要原因是()A.国内需要和平建设 B.内战准备尚未完成 C.中共在抗战中力量壮大 D.国内舆论要求和平

3.1945年9月发行的美国《时代》杂志的封面上,大幅特写的蒋介石意气风发,而此时的他正在重庆与毛泽东进行一场难以实现和平的谈判。这场谈判难以实现和平最主要的原因是()A.双方没能制定有效的谈判方案 B.蒋介石坚持独裁内战的方针 C.《双十协定》不符合人民的利益 D.内战在谈判时已全面爆发 知识点2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4.1946年6月,蒋介石悍然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协议,大举进攻哪一地区,全面内战爆发()A.陕北解放区 B.中原解放区

C.晋冀鲁豫解放区 D.山东解放区

5.下列人物中,指挥西北解放军粉碎敌人对陕北的进攻的是()A.彭德怀 B.刘伯承 C.毛泽东 D.邓小平

知识点3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6.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A.千里挺进大别山 B.百万雄师过大江 C.挺进大西南 D.会师大西北

7.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消息传到陕北,毛泽东欣喜地说:“我们总算熬出头了。”这是因为()A.解放战争打响了

B.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 C.大决战开始了

D.人民解放军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

8.三路大军互为犄角,形成品字阵势,钳制中原,威胁到()A.武汉国民政府 B.南京国民政府 C.满洲政府 D.溥仪政府

0

3能力提升

9.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两者的相同点有()①张学良都直接参与其中

②中国共产党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③都初步出现了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局面 ④都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万急,延安

毛泽东先生勋鉴: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1)这是谁发给毛泽东的电报?是在什么情况下发出的?

(2)材料中的“陪都”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3)类似的电报他发过几次?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4)毛泽东为什么要去谈判?结果如何?

11.纪实就是用真人真事,真实地反映历史,真实地反映现实。纪实的这一“真实”特性,使作品贴近百姓,深受百姓喜欢。请认真观察下列几部以纪实性为主的文艺作品,回答问题。

作品A 作品B

作品C(1)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指出下列的历史情境可能会在上述哪部纪实作品中出现。(只填字母)①1945年10月10日,毛泽东与蒋介石分别在《双十协定》上签字的情形,会出现在作品__________中。

②彭德怀指挥西北野战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正与军民共庆胜利的情形,会出现在作品________中。

③刘伯承、邓小平正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以出乎国民党预料的突然行动,一举突破黄河天险。此情形会出现在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

(2)三部纪实作品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结果分别如何?在当时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通过上述纪实作品,请你分析中国共产党能够战胜一个个困难的原因有哪些?

0

4直击中考

12.(云南中考)与“毛泽东”“弥天大勇”“身系天下之安危”“赴蒋介石的‘鸿门宴’”等信息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北伐战争 B.西安事变 C.重庆谈判 D.挺进大别山

13.(盐城中考)解放战争期间,刘邓大军根据毛泽东不要与前来合击之敌纠缠、下决心不要后方的指示,兵分三路横跨陇海线,开始千里跃进的壮举。此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挺进大别山 B.渡江战役 C.淮海战役 D.转战陕北

参考答案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19课 重庆谈判和人民解放战争转入反攻

知识管理 1.假和平毛泽东 周恩来 周恩来 双十协定 和平2.1946 中原 国民党 胡宗南 党中央 彭德怀 陕北 3.刘伯承 大别山区 南京 武汉

基础过关

1.D 2.B 3.B 4.B 5.A 6.A 7.B 8.B 能力提升

9.D 10.(1)蒋介石;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在美国的支持下一方面积极准备内战,一方面又迫于人民渴望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的舆论压力,特别是内战的准备工作没有完成、立即发动内战还有困难的情况下发出的。(2)重庆市。(3)三次,其真实意图是:如果毛泽东不去,就把发动内战的罪名加在共产党头上,如果毛泽东去了,可以借谈判时机让共产党交出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拖延时间,准备内战。(4)争取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国共双方签署了《双十协定》,国民党接受共产党提出的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和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的建议,却拒绝承认解放区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11.(1)①A ②B ③C(2)A:国共两党签署了《双十协定》;中共在人民面前表明了和平的诚意,如果蒋介石发动内战就在政治上陷入被动的地位。B:粉碎了国民党对陕北的重点进攻;极大地鼓舞了解放区军民的战斗意志和胜利信心。C:歼灭了大量的敌人并把战争引向了国统区,威胁了国民党的统治重心南京和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3)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中国共产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的领导;解放军的英勇善战等。

直击中考 12.C 13.A

第三篇: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教案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教学目的]:

基础知识: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中共争取和平的不同方针;北平和平谈判;国民党统治的覆灭;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思想教育:

1、人民解放战争的迅速胜利,国民党败亡的根本原因在于它反动的阶级本质,而其腐朽的统治正是它政治、经济、军事全面破产的必然结果。

2、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说明:中共的领导地位是在革命斗争中形成和确立的,中国走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能力培养:

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国共双方围绕和平谈判而展开的斗争,培养学生从复杂现象中看本质的能力。

2、通过对中国新民主革命斗争的回顾,培养学生动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现象,总结历史经验的能力。[重点难点]:

重点知识:七届二中全会,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

难点知识:对新民主革命胜利基本经验的分析、概括。[课时安排]:一课时 [讲授过程]:

[引入新课]:

复习三大战役的概况和意义。

[讲授新课]:

一.七届二中全会:

时间、内容、意义(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二.国共和平谈判和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1.国共和平谈判:

思考:国共和平谈判的背景?主张?结果?

背景:①三大决战的即将结束,国民党败局的决定;②蒋的求和声明;③中共为尽早实现国内和平。

主张:①蒋---以和谈作缓兵之计;②李---和中共划江而治;③共---为尽早结束战争,揭露蒋的阴谋。

结果:虽达成《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但蒋没有签字,和平的阴谋被揭穿。

思考:引用课本71页材料分析国民党的假和平的阴谋。

2.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4用23日解放南京,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三.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

客观上:①政治孤立,失去民心;②军队厌战,士气低落;③统治腐败,贪官横行。④美援断绝,蒋桂分裂。

主观上:①中共的正确领导;②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③走经过新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发展的道路;④掌握了革命武装,并坚持武装斗争;⑤组成了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⑥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思考:中国近代历史上各种不同的政治力量曾提出过哪些不同的救国方案?结果怎样?从中你得出什么启示?

提示: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 [小结]:(略)

[作业]:

一、选择题

1、在七届二中全会上,中国共产党对解放后中国社会性质的设想是()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A、由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

B、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C、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

D、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2、1948年,蒋介石曾气愤地说:“我不是被共产党打倒的,是被国民党打倒的。”这反映了()A、国民党的腐败导致了国民党政权垮台

B、国民党军队起义导致国民党失败 C、国民党内部的矛盾迫使蒋介石下野

D、国民党内反蒋势力不断增长 3、1945年重庆谈判和1949年北平谈判都是国民党首先提出的,主要都是为了

A、把内战的责任推给共产党

B、在国共两党的政治斗争中赢得主动 C、需要共同商讨国内和平问题

D、以和谈换取部署作战的时间

4、标志着国民政府统治结束的事件是()

A、三大战役结束 B、蒋介石下野

C、北平和谈失败 D、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5、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的核心是()

A、开展武装斗争 B、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C、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D、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二、问答题

1949年北平和谈与1945年重庆谈判背景和结果有哪些不同以及共同点?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D

4、D

5、D

二、问答题

背景不同:1945年抗战胜利后,美国从扶蒋反共立场出发,帮助蒋介石抢夺抗战胜利果实;蒋介石采取了“假和平、真内战”的反革命策略,电邀毛泽东去重庆“共同商讨”国内和平问题;中共中央为了尽力争取和平、揭露美蒋反动派假和平的阴谋、以利于团结和教育广大人民,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号,派毛泽东等到重庆同国民党当局举行和平谈判。1949年,由于国民党军队在三大战役中的大溃败,加上美国和国民党内部的压力,蒋介石在1949年元旦发出“求和”声明,企图用假和平作缓兵之计;毛泽东发表对时局的声明,揭穿了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但为了迅速结束战争,实现国内和平,减少人民的苦难,提出和平谈判的八项条件。李宗仁出任代总统,表示愿意和平谈判,企图与共产党划长江而治,开始了北平和谈。两次谈判都是国民党主动提出,但是目的都不在真正谈判;而中国共产党接受谈判要求,都是出于争取和平的愿望。

结果不同: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规定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国民党迅速结束“训政”,实施“宪政”;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保证人民享有民主、自由的权利等。但是,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虽然共产党方面作出重大让步,但仍未能达成协议。按照《双十协定》规定,1946年初在重庆召开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府协议,但是政协协议很快被国民政府撕毁,1946年夏,全面内战爆发。1949年则不同,4月初,周恩来为首的共产党代表团同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团以八项条件为基础在北平举行和平谈判,双方达成《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被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国民党假和谈的骗局彻底揭穿了;4月21日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迎着敌人的炮火,横渡长江,推翻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两次谈判都由于国民党反共反人民的真实目的而无法真正进行或贯彻。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解放战争》教案

“解放战争”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学生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及影视和其他媒介的了解对解放战争的相关知识会比较熟悉,但往往零碎而不系统,且缺乏理性的分析和认识,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历史现象的分析和历史发展规律的总结上。本课是单元的最后一课,涉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后阶段的斗争及结果,因而带有综括性,教学中要适当注意。

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重庆谈判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面目,认识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诚意,从而理解当今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现实意义。通过战决战的学习,认识解放战争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胜利,从而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者。

2、能力目标

分析重庆谈判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和平民主道路和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使学生初步掌握从对立双方的目的、力量对比等因素分析历史事物变化发展的方法。总结中国共产党斗争的重大活动,弄清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历史线索。朗读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体会人民解放军在战场上摧枯拉朽的磅礴气势。

3、知识目标

蒋介石企图建立对全国的独裁统治;重庆谈判;双十协定签订;全面内战爆发;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渡江作战、解放南京、追歼残敌。

4、教学重点难点: 重庆谈判,三大战役。

二、教学准备:

准备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设备,“重庆谈判”和“三大战役’’的影像资料

三、设计思路 教学一篇课文,让学生理解内容不是最主要的目的,而是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多方面的能力,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在授课中,采用让学生读、说、想、讨论等结合的方式,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爱科学的热情。

四、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导入:以两张图片来导入新课。提问

1、这分别是哪两位英雄人物?

2、可以简单介绍他们的事迹吗?

3、这两个事迹都发生在中国哪一段革命战争时期?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是一堂课的开始,用学生熟悉的图片导入,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注意,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心态进入本课的学习。

第二环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重庆谈判

用知识抢答的形式,确立一个主持人,一个记分员,一个记时员,学生分成5 一6个小组,确定小组发言人,针对问题,合作探究,解答疑问,教师提供若干。

问题:

1、蒋介石为什么连续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

2、中国共产党对待和平与内战采取何种态度?

3、重庆谈判是什么时候?中国共产党派了哪些代表人物?

4、重庆谈判成果如何?

5、蒋介石是怎样破坏谈判成果的?

6、内战爆发的时间、标志事件分别是什么?

7、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时间和意义分别是什么? 设计这一环节,主要是要体现新课程要求学生具有团结合作,主动探索的精神,寓教于乐,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了教学知识,也训

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对教学重点进行了突破。(二)、三大战役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并出示《三大战役示意图》思考以下问题: 1、1 948年9月一1 949年1月发生了哪三大战役?

2、三大战役的领导人分别是哪些人?

3、三大战役的战况如何?分别取得什么战果?

4、三大战役有何历史意义? 让学生阅读课文同时结合地图,以加深直观印象,培养学生的读图、解图能力和归纳纳分析能力。讲解时应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教学功能,展示三大战役的影像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加深对历史的了解。

(三)、渡江战役

阅读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距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提问

1、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什么时期的哪场战役?

2、百万雄师指的是什么部队,穷寇又指的是谁? 设计这一环节,这样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学生解读资料的过程中,既掌握了要学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处理资料的能力。

第三环节:课堂小结,反馈巩固 根据板书总结,按讲课内容理清教学思路,并在讲述的过程中随机确定一些简洁的小题让学生回答,使学生掌握本课的基本知识,完成教学所要求的知识目标。

第四环节:引导综合,适当拓展 提问:

1、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什么会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打败拥有美式装备、貌似强大的国民党军队?

2、回忆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斗争的过程,结合历史联系现实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有一个怎样的认识? 这样设计,一方面有利于基础知识的巩固,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主要的是深层次的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真正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者,达到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目标。

第五篇:解放战争教案

第三章第三节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教案二)

[教学目的]

基础知识:《中国土地法大纲》;土改总路线;战略反攻;战略决战及胜利原因和

意义。

思想教育:1.解放区的土改具有极大意义,是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

2.三大战役是空前的,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是人民力量的胜利。能力培养:1.分析《中国土地法大纲》、中共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2.分析人民解放军在战略反攻主攻方向的选择原因及具体过程,培养学生把握历

史进程的阶段性、全面性。

[重点难点]

重点知识:三大战役的胜利及意义。

难点知识:土改政策的改变;战略反攻方向的选择;三大战役的进程及胜利意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讲授过程] [引入新课]:

复习人民解放战争第一年的情况。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解放区的土改 时间:1947年

内容:

意义: 一亿多农民获得土地;

调动了农民的革命和生产积极性;是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思考:自1931~1947年来,中共先后实行了哪些不同的土地政策?主要原因是什

么?各有何意义?有何认识?

(提示:主要原因:依据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认识:中共的政策具有实事求是的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的原则。)

二、战略反攻

标志:1947年6月,刘邓大军渡过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

方向:中原地区。情况:(略)

意义:扭转了全国战局,是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转折点。

思考:为何反攻方向选择在中原地区?

中原地区敌人力量空隙;(主力在陕北、山东)

大别山地区是老区,群众基础好;

中原地区战略地位重要。

引用课本61页材料,分析:人民解放军第二年的任务是什么?主攻方向?具体情

况怎样?有何意义?

三、战略决战的胜利 1.战略决战时机的成熟:

(数量、民心、装备、士气、后方、战略上)

2.三大战役的概况:(略)播放电影三大战役的片段。

3.意义:是空前的战役。国民党主力基本消灭,为解放全国奠定基础。

分析:三大战役取得胜利的原因? 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主要原因)中共地下党和革命群众的努力;

中共战略方针的正确; 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

[小结]:(略)[作业]:

一、选择题

1.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的土地分配办法是()

A、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B、按阶级成分分配土地

C、按实际劳动力分配土地

D、按各地情况采取不同标准分地

2.人民解放军在战争第二年作战的基本特征是()

A、内线防御为主

B、内外结合,外线反攻为主

C、内线相持为主

D、内外结合,外线决战为主

3.人民解放军之所以把中原地区作为战略反攻的主攻方向,其直接原因是由于这

一地区()

A、群众基础良好

B、国民党军队防守力量薄弱

C、有利于进行大规模的运动战 D、历史上为兵家必争之地

4.毛泽东指出:“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其中

“转折点”是指()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B、解放军进入战略反攻

C、三大战役取得胜利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全议召开

5.陈毅在《记淮海前线见闻》一诗中说:“几十万民工走不通。骏马高车送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线争立功”,出现这种情景的根本原因是()

A、翻身农民踊跃支援前线

B、东北全境解放鼓舞人心

C、解放军的作战方针正确

D、解放区实行了土地改革

二、材料题

材料1 没收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用下列三种方法分配之:①分配给农民个别耕种;②分配给农民共同耕种;③由苏维埃政府组织模范农场耕种。……一切土地,经

苏维埃政府没收分配后,禁止买卖。

──中共1928年井冈山《土地法》

材料2 没收一切私人的或团体的──豪绅、地主、祠堂、庙宇、会社、富农──田地、山林、池塘、房屋归苏维埃政府公有,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及其需要的贫民使用。

──中共1930年《苏维埃土地法》

材料3 一方面要规定地主应该普遍的减租减息,不得抗不实行;另一方面,又要规定农民有交租交息的义务,为得抗不交纳。

──中共1942年《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

材料4 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连同乡村其他一切土地,按乡村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使全村人民均获得同等的土地,并归个人所有。……承认其自由经营、买卖及在特定条件下出租的权利。

──中共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

回答:

①比较材料1.2,指出材料2中的土地政策有什么变化?产生了什么结果?

②比较材料2.3,指出材料3中的土地政策有什么变化?产生了什么结果?

③比较材料3.4,指出材料4中的土地政策有什么变化?产生了什么结果?

④综合上述材料,简要概括中共制定土地政策的主要依据和基本特点。

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B 4.B 5.D

二、材料题

①材料1实施的是土地公有制,具有社会主义土地革命的性质;材料2没收地主土地,保留农民的土地私有,具有资本主义土地革命的性质。

结果: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使农民积极参加红军,支援革命。

②材料3有条件地保留了封建土地制度。

结果:减轻地主剥削,改善农民生活,提高抗日积极性,联合开明地主一致抗日。

③材料4是消灭封建土地制度,使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结果:翻身农民积极参军支援前线,成为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可靠保证。

④依据:社会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的变化。

特点:将革命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

下载《重庆谈判和人民解放战争转入反攻》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重庆谈判和人民解放战争转入反攻》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案(精选5篇)

    第17课 内战烽火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解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内形势和内战初期战局的演变 掌握美蒋勾结、重庆谈判、内战爆发、转战陕北、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能力训练过程方......

    上海教师资格证面试:《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案

    上海教师资格证面试:《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识记战略防御、战略反攻、三大战役和杜江战役的史实;理解解放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2.过程与......

    八年级历史第20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案

    八年级历史第20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案 第20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课标内容] 列举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教学目......

    解放战争教案(共5篇)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Ⅰ《解放战争》 一、 说教材 1. 教材地位: 《解放战争》编排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Ⅰ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中的第八课,是单元之末。解......

    初中历史《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说课教案

    初中历史《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说课教案 重庆铜梁蒲吕中学 曹胜友 一、教材内容: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 二、教材分析:本章内容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上承抗日......

    重庆谈判与内战的爆发教案

    第18课 重庆谈判与内战的爆发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全面内战爆发前后的基本史实,包括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帝国主义支持国民党阴谋发动内战;重庆谈判和......

    第17课__解放战争教案 4

    第17课 解放战争(教案) 一、课标要求: 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要求学生掌握的......

    17 解放战争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掌握重庆谈判、战略反攻、三大战役、渡江战役等史实。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1.2 过程与方法 : (1)学生通过分组课前搜集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