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户口藏宝》教案2(语文S版五年级下)
户口藏宝 教学设计2
(一)质疑导入。
教师出示课题后,可引导学生进行质疑,从而导入新课:同学们,看到《虎口藏宝》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要提出吗?面对这个题目,你又想知道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本课生字和不懂的问题,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指名读课文,读后进行简单评议。
3.组织交流。
(1)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2.默读课文,想一想:威廉叔叔为什么夸奖纳塔莉是个聪明的孩子?读后组织交流。
3.找出描写纳塔莉心理活动和动作的语句,读一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4.组织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拓展活动。
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可组织他们演一演这个故事。
(五)巩固练习。
1.读本课生字,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记住它们的。
2.读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课后练习第3题)
3.读读写写。(课后练习第4题)
还可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读一读,写一写。如“若明若暗、价值连城、喜出望外、迷惑不解、翻箱倒柜、洋洋得意、大功告成、无能为力”等。
第二篇:小学语文:《神鸟》教案2(语文S版五年级下)
教学设计2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从小就爱听故事,爱读故事书,尤其喜欢童话、神话、民间故事。我们要学习的第一单元都是民间传说故事。民间故事是人民群众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在流传中不断得到人民群众的集体修改和加工。它们长期在民间流传,但没有确定的作者。很多优秀的民间故事直接反映劳动人民的愿望、要求和理想,表达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意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流传于蒙古族人民中间的故事《神鸟》。
(二)默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想一想:神鸟是怎样一次又一次地从依尔特戈尔可汗那里逃脱的?
(要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
2.小组讨论。
抓住要点:(1)神鸟老老实实让可汗捉住,又约定“既„„也„„”;
(2)讲的故事中狗、猫、乌鸦的遭遇都令人惋惜与同情;
(3)可汗被打动,叹了气;
(4)神鸟逃脱。
(三)思考、交流。
1.课后练习2。
(1)分别谈谈你对猎人、农妇、阿尔拜,以及对狗、猫、乌鸦的看法。
(2)这样好的狗、猫、乌鸦为什么遭到了错杀?
(明理:如果遇事不经过仔细的调查,弄清事情的真相,那么,善良的人也会办错事,甚至会伤及无辜,伤害忠良。)
2.“唉,算了吧,确实没办法捉回它了”可汗最后说了这样一句话就回家了,从这个结尾你看出了什么?
(1)可汗也富有同情心。
(2)神鸟确实聪明,它知道凡是有同情心的人都会被这样的故事打动,一定会发出同情的叹息声的。
(3)告诉人们:要做善良的人。
(四)拓展。
完成课后带★号的选做题。
(明确:故事不仅仅是使人知道神鸟是个聪明伶俐、会说话的鸟,它真正要表达的意思是包含在小故事里的。)
(五)练习。
指导课后练习3。
1.读句子,想想“既„„也„„”在句子中表示什么意思。
2.选词填空。
既„„也„„既„„又„„
(1)这棵老槐树()高大()粗壮。
(2)要完成这项任务()要有周密的计划,()要有切实的措施。
(3)这个机器人()可以招待客人,()可以和人谈话。
3.用“既„„也„„”写一句话。
参考资料
1.民间文学
人民群众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在流传中不断得到人民群众集体修改和加工的文学作品。不少神话、传说、故事、寓言、歌谣、谚语等,长期在民间流传,但无确定的作者,都属于民间文学的范围。
优秀的民间文学,直接反映劳动人民的愿望、要求和理想,表达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意志。比如赞美善良、勤劳、勇敢等劳动人民固有的美德,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批判自私、懒惰、贪婪、凶残等恶行。不少民间动物故事,则借助想象中的动物言行和动物之间的种种有趣关系,反映了劳动人民鲜明的爱憎和勇敢机智的品质。
在表现形式上,民间文学大都以朴素的记叙为主,通过故事情节的自然展开,来揭示主题,发挥教育作用。由于民间文学多半是流传在口头的,要求便于记忆,所以多用反复、对比、重叠等修辞手法,使故事情节在反复、对比中产生扣人心弦、发人深思的艺术魅力。民间文学的语言朴素、清新、刚健,保留了劳动人民许多生动、形象、有表现力的词语和句式。
优秀的民间文学,对各个时代文学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许多优秀的文学家,对于民间文学都非常重视,并认真地从中汲取创作的养料。在旧社会,流传于民间的文学,由于受到历史局限或剥削阶级思想影响,会夹杂一些不健康的东西,甚至存在着糟粕,必须注意鉴别。
2.词语解释
伶俐:聪明、灵活。
婉转:本课指(歌声、鸟鸣声等)抑扬动听。
粗枝大叶:比喻不细致,做事粗心大意。
《语文同步读本》指导
配合课文教学,老师可引导学生阅读《语文同步读本》(五年级下册)中的《成吉思汗和鹰》和《报仇棒》,进一步感受我们蒙古族民间故事丰富的内涵。其中《成吉思汗和鹰》与《神鸟》在内容上有相似之处,说明不经过认真调查,武断行事会带来不良后果。通过默读这两篇文章,要求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主要内容。
第三篇:小学语文:《猫》教案2(语文S版五年级下)
猫 教学设计2
(一)导入新课。
你养过猫吗?喜欢它吗?你喜不喜欢老舍先生家的猫?为什么?
同学们可能会觉得我们平时见过(或养过)的猫,没有老舍先生家的可爱,那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仔细阅读课文,就会找到答案了。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写了哪几部分,用文中的句子概括出每部分的意思。
2.在小组里交流。
3.熟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四)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阅读第一部分。
理解为什么说“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1)古怪是什么意思?(难以捉摸,跟一般情况不同)
(2)猫的性格到底怎样难以捉摸?细读课文,看写了猫的什么特点,是怎么写的,从这些描写中你看出什么?
(3)全班交流。
学生可以在老师引导下学习第1自然段。
老实:“的确很乖„„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好像在夸一个心爱的孩子,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贪玩:“决定„„一天一夜„„任凭„„也不肯„„的确是呀”——真是有个性!
尽职:“屏息凝视,一连„„几个钟头,非„„不可”——多么有毅力,有耐心,有决心!此时,猫多像一位对本职工作认真负责的人。
(4)小结:
①抓住两个“可是”体会:“可是”表示转折,从“老实”转到“贪玩”,从“贪玩”转到“尽职”,这本都是矛盾的特点集猫于一身,由此看来猫的性格确实有些古怪。
②从课文的具体描写中我们还感受到什么?(体会作者感情)
(5)学生独立学习第2、3自然段,全班交流,最后总结。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还可以把自己喜欢的句、段背下来。
2.学习第二部分。
理解“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
(抓住小猫(1)什么东西都玩儿;(2)玩儿起来不怕摔,撞疼了也不哭;(3)胆子越来越大,开辟新的游戏场所来体会它们如何“生机勃勃,天真可爱”,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五)总结(学习作者观察事物、描写事物的方法)。
1.你喜欢老舍先生笔下的猫吗?为什么?
描写得栩栩如生(生动具体)。
2.为什么能写得如此逼真?
一是热爱生活,对事物进行长期细致的观察;
一是抓住事物的特点。
(为什么我们觉得老舍先生家的猫可爱,现在找到答案了。)
(六)巩固练习。
1.检查生字和本课的多音字的读音。
2.指导书写。
第四篇:小学语文:《提灯女神》教案2(语文S版五年级下)
提灯女神 教学设计2
(一)谈话导入。
教学本课可以由复习《黄道婆》导入新课,在出示课题《提灯女神》后,问:你知道“提灯女神”是谁吗?接着可让学生讲一讲自己知道的南丁格尔的故事,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在初读课文时,可要求学生边读书边画出生字和自己不懂的问题,然后想一想课文主要介绍了南丁格尔的哪些事迹。
2.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说说:课文主要介绍了南丁格尔的哪些事迹?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在朗读感悟的过程中,可采取多种方法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围绕几个重点问题,并结合课文插图体会南丁格尔的伟大奉献精神。比如:
(1)南丁格尔是怎样冲破阻力去当护士的?
(2)人们为什么称她为“提灯女神”?
(四)领悟表达方法。
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叙述中领悟作者是怎样描写人物、表现人物精神的。
(五)巩固练习。
1.利用字、词卡片,巩固记忆生字。
2.指导写字。
3.词语积累。读写课后第4题要求读读写写的词语,还可让学生把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抄写下来,如:无所事事、气急败坏、日夜奔忙、生死垂危、不绝于耳、精心照料、毕生精力、安然长逝、卓越成就、救死扶伤等。
4.造句练习。
(六)拓展活动。
组织学生根据自己查找的资料,进行拓展交流。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伟大女性的故事。
第五篇:小学语文:《左公柳》教案2(语文S版五年级下)
左公柳 教学设计2
(一)抓住题目,初读全文。
1.板书课题,提出问题:想想这(左公柳)指的什么?
2.学生迅速浏览后交流:指物(大柳树)?指人(左宗棠)?可先不作定论。
(二)再读课文,把握内容。
1.一边默读,一边思考:课文哪些地方写到了大柳树?哪些地方写到了左宗棠?
2.组织汇报、讨论: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作者是怎样安排这些内容的?
教师可酌情板书:
左公柳玉门关外的大柳树①—③
导游讲左宗棠事迹④—
再次凝望这棵柳树
(三)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1.读第1—3自然段,想想:
(1)那棵大柳树是什么样的?它生长在怎样的环境中?
(2)“我们”发现它时,有怎样的表现?由此,你体会出“我们”怎样的情感?
2.读第4—13自然段,想想:
(1)面对放弃新疆的主张,左宗棠是怎么做的?(注意抓第6自然段中所写他的语言,并读出有关话语的“激昂地反驳”、“断然指出”等语气。)
(2)左宗棠率兵出征的情景是怎样的?(注意抓第9、10自然段中有关语句,并结合观看“士兵抬棺”的插图,并读一读有关饱含对左宗棠忠义之举的热烈赞颂的语句。)
(3)人们为什么将这柳树称为“左公柳”?(注意抓第13自然段,尤其是其中两个递进复句“不仅„„而且„„”和“不但„„而且„„”。)
3.读第14自然段,想想:
听了导游的讲述,“我们”怎样了?省略号后面的两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注意在交流认识后,要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带到对有关句子的朗读中去。)
(四)巩固练习,拓展表达
1.背诵文中使自己深受感动的语段。
2.讨论:本文为什么用“左公柳”命题?
3.以《赞左公柳》为题写
一、两小段话。
4.读读写写。(课后第4题)
5.用下面词语造句:
(1)情不自禁
(2)不但„„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