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风的测量教案(定稿)
《风的测量》教案
学校: 班级: 姓名: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科学 3.课时:1 4.学生课前准备:
(1)记录一星期的风的预报(师已准备)。
(2)准备卡纸、剪刀、大头针、带橡皮的铅笔、量角器、吸管、乒乓球等。
二、教学目标:
a.知识与技能:知道风是一种力,了解“风向、风力”的基本概念。b.能力与方法:会制作简易的测风仪,并能用它们来测量风向和风力。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长期测量的意义及成功测量所带来的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初步判断风向和风力的大小。
四,教学方法
科学课的目的是以探究为核心,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的教学方式要重视开发 问题情境、强调引导启发;学生的学习方式则主要是小组合作、主动探究。
五、教学环节
1、导入
谜语导入,风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怎么知道起风了?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
2、汇报交流:风的预报。
(一)记录一周的“风的预报”。小组间互相交流一星期来的记录,针对记录提出问题。进行假设性解释的训练:3级风大吗?什么是西南风?偏是什么意思?预报中风力风向的含义是什么?„„让学生做出合理的解释。
阅读第17页“风力与风向”看看室外的风,知道风的有关简单知识,认识测量风的仪器和使用方法。
设计与制作:
师:我们可以怎样测量?
小组合作,拟订制作方案,老师帮助制作T形风向标。
组织讨论: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现在的风向和风力?怎样测量风?
测量风的仪器多种多样,复杂的如自动化、电子化的专业仪器,简单的如国旗、红领 巾等,都可以用来测量风力和风向。
尽量让学生自己设计制作方案,搜集制作材料,学生的作品会是多种多样的,只要能说出原理,并且实用,就值得肯定。
大家动手做组织材料,动手实践,制作测风仪。帮助学生收集制作材料。
指导学生制作测风仪。动手动脑,制作测风仪并进行演示。
制作测风仪的方法有很多种,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勇于尝试,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施。长期测量:
长期测量是一项考验与恒心的活动。教师要考虑到儿童的年龄特点与心理品质对顺利开展此项活动的障碍。要做好动员工作,提出明确的要求,检查措施要落实,帮助学生们实实在在地完成这些活动,让他们体验到科学探索的成果来之不易,体验到经历长时间测量活动并取得成功所带来的乐趣。
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测量风力和风向,你学会了吗???
第二篇:测量教案
累计
累计
累计
累计
累计
累计
累计
累计
累计
累计
累计
累计
累计
累计
累计
累计
累计
累计
累计
第三篇:测量教案
第一章
测量的初步知识
一、长度的测量
误差(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物理知识方面的要求.
(l)知道测量在学习物理中的重要性.
(2)知道长度的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能进行单位变换.
(3)学习估测生活范围内物体的长度.
(4)能认识刻度尺的零刻线、最小刻度和量程.
(5)知道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要信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知道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
(6)常识性了解误差的有关知识,常识性了解长度测量中的有效数字.
2.通过演示(投影)、讲解、练习、归纳等方式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和思维能力.
(1)观察教材图11和1-2,说明测量的必要性和目测的不准确性.
(2)通过讲解长度的国际单位,归纳出比米大和比米小的单位及相互关系.
(3)用自己手中的刻度尺测量一些长度,归纳出测量中的注意事项.
3.渗透简单测量中的严谨性教育,说明测量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性.
二、重点、难点分析
1.了解测量在物理学习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
三、教具
1.米尺(最小刻度是毫米)、卷尺(最小刻度是厘米)、”游标卡尺、”干分尺.
2.幻灯片;最小刻度是毫米、厘米、0.5分米的尺子;刻度尺正确使用的图示.
3.学生自备: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0~30厘米)
四、主要教学过程
(-)引人新课
师:日常生活离不开测量,例如:买菜、测体温、人的体重、身高、体育比赛的时间都需要测量.而秤、温度计、钟表、刻度尺都是我们熟悉的测量工具.测量在物理学习中十分重要,我们学习物理,就从学习长度的测量开始.
那么,长度测量中要注意什么问题呢?能否凭人的感觉呢?
(注:可用复合投影片打出几个长度进行比较)
师:如图1-1-1,光比较(1)和(2),凭经验学生可能答: AB= A1 B1,用投影将AB复合到A1 B1上)发现判断错了.再比较(2)和(3),学生凭感觉,可能答:A2B2>A1B1,一对比,发现又错了.
(注:引入中还可以用课本图11,比较帽子的高和帽沿直径,往往人的感觉又不对)
师:生活中,测量仅靠感觉是不可靠的,所以测量长度必须用刻度尺. 再找学生说自己身高,引出测量的结果必须有单位.
(二)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章测量的初步知识(板书)
第一节长度的测量误差(板书)
一、长度的单位(板书)
1.长度的国际单位:米(m).(板书)
(注:可简单介绍国际单位制,或引导课下阅读课本P9小资料)
引导学生回答长度的其它单位.
学生:比米大的单位有千米(km),比米小的单位有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rn)等.
2.单位换算.(板书)
可先从学生熟悉的单位换算引出:
1米= 10分米.
1分米= 10厘米.
1厘米= 10毫米.
1毫米= 1000微米.
然后,再按书上形式给出各单位和米的关系:
1千米= 1000米= 103米.
1分米= 0.1米=1/10米=10-1米. 1厘米= = 0.01米=1/100米=10-2米. 1毫米= = 0.001米=1/1000米=10-3米.
1微米= = 0.000 001米=1/1 000 000米=10-6米.
随堂练习:
78千米=_____米(×进率1000).
5分米=______米(×进率1/10).
68微米=______厘米(×进率1/10 000).
(注:与微米有关的换算学生不熟悉,容易出错,可多练几个)
二、刻度尺的使用(板书)
展示:米尺、卷尺、游标卡尺、干分尺.
1.常用工具:刻度尺.
(采取边演示边讲解的方法)
投影透明刻度尺,让学生指出:刻度尺的零刻线,它一次能测量的最大长度(也就是量程),它的最小刻度值.(也就是1个小格表示的长度值)
学生观察并回答:自己使用的刻度尺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投影:最小刻度是厘米的尺子.也让学生分析回答.
小结:使用刻度尺前要先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板书)
2.正确用刻度尺.(板书)
【演示】(1)尺要放正(对比课本 P7图1-5)并说明厚尺子怎么放.(2)确定零刻线(投影零刻线磨损的尺子,说明使用方法)并说明:零刻线磨损的尺子可以从其它刻线量起.(3)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投影 P7图1-7)
小结:测量时,刻度尺要放正,刻度尺的刻度线应与被测物体的长度线段贴近;若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已磨损,可以任选某一刻度为起点刻度线,读数时要注意减去起点刻度线前面的数字;观察测量结果时,视线要与刻度尺面垂直,面且要正对刻度线.
3.正确读数和记录.(板书)
读数时,除读出最小刻度以上各位数值外,还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随堂练习:(投影)用最小刻度不同的尺子去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
学生活动:可叫一组学生,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尺子读不同物体的长度,再用最小刻度是厘米的尺子读不同的物体长度.从而练习正确读数.
观察发现:用最小刻度木同的尺子测量同一物体长度,记录结果不一样,也就是有效数字不同.
师:有效数字是指从左边第一个木是零的数字到信读值,都叫做有效数字.
举刚才读过的一组数据,说明有效数字是多少.并说明估读只能读一位.
学生活动:用量程是30厘米的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和宽.还可从不同部位测长和宽,并将数据记录到笔记本上.
老师分析:学生记录中最后一位往往是不同的,这也恰好体现了:估计的数值对于每个学生来说可能不同.
小结:测量结果是由数字(准确数字、估计数字)和单位组成的.
由前面学生实验引出误差.
三、误差及减小方法(板书)
1.什么叫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2.造成误差原因.
举例说明:测量工具和人为的原因都会造成误差.
3.误差不等于错误.
举例说明:错误可以避免,误差不能避免.
4.减小误差方法.
(1)根据测量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
(2)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举例:如课本宽,可以在不同部位测宽度,至少三次,然后取平均值.
对于一页纸的厚度,则可以采取测200页纸的厚度,再经过计算,求得一页纸厚度的方法.
(三)课堂小结
师:请学生看课本P.8,“想想议议”,让学生把正确使用刻度尺的规则归纳成几条写在自己的本上.
如:1.观察刻度尺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刻度.
2.将尺子放正.
3.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
4.记录结果要有数值和单位.
(四)作业与思考
1.书上p.8练习1、2.3.p.11习题1、2、3.
小实验:自制卷尺测身高
2.思考题:地图上铁路线的长度是曲线或折线,如何用刻度尺测出它的长度?还需借助什么器材?
3.补充习题:
(1)测量长度最常用的工具是______.
(2)测量结果是由_____和______组成的.
(3)将下列单位变换为国际单位:
145厘米=______.735分米=______.
2.5千米=______.
500毫米=______.
(五)教学说明
1.长度的测量和单位,学生往往认为是“早已知道”的内容,因而造成学习时不够重视,教师应注意通过让学生观察、动手、动脑、动口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抓住学习中易犯的错误,使学生意识到学习长度测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应抓住本节课的难点:如单位换算,课本中出现了指数表示数字的方法,但学生一般掌握的木够熟练,这时可不必强求,只要换算正确便可.
3.充分利用课本,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及补充的阅读材料,如 p.9~p.10中的“国际单位”和“一些距离和长度”.通过阅读:原子的半径到地球的半径,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
(北师大二附中
曾 路)
第四篇:《风》教案
邛崃市泉水小学备课组研究课
《风》教学设计
执教:张
军
教学目标:
1、朗读诗歌,感知风的特点,体会诗歌的韵味。
2、以读为主,感知风的特点。
3、在生活中观察风,培养观察自然、感受自然的兴趣和习惯。教学重:目标1、2
难点: 目标2 教学准备: 教学流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1、师:小朋友今天表现的真好,老师决定玩个游戏奖励你们,游戏的名字叫“听声辨物”。看谁的耳朵最尖!
2、播放风的声音,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声音,汇报。
3、师:你们真厉害!是风。你们见过风吗?(学生汇报)谁来说说它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自由讨论)
二、范读,创设情境。
1、师: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风是淘气的,它有时很温柔,有时又很暴躁。那你们想知道叶圣陶爷爷笔下的风是什么样的吗?就让我们来欣赏《风》这首小诗。
2、教师范读,学生倾听。
三、识字。
1、师: 听了这么美的诗,是不是也想自己来试试?那请你们也像这样美美地读一读。(学生自由读课文)
2、师: 大家读得很认真,这有几个叶子宝宝要考考你们。(出示课件)
3、抽读生词卡片。
4、“颤”字笔画比较复杂,大家讨论一下用什么方法记住它。学生讨论汇报
5、师: 同学们真棒!叶子宝宝夸你们了。现在它们回家了。咱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吧。(师生齐读课文)
四、初步感知课文。
1、师: 刚才咱们读了小诗。现在要考考你们,谁来说说诗中哪些地方告诉你风来了?
2、学生汇报:树叶颤动、林木点头、河水起波。
3、师:说得真好!虽然风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当我们看到颤动的树叶、点头的林木、泛起波纹的河水的时候,我们就知道风来了。这时的风怎么样?生: 舒服,温柔„„
五、品读感悟。
1.师: 多么舒服的微风啊!就像妈妈的手轻轻地抚摸着我们的脸。你喜欢这三节诗中的哪一处微风,先美美地读一读,再说说你的感受。
学生自主选择,自读感悟。
2、师: 你最喜欢哪一处微风?谁来说说。(根据学生的汇报分节学习)第一节:(1)学生朗读谈喜欢的原因。其他学生评价。(2)比动作,理解“颤动”的意思。(3)小结: 原来知道一个词的意思除了读课文,还可以做动作感受。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想象,请大家举起你们的小树叶,闭上眼睛。(4)师口述,创设情景。师:我们就是那一片片颤动的小树叶。秋姑娘来了,金色的阳光洒在我们的身上,一阵微风吹过,我们轻轻地颤动。小树叶们,现在请睁开你们的眼睛。在那样的美景中,此时的你最想说什么?最想做什么?(5)学生谈感受,教师相机指导个性朗读。(6)小结:看来每个人对课文有不同的感受,所以朗读的味儿也不同。请大家带着自己不同的感受自由朗读这节小诗吧!第二节:(1)学生谈喜欢这处风的原因并朗读,其他生评价。(2)师: 你觉得怎样读好小诗?你有什么建议?(3)师生配动作朗读。
第三节:(1)学生谈喜欢原因并朗读。(2)师问: 风和水会在做什么游戏?(3)学生展开想象,并指名说一说。(4)男女生比赛读:多么有趣的风啊!让我们通过朗读告诉大家。
六、尝试背诵。.1、学生齐读全诗。
2、这首诗有什么规律?(学生讨论汇报)
3、尝试背诵。
4、配乐表演背诵。
七、拓展延伸。
1、师: 现在你们喜欢风吗?(喜欢)那么请你们一起来仿照写一个小节,像诗人一样读出来。
①出示范句: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___,我们知道___。②小组讨论,轮流说。
2、组内代表汇报,评选优秀诗歌。
3、班级汇报,师生赏析并点评。
八、课堂检测:展示仿写的一节诗歌,点评。板书设计:
风
树 叶 颤 动
林 木 点 头
风来了
河 水 起 波
第五篇:风教案
详案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生:喜欢。
师:今天啊,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请大家猜猜它是什么?
(读ppt)
同学们猜到了吗? 生:风
师:那么你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看见过风呢?
师评:(你真是个细心观察生活的孩子,你真是一个会观察的孩子)请2、3个孩子
师:风啊、他看不见,摸不着,可他就在我们的身边,只有细心的孩子才能看到他。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在叶圣陶爷爷的笔下,风是什么样子的?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读“风”)
二、初读课文
1、老师早就拜读了,觉得挺有意思,你想读吗?(翻书87页)这首小诗共有几个小节?用手势告诉我。PPT 3
现在我们就来看书读一下这首小诗。想读好首先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信心吗?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自由读文)
2、孩子们刚才读课文特别专注,现在同桌的两个孩子合作读书,互相展示你的朗读。如果他读得好请你夸夸他,如果他读得不准请你帮帮他。
3、刚才孩子们读的都很投入,现在哪个孩子能来展会一下读书成果?(抽3个孩子)听得孩子,听清生字的平翘舌音、前后鼻音是否读准,呆会请你当小老师来评一评。
4、学生评价(评价两个)(评价颤动时一定出示词语卡片
读两遍
卡片注音)你是个灵耳朵,听得真准,老师表扬你,来全班一起读(两遍)生读完
全班都读得很棒。
5、下面我们看着大屏幕一起读读课文,一定会读得更好。(手起来,读书)
6、认读生词
师:这一课的生词宝宝
孩子们都认识了吗?老师来考考你们 请个小老师带领大家来读一读
每个词读两遍。(ppt4给词语宝宝加波浪线)
三、精读课文
1、师:认识了生字宝宝,现在跟老师一起走进诗中,听老师读课文,请小朋友们小耳朵认真听,小眼睛认真看,找一找风在哪儿。(ppt配乐)师范读
2、同学们,你们听的真认真。风娃娃说,你们一定能在文中找到我藏在什么地方。请大家拿起笔,看一看,课文哪些句子,让我们知道风就在我们的身边,请用“——”画出来。(PPT出示自读要求)(学生反馈 出示ppt全文勾好的句子)师:你们勾画的是不是这些句子,请大家订正。你喜欢哪个小结,请你读给同桌听一听
3、喜欢第一小结的孩子请你们起立,读一读。找一找风在哪里?(老师要评价:小朋友们读的都很认真)生坐下 师: 找到了吗?风娃娃在哪里
生:树叶颤动的时候,风在那儿了。
风娃娃在树叶上?师:你怎么知道的?生:树叶在颤动。
师:怎样动才是颤动?让我们来做做这个动作。现在你的手臂就是树枝,手掌就是树叶,风儿悄悄地来了,呼——小树叶就轻轻颤动了。(生做动作)
咱们去看看树叶颤动的样子。
PPT6(在微风的吹拂下,小树叶轻轻颤动,这一片片树叶就像一个个淘气的孩子,又像一只只可爱的小手掌,和风儿轻轻地打招呼,亲切地说着悄悄话。你感觉风儿吹得怎么样?那颤动也是——轻轻的。词语:颤动(出示词卡)我明白了,怎样动就是颤动?那你能不能读好这个词?齐读,再轻点(读)
就这样把这个词放回句子中再来读一读。谁来?个别2人(一个一个评价)师评价:好在哪?(轻轻地)你再来试试?风儿是那样得轻柔——微风吹来亲吻小树叶的时候,感觉会怎么样?带着这样的感觉,再读读
师:刚才风儿只找到了一片树叶,他还想和其他的树叶玩呢?你们想当树叶吗? 请站起来吧,我们都是一棵棵可爱的小树,让我们带着动作看着大屏幕再来美美地读读。(齐读)
(2)一阵风吹来,风儿吹进了小树林,第几小节在描写这样的情景?PPT9、10喜欢第二小节的孩子起立,齐读。
你还从诗中的哪个句子找到风儿的踪迹?PPT11、12 说得真好,谢谢你让我们从林木点头知道风正走过了。咱们一起看看课文插图,你的小手指找到林木了吗?瞧,林木正在给风儿——点头呢!他会跟风儿说些什么呢?生回答
A、带着你的想象读读这句话。(有礼貌)
B、带着你的快乐读读。C、你真是心存感激,带着你对风儿的感谢读读。可爱的小树(看来,带着想象读书是读好书的好方法。)
PPT7 多么幸福的相聚„„多么开心的道别„„老师也想参加,可以吗?让我们带着对风儿的感谢再读读第二小结。(师生合作读2小节)
(3)多好的风儿朋友啊!他唱着歌还会到哪里去呢?喜欢3小节的孩子一定发现风儿的脚步,谁来说说?
你想在黑板上写哪个词告诉大家风来了? 板书:起波,读读这个词。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记“波”字的小窍门?怎样写才漂亮?(描红)
瞧,风儿可真调皮,他一来河面上就泛起了层层涟漪,让我们一边看着图画一边再来读读这个句子。他们你追我赶,玩得多开心啊!他们在做——词语:游戏
怎么记住“游”字?„„怎样记“戏”呢?
评价:你的办法这有趣;你用讲故事记字的方法真好;
书空范写,你想提醒其他孩子注意些什么? 评价:你真是个细心观察的孩子。
生字描红
做游戏是件什么样的事?咱们一起来高兴地再读读第三小节。
男女生比赛读
刚才你们读时,风儿悄悄告诉我,你们的声音是那么动人,我们再一起齐读小诗PPT17(齐读小诗)
多美的小诗啊,多么可爱的风儿朋友啊!你发现这首小诗每个小节有什么特点?
你能背吗?我们想着诗中的画面,看着黑板上的板书背背!(老师学生一起背诵。)PPT18
四、仿写
1、风儿真是个可爱的小精灵,它会来到世界的各个角落,PPT19老师收获了一些画面,你能为它配诗吗?
生:我仿佛看到了蒲公英满天飞舞的样子;
你~~这个词用的真美;
老师送你一个词“飞这个词”不够准确,我们。。;
叫学生换词
师:除了图画上的风,你还在生活中哪些地方遇到过风,现在请小朋友们拿出你的仿写单把你心中的小诗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