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的研究
学位论文: 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的研究 指导教师姓名:王智军副教授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申请学位级别:教育硕士专业名称:现代教育技术
论文提交日期:2005年9月答辫日期:2005年12月11日 学位授予单位和日期: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月日
摘要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当前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的研究将对我国地理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文从信息时代对人的素质和对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挑战出发,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探讨了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的实质与价值,分析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结合教学设计和实际应用案例,并对案例进行分析和探讨。
全文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前言:从信息时代教育面临的变革出发,讨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是时代的要求。
第二部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述。介绍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相关概念,同时对目前国内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现状作了简要说明。并从自己观点来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实际上就是如何把信息技术更好的应用于教学,更好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
第三部分,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本章介绍了初中地理课程的特点,阐明了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对教师、学生及学习环境的要求。从理论上证明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是教育和教学领域的一场深刻的革命。
第四部分,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的应用。本章介绍了基于信息化的初中地理课程的教学设计,从初中地理的课程教学设计到具体的课堂教学设计。从具体的案例着手,分析信息技术在其中的作用以及与传统教学的区别,分析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整合初中地理课程
目录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n 引言................................„„。..„。...„„。,.„,二01 第一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述...............„„,„,二,.„,„„,.............„„03 1.1相关概念.....一,.„„。.............................„„。.....„„03 1.1.1信息技术的概念。...............„„,.,...............„„,.„„03 1.1.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一。..........„„。.....................................„03 1.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08 1.2.1国外的研究现状.„„,.......„„,.····„08 1.2.2国内的研究现状.................„„,.........„„,09 第二章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的相关问题探析.................„„11 2.1地理课程的特点与信息技术在地理课程教学中的优势..........„„11 2.2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对课程改革的意义...........„„,„„12 2.3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的内涵..............„„。..„13 2.4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的关系.......................„„。..„13 2.5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的条件.„。....„„,....„„。..„„14 第三章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的目标和原则.„„,.„„18 3.1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的目标............„„18 3.2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的基本原则................„„20 第四章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的教学实践..........................„„23 4.1基于信息化的初中地理课程教学设计..................„„23 4.2基于信息化的初中地理课程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24 4.3基于信息化的初中地理课程学习样式设计.......,..........„„27 4.4信息技术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整合与应用................„„29 4.5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中需要注意的问题.......„„39 结束语..............................................„„41 参考文献..........„,...............................„„42 致谢........................................„„,„44 引言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旧的学习和交流打破了过去的时空界限,为人类能力的提高和发挥作用带来了新的空间”,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国已经确定在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同时强 调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在信息社会中,教育也面临深刻的变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由于信息的快速增长和知识半衰期的缩短,使得学习的内涵被重新界定,学习的重心己明显地从“储备性学习”向“终身学习”转移。在信息社会,以地理障碍的克服和工作方式的灵活化,使得工作与学习密切结合在一起,学习不可能再集中于某一时段和确定的范围内,而必须存在于整个人生经历中,“终身学习”已成为必然趋势。
2.信息社会要求社会成员必需具备全新的能力结构面对迅猛的社会变革,社会成员不仅需要提高传统技能,也需要获得新的能力,重组能力的结构,以期从容应对现实挑战。
3.随着向信息社会和新教育方式的过渡,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在信息社会里,学生的需求和首创精神被摆在首位,学生己成了主动探究知识的主体,不再是被动的接收器,而是需要根据各种资源制订各种的学习计划。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下,教师也不应是知识的绝对权威,教师必须适应这一变化,在教学过程中由原来的主体地位向主导、“引导者”兼“学伴”的角色转变。
总之,作为社会发展基本推动力之一的教育必须改革,为学生顺利进入社会作好准备。当前,信息技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进入教育的各个领域和环节,要求教育要用与几十年来根本不同的行为、观念来调整和重新塑造国家教育体系—信息社会需要一个全新形态的教育。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己经是教育的必然选择。
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我国学术界的观点一直难以统一。直至2000年10月,陈至立部长在全国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指出:“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第一次从政府的角度提出了“课程整合”的概念,由此引发了从政府到民间的全国性“课程整合热”。至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成为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的热点问题。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着密切联系和继承性,又具有一定相对独立性特点的新型教学类型,对它的研究与实施将对发展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所讨论的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的整合,是改革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研究方向,是大势所趋。当前国内外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无论是理论阐述还是实践应用还不够系统和完善,而针对初中地理学科的研究就更少。在这种情况下,针对初中地理学科,依据初中地理教学存在的症结问题进行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探讨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本文主要探讨如何运用教学设计,创设教学情境,实现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的整合。研究中采用文献分析法和行动研究方法,在现代学习理论指导下,找初中地理教材中能体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结合点,应用相应的案例来进行整合教学实践。
第一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述 1.1相关概念
1·1·1信息技术的概念
信息技术的提法最早出现于1982年,通常是用来访问、组织、分析、评价和呈现信息的一系列方法、程序和设备,包含生产、存储、交换和应用信息的各种技术,以数字化为特征,涵盖各种信息形式,如商务数据、多媒体等等。其中应用在教育领域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数字音像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局域网技术、因特网技术和虚拟现实仿真技术等。其中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已经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什么是信息技术?人们普遍的认识是:凡是能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的技术,都是信息技术。可以说,这就是信息技术的基本定义。它主要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显示信息、分配信息等的相关技术。
我国著名的教育技术专家南国农先生认为,信息技术主要是指对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交流、应用的手段和方法的体系①。它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1)手段。即各种信息媒体。如多媒体技术机、计算机网络等,是一种物化形态的技术;(2)方法。即运用信息媒体对各种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交流、应用的方法,是一种智能形态的技术。信息技术就是由信息媒体和信息媒体的应用方法两个要素组成的。本文中的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
1·1·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
1·1·2.1概念的形成
1959年美国IBM公司研制成功第一个CAI系统,这就是计算机作为媒体工具进入教育的开始。对CAI的反思使得“整合”的概念浮出水面,现在仍有很多人将CAI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同起来,这是一种误区。我们可以先回顾一下国际上信息技术教育所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②:CAI(Computer-AssistedInstruction计算机辅助教学)阶段:大约是从上个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后期。此阶段主要是利用计算机的快速运算、图形动画和仿真等功能,辅助教 ①南国农《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师解决教学中的某些重点、难点。这些CAI课件大多以演示为主。这是信息技术教育的第一个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一般只提计算机教育,还没有提出信息技术教育的概念。
CAL(Computer-Assisted Learning计算机辅助学习)阶段:大约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中后期。初级阶段逐步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也就是强调如何利用计算机作为辅助学生学习的工具,例如用计算机帮助搜集资料、辅导自学、讨论答疑,帮助安排学习计划等,即不仅用计算机辅助教师的教,更强调用计算机辅助学生的学。这是信息技术教育的第二个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计算机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两种概念同时并存。
IITC(Integra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the Curriculum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大约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此阶段不仅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用于辅助教或辅助学,而更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创建理想的学习环境、全新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从而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与教育本质。这是信息技术教育的第三个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原来的“计算机教育”概念已经完全被信息技术教育所取代。
从国际潮流来看,当前的信息技术教育正在逐步进入第三个阶段。在进入这个阶段以后,实际上信息技术就不再仅仅是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达到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要求,即与素质教育的目标结合在一起。1.1.2.2观点综述
在我国,整合的概念源自对CAI的反思和发展,虽然实践上仍未见革新性的变化,但在概念上可以说己经跳出CAI的框架。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许多专家和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下过定义。(1)“计算机与各学科课程整合”课题立项报告(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1998年12月)所谓课程整合,就是要把各种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中,就像在教学中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自然、流畅。要达到“课程整合”的目标,老师不仅要熟练掌握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要深刻了解教育的本质,了解本学科教学的根本目的,了解教学中的难点所在,了解传统教学的优点和局限性,结合技术所提供的能力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
(2)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原教育部部长陈至立,2000年10月)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
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
(3)《落实“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李天顺,2001年4月)课程整合就是要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解决“两张皮”的问题。要求在各门课程的学习中,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要求学生能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合理选择有效的技术工具,进行信息获取、分析和综合,学习相应的知识,培养相应的能力。对教师则要求,除了自己运用技术外,还要指导和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运用技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教育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核心,是改革教育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重要途径。(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何克抗教授,2001年1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是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尤其是主导一主体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也就是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5)《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李克东教授,2001年8月)数字化学习是信息时代学习的重要方式,数字化学习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6)《美国学生教育技术标准》:“课程整合是指把技术以工具的形式与课程融合,以促进对某一知识领域或多学科领域的学习。技术使学生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方法进行学习。只有当学生能够选择工具帮助自己及时地获取信息、分析与综合信息并娴熟地表达出来时,技术整合于课程才是有效的。技术应该像其他所有可能获得的课堂教具一样成为课堂的内在组成部分。”这里说了两层意思,第一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含义;第二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这里强调信息技术具有的工具作用,不仅应当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师教学的教具,而且应当作为学生学习的学具,成为学生“及时地获取信息、分析与综合信息并娴熟地表达出来”的工具。而且,对于信息技术这项技能,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达到“娴熟”和经常使用的程度。
综合各方的表述和相关实践,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目前国内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说法与定义很多,综观这些观点,主要是基于对课程概念的不同理解而产生的分歧,可以将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分为“大整合论”和“小整合论”。
大整合论主要是指课程是一个较大的概念。这种观点主要是指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的整体中去,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变革整个课程体系,“大整合论”观点有助于从课程整体的角度去思考信息技术的地位和作用。
“小整合论”则将课程等同于教学。这种观点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同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信息技术主要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这种观点是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中的主流观点。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念的分化反映了人们看待信息技术作用的不同视角。在研究与实践中,持“大整合论”的人一般都是专家学者,而一线的教师和教研人员则比较认可“小整合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特别需要关注教学实践层面的问题。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不是一种被动的纳入,而是一个主动适应和改革课程的过程。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将对课程的各个组成部分都产生变革性的影响和作用。确切地说,信息技术本身不能自然而然地引发课程的变革,但却是课程改革必不可缺的条件。正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才导致了学习革命,诞生了知识经济,使人类迈入信息化社会。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本身就要求变革传统的课程观、教育观、教学观以及学习观等,还强调要尊重学习者的独立性、主动性、首创性、反思性和合作性。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利于营造新型的学习型社会,创造全方位的学习环境。信息技术与课 程整合会带来课程内容的革新,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必将要求传统课程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要求,并增加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内容,以及要求各门课程都必须根据时代的发展,革新原有课程内容。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也是课程内容革新的一个有利促进因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将带来课程实施的变革,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必将要求革新传统的教学策略和理念。在今天的信息化环境中,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地位正在逐步削弱,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必将被充分体现。因此,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和强大的认知工具,必将革新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新型学习模式正在冲击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将带来课程资源的变化。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共享性,必将对传统课程资源观产生冲击。课程资源的物化载体不再单纯是书籍、教材等印刷制品,而且也包括网络资源以及音像制品等。生命载体形式的课程资源将更加丰富,学习者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通讯功能与专家、教师等交流,从而扩大了课程资源范围。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将有助于课程评价的变革和改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将带来评价观念和评价手段的革新。信息技术可以作为自测的工具,有利于学生自我反馈,也可以作为教师电子测评的手段,优化评价过程,革新传统的课程评价观与方法。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最主要的是带来学习方式的革命。网络信息的急剧增长,对人类的学习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变革作用。学习者将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同时,数字化学习也将成为学习者未来发展的方向。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我们应把握住其主体是课程,而非信息技术。切勿具有重技术轻教育的思想,更不能以牺牲课程目标的实现作为代价,而应以课程目标为最根本的出发点,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根本目的。要根据客观条件,选择合适的技术环境和信息资源,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不能按传统的教学思想设计环境与资源,使信息技术仅仅作为传统教学的服务工具。
总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是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以及丰富的教学环境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去。对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整理和组合,使之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焦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1.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
1·2·1国外的研究现状
从世界范围来看,90年代中期以前,各国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方式基本都是采用单独设课的形式。90年代中期以后,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在中小学教学中采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同时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实验研究。
美国的“2061计划”在较高层次上提出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整合的思想,它强调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信息技术三者结合起来。有关计划的资料、教材是通过印刷品、电子出版物、在线发布等的形式。在美国的中小学里,以多媒体电脑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十分普遍;在日常的教学中,已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不可缺少的工具。在各种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使用电脑已经非常自然地融和其中,形成了一种将书本知识与社会信息结合,教师传授与自我探索相结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90年代中期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开始指定信息技术整合与课程和教学的标准或规则,考虑在课程—学科一一具体内容或内容—领域—课程两条主线中进行技术的应用,即把信息技术作为高级学习的工具,倡导课程与技术的结合,以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2000年底,美国教育部制定了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提出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五大目标。(1)全体学生和教师在他们的教室、学校、社区和家庭运用信息技术;(2)全体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地帮助学生达到高的教学标准;(3)全体学生具有信息技术素养技能;(4)为了促进教与学,研究和评价将改进下一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5)数字化内容与网络的应用将革新教与学。
加拿大在这一领域也不甘落后,自90年代中期以来,各地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验不断增加,并取得良好效果,如1998年2月温哥华学区的“信息技术报告”指出:“信息技术可以创设一个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并与广泛的社区相联系的学习环境。”该报告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有效地改进对课程的教学,即实现下述目标:(1)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合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使信息技术的运用成为学习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便于学生掌握信息的收集、检索、分析、评价、转发和利用的价值:(3)不仅促进了班级内学生的合作交流,而且还促进了本校学生与全球性学习社区的合作交流,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
日本政府也于1999年12月制定了“教育信息化实施计划”,该计划提出到2005年,日本全国中小学和初中所有科目都要实现计算机和因特网教学,实现三个转变:即:学生学习方法的根本转变,课堂教学方法的根本转变和学校管理的根本转变。
法国也十分关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培训,让学生在各学科教学中都接触一些专门的软件,学会利用新的手段、技术去获取知识,从因特网上有效地发现有价值的资料,让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
由此可见,“整合模式”将成为今后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有专家指出,在21世纪,建立可能达到的最佳教育环境的关键是,通过课程将技术、内容和人力资源有机的整合起来。1·2·2国内的研究现状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建构新型教学结构,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探索,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近年来国内已有许多地区、许多单位在不同的学科领域进行,并已在不同程度上取得效果,其中有些效果还相当突出,很令人鼓舞。
1994年,由原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立项、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领导,由何克抗教授、李克东教授等牵头组织了“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模式改革试验课题。“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项目把小学语文的识字、阅读、作文教学与计算机教育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做到“识字教学、阅读理解、作文训练、计算机应用”四结合。该项目历经近10年,初步建构起全新的识字、阅读和作文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实现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显著地提高了试验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2000年8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正式发文将“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项目扩展到其他学科并要求原课题组将试验课题继续深入开展下去,课题负责人不变,项目名称则相应地改为“中小学各学科‘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此时,“四结合”的内涵相应变为:“学科教学改革、创新精神培养、实践能力训练、信息技术运用”。目前该项目试验校已由最初的13所发展到600多所,分布在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试验学校由幼儿园、小学到初中和高中(包括十多所中等师范学校);试验学科由语文扩展到中小学所有学科。
2000年10月,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并指出“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
与全国的总体发展形势相比,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的发展却不容乐观。通过检索《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据库》,未发现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的研究论文。通过Google和百度搜索“信息技术地理整合”关键词,检索到20多篇相关论述,与其他课程相比相差甚远,可见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的整合研 究还任重道远。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的研究
第二章 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 的相关问题探析 2.1地理课程的特点与信息技术在地理课程教学中的优势
地理是一门内容丰富、涉及知识面广泛的学科。中学地理信息量大,它包含了极其丰富的自然、人文、各种各样的地理事件及其时空变化。地理学科有比别的学科更多的图片、图像需要演示,很多地理现象的形成和发生的基本原理,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平面图片、静止图片是难以使学生们理解的,而信息技术却能利用其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跨越时空限制,将众多的学习资料再现于课堂上,把地理课中难以理解的、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内容变成生动活泼的画面,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信息技术应用于地理教学,给学生带来了图文并茂、声像并举的数字化信息,通过直观地演示、描述和解析,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地理这门学科的求知欲。再加上地理学科本身具有区域性、综合性的特点,为信息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
地理教学以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尤其是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为主要目的。抽象的思维能力需要从形象、具体、直观、感性材料出发,逐步深化,螺旋上升,形成理性认识,形象思维更要借助于丰富的表象,而抽象的理性认识还要如何直观化、形象化以便于学生理解。地理学科中有许多抽象的、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地理事物,超出了学生的生活感知范围,往往形成学生学习上的障碍和教学中的难点。如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周年变化规律、东非大裂谷的缓慢开裂、板块构造学说等内容,运用传统教学手段,会出现教师讲不清、学生难理解的现象,若用多媒体制成三维模拟动画,实现其过程,并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观察,就会大大降低教学难度,缩短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此外,由于地理环境与人地关系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具有时空跨度大、综合性强的特点,大尺度或瞬间或长时间发生的地理现象是人们难以直接观察的,而利用多媒体计算机作为沟通媒介,可帮助学生观察、思考,能多方开辟思维点,加快思维启迪速度。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它可以形象直观地表达出地理分布极其复杂的空间关系,以及地理事物的外表特征。在常规教学中的各种地图是难以保存、使用非常不方便、现势性不强以及内容不易补充,如频繁的取挂、学生(尤其是坐在后排)不易看清以及纸质地图容易用坏、发霉、虫蛀等。而电子地图携带、使用方便,且容量大、不易变坏、易于保存、易更换和技术处理。2.2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对课程改革的意义 2.2.1课程改革的目标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任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 育的过程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个关键的环节。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标志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来临。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 重大创新和突破。课程改革的目标集中体现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在学科教学中强调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2.2.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课程改革的意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所以,教学改革要有新的突破。深化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建立新型的、互动的师生关系、教与学的关系。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这种信息包括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以及为人处事,行为规范等;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共同 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可以为多向交往提供有力的技术 持。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因而,转变学习方式就是改革教学要取得突破的又一个重点。从教育心理学的观点看,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种;这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忽视发现和探究,致使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过程。倡导自主探究学习方式就是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能促进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总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改革信息技术教育和深化教学改革的需要与探索;对有效地实现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目标,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取得明显成效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中心的师生之间的交互教学系统效率低下缓慢,跟不上时代的速度,跟不上学生的快速思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受到了影响,学生的敏捷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和深刻性等思维品质就难以培养,以共性来对待学生的个性差异,这就使得个性化的教育成为空谈。创新思维培养更是成为一种奢谈。而在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在教师的指导、点拨与督促下,主动控制教学进度,各取所需,各有所获,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创新思维能力也得以培养。
现行的地理教科书存在概念过于抽象、结论性的内容过多、不能很好的联系实际等弊端,学生只能死记硬背的应付考试。而且,地理教学使用参考书、教科书等的方式与手段,不能与信息技术教育进行整合,不能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高速度与高品质,影响与限制了地理教学范围的深度与广度,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因此,信息技术教育对地理教学要真正地起作用,老师们必须真正把计算机当作自己教学、工作,甚至生活的工具,把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进行整合,站在地理学科教学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让信息技术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以上说明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3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的内涵
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的整合是指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以地理学科知识的学习为载体,以信息技术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融合于地理教学资源、教学要素与教学过程之中,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实现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和全新的、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进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彻底改革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育本质,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达到培养大批具有21世纪能力素质的人才的目的。2.4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的关系
根据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的内涵,我们可以看出: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的立足点是初中地理课程而非信息技术,使用信息技术的目的是为了优化初中地理课程,更好地实现初中地理课程的目标,因此,信息技术是促进地理教与学的一种有力的工具,它不仅是演示工具、交互工具、个别辅导工具,还能提供丰富的资源环境;而且作为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信息加工工具、协作学习的工具以及研究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工具,它更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进而促进地理教育的全面改革。信息技术对初中地理课程的渗透和融合必将引起地理教育一场深刻的革命。2·5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的条件
2·5·1教师的“信息素养”是实现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的关键
“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 Zurkowski于1974年提出来的,他把信息素养定义为“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①随着对信息素养研究的深入,人们对信息素养内涵的认识在不断变化发展。信息素养可以看作一种涵盖面较广,以获取、评估、利用信息为特征的,传统与现代文化素养相结合的科学文化素养。它应该是一个由思想意识、文化积淀和心智能力、信息技术有机结合的能力系统。主要有两个层面的内涵:一是在认识、态度层面上的内容,即对信息、信息社会、教育信息化的认识和态度方面:二是信息处理能力—即实际操作层面的素养,是对各种信息技术的理解和活用的能力,即对信息的获取、理解、分析、加工、处理、创造、传递的理解和活用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行的是模块操作、任务驱动式教学,它把信息技术融合到学科教学当中,并把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贯通起来,要求教师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要像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流畅自然,从而优化教学过程,达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机整合。
我国著名教育技术界专家、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李克东教授指出:要很好地实现各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就要求教师要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并且要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并提供给学习者共享学习,不仅仅是教师用来演示;还要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知识重构,利用文字处理、图像处理、信息集成的数字化工具,对课程知识内容进行重组、创作,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仅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能够使学生进行知识重构和创造。可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教师作为学生的培养者、引导者、管理者,应该及早发展自身的信息素质,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身体力行,才能以己之滔①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滔授人之涓涓,最终达到不仅是“授之以鱼”,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渔”。2.5.1·1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
1、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
现代的教学行为必须以现代的教育教学观念做基础,而在广大地理教师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信息技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理解和操作的误区,甚至一部分保守的地理教育工作者认为以中国教育的现行体制及经济现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根本无法实现。虽然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数相对较少,但是其不良影响在某些学校却是很大的。因此,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意识,树立大教育观和新的人才观,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和作用,是地理教育教学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前提。
2、加强技术学习,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技能。教师只有具备相当的信息技术水平,才可以“像使用黑板、粉笔一样”使用信息技术。具备熟练操作电脑、文字录入、熟练使用互联网、熟练开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能力是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教师信息技术技能最基本的要求。
除了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之外,教师还应具备将信息技术有效、有机地整合到学科教学的能力,以避免在教学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走入“黑板搬家”、“电灌”和“唯技术论”的误区。在一些地区目前只有不到一半的教师有能力做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工作。当然即使在信息技术相对发达的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也不尽人意,缺乏有效的培训支持仍是大多数学校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因此,加强教师的技术学习,让教师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与技能,增加他们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方法和途径,扩展他们在教学中可应用的媒体手段和资源范围,引导他们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来改变传统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质量,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发挥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的优势尤为重要。2.5.1.2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意识的培养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核心,它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教育工作者要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具备良好的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
总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只有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使其充分认识到现代教育中教师角色的变化,并加强培训,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的整合才会成为可能。2.5.2学生的素质是实现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的重要条件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的整合需要他们具有以下素质: 2·5·2·1计算机素养水平
要将信息技术引入地理课堂,学生的计算机素养水平是很关键的。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互动教学,要求学生懂得计算机操作,否则,再优秀的互动教学软件也会没有用武之地。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和计算机辅助教学课堂中适时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素养水平对于实现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的整合是非常重要的。2·5·2,2学业基础和能力
任何一个教学软件的应用,都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业基础和能力,如果学生不具备相应的基础和能力,那么,教师在课堂中使用信息技术就会成为空中楼阁。2.5.2.3学习的积极性及学习动机、学习方式
大部分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应用于地理课堂的积极性都是很高的。因此,我们要善于保持学生对计算机和计算机应用于地理课堂的兴趣,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方式和习惯,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交互性、技术反馈和个别化等方面的优越性,做到最有效的教学。
2.5.3硬件、软件建设是实现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的物质基础 2·5·3·1硬件建设
计算机硬件是实现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的重要载体,没有了计算机硬件,在地理课堂中使用信息技术就会成为无米之炊。一般说来,硬件配备的原则就是既要合理配置,又不浪费,还要有先进的设备不断补充。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的过程中所必需的硬件设备有: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计算机、中央控制系统、多媒体投影机、视频显示台等。这些设备在我国城市中的发展极为迅速,几乎与国际同步。但这些计算机大多用来教学生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今后,还需要增加用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上的时间以取得教学效果的最优化。2·5·3·2软件建设 地理教学软件要求教学资源的丰富性、贴切性、感染性相结合,要求软件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的融合度要高,教学适应性要强„„而初中地理课程信息量大,与现实联系紧密,地理教师要为学生准备一堂内容丰富的多媒体课或网络课,确实存在一定的困难。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地理方面的软件建设的发展速度还是比较快的。一些专业网站的教学资源也还是比较丰富的。
可见,只有软硬件齐头并进,实现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的整合才会有雄厚的物质基础,整合才会成为现实。
综上所述,教师、学生和软硬件是实现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三者缺一不可。
第三章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的目标和原则 3.1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的目标
根据《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结合信息技术在地理学科中的应用,不难得出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的目标。要使地理学科的教与学在整合中达到明确、良好的教学效果,应通过达到以下具体目标来实现。
3.1.1发展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对地理的探索兴趣
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关心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活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引起学习动机、推动学生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呈现方式的多样性、计算机及其网络的新奇性、丰富的网络资源来激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使用多媒体计算机,模仿科学家的研究探索过程,逐渐增强对地理学的兴趣。
3.1.2培养学生认知事物存在与变化本质的能力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般规律。因此,正确地感知事物存在特征及其变化的规律,对于整个认识过程都是至关重要的。与国外学生相比,我国的学生大多数从小就缺乏有意识地对观察事物能力形成的培养,家长和老师都把学生当成不懂事的孩子,并不要求他们去认真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如果偶然有一个孩子说了一句成人味的话或做了成人化的事,不但不能得到成年人的认可,反而会被看作是怪物。很多在宏观世界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从小学到初中,多数学生并没有对这些地理现象产生科学的认识。另外,我国学校教学仪器设备普遍缺乏,教学过程对学生和教师来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传统意义上的“照本宣科”。缺乏有意识的认知能力训练和必要的训练条件,是造成我国学生认知事物和感受事物变化过程能力不强的主要原因。因此,在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的过程中,要为学生创造认知条件,提供能够有意识地训练感知能力的教育信息资源,发展学生认知事物存在与变化的能力。
3.1.3培养学生的科学想象能力
无论是认识事物、理解知识、分析问题,还是质疑、否定已有的知识或是创新,都离不开对事物发生、发展形式与过程的想象。对学生来讲,想象离不开对事物存在与变化时空模式的构思。以往的从书本到书本的学习方法,没有模拟实验、自我探索和协作学习等,使得学生的科学想象能力受到了严重的制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的研究。
3·1·4培养学生的科学推理能力
科学推理是根据一个或一些已知的事实或结论,得出另一个新的结论的思维形式。按照思维的进程不同,在地理学科教学中主要应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和类比推理。归纳推理是从个别(特殊)到一般的推理过程,它是以具体经验事实作基础,从一系列的单一事物特性中抽象概括出一般性的结论和原理。演绎推理则是从一般到个别(特殊)的推理方式。类比推理是从个别的、特殊的结论,推出另一个别的、特殊的结论。过去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只是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及其课堂讨论来进行,教师在多数情况下充当了教学的主体,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当然学生的推理思维能力也就不可能得到有效的发展。因此,过去对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只能是寄希望于学生自我悟性的提高。现在这三种推理能力在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的整合中都要得到充分发展。例如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模拟科学家思考分析问题的过程来培养学生这些能力。
3.1.5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使用信息的能力
信息时代的知识大量产生,技术迅速更新,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也就成为现代人们的一种必备的素质之一。开展素质教育已经提出多年,国家也早已把这种素质的培养列为教师教学的基本任务。从高考的改革方向来看,对于地理学科来讲,如果学生仅仅是局限于书本知识的掌握,是适应不了高考对学生素质和能力考察的要求的。因此,学会利用有限的时间,更有效地获取有用的信息,并从中发现有用的知识,对学生日常的学习和选拔测试以及学生将来的生活、工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1.6培养学生在交流中获取知识和提高素质的能力
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学生与社会的交流,是学生学习知识、了解社会,走向成熟和培养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学会与人交流,学会在交流中发展自我,学会在交流中进行合作,已经成为需要有意识、有目的进行训练的基本能力。以课本和试卷为本的传统教学,很少给学生留有相互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而如今学生除了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交流,还可以通过网络在虚拟的世界中与他人交流。但是在通过网络交流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注意培养自己的获取知识和提高素质的能力,不要在网上随意浏览而浪费时间。
3.1.7重视对学生的科学态度教育
态度是个人对事物(包括人)的比较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而科学态度则是指尊重事实,实事求是,严肃认真,按科学规律办事的态度。以往传统的地理教学由于教学条件的制约,如实验仪器缺乏、实验无法在现实生活中重现等,学生能得到发展科学态度的机会不多。现在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很好地开展一些以前无法进行和实验,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以上诸多能力的培养,是传统教学的短处,但恰好是信息化教学的长处所在,在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当中,要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我们就应该扬信息技术之长,克传统教学之短,直接瞄准以上这些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作为教育信息资源实现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的关键所在。3.2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的基本原则
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必须遵循若干原则,否则将会事倍功半、事与愿违,甚至适得其反,这是做好整合的前提条件。总体来说,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做指导: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决不仅仅是信息技术手段的简单运用过程,它必将伴随教育、教学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也就是说,整合的过程就是革命的过程,绝不仅是新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应用推广过程。既然是革命,就必须要有先进的指导理论,没有先进理论指导的实践势必造成盲目的实践,最终会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从教学结构入手,培养创新人才;我们己经从内容、手段、方法这三个方面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但是却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教学结构的改革。这并不是说内容、手段和方法的改革不重要,只是应该在教学结构改变的前提下来进行内容、手段与方法的整体改革,才能真正取得实际效果。
传统的教学系统只有教师、学生和教材三个要素。在现代化的教学系统中,多了一个要素“教学媒体”。按照系统论的观点,这四个要素不是孤立地、简单地组合在一起的,而是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而教学系统这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就是教学结构。要想培养出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切入点就是教学结构。
在1999年第三次全教会上,江泽民主席提出:“要把增强民族的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一定要把握住我们的人才培养要完成由知识型向创新型的转变。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要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中心,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改革现有的教师教的方式与学生学的方式。这是学生动手实践和创造的过程,而不是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的过程。在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想象,自己动手,这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千万要避免把信息技术作为“电灌”的手段,用死记硬背的老办法去窒息学生们的创造精神。
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该怎么样整合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又大大提高学习效率?我认为应遵循以下原则: 3·2·1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
课程整合以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进行驱动教学,有意识的开展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的教学。这些任务可以是具体学科的任务,也可以是真实性的问题情景,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学习。通过一个或几个任务,把相关的各学科知识和能力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就完成了所需要掌握的学习目标的学习。3.2.2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基本认知工具
在课程整合中,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的任务。学生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并且对这种工具的使用要像用笔在纸上写字那么自然。3.2.3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目标。
课程整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包括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想象、不断创新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科学严谨、有计划的动手实践过程,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且通过这种任务驱动式的不断训练,学生可以把这种解决问题的技能逐渐迁移到其他领域。
3.2.4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
在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成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材料来实现。同时,在课程整合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优化,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3.2.5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相统一
信息技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利用客观存在实现相同的目标,我们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同时,课程整合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学目标固定后,可以整合不同的任务来实现,每一个学生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工具来完成同一任务。这种个别化教学策略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进行因人而异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但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人们具有协同工作的精神。同样,在现代学习中,尤其是一些高级认知场合,要求多个学生能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的观点,并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协作完成任务。而网络环境正为这种协作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平台。3.2.6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
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教学原则已提出多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各种教学资源的不断完善,传统的教学在一定的程度上较好地完成了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的任务。但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出现,传统的教学的一些弱点便暴露出来。它提供给学生亲自动手的机会不是很多,学生的能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在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的过程中,也要把握好这个原则,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两方面都得到很好的发展。
3.2.7实事求是
信息技术的运用不是用来替代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应从具体实际出发,用不用、如何用应从课堂教学需要出发。特别要注意不能在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过程中消磨了自己的教学特色,摒弃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长,削弱教师应有主导地位,进入教师为信息技术服务的使用误区。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成长。
第四章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的教学实践 4.1基于信息化的初中地理课程教学设计
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我们将其简称为“信息化教学设计”,以区别于90年代以前没有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等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具体说,信息化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促进以学为中心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充分地、恰当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是在传统的教学设计基础上的发展,这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引起教学环境变化,从而引起教学活动的变化。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目标是帮助全体教师在自己的日常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业成就。
尼葛洛庞帝提出,面对无际的信息海洋,人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掌握所有的信息,而应该掌握的是“关于信息的信息”。当人们处于学习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均达到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中,“信息处理能力”就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同等重要的生存能力之一。
在信息社会,学习不是信息记忆的过程。传统的“死记硬背”已经不能适应“知识爆炸”的现实,必须突出学习过程中对信息的采集、加工和发布的环节,即把学习看作信息处理的过程。教师不是学习的主宰者,而是学习的指导者,学生不再是被动地从单一信息源—教师那里获得信息,而是主动地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与学习内容相关的信息,变被动的信息接受器为信息处理者。最高效的学习既要符合学习对象的特征,又要符合学习者的个性特征,因此,对这两者的把握就成为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和提高学习能力的诀窍。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地理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地理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地理学习必须改变过分重机械记忆而轻理解记忆、过分重学习结论而轻学习过程、过分重知识“再现”训练而轻知识“迁移”能力培养的倾向,把实地观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作为学习地理的重要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科学态度、信息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新的地理学习理念引导着地理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新的地理学习理念要求初中地理课程的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应强调理解的质而不是信息的量,要改变“师讲生受”的传统方法,倡导交互式的学习方式;要鼓励学生向老师质疑,与老师进行平等的对话与交流;要倡导学生之间为促进学习而进行的各种讨论,改变过分注重记忆、被动模仿的学习倾向。把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作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即地理新课程倡导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设计作为一个系统计划的过程,是应用系统方法研究、探索教学系统中各个要素(如教师、学生、教学条件以及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活动等)之间的本质联系,并通过一套具体的操作程序来协调、配置,使各要素有机结合完成教学系统的功能。我们可以将课程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堂教学计划、媒体教学材料等看作是不同层次的教学系统,因此,大到课程开发,小到媒体材料的制作,都需要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教学系统既是教学理论所研究的对象,也是教学设计活动的产物。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的计划形式,通过教师的智能活动可将教学意图理想化、教学模式定型化、教学时空结构化,形成施教前的蓝图。教学设计以优化教学效果,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机会利用自己的潜能获得令人满意的发展为目的。这就要求教学设计者首先要了解学生,知道学习是如何发生的,要运用和发明各种技术和方法系统地安排学习者的外部学习活动,以促进学习者内部学习活动的发生,使学习者通过学习获得发展。教学设计既依赖理论的指导,又指导着教学实践;既要遵循教学的一般规律,又要发挥教师的个性和创造性,这一切决定了教学设计理论依据的复杂性。教学设计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为其理论基础。
4.2基于信息化的初中地理课程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4.2.1学习理论
由于研究者的哲学观点和研究方法不同,当代学习理论分化为两大学派:行为主义学派和认知学派。行为主义者认为人类的心理行为是内隐的,不可直接观察和测量。可直接观察和测量的是个体的外显行为。他们主张用客观的方法来研究个体的客观行为,并提出“心理即是行为”的观点。他们认为,如果给个体一个刺激,个体能提供预期的反应,那么学习就发生了。这就是著名的刺激—反应(S--R)联结公式。行为主义特别强调外部刺激的设计,主张在教学中采用小步子呈现教学信息,如果学生出现正确的反应时应及时予以强化。虽然行为主义将从动物的机械学习实验中所得出的结论不加任何约束条件地应用于教学的做法后来受到了许多严厉的批评,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中重视控制学习环境、重视客观行为与强化的思想、尊重学生自定步调的个别化学习的策略至今仍具指导意义。
随着人们对心理认知的研究逐渐增多,认知学派占据了主导地位。认知学派否定了行为主义所倡导的学习是机械的、被动的S-R联结的观点,主张研究个体的内部心理活动。认知学派认为学习是个体积极的信息加工过程,教学应该按照信息的心理加工顺序准备教学活动。认知学派还可以根据研究者所关心 的问题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划分为信息加工学派和建构主义学派两个主要分支。信息加工学派主要关心的问题是个体的心理加工过程,其主要贡献是信息加工的心理模型。感觉、注意、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等概念都是这一学派提出的理论范畴。但信息加工学派并没有回答个体加工的结果与原信息是否一致这个问题,默认的是客观主义的观点。即人所学到的知识是客观的。而建构主义心理学家关心的并不是心理加工的细节,而更多关心的是影响信息加工的心理因素。图式的概念便是这一分支的理论贡献。建构主义所持的知识观是主观主义的,即人所学到的知识都是主观的,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认识①。信息加工学派关心的是加工过程,而不关心加工结果,而建构主义关心的是加工结果,认为图式不但会影响信息加工的结果(获得对信息的主观理解),而且会影响加工过程。这样信息加工学派与建构主义学派形成了优势互补,而不是相互排斥。
建构主义依据对认识论的认识提出了自己的学习理论,即学习是学习者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建构主义学者对学习达成了如下几点共识: 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强调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学习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的建构,既包括对旧知识的改组和重构,也包括对新信息的意义建构;学习既是个别化行为,又是社会行为,学习需要交流与合作;强调学习的情境性,重视教学过程对情境的创设;强调资源对意义建构的重要性。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供了理想的学习环境,从而使建构主义理论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在网络教学中,我们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特性,积极为学生创设理想的学习情境、协作学习的平台,有利于学生主动进行意义建构。
总体来说,认知学派的观点包括:认为学习过程是一个学习者主动接受刺激、积极参与意义建构和积极思维的过程;学习受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影响,新的信息只有被原有知识结构所容纳(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才能被学习者所学习;要重视学科结构与学习者认知结构的关心,以保证发生有效的学习;教学活动的组织要符合学习者信息加工模型。因此,教学设计过程要特别重视学习者分析、学习内容的分析、确保学科结构与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协调性、按照信息加工模型来组织教学活动。
4·2.2传播理论
从整体上,我们可以把教学看成向学生传递新的日益复杂的各种知识和能力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本身是一个传播过程,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传播活动。传播理论的研究内容范围很广,它探讨的是自然界一切信息传播活动的共同规律。传播理论虽然不单纯研究教学现象,但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看成是信息的双向传播过程,包括信息从教师或媒体传播到学生的过程和信息从学生传播到教师的过程,也即是师生人际交流的过程。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传播理论来解释教学现象,找出某些教学规律。
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是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在师生交流过程中,信息的传播会受到这样那样的干扰。比如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口齿不清或存在噪声,就会使学生很难准确接受教师所讲述的内容。这种干扰存在于信道;如果教师的语言组织不当或媒体设计不当,那么有可能造成词不达意,传播了不准确甚至有错误的信息。这种干扰存在于编码过程。
如果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够强,那么他将很难从语言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这种干扰存在于译码过程。从传播的角度来看,在基于网络的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中,教学设计者要能够预见到可能的干扰并利用有效手段消除传播过程中的干扰。4·2.3学生差异教学理论
个性差异指人们之间在稳定的心理特点上的差异,如性格、兴趣或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个性差异不仅表现在人们是否有某方面的特点,而且也表现在同一特点的不同水平上。差异教学的出发点正是注意到了学生之间存在个性差异。差异教学论认为学生的个性差异包括个体间的差异和个体内的差异,反映在学生的性格、兴趣、能力和认识风格等方面。因此,在差异教学论中,强调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认知结构、学习的兴趣、态度、学习的方式等和教学的相互作用,强调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式以适应不同学生需要。差异教学强调教学促进学生发展,但并非要求每个学生各个方面平均发展,也并非要求学生齐头并进,而是在各自基础上最大可能的发展。差异教学还强调教学要照顾学生的差异,充分发展每个学生的潜能,而且十分重视集体作用,强调学生集体是由需要和兴趣各不相同、思想道德、能力各不相同的学生组成的统一体,强调同学间合作帮助,促进人的社会化。在班级集体教学中实施差异教学是指
既要看到学生共性的一面,也要看到学生的差异,立足有差异的群体,提高所有学生的素质,培养既全面发展又具个性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多样化的人才。4.3基于信息化的初中地理课程学习样式设计
4·3·1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
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是指利用网络技术来辅助和支持协作学习的一种学习模式。网络技术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为学习者提供了信息获取与传输的通道,通过网络支持的协作学习,学习者可通过计算机进行交流和沟通,并通过计算机组成学习小组,在共同协商和互助的气氛中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基于网络学习环境下协作学习的基本过程:(1)提出主题与有待解决的问题;(2)组织协作学习小组;(3)提供与主题相关的资源目录或网址;(4)指导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源;(5)根据问题性质,组织不同类型的协作活动,包括竞争、辩论、提出问题、角色扮演等。
4.3.2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乡土地理教育,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资料的能力。
乡土地理教育作为地理教育的分支之一,既有地理教育的某些共同意义,也有乡土地理教育所特有的重要意义。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可以很好地支持乡土地理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首先,乡土地理教育是一个极其生动、具体的思想教育形式。它通过家乡这个“窗口”让学生对祖国有切身的感受和了解,从而萌发他的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树立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雄心壮志。许多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重视利用乡土地理进行爱国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建设新时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是学生思想教育的核心任务,乡土地理理所当然地承担了这一教育职责。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指导学生查询当地的风俗人情,地理、人文景观,旅游资源等,加深学生对家乡的认识和了解,培养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操。
其次,乡土地理教育能有力地促进理论与实践活动的联系,特别是乡士地理教学内容可以密切联系当地的经济建设实际,增强青少年学生的生产劳动意
识,使教育更好地为本地经济建设服务。现代地理所涉及到有关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合理布局工农业生产,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生态以及有关城市、商业、交通、贸易方面的地理的内容,为乡土地理教学联系家乡生产建设的实际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
同时,乡土地理教学可以彻底改变“封闭式”的传统教育模式,让学生在家乡的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这一大课堂中,锻炼和发展他们的智力和才干,并对他们的兴趣爱好,情感意志、责任态度等方面的非智力因素以及个性的健康发展大有益处。
总之,乡土地理教育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个突破,反映了新时期中教育思想观念的一个重要改变。特别是基于我国目前的国情,大多数的初中毕业生及高中毕业生将在自己家乡从事各行各业的建设,乡土地理教育对于培养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有用人才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中国地理》“自然环境”这部分内容时,让学生利用多媒体网络,搜集当地有关土地资源方面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分析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家乡的土地资源。
例如在学习家乡的人口的问题时,让学生搜集家乡的人口历史资料,给出人口数量变化图,从而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资料的能力。
4.3.3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地理探究性学习
地理探究性学习是指在地理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地理现象、人文地理现象和学生自然生活环境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在自由、开放和合作的学习环境中,通过多种渠道主动性地、探索性地、实践性地获取地理知识、应用地理知识和解决地理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
以网络为中心,教师与学生就共同关心的某些自然现象、环境问题等开展探究。学生在学校地理教学网站上就自己关心的问题提出探究课题,教师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搜集相关资源,建立相应的链接,为学生提供信息支持。同时,教师应为学生的探究进行必要的引导和指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搜集的信息,对问题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并将探究过程和结论发布到网站。教师应在网站上适时地对学生的探究学习进行适度评价,善于鼓励。要知道地理教学评价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客观评价,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的反馈信息,这对强化学生的地理学习的动机是有利的。这是因为评定所证明的成功的学习会使学生产生愉快的学习体验,而那些评定后认为是不成功的学习体验也同样能使学生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改进学习的方法,提高地理学习的效果。4.4信息技术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整合与应用 4·4.1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地理知识,使认知难度由难变易,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信息技术运用到地理教学中,充分利用了多媒体,将图文、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媒体与计算机相结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一定时间、空间上使学生的各种感官得到刺激,最大限度地吸收信息(知识)。著名心理学家特瑞赤拉通过大量实验证明,人类获取信息的途径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6%来自嗅觉、触觉和味觉。由此可见通过各种感官的刺激获得的信息量比单一听老师讲课大得多。获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掌握大量的知识。他还证明了: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听到内容的20%,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0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提高。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地理教学,由于图文声像并茂,课堂容量大,有充足的时间留给学生讨论、动手操作等,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取,而且有利于知识的保持,提高学习效率,为培养创新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此外,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将地理教材中的静态事物和图形变换成动态的运动过程,将抽象的事物和概念直观地呈现出来,将时空跨度大的地理运动进程形象地模拟,从而降低理解、认知的难度,提高学生学习地理课程的兴趣和效率。
4.4.1.1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地理事物化静为动
在我们的中学地理教材中,涉及到许多运动过程时只有静态图形或文字描述,在教学过程中费了很多时间,学生却难以理解。如将静态的地理事物、图形变成动态的运动过程,这样既便于学生直观形象地感知地理事物,又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例如初中地理中《全球构造理论》一节关于大陆漂移、板块俯冲等示意图是以静态图出现的,若用多媒体交互技术将这些静态图变成动态图,使学生学得轻松,留下深刻的印象,避免了靠死记硬背学地理的弊病。
例如《大气降水》一节,对流雨、锋面雨、地形雨、台风雨这四种降水类型形成示意图,若用教学课件把它们设计成动态的示意图,能够使学生对这四种类型的降水形成过程,一目了然,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了学习内容。
4·4·1·2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地理事物的抽象与形象互变
地理学科中有许多抽象、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地理概念、事物、现象和规律,超出了学生的生活感知范围,往往形成学习上的障碍和教学上的难点。如《大气降水》一节中由云滴变成雨滴的降水形成过程、《板块运动》中海岭的形成和运动等,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会出现教师讲不清,学生难理解的现象,若用三维模拟动画,实现地理事物的抽象与形象互变,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观察,则可大大降低教学难度,缩短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在《澳大利亚》一课教学中,为了向学生讲明自流井的成因,可以用计算机打出自流井的成因图像,形象地展现出澳大利亚自流盆地中地下水的来源、贮藏、承压及人工打井,水就会自动流出的过程,加快了学生对自流井成因这一抽象原理的理解。
例如《地球的运动》一节中,“太阳光线照射图”的判读是难点内容,为了加深理解,可以用计算机模拟赤道投影图、极地投影图的绘制过程,把抽象的地理知识转化为具体的视觉图像,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有些地理知识较抽象,用传统教学方法其教学效果不很理想。例如“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季风的形成”这部分知识要点,可利用多媒体教学,首先出现世界政区图,随着教学进度在图上相应纬度出现理想状态的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接着引导学生分析冬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海陆气压差异,理想状态下的气压带被分裂成块状,并在适当的位置依次出现北半球夏季气压中心(即亚洲低压、北美大陆低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模拟运动着的气流由高压吹向低压的夏季风(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来自大平洋的东南季风),随着教学进度,在另一张相同的世界政区图上,依次出现理想状态的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北半球冬季气压中心(西伯利亚高压、北美大陆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以及运动着的冬季风风向(亚洲的东北季风、西北季风)。这样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把地理知识化抽象为具体,便于教师对知识的讲解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4.4.1.3跨越时间实现地理事物、古今、快慢的互变
使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多层次、多角度、多渠道刺激学生的感官。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利用多媒体可以模拟过去的情景和将来的发展趋势,为学生探索、总结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内部发展及其演变规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例如在《全球构造理论》教学中,大陆漂移过程经历了几亿年的时间,通过动画模拟,可以在数秒钟内完成大陆漂移的全过程,让学生领略到由合到分的概貌。又如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地质过程,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反映印度洋板块撞击亚欧板块抬升形成喜马拉雅山脉的运动过程,把抽象的历史地理现象调整到可见的视野中,便于教师讲解和学生的理解。
例如我们讲到《地壳运动》时,地球上褶皱、断层的形成,沧海桑田的变化以及海陆变迁等,它们的地质形成需要很长的地质时期,而通过计算机模拟,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印象深刻。
4.4.1.4跨越空间,实现地理事物远与近、虚与实的互变
用多媒体三维动画、视频画面、景观图展示现实存在而又受条件限制不能亲临实地的地理景观,能使学生形成清晰的表象,成为学生感性认识的来源。特别是在区域地理中涉及大量的具有地域特征的地理事物或要素,如地质地貌、气候、水文、植被、风土、人情、工业布局等,学生无法实地考察或感知,运用多媒体教学,则可跨越地域范围,展现实地景观,加强直观认识,提高观察
想象、判断推理、分析综合、概括总结、质疑释难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例如《大气降水》中讲到迎风坡地形雨时,宜联系实际举一些世界雨极大多位于迎风坡的例子,此时可局部放大闪烁显示印度的乞拉朋齐、台湾火烧寮等地在世界地形图中的位置和降水量数值,让学生判断地形及盛行风向,学生回答以后,用箭头动态模拟演示风向,这样把遥远的地方拉到学生眼前,地形雨多发生在迎风坡,这一知识学生就不会感到难理解,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再如,经纬线、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等是人们为了研究工作的需要而虚设的,或根据测量绘制的曲线,实际并不存在,通过计算机绘制其过程,展示实物图像,化虚为实,便于学生深入理解其含义和特征。
4.4.2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的积极作用。4.4.2.1地理情境教学模式简介
情境教学,又称暗示教学,是保加利亚心理医生G.洛扎诺夫创立的。开始主要用于外语教学,后来也扩展到其他学科。在地理教学中,由于地理知识的性质及教学特点,尤其对地名、地理数据等事实材料的学习,采用暗示教学效果明显。
这种模式的教学过程主要是从教学需要出发,精心创设地理教学情景(场景或氛围),系统运用启发、联想的方式,通过播放背景音乐、想像、游戏、交谈、角色扮演等多种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潜能,使他们在宽松愉快、富有情趣的气氛中进行学习,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而正确地掌握教学内容,从而使他们的身心获得和谐地发展。其基本程序如下:(1)播放音乐及与课题相关的背景音响(如节拍、声调、响声等),亦可做些伸展运动等身体活动,并告之学习内容。
(2)伴随音乐旋律,教师通过图画、图示、照片、幻灯片、录像片和语言描述等方式展现学习内容,应具有强烈的逼真感。
(3)让学生置身于特设的氛围中,由教师启发,展开联想,唤起回忆,指导学生边听边看边想边做。(4)通过学生对话交谈、角色扮演、游戏活动等形式,深入浅出地深化 学习。
以上程序不一定局限于一节课内完成,多安排在一个学习单元或学习阶段之中。这种模式依据心理学上大脑开发的整体性原理,强调理智活动和情感活动的统一,注意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重,促使大脑两半球交替兴奋,有意认知和无意认知相互作用,使学习成为满足求知欲的愉快过程,在保证提高学习速度的情况下保证应用学生的身心健康作为其教学目标。
这种模式的突出特点是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情境学习中可观察、感受、思维、表达、行动;可培养兴趣、激发想像、诱发形象思维,从而使学生学得愉快、灵活、有效,加快教学进程,提高教学效率。
4.4.2,2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地理情境教学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在于构建内部心理表征,这一点与认知主义者的观点相近。但建构主义者所说的内部心理表征与认知主义者所说的认知结构又有所不同。建构主义的心理学家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我们对它的理解则会因人而异。我们头脑中贮存的知识并不是对客观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带有很强的主观性,是由我们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的一种解释或假设。由于个人的经验是多种多样的或有差异的,因而对客观世界的解释或建构也是多样化的,我们对于外部世界的表征,不仅包括认知主义者所强凋的结构性的知识,也包括大量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发生的,知识也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下才会有意义。枯燥、抽象的信息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只有从真实情境出发,通过分析解决真实问题才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与建构。另外,真实任务的完成情况如何也是评价学生学习结果的有效标准。
建构主义还认为,在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建构的认识因人而异,有的较全面,有的较片面,有的非常正确,有的则完全错误。这就要求学生就某一问题与他人交流看法,通过交流,个体可以知道自己与他人的认识是否一致或兼容,可以看到他人如何处理同类问题。由此可知,只有合作学习才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建构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威特罗克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提出了学生构建心理结构的生成学习过程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利用原有知识经验与从环境中接受的感觉信息相互作用,主动建构信息意义的生成过程。威特罗克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是学习的主动参与者。他 提出:“生成学习的本质是认为大脑不是被动地学习和记录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它对信息的解释,并从中做出推论。”当学生面对众多的学习信息时,学生不可能接受每一个新的信息,因此,他总是要忽略部分信息,从而有选择地注意其他信息。人脑中储存的记忆和信息加工策略与学生从环境中接受到的感觉信 息相互作用,从而积极地选择、注意、知觉、组织、编码、储存和激活信息,由此主动地建构出信息的意义。他更加注重理解在学习中的作用,认为生成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达到意义的理解。还强调了对生成学习过程的意识和监控,也就是元认知的作用。
学习的建构过程中,生成是学习中的基本认知过程,它是对学习材料中各部分关系以及学习内容与知识、经验关系的积极建构。生成可能是一种同化学习即图式适应,也可能是一种顺应学习,即导致新图式的重新建构。生成包含同化与顺应两个方面,也就是说,学习中的建构一方面是对新信息意义的建构,同时也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建构主义者对后一种建构更加重视。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多媒体计算机和基于工nternet的网络通信技术所表现出的多种特性特别适合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所以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教学应用的飞速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正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并在世界范围内日益扩大其影响。4·4·2·3地理情境教学模式应用
地理情境教学模式的运用关键是要创设教学情境,这就需要教师事先深刻理解教材和了解学生实情,运用多种手段(如实物、图像、画片、音乐、语言),通过各种途径(如表演、扮演、排演、参观、游戏、旅游等)创设教学情境,尽可能为学生提供鲜明、准确、丰富的感性材料,尽可能让学生动眼、动耳、动口、动脑、动手,促使学生进入最佳的求知境地,开发学生的潜能。
1、运用信息技术,巧设导言,激发动机和兴趣,导入讲课
我们知道,智力因素是学生学习成绩好坏的主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而造成部分学生地理成绩较差的原因,往往还是非智力因素起着关键作用。地理是一门有较多抽象思维的学科(如地球在宇宙中,天气与气候,陆地环境等),学生要学好地理不能仅仅依靠一定的智力水平,还要有强烈的情感、浓厚的兴趣,坚强的意志等,方能促进地理的学习,所以在地理教学及学习过程中,随着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智力开发问题的深入研究,兴趣、情感、动机、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
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直接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制约学习效果。激发学习动机是地理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地理学科是中学的一门基础课程,在其发展过程中,地理学家、天文学家们为理想、为真理而奋斗献身的事迹屡见不鲜。若在教学中适当介绍这些科学家们的生平轶事,提出一些地理界己经解决或悬而未决的难点问题及热点问题,并适当介绍地理知识在现代化建设当中的重大指导作用,这样无疑会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教学打下良好的动力基础。兴趣是具有浓厚情绪的志趣活动,它使人集中精力去获得认识,并创造性地完成研究活动。地理教学内容涉及多学科知识,时空界限广阔,地理 概念乏味,地理成因深奥,加之地理课向来被一些学生视为“副课”,所以很多学生在学习地理时积极性不高,甚至有厌学情绪,给地理教学带来难度。这就要求教师经常性地从教学中提炼出生动的教学素材,改善教法,保持学生良好的兴趣爱好,发挥兴趣在学习活动中的强大的动力作用。情感是学生行为的动 因,它直接转化为学习动机,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引导,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与调节能力。教学中如果学生在情感上受到教师感染,那将会转化为一种推动地理学习的强大动力,否则将会使学生失去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如此形成恶性循环,那将无法保证教学质量,学生也不会在地理学科上有什么建树。意志总与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困难相互关联,从地理教学较差的学生情况分析可以看出,他们往往是意志薄弱、畏难、怕苦、贪玩。这是他们不能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困难、干扰而造成的。这样说明了培养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的重要性。
地理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具有推动、激励、调节、感染地理学习活动,促使其顺利发展的作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是由动机激起和推动的,它直接关系到地理学习活动的水平、进程和效果,成为影响地理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来说,学习动机愈明显,愈强烈,对其社会意义的理解愈深刻,那么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就愈高,对学习就能专心致志,刻苦钻研,顽强地克服困难,因而也易于在学习上取得成功。反之,如果学习动机不纯或不明确,学习马马虎虎,缺乏积极性和自觉性,抱着“混”的态度,这样将直接影响地理学习成绩的提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永远超过责任感”,“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这充分说明了兴趣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强大动因。学生对学习如果没有兴趣,那就会视学习为一种苦役,也就不可能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肯定会导致学习效果低下,成绩下降。因此学习地理,兴趣是非常需要的。人是有感情的,人的思维不单是智力活动,而总是伴随着情感因素同步进行的。人的思维能力或受情感的激励获得正常甚至超常发挥,或受情感因素干扰产生失常甚至失误,即人的某些智能因素与情感因素息息相关,不可分割。学习情感对学生的地理学习来说,有直接的影响,起着动力的作用。兴趣、动机、情感等皆使地理学习活动充满感情色彩,成为一种精神享受。
总之,地理教学过程中,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学习和智力发展有着深远意义,其各个组成部分相互渗透,发挥着综合效应。要想提高教学水平,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创造型地理人才,那么,在地理教学及学习中就必须对非智力因素加以高度重视。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可以充分调动非智力因素在地理学习中的积极作用。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情境是指任何影响学习者学习过程的因素或条件。学生只有对该课程产生了兴趣,才能有探求知识的欲望。这种兴趣的激起,主要靠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来完成。教师必须从上课一开始,就创设最优化的教学情境。根据地理学科特有的旖旎的自然风光、奇妙的自然现象、独特的民族风情、多姿多彩的人文景观、层出不穷的地理事件,紧密联系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集声、光、色、动画图像为一体的特点,使学生获得多重感官的刺激,最大程度的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步入思维状态,紧紧扣住学习的心弦,把学生带入所创设的教学情境。造成“欲知道理何在,须看课文的分解”状态,激发学生对学习新知的好奇心和积极探究的心理,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尽快融入愉快轻松的教学情景中去。
好的引言如同演员“亮相”一样,能一下子镇住“台脚”,抓住观众,激发浓厚的兴趣使之进入最佳求知状态。上课开始,教师就应稳定学生的兴趣,组织巧妙的语言把学生带入“地理情境”,形成课堂的第一个高潮,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效果。如我们在讲授《水循环》导入新课时,可引用前苏联学者苏斯洛夫的一段精彩描述:“当我们在喝一杯水时,就有充分理由去想象:这杯水中的水质点,曾有一个时候在阿尔卑斯山峰的朝霞里放着光彩,后来又奔入山中的小溪。最后,它又颠簸在黑海的波浪上,闪耀在莫斯科上空的彩虹里。它或者被带到冰雪覆盖的北冰洋上,或者被带到西伯利亚,被那里的松树根贪婪地吸进树身„„”。如此导入新课,学生听完后或许会受到感染,从而产生了愉悦欢乐之情。
例如在讲(澳大利亚)之前,利用多媒体先播放伴随着音乐的澳大利亚特色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尽快融入教学所创造的情境中去。
在地理教学内容中,有许多学生本来就感兴趣的知识点,如有趣的地理现象和地理故事、新颖的地理资料和生动描述地理实况的文字等,这些内容可以为课堂气氛增光添彩,也往往形成学生的“动情点”,引起强烈效果。如在进行
“月相”教学时,可将分别描写月初蛾眉月、上弦月、下弦月、月末蛾眉月的古诗:“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寻章摘句老雕虫,皓月当帘挂手弓,不见年年辽水上,文章何处哭秋风”,事前制成课件或录音,适时播放或朗读,可使学生的情绪立即高涨。又如学到“天气与气候”的概念时,可选用诗句“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等诗句让学生进行分析、对比、判断。如此情景交融,学生学习时就不会觉得是一种负担,而会感觉到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学习效果当然也是最理想的。
2、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地理课堂教学的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当人们对获得知识本身产生兴趣时,才能引发其认知需要。认知需要是学习中最重要、最稳定的动机,是促进人们进一步探究的内驱力,因此,要想上好每一节课,必须创设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境,使学生产生一种需要学习地理知识的欲望,引发学习动机。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具有信息呈现的生动形象性和直观趣味性等特点,适应了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满足,给学生营造了生动直观,内容丰富的教学氛围,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民主、平等、朋友式的师生关系。通过多媒体展示的图文声像适时暗示学生对学习的问题有“跳一跳,能够得着”的感觉,使学生有一种成功感,从而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唤起学生亢奋愉悦的心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觉得“乐在其中”,积极、主动、愉快地学习。
例如讲《南极洲》这一节内容时,首先显示配有背景音乐的南极洲景观图,学生一边欣赏优美的音乐,一边看着蠢笨可爱的企鹅、巨大的冰山和冰障,学生有一种亲临南极洲的感觉,兴趣盎然,气氛活跃,在一种宽松愉快的情境中进入学习状态,然后让学生根据画面所提供的信息归纳南极洲的特征,这样学生就会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
例如讲《巴西》这一节,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导入新课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如果先放一段巴西群众跳桑巴舞的片段,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那悠扬的音乐,悦耳的歌声,美丽的画面,同时配合播放巴西政区图,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的制作,巴西的面积、人口、物产、矿产等依次动态出现,这样导入听课,可以把学生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整个授课过程即轻松又愉快。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是很难收到这种教学效果。
使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能集图形、文本、声音、动画于一体,多层次地刺激学生的感官,而中学生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多媒体优势,为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和谐的教学情景、浓厚的教学氛围创造了条件。
过去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通过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外,还要借助地图、挂图和其它教具教学,但这些在课堂上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且挂图内容繁多,重点不突出,其内容又是静态的、无声的,给学生的印象依然是孤立的、缺乏联系的,要想在课堂最后10分钟内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完成感知、理解、巩固等过程是比较困难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最佳手段。
例如讲《黄河》这一节中的“地土河”,运用信息技术制作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地上河形成图”,生动的画面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同时展示问题:黄河下游水文特点是什么?地上河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会形成地上河?地上河有何危害?我们应采取什么措施治理?让学生设计最佳治理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方案?学生带着这些问题积极探索,从而在课堂上创设了一种优化探索问题的情境。
在以往教学中,教具主要是挂图并结合课本插图,由于不能看到地理事物的运动变化,学生便难于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在课堂上较为被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动态模拟,使静止图成为动态图,学生从中观察到整个变化过程,学生边观察,边操作,课堂气氛相当活跃。教与学成为有机的整体,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例如初中地理《大气降水》一节教学内容,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课前先播放一段电视节目天气预报中常有的云系运动图和台风雨、梅雨等各种降水情境的视频,从而营造一种教学情境,教师只需简单过渡,就自然地引到这节课上来。在讲课过程中,在讲完降水形成的原理后,穿插一些利用这一原理进行人工降雨例子,如播放一段1993年东亚运动会开幕式前上海城市以西高空进行人工降雨场景视频,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给学生创造了一种学以致用的情境。
例如在讲《台湾省》这一节中讲到火烧寮成为我国“雨极”分析其成因时候,先用动态箭头显示该地冬季风不断地从东北海洋吹来,夏季风不断地从东南海洋吹来,加上有一股强大的暖流经过,这样,让学生推断出这里空气的水汽含量多,然后再显示该地区的地形图、地形雨形成模式图,这样学生很容易理解为什么火烧寮成为我国的“雨极”。在讲到台湾水力资源时,先显示出台湾岛地形图,地势图,让学生根据地形推断出河流的流向,然后再用闪烁的形式闪烁岛内大小河流的分布,这样,学生很容易得出河短、水急的特征。通过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既丰富了课堂教学活动,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3、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活动情境,诱发情感
新课程改革非常关注学生的情感,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使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跨越时空,可直观、形象、全方位地展现地理事物的全貌及发生、发展过程,直观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的联系,刺激学生眼、手、耳、口、脑等多种感官,并使学生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上,创造探究问题的情境,促使学生积极地去探索新知识,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吸引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轨道,避免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死记硬背。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营造了深厚的教学情感环境。
情感是情绪的高级发展,是人在认识世界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不同的反应和态度,在人所从事的一切事业中,直接和间接地产生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激励活动的动力,因此,在地理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中,必须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使之成为学习地理的重要动力。俗话说触景生情,也就是说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场合下产生、发展的,教师运用多媒体设计、营造相应的环境和氛围,便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
如在讲《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危害》时,可先放“环境污染”等录像,把人类由于受污染所产生的呼吸道疾病,老人和小孩因二氧化碳而中毒的症状,还有水污染后得的地方病(大脖子、骨胳僵化)等,都形象地展示在学生眼前,他们看得那样专注,心灵受到强烈震撼,他们感受到了环境污染的严重性,环保情感也油然而生。
例如在讲授《世界环境》问题时,用多媒体课件展示1989年世界环境主题宣传画—“地球出汗了”让学生讨论这幅漫画有哪些寓意,学生通过讨论发现漫画反映的环境问题,从而使学生产生了保护环境、保护“人类之家”的情感。
例如在讲《地壳运动》时,运用多媒体放一段褶皱、断层、沧海桑田、海陆变迁的景象,这些地理现象的形成一目了然,印象深刻;对于“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这种地形现象,则可以通过实例展示和分析其成因来增强直观性;同时把需要板书的内容文字,设计成不同颜色和不同大小的字体,并配上不同音乐,有声有色地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创设了一种良好的教学情景,从而激发了学习的热情,产生了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情感。
4.5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要避免由“教师为中心”转向“计算机为中心”、由人灌变为机灌或者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的研究人机共灌,否则学生会缺乏思考的独立性,易患“媒体综合依赖症”,创新思维能力更是得不到发展,多媒体地理课堂应该是启发式、研讨式、开放式的。
2、现代信息在教学中只是起辅助的作用,它不能代替教师生动的、具有感情色彩的、带有启发性的语言和姿态。不管计算机有多么强的交互性,“人机对话”决不能完全取代“人际对话”,因为人际交往能力是现代社会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
3、各种教学媒体都具有各自的不足,计算机多媒体也有自己的不足,比如有限的显示屏和容易迷航等。一方面教师要多学习一些计算机知识,另一方面还要充分发挥其它媒体的优势作少目。
4、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要应用计算机多媒体,另外,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应该选择不同的课件,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根据学校的实际设备和学生的现有水平,机械运用的结果必将事与愿违。
5、在加大地理信息“量”的同时,也要提高“质”,控制不好,学生就会被地理信息淹没,无所适从,影明学生的思维。
6、不能太过于直观、形象化,易影响学生想象力的发挥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这样创新思维能力就难以培养。
结束语
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然而,随着课程整合实践的深入,必将提高师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必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必将大大提高教学效率,进而大大推动地理教学改革的进程。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必将成为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21世纪学 校教育教学的主导方法。
参考文献
1.杜作润,《课程整合的现实性解说》,《现代大学教育》,2001年第1期。2.李子运等,《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中国远程教育》,2001年第5期。
3.李克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方法》,《改善学习—200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选编》,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
4.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第8期、第9期。5.章剑卫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中国电化教育》,2001年第8期。6.米竞等,《必然抉择: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中国电化教育》,2001年第9期。
7.刘向永,《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问题思考》,《教育技术通讯》,2001年第12期。8.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年第1, 2期。
9、马宁、余胜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年第1,2期。
10.钟启泉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孙杰远主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12.《普通初中如何实施研究性学习—教育部基教司有关负责人答本报记者问》《中国教育报))2001年6月1日。13.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11月第一版。14.洪欣,《着眼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关于初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构想》,《上海教育情报》2000年第2-3期。15.尹后庆,《上海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认识》,《上海教育情报》2000年第2-3期。16.安桂清,((’’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实践反思》,《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第1期。17.吴刚,《网络时代的课程理念和课程改革》,《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第1期。18.卢乃桂,《信息社会的人才要求》,《教育研究》,2000年第11期。19.吴刚平,《国外课程开发机制的基本类型和改革经验》,《教育研究》,2000年第10期。20.郭元祥,《论课堂生活的重建》,《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年5月。21.毛新勇,《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外国教育资料》,1999年第1期。22.高文,《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外国教育资料》,1998年第1期。23.杨开诚、李文光著,《教育设计理论的新框架》,《中国电化教育》2001年第6期。24.祝智庭著,《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的新高地》,《中国电化教育》2001年第2期。25.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6年8月。
26.蒋鸣和:《整合课程与信息技术“两张皮”《上海教育》2004.2 27.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28.何克抗、郑永柏,教学系统设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29.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30.李伟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探索,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31.郭绍青,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年7月。32.刘德亮,黎家厚博士谈教育信息化,中国电化教育,2002(1)a 33.余胜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策略,人民教育,2002(2)0 34.洪明,欧美国家信息化教育的现状与趋势,比较教育研究,2002(7)0 35.杨开诚,李文光,教学设计理论的新框架,中国电化教育,2001(6)a 36.王丽珍,信息技术课程活动教学模式的评价,远程教育,2002(12)0 37.余胜泉,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上海教育出
版社,2005年1月。
致谢 本论文的选题、构思、写作与定稿都离不开我尊敬的导师王智军副教授的悉心指导,在此我要对王老师表示深深的谢意!在完成论文之际,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感谢三年来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的领导和老师们,是他们的谆谆教诲、热情关怀和精心培育,使我得以顺利地完成教育硕士学业。特别感谢班主任丛艳华老师的无私帮助;感谢我们班的同学给我的帮助与合作;我还要感谢我的家人,感谢他们给我的鼓励与支持同时,对本文所引用参考文献的作者、译者表示深深的谢意。正是他们的研究成果,为我的论文提供了研究基础和学术保证。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文中难免出现疏漏和不足,恳请各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最后,衷心感谢各位专家、教授在百忙中审阅我的论文!
第二篇: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的整合
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的整合宾川县城镇中学
谭金果
摘要:在信息技术普及的今天,怎样实现信息技术与传统地理教学的有机整合,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
学方式,是新一代地理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新课程标准理念为指导,阐述了中学地理教学引进信息技术的必要性,针对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整合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研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整合;地理学习
一、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的必要性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教育部颁布的《地理课程标准》提出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
”、“建立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等基本理念。《标准》要求地理教育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励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技术,是实现教学优化、达到《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的有效的手段。
二、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的特点
把计算机网络和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运用于地理教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有利于学生认知发展过程,教育目标电化教学的过程主要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选用合适的电教媒体(如电影、电视、录像、多媒体课件、计算机网络、投影等),指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地理教学利用直观教具(如录像、投影等可以把学生所学知识具体形象、生动活泼、新颖而有趣地表现出来,为学生感知、理解、记忆创造条件。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又适应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诱发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
2、教学的直观性有利于充分发挥地理教学中的地图作用,达到图文相统一的效果。地理教学一刻也离不开地图,地图是地理学科特有的形象材料,是地理学科的骨架,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地理现象、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和地理智慧。地理过程是复杂的也是抽象的,许多地理过程比较难以理解。计算机可以对那些难以理解的地理过程和地理现象的形成过程进行模拟,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如:通过计算机演示地球的运动,学生就可以轻松掌握有关地球的运动和四季形成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强化学生对宇宙和大自然的好奇感,从而激发求知欲。
3、有利于培养智能型、开拓型人才。教学的过程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是培养人才的过程。初中地理教学如何来完成这一使命,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中学生的学习心态:一是求知欲望大,凡事喜欢溯本求源;二是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但我认为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提高注意力,增强求知欲,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有了兴趣才会去思考、去探索、去想象、去创造、去开拓。
4、有利于地理教学中德育功能的落实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也是工作的重点。要使德育教育融人地理知识的教学中,采用电化教学手段有独到之处。学生通过实际材料的对比,自然产生了热爱祖国、热爱党的强烈感情。特别是讲到我国治理江河、兴修水利、防风固沙、植树造林、抗震减灾、齐心协力、造福于民的事迹时,选用一组动人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更能产生一种震撼,使学生强烈地感受到我们祖国的伟大,山河的壮丽,中华民族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民族,我们应该感到自豪。同样在谈到我国人口、资源、粮食、环境等问题时,也应该选用一组合适的画面,指导学生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去思考,去分析,使学生明确我国在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存在问题、有困难是难免的,但我们有能力、有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三、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的应对办法
为了使信息技术更好地与地理教学“整合”,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正确定位教师的主导地位。信息技术在展示地理事物、演变地理规律上具有独特的优越性,使传统的教师角色定位和教学模式受到了冲击,以至于许多人误认为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要排斥教师的主导地位。其实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仍担任主导作用,而信息技术是为收到一定的教学效果而使用的一种手段。一切教学手段,包括现代教育技术,都是为了教学服务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和课件制作中都要充分考虑这一点。同时,课程整合对教师掌握信息技术操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即应具备在现代信息技术下设计教学的技能。为此,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信息技术的学习培训,提高电脑操作技能,才能更好地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才能当好主导的角色,否则,一切都是纸上谈兵。
2、充分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在传统的教学当中,对开阔的地理环境显得狭窄的教学场所;对丰富的地理知识显得贫乏的教师语言;对多样的地理层面显得单一的教学手段;对深邃的地理内涵显得肤浅的教学思想等等,都会严重阻碍学生的视野和思维,使学生对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智慧圈等生活中既熟悉又陌生,既了解又了解不深的概念产生模糊,混乱甚至错误的认识。在这样的状况之下,难于揭示由此而产生的各种自然、人文现象,更谈不上把它们有机结合,谈不上对它们的地域性规律进行总结。但在网络教育教学中,在老师的引导之下,学生似乎幻化成一只只精灵,时而置身于赤道的骄阳下和黑人共舞;时而潜入深海与鱼虾邀游;时而登上雪山;时而钻入森林;时而步入沙漠探险;时而在湖泊畅游;时而随改革的浪潮开发中国大西北……眼前是纷繁多姿的自然、人文景色,耳闻是天籁和文明合奏的和谐之音。在这过程中,通过网络,师生不断设疑、不断反馈、不断交流、不断更新,知识在建构、思想在碰撞、智慧在升华,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地理教学效率,完成地理教学任务。更为重要的是,学生通过网络,学会了搜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材料,学会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地理学习方法、地理技能、地理思维,能更快速、更高效、更愉快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自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3、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地理学习的“主动体”,而非“受动体
”。在国际教育中流行着这样三句非常形象的话:“你听来的会很快忘掉,你看见的就能记住,你做了的就能学会”。只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学习、研究、探讨,而不是被动的接受,才是最有效的地理学习活动。
因此,教师在设计学科“整合”时,要把重点放到如何引导学生“学”的方面来。也就是说,整个课件中的教学思路、设计、环节,都是围绕着学生是如何来“学”这节课而进行的。一切都要符合学生学习特征。如:我在进行七年级地理上《世界的海陆分布》的教学中,课前利用
Flash制作了“大洲大洋拼图课件”,主要用来考察和训练学生对大洲大洋空间分布以及相互位置关系的认识。在课件中,首先设立了几条重要的经线和纬线,制作了各大洲的图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大洲大洋位置的了解,将大洲拖动到相应的位置,然后再把大洲和大洋的名字拖动到相应的位置。通过这个课件的使用,使学生更熟练的掌握了大洲和大洋的空间分布,为以后世界地理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说,就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坚持“一切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充分注意学生的地理学习方法,才是科学有效的“整合”。
以上是我对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的几点想法。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课程整合实验的不断深入进行,必将提高教师使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从而积极主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力使用先进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来整合地理教学,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提高地理教学质量,进而推动基础教育改革的进程。
第三篇: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的探索
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整合的探索
莆田第四中学
林碧
[内容提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 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它给传统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如何处理信息技术与创设情境、地理教学重难点、教学模式的整合及促进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成了整合中的难点问题。
[关键词]
信息技术;地理教学;整合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21 世纪之初席卷全球,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法。由此引发出教育界的一大热点问题: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课程整合。在新课程背景下,发挥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真正达到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目的,是一个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课题。
一、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的内涵
教学中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的含义,可通俗地理解为把现代信息技术中的各种技术手段较完美、较理想地融合到地理课程之中——就像在教学中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把计算机作为自己真正的教学工具。但整合不等于混合、不等于替代,整合强调计算机要服务于课程,应用于教育;强调应当设法找出计算机在哪些地方能增强学习效果; 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索、自主研究等学习能力的培养。如在探究学习中展示问题情景,提供探究问题解答和评价工具;在协作学习中提供检索信息、交流和发布信息的工具,等等。
二、信息技术与创设情境的整合
信息技术集音、像、动画于一体,生动形象的吸引学生注意力,创设教学情境,具有传统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例如在处理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这一探究问题时,播放两段视频,一开始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然后启发学生说出一些其中的原因,再利用“Google Earth”把三江平原的一些自然特征非常直观的呈现给学生,最终得出开发及停止开发的原因。这样 1 得出结论,学生理解深刻,记忆牢固;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学习饶有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实践和创新能力。
三、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重难点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的关键是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特别是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重难点的整合。重点和难点体现的地理对象有的具有复杂性、抽象性、广阔性、漫长性和认识上的间接性,我们不可能全部亲身经历或一一直接进行观察。而信息技术的运用,能使地理教学形象、直观、效果好,它可将抽象的重点和难点形象化、具体化,易于学生掌握。例如,学习《地球的运动》一课时,为学生创设这样一种情境:伴随着动听的音乐,一颗蓝色的星球由远及近向我们“走”来,一下就吸引了学生的目光。随着一幅幅动画的展开,地轴倾斜的方向和角度、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使长短的变化,这些教学中的难点内容,无需教师费口舌,就都非常清楚地呈现在学生眼前。诸如地震火山的发生、褶皱断层的形成、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等等教学难点。利用多媒体技术能有效地突破。既增加了生动感,又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从而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信息技术对教学模式的整合
现代信息化教育的教学模式的整合可描述为: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有效地自主学习。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习者在教师创设的情境、协作、会话与练习等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并用其所学解决实际问题。在这种模式中,媒体不仅用来帮助教师进行众体教学(如呈现教学信息),而且用来帮助学生查询资料、搜索信息、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意义建构、解决实际问题的认知工具。教师和学生是互动关系,教师给予学生引导和帮助,同样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吸收到许多新的信息,正所谓教学相长。这里简单谈谈两种主要的中学地理教学模式:
1.群体―多媒体讲授型
群体―多媒体讲授型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继承和发展。教学 2 形式仍是在同一时间对整个班级群体进行同样内容的教学,不过教学手段多了计算机多媒体。教师不但可以用粉笔、黑板等向全班学生传授教学信息,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来传递。(见图1)
学生学习仍然以教师授课为主,授课时还是以教师自己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如在讲解“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理时,使用Flash 动画演示水平状态地层由于地壳运动弯曲变形,让学生清晰地看到由于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被侵蚀成谷地和向斜槽部受到挤压,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的慢镜头。一步步的演示,配合讲解,就把“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这一地理概念的形成过程及原因,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2.网络自主学习型(1)自主―监控
自主―监控型的基本特点是在网络教室里,学生根据需要自行使用教师提供的地理教学资源,选择学习预备知识、基础地理知识或拓宽知识,而教师则从主机上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监视监听学生单机上的电脑屏幕画面及声音,也可以对指定组或全班学生的微机进行轮流监视监听,发现问题,及时辅导。(见图2)
(2)交互―讨论
交互―讨论型模式的基本特点是师生利用网络上的交流工具,如论坛、BBS、E-mail或QQ等,实现在线讨论或离线讨论。这种教学一 3 般由教师组织引导,提出问题。如引人注目的地球温室效应的利弊、沙尘暴的利弊、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环境人口等问题,学生就这些问题讨论,并针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评论。它打破了先举手后发言的传统,借助于网络这个平台,学生可以克服心理障碍,畅所欲言。(见图3)
(3)练习—评价
教师通过网络手段进行知识传授后,教师想知道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学生对自己学习情况的了解,教师在课堂上有必要再利用网络的手段设置相应的自测与课堂练习题。而学生在电脑上做完相应的题目后提交,教师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并总结。(见图4)
其中,教师设计课堂练习或问题时应注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引导。如 “热力环流”中的问题设计:①太阳光照射大地,各地获得的太阳光热是一样?为什么?②地面的冷热不均对空气的上升或下沉运动有何影响?③A地空气上升,将会使其近地面、高空的气压发生什么变化?④B、C两地空气下沉,将会使其近地面、高空的气压发生什么变化?⑤这样,A、B、C三地的气压还是一样吗?等压面还是水平的吗?⑥同一高度的气压不一样会使空气如何运动?
五、信息技术促进地理学科与其它学科关系的整合
实行“3+x”考试制度后,除了强调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还注重考查学生学科间的综合能力。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还注重:①学科内容的渗透、交叉与综合;②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③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基于以往我们学习知识的特点是范围专一,结构组合是线性的,而网络上知识结构的特点是“树枝状”的、跨学科的。因此,网络技术的学习必然打破单一学科知识的结构,对学科知识进行新的整合,况且,信息技术提供高速大容量的信息汇聚,也为这种跨学科的综合学习提供了可能。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科内容的渗透、交叉与综合;如环境问题的产生可从地理环境、历史因素、国家政策、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进行分析;人口问题要从自然环境、国家政策、历史原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进行分析;长江三峡建设的利弊必须从国民经济、旅游资源、生物资源、流域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所以在高三地理专题复习中,可将与其他学科联系较为密切的专题内容设计成一个主题,如“东北工业区的振兴”,在服务器上提供公共的讨论区,让学生之间从地理、历史、政治原因、国民经济等方面进行讨论,并与教师交流见解,提出问题并获得解答。这样,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学习能力,提高复习效率。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以它特有的强大功能,突破时空限制,将一些抽象、枯燥的地理知识变得直观生动,它不但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增加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中学地理教师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及时了解它在生产、生活、社会、军事、科技等各个领域的应用, 更要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及发展动态,并要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地理信息技术, 不断地提高自 己的地理信息技术素养, 在新课改中更好地运用地理信息技术,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孙杰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何克抗.建构主义 ———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 ].学科教育,1998
[3]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M].北京:电化教育出版社 ,2001.[4]何克抗主编.现代教育技术.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5] 陈澄.信息技术辅助地理教学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 林培英主编.《计算机辅助地理学习》测绘出版社.1995
[7]李谨.纵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何克抗教授专访.《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
[8] 林培英.中学地理信息技术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 2004,(7):58—62.
第四篇:《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整合研究》
《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整合研究》
研 究 方 案
———— 柏林中学课题组
一、问题的提出
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信息时代的到来,促进了学校教育走向网络化、虚拟化和个性化。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教育中信息传播仍旧是以教材为本的“口耳相传”为主要途径,这极大地影响了教育信息的传播质量、效率与规模,而且也严重挫伤了中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况且,现有教育资源的滞后、贫乏,也已跟不上信息时代的需求。为了迎接世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挑战,我们要加快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步伐,促进中小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以适应知识经济和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这是本课题提出的背景依据之一。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好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长期以来,中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脱节的现象比较严重,在教学中,学生很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以致在学生的作文中,很少有真情实感。现代研究表明:人们的大脑获得信息有几种方式,当我们接受信息时,采用的方式越多,学习和记忆就越容易。在现代的教学手段下,让计算机进入教室,成为教师得心应手的教学工具,把传统的“以教为主”变为“以学为主”,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信息时代对学校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是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信息技术引入语文教学之中,无疑是语文教学的一场重大变革,信息技术所蕴涵的超大信息量正符合了“大语文观”的要求。这是本课题提出的背景依据之二。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我生存能力、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最终实现面向时代发展的创新人才的培养。二者整合,能为语文课程提供资源、创设教学环境,使得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因素有机融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和谐互动的整体。具体而言:
1、丰富学科知识,激发探索热情。在语文学科教学中,蕴含着大量的信息技术的因素,通过教师的开发和整合,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增加学生的信息意识,而且能够大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记忆和应用。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可以引发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去探索求知。
2、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氛围。在语文教学中,有大量的形象的教学内容需要展示,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科知识,其中包括大量的图片、影音资料和影视资料。常规的电教手段,只能按线性的方式组织各种媒体信息,学科教师难以控制,且交互性差。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能以超文本和超媒体的非线性方式组织媒体信息,教师容易控制,且交互性好,为多媒体信息的呈现提供极好的展示平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还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课
堂教学情境、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的课堂演示、扣人心弦的跌宕悬念,营造良好的教与学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教与学的实效性。
3、优化学生认知,掌握思维规律。传统教学让学生走成功的捷径,不重视思维训练,以教师向学生的单向灌输代替学生的思维活动。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现代课堂教学,不仅要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展示聪明才智的机会,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利用PowerPoint、flash等软件,能够针对学科实际,制作出一些动态课件,不仅较好地表现了事物内在关系和变化规律,并且能以问题驱动的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发现规律,尝试解决问题的途径。能够有意识地通过多媒体技术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4、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启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真正目的在于授之以“渔”,因此形成学生自我教育的动力机制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科学地设置学生活动的情境.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通过猜一猜、试一试、想一想、做一做、议一议等方法,采用指导自学、独立练习、协作学习、网上学习等各种形式,使课堂教学结构发生质的变化。尤其是网络环境下的整合,可以使课堂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而达到学生随时随地均可学习的目的。
二、研究的依据和假设
研究的依据: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和建构主义的“学与教”理论二者的结合。
奥苏贝尔指出,要想实现有意义学习,可以有两种不同的途径或方式: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前者主要是依靠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并通过“传递-接受”教学方式来实现;后者则主要是依靠学生发挥认知主体作用,并通过“自主发现”学习方式来实现,他据此提出了“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他还认为,情感因素对学习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动机起作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则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要求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
假设: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方面进行整合,将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实现自主式学习、探索性学习、协作式学习,为语文远程教育和终身教育提供有力的保障,具体而言:
1、使阅读教学的资源更加丰富,案例更加有效,过程更加符合人类本身的思维规律,使略读和快读得以经济、高效地实现;
2、为写作教学提供更丰富的素材,凸现更多更迅速的实现渠道和更多更有效的交流方式;
3、借助网络语音软件,可轻易实现“生生”、“师生”之间、学生与校外专家、学习伙伴之间的广泛交流,增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识字与写字能力、综合性学习能力。
三、研究对象和方法
研究对象:在整合模式研究中,课堂教学结构涉及的各个行为主体都是研究的对象。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方式和过程等,其中主要是研究教学过程中教师用什么方式进行主导、学生主体地位如何体现。
研究方法:
1、本课题主要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同时采用观察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等作为辅助。
2、行动研究法注意人员组织结构(研究人员、管理人员与实践教师)的“三结合”和“五个环节”(计划、实施、观察、反思与调整)。
3、观察法:要对研究课上学生的认知、情感、技能等方面进行现场观察,并作好记录。
4、调查法:要在研究前、中期评估阶段和结题阶段对班级进行专项调查。
5、经验总结法:A.每堂研究课有实践个案,并做好小结工作;B.中期评估阶段写出有关专题文章;C.结题阶段写好研究报告。
四、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探索实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语文阅读学习方法的指导,构建提高学生自主收集、处理信息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及信息技术能力;
2、通过本课题的探索实践,摸索出把信息技术的教学目的与初中语文口语交际、识字与写字的教学目的统一于同一教学过程中的途径和方法;
3、通过本课题的探索实践,总结出应用信息技术优化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理论、技术、方法和手段;
4、通过本课题的探索实践,掌握以培养学生自我生存能力为基本目的的综合性学习形态。自我生存能力是指人们在自己的生活、工作、学习过程中,能自主地确定课题、自主学习、自主思考、主体判断、相互交流、自主地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研究,培养学生利用语言、文字表现自己的思想和要求,通过对相关资料、信息的收集和处理,以一定的信息表现形式,有效地、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要求。
五、研究内容
1、关于应用信息技术优化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的思想、理论的研究;
2、关于应用信息技术优化中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的思想、理论的研究;
3、关于应用信息技术优化中学语文综合性教学过程的思想、理论的研究;
4、关于应用信息技术优化中学语文口语交际、识字与写字教学过程的思想、理论的研究;
六、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6年10月~2006年12月)。
1、学校制定《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整合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2、建立学校课题组,确定课题组人员及分工;
3、组织专家对课题方案进行论证;
4、配置相应的课题研究信息技术教育环境;
5、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课题研究的理论、方法及现代教育理论与信息技术;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中期评估阶段(2007年1月~2007年9月)。
1、学校研究课题《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整合研究》方案申报;
2、对各班学生进行课题实施前的有关专题问卷调查与测试;
3、对参加《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整合研究》专项课题组成员组织培训、交流、研讨活动;
4、确定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框架;
5、接受《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整合研究》专项课题组中期评估。第三阶段:深入开展课题研究,交流、推广研究成果阶段(2007年9月~2008年9月)。
1、修订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2、实践课展示、检测、评估与小结;
3、完成实践课录像资料及测试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4、撰写个案分析、专题研究文章或研究论文;
5、继续深入开展本课题研究,交流、研讨、推广研究成果。第四阶段:课题总结阶段(2008年9月~2008年11月)。
1、进行研究资料分析与数据检测统计,撰写课题研究总报告与有关论文;
2、组织专家鉴定;
3、接受区教科所、区电教站终审评估、结题验收研究成果。
七、研究的保障措施
1、课题组教师要制订好具体的研究工作进度,确定每阶段重点研究的课目,制订好详细的实践课教案及重点检测的项目内容,及时收集好实验资料;
2、每次实践课完成后,实践教师要及时做好资料的整理、统计及汇总工作,要写好个案资料、心得体会及撰写专题研究文章(论文),做好经验总结;
3、教育技术人员根据课题组教师每学期的实施计划及早做好教学资源的收集、开发与编制工作,并为实践课的正常顺利进行作好精心准备;
4、学校要在财力、人力、物力上尽可能地满足研究工作的需要,以保证研究工作顺利进行。
八、最终成果形式及完成时间
最终成果形式:
1、《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整合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2、有关专题研究课的课堂教学实录若干节;
3、实践课的优秀个案或教学设计;
4、实验过程中资料收集与检测;
5、课题研究专题论文汇编。最终完成时间:2008年11月。
九、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谢玉生:技术指导
杨林利:全面负责,主持研究工作,负责总体规划的制订与实施,负责撰写结题报告
沈 威:协助负责,运用研究、理论论证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阅读整合 吴会芳:运用研究、理论论证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阅读整合
肖文伟:运用研究、理论论证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整合 陈 飞:运用研究、理论论证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整合 雷 琴:运用研究、理论论证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作文整合 李 满:运用研究、理论论证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作文整合
李艳梅:运用研究、理论论证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口语交际、识字与写字整合 张进平:运用研究、理论论证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整合
2006年10月16日
第五篇: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摘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教学的整合,是在新形势下地理教师的一门必修课,通过场景播放,创设情境,动态模拟,网上探究,巧妙引入新课,轻松突破难点,变抽象为直观,帮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投入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整合的实验,对地理教师是一种挑战。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生动直观,从而增强了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效率。
关键词:教育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地理教学模式、网上探究.2010年下半年,我市的初中地理教材换成了人教版,从湘教版过渡到人教版,对于很多教师不适应。那么借助于信息技术,将初中地理教学和其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过渡。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信息化的背景下,我国中学地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顺利推进。在新的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初中地理教学从质到量都得到了全面的提升,特别是地处城乡结合部的我们,初中地理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先进的教育的理念促进了教育水平的提高。地理向来都被叫做小科目,“副科”,学生不重视,要想摆脱困境,当务之急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走出一条与素质教育的精神相一致的新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提高地理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把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随着国家远程教育的实施,我校也加快了信息化教育的建设步伐,硬件和软件的发展水平远远超过同类学校,这为地理学科的信息化教学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本人对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功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下面就结合自己这几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多媒体教学软件在地理教学中的优势
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生动直观,从而增强了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效率。那么,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有什么优势呢?
(一)能极大地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第斯多慧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是一种渴求知识、探索事物的心理倾向。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甚至达到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地步。多媒体教学软件中丰富多彩的视频图像,优美动听的声音,色彩鲜艳的图片,生动活泼的文本文件,都是能吸引学生听、看、动手和思考问题的兴奋点,加上教师的及时讲解,定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俗话说“良好的开头就等于成功的一半”,课前演播一些多媒体素材,如放一段歌曲、视频文件,或放一些与本节教学有关的影视片断,就能迅速唤起学生听课兴趣。
(二)有利于解决教学难点。地理教学中有许多学生较难理解的理论性或知识性的难点问题,如“季风的形成”,我们可以利用网络中的信息资源,调用远程教育素材库中现存的资料(有影片、音乐、录音、动画、图片等),这比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仅凭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更能实现突破教学难点的教学目的,学生反应普遍良好,学习兴趣大增,教学成功率大大提高,知识掌握程度也大为提高。教学“地球的运动”时,通过演示地球自转,学生自然容易理解,但地球公转尤其是公转的重要特征学生难以理解,设计和制作多媒体课件,创设逼真的情境,可以为学生顺利构建地球公转的认知结构扫除障碍。
(三)能充分体现教学的直观性原则。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表明,具体的东西要比抽象的东西更易被感知和记忆,看过的印象要比听过的印象更清晰和深刻。而视听并用的学习效果更是明显高于单用视觉和听觉之和。因此,无论是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还是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来辅助教学,必须重视教学的直观性。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直观性是任何传统的教学手段所无法代替的,它通过多种媒介的交替演示作用,可以多渠道向学生传递多种多样的教学信息,使学生的各种人体器官对新知识进行多角度多渠道地交叉吸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这样的教学方法能把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器官的功能同时发挥出来,加强了教师的讲授效果,强化了课本知识,使教学效果达到了较高的层次。
(四)能做到当场测练,进行讲练结合,使学生及时巩固新知识。多媒体教学软件提供的新的教学手段比传统的教学手段更能实现讲练结合,扩大教学容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使学生及时巩固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通过课堂测练也能够使老师能及时了解教学情况和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五)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对学生进行地理学科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习能力的培养,一直是教学中的重要目标,在教学中要达到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除了传统的教学手段外,新的电教手段能更好
地调动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动耳等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处在高昂的状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再加上教师的循循善诱和引导,就为学生的各种各样的思维能力培养提供了极佳的前提条件。
二、怎样实现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教学整合
既然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有这么大的优势,那么我们如何将两者结合起来呢?
(一)场景播放,巧妙引入新课。多媒体可以提供生动和丰富的音像,使得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采,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知识。例如:讲人类探测新的宇宙时,先放一段人类飞上太空的影像,让学生了解当前世界对宇宙进行探测的实况;讲农业的分类时,要求学生指出影像中呈现的农业特点和农业地域类型;讲农业的投入和产出时播放一段农民在田间劳动的全过程的影像,从中了解农业的基本投入等等。
(二)创设情境,轻松突破难点。从初中地理新教材内容看,不少地理内容比较抽象且具有空间跨度大、区域性、综合性强等特点。教学这些内容时,如果缺少必要的学习情境,学生就很难完成对这些地理原理性知识的建构。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教学情境的作用,应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运用多媒体可以解决许多地理重点与难点的讲解。例如:讲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时运用录像展示砍伐森林、污染水源、污染空气、交通拥挤的现状;讲锋面雨的形成时,通过多媒体直观展示其形成过程,创设并呈现出当前学习的基本内容相关的接近实际的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动态模拟,变抽象为直观。有些概念的引入,可以通过多媒体动态模拟演示来进行观察。例如:在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这一抽象知识时,利用计算机进行动画模拟,让学生通过三维图形软件进行动态观察,使全体同学都能体会到不同的视觉效果,既直观又形象,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网上探究,自主解决问题。初中地理新教材,以人文地理内容为主,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和开放性,与日新月异的社会经济发展联系紧密。互联网的发展,为学生探求知识提供了无限广阔的空间,也为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因此在新教材的教学中,打破传统的封闭式的教学方法,组织和发动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在 Internet等信息海洋中收集大量的最新资料,探索和解决地理实际问题,不仅能使一些地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产生的“新教材难教”的困惑迎刃而解,并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而且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地理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讲解“人类探测到的宇宙”这一章时,我们在课堂
上利用互联网搜索引擎直接查询目前宇宙探测方面的研究进展。通过查询,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应用于实践的,同时也使学生了解到互联网具有巨大的信息资源。
还可以利用网络媒介,让学生进行网上探究活动。学生通过在经选择的网站上寻找证据,来验证一个已知的观点是否正确;创设一个神秘任务或提出一个难题,再后让学生进行一系列网上探究,从而完成任务或得出问题的答案;创设一个可使学生利用网上资源进行解决问题的情境,学生可以捕获一些相关的背景资料,搜集用于支持一些有争议的观点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从而得出自己比较完善的问题解决方案;创设一个争议性的问题,再后引导学生浏览相关网站,对这一问题进行多方面的探究,最后得出自己的立场或观点。学生根据已学习的地理知识联系当地的的实际、地理环境来分析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如竹子的种植、销售及深加工等;如何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等。
三、走出课件制作和运用上的误区。
1、课件是为教学服务的,刻意追求画面的精美、内容的丰富是制作课件的误区。电脑课件设计时,应注意声音文件、视频文件、图片文件和文本文件的结合,声音文件不宜太多,视频文件也不宜太多,以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为准。图片文件应与文本文件相结合,色彩不宜太鲜艳,以免分散学生对文本文件的注意力,也不要太简单,太简单了会显得枯燥,吸引不了学生。
2、电教课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与传统教学法和教学手段配合使用,如讲述法、谈话法、阅读法、集体或个别提问学生、引导启发学生的思维、划课本等,两者决不能脱节,或互相排斥。
3、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多种新教学手段的交替使用,以发挥最大、最佳的教学效果,如除电脑演示外、还可利用实物投影仪在幻灯片上写板书、写付板书;或直接把课本上的人物、实物、地图、表格、史料内容投影到大屏幕上,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加强记忆的效果。
兴趣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内部动力。作为一名教师,要设法去调动他们的兴趣,不断让他们感受学习的乐趣。只有这样“寓教于乐”,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地理不是负担,而是享受,才能加强地理教学效果。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整合是以教师的技能为基础的,在运用信息技术整合教学内容前,教师不仅要掌握多媒体使用方法,还要对不同的多媒体素材编辑工具的性能,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所能达到的效果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我们在两年以来的教学法实践中,多次自己动手制作多媒体课件、插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投入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整合的实验,对地理教师是一种挑战。既要着眼于未来需要,又要切切实实做一点一滴的探索;既要勇于开拓创新,又要潜心学习老一代的宝贵经验;既要了解信息技术,又要用更高的标准重新深刻认识地理教学的精髓——这是在学习上、教学上,思想上一种全面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