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小班化教学的实施问题及对策
我国小班化教学的实施问题及对策
绪论
1.1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小班化教学符合时代要求
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兴起和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16世纪的欧洲学校里开始出新了编班上课的新尝试。17世纪,杰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其《大教学论》等著作中首先对班级授课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主张把全校的学生按照年龄和程度分成班级,作为教学的组织形式,确定了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轮廓。后来,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了教学过程的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的形式阶段理,使班级授课制得以进一步完善而基本定型;最后,以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为代表,提出了课的类型和结构的理论,使班级授课这种组织形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班级授课制仍然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但它也越来越暴露出其缺点。心理学发面的研究表明:儿童之间在一般认知能力、专门领域的知识、认知风格、气质、性格、等发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因此人们更加重视儿童的个体性和差异性。另外,教师对学生有什么期待,学生就会想什么方向发展。为了弥补班级授课制的不足,国内外进行了许多改革实验主要有:(1)坚持以班级授课制为基本组织形式,以新的组织形式弥补班级授课制的不足,实现以班级教学为基础的教学组织形式的组织形式的多样化,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其特点的教学组织形式和学习环境;(2)主张彻底打破班级、年龄的界限,寻求全新的教学组织形式(3)探索一种既不是集体影响,又有个人独立探索的教学组织形式,以提高教学质量。出现了分组教学、特朗普制、小队教学、合作学习等形式。其中小班化教学也是改革中的一种。
小班化教学是当代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不仅仅是缩小学校规模,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它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的需求。
二、研究现状 1902年美国教育家莱斯在《论坛》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有关班级规模的研究报告。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怀特勒和威勒基于新技术的应用,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成绩为指标,将大班和小班的学生进行比较研究,认为小班的教学效果优于大班。20世纪七八十年代,格拉斯和斯密斯经过一系列的研究表明无论从是学生的课堂反应,教师的工作士气,还是学习环境看,小班化教学都有明显的优势。80年代,美国的部分州开展了缩小班级规模的实验。90年代美国开始不遗余力地推动缩小班级规模,并制定了相关的法规,启动庞大的“缩小班级规模计划”。
在我国,最早对小班化研究是在1996年上海,10所小学在起始年级中进行首轮小班化教学试点。97年,北京等学校相继开展此项研究工作。从1998年开始,杭州实施小班化教学。南京2001年秋季正式开始进行小班化教学实验。
三、小班化教学的含义
(一)小班的含义
小班是小班化教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小班即教学组织的一种空间形式。其基本内涵是指较少容量的教学班的学生数量,它通常指一个班级中的人数较少。国内外一项“视野与文化”的研究表明:一般不超过25名学生。一个班级的学生超过25人,教师就会顾此失彼,超过越多,顾不到的学生也越多。
(二)小班化教学
从小班化教学的内涵看,其最本质的特征是教学面向各向异同的学生个体,而不是面向整齐划一的全班整体;教学组织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均围绕学生个体发展而组织开展。小班化教学是在学生数量控制在30人以下的教学单位中面向学生个体,围绕学生个体发展而开展的教学活动。
小班化教学活动会发生如下变化:
1、教学活动在时间、空间上会得到重组
2、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主要是教师与学生)的活动密度、强度、效度等以及师生间互动关系会得到增强和增加。
3、教学的内容、方式、技术、评价会发生全新变化,并促进或推动教育理念的进步。
(三)大班化教学与小班教学的比较
小班化教育与大班教育都是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然而两者也有一定的区别:
(1)从教学组织的形式看,小班化是指一个教学班学生数量的较少。国内外一项“视野与文化”的研究表明:一般不超过25名学生。而大班教学是现在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相对于小班教学来说人数较多,人数一般在40以及40以上。
(2)从师生关系看,大班教育偏向于赫尔巴特的教师中心说,小班化教育偏向于杜威的“学生中心说”,在教学模式上,大班教育较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掌握,小班化教育较注重能力的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
(3)从教学教学环境上看,小班化教育的教学环境与大班教育相比呈现出如下变化:一是教室的空间变大了,功能设置更加全面了,教学环境更优美了。二是室内的配置发生了变化,功能设置也更加全面了,给一个以学生的自主活动、自主学习为中心的学习环境,更具人文性、开放性、情感性和生活性。
(4)从课堂教学上看,小班化教学与大班教学相比呈现如下特点:一是针对性,师生之间通过更多交往和相互了解,老师能更加清晰地掌握每个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思想状况,从而便于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个别辅导,更好地进行因材施教。二是情感性,由于教学环境和教学要素的变化,使得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学生的情绪情感的表达和流露也更直接、更明白,这易于教师调节学生的情绪,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生活性,由于教室空间格局的改变,较容易营造出温馨的家家庭气氛使得学生在班集体中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情,由于教师教学组织方式的改变以及教学民主思想的充分体现,使得小班化教学生活性的特点更加明显。
四、实施小班化教育的意义
教学原则是指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是在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特点和规律的认识而提出的。教学中应贯彻以下原则:1.平等性原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对每一个学生的教育关照度,要对每个学生负责,教师要通过自己对学生的关爱使每个学生拥有更好的发展可能性。
2、主体性原则。教学以学生主体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不仅要让学生适应教学,而且强调教学要适应学生的发展,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完成意义建构,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3.综合性原则。一是教育内容的综合,即加强各学科的渗透和联系;二是教育过程的综合,要达到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的统一、情意系统和认知系统的统一;三是认知活动的综合,要达到知识、能力、智力的整体优化。
4、个性发展原则。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能力的不同来确定教学中各环节的设置,教师要善于洞察每个学生的个性,对不同学习水平、学习速度、学习能力倾向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引导和帮助;如:在备课时,不仅要备知识,还要备学法、备学生,要按照学生素质和能力的不同分别为他们制订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在上课时,可进行分层教学或分组教学,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质进行差异教学、个别教学,为每个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提供机会:在布置和批改作业时,因学生人数较少,教师有条件针实施分层作业的弹性作业制度,练习可分必做题、选做题,学生 可根据自己的学习程度、水平、兴趣来自行选择。
小班化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教育观念的革命性变革,即真以提高全体学生素质作为学校办学的核心目标,由此带来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巨大变化,促使每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在这样的理念和办学目标下,学校领导者不熊仅仅从教学成绩来评价教师的工作,而是要综合教师同伴、学生、家长等多方面的评价来评价教师。同时学校管理层要将小班化教育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渗透给全体教职员工。
小班化教育呼唤高索质教师,小班化的核心是教育思想和教师素质。在教师队伍管理方面我们围绕教师专业化发展及教师专业化发展评估等方筒加强管理。“小班化教育”要求“教师以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熏陶学生,师生在多向交流和探讨巾共同感受合作的愉快。” 因此学校就要加强对教师的培养,促进教师各种素质的提高,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创造条件。
教学流程管理是确保小班教育工作有序有效运行的一种教学常规管理模式,小班的教学流程管理具有整体协调性、动态相关性、反馈及时性三个特征,学校随时根据实际与需要调整我们的管理策略,努力使我校小班化教学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对学校起到导方向、激动力、增效豁的作用。
(1)小班化教育为学生创造了高效的学习环境
从事“小班化教育”的教师发现他们能在课堂上比较有针对性地完成更多的学习任务,然后进行拓展延伸来丰富课程内容.扩展学生的学习范围。“小班化教学”有更多时间和机会打破学科间的界限。除了学习好课本知识以外,学校还可以开设一些令学生感兴趣的课外活动班,例如光谷一小和四小都开展了数学、诗朗诵等活动班,这些活动使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学校生活。
(2)小班化教育更利于教师开展活动性教学,实施个别化教育
小班化教学因为学生人数少,可以很方便地展开各种与课堂有关的活动,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各种各样的事物。另外小班化教学多实行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让学生自己探究,极大地提高了小组合作能力,也有更多机会和成人、同伴分享经验。活动地点、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丰富多彩,这些都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这些活动通常不是直接呈现知识,而是鼓励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探究过程来获得知识,加深对知识地理解,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探究能力、讨论能力和语言技能。
由于城镇化的发展、计划生育效果的显现,农村学龄人口锐减,原有的以村为单位的学校布局浪费了教育资源。同时农村教师专业素养较低,管理水平低下,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困境。在农村实施小班化教育,却符合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学龄儿童的现状,并且可以同时兼顾教育资源的优良配置和教育均衡,真正实现中央大力扶植农村、发展农村的精神。
(3)小班化教育可以解决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当前的优质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因此造成农村学生生源向城市流动,农村师资、室内建筑面积、室外活动场地等教育资源都严重不足。随着农村学龄人口的锐减某些资源已经出现浪费,如果实施小班化教育,可以通过整合农村教育资源,优化农村课堂教学,实现城乡教育共同发展。
(4)小班化教育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了平台,有助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农村教育资源问题既已解决,其教育质量低下的问题主要在于师资水平,农村教师普遍存在年龄结构不合理。通过在农村小学实施小班化教学,促进教师的合作学习,创造全新的学校文化,则可以大幅度地改变教师的观念,提升教师的教育能力,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加强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力,以求更好的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也可以使农村孩子获得和城市孩子相近水平的教育,让农解决城乡均衡发展的问题。
(3)小班化教育关注了农民的利益,为农村的腾飞奠定了基础。小班化教育的上述作用归根结底在于照顾农民的需要让农民获得更多的实惠。同时,小班化教育使更多的农村孩子在本地获得优质教育,也增强了他们对农村的情感,使今后有更多的优秀人才扎根农村、发展农村,进一步推动城乡经济和文化的均衡发展。
小班教育对我们来说是全新的事物,需要教师经常讨论一些问题,只有在这样的相互学习中才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教师们觉得无论是课题组活动,还是其他的教研活动,都给他们提供了向他人学习的机会。他们被给予很多机会进行专业发展,教师在通力合作中逐渐转变了进行大班教学时的教育思想观念,使自己更富有创造性地开展小班教学工作。
在小班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有更多的机会通过各种活动,对他们教学中的个案进行分析。这样让自己的实践经验变成理论知识,分享自己的成功做法,同时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惑来请求他人的帮助。
五、小班化教学面对的困境以及解决对策
(一)小班化教学面临的困境
(1)教师在心理上尚未认同“小班化教学“ 小班化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观念、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策略等方面都做出相应的调整,然而小班化教学是新型的事物,绝大部分教师所比较熟悉的是大班化的传统教学减方式,他们在教育观念上仍然停留在大班化教学时代。由于小班化教学仍然是以班级作为学校教学的基本单位,未能认识并理解小班化教学的本质。因此很多教师依然采取了大班化教育的管理模式来对小班进行管理。在教学管理中,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仍不自觉的让自己的活动占据了课堂的绝大部分,仍然会以单一的标准来衡量教师自身和学生。这样的标准下,很多老师都喜欢乖宝宝,会忽视那些调皮的学生,并且利用自己的威严让调皮的学生变成乖学生。要知道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作为教师只看到一部分学生的缺点这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这样小班化教学只能成为一个空话,而不能落实在行动上,更加不可能转化为实际的教育生产力。
(2)经费短缺
对于校领导来说,小班化教学中最麻烦的问题是资金短缺的问题。小班化教学需要学校聘请许多有先进的教育理论的老师。然而目前学校的编制有一定的限制,学校里尤其是农村学校里传统教学理论的教师占很大一部分比重,年轻的有先进理论的教师又由于种种限制因素无法进入正式的编制,因此学校需要从外面自行聘请一些教师来满足自己学校师资不足的问题,这无疑会需要资金。
其次,经费短缺也影响了教学设备的更新和设置。小班化教学需要有先进的教学设备让学生在课堂上置身于一个有一个的教学情境中去,然而在许多学校的教室里,最常见的教学设备为录音机,有些学校有幻灯式投影仪、电视机,电脑,但是现有的硬件设备跟不上先进的教学模式,教学常常受到设施不完善的制约。同时近十年的高校扩招也加剧了大班化的现象。但是,我国大班教学的根本原因主要不是教育经费问题造成的缘故,加之课程门数多、总学时多。因此,小班化教学不能等到政府大量增加教育拨款的时候才开始实施。(3)小班教学”非“小班化教学”
小班化教学是先进教育理论指导下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并不是班级规模缩小了,就自然而然地变成了小班化教学。“小班”只是从班级人数上指出班级规模较小,是对事实的客观描述。小班教学是指在小班中开展的教学。当下高校课程与教学的领导者也有人意识到了大班教学的问题,看到了大班教学的种种弊端,但是往往归结为学生的思想问题、学风问题、教师的教学水平问题。多数的课程与教学领导者先天性地缺乏教学理论和心理学理论,加上现在的管理工作繁杂,没有时间研究教育教学思想,对教学本质的认识也就停留于经验的层面或传统的教育观点。但是没小班化教学,就难有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真正对话,从而也就不可能有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突破性提升。(4)忽视基础性教学目标
有效小班教学同其他教学一样应该是平衡目标,强调基础知识的获得的。然而,我国目前的小班教学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忽视基础知识目标,片面宣称小班化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完全摒弃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然而大班化教学虽然不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但是它本身还是有些优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例如重视学生所学到的知识量即所谓的学习结果。从发生学来看,知识是学生发展的资源与起点,学生的多方面发展由知识引起,由知识推动。而教学作为知识传承的机制,更是须臾离不开知识。知识内蕴着知识原始获得的实践认识活动方式、过程与方法,这就决定了“教学的主要工作就是将知识打开、内化与外化”。据此,有效教学的效果也将取决于知识被打开、内化与外化的程度。从这个意义上讲“,注重知识习得”应该成为有效小班教学的根本问题,而学生获得知识的多少也就成为衡量有效小班教学永不过时的“标准”。
六、解决小班化教学困境的策略 1.培养优秀的师资力量,树立新的教育观念
教师教学过程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他们是教学的组织者,教学策略的实施者,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新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小班化教育对教师素质和整体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教师要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学技能.除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学会各科之间的链接技能,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在不全盘否定大班化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树立新的教育观念,即要做到 “扬弃 ”。首先要明确现代教育价值观是指人们对教育活动的主体需要和需要的满足,是相互作用的关系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决定的行为趋向标准。其次,要明确教育改革趋势是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最后,要在前面两方面的基础上,树立科学的教育观。
2、政策配套改革,加强政策扶持和管理力度
要认识到小班化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教育宏观政策层面的配套改革研究应深入到小班化教育学校的建设标准、教育财政的支持和资金分配、对教师的数量和质量需求、设施设备配置的标准与规范、小班化教育办学的评价标准等方面,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针对有些学校想通过扩大招生来增加政府经费投入的问题,政府一个重新核定小学生均经费和生均公共经费标准,进而促进学校改善自身的硬件和软件等方面的设施。政府还要采取一些方针政策鼓励学校采用这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
要注意对参加实验的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对小班化教学的内涵有深刻的理解,引导教师学习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掌握教育、教学方法。同时,家长、教师以及行政管理层应该更新育人观念,“小班化教学”不只是为了提高学生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创新能力和良好习惯。
3、“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旨在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促进学生个体的“个性化”学习。它的个核心要素在于“生生积极互动”与“教师及时引导”。然而,无论是生生互动教师引导,都需要占用一定的课堂空间与时间,由于班级人数的减少以及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更全面,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更加灵活多样,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业成绩、能力倾向,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特征、性别乃至社会家庭背景等,既照顾到组内的异质性、组间的同质性,又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风格与方式的多样性。与此同时,在小班,由于课堂空间的相对增大,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组间的影响与干扰,有力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投入度。也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相对增多,为小组合作学习形式的多样化提供了必要条件,不仅可以采用实物操作、实验探究,也可以采用主体发言、自由式讨论、辩论式探讨等多种能够充分发挥个人与集体智慧的小组合作形式。更为重要的是,在小班环境下,教师的关注重心从“类学生”的一般化向“个体学生”的具体化转移,能够并且可以将学生当作独立、独特的学习者看待,充分尊重、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风格,找到适合于学生个体的指导方法,使真正的“因材施教”成为可能,从而使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成为一种有效教学策略,而且成为学生学习的基本方式。
4、实施“档案袋评价”策略
“档案袋评价”是一种全面记录学习者个体学习过程中,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等多方面发展情况,以促进学生“个体化学习”的开放性评价方式。其核心理念在于从过去忽视甚至无视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单纯追求学生学习结果,转向承认学生学习个体差异,既关注学生学习结果也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习风格、学习方式的差异。面对“档案袋评价”耗时、耗力的问题,小班化教学中随着班级人数的少,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教学时间相对增多,对学生的了解也更为全面、深入,能够收集到或指导学生收集到最能体现学生学习兴趣、学习风格与学习结果的作品,使“档案袋”的内容能够体现出“个性化”的本质。正因为小班具有大班无法企及的优势,使得小班“档案袋评价”的运用、类型更加多样,文件型档案袋、展示型档案袋、过程型档案袋、评价型档案袋与复合型档案袋等,都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适时加以采用,有效地保障“档案袋”评价发挥其应有的诊断、形成与反馈功能,从而使“档案袋”评价不仅成为有效的评价策略,而且成为有效的教育手段与工具。档案袋中有学生各个方面的资料,既有现的学习成果,也有原来的学习成果,还有其他方面的行为表现。通过这些内容即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态度,也可以看到学生行为习惯等方面,可以使教师全面的评价学生。
七、小班化教学的展望
1、概念型、实证型和定性经验型研究是未来的主流研究方法
综合考察十余年的研究成果,我国小班化研究粗略可以两条主线划分:一条是对国外的理论、实践的经验借鉴及讨论,另一条是对国内的认识、实施及政策建议。总的来说,对国内状况的研究基本处于概念界定、功能、作用、原则等规范性研究阶段。两条线索尚呈现两张皮的关系,即国外的理论结论及实践经验并未给国内的研究和实践带来多少指导作用,而国内的研究也基本是在自说自话,既没有融入到国际主流的研究方法中,也没有为一线操作者提供有益的研究结论,本土可累积的研究结论不多。
因此,以研究方法为突破口、以一线改革实践为依托,期待小班化研究早日进入实质性的资料累积阶段。而概念型、实证型和定性经验型研究是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2、班级规模是小班化未来研究应植根的土壤
与我国的小班化研究零星点缀式成长路径不同的是,国外发达国家小班化研究是从属于班级规模这一大命题的分支领域。相比国内研究,国外相关研究基础更为扎实与均衡。在国外,小班化教学只是属于班级规模这一个基础性研究领域的一个特定的发展阶段产物。小班化只是班级规模的一种备选形式,班级规模的选择受制于一国或一个地区的教育、经济、人口、政治、社会文化等多因素的综 合。对于中国这种发展中国家而言,小班化形式或许是先进的,但不一定是实惠的。根据我国教学实践,教师资源还跟不上教育需求,大班化教学也是必要的,毕竟小班化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教育与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因此,考察国外相关研究发展趋势,结合我国的现实教育和经济状况,研究者们可以考虑将小班化置于班级适度规模这一宏大命题背景之中,这样或许能获得更宽广的视野,更有可能产生好的研究成果。
总之,小班化教学是新出现的事物,它的发展前途是光明,道路是曲折的,还需要有很多的人来研究它,提出可行性的方案,使它日趋完善。
第二篇:小班化教学实施策略
“六环节”小班化教学实施策略
周营镇陶官小学
二零一五年五月
“六环节”小班化教学实施策略
小班化教学提出的5个百分百,即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关注度100%,学生的课堂参与率100%,作业完成率100%,目标达成率100%,个别辅导率100%。其核心理念是:“关注每一个,发展每一个”,它的魅力在于激活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潜能,提升学生的精神品质,张扬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风采,绽放每一个学生的生命精彩。真正做到教育的公平。就小班化教学我校的具体做法是 一、四个方面探索。
(一)“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策略
课堂是小班化教学的主阵地,我校依托区“三为主、五环节”的区级教学模式,结合学校自身的优势,积极打造学校的“六环节”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到2014年,参加全区十大课堂展评,学校的模式已基本成形,教师能够很好的掌握运用,模式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有了彰显。“六环节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六个环节具体为:
1.认定目标,独立自学(自主学习阶段)2.小组交流,互助落实(互助合作阶段)3.课堂讨论,质疑解疑(总结提升阶段)4.回扣目标,训练巩固(反馈矫正阶段)5.当堂检测,达标过关(达标检测阶段)6.拓展延伸,反思升华(课后探究阶段)。
在此基础上探索形成各学科、各课型不同的小班化教学模式。第一、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让兴趣成为前提。学生有了兴趣就没有了负担,任何困难都会解决,兴趣,让学习成为好玩儿的事情。——让学生想学,具备主动学习的动机和意识。
2.让预习成为习惯。目前的教学学生明显课前准备不足,要把作业减下来,让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让学习成为有计划的事情。——让学生会学,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3.让方法成为关键。课堂上我们要交给学生解决问题的规律、方法等,让学习成为有窍门的事情。——让学生善学,具备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和策略。
4.让责任成为核心。学习要调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要注重德育的渗透,让学习成为必须完成的事情。——让学生坚持学,具备持续学习的意识和毅力。
第二、要求教师在小班化教学课堂模式运作中落实五个百分之百 1.【自主学习探究质疑】
学生在教师提前预设问题的引导下,通过自己对文本的阅读,结合生活体验生成自己对问题的初步理解和看法。
2.【合作交流 研讨释疑】
学生初步的学习成果通过小组的定向互动交流,进一步得到印证和完善;自己未解决的问题通过交流寻求解决。
3.【展示质疑 生生互动】
学生通过板书、口述、画图、表演等多种形式展示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其他学生通过补充、更正、评价的方式使学习的效果增值;同时学生可以通过质疑在课堂生成新的问题和新的知识供大家交流探究。
4.【点拨提高 教师帮扶】
教师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极限或学生认知水平极限情况下,对学生的小组学习的问题进行点拨,帮助学生更好的解决未能解决的问题;同时教师还应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联系,使学生对于所学知识有一个“面”的认识。
5.【强化记忆 突出重点】
教师通过对小组合作学习内容中的重点知识、难点知识或已经了解了的重点句、篇、公式、结论等以小组竞赛形式进行强化记忆,加强知识的落实,为学生能运用这些知识做好铺垫。
6.【训练检测 反馈矫正】
教师通过小组内成员互测、异组对测、黑板板书、默写、课堂检测等多种形式,检查学生知识的掌握运用情况,出现问题及时矫正,并对小组的学习情况给予恰当评价。
(二)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1.建立学习型组织
我校把各班学生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性别比例、兴趣倾向、学业水准、沟通能力、守纪情况等合理搭配,分成学习小组,每组4---6人,按长方形围坐,以便启发引导之后,学生面对面地进行小组讨论。
小组人员分工及分工标准:根据每个人的特长不同进行不同的分工。善于组织活动的学生为组长;善于记录的学生为记录员;善于表达的学生为中心发言人。为了让每一名学生都得到锻炼,定期轮换主发言人,每人都有发言的机会,在主发言人表达之后,如有遗漏,中心发言人可以补充。
通过小组文化建设,例如,小组的名称,口号,小组约定等增强各小组的凝聚力。依据学生的学业水平,给学生编码,有利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分层教学。
2.明确学习目标
教师依据课时教学目标,把目标转化为操作性强,学生易于理解、接受的语言,以问题导航的形式呈现。辅助以自学指导,各学习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共同完成学习目标。
3.采取多样的合作学习方式
自学、对学、组内学、组间学。教师根据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确定使用不同的学习方式。自学时学生记下疑惑,对学时交流解决,组学时形成共识,组间交流做到相互补充,对抗质疑。从而把要解决的问题分析透彻。
4.评价及时合理
发挥评价的诊断、鉴别、调节、激励的作用,小班化教学教师的评价主要目的是激励学生,评价方法多元化,改变单纯通过书面测验和考试来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倡导运用多种评价方法,评价手段,评价工具。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的进步和变化。
(三)分层教学策略
小班化教学提出关注每一个学生,面对学生的差异,采用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业水平,教学不同的内容,提出不同的要求,完成不同的任务,这样学生才能得到发展。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到分层教学。
1备课分层 2课堂教学分层 3课堂检测分层4作业布置分层
(四)课前准备策略
根据学科的不同特点,布置前置性作业,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解决基础性的问题,并把个人的疑惑记下来,以备课堂小组交流时,有目标的听讲。如语文:课前的预习,解决生字词,并做到能够流利的朗读课文,大体的概括文章的大意。对在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意思记下来。课堂中重点的听,如数学的图形课,课前自制图形、模型。在课堂中就能够从体验入手,学生也就比较容易掌握新知 二、四个方面建设:
1.校园环境的建设(硬件方面)——要进行小班化教育改革,学校的环境建设就不是只为了环境而建设,而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我校对校园的绿化区、教室、办公室、走廊、文化墙的进行了重新的布置,彰显小班化教育改革的温馨环境。
2、课堂教学的建设(软件方面)——建立“活跃、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我们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建立具有教育性、实践性、创造性的以学生主体活动,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究、主动创造,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为目的的教学观。在课堂教学要求中,除了关注知识技能之外,更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情感因素,我们追
求充满情感的教学,让学生处于愉快、兴奋、饱满的情绪中,为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创设了良好的情绪背景,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获得——好学、乐学的人格特征。
3.人际关系的建设——小班化教育,十分强调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使班级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摇篮。我们要求教师不断尝试互动教学、角色教学、分层教学等多种策略,探究分组教学、个别指导、鼓励教学的方法手段,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在教学探究实践中师生共同成长。
4.评价体系建设——改变以分数高低评价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状况的方法,重新设置教学评价体系,以“学习气氛是否活跃,双基是否落实,学习目标是否达成”作为新的教学评价。让教师在课堂上有个性发挥的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课堂不再是学生成绩的竞技场,而是他们成长的温馨家园。一是对教师的评价。改变原来的期末、年终考核的做法,注重教师课堂教学过程评价,考虑到小班化教育的特点,建立对教师组织学生交往合作方面的评估和个性化教学的评估方法。以此来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课堂教学方法,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更新。二是对学生的评价。改变原来只评价学生知识的掌握,而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评价较少的做法,确立全面、正确、客观的评价体系。建立对学生交往合作方面的评价方法,发挥个性方面的评价和学业成绩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要注重老师的评价和学生相互的评价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
周营镇陶官小学 2015年5月27日
第三篇:我国企业实施ERP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课程论文
我国企业实施ERP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我国许多企业急需通过应用ERP来提升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竞争力。ERP系统的合理应用可对企业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能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和效率。但目前我国成功实施ERP的企业还很少。由此可见,我国在在实施应用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企业在实施ERP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最后提出一些切合实际的相应对策。
一、引言
在中国,中小企业队伍日益庞大,企业管理也逐渐规范,中国企业的发展已经驶入快车道,通过信息化提升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企业家的共识。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文京介绍,从中国企业发展状况、企业信息化应用状况、管理软件厂商发展状况以及管理软件产业链发展状况看,ERP应用将从贵族式消费变成企业普遍应用的大众消费,中国将进入ERP普及时代。
企业所有的资源可以概括成三大类: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ERP也就是对这三种资源进行全面集成管理的信息系统。概括地说,ERP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利用现代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全面地集成企业的所有资源信息,并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与经营业绩评估的全方位和系统化的管理平台。中国企业的发展已经驶入快车道,通过信息化提升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企业家的共识。企业信息化在我国从政府到企业都大力推行,我国的ERP事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我国很多企业为了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也纷纷引进了各类ERP项目。但ERP在中国的发展却不如国外那么顺利,许多企业对于ERP都是有爱有恨,在中国的实施也屡遭失败。
二、我国企业实施ERP的现状
从最近几年的发展状况来看,我国企业应用ERP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课程论文
而且发展速度也不断加快,但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企业应用ERP 的情况相比,以及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
目前,我国许多中小企业都配备了电脑,初具信息化的规模。但大部分企业对电脑的应用层次很低,只擅长一般的简单操作和一些软件的应用。例如财务软件、进销存软件、物流管理软件等局部应用,大部分信息化程度普遍不高。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上,主要分为企业自行开发系统并实施、企业委托开发并由自己实施、企业直接找软件厂商实施和通过管理顾问制定实施方案等方式。就企业选择的ERP软件的来源而言,一般有以下三种:选择软件厂商为企业量身定制;选择商品化软件进行二次开发;购买国外ERP系统直接使用。从最近几年的发展状况来看,我国企业应用ERP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且发展速度也不断加快,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企业应用ERP的情况相比,及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相比,有很大的差距。
三、我国企业实施ERP存在的问题(一)企业对ERP系统认识不足,定位不准确
ERP的实施需要符合系统要求的、特定的管理及技术环境。特别是在中国的环境下,系统的实施有赖于企业运作体系的重建,它涉及到管理权限再分配等敏感问题,牵一发而动全局。而中国的企业决策者通常没有意识到ERP系统的实施对企业原有管理体制强烈的冲击作用,很多企业认为只要使用网络、使用财务软件就是ERP,就可以给企业带来高效益,而没有考虑管理、业务和技术配套的问题。由于没有从根本上正确的认识和系统的规划,缺少企业最高管理者的推动和监督,没有进行相应的业务流程重组,这样由于信息系统的应用反而将企业原有的缺点放大,效益没有提高,而企业内部重重矛盾反而暴露无遗。
(二)企业缺少必要的技术队伍
ERP系统的实施并不只是计算机专业人员的事情,它涉及到企业的各个管理部门和各个管理层次。因此,企业必须有一支知识结构合理、技术水平较高的专业人才队伍,以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和维护管理及扩展工作。中小企
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课程论文
业在实施ERP的过程中,员工的素质和人才的缺乏将会是造成其实施成功的最大障碍。但在我国大多数企业中,都缺乏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
实施ERP一方面需要具备掌握一定计算机知识,熟练运用ERP系统的人才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需要有计算机技术知识和企业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对系统进行管理、维护和二次开发,而中小型企业员工的素质普遍偏低,缺乏这两类、尤其是缺乏
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课程论文 的功能难以全面发挥。原有的管理制度、原有的业务流程、甚至原有的组织机构设置等等都会暴露出许多与ERP软件不相符的问题。
四、我国企业实施ERP的对策
针对中小企业在实施ERP的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提高应用ERP的成功率:
(一)对ERP要有一个全面而清晰的认识
要正确认识到ERP是一种以现代资源管理为基础的企业管理集成化的思想及新管理理论,根本目的是最有效地配置企业资源,使企业的效益最佳化,这与企业的经营目标是不谋而合的。不能把ERP这个管理思想直接理解成了ERP软件产品,因为ERP软件产品是基于ERP管理思想的一种程序实现的方法,而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和综合效益。如果ERP的实施不能达到这一目标,那么,对于企业来说就是失败的。
(二)全员培训,引进人才
ERP的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还必须依靠全体员工共同努力。首先,在实施前期必须对企业管理层进行ERP的培训,让他们理解ERP的深刻内涵,认识到ERP的应用需要信息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共同合作,认识到决策者在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成功实施ERP系统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其次,在项目的实施工程中,要进行全员培训,让员工理解ERP运作体系,转变传统管理习惯,规范员工的业务行为,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责,正确面对改变。是否重视培训工作是ERP项目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要素。另外,企业还应加大对于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建立合理的用人机制,加强人才储备,保证ERP的全面、顺利实施。
(三)跨越资金障碍
首先,在实施ERP之前,选择合适的ERP产品,减少ERP的资金投入,规避资金缺乏带来的风险。
其次,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对ERP产品一些不必要的功能进行整合,删减。
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课程论文
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课程论文
参考文献
[1]姚国章,凌锦江.我国企业实施ERP的困境、成因与对策探讨[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4,(1).[2]穆晓芳.ERP在中国实施的问题及对策[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5).[3]王文京.ERP的中国道路[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3,(8).[4]陈虎.中小企业ERP成功应用的关键问题与实施对策[D].南京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论文.2005,(5).[5] 段文文.浅析ERP的实施.中国科技信息[J].2006,(5)199.[6]应明幼,郑晓彬.如何提高ERP实施成功率[J].企业管理,2001,(8).[7]张林.探讨成功实施ERP最佳途径[J].企业管理,2001,(8).[8]徐蔚,刘晓华.企业实施ERP的失败原因及对策分析.沿海企业与科技[J].2006,(2)52一52.
第四篇:我国工伤保险制度实施现状,问题及解决对策
我国工伤保险制度实施现状,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工伤保险制度的现状
1951年政务院颁布的劳动保险条例第12条对工伤保险的待遇作了规定。1957年2月,由卫生部制定和颁布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首次将职业病列入工伤保险的保障范围,并规定,患职业病的工人、职员,按劳动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按工伤待遇处理。国务院1958年2月颁布的《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和1978年6月颁布的《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都对工人工伤保险待遇作了调整和提高。1987年11月,卫生部、劳动人事部等部委颁发了《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列了9大类、99种职业病。1994年7月,劳动法第73条对工伤者及其亲属应当享受的工伤保险待遇作了明确规定。由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日趋复杂化,1996年8月,劳动部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参照国外的工伤立法经验,于1996年8月颁布了《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6年3月颁布了《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国家标准。这两个规章的颁布实施,使我国的工伤保险逐步走上了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这两个规章的主要内容有:
(一)工伤的范围
试行办法第8条规定,职工在下列10种情形之一下负伤、致残、死亡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从事本单位日常生产、工作或者本单位负责人临时指定的工作的,在紧急情况下虽未经本单位负责人指定但直接从事关系本单位重大利益的工作的;经本单位负责人安排或者同意,从事与本单位有关的科学试验、发明创造和技术改进工作的;在生产工作环境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造成职业病的;在生产工作的时间和区域内,由于不安全因素造成意外伤害的,或者由于工作紧张突发疾病造成死亡或经第一次抢救治疗后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因履行职责遭致人身伤害的;从事抢险、救灾、救人等维护国家、社会和公众利益的活动的;因公、因战致残的工人转业到企业工作后旧伤复发的;因公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遭受交通事故或其他意外事故造成伤害或者失踪的;在上下班的规定时间和必经路线上,发生无本人责任或者非本人主要责任的道路交通机动车事故的;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同时,还规定,发生以下情形的,不认定为工伤:犯罪或违法、自杀或自残、斗殴、酗酒、蓄意违章等。
自发生工伤之日或确诊为职业病之日起,企业、工伤职工本人或亲属应当在15日以内,向当地劳动部门提出工伤报告或工伤保险待遇申请,最长不得超过30日。劳动行政部门接到企业的工伤报告或职工的工伤保险待遇申请后,应在7日内做好调查取证与工伤确认工作,特殊情况最长不得超过30日。
(二)劳动鉴定和工伤评残
发生工伤事故以后,职工在工伤医疗期间治愈或者伤势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或者医疗期满仍不能工作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评定伤残等级并定期复查伤残状况。通过劳动鉴定最后评定的工伤等级是确定伤残待遇和安置工伤职工的主要依据。各级劳动鉴定委员会应当按照国家制定的《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对因工负伤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伤残后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和护理依赖程度进行等级鉴定。符合该标准1-4级的,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5-6级的,为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7-10级的,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三)工伤保险待遇
工伤保险待遇包括工伤医疗待遇、伤残待遇和因工死亡待遇。
工伤医疗待遇。工伤职工治疗工伤或者职业病所需一切费用全部报销,甚至包括就医往返路费。工伤医疗期为1-24个月,最长不超过36个月。工伤医疗期停发工资,按月发给工伤津贴,标准为工伤职工本人受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工伤医疗期满或评定伤残等级以后停发工伤津贴,开始享受伤残待遇。需要护理者,按月发给护理费。
伤残待遇。伤残待遇分为三类,一是工伤护理费。护理等级根据工伤职工对护理的依赖程度分为三级,由劳动鉴定委员会评定。三个等级分别按上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30%发给。二是残疾辅助器具费。例如为辅助生活和生产需要配置的假肢、代步车等器具,可按国内普及型标准报销费用。三是伤残抚恤金。伤残抚恤金按按伤残程度提供。鉴定为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当退出生产、工作岗位,终止与企业的劳动关系,享受以下待遇:按月发给为本人工资90%-75%的伤残抚恤金;发给相当于本人18-24个月工资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工伤职工退休,继续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伤残抚恤金,伤残抚恤金低于养老保险金的,补足差额部分。鉴定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5-10级)的,原则上由企业安排适当工作,并享受以下待遇:按伤残等级发给相当于本人6-16个月工资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因伤残造成本人工资降低时,由所在单位发给相当于工资降低部分90%的伤残补助金;因伤残(5-6级)企业难以安排工作的,按月发给相当于本人工资70%的伤残抚恤金;7-10级的伤残者,愿自谋职业并经企业同意的,发给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因工伤亡待遇。职工因工死亡,按规定发给标准为当地职工上年平均工资6个月的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抚恤金总额不得超过本人工资;发给标准为当地职工上年平均工资48-60个月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四)工伤保险基金
工伤保险基金按以支定收、收支基本平衡的原则统一筹集。基金由企业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工伤保险费滞纳金、工伤保险利息、法规规定的其他资金组成,其中主要是工伤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由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由企业的开户银行按规定代为扣缴,存入银行开设的基金专户,不得挪用。工伤保险基金留有一定的风险储备金,不足时由政府临时垫制支。
工伤保险费实行差别费率和浮动费率。差别费率是根据各行业的伤亡事故风险和职业危害程度的类别测算出某行业工伤保险费的缴费率,各行业的平均费率一般不超过1%,差别费率每5年调整一次。浮动费率是由劳动行政部门对企业上一安全卫生状况和工伤保险费用支出情况进行评估,据此调整企业下一年工伤保险费率,调整幅度为本行业标准费率的5%-40%。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于工伤保险待遇、事故预防费、职业康复费等。
工伤保险以中心城市或者地级市为主实行工伤保险费的社会统筹。
(五)工伤预防与职业康复
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对于当年未发生工伤事故和职业病,或发生率低于本行业平均水平的企业,可以从该企业当年缴纳的工伤保险费中返还5%-20%给企业,用于安全生产的宣传、培训工作和奖励为此作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有条件的地区,应举办工伤职业康复事业,对具有一定劳动能力、通过培训可以恢复和提高劳动能力的工伤残疾人,劳动行政部门和企业应对其实施康复训练,由职业康复费用支付所需费用。
(六)工伤保险争议处理
工伤保险争议有三种,相应也有三种解决途径:发生在工伤职工及其亲属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有关申报和处理工伤保险待遇的争议,按照劳动争议处理的有关规定办理;发生在工伤职工及其亲属与劳动行政部门和工伤保险经办机构之间有关工伤认定和待遇支付的争议,按照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有关规定处理;发生在工伤职工与劳动鉴定委员会之间有关伤残等级鉴定结论的争议,可以向当地劳动鉴定委员会办公室申请复查,对复查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劳动鉴定委员会申请重新鉴定。
1996年的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的颁布实施,使我国的工伤保险制度和实践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是:统一了企业职工工伤保险的待遇标准;保障了工伤职工及其亲属的合法权益;均衡了企业之间工伤费用的负担,为企业创造了公平竞争的条件;丧失劳动能力的鉴定标准更加规范化。到1999年底,北京、广州等26个大中城市,近2000个县市建立了工伤保险制度,覆盖人口4200万,覆盖面达到42%;北京、广东等省市覆盖面达到92%。[1]
二、工伤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工伤保险制度运行过程中,也逐渐显露出一些问题,反映了在一些重要问题上各方面认识的不一致,也凸显我国社会法缺位造成的困惑。
(一)工伤保险的覆盖面
1、关于公务员参加工伤保险问题。《工伤保险条例》第62条规定“国家机关和依照或者参照国家公务员制度进行人事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由所在单位支付费用。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人事行政部门、财政部门规定。”按照本条规定,公务员的工伤问题适用《工伤保险条例》解决。与其他用人单位需要缴费来看,公务员的机关不用缴费,直接按《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待遇执行。单位先垫付费用后,由财政在预算中给予补足。在研究具体办法过程中,由于有不同意见,使得具体操作办法未能及时出台。目前,公务员由于没有一个完整、可行的工伤保险制度安排,形成了出现工伤无人认定,工伤医疗费无处开支,伤残等级无法鉴定,工伤待遇无法落实的情况,这几年上访、信访大量增加,造成很不和谐的现象。公务员中的工伤职工和地方党政领导,呼吁抓紧完善制度,建立起公务员的工伤保险。
从国内情况看,由于公务员工伤问题矛盾突出,很多地区等不得全国统一办法出台,已通过地方立法或政府规章将公务员纳入了工伤保险的范围。据统计,目前全国有13个省、直辖市的部分地区建立了公务员工伤保险,公务员参加工伤保险人数已达78万人,其中海南省、上海市的公务员已全部参加工伤保险,较好地保障了公务员的工伤保险权益。实践也证明了公务员实行工伤保险制度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关于灵活就业人员(自雇劳动者)的工伤保险问题。目前,从制度设计上看,工伤保险已经覆盖了所有有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雇员)。但大量的没有稳定劳动关系或没有劳动关系的灵活就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的工伤问题日益突出,逐步上升,如家庭保姆,出现工伤后无法得到保障,社会反响强烈。由于参加工伤保险的前提是建立劳动关系,工伤的责任实行雇主责任制,工伤保险由雇主缴费,个人不缴费,因此这部分无雇主的劳动者无法参保。
从国际发展情况看,工伤保险的适用范围不断扩大,在很多国家灵活就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甚至学校的学生已经纳入了工伤保险,有的由个人缴费,有的由国家为其缴费(如学生)。从我国实际情况看,这部分劳动者人数众多,在生产经营或工作过程中的职业伤害也存在着一定的概率,应当作为社会保险制度的覆盖对象。
(二)关于参保的强制性问题
工伤保险是国家强制的保障制度,但从《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看,强制性没能体现。《条例》第60条规定:“用人单位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的,由劳动保障部门责令改正,未参加工伤保险期间用人单位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这种没有处罚的规定在实际中难以强制。因此,虽然这几年劳动保障部门在扩面上做了大量艰苦的工作,仍有部分企业拒不参保。结果是出现工伤事故后,企业拒不支付工伤职工待遇,甚至抢救费用都不支付,导致工伤职工为讨要工伤待遇与企业打官司,严重影响了工伤职工的权益。据统计,全国每年发生的近6000起行政复议、3000起行政诉讼案件中,70%以上是企业未参保,工伤职工追讨待遇的案件,这不仅给工伤职工的个人及家庭带来了极大的损失,也成为了社会不和谐、不稳定的因素之一。
(三)工伤保险与商业意外伤害保险的关系问题 在2004年《工伤保险条例》实施前,《建筑法》等法律规定了危险岗位工人必须投保商业意外伤害险。这在工伤保险制度未全面实施前对工伤职工提供了一定的保护。但工伤保险制度全面建立后,商业保险不应再强制投保了。由于法律的规定无法及时修订,企业很大程度上要面对两个保险制度,这不仅加重了企业的负担,也在实际上造成了工伤保险制度实施的困难。由于商业保险能够给投保的单位提供回扣(高的30%-40%),使得一些机关、单位为此用行政手段强推商业险,而拒绝参加工伤保险。从世界各国的实际看,实行了工伤社会保险后,商业保险一般都不进入工伤事故领域,更没有通过立法强制投商业保险的规定。各国政府在解决工伤事故中普遍采用社会保险的方式,实施大数法则,主要是工伤作为一种工业化中的社会问题,是政府要承担的责任,必须建立一种社会统筹的方式才能有效的解决好。在工伤领域,工伤社会保险是基本的,是主体的,是非盈利的,是强制的制度。而商业保险是盈利的,是企业自愿选择投保的制度。
(四)工伤保险与人身损害赔偿的关系问题
这个问一是由工伤侵权取代民事侵权责任,工伤者只能请求工伤补偿,而不能向侵权人请求民事赔偿;二是工伤者在两者中选择一种请求;三是两者兼得;四是两者互补,两种请求所得数额,不超过实际损失。从各国情况看,多数国家如德国、意大利等均采取第四种做法;北欧国家、新西兰等采取第一种做法,第二、第三种做法目前了解到的尚无国家实行。
采取第四种做法的理由,第一是社会保险的特性决定的。社会保险作为一种基本的保障,主要是保障工伤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和基本生活,提供的物质帮助不能超过工伤者的实际损失;由于侵害是第三人引起的,第三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当第三人提供的赔偿不足以弥补实际损失时,工伤保险负责补足;当第三人无法或无力提供赔偿时,工伤保险足额赔偿,以确保工伤者的工伤救治和工伤待遇。第二,社会保险给予由于第三人侵权造成的工伤者的待遇,不应与在企业内因工负伤的工伤者得到的补偿不同,避免不同工伤者待遇的不平等。第三,社会保险只在规定的项目和标准上不重复支付,并不影响工伤者向第三人索取其他方面如精神的、财产的赔偿。第四,国际劳工公约普遍认可的原则是,工伤者(如上下班交通)已受到其他赔偿保护时,可以不必再列入工伤补偿。
(五)未参保企业工伤职工待遇保障问题
《工伤保险条例》实施四年来,企业未参保引发的工伤争议日益增多,目前占到工伤保险争议件数的70%以上。主要是企业不支付或用恶意诉讼的办法拖欠工伤职工应得的工伤待遇,造成工伤职工工伤待遇不落实,从而引发尖锐的矛盾,社会反响强烈。
三、工伤保险制度问题解决对策
总的来说:
(一)适应需要,完善工伤保险的法规体系
作为我国工伤保险的法律体系,无疑《工伤保险条例》是其核心,但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制定一系列相关的规范性文件和实施细则,例如制定《工伤认定管理办法》用以规范工伤申请、受理、认定的程序及相关人员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制定《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用以规范劳动能力鉴定的组织、管理和程序;制定《工伤保险遗属抚恤条件》用以明确享受遗属抚恤的资格;制定《工伤保险待遇支付管理办法》用以规范长期工伤待遇改为一次性支付的条件和标准;制定《工伤保险医疗服务管理办法》用以规范工伤医疗服务的水平、标准和相关机构的责任。
(二)不断探索,建立科学规范的工伤保险费率机制
科学、规范的费率机制,有利于工伤保险成本分配的公平性,也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安全生产,因此,国家应按行业分类标准,根据近年来工伤事故的发生率、伤亡人数及程度进行测算,制定全国的行业风险费率,并根据各投保单位每年的职业风险变化和保险基金的支付率定期对费率进行调整。
(三)理顺体制,将工伤保险纳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统一管理
目前,我国工伤保险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管理,从表面上看,工伤保险具有社会保障的属性,将社会保障多险种放在同一部门管理,似乎理顺了关系,但从实际上看,因工伤保险与其他社会保险制度的相关性不大,组织方式与实际效果和制度目标之间产生了脱节。工伤保险是为了促进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是为了减少事故和工伤补偿,可以说工伤保险离开了安全生产就无生存的根基。从代表世界发展主流趋势的德国、日本两大模式来看,或作为国家法律授权的社团组织独立运作,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或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直接负责管理。[5)我国工伤保险的体制建设,应取德国和日本之所长,并结合我国实际,由国家和各省设立独立的事业单位负责基金运作,实行省级统筹,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政策和工伤基金的监管,统筹规划,整体推进。
(四)确立新型观念,完善工伤保险的运行系统
就整个工伤保险运行系统来讲,工伤保险的赔偿只是工伤保险的一部分。国际工伤保险的发展已走过被动赔偿的消极工伤保险阶段,工伤预防、职业康复和工伤赔偿相结合已是国际工伤保险发展的主流。近几年我国工矿企业事故频繁,除安全监察水平、安全生产技术水平等因素外,工伤保险开展不阿力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要确立预防、康复、赔偿相结合的新型观念,在切实做好工伤理赔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工伤事故预防,通过各种手段减少和降低事故发生率和职业病发病率,并逐步将受伤职工的康复也纳入保险体系。
(五)加强队组织管理水平
提高工伤保险组织管理工作,加强工伤保险队伍建设,是全面推进工伤保险制度的基础。一要加强工伤保险行政机构、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劳动能力鉴定机构的组织建设;二要建立一支工伤保险法律、劳动鉴定技术、信息化和计算机管理研究的专家队伍,开展工伤保险的科学研究工作,依靠科学研究推进工伤保险工作的开展;三要加强劳动保障的执法队伍建设,逐步淡化其行政色彩,强化其法律特点,时机成熟时在法院系统建立“劳动保障法庭”,形成一支专业化、高水平的从事劳动保障法律事务的经办队伍。
改革工伤保险制度应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1.扩大覆盖面,保障劳动者基本权利
应当把工伤保险范围扩展到所有企业及其劳动者,使各类企业的劳动者在遭受职业伤害时都依法得到基本生活保障和经济补偿,以维护企业和社会稳定,解除劳动力流动的后顾之忧。
2.要分散企业工伤风险,由“企业保险”转变为社会保险
按照国际惯例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由企业负担全部工伤保险费用,建立工伤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形成社会化的工伤保险制度。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统一调剂使用基金和进行管理服务,减轻企业工伤保险费用负担和行政事务负担,保证各项工伤待遇按时足额支付,而不受企业兴衰存亡的影响。
3.工伤保险要与事故预防相结合,并做好职业康复工作
应当充分运用工伤保险的费率杠杆和行政的、经济的惩戒手段,引导和促使企业加强安全卫生管理,防止和减少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还应当做好医疗康复、职业康复工作,帮助工伤职工恢复生活和劳动功能并从事适合其身体状况的工作。
4.要根据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各方面承受能力确定合理的工伤保险待遇标准
建立长期待遇调整机制,使之保障工伤职工和遗属的基本生活需要,适当补偿职工因丧失劳动能力造成的收入损失。为照顾地区间、企业问的经济效益差别,国家在规定基本待遇标准的同时,应倡导企业实行补充性工伤保险或举办群众互助性工伤保险。
5.工伤保险管理要规范化、法制化
要根据工伤问题情况复杂、技术性强、待遇项目多、容易引起争议纠纷等特点,把工伤界定、评残标准、待遇项目和标准、享受待遇的条件和程序等问题规定得明确、具体,尽量减少操作上的困难。工伤保险的实施可按属地原则,以地级市为基本统筹管理单位,便于因地制宜,迅速处理事故。
四、工伤保险制度改革情况和效果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走向深化和新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工伤保险制度改革也被提上了日程。1991年,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要努力改革工伤保险制度。1999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普遍建立企业工伤保险制度。”1994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其中第九章把工伤保险作为五项社会保险制度之一而规定下来,并在我国境内的企业单位、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中贯彻实施。
为了实施工伤保险制度改革,原劳动部从1988年开始研究工伤保险改革方案,并支持和推动沿海的经济特区先行试点。同时,原劳动部会同卫生部委托课题组研制《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原劳动部还设立“职业伤害补偿及基金筹集模式研究”课题,请专家研究和论证工伤保险改革方案。在总结试点经验、课题研究和征求有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原劳动部于1992年和1995年先后两次草拟上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职工工伤保险条例(草案)》,为工伤保险制度改革提供了可操作的办法。1996年3月,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颁布《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GB/T16180—1996),作为工伤评残国家标准;1996年8月,原劳动部以部颁规章印发《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劳部发[1996]266号),这两个重要文件已于1996年10月1日实施,成为全国实施工伤保险制度改革办法。
《试行办法》和国家评残标准发布后,各地的工伤保险改革加大了力度和进度。目前,除了个别边远地区外,基本都执行新的待遇标准和评残标准。工伤保险费用社会统筹也形成较大局面。1997年底有27个省区以不同的方式和程度推进统筹,共计1400多个市县先后实行统筹,参保职工达到3507万人。其中包括22个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加上地级城市约为150个左右,初步形成工业集中的中心城市工伤保险统筹局面。工伤保险制度改革的效果主要表现是:
1.扩大了保险覆盖面,提高了工伤保险待遇,从而进一步保障了职工基本权益
由于《试行办法》适用于境内所有企业和职工,突破了过去“全民执行、集体参照”的格局,使现在的各类企业和不同用工形式的职工都可依照规定享受工伤待遇。待遇标准也提高了,例如护理费标准,由改革前每月50多元提高到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50%、40%和30%(按不同护理等级确定),丧葬费标准由过去的3个月企业平均工资提高为6个月社会平均工资。改革后又增加了一次性补助金待遇,例如,以前因工死亡没有法定的一次性补助,现在规定设立“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为本省区社会平均工资48个月至60个月,使工亡职工供养亲属除按月领取抚恤金外,还能领取二三万元补助金。这些改革措施的出台,使工伤职工得到实惠,减轻了他们的困难,进一步保障了他们的合法权益。
2.统一规范了工伤政策和标准,使企业和有关部门便于处理工伤问题,有利于企业和社会稳定
工伤保险改革办法对于工伤认定、劳动鉴定、工伤待遇项目和标准,有关政策和工作程序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处理工伤问题时,职工、企业和主管部门有章可循,提高了办事效率。例如,1998年5月13日,都江堰市的都江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24名职工死亡,6人受伤。由于该矿参加了成都工伤保险统筹,仅用3天时间就处理了23名死难职工的抚恤问题,有一名经抢救无效死亡的,也在事故后第10天处理完毕。这样及时妥善处理事故的案例在各地都有,与改革前“闹工伤”长达几个月甚至几年的现象形成鲜明对照。经历过“闹工伤”纠缠的厂长感慨地说:工伤保险真正为企业办了一件大好事,从今以后,我们这些厂长不必再为处理工伤事故而烦恼了。
3.工伤费用社会统筹,保证了各项待遇按时足额支付,调剂和减轻了企业负担。
《试行办法》规定:工伤医疗费、护理费、伤残抚恤金、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残疾辅助器具费、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等8项长期支付和大额支付的费用,由工伤统筹支付。实行统筹的地区,基本做到这8项待遇全额统筹支付,保证了工伤职工和遗属按时足额领取待遇。企业缴纳的工伤保险费率一般在工资总额的0.2%~2%,平均费率不到1%。企业缴费不多,当发生事故时,这些费用都由工伤基金支付。例如,都江煤矿“5·13”事故,成都市工伤保险基金已支付300多万元,并对6名深度烧伤住院治疗的职工继续支付医疗费。这个煤矿工伤保险费率为工资的2%,现在已宣告破产,不能再缴纳保险费了,而成都市社保局不仅要负责支付这起事故所发生的长期抚恤金,而且将对该煤矿历年累计约400名工伤和矽肺病职工负责支付有关待遇。各地的许多事例说明,工伤统筹已发挥了保障职工权益、分散工伤风险和为企业改革服务的良好作用。
4.初步建立了工伤预防机制,一些地区已出现事故下降的效果 《试行办法》规定,征缴工伤保险费实行差别费率和浮动费率,并在年终时对安全生产好或较好的企业实行安全奖励制度。各地工伤保险实施办法都已建立和逐步完善了这种机制和措施。工伤保险的预防机制与国家安全卫生监察必定产生合力,促进企业搞好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预防。一些地区已有事故下降的报告,例如:海南省工伤事故1995年比1994年下降12.8%;南昌市1994年比1993年死亡事故下降27%,重伤事故下降39%;大连市1995年上半年因工死亡人数比上年同期下降30.4%,是1994年5月工伤保险改革后所出现的历史上安全生产最好的状况。此外,福建省、宁夏银川市、湖北襄樊市和四川广元市等地区也有事故下降的报告。一个企业和一个地区事故下降会有各种因素起作用,工伤保险费率机制和奖励措施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工伤保险机制促进安全生产的作用,主要是从经济上约束和激励企业提高安全生产的积极性,使企业把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相信,随着这种机制的完善和力度的加强,工伤预防机制的效果将长远地造福于我国广大企业和职工。
第五篇:我国水资源问题及对策
一、当前我国在水资源利用中的问题
根据我国水资源现状的研究以及水资源利用的持续实践总结,综合此方面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目前我国在水资源的利用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四大问题:水资源短缺、水资源利用率底、过度开发以及水污染严重等。
(1)水资源紧缺,供需矛盾日益加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气候的变化,中国农业,特别是北方地区农业干旱缺水状况加重。近年来农田干旱,水库干旱见底现象频发。农田受旱面积增加,干旱缺水成为影响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主要制约因素;农村边远地区发生饮水困难,饮用水不符合卫生标准。其次是城市缺水。中国城市缺水现象始于70年代,以后逐年扩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缺水愈来愈严重目前我国约有3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质量标准的饮用水;在全国六百多个建制市中,有四百多个城市供水不足,其中有一百多个还为严重缺水,由于缺少导致的产值下降约两千亿元。
(2)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利用效率低
我国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用水严重浪费的现象非常严重。目前,全国农业灌溉年用水量约3800亿m3,占全国总用水量近70%。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40、50年代就开始采用节水灌溉,现在,很多国家实现了输水渠道防渗化、管道化,大田喷灌、滴灌化,灌溉科学化、自动化,灌溉水的利用系数达到0.7~0.8,而我国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系数大多只有0.3~0.4[2]。其次,工业用水浪费也十分严重,目前我国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约80m3,是发达国家的10~20倍;我国水的重复利用率为40%左右,而发达国家为75%~85%。中国城市生活用水浪费也十分严重。在城镇用水中,广泛存在着没有安装水表的水龙头、非法安装供水管、水管漏水、水表失灵等现象。据统计,全国多数城市自来水管网仅跑、冒、滴、漏损失率为15%~20%。对比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用水水平,我国的用水效率还很低。[1] [3]
(3)水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环境恶化
水资源过渡开发,生态恶化问题日益严重。我国大约有60%以上的水资源已经被开发利用,过度开发利用现象很严重,而且我国绝大数地区都存在着地下水开采过量的问题。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无疑会加剧水土的流失而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在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了地面沉降、塌陷、海水入侵等严重问题,这进一步加剧了环境恶化,影响水资源质量。统计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已形成了多个超过万平方公里的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的漏斗区。山东省因地下水降落,漏斗面积达1.5万平方公里,导致海水入侵面积达400平方公里[3]。
同时,在西北内陆缺水地域过度开发现象日趋严重,导致下游地表水减少,只好抽取地下咸水灌溉,使土地盐碱化,而超采地下水,水位下降过大,使得植被大量死亡。
(4)水污染严重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工业企业和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多,废水的排放量在日益增加,工、农业污水排放量逐年加大,其余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海,致使水质严重恶化,污水中化学需氧量、重金属、砷、氰化物、挥发酚等都呈上升趋势[4]。我国水资源的污染源主要是城镇生活及工业废污水排泄,其次是农用化肥及农药的残留物等。黄河干流主要污染物是石油类和重金属等其它有害物质。中国665个城市中,有70%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每年平均有360万吨的生活废水和工业废水被倒入江河湖海,其中95%为未经任何处理的粪便水[5]。
此外,据统计,工业企业生产产生的废水,2/3以上都是未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水域,导致水资源大面积受污。我国工业污水排放量大、处理量少、达标率低等特点,使地表水污染严重。我国的工业生产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珠江三角洲等地区[3],这些地区河湖多,人口密度大,由于工业废水不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造成城市下游江段河流水质严重污染,对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总而言之,目前我国地下水与地表水污染严重,形势严峻。
二、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随着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我国水资源利用数量逐渐增大,同时资源的紧缺和污染等问题日趋严重,我国正面临着21世纪的水资源危机。目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以及严重影响到了人民的用水安全以及改革经济的发展。因此,面对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出现的众多问题,如何切实合理地通过现用手段进行管理和利用,是目前我国在水资源领域最为重要的问题。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保证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理念贯穿于水资源管理的始终,在水资源管理方面,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向节约型经济模式转变。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经济发展与环境水资源的发展并不是对立的,建立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使得我们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节约水资源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问题。
综合上述,笔者通过文献调研总结等方式,综合前人的经验及成果,提出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应当从观念层面、制度层面以及行动层面上进行合理的规划。在观念上,应通过社会动员,树立对水资源紧缺意识,宣传节约及合理开发利用的行动原则;在制度上应当建立和健全水资源的管理体系,对水资源的利用进行合理的规划,通过政策实现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在行动上,应当积极开发可引进先进水资源利用及配置的科学方法和技术,同时积极开展水资源污染治理。具体而言,可将对策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改变传统的用水观念,树立科学用水观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而对其过度、无序的开发利用,因而造成了大量严重缺水、水资源浪费、水资源污染等问题[6]。事实而言,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极需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和多方面的保护。因此,要加强人们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思想意识,避免用水浪费,形成良好的节水习惯,形成全民节水的风尚。只有树立合理利用,有序开发的科学水资源理念,才能正确的利用水资源。
(2)动员全社会,加强水资源保护宣传
全社会都应当动员起来,改变传统的用水观念,要在全社会呼吁节约用水,一水多用,充分利用循环水。人们一定要建立起水资源危机意识,把节约水资源作为我们自觉的行为准则,要树立惜水意识。总之,要做到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协调发展,政府、社会和公民个人必须全体动员。
动员社会全体成员的手段是加强水资源保护的宣传,只有加大水资源节约与保护的宣传力度,在全民中树立保护水资源的强烈意识,才有助于做好水资源管理工作。水资源保护宣传应当从观念上以及制度上开展来。在宣传过程中借助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宣传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在群体人民群众中普及《水法》知识,使人人都能懂法,人人都能自觉守法,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通过大力宣传,在人们的心中达成共识,全民行动,保护水资源,提高资源的持续利用[6]。
(3)建立和健全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
如今我国的水资源管理机制并不完善,故而国家应当尽快设定并发布科学有效的水资源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制定管理制度,同时应该严格规定管理人员遵照既定规章制度管理水资源,保证现有水资源能够合理地开发并利用。保证现有水资源能够合理地开发并利用。从而达到科学地开发并利用水资源,缓解并进一步解决水资源不足和污染浪费现象严重问题的目的,进一步对水资源合理分配。
加强水资源的法制建设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首先是要建立健全保护水资源的法律法规。目前我国已有的《水污染防治法》、《城市节约用水管理的规定》、《水法》、《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和《关于防治水污染技术政策的规定》等法律、法规虽已体系化,但却未达到协调化和完善化,而且规定过于原则,可操作性不够,缺乏相应的配套法规[7]。
此外,健全建立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要求在建设法制的基础上,加强对执法管理的建设和监督。长期以来,在水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存在着重建轻管的现象,对水资源管理缺乏统一的制度规范。因此,需要加强水资源的立法、规划等制度建设工作。同时,必须要实行科学的和严格的管理,建立一套完备的办事规则和操作规程,并实施监督机制。加强执法管理一是要做到执法要严、违法必究,对违法的责任人除警告、经济制裁外,还应追究其刑事责任;二是要对有影响的违法案件公开处理、严厉打击;三是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执法监督[5]。只有以水资源权属与开发利用权属相分开的原则,依法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进行统一管理,努力开源节流,合理配置水资源,才能从根本上使水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
(5)加强水资源管理的科技投入
水资源科技投入的增加,实际上是要求运用更加科学的技术和手段优化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并通过合理的循环利用,最终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加强水资源的科技投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开展以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的技术革命。如工业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提高循环用水的次数;农业大力推行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利产业中科技含量;日常生活用水采用先进节水措施等[7]。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水资源监测、预报、治理的科技投入。水资源的水量和水质的监测要实现技术性革命,提高对水资源的科学监测与预报。同时,对于污水的治理也要提高技术含量,从而大大降低水污染的代价,进而促进污水再利用,不断提高水资源质量[5]。
(6)加强水污染的防治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剧,经济不断上涨,水资源污染已经非常严重,现如今,控制污染、保护环境已经成为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彻底消除污染是不可能做到的,因此,要确定一个最优污染水平。在确定了这个最优污染水平之后,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4]:①实行污染控制规划制度。②运用排污产品费和差别税等经济杠杆控制污水排放。③建立健全排污许可证制度。④完善对工业企业污染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工业企业尤其是乡镇工业企业的污染管理。⑤从整个区域或流域出发,把水量、水质和水污染防治结合起来,统筹兼顾、统一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