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章的图文并茂》教学设计
《文章的图文并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在文本中插入图片、剪贴画和绘图工具栏的使用;掌握图片的环绕方式、改变大小及调整位置的操作。
2、过程与方法: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完成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任务。同时,体现自主探探究,分层次学习的理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信息技术课堂渗透交通安全标志和交通安全教育,培养小学生从小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教学策略
本节课设计了两个任务来学习《文章的图文并茂》,一个是在一张交通地图中插入合适的交通安全标志并排版,第二个是设计了一个游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交通安全规则,而且体现了快乐学习的理念。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教师首先展示课件所示的本地交通地图,让学生思考和讨论。
教师提问:“根据提示,图中缺少什么交通标志呢?”
(二)学生观察并思考,相互之间展开讨论。
1、教师:大家知道常见的交通标志有哪些呢?谁能够说出一些呢?
2、学生自主发言。
3、教师总结:下面我展示一些交通标志,看看大家是否认识。
(三)教师用课件播放交通标志
学生参与讨论、辨认,一起回答。
二、展示任务,引入新知识的学习
(一)学生自学:
1、如何插入剪贴画
2、插入来自文件的图片
3、掌握图片的环绕方式、改变大小及调整位置的操作
4、绘图工具栏的使用
(二)布置任务:
1、教师展示《放学路上》的文档,根据文档的内容把合适的交通标志或图片插入到文本中,并进行排版。
2、教师分发作业(所需的交通标志或图片)
3、学生独立完成操作。
4、在学生动手实践的时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指生到教师机演示操作步骤。
6、教师小结
三、拓展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教师布置新的任务,同学间进行互动游戏练习,强化交通安全意识。
(二)当完成前面两个任务以后,教师给出《安全回家》游戏,让学生学习。
1、小组讨论、合作完成。
2、到教师机汇报演示。
3、教师小结。
四、回顾所学,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一)学生总结所学知识
(二)教师点评并宣传交通安全知识、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教学反思:
本课在图片的插入与编辑教学中,任务的设计渗透了对小学生的交通安全知识教育。交通安全不仅关乎学生的生命和健康,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尤其是当前国内的许多行人对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还比较淡薄的现状下,对小学生进行教学很有必要。本课在任务的设计上体现层次性,教师的教学采用讲练结合和自主探索相结合的方法。第一个任务“放学路上”:在关于交通安全的文档中插入合适的交通标志,并对文档进行排版,学习图片的插入和图片工具栏的使用,考虑到学生的水平层次不齐,所以教师对第一个任务采用讲练结合的方式,达到所有的学生掌握知识的目标,这样处理是可取的。第二个任务则是在一张交通图中根据提示插入合适的图片并编辑,适当增加了任务的难度,在第一个任务的基础上,该任务由学生自主探索、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体现了学生是学习主体的特点。
当然,该案例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果对两个任务作以下的修改,则任务更有实际意义、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更密切相关。第二个任务“在交通图中根据提示插入合适的图片并编辑”,如果把这张交通图设计成学校周围的交通图,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二篇:教学设计 文章思路
教学设计 文章思路:读庄子的特殊感受??赞庄子的清洁精神??析庄子的哲学困境
二、教学思路:
(一)由题目导入
1、当人们无路可走的时候,人们会有什么选择呢?请大家说说。学生1:投江,如屈原。学生2:归隐,如陶潜。学生3:冒险,如拿破仑,项羽。老师:这所谓的无路与有路是针对这个人本人而言的。
2、那么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庄子告诉我们什么?请谈谈你初读后的感受。学生1:有隐士风度。学生2:不屈从权势。学生3:自由地活着。
(二)理解作者怎样赞庄子的“清洁精神”
1、这篇哲学随笔中支持作者观点的具体材料只有一个,你们能找到吗? 学生1:有,是“庄子钓鱼的故事”。学生2:是“乌龟的故事”。
2、那么先请一同学给我们讲讲这个故事。学生:略。老师提醒学生注意词语:累、顾、曳。
3、如果现在我们给这个故事一个题目,哪个比较好? 学生:“乌龟的选择”比较好。
4、作者紧接着对这个故事进行了解读,大家读一读第3、5、7段,看看作者是怎样评价庄子的做法的?请把相关句子划出来,再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教师巡视,指导。先请同桌相互交流,看看同桌划出的和自己是不是一样。请同学发言,也可以同桌推荐。学生1:“他那么不经意地推掉了在俗人看来千载难逢的发达机遇。他把这看成了无聊的打扰。”这句话,我认为“不经意”说明他一点不在乎,是一种条件反射,本能的反应。他老早已经想清楚了,对人生的真谛已经彻悟了。学生2:他是在极度贫困的条件下做出这种选择的。这可以从这句话里看出来:他可能真的需要一条鱼来充实他的辘辘饥肠。所以我很佩服他。学生3:“庄周们一定能掂出各级官僚们“威福”的分量,而大小官僚们永远不可能理解庄周们的“闲福”对真正人生的意义。”这里“威福”和“闲福”进行了对比,说明官僚们不理解庄子的精神境界,所以他们根本不会像庄子那样享受“闲福”的;“闲福”也反映了庄子是以享受的态度来面对他选择的人生的。刚才同学说了,他在条件很恶劣的情况下选择的,他却以享受的态度面对,说明他享受到的不是物质,而是心灵的宁静和精神的快乐。学生4:这说明庄子拥有别人没有的“超凡绝俗的大智慧”,这种精神是“清洁的精神”。说“清洁”,也就是很干净,很高洁。他拒绝了权势的诱惑,洁身自好,追求的是精神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学生5:把庄子比做“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很美。说他是树,是因为高大,独立。说心灵是月亮,月亮皎洁,说明灵魂高洁,说明精神世界纯洁。庄子看守这这样的精神世界,说明他孤独地坚持守住这样一片天地。学生6:作者对庄子评价很高,他说这是“不可企及的妩媚”,也就是根本无法超越的审美的世界。
5、无论环境多么险恶,命运多么悲苦,庄子都坚持在自由的精神生活与权力之中,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看守着纯净的心灵,作者把这种精神称做“清洁精神”。这种精神对于我们来说有什么意义呢? 学生:当我们大都在黑夜里昧昧昏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两棵在清风夜唳的夜中独自看守月亮的树。老师:为什么我们在黑夜里昧昧昏睡时,不会迷失自我?那是因为有几位像庄子那样的哲学大师,他们的智慧、人格的光芒,一直穿透时空在我们的心目中闪耀。这是对庄子精神的高度赞美。
(三)探究作者怎样分析庄子精神世界的实质
1、庄子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请大家从下文两段里找找原因。学生1:对人类的怜悯。学生2:作者把它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来考察,那是跟他生存的时代有关系的。
2、让我们来看看庄子所处的时代。读第10段。找出反映时代的词。、学生:荒唐与罪恶,诸侯们的剑锋残忍到极致,世界黑暗到了极致,天下污浊,无赖,无理,无情,无聊,无所顾忌,无所关爱,无正义,无逻辑,无方向,无心肝„„
3、庄子面对的人世,是“诸侯们的剑锋残忍到极致”,“世界黑暗到了极致”,这样的世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看清的,但是庄子能看到人民的灾难,战争的残酷,那是因为什么原因? 学生1:因为庄子在冷眼旁观。学生2:因为庄子同情百姓的疾苦,庄子对人类有着怜悯。老师:请大家一起来读一读第9段以及胡文英的评论。说说你们的理解。学生:庄子的表面看起来是“无情而坚强”,“眼极冷”的,那时因为他内心“最多情”,“心肠极热”。老师:庄子内心对人为什么活着,该怎样活着,有自己的哲学思考,有着理想和期待,可是残酷的现实不允许人像个人那样活着,所以庄子只能以拒绝入世来拒绝“污浊”。通过对心灵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对比,我们可以悟到庄子对社会的批判、对世俗的绝弃和反叛、对自由的追求,都是出于对世俗丑恶的洞察,对黑暗的挑战,对人类的怜悯,对生命的热爱。学生:老师,我不懂这句话:他好像在和这个世界比试谁更无赖,谁更无理,谁更无情,谁更无聊,谁更无所顾忌,谁更无所关爱。谁更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从而谁更能破罐子破摔。谁更无正义无逻辑无方向无心肝??只是,有谁看不出他满纸荒唐言中的一把辛酸泪呢?老师:我给大家提供几则资料。你们说伯乐是谁? 学生:是家喻户晓的相马大师。老师:对。但是庄子认为,他是残害马的罪魁祸首。学生先沉默了一会,接着就明白了:因为他不让马过自由的生活。学生(蔡侠):我不同意这种说法。古人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可见每匹年轻的马都向往自己能“建立功业”。而正是有像伯乐这样的人挖掘了潜在的人才,才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这样的英雄。一些有才能的人在人类发展历史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才能的高低是其中的原因,但才能的施展需要有人挖掘,这些挖掘的人便是一个个伯乐。老师:不错,你的说法代表社会普遍的看法,人一定有有所作为,需要伯乐。你看庄子是不是就是跟你唱反调?再说说一段更令大家吃惊的话。儒家推崇圣、勇、义、智、仁,庄子认为强盗也有圣、勇、义、智、仁。不进室就知道室内有没有东西,是圣;入室一马当先,是勇;退出时先人后己,是义;预测是否成功,是智;分赃公平,是仁。合情合理到践踏了神圣的道德教条。学生大笑,在笑中他们明白了:表面上看,他的语言形式是荒唐、偏激的,其实这是出于对世俗丑恶的洞察,对人类对生命的热爱。有心人能悟到满纸荒唐言后的一把辛酸泪。
4、对这样的《庄子》,作者说“我们怎能不悚然面对,肃然起敬,油然生爱?”这三个词顺序能否换? 学生:不能,反映从惊到敬到爱的心理过程。一开始,他和别人一样,听到庄子的言论觉得很吃惊,但是当他理解了庄子的满纸荒唐言中含着一把辛酸泪之后,对庄子产生了热爱之情。
(四)感受作者读庄子之后的特别感受
1、作者对庄子是推崇备至。他认为庄子哲学是一种美。他在第一段谈了自己阅读庄子的特别的感受。让我们来读读第一段。你觉得哪些语句表达了自己的崇敬之情? 学生1:“无所适从”是手足无措,十分崇拜。学生2:“拨弄”说明自己被彻底征服了,一点反抗的力量都没有。学生3:“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说明实在不能用言语表达。老师:我补充一段话。这原是说人们“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而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咏之,歌咏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说明美得让人无法言表。学生4:还有,他说,庄子的境界我们无法懂得,还用了评价孔子的话来赞叹庄子。
2、我们能从中了解是《庄子》的特点让作者如此心醉?你能联系学过的文章谈谈吗? 学生:想象力丰富,说“幻化无方,意出尘外,鬼话连篇,奇怪迭出”。像《逍遥游》中讲那大鹏有多大飞得多高。老师:庄子之文,不拘一格变幻无穷,打破了世俗观念世俗形式的限制,是庄子绝对自由精神的外化形式。
(五)思考题意
1、这是鲍鹏山先生对《庄子》的解读心得,可是同学们,这篇文章仅仅是解读《庄子》的心得吗? 学生:不是。题目《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意思是说,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读庄子对我们有帮助。老师:不错。这个题目有两层意思:一是《庄子》代表了人们无路可走的时候的一种意识形态,作者用这样的标题,为解读庄子提供了一把钥匙:从历史背景和心灵世界中寻找解释。二是含蓄地告诉人们物欲横流和人文精神的失落的今天,应该学习庄子。
2、不过,这篇文章是鲍鹏山先生对《庄子》的解读心得,是一家之言。同学们,希望你们课外再去读《读本》上的两篇文章以及其他资料,拥有自己对《庄子》的理解。
三、教学板书 赞庄子的清洁精神:自由??权力 析庄子的哲学困境:热肠??冷眼 读庄子的特殊感受:惊??敬??
三、教学反思:
《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是一篇较有深度的哲学随笔,是读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后写的感想。它文辞优美,思想深刻,学生解读它有相当的难度。
(一)、课文难度大,学生对庄子不熟悉,对他的思想了解不深,对理解课文的深意造成了一定困难。
(二)、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这一块思想上,方法欠缺,学生显得一头雾水,可多联系生活中浅显易懂的例子,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庄子,进而理解本文的主旨,即在困境中如何运用庄子的思想。
(三)、让学生课堂下找些与无为思想和庄子有关的书读读,进一步理解道家思想。
第三篇:《孟子文章选读》教学设计
《孟子文章选读》教学设计
www.5y
kj.co
m 《孟子选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的生平及思想;
2.了解《孟子》的艺术成就;
3.掌握基本的文言知识,熟读课文;
4.诵读课文,领会孟子的论辩风格和运用比喻之妙;
5.诵读课文,整理并评价孟子的思想和的写作特色。
关于运用“倒序”法进行单元教学的建议
综观本单元的5篇课文,篇幅一篇比一篇短,难度一篇比一篇小。我们可以依第21课至第18课的“倒序”开展教学。这样便可以使得学生能够一步步由浅入深的接近孟子、了解孟子。
(一)安排1课时教学《短文两篇》
1.指名讲述“弈秋”的故事,并由此拉开本单元教学的序幕。
2.对照所讲“故事”和注释,落实《弈秋》的字词句,领会课文的寓意。
3.引导学生结合注释自读《齐人有一妻一妾》,要求做到流利朗读,准确译文。
4.由学生复述《齐人有一妻一妾》的故事情节。
5.讨论《齐人有一妻一妾》的寓意,补充原文省略的文字——“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6.教师小结,重点强调其幽默风趣的语言特色。
7.课外作业:借助工具书和资料翻译《孟子见梁襄王》全文。
(二)安排1课时教学《孟子见梁襄正》和《庄暴见孟子》
1.抽两位同学分别将《孟子见梁襄王》的译文妙在黑板上(有条件者可直接将译文投影到屏幕上)。
2.根据黑板或屏幕上的“译文”教读课文,让译文与原文对号入座,使误译得到纠正,漏译得到补充,加强朗读环节,体会譬喻论证。
3.分组(4至6人)学习《庄暴见孟子》,在组长的带领下,须做好以下工作:
①通读全文,准确读音,正确断句;
②试译原文,把握不准者作好记录,准备提问求教;
③找出文中的对比句,思考其运用的好处;
④归纳民本思想的具体内容。
4.逐项检查分组学习情况,重点突出“朗读”和“质疑”两个环节。
5.作业:完成练习三。
(三)安排3课时学习《齐桓晋文之事》
第一课时:学习课文第一部分,即从开头至“王请度之”。
1.学习课文第一层(从开头到“则王乎”)。一读之后要求能翻译原文,懂得“是以”属固定词语,“臣未之闻也”属宾语前置句;(已注释的词句属特殊用法的要突出强调,下同。)二读之后必须了解齐宣王问话的切人点(以问“霸道”开端),孟子以“臣未之闻也”一句将话题转向谈论“王道”。
2.学习课文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到“是以君子远疱厨也”)。分角色朗读,明确“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张,体会“以羊易牛”的阐发艺术,强调宾语前置句(“莫之能御”)、“之”字的区分(“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牛何之”“王见之”)、兼词“诸”字等知识点。
3.学习课文第三层(从“王说”到“王请度之”),以练习代讲解,“逼”着学生自学。
练习设计如下:
①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a.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这样)
b.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区别)
c.是诚不能也(的确)
d.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行王道)
e.王请度之(估量)
②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a.然则一羽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保,为不用恩焉。
译:(这样看来,一根羽毛拿不起来是因为不愿用力;一车木柴看不见,是因为不愿用视力;百姓不被爱护,是因为不愿施恩泽。)
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尊奉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奉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儿童,推广开去也爱抚人家的儿童。)
③孟子善于设喻论证。用“力举百钧而不能举一羽”“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来比喻(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用“挟太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来比喻(故王之不王,是不为也,非不能也)。请用原文作答。
④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并用两个字归纳孟子为宣王指明的方向。
大意:(阐述齐王之不正,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的道理。)
方问:(推恩。)
(注:原文从略,括号内文字为参考答案。)
第二课时:学习“抑王兴甲兵,危士臣”到篇末。
1.学习“抑王兴甲兵”至“孰能御之”。在熟读课文、弄清文意的基础上,重点点拨以下知识:
①使动用法:危(土臣)/朝(秦楚)
②一词多义:抑(“抑王兴甲兵”“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若(“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其若是”)。
③特殊句子:若是其甚与/何以异于邹敌楚哉。
2.学习“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到篇末。结合高一学过的《寡人之于国也》(有一段文字基本相同),在“译”字上做,在“背”字上下功夫。译原文应重点提示“进”“愿”“恒心”“仰”“俯”“谨”“孝悌”等词语;背课文要抓住行文思路——使百姓有恒产,足以饱身养家,施以礼义道德教育。
第三课时:立足本篇目,辐射本单元,涉及学过的孟子文,全面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论辩艺术及其他。
.关于孟子的政治主张,重点剖析下列课文及其承载的思想:
从《齐桓晋文之事》看孟子“保民而王,莫之能御”的仁政思想;
从《庄暴见孟子》看孟子“与民同乐”的民本思想;
从《孟子见梁襄王》看孟子“敬天保民”(范文澜语)的思想;
从《寡人之于国也》(见《语文》第一册)看孟子选拔贤才要以民意为准绳的思想;
从《攘鸡》等短文(见《读本》第五册)看孟子“省刑罚,薄税敛”的思想;
从《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课文(见初中教材)看孟子“舍生取义”“顺乎民心,合乎正义”“勤奋不息、努力上进”等思想。
2.关于盂子散文的论辩艺术。
参见课本上郭预衡的《<孟子>简介》。
3.关于其他(如音乐与政治的关系,寓言样式的出现及影响,课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等),视教学实际取舍。
(四)安排三课时开展研究性学习
1.课前准备:布置学生到图书馆或网上搜集孟子及其散文的有关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归纳,初步形成自己的某一个观点。
2.课堂练习:就《孟子》的某一“点”(可以是作者的某一思想,作品的某一特点,布局谋篇,遣词造句;语言风格等等)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小论文,要求观点鲜明,论据确凿,切入点小,角度新颖。
3.课后评改:选择有代表讲的1至2篇习作,翻印给全体同学,要求认真修改,并写出一百字左右的“评语”。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XX年第10期
王国彬)
关于运用“先入为主”法进行单元教学的建议
孟子的散文,气势磅礴,感情激越,“言近而旨远”。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可以采取“先入为主”的办法,即首先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论辩艺术,再学习本单元的课文,用课文作例证。教学本单元拟安排6课时。
(一)安排1课时,初步了解孟子的主要思想和论辩艺
1.布置学生阅读课本中郭预衡的《<孟子>简介》,标记要点。
2.教师归纳、补充孟子的主要思想内容和散文特点。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政思想,其主要方面归列如下(对①②⑥⑦可结合选编课文展开讲述);
①民本主义思想;
②邦国的主权在民。
③民对不脱仁政的暴君是可以不服从的;
④政事以民为归宿;
⑤用人以民意为准;
⑥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
⑦施仁政应使百姓安居乐业;
⑧孟子反对不义的战争。
孟子是以“好辩”著称的。他善于借题发挥,因势利导,牢牢掌握谈话的主动权,把话题巧妙自然地引入他预先构想的范围,步步深入到他要得出的结论上来。简言之,孟子在论辩时善设机巧,先纵后擒,使论辩的对手成为靶子。
《孟子》里面还有一些文学价值很高的叙事文字,如《齐人有一妻一妾》。故事精练生动,寓意深刻:人物形象也刻镂精细,情节完整而又有一定曲折,因而被后人誉为已具短篇小说的雏型。
《孟子》中还有一类单纯发表议论的较长的篇章,如《鱼,我所欲也》。虽然没有标题,但它只围绕着一个中心的问题作较评论述的,实际上已接近于较完整的议论文。
总的说来,《孟子》散文,无论是其中的对话体部分,还是以叙事、议论为主的篇章,主要的风格特色就是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
3.阅读“单元说明”,了解教学目标。目标见“单元说明”中的“理解”“掌握”“品味”“了解”。
4.课外完成《齐桓晋文之事》一文后的练习四——到图书馆或网上搜集有关资料,然后与同学交流,说说你对《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和看法。
(二)安排4课时,学习本单元的5篇课文
其中两课时学习《齐桓晋文之事》,一课时学习《庄暴见孟子》和《孟子见梁襄王》,一课时学习《齐人有一妻一妾》和《弈秋》。无论教学哪篇课文,都必须重视“读”(读课文)、“译”(译原文)、“练”(完成练习题)三重奏。此外,针对不同篇目还应有所侧重。
1.《齐桓晋文之事》侧重论辩技巧的学习。此文的论辩技巧主要在于运用了反复问难、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层层进逼的方法。开头,孟子迎合齐宣王希翼称霸的心理,成功地转换话题,提出“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的中心论点。继而又机敏地从齐宣王怜惜牛的事实连类引发,肯定他有恻隐之心出发,施恩百姓并不难做到,批评宣王恩及禽兽而功不至百姓,有鼓励,也有指责。至此迫使宣王道出真心话,承认自己不肯行王道是企图以武力称霸诸侯。于是孟子从正反两方面说明行霸道无异于“缘木求鱼”,只有施仁政才能成就王业,激起齐宣王试行仁政的兴趣。此时孟子才将王道的主张,施行仁政的内容、步骤、方法和盘托出。用譬喻陈说事理,论列是非,是孟子论辩技巧的又一特点,如用“缘木求鱼”比喻齐宣王以霸道求统一天下的徒劳无功,生动形象,妙趣横生。
2.《庄暴见孟子》《孟子见梁襄王》侧重对比语言的品味。教学时可要求学生找出文中运用对比的句子,说出其运用之妙。
示例:
对比句子——举疾首蹙頞而相告/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
运用之妙——强调国君同样的享乐活动,引起人民不同的感受,造成不同的政治局面,突出了论题,避免了说教。
3.《短文两篇》侧重寓意的理解。《齐人有一妻一妾》辛辣地讽刺了那种不顾礼义廉耻,以卑鄙的手段追求富贵利达的人。《奕秋》深刻说明做事是否专心致志,结果是大不一样的。
(三)安排1课时,练习写作“文学评论”
1.在第一节课谈及“教学目标”时、教师应该告诉学生,学习本单元之后,要能对《孟子》作出一两点评论。为达此目的,教师还须布置学生课外阅读、摘抄“文学评论”,以牵线引路。
2.课堂作文:就《孟子》的某一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做到有论点,有例证,能自圆其说。
3.讲评可根据课时情况安排在课内或课外进行。讲评时应突出两点:一是涉及的“面”要广,力求既有评论“民本思想”的,也有论述雄辩艺术的;既有剖析语录体结构的,也有分析幽默语言的。二是对有创新意识、独到见解的要给以充分肯定。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XX年第10期
王国彬)
关于《齐醒晋文之事》一文的教学建议
首先要学生熟读课文。这一点课堂上要做,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也要做。文言文的教学一定要突出诵读,以求通过良好的语言感知大致把握全文的主要意思。
其次,在诵读的基础上理清思路。本文是孟子代表作之一,篇幅很长,不容易看出层次。理清思路,需要根据齐宣王和孟子的谈话内容进行切分。齐宣王一见孟子,就迫不及待地问齐桓公和晋文公称霸的事,孟子轻轻把话题岔开后,转入对王道的谈论。孟子首先肯定齐宣王有“不忍”之心,说明齐宣王已经有了“保民而王”的基本条件。其次,孟子指出宣王不能成就事业,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第三,孟子指出宣王推行霸道的危害。最后,孟子应宣王请求阐述自己行之道的具体措施,水到渠成地提出了“制民之产”和“谨痒序之教”的仁政主张。这篇对话体议论文,齐宣王问,孟子答,结构严谨,中心突出,说理充分。
第三,教师要指导学生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只有深入理解了孟子的“仁政”思想,才能更好地学习此文。
另外,此文中出色的论辩技巧也是应该学习的。气势充沛,语言富有强烈的鼓动性。
最后,对于文中的一些重点的实词、虚词、语言现象、句式特点等,教师也要指导学生总结。文中还出现了一些成语,如“明察秋毫”等,注意积累。体会文中疑问句,反问句的作用。
关于《庄暴见孟子》一文的教学建议
本文篇幅较短,文字也较浅显,反复诵读之后,自会把握内容。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朗读时读出对比的层次。
教师可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提出一些问题,安排学生自学讨论,加深对的理解。
首先要抓住“与民同乐”的思想。“与民同乐”是一种民本思想,是施仁政的一种表现,这一点上,与上一课《齐桓晋文之事》有相似之处。
其次要让学生认真体会孟子善于论辩、巧妙论理的技巧。孟子善于转换概念,掌握对话的主动权,从音乐出发,借题发挥,谈到了“施仁政”的问题,体现了他高超的谈话技巧。
第三,要通过讨论题目的设置,引导学生注意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孟子将“独乐”和“与人乐”对比,将“与少乐”和“与众乐”对比,解释了什么才是真正的“与民同乐”。又通过两种假设进行对比,突出人民的不同感受,从而说明与民同乐就会统一天下的道理。
最后,重点实词、虚词、语言现象、句式特点也应一一作总结。
关于《孟子见梁襄王》一文的教学建议
本文的难度不大,应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适当加以点拨即可。
首先要抓住思想。文中以禾苗遇旱枯遇雨兴为例,对梁襄王讲述了仁政爱民就能得到人民的拥护,民心所向,即可天下无敌的道理。这一内容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与前文的《齐桓晋文之事》与《庄暴见孟子》有相似之处,可联系起来考虑。
其次,孟子的“善辩”是较出名的,这一点在前两篇中也有学习。但此文的“善辩”却与前两文不同,少了委婉曲折,多了直截了当,直率地表达了自己对梁襄王的印象,犀利,直观。
另外,本文大量运用比喻。教师应指导学生加以注意,揭示本质,把握思想。
《齐恒晋文之事》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
1.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
2.理清思路,了解具体内容;
3.体会磅礴气势及形象的说理;
4.学习孟子的论辩技巧;
5.文言实词、虚词及重点语言现象和句式特点;
教学难点
1.孟子的实行仁政王道的政治主张及在文中的体现;
2.孟子的论辩技巧;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课前结合书下注释阅读课文,了解内容。
2.阅读课本中郭预衡的《<孟子>简介》,找出要点。
二、关于孟子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政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
1.民本主义思想。
2.邦国的主权在民。
3.对不施仁政的暴君人民是不可以不服从的。
4.政事以民为归宿。
5.用人以民意为准。
6.国家应以保民为职责。
7.国君施行仁政以使百姓安居乐业。
8.孟子反对不义的战争。
孟子善辩,在论辩时又善设机巧,先纵后擒。散文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
三、课文诵读、感知
思考:
1.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的结构如何划分。
明确:
1.孟子和齐宣王的谈话主要内容的实行王道仁政的政治主张。
2.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
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
第三部分:“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至篇末。
四、分析第一部分
依据第一部分内容,可分三层:
第一层:开头至“则王乎”。
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至“是以君子远疱厨也”。
第三层:从“王说”到“王请度之”。
1.学生朗读第一层,抓住重点词。
“是以”属固定词。
“臣未之闻也”宾语前置,正常语序的“臣未闻之也。”
(书下注释中重点词语)
教师点拨思路:
齐宣王与孟子的谈话以“霸道”开端,而孟子以“臣未之闻也”一句巧妙地将话题转向谈论“王道”。
2.学生自读第二层,明确“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张,体会“以羊易牛”的阐发艺术。
重点词:
“莫之能御”属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莫能御之”。
“之”字一词多义现象。例如:“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牛何之”,“王见之”。
3.学生自读第三层,概括大意,并用两个字概括孟子为齐宣王指明的方向。
明确:阐述齐王之不王,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的道理。
孟子为齐宣王指明的方向:推恩。
第二课时
一、分析第二部分
学生熟读课文。
教师点拨:
“危士臣”“朝秦楚”属使动用法。
特殊句式:“若是其甚与”“何以异于邹敌楚哉。”
二、分析第三部分
熟读后译再背。
抓住“进”“愿”“恒心”“仰”“俯”“谨”等重点词。
三、作业
课后思考与练习二、三。
第三课时
一、学习孟子论辩技巧
学生速读课文,找出话题切换,理出作者论辩思路。
明确:
1.齐宣王以问“霸道”开头,被孟子“臣未之闻也”巧妙将话题转向“王道”的讨论。
2.从“以羊易牛”的事例切入,将对齐桓晋文之事的注意转到对“仁”的注意。
3.以一系列的比喻引出对“仁政”的议论,说明齐宣王不行仁政非不能而是不为。
4.列举“霸运”的种种危害,从而衬托王道仁政的益处,进而激发仁政之道的具体措施。
二、领会孟子形象说理,善用比喻的妙处
学生归纳文中比喻句。
三、作业
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扩展资料
孟子简介
(约前372~前289年)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受业于子思之门人。曾做过齐宣王的客卿,后退而著书立说。他一生以继承孔子学说为职志。推崇周朝的传统制度,主张“法先王”,行“仁政”、“王道”,恢复井田制、五等爵制等。提出“民贵君轻”说,劝告统治者重视人民。肯定人性生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认为人都有先天的“良知”、“良能”,但也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教人注重存心养性,深造自得,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要求达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还提出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的论点。他过分强调人的主观精神作用,断言“万物皆备于我矣”,在儒家哲学里形成一个唯心主义的理论体系,对后来的宋儒有很大影响,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著作有《孟子》。
孔子与孟子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大学者(公元前551~前479年),他首开私学,创立儒家学派。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大学者(生卒年不详,一说前385~前304年,一说前372~前289年),他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并对儒家学派的传播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孔子生于今日山东曲阜,孟子生在距曲阜仅数十里的邹县,他们都曾沐浴着以泰山为中心的齐鲁文化。
公元前2世纪中叶,汉武帝认识到孔子学说有利于中央集权大一统的社会格局,因而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中国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时期,一直尊奉孔子为圣人,尊称孟子为亚圣;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百姓,以及孔子后裔和孟子后裔,都自觉或不自觉地相信或认为孟子的学术思想与孔子一脉相承或完全一致,简言之即所谓的孔孟一家。其实,这是一个天大的误会,或许也是一个持续两千年的政治阴谋。因为,实际情况是,孟子的学术思想一部分继承于孔子的思想,另一部分则是孟子自己的创造,而这后一部分内容已经大大地超越了孔子。
孔子倡导的社会结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其致命的问题在于,当君王不尽君王的责任时,或君王胡作非为时,人们没有正当合法的途径去纠正君王的错误或更换君王。对这个难题,孔子心里是明白的,但是他没有找到或不敢(不愿?)提出解决的办法。对比之下,孟子则鲜明地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中国的历史中,是他第一个明确主张,民众的利益是至高无上的,朝廷的利益要服从民众的利益,君王的利益要服从民众的利益和朝廷的利益。
为了约束君王的行为,孟子主张在任命或罢免官员的问题上,不能由君王一个人说了算,也不能由少数几个大臣说了算,而是必须要征求国人的意见;在定罪量刑上,也不能由君王一个人说了算,也不允许君王的亲信左右或大臣私自说了算,同样必须征求国人的意见。对于不称职的君王,孟子以大无畏的精神提出:“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孟子•万章下》)。”在君臣关系上,孟子也坚持人格的尊严与平等,他曾当面对齐宣王说:“君之视臣为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孟子•离娄下》)。”
事实上,孟子的上述主张,都是孔子未曾提出过的,这表明孟子的学术思想、政治理念与孔子有着相当大的差异,严格说来他们并不是一个学派,孔孟并非一家。其实,孟子与孔子思想存在着本质不同,封建帝王及其御用文人心里都是明白的。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对《孟子》一书的许多主张都大为恼火,一怒之下要把孟子像从孔庙里迁出,但是他冷静下来后却发现把孟子像放在孔庙中实在是太有必要了。这是因为,只要宣扬孔孟一家,那么孟子便永远屈居亚圣地位,孟子思想主张的正确与否,也就必须以孔子思想为准;这样便可以用正圣压制亚圣,用孔子的思想埋没孟子的思想,从而扼杀了孟子倡导的民主思想的传播。
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代,墨子主张民众有权参与国家政事,墨子的信徒还建立了严密的团体组织,为实现自己的主张而身体力行。对比之下,孟子则属于理论家,而不属于政治家,他希望从理论上说服君王采纳一种类似“君主立宪”的管理方式。但是,对于封建专制帝王来说,最有价值的学说,乃是孔子的主张,因为孔子的主张有助于维护既成的格局,这是期望着永远坐稳天下的皇帝最欢迎的(打天下的人都不用孔子的学说)。因此,孔子及其学说备受历代封建帝王的礼遇,而墨子的学说则受到了冷遇,孟子的学说则受到了“招安”。遗憾的是,个中奥妙,一般文人学者,并不明晓;至于普通百姓,更是被蒙在了鼓里,其标志即相信“孔孟一家”。
孟子的人性本善思想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保证。
为了说明这些道德规范的起源,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思想。他认为,尽管各个社会成员之间有分工的不同和阶级的差别,但是他们的人性却是同一的。他说:“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这里,孟子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摆在平等的地位,探讨他们所具有的普遍的人性。这种探讨适应于当时奴隶解放和社会变革的历史潮流,标志着人类认识的深化,对伦理思想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推进。
孟子认为,仁义礼智的道德是天赋的。是人心所固有的,是人的“良知、良能”,是人区别于禽兽的本质特征。他说:“仁义礼智根于心”,“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其理由是人人都有“善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称为“四端”;有的人能够扩充它,加强道德修养,有的人却自暴自弃,为环境所陷溺,这就造成了人品高下的不同。因此,孟子十分重视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孟子对于士阶层的要求是严格的,认为无论环境多么恶劣,也要奋发向上,把恶劣的环境当作磨练自己的手段。应该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成为一个真正的大丈夫。如果遇到严峻的考验,应该“舍生而取义”,宁可牺牲生命也不可放弃道德原则。他认为通过长期的道德实践,可以培养出一种坚定的无所畏惧的心理状态,这就是所谓“浩然之气”。这种气“至大至刚”,能够主动扩张,充塞于天地之间。
孟子的性善说是一种道德先验论。宋代以后,为理学家们普遍接受,成为正统的人性论思想,影响深远。
孟子的“仁政”学说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
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这种思想是从春秋时期重民轻神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通过大量历史事例反复阐述这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孟子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所谓“经界”,就是划分整理田界,实行井田制。孟子所设想的井田制,是一种封建性的自然经济,以一家一户的小农为基础,采取劳役地租的剥削形式。每家农户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吃穿自给自足。孟子认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只有使人民拥有“恒产”,固定在土地上,安居乐业,他们才不去触犯刑律,为非作歹。孟子认为,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保障,统治者再兴办学校,用孝悌的道理进行教化,引导他们向善,这就可以造成一种“亲亲”、“长长”的良好道德风尚,即“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认为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天下人民的衷心拥护,这样便可以无敌于天下。孟子所说的仁政要建立在统治者的“不忍人之心”的基础上。孟子说:“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不忍人之心”是一种同情仁爱之心。但是,这种同情仁爱之心不同于墨子的“兼爱”,而是从血缘的感情出发的。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政就是这种不忍人之心在政治上的体现。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程子论读《论语》、《孟子》法
程子曰:“学者当以《论语》、《孟子》为本。《论语》、《孟子》既治,则六经可不治而明矣。读书者当观圣人所以作经之意,与圣人所以用心,圣人之所以至于圣人,而吾之所以未至者,所以未得者。句句而求之,昼诵而味之,中夜而思之,平其心,易其气,阙其疑,则圣人之意可见矣。”程子曰:“凡看文字,须先晓其文义,然后可以求其意。未有不晓文义而见意者也。”程子曰:“学者须将《论语》中诸弟子问处便作自己问,圣人答处便作今日耳闻,自然有得。虽孔孟复生,不过以此教人。”程子曰:“凡看语孟,且须熟读玩味。须将圣人言语切己,不可只作一场话说。人只看得二书切己,终身尽多也。”程子曰:“《论语》、《孟子》只剩读着,便自意足。学者须是玩味。若以语言解着,意便不足。”或问:“且将《论语》、《孟子》紧要处看,如何?”程子曰:“固是好,但终是不洽耳。”程子曰:“孔子言语句句是自然,孟子言语句句是事实。”程子曰:“学者先读论语孟子,如尺度权衡相似,以此去量度事物,自然见得长短轻重。”程子曰:“读《论语》、《孟子》而不知道,所谓‘虽多,亦奚以为’。”
www.5y
kj.co
m
第四篇:教学设计文章结构框架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第一课时)教学实录与评析 徐利执教(山东省茌平县杜郎口中学)喻汉林评析(江西省教育厅教研室)教学内容
青岛·泰山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第一课时。课型 新授课。内容解析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是初中数学几何部分重要的内容之一,这主要体现在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两个方面。从知识技能上讲,它既是对前面所学的全等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性质的一个回顾和延伸,又是以后学习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基础,同时它还进一步培养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和图形迁移能力;从思想方法上讲,通过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之间的相互转化,渗透了化归思想。
本节课是在学生前面学段已经学过的平行四边形知识、本学段学过的四边形、平行线、三角形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来学习的,也可以说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作进一步较系统的整理和研究。本章内容的学习反复运用了平行线和三角形的知识,从这个角度来看,本章的内容也是前面平行线和三角形等内容的应用和深化.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操作、猜想和证明的过程,体验数学研究和发现的过程,学会数学思考的方法.(2)探索并证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1、2: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学会一些简单的应用.
(3)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规范推理的书写格式. 教学重点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的探索与证明。教学难点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2的证明。教学方法
先学后交(交流),当堂拔高.先学:学生在教师编制的预习学案的指导下先自学,遇到困难可以在小组内交流,也可以和教师交流,完成预习任务,在学生预习期间,教师参与到各学习小组中,对学生预习中出现的疑难进行点拨,指导。后交: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教师及时追问,点评,拓展,评价。教具与学具 硬纸片,剪刀.教学过程 1.预习师:通过以上两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平行四边形,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三个性质。同学们来思考一下,根据我们现在所学的知识,当一个四边形满足什么条件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判定它是一个平行四边形?
生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师: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除了运用定义外,还有哪些常用的方法呢?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下面同学们以学案中的问题为线索,结合教材相关内容,进行自学。在自学过程中遇到困难,可以在小组内交流,也可以和老师进行交流。预习任务完成以后,我们将分组来展示同学们的预习成果。(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学案中的问题进行自学并适时交流,教师参与到小组中对学生遇到的困难及时进行指导。)2.展示
(15分钟后。)
师:刚才同学们完成了预习任务,为了让每个组的同学都有参与机会,老师把预习任务分配一下:一组完成“实验探索,得出命题”;二组完成“猜想命题,证明判定定理1”;三组完成“探索判定定理2”;四组完成“学以致用”;五组完成“拓展”;六组完成“应用”。每个组的同学用5分钟的时间共同交流一下,自己组的任务应该怎么去分析,讲解,点评,用什么样的展示方式进行展示。5分钟之后我们将从一组开始展示同学们的预习成果,下面各组开始准备!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画图,讨论交流自己组的预习任务。)师:现在我们从第一组开始展示同学们预习交流的成果。在展示过程中,要求同学们认真听,及时把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见解以及不同的方法表达出来。(1)第一组展示。生1::平行四边形是同学们生活中非常熟悉的一种图形,生2,请你举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例子。
生2:学校电动大门上的图案,楼梯扶手,窗户的玻璃都是平行四边形。生3:你是怎么知道它们是平行四边形的?
生2:我发现它们的对边是平行的,所以是平行四边形。师:确切地说,应该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这样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生2非常善于观察,其实只要认真观察,平行四边形的例子还有很多。
生4:在数学中,仅凭观察就下结论往往是不够科学的。我们必须通过推理论证来确定我们的结论,下面请走进我们组的实验探索。实验探索,得出命题:
①如图1,剪一个三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硬纸片ABC,再剪一个与它全等的三角形硬纸片A1B1C1;
②不翻转纸片,用这两个三角形拼成四边形,有几种不同的拼法?
③你拼出了几个四边形?拼出的各个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吗?它们都是平行四边形吗?
生5:先看第(1)题,如何剪一对全等的三角形?我们先将两张纸片重合,然后在第一张纸片上画一个三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再剪出一对全等的三角形即可。
生6:再来看第(2)题,注意题中给出的两个三角形在同一个方向,并不是相反的方向。我们先把三角形两个最短的边重合(边说边做纸片重合演示),这样就拼成了一个四边形,然后再把较长的边重合,又拼成了一个四边形,最后再把最长的边重合,又拼成了一个四边形。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题中的要求是“不翻转纸片”,这是这道题的易错点。如果可以翻转纸片,那么又会有几种拼法?大家讨论一下。(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师:(示停)根据刚才生6的提示,谁能表达一下自己的见解?
生7:通过做实验,我们小组发现,如果可以翻转纸片,会有六种拼法。除了刚才生6说的那三种外,另外还有三种。(边说边走到黑板前,带着纸片在黑板上演示。)如果这样倒过来重合的话,就组成了这样一个四边形。师:刚才是怎样重合的?
生7:刚才是这样(学生演示重合方法)。把它翻转过来以后,就成了这样的一个四边形。师:这样的话,刚才的三种拼法就变成了六种拼法。生6提的这个问题非常有价值。同学们想一想刚才的这三种拼法,谁能找到其中的窍门,我们是怎样拼出来的?
生8:在两个三角形中,把较短的边相互重合,然后是把较长的边重合,最后是把最长的边重合。
生9:简单地概括就是,在两个全等的三角形中,让它们的对应边重合。师:概括得非常好。
生6:请问生10,我这样拼行吗?(边说边拿纸片进行演示:把最短的边和较长的边的一部分重合。)生10:不行。生6:为什么?
生10:这样就不是一个四边形了。
生9:所以,我们要认真读题,注意关键词和关键句。师:关键词是什么? 生6:“四边形”和“不翻转”。在这个题中,还应该注意的是“图是同一个方向”。
生11:拼出的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它们是平行四边形吗?我们来看一看。首先用生6的第一种方法(边说边拿纸片进行演示),这样就拼成了一个四边形。请问生12,在这个三角形中,AB和A1B1是什么关系? 生12:相等。
生13:在这个四边形中,AB和A1B1是对边吗?
生12:是。
生9:由此类推,我们就可以得出,拼出的各个四边形两组对边应该是相等的。通过观察,我们可以看出,它们应该是平行四边形。
生14:在证明对应边相等的时候,运用了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我们证明了两个三角形全等,所以对应边相等。
师:我们发现,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都是平行四边形。这是一种巧合还是一种必然?下面请第二组的同学的展示。(2)第二组展示。
师:刚才我们得到了一个命题: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这个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你们能用学过的知识验证这个结论吗? 师:这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是什么?为了证明它是真命题,你们能写出已知、求证和证明吗? 生15:在这个命题中,条件是一个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结论是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生16:根据刚才的分析,我们可以写出已知条件:在四边形ABCD中,AB=CD,AD=BC。我们要求证的结论是: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生16:如图2,做这个题,首先我们作辅助线AC,因为在△ABC和△CDA中,AB=CD,AD=BC,又因为AC=CA,所以我们可以得出△ABC≌△CDA,由此可以进一步得出∠ACB=∠CAD。所以AD∥BC。同理可得,AB∥CD。由AD∥BC,AB∥CD,我们可以得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图2 师:同学们想一想,刚才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证明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 生17:刚才我们先是证明了两个三角形全等,得出两个角相等。然后根据内错角相等得到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最后用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判定了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师:这是我们整个题目解题的出发点和归宿,只要证出两组对边分别平行,这道题就解决了。在这道题的解答过程中,有一条线非常重要,大家说是什么呀? 生众:AC。
师:为什么说它非常重要?谁来讲一讲? 生18:因为连接AC以后,可以证明△ABC和△CDA全等。然后再根据全等得到对应角相等。在这个题中,我们可以知道,它们的两组对应角是内错角,再根据内错角相等得到两组对边是分别平行的。最后再根据定义得到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师:通过连接AC,我们达到了一个目的:将一个四边形的问题转化为两个全等的三角形的问题。事实上,解决四边形问题时,我们常把其转化为三角形问题来解决。同学们想一想,除了连接AC 可以解答外,还可以怎样做?
生18:连接BD。用同样的方法,我们也可以证明它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师:通过刚才的探索,我们证明了一个什么命题呢? 生19: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得到的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1。以后的解题过程中同学们可以直接使用这个定理判定平行四边形。同学们想一想,以后在证明过程中要应用这个定理,结合图,应该怎样写?
生20:因为AB=CD,AD=BC,所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师:到现在为止,我们有几种方法能够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生21:两种。
师:判定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我们的思路更宽了。看过第三组的展示后,你们会发现还有一种判定方法。好,让我们一起来看第三组同学的展示。(3)第三组展示。
师: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如果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能否证明此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呢? 生23:我认为能证明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如图3,在四边形ABCD中,AB∥DC,AB=DC,因为AB∥DC,所以∠1=∠2。图3 在△ABC和△CDA中,AB=DC,∠1=∠2,AC=CA,所以我们能够证明△ABC ≌△CDA。这里的根据是“边角边”定理,这两个三角形全等,我们就可以得出∠3=∠4,进而有AD∥BC。在四边形中,AB∥DC,AD∥BC,所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生24:我们已经验证:已知AB∥DC,AB=DC,就可以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那么已知AD∥BC,AD=BC时,是否能得出同样的结论呢?
生25:首先连接AC,已知AD∥BC,所以∠3=∠4。由已知AD=BC,∠3=∠4,AC=CA,我们可以得到△ABC ≌△CDA。生26:既然△ABC ≌△CDA,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到∠1=∠2。利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到AB∥DC。已知AD∥BDC,这样由定义我们就可以得到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师:通过刚才同学们的猜想、验证,我们发现,一个四边形,当它满足“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时,这个四边形就是平行四边形,这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2。谁能归纳一下判定定理2的内容?
生28: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师:现在能证明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方法有三种了。我们证明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思路更宽了。在证明判定定理2时,同学们用的是定义。还有其他方法吗?(4)第四组展示。
生29:请同学们看这个图。我们使用的方法和第三组同学的方法有所不同。刚才已经证明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我们可以应用这个定理来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在题目中,我们已知AB=CD,我们想根据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来进行证明,所以我们需要证明AD=BC。如何证明AD=BC呢?由生23的证明可知△ABC≌△CAD,由此我们就得到AD=BC。
生30:我们已知AB=CD,又得出了AD=BC,所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生31:做这个题最关键的就是连接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
师: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我把“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改成“一组对边相等,另一组对边平行”。那么这个命题还是不是真命题?下面我们来看第五组的展示。(5)第五组展示。
生32:下面我们以举反例的方法来看看它是不是平行四边形。同学们请看这个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CD=32厘米,它符合题目的要求,但它不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不一定是平行四边形。师:生32用的这个词我非常欣赏,哪个词? 生众:不一定。师:对。“不一定”说明有可能是,也有可能不是。通过刚才第五组的展示我们学到了一种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的方法,那就是举反例。相反,验证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必须利用推理的方法。刚才我们一起探讨了判定定理2的两种证法,现在我们有三种思路可以证明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下面我们来看第六组同学是如何应用判定定理来处理解决问题的。(6)第六组展示。
例如图4,E、F、G、H分别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AD、AB、BC、CD上的点,且AE=CG,BF=DH。
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图4 生33:题中要求我们证明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刚才我们学了三种方法,可以利用对边分别相等来证明这个四边 形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先看一组对边EF和GH,它们分别在△AEF和△CGH中。要想证明EF=GH,可以尝试证明△AEF≌△CGH。我们先来看题中给我们的条件,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知道,四边形ABCD是一个平行四边形。
生34: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AB=DC,AD=BC。又因为题目中的AE=CG,BF=DH,可以得出AF=CH,又因为∠A=∠C,AE=CG,所以就可以证明△AEF≌△CGH。
生35:证明了这两个三角形全等以后,就能得出EF=GH,同理可得,FG=HE,所以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师:通过第六组的展示,我们要体会一点。现在我们有了三种方法可以证明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但是在选择方 法的时候,同学们一定要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已知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并不是说每一种方法都适用。这里同学们要根据题目给的条件灵活选择。随着同学们学习的深入,我们还将要学习其他的判定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方法,同学们证明平行四边形的思路会更加开阔。下课!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上,学生变成了课堂的主人,他们画图,板演,分析,讲解,总结方法,归纳解题技巧,不仅收获着知识,还收获着成功与快乐。数学课成了学生预习成果的交流课,成了他们数学才能的展示课。教师由传统模式下的“主演”变为“导演”,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当学生出现不到位现象时教师及时进行追问,从而使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刻,增强展示的效果。
本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学生的数学语言的规范性不够,有部分同学在叙述定理或定义时语言不够严谨。又如,学生与学生的互动缺少价值性,有好多互动的问题只是停留在解决问题的表面层次。再如,学生在展示期间应该多给他们一些反思消化的时间,利用好帮扶小组,查缺补漏,提高课堂的学习效果。本节课体现了如下教育教学理念。
(1)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确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探索、自学、发展的主体,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理解问题的提出、概念的形成和结论的获得,以及所学知识的应用。从而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情感与态度„„”(2)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以人为本,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素质。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在教学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多地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较多的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做到“学生能独立思考的,教师不揭示;学生能独立操作的,教师不替代;学生能独立解决的,教师不示范。” 【总评】
本节课的教学给人以震撼和启迪。具体地,本节课有如下几个特点,值得借鉴、关注和研究。1.较好地实现了“三维目标”的整合与落实
教者在引导学生复习近平行四边形概念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还有其他的判定方法吗?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始学习活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剪、拼和组内合作,提出猜想,在展示、置疑、补充中完成证明过程,然后继续探索发现并证明新的判定办法,并用所学判定方法和定义解决较为复杂的数学问题,让全体学生经历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全过程,使“双基”得到有效落实,推理能力得到锻炼。与此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伴随着知识技能的学习与运用过程而得到相应的发展,较好地解决了“三维目标”的虚化问题。2.显示了良好的课堂文化
课堂上,由于已建构了自由、平等、宽松、向上的课堂文化,学生积极、踊跃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热情高涨而持久。教师适时地组织、引导学习活动,倾听而不干预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交流对话,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体现了新型的和谐师生关系。从而使学习成为学生想去做、乐于做的事情,使教学成为教师展示自己与促进学生发展的舞台,使课堂成为师生的互动乐园。3.展现了新的教师角色定位
教师既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又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促进者。一方面,教师对教学的各个环节、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进行了全面合理的设计,先将学习任务分解给各个小组,然后组织分组展示学习活动成果;另一方面,教师在必要时进行到位的启发和讲解,使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更加清晰。4.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根本转变
本节课中,学生争先恐后的学习行为,积极参与自学、交流、合作、展示、补充、互评、提问、质疑、反思等的学习过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落实。
第五篇:《图画文章》教学设计
《图画文章》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给文章配画的作画步骤和要领,能抓住主题给文章配画。2.大胆想象并运用所掌握的美术知识技能进行绘画表现。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图画、符号与文字之间的对应关系; 教学难点:运用所掌握的美术技能进行文配图联系。课前准备:
教师:创意插画作品、艺术字相关视频; 学生:文字相关资料及纸、铅笔等绘画工具。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人
1.出示三篇文章《草船借箭》、《我的妈妈》、《乡村傍晚》的片段依次把文章片段展示在大屏幕上。
2.出示三幅画,提问:每幅画画的都是什么内容? 3.请大家给这些画找“娘家”,将画和文章对应起来,并把画放置在相应的文章片段下面。
4.揭示课题——《图画文章》。
二、启发引导
1.提问:请大家看这三幅画,你为什么能一眼就看出它们分别是哪篇文章的配画呢? 生:因为这些配画都画出了文章中的主要事物。
2.从构图、描画景物、涂色三方面进行分析,同时要抓住文章中的形象化词语。
三、教师示范方法指导
出示文章片段,教师边讲解边示范。1.朗读文章,理解意思。
2.找出要描画的景物,依次用横线标出。3.构图布局。
1/2
4.逐个画景物。5.涂色。
四、作品欣赏 1.欣赏学生作品。2.欣赏画家作品。
3.欣赏较早的文学插图及现代的连环画。
五、学生创作
提出作业要求,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出示作业要求)
六、展示交流 1.学生展示作品。
2.台下学生根据展示的作品看图说文。3.看图说文与原文章的比较对照。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