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2.2《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
《海陆的变迁》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的变迁。
2.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3.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课文的示意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想象能力、推理能力。2.运用板块运动解释地球表面基本面貌的形成及火山、地震的分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海陆的变迁,使学生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
2.通过大陆漂移——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和探究精神的培养。【重点与难点】
1.海陆变迁的原因; 2.大陆漂移学说内容;
3.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创设情景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温故知新:在图中指出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提问:它们的位置自古以来就是固定不变的吗?各大洲、大洋的轮廓是怎样形成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海陆的变迁史,相信同学们很快就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二、新课讲解
(一)沧海桑田
你知道“沧海桑田”这个成语故事吗?传说我国古代有个叫麻姑的仙女,曾经三次看到东海变成桑田。后人以“沧海桑田”来比喻世事变化很大。其实这个故事的原意是指海陆的变迁。1.海陆变迁的原因:
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主要原因)和人类活动(如填海造陆)。
2.活动:海陆变迁的实例分析,图2.13~2.15实例举证,解释原因。(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导学):我国地理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
(讲解):喜马拉雅山曾经是海洋,后来地壳隆起形成高山。
(导学):在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人们发现了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遗迹。
(讲解):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曾经是陆地,海平面上升成为海洋。
(导学):欧洲的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国”,全国约1/4的陆地低于海平面。
(讲解):人类活动造成海陆变化。
(二)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1.读图2.16关于地球上海陆轮廓的争论和图2.17 难道仅仅是巧合吗?
(导学):地球上海陆轮廓是怎样形成的?
(讲解):南美洲大陆凸出部分与非洲大陆凸出部分几乎是吻合的。
阅读材料: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2.读图2.18 大陆的漂移
(导学):大陆漂移学说认为: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讲解): 大陆的漂移: 2亿年前只有一块大陆——分裂,漂移——6500万年前分裂成若干块,——继续分裂,漂移——七大洲、四大洋——仍在继续变化着。
(导学):大西洋是怎样形的?太平洋有什么变化?
(讲解):大西洋是原始大陆分裂后,缓慢的漂移分离,非洲大陆、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逐渐分离造成的。太平洋逐渐变小。
3.活动:读图2.19和2.20运用大陆漂移学说解释地理现象(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导学):非洲大陆和南美大陆都有古老地层相似性和相似的动物,说明什么问题?(讲解):说明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曾是相连的。
(三)板块的运动
1.板块构造学说:由岩石组成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2.读图2.22 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导学):读图说出六大板块的名称
(讲解):六大板块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导学):读图指出六大板块的范围
(讲解):太平洋板块以海洋为主,亚欧板块以亚欧大陆为主,非洲板块以非洲大陆为主,美洲板块主要包括南北美洲,南极洲板块以南极大陆为主,印度洋板块主要包括印度洋、澳大利亚大陆。
3.读图2.23 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及主要山系的分布(导学):读图指出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及主要山系的分布。
(讲解):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带(太平洋板块和亚欧、美洲、印度洋、南极洲板块之间);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亚欧板块和非洲、印度洋板块之间)。
两大山系——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科迪勒拉山系。
4.板块运动方式:在板块的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碰撞时,地表会形成山脉;两个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地表会形成裂谷或海洋。
5.活动:读图2.24 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理现象(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导学):读图,运用板块学说解释红海、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的变化原因。
(讲解):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两板块发生张裂运动,导致红海不断扩张。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两板块碰撞挤压,使地中海不断缩小。
喜马拉雅山脉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拓展延伸:海陆变迁的证据
⊙ 澳大利亚发现了美洲大陆才有的三趾鸵鸟化石; ⊙ 峨眉山山顶大量的贝壳;
⊙ 台湾海峡的变迁。考古学者在台湾西部地区发现了许多远古时期生活在大陆的剑齿象、四不象等大型哺乳类动物化石。这些本不会游泳的动物,无疑是在台湾海峡突起成陆地时,从大陆走到台湾的。
三、课堂练习
1.读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板块名称: A是 亚欧 板块,B是 太平洋 板块,C是 非洲 板块 D是 美洲 板块,E是 印度洋 板块,F是 南极洲 板块(2)写出两大火山地震带名称:
B板块与E、A、D板块之间的火山地震带是 环太平洋地带. A板块与C、E板块之间的火山地震带是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2.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 太平洋 板块.(2)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 火山、地震.(3)板块不断运动着,亚洲和非洲之间红海在不断 扩张 .(4)世界最长山脉是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相撞挤压形成.(5)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主要原因
是 亚欧 板块和 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引起.
四、课堂小结
海陆的变迁
五、作业布置
1.完成教材活动P40和P43-44。2.知道海陆变迁的原因。3.了解大陆漂移学说。4.记住板块构造学说内容。
【板书设计】
第二篇:七年级地理上册 2.2 海陆的变迁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教学目标:
1、知道大陆漂移说和板块运动说的内容。能举出实例证明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和探究能力。
2、通过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假说的故事,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学习他们持之以恒、积极探索、勇于献身科学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1、“大陆漂移说”和“板块运动说”。
2、“板块运动说”的运用。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复习):你能说出海陆分布的一些有趣的特点吗?(①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但北极地区却是一片海洋,南极地区却是一片陆地;②除南极洲外,其余六大洲都是一南一北的成对分布;③大陆的形状还多是三角形的呢海陆分布的这些特点不是偶然的,很久以来,人们一直在探索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
(承转):海陆分布的这些特点不是偶然的,很久以来,人们一直在探索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
(新授):
出示图片一:谁能快速地在一堆破纸中找到这张纸的另一半?(生):找形状和它吻合的那一张。
出示图片二:这一张的形状和图一完全吻合,可它是我们要找的那一半吗?问题出在哪儿呢?
(生):还应该看它们的文字能否一一对应。出示图片三:是这一张吗?(生):是。
出示图片四、五:你能小结一下吗?
(生):图片四能拼合,仅仅是个巧合。而图片五才说明它们原本就是一张。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出示非洲大陆和南美大陆的轮廓拼合图:
(问):历史上,是谁首先发现了这一有趣的现象?(生):是魏格纳很偶然发现的。
(问):结合刚才的实验,如果你是魏格纳,你会产生怎样的疑问?(生):有两种可能。要么是巧合,要么原来就是同一块大陆。(问):你能帮助魏格纳找到两块大陆上对应的“文字”吗?
(生):能找到。对应的“文字”就是古老地层和鸵鸟、海牛。(从课本图2.16和图2.17中找到的)。
(问):现在魏格纳能得出什么结论?他有什么举动吗?
(生):他确信它们原本就是一块大陆。两年后,他大胆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动画演示:2亿年前、1亿3500万年前、6500万年前、现在的海陆分布及变化过程。
(问):你能从演示中归纳“大陆漂移假说”的主要观点吗?
(生):魏格纳认为,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在当时被认为是荒谬的。为什么?(因为以前人们一直认为七大洲、四大洋是固定不变的)。魏格纳放弃了吗?(没有)。为了进
一步寻找证据,魏格纳只身一人前往格陵兰岛探险考察,在他50岁生日那一天,不幸遇难。为他所热爱的大陆漂移的研究事业英勇献身。魏格纳虽然最终没能完全证实“大陆漂移假说”,但他那种敢于大胆想象、持之以恒地积极探索、为科学献身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也激励后人进一步去积极探索。值得告慰的是,他的“大陆漂移假说”,现在已经被人们所证实,并搞清了大陆漂移的机制,即是由于板块运动引起的。
播放有关板块运动的影片。
出示“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的分布图”:
(问):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可分为哪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问):六块大陆和六大板块的区别是什么?(大陆仅仅包括大片的陆地,而板块不仅包括陆地,还包括海洋)。
(问):那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板块是什么?(太平洋板块)。
(问):请看图中的箭头表示什么?(板块运动的方向)。
(问):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方,箭头的方向有哪几种模式?表示什么意思?(图中有两种模式。一种运动方向相对,表示碰撞挤压;一种运动方向相背,表示板块张裂)
现在假设同桌的两张课桌的交界就是两个板块的交界。请大家把课本合起来,课本分别代表两个板块的陆地部分,请大家演示并思考课本从课桌交界相背移动会发生什么现象?(由陆地变成海,进一步可能形成大洋)。再演示课本从各自的课桌中央相对移动,会发生什么现象?(大洋在不断缩小,变为海,进一步海将消失,接下来,碰撞挤压形成高山)。
你能运用刚才的演示结论来解释下列现象吗?
①、根据测量,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张。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红海处在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两大板块发生张裂运动)。
②、现代测量表明,位于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在不断缩小。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地中海将消失。(地中海地处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之间,两大板块发生碰撞挤压运动)。
③、我国地理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你能解释喜马拉雅山是怎样形成的吗?珠穆朗玛峰为什么还在不断升高?(说明喜马拉雅山这个地区原来是海洋,后来,因为亚 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使古地中海消失,并形成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
④、日本和英国同是岛屿国家,日本号称“地震王国”,而英国却很少地震。为什么?(日本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由于太平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板块相互挤压、摩擦,使地壳比较活跃,并积聚大量能量,能量集聚到一定程度需要释放,从而形成地震。而英国地处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因而很少地震)。
⑤、你能说出主要的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吗?(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环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以前日本人是怎样来解释地震现象的呢?
播放古代和现在日本人解释地震的影片。(古代日本人认为,巨鲶和神明开战,最终神明胜利了,于是得意洋洋地站到巨鲶头上,巨鲶不服气,摆动尾巴,于是就发生了地震。现在日本人则用板块运动的观点来解释地震)。
(问):你相信哪一种解释?为什么?(后一种解释可信,因为这是科学)。(问):你能总结板块运动的观点吗?(①、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可分为六大板块;②、各大板块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③、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和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板块运动的速度是非常缓慢的,就如同我们指甲生长的一样慢。但是,板块运动引起的缓慢的海陆变迁和剧烈的地壳活动(如地震、火山)所产生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在这种巨大的力量面前,我们感到了人类的渺小。但我们人类在自然面前就束手无策吗?
出示荷兰的围海大坝图:
(问):由这幅图说明什么问题?(人类的活动也能引起海陆的变迁。但要注意的是,这种改造自然的举动,只能是局部的、小范围的,而且一定要顺应自然规律)。
(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作业布置):填图册
附:板书设计
【教后记】
第三篇:七年级地理上册策海陆变迁详细教学设计人教版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的变迁。
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学说的基本观点。
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拼图和分析示意图,培养读图能力、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运用板块运动学说,解释地球表面基本面貌的形成及发展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大陆漂移—板块运动学说的发展变化,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通过魏格纳的故事,激发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
用板块运动学说解释一些现象。
2.教学难点
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方法】:
演示、分析、讨论、推理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学设计】
一、沧海变桑田
引入:
师:同学们听说过“沧海桑田”这个成语故事吗?“沧海桑田”原意指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海陆变迁
师:地球上真的存在海陆变迁吗?都有哪些海陆变迁的例子?(投影1)——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化石
谁来说说为什么喜马拉雅山中会有海洋化石?
学生回答:说明很久以前这里曾经是海洋。
(投影2)——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古河流的遗迹
谁来说说为什么东部海域的海底会发现古河流的遗迹?
学生回答:说明很久以前这里曾经是陆地。
(投影3)——荷兰填海造陆
谁来说说为什么欧洲的荷兰全国三分之一的土地是通过围海造陆获得的?
学生回答:因为荷兰有四分之一的陆地低于海洋,人们通过自己的力量对地面进行改造。
从这三个事例中,我们得出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有三个:(投影4)——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
学生连线: 喜马拉雅山————地壳变动
我国东部海底———海平面升降
荷兰的围海大坝——人类活动
二、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过渡:
人们已经知道了海陆是变迁的,那么七大洲四大洋是否是固定不变的呢?20世纪上半页在地理学史上有一场激烈的争论,那是“地球活动论”和“地球固定论”之间的较量。地球活动论者认为:七大洲四大洋在运动。地球固定论者认为:大地很坚固、稳定,海陆轮廓自古就是这样。
师:一个科学家解决了这个问题。他是谁?他又给出了怎样的结论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39页给出答案。
(投影5)——从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学生回答:他是魏格纳,他在世界地图上发现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轮廓吻合,于是他怀疑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以前是连在一起的。
师:对,这就是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大陆漂移说的观点是什么?(投影6)———大陆漂移说的基本观点:
两亿年前,各大洲相连,周围是一片海洋:6500年前才开始分裂为几块,并缓慢移动形成几天的七大洲和四大洋。
但是发现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轮廓吻合,能不能直接说它们原先就是连在一起的?为什么?
学生回答:不能,因为会有巧合。
师:很好,现在我们做个实验来看看是不是有巧合。
(实验一):
教师课前准备一张报纸A,撕出一个角1,再在另一张报纸上撕出一个和角1一模一样的角2,教师分别将角1和角2与原报纸A拼成完整的一张报纸。提问:角1和角2的轮廓都能与这张报纸相吻合,但哪一个才真正是这张报纸的一部分呢?为什么? 学生回答:角1,因为角1上的文字和图片与原报纸拼合后一一
对应。
师:非常好,仅有这个证据还不足够,我们看看魏格纳还找到哪些重要证据。
学生回答: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拼合的几种古老地层相似,另外,鸵鸟不会飞,海牛只生活在热带浅海,按理它们都没有远涉大洋的能力,但是他们在非洲和南美洲大陆都有分布。
(投影7)——古老地层证据和古生物证据
师:我们从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假说的故事里得到一个启示? 生:科学是需要认真观察、敢于怀疑、勇于实践的。
三、板块运动
过渡:大陆漂移说只是说明了海陆是存在变迁的,但没有说明引起变迁的原因是什么,于是:英国科学家首创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大陆漂移是板块运动引起的,该学说较好地解释了世界火山、地震等现象发生和分布的成因。
师:我们先来看看“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投影9)——“板块构造学说”的三大观点:
1.,地球表面可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
2.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中的;
3.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比较活跃。“内稳边活”.(投影10)——六大板块的分布
师: 请同学分别指出六大板块及其分布。
(投影11)———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师:请同学们用红笔描出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并仔细观察总结出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规律是什么? 学生回答:世界火山、地震带大多都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处。
师:对,因为在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那么板块是怎么运动的呢?
(投影12)——板块的挤压和张裂运动。
师:请同学们分成两组讨论两种运动分别会产生什么现象,并举例说明。
(实验二)
师:请同学们先将书托到半空中,再用两手从书的两侧向内挤压,会发生什么现象?
学生回答:会发生隆起或凹陷。
师:对,书有这种现象,地面也有。
在两个板块相碰地区,常形成山脉,如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投影13)——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师:请同学们再想象一下,如果给一张报纸一个相离的力,结果会是怎样?
学生回答:报纸会被撕裂。
师:在板块张裂地区,常形成裂谷和海洋,如红海、东非大裂谷。(投影14)——图片:东非大裂谷、红海
东非大裂谷的成因:东非大裂谷是世界大陆上最大的断裂带,从卫星照片上看去犹如一道巨大的伤疤,位于非洲东部。在1000多万年前,地壳的断裂作用形成了这一巨大的陷落带。地壳的张裂至今一直进行着,裂谷带仍在不断地向两侧扩展。
红海的形成:红海地处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边界上,由于地壳张裂作用而形成的,而且一直在扩大,预测以后会成为全球第五个大洋。
当然,板块构造学说帮助我们解释了以前没有办法理解的一些自然现象,但作为一个假说还有不完善的地方,需要我们继续发扬勇于探索,永不放弃的精神来不断的完善它。
最后让我们来对本节课的内容做个总结。
(投影15)——课堂小结
1、沧海桑田—海陆变迁的原因
2、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观点和证据
3、板块运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和对应的现象、记住6大板块的名称和相对位置
课后作业:
下面同学们也可以做一个小小科学家,展望未来,预测下列地理事物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1.地中海的面积将会……
2.红海的面积将会……
3.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将会……·
4.东非大裂谷将会……
5.在南极地区发现了煤炭资源,这说明了……(投影17—
—南极煤炭)
6.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的遗迹,这说明了……
第四篇: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海陆变迁》之教学反思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海陆变迁》之教学反思
肃南二中 贾玉亭
一、反思本堂课的教学理念
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是地理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理念。我们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学校的实际条件和当地的经济生活实际选择合适的地理教学方式方法。“教无定法”,我们要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如实验探究、角色扮演、小组活动、读书指导、社会调查等,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地理事实、概念和技能,增强地理学习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反思本堂课的教学思路
地理学科是一门文、理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其中有许多理解性、抽象性的东西。探究式学习方式,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探究式学习方法的特点是由学生完成比较复杂抽象的课题或独立作业,它有突出的优点: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能使学生在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受到极大的锻炼和提高,逐步学会并掌握研究、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创造性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式学习方式完全适合课改新形势发展的要求,我们应该积极地提倡,特别是对于地理课程中抽象的、学习难度大的知识点,更应该提倡这种教学方式方法。
三、反思本堂课的教学过程 1.积极回应
师生共同解读企鹅、袋鼠、大熊猫、国旗上的枫叶、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埃菲尔铁塔等贺卡,找到贺卡上所表示事物所在的大洲。
2.设疑激趣
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天生就是这样的吗?过去的陆地和海洋是什么样子?将来的陆地和海洋还会发生什么变化?是什么原因使海陆发生改变?
3.情景探究
说图(鸵鸟在非洲西部和南美洲东部):鸵鸟生活在陆地上,按理说他们不会游泳,更没有远涉大洋的能力,为什么在非洲西部和南美洲东部都有鸵鸟的分布?
模仿魏格纳的实验:非洲和南美洲的拼合 小组讨论:科学家在南极洲发现煤层。4.峰回路转
20世纪70年代,人们通过进一步的研究,认为大陆漂移是板块运动形成的。于是板块构造学说诞生。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可以解释很多地理现象: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成因、地震与板块活动的关系。
四、反思本堂课的教学成果
1.很多时候地理学习让学生认为很难很抽象,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加上以往的学科偏视使得学生的重视程度就更不够了。而今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新课程新理念的推广,使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有新的学习和探索的方向。针对初中低年级学生活泼热情、乐于观察、乐于交往的年龄特征,我设计了本堂课,完全是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积极性高涨,自然会有新突破。学生对学习也越来越感兴趣,真正体会到了做学习主人的自豪与自信。2.本堂课充分体现了“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的价值取向。注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和观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将具体知识整合到内容体系中,强调学生参与体验、探究活动而发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变化,致力于培养学生学习方法的多样性,使学生的个性日益鲜明。反过来,如果教师一直局限于讲授的教学,知识的传递、灌输可能会更加快速,学生得到的结论更符合我们成人的观点,但是他们的创新能力、参与意识就要大打折扣、参与面也不会很广,个性也难以得到发挥,这样学生的兴奋点就难以得到点拨。
3.地理学科的教学发展不仅仅是对某一课做出特殊的设计和改进,而是要从整个教学过程入手,贯穿始终,让学生一直处于对地理的喜爱和探究当中,让地理知识的学习成为学生的兴趣爱好。本节课教师没有刻意的去让学生如何学习掌握某些地理知识,而是要学生从观察身边的地理事情和现象开始,一点一滴的积累,不仅可以拓展知识,还可让书本的知识更加具体化,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第五篇:海陆变迁教学设计
§2.4海陆变迁(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2.4海陆变迁(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认识地壳是运动的,了解地表形态的的变化是内外力一起作用的结果,并能用实例说明。
2、了解大陆漂移假说的提出及基本内容。感悟假说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性。
3、通过学习,树立自然界的发展是无止境的认识;引导学生能学习科学家们科学探究的方法与精神。
教学重难点:能用实例说明地表形态是不断变化的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合作学习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讲故事“沧海桑田”,设疑:“大家认为麻姑看到的现象在地球上到底有没有可能发生呢?”
2、下面请大家来看一组图片:喜马拉雅山上发现鱼类化石。设疑:这说明什么?
3、看图:在我国台湾海峡的海底,发现有森林遗迹和古河道等人类活动的遗迹,设疑: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4、师引:这就说明海陆是可以变迁的。(课件展示课题:海陆变迁)设疑:这说明地表形态是变化的还是一成不变的?
板书:课题;
(一)地形是不断变化的
二、板书课题
2.4海陆变迁
(一)地形是不断变化的
设疑:“那么有哪些原因会导致地形发生变化呢?” 小组讨论:从生活中找出地形变化的实例与影响因素
课件展示:
1、5.12地震;
2、宁夏海原大地震;
3、火山改变地形;
4、风力、流水、人类活动改变地形(此处可结合两次地震对学生进行防震教育,并指导学生做笔记)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整理:
影响因素:地震、火山、地壳运动—来自地球内部—内力作用
风力、流水、人类活动—来自地球外部—外力作用 共同作用 师引:“地表形态是不断变化的,那么海陆之间是如何变化的呢?下面让我们通过一个活动来探究一下。
三、课堂探究活动(以四人小组活动)
提出要求:
1、从地球仪上找出非洲、南美洲大陆
2、用透明纸描出轮廓,标上洲名
3、沿线剪下来,变换位置拼一拼,你会有什么发现? 注意事项:
1、描出大致轮廓;
2、相互合作,一起参与;
3、快准; 请小组派代表演示发现,教师进行评价。
师评:大家知不知道,我们的这个发现可很了不起。因为,正是有人有了这一发现,才使人类开始关注海陆的变迁,并最终揭开了海陆变迁的神秘原因。那么,是谁最早发现了这个现象呢?
四、学生阅读学习P34页文字“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假说”
板书:
(二)大陆漂移假说
学习后学生在课件图片上指说介绍魏格纳与他的发现。
设疑:“魏格纳的发现与假说要想得到大家的认同,必须怎么办呢?” 生答:“寻找证据。” 师承:“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魏格纳找到了哪些证据。”
五、课件展示魏格纳找到的大陆漂移的证据,教师进行引导与分析,使学生了解这些证据。
大陆漂移的证据1:很多大陆轮廓可以嵌合在一起 大陆漂移的证据2:生物演化的相似性,具有亲缘关系 大陆漂移的证据3:南美洲和非洲大陆地层的相似性
师承:“在寻找到了一些证据后,魏格纳最终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他的假说主要观点有哪些呢?”
六、学生阅读课件文字,观看课件演示,了解大陆漂移假说的主要观点及大陆漂移的过程。
(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地球上原来只有一块陆地,叫泛大陆,周围被泛大洋所包围。大约2亿年前,泛大陆破裂,开始漂移,大约两三百万年前,大陆漂移到今天的位置,形成现在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基本面貌。)设疑:“你认为今天的海陆格局还会发生变化吗?”
七、教师在世界地图上指图补充介绍
20世纪60年代以来,通过深海探测以及人造卫星精密测量发现:
1、大西洋以平均每年1.5厘米的速度在扩展。
2、地中海在缩小。
3、红海在扩张。
4、太平洋在缩小。
5、澳大利亚大陆与美洲大陆以平均每年1厘米的速度分离。这说明现在的 海陆格局仍然在缓慢变化着,大自然的变化也是无止境的的。
八、展示课件一起回顾魏格纳的科学发现之旅:观察发现——提出猜想——寻找证据进行验证——得出结论提出学说(魏格纳在1930年第四次去格陵兰岛考察时不幸遇难,他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全人类的科学事业。)
设问:了解了魏格纳的科学发现之旅你有什么感想?
九、布置作业
1、尝试利用魏格纳的科学探究过程来解决一个生活中的问题
2、预习板块构造学说并查找资料,下节课我们来进一步讨论大陆为什么会漂移。
十、板书设计
§2.4海陆变迁
(一)地形是不断变化的
影响因素:地震、火山、地壳运动—来自地球内部—内力作用
风力、流水、人类活动—来自地球外部—外力作用 共同作用
(二)大陆漂移假说——魏格纳
过程:观察发现—提出猜想—寻找证据进行验证—得出结论提出学说 证据:①②③
观点:泛大陆——2亿年前破裂漂移---两三百万年前漂移形成七大洲、四大洋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