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周建平语文教案[定稿]
孝南区祝站二中九年级(上)语文高效导学案
课题:
1、沁园春
雪
课型:讲读
主备:罗有志 审核:祝站二中九年级备课组
审定:罗有志
姓名:
班级:
学习目标:
1、正确朗读,读出感情并能流畅背诵正确默写。
2、了解诗歌形象之美,音乐之美及语言凝炼而富有表现力的文体特点。
3、掌握一些词中字词的注音及意义。
4、学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法。
5、感受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以及他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心。
一、预习导学:
1、了解写作背景及作者简介
2、给加点的字注音:
沁.园春()
莽.莽()
红装素裹.()
折.腰()略.输()
稍逊.()
成吉思汗.()
今朝.()分.外妖娆()
稍逊风骚.()
数.风流人物()
3、根据下列词中的注音写汉字:
红 zhuāng 素裹()
顿失 tāo tāo()江山多 jiāo()一代天 jiāo()
4、诗歌朗读:
读准字音、读出重音、停顿、速度、节奏、读出激越豪壮的情调。
5、背诵比赛
6、结合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①这首词的题目是《雪》,哪些部分是描写雪景的?
请把写静、动景的词语找出来。
②作者对雪景的描述,由哪个词领起?
③作者望见了哪些景观?
7、《心园春
雪》的体裁是________,其中“沁园春”叫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上下阕的过渡句是________
,________
。全篇的主旨句是________
,________
。上阕中写景时,运用比喻、对偶化静为动的句子是________。
8、欣逢母校百年校庆,一位海外归来的老学者回顾了母校的百年沧桑之后,又对满堂学子深情地说道“________________
”。
9、简答
①“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②“引”也是个领字,到底“引”出了哪些英雄人物?他们有什么共性?
③对于这样杰出的历史人物,词人用一个词对他们作了总的评价,请找出这个词。应怎样理解这个词?
二、研讨展示:
1、“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原都是静物,却写它们“舞”和“驰”,为什么这样 初三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 写?给你怎样的感受?
2、上阕末尾三句写的是实景还是虚景?从哪个词可以看出?这三句写出了怎样的意境?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
3、在上阙,作者把空间写得如此广阔,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又把景色写得如此壮丽,表现了他怎样的感情?
4、谁是真正的英雄?
5、找出全词点明主旨的句子并理解其含义。
6、课文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这首词分上下两阕,请分别写出两阕的主要内容。
8、请写出总写祖国北方冬天雪景的诗句,并说说在文中的作用。
9、文中“望”和“惜”领起的诗句分别是什么?
展示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学习成果)
三、练习反馈:
(一)指出下列各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
(1)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
(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3)千里冰封,万里雪飘。()(4)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5)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二)阅读词的下阕,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诗句“稍逊风骚”中“风骚”原指________,句中指________。2.“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中“风流人物”指_______,全句表达的感情是________。3.对“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在全词中所起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承接上文,再次赞美祖国山河。
B.总领以下各句,为下文议论历史人物作铺垫。C.引起下文,暗示历史人物对祖国山河的态度。
D.承上启下。既承接上文,再次赞美祖国山河;又指出历史英雄人物为祖国壮丽山河而倾倒,为评论历史人物作了铺垫。4.依次写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择其中一个简述你对他的看法。5.体会“略输文采”“稍逊风骚”中的“略”和“稍”的准确性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阅读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去?赣江风雪弥漫处。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
1930年2月
13.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________。
14.这首词与《沁园春·雪》都描写了雪景,都有_________的气势,_________的风格。15.从表达方式上看,这首词上阕_________,下阕_________,而《沁园春·雪》上阕写景下阕议论。这首词写的是_________景,《沁园春·雪》写的是北国雪景,壮阔而美好,并有诗人的想象,在气势上比《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略胜一筹。
16.这首词描写_________的一个场景,表现_________一往无前的战斗气概。《沁园春·雪》是借景抒怀之作,赞美______________,抒发诗人作为革命领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链接】——毛泽东诗词名句: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清平乐·会昌》)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浪淘沙·北戴河》)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念奴娇·昆仑》)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清平乐·六盘山》)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忆秦娥·娄山关》)
《沁园春
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2)如果让你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来描述“鸟落满枝头/像星星落满天空”所营造的意境,你怎样描述呢?
(3)“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在语意上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诗人为什么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
2.学生自由诵读诗歌第二节,思考:(1)诗中“每一首诗都是—群颤抖的星星”。此处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星星”为什么要颤抖呢?
(2)怎样理解“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
(3)“寂寞地燃烧”是什么意思?
三、练习反馈:
阅读课外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我们在草地上数星星
刘益善
① 夜色中,我们溜出/ 村子 /躺在草地上面 / 我们数星星 /她数是一万/ 我数是九千/ 不行。再数一遍 / 她却说是九千 / 我却说是一万
②
晚风拂过草地 /飞来莹莹的光点/ 我们又数起来可总是数乱/ 我说莹火虫是月亮下的蛋/ 她说萤火虫是星星流的汗/ 我们争着、吵着/ 笑着、闹着抱成一团/ 啊,两小无猜的时代/ 天真无邪的童年
(选自《刘益善诗选》)
1.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从对哪些景物的描写可以看出来?
2.第①节诗中具有儿童特点的一处细节描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节诗中有一处描写既运用了新巧别致的比喻,又体现了丰富自然的想象,这些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中写“我们争着、吵着”表现了“我们”怎样的心理,点明题旨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同学们,你们看到天上的繁星的时候,会想到什么呢?请把你的想象描述出来。
我的想象:
优生探究乐园
6.根据你的观察和对生活的感悟,仿照下面加点的句子再写一个句子。
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滴水可以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大地能载万物,是在告诉我们求学要广读博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你展开联想和想象,运用修辞手法,把“遥望”、“繁星”、“闪烁”这三个词扩展成一段150字左右的文字。
孝南区祝站二中九年级(上)语文高效导学案
课题:
4、外国诗两首
课型:讲读
主备:罗有志 审核:祝站二中九年级备课组
审定:罗有志
姓名:
班级:
学习目标
1.在诵读中感受自然的美。
2.体会写景抒情诗表达的基本特点,并尝试写简单的诗。
3.理解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爱。
一、预习导学
【链接材料】——济慈、叶赛宁介绍:
济慈(1795—1821),英国诗人。1795年10月29日生于伦敦。9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济慈和两个弟弟由外祖母收养。15岁时母亲又病故,外祖母委托两名保护人经营他们兄弟的财产。起初济慈是学医的,他喜好文学,但对医学并不厌弃,通过考试获得内科医生执照,还继续学习外科。直到1816年11月间,济慈才决心放弃医学,从事文学创作。他的诗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都很强。他认为,一个大诗人对美的感受能压倒或抵消一切其他的考虑,这就是他的“天然接受力”的思想。他曾说,他可以深入到一只麻雀的性格中去,同样可以“在瓦砾中啄食”。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中最有才气的诗人之一,他的诗对后世的影响很大,维多利亚时代诗人、唯美派诗人、“意象派”诗人都受到他的影响。可惜正当他初展宏才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25岁。
叶赛宁,俄罗斯诗人,他的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大自然景色。1.济慈,________(国别)浪漫主义诗人,《蝈蝈与蛐蛐》出自他的第一部诗集________。叶赛宁,________(国别)诗人,他擅长描绘_______的景色。2.辨别下列各句诗运用的修辞手法。(1)当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
(2)明月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一切披上银装。()(3)一旦唱疲倦了,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3.《蝈蝈与蛐蛐》中,诗人为什么把夏天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称为“大地的诗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探究展示:
1.谈一谈你从这两首诗中读出了什么样的诗情。
2.自由诵读议一议诗意。
(1)《蝈蝈与蛐蛐》全诗描写了哪两种昆虫的鸣唱,勾勒了哪两幅小景?全诗的主旨句是哪一句?
(2)理解虫鸣的象征意义。
(3)、尾声:“从蛐蛐的歌中仿佛听到了蝈蝈的呜叫”。理解盛夏的蛔蝈和冬天的蛐蛐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4)归纳《夜》这首诗的内容,并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美 第一节:写 第二节:写
静谧、美丽 第三节:写 第四节:再次写
三、练习反馈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又一个五月之夜
[俄]费特
多美的夜色!温馨笼罩了一切!午夜时分亲爱的家乡啊,谢谢!挣脱冰封疆界,飞离风雪之国,你的五月多么清新,多么纯洁!
多美的夜色!繁星中的每一颗,重新又温暖柔和地注视着心灵。空中,尾随着夜莺那婉转的歌,到处传播着焦灼,洋溢着爱情。
白桦期待着,那半透风的叶子,腼腆地招手,抚慰人们的目光。白桦颤动着,像新娘面临婚礼,既欣喜又羞于穿戴自己的盛装。
啊,夜色,你无形的容颜柔和,无论什么时节也不会使我厌倦!情不自禁吟唱着最新谱就的歌,我再一次信步来到你的身边。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色?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第一节中的“谢谢”,表达了诗人什么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诗第一节和第二节均以“多美的夜色!”开头,二者的作用相同吗?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的第三节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刻画白桦树?这样写可以收到怎样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孝南区祝站二中九年级(上)语文高效导学案
课题:
5、《敬业与乐业》
课型:讲读
执笔:罗有志 审核:祝站二中九年级备课组
审定:罗有志
姓名:
班级: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识记理解并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及经典语句和格言
3、理清本文的结构,理解本文的主题
4、学习本文条理清晰的论证方法
一、预习导学:
1、走近梁启超
《敬业与乐业》选自《
》,作者(),中国近代()派代表人物,与其师()一起领导了著名的“()。
2、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
旁骛()
惟其()拣择()衔着()
佝偻()
骈进()
亵渎()
强聒不舍()粘蝉()
层累()
3、解释下列词语
①断章取义:
②不二法门:
③安居乐业:
④强聒不舍:
4、文中引用了许多古语中的经典词句,结合文下注释,弄懂它们的意思。
5、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论点是什么?
6、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
7、本文在论证论点时,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举例说明。
8、讨论文章结构,理清思路。明确:课文共七段,总体结构是'总一分一总'式:开头总起全篇;然后分别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条理清晰,纲举目张。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段):
第二部分(第段):
第三部分(第段):
9、这是一篇(),一开始,梁启超就引用国人熟悉的儒家经典《
》和道家经典《
》中的格言,开宗明义地提出了()的论点,围绕论点采用的论证方法是()接下来,分别谈论了()、()、()的重要性;最后,又用()和()总结全文旨意。
二、探究展示
1、作者是怎样论述“有业”的必要性的?(阅读2----5段)
2、什么叫敬业?为什么要敬业?作者是怎样论述的?(阅读6----7段)
3、怎样理解“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作者认为苦乐的关键在于什么?(阅读第8段)
4、“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
5、品味语言:
找出文中你喜欢的句子并谈理由,并体会本文的演讲和口语特色。
6、“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一句中,“为劳动而生活”是什么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7、各种职业,其工作条件差别很大,对于艰苦的职业怎样才能做到乐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敬业与乐业》文中作者说“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这跟我们平常所说的每个人做事对社会的贡献有大小之分,有没有矛盾?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练习反馈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还是要提倡说真话
①不知何时何因,“提倡说真话”成了一个引人关注的课题,而谁能讲真话谁也就有了值得大家称道的美德。可见讲真话之难。如果不难,也就用不着“提倡”了,也算不上什么“美德”了。
②古今中外从未听说过谁以讲假话为荣,也从未听说过有人公开去赞美一个天天讲假话的骗子。因为大家都知道讲假话违背天理正义,只有讲真话才是做人的本分。一个人一生讲真话,即使没有高官厚禄、荣华富贵、辉煌业绩,但他可以毫无愧疚地说自己达到了做“人”的起码标准。相反,如果一个“伟人”说假话连篇累牍,习以为常,则距离做“人”的标准也就非常之遥远了。我看,说真话假话也是道德范畴美与丑的分野。③楚楚风范,甚至有些假话比真话还悦耳动听,所以孰真孰假还需要人们动一番脑子。有些假话,可能永远不被说破,而有些假话则很容易被戳穿。如过去说亩产能达到几千斤几万斤粮食,有实践经验的人一看就知道是假的;但为什么那假话能风靡全中国呢?可见,鉴别假话还不算太难,最难的是敢于揭露那些说假话者。所以就有了“提倡说真话”这个课题。讲真话必然要涉及讲假话者和爱听假话者,就要冒一点风险。如果你讲的真话是诸如夏天太热冬天太冷之类,当然不会有人找岔子。如果是说个别单位假报成绩:他那里学雷锋仅在嘴上说说就吹嘘成已经“扎扎实实”、“广泛深入”地开展起
来了;他那里仅订出几条廉政措施公之于众就夸耀成绩如何辉煌,而实际上贪污受贿、请客送礼、行业不正之风依然如故。当人们都在兴高采烈为那些虚假的东西拍手叫好的时候,你在那里揭老底岂不讨人嫌?!轻则说你不识时务,重则说你戴着有色眼镜专看阴暗面。所以讲真话需要勇气,需要胆略,一不怕讥笑,二不怕孤立,三不怕栽赃陷害,相信真理的声音终究不会窒息的。
④敢于讲真话就是针对讲假话的,而且不是针对一般无关宏旨和大局的讲假话,主要的是针对那些当权者为自己升官发财牟取私利所讲假话说的。这些人手中有权,一句话就能使你受到伤害。你要讲真话揭露人家,自己首先要做到无私无畏,有为真理献身的精神,一个人死都不怕,别人也就奈何你不得了。谁能做到这一点,谁就为端正党风和社会风气做出了贡献,就当前来说,这也是十分难得的。
⑤提倡人们讲真话能为讲真话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这是一个地方兴旺发达的表现。如果人们在谎言和空话面前无动于衷,人云亦云,那么那个地方的工作十之八九是不能真正开展并取得成效的。有识之士应该碰碰这个地方。我们党确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小平同志关于讲实话办实事的教导,就是我们手中的武器,有了这个武器,正气必然战胜邪恶,阳光必然战胜阴霾。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画线部分主要运用________的论证方法,运用这种方法的主要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讲真话必然要涉及讲假话者和爱听假话者,就要冒一点风险”一句中“风险”在这里是指什么?为什么讲真话就要冒一点风险?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讲真话需要勇气,需要胆略”,这其中的“勇气”“胆略”是指(请用原文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尾一段说:“有了这个武器,正气必然战胜邪恶,阳光必然战胜阴霾”中“这个武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说:“提倡人们讲真话能为讲真话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这是一个地方兴旺发达的表现。”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你认为自己该为“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做点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孝南区祝站二中九年级(上)语文高效导学案
课题:《微笑着面对生活》——怎样写演讲稿,进行演讲
课型:综合性学习
主备:罗有志
审核:祝站二中九年级备课组
审定:罗有志 姓名:
班级:
活动目标:
1、学会选择恰当的话题演讲,观点鲜明,逻辑严密,事例典型,具有号召力和鼓动性。
2、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演讲稿写作知识,具备初步的演讲稿写作能力。
3、学会选择自己熟悉又引人注意的演讲主题,有话可说,以理服人。
4、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胜利。
一、演讲展示
(一)、朗读精品。感受演讲的魅力
(二)、结合主题,学生讨论
(三)、总结小组意见,交流展示(每小组一人)
二、怎样写演讲稿
1、观点鲜明,内容具有鼓动性。
2、结构清楚,层次简明。
3、语言流畅,深刻风趣。(1)要口语化。(2)要通俗易懂。(3)要生动感人。
三、范文点评
爱我中华情
于玉光
有一位母亲比母亲更亲,那便是——中国。
可记得这一位“母亲”?她飘散的长发是千万条悠悠贯穿的河川;她的背脊,虽老迈仍硬朗,是五岳,是阴山,是祁连,是„„那宽大而慈爱的脸膛,是青藏连接云贵吧!她伸展的手臂从东北的谷仓,到长江的沿岸,到珠江的三角洲,那一片无尽的沃土,是她温暖的双手。啊!母亲!您的胸膛隐藏着多少灿烂的血泪史。曾经,你骄傲过,自豪过;也曾经,你黯然伤神过,愤怒过。在宇宙无垠的岁月里,您孕育了长青的江水,也培育出千千万万属于您的孩子。
这一群“母亲”的孩子,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中国人。他们也有许多共同的特征——崇尚自由,爱好和平,追求真理,注重礼仪。他们含蓄而诚恳,勤俭而乐天,在他们的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绚丽的色彩——金黄、翠绿、朱红、靛蓝。他们向往自然,爱恋自然,对于万物有着浓浓的情谊。李白躺在床上,看见窗外的月光,因而想起自己的故乡,“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将个人的感情与自然融合为一,凝结成一种潇洒而美丽的诗情。李白多情,白居易也多情。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相爱,原来是一种平凡的男女爱恋,但是经过香山先生巧妙的构思,精致的渲染,便成了一段富于色彩的传奇故事,“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尽时,24 此恨绵绵无绝期”。多么令人柔肠寸断的诗句!道尽天下有情人共同的期盼。王维独居空山幽谷,却不觉孤寂,浑然有万物皆我友朋的情怀,“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使自己的生活艺术化、情趣化,不也正是古今人人所追求的吗?南国情柔,北国情壮,万里长空下,一片碧绿的草原,风吹草浪,几只巨鹰旋空而鸣,斛律金虽自小生于斯,见此壮美的景观,也不得不有感而发,“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其实,月儿本无情,故事本身也不具有神仙味儿,群山之所以予人娴静,草原之所以予人壮丽之感,都是因为多情的这个人赋予它们生命,使它们鲜活,使它们富丽。
“母亲”的孩子啊!可忆起北平的紫禁城,湖南的岳阳楼,青海的凄寒,西湖的柔美,长江的浩浩,黄河的滔滔?骨肉同胞情,激起了“母亲”每一个孩子的热血、热泪、热情,让正义之血喷涌吧!让自由之泪洒落吧!让真理之情坚定吧!
点评:
奋斗与目标
同学们:
大家好!我先给大家讲个故事。
在非洲的一片茂密的丛林中,走着四个皮包骨头的男子,他们扛着一只沉重的箱子,在密林里踉踉跄跄地往前走。他们跟随队长进入丛林探险,可是,队长却在任务即将完成时患急病而不幸长眠于林中了。临终前队长把他亲自制作的箱子托付给他们,并十分诚恳地说:“如果你们能把这个箱子送到我的朋友手里,你们将得到比金子还贵重的东西。”
埋葬了队长以后,他们便扛着箱子上路了。道路越来越难走,他们的力气也越来越小了,但他们仍然鼓着劲往前走着。
终于有一天,绿色的屏障突然拉开,他们历经千辛万苦之后终于走出了丛林,找到了队长的朋友。可是那个朋友却说:“我一无所知啊!”于是,打开箱子一看,竟是一堆无用的木头。
就这么个故事,看起来,队长给他们的只是一箱无用的木头。其实,他却给了他们行动的目的,使他们获得了“比金子还贵重的东西”——生命。从哲学角度上讲,人不同于其他动物之处,就在于人具有高级思维能力。所以人不能像其他动物一样浑浑噩噩地活着,人的行动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和奋斗的目标。
在座的各位都是我们高级中学的学生,我们的目标就是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成为祖国需要的合格人才。让我们为这个目标而奋斗吧!
谢谢大家。
点评: 微笑着面对生活
朋友,你曾因生活中一些不可调和的琐事而愤怒不平吗?你曾因没有在众人的目光中脱颖而出而忧伤自卑吗?你曾因屡屡与鲜花和掌声擦肩而过而止步不前吗?你又是否曾因人生路途中满路的荆棘与坎坷而胆怯退缩呢?
那么,请学会敞开心怀,放平心态,去拥抱生活,去创造生活。让我们把握住每一个今天,让我们用全部的热忱,去唤醒明天!因为只有微笑着面对生活的人,才活得轻松,活得快乐,活得惬意,活得坦然;只有微笑着面对生活的人,才是生活的智者,人生的勇者!
(演讲稿开头有什么特点?)“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是的,生活亦是一个战场,等待着你去拼搏与厮杀,只要意志坚定,勇往直前,便可以万夫莫敌,成功与胜利也将微笑着向你招手。人生,活得这样激情满怀,潇潇洒洒不好吗?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的,生活也是一庄田园,一庄如诗如画的田园。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脸上已渐渐丧失了微笑,取而代之的是愁眉不展,是面无表情,是冷嘲热讽,甚至,人们已不懂得如何去微笑。但无可否认的是,每个人都需要微笑,微笑能把如山的困难压倒;微笑能把丢失的自信重找;微笑,能帮助人发现更加真实的自我;微笑,能启迪人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人生,活得这样悠然自得、无拘无束,难道不好吗?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呀,生活就是把酒临风,生活就是对月当歌。何苦因生活中的几个困难就破坏了微笑的雅兴?何必因凡事缠身就愁眉苦脸呢?何必因一次的失败就一蹶不振呢?
(正文部分有什么特点?还可以选用什么材料?)
亲爱的同学们,请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请相信“有心人,天不负”。请相信“有志者,事竟成。”也请相信,微笑是心灵与生活的最佳药剂。
那就让我们微笑着面对生活,携手共进,共创美好的未来!
(演讲稿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点评:
四、写作训练
请以“微笑着面对失败”为话题写一篇演讲稿。要求:400字左右;观点鲜明,论述有力。
看待这位老师?
4、京京为什么渴望朗读课文?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实现了自己的愿望的?他能不能读好课文呢?
5、嗓子沙哑的李京京为什么想读而且一有机会就能读得很感人,而声音又脆又甜的赵小桢事先答应了读,却最终没有勇气在公开课上举手,担心自己读不好。
三、练习反馈
给
予
①我有一个朋友名叫保罗,在圣诞节前夕收到了一辆新轿车,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圣诞前夜,他从办公室里出来,看见一个小淘气正在看他的新车,小男孩问道:“先生,这是你的车吗?” ②保罗点点头:“我哥哥送给我的圣诞礼物。”小男孩吃惊地瞪大了眼睛:“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白白送给你的,你一分钱都没花?天呵!我希望„„”他犹豫了一下。
③保罗当然知道他希望什么,这个小男孩会希望他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 ④“我希望,”小男孩接着说:“我将来能像你哥那样。” ⑤保罗吃惊地看着这个小男孩,不由自主地问了一句:“你愿意坐我的车兜圈吗?”
⑥“当然,我非常愿意。”
⑦车开了一段路,小男孩转过身来,眼里闪着亮光,说道:“先生,你能把车开到我家门口吗?”
⑧保罗笑了,这回他想他知道这小男孩想干什么,这小男孩想在邻居们面前炫耀一下他是坐新轿车回家的。但是保罗又错了。小男孩请求他:“你能把车停到那两个台阶那儿吗?”
⑨车停后,小男孩顺着台阶跑进了屋,后来,保罗听到小男孩返回来了,不过他回来得很慢。他背着他脚有残疾的弟弟,他把他放在最下面的台阶上,然后扶着他,指着车对他说:“伙计,看那新车,是不是跟我在楼上告诉你的一样。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他一分钱也没花,你等着,有一天我也会送你一辆车,那样你就可以坐在车里亲眼看一看圣诞节商店橱窗里那些好东西!”
⑩保罗下了车,把那小男孩抱进了车里,那位小哥哥也坐进了车里,他们三个人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1、①段中“小淘气”这个称谓包含着什么意思?把它换成“小男孩”好吗?说出理由来。
2、②段中加点的“吃惊”写出了
; ⑤段中加点的“吃惊”写出了。
3、通过
进行肖像描写,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小男孩因为,所以“眼里闪着亮光”。
4、请你说明⑨段中“他回来得很慢”的原因。
5、结合全文,说说题目“给予”的多重含义。
6、保罗是故事中的主人公吗?请你说说文中写他的目的是什么。
7、读完本文后,你有什么感受、想法或见解?请把它写在下面。
孝南区祝站二中九年级(上)语文高效导学案
课题:《青春随想》
课型:综合性学习
主备:罗有志
审核:祝站二中九年级备课组
审定:罗有志
姓名:
班级:
活动目标:
1、鼓励学生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理想。
2、引导学生学习优秀人物的精神品质,了解自己的特点,以便更好地完善自己。
3、了解一些青春期的知识,以利于学生健康地成长,形成良好的个性。
4、以歌颂青春为内容,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一、活动过程:
1、“青春随想”第一站──感悟青春:
你认为青春是什么?
2、“青春随想”第二站──青春的风采:
请写出青春的风采:
3、“青春随想”第三站──青春的心愿:
你的青春心愿是什么?
4、“青春随想”第四站────青春的座右铭:
你的青春座右铭是什么?
5、“青春随想”第五站──青春的宣言:
请写出你的青春宣言:
6、“青春随想”第六站──青春的颂歌:
请唱出你心中最美的青春颂歌吧:
二、畅谈活动收获
参加这次活动,你的感受和收获是什么?
三、作业:
请以“青春”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自定文体,自主立意,写出真情实感。【材料链接】1——《青春》诗赏析
青春(沈庆)
青春的花开花谢让我疲惫却不后悔,四季的雨飞雪飞让我心醉却不堪憔悴。
轻轻的风青青的梦,轻轻的晨晨昏昏,淡淡的云淡淡的泪,淡淡的年年岁岁。
带着点流浪的喜悦我就这样一去不回,没有谁暗示年少的我那想家的枯涩滋味。每一片金黄的落霞我都想去紧紧依偎,每一颗透明的露珠洗去我沉淀的伤悲。
在那悠远的春色里我遇到了盛开的她,洋溢着眩目的光华象一个美丽的童话。允许我为你高歌吧以后夜夜我都不能入睡,允许我为你哭泣吧在眼泪里我能自由的飞。
梦里的天空很大我就躺在你睫毛上,梦里的日子很多我却开始想要回家。
在那片青色的山坡我要埋下我所有的歌,等待着终于有一天它们在世间传说。
青春的花开花谢让我疲惫却不后悔,四季的雨飞雪飞让我心醉却不堪憔悴。纠缠的云纠缠的泪,纠缠的晨晨昏昏,流逝的风流逝的梦,流逝的年年岁岁
【材料链接】2——青少年的心理是否健康六条标准:
1、与他人相似。年龄相仿的人其心理应该基本相似,差异有一定限度。反映在想法、语言、举止、嗜好、服饰上,不要过分与众不同,使人难以理解。悬殊越大,心理不健康的程度也越重。
2、善于群体交往。每个人都应该把自己当作社会、集体一成员,不能脱离群体而而单独存在。青少年要善于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互相合作、取长补短的精神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性情孤僻、独来独往、置己身于群体之外,这种心理状态是很不健康的。
3、勇于面对现实。心理健康的人能面对现实,正确认识环境,创造机会,把握时机。屈服与环境而逃避现实,或超越实际而盲目乐观,这两种心态都显露心理上存在障碍,不加以矫正会导致病态。
4、反应适度。人对事物的反应速度和程度各不同,但敏捷者不能过度,缓慢着不可迟钝,如遇重要事情无动于衷或为此整日愁容满面,吃不好睡不香,如坐针毡,都是心理不健康。
5、思维合乎逻辑。心理健康的人说话办事专心致志,有条不紊。若一个人说话东拉西扯,做事条理不清,想问题总钻牛角尖,甚至时常前后相饽,凌乱无序,没有轻重缓急,这也被认为心理不够健康。
6、谈吐有修养。语言最易显露一个人的心理状态,文雅、礼貌、得体的谈吐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特征。若一个人常与人顶撞、争吵、滔滔阔论或神经质、沉默寡言、词不达意,心理往往不健康。
46(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③自然段中加“[
]”的词句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链接材料】1——名人读书的故事 ◎鲁迅嚼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王亚南苦读成才
王亚南睡三脚床。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天天如此,从未间断。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他由于少年时勤奋刻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年轻时自认为已无书不读,便大书一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后经一老翁指点,遂改成:“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郭沫若曾写过一副读书联:“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意思是说,读书要靠平时下功夫,不能一心血来潮就加班加点搞突出。要想获得成功,必须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决不能时而勤奋时而懈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华罗庚把读书过程归结为“由厚到薄”、“由薄到厚”两个阶段。当你对书的内容真正有了透彻的了解,抓住了全书的要点,掌握了全书的精神实质后,读书就由厚变薄了,愈是懂得透彻,就愈有薄的感觉。如果在读书过程中,你对各章节又作深入的探讨,在每页上加添注解,补充参考资料,那么,书又会愈读愈厚。因此,读书就是由厚到薄,又由薄到厚的双向过程。
【链接材料】2——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好(hǎo)读书时不好(hào)读书,好(hào)读书时不好(hǎo)读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到用时方恨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余秋雨
一个人身处逆境的时候,在书中能够得到安慰,书是一生最好的朋友。
——金庸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孝南区祝站二中九年级(上)语文高效导学案
课题:
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课型:讲读
主备:罗有志 审核:祝站二中九年级备课组
审定:罗有志
姓名:
班级:
学习目标
1、了解驳论文的特点,学习驳论文的写法。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3、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 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一、预习导学
【知识链接】1——驳论文简介: 议论文从论证方式看,一般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一般说来,批驳对方的论点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直接批驳对方的论点。二是驳论据。三是驳论证。【知识链接】1——简介“九•一八”事变与本文的写作背景: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突然向沈阳进攻,蒋介石下令不许抵抗,国民党军队不战而逃,不到半年,日本帝国主义就占领了我东北三省。而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采取不抵抗政策,“南京政府束手无策”“单会去哀求国联”,“国联”即“国际联盟”的简称,是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世界和调节相互矛盾,于1920年成立的国际组织。鲁迅指出“国联却正和日本是一伙”。“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多次向国联申诉,要求制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但国联采取了袒护日本的立场,它派出的调查团到我国东北调查后,在发表的《国联调查团报告》中,指出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并非“合法之自卫手段”,但居然承认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特殊利益,国联对日本的侵略不采取任何制裁的措施。蒋介石向国联哀求,实际上就是向日本帝国主义哀求,充分地揭露了蒋介石屈膝投降的奴才相。哀求国联无效后,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会”等,“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因此,在当时有些人便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
针对上述情况鲁迅于1934年9月25日,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为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的自信心写了这篇文章。
【知识链接】3——作者简介: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作品很多,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诗歌集《野草》,杂文集《二心集》《而已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集》等。本文选自《且介亭杂文集》。
1、注音
慨()叹
省()悟 诓()骗
诬()蔑
脂()粉
脊()梁
抹()杀 抹()布 拐弯抹()角
前仆()后继
状元宰()相 搽()粉
2、解释下列词语:
玄虚:
渺茫:
怀右伤今:
为民请命:
自欺欺人:
舍身求法:
二、探究展示
1、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
2、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3、读第1—5段探究:
(1)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2)第5段有一段加点的文字,国民党检察官曾删掉这段文字,这说明什么?
4、读第6—9段探究:
(1)“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2)“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5、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6、揣摩第一段话,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7、揣摩下列加粗字词的表达效果:
„„不过一面总是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就是诬蔑。
三、练习反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
只要略有知觉的人就都知道;这回学生的请愿,是因为日本占据了辽吉,南京政府束手无策,单会去哀求国联,而国联却正和日本是一伙。读书呀,读书呀,不错,学生是应该读书的,但一面也要大人老爷们不至于葬送土地,这才能够安心读书。报上不是说过,东北大学逃散,冯庸大学逃散,日本兵看见学生模样的就枪毙吗?放下书包来请愿,真是已经可怜之至。不道国民党政府却在十二月十八日通电各地军政当局文里,又加上他们“捣毁机关,阻断交通,殴伤中委,拦劫汽车,攒击路人及公务人员,私逮刑讯,社会秩序,悉被破坏”的罪名,而且指出结果,说是“友邦人士,莫名惊诧,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了!
好个“友邦人士”!日本帝国主义的兵队强占了辽吉,炮轰机关,他们不惊诧;阻断铁路,追炸客车,捕禁官吏,枪毙人民,他们不惊诧。中国国民党统治下的连年内战,空前水灾,卖儿救穷,砍头示众,秘密杀戮,电刑逼供,他们也不惊诧。在学生的请愿中有一点纷扰,他们就惊诧了!好个国民党政府的“友邦人士”!是些什么东西!
即使所举的罪状是真的罢,但这些事情,是无论那一个“友邦”也都有的,他们的维持他们的“秩序”的盗狱,就撕掉了他们的“文明”的面具。摆什么“惊诧”的臭脸孔呢?
可是“友邦人士”一惊诧,我们的国府就怕了,“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了,好象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象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象一个国,失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党国倒愈象一个国,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奖,永远“国”下去一样。
几句电文,说得明白极了:怎样的党国,怎样的“友邦”。“友邦”要我们人民身受宰割,寂然无声,略有“越轨”,便加屠戮;党国是要我们遵从这“友邦人士”的希望,否则,他就要“通电各地军政当局”,“即予紧急处置,不得于事后借口无法劝阻,敷衍塞责”了!
因为“友邦人士”是知道的:日兵“无法劝阻”,学生们怎会“无法劝阻”?每月一千八百万的军费,四百万的政费,作什么用的呀,“军政当局”呀? 写此文后刚一天,就见二十一日《申报》登载南京专电云:
“考试院部员张以宽,盛传前日为学生架去重伤。兹据张自述,当时因车夫误会,为群众引至中大,旋出校回寓,并无受伤之事。至行政院某秘书被拉到中大,亦当时出来,更无失踪之事。”而“教育消息”栏内,又记本埠一小部分学校赴南京请愿学生死伤的确数,则云:“中公死二人,伤三十人,复旦伤二人,复旦附中伤十人,东亚失踪一人(系女性),上中失踪一人,伤三人,文生氏死一人,伤五人„„”可见学生并未如国府通电所说,将“社会秩序,破坏无余”,而国府则不但依然能够镇压,而且依然能够诬陷,杀戮。“友邦人士”从此可以不必“惊诧莫名”,只请放心来瓜分就是了。1.解释下列加黑的词。(1)为群众引至中大
(2)至行政院某秘书被拉到中大(3)可怜之至
2.选文是___________写的,篇名是_______________,文章选自
,这是一篇以反驳为主的________________文,反映的是1931年____________事变后学生爱国请愿的事。
3.在第①段中找出敌论点和论据写在下面。
(1)敌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敌论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②③④段,这几段文字是针对“国府”通电中_______的谬论来批驳的,第⑤段则是针对通电中___________________的谬论来批驳的。
5.第②段剥“友邦人士”的画皮,用了三个“不惊诧”和一个“惊诧”形成鲜明对比,说明“友邦人士”是______的同伙,__________________后台,_____________________死敌。
6.第⑤段中“好像„„一样”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式批驳敌论,一连串的推论一个比一个有力地显出敌论的荒谬,从驳论方法看,这是__________________
_法。7.依次写出“国将不国”“永远‘国’下去”中三个“国”字的意思。
8.第⑧段说“写此文后”表明这篇文章已经写完,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加上这一段?有这个必要吗?
孝南区祝站二中九年级(上)语文高效导学案
课题:《好读书,读好书》
课型:综合性学习
主备:罗有志
审核:祝站二中九年级备课组
审定:罗有志
姓名:
班级:
活动目标
1、认 识读书的重要性,积累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2、了解名人读书的方法和经验。
3、进一步认识自己的读书观。了解网上阅读的重要性。
4、通过学习和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提升阅读的水平。
活动准备:
收集有关阅读的名言警句,查找相关的小故事。
活动过程:
一、名人是怎样读书。讲一讲名人读书的故事。
二、同学们是怎样读书的。
三、你喜欢网上阅读吗?谈谈你对网上阅读的看法?
四、读书有什么好处。
五、小组展示——名言大家猜:
1、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A.刘向
B.韩愈
C.陈寿
D.庄子
2、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A.黄遵宪
B.沈括
C.蒲松龄
D.梁启超
3、每一本书是一级小阶梯,我每爬上一级,就更脱离畜生,而上升到人类,更 接近美好生活的观念.()
A.福斯科洛
B.高尔基
C.罗曼 罗兰
D.歌德
4、书本——它是未来的纲领。()
A.列宁
B.马克思
C.赫尔岑
D.林德内
5、倘只看书,便变成了书 橱,即使自己觉得有趣,而那趣味其实是在逐渐硬化,逐渐死去了。
()
A.鲁迅
B.梁启超
C.赵树理
D.李大钊
6、读有字书,却要识没字理。()
A.李白
B.孔子
C.孟子
D.鹿善继
7、有些书是不该被人们忘却的,但不该被人们记住的书是没有的。()
A.高尔基
B.苏霍姆林斯基
C.奥登
D.车尔尼雪夫斯基
六、请同学们写一篇关于读书的作文:
九年的学习生活几乎天天与书籍打交道。拿起你的笔,写你读书的故事,让同学们初三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
孝南区祝站二中九年级(上)语文高效导学案
课题:
17、智取生辰纲
课型:讲读
主备:罗有志 审核:祝站二中九年级备课组
审定:罗有志
姓名:
班级: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线索,把握情节。
2、学习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理解人物形象。
3、从古典文学作品中汲取文化营养,陶冶情操,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预习导学
【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本文节选自《水浒》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课文所选的这一部分是从杨志押解生辰纲上路开始写起的,也是整个故事的高潮部分,虽然是节选,但有相对独立的故事情节,富有戏剧性。
【知识链接】2——走近作者: 施耐庵,生平不详,仅知他是元末明初人,曾在钱塘生活。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江苏兴化地区陆续发现了一些有关施氏的资料,对其生平有较详细的说法,然可疑之处颇多。著有我国第一部以反映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水浒》。
【知识链接】3——相关资料:大名府梁中书要把千万贯财宝送往东京,给他老丈人蔡京庆贺生日。因梁中书前一年送十万贯金银珠宝给蔡京时,半路被人打劫,所以这次改派精明能干的杨志押送。但生辰纲还未启运,风声已传出,刘唐报信,与晁盖商议夺取生辰纲,吴用也加入进来,并推荐三阮兄弟入伙,公孙胜也来投奔晁盖,七条好汉欲齐心协力夺取这批珠宝,并定下智取之计。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趱行()虞候()嗔怪()尴尬()()厮()朴刀()恁地()怨怅()兀的()怄()喏喏连声()芥菜()剜口割舌()忒()舀酒()罗唣()面面厮觑()聒噪()晁盖()三阮()庵()
2、词语解释
晓事:
寻思:
忍气吞声:
喃喃呐呐:
分说:
絮絮聒聒:
热不可当:
出没:
勾当:
死心塌地: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杨志拿着藤条,()打去。打得这个起来,那个睡倒。杨志()。只见两个虞侯和老都管(),也巴到冈子上松树下坐了喘气。
4、辨析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1)、前日行的须是好地面;如今正是尴尬去处。
(2)、那七人道:“你颠倒问,我等是小本经纪,那里有钱与你。”
(3)、杨志道:“你理会得甚么!到来只顾吃嘴!全不晓得路途上的勾当艰难!”
5、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水浒》第十六回。《水浒》又称《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为题材的长篇()。作者是()。
二、探究展示
1、用简洁的语言复述全文的内容。
2、结合具体语句分析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3、杨志和晁盖等七人的性格特征是怎样的?
4、本文题目是“智取生辰纲”,“智”表现在哪些地方呢?
5、杨志等人千方百计保护生辰纲,而晁盖等人则是想方设法夺取生辰纲。那么,“生辰纲”到底该不该被晁盖等人夺走呢?说说你的理由。
6、小说中环境描写是怎样的,请找出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明确:
7、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用“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8、杨志最终失陷生辰纲从而“贻误”终身,是否在他身上确实无“智”可言呢? 明确:
9、杨志并非无智,那么他失败的关键症结在哪里?
明确:
10、伏笔在小说情节的发展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请你找出文中的两处伏笔。明确:
三、练习反馈
通读全文后,想一想
一智用
。杨志押送生辰纲正赶上酷热的季节,“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过了十四五日后(六月初四)“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在短短几行文字中便出现两次“热”,天气的特征已得到极其鲜明的表现。所以军汉们一见到迎面的土冈子,便“都去松树下睡倒了”。暑热加上一路疲惫使杨志的随从几乎没有还击之力。而晁盖、吴用等人却早已等候在此,以逸代劳,可以说已掌握了智取的首要有利因素。
二智用
。晁盖等人选择了山冈和树林作为劫取生辰纲的最佳地点,自然有其中原因。黄泥冈可以作为掩护,松林既可引诱急欲避暑歇息的杨志一行人进入,又可模糊敌人的视线,使他们看不清松林内的真切情况。小说中“只见松林里影着一个
①、你一个月大概花费多少零用钱?
②、你觉得够不够用?
③、如果不够用你是否向别人借?
④、你的零钱大多花费在什么地方?
⑤、在节假日期间你是否消费很多钱?
⑥、你生日或同学生日(或其他事宜)有没有一起庆祝?
⑦、你会追求名牌的服饰、手机或其他用品吗?
⑧、新年期间你收到多少压岁钱?
⑨、你怎样处理这些压岁钱?
⑩、你认为自己是否懂得理财?
4、统计研究。
根据统计结果,得出当代中学生的消费有什么特点?
5、拟写调查报告。展示一:“我来当家”通过家庭消费清单与本人消费清单的比较,宣读自己所写的感想。
展示二:宣读“中学生消费面面观”调查报告。
四、范文点评
我爱钱
朋友,不要吃惊,不要以为我说这样的话有伤大雅,我的确很爱钱。
早在小时,那金光闪闪的小硬币在我眼里就特有魅力,因为它就等于是一支新铅笔,一个笔记本,或者一根甜甜的冰棍儿。我呢?也常因从妈妈那得到一个小小的硬币而乐得一蹦三尺高。
渐渐的长大了,我依然很爱钱——特爱。爱闻新钞票喷香的油墨味,爱听小银币清脆的音响——那简直是一种享受。更乐意的是拿它到小书亭换本作文选或者故事回。后来啊,我的书多了,于是有关钱的故事也积累了几串。有人说,钱是杀人不见血的刀,有人说金钱万岁,“钱能使鬼推磨”于是,在那诱人的大团结后面隐藏着一面面守财如命的丑恶嘴脸,一双双亮亮的手铐„„都在我脑海中映了出来。于是,爱钱的人便也不是好人,爱钱,思想便不高尚,惟利是图,由此我对钱再也不那样亲热了—虽然内心依然如故。
改革的巨浪冲击着开放的中国,市场经济的伟大转变,也在转变着人们的思想。于是,社会上掀起一场经济热,经济潮。什么股票了,文人下海了一些似懂非懂的与钱有关的故事也诞生了。
我,于是便又想入非非了,何必总是把钱与堕落与手拷联系在一起呢?只要有一颗真正的爱心,真当的去赚钱,又有何妨呢?
一颗颗星星在滑落,一个个希望在破灭,中国贫困地区的„„听者这希望工程的报告,我的心在痛,在流血。这是关系到中华民族之前程,辉煌之未来的大事啊!可自己,65 囊中羞涩,要是我有了钱„„我暗暗的想。于是我说我爱钱,因为我爱祖国,爱千万个象我一样的朋友。
2000年的奥运五环旗究竟会飘扬在哪方圣土?开放的中国盼奥运,北京只梦能圆吗?于是我又盼望哪个自己有钱,去支持北京的申办工作,圆北京之梦。于是,我又说,我爱钱。我有一颗民族自尊心,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于是乎,我又幻想自己长大成为一个所谓的大款,一个腰缠万贯的财神—不怕大家笑话。幻想把大批救援物资去援助正为民族解放而战斗的国家,为社会声张正义:幻想中国能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使红色社会主义更加牢固,幻想有朝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成为世界经济第一强国,屹立与世界东方:幻想„„
于是,大白天,我做了不少象小银币一样圆圆的梦。也许友人说我钻到钱眼里去了,于是我说,我不会财迷心窍。因为我有一颗纯真的心,怕啥?
于是我说,爱钱,要看你怎么个爱法。挥霍浪费,那是狗发疯:一辈子硬不去摸钱,那是自命不凡,臭清高;做个守财奴,那是神经病,何必用不爱钱去证明你人格的高尚,灵魂的纯洁呢?
于是,我说,只要心是纯净,思想高尚,钱,爱有何妨,何罪之有呢?
于是,我爱钱!我高声说。我依然喜欢钻到钱眼里去做小银币似的白日梦。点评:
五、习作展示
围绕“钱”这一话题,可以写写你自己或家人、朋友、熟人曾经有过的与“钱”有关的故事,也可以谈谈你对金钱的认识。写一篇文章,要求观点鲜明,600字左右
【知识链接】——精彩格言展示:人不能把金钱带入坟墓,但金钱却可以把人送入坟墓。2 金钱可以使你上天堂,也可以送你下地狱。3 财富不是朋友,但朋友却是财富。4 金钱是海水,越喝越渴。金钱是清白的,同时也是肮脏的,它可以使你得到一些,同时也能让你失去更宝贵的。没有金钱是悲哀的事情,拥有金钱也许倍加悲哀。金钱是个债主,借你一刻钟的欢悦,让你付出一生的不幸。8 你把金钱当作上帝,金钱就会象魔鬼一样来整治你。9你越爱金钱,那金钱就越害你。
金钱可以买到服从,但买不到忠诚。11我们手中的金钱是保持自由的一种工具,我们所追求的金钱则是使自己当奴隶的一 种工具。
孝南区祝站二中九年级(上)语文高效导学案
课题:22 唐雎不辱使命
课型:讲读
主备:罗有志 审核:祝站二中九年级备课组
审定:罗有志
姓名:
班级: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通过对话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写法。
2、培养学生朗读、复述、翻译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3、学习唐雎不畏强权、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一、预习导学
【知识链接】1——关于《战国策》:《战国策》是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战国策》当初有《国策》、《国事》、《事语》、《短长》、《长书》、《修书》等名称和本子,西汉末年刘向编订为三十三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内容多记谋臣策士的活动,写了他们雄辩的言辞和机智的运筹。文笔挥洒自如,描写人物活动绘声绘色,栩栩如生,富有文学意味。
【知识链接】2——关于正直的名言: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谚语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谚语
志无虚邪,行必正直。——春秋
管仲
丈夫志气直如铁,无曲心中道自真。唐
寒山 宁向直中取,不向曲中求。——郭吉安
世上没有比正直更丰富的遗产了。——莎士比亚 几何以直线为最近,修身以正直为最好。
——英国谚语 讲真话的人不需要记住自己说过的话。
——马克•吐温 你若正直,不要怕人诽谤。
——[波斯]萨迪 正直的人是神创造的最高尚的作品
——[英]蒲柏 因正直而获得的利益才是真利益。
——英国谚语
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
秦王不说()故不错意也()仓鹰击于殿上()
2、结合书下注释和资料,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唐雎不辱使命()
以大易小()
请广于君()以头抢地耳()
休祲降于天()
天小缟素()秦王色挠()
长跪而谢之()寡人谕矣()大王加惠()
故不错意也()
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
徒以有先生也()
安陵君其许寡人()
3、结合注释和资料,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2)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3)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4)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4、找出文中古今异义字。
虽然,受地于先王
()否,非若是也()长跪而谢之曰()
5、词语活用现象。
轻寡人与()
请广于君()
6、一词多义 ①使命()秦王使人()②虽然,受地于先王()秦王怫然怒()③仓鹰击于殿上()
受地于先王()请广于君()
④以头抢地耳()以五十时之地而存者()以君为长者()徒以有先生也()
7、秦王以五百里地易安陵是出于好心吗?易地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安陵君用什么理由拒绝了秦王的要求?
8、秦王认为自己对安陵君是什么态度?秦王说的是否是真心话?说说理由。比较安陵君的理由和唐雎的理有何异同?
9、秦王说的“天子之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秦王为什么要说“天子之怒”呢?唐雎举专诸、聂政、要离等三个人物的目的是什么?
10、“若士必怒„今日是也”表现了唐雎的什么精神?你认为唐雎的“怀怒未发,休
于天”正确吗?
二、探究展示
1、故事中的人物有哪些?主要人物是哪个?
2、故事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
3、文章结构内容: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
第二部分(第2.3段)写与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这场斗争有两个回合,可分两层。
第一层(第2段),写
第二层(第3段),写
第三部分(第4段),写斗争的结局。
4、安陵君和唐雎各是怎样的人?在文中找出依据。
三、练习反馈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①唐雎使于秦
②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B、①徒以有先生也
②以头抢地尔 C、①此庸夫之怒也
②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D、①轻寡人与
②尔安敢轻吾射
2、翻译下列句子。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3、结合人物语气,说说秦王的形象。
4、结合课文,联系实际谈谈一个国家如何才能真正摆脱强国给予的屈辱?
5、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以头抢.地耳
②长跪而谢.之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A、渔人甚异.之
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C、公将鼓.之
D、吾妻之美. 我者,私我也
7、把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原文: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文:
8、唐雎以“士之怒”回击秦王的“天子之怒”,这表现了唐雎怎样的精神?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0、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时.为什么要引出专诸、聂政、要离 行刺的故事?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逆:
谢:
12、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B、天下缟素.
吴广素. 爱人 C、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受.任于败军之际 D、怀怒未发.
野芳发. 而幽香
13、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14、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并效仿“三士”欲刺秦王,产生了怎样的结果?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15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①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日
② 太守谓.谁B、① 秦王不悦.
②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C、① 安陵君其许.寡人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
D、① 愿.终守之
②愿.借子杀之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译文:
(2)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文:
17、自古至今,像唐雎一样“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还有许多。试举一例,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事迹。
答:
孝南区祝站二中九年级(上)语文高效导学案
课题:24 出师表
课型:阅读
主备:罗有志 审核:祝站二中九年级备课组
审定:罗有志
姓名:
班级:
学习目标
1、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小三项建议的意义。
2、认识并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3、了解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
一、预习导学
【知识链接】1——作家作品简介:本文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作者诸葛亮 181—234,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是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年轻时躬耕陇亩,隐居隆中,刻苦攻读史书,常以管仲、乐毅自比。刘备三顾茅庐后,诸葛亮为其真情所动,出山辅助刘备,联吴抗曹,败曹操于赤壁,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刘备死后,他受遗诏辅助后主刘禅。
【知识链接】2——关于“表”:表是古代奏议的一种,用于向君王陈说作者的请求和愿望。诸葛亮这篇表文写于蜀汉建兴(后主刘禅年号)五年p27年)第一次出师伐魏之前。当时蜀汉已从猇亭(现在湖北宜都)战役的惨败中恢复过来,既与吴国通好,又平定了南方的叛乱,所以诸葛亮决定北上伐魏,写这篇表文的目的是,希望刘禅任用贤臣,采纳忠言,赏罚分明,国内政治修明,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以实现先帝的‘叫匕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宏大理想。
1、生字注音 忠谏.()
裨.补()
遗.()陛下
攸.()
咨.()
阕.()陟.()罚
臧.()否.()
行.()阵
倾颓.()苟.()全
猥.()自
夙.()夜
驽.()钝
攘.()除 崩. 殂.()诹.()斟.()酌.()
妄.()自菲.()薄
2、释词
崩殂:
疲敝:
秋:
殊遇:
开张圣听: 光:
恢弘:
妄自菲薄:
引喻失义: 陟罚臧否:
异同:
作奸犯科:
刑赏:
平明之理:
良实:
志虑忠纯: 简拔:
遗:
咨:
裨补阙漏: 淑均:
优劣得所:
猥自枉屈:
驱驰:
后值倾覆:
尔来:
夙夜忧叹: 不毛:
庶竭驽钝:
攘除:
斟酌损益: 慢:
彰其咎:
谘诹善道:
察纳雅言:
3、古今异义词:
(1)开张:今义是
,古义是
。(2)痛恨:今义是,古义是
。(3)卑鄙:今义是,古义是。
(4)感激:今义是
,古义是
。(5)谨慎:今义是,古义是
。(6)涕:今义是
,古义是。
4、理解文言虚词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之 欲报之于陛下也()
而
可计日而待也()先帝称之曰能()
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以光先帝遗德()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以塞忠谏之路()
欲报之于陛下()
是以先帝简拔()
于
叹息痛恨于桓、灵()以 愚以为宫中之事()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悉以咨之()
受任于败军之际()
先帝不以臣卑鄙()
还于旧都()
以伤先帝之明(二、探究展示
1、第一自然段问题探究:
(1)当时的不利条件是什么?
(2)当时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3)本段提出什么建议?
(4)提出这一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2、第二自然段问题探究
(1)作者在本段提出的建议是什么?
(2)如何具体执行?
(3)提出怎样的劝诫?
(4)“内外异法”内外各指什么?
3、第三、四自然段问题探究
(1)举荐了哪些人?为什么要举荐这些人?
(2)提出亲贤的具体作法是什么?
(3)亲贤的好处是什么?
(4)亮认为举用向宠将军的好处是什么?
4、第五自然段问题探究
(1)本段的中心句是哪句?
(2)先汉兴隆的原因是什么?(正面):
(3)后汉倾颓的原因是什么?(反面):
(4)“每与臣论此事”中“此”指什么?
(5)“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6)3-5段提出了什么建议?为什么要把这条重点写?
5、第六自然段问题探究
(1)找出表明作者出身的语句。
(2)当时作者的志趣是什么?
(3)“感激”的原因是什么?
(4)文中的“卑鄙”是什么意思?具本指什么?
(5)哪句话概括了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
6、第七段问题探究
(1)亮夙夜忧叹的原因?
78(2)“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的原因?
(3)表明伐魏时机成熟的句子?
7、第八段问题探究
第一句照应上段哪一句?
第二句前半句照应上段哪一句?
第二句后半句照应第一段哪一句?
哪一句话表现了亮以身许国的意志和决心。
三、练习反馈
一、①臣本布衣„„尔来二十有一年矣。②先帝知臣谨慎„„而忠陛下之职份也。
1、这段文字选自的《出师表》,“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由是感激..()
②遂许先帝以驱驰..()③故.五月渡沪()
④先帝不以臣卑鄙..()⑤深入不毛.()
⑥臣本布衣..()⑦三顾. 臣于草庐之中()
3、第②段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4个四字短语回答:______________。
4、这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别可以概括为 ______________,临危委重任和______________。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
5、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
上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下联: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示例]三顾:三顾茅庐:
①六出:______________②东和:______________③收二川:______________ ④七擒:______________⑤北拒:______________⑥排人阵:______________
6、与“咨臣以当世之事”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先帝不以臣卑鄙
B、以伤先帝之明
C、悉以咨之
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7、用一个成语概括:先帝不以臣卑鄙,狠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划线语句的内容:______________。
8、“由是感激”中的“是”指代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作答)。
9、“此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也。”中的“此”指代什么?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作答)。
10、概括这两段的文字的内容。
第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作者强调自己本来的志向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 分)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②以光. 先帝遗德()③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④悉以咨.之()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 分)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古之贤者善于以史为鉴,察治国家兴衰之理。作者深情地回顾先帝“叹息痛恨”的情形有什么意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陆游在《感状》中说“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足可见此文传唱千古的原因在于作者凛然正气中所蕴含的耿耿忠心。细读此文,指出作者“忠陛下”之“忠”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出三点即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挚诚,缘于先帝的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毕生心血履行着自己神圣的职责。请结合原文中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在重视责任意识的今天,他的这种精神将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
答:
【知识链接】——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歇后语: 成语(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注解: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为革命,为人民奋斗终身。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2)运筹帷幄
注解:指拟定作战策略。引申为筹划、指挥。出处:《汉书•高帝纪》:“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3)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注解: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请经过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歇后语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
刘备三请诸葛亮——诚心诚意
门角里藏着诸葛亮——暗中盘算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唱空城计——急办法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诸葛亮当军师——足智多谋;名副其实 诸葛亮的丑妻——家中宝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诸葛亮的锦囊——用不完的计
诸葛亮吊孝——假仁假义 诸葛亮放孟获——欲擒故纵
诸葛亮焚香操琴——故弄玄虚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诸葛亮借东风——将计就计;金蝉脱壳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使小技
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己
诸葛亮斩马谡——执法如山;不念旧情
孝南区祝站二中九年级(上)语文高效导学案
课题:《话说风流人物》
课型:综合性学习
主备:罗有志
审核:祝站二中九年级备课组
审定:罗有志
姓名:
班级:
活动目标
1、理解“风流”的含义.通过讲述和评论风流人物,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2、通过搜集相关资料,练习信息的搜集、筛选和整理能力。
3、积累风流人物诗文,通过朗诵和练笔,不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活动过程——小组展示:
一、风流人物谁与争锋——有哪些风流人物让你敬佩?
1、风流人物排行榜
第一位
第二位
第三位
第四位
第五位
第六位
第七位
第八位
第九位
第十位
还有吗?
2、你为什么要这样排列?
3、任选排行榜中两个风流人物,请你给他们每人配不少于二百字的简介。
人物:
简介:
人物:
简介:
二、丰功伟绩到处扬——讲风流人物故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虽然这些风流人物的生命早已消逝,但他们的故事至今传扬,他们的精神永放光芒。
1、选出一位你敬佩的风流人物,讲讲他们生动感人的故事。
2、请总结一下风流人物身上的共性特征,他们有哪些品质最值得你学习。
共性特征是:
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时:
三、豪情满怀吟诵华章——朗诵比赛
自古以来许多杰出人物都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曾激励过无数热血青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让多少耄耋之人老当益壮、焕发了青春;“怒发冲冠凭栏处”使多少热血男儿奔赴沙场杀敌报国„„
请你搜集并记录下风流人物的诗文,然后全班以小组为单位举行朗读比赛。
你朗诵的诗文是:
四、美文点评:
风雨任平生
他的多情造就了他的豪放;他的豪放造就了他的豁达;他的豁达造就了他风雨无阻,“风雨任平生”的一生。他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
苏轼一生风雨,一生坎坷,然而,无论他走到哪里,他的名字就响彻在那里的天空中,响彻在那里的人们的心坎上。他的“一蓑风雨任平生”道尽了千古的真理,让人懂得用开朗、宽容、豁达的心去面对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和物;让人知道用感激、豁达的心境去挑战人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多少英雄豪杰。苏轼站在曾经是三国人物竞风流的赤壁面前,像一个关西大汉,手持铁板,大声高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这是他历经风雨后的坦然,这是他真情的告白。他知道在有生之年要用美酒来面对如画的江山,如梦的人生。
古人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美丽的西湖承载了多少中国文人的梦,苏轼虽被贬至此,然而他没有悲怆,没有哭天地,没有愤愤不平,风雨任平生。他懂得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简单道理。于是,一道苏堤便横卧西湖。他要让西湖储藏的心灵,淹没他所有的痛苦,所有的忧伤。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作岭南人。”这是他被贬至天涯海角的海南所作的诗。他用荔枝的甜美洗去了官场的污垢。他宁愿一辈子做一个普通的岭南人,每天尝尽甜美的荔枝。你看,这是一个何等豁达的心情,官场的风雨,生活的风雨均无法阻挡他心灵的前行。他要让他的一生过得甜美、豁达。
《明月几时有》一词道尽了诗人在外想家想人的心境。“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然而他也没有因此悲伤叹息,对生活失去勇气,失去信心。他让天上的明月传达自己对远在千里之外的故人、家人的思念。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仅让他的风雨一生得到升华,而且抚慰了多少中国人思乡思人的心灵。这个时候,他把其豁达的心交给了饱怀思念之情的人们。他要告诉他们——生活的风雨摧不倒我们,我们同在。
风雨的一生,豁达的一生;美丽的一生,多情的一生。
苏轼,永垂不朽。
点评:
五、练习写作
以“风流人物”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作文。
【知识链接】1——风流人物诗词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满江红》(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知识链接】2——风流人物故事
孟轲(刘江滨)
两千年前,太史公司马迁读《孟子》,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遂废书而叹。老先生所叹者,是以为利乃乱之始也。两千年后,我读《孟子》,也不禁废书而叹。我所叹者,是前贤亚圣孟子身
上的那股咄咄逼人的英武之气和沛然淋漓的阳刚之气。人说:大哉孔子!我则想说:英哉孟子!天地间一伟丈夫,真男人也。
读《论语》与读《孟子》,感受迥然有别。前者循循善诱,吉光片羽,如雨露之养,时风之化,是典型的温柔敦厚的儒雅风范;而后者口若悬河,滔滔汩汩,其势不可当,“其锋不可犯”(苏洵),雄辩无碍,一泻千里。孔子更多的时候是教育自己的三千弟子,故心平气和,大言炎炎,诲人不倦,在人们眼里是一个“至圣先师”、蔼然仁者。孟子更多的是向不可一世的君王陈说自己的为政之道,故尔常常踔厉风发、意态亢昂,有时甚至带有火气,言辞犀利,显露出十足的刚直不阿、磊落恢弘的大思想家的个性,有一种睥睨王者的人格风范和精神气度。尽管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代,诸侯为争霸天下,莫不纷纷采取功利主义的攻伐之术,以为孟子的“仁政”治国方略“迂远而阔于事情”,也即见效太慢而不肯采纳,但在孟子义正辞严的强大思想攻势下,不能不一时心悦诚服。而孟子并不为了让君王接受自己的政见而屈尊阿附,他无意于取媚讨欢,弄个一官半职干干。他不仅没有丝毫的奴颜媚骨,反而常常直刺君王的痛处,陷这些愚不可及的家伙们于尴尬难堪的境地,不得不“王顾左右而言他”。每读书至这样的段落,便情不自禁再三嗟叹:孟子孟子,何其智勇!孔老夫子曾批评他的学生子路过于勇,而他的嫡传弟子孟轲,其勇较之于子路则更胜一筹。儒家提倡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不讲勇,但是,勇,实在该是男人的本色啊!不知怎么回事,一提起文人书生,就是一副文弱、寒酸、迂阔的窝囊相,让人“不足观”,不大瞧得起。然而,在文人老祖宗孟子身上能寻出半点窝囊的影子吗?他若知道后世文人把自身形象糟蹋成那种样子,肯定会怒发冲冠,大骂子孙不肖的。孟子实在是为后辈文人树立了刚直英武的楷模。男人的形象不只让剑客游侠武装专美,文人亦男人也。《孟子》中记载,一次,孟子要去朝见齐王,齐王正好派人对孟子说:“寡人本应去拜访你,但不巧感冒了,怕风吹,如果你能来朝,我可以接见你。”孟子一听这话,反而不想去了,于是回答说:“刚好我也病了,不能上朝见王。”第二天,孟子却到东郭大夫家吊丧。公孙丑说:“你昨天托辞有病,今天却去吊丧,这样不太好吧?”孟子理直气壮地说:“昨天病了,可今天好了,为什么不能去吊丧?”以臣子的身份公然与君王较劲,没有一身的正气、骨气、胆气是不行的。孟子曾引一位勇士的话说道:“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用今天的话说,就是:都是男人,谁怕谁呀!又有一次,孟子离开齐国,在昼邑歇宿。一个人想替齐王挽留孟子,便大模大样端坐着跟孟子说话,孟子不理他,趴在几上装睡,那人很不高兴,孟子就坦率地教训他:对一个年长的老头子应该懂得礼数!在孟子看来,一些峨冠博带的君王,只不过是贪财、好色的草包蠢货,或者是率兽食人的独夫民贼,哪里值得老百姓仰望尊敬?!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英雄气概,溢于言表。孔子制定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纲常礼数,孟子并未昏愚地全盘接受,他提出:民为贵,君为轻。他遗世独立,傲岸宏达,凛然不可侵犯,完全不把一些平庸的君王放在眼里。相对于孔子的“君子”学说,孟子给中国传统文化人格增添了一个意义深远的概念: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丈夫者,男子汉也;大者,巍巍乎崇高也,“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一怒而天下惧并非真正的大丈夫,蛮勇斗狠、奸诈残忍、蝇营狗苟、见利忘义之徒更难望大丈夫项背。真正的大丈夫是光明磊落的人,是意志坚定的人,是富有仁德的人,是胸怀宽广的人。大丈夫人格的获得,孟子有一秘诀:善养浩然之气。何谓“浩然之气”?他说这种“气”“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这是一种崇高刚强的正气,一种不可势压利诱的骨气,一种超迈雄放的豪气,一种无所畏惧的勇气,一种宏毅坚定的志气。孟子这一特点,是他的精神导师孔子所不及的。宋代理学家朱熹说:“孟子有些英气。”近人林语堂说:“我们读孟子,可使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孟子尝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种苦心孤诣的教诲,一直使得后代文人们进退有据。不管身在魏阙,还是远处江湖,都不应失去了做人的立身根本,培养浩然正气。孟子身上那种有棱角、有个性的哲人风采、英俊气度、男人本色,成为一条汲之不尽的文化源泉,更行更远还生。
第二篇:观看优秀教师观后感--周建平
观看优秀教师观后感
周建平
2014/7/16
观看优秀教师观后感
7月15日,我有幸在暑假的学习期间和全校的老师观看了一些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看到动情处,我不禁潸然泪下。他们用纯真、朴实的语言,真实地再现了各自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甘于奉献的感人事迹和高尚的师德风范。我在分享他们的快乐与幸福的同时,也能深切地感受到他们为人、为师、为学的魅力,他们在平
凡中孕育着伟大,在平凡中铸就师魂。激情洋溢的报告让现场掌声不断,令我心潮澎湃。
当我看到一位男教师讲到母亲得病不能去守候,只能在周日才能去照顾的自责的语气时;当我看到一位山区教师谈到丈夫得了癌症,是自己没有照看好他,今年已故去哽咽的声音时;我看到一位中年女教师讲到自己身患好几种疾病仍坚持教学晕倒在教室时;当我…此时我的眼泪忍不住流下来,无法控制,我理解她们,我申通感受。作为一名教师,我要以他们为榜样,既教书又育人,又要细心关爱每一个孩子,对他们采取多鼓励少批评的方法,以宽容的心态去对待学生的每一次失误,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他们的每一个闪光点,用赞许的话语去表扬他们的每一点点进步,用喜悦的心情去分享他们的每一分成功,小小的教室,记载了我的辛苦与甘甜,收获了学生家长的赞许与认可。有人问“是什么力量把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变成了一个人见人爱的孩子那?”是师爱!师爱是阳光,可以把坚冰融化,师爱是春雨,能让枯萎的小草发芽。不对学生发怒,不体罚学生,不让每一个学生掉队,我觉得这就是师爱。“教学之路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 我要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积极探索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务实高效。前面的路也许坎坷,也许曲折,但无论怎样我都会坚定的走下去,用我的生命铺就幸福的师德之路。“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我们担负着民族的希望,祖国未来的重任,要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勇
于创新,大胆实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他们教书时的感人事迹。这些教师,虽然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之举,但是,他们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多年如一日,执着、热爱、钻研、奉献于教育事业,在平凡的三尺讲台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们是新时期教育系统优秀教师的杰出代表,是创先争优活动中的先进典型。
我作为一名骨干教师,听了他们的事迹,被他们那种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坚守信念、爱岗敬业的精神深深地感动着…参加工作以来,我每年都当班主任。我非常热爱班主任工作,全身心投入到所负责的班,把真诚的爱献给学生。因此,每年我所带的班都被学校评为文明班、优秀班。我也曾被评为县“优秀班主任”。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深感受到:真诚的师爱是深入学生心灵的途径,是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金钥匙,是激发学生上进、努力的催化剂。
参加了这次培训,我感觉当一位好的班主任,关键的一点是既做严师,又当“慈母”,不惜给学生爱。对学生的爱应该是普遍的,也就是把爱给每一位学生。对全体学生都公正平等,一视同仁,从而取得学生对老师的信任,这是带好一个班的基础。老师若偏爱后进生,这对做好班主任工作更有裨益,因为不少后进生在心理上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比如自卑、自暴自弃或厌世。有的后进生心灵上受过较大伤害。
一位教育家说过:“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在于使受教育者对自己充满信心,对前途充满希望。”如何使后进生对自己充满信心,对前途充满希望呢?参加这次培训之后,我有了更深的理解。
首先应在感情上热爱后进生。关心爱护后进生是转化后进生的前提,是促使其进步的感情基础。不能因为是后进生就疏远、冷漠,甚至厌恶。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学生就是工程师所需的原材料,没有原材料,工程如何进展。人们也称教师为“园丁”,那么学生就是幼苗,后进生就是受了病虫害的幼苗,更需园丁的精心培育。
其次在生活上体贴他们,在思想上关心他们,在学习上帮助他们,耐心教育他们,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经常鼓励他们。只要教育充满爱,教师对后进生的关心爱护,就可转化为他们内心自我肯定,积极向上的力量,使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从而使之转化为好学生。我深深地感受到,这些出色的老师之所以优秀,就是做到了这些。学习这些位教师,就要学习他们坚定理想信念,不为名利所动,始终执著于职业教育的淡泊名利、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就要学习他们爱生如子,诲人不倦,甘当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关爱学生、教书育人的奉献精神;就要学习他们立足岗位,多年如一日,努力钻研业务,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的刻苦钻研、务实创新的敬业精神。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像这十五位教师那样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恪尽职守、乐于奉献,肩负起为中华民族和祖国未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一代又一代新人的重要责任。
2014/7/16 周 建平
第三篇:建平中学化学:钠·教案
钠·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掌握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金属钠的存在和用途。
能力培养: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科学思想: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的思想。
科学品质:通过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科学方法:指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认识物质的性质,培养学生科学的认知方法。
重点、难点
钠的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入】我们已经学过卤族元素和氧族元素,认识到同一族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相似的,今天我们学习新的一族元素——碱金属元素。
【板书】第四章碱金属回忆卤素、氧族元素的相似性及原因。引入新课。
【提问】Li、Na、K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有何相同点,由此可推测应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
【讲述】原子的最外层也只有1个电子的:Rb、Cs、Fr与Li、Na、K的化学性质相似,统称为碱金属元素。
【板书】碱金属:Li、Na、K、Rb、Cs、Fr
【讲述】它们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可溶于水的强碱,故称碱金属,代表物是钠。写出Li、Na、K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得出它们的相同点为:最外层都有1个电子,进而推出它们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具有还原性。
记忆并初步认识本族元素的化学性质也相似。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
【板书】第一节钠
一、钠的原子结构
1.原子结构示意图:
2.电子式:Na
【提问】依据钠的原子结构推测钠应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写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钠的电子式,由此推知:
Na—e→Na+
回答:钠具有强还原性。进一步巩固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
续表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板书】
二、钠的性质
【指导实验】钠的物理性质
【讲解】金属钠的熔、沸点低,密度小。实验: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用小刀切割,观察金属钠的色、态,认识其质软,有延展性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提问】请大家归纳出金属钠的物理性质。
【板书】1.钠的物理性质
金属钠是银白色金属,质软,有延展性,导电、导热,熔、沸点低,密度小。讨论归纳出钠的物理性质:金属钠是银白色金属,质软,有延展性,导电、导热,熔、沸点低,密度小。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设问】用小刀切开金属钠时,其表面的光泽有何变化?原因是什么?讨论后得出:银白色很快变暗,是因为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反应。激发学生通过现象寻求本质的兴趣。
请写出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板书】2.化学性质
(1)和氧气的反应
4Na+O2=2Na2O(白色)使学生认识金属钠极易与氧气反应,在空气中放置将变质。
【指导实验】钠在空气中燃烧,注意观察火焰的颜色和生成物的色态。实验:将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在空气中加热,使之燃烧,观察反应的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提问】
1.反应的现象,产物的颜色?
2.产物是否为Na2O,为什么?思考并回答:
1.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生成淡黄色的固体。
2.不是Na2O,因为产物的颜色是淡黄色,不是白色。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讲解】生成的淡黄色物质为过氧化钠(Na2O2)。
【设问】请写出钠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指明还原剂。
反应中Na是还原剂。使学生认识钠与氧气反应时,条件不同则产物不同。
续表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提问】Na2O和Na2O2哪个稳定?
(淡黄色)思考回答:Na2O2稳定。
【演示】
1.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
2.金属钠和硫粉混合研磨
【板书】
(2)和氯气、硫的反应
观察实验,描述现象:钠在氯气中剧烈燃烧,产生白色的烟;钠与硫粉混合研磨时燃烧,火星四射,发生爆炸,化学方程式为:
通过复习钠与氯气的反应及钠与硫的反应,巩固以前所学知识,进一步认识钠的还原性。
【指导实验】金属钠与水的反应实验:金属钠投入滴有酚酞的水中。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提问】
1.金属钠投入水中的现象?2.根据反应现象推断该反应的产物是什么?
3.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
(3)和水的反应
2Na+2H2O=2NaOH+H2↑思考并回答问题:
1.金属钠浮在水面(说明钠的密度小),熔成闪亮的小球(说明反应放热且钠的熔点低),向各个方向迅速游动(说明有气体生成),同时发生嘶嘶的响声(说明反应剧烈),溶液变为红色(说明产物呈碱性)。
2.产物是H2和NaOH
3.2Na+2H2O=2NaOH+H2↑使学生认识钠的密度小,熔点低。培养分析推理的能力,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提问】金属钠为何保存在煤油中?为何能保存在煤油中?讨论回答:钠易与空气中的O2、H2O反应,所以应将金属钠与空气隔绝;又因为钠比煤油重且不与煤油反应,所以保存在煤油中。使学生认识:物质的保存方法与其性质密切相关。
【设问】金属钠比铜活泼,能否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单质铜?得出不同的推测:
1.能
2.不能激发学生用实验进行验证的欲望,进而培养科学的认知方法。
续表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提问】反应的现象,推断产物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板书】
(4)和盐溶液的反应
2Na+2H2O+CuSO4=
Cu(OH)2↓+Na2SO4+H2↑
回答:除具有金属钠和水反应的现象以外,还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有时有黑色沉淀产生。
2Na+2H2O+CuSO4=
Cu(OH)2↓+Na2SO4+H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投影】课堂练习
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氯化铁溶液中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离子方程式为____。
完成课堂练习题。
巩固所学知识。
【设问】以上各反应证明:金属钠具有____性,是一种____剂。
回答:还原性;还原剂。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指导阅读】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101页。
【板书】
三、钠的存在和用途
1.钠的存在
2.钠的用途阅读并归纳出钠的存在和主要用途:
1.存在:化合态。如:NaCl,Na2SO4,Na2CO3等。
2.用途:
①制过氧化钠(和氧气反应);
②制K-Na合金,做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钠的导热性);
③高压钠灯;
④还原贵重金属(钠具有还原性)。使学生认识由于钠极活泼,所以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
了解金属钠的主要用途,使学生认识到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
【指导实验】指导学生完成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实验: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反应的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续表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指导小结】请同学们小结金属钠的化学性质和用途。对学生的小结进行讲评。归纳总结记忆。使知识系统化。
【作业】课本第102页,第1,2,3,4题。
【随堂检测】
1.金属钠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最终将转化为____,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足量的金属钠和铁分别投入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产生的氢气的质量是否相等?为什么?1题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容易题,目的在于巩固所学的钠的化学性质;2题是针对优秀学生设定。
板书设计
第四章 碱 金属
碱金属Li Na K Rb Cs Fr
第一节
钠
一、钠的原子结构
1.原子结构示意图:
2.电子式:Na
二、钠的性质
1.钠的物理性质
金属钠是银白色金属,质软,有延展性,导电、导热,熔、沸点低,密度小。
2.钠的化学性质
Na—e→Na+
(1)和氧气的反应
4Na+O2=2Na2O(白色)
(2)和氯气,硫的反应
(3)和水的反应
2Na+2H2O=2NaOH+H2↑
【注意金属钠的保存】
(4)和盐溶液的反应
2Na+2H2O+CuSO4=Cu(OH)2↓
+Na2SO4+H2↑
三、钠的存在和用途
【小结】钠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第四篇:《背影》教案(英才学校 胡建平)
背 影
授课教师 胡建平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习用截取法,构建文章,明确文章的线索,体会父子情深,品味朴实、饱含深情的语言,从而提高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和从写作中精选材料、谋篇布局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这是一篇叙事纪实散文。学习本文,阅读方法上以朗读训练为重点;内容探究上,以学生自学为主,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在写作练习上,学习运用截取法来叙事抒情的训练。引导学生用“整体感知、重点研读、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模式来掌握内容,领悟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味文中血浓于水的浓浓亲情,从感情的聚焦点——背影中发掘深深的父爱,陶冶学生爱我亲人、爱我生活的高尚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体会朴实、饱含深情的语言,感悟作者由感情的聚焦点——背影抒发的真挚亲情。学习叙事中的选材方法——截取法。
难点: 明确“背影”是课文的明线,“父子深情”是课文的暗线,二者和谐统一,结构文章的特点;体会文章余音袅袅、情思绵绵的意蕴。
教学步骤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如果说 母爱如涓涓溪流滋润着我们的心田,那么父爱便是一首永远不老的歌,时时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有一首歌名字叫《父亲》,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共同沐浴这份深深父爱。
2.生活中“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父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无私、深沉的爱!著名作家朱自清的《背影》,便是一篇体现父子之情的典范作品。
二、指导学生谈读课文后的体会和感受,合作探究
1.文中共有几次写到“背影”?给你感触最深的是哪一次?文章为何以“背影”为题?
2.有感情的朗读买橘子的背影分析作者是怎样细致刻画这一“背影” 的?你认为用得最生动的动词有哪些?
3.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本段,熟读成诵。再次体会父亲的爱子深情。
三、品味语言,感悟主旨
1. 文中父亲的话语不多,请找出最让你动情的父亲的话语,谈谈你的体会。
2.文中有几处,作者的泪在无声的流,请找出来细心品味。
四、积累语言
亲情是一个永远不老的话题,在许多文学作品中都通过抒情的笔调写出了浓浓亲情,你积累的有关父爱深情的优美句子有哪些?我们一起交流赏析一下吧!
五、语言训练,探究“选材构思法——截取法”的片段写作练习
1.现在我们来学习摄取闪光瞬间的选材构思法——截取法。《背影》之所以成为广为传诵的佳作,还缘于作者精巧的选材构思。作者以新颖独到的视角,截取人物状态中最鲜明、最动人的瞬间——背影来构建文章。请同学再读课文,深人体会这一特色。
2.现在请大家口头表达,写作交流。
(1)我们沐浴在爱的阳光下,能截取最让你感动的瞬间,说说你的父亲吗?
(2)请同学们将父亲最精彩的瞬间融人你的情感,写下来。
(3)交流写作心得。
板书设计
背影父爱流泪
难忘背影思念父亲(离愁)
(背景铺垫)(家境惨淡)悲哀
刻画背影望父买橘感动
惜别背影父子分手感伤
再现背影别后怀念伤心
线索父子深情
文章的选材构思法:截取法。
第五篇:二年级语文教案 第十周
14、“黑板”跑了
教学要求:
1学习默读课文,并能有条理的讲述这个故事。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安培专心研究科学的精神,懂得做任何事都要认真、专心的道理。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会讲述“黑板”跑了这个故事。
学会默读课文(动嘴,不动声)。
教学难点:
课题上,黑板两字,为什么要加引号,黑板指什么;
通过读课文,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专心的道理。
教学准备:
生字卡、有关安培的资料。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初读课文,能读正确、流利;学会默读(动嘴不动声);书写生字:数搞考始计。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14 “黑板”跑了
学生齐读课题
2黑板没有脚,怎么会自己跑了呢?请同学们自己来读一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初步读懂课文
1自读
要求:准字音,通句子,给课文标上自然段。
2检查
安培物理学家搞科学研究聚精会神
思考计算演算竖着粉笔
移动掏出开始结果车厢
热闹准备继续车辆只顾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学生默读课文
做到:动眼(拼音和字一目双行)、动脑、不动声。(教师检查)
4分段指名读全课文
5齐读课文。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6讨论交流
三学习生字:数搞考始计
1齐读生字,分析字形。
2教师范写。3学生习字.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围绕“安培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这个中心学习课文,指导学生朗读。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课文讲了谁的故事?
板书:安培
二讨论理解课文
课文用一句话来介绍安培。请找出来读一读。
1学第一段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
(3)怎样读好这句话?
(4)相机圈出:法国著名物理学家
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
课文就举了一件事,来说明安培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什么事?
讨论;
对,安培把马车车厢的后壁误认为是黑板。所以,课题黑板跑了,其实是------------跑了。所以课题上加了引号。用来表示不是真的黑板,而是马车车厢的后壁。可想而知,安培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
课文的哪些句子能说明安培搞科学研究的的确确非常专心。
2学习二--五段
分小组讨论,找出句子读一读。(在课文的第二--五段中)
全班交流讨论,并随机指导朗读。
安培这样专心,用课文中的一个成语来说,叫---------聚精会神
陆老师还送给大家一个成语:全神贯注
三总结课文
1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2学习了课文,你想说些什么?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学习生字:备 粉 移 精;练习讲故事;完成练习。
教学过程:
一指导讲故事
1齐读
2出示题纲:
介绍安培
讲清安培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怎样把马车车厢的后壁误认为黑板。3同桌互讲
4指名讲(评议)
二补充练习
1做口算时题时,我们常常需要()。[心算计算演算]
2爱迪生是世界上()的科学家。[著名独一无二]
3上课时,我们应该()听老师讲课。[仔细专心]
4我下定()把字练好。[小心决心]
三 学生书写生字:备 粉 移 精
15、晚上的“太阳”
教学要求
1学会默读课文,会复述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会爱迪生从小遇到问题就积极动脑动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会复述这个故事。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1你们知道他是谁啊?谁能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他呢?
2简介爱迪生
3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关于爱迪生的课文。板书课题,齐读。
4看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5带着问题好好读课文,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得到满意的答案。
二 初读课文
1自己小声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出示:
请示医生急性阑尾炎需要无可奈何一分一秒
挡手简易
(1)自由读
(2)我们要特别注意哪些字的读音?
(3)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4)教学生字字形
(5)把书翻到生字表给生字描红
3全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4开火车读文。师生评议
5默读课文,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
6讨论交流
7再读课文,把你认为难读的多读几遍
8知道朗读长句。
第二课时
一 复习
1认读词语
2指名读课文
二 精读课文
(一)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2爱迪生的妈妈怎么了?
3师简介“畸形阑尾炎”的医学知识。
4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妈妈不做手术会怎么样?
5一起读读第一自然段,看谁读得好。
二(2~5)
1师引读,可是那时——,医生——。
2医生“犹豫”了,什么是犹豫?他会想些什么?
3手术不能马上进行,小爱迪和爸爸多着急啊。自读课文,用笔画出有关语句读读,体会体会。
4指名读第3~4句
5想象:爸爸和爱迪生当时会想些什么,心情怎么样?
6突然之间爱迪生想出了什么办法?这个办法怎么样?四人小组讨论交流。8全班交流
9开始,医生不明白,还不住地摇头说——,而后来,手术台前一片光明。爱迪生急中生智,想出了好办法,使医生顺利地做完了手术,他高兴地说—— 10 同学们,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说些什么?
11然而,爱迪生并未满足,而是拉着***手,一本正经地说——,后来爱迪生真的——
12大家注意到没有,爱迪生的这句话中有两个太阳,它们有什么不同?
13爱迪生为什么会说将来一定要造一个晚上的“太阳”?
14后来,爱迪生真的发明了电灯,这里的真的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15同学们思考一下,爱迪生怎么会发明电灯的呢?
16指导朗读
三 总结全文
1指导复述课文
2在爱迪生的一生中约有两千项发明,被人们称之为“发明之王”。学到这里,你还想知道什么?
3课后去找一找有关的书籍,读一读,相信大家一定能得到自己的答案。
第三课时
完成联系并讲解晚上的“太阳”(电灯)
爱迪生十万火急
(“发明之王”)集中生智
化险为夷
注: 期中考试占2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