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趣的循环节教学设计
有趣的循环节
磐安县实验小学
吴卫军 教学目标:
1、是培养学生的数感;
2、是让学生感受数字中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3、在计算中培养学生边计算边思考的习惯。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在计算中边观察边思考的习惯。课前谈话:
师:孩子们,我们是第一次见面吧?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呢?请看屏幕
教学过程: 揭题:
师:有点意思吧?其实,只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这样的现象你们也能发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去观察循环节中有哪些有趣的现象。(板书)
一、除数是7 1.出示:1÷7 2÷7 3÷7 4÷7 5÷7 6÷7 2.计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一生板演(课前了解下,叫计算能力较强的学生)
3.反馈答案
4.请仔细观察三个循环节,你有什么发现?如果把这几个数字写成一个圆圈,又有什么发现?(手指,生读)
7.师:猜想一下,如果第一个数是5呢?循环节是多少?第一个数是8呢?7呢?
8.师:真是这样吗?我们去验证一下。
9.师: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分题验证,第一大组验证456第四大组自由选择一题。
10.师:怎么样?我们的猜想正确吗?既然是正确的,那我们就应用刚才的发现直接写出这几个算式的得数,开始。
对答案——幻灯演示。11.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
师:是啊,多观察多思考,会让计算更加容易。11.总结
师:现在,回顾我们刚才的学习,都经过了哪些环节?
板书:计算-观察,发现-猜想-验证-应用
二、除数是9
师:下面就用这样的方法去完成除数是9的算式。
1、出示题目
1÷9 2÷9 3÷9 4÷9 5÷9 6÷9 7÷9 8÷9 2.出示要求 3.学生练习
4.反馈:你是怎么完成的? 可以简单地说说:你先算了几题?发现了什么?验证用了几题? 应用:
这样的话: 4÷9 5÷9 6÷9 7÷9 8÷9 5.快速连着问9÷9 师:老师刚才听到了两个答案,——出示
这样的话,我们就会得到一个意想不到的等式——出示 我猜:现在你们很多人在想,不会吧?有没有搞错?——出示 师:看到没有?多观察,多思考,会让我们得到意想不到的东西。? 6.师:其实对这个等式,同学们是能够证明的,这个任务留给大家课后去交流。板书等式
三、除数是3的循环小数的奥秘
1.师:好了,刚才我们观察到了除数是7和9的循环节,下面,老师告诉你,除数是3和6的循环节也很有意思,他们的循环节相同,都是3或6,你信吗?举些算式验证一下,可以用老师给的算式,也可以自己写算式。
2.学生完成 3.反馈: 有没有不是的?
4.师:那请你思考:为什么他们的循环节会相同呢? 存在什么关系的两个数循环节会相同? 这些留给同学们课后自己去思考。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就学到这儿,请同学们把题目补充完整,作为课堂结尾。最后,老师想说:多观察 多思考 会让计算更加容易 有趣
下课!
第二篇:2017循环节.doc
《循环节 》 教案1
教学内容:循环节(练习七第7—12题)
教学要求:是学生理解循环节、纯循环小数、混循环小数等概念,会用循环小数的简便计法和比较几个循环小数的大小。
教学重点:循环节、纯循环小数、混循环小数等概念的理解。教学难点:比较几个循环小数的大小。教具准备:投影片。教学过程:
一、激发:
1.下面哪些是循环小数?为什么? 3.33……
5.32727……
0.235235…… 6.416416……
1.4076……
3.56666…… 2.你还想了解循环小数的哪些知识?
二、尝试
1.循环节的概念 ⑴ 观察复习题中的循环小数,你有什么想法? ⑵ 对学生的想法提出意见,并指出: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板书课题:循环节)
⑶ 示范:3.333……的循环节是3。
5.32727……的循环节是27。
⑷ 同座互相说出其余几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⑸ 循环节怎么写?自学P.28页中间部分,并完成复习中的几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的写法。
⑹ 汇报:
⑺ 做一做:用简便形式写出下面的小循环小数。
1.74646……
0.105353……
312.222……
2.循环小数的分类
⑴ 观察循环小数的循环节,你发现了什么?(循环节有的从第一位开始,有的从第二位开始)
⑵ 你可以给它分类吗?小组交流。
⑶ 汇报。
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纯循环小数。
混循环小数:循环节不从小数部分的第一位开始的,叫做混循环小数。
⑷ 你能举例说明吗?
⑸ 做一做:指出下面循环小数的循环节,并说明哪个是纯循环小数,哪个是混循环小数。
1.4777……
15.438438……
0.03737…… 3.比较循环小数的大小。
⑴ 出示:把3.25,3.25,3.25,3.255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⑵ 你有什么好办法?
⑶ 由于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不易看出后面几位数上的数字,比较循环小数的大小时,要把循环小数按一般记法写出几位小数,再比较它们的大小。
因为3.25=3.25
3.25=3.2555……
3.25=3.2525……
3.255=3.255255……
所以3.25 > 3.255 > 3.25 > 3.2
5⑷练习:比较下面每组两个数的大小。
0.33○0.31.23○1.233
1.45○1.45⑸⑹
三、应用
1.判断:下面各题是否正确?
⑴ 0.7777是循环小数。()
⑵ 1.3>1.33
3()
⑶ 0.07是混循环小数。()
⑷ 2.07=2.07()
⑸ 循环小数13.243243……可写作13.24。()
2.计算下面各题,并写出它们的商哪些是有限小数,哪些是无限小数?
⑴ 4÷9=
()
⑵ 3862÷8=
()
⑶ 3.7÷2.2=
()
3.用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表示下面各题的商。
1÷7
2÷7
3÷7
4÷7
5÷7
6÷7
观察这几个循环小数,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
四、体验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练习七第8、11题。
第三篇:《有趣的军鼓》导入环节教学设计
《有趣的军鼓》导入环节教学设计
一、课题名称:
《有趣的军鼓》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认识军鼓,了解军鼓的结构和基本演奏方法,能用正确的军鼓敲击方法演奏出“xxx xx”节奏型,并体验用军鼓为《共产儿童团歌》歌曲伴奏。
2、有目的地听辨和感知音乐,通过发现、探究,进一步感受军鼓的音色和音乐效果。
3、通过多种形式练习,提醒学生左右手协调合作,尝试随着歌曲旋律,由慢及快地用军鼓为歌曲伴奏。体验感受军鼓的风格特点。
三、教学难点:
准确持鼓槌,左右手协调合作,用节奏型xxx xx为歌曲完整伴奏。
四、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认识军鼓:
本环节通过小军鼓实物图片画面呈现和讲解,介绍军鼓的结构、外形、音色,军鼓的持拿方法和演奏方式,让学生了解军鼓的结构和基本演奏方法。
(二)、探究发现,体验感知:
本环节通过聆听小军鼓的精彩演奏片段,提出问题: 听!小军鼓的声音是怎样的? A 明快 热烈 B 优美 柔和
由此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听辨和感知音乐,进一步感受军鼓明快热烈的音色和效果,激发学习兴趣。
(三)、听辨模唱,实物演奏:
本环节按照“听辨-模唱-模拟拍击-实物演奏”的顺序,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学习军鼓的典型节奏型“xxx xx”,在此过程中提醒学生左右手协调合作,准确持拿鼓槌,控制好歌曲速度,由慢及快,尝试随着歌曲旋律,用军鼓伴奏,体验感受军鼓的风格特点。
第四篇:教学设计 环节
教学设计环节
教学设计的几个主要环节:
1、分析教学内容
2、学习者分析(学生)
3、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4、教师分析
5、教学策略的分析
6、教学评价的设计
各环节的内容:
(1)教学目标的设计
教学目标包括教的目标,也包括学的目标。它就是通过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最后达到的一种目标。它是教学设计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般依据《历史课程标准》,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去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2)教学方法的设计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可用的方法很多。教师在备课时要对选用教学方法进行精心设计。教学方法的设计实际上就是确定教学方法的运用:什么内容用什么方法。选用的依据包括五个方面,具体内容参照第二讲中的相关内容。注意一个课时的教学往往不止一种方法,在设计方法时最好具体到每个子目或每个知识点上。(如洋务运动一课中,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主张可以用辩论法,也可用图表对比呈现观点;洋务企业可用图表法;洋务企业的特点可用讲解法或讨论法;评价可用讨论法)(3)教具的设计
历史教具是历史教学必要的辅助手段,包括实物类教具、图示教具、多媒体教具等。实物教具如小黑板、某种历史物件的模型或样品、有利于教学的其他具体物品;图片教具主要是一些历史图片、地图;多媒体类教具就是多媒体课件及相关的设施。备课时要精心考虑可以选用的教具以辅助教学,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4)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板书设计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相关内容的学习效果。怎样进行板书设计,将在后一节讲述。(5)、教学思路设计
教学思路设计是教师对已确定的教学内容怎样教及推进程序的一个总体思考,其中重点是教学过程的推进顺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①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活动的时间和学生活动的时间。教师活动主要包括:讲解、提问、教具演示、板书等;学生活动主要包括:学生读书、回答问题(时间可灵活)、讨论、练习等。对于这些活动什么时候做、用多少时间做都要有计划性。
②分配好教学过程各环节的时间。教学过程各环节的时间安排一般是这样的:组织教学1分钟、导入新课3分钟左右、讲授新课30—35分钟、小结3—5分钟;布置作业灵活处理。教学中应按这个时间安排进行。③设计每个知识点的用时; ④设计好子目间的过渡。
对教学思路设计的基本要求是:使整个课堂节奏紧凑,环环相扣,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教学设计是对教学的一个总体规划,是保证课堂教学有序、有效推进的前提。因此,在备课时要充分予以重视。
第五篇:第十章 教学设计和教学环节
幻灯片1
第十章 教学设计和教学环节
教学目标: 1.了解教学设计的含义及其基本事件,熟悉教学目标的类型; 2.掌握和学会教学目标的陈述并用以指导教学测评;
3.初步掌握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教学设计的能力,并用于教学设计;
4.了解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掌握备课、上课和课后辅导,作业批改的要求。 教学难点:
教学设计的理解与掌握 教学重点:
教学设计策略与教学环节的运用 幻灯片2
第一节 教 学 设 计
一、教学设计概述
所谓教学设计,是运用现代学习与教学心理学、传播学、教学媒体论等相关的理论与技术,来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设计解决方法、试行解决方法、评价试行结果并在评价基础上改进设计的一个系统过程。
教学设计过程的具体产物是经过验证的教学系统实施方案,包括教学目标和为实现一定教学目标所需的整套(印刷的或视听的)教材、学习指导、测试题、教师用书等,以及对所有教与学的活动和教学过程中所需的辅助工作做出具体说明的教学实施计划。幻灯片3 “教学设计”同通常所说的“备课”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其联系在于都是“课堂教学前的准备活动”,都需要钻研教材(包括课程标准)、了解学生、选择教法、准备教具(媒体)、设计课堂教学过程的步骤和程序(包括课后的作业、练习),都要将“设计想法”化为“教学方案”——文字和电子版的教学计划(学期、单元、课时的)和课件。
其区别在于,现代教学设计比传统备课更强调系统性和科学性。幻灯片4
二、教学目标设计与陈述
(一)教学目标层次与分类的认识
我国的教学目标是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依据学校的培养目标制订的关于课程的(学科科目)教学功能及其预期结果的规定。因此,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以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为指导,同时体现学校培养目标的要求。幻灯片5
(二)教学目标的陈述
目标编制的核心是目标陈述问题。在目标陈述上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是陈述模糊,无法操作,更无法测量。目标陈述最基本的形式有两种。1.行为目标陈述
2.情感领域目标编写 幻灯片6
(三)教学任务和学习起点分析
教学任务分析的主要任务和基本步骤: 一是确定学生的起点能力即已有基础,即通过学生的作业批阅、测验评阅、答问评卷、反应观察等方式,尤其是上一或相关单元教学目标的检测,了解和确认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经验即起点能力。
二是分析使能目标及其与终点能力的顺序——逻辑关系。终点能力即教学目标设定的知识、技能、智力、情感态度等。使能目标即起点能力到终点能力目标实现之间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或称为“子技能”,“从属技能”、“先行必要条件”性目标。
三是分析支持性条件,即通过考察、观察、测评、检阅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心向、注意力和认知策略,如“将要学习的新知转换为已掌握的旧知”的推理策略,其他如阅读、复习、系统化等策略。幻灯片7
三、不同知识内容的教学设计
不同知识的教学设计是教师认真分析并根据学生学习过程处理、加工教材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即事件的过程。它是教学设计的最关键的环节,是教学设计的主体部分,其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效率。幻灯片8
(一)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策略设计
陈述性知识,主要是有关“是什么”的知识。这类知识可分为:有关事物的名称或符号的知识;简单命题知识或事实知识;有意义命题的组合知识,即经过组织的言语信息。幻灯片9
△应着重考虑的教学事件
陈述性知识的教学应着重考虑好如下几个教学事件: 1.引起与维持注意
2.提示学生回忆原有知识 3.呈现经过精心组织的新知识
4.引导学生在新知识内部和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 5.指导学生巩固新知识
最后一步“测量与评价。幻灯片10
(二)概念的教学策略设计
加涅根据概念关键特征习得的方式,将概念分为具体概念和定义性概念。具体概念的关键特征通常都可以通过直接观察感知概念的正反例证而获得,即概念的关键特征可以直接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而让我们感觉到。定义性概念的关键特征不能通过直接观察或感知获得,而必须通过言语式的定义获得。幻灯片11
△应着重考虑的教学事件 1.提示学生回忆原有知识
2.呈现并帮助学生理解新概念的定义
3.引导学生在新情境中应用习得的概念并为练习提供反馈
幻灯片12
(三)命题的教学策略设计
命题是客观世界中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在头脑中的贮存形式,是意义的最小单位,一般能对其作出“是”或“非”的判断。可以将命题分成两类,一类是特殊性命题,只表示两个以上特殊事物之间的关系,代表一个具体事实,没有概括性。另一类是概括性命题,表示若干事物或性质之间的关系。特殊性命题又叫非概括性命题,在很多情况下又被称之为事实。概括性命题有时又被称为原理和规则。幻灯片13
△应着重考虑的教学事件 1.提示学生回忆原有知识 2.引导学生习得原理的内容 3.让学生举实例说明原理
4.引导学生将新习得的原理与先前的知识融会贯通 幻灯片14
(四)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策略设计
程序性知识是有关“怎么办”的知识,是关于方法和应用的知识。程序性知识的教学设计应确定的教学目标,主要就是帮助学生形成运用概念、规则和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达到这一目标,程序性知识教学要有充分的练习设计。幻灯片15
△应着重考虑的教学事件
1.规则学习的陈述性知识阶段与原理的学习相同
作为程序性知识的规则,它的学习首先要经历陈述性知识阶段,即学生首先要知道所学习的规则是什么。这一阶段的学习,要利用相关的原有知识和具体的例证来促进学生对规则的理解。
2.通过变式练习使原理转化为支配行为的规则
变式练习是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的关键环节。变式练习的变主要体现在将同一条原理用来解决不同内容的问题上。在设计变式练习时,教师要注意如下几点:
(1)注意变式例子的相对同一与变化。
(2)注意为学生的练习提供反馈。
(3)注意练习的分散与集中。
幻灯片16
(五)策略性知识的教学策略设计
策略性知识也是回答“怎么办”问题的知识,它与程序性知识的主要区别在于它所处理的对象是个人自身的认知活动和个体调控自己认知活动的知识。
策略性知识分为两级水平:较低级的为一般学习活动的策略知识,较高级的为创造思维策略知识。策略活动是一种内在的思维活动,怎样使这种内隐的活动让学生仿效,关键是教师要善于描述其内在思维,使学生可以想象。
要搞好策略性知识的教学设计,教师必须首先学习和掌握有关学习策略、认知策略方面的知识,同时注意挖掘课程中的策略性知识内容,在此基础上根据策略性知识的特点和学生学习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幻灯片17
△应着重考虑的教学事件 1.提示学生回忆原有知识
2.呈现适合策略应用的变式情境 3.引导学生概括构成策略的规则
4.设计变式练习,引导学生理解策略应用的条件 幻灯片18
第二节 教学工作环节 教师的教: 备课、上课、课后辅导、批改作业和教学检测(“备、教、辅、改、查”)
学生的学:预习、听课、复习、练习、自查
其中心环节是上课 幻灯片19
一、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一)备课
备课是为上课做准备,备课是上课的先决条件。
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好三项工作,实现三个转化,制订三种计划 幻灯片20 1.三个转化
① 熟悉教材把教材知识转化为教师自己的知识;
② 掌握教学目标、要求和重点,并转化为教师教学指导思想; ③ 找到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并转化为教师所掌握的教学方法。
幻灯片21 2.做好三项工作
(1)钻研教材。对教材内容要做到“懂”“透”“化”。(2)了解学生。
(3)选择教法,准备教具,设计教学样式。
幻灯片22
3.制订三种计划
(1)学期的教学进度计划。(2)课题(或单元)教学计划。(3)课时教学计划(教案)。
幻灯片23
(二)上课—教学的中心环节 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是:
1.教学目标明确
2.教学内容正确
3.教学方法得当
4.教学组织严密
5.教学语言清晰
6.双边活动积极 幻灯片24
(三)课外作业的布置和批改
1.课外作业布置与批改的意义 2.课外作业布置注意的问题 3.作业的批改和讲评(四)课外辅导和答疑(五)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 1.考查 2.考试
幻灯片25
二、教案的编写
教案的编写 是教学系统设计的文本形式化过程。
从形式上说即是表述教案的要素条目和教学活动过程与板书设计的问题。幻灯片26
(一)教案的要素条目结构 1.课题名称 2.教学目标 3.教学内容 4.重点难点 5.课的类型 6.教学方法 7.教材教具准备 8.教学时间 9.教学步骤
10.板书设计、练习、作业和测验题 幻灯片27
(二)教学过程活动与板书设计
1.教学过程设计的步骤结构: 一是组织教学;
二是检查复习、引入新课或激发学习动机 三是教授新课; 四是小结巩固新课; 五是布置作业。幻灯片28
2.教学过程设计的基本内容 : 内容处理、活动设计、方法设计和时间设计。
3.板书设计。要求:条理清楚;书写工整;突出重点难点;保留和擦除部分分明;形象地揭示内容的各种联系。
幻灯片29
思考问题:
1.教学设计主要做些什么事情?
2.教学目标可以做哪些分类,其陈述有什么具体要求? 3.教学任务和学习起点能力分析的主要技术方法是什么?
4.陈述性知识教学包含哪几种知识的教学,各自的主要教学事件有哪些? 5.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策略是什么?
6.教学工作有哪些基本环节,其中心环节“上课”有哪些基本要求?.教学设计与备课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7.教学目标设计与陈述同传统的教学目的要求的编制有什么不同? 8.运用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教学策略设计要求评点有关教学案例。9.结合有关教学案例,尝试谈谈策略性知识教学设计的体会。10.选择一个课题尝试作教学任务和起点能力分析。11.教师应该如何备好课?
幻灯片30
本章知识点
1.从教师教的角度看教学过程包括哪些环节 2.教师应该如何备课(备课的内容或方法) 3.上好课的要求(一堂好课的标准) 4.教学过程设计的步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