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的主要环节有哪些

时间:2019-05-13 01:53: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学设计的主要环节有哪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学设计的主要环节有哪些》。

第一篇:教学设计的主要环节有哪些

一、教学设计的主要环节有哪些?

教学设计的几个主要环节:

1、分析教学内容

2、学习者分析(学生)

3、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4、教师分析

5、教学策略的分析

6、教学评价的设计 各环节的内容:

(1)教学目标的设计

教学目标包括教的目标,也包括学的目标。它就是通过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最后达到的一种目标。它是教学设计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般依据《历史课程标准》,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去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

(2)教学方法的设计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可用的方法很多。教师在备课时要对选用教学方法进行精心设计。教学方法的设计实际上就是确定教学方法的运用:什么内容用什么方法。选用的依据包括五个方面,具体内容参照第二讲中的相关内容。

注意一个课时的教学往往不止一种方法,在设计方法时最好具体到每个子目或每个知识点上。(如洋务运动一课中,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主张可以用辩论法,也可用图表对比呈现观点;洋务企业可用图表法;洋务企业的特点可用讲解法或讨论法;评价可用讨论法)(3)教具的设计

历史教具是历史教学必要的辅助手段,包括实物类教具、图示教具、多媒体教具等。实物教具如小黑板、某种历史物件的模型或样品、有利于教学的其他具体物品;图片教具主要是一些历史图片、地图;多媒体类教具就是多媒体课件及相关的设施。备课时要精心考虑可以选用的教具以辅助教学,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4)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板书设计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相关内容的学习效果。怎样进行板书设计,将在后一节讲述。

(5)、教学思路设计

教学思路设计是教师对已确定的教学内容怎样教及推进程序的一个总体思考,其中重点是教学过程的推进顺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①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活动的时间和学生活动的时间。教师活动主要包括:讲解、提问、教具演示、板书等;学生活动主要包括:学生读书、回答问题(时间可灵活)、讨论、练习等。对于这些活动什么时候做、用多少时间做都要有计划性。

②分配好教学过程各环节的时间。教学过程各环节的时间安排一般是这样的:组织教学1分钟、导入新课3分钟左右、讲授新课30—35分钟、小结3—5分钟;布置作业灵活处理。教学中应按这个时间安排进行。

③设计每个知识点的用时;

④设计好子目间的过渡。

对教学思路设计的基本要求是:使整个课堂节奏紧凑,环环相扣,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教学设计是对教学的一个总体规划,是保证课堂教学有序、有效推进的前提。因此,在备课时要充分予以重视。

二、教学设计应具备哪些特点?

1、有利于教学情境创设;

2、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3、有利于合作学习;

4、有利于自主体验;

5、有利于全员参加;

6、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我认为有效的教学设计应主要围绕下面几个主要环节:

一、明确教学内容:这里应写明版本、学科、单元、课时及课题。

二、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这里应该是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就是任务,教学目标应该是可以预测的,这是教师确定教学目标的出发点,可测的目标才能给学生指出明确的学习方向。

三、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这是教学设计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确定是一定不能偏离主干知识,学生学不会的,应该有办法让学生学会。

四、教法:即教师如何“教”。不同的教师,“教法”是不同的,但教师个人教学的艺术特点是确定教学实施策略的基础。教师如何的“教”,创设什么样的教学情境,采用什么样的教学用具,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使学生主动发展,全面发展,这是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的问题。

五、学法:即学生如何学,采取怎样的“学”的策略,才会保证学习效果的最大化。

六、教学准备:与本节教学相关的工具,如课本、挂图、多媒体等。

七、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一节课的导入,不仅作为教师讲授新课的铺垫,即为进入新课学习提供背景,还应具有引发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兴趣,激发他们积极主动学习的功能和作用。

(二)探究新知:是课堂教学的主干部分,也是一节课的核心

(三)体验发现: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体验发现,巩固提高。

(四)拓展延伸:由课内迁移到课外,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的人文素质。

(五)课堂小结:是对一节课所学知识的系统归纳和总结。教师也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的水平,通过积极的引导,将教学的这个环节交由学生完成。使他们既重现和复习了刚刚学过的知识,又在方法和技能方面得到一次训练的机会。

八、板书设计: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力求以尽可能简练、精当地文字、符号、线条、图形、图表等表现手法,真实、全面、准确地反映丰富而复杂的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概括教学内容,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九、课后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学设计的延伸,也是教学设计的必要环节。客观公正的教学反思不仅能矫正教学行为,还能提高教学能力,也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2、学情分析都包含哪些方面? 1.分析学生的原有的知识和技能。学习新内容之前原有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准备水平是学生学习新知识和形成新能力的必要条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的成效。

2.分析学生的心里需求。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学生的心里需求就是非智力因素之一,它是学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3.分析学生的“可能”进行预测。新课程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增加了教学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这不仅为课堂教学的精彩生动提高了广阔的空间,而且对课堂教学的预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分析课堂效果。真正的学情源自于课堂,最有效的学情分析应是对课堂教学的高度关注。

5.分析课后效果。对学生课后的联系也是进行学情分析的重要依据,从学生对待练习的热情,可以感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从学生完成练习的质量,可以看出学生对课堂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态度,这对确定学生再学习的起点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3、对“光的反射”一节课进行教学背景分析

《光的反射》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的设置是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光的反射现象,本节知识的学习,它既是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的延伸,又是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光的折射定律的基础,在光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培养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发展科学探究能力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精神。学生通过科学探究过程来理解光的反射规律,进而把物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同时本节课利用生活中的反射现象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利用实验帮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及加深知识的理解掌握。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光的反射》是八年级物理第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也是本章的教学重点内容,它与日常生活、生产、军事、航天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属于理解的知识。本单元包括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和看不见的光。本节课我们重点讲光的反射规律。光的反射定律是初中光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光沿着直线传播的引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可以为后面学习《平面镜成像》这一节铺平道路,同时也为学习光的折射奠定了基础,还可为高中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归纳的能力。

学生分析:前面学生已经探究过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老师让学生事先收集光的反射方面的信息并交流,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利用游戏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学生在课堂中表现了对有关光的现象的浓厚兴趣。

教法:由于学生刚学完光的直线传播,对光的现象已有一些简单的认识,针对素质教育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本节采用实验探究、观察分析、总结归纳、启发式教学法。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通过实验演示、观察分析、启发对比、总结归纳得出规律。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进行演示实验和多媒体的模拟实验的观察,使学生在头脑中有清晰的表象,以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为基础掌握知识,而不是生硬地死记硬背,同时在观察中培养能力,开展思维训练重视知识的应用,紧密联系实际。

教学方法:探究法、实验法、启发式归纳法。

教学方式:本节采用实验探究、观察、对比、分析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通过思考讨论,总结归纳出光的反射规律,应用反射规律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

2、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3、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利用光的反射规律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并且掌握在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5、了解物理的研究方法:从实验现象中分析,归纳总结规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2、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的。

3、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位置的关系,测量反射光线与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探究活动的体验。

4、通过观察,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教学重点:用探究法研究光的反射定律。教学难点:用光的反射解释一些简单现象。

教学准备:激光手电筒、刻度尺、水、盆、平面镜、投影片、白纸、大头针、量角器、多媒体、白纸、图钉或透明胶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教师提问:同学们都知道太阳是光源,我们能看见太阳,是因为太阳发出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月亮是光源吗?(不是)那么为什么我们能看见月光?(我们看见月光是月亮反射太阳光)(太阳、月亮图片)出示玩具小狗(小狗图片)问题:玩具小狗会发光吗?(不会)那为什么我们还会看见玩具小狗?(因为玩具小狗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深度思考。教师在多媒体展示图片并提出问题。我们为什么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实验验证 :桌子上激光笔、一杯水、平面镜、请大家动手试试。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刚才的实验结果,出示课件,得出结论。建立概念:

师生总结:光遇到另一种物质时一部分光改变原来传播的方向,但仍返回到空气中来,另一部分光虽然也改变了原来的传播方向,但折射到另一种物质中。我们把前一种光发生的现象叫光的反射,后一种情况叫光的折射。今天我们来学习光的反射,关于光的折射我们在下一章中学习。

(流程: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学生猜想→实验验证→建立概念)

二、新课教学:

1、光的反射现象:

提出问题:光从一种物质射向另一种物质的表面时,就会发生反射现象。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在我们身边有哪些光的反射的实例? 学生活动:互相讨论,交流各自的看法和意见。

提出问题:通过讨论,哪位同学能例举生活中光的反射的实例? 学生:照镜子、潜望镜、黑板会反射光„„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鼓励和肯定,并利用多媒体演示影片、图片等进行适当补充,同时讲述阿基米德利用光的反射击退敌人的故事。教师:可见,光的反射现象在我们的生活和生产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同学们是否也想像阿基米德那样,利用光的反射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呢? 学生:想。

教师:然而,如果想要利用光的反射解决实际问题,就必须先了解光的反射的本质和规律。现在我们就一同去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教师:不过在探究之前,我们先要认识七个与光的反射现象有关的物理名词。这对我们将要进行的实验探究很有帮助。就让我们在下面的小游戏中认识它们吧!

师生互动:进行小游戏《猜猜它是谁》。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光发生反射时的光路图,并给出七个物理名词,让学生猜出光路图中的每一个部分对应于哪一个物理名词。游戏之后教师进行适当讲解。(通过小游戏,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寓教于乐,还让学生轻松愉快的掌握了关于“三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二角”:入射角、反射角;“一点”:入射点;“一面”:反射面;这七个名词的含义。)

有关的几个物理名称教师要结合图并强调平面镜的光学符号的画法: 一“点”: 入射点O(光线射到平面上的点)

三“线”: 入射光线AO(强调:字母顺序,画实线,箭头及方向),反射光线OB(同上)

法线ON过入射点与镜面垂直的直线(画虚线)

两“角”: 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r(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问题:一束光射到平面镜上,将发生反射,对于光的反射你想知到什么?(光为什么会发生反射?反射光线将沿着什么方向射出?光的反射遵守什么规律?)

2、光的反射定律: 提出问题:在认识这七个物理名词的基础上,请同学们猜想,光的反射现象可能存在哪些规律呢?

流程:实验探索→得出结论→知识应用 探究实验一:

请同学们看课本第39页了解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是如何设计实验方案的。(学生阅读)

设计如下:(学生回答)

学生: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桌面上,再把一张可折叠的硬白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如图所示)一束光贴着白纸板沿着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去,在白纸上用笔描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径迹。

(1)按图甲所示,先使E、F成为同一平面,使入射光线沿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让学生观察从镜面反射的光线的方向。

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重做一次,换另一种颜色的笔,用笔画出光的径迹。

用量角量出角I和角r。

学生操作:问题:如何在白纸上描出入射和反射的径迹?(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①将一张16 K的白纸用图钉或透明胶条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在白纸中间画出直线ON作为法线;在ON的一侧画几条角度不同的直线AO、A1O、A2O。

②让从手电筒前面纸缝中射出的光分别沿AO、A1O、A2O射向镜面,观察反射光线。

③分别在每条反射光线的位置上用大头针扎一个孔B、B1、B2。用刻度尺画出直线分别将OB、OB1、OB2连接起来。

④再用量角器量出反射角(r)和入射角(i)的大小,并记录大小进行比较。

实验记录表格如下:

发现:角I和角r相等。

教师介绍并演示可折叠的白纸板的作用: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路径是看不见的,让光紧贴着白纸板传播,就可以看见径迹。

3、光的反射定律:

(1)、教师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

①当E、F屏在同一平面上时,可看到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不在同一平面时,不能同时看到入射光和反射光,引导学生此现象说明:“三线共面”。

②让学生观察: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位置关系。引导学生分析此现象说明:“两线分居”。③让学生根据现象和测量填充表格,引导学生发现现象规律:入射角增大时,反射角也增大;反之亦然。反射角总等于入射角。(注意不能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因为反射角的大小取决于入射角的大小)(2)、概括出光的反射定律(a:三线共面、b:两线分居、c:等角)(3)、鼓励学生去反射定律中找一些规律: ①、法线与镜面垂直

②、法线是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夹角的平分线

③、入射角与反射角的共同边为法线;(引申:法线既是镜面的垂线,又是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的角平分线)

4、知识应用:应用反射定律解决问题:(出示多媒体课件,讲解例题)(1)求角(随堂教师举例)

(2)作图(完成下面光路图)

问题:根据“逆向思维法”,如果让入射光线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入射,同学们猜想一下反射光线将沿着什么方向射出呢?

探究实验二:(放多媒体课件,解题过程)并引导学生分析把上图中的入射光线变成反射光线,则上图中的反射光线变为入射光线。可得出: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光路可逆性

(学生用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学生随堂实验:下面,我们做个小游戏── 每个同学通过前面的镜子,你看到了谁的眼睛,做完后,同学之间下位交流。结论 :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5、光的反射类型:

讲述:光射到任何物体上都会发生反射,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实验。实验演示:拿一块平面镜将太阳光射到墙上、墙上会产生光斑而拿一个同样大小的硬纸板做同样的实验,而墙上不会产生光斑。

问题: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平面镜表面很光滑,硬纸板表面很粗糙)

观看课件的动画播放。(动画图)

配文:这是一个非常光滑的平面。各点的法线都在竖直方向互相平行,当一束平行光射入时,由于入射角相等,反射角也相等,所以发射光线还是一束平行光,这种反射叫做镜面反射;而一个粗糙的平面,表面上看很平,细微之处实际上是凹凸不平的,这就相当于将前面那个光滑的平面随意弯折。这时,大家看到的各点的法线不再平行。入射光平行射到各点上时,入射角不同,反射角也不同。发射光线一定不再平行了,而是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叫漫反射。

问题:你认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异同点是什么? 不同点: 镜面反射: ①反射面平滑;②入射光平行,则反射光平行; 漫反射: ①反射面粗糙;②入射光平行,反射光向各个方向。共同点:二者都是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解释以下日常生活中两种反射的事例。①看电影 ②黑板反光

③雨后夜晚走路

师:请大家讨论这样几个问题:

1、假如光线不能够被反射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

2、为加强反射,到处都用平面镜将会怎样?

(学生讨论、再一次发散学生的思维,把学生的思维从课堂引向社会,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光反射的重要性,及光污染现象,便于学生理解和应用──“生活是最深刻的实验”。体现新课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课堂练习:

1、当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垂直时,反射角为,入射光与镜面的夹角是,当入射角减小100时,入射光与反射光夹角是。

2、当入射光与镜面的夹角为20°时,入射光与反射光夹角为,入射光与反射光夹角为 120°时,入射角为。

3、能够从不同角度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发生 的缘故。有时,黑板反光,教室里的某些同学看不清黑板上的某些字,这是因为光在黑板表面发生 的缘故。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入射光与镜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为20° B、镜面反射遵守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反射定律

C、镜面反射中有的光线遵守反射定律,有的光线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D、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反射定律

5、一束光线沿与水平成20°角的方向射向地面,若用平面镜,使其反射光线垂直地射进一口深井中,则镜面与水平方向夹角应是()

A、45° B、35° C、55° D、40°

6、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由90°减小到60°时,则反射角()

A、由90°减小到30° B、由30°增大到90° C、由30°减小到0° D、由0°增大到30°

四、本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小结知识要点:

(1)光的反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表面时,又有一部分光返回原介质的传播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的大小取决入射角的大小),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光的反射现象中可分两种: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设计意图)让学生做课堂小结,可以发现学生到底收获了什么。加上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也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多元化的评价中体会到互动课堂的乐趣。同时,又回归主题,解释生活中的反射现象,渗透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教育,起到首尾呼应的积极作用。

五、作业:课本41页练习1和42页练习2。

六、板书设计

第二节 光的反射

一、光的反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表面时,又有一部分光返回原介质的传播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二、光的反射定律

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

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两线分居)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两角相等)

4、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镜面反射:光滑镜面的反射叫镜面反射。

2、漫反射:平行光射到凹凸不平的平面上,反射光向着不同方向的反射叫漫反射。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七、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感受到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和对物理这门新课的兴趣,他们的主动性对我来说不仅是一种支持,更是一种力量,让我去思考如何更好地设计教学,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不足之处就是在讲光的反射时,还不够严谨,在第一次介绍作图的方法时,没有做好很好的示范,也没有深层次地挖掘光的反射图中的几何关系,还需要在下节习题课中进行补充。

八、教学设计评价:我想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实践者,不仅要不断补充和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同时在教学中还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材施教。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更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形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巧妙的启发和引导,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和表现空间。

 发表评论

教学设计的格式是什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学生分析:

三、教材分析:

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

2、本节主要内容

3、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4、课时要求

四、教学理念

五、教学策略

六、教学环境

七、教学过程

 教学设计格式和要求

 【标题】

 标题要具体、明确。通用格式为“**版**年级**内容的教学设计”,一般不用副标题。可以设计一个课时,也可以设计几个课时或系列教学。

 【署名】  写明单位、姓名、邮编、联系电话、电子信箱。如果署名是教研组或多人合作,应说明谁是执笔人或第一作者。

 【正文】

一、设计思想

 简要说明本课教学的指导思想、理论依据和设计特色。

二、教材分析

 1.分析《课程标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

 2.分析本课内容的组成成分和在教材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

 3.分析本课内容与(小学、初中、高中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三、学情分析

 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

 2.分析学生学习本课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 3.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采取的各种学习策略。

四、教学目标

 用具体、明确、可操作的行为语言,描述本课的知识、技能、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教学目标。

五、重点难点  本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 本课教学中所运用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

七、课前准备

 1.学生的学习准备;

 2.教师的教学准备;

 3.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

 4.教学用具的设计和准备。

八、教学过程

 这是教学设计的主体部分。分几个环节具体说明教师指导活动、学生学习活动及师生交互活动。一般应采用文字叙述加点评的格式,不要采用表格或流程图的形式。

九、知识结构或板书设计

十、作业设计

 【问题研讨】

 提出2-3个与本课设计相关的、值得反思和讨论的问题。 如何写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与教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的内涵是有一定差别的。

教案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通常上课使用的教学过程安排计划,一个教案就是一节课的教学计划具体的实施方案,应写得较为具体详细。特别对新教师来说,整个教学过程的安排,包括开头语、各教学层次衔接语、结束语等都要用文字表达好,以免上课时因心理紧张而词不达意。

教学设计应包括教学计划的设计、教学计划的执行、教学活动的评价与反馈。

教学设计没有固定的模式,是教师发挥自己创造力的广阔天地。教师学习进行教学设计除了了解有关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外,主要是通过案例学习来模仿、分析、移植、创新,反复实践、反思、总结,逐步掌握教学设计的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一般来说,教师教学设计应该是教师教案的理性反映,如果说教案着重于写“教什么,如何教”的话,则教学设计应该是着重于从教学理论上去叙述“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

第二篇:教学设计 环节

教学设计环节

教学设计的几个主要环节:

1、分析教学内容

2、学习者分析(学生)

3、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4、教师分析

5、教学策略的分析

6、教学评价的设计

各环节的内容:

(1)教学目标的设计

教学目标包括教的目标,也包括学的目标。它就是通过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最后达到的一种目标。它是教学设计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般依据《历史课程标准》,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去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2)教学方法的设计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可用的方法很多。教师在备课时要对选用教学方法进行精心设计。教学方法的设计实际上就是确定教学方法的运用:什么内容用什么方法。选用的依据包括五个方面,具体内容参照第二讲中的相关内容。注意一个课时的教学往往不止一种方法,在设计方法时最好具体到每个子目或每个知识点上。(如洋务运动一课中,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主张可以用辩论法,也可用图表对比呈现观点;洋务企业可用图表法;洋务企业的特点可用讲解法或讨论法;评价可用讨论法)(3)教具的设计

历史教具是历史教学必要的辅助手段,包括实物类教具、图示教具、多媒体教具等。实物教具如小黑板、某种历史物件的模型或样品、有利于教学的其他具体物品;图片教具主要是一些历史图片、地图;多媒体类教具就是多媒体课件及相关的设施。备课时要精心考虑可以选用的教具以辅助教学,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4)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板书设计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相关内容的学习效果。怎样进行板书设计,将在后一节讲述。(5)、教学思路设计

教学思路设计是教师对已确定的教学内容怎样教及推进程序的一个总体思考,其中重点是教学过程的推进顺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①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活动的时间和学生活动的时间。教师活动主要包括:讲解、提问、教具演示、板书等;学生活动主要包括:学生读书、回答问题(时间可灵活)、讨论、练习等。对于这些活动什么时候做、用多少时间做都要有计划性。

②分配好教学过程各环节的时间。教学过程各环节的时间安排一般是这样的:组织教学1分钟、导入新课3分钟左右、讲授新课30—35分钟、小结3—5分钟;布置作业灵活处理。教学中应按这个时间安排进行。③设计每个知识点的用时; ④设计好子目间的过渡。

对教学思路设计的基本要求是:使整个课堂节奏紧凑,环环相扣,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教学设计是对教学的一个总体规划,是保证课堂教学有序、有效推进的前提。因此,在备课时要充分予以重视。

第三篇:第十章 教学设计和教学环节

幻灯片1

第十章 教学设计和教学环节

 教学目标:  1.了解教学设计的含义及其基本事件,熟悉教学目标的类型;  2.掌握和学会教学目标的陈述并用以指导教学测评;

 3.初步掌握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教学设计的能力,并用于教学设计;

 4.了解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掌握备课、上课和课后辅导,作业批改的要求。 教学难点:

教学设计的理解与掌握  教学重点:

教学设计策略与教学环节的运用 幻灯片2

第一节 教 学 设 计

一、教学设计概述

所谓教学设计,是运用现代学习与教学心理学、传播学、教学媒体论等相关的理论与技术,来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设计解决方法、试行解决方法、评价试行结果并在评价基础上改进设计的一个系统过程。

教学设计过程的具体产物是经过验证的教学系统实施方案,包括教学目标和为实现一定教学目标所需的整套(印刷的或视听的)教材、学习指导、测试题、教师用书等,以及对所有教与学的活动和教学过程中所需的辅助工作做出具体说明的教学实施计划。幻灯片3 “教学设计”同通常所说的“备课”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其联系在于都是“课堂教学前的准备活动”,都需要钻研教材(包括课程标准)、了解学生、选择教法、准备教具(媒体)、设计课堂教学过程的步骤和程序(包括课后的作业、练习),都要将“设计想法”化为“教学方案”——文字和电子版的教学计划(学期、单元、课时的)和课件。

其区别在于,现代教学设计比传统备课更强调系统性和科学性。幻灯片4

二、教学目标设计与陈述

(一)教学目标层次与分类的认识

我国的教学目标是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依据学校的培养目标制订的关于课程的(学科科目)教学功能及其预期结果的规定。因此,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以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为指导,同时体现学校培养目标的要求。幻灯片5

(二)教学目标的陈述

目标编制的核心是目标陈述问题。在目标陈述上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是陈述模糊,无法操作,更无法测量。目标陈述最基本的形式有两种。1.行为目标陈述

2.情感领域目标编写 幻灯片6

(三)教学任务和学习起点分析

教学任务分析的主要任务和基本步骤: 一是确定学生的起点能力即已有基础,即通过学生的作业批阅、测验评阅、答问评卷、反应观察等方式,尤其是上一或相关单元教学目标的检测,了解和确认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经验即起点能力。

二是分析使能目标及其与终点能力的顺序——逻辑关系。终点能力即教学目标设定的知识、技能、智力、情感态度等。使能目标即起点能力到终点能力目标实现之间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或称为“子技能”,“从属技能”、“先行必要条件”性目标。

三是分析支持性条件,即通过考察、观察、测评、检阅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心向、注意力和认知策略,如“将要学习的新知转换为已掌握的旧知”的推理策略,其他如阅读、复习、系统化等策略。幻灯片7

三、不同知识内容的教学设计

不同知识的教学设计是教师认真分析并根据学生学习过程处理、加工教材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即事件的过程。它是教学设计的最关键的环节,是教学设计的主体部分,其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效率。幻灯片8

(一)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策略设计

陈述性知识,主要是有关“是什么”的知识。这类知识可分为:有关事物的名称或符号的知识;简单命题知识或事实知识;有意义命题的组合知识,即经过组织的言语信息。幻灯片9

△应着重考虑的教学事件

陈述性知识的教学应着重考虑好如下几个教学事件: 1.引起与维持注意

2.提示学生回忆原有知识 3.呈现经过精心组织的新知识

4.引导学生在新知识内部和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 5.指导学生巩固新知识

最后一步“测量与评价。幻灯片10

(二)概念的教学策略设计

加涅根据概念关键特征习得的方式,将概念分为具体概念和定义性概念。具体概念的关键特征通常都可以通过直接观察感知概念的正反例证而获得,即概念的关键特征可以直接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而让我们感觉到。定义性概念的关键特征不能通过直接观察或感知获得,而必须通过言语式的定义获得。幻灯片11

△应着重考虑的教学事件 1.提示学生回忆原有知识

2.呈现并帮助学生理解新概念的定义

3.引导学生在新情境中应用习得的概念并为练习提供反馈

幻灯片12

(三)命题的教学策略设计

命题是客观世界中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在头脑中的贮存形式,是意义的最小单位,一般能对其作出“是”或“非”的判断。可以将命题分成两类,一类是特殊性命题,只表示两个以上特殊事物之间的关系,代表一个具体事实,没有概括性。另一类是概括性命题,表示若干事物或性质之间的关系。特殊性命题又叫非概括性命题,在很多情况下又被称之为事实。概括性命题有时又被称为原理和规则。幻灯片13

△应着重考虑的教学事件 1.提示学生回忆原有知识 2.引导学生习得原理的内容 3.让学生举实例说明原理

4.引导学生将新习得的原理与先前的知识融会贯通 幻灯片14

(四)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策略设计

程序性知识是有关“怎么办”的知识,是关于方法和应用的知识。程序性知识的教学设计应确定的教学目标,主要就是帮助学生形成运用概念、规则和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达到这一目标,程序性知识教学要有充分的练习设计。幻灯片15

△应着重考虑的教学事件

1.规则学习的陈述性知识阶段与原理的学习相同

作为程序性知识的规则,它的学习首先要经历陈述性知识阶段,即学生首先要知道所学习的规则是什么。这一阶段的学习,要利用相关的原有知识和具体的例证来促进学生对规则的理解。

2.通过变式练习使原理转化为支配行为的规则

变式练习是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的关键环节。变式练习的变主要体现在将同一条原理用来解决不同内容的问题上。在设计变式练习时,教师要注意如下几点:

(1)注意变式例子的相对同一与变化。

(2)注意为学生的练习提供反馈。

(3)注意练习的分散与集中。

幻灯片16

(五)策略性知识的教学策略设计

策略性知识也是回答“怎么办”问题的知识,它与程序性知识的主要区别在于它所处理的对象是个人自身的认知活动和个体调控自己认知活动的知识。

策略性知识分为两级水平:较低级的为一般学习活动的策略知识,较高级的为创造思维策略知识。策略活动是一种内在的思维活动,怎样使这种内隐的活动让学生仿效,关键是教师要善于描述其内在思维,使学生可以想象。

要搞好策略性知识的教学设计,教师必须首先学习和掌握有关学习策略、认知策略方面的知识,同时注意挖掘课程中的策略性知识内容,在此基础上根据策略性知识的特点和学生学习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幻灯片17

△应着重考虑的教学事件 1.提示学生回忆原有知识

2.呈现适合策略应用的变式情境 3.引导学生概括构成策略的规则

4.设计变式练习,引导学生理解策略应用的条件 幻灯片18

第二节 教学工作环节 教师的教: 备课、上课、课后辅导、批改作业和教学检测(“备、教、辅、改、查”)

学生的学:预习、听课、复习、练习、自查

其中心环节是上课 幻灯片19

一、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一)备课

备课是为上课做准备,备课是上课的先决条件。

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好三项工作,实现三个转化,制订三种计划 幻灯片20 1.三个转化

 ① 熟悉教材把教材知识转化为教师自己的知识;

 ② 掌握教学目标、要求和重点,并转化为教师教学指导思想;  ③ 找到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并转化为教师所掌握的教学方法。

幻灯片21 2.做好三项工作

(1)钻研教材。对教材内容要做到“懂”“透”“化”。(2)了解学生。

(3)选择教法,准备教具,设计教学样式。

幻灯片22

3.制订三种计划

(1)学期的教学进度计划。(2)课题(或单元)教学计划。(3)课时教学计划(教案)。

幻灯片23

(二)上课—教学的中心环节 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是:

1.教学目标明确

2.教学内容正确

3.教学方法得当

4.教学组织严密

5.教学语言清晰

6.双边活动积极 幻灯片24

(三)课外作业的布置和批改

1.课外作业布置与批改的意义 2.课外作业布置注意的问题 3.作业的批改和讲评(四)课外辅导和答疑(五)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 1.考查 2.考试

幻灯片25

二、教案的编写

教案的编写 是教学系统设计的文本形式化过程。

从形式上说即是表述教案的要素条目和教学活动过程与板书设计的问题。幻灯片26

(一)教案的要素条目结构 1.课题名称 2.教学目标 3.教学内容 4.重点难点 5.课的类型 6.教学方法 7.教材教具准备 8.教学时间 9.教学步骤

10.板书设计、练习、作业和测验题 幻灯片27

(二)教学过程活动与板书设计

1.教学过程设计的步骤结构: 一是组织教学;

二是检查复习、引入新课或激发学习动机 三是教授新课; 四是小结巩固新课; 五是布置作业。幻灯片28

2.教学过程设计的基本内容 : 内容处理、活动设计、方法设计和时间设计。

3.板书设计。要求:条理清楚;书写工整;突出重点难点;保留和擦除部分分明;形象地揭示内容的各种联系。

幻灯片29

思考问题:

1.教学设计主要做些什么事情?

2.教学目标可以做哪些分类,其陈述有什么具体要求? 3.教学任务和学习起点能力分析的主要技术方法是什么?

4.陈述性知识教学包含哪几种知识的教学,各自的主要教学事件有哪些? 5.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策略是什么?

6.教学工作有哪些基本环节,其中心环节“上课”有哪些基本要求?.教学设计与备课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7.教学目标设计与陈述同传统的教学目的要求的编制有什么不同? 8.运用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教学策略设计要求评点有关教学案例。9.结合有关教学案例,尝试谈谈策略性知识教学设计的体会。10.选择一个课题尝试作教学任务和起点能力分析。11.教师应该如何备好课?

幻灯片30

本章知识点

 1.从教师教的角度看教学过程包括哪些环节  2.教师应该如何备课(备课的内容或方法) 3.上好课的要求(一堂好课的标准) 4.教学过程设计的步骤结构

第四篇:怎样设计教学环节

我在教学过程中体会到,不同的年级,要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知识水平,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我在教七年级时,采用的教法与八九年级不同的方法。因为,七年级刚从小学过度过来,七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自主阅读感悟能力,但是这种感悟能力还很不够,感悟尚浅,还需要老师进一步引导、点播、培养,特别是与学生周围的生活联系不是很紧密的文章,学习起来就有了一定的难度。

在学习《社戏》这一课时,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提前查找资料,做了一番准备工作。《社戏》这篇文章,作者记述了一段幼时看社戏的经历,表现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之情。本文的景物描写、细致逼真,充满了江南水乡的诗情画意。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品读体验,在品读中领会作者是如何抓住特点描写景物,同时联系生活,在品读体验中揣摩语言,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第五篇:教学环节设计

谈教学环节设计

教学应该是“遇物则诲,相机而教”的。在生命化教育的课堂上,教师应当是灵动的。同样一篇课文,有的老师朗读好,有的板书好,有的课件做得好,有的能唱、能跳,像这种既能写又能画又能唱又能读又能跳的老师在课堂上发挥他的特长,课应该说是很活的,很精彩的。但是,即使这样的老师教案设计得再好,课件做得再好,别的老师未必能上好,单就一个老师的知识储备,对文本的理解,也存在着差异。

所以,我认为,教学环节的设计并不能形成模式,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可以是整体感悟课型、学法指导课型、语言学用课型、自主阅读课型、文学欣赏课型、语文活动课型、无提问式课型、思维训练课型等等。

教育的“变数”是永恒的。既然“变”是永恒的,“不变”是不可能的,我们为什么还要那么热衷于用一种“模式”去应付千变万化的课堂呢?不过,在灵活地驾驭千变万化的课堂之前,打好课堂教学基础也是必要的。那么,我就从打好课堂教学基础环节开始说起吧!

第一个问题:教学有哪些环节 所谓教学环节,就是在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中,从不同的角度有序地安排教学内容的教育活动。一、一般来说,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环节主要由五部分组成:

1、巧妙导入

2、自主学习

3、展示交流、合作探究

4、拓展延伸

5、归纳评价。

也有的课可以上成: ★

一、读:感受语文的味

二、品:咀嚼语文的意

三、说:品评人物的魂

四、演:走进心灵深处

一、静心听读

二自由朗读

三美点赏读

四深情美读

五探究解读 六迁移阅读

一个好的教学环节总的来说体现在五个方面:

能精心安排教学步骤,巧妙设计教学内容,恰当使用教学手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合理分配教学时间,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得益彰,和谐融洽。环节是动态的。

一个好的教学环节具体地说体现在七个方面:

1、教学的有序性:课堂教学清晰地表现为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呈现出一种层进式的教学造型。

2、教学的侧重性:每一个环节都着眼于解决某一角度、某一侧面的问题,这就要求老师需要精心地钻研教材,优化整合课文内容,提练课文中有价值的东西。

3、教学的分配性:这节课的重点是哪些?应该放在什么时候讲;每个内容的时间分配怎么分;这节课属于什么样的课,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活动学习?环节的高潮应放在哪部分等等。

4、教学的链接性:怎样才能把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合理地链接起来。①教学容量,内容多少是否适当;

②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是否得当; ③教学用时,每一环节的时间分配是否合理;

④教学课型,采取的课型是否符合教学内容的特征。

5、教学的过渡性: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过度与照应,考虑各个环节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6、教学的目标性:所设计的环节,其中必然有让学生充分地占有时间,充分地进行活动的环节,也就是说,有些环节是明确地归属于学生活动的,老师要考虑好学生怎么活动,有趣、有意义,能够成为学习的主体。

7、教学的协调性:协调好教学节奏,能比较顺利地展现教学过程,使课堂教学波澜起伏,抑扬合理,动静分明,教学的清晰性和生动性都能够得到鲜明的展现。

8、教学的评价性:教师要学会巧妙地评价学生。

一、巧妙导入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导入能抓住学生的心,激发学习兴趣,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为下面的主体学习活动做好准备。

如果你精心设计的导语只是引发了学生的赞叹,那你只成功了一半。那另一半的成功在哪里?在于非常迅速地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语境。例一:《鹤群翔空》导入

师:咱们今天上的是《鹤群翔空》。这是一篇很美的散文,也是一个含义深刻的故事。今天我们学习一种自读的方法——三句话自读法:

第一句话,速读课文,扩写一个句子。第二句话:寻读课文,续写一个句子。第三句话,细读课文,创造一个句子。

那么,到底怎样进行呢?咱们先把课文读起来。课文这样读,老师当主持人,把你们的朗读串起来,好,开始了。

例二:《夏天也是好天气》导入

师:请同学们一起说,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是—— 生:(大声齐说课题)《夏天也是好天气》

师:如果有人说,夏天不好,那么你读这个标题时,哪个字要读重一点? 生:(齐说)“好”字。

师:一起试一遍(学生齐读课题,重读“好”字)师:如果有人说春天、秋天都是好天气,而你要说夏天也是好天气,那么读这个标题时,应将哪个字的音读得长一点?

生:(齐说)“也”字。师:请试读一次。(学生齐读课题,将“也”字读得长一点。)师:我们可以再来读一次,将上面两次读的体会结合起来。(学生齐读课题,“也”字拖长,“好”字读重。)

师:下面,就让我们来感受——“夏天也是好天气”吧。

这样的课堂导入,没有空话套话,也没有让学生与听课老师赞叹的话,开课揭题,第一秒钟就是在学习语文,第一分钟就已巧妙地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语境,整个教室弥漫着浓浓的诗意语文气息。

实施新课改以来,语文公开课上,老师导入新课的方法可说是“千树万树梨花开”:讲故事、猜谜语、做游戏、听歌曲„„这些看似新颖的方法其实都有一个缺点——费时(少则三五分钟,多则七八分钟)。学生的课堂学习时间是非常宝贵的,我们在导入设计上是否应该向宁鸿彬老师、余映潮老师学习?

在导入设计方面,可以考虑设计一些新鲜的、奇异的、出乎意料的开头,用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比如,设置悬念,让学生存有探究之心;创设情境,包括生活实情,惊险或 2

危险情境,梦幻情境等;采用新鲜有趣的形式;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的事例„„

二、自主学习

1、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是关键。如:教师出示学习目标:

⑴选一组词儿读一读 ⑵选几个句子说一说 ⑶选一个美段品一品

2、精心策划的“问题串”是主旋律。设计的问题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⑴趣味性。⑵针对性。⑶相关性。

⑷适度性:层次适度,让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⑸渐进性。

3、让学生在自学过程中,边读边感悟,在感悟很深的地方写下批注,待会儿交流。

4、自主学习环节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限制。比如8分钟。★自主学习这个环节所设计的问题一般涵盖下列问题:

① 整体感知:快速浏览课文,用简练的语言提取本文信息。或你读懂了什么? ② 结合课后重点思考题和课文前面方框里的导示语,结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编写几个重点问题,让学生思考。

三、展示交流,合作探究

“展示交流”这一环节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既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测,又是课堂生成的沃土。

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对“交流展示”这一环节进行研究。

1、展示自习的内容

2、展示自学的方式

学生展示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个人展示、小组合作展示。教师的作用只是点评、拔高。这种展示的方法,有利于小组的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3、展示过程中,教师的作用

在展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①组织展示交流的顺利进行。

②及时订正、补充学生的展示内容。

③关注其他学生的情况,随时调整展示的进度,展示的密度,确保学生的学习状态保持在最佳水平。

④指导没有展示的其他学生补充自已所不知道的知识,并记下自己的感悟。⑤鼓励学生与参加展示的学生争鸣,讨论。

⑥在展示过程中,指导学生品读、感悟、提升。如《散步》一文,学生在展示交流环节中说:老师,我读懂了“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整个世界”指的是:在我和妻子心中的地位。“整个世界”是由上一代,中年一代,下一代组成的,而中年一代不仅要承担抚养下一代的责任,更要承担赡养上一辈的责任。这时候,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品读,并将朗读推向高潮:

师:好一个“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我背上的”是——(母亲)

师:“她背上的”是——(儿子)

师:“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是――(母亲加儿子)师:母亲加儿子,就是——(整个世界)师:我背上的加她背上的,就是我们一家。“一花一天国,一家一世界。” 师:我背母亲是尊老,妻子背儿子是——(爱幼)

师:尊老爱幼,就是——(整个世界)

师:我背上的是生命的源头,妻子背上的是生命的——(延续)师:生命的源头加上生命的延续就是——(整个世界)

师:来,同学们,一起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来。(生齐读: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师:瞧这“尊老爱幼”的一家子——(齐读)“我们在阳光下„„ 师:醉过知酒浓,爱过知情重。再瞧这“尊老爱幼”具有中华传统美德的一家子——读: “我们在阳光下„„就是整个世界。”

4、引导小组与全班讨论探究。体现各个小组独特的视角和创新的思考,倡导有个性的、有文才、有感染力的语言,鼓励现场即兴的、自圆其说地阐述自己的看法。

5、捕捉生成性资源,构建动态生成的课堂 老师要把握好生成性资源,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样的课堂才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课堂,是在动态中生成的课堂。举个例子:

我在教学《鸟的天堂》一文最后部分的时候,有一个学生突然举起了手,说:“老师,我认为这一句‘一只百灵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拍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这句中第二个“ 飞”,用得不妥,既然大榕树密不透风,怎么能用飞呢?我认为用“钻”比较好。在这个学生的质疑下,学生开始活跃起来,有的说可以用“挤”,可以用“拱”,有的说可以写成鸟儿先在空中飞,然后来个俯冲,最后钻进大榕树。我认为学生讨论得很有道理。

再举一例:《放弃射门》

四、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就是教师挖掘教材的拓展点、空白处,让学生围绕着某一主题,搜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语文实践活动。

1、学习完一篇散文、一首诗,可以进行比较阅读。

2、可以让学生仿写、续写。

3、结合课文有关内容,进行合理想象如果是一位画家,你应该画什么,配上什么文字。如果是一位导演,应该拍哪些内容,主题示什么。

4、进行角色表演、角色辩论。

5、扮演导游小姐、导游先生,写导游词。

6、分小组当解说员。

7、跨越时空,与主人公对话。

五、归纳评价。一堂课就要结束了,应该有一个归纳总结和评价。用这样的方式结束一堂课老师也还是需要动一番脑筋的。要把结课作为这堂课的亮点,要有风味。

★ 《春酒》一堂课的结尾:

小时侯//过年是一杯甜甜的春酒//酒中浸润着我的幸福与娇羞 长大后//回忆是一杯苦涩的春酒//酒杯载着我满满的情与愁

而如今//到哪里去找我家乡的春酒//清清的香香的 沾着母亲味道的 哪怕是一指甲缝的春酒//故乡的酒//过年的酒//游子心中醉人的酒哟 同学们//别忘了//在学校读书学习//也要给自己斟一杯人生的春酒

★《最美的花》一堂课的结尾:同学们,在生活中,在学习中,如果我们细心观察,善于发现,你会知道,美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不断学习,取长补短,老师相信你这朵小花就会开得越来越美,那么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祖国这座大花园就会因为有你而更加绚丽多姿。

最后,简单地说一下如何贯彻落实“五个贯穿始终”: 贯彻落实“五个贯穿始终”,就是贯彻落实情感教育、文化育人、探究体验、展示交流、习惯养成五个方面的内容。

1、情感教育贯穿始终。教育的精髓是爱的教育,爱的教育始于建设和谐课堂,和谐课堂的突出特征是体现着平等和相互尊重,洋溢着爱和智慧。

2、文化育人贯穿始终。建设优秀的学校文化、班级文化、课堂文化、学科文化,充分发挥优秀文化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激励学生积极向上、拼搏进取。

3、探究体验贯穿始终。精心研究“探究与体验”的内容、时机、方式、方法,培养学生优秀的思维品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4、展示交流贯穿始终。提供学生进行展示与交流的时间和舞台,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观点、方法、“成果”,充分地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进行思维碰撞,迸发创新火花,发展创新思维,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实现自身价值,获得自我激励。

5、习惯养成贯穿始终。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文明守纪、善于思考、探究合作等等良好行为习惯。

下载教学设计的主要环节有哪些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学设计的主要环节有哪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三环节教学设计[★]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弄明白课文的主要内容。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一支恐龙怎样演化成鸟类的过程,并有条理地说说。 3、激发学生......

    教学设计的主要环节

    教学设计的几个主要环节: 1、分析教学内容2、学习者分析(学生) 3、教学重点、难点分析4、教师分析5、教学策略的分析6、教学评价的设计各环节的内容: (1)教学目标的设计 教学目......

    教学设计的几个主要环节

    教学设计的几个主要环节: 1、分析教学内容2、学习者分析(学生) 3、教学重点、难点分析4、教师分析5、教学策略的分析6、教学评价的设计......

    教学环节设计-CorelDraw

    课 题:卡通小熊头像的绘制 授课教师:信息技术学院 张婧 教学目标:初步了解CorelDraw的制图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确定问题 给学生展示“卡通小熊头像”,并提出问题: 问题一:......

    教学设计的主要环节

    教学设计的主要环节 一、明确教学内容:明确教学内容:这里应写明版本、学科、单元、课时及课题。 二、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包括教的目标,也包括学的目标。它就是通过教师......

    三环节教学设计

    S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26 将相和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完璧归赵、无价之宝”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人物言行感受人物品质,懂得“国......

    三环节教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殷 华 教学目标: 1、掌握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评价意识及倾听其他同学发言的良好学习......

    教学设计的几个主要环节大全

    教学设计的几个主要环节: 1、分析教学内容2、学习者分析(学生) 3、教学重点、难点分析4、教师分析5、教学策略的分析6、教学评价的设计各环节的内容:(1)教学目标的设计 教学目标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