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年级下册《平均数》导学案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平均数》导学案苏教版
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92~94页。
教学目标:
.经历用平均数刻画一组数据特征的过程,体会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简单平均数的方法。
2.经历移多补少、先合后分、估算等多样化算法的讨论,会利用图形直观估计平均数,能选择灵活的方法解决平均数问题。
3.体会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参与热情,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体会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
小黑板
棋子
一、设疑引欲,激趣导入
同学们,有几个小朋友,你们看他们在干什么?
四个男生和四个女生比赛套圈,每人套15个,我们给他们当裁判,好吗?
让我们看看他们分别投了多少个。
(出示两组套中的成绩统计图)
从这两幅图中你知道了些什么?男生一共投了多少个?女生呢?是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呢?
二、激起矛盾,提出问题、瞧,又来了一个女生!她也想参加女生队进行比赛。行不行?
2、我们来看看这个女生投了多少个?现在女生的总数是多少?现在女生套圈的总数超过了男生,是不是女生就套得更准一些呢?
3、看来人数不一样,我们就不能通过比较总数来评判谁套得准一些了。在人数不相等的情况下你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判断谁套得准一些?
同座位交流一下,讨论一下。
三、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学生交流
我们可以分别求出男生和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
2、自主探索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A:求男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
(1)移多补少
谁能上来动动小手,让男生套中的个数变得同样多?为什么要这样移动?
把移动多的补给少的,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移多补少”法。
现在我们可以看出平均每个男生套中多少个吗?
(2)先合并再均分
现在还有办法让男生套中的个数变得同样多吗?(师合并所有的个数)
老师先怎样?又怎样?这种方法叫做先合并再均分
你能用算式将先合并再均分的过程表示出来吗?
指名列式计算:5+9+8+6=28(个)
28÷4=7(个)
这里的28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要除以4?
(3)通过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均分的方法我们知道了男生平均每人投中了7个,这个7就是男生投中个数的平均数,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板书课题)
(4)理解平均数的范围
a、平均数是7,是不是代表所有男生实际套中的个数都是7?
b、男生中哪些人套中的个数比平均数多?哪些人套中的个数比平均数少?
c、提问:平均数会比这里最大的数大吗?会比最小的数小吗?
d、小结:平均数是通过把多的部分移给少的部分,使大家都相等而得到的数,所以平均数在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
B:求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
(1)请你估计一下,女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
(2)算一算
移多补少
(演示)
先求和再平均分:11+4+8+2+5=30(个)
30÷5=6(个)
这里30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这里用总数除以的是5而不是4?
现在你知道谁套得更准一些吗?
小结: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在这次比赛中,男生套中圈的平均数是7,女生是6,所以男生套得准一些。
四、巩固深化,拓展应用
、出示想想做做1
看到大家学得这么认真,我决定来个小测验,记住,既要动手又要动脑呀。
下面笔筒中放有根数不同的铅笔,如果要使每个笔筒中放的铅笔根数不同,每个笔筒放几根?
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通过动手动脑再次验证、巩固求平均数的方法。要给学生充分的操作时间,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2、出示想想做做2
求三条丝带的平均长度(请同学们在下面做)
3、出示想想做做3
老师口渴了,我们去逛逛水果店好不好?找到了一些信息。(出示统计图))哪一天卖出的苹果同样多?哪一天卖出的橘子同样多?
2)平均每天卖出苹果和橘子各多少箱?(指名上来做,其他的同学认真观察,思考他们做的对不对。)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4、出示想想做做4
下面我们来看看篮球场上的运动员们都在干什么?他们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样的问题呢?(出示题目)
学生回答的过程中,说明为什么?
明确:平均身高并不能代表其中的每一个人的身高,当中有的比平均身高高,有的比平均身高矮。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篇: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导学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生活中有重复的现象,能分清哪些是重复的。
2、会计算出事物的数量。
3、能运用集合圈来表示重复现象,分清类别。学习重点:能分清重复的现象。
学习难点:会根据重复现象来计算物体的数量。
学习准备:课件、卡片、小黑板等。
学习流程:
一、巧妙设疑,导入新课:
1、同学们有很多的兴趣爱好,有的喜欢音乐,有的喜欢美术,有的两样都喜欢,老师想进一步了解你们,现在让我们对其 中的一个小组进行调查,好吗?
2、(指定小组)分别在“音乐”和“美术”下面签上名字,两者都喜欢,两边都签。
3、统计喜欢音乐和喜欢美术的人数。
这个小组没有这么多人呀?问题出在哪儿呢?
二、自学交流:
1、课件出示三(1)班参加语文、数学课外小组学生名单。
(1)你发现了什么?
参加语文小组的有()人,参加数学小组的有()人,参加语文和数学小组一共有()人。
(2)统计过程中有学生既参加语文又参加数学,是重复的,这几个人是()、()、()。
(3)在计算总人数时,这三个人怎么办?
2、图示方法,加深理解
(1)(课件出示)先是两个小组的集合圈,再把两个圈进行合并。
(2)说一说两个圆圈各表示什么?中间表示的是什么?
(3)语文组有8人,数学组有9人,怎样列式求出两个小组共有多少人? 8 + 9-()=()(人)说一说为什么要减去这几个人?
3、昨天进的货有:铅笔、钢笔、练习本、笔盒、彩笔;今天进的货有:铅笔、钢笔、练习本、三角板、剪刀。
(1)哪些是重复的?(2)两天一共进了几种货?(3)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4)将昨天和今天进货的重复部份用横线表示出来。
三、展现提升:分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补充。
四、达标测评:
1、课本第110页第1题:一共来了10种小动物,有()种动物会游泳,有()种动物会飞。这里面有()种动物既会游泳也会飞。
2、你会将图补充完整吗?试着做一做。
3、中间的圆圈表示什么?
五、小结拓展:
1、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2、小调查: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今天所学知识来解决
第三篇:苏教语文三年级下册成语
三年级下册课本成语
银光闪闪:银白色的光闪烁不定。
星罗棋布:像星星似的罗列着,像棋子似的分布着,形容多而密集。蔚为壮观:形容景象非常盛大。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腾云驾雾:形容奔驰迅速或头脑迷糊,感到身子轻飘飘的。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各不相同。瞬息万变;形容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快而多。一泻千里:形容江河水流迅速。
流连忘返:形容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
气象万千:气象,景象。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富于变化,非常状观。风云变幻:变幻,变化莫测。像风云那样变动不定。比喻事物变化复杂或局势动荡不安。
奇峰异岭:非常奇特的山岭。
若急若现:形容隐隐约约看不清楚。
飘飘欲仙:漂浮上升,像要超脱尘世而成仙。多指舞姿轻松爽快或人在某种境界中的感受。
白云苍狗:也作“白衣苍狗”。天上白衣般的浮云,刹那间又变得象黑狗。比喻世事的变化无常。
遥不可及:形容距离现实很远,远的有点脱离现实,以至于无法去接触到。风驰电掣:形容像刮风和闪电那样迅速。
千山万水:形容经过的山水非常多,路途遥远而艰难。
不知所措:措,安排,处臵。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有利可图:图,谋取。可从中谋利益。
有机可乘:机,机会。乘,趁。有机会可趁,有空子可钻。有根有底:比喻事情是有其根源和内情的。
有始有终:有开头,也有收尾。指人做事能坚持到底。有口难言:有嘴却难以说出。形容有话不便说或不敢说。
有恃无恐:恃,倚仗,依靠。恐,害怕。因为有倚仗就无所畏惧或顾忌。有求必应:只要有请求,就一定答应。
有志竟成:竟,终于。有志气的人,最后一定能成功。
尽心尽力:用尽自己的全部心思和力量。热火朝天:形容场面、情绪或气氛热烈高涨。
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
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文思如泉:指写文章的思路象泉水一样汩汩而出。笔走如飞:是说写文章速度很快,一气呵成。
拍案叫绝:拍桌子大为赞赏地叫好。形容赞赏至极。
出急预料:形容没有想到。
风华正茂:风采和才华正在最好的时候。
出类拔萃:出,超过。类,同类。拔,超过。萃,草丛生的样子。比喻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形容品行、才干很杰出,超出同类之上。
才思敏捷:才思迅速而灵敏,或指反应很快。
后生可畏:指青年人是新生的力量,很容易超过他们的前辈,令人敬畏。手不停挥:手不停顿地挥写,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极快。笔下生花:比喻所写的文章非常优美。
力透纸背:透,穿过。形容书法遒劲有力或文章深刻有力。
束手就擒:捆起手来由人捉拿,形容因无法脱逃或无力反抗而甘愿被擒获。东逃西窜:指到处逃跑流窜。
挨挨挤挤:形容荷叶长得很密,互相挤在一起。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舞,也形容动物飞舞。
精妙绝伦:精细美妙,无与伦比。
炉火纯青:纯,纯粹。比喻学问、技术或办事等达到精纯完美的境地。活灵活现:形容描述或模仿人或事物生动逼真。
栩栩如生:栩栩,生动活泼的样子。形容形象逼真,像活的一样。梦笔生花,梦到笔头生了花。比喻文思俊逸,有杰出的写作才能。浑然天成:形容才德、文章等完美自然。
斗酒百篇:斗,古时的盛酒器。饮一斗酒,能写诗百篇。形容才思敏捷。鬼斧神工:鬼神所造,非人力所为。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高超奇妙。
无边无际;没有边际。
铺天盖地:形容声势大,来势猛,到处都是。
波浪滔滔:指波浪奔流连绵不断的样子。
暴跳如雷:跳着脚喊叫,像打雷一样,形容大怒的样子。谈笑风生: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
沙漠之舟:沙漠里的船。
自强不息:自强,自己努力向上。息,停止。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息。忍辱负重:负重,担负重任。忍受屈辱,担负重任。
始终如一:始,开始,终,结束。如,如同。自始地终都一样。飞沙走石:沙子飞扬,石块滚动,形容风很大。志在千里:指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义无反顾:反顾,向后看。在道义上只许奋勇向前,不容徘徊后退。坚定不移:移,改变,变动。非常坚定,毫不改变。
夜幕初垂:夜幕,在夜间,景物像被一幅大幕罩住一样。指天刚刚黑。小心翼翼:翼翼,严肃谨慎。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大意。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七嘴八舍:形容人多嘴杂,讲个不停。
坐观成败:指对于别人的成功或失败采取旁观的态度。
按兵不动:按,止住。兵,军队。使军队暂时不行动。等待时机。现也指接受任务后暂不执行,以观望形势的发展。
操之过急:操,做,从事。办事过于急躁。
轻举妄动:轻,轻率。妄,任意。不经慎重考虑,盲目行动。
兴风作浪:兴,掀起。作,制造。原指妖魔掀起风浪。比喻挑起事端。
蠢蠢欲动:蠢蠢,虫子蠕动爬行的样子。指敌人准备进行攻击或坏人策划破坏活动。
雷厉风行:厉,猛烈。像雷一样猛烈,像风一样快。形容执行政策法令等严厉而迅速。也形容办事声势猛烈,行动迅速。
闻风而动:风,风声,消息。动,行动。一听到消息就立刻行动。
千奇百怪:形容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事物和现象。庞然大物:外表庞大的东西。望而生畏:看见了就害怕。展翅高飞:张开翅膀飞向高空。
大大咧咧:形容随随便便,满不在乎。
波涛汹涌:形容水势盛大,奔腾起伏。
窃窃私语:私下里小声交谈。本课用来形容声音很小。各种各样:具有各种不同的种类。
一筹莫展:一点儿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儿办法也想不出来。挺身而出:勇敢地站出来。
翻山越岭:形容长途跋涉的艰辛。
披荆斩棘:指在前进道路上清除各种障碍,克服种种困难。千辛万苦: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苦难。
烟波浩渺:烟波,指雾气笼罩的江河湖海。浩渺,形容水面辽阔。这个词语的意思是雾气笼罩的大海十分辽阔。
一碧万顷:形容辽阔的水面碧绿一片,无边无际。
游人如织:如织,如织布机上的梭子。游人很多,穿梭往来。谈笑风生:风,风趣。形容谈话很有兴致,并很活跃有趣。
一帆风顺:船挂满帆顺风行驶,比喻非常顺利,没有曲折或障碍。风平浪静:形容没有风浪,十风平静。比喻平安无事。鸥水相依:海鸥和海水紧密相依。比喻离不开赖以生存的环境。海波不惊:比喻平安无事或天下太平。
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兴致勃勃:形容兴趣很浓厚,情绪很高。毫不示绞痛:一点儿也不比对方软弱。得意洋洋:形容非常得意的样子。
喜笑颜开:因为高兴而笑容满面的样子。反义词,愁眉苦脸。
烟薰炎燎:熏,用烟火薰烤。燎,烧。有烟火上烧制薰烤。本课指把大雁直接放在火上烤。这样烤出来的食物容易变焦,沾上烟火气味,所以不好吃。
争论不休:休,停。争个不停。
两全其美:全,成全,顾全。做一件事顾全两个方面,使两方面都好。
无影无踪:一点影子、一点踪迹也没有。形容消失得干干净净,不知去向。聚精会神:全部精神集中在一起。形容注意力集中。近义词,全神贯注。
欢天喜地:形容非常欢喜。
揠苗助长:揠,拔。把苗拔起,以帮助其生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杯弓蛇影:比喻因疑虑不解而自相惊扰,或比喻虚惊一场。
螳螂捕蝉:比喻目光短浅,一心图谋侵害别人,却不知有人也在算计他。鹬蚌相争:比喻双方相互争持,结果两败俱伤。
郑人买履:用来讽刺那些刻板而不知随实际状况变化的人。
叶公好龙:比喻表面上似乎喜爱某种事物,实际上并非真正爱好它。狐假虎威:假,借,比喻倚仗别人的势力来欺压或吓唬人。黔驴技穷:黔,指导贵州。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已经用完。
第四篇:三年级下册求平均数
三年级“求平均数”应
练习一:
1、用4个同样的杯子,水面的高度分别是8厘米、用题
5厘米、4厘米和3厘米。这四杯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
2、小明期末测试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分别是90分、96分、92分和98分。小明这四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3、某学校1—4年级,分别有260人、300人、280人和312人。这个学校平均每个年级多少人?
4、甲筐有梨32千克,乙筐有梨38千克,丙、丁两筐共有梨50千克,平均每筐梨有多少千克?
练习二:
1、幼儿园小朋友做红花,小明做了7朵,小红做了9朵,小花和小张合作了12朵。平均每人做红花多少朵?
2、一个书架上第一层放书52本,第二层放书和第三层共46本。平均每层放书多少本?
3、某工厂第一、第二车间共有工人180人,第三车间有103人,第四车间有81人。平均每个车间有多少人?
4、商店有蓝气球和红气球共43只,黄气球有20只,绿气球有33只。平均每种气球有多少只?
练习三:
1、植树小组植一批树,3天完成。前2天共植了113棵,第三天植了55棵。植树小组平均每天植树多少棵?
2、小明期中考试,语文、数学总分是197分,英语考了91分,小明三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3、小红、小青的平均身高是103厘米,小军的身高是115厘米,三个人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4、一个同学读一本故事书,前4天每天读25页,以后每天读40页,又读了6天正好读完。这个同学平均每天读多少页?
练习四:
1、一辆摩托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2小时每小时行驶60千米,后3小时每小时行驶70千米,这辆摩托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2、小明家先后买了两批小鸡,第一批的20 只每只重60克,第二批的30只每只重70克,小明家的小鸡平均每只多少克?
3、少先队员为饲养场割草,第一组7人,平均每人割13千克,第二组5人,平均每人割25千克,平均每人割草多少千克?
4、有一小组同学量身高,其中2人都是124厘米,另外4人都是130厘米。这组同学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5、已知9个数的平均数是72,从中去掉一个数后,余下的数的平均数为78,去掉的数是多少?
6、小明期末考试,语文和数学的平均成绩是95分,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平均成绩是96分,小明的英语成绩是多少分?
7、李刚等四名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6厘米,其中高红133厘米,王伟141厘米,王军138厘米,李刚身高多少厘米?
8商店用30千克薄荷糖和20千克水果糖混合成什锦糖,每千克薄荷糖12元,每千克水果糖7元,每千克什锦糖多少元?
9、甲地到乙地的全程是90千米,小王骑摩托车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45千米,从乙地到甲地每小时行30千米,求小王往返甲、乙两地的平均速度。
平均数问题
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经常遇到求平均数的问题,比如:求平均分数、平均年龄、平均气温、平均身高、平均亩产量……这是小学学习阶段经常接触的问题,是一种典型的应用题。
平均数问题一般含有两种含义:①指把几个不相等的数,在总和不变的条件下,移多补少,大的补给给小的,使每份相等;②指把总数平均分成大小相等的若干份。
平均数问题涉及概念有总数、总份数、平均数(1份数),解答平均数问题的基本公式: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1份数)
总数÷平均数=总份数
平均数×总份数=总数
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主要是弄清总数、总份数、平均数三者之间的关系,根据总数对应的总份数,求出一份数,也就是平均数。例题精讲
1.用5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的高度分别是4厘米、5厘米、6厘米、7厘米、8厘米。这5个杯子里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
2.小明的身高160厘米,小丽比小明矮8厘米,小华比小明高2厘米,小明、小丽、小华3个人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3.甲、乙两地相距540千米,某车从甲地到乙地,然后返回,去时每小时行90千米,回来每小时行60千米,求该车往返的平均速度。
4.甲车间有工人98人,乙车间有工人120人,丙、丁车间共有工人166人,甲、乙、丙、丁四个车间平均每个车间多少人?
5.希望小学三年级学生做玩具小熊,一班48人,共做296个;二班50人,共做292个;三班47人,共做282个,三年级学生平均每人做多少个?
6.有水果糖5千克,每千克2.4元;奶糖4千克,每千克3.2元;软糖11千克,每千克4.2元。将这些糖混合成什锦糖,这种什锦糖每千克多少元?
7.小明期中考试的成绩是:语文和英语的平均成绩是96分,数学成绩是93分,小明语文、英语、数学三科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8.小王4次语文测试的平均成绩是92分,5次测试的平均成绩是93分,问第5次测试小王得了多少分?
9.小华的三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95分,如果不算语文分数,两门功课的平均成绩要比三门功课的平均成绩少2分。小华的语文分数是多少?
10.小明期末考试英语成绩公布之前,前四门平均分数是96分,英语成绩公布后,平均成绩下降了2分,英语考了多少分?
11.某校三年级学生平均每人采松子2千克,三(1)班有40人,平均每人采松子2.5千克,三(2)班50人,平均每人采松子多少千克?
12.已知八个连续奇数的和是128,这八个数各是多少?
13.有4个数的平均数是100,其中前2个数的平均数是90,后3个数的平均数是95,第2个数是多少?
14.甲、乙、丙三个修路队合修一条路,已知甲、乙、丙三队修的平均数是200米,甲队修了150米,乙队和丙队修的米数同样多。丙队修了多少米?
15.有8个数的平均数是10,因为把其中一个数改成了4,所以这8个数的平均数变成了8,这个被改动的数原来是几?
16.小明期末考试数学得了95分,英文比英语多9分,那么英语考多少分?三科平均分数才能达到94分?
17.某四个数的平均数是40,如果把其中一个数改成100,这四个数的平均数就变成50,这个数原来应是多少?
18.甲、乙、丙三个数,甲、乙之和是100,乙、丙之和是120,甲、丙之和是140,求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19.一辆汽车从A地开往B地用了6小时,从B地返回A地用了4小时。已知返回时每小时比去时多行了30千米,这两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0.甲仓有粮食240袋,比乙仓粮食的2倍少40,如果每次从甲粮仓运出10袋放入乙粮仓,要运几次粮仓粮食的袋数相等?
练习
1.三年级有4个班,分别有45、49、46、48人,平均每班有多少人?
2.某校三年级4个同学参加植树,一班和二班平均每班植树51棵,三班和四班平均每班植树53棵,三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
3.小明期末考试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时97分,已知语文考了99分,数学考了98分,英语考了多少分?
4.小红期末考试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94分,其中语文、数学两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95分,小红的英语成绩是多少分?
5.小亮单元测试时,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96分,其中语文得了98分,那么数学和英语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6.小军参加了四次数学测试,平均成绩是88分,再进行一次数学测试,将五次的平均成绩提高到90分,那么小军在第五次测试中至少要得多少分才行?
7.数学测试中,一组学生的最高分为100分,最低分是80分,其中余6名学生的平均分是90分,这一组的平均分是多少?
8.商店吧每千克4元的奶糖5千克,每千克8元的水果糖5千克,每千克6元的软糖2千克,混合成什锦糖,什锦糖每千克多少元?
9.小明在期末考试时,数学成绩公布钱,前四门的平均分是93分,数学成绩公布后,平均成绩下降了3分,数学考了多少分?
10.汽车往返于甲、乙两地之间,去时速度为每小时30千米,返回速度为每小时60千米,求往返平均速度。
11.某四个数的平均值是30,若把其中之一改为50,平均值变成40,这个数原来是多少?
12.某次数学竞赛,甲、乙的成绩之和是184分,乙、丙的成绩之和为187分,丙、丁的成绩之和是188分,甲比丁多1分,那么甲、乙、丙、丁分别是多少分?
13,有8个数的平均数是9,前5个平均数是8,后4个平均数是11,第5个数是多少?
第五篇:三年级语文下册《西湖》教学案
三年级语文《西湖》教学案例
【案例背景】
《西湖》是苏教版三年级(上)的一篇课文,这是一节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专题研讨课,所教的学生是培智高二年级的中重度智障学生,针对学生实际和教学重点,我设计了这节课的教学。【设计理念】
设计本课教学时,我遵循“培智语文教学生活化”这一指导思想,确立了以“让学生了解西湖,认识西湖,感知西湖的美”为教学重点,淡化文本阅读教学,通过“听一听”——“看一看”——“读一读”——“讲一讲”——“写一写”——“记一记”的课堂教学模式,带领学生阅读文本,认识西湖,并从中激发学生的欣赏情趣,调动学生的体验与感悟,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跟读)课文; 2.会正确书写课文中的生字; 3.能根据课文说出西湖美在哪里。【教学重难点】
1.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听读课文中感知西湖优美的风景,得到美的享受;
2.能正确朗读(跟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教学准备】 1.课件设计;
2.课前要求学生查找与西湖有关的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播放西湖十景图片
二、导读课文
(一)听一听——课文朗读
(二)看一看——图文并茂的课文解说、导读课文
(三)读一读——接龙式读课文
三、检测反馈
(一)讲一讲——根据课文说说西湖的美
(二)写一写——听写课文生字
四、课堂小结
五、拓展延伸
(一)读一读——描写西湖的古诗词
(二)记一记——抄写描写西湖的古诗词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喜欢的课文段落(A)2.抄写课文生字(B)
3.积累描写西湖的古诗词(AB)【案例反思】
这节课从总体上评价,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一是学生情绪失控,没有进入好的学习状态;二是教学过程不完整,预设教学任务没有全部完成。闹心!
《西湖》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 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向我们展现了西湖那秀丽的景色, 可谓句句是景, 字字都美。文章虽然很美, 但文中难懂、难理解的词句较多,对于中、重度的智障学生来说,阅读起来还是有难度的。选择学习这篇课文,主要还是想从生活语文的角度,让学生了解一下人间天堂的一颗“明珠”——西湖,认识她的如画风景,并通过阅读(主要是朗读)文本,从语言的角度初步感知西湖的美。课前备课,虽然也从多方面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学情,设计了“听一听”——“看一看”——“读一读”——“讲一讲”——“写一写”——“记一记”的课堂教学模式,本以为学生按此学习模式学习,完成较低的学习目标不成问题,哪知道学生课堂学习状态极为不佳,学生的学习情绪时常失控,本来已经认识的字,又不会读了;本来还会读的课文,一下子又陌生了。预设的教学环节也没有能全部展开,本以为可以和学生产生互动的教学设计,一下子变成了“对牛弹琴”„ „
总之,教学《西湖》这一课,让我感受颇多,也让我深刻体会到,面对智障学生的教学,“生本意识”要特别强,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模式,务必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语文教学生活化,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学生体会到语文处处在我们身边,从而感到语文学习的趣味和作用,要敢于创新教育,转变自己的传统的教学理念,注意从学生的生活中去寻找语文资源,使学生学之有用。与此同时,教学方法也必须走进生活,才能使语文教学变得生动,具有吸引力。智障生智力低下,造成他们有意注意时间短,缺乏学习兴趣,而只有生动的、有趣的,贴近生活的,具有一定吸引力的生活化的语文教学,才能激发出智障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参与到学习中去。对智障生进行语文教学时,离开了生活的语文教学将成为一种干巴巴的无血无肉的说教,离开了生活的语文教学不符合智障生的认知特点,使教学成为一种智障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另外。教学中还要注意将生活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与康复训练(主要是心理康复)有机结合,只有触动了学生的心弦,才有可能让智障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让他们潜藏的智慧火花迸发,从而促进他们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