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一音乐 高亢的西北腔教案
高亢的西北腔教案
一、学情分析
学生:对祖国民歌感兴趣,对祖国的民族文化有感情,更应有当肩负起继承、发扬光大民族音乐文化的重任。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多彩的民歌〉之高亢的西北腔,本单元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民歌的不同地域风格及不同的民族风格,认识民歌中常见的一些体裁形式,进而认识我国民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世界优秀音乐文化中的绚丽瑰宝。
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西北民歌最具代表性的“花儿”和“信天游”。《上去高山望平川》是一首青海花儿,在全国各地颇具影响,声誉极高。《脚夫调》是陕北信天游中的代表曲目,表现脚夫的复杂心情。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初步认识西北民歌的风格特点与当地环境、生存状态、人物性格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西北民歌的特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上去高山望平川》、《刨洋芋》、《脚夫调》等民歌的欣赏,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地方风格,认识“花儿”和“信天游”等民歌体裁。
四、重难点
1、能按歌曲的旋律、节奏等特点分辨西北的民歌,并在此基础上做适当的 审美评价;
2、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风格特征,探究西北民歌的音乐风格及形成这种风格的内在原因。
五、课时
1课时
用心
爱心
专心 1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
七、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
播放《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视频 引出课题,高亢的西北腔
先让学生了解西北在我国的什么地方,并了解西北的风土人情
西北五省区是指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由于山西也位于黄土高原,其民歌风格与西北相似,所以山西民歌也归于西北民歌。
西北地区的人粗犷豪迈,有着爽直的性子,敢作敢当,是一群被黄土地孕育的汉子,他们不同于南方人的细腻温柔,他们说话都是吼出来的。
引出西北民歌的特点
西北人民粗旷豪放的性格特点、及其语言的特点都影响到西北民歌的特点。 西北民歌高亢悠长,起伏大;节奏自由、舒展。
歌曲内容大都表现平民生活。民歌中对家园的赞颂、对生活的热爱,感情质朴,自然真切,反映大众情感,平民色彩浓厚。
西北民歌的分类
西北地区高原峥嵘,一望无垠的黄色土地,气候寒冷,必须向大自然做斗争,所以音调高亢、嘹亮,质朴中带着严峻和深沉。 其中“花儿”、“信天游”最具代表性。花儿
“花儿”是流行在青海、甘肃、宁夏的一种山歌。其基本特点是:旋律高亢、悠长,多用假声或真假声结合的方法演唱。
《上去高山望平川》是一首青海“花儿”。歌词的寓意深刻,富于哲理性。其旋律高亢悠扬、开阔起伏、舒展自由,显得大气磅礴。
用心
爱心
专心 2
《上去高山望平川》
上去高山望平川,平川里有一朵牡丹,看起是容易摘起难,摘不到手里是枉然。
阿哥的白牡丹呀,摘不到想找的花儿枉然。
特点:
1、写景:苍茫辽阔气度恢宏一派高原尽收眼底的意境
2、抒情:其义含蓄,富于哲理(对一切美好的事物就要勇敢地去追求、去实现。)
信天游
“信天游”是流行在陕西、甘肃、宁夏的一种山歌。其旋律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节奏自由,旋律高亢辽阔、起伏较大的;另一种是节奏工整、结构严谨、旋律平稳、表达感情较为细腻的。
《脚夫调》表达了脚夫赶脚时的那种寂寞惆怅、凄恻无助的心情。
用心
爱心
专心
《脚夫调》
说四十里那长涧羊羔山, 说好婆姨出在我们张家畔。
张家畔起身刘家峁站,峁底里下去我把朋友看。说三月里的太阳红又红, 我们赶牲灵的人儿咋就这样苦命。我不唱了那个山曲我不好呆, 我唱上两句山曲我就想亲人。(“呆”发“sheng”的音。)
注:所谓脚夫,即为挑脚之人,亦即用肩挑背磨搞运输的村夫。山洞里没有大米,更没有南杂百货之类的东西,有的只是柴竹树木之类及竹木制品。脚夫们把这类物资一担担挑出去,又把山外的日用品一担担挑进来,闭塞的村庄就靠了这管血脉才得已生存。
脚夫调 这首歌曲旋律采用上下句的单乐段结构,上句旋律起伏较大,表现了脚夫激动的心情;下句则一起即伏,表现了一种低沉、压抑、愤懑的心情。歌词多采用即
用心
爱心
专心 兴编唱,句子可长可短,字数可增可减,上句用比兴,下句点题句尾押韵。歌词语言精练质朴,形象生动。
知识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西北民歌? 《花儿与少年》 ——青海民歌 《信天游》 ——李娜(陕北民歌)
你还知道有哪些具有西北民歌特征的通俗歌曲吗? 《黄土高坡》
八、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使我们了解了民歌及其特点;通过聆听,感受、体验到了西北民歌风格情绪,认识西北民歌中花儿、信天游等民歌风格特点以及体裁。
用心
爱心
专心 5
第二篇:高亢的西北腔 教案
高亢的西北腔
教案
教学内容:
高亢的西北腔 教学目标:
一、仔细聆听西北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刨洋芋》、《脚夫调》。感受、体验音乐情绪;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西北民歌的愿望。
三、介绍“花儿”“信天游”
二、通过聆听、比较和探究,让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风格特点及形成这种风格的内在原因。
教学重点:仔细聆听西北民歌,感受、体验音乐情绪。
教学难点:通过聆听、比较和探究,让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风格特点及形成这种风格的内在原因。课时:1课时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观看视频短片,从而引出西北民歌。
师:首先,我要给同学们看一组视频短片,同学们的要考虑的问题就是这些电影是在什么地区拍的。
生:略
师:对的,这些电影都是在西北地区拍的,那么同学们对西北地区还有哪些了解呢? 生:略
师:同学们知道的很多,那今天呢,我就要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西北民歌。
二、新授课
(一)知识回顾 1.民歌的概念及分类
师:在上新课前呢,我们要先回顾一下以前学过的知识。有谁能告诉我民歌是什么意思? 民歌:是人民表达自己感情的口头创作。民歌来源于人民的生活,也反映着人民的生活。它反映的是最底层、最普通的人民的心声,因此在内容上有鲜明的人民性,人民的喜怒哀乐,无一不反映在浩如烟海的民歌之中。常见的民歌体裁有:劳动号子、山歌、小调、儿歌和风俗歌等。
2.西北民歌简介
而西北民歌,是指流传在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的民歌。同学们能不能从地图上找出我刚说的五个西北省区?
(二)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 1.介绍“花儿” 在西北民歌中以“花儿”、“信天游”“山曲”最有代表性。那么,有谁知道“花儿”是什么意思呢? 生:略
师:“花儿”是流传在青海、甘肃、宁夏三省(区)广大地区的民歌。“花儿”又称“少年”。男青年唱的叫“少年”,女青年唱的称“花儿”。据说,“花儿”至少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它内容丰富多彩,形式自由活泼,语言生动形象,曲调高昂优美,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特色,深受回、汉、藏、东乡、土、撒拉等民族的喜爱。
2.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
下面呢,我要请大家对照着歌词来听一首花儿,《上去高山望平川》。3.分析《上去高山望平川》
师:大家都听完了,有没有发现这首歌的歌词有什么特点啊? 生:略
师:老师给你们画了下划线,现在发现了吗?对了,歌词的格式是223.,332,223,332,这种格式称为“双字双句尾”。这两段歌词,第一段是写景,给人一种苍茫辽阔的意境,第二段意在抒情,从表面上看呢,是一位男子将自己心中的女子比作了牡丹,表达了自己对心中的女子的倾慕之情,但是,实质上是揭露了旧社会的封建势力及其礼教迫使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难以实现。
师:那你们觉得这首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啊? 生:略
师:全曲采用西北民歌中的“调为契机,推动曲调的进行。真假声
”典型音列,并以 “
”这一四度音这首歌的旋律高亢开阔、自由舒缓,多使用假声和真假结合的演唱方法,非常的富有西北民歌的特点。
(三)欣赏《脚夫调》 1.介绍“信天游”
我们听刚过了一首青海“花儿”,下面我们来听一首“信天游”体裁的歌曲,同学们对“信天游”有什么了解么? 生:略
师:信天游又称“顺天游”、“小曲子”,是流行在陕西北部、甘肃及宁夏东部的一种山歌。其歌词是以七字格二二三式为基本句格式的上下句变文体,而表现则以浪漫主义的比兴手法见长。信天游又分为两种,一种是节奏工整、结构严谨、旋律平稳、表达感情较为细腻;另一种是节奏自由、旋律高亢、起伏较大的。2.介绍“脚夫”
由于时间关系呢,今天我们就听第二种类型的信天游,《脚夫调》。那同学们知不知道“脚夫”是什么意思? 师:在陕、甘、内蒙、山西、青海一带,过去有靠赶着骡、驴、马等牲畜帮人运输的人,这种人称作“赶牲灵”,或“脚夫”。“脚夫”的生活很困苦,走南闯北,翻山越岭,风餐露宿,一走就是十几天或至数月、数年,全凭两只脚谋生糊口。因此,他们在路途上总是靠着唱歌来排解内心的寂寞和忧愁。3.带着问题聆听
现在呢,就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去听这首歌。(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4.谈感受
我们都听完了,就请同学们回答一下老师的问题,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呢? 生:压抑、愤懑、低沉„„
师:这首歌曲的旋律基本上采用了上下句的单乐段结构。上句呢,旋律起伏较大,表现了脚夫激动的心情,下句则立刻低沉下去,并且呈下行状态结束在调式主音上,表现了一种压抑、愤懑的心情。
(四)欣赏《刨洋芋》 1.介绍《刨洋芋》这首歌曲
接下来要听的就是第三种了,山曲,《刨洋芋》,你们知不知道洋芋是什么啊?
洋芋其实就是土豆。《刨洋芋》这首歌,歌词是采用比兴的手法,先以“土溜溜的蚂蚱”做起兴,而后引出主题——刨洋芋,生动的描写了刨洋芋的动态、神态,表现了农民看到了自己丰收的来动成果时的那种满腔喜悦的自豪的心情。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聆听,试着去感受一下收获的喜悦。
2.欣赏并感受
师:听完了这首歌曲,你们觉得这首《刨洋芋》和前面两首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生:刨洋芋比较轻快、活泼,前两首比较高亢,深沉,自由。
(五)总结
师:那你们觉得西北民歌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总结:西北民歌的旋律很高亢、悠长,起伏较大,节奏自由。歌曲的内容大都表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爱情和劳动等方面。
(六)问题探究:形成了这种高亢风格的原因有哪些?
师: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是什么原因形成了西北民歌这种高亢的、自由的风格呢?可以从西北人民的性格、生活和地形等方面去思考。
老师总结:同学都知道,西北地区的地貌主要都是黄土高原,这高原都是千沟万壑、连绵起伏的,而当地的人民也经常站在坡上,远距离的呼喊、交谈着,为此,他们常常把声音拉的很长,因此便形成了这种高亢、自由的旋律。而当地人民的性格粗犷豪迈、不拘小节,在他们的劳动生活中唱歌,就是他们抒发感情的最好手段,他们用自己的歌声来表达对生命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爱情的赞美与渴望。
(七)介绍有民歌风格的通俗歌曲。师:其实,现在又很多的流行歌曲和通俗歌曲都加入了民歌的元素,同学们能不能说一说你知道的呢? 生:略
师:《黄土高坡》《一无所有》《在那遥远的地方》„„
三、课外拓展,《茉莉花》和西北民歌的差异
师:接下来,我要给同学们听一首你们非常熟悉的歌曲。师:同学们,知不知道这首歌叫什么? 生:《茉莉花》
师:那同学们知不知道这首哪个地方的民歌呢? 生:知道,江苏;不知道。
师:若学生知道:啊,同学们真的很棒。若学生不知道:不知道啊,那我来告诉大家,这是江苏民歌。
上节课呢,同学们也都学习了音乐要素,我们就从音乐要素上将这首《茉莉花》和西北民歌对比一下,看看它们有什么区别。在旋律上,《茉莉花》是怎样的呢? 生:优美流畅、柔和婉转„„ 师:那么西北民歌呢?
生:高亢悠扬、开阔起伏„„
师:在音色上呢?《茉莉花》是什么样的?西北民歌又是什么样的? 生:《茉莉花》是优雅甜美的,西北民歌是粗犷有力、音域宽广的。师:速度上呢? 生:《茉莉花》是缓慢的,抒情的。西北民歌是缓慢的,自由的。
四、课堂总结
民歌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正是所有艺术共同追求的最高境界,希望同学们能从这些歌曲中,学会鉴赏民歌的方法,体会民歌所表达的真、善、美,为将来更好的学习其他地域、风格特点的民歌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篇:高亢的西北腔——教案
高亢的西北腔
合江县马街中学 王玲
教学内容:欣赏 :
《上去高山望平川》
《脚夫调》
音乐知识 :
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花儿”、“信天游”。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地方风格,认识“花儿”、“信天游”等民歌体裁。
(2)引导学生探究有关民歌的基本知识,初步认识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能按歌曲的旋律、节奏等特点分辨西北的民歌。
(3)通过西北民歌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我国民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世界优秀音乐文化中的绚丽瑰宝,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教学重点、难点:能根据演唱者的音调、歌曲的旋律、节奏等特点分辨西北的民歌。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a、播放《超级女声民歌联唱》的视频
b、学生欣赏超级女声演唱的几首民歌后,提问:
你知道超级女声演唱的是什么歌曲吗?歌名是什么?
(湖南—龙船调
四川—康定情歌
台湾—阿里山的姑娘)
c、引出课题:多彩的民歌
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心目中民歌的概念?(什么歌曲才是民歌?)提示:流行歌曲有作者吗?民歌呢?
(①民歌多为群众口头相传,没有作曲者,是集体的创作;②现今的谱子仅代表一个民歌的版本,不同歌手演唱都不一样,演唱者同时也是创作者。)
介绍民歌的体裁: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等。
二、教学新课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二单元多彩的民歌——高亢的西北腔,欣赏西北地域的民歌。
首先请同学们联系你们以前学习过的知识完成21页第四题。“在我国地图中将西北地区的各行政区勾画出来。说说西北地区的地理概况。
西北地区的特征:西北地区高原纵横、一望无垠的黄色土地,气候寒冷。 接下来,我们欣赏几首西北民歌。
1、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 想一想
这首歌曲是什么体裁?为什么?
歌曲中演唱者的音色如何?高音是用什么样的声音演唱的?低音部分呢?
提示:真声?假声?
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如何体现?
2、欣赏《脚夫调》
播放音乐,欣赏《脚夫调》。提出问题:
这首歌曲的体裁是什么?
这首歌演唱者的音色与刚才演唱者的音色一样吗?具体是如何的?
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特色?
提示:西北地区的地形、地貌是如何?
脚夫是什么?你认为民歌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产生的?
三、拓展与研究
1、欣赏几首具有西北民歌特征的通俗歌曲。
欣赏《信天游》 李娜演唱 欣赏《一无所有》崔健演唱
欣赏《少年壮志不言愁》刘欢演唱
2、思考:
为什么说这几首通俗歌曲是具有西北风格的?如何体现?
【展示课件】书本第20页第2题:唱唱下面的旋律框架,体验它的运行特点。这种运行特征概括了西北民歌的一些风格特征。
5→1→2→5
2→5→1→6→5
展示《上去高山望平川》谱例,示范划出西北民歌的旋律框架作示例。 展示通俗歌曲《少年壮志不言愁》谱例,划出西北民歌的旋律框架。 发现:说明这些通俗歌曲具有西北民歌特征,是因为它们具有西北民歌的旋律框架。练一练
请尝试在《脚夫调》的谱例上找出西北民歌的旋律框架,并把它圈出来。
课堂结语:
今天我们欣赏了西北的民歌,初步体验了西北民歌的地方风格,认识“花儿”、“信天游”等民歌体裁。了解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和西北民歌的旋律框架等。希望同学们以后在听到民歌的时候,可以按照西北民歌的特征去分辨地区。还可以根据西北民歌的旋律框架,写作几首具有西北民歌风格的流行歌曲。
第四篇:高亢的西北腔教案
第二节 高亢的西北腔
一,导入:
1,师:你们到过西北吗?大西北给你什么样的印象?幻灯片123。
2,师:大家对西北的地理环境以及人文环境有了大致的了解。西北包括哪些省?把书翻到21页。幻灯片4,用铅笔勾画出来。揭晓答案,幻灯片5。
3,师:大家刚才看到了,西北的地形怎样?67(以雄浑的山峰和高原地形为主)他们住的是什么房子?山路是迂回曲折的,不象我们这边平坦舒畅的大马路。他们住在这样的地方,怎么来交流的?,表达情感的方式与我们有什么不同?8。(茉莉花作为例子)他们表达情感,很直接。9唱《第一次》
4,师:这个老师只是举个例子,我们来欣赏一首阿宝的《山丹丹花开红艳艳》10,听了之后请大加概括一下,西北民歌给你什么样的印象?11 二,1,师:刚才我们总结到了一点,西北民歌给我们的印象是很质朴的,这一点就是民歌与作曲家用艺术手法所创作的歌曲很大不同之处。那什么是民歌,为什么民歌给大家有质朴的感觉?(同学回答)12 2,民歌解说。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西北山歌中最具代表的两种体裁,花儿与信天游。13 3,介绍花儿。14。介绍信天游。15。三,〈〈上去高山望平川〉〉
1,师:我们就来欣赏花儿《上》,它是用什么方法来表达感情的16。欣赏17。
2,听后分析歌词,回答借景抒情。18 3,师:前面说过,民歌是源于生活,它穿上艺术的外套会是什么效果。19 4,听完请大家思考三个问题:20 A,旋律特点?(高亢、悠扬开阔、起伏大)2 B,什么演唱方法?(真假声结合)
C,节奏特点?(节奏自由,句末最为明显。)5,〈〈圪梁梁〉〉21,22,23 四,《脚夫调》—信天游
1,师:“刚才我们欣赏到的是花儿,现在我们来看信天游。”
什么是脚夫?为什么要当脚夫?(联系我们的实际)24 2,分析作品。(长调)25 3,师:“刚才我们欣赏到的是信天游的长调,现在我们来欣赏一下短调《赶牲灵》26 五,讨论28 1,师:“民歌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同的环境孕育了不同地域特色的民歌。(我们的环境与音乐)。
2,我们通过西北的衣食住行来总结一下:人们的生活环境对音乐风格产生怎样的影响?29——37 六,《刨洋芋》
1,欣赏《刨》38。(歌词有何特点,演唱有何特点)作品分析39 2,师:“我们欣赏了这么多的西北民歌,最主要由哪几个音组成?40 3,学唱《刨》 4,结束。
第五篇:高中音乐 高亢的西北腔 教案
学生学习的方案,教师备课的设计
第二节 高亢的西北腔
一、教学内容
1、作品欣赏
①上去高山望平川 ②刨洋芋 ③脚夫调
2、音乐知识
①中国民歌 ②西北民歌:花儿、信天游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地方风俗,认识“花儿”、“信天游”等民歌体裁。
2、学生探究有关民歌的基本知识,初步认识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
三、教学设计
1、通过反复、深入地聆听音乐,深入探究歌曲的节奏特点、旋律走向及运行方法、情感表现、调式色彩、演唱技巧。
2、聆听民间歌手的演唱,体验“很土”的演唱,发自内心的真情演唱。
3、探究活动中组织学生开展“我来唱”西北风格的歌曲的活动,进行课堂的延伸。
四、教学器材 学生学习的方案,教师备课的设计
钢琴、课件、多媒体 教学基本部分
导入部分:播放歌曲《妹妹你大胆的往前走》 导入课题(课件展示)新课部分:
(一)中国民歌:学生自主阅读
1、观看影像《泪蛋蛋》,了解西北风土人情及歌曲风格的初步体验(在地图上了解西北腔流行的省份)。
2、西北民歌的分类:从影片导出分类 ◆信天游
(1)信天游:老师介绍(简单介绍)(2)欣赏民间歌曲《脚夫调》
观看原生态歌手的演唱,体会“很土”演唱,感受真挚的情感。(3)大家一起来演唱《山丹丹开花红艳艳》。(4)小结信天游的风格(学生发言,教师小结)学生学习的方案,教师备课的设计
课件展示:节奏自由,旋律高亢辽阔,起伏较大的一种另。另一种节奏工整,结构严谨,旋律平稳,表达感情较为细腻的。◆“花儿”欣赏
(1)“花儿”简介:老师简介。
(2)欣赏青海的花儿《上去高山望平川》。(3)小结“花儿”的风格特点
课件展示:旋律高亢、悠长,多用假声或真假声结合的方法演唱。
三、拓展活动:“西北风”演唱会
课件展示收集的“西北风”歌曲,采取齐唱、独唱等形式进行演唱。
四、课后小记
课堂十分活跃,学生很喜欢听西北民歌,在“西北风”演唱环节中,也积极展示了自我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