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地理优质课教案发达国家集中地区1
欧洲西部──发达国家集中地区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及学科参与意识,使学生获得对其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思维能力及学习方法,拓宽学习空间。
2.使学生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读图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及运用其他手段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3.以自学为主了解欧洲西部位臵、地形、气候概况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地观。教学重点
欧洲西部的位臵、地形及气候概况。教学难点
利用地图说明其位臵、地形、气候特点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准备
多媒体辅助教学(计算机局域网、自制课件),为学生自学设计的题签
(一)、题签
(二)。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1、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师: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对外敞开了国门,我们周围也出现了很多出国留学、打工或旅游的人。不管他们以何种目的的出国,他们一般会选择什么样的国家呢?
(学生总结回答: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师:世界上有一个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你们知道在哪儿吗? 生:欧洲西部。
从身边事入手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导入新课。
2、引导学生,切入主题
师:关于欧洲西部,你们都知道些什么?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各抒己见,回答老师所问。有的学生谈到欧洲西部著名的旅游景点;有的学生谈到欧洲西部的经济:欧元、欧盟等;还有的学生谈到了当今的热点问题:疯牛病、口蹄疫、炭疽热等)师:这么好的地方,同学们想不想去看一看? 生:想!(学生异口同声,热情高涨)师:要想去欧洲西部,首先我们要确定什么? 生:地理位臵。
师:对了,我们要先知道它在世界中的位臵。那么出门旅行,尤其行程较远的时候,我们要随身携带一些衣物,这就需要提前了解欧洲西部的什么? 生:气候状况。师:很好。只有先知其冷暖,才可以有备无患。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了解欧洲西部有哪些独特的自然景观;要观赏这些景观需要到哪些国家去;这些独特的自然景观为什么会出现在这些地方。这就需要了解欧洲西部的什么? 生:地形、地貌概况以及河湖状况。
3、学生自主学习体验成功感受学习的乐趣
师:现在你们每人桌上有一张题签,上面是我们急需解决的有关“欧洲西部”位臵、地形、气候等方面的问题。大家赶紧行动起来,读图完成“题签(一)”上的问题。(学生点击进入“学件”,根据微机显示内容,分组讨论答题。配乐,教师巡视答疑。培养学生的读图观察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感受学习的乐趣)时间到,音乐停。(学生在自己的微机上指图讲解,利用计算机局域网逐题分析交流)师:(评价)同学们真棒!大家马上就可以进入“欧洲西部”开始你们的异域之旅了,在此之前请随老师进入“气候”图中,观察山脉走向的变化及暖湿气流的深入情况。(教师进行动画演示,学生注意观察,直观感知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及地理因素间的相互关系)问:假如阿尔卑斯山脉走向发生变化、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消失,欧洲西部的气候会有变化吗?
生:阿尔卑斯山脉变为南北走向,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就不能长驱直入,欧洲西部大范围也不再是温带海洋性气候而应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消失,有利于海洋气流的深入,使整个岛屿显示温带海洋性气候。
4、给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尽情“游览”
师:现在请大家试着点击本图的右下角,看看会有什么惊喜带给大家!(学生点击进入,屏幕上出现了五彩斑斓的彩色世界,随着可爱的小天使飞来飞去,“恭喜你,你成功了”几个大字由远而近的出现在画面中。帮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使学生获得自信)师:点击“你成功了”进入到“国家与旅游”。点击各国首都可欣赏优美风景,点击其他按钮,可对欧洲西部有更多了解。请大家带着题签上的问题畅游欧洲西部。
(学生在优美的乐曲中欣赏美景,进一步了解本区,同时思考问题)
5、布臵任务,提出建议
师:题签上的问题有的可在欣赏时完成,也有的需要同学们课下查找资料,共同研究探讨完成。下一节课请你们作老师,谈谈你们的研究结果。
师:你们知道吗?在网吧除了聊天、玩游戏之外还可以登陆相应的网站查阅地理信息,想知道哪个国家、哪个大洲都可以。相信那时你会大开眼界,真正感受到“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
6、课堂练习
题签(一):位臵、地形和气候 点击“欧洲西部”进入,看图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提示:鼠标箭头变成“手”形,可点击进入)
一、位臵
1.在世界中的位臵:欧洲西部位于_______(A.南半球、B.北半球)。位于________(A.东半球、B.西半球)。请说出判断理由。2.海陆位臵:欧洲西部西临_________洋,北临_______洋,南隔__________海与非洲相望,东南隔土耳其海峡与_______________洲相望。
3.纬度位臵:大致在______至_______之间。图中位于“冰岛”北部的虚线是_________(A.北回归线、B.北极圈)。
推断:a.欧洲西部三面临海,气候受__________(A.海洋、B.陆地)影响较大。大部分为__________(A.陆地性、B.海洋性)气候。b.欧洲西部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__带,只有一小部分属于___________带。
二、地形是什么?
1.观察欧洲西部大陆轮廓的特点_______(A.比较平直、B.曲折破碎),因此多岛屿、半岛和海湾,你能在图上找出它们吗? 推断:多优良________,海运发达。
2.欧洲西部的地形以________和_________为主。平原多分布在西部、中部的沿海地区,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山脉主要有北部的_________、中部的________。中部地区的山脉大致呈___________走向。推断:这种地形分布特点有利于海洋_______深入大陆内部,终年温和多雨,形成典型的__________气候。随着离海越来越远,降水逐渐减少,冬冷夏热,气候逐渐过渡为___________气候。3.根据本区地形和气候的特点,把本区“河湖”特征与形成条件连接起来。
(1)河湖水量充沛,河网密集
A.受冰川影响
(2)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阿尔卑斯山脉两侧多湖泊
B.大陆轮廓曲折,又受山岭限制
(3)无长河
C.中欧西欧多平原,降水较多
推断:这些平原、山地、半岛上多冰川地形、湖泊、峡湾,成为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使得本区业发达。题签(二):气候、农业和工业
欢迎大家进入“欧洲西部”开始你们的浪漫之旅,在走一走瞧一瞧时别忘了动动你的脑。请大家在欣赏之余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可以相互讨论、研究。
1.欧洲人酷爱乳产品和牛羊肉,他们的这种饮食结构与哪些地理因素有关?
2.欧洲西部的南部地中海沿岸以什么气候为主?这种气候对当地的农业产生哪些影响?
3.假如阿尔卑斯山脉走向发生变化、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消失,欧洲西部的气候会有变化吗?
4.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有什么好处?有没有弊端?
5.欧洲西部成为世界上工业发达的地区之一,它的工业有何特点?为什么如此发达?
6.你们还知道本区有哪些区域性国际组织?你能简要介绍它们吗?
7.试说说本区有哪些著名的旅游胜地,需要到哪些国家去参观? 8.本地区是世界上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你能列举
一、两个国家说明原因吗?
7、课堂小结(略)
8、作 业(略)
第二篇:七年级地理发达国家集中地区
发达国家集中地区──欧洲西部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及学科参与意识,使学生获得对其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思维能力及学习方法,拓宽学习空间。
2.使学生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读图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及运用其他手段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3.以自学为主了解欧洲西部位置、地形、气候概况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教学重点
欧洲西部的位置、地形及气候概况。教学难点
利用地图说明其位置、地形、气候特点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准备
多媒体辅助教学(计算机局域网、自制课件),为学生自学设计的题签
(一)、题签
(二)。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师生活动
提示和建议
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师: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对外敞开了国门,我们周围也出现了很多出国留学、打工或旅游的人。不管他们以何种目的的出国,他们一般会选择什么样的国家呢?
(学生总结回答: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师:世界上有一个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你们知道在哪儿吗?
生:欧洲西部。
从身边事入手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切入主题
师:关于欧洲西部,你们都知道些什么?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各抒己见,回答老师所问。有的学生谈到欧洲西部著名的旅游景点;有的学生谈到欧洲西部的经济:欧元、欧盟等;还有的学生谈到了当今的热点问题:疯牛病、口蹄疫、炭疽热等)师:这么好的地方,同学们想不想去看一看? 生:想!(学生异口同声,热情高涨)师:要想去欧洲西部,首先我们要确定什么? 生:地理位置。
师:对了,我们要先知道它在世界中的位置。那么出门旅行,尤其行程较远的时候,我们要随身携带一些衣物,这就需要提前了解欧洲西部的什么?
生:气候状况。
师:很好。只有先知其冷暖,才可以有备无患。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了解欧洲西部有哪些独特的自然景观;要观赏这些景观需要到哪些国家去;这些独特的自然景观为什么会出现在这些地方。这就需要了解欧洲西部的什么?
生:地形、地貌概况以及河湖状况。3.学生自主学习体验成功感受学习的乐趣。
师:现在你们每人桌上有一张题签,上面是我们急需解决的有关“欧洲西部”位置、地形、气候等方面的问题。大家赶紧行动起来,读图完成“题签(一)”上的问题。(学生点击进入“学件”,根据微机显示内容,分组讨论答题。配乐,教师巡视答疑。培养学生的读图观察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感受学习的乐趣)时间到,音乐停。(学生在自己的微机上指图讲解,利用计算机局域网逐题分析交流)师:(评价)同学们真棒!大家马上就可以进入“欧洲西部”开始你们的异域之旅了,在此之前请随老师进入“气候”图中,观察山脉走向的变化及暖湿气流的深入情况。(教师进行动画演示,学生注意观察,直观感知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及地理因素间的相互关系)问:假如阿尔卑斯山脉走向发生变化、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消失,欧洲西部的气候会有变化吗? 生:阿尔卑斯山脉变为南北走向,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就不能长驱直入,欧洲西部大范围也不再是温带海洋性气候而应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消失,有利于海洋气流的深入,使整个岛屿显示温带海洋性气候。4.给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尽情“游览”
师:现在请大家试着点击本图的右下角,看看会有什么惊喜带给大家!(学生点击进入,屏幕上出现了五彩斑斓的彩色世界,随着可爱的小天使飞来飞去,“恭喜你,你成功了”几个大字由远而近的出现在画面中。帮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使学生获得自信)师:点击“你成功了”进入到“国家与旅游”。点击各国首都可欣赏优美风景,点击其他按钮,可对欧洲西部有更多了解。请大家带着题签上的问题畅游欧洲西部。
(学生在优美的乐曲中欣赏美景,进一步了解本区,同时思考问题)5.布置任务,提出建议
师:题签上的问题有的可在欣赏时完成,也有的需要同学们课下查找资料,共同研究探讨完成。下一节课请你们作老师,谈谈你们的研究结果。
师:你们知道吗?在网吧除了聊天、玩游戏之外还可以登陆相应的网站查阅地理信息,想知道哪个国家、哪个大洲都可以。相信那时你会大开眼界,真正感受到“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
课堂气氛随之活跃起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谈话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结合实际,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联系。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入手,解决问题,掌握学习方法。
分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读图观察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学生勇于展示自我,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动画演示帮助学生理解问题。
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
帮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使学生获得自信。
给学生以美好的享受,陶冶情操。优美的音乐声中获得知识,寓教于乐。
另辟学习途径,拓宽学习空间。使学生获得对其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思维能力及学习方法。
题签(一):位置、地形和气候
点击“欧洲西部”进入,看图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提示:鼠标箭头变成“手”形,可点击进入)
一、位置(Where is it?)1.在世界中的位置:欧洲西部位于_______(A.南半球、B.北半球)。位于________(A.东半球、B.西半球)。请说出判断理由。
2.海陆位置:欧洲西部西临_________洋,北临_______洋,南隔__________海与非洲相望,东南隔土耳其海峡与_______________洲相望。
3.纬度位置:大致在______至_______之间。图中位于“冰岛”北部的虚线是_________(A.北回归线、B.北极圈)。
推断:a.欧洲西部三面临海,气候受__________(A.海洋、B.陆地)影响较大。大部分为__________(A.陆地性、B.海洋性)气候。
b.欧洲西部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__带,只有一小部分属于___________带。
二、地形(What is it?)1.观察欧洲西部大陆轮廓的特点_______(A.比较平直、B.曲折破碎),因此多岛屿、半岛和海湾,你能在图上找出它们吗?
推断:多优良________,海运发达。
2.欧洲西部的地形以________和_________为主。平原多分布在西部、中部的沿海地区,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山脉主要有北部的_________、中部的________。中部地区的山脉大致呈___________走向。
推断:这种地形分布特点有利于海洋_______深入大陆内部,终年温和多雨,形成典型的__________气候。随着离海越来越远,降水逐渐减少,冬冷夏热,气候逐渐过渡为___________气候。3.根据本区地形和气候的特点,把本区“河湖”特征与形成条件连接起来。(1)河湖水量充沛,河网密集
A.受冰川影响
(2)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阿尔卑斯山脉两侧多湖泊
B.大陆轮廓曲折,又受山岭限制(3)无长河
C.中欧西欧多平原,降水较多
推断:这些平原、山地、半岛上多冰川地形、湖泊、峡湾,成为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使得本区业发达。
题签(二):气候、农业和工业
欢迎大家进入“欧洲西部”开始你们的浪漫之旅,在走一走瞧一瞧时别忘了动动你的脑。请大家在欣赏之余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可以相互讨论、研究。(下一节课请你们做老师)1.欧洲人酷爱乳产品和牛羊肉,他们的这种饮食结构与哪些地理因素有关?
2.欧洲西部的南部地中海沿岸以什么气候为主?这种气候对当地的农业产生哪些影响? 3.假如阿尔卑斯山脉走向发生变化、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消失,欧洲西部的气候会有变化吗? 4.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有什么好处?有没有弊端?
5.欧洲西部成为世界上工业发达的地区之一,它的工业有何特点?为什么如此发达? 6.你们还知道本区有哪些区域性国际组织?你能简要介绍它们吗? 7.试说说本区有哪些著名的旅游胜地,需要到哪些国家去参观?
8.本地区是世界上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你能列举
一、两个国家说明原因吗? 点评
这节课,教师从新课改的角度出发,利用计算机局域网及自制“学件”,向老师们展示了另一片广阔的天地,也为学生自学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可进入欧洲西部浏览自然风光。此时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兴趣、意向,点击自己感兴趣的国家、城市或自主去探究某个问题,提倡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学生进一步探求地理知识的兴趣,拓宽学生学习空间,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寓教于乐。(大连第五十中学 徐于敏)
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利用课余时间搜集了大量有关“欧洲西部”的素材、图片,并将其制作成简单易学的“学件”,同时利用学校现有的计算机局域网尝试“网络”教学,实现“人机对话”,为学生自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种教学方式的改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学生勇于发现问题、积极探究,培养学生获得终身受益的地理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意识。针对初一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我在刚开课时,从学生身边事入手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学件”读图分析,小组合作讨论,完成题签(一)上所设置的问题,从而对欧洲西部的位置、地形、气候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完成题签(一)上的问题后,课件中设置了奖励机制,即学生可进入“国家和旅游”主页,尽情浏览欧洲西部的优美风光,了解欧洲西部的风土人情。同时在浏览之余引导学生思考题签(二)上的问题,为下一节课的进行作好了铺垫,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另辟学习途径,教会学生对其终身发展有用的学习方法。
但本节课由于多种原因,没能将题签(一)、题签(二)上的问题完全设置在“学件”中,所以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机对话”,还有待于继续研究。同时,怎样将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更有机、更自然的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学习起来毫无枯燥、压抑的感觉,也是本节课值得思考的地方。(大连第五十中学 于春霞)
第三篇:初中地理优质课《欧洲西部——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优质课《欧洲西部——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在地图上找到欧洲西部主要的国家及首都,说明本区重要的地理环境特征;
2.通过阅读地图和使用图表,说明欧盟的地位和作用;
3.充分培养读图能力及对地理信息的提取、分析、推理、归纳等能力。
二、教学重点
1.欧洲西部的经济地理与环境特征;
2.欧盟成员国的组成。
三、教学难点
识图读信息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都喜欢吃棒棒糖吗?
生:喜欢啊!
师:你们能说出其中一种包装精美、卫生又经济的牌子吗?
生:徐福记、真知棒、阿尔卑斯棒棒糖等。
师:你们知道吗,在世界上真有一座山名字就是阿尔卑斯山,它已经成为了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你们能猜出它位于哪个洲吗?
生:欧洲。
师:对。但由于某些原因,人们在研究欧洲时,常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称为欧洲东部,另一部分该怎样称呼呢?
生:欧洲西部。
师:关于欧洲东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从有关的阅读材料中已经知道,1991年,前苏联解体后分裂形成了多个国家;而欧洲西部原指的就是原苏联以外的欧洲部分。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欧洲西部。
板书:第八章第二节 欧洲西部
师:看地图册第10页,指出欧洲的面积与国家。
生:面积为1016万平方千米,有44个国家和地区。
师:看地图册第7页,指出亚洲的面积和国家。
生:面积为4400万平方千米,有49个国家和地区。
师:如果按每平方千米拥有的国家数量计算的话,欧洲的国家数量将是亚洲的4倍。(欧洲与亚洲相比较,国家多这一特点会更清晰。)
师:而且,欧洲西部占欧洲的一半,面积大约500万平方千米,却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在,你们能快速说出欧洲西部的特征吗?
生:国家多。
(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板书:1.国家众多
师:那么,你们能猜出欧洲西部虽然面积不大但国家众多的原因吗?
生:国家的面积小。
师:正确。在本区有许多面积不大的“袖珍国”。看地图册第12页,找找面积小的国家。法国与西班牙之间有个安道尔,它的面积约相当于北京市的四十分之一;在意大利境内还有两个小国,分别是圣马力诺和梵蒂冈。而后者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国家,面积仅有0.44平方千米。如果以我们学校操场为6000平方米计算,它就相当于我校操场的73倍。
生:啊,也太小了!
师:从图中你又找到了哪些小国呢?
生:列支敦士登、卢森堡、摩纳哥。
师:地图册第10页,你又找到与谁有关的内容了?
生:摩纳哥,它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
(学生学会从图中找需要的信息,并且很自然的引入下一特征)
师:谈到人口密度,我们知道它可以表示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看地图册第13页右二欧洲人口密度图,仔细观察,本区的人口多分布在哪里?
生:莱茵河、多瑙河沿岸、英国等都达到了200人每平方千米,其它的也多在10~200人每平方千米之间。
师:看得好,这里正是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之一。我们可以得出第二个特征,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生:人口稠密。
板书:2.人口稠密
师:谈起人口,中国的人口位居世界第一,但人均GDP不到1000美元,仅有750美元。看地图册第13页右一“欧洲各国人均GDP”,观察本区大多数国家的人均GDP都在多少美元之上?
生:XX0多美元。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的日本,它属于亚洲的发达国家,它的人均GDP大约是XX0多美元。那么,你们认为本区大多数国家的经济水平状况如何?
生:也多经济发达的国家。
板书:3.多发达国家
师:在这三个国家特征中,最有特色或者最能引以自豪的是哪一点呢?
生:第三点。
师:因此,我们首先介绍本区的第一个内容重点,就是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
板书: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
师:说到经济,在本区就组成了一个世界上最大的经济联合体,它总的国民生产总值甚至超过了超级大国——美国和日本。你们能说出它的名称吗?
生:欧盟。
师:怎么知道的?
生:看电视,听新闻。
师:欧盟是欧洲联盟的简称。用EU表示。看地图册41页“欧洲联盟的发展”,我们来了解一下它的历程。
板书:欧盟组成和作用(本节充分培养学生看图说话的能力)
师:在此图中,你都找到了哪些信息?(以下是师生谈话)
欧盟总部:布鲁塞尔(比利时的首都)。
创始国:1958年有6个国家,分别是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德国(当时称联邦德国,1990年东德与西德统一)、意大利。
师:法国的外形像什么?首都在哪里?国旗?语言?
生:乌龟、五角星;巴黎;法语。
师:德国的外形像什么?首都在哪里?国旗?语言?
生:蘑菇云、大树;柏林;德语。
师:意大利的外形像什么?首都在哪里?国旗?语言?
生:海马、女士靴子;罗马;意大利语。
师:荷兰的首都?
生:阿姆斯特丹。
(国家的外形象什么不是重点,重要的是学生以后能够辨认即可)
补充欧盟的资料:
师:①1958年,这六个国家宣布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总部设在布鲁塞尔,简称“欧共体”。目的使商品、劳动力、资本在成员国之间能自由流动,逐步朝经济一体化和政治一体化目标迈进。
②1973年,爱尔兰、英国、丹麦加入。
③1981年,希腊加入。
④1993年11月,《欧洲联盟条约》生效,欧共体演化为欧洲联盟。欧盟旗的组成星有12个。
⑤1995年,奥地利、瑞典、芬兰加入。
⑥XX年5月1日,新加入欧盟的10国在5月1日零时正式成为欧盟成员,包括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马耳他、塞浦路斯。
(此时,学生会发现欧盟的成员国已成为了25个,而且突破了地域限制,出现了欧洲西部以外的欧盟国家)
(另外,XX年,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将加入欧盟。)
过渡:如果把现在的欧盟计为一个新的国家的话,她将以390万平方千米的面积列为世界第七大国家。这艘政治经济巨轮正顺风前行。
师:如果不建立欧盟,欧洲各国以各自的经济实力能否与美、日抗衡?
生:不能,联合起来力量大。
师:欧盟的建立给成员国带来了许多好处。看图8.14,找同学来读一下(略)。
师:欧盟的这种区域经济以集团式发展,经济市场扩大,繁琐手续减少,促进了内外贸易的发展。最终使各国在世界政治、经济、外交的实力增强,而这正是欧洲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单独做到的。因此,对于欧洲西部,联合才能受益。
过渡:欧盟的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得益于其积极的同国外做生意。同国外做生意叫对外贸易,对外贸易可从进口、出口两方面说明。
活动:看59页读图8.16,说明欧盟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
1.观察外形,像什么?(船)
2.为什么以轮船的图形表示本区进出口的比重呢?(海陆位置和交通条件对本区外贸的影响)
第四篇:初中地理极地地区教案
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教案(第一课时)碧塘学校欧卫东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并能分析两极地区的气候特征的成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学生学会阅读两极地区地图,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辨别方向的能力;
3、了解两极地区是科学研究的宝地,理解人类对两极地区的科学考察以及和平利用两极地区资源的前景,加强保护两极地区的环境意识;
4、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家热爱科学,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并增强他们保护两极地区环境的意识和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重点]
1、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2、在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教学难点] 两极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及成因 [教学准备](教师)《两极地区》多媒体课件;
(学生)收集有关两极地区的自然景观和生物资源的图片、资料;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课堂设计
学生活动
(新课导入)
1、假设我们要建一座四面朝北的房子,应建在何处?(南极点)
2、观察地球仪,说出地球的最北端和最南端的海陆分布有什么不同。(最北端是海洋,最南端是陆地)
3、它们的名称分别是什么?(北冰洋和南极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地球上这两个神秘地区吧。(首先同学们看到书本60页,讨论完成活动题1、2、3)
北冰洋的位置特点是位于地球的最北端,是纬度最高的大洋。南极洲的位置特点是位于地球的最南端,是纬度最高的大洲。
北冰洋周围的大陆是: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南极洲濒临的大洋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永兴县的纬度是北纬26度。(距离北极点大约7104千米,距离南极点大约12876千米)。下面我们去探索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里和我们不同的世界,极地冰雪,极昼极夜现象,北极的北极熊,南极的企鹅。
(板书)
一、两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多媒体展示)北极地区地图 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陆地面积约800万平方千米,北冰洋面积约为1310万平方千米。问:北极地区是否就是北冰洋?
不是,北极地区包括北冰洋,比北冰洋大。
就好像我们碧塘中学是不是碧塘学校呢?碧塘学校包括碧塘中学和下面的小学 阅读:北冰洋
简单介绍因纽特人和拉普人。几千年前,人类最后的一支迁徙大军从亚洲出发跨过白令海峡向美洲腹地进发.他们哪里料到前方等待他们的是美洲印第安人的围追堵截和残忍杀戮!因纽特人且战且退,最后终于退至北极圈内,时值寒冬,印第安人以为因纽特人不久便会被冻死,便停止了追杀.谁料,因纽特人在北极奇迹般生存了下来,他们创造了人类生存的奇迹.历史:因纽特人世世代生活和居住在北极,至少有4000多年的历史.在过去的漫长岁月中,他们过着一种没有文字、没有货币、却是自由自在、自给自足的生活.随着时代的推移,因纽特人已经开始接受现代文明,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拉普人被日耳曼民族和芬兰民族驱逐 问:南极地区就是南极洲吗? 不是,南极地区包括南极洲(多媒体展示)南极地区图
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
南极洲大部分位于南极圈以内,跨经度360度,位于三大洋之间。
读南极洲地形剖面图,归纳南极洲的地形特征:南极洲海拔高,约235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阅读)南极洲
目前,南极洲没有定居人口。→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63页活动题
煤炭是千百万年来植物的枝叶和根茎,在地面上堆积而成的一层极厚的黑色的腐植质,由于地壳的变动不断地埋入地下,长期与空气隔绝,并在高温高压下,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等因素,形成的黑色可燃沉积岩,这就是煤炭的形成过程。要求学生归纳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思考)思考:两极地区酷寒的原因
(1、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很小,太阳辐射弱
2、表面冰雪覆盖,反射了大部分太阳辐射。
同学们想一想南极洲除了上面两个原因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 南极洲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海拔高)阅读:海上冰山
海上冰山是怎样形成的?
极地冰川受重力作用,从高处向低处缓缓移动,冰川移到海里,形成数量众多的冰山
为什么说冰山对海上航运会构成较大的威胁? 冰山露在海面上的部分体积小,不易被发现,但 在水下的部分体积庞大,船只很容易被巨大的冰 山撞毁而沉没。阅读南极冰盖
1、你知道南极大陆的自然环境如何吗? 冰雪覆盖的大陆
2、海平面上升会产生什么后果?
世界上许多沿海平原、岛屿和低地将被淹没,如东京、纽约、上海、天津等城市。
2、北极地区是否也如南极地区一样酷寒?(寒冷程度不同)
3、为什么南极比北极更寒冷?
(板书)
二、两极地区的自然景观与气候特征
学生通过思考问题,对极地地区产生兴趣。学会在两极地区辨别方向。
学生通过看图,并与课本内容相结合,说出两极地区的范围。
学生结合实际,思考计算,加深对两极地区位置与范围的理解。
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两极地区的自然景观,如“冰雪覆盖”、“人烟稀少”等,锻炼表达能力。
学生借助各方面材料进行自主分析、小组讨论,概括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烈风、干燥。
指导学生回忆所学过的“影响气候的因素”,对南极地区的气候进行分析,进一步加强对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的印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提醒学生注意比较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海陆分布的不同,以及两地在降水量、风速等方面的差异。
第五篇:初中地理《青藏地区》教案
初中地理《青藏地区》教案
当教师已经8年了,平时想的最多的就是读书对于学生来时,确实是一个很辛苦的事情。有时甚至想,学生读书十几年,学了那么多的知识,真正对学生有用的有多少?究竟是知识点本身重要还是学习过程所形成的能力重要?湖南版教材我教过几年了,我觉得这本教材对于我来说,最有用之处在于让我改变了原来的固有观念。明白了,对于学生,对于初中地理,知识点总体是简单的,探究过程可能知识本省更重要。
为了更真实的反映情况,我们这次专门采用单台摄像机摄像,全过程不剪辑,对学生不排练,真正把探究性学习、启发性学习的观念用于实践。我们就是想看看,探究性学习究竟在初中地理中能否实现,怎么实现?
青藏地区这节课内容简单,除个别知识点需要老师讲解外,多属于展示型内容。主要内容有青藏地区的范围、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青藏地区的交通情况。除了要记住地理知识外,更要让学生明白国家在科技、经济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青藏铁路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让学生树立起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最后通过对青藏铁路的优缺点树立事物都有两面性,事物的好坏关键是看弊和利的比较。
为了让学生清晰的了解青藏地区,同时加强逻辑上的引导,增强学习兴趣,故创设一个情景,用老师沿青藏铁路旅行为线索,开始整堂课的学习。
一、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1.展示西宁市与重庆市楼房图片,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两者的不同。
师:西宁市楼房夏季少有空调? 生:西宁市夏季凉爽 师:为什么凉爽呢?
生:西宁市在青藏高原上,海拔高,气温低。
2.展示藏族老大娘用太阳能烧水和太阳能发电站的图片。师:藏族老大娘在干什么? 生:用太阳灶烧水。
师:我们重庆能这样做吗?(同时展示太阳能发电站图片)生:不能。因为重庆太阳辐射少。
老师引导学生:发过来说明青藏高原的太阳辐射怎么样? 生:青藏太阳辐射多。
师:青藏高原太阳辐射为什么多呢? 生:海拔高,太阳辐射丰富。3.展示过柴达木盆地的图片。师:图中白色的是什么? 生:可能是盐。
引导学生读阅读材料“聚宝盆” 师:为什么柴达木盆地叫聚宝盆?
生: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钾盐资源尤其多。
展示钾盐多的图片,给学生讲这里的钾盐多到可以用来铺路,建飞机场。加深学生对聚宝盆的理解。
4.展示乘务员和乘客吸氧的图片。师:说明了什么问题。生:海拔高,缺氧。
二、青藏高原的生态保护。
展示铁路建在桥上的图片。生:小动物可以顺利迁徙。师:主要是为了保护藏羚羊。展示材料:藏羚羊的保护。
师:同学们看了材料后,明白藏羚羊需要怎么保护吗?(引导姚明的动物保护广告)
生: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铁路建在桥上还反映了青藏高原地下的冻土问题,老师可以进一步发散出去。
三、青藏地区的农业
1.展示藏族人民的食物——糌粑。
师:它是什么做成的呢?展示青稞的图片及其酿酒的图片。
生:青稞。
师:青藏地区还有哪些农作物呢?
生:豌豆、小麦、油菜
老师引导学生学习光和作用的知识,让学生明白光和作用强,所以单产高。
师:除了农作物外,藏族人民还养牲畜。
2.展示牦牛的图片。让学生观察牦牛的体貌特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再次让学生加深对青藏高原高寒特征的理解。
四、青藏地区的人文地理特征。
展示藏族人磕长头的图片。师:他们在干什么? 学生:磕头
师:为什么要磕头呢?这反映出藏族人民对什么宗教的信仰?
生:表达了藏族人民对喇嘛教的虔诚信仰。老师介绍藏传佛教的大概情况。
五、青藏铁路的讨论
青藏铁路对当地藏族人民有何影响? 青藏铁路对生态环境有什么影响?
让学生明白事物都有两面性,青藏铁路虽然有负面的影响,但是对藏族人民是弊大于利的。所以青藏铁路的修建是国家慎重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