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听初中地理优质课汇报课体会
听初中地理优质课汇报课体会
——地球与地图(地图的三要素)
自从工作来,一直都在上高中的课程,所以很多的区里面组织的初中地理教研活动都没有参加。但是今天,听说是汇报课,我想这堂课应该是一堂相当精彩的课堂,因此,再忙,也值得去学习学习。
上课地点:十二中分校;上课老师:年轻的龚老师;上课内容:地图三要素
今天下午听完这一堂自己曾经上过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熟悉,因此听了这位老师不同的上法,有不一样的感受,另外听了很多资深老师对本堂课的评论与提出的建议,收获不少,主要感受有以下几点:
1、教学中的术语的运用:地理教学中,在表述方面不仅要求语言精炼,而且在教学中掌握地理术语的使用,这一堂课中,讲述地图上方向的辨别,因此在课程讲述中,尽量使用方位词,而少使用上下左右的语句,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方位的情景;初一地理还没有学习坐标,学生对坐标的理解较难,所以课堂上,指向标就是指向标,不是坐标,语言表述,教学用词应该结合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教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融合;教学中还应该注意敬语的使用,是对学生的尊重。
2、起引导作用的板书:板书在教学中必不可少,四十分钟,学生不可能达到每分钟都高度集中,都有精神不集中的时候,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会突然间反应不过来,课堂的进度到哪里了,或者说现在学习的是哪个内容,而板书就可以起到引导,提醒的作用。是一堂课知识的框架,知识的结构,有引导,总结的作用。
3、教学辅助作用的课件制作:多媒体不是黑板,它起到的作用应该是黑板不能够完成的,教学合理利用多媒体,发挥出多媒体的优势,例如:动态的过程展示,视频的播放,不同地图的对比分析,地图中重点的表达、强调等;同时课件制作中,要有逻辑性,比如地图三要素中,一定要把三要素体现出来,例如:(1)、方向;(2)、比例尺、(3)、图例和注记,这样有总结的作用,学生学完就能感到地图有三个基本的要素。
4、教学环节的设计:引入,去一个新的学校,利用学校新环境的资源来作为引入的话题,可以激起学生的关注度,引入的语句精炼,并且要起到课堂提纲的作用,让学生在一听引入话题就能够一目了然地知道本堂课应该学习什么;课堂教学环节中,各部分知识点的时间把握要分配得当,把握清楚;教学过程中的过度语言,过度情景一定要自然得体,体现出知识点间的联系是自然的,必然的;课堂结束的时候,布置作业才算得上是一堂完整的课堂。
5、教学激情与教学:教室在课堂上一定要充满激情地面对课堂,用阴阳顿挫的语言来提起学生的注意力与精神,用加重的口气来表达出一句话的重点、关键词。只要老师自己充满激情地对待课堂,学生大多也会充满激情。
在今天重新听到这堂久别的可能,感触颇深。用心思考,用心对待,用心体会,用心做事,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第二篇:听优质课的体会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听优质课的体会
来
听优质课的体会
XX市小学语文优质课在XX北实小举行。周五我有幸听了四节课。这四节课有低年级段的《丑小鸭》,有中年级段的《我为你骄傲》、《买木雕的少年》,也有高年级段的《左公权》。四位执教老师都有较高的教师功底,语言铿锵有力,精炼简洁,语调抑扬顿挫,教态自然大方,教学流程顺畅、自然。都有各自的闪光点,亦有自身的不足。我重点观察了四位老师的教学设计,分析如下:
一教学设计的闪光点:
《丑小鸭》一课老师可谓是简简单单教语文,注重了学生的体会朗读,设计了说话训练:丑小鸭长什么样?想象一下其他的鸭子长什么样?仿照课文描写丑小鸭的语句进行了填空练习。引导孩子想象小鸟是怎样讥笑他的。
《我为你骄傲》一课教师以小男孩的心情变化为线索,抓住小男孩由快乐——害怕、不自在——轻松的心理变化过程,通过朗读体会小男孩心情变化的原因,设计了小男孩在吃饭的时候,一想到______,就感到________,他在睡觉的时候,一想到___________,就_______.1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这样的说话训练引导孩子体会小男孩的不自在。还设计了一张小男孩写的便条,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而且老师还出示了一张写好的便条进行了示范,无形中教会了孩子便条的写法。
《买木雕的少年》教师在检查词语时对词语进行了归类,分为:描写木雕的、景点的、人物的、含有本课生字的词语四类。注重了学习方法的教学:联系上下文理解遗憾,将每个字的意思联系起来理解爱不释手。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起来就成了的主要内容。尤其是在朗读了描写少年的神态、语言的句子后,让孩子体会此刻少年在想些什么?这一问题的设计活跃了孩子的思维,为理解少年为什么感到遗憾,少年会怎么做做了铺垫。
《左公柳》一课导入很有特色,从xq的秀丽风光、丰富物产入手引出左宗棠。通过朗读感悟,师生角色扮演体会左宗棠的精神品质。巧妙利用“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和“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东风渡玉关”过渡到柳树的外形特点、精神品质。
二教学设计的不足:
《丑小鸭》一课教师只是利用教材教教材,而忽视了语文的人文性,没有引导学生理解丑小鸭形象的现实意义,激励他们坚韧不拔,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理想。《我为你骄傲》对老奶奶的宽容点播不够,只需将小男孩害怕什么分析到位即可,但孩子们的答案却是小男孩害怕因为他打破了玻璃,而没有分析出怕老奶奶会批评他,老师也没有进行必要的引导。《买木雕的少年》老师对“啊”的用法进行了分析,说是表示允诺,与“不”形成了矛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盾,分析了语无伦次的意思,我觉得此处分析牵强。而对于课文的后几段没能进行处理。《左公柳》对慷慨激昂一词没让学生理解,只是让学生读书表现出来,学生没有体会出慷慨激昂所含有的义正言辞,而只体会到了声音的激昂。最后左公柳得名原因也没来得及分析。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取长补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来
第三篇:听省地理优质课有感
听省地理优质课有感
9月18日至9月20日,我有幸到洛阳外国语学校参加了2011年河南省中学地理优质课评比暨新课标教学研讨会,聆听了22位教师的说课和六位老师的讲课以及张东玉专家的点评,感受颇多。参加此次大会的有省基础教研室的曲忠厚主任、洛阳教研室的李玉峰主任和洛阳外国语学校的胡伟民校长、杨慧茹老师以及参赛的22位选手和各个地市的教研员、一线老师。在大会的开幕式上,省教研室曲主任作了重要讲话。他对说课、讲课、评课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他要求说课说出水平、说出特色、说出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评课时优点要说透,缺点要补漏,更要说出你的建议和看法。同时也透露了下一步新教材修订的基本原则。
接下来的说课大赛中,来自各个省辖市的老师们各显神通,将他们的课程精彩的展现出来他们用<先进的教学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精细的教学设计,给我们展示了一节节精彩的课堂,给了我很多启迪,对以后如何上好地理课有了很多的启示。而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还是课堂上时时处处洋溢出的种种“新”。
一、新的地理教材观。参赛选手使用的教材版本总共有四种:大象版、人教版、湘教版、商务星球版。许多参赛教师能够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创造性的整合教材资源,不局限于教材,尤其是不局限于一个版本的教材。这种变化为地理课堂的创新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在新课程理念下,课程标准是教学的准绳,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途
径和手段。我们应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把握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和整体结构,认真研究教材,吸收各种教材的精华,围绕具体的教学目标去选择、开发教学资源,组织课堂教学,设计探究性的课堂活动,形成符合新课程理念和教师个人特色的教材资源。比如:漯河市第二中学的张冲老师(她使用的是湘教版教材)干脆把“祖国心脏”北京市这节课的标题改成了歌曲的名字“北京欢迎你”,我觉得很大胆,很有创新性,而且她自己用美妙的歌声唱出来并向同学们展开怀抱,让同学们个个都有想了解北京的冲动。濮阳市三中的李喜燕老师(她使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讲的是34个省级行政区,她在人教版教材的基础上加入了湘教版教材第9页活动2的内容,是关于我国各省级行政单位的轮廓特征,让学生采用联想记忆的方法来掌握省区,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教学形式新
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地理学习方式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调,实施开放式、参与式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潜能,树立正确的地理思想观念。本次展示课上,各种形式的活动异彩纷呈。如洛阳外国语学校秦鑫鑫讲的《地形和地势>》一课,就设置了 “快乐登山”、“地形探索”、“智勇闯关”三个学生活动。这种有趣的活动比单纯的说教对学生更具有吸引力。安阳市实验中学梁彦星《长江一课》设置了游长江、赞长江、忧长江。巩义市芝田镇第二初中赵丽娜的《宝岛台湾》一课,设置了走进宝岛、慧眼识宝、合理用宝、悉心护宝四个环节,在教师 的引导下,以探宝为主线,在探宝过程中完成教学目标,同时渗透情感教育。学习完本节课,学生更加关注台湾了,更加关注祖国的统一大业了。以上这些做法可操作性强,我们不妨拿来一试
三、师生角色新
新课程教学改革虽然已经实施了多年,但在不少教师的课堂上仍不乏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教学,教师还占据着课堂的主角,一讲就是三四十分中,给学生思考和练习的时间很少。而这次优质课展示的课堂上,在新教育理念指导下,课堂更加关注学生发展的潜力和主观能动性,学生自始至终处于被肯定、被激励之中,时时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课堂上教师的角色不再仅仅是教者、述者、指导者,同时也是学者、思者、听者;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时而高歌一曲,时而表演一番,既展示了教师的个人魅力,又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对老师又有了新的了解,萌生崇拜感。学生也从单纯的听者、答者的规定角色中走了出来,充当了论者、思者。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小组讨论中,师生的相互合作是那么地和谐。
最后的评课阶段,评委老师肯定了他们这些老师的课程设计与新课标相符合,遵循课程标准,创意新颖,设问层层递进,说课环节完整,也指出一些不足,如要注意说课标,注重三板技能的应用等。评委老师的评课让我明白了说课讲课的评价机制,使我能够更加清楚的明白说课讲课要注意的事项,同时也教给我如何对别的老师的课进行评价。
政史地组:潘鸿飞 听省地理优质课有感
第四篇:初中地理评课用语听评课反思
地理听评课反思
上午第一节课听了有关世界的人种的地理课,感慨颇多。
1.在教学设计上,以初一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新课标为依据,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意识,反映了教师对新课程教学理念的理解和实施。
2.在教学设计的项目上,重视了对课程的解读分析和学情分析,根据课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确定了教学策略和方法,例如设计智慧小屋、分角色活动等,以促进学生有效参与,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3.勇于开拓,大胆改革,转变学习方式,把两课时的内容,在一课时内完成,最为突出的是,使学生由被动接受性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式学习,改变了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激发学生的主动创造及协作精神。
4.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把探究始终贯穿于教学之中,通过读图、识图,学生自主学习,建立空间观念,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从现象入手,以“质疑—激趣”层层递进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科学的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探索精神。
5.充分利用人本教学,通过表格、资料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方式,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建立起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的平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课堂活动中,提高综合能力,使学生在活泼、欢快的课堂氛围中学到知识,提高技能。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老师在表格的制作上非常认真,精益求精,不只是书本上的东西,还有自己的东西结合在里边。
这节课是很成功的一节课改课,极大程度的展示了杜郎口的课堂模式,提出学习目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讨论问题——得出结论——展示交流——点评归纳——学会学习,最后达到共同分享学习成果的目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达到教师和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真正把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动情、主动参与,教师的适时点拨引导,纠正总结,使静态教学变为动态教学,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不但学到了知识,还学会了学习地理的方法。
第五篇:开封听省优质课体会
开封听省优质课体会
沁阳市十一中
张萱
上周三到周六,我和沁阳市另外七名初中语文老师和教研员一起到开封参加在开封教育学院举办的河南省2011年优质课评选活动。此次活动共两天半,平均一晌听四节课,共听了19节正课和一节专家评课。
在这19节课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新乡河师大附中都温中老师讲授的《乡愁》这节课。为什么他讲的课印象深刻呢?下来后我仔细思考了一番,总结出以下几条原因:第一,他讲的好,好在他十分重视对朗诵技巧的培养与训练上。短短的四节小诗,他翻来覆去,分别从不同角度讲了一遍又一遍,引领学生读了一遍又一遍。再读的过程中,将诗歌语言所渗透的感情,让学生体会了一遍又一遍。他讲授的音变,他讲的语言的结构,句式,他用他的声音传递出了作者所要表达的那种绵绵的思想爱国之情,他用正确而又恰当的方式将它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朗诵中配上优美的弦音,烘托出思乡的意境,怎能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加上老师自身的装束(唐装),言谈举止间透露出那种书香之气,让人在不知不觉中,耳濡目染中感受到那透过语言所渗透出的古典文学艺术的美,令人神往而又陶醉。这样的课才是真正的语文课,正中的语文课。
其次,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开封十四中的学生。他们的普通话说的太好了,他们的朗读水平甚至不少都超出了做课的老师,以致在听课过程中,台下数千的语文老师禁不住爆发出阵阵热烈的掌声。一些学生读书时的语音,语气,语调,至今回想起来,仍让我心中颤动,溢美之强盛于言表。想一想要是自己的学生也能有那样的朗读水平该有多好。所以说,学习语文,不会读不行。这多种读的技巧的运用能力,正是一个人语言基本功真实的体现。这让我有一种加速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冲动。
第三,给我留下印象深刻的是一个教训。一个老师的教训。一堂看似普通平常的语文课,让评委给了一个最低分,甚至比那个连普通话还说不好的语文老师的分还低。这让我很费解,最后在听了专家的评讲后,我有了答案。原来那个得分最低的老师,犯了一个低级错误,她把上课的重点搞偏了,那节课讲的是一篇说明文——《故宫博物院》,该让学生学习思考回答说明文方面的知识,以及谋篇布局,语言赏析等语文知识,而她却让学生就这课本内容回答类似于地理知识的问题,例如:故宫里面有什么?你最喜欢故宫里的什么建筑?如此等等。正是她把语文课上得没有了语文味,所以才得了最低分。她所带给我的教训就是:语文课重点一定要放在语文知识上,不能把语文课上成地理课,政治课。重在听说读写的训练,培养学生感悟语言的美,感受语言的情上面,不能偏离语言教学的中心。就像前国足教练施拉普纳所言:“当你在场上不知道将足球朝哪里踢时,只管向球门踢就行了。”
总之,开封听课我的心得体会还有很多,我仍在细细品味之中,有些问题思考的还不太成熟,有待进一步探讨。现在我只想在我的教学中,将读作为突破口,努力提升自己读的水平,进而带动我的学生,培养他们领会欣赏语言文字的美,促使他们爱上语文,学好英文。